基础教育论坛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3 15:26:11

基础教育论坛论文

基础教育论坛论文篇1

20*年,《*教育论坛》拟设以下栏目:

1、专稿、专访。介绍省教育厅和各地教育部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重大举措。

2、局长论坛。请市、县、区教育局局长就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发表见解,畅谈思路,阐述举措。

3、区域教育。请市、县、区教育局介绍本地基础教育各项工作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特色。

4、热点关注。请市、县、区教育局和广大中小学就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考试改革、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介绍本地的做法和经验。

5、校长论坛。请中小学校长畅谈教育和管理理念、论述治校方略或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等问题,发表见解,交流经验等。

6、名校巡礼。宣传介绍各地名校的办学和管理经验,名校的特色,名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名校校长访谈或特写等。

7、学校文化。请中小学校介绍学校文化建设的做法、经验和特色。

书香校园。请中小学校介绍学校如何组织、鼓励、引导教师阅读经典和专业书籍,教师如何指导、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

和谐校园。请中小学校介绍学校如何在师生员工中创造团结合作、互助互敬、积极进取、比学赶帮的氛围、培养团队精神的。

文明校园。请中小学校介绍学校如何深入进行八荣八耻、五讲四美教育,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培养良好文明习惯的。

绿色校园。请中小学校介绍学校如何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营造绿色环保空间的。

8、教育丛谈

班主任工作。请各地中小学班主任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发表见解,介绍做法,交流经验。

德育天地。请各地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就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发表见解,介绍做法,交流经验。

多元智能。请各地中小学就多元智能问题加强研究、探讨和实践,从片面强调智商、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转变到适应人的智能多元化需要教育的多样化上来。

体育与健康。请各地中小学就如何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发表见解,介绍做法,交流经验。

艺术与审美。请各地中小学就如何加强音乐、美术、书法(写字)等艺术与审美教育发表见解,交流经验。

安全教育。请各地中小学就如何加强安全教育(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公共卫生事故、意外伤害事故、自然灾害、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等)发表见解,介绍做法,交流经验。

9、教师发展

杏坛人生。请各地中小学教师撰写自己的教育感悟、教育故事,介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做到教学相长,畅谈自己的成长之路。

名师风采。宣传介绍各地中小学名师成长之路、主要业绩,或名师访谈录,或请名师自己撰写文章、介绍经验。

教坛新秀。宣传介绍广大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主要业绩,或请他们自己撰写文章、介绍经验。

10、教改之窗

课程教学。宣传介绍各地中小学是如何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包括如何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结合本地实际开发、建设和实施学校课程等)。

教学研究。宣传介绍各地教研人员和广大中小学教师是怎样围绕新课程教学开展教学研究的(包括各地教研部门怎样指导中小学进行校本教研,各地中小学如何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并组织教师紧密联系本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等)。

评价与考试改革。宣传介绍各地中小学是如何开展评价与考试改革(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期中期末考试等)研究的。

11、它山之石。介绍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供我省基础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12、学会工作。介绍各级教育学会工作成绩和经验,学会工作信息。

基础教育论坛论文篇2

在观念层面应注重人本取向守成与创新是教育的两大主题 , 但在不同历史时期 , 其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一部中国古代教育史 , 是偏重于守成的教育 , 而一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 , 则是偏于创新的教育。审视 1840 年以来的中国教育 , 创新是其突出的主题 , 而其创新的取向 , 大体沿着经济一一政治一一文化一一政 治一一经济这样的轨迹起伏变化 , 随着创新取向的转换 , 教育沦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工具 , 其自身的主体意议倒往往被遮蔽了。教育的本质是在维护人的生存和促进的发展 , 当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时 , 教育创新的取向不言而喻。改革开放时期 ,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经济改革为指向的指引下 , 教育在 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得到提高 ," 科教兴国 " 就是这一现象的集中体现。应该承认 , 在个体或民族的生存成为第一急需时 , 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和宝贵人力资源的劳动者素质一直成为社会的关注点 , 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 , 我们在承认教育创新的经济取向具有现实合理性时 , 还要注意到合理性下面的负作用 , 也就是说经济的单维取向持续时间过长 , 有可能使教育创新偏离了终极方向 , 我们不自觉地会把教育创新的阶段性目标当做了终极性目标 , 把基础当成了方向 , 以生存需要取代了发展需要。

教育旨在促进人性 ( 个性 ) 的发展和成长 , 这是教育创新的人性论依据 , 也是教育创新的人本学基础。作为百年育人的基础性工程 , 教育创新必须牢牢夯实这一基础。 使单向度的人转化为复合性的人 , 使被动而单一发展的人转化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 这就是教育创新的意义所在 , 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在制度层面应注重市场取向

教育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 , 而制度创新的要义就是选择 , 为此 ,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

课程的选择一一目前基础教育的课程 , 除了少数实验学校或特色学校外 , 基本上是千人一面 , 已严重不适应网络文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 更遑论因材施教的理想。基础教育界正在尝试设置的研究性 ( 探索性 ) 课程 , 就是通过开发内部资源 , 激发办学活力 , 来满足学生的选择要求。各类选修课的开设和学分制的管理 , 正在成为基础学校和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努力方向。随着学校互联网和远程教育网的建立 ,《学会生存》所预言的人机互动、资源共享、 课程自主的教育趋势正在化为现实 , 课程选择已经成为学校深化内部改革的当务之急。

教师的选择一一教师的选择有着两方面的含义 , 一是指学校和教师具有互相选择的自主权 , 又是指教师和学生其有彼此选择的主动权。而课程的选择与教师的选择又是一体之两面 , 选择何种课程就是选择何类教师 , 反之亦然。 但是 , 对学生而言 , 教师的选择也许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 因为同一类 ( 门 ) 课程 , 由不同的教师执教 , 其呈现的价值也是不同的。教师是教育创新的核心资源 , 而选择机制正是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动力源。

在实践层面应注重对话取向

在教育实践的层面上展开创新活动 , 可以有很多突破口 , 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 , 也许是对话的取向。具体而言 , 可以建立以下 5 种教育论坛 :

1 学生论坛----学生论坛应具有最大的广泛性 , 成为学生信息交流的平台。小到学习方法、课程选修 , 大到人生规划、社会现象 , 学生都可以探讨。

2 教师论坛一一该论坛既是一所学校教师的信息交流场 , 也可以成为多所学校的公共平台 , 教师的教学心得、 科研论文可以在此展示、交流 , 教学、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在此探讨。

基础教育论坛论文篇3

继首届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办之后,今年来自全国150余所高校的近400名代表又相聚在海河之滨,参加了这次论坛。两院院士、部级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高校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知名教授和一线教师共聚一堂,围绕“宏观生物学与人才培养”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大会开幕式由南开大学副校长许京军教授主持,本届论坛执行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施蕴渝院士及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院士、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增顺总编辑分别致辞。张新时院士作了题为“宏观生物学的现状和展望”的专题报告。

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作为系列报告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全国高校生命科学教师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教学研讨和交流平台,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本届论坛共设8个大会报告、一场院士访谈、一场院长访谈,并分4组进行分组报告与交流,另有近百篇书面交流论文张贴展示。大会报告从不同角度,结合各校教学实际,围绕生命科学的学科结构与中外生物学高等教育、生物学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国内宏观生物学教学、宏观与微观渗透发展、宏观生物学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阐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和深入思考。

基础教育论坛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2―0005―04

一 论坛概况

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 简称ETDF,2005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发起,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继2005年首届论坛在上海召开、2006年第二届论坛在广州召开,2007年第三届在北京举办之后,2008年由西北师范大学主办、历时两天的第四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于金秋10月在位于黄河之滨的西北师范大学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首届ETDF开幕之时,西北师范大学德高望重的前辈、我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南国农先生就指出: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是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中的一项创举,她为本专业博士生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和展示才华的重要平台,为本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开辟一条新的高级通道。这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必将载入我国的教育技术史册。

经过三届的探索,第三届ETDF成立了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论坛指导委员会,又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使得ETDF走出了民间组织模式,正式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属的官方学术组织。“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学术思想的充分交流,能成就青年学人的真知灼见。历数过去的三届论坛,博士生踊跃投稿,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许多博士生以其敏锐的眼光、独到的视角、犀利的言辞、透彻的分析而崭露头角。

本届论坛由西北师范大学主办,《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单位协办。论坛的主题是“技术支持教育均衡发展”,论坛以“促进交流、加强协作、启迪思维、共享智慧”为宗旨,以来自多个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士生为主体开展学术交流,论坛活动及其具体形式包括:专家特邀报告、博士生学术交流及专家点评、博士生学术研究经验交流、博士生联谊活动等。论坛工作得到本届论坛指导委员会指导,成立了程序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组织和开展会务工作。

本届论坛荣幸地邀请到了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张际平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许骏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剑平教授、《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王学优总编等专家学者,他们分别为论坛做主题报告和点评博士生论文。此外,论坛嘉宾华南师范大学李运林教授、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张玲教授、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汪基德教授、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孟祥增教授也特地赶来祝贺论坛的召开。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以及来自宁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和甘肃省兄弟院校的领导、专家及研究生代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的全体党政领导及硕士研究生近2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的交流学习,此次论坛的开幕式及学术报告会由E-learning大讲堂进行网上直播,全国数百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师生远程参与了论坛的讨论和交流。

二 专家视点

本届论坛的专家报告主要围绕技术支持教育均衡发展而展开。南国农先生在开幕式上作了《参与历史研究,共创美好明天》的主题报告。南先生的报告围绕正在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而展开,报告从日本教育技术学者对中国古文化研究的关注谈起,提出了值得教育技术学人深思的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我们许多人对自己祖国的文化传统、学术经典态度如此淡漠,很少关注、很少研究、很少知道,还不如许多外国人”?二是,我们是不是可以采取“遵循‘和而不同’的思想,秉取‘求同存异’的办法,重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三是,现在的《中国电化教育简史》(吴在扬)虽然内容丰富详实,但主要是史料性质的,而且对90年代以来的重大变化无法反映,所以,“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充分指出了电化教育史研究的重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主题报告的题目为《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度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何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是农村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忽视对农村学校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却是历来农村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报告通过大量的对农村学校课堂教学过程的试验研究和详实的数据分析,提出了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可以达到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较大幅度提升、从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科学依据、理论和方法。

黄荣怀教授主讲《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思考――兼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转型》,报告结合美国、新加坡等国教育信息化的经验,谈我国信息化建设正由建设基础设施、开发信息资源、培训信息技术来改变教育教学模式的粗放型信息化建设,转型为共享信息资源、发展信息服务、提升信息素养来优化教育教学模式的精细化信息化建设。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评估,黄教授认为评估不是简单的成绩评价,应该加强对过程的管理,需要变革过程;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成效,也应该多维度去分析,不能简单地考虑输入产出的问题。报告还谈了加强中观层次的研究和评价、大力发展先进学习技术及学科发展等问题。

张际平教授在题为《虚拟现实技术及其教育应用》的报告中,首先从信息技术与教育这两个当今社会核心领域的概念分析入手,指出IT只有通过应用才能体现价值,只有通过研究与应用才能提升价值,从而得出教育技术“应用与研究型的学科”的学科定位,在此基础上,张教授进一步分析了技术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VR关键技术及其主要设备,最后结合实例介绍了VR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李艺教授主讲《知行并举的实践创新体系课程建设》,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职业定位、能力体系与知识领域的映射关系出发,提出了将能力体系的构建置于课程开发的优先地位,以完整的能力体系取代严密的知识体系的知能课程开发的理念,指出了知能课程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课程内、跨课程、跨学年的项目实践形式、实践与创新成为必然、教学管理上要求具有横―纵连续性、评价标准向能力测量和质性评价倾斜等应用特征。最后李教授在报告中给出了知能课程的开发方法,体现了“知行并举”的创新理念。

徐福荫教授报告的题目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究》,徐教授结合全国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设情况,指出作为国家教学质量标准一种表现形式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在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的研制意义及研制指导原则和定位。报告在国内外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得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规格、工作性质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能力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等体系的构建,徐教授在报告中还总结了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及后阶段的工作安排。

许骏教授主讲《从iTutor/LAGrid谈如何做研究――兼论教育与技术》,介绍了近年来对iTutor、LAGrid两个系统的研究工作。指出了面向问题解决的智能导师系统iTutor及服务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评价系统LAGrid的研究开发初衷,从iTutor及LAGrid的开发过程、使用、评价等角度,对这两个系统地开发与教育应用及后续研究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张剑平教授作了《知识管理系统支持下的创新能力培养》的特邀报告,首先介绍了知识管理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并从基于网络的虚拟工作―决策环境、创新性问题解决技术的提供、对群体决策的支持、对不同的思考方式的支持等方面提出了KMS(知识管理系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持。张教授在报告最后展望了Web3.0下的知识管理与创新,谈了对基于Web 3.0和决策支持技术思想的新型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的关注。

王学优总编从专业期刊的角度做了《从学术期刊现状谈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报告。报告从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现状、我国学术期刊与国际上的差距出发,指出作为新学科的教育技术学,其学科建设之本是科学研究,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要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王总编从专业学术期刊的角度,通过探索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的有机结合、提高刊物质量、读者服务水平、策划专著、教材、推荐出版等方面提出办好学术刊物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本次论坛上专家、博导所做的报告是历届博士生论坛中最多的一次,这些报告都是专家们近一段时间研究的最新成果,或另辟蹊径、或启人深思,或尖锐犀利、或启迪智慧,真正体现了此次论坛“促进交流、加强协作、启迪思维、共享智慧”的宗旨。

三 博士生论文综述

本届论坛博士生提交的论文分布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数字化教学资源、远程教育、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等五个专题之中。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教育技术学科基本理论研究一直是教育技术学界关注的热点,参与分论坛研讨的博士生们围绕“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这一主题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东北师范大学的马萌认为真实性评价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关注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评价范式。它与传统的评价相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十分贴近。然而真实性评价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难以发挥其优势。马萌列举了五种真实性评价不能有效开展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南京师范大学的张浩介绍了微型学习的理念,从媒介环境生态、社会文化情境和认知理论基础等三个角度入手,分析其成因及发展背景;然后针对微型学习资源,从资源的存在与供给、标注与分类、提取与定制、聚合与混搭四个方面阐述微型学习资源的现状及建设开发等问题。西南大学徐红梅关注的是“视觉”研究的再次兴起,从两种不同认识方法的分界及符号学的角度解读视觉,就“视觉思维”、“视觉文化”做了一定的分析,还提出教育技术学科中相关视觉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多元文化资源的建设、视觉素养的培养及视觉设计与开发。西北师范大学黄立新在对协同教育进行研究时,总结了近十年来人们对协同教育的概念、理论基础、协同教育的方法和协同教育的支持技术等方面所给予的关注,提出了不断地发现技术以支持协同教育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王运武从分析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现状入手,阐述了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系,归纳了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策略,并对其实效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应该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南京师范大学申灵灵对媒介素养与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进行了深入地解析,比较了二者的同异及相互关系,探讨通过媒介素养的培养来完善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的方法。

2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直是教育技术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近来的研究更趋于精细化和具体化。西北师范大学王陆为了更好的反思网络课程的教与学,改进网络教育的教学方法,采取自我反思的视角,以自己担任主讲教师的网络课程数据为个案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提出假设、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等研究步骤,得到以下研究结论:任课教师是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且为最核心的意见领袖;在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由教师和部分学生形成了社会网络中的意见领袖群体;这些学习者实际上起到了助学者的作用;意见领袖群体是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一个具有直接的、强联系、紧密的和互惠的基础团体;意见领袖群体是构成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信息通路的重要人物,他们对网络属性特征值有很大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钱冬明等通过对干部在线学习的背景、现状的阐述,分析研究了干部在线学习的特点,并以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shgb.省略)为例,探讨了干部在线学习系统平台整体架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提出了干部在线学习平台今后的一些发展方向。西南大学张家华以学习条件理论和教学系统要素理论为依据,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网络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分类模型,简称网络学习四因素理论模型。该模型将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归结为四大类型:学习者―学习因素、教学者―教学因素、课程―设计因素、环境―交互因素,并对各类因素及其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还指出了该模型的特点和意义。华南师范大学付道明在对CSCL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对计算机支持下的泛在协作学习(Ubiquitous CSCL)的概念模型、关键交互技术、交互类型以及基于智能空间的协作模型进行了探讨。北京师范大学魏顺平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际需求出发,提出构建一个具备教学设计方案编写全过程支持功能以及教学功能的教学设计电子绩效支持系统(ID-EPSS)。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ID-EPSS的体系结构,给出了实现ID-EPSS所需的若干关键技术。南京工业大学武晓光针对DSP课程教学的现状和特点,强调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DSP技术,并通过阐述实验平台的构建,提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方法。

3 数字化教学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究是历届博士生学术论坛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经久不衰的主题,此次论坛共收录此类论文14篇,是收录论文总数的31.8%。北京师范大学程罡等针对当前学习资源建设过多关注于面向正式学习方式的、固化的、专家型的课程和解决方案的问题,提出了面向非正式学习方式、适应泛在学习环境的“学习元”的新理念。在阐释“学习元”概念、特征、结构的基础上,对基于“学习元”理念的服务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做出了设计。华东师范大学胡海明基于个人知识管理,并结合案例提出了基于个人知识管理技能概念框架及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框架。华南师范大学况姗芸研究了“活动链”式网络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然后阐述了该网络资源的特点及开发流程,并具体介绍了一个相关案例的开发和使用效果。华中师范大学李书明介绍了元数据互操作常用的元数据转换、元数据开放搜寻等方法,研究了元数据注册和自动抽取,提出了教育资源共享模型。北京师范大学刘军在分析现有资源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移动学习特点以及英语学习规律的以语言交际运用为核心的设计框架,以期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多维互动以及情境认知,并且探讨了设计成果经实践应用后的效果。华东师范大学吴涛分析了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内涵,展望了CSCL的未来发展,认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必将发展成为“计算机增强的协作学习(CECL)”。华中师范大学司治国介绍了自行设计与开发的小学生应用题解题助学工具,尝试解决学生和教师在解应用题学与教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该助学工具的使用诊断造成学生解题困难的影响因素,并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华中师范大学严莉在本校信息类课程中进行了基于LAMS(学习活动管理系统)的数字化学习应用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师生交流等方式,分析得出了在高校数字化学习中应用LAMS的优点及不足,对高等教育中数字化学习的推广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西北师范大学杨卉介绍了远程学习系统中面向教师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工具集的方案设计,以及面向教师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中关键工具――开放式个性化导学工具的设计与实现。西南大学陈仕品在增强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适应性超媒体应用模型(EAHAM)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细化,提出一种新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体系结构,分析了它的组成部件、适应过程及其特点。新的体系结构能够根据学习者在知识基础、认知风格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应性学习支持,并且使系统更具有可实施性。北京师范大学袁华莉以心理词典理论、二语词汇习得理论为指导,构建了英语词汇主题语义网络和英语词汇情景化学习过程模型,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开发了英语词汇情景化认知工具,取得了较好的试用效果。南京师范大学魏婷从教育游戏设计的发展阶段、设计思想、设计方法、结构设计以及设计开发模式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进行评述,对教育游戏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及未来的发展形态进行了概括,揭示了教育游戏设计研究的新趋向。近年来,随着网络数字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数字资源的安全问题也渐渐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而数字权利描述正是解决其相关问题的主要手段。华中师范大学韩立龙对目前已有数字权利描述技术的研究做了综述,为未来数字资源的版权保护寻求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夏洪文在分析情感Agent的基本特征和情感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情感Agent模型的基本框架,并从导游、玩家第三只手、语言训练者和综合等角度分析了情感Agent的应用。

4 远程教育

对远程教育特别是基于远程教育资源的西部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的研究,是本次论坛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共收录博士生论文12篇,占收录论文总数的27.3%。哈尔滨师范大学李银玲对在线讨论的作用和特点以及结构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组成在线讨论的两个要素作为切入点,具体设计和主持在线讨论,并在实践中提出了一些方法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张超基于复杂网络模型,分析了在线学习者异步交互的拓扑结构。通过对节点度分布和群集现象的研究发现:在弱学习干预条件下,交互网络具有无尺度结构,呈现小世界特征;在强学习干预条件下,交互网络度分布背离幂律,趋于平均化。华南师范大学金一强应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对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服务的行为主体和内容进行分析,进而构建出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服务模型,为下一步构建面向服务的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模型服务。西北师范大学查代春在介绍远程开放教育与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基础上,谈了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在学习型社会构建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变革策略。北京师范大学曾海军等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网络教育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介绍了发展高校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需求,并从学习支持服务的思想溯源、现代服务业的视角、数字化学习港的创意,谈了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华南师范大学沈映珊设计了一个描述角色的框架,提出一个在协作学习系统中进行交互的动态性质的分类角色。并以此框架来设计工具,用于分析、支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需求的角色在某一特定时刻的互动情况,并整合对互动的评价及规则。西北师范大学邱婧玲立足于国家在甘肃省农村中小学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针对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的具体情况,构建了“以校为主的教学”、“以县为主的管理”和“以远程为主的学习”三大核心模块为主的教学应用质量保证体系方案,旨在挖掘系统工程的潜力,延长系统工程的使用寿命,为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具体运行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帮助,以期全面提升其教学应用水平和绩效。西北师范大学汪颖认为目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培训的状况,是国家“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农远”教师培训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平衡性、复杂性等生态学基本特性。“农远”工程的教师培训必须在保证基本培训的前提下,在实际教学中保持其可持续的发展,从而使“农远”项目学校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自循环系统。华中师范大学上超望基于XACML(Extensible Access Control Markup Language),提出了一种web服务统一访问控制模型,模型通过标准的访问控制策略表达和部署的解决方案,实现访问控制策略统一和无冲突的目的,减少了各个服务应用访问控制子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成本。西南大学刘祥介绍了网络教育资源因素模型后分析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及其消除网络教育资源信息孤岛的策略。西北师范大学李玉斌在分析隐性知识内涵的基础上,以隐性知识建构的技术论和转化论为基础,在操作层面上具体地讨论了基于隐性知识建构的网络学习活动设计问题。陕西师范大学乜勇根据近年从事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级培训项目的实践经验,对陕西省模式三项目的省级培训推进策略进行了阐述,就陕西省模式三培训的对象、模式、内容、实施策略和评价与管理方式进行了系统介绍,对目前“农远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反思。

5 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基础教育论坛论文篇5

近年来,贵州财经学院围绕锻铸“儒魂商才”人才培养目标,以立“富民兴黔”之志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家、爱人民,关注民生、关注贫困与发展”教育为重点,以“艰苦奋斗、勤奋进取”的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环境和氛围,逐步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一个体系、六大板块”的工作体系和培养模式。

这一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体系,以推进“党员是一面旗帜”活动为载体,推进“精品课教学”活动为抓手,推进“三大论坛”活动为重点,推动“把堡垒建在公寓”活动为示范,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基础,推动“大学生关爱工程”为先导。同时,学院还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了学生自己的网站“古柏青音”,并以此为平台,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他们的沟通与交流。

“一个体系、六大板块”工作机制运行几年来,受到学院师生的欢迎,收效显著,“三全育人”的格局初步形成,学风、校风明显改善,思想政冶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大增强。近年来,学院党委还先后获得中共中央种织部、贵州省委表彰,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贵州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三大论坛”

融儒魂于商才

从2003年起,贵州财经学院先后开设了以“把握文明脉动,培养人文精神”为宗旨的“人文论坛”、以 “整合学术资源,共享学界智慧”为宗旨的“经济论坛”和以“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的“科技论坛”,并邀请张五常和樊纲等著名经济学家、赵忠贤和欧阳自远等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叔阳和陈建功等著名作家、叶小文和沈国放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和学者,举办形式多样的高层次论坛活动两百多场。

基础教育论坛论文篇6

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会计工作任务、多媒体资料、教案、课件、试题、行业信息等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笔者尝试以教学论坛为载体开展教学实验(如图1),围绕课程教学的需要,将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软件工具、案例、会计行业信息等对象进行分类、组合、连接,以增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支持探究、自主、协作的学习方式。

一、教学论坛构建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社会里,社会组织形态与工作性质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习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终身学习与创新学习已经成为知识社会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创新学习与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思考与讨论的热点话题。

1999 年加拿大多伦多教育学院的Scardamalia和Bereiter教授提出了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的理论。该理论区别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在于:首先,它强调知识是由学习者群体建构、共同创造的。知识不是贮存于个人头脑中的所谓的真理,而是学习者群体通过对事物的研讨、探究与论证得出的集体的认知。它强调的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而非结果。其次,它强调认识从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出发,关注的重点是意念与想法的改进与创造。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课程内容并不是主要目标,关键是如何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建构理论的提出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上,它强调动态的知识观与群体参与共同创造知识观,这一理论的提出毫无疑问对学习心理和教育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界关注的是知识建构理论该如何运用于课堂教学,如何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模式是指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平台来促进学生小组的协作学习,以提高学习社群内的知识的传播与分享,因而它日益成为信息时代建构新知的学习模式。

二、教学论坛的构建理念

从技术层面来讲,教学论坛的构建要求有以下四个方面: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良好的学习交互能力、直观友好的界面设计、活动生动的教学策略。

具体地讲,教学论坛在内容上以工作任务、专题学习知识为导向来建设和应用项目(不同于知识点完整的课程);在形态上,它是一个论坛,具有论坛的基本性能;在功能上,它是一个供学生开展课程专题知识学习和完成工作任务的平台。教学论坛在设计和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每一个学生

教师在教学论坛的设计和使用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能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网络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2.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论坛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保证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3.打造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教师应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网络氛围。

4.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使设计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通过努力,人人都能获得成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保证所有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来展示他们在网络学习中的全部学习成果。教师应将学生完成的任务在论坛上展示,并且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让他们始终充满自信,拥有学习的热情。

三、教学论坛的功能板块

笔者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论坛,网址是jckj.省略,论坛界面如图2,板块结构如图3,该论坛在“南京职教信息网”(省略)的“教师园地”板块中有链接,已在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界推广应用。其主要功能板块有以下几个。

1.项目课程

根据会计工作任务分析表,从《基础会计》课程中提取出便于以下达工作任务的方式组织教学的内容,按照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建构技能的过程开展教学。

2.资源导航

是会计工作任务、行业信息、职业能力等主题资源的整合,给学生探索知识提供空间和导航。

3.教学反馈

提供师生对教学和任务完成成果进行展示的交互平台,提供师生共同参与资源建设、信息的平台。

4.学习评价

围绕整个项目课程教学设计评价系统,让学生、小组、教师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质的评价和量化评价,达到对学生评价与激励的效果。

5.互动空间

提供师生、生生之间高效交流的途径,实行在线指导或个别指导,创造协作学习的环境。

6.主题讨论

开辟和会计工作、社会经济、职业竞争有关的主题讨论区,为学生创造会话、交流的平台和协同发展的空间。教师和每一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所享有。

7.电算财会

提供会计电算的实用软件工具。

8.电子课本

提供《基础会计》课程教案和课件,与项目课程教学相结合,比较教学效果。

四、《基础会计》教学论坛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

基于教学论坛的《基础会计》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改变了传统的会计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个别章节的教学试点,笔者发现学生的畏难或厌学情绪有所转变。教师原来一上到专业课,满堂课都是讲借记什么科目,贷记什么科目,学生听得头昏脑胀,有学生在《基础会计》教学论坛上发帖写道:“会计太难学了,都听不懂。”“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辛。”现在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很感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基础教育论坛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82-0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以培养具有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从而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多元化的形势下,高等学校也面临着生源市场、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专业品牌和学生就业等多方面的竞争。面对新形势,农业院校要抓紧机遇,迎接挑战,开展围绕办学形式、教育模式和素质教育等多方面的创新教育。通过创新教育的开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确立农业院校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理念。在管理学科教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适以创新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管理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优良的管理素质基础。

一、高等农业院校管理学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创新教育有利于社会对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

当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而21世纪社会对农林本科管理类人才提出了更多的和更高的素质要求。大学生就业是“双向选择”,市场机制发挥着主体性作用,农林院校管理类本科人才未来的“社会角色”变得不确定性,从而必然增加就业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综上所述,农林本科人才不仅要有新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而且更要有新的素质涵养。创新和创造是各种不同层次人才都应具备的核心特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要求更加提高。大量的关键工作岗位不只是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实践能力的人才,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二)开展创新教育有利于高等农业院校管理学科教学的改革

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管理类学科应当担负起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职责。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管理学科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既符合学校的整体办学定位,又能借助农业院校的农科平台和基础,形成学科之间的优良组合与交融,创造相对于其他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竞争优势。其人才培养目标要实现从学历教育到能力本位的过度,实现从灌输教育到创新创业能力的过渡,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

(三)开展创新教育有利于高等农业院校的学风建设

高校学风建设困难重重,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机会主义时刻影响着部分教师和学生。部分教师受各种诱惑,认真备课、专心科研的少了,教学质量下降,教学质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部分大学生受社会分配多元化、就业困难、社会分配的不公等现象的冲击,感到前途渺茫,就业前景忧虑,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下降。这些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的诸多问题,导致管理类学科学风建设压力和挑战并存。管理类学科要改变诸多的学风现状,除了抓住“教师、学生、管理”三个关键点的同时,更要从教学、管理、实践三个方面加强创新。

二、高等农业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措施

(一)抓好创新教育的宣传教育工作

要通过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专家报告等方式,唤醒广大同学的创新意识,点燃其创新热情,引导他们既注重挖掘自身潜能,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又能根据所学专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弥补自己的短处。同时做好自我谋职、自主创新的精神准备,从而主动适应职业要求,转变传统择业、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创业创新的观念。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和培训,举办《自主创新 开创新的人生之路》系列专题讲座等。

(二)改革教育教学体系,增设创新选修课程

在教学工作上,改革相关的课程体系,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业能力。将创业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开设《创新与择业指导》《自我创新指导》《如何创新》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从事创新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使创新教育落实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基本素质。

(三)依托校企合作 拓宽学生就业空间

依托学院的办学优势,构建“学校-企业-社会”的办学平台,为实现学生就业创造空间,为企业建立优秀的后备人才储备库,缩短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地方的人才需求的距离。邀请知名学者、企业家来校开设讲座、报告,把更多更好的新思维、新方法带进校园,让更多的同学受益。使学生掌握创业创新技能,增加学生在社会中的择业能力和灵活的创业创新活动。

(四)突出社团主体作用,开展创新论坛活动

开展大学生创新论坛活动,把创新教育融入到专业学习中,以专业为特色开展经济发展论坛、财经论坛、信息论坛、工商管理论坛、市场营销论坛、模拟股票大厅、汽车发展论坛和电子商务论坛等。在学生中全面开展农业经济发展前景、创业案例分析大赛、二手市场展卖会、室内设计大赛和秋冬季饮食与健康展板等论坛活动。形成具有管理类学科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论坛,从而提高了广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

(五)强化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依托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心,主动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心理教育活动。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和心理教育课程;二是将职业指导渗透到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三是做好职业咨询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创新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学会克服不良思想品质和人格缺陷,逐步养成创业所需要的坚韧自信、诚实守信、胜不骄败不馁的健康心理品质。

(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

在学生中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开设各种认证课程、职业资格培训课程、“创业办你的企业”培训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证活动,以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培养高素质、多样化、有较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七)突出社团主体作用,开展创新论坛活动

开展大学生创新论坛活动,把创新教育融入到专业学习中,以专业为特色开展经济发展论坛、财经论坛、信息论坛、工商管理论坛、市场营销论坛、模拟股票大厅、汽车发展论坛和电子商务论坛等。在学生中全面开展农业经济发展前景、创业案例分析大赛、二手市场展卖会、室内设计大赛和秋冬季饮食与健康展板等论坛活动。形成具有管理类学科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论坛。从而提高了广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

三、构建高等农业院校管理类专业教育模式

(一)抓教学改革,以创新型人才质量标准构建学科课程模式

教学改革一直是高等农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的改革,努力培养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专业特长又有社会管理等综合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使创新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推进器。以素质教育目标为依据,将创新素质目标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在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技能实践课中。以强化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建立基础平台加专业方向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有机结合的递进式、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注重学生课程平时成绩的考核,根据学生实际实施外语和数学的分级教学,满足学生考研和就业等个性需求。

(二)抓实习建设,将教学、实践与创新有机结合构建基地建设模式

基础教育论坛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朋辈教育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拓宽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范围和途径,使更多的大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主体转变为能动的自我教育主体。朋辈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四种,包括高年级辅导低年级,专业学生带非专业学生,社会经验丰富的学生带社会经验不丰富的学生以及互动朋辈辅导。本活动旨在探索互动朋辈辅导的作用发挥。这一模式下的朋辈辅导以双方(或多方)相互辅导为基础,以他们面对的环境、目的、内容、手段和活动为客体。①这样,学生彼此间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我们认为,大学生论坛活动是发挥朋辈教育力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1 我院大学生论坛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我院大学生论坛活动始于2010年9月,迄今已举办四期,每学期一期。该活动由院理论学宣会(社团)主办,学宣会成员自主组织,并面向全学院学生开放。大学生论坛活动因其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意义独特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关注,是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成果。

该论坛前身为“时事广角”,其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理论学宣会从论坛的主题内容、组织形式及论坛活动的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

其一,在论坛主题选择上,一方面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从学生较为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另一方面,也结合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学校实际,积极征询有关领导和老师的意见,使主题既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和现实意义,同时兼具趣味性和吸引力。其二,在论坛组织形式上,设立了三个活动阶段,把学生的自主参与,教师的引导和专家辅导有机融合。学生在每个阶段均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其三,在论坛效果评价上,设定多纬度,充分鼓励所有参与学生以总结形式进行自主评价,从而进行自我完善。

我院的大学生论坛活动,前两期为活动的探索期,后两期是活动的成型期和模式固定期。如第三期的活动主题是“我关注、我参与、我表达”(“微力量”改变生活),该期活动开始探索学生组建团队参与讨论的模式;第四期则正式确定了论坛活动的基本模式,是论坛活动的新阶段。这个基本模式是:每次论坛都确定一个大的主题,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团队选拔,由学生自组团队,根据主题设计模拟情景来自由发表观点,然后进行评选;第二阶段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专题讲座辅导,强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第三阶段是由选拔出的团队,在专家讲座辅导后,分角色对主题开展激烈讨论,形成观点。

2 我院大学生论坛的实效

大学生论坛活动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交流的频繁性以及思想的多维性和深入性。同时,论坛活动也大大提高了理论社团的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论坛在发挥朋辈教育力量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

2.1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论坛活动从第一阶段开始就需要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团队合作,尤其在第三阶段的分角色讨论中,学生既要整合提炼团队内的观点,还需要与其他团队碰撞产生新观点。这些交流沟通,都有助于学生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启发。同时,通过多角度的发散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可避免学生成为 “愤青”,易于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就如11级国贸1班赖舒然同学所说:“我们在准备的时候,讨论了好久,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在交流中迸出了火花。”、“我们都有自己的观点,每次激烈的讨论,我都很享受。这是思想的交锋。”

2.2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相互教育

大学生论坛活动的一系列准备和辅导工作的重要落脚点都在于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观点,同时了解他人的视角,开阔思维和视野,达到交流的目的。如在分析“杜甫很忙”这一社会现象的过程中,有代表四个不同角色(学生、教育部门、商家、媒体)的团队,除了从所代表的角色出发探讨这一问题,还需要听其他角色的声音,从而更全面地把握这一现象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趋势。正如11级国贸3班彭艳婷同学所说:“我们是团队参加比赛的,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最令我满意的是我们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有好几次由于压力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都在队员的帮助和安慰下坚持过来了,说实在的,真的很不容易!快乐与合作双赢,争论与协商共存!”

2.3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相互促进

学生在参与每一轮的活动中参考借鉴其他小组的的形式和内容,发现本小组的不足,努力提高本小组的表现。正如11级工企4班吴小霞同学所说“我们团队成员相互鼓励和支持走到了最后。团队的力量,有时就是那么神奇,复杂的事情团队一合作就明朗了。当看到其他团队这么卖力,我们又不甘落后,继续奋斗。”又如11级工企4班的缪婷婷同学所说“我觉得我看问题的方式总是较表面的,但在小组成员的合作和交流中不知不觉就得到深化和升华。”

3 大学生论坛活动的提升和深化

大学生论坛活动有其独特的形式,部分院校探索过时政论坛等活动形式,但没有把学生的自主参与,教师的引导和专家辅导有机融合。我院论坛活动在前两期实践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探索,并进行了大胆尝试。为了将这一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做出品牌,我们后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

基础教育论坛论文篇9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方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的学科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是研究生教育的载体,对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学科群进行交叉,对学科的发展、科学研究的开展,尤其是对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科交叉的涵义与作用

(一)学科交叉的涵义

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分化,这是一个必然的阶段。学科在不同的阶段会发生分化、整合,有的学科根据社会实际的需要分化为多个小的学科,而有的学科会依据彼此之间的联系整合成一门大的学科,即综合性学科与交叉学科。

学科之间由之前的单一性发展为现在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科技的发展,社会、科学、经济等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实践,单一的学科研究已不足以应对。例如:社会科学学科就融合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社会法学则是社会学与法学的结合。学科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交叉发展的现象,且在当今学科研究中被高度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吾伦研究员对其进行了归纳:首先,交叉学科融合了不同学科的范式,推动了以往被专业学科所忽视的领域,同时也打破了专业学科的垄断现象;其次,各门独立的学科的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这就增加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再次,创造了以“问题解决”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模式,推动了许多实践问题的解决。

(二)学科交叉的作用

1.促进学科间的交融渗透

当今学科发展不断产生的新生长点主要源于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目前,我国学科体系所包含的学科有几百个,各学科为相应的模块所分割,致使学科很难出现交融互补的情形,而交叉学科的产生为其提供了机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学科交叉有利于各学科中思维方式的发展,使以往只站在专业角度思考问题的情形得到改善,不再局限于本学科领域之内,能够更准确地发现事物的本质;其次,不同的学科交叉,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充实了学科的内容,也催生了一些新的学科。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和结合已成为促进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2.促进学术团队优势互补

学术团队是学科交叉的直接载体。学术团队通常指一些具有相近学术兴趣点,为实现学术研究的人力资源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集合体。传统的学科划分导致学术团队成员主要局限于本学科院系内,不同学科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没有实现人力资源共享。而高质量的学术团队是学科持续发展的保证,跨学科组建学术团队可以促进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进而带动优势学科及新兴学科的发展,促进人才的优势互补。

二、学科交叉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研究生课程学习方面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研究生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本学科专业内,研究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深入、扎实,但知识面相对较窄。并且,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在进行知识灌输,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没有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有利于课程内容的丰富、优化,有利于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学术团队中不同知识结构以及专业背景的成员之间的互动,有利于运用优化、综合的教学手段,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方面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发现新知识和形成新技术的活动。学科交叉有利于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科之间的交叉所产生的交叉学科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具备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科研课题,促使研究生运用多学科的思维方式,产生创新性成果。学科间的交叉可以整合资源优势,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

在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导师一般要求学生遵循自己的学术道路,从而产生了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这种培养模式未能充分考虑研究生的个体差异, 不利于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科间的交叉可以扩展研究生的科学研究领域,主动进行课题的思索与选择,将导师的学术专长与研究生的研究兴趣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使研究生从学术团队中获取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三、构建学科交叉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

(一)实行研究生导师指导小组

导师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力量。为了改变当前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要针对每个研究生培养的需要积极吸收校内外专家组成导师指导小组,负责研究生的培养与日常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导师的优势,吸取各导师专业特长,使导师队伍在交流中增强活力,使不同知识结构的导师共同带出新一代的、有完整知识结构的研究生,完善指导教师队伍结构。

(二)举办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学科交叉学术论坛

学术交流是思想碰撞的有效途径,组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跨学科学术论坛对提升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从类型上说,学术交流主要有跨学科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和学科交叉学术团队论坛两种,通过常规性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以及灵活多样的学科交叉学术论坛,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1.开展研究生学科交叉学术论坛的必要性

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是适应我国学科发展的必然产物。要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必须调整不合理的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同时为研究生提供学科交流的平台,使研究生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学习,启迪智慧,做出突破性、创新性的成果。

通过举办研究生学科交叉学术论坛,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和提高研究生撰写学术报告、敢于存疑、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积极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为促进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交流提供平台,丰富研究生校园文化,使研究生能够开阔视野、创新思维,从而提高研究生的整体学术水平。

2.开展研究生学科交叉学术论坛的方法

学术论坛可以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由各硕士点所在学院组织开展论文征集和学术交流,组织本学院的学生进行内部交流,通过筛选确定出参加学校报告会的学生。学校集中组织召开全校范围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参赛人员由不同学科的学生组成。不同学科人员之间进行学术交流,有助于学生开阔思维,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形成较为固定的各级重点学科方向,但不同学科方向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的机会较少。为促进学科交叉合作,探寻学科新的增长点,可以定期举办学科交叉学术团队论坛,论坛可以以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在研讨会举办前确定所要讨论的主题并选定当次论坛的主持人和论坛记录人员。由主持人对拟讨论的主题进行阐述,并组织参加论坛的人员围绕主题进行自由发言。讲座主要由各重点学科邀请国内外知名学科专家,就学科交叉问题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专题演讲,并就相关专题进行讨论。

通过举办学科交叉学术论坛,促进了不同学科、方向之间的交流,使科研人员逐渐摆脱了僵化、保守的观念,逐步产出具有开拓性、原创性的能够对学科交叉融合起建设性作用的科研成果。

(三)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

1.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的必要性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有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历来比较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属于知识灌输型。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之一。如何提升广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

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实践环节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当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科研单位在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基地,推动与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为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科学实验、自主研发和实践创新提供场所,为跨学科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成长创造环境。同时,研究生在创新培养基地参与研发工作,还可以为就业双方双向选择提供互相了解的机会,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

2.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的实践

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是基于当前产、学、研合作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依托方式。研究生在接受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后,对自己的专业及研究方向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进驻到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后,有机会进入到工程实践中,参与基地企业的具体项目,将在实践中遇到的工程实际问题转化为理论水平提升的动力,更有利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以及数据资料的积累,学术产出可以直接服务于生产需求。

同时,对进驻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的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采用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进行。将企业具有高水平、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聘为基地研究生兼职导师,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组成导师指导小组,共同参与主要的研究生培养环节,如选课、教学实践、论文选题、论文开题、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进入论文阶段后,主要由企业导师负责制定具体研究方案,掌握进度,定期检查,保证经费来源。导师指导针对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好,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实践表明,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环境和机会,将理论知识同研究、产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立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四、结语

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当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科交叉创新教育改革与实践,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构筑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注重基础,强化实践,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论坛论文篇10

随后进行的是两节针对性极强的现场课: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追风筝的人》,授课教师101中学杨海威;专题教学探索课《唐诗中的传统意象“舟”》,授课教师清华附中赵岩。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精彩表现不时引发现场观摩的专家和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课后,首都师范大学王云峰教授评课并做主旨报告。他指出,这两节课对未来的语文教育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首先是课程安排的时间问题,在阅读整本书的要求下,在以专题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时,应该如何排课。其次是课程资源的问题,没有一本教材可以同时满足如此多元的需求。最后,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挑战也非常大,教师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对话者,要在碰撞中发展、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师自己的储备需要达到相当高的境界。

基础教育论坛论文篇11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科学教育的新探索”,大会的报告从科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以其所承担的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习与课程的关系研究”为基础,通过一个在我国5所城市开展的调查研究,揭示了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和问题解决能力。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教授为大家奉上了一场关于中国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发展研究的主旨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创造性想象力的4个维度:丰富性、灵活性、新颖性和深刻性,并介绍了开发的测量工具及评分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受学校教育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少年创造想象的发展和创造性想象呈不同水平。

来自美国史密森尼学会(sI)的政策与分析总监Carole Neves博士,以“跨学科融合”为报告主题,介绍了综合利用历史、艺术、文化和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Neves博士给出了一些推进跨学科融合开展科学教育的建议:加强教师培训,在学校建立跨学科中心,使艺术作品和科学课堂相互结合,进行课程改革,提供有趣的研究机会,进行团队协作,拓展跨学科研究并揭示其内在联系。

英特尔公司全球K-12课程与教学内容经理Anne Batey女士分享了她对于科学教育发展大趋势的思考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宝贵经验;介绍了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更加强调将工程的概念和实践引入科学课堂,侧重于连接科学与工程的少数重要概念,以及开发和科学素养与工程设计相关的实践等发展趋势;强调了让学生学会提问,在学习中注重团队合作等重要的教学核心。

美国探究促进者公司主席Russ FisherIves先生用他生动风趣的演讲方式让参会代表体验了教师如何带领学生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他通过一个20分钟的现场拼图活动,让教师们重新审视了那些看似枯燥难懂的探究式教学的理论。这场充满感染力和互动活动的报告,拉近了听众与演讲者之间的距离,也留给了听众足够的空间思考和回顾在报告中亲历的那些探究技能:问题——可检验的;调查——数据采集;关联——相关性;讨论——公开;反思——自我改进。

最后,现任东亚科学教育协会主席,来自台湾的连启瑞教授介绍了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框架的主要内容:科学与工程实践、跨领域的科学概念和各领域内的主要科学概念。他宏观探讨了科学教育未来的发展动向,特别是对于亚洲国家的影响。

分论坛讨论

在分论坛的讨论中,参会的科技教师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很多在实施科学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实践经验。这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科学教育的思想火花在这里得以绽放。

专题论坛一:科学教育的内容

“科学教育的内容”是一个非常复杂、宏大的领域,探讨这个问题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会者围绕教育内容的不同层面,将话题逐步深入、拓展,重点探讨了:①“科学与技术及其相互关系”这一科学教育内容的本源问题;②科学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需要系统地思考,而非简单做加减法,需要依靠科学的实证研究证据;③科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平衡好应试与素养培育之间的博弈,走出自己的创新道路;④科学课程如何设计开发实施培训,如何有机地构成一个链锁。最后与会代表们达成了一些共识:强调科学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将科学与技术、与人文学科相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以扎实充分的科研为基础,提高科学课程的质量。

专题论坛二:科学教育内容与实践

“科学教育内容与实践”专题的发言有一个共性,都是以具体案例为基础进行的。讨论别强调了科学探究要特别关注真实性。没有真实性,学习的概念和知识就是没有情境化的、孤立的、惰性的知识。与会者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如何有效展开探究项目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达成了几点共识:①科学教育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在意学生是否完成了任务和作品,还要看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②科学教育中探究方法的实践与步骤非常重要,要增强参与度,体验做中学。这是一条从实践发现的规律。③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管理,要加强时间、空间、经费、人力、情绪等5个方面的管理,要提出指导青少年学会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思路。④开展科学教育实践在探究中要有提升,对深层次大问题有启发有思考。这样就能将科学教育引向深入,始于技术,而不限于技术;始于科学,深入思想的启发教育与养成。⑤科学教育要跨学科,还问题以真实的本原,还探究以真实,开展面向全体的科学教育。

专题论坛三:科学教育中学习效果的评测及运用

基础教育论坛论文篇12

作者简介:李梦卿(1969-),男,安徽滁州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长,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比较职业教育;安培(1990-),女,河北衡水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重点资助研究项目“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研究”(编号:2015A100),主持人:李梦卿。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8-0069-06

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作为非营利性职业教育学术交流会议,其本质是提供职业教育学术交流平台,因职业教育科研发展需求驱动而不断发展壮大。从第一届即2004年举办的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开始,到2015年已成功举办十届,回顾这十届论坛,规模在不断扩大、运行机制逐渐成熟、学术影响愈加广泛。

一、发起与导向:增进交流,服务发展

(一)论坛举办情况

1990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成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作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内设机构,于2004年开始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首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以后基本上是每年举办一次(2006年、2012年除外),至2015年已经成功举办十届。论坛由主题发言、自由论坛和学术沙龙等板块构成,为每个参会者提供平等的发言机会与平台,实现观点表达与自由讨论的统一,达到启发智慧、创新观点的效果。如下表1所示,十年来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承办机构主要由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承办,承办机构涉及地域范围广阔,扩宽了论坛的可能参与面。参会人数规模持续增加,由首届论坛70余人参会到第十届已形成由百家单位380余人参加的规模,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的社会影响力逐步增强,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品牌学术会议。

(二)论坛价值导向

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以“加强职教科研队伍建设”和“推动职教科研水平提高”为两大举办宗旨,以“学术自由,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兼容并蓄”为举办基本原则,不向硕士、博士研究生收取会务费,吸引大批职业教育专家学者参加论坛。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以培养中青年职业教育科研队伍为己任,以推动职业教育科研水平提高为目标,注重职业教育科研理论创新,注重为职业教育科研学者提供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表现出浓郁的提携后辈情怀,表现出对自由平等学术交流的大力崇尚,表现出论坛对职业教育科研水平提升的执着追求,表现出对服务职业院校实践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的学术性、政策性、创新性价值导向明显,这些价值导向成为规范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举办的思想指南,引领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守本求新与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主题:问题意识,关注热点

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共举办十届,论坛主题丰富多样,体现职业教育发展阶段重点任务,紧扣国家职业教育的时政热点,紧抓职业教育发展关键问题,积极服务经济社会。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主题议题的变化是近十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缩影,也记载着职业技术教育科研历程。根据表2内容可将十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主题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印发,2010年第六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以“贯彻落实《纲要》精神,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为主题。2014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第九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以“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科学建O现代职业教育”为主题,2008年第四届中青年职教论坛也有职业教育政策回顾相关的议题,可以看出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主题设计紧扣国家时政,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与会议精神,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特征。第六届与第九届中青年职教论坛主要讨论如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发展以及校企合作等职业院校办学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符合国家大规模多类型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加强政府履行职责统筹规划,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保障。《纲要》首次规划了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及其配套制度建设的综合型战略目标,[1]论坛从增投资、扩规模、强制度、建体系等方面提出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的举措。建设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需要,论坛提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将成为职业教育新的增长点。《纲要》首次明确要求“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使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成为政策化、规范化的新常态。随着职业院校改革成熟发展,“双主体办学”、“混合所有制”、“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新形式扩大了校企合作内涵,各省市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使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更加成熟完善。

(二)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是职业院校的存在依据,是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发展始终受外部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因此加强对职业教育与社会互动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就业质量是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的第一直接表现,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是职业院校的功能导向,2004年第一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以“职业教育与就业”为主题,探讨就业导向与职业教育发展、劳动力市场就业趋势、沟通职业教育与就业的保障机制等问题,提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但职业教育不等于就业教育,应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良性互动以促进职业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新时期“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新政策出台,职业教育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结构变革等新环境,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紧抓时代脉搏,为增强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2015年第十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以“面向产业升级、社会变革的现代职业教育”为主题,讨论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制造2025”、利用“互联网+”创新职业教育发展、应用技术本科高校发展等问题。论坛提出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2025”的最佳结合点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需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技术生存能力、构建情景化、共享化学习过程、运用“隐喻”等非符号化和情景化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课程顺序,创造技术知识转化条件等。[4]“互联网+”使职业教育服务主体从职业院校单元服务向多元主体服务转变、服务对象从服务于适龄青少年向社会大众转变、服务重点从服务于就业转向服务就业与创业并举、服务方式从线下服务向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转变。[5]新时代新环境下职业院校认知发展机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获得更新更强的发展。

(三)职业教育课程与人才培养研究

课程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最重要的载体,关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教授怎样的课程,如何开发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每一所职业院校都要面临的现实任务。作为持续渐进性研究课题,2005年第二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以“职教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为主题,2008年第四届、2015年第十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都将职业教育课程作为议题来讨论,职业教育课程备受重视。在2005年第二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石伟平教授提出项目课程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要突出普通文化的服务性,建立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激励机制。[6]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徐涵教授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形成职业能力,技术知识、工作过程知识是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应加大课程开发投入,建立合理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运行机制。[7]会议探讨了上海市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等地方课程开发实施典型案例。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经验传播,职业教育课程理念、课程开发方法逐渐为职业院校教师所理解认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逐渐走向成熟。

(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闹懈咧跋谓印⒅耙到逃体系提出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实施,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经历了一段时间。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正式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与实施规划。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2011年第七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以“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为主题议题,2013年第八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以“创新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内涵”为主题,2014年第九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与发展策略”为议题。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贾F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普职融通,江苏师范大学陈鹏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应基于大职教观的视野,全面考察职业教育的外部适应性、内部延展性与内“外”互通性。[8]现阶段很多省份通过制定个性化政策措施促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对提高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以及终身学习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五)职业教育时代特征与创新发展研究

教育时代特征引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2007年第三届中青年职教论坛以“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为主题,终身学习、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等时代特征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终身学习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要求职业教育提升层次、完善体系,扩充职业教育与培训对象,采取灵活方式,完善相关制度,以促进职业教育终身学习的实现。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建设新农村,改进城乡二元结构,为和谐社会构建奠定基础。2008年第四届中青年职教论坛以“职业教育理论与制度创新”为主题,2009年第五届中青年职教论坛以“职业教育发展新思维”为主题,探讨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职业院校院校发展研究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匡瑛从职业教育的定位、定性、作用与发展层面解释职业教育本质问题。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全教授提出应以动态系统观厘清学校组织发展机理,加强学校组织系统的能力建设,以系统性关照有效性。[9]另外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作为制约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应该加强重视与改进。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将职业教育研究与时代特征紧密融合,创新职业教育发展形式与内容,增强职业教育的外部适应性与内部有效性。

三、学术影响与论坛成效:思想交锋,推动创新

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基本功能是提供职业教育学术交流平台。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举办了十届,规模不断扩大、运行机制逐步成熟、功能逐渐多元、影响力逐步扩大,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提供发表学术观点,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

杨金土先生指出,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提供学术争鸣的平台,在自由平等基础上围绕某一学术问题,展开相互对话,自由争论,甚至达到相互交锋的效果,以此提高职业教育学科学术水平,促进学术研究工作日趋繁荣。[10]由此看来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在举办之初,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便是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筹办我国首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的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积极倡导青年学者要有质疑精神,他鼓励从事职业教育学术研究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们要敢于质疑,他希望在中国中青职教论坛上,各位学者尤其是青年学人要有观点的交锋。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举办十届,也都是本着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而办。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职业教育专家学者发表学术观点,积极展开讨论,激发创新思维,以达到交流学术观点,促进职业教育科研进步的效果。

(二)开阔中青年学者学术视野,培养中青年学者学术自觉

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水平提高关键在人,在研究队伍。论坛举办之初,中国职业教育科研队伍骨干力量欠强,年龄偏大,因此特别注重对年轻学者的培养,促进整个科研队伍年轻化。[11]中国职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来泉先生说,在2004年学会决定举办中青年职教论坛的目的就是为中国职业教育的科研培养中青年人才,使职业教育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12]这是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举办的初衷。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也一直遵循设立初衷,关注中青年职业教育科研学者的发展,为中青年学者提供发展机遇。2009年第九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参会人员包括专家教师代表180人,博士研究生22人,硕士研究生148人,中青年职教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独到的观点,精辟的发言,开阔了中国中青年学者学术视野,增强中青年学者科研信心,激发中青年学者科研动力,培养中青年学者学术自觉。

(三)创新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推进职业教育实践行动

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每届主题不一,议题多样,主要涉及职业教育政策、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职业课程与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时代特征与创新发展等不同方面的内容。中青年职教论坛每次举办都有大批学者提交学术论文,很多学者提出许多创新点,激发思维火花。如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关晶博士提出完善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应具有现代性、服务性、公平性、开放性、衔接性、融通性、终身性等特征,这些都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2010年笔者在第六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制度思想,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研究探索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同时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分别试点实施“工士”学位,2014年笔者在第九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系统性地做了“工士”学位制度报告,引发与会学者热烈讨论,“工士”学位制度成为对国家政策的有益探索,也为国家层面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实施提供样本参考。另外,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很多主题议题都是依据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任务而设计,如建设职教集团、现代学徒制、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论坛产生的学术成果对指导职业院校办学,推进职业教育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促进职业教育科研学者学术合作,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

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举办十届,累计有2000以上人次参加论坛,参会人员主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中高职院校教师、大学教师与硕博士研究生、企业人员、媒体人员等,参会人员来源广泛。会上会下交流加强了职业教育科研学者之间的了解,增加了职业教育科研学者之间的合作机会,为职业教育科研和学者间的学术合作创造了条件。越碓蕉喔咝:椭耙翟盒2渭拥闹泄中青年职教论坛规模在不断扩大,参会人员背景也愈加多元化,其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加,这种社会影响力也同时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四、论坛发展建议:健全机制,走向国际

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举办十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与时俱进,为更好发挥论坛效应,建议实施以下四个方面的精进措施。

(一)建设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网站平台

论坛(Forum)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高规格、有长期主办组织、多次召开的研讨会议,另一种是网上的电子公告栏。[13]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作为职业教育界品牌学术会议,应有科学化的网络平台做管理支撑。建议建设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网站,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会务管理,包括会务信息、会议网上报名等一系列会务相关手续,实现会务管理信息化,大数据化。现阶段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每年举办一次,举办时间一般为两天,为持续发扬论坛精神,扩大论坛受益覆盖面,实现论坛线上线下相结合,可通过开发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网站线上平台,使更多职业教育学者可随时在论坛网站上分享职业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教育学术交流。还可以通过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网站,记录历年中青年职教论坛会议举办情况,便于论坛相关史料数据化管理。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网站可实现多样化功能整合,便于管理,扩大论坛影响力。

(二)增强论坛举办的区域均衡性

历数十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其承办单位多为普通高校,另有2所高职院校和《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举办机构绝大多数都位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举办论坛机会少,尤其是西部地区参加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人数更少,不利于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科研事业发展。为避免论坛举办的不均衡性,可适当增加在西部地区举办论坛的机会,提高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科研学者的参会率,也给更多职业教育科研学者了解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实况的机会,促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增强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举办的区域均衡性。

(三)加强论坛科研成果的实践转化

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在促进职业教育理论创新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科研成果的实践转化,使优秀科研成果上升为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和决策服务,服务职业院校管理与发展。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举办十届来,涌现出许多优秀科研成果,很多专家学者提出创新性观点,如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徐国庆教授提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多样化的理论基础归根结底在于知识观的不同,应当整合工作过程、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课程开发。2010年笔者提出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以填补高职无学位空白,2011年论坛讨论职教集团建设问题,2015年论坛讨论机器换人等热点问题,许多研究成果具有政策转化的可能。论坛应加强对职业教育优秀创新性科研成果的整理,使具有实践价值的优秀科研成果上升为国家政策,并促进优秀科研成果在职业院校的应用推广,激发职业教育科研学者的科研积极性,增加有效科研成果比例,增加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的存在价值。

(四)促进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走向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职业教育与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走向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国际化表现为网站建设国际化、参会人员国际化、论坛主题议题国际化等。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网站是中国本土甚至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加强建设中青年职教论坛网站建设的同时,加强网站资料的多语言翻译工作,扩大中青年职教论坛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应邀请更多国外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使参会人员形成多元异质结构,增强不同背景学者之间的交流。伴随“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内学者尤其是青年学人需要加强对国外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了解,今后几年,应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推动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主题议题国际化,实现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走向世界。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需融合时代特征,理性认知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使命与现实任务,在继续秉持传统做法的同时,加强数据化运行治理、强化成果转化、推进国际进程,以促进职业教育科研更加向好发展,更好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2]韩云鹏.贯彻落实纲要精神,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第六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述要[J].职教论坛,2010(34):54.

[3]刘晓玲.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A].第十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2015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5:376.

[4]徐宏伟.技术生存变革的职业教育意蕴――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思考[A].第十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2015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5:116-118.

[5]郝天聪.“互联网+”下的职业教育服务新态:内涵、目标与转向[A].第十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2015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5:616-617.

[6][7]于志晶.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与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5(36):16-18.

[8]李玉静.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及改革创新的核心关注点――对第九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的评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9):33-35.

[9]颜炳乾.职业教育发展新思维――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9(33):63-6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