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8 15:08:15

文化地理学论文

文化地理学论文篇1

另一方面,尽管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并没有停止过,但是,文化的交融意义并不是十分清晰。这样的地理空间阻隔造成了仡佬族群落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结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仡佬族文化无论是精英文化还是族群文化特征都逐渐趋向于模糊,仡佬族文化格局成为一种背景性的存在。在仡佬族文化地理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仡佬族地域文化的重构过程中,仡佬族的精英身份群体自始至终都是文化转型的执行者,同时兼具了民族知识的批判者和反思者的角色,成为仡佬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仡佬族文化精英的身份认同大致通过如下几种途径: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特征明显的族群控制者他们通过对于家庭、族群中既有位置的强化来实现自身的身份架构。仡佬族精英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目的是通过政府力量对民族聚居地进行重建。二是通过对于民族文化的不断开掘,或者通过对于民族聚居地的重建来强化地方形象,强化自我意识和族群精神,进而实现自身身份的认同。务川县九天母石等景观重构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空间意象的建构,同时也是对于仡佬族民族情感的一种凝聚。第三种方式是相对而言较为被动的实现民族恢复及归化,以便弥合民族精英认同矛盾,架构起民族身份的制度保证。

需要指出的是,仡佬族所代表的黔北文化近年来涌现出王华、戴绍康、肖勤为代表的仡佬族作家通过民间文学形式展示了仡佬族族群自强不息、兼收并蓄的民族精神,文学化、系统化地表达了仡佬族机能性文化区域特征及民众生活状态。这可以看做是第三种方式的代表。上述仡佬族作家如何利用自身掌握的民族语言、文化及精神等表达出民族的生存状态,反思民族发展是接下来讨论的重点。

二、仡佬族民族形象的文学建构路径、约束因素与文化适应

(一)重建地域民族文化的文学建构路径

仡佬族作家对于地域民族文化的文学性架构,既包含了对地域自然环境充满感情的展示,也包含了对于人文环境的相对集中的阐释。如果说地理意义上的环境是一种前提性的基石,那么,对于仡佬族而言,人文环境所内蕴的文化气息对于民族精神生活的形成,对于特定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追求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基质性作用,会通过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内化于民族的日常行为中。一方面,用仡佬族特色民俗阐发文化认同感。仡佬族作家通过对于仡佬族特有的祭祀、崇拜、风俗意象的文学化表达显现了民族的最为原始的情感特质。比如,王华在《桥溪庄》中通过对“石仡佬”开荒辟草,展现了“石仡佬”对土地深深的眷念之情;《傩赐》中通过仡佬族民族节日“桐花节”的盛大场面描写,以及先民傩戏事象与傩赐庄贫穷对比描写,既凸显出仡佬族的苦难历程,也展现了仡佬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是这样的态度激励着仡佬人民走出苦难,促进了仡佬文化走向复兴。另一方面,用民族生存的苦难书写展现人性反思。

仡佬族所经历的时代的变迁是每一个仡佬族民众都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些历史记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仡佬族民族文化的底色,并成为其民族文化不断更新、再造的内生动力。仡佬族作家大多生活于其间,对于仡佬族民族文化的体悟往往感同身受,尤其是民族记忆中关于民族苦难的表述通过传承成为作家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进而触发了作家敏感的神经。他们要做的恰恰是通过对于生存现状、生存困难的回忆和记述,让整个仡佬族群冷静而达观地正视曾经的历史进而肯定人性的多样和复杂。无论是秋秋《傩赐》生命沦为碎片的悲剧,还是李作民《桥溪庄》人性被扭曲的无奈,都展示了仡佬族作家自觉的寻根意识和忧患意识,这恰恰是仡佬族地域民族文化建构的根基所在。

(二)仡佬族民族地理文化重构的约束因素

仡佬族民族地理文化重构体现在民族认同聚合型逻辑约束、族裔话语意识形态约束以及族群女性区域性异化的逻辑约束等三个层面。一是民族认同聚合型转向的逻辑约束。众所周知,文化地理学注重文学表征与地域风貌的社会实证思路,它试图通过空间叙述解释权力关系关联与差异运作。尽管仡佬族民族认同与民族地理空间既相互生产又相互表征,基于“内在动员理性聚合型认同”逻辑的新空间建构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仡佬族的生活方式与道德秩序,要求仡佬族文化精英形成了新的认同性表述。这种认同性的文化表述,一方面是对于仡佬族自身文化的确认;另一方面是对于主流文化价值的归属性确认。诚如肖勤在《寻找丹砂》中指出,寻找的是一种民族的归属,这种对于相似性的提炼是一个“寻根”的情感认同过程,与此同时也是对于外在文化体系的应激性的认同过程。换言之,我们还能看出,仡佬族民族文化认同背后潜在的“认异”的双向互动逻辑。外在逻辑不应是常态,内在逻辑应该成为主流。实际情形是内聚型的认同逻辑规范以及价值认知过程本身,在仡佬族乃至整个贵州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被低估的现象,这对于少数族裔的身份认同和文化重构显然并非有益之举。二是少数族裔话语的意识形态约束。从本质上讲,少数族裔是一种天然的属性,是以自然体质为基础的形式,同样道理,仡佬族文化存在形式受制于主流价值意识形态的归化,自然地又需要融合进与自身特征不同生产体系中。这种地理空间意义上的族群划分,表面上是空间观念的差异,实质上是少数族裔自身身份认同的权力性展示。举例来说,王华在《傩赐》中通过对傩戏表演的环境特质细节性描写,消解“他者”视角中主流文化的优越感,并通过具体的描述转化为仡佬族文化内在的抵抗,从而在空间对立隐喻文学叙述中得到强有力支撑。赵剑平《獭祭》中老荒除了捕杀之外很少有语言的表达,他的人物性格遮蔽与凸显完全存在于对猎物的捕杀。实际上,老荒的失语不是有意识的,而是意识形态规训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基于自身所处层级的初步判断,做出了有利于自身的文化权衡与取舍。尽管这种行为本身具有扭曲的特质,但是,在特定的文化地理空间中,他还是实现了自身价值和意思的语境化的自我认定。

显然,赵剑平试图通过“老荒”的自我认同的构造,来表述少数族裔主体空间语境的紧致,以及族裔话语象征空间的脆弱,而以词汇为基础的话语暴力背面,潜伏着的恰恰是针对少数族裔知识差异的驯服。三是族群女性区域性异化的逻辑约束。既然族群空间成为权力关系及其运作的文化场域,那么,族群中的女性因其独特的性别特质自然成为性别表述与空间表述的产物。诚如学者所言,少数族裔文化空间既参与了女性地位的塑形,其本身也是女性区域化异化的本源。传统仡佬族女性在空间中经验与认同已经被排除在外,当下,女性在仡佬族群中的表达形式更是形成了一种离散性质的特征。我们发现,仡佬族少数族裔的作家,尤其是王华、肖勤等女性作家,在她们文学化的表述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意弱化或者模糊了对于空间、时间本身的描摹,从而将女性的空间存在感放置于一个相对虚无的区域中。这种虚构的表达,一方面凸显出少数族裔女性漂泊无根的碎片感、无力感,便于读者从人性的广阔图景解读小说展示的仡佬文化及少数族裔女性的异化表象;另一方面,抛却道德与人文关怀来看,这样的写作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女性对于整个华语体系关系网络的开放,便于作者表述保持一种对内对外相互协调的张力和向度。诚如王华在《傩赐》中对“秋秋”生存困境和精神磨难的种种悲悯情愫一样,我们强调仡佬族女性空间的区域化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当下仡佬族群女性现状的剖析,也是对于女性挣脱权力文化实践的肯定,尽管在当下的仡佬族群文化共同体,对于这种反抗本身仍然缺少有效的或者普遍意义的抵抗逻辑。

(三)空间重建对于仡佬族群的文化调适

诚如上述,仡佬族特定的文化地域空间规囿了仡佬族群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而生活于其中的仡佬族文化精英阶层则试图通过文化调适和价值再造实现文化结构的空间重建。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于空间的重建既包括现实层面对于物质世界、地理景观的重塑和挖掘,也包括想象的文化地理空间、历史记忆的整理和建构。从文化地理空间想象的角度来说,仡佬族的文化重构体现了族群本身对于历史记忆、民族想象共同体的接续。正如安德森所说的,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族裔历史代表了一种事实与理想结合物……表现出让人审视起来较为亲切的共同体历史画像”。共同的起源、祖先、神话等历史元素成为“想象共同体”建构的关键环节。对于文化地理空间的再造则利于实现民族身份的定位,锻造民族历史连续感。王华在《傩赐》中写道,祖辈告诉傩赐人过桐花节,没告诉过傩赐人属于哪个民族。我们可以说,这是作家有意藏匿民族身份。因为在仡佬族群聚居地,不仅仅是仡佬族普通民众缺乏对于语言、服饰的认同,即便是精英阶层也缺乏对于本民族语言、服饰、文化活动传承的自觉意识。从物质世界、地理景观的重塑和挖掘,以及对于历史地理仪式再造的角度来看,仡佬族的文化空间也在实现一种文化调适意义上的细微转变。我们看到,传统意义上,仡佬族群中的地方中心性空间策略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文化的和谐共处是不利的。传统祭祀的文化表征不自觉地呈现出一种精英与民众在认同领域的对立。诚如上述,仡佬族祭祖文化实践中精英利用族群、社会关系,使祭祀活动呈现出一种精英阶层与民众阶层不同的参与形式、程度、影响。

这样本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一种对于祖先的呼应,变成了“自上而下”的精英阶层操作的祭祀游戏。这样的结果是,失去了广大民众支持的祭祀仪式,尽管还存在着仪式性、庄重性等诸多表面的特点,祭祀活动内在的认同价值和文化建构意义却大打折扣,仪式本身也就失去了凝集精神的价值,身份认同的弱化又影响到地方文化空间重构,不利于仡佬族民族记忆、民族文化传承和接续。实际上,在诸多的仡佬族作家笔下,仡佬族祭祖仪式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他们在通过文学化的形式表达对于文化调适的价值。或者是一段文字描述,或者是一种巧妙的变形结构呈现出来,比如赵剑平《獭祭》中“老荒”的祭祀活动就是用小说的虚构形式解构了祭祖仪式和场所,使得“河边”这一自然景观变为类似于仡佬族族群文化中心景观。

文化地理学论文篇2

【关键词】文化艺术;剪纸;东北;审美

剪纸艺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流传广泛。东北的剪纸艺术具有鲜明的氏族社会大地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文化特征,与当地普遍信奉的萨满教关系密切,本文以东北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象为例,研究地域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理论。

一、审美与剪纸艺术

(一)审美。我国当代美学理论研究在学习西方美学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实践美学为主流的美学理论体系,审美是一种实践活动形态,与人生实践紧密相关。相比古人,现代人更加需要审美。美学以审美活动为对象,通过审美这一特殊的实践活动,构建人类审美的价值体系。审美价值则是在审美主体与对象的精神互动过程中确立起来的。

(二)剪纸艺术。剪纸艺术包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东北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当中的一个类别。任何艺术品都是人们按照自身审美观念以及生活习俗创作出来的,将自身情感和信念融入其中,表达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剪纸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独特的人文性和民族意蕴,见证和传承着深厚的中华文明。

二、东北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象

(一)东北剪纸艺术。东北剪纸艺术以吉林和黑龙江为代表,题材上有满族祭奉祖先的古俗之物,即旗装马靴的姥媳人(神)。萨满教中,萨满即为沟通人与神的巫,其所供奉的神即为姥妮人,也就是老太太神。东北剪纸艺术与民间信仰萨满教关系密切,满族祖先很早便用鱼皮、兽皮等剪刻成神偶用于祭祀,这只是东北剪纸当中的一类题材,此外还涉及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常见龟、蛙、人参等,剪纸人物人神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审美意象。审美意象,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来说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也就是艺术的本体。如果从中国现代美学体系的角度看,它同样居于核心地位。艺术家用某种媒介物构建出意象,表达感情,就是艺术。也就是把情感融入某个符号化的意象,人物、动物等元素构成实物剪纸,而在审美当中,审的不是剪纸本身,而是其蕴含的意蕴,也就是象。东北剪纸中,娃娃、莲花、葫芦等象征着多子多福,家禽家畜等象征着吉祥幸福。每当重大节日,人们就会用剪纸来布置环境,操办喜事也惯用喜字剪纸等。这种方式将东北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象呈现出来,将人们心中的意象用实物传达给其他人。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表现人的精神价值和精神需求。东北剪纸艺术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因素,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无论是复杂还是简单的剪纸作品,都能使人产生联想和美感,并获得不同的身心感受。

(三)审美价值。首先是题材美。东北剪纸艺术可以说是东北老百姓自己的艺术。一般剪纸艺人多集中在农村,闲暇时,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将生活的感受融入剪纸当中。剪纸作品通常歌颂正面和积极的情感,表现对生命的热爱。鸟兽虫鱼、花木、粮食、人物等元素构成有趣而精巧的剪纸造型,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如图1所示,该作品蕴含多子多福、望子成龙之意。其次是寓意美。剪纸一般用于纳吉祝福、劝勉警诫、祛邪除恶。这些内涵表达着人们的感情和对生活的追求,体现一种内在精神品质。第三是构图美。一把剪刀就能剪出龙凤、剪出人物、剪出鸟兽虫鱼,具有鲜明的构图美感。第四是含蓄美。剪纸作品题材来源于生活,用简洁朴实的图案表现生活的点点滴滴,只要细细品味,就能够发现剪纸艺术巧妙的手法和表达方式。同时抽象且含而不露的形象,让人联想和思考,耐人寻味。第五是教化之美。剪纸中蕴含的意象有吉祥造型、神话传说等,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是对黑土地文化的传承,教化了一代代的东北人。

三、结语

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体系来看,东北剪纸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值得人们细细品味鉴赏。其所表达的美学意蕴,深含当地的文化特性。剪纸来源于民间,映射着老百姓的精神世界,美学观念积淀于民族文化心理深处,灌注进剪纸艺术当中,发挥着强大的魅力与生命力。

参考文献:

文化地理学论文篇3

二、自媒体个性化地理研修的形式与应用

教师教学自媒体研修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自媒体能提高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的个性化品牌的认知度和教学品牌的信度与忠诚度,其终极目标是帮助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粉丝”,并为目标学生提供特色化的教与学服务和优质化的教学产品,从而打造教师自身的核心教学竞争力。教师教学的自媒体研修拼的是教学品牌,是教学个性化教学品牌的信度和学生学习的忠诚度、美誉度。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一线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品牌的打造显得加倍重视,因为随着教学质量化、均衡化、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的逐渐满足,教师课堂教学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通过教师个性化教学品牌溢价效应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会使教师自己的从业口碑广为传播,从而在其教学品牌的信度和忠诚度上具备更多的话语权。质量化是教学发展的必然和应然,教师要想高效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品牌渠道,必须拥有自己的教学“粉丝”,这就像“苹果”之于“果粉”,“小米”之于“米粉”一样,教师与自己的课堂学习粉丝“同呼吸共命运”时代,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创造个性化品牌的必由之路。

(一)自媒体地理教学思想研修当下,中学地理教师聚在一起开展教研活动时,主要交流的已不再是“我是怎样教地理的”“今后应该如何改进地理教法”等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是怎样学地理”的话题。因此,地理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成长需要渐进式形成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思想,并把这种自媒体研修理念转化到自己的教学行动中,融汇于自己的备课、说课、上课、作业设计、试题评析,以及地理课题研究、地理教科研活动中。教师是学校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实力所在。尽管课堂教学的脸面应该是一件艺术品,但支撑课堂教学内涵的仍然应该是大脑,也就是课堂教学的科学规律和教师的教学理性。以地理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的自媒体研训培育和个性化专业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研修,对于创造性地实施地理新课程,全面落实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地理教师个性化专业成长和学生可持续发展,形成地理教师个性化、专业化、特质化的教育教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积淀,是教学实践的行动指南,是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根基。所谓的教学实践专业化,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过程之中,利用自己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学识学养、教学基本理论、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等来影响学生群体化、个性化、特色化成长的专业理念、态度和能力水平等。这里的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是从教学一线教师的个案研究中提炼出来的,是教师教学专业实践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有鉴于此,笔者除在新华书店购买《小组合作教学》《中小学有效教学导论》《课程文化》《课程管理》等新教学理论著作进行理论学习“充电”外,还凭借网络电子书报的强大平台,积极链接一些教育大家、名家的博客,如朱永新论新教育、李镇西的博客等,实时学习新教育理论思想,并应用于自己的地理教学之中。在自媒体地理教学思想研修中,要积极开展自媒体自助式“五学”:“专家引领学”“课题研究学”“带着问题学”“同伴互助学”“上网‘淘宝’学”。初步形成一套具有个性化研修特色的“理念研修——专家引领——联合助学——行动实践——同伴互动——研修反刍——成果彰显——群体共振(进)”的地理教学思想研修运营机制;同时,形成地理教师特色化、个性化、优质化成长的“四个一”地理教学思想研修模式:一个好的成长定位,正确树立自我研修进步的标杆;一个好的课题,用于个体研修的抓手,课题要对地理教育教学起到“能引领、有内涵、成体系”的促进作用;一个好的自媒体地理教学理论研修成长网络,为地理教师自媒体个性化研修、幸福成长助力;一个好的自媒体教学理论研修氛围,以营造优良的自媒体地理教学理论进步平台,为有志于成“名”成“家”的青年地理教师助威鼓劲、摇旗呐喊。

(二)自媒体集群式(团队式)研修自媒体集群式研修,也称团队式研修,即个人研修者依托一个或多个固定的地理网络研修团队的集体智慧力量,研修者参与其中,或网络展示自己的地理教学课件,或集体研修某一个地理课题,或就大家共同感兴趣的开学地理第一课进行磋商,或就一个具体的地图教学问题展开研讨等形式的研修。这种团队式研修,可以让研修者获得自己需要的教学技能技巧。如星韵地理群中,江苏常州一中李万龙教授的“幸福地理”和电子白板技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李斌老师的“户外活动与地理”、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赵伟杰老师的“高中地理室外探究活动课”、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徐艳老师的“以矿石为载体的中学地理社团建设探索”、江苏省溧阳教研室贺丹君老师的“基于学生差异的教学微设计”培训等;四川钟天平老师的“Word地理画图群”面向全国地理教师的Word制图技术动画模拟辅导;蓝月亮YY频道约请全国著名的地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术、技能培训,全国高考地理试卷的“十大好题、十大差题”讲座、交流并获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的青睐刊载;同时YY频道组织的2014高考试题风云榜“经典、困惑”评选获得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教学考试》的鼎力支持并刊载;中教网地理官方群以安徽淮南二中刘登宇老师为龙头开展全国地理高考试卷的评析系列讲座受到青年地理教师的热爱;星韵地理学堂约请华东师范大学附中冯丹老师、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部陈丽娟老师、人教社编审丁尧清、湖北省特级教师程良安、福建省福鼎六中陈竞宇、安徽省淮南五中孙峰等就学生社团、地理八年级教材解读、微课视频的分段播放技术、中学地理课堂游戏的开发与设计、地理与生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节目,都有千余地理教师的积极参与、追随、发问、交流和捧场,并且这种形式的培训和访谈都有极强的地理教育教学“”“吸睛”磁力场作用,很受全国地理教师的喜欢。而这种培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行政培训的空白。

(三)自媒体个性化(特色性)研修1.参加网络在线学习课程如笔者参加的“江苏在线学习”,就可以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的限制,只要你有一台电脑,且能上网,你就可以随时上网学习。“江苏学习在线”学习内容新颖、丰富,有16000多门课程,包括工作、生活、修养等方面,你不妨去“江苏学习在线”进行注册,然后进行实名认证,尝试看看,说不定你对它会感兴趣。“人教网地理”以其深厚的地理教育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等,引领着全国中小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发展。网站里有面向教师的“同步教学资源、教材培训、教学园地、高考专栏、个人专辑、专题探讨和地理学会”栏目,内容丰富,极大地补充了教材以外的地理信息,对教师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的开展帮助斐然;有面向学生的“同步学习资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学生作品、地理人物、学习指导、解题指南、复习指导”栏目,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地理科学素养。更值得一提的是,网站自办的“高中地理E刊”“初中地理E刊”,汇聚了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证案例、课件、动画、教学感悟等,极大地丰富了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内外的“案例式”自主研修的内容,这种在线式的网络研修,既有教师个性化教学成果的展示,又有教师共性教学的需求,图文并茂,动态生成,深得广大一线地理教师的喜爱,“E刊”鼓励教师参与其中,积极分享自己的地理教学成果,并汲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得失,“品味”地理教育教学“味道”。2.自媒体地理教学随笔、散记撰写梯度开发理论告诉我们,由于教学者的经历、受教育程度、对事物认识视角的不同等,人们所需要的知识阶层亦有所差异。但是人们都有一种积极而旺盛的理论思想渴求,那就是希望获得地理新教育理念的引导,并指导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行动。于是,一部分地理教师就在网络里开辟自己的博客、建立自己的网页,把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所做、所得、所思、所悟、所感等变成“网络铅字”分享给网友。在互联网上,我们的每一个教学研讨账号,都像一个小小的新媒体。我们就教育教学中的感悟、困惑等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我们的信息、观点、态度便汇入了互联网的比特之海。在教师教学研修中的自媒体——自我的小媒体,在全球数亿网民、数亿微博的努力之下,焕发出巨大能量。如王树声名师工作室、常州市李万龙地理名教师工作室、靖江市严侠华名师工作室、苏州市蔡明湿地文化研究、扬州市朱雪梅名师工作室、常熟名师大侠沈国明、南粤女侠冯丹、沪“大地之鹰”王亚东、写在人生边上的孙德勤、一支笔鲁爱华、福建涟水陈立新博客、淮南朱庆龙、甘肃康庆琪、瓜山居士杨清、常熟一哥邵俊峰、龙城帅哥胡星荣、镇江才俊田宏文、河南李新运、prezi坛主司林刚和阳兆卫、风靡全国的“小苹果、大中国”之四川罗春等,他们都是有思考力、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影响力的中学地理教学大佬、新俊,他们是全国地理教师的楷模,他们以自己优秀的地理人生行动和理念感悟引领着青年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化成长。

(四)交互式濡染性(交叉式)研修在地理教学的新自媒体时代,我们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教学者,人人都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自由度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及教学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网上有许多热情的教师,他们写博客、建群、开讲座、做课堂等,做教育公益,指导一切愿意学习的教师。网络既是学习平台,又是展示平台。记录点滴感悟,和广大网友进行思维碰撞。网络,让我们发现自己,发现同行者。苦闷,不只是我自己;快乐,你有,我也有。自媒体个性化教学网络研修,让我看到前进的方向,走在前进的路上。它既有自己的主动选择,又有团体的无言督促。如蓝月亮中学地理教研YY频道中的陈国祥老师就在与广大青年地理教师的交流中用先进的地理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引导青年才俊们去思考自己的备课、上课、教学反思等;内蒙古白絮飞教授以案例教学理论引导青年地理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备课设计;吉林杨剑老师用先进的教学课件设计思想指引着青年地理教师的个性化自媒体研修方向;常州五中的胡星荣老师以其扎实的地理基本功竞赛业绩和理念与青年地理教师们交流竞赛心得;四川王智勇老师用实例地图融汇于自己的地理教学实践等等。

文化地理学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67-02

一、文化生态学的起源

早在1870年,“生态”一词就被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使用,当时主要是指生物的聚集。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文化地理学之父卡尔・苏尔从景观出发,研究文化景观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对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进行了探索,创立了“伯克利学派”,又称“文化生态学派”。1921年,美国学者卜欧克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首先提出了“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这一学术术语,他和伯杰斯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带领研究生展开对该问题的研究,被称作是城市科学的“芝加哥派”。[1]同时,美国人类学家弗兰兹・博厄斯和克罗伯提出了文化的“环境决定论”和“环境可能论”,为文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生态方向。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文化生态学诞生于美国,由美国人类学家J. 斯图尔德提出,他在1955年出版的专著《文化变迁理论》中完整地阐述了文化生态适应理论。在该书中,斯图尔德认为文化变迁就是文化适应,这是一个重要的创造过程,称为文化生态学。[2]这一观点的出现也被认为是文化生态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文化生态学比较重要的观点是“文化生态适应”理论、“文化核心”与“文化余留物”理论。

二、文化生态学的发展

斯图尔德正式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整个50年代,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人类学领域,并且没有形成一套正式的方法论和学科范式。直到60年代末,在斯图尔德的影响下,三部重要的文化生态学著作问世,即R・内廷的《尼日利亚的山地农民》、R・拉帕波特的《献给祖先的猪》和J・贝内特的《北方平原居民》。这些著作丰富了文化生态学的内容,界定了研究范围。

70 年代,霍利对赞比亚的多加人继承模式的变化进行研究,哈里斯提出“文化唯物论”,这些文化生态问题的成果,大大地深化和拓展了斯图尔德的研究。[3]在这段时期,文化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也开始扩宽,如加拿大心理学家伯里认为,生态背景与社会政治背景通过人类的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发挥作用,人类个体接受生态影响、遗传传递、文化传递及文化融合等的作用,产生可观察的行为和可推测的心理特征。[4]

80年代,美国学者哈里斯创立了文化唯物主义,并出版了同名著作《文化唯物主义》,这标志着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主要强调“基础决定论”,即基础结构决定结构、结构和上层建筑构成文化体系。[5]

9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F・墨菲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6]同时期,文化生态学也成为了美国人类学系和人文地理系的核心课程。1994年,芬兰总统M・阿赫蒂萨里在国际传播研究年会的致辞中首次用“文化生态”来表现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的严重问题以及在“信息有产者”与“信息无产者”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7]1995年,日本学者发起了关于文化生态学的国际研讨会,并于1997年出版了D・克里克的《文化生态学:文化中的传播》。1999年9月在吉隆玻召开了“文化生态学国际讨论会”,来自亚洲和欧美等国的学者分别对本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交流。

三、文化生态学在中国

我国早在20世纪初,就有学者开始关注文化生态,如、冯友兰、梁漱溟等人在研究文化生成机制时,就试图从生态环境角度说明文化的差异性和民族性,进而进行优劣比较与选择。[8]尽管这些属于静态研究,但是启发了我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反思。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民族调查的兴起与发展,我国文化生态研究也呈现出一片热潮。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关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迅速增多,学者们不断对斯图尔德的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如江金波提出,现代文化生态学理论应包含进化论、人地关系论、文化时空耦合论、系统结构论、生态功能论、景观感知与映射理论等。[9]尤其是21世纪,文化生态学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传播学交叉的新兴学科,文化学是其研究对象,生态学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文化生态学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意义

(一)有助于深刻认识地方文化资源的本质与特征

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在长期的历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如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就是不同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态学的视野下研究不同的文化,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的整体性、延续性和发展性。

(二)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保护的意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生态学主要侧重于研究在自然、文化、社会等环境中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等内容。将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融入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中,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文化生态保护理论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保护,在保护过程中既要保护文化资源本身,也要注意环境对文化资源的作用,使文化资源与环境处于和谐状态。

(三)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防止出现庸俗化开发

纵观我国现在的文化资源开发现状,无不是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主体。这种资源依托型开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对资源无节制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资源的重复浪费。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庸俗化开发,如对古镇的开发,全国各地的模式如出一辙,毫无新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提倡文化生态学中对文化的尊重和认可,让文化资源体现出它的生命特征与价值。提高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就保证了文化资源在时间上的传承和在空间上的扩布,文化资源也会因此而更多元和丰富。

参考文献:

[1]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4.

[2]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19-120.

[3]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5):2-7.

[4]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研究[D].天津大学,2004.

[5][美]马文・哈里斯著.张海洋,王曼萍译.文化唯物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3.

[6][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9.

[7]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06):22.

[8]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20.

[9]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22.

文化地理学论文篇5

前言

《中共中央宣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而笔者提出的高校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无疑是符合当下时局的能够改善思想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提出高校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背景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提出

《中共中央宣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有这样一句话“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若只由教育者直接向学生输送理论知识就结束的教学工作并不完整,还应当有后续就是实践的部分。如果将人视为树,那么理论教育就是灌溉,实践教育就是疏导和转化。教育者将理论以灌溉的方式灌输给受教育者,只是将理论变为了受教育者的工具而通过实践以后这些工具会被疏导并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习惯,行为。唯有这样,教学内容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被接受,教学过程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应与世界接轨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学习国外优秀的德育理念,取其精华应用于国内的德育教育中,有利于实现自身的改革提高。如美国,英国和法国这样的国家,虽然德育教育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一点上都是相通的,即重视实践。美国注重德育氛围的营造,会投入较多的资金去修建各种纪念馆、展览馆、公园等,以这些为依托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感受到美德,并且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在美国高校志愿者随处可见。英国的德育重视“行为矫正”。新加坡也在不断完善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提出“六顺七结合”的理念。

(三)我国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独特

我国历史悠久,各地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优秀的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优秀的中华文明。这些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早已和地域的环境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这些独特的优秀地区文化氛围对高校思想理论的教学十分有利。

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采取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学生坐在讲台下听的方式进行,这样讲授的效果就使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差距,学生极易丧失学习兴趣,假如再有老师语言表述方式不当等情况的出现,极易出现教学敌对情绪。

(一)较多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据调查显示,许多学生消极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是意识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追求利益才是立足社会的机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的再好也改变不了工作岗位重利的局势,在这样实用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成了学生休息或者学习其他课程的课。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任课教师教学方式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当今社会发展过快,许多思想内容的更新速度也快,但是我国许多思想理论教育老师的教学理念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即使他们工作努力也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而且有的老师只是追求安稳的教师生活,对教学工作得过且过,并没有当初进校的热情,他们的教案是几年前的,数据资料没换,讲课方式没变,这样的讲课教学效果从何而来。

(三)课程设计重复,课程内容陈旧

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教材就是那几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这些课程对于高中是文科的学生来说没有新意,教材上大多重复高中的内容,而对于高中学理科的同学来说,这些枯燥的理论相对乏味,缺乏兴趣。再者这几门课程在内容上又有相互交叉重复的地方,学习起来就会显得单调无趣。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地域性文化结合的意义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缺点多的情况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必然更为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满足理论与实践结合并且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创新有突破的新方式。

(一)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各地的高校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符合当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文化传承。并且高校学生群体素质较高,有较为强烈的创新意识,有能力对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当地文化进行创新,为当地文化增添活力。

(二)有利于丰富高校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提升高校学生品德素养

优秀独特的地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往往留有建筑、遗址、史实资料等载体,在课堂上老师对这些奇闻轶事、风景遗址等联系理论知识细致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增添学生的见闻,丰富理论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借由载体让学生感受到先辈们的优秀品德,激发心中的敬仰之情,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讲到第二章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时,可以结合老师自己的经历,将自己去过的地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既形象又生动。

(三)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增进现代化进程

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精神和品德的塑造,用优秀而独特的地方性文化去影响高校学生,可以增加大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加深高校学生心中的自豪感,培养学生与地区间的情感,吸引学生投身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中,培养出愿意、乐于为地方服务的人才,从而推动地区发展,造福社会,利国利民。

四、怎样将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结合起来

本文在前面的行文中论述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结合的目的、背景及意义,既然这种方式这么有需求,这么有效果,各高校理当尝试,但是怎样去做,如何做好仍需要探索。笔者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提出几点思考以供参考。

(一)科学技术进课堂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备,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人人会用,课堂上积极使用新设备、新仪器。在教学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第二章‘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时,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教师可以通过视频、三维立体动画、音乐、图片等载体将当地的优秀文化展示出来,放一些红军浴血奋斗的影视作品,唱一些激情澎湃的革命歌曲,如此既丰富了课堂教学也开阔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带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又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讲到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些PPT演示,展示一下自己家乡的变化,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促进师生交流。

(二)业余时间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多开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光只在课堂上进行,课外业余时间也应当利用起来,不仅要透过图片、视频看看当地的文化底蕴,更应该实地访查看看当地的民风民俗、景点遗址,查阅资料看看人民生活的变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实践活动,比如美术生,去高校所在地的名人故居或者纪念馆去采风,完成本门课的作业。也可以组织一些辩论和演讲比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谈谈时事,短期来看,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的理解,长远来说,有利于传播真理和先进理念,启发学生的思想。当然,这些辩论和演讲都要有前提,就是结合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将身边的历史名人、身边的历史故事以及身边的文化传统融合进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科书

前文中也提到过有关思想理论方面的教科书,数量少,内容乏味,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放宽选书的政策,一些古籍如《大学》、《中庸》以及颇具地方特色的人物志等书籍供学生选择。还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如我校所开科目《历史文化名人略说》作为选修科目,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些历史文化名人重点放在广东省的名人,这样就将地域性文化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的部分拓展到教科书中,以例证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理论知识。

(四)建立思想理论课教学的评价奖惩制度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如让学生填写老师满意度调查,对教师的教案进行实时检查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策略的实施。

五、结束语

我国各地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早已和地域的环境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如此独特优秀的地区文化氛围对高校思想理论的教学也十分有利。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在当地文化氛围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文化地理学论文篇6

二、趣味式教学及其相关导入模块的分析

(一)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为了保证趣味式教学效率的提升,应用现代化图像投影技术是很必要的,因为这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地形变化”这一模块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其生物化石的视频、图片等。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对图片中的山脉有什么了解,接着再引导学生对于海洋生物化石的根源进行分析,如为什么陆地上的喜马拉雅山是海洋生物化石的集中地,以此来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通过对这种矛盾的陈述,进行新知识的引导教学,使学生解决认知矛盾。教师可以应用投影图片,保证学生对疑问的探索,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现阶段趣味式教学过程中,利用漫画的形式也是必要的引入手段。用简单或者夸张的手法来描述生活及时事资料,可以保证最佳的讽刺效果。当然,在当下课堂教学模块中,地理课本也引用了一些漫画。这样趣味性的漫画是导入新课的必要因素。比如在进行世界人口问题的阐述时,可以引入“苦难的母亲”这类型的漫画,引人深思,引出世界人口的问题。在进行森林资源的分析过程中,可以利用“大难临头”等漫画来引入,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是非常有好处的,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引发及表达。在当下新课教学模块中,进行简短的小故事串联是必要的,从而实现新课的顺利引入。比如在“世界陆地及海洋”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利用航海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启迪。比如麦哲伦,他能够进行人类历史上的地理旅行,说明他具备良好的素质及意志,具备良好的地理知识。正是依靠这些知识,他才能在欧洲、非洲等地来回航行。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地理知识,是难以进行有效的航行的。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本节知识的必要性,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当下地理教学模块中,选择短小精悍故事也是必要的。这种很有意义的故事,积淀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是一种地理知识的升华。比如在“早穿棉晚穿纱”的谚语中,可以看到我国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这些谚语的选择及教授,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相关的地理知识,保证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提升,保证其思维的启发,以满足当下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情境式导入方案

在地理导入教学模块中,进行情境式导入是必要的。所谓的情境式导入就是进行课堂背景的优化,比如进行音乐等的导入,保证良好的气氛及环境,从而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如,在现阶段地理教学模块中,可以引用一些与地理课本相关的歌曲,利用这些歌曲,更有利于学生的地理学习。比如“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用这样的开头,情景交融,主题鲜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地形对物候的影响的地理规律,把它作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一节的开头,能充分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如,在“天气与气候”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背诵一些有关地理知识的诗句,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诗情画意中,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天气及其气候概念的分析。再如,讲授我国地势特点时,比如内蒙古高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串联《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绪带到茫茫草原上。这种课前朗诵一段诗词,创造一种情境,营造一种气氛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收到奇特的效果。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精心设计好的导入语,使整堂课的氛围浓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化地理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153-02

文章以河北的红色文化素材应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探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

(一)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党和国家培养青年学生爱国热情、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邓小平早已指出,我们国家的未来“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高校是这一思想的实践重地,社会发展离不开爱国、爱党、爱人民的高素质青年学生。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这实际上提供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的良好契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合理使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不仅着有党和国家长期的、坚定的政策支持,而且符合社会转型加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高校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

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多还是大课堂教学,少则一百人,多则两百人齐聚一堂。看似热闹,实则为教学带来了诸多困扰。学生们因为专业、兴趣、关注度等的限制,往往没有真正认同思政课的重要性,有的认为是讲空洞的大道理,有的感觉是中学知识的简单重复,有的还沉迷于电视、网络一些演义的情节中,思政课课堂很容易演变成讲台上教师滔滔不绝,讲台下学生各行其是的尴尬局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寓教于乐,地方红色文化的应用可有效地改变这一困境。如在讲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时,虽然通过视频、图片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巨变,但能不能找到更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呢?笔者请河北11个地市的学生都出一位代表,以各地的方言讲述自己的成长、家庭的变化和家乡的发展。讲台上的学生忘记了紧张侃侃而谈,讲台下的学生聚精会神不时笑声大作,教学在愉快的氛围中达到甚至超出了预期的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的成效和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学生一旦对讲课内容产生了兴趣也就增加了学习的兴奋点,灵活地运用学生熟悉、亲近的地方红色文化素材显然是改进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地方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支持

河北的红色文化内容丰富,这里分几个类别加以简单介绍。第一类:代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如蜗皇宫、逐鹿黄帝城、赵州桥、山海关老龙头、承德避暑山庄等,集中体现了燕赵大地悠久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传承;第二类:代表着中国革命历程的,如昌黎五峰山革命活动旧址、丰润潘家峪惨案遗址、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等,集中体现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程;第三类:代表着河北优秀儿女的,如郭守敬、、马本斋、、宋洛曙、董振堂、李少春等。集中体现了燕赵人的聪明才智和慷慨激昂的奉献精神;第四类:代表着国际交流的,如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河间白求恩手术室旧址等,集中体现了国际人士对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深情厚意;第五类,代表着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如邢台地震资料陈列馆、唐山抗震纪念馆、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集中体现了河北人不屈不挠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据统计,河北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65处,其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就有18处,其他蕴涵红色文化的素材更俯首皆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诸多选择。

二、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原则

(一)坚持明确的目的性

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关联的素材,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如在讲“抗日战争的胜利”时,必然要谈到这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取得的伟大民族胜利。怎么把各民族爱国抗日这一点表述清楚,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呢?笔者选择了沧州的马本斋将军,选择了活跃于冀中平原上的回民支队。当幻灯片出现一脸刚毅的马本斋,讲到大义凛然不屈的马妈妈,听到回民支队百战百胜的英勇事迹时,我看到每个学生目光中流露出的愤怒、悲伤、自豪与自强的神情。毋庸置疑,“选择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而学生又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合理化的运用”,这种有的放矢地使用红色文化素材,因其明确的目的性显然有益于教学效果的优化与教学任务的完成。

文化地理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216-03

一、地方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分在本地的缩影

中华民族历史长河几千年积淀的优秀文化,是以分布于各个地域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各地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有些文化纯粹属于地方性质的,有些虽然存在于本地,但它的内容却是国家和民族层面的。比如:北京故宫、明十三陵,西安秦陵兵马俑,山东曲埠孔庙,湖南永州舜帝南巡九嶷山、浯溪碑刻《大唐中兴颂》,等等,看似小地方、欠发达地区的文物,其实蕴含着我们国家某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大学问。为此,我们以湖南永州市为例,梳理积淀在永州地区的文化资源。

湖南永州古称零陵,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历史悠久,是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誉为“永州一本书”。一是历史名人名事繁多且层次高。有中华始祖之一的舜帝,唐宋家之一的柳宗元,书法草书之源的怀素,理学鼻祖和道学宗师、湖湘文化之源的周敦颐,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第一届核心领导人李达,叱咤风云、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陶铸等。二是地方文化资源丰富且档次高。很多文化表面上属于永州,其实已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层面,比如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廉洁文化、碑刻文化、女书文化、稻作文化、红色文化等。此外,永州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达两千多处,被国家、省、市、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永州地方文化在两千多年社会发展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健康的理论体系,但作为永州文化主流的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红色文化等等,或多或少涉及到了心理健康的内容。作为所在地方高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使其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同时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三是优秀文化哲理深刻且立意高。既有舜帝南巡的德孝文化、柳宗元遭贬谪受挫后的民本思想、周敦颐出身贫寒展现的清廉正气君子形象、浯溪碑刻蕴含的爱国强国梦想文化,也有近代革命志士精神风范和工农红战永州的红色文化:李达――宣传马克思主义贡献及建党先驱;李启汉――为真理而“把牢底坐穿”的大无畏精神;陶铸――为革命和建设奉献一生及“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无私精神;中国工农红军五次转战永州、艰苦奋战的长征精神等。梳理这些积淀在永州却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的优秀文化,发现里面包函着大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子,我们可以随手可得。

二、优秀地方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特殊的功效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转型、科学迅猛发展,经历了高考“黑色六月”的大学生群体有着微妙复杂的心理。

一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不可小觑。国家非义务教育收费教育改革后,大学生普遍承受来自经济、知识技能汲取、爱情、就业、人生定位等方面的压力:“毕业即过时”的知识技能更新、“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形势、浪漫爱情与现实问题的背离焦虑、社会问题与书本知识的脱节困惑,让曾为“时代骄子”的当代大学生确实不容易。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导致竞争加剧,多元化文化和价值冲突加深,使人们面临的压力增大,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不仅是接受高等教育、具有高自我价值感的群体,还是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承受高压力的群体,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智成熟的重要阶段,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社交与封闭等矛盾与冲突交织在一起。为此,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势在必行,以提高心理素质、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人格完善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学生工作关键的一环。

二是需要心理辅导、调试和健康教育。心理学表明,思想心理是个人心理的重要方面,思想心理素质与能力、身体、文化等素质等共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素质平面,而人的思想心理素质在素质平面中占主导地位,起关键性指向作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被认识、予以重视、加强和完善的过程。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来自国外,如何使这些科学理论及方法适应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地方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对于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优秀文化支撑。文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文化传承具有稳定性、延续性,文化与价值观有密切关系。文化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形成习惯性的思维定式和意识力量。同时,文化又是受价值观念引导的体系,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价值观,文化满足的是价值标准的需要,因而文化与价值观密切相关。

四是地方优秀文化资源有优势与作用。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形成的,伴随着一定的民族传统、民族习性和审美观念而显现出独特性,对本土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有独特的优势作用:(1)贴近。除少数地区以外,新世纪以来我国基本上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所高校,地级市的面积一般是1~3万平方公里、人口几百万,运行模式是市区向县区农村辐射,所以在市区就读的大学生了解本地优秀文化资源并不难。(2)亲切。本地优秀文化常常积淀于口口相传、遗迹之中,很大部分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也许大学生的亲属就能娓娓叙来,用家人、亲戚所感知的文化来劝导大学生、疏导思想情绪,胜似家庭教育,亲切和蔼。(3)自豪。把本地优秀文化挖掘、展示出来,特别是联系中华民族的“大文化”来审视本地“小文化”,联想中小学、大学教科书提及的事件、典故来观察本地文化实现“以小见大”,当地大学生会豁然开朗,感到由衷自豪。(4)吸收力和感染力强。随手拿来、随时可见的优秀文化经过加工、透视、联想以后,伴随着家人共鸣、社会反响,用它们做心理健康辅导材料,学生肯定能记忆犹新、内心感触不小,甚至有时起到四两拔千金的功效。

可见,如果能“跳出永州看永州”,“润物细无声”地把这些优势文化从本土层面拓展到国家民族层面来认识,利用它们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本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产生独特优势作用。

第一,开设地方文化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相关课程的开设。例如,根据永州特殊的地方文化资源,开设《舜文化研究》、《柳学文化研究》、《理学文化研究》等课程,向学生系统介绍永州地方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等,这不仅可为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有益的途径,也是为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进行更积极的尝试。

第二,开设地方文化专题讲座。专题育讲座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永州本土高校可结合新生入学教育、聘请专家开设地方文化系列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地方文化熏陶,使之成为本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重要阵地。

第三,编辑地方特色教材。地方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广大教师开展地方文化研究和相应课程及教材建设,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永州地方文化课程教材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内容进行补充,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直观性。

第四,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大学生大都来自全国各地,对高校所在区域文化缺乏了解和感受。因此,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参加当地的各类纪念活动及学术研讨会、参观工厂、企业、农村、街道等,可让他们亲临其境,了解永州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了解永州的开放发展进程,领略永州风土人情,感受永州民间文学艺术等,从而使之对永州地方文化有更多的感悟,并上升到理性的沉思,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五,营造文化氛围平台。这包括举办地方文化专题展览、建设专题网站,拍摄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电影,出版宣传读物等,利用传播媒体和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营造良好的地方文化氛围及宣传平台,使大学生受到永州地方文化的感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本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地方优秀文化价值观

文化是心理的凝结,心理是文化的驱动,文化载着价值观。“文化是心理学理论中最重要的,也是误解最深的一个概念……如果不考虑文化背景,任何精确评价、有意义地理解和适当地改变行为的尝试都是误导的、天真的和危险的。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对人的行为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的维度。”[1]

第一,“德孝”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始祖舜帝以德、孝闻名于世,南巡苍梧之地、归葬九嶷山的故事家喻户晓,构成了舜文化的核心价值。这是教育学生孝顺、有德性的绝佳材料。在永州宁远县城南,舜帝南巡归葬陵庙每年吸引着海内外数成千上万的华夏子孙前来祭拜。“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是《史记・五帝本经》的记载。舜帝是道德文明始祖,九嶷山成了中华人文始祖之一舜帝的长眠之地。舜帝推崇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社会和谐,推行“以和为贵”,舜文化之魂可为“德为先,重教化”,要求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和谐共处。因此,《韩非子》记载:有争地盘的,“舜往耕焉,期年畎亩正”;有争水面的,“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有争陶地的,“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牟”。此外,《尸子辑本》、《淮南子・修务训》也有类似记载,都表明舜到哪里,哪里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第二,“和合”中庸的调节。舜文化的和谐催生了阳明山“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建立和谐、友善、亲密、积极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是非常有益的。反之,不和谐、紧张、敌对、消极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是有害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还不完善,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往往因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因此,作为永州本土高校要善于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中舜文化这种独特的为人处世观,强化对大学生“和谐人际观”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亲民爱民、自强不息精神的驱动。柳宗元、怀素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唐宋家之一的柳宗元贬谪永州十年,在朝廷政治上形同囚徒,老母病故,爱女早夭,五年内连遭四次大火,天灾人祸,饱经摧残,柳宗元未老先衰,百病丛生。但他没有消沉、颓废,没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而是通过了解民情,发愤著述,从事文学创作,让不长的一生留下了近700篇诗文。谪居永州十年,恰恰是柳宗元思想最成熟、创作大丰收的十年。联系现实,人生旅途不会一帆风顺,人们的追求有时总会与现实背道而驰,每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总会遇到障碍和干扰,这就是挫折。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上的不顺、身体上的不适、同学间的摩擦、恋爱中的波折、就业中的失意,都会给大学生带来挫折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应该是加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教育。在这个方面,永州地方文化中有非常成功的思想和实践值得借鉴。唐代狂草书法第一人怀素,是永州人,他勤学苦练书法的精神使人叹为观止。由于家境贫寒,连书写的纸张都买不起,只好在寺庙墙壁上、衣帛上、器皿上练字,后来用木板做了一个漆盘和一块漆板,在上面练字,写了擦、擦了写,久而久之,竟把盘子都磨穿了。“弃笔成冢,盘板皆穿”,怀素这种勤学苦练精神和不辞辛劳、千里求教的毅力及练就的草书风格,为世人所钦佩,成为书法史上与张旭齐名、引领一代的草书法家,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因此,本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柳宗元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地奋进、怀素锲而不舍地进取的博大精神,融入到对大学生的教育之中,学生就会形成只有具有刚强意志人生态度的人,才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获得成功的思想意识,而不是坐享其成的社会市侩思想。

第四,理学文化的激励。周敦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道学宗师、思想家、哲学家,“上承孔孟,下启程朱”,是廉政廉洁的典范、清正象征,而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北宋文学大家黄庭坚语)。体现周敦颐修养观的《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是历代帝王治国、百姓持家、君子修身的典章。尤其是《爱莲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周敦颐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坦坦荡荡,不攀附权贵、趋炎附势,不媚俗、不同流合污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绝好素材;周敦颐出身贫寒家庭,自幼丧父,勤奋读书,从道县农村奋斗出去、最后实现“小小鲫鱼敢在黄河起浪”的成材之路,无疑对家境寒酸的大学生有示范作用,激励他们自立自强、刻苦进取的精神,摈弃自卑自大、依靠关系的腐朽思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认为“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是人生三大悲剧,现在很大程度上已转为“出生豪门、少年得志、飞来横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再次转型的加快,民主意识、公平理念的加强,“穷不过三代”,“拼爹”、“拼官”的情况越来越少,贫寒家庭出人才、出成果是一个现实问题,周敦颐成材之路给大学生提供了可鉴的路子。同时,周敦颐的“理性命”三范畴在批本体论上联结了性与命,解决了理学“人是什么”的中心问题,也就是解决人的本质、本性与自我、心理等问题。所以,周濂溪关于“性命合一”的心理发生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特殊意义,因为心理发生观是心理学的重要问题,揭示了心理属性和来源。可见,用理学文化精髓激励永州高校学生的情感、毅力,是难得的材料。

文化地理学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149 ― 02

随着全球只是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已经逐渐的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时代格局。在繁多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下,文化的情节越来越重。文化的重建与反思也逐渐的成为了当前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改变的重点所在。大学校园也经受着文化与思想激烈碰撞的文化浪潮的冲击。高校的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偏失,使得形式主义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横行,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发展中也存在封闭性问题等的方面。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激荡,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问题以及相关的理论逐渐的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面将详细阐述本人对于加强地方性综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一、增强校园文化竞争力,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高校文化的指导作用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先进的文化与落后的文化,健康的文化与腐朽的文化并存,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引的话,将直接带领我们走向一个新的文化境界。但是如果是错误的文化指引的话,将使得我们之间文化建设的成果毁于一旦。所以,面对这样的形式,高校要建设其本身的校园文化,就必须要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使得其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支柱和主流意识,促进其通过自我的调整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要树立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大学阶段的学生,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和确立自我的过程,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要注重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教育。引导广大的学生将自我的追求和理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将自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鼓舞广大学生,引导他们能够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再其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中的民族精神

早在上个世纪,同志就指出了校园文化中继承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以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和新的时代精神融入到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的提升高校校园文化自身的凝聚力。通过民族精神的教育,树立广大师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同时,要贯彻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的树立新意识,培养新人才。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校园文化分为,将高校的校园文化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保持校园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最后,要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念

高校本身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对于高校的师生来讲,其不仅仅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是先进的道德和文化的创造者和忠实的实践者。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文化建设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念,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引导广大的师生梳理正确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推动学校校风的建设,形成健康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

2.必须要加强精神文化层面建设

首先,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本身是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与演变的,其内涵非常的丰富和拨打,校园的精神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发展的土壤,并且要以此为基础。在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十分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就应该适当的从传统文化中取得一定的精华,并且要赋予这些传统文化先进的理念和时代观念,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比如,在儒家文化中,就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内核,其倡导的是积极的人生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一定的加工,以这样的人文关怀和人生情节为基础,建立在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对生命的敬畏,促进师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其次,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

校园文化本身一旦建立起来,实际上就是要以历史和现实相互结合,要以现实和未来相互结合,只有三者之间相互结合的精神支柱,才能够实现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者要以倡导学生本身积极的入世为要求,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和发展方向。校园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倡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国家的事业和民族的事业当中去,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作为自己的基本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全面发展。

二、增强校园文化竞争力,必须要纳入到高效发展的总体规划

1.要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是不是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足够的重视,首先是要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的相关领导对于当前形势下校园文化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在当前的情况下,高校本身面临着教务工作的改革,还需要教育部门以及学校解决困难和问题有很多,尤其是目前有很多直接的影响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各项任务,直接的牵扯了领导的主要精力。同时,在人们的本身观念中,校园文化往往被视作为单纯的文化娱乐活动,其本身的功能和作用也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了。所以,到现在位置,校园文化受不到一定的重视。

在当前,校园文化逐渐的受到了重视,也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神话和发展及其本身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反应。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教育思想,也成为了学校人文教育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项目。

2.建立完善高校文化建设的自我保障机制

首先,加强对于高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内容加入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中去。学校的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以及相关的团委部门要共同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同时,要完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检查的制度,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评估系统,以评价作为宣传和促进的方式。学校要从其本身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方向,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的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要统筹校园文化的建设。成立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导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要充分的发挥出党团的组织,学生会以及相关的大学生社团在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的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其次,要加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

要建立校园文化工作的各种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科学制度的研讨,加强校园论坛的管理,抵制相关的错误言论。坚决的地址各种的庸俗文化和相对腐朽的生活方式对于大学生的影响。要加强对于大学生组织的领导和相关的管理,推进大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的开展相关的活动。

最后,要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充分的纳入到大学的预算当中,在各个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做好投入,确保校园文化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要不断的完善各项政策和措施,切实的保障校园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能够顺利的解决。加强理论的研究工作,开拓出新的措施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3.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工作

首先,积极的拓展校园之间的直接交流

从教师的层面上来讲,要从积极的拓展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的国际交流活动。我们不能将国外的思想当做不好的方面一直规避。要鼓起勇气积极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不能够将国外的文化一直抵触和存有偏见,科学的认识,并且将那些有优越性的先进文化积极的引进。不要以保护我们本身的校园文化特色为理由,对发达国家的那些优秀的文化抵触。同时,我们在积极的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够单纯的流于形式,要深入的了解校园文化的本身内容,努力的改变传统的形式主义学习作风,真真正正以交流的目的,深入的感受国外先进文化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教师作为主体,组织那些对于校园文化理论中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和负担着发展校园文化众人以及直接指导学生教师参加。

从学生层面上来讲,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联谊活动。当前我国高校的国内外交流活动相对比较少,形式也相对比较单一。其中,比价常见的是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这样的活动仅仅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交流作用。但是,实际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并没有展开。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学生本身是校园文化交流的主体,因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基础就是学生。只有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了发达国家文化活动的实际,才能够更好的利用其先进的文化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发展服务。所以,必须要让大学生走到国外了解其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本身是具备了很重要意义的。

其次,要适当的扩大留学教育

留学教育本身要包含国内的学生到国外接受教育,同时也包含国外的学生到国内接受教育,这两种形式都能够有效的实现发达国家校园文化对国内校园文化的影响。

所以,在留学教育的扩展方面,要扩大出国留学的建设。由于发达国家的高校自身在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中非常的有优势,教育的输出十分的多,影响能力也十分的强。所以,发达国家的校园文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十分的有吸引力的。这对于国内高校来讲具有十分大的优势。鼓励学生出国留学,扩大出国留学队伍应该坚持理智留学,不断的提高留学生的回国率。同时,要争取更多的国外留学生。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校园中,留学生的比例是十分高的。这些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相互之间不断的交流,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多元化的师生组成结果,国际性的文化背景,使得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也使得校园文化非常的丰富。所以,对于一个大学来讲,能不能吸引到大量的国外留学生本身也是一个大学校园文化能不能繁荣的关键。

高校的校园文化本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断的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推动高校本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来讲,我国的高校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的丰富,但是针对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仍旧不多,在本文中笔者是针对地方性的综合大学进行准备和研究的,但是有限于个人的水平,同时也有限与资料和时间,疏漏的地方有很多,还需要广大的同仁指正。

〔参 考 文 献〕

〔1〕李晓华.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

〔2〕孟蕴华.试论如何强化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社科纵横,2010,(07).

〔3〕唐立英.浅谈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

〔4〕黄静潇.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J〕.煤炭高等教育,2010,(02).

文化地理学论文篇10

铜梁区荣获“2014中国最具文化魅力城区”称号。铜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除了最具代表的龙文化,铜梁还有安居古城文化、龙灯文化、木匾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等。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可有助于学生传承文化、科学认识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将“铜梁龙文化”融入“居民与聚落”教学

“居民与聚落”教学中,可插入对铜梁龙的介绍:铜梁龙始于隋唐,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发展经过了稻草龙、火龙、正龙、肉龙几个阶段,铜梁龙舞系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区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集民间舞蹈、音乐、美术、手工艺品为一体的舞蹈艺术形式,铜梁龙文化遗产主要传承方式是铜梁龙舞和铜梁龙灯舞,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火龙(如图1)与火密不可分,它是龙与火的舞蹈。然后展现一幅幅铜梁龙的精美图片,播放铜梁龙灯舞和铜梁火龙视频。奉献给学生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立体画面,给他们以强烈的感观刺激和心灵震撼。

“居民与聚落”中讲到了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课本展现的是意大利威尼斯城、云南的丽江古城等世界文化遗产。这些都是物质文化遗产,课本中提及较多,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学中容易忽略。这是把铜梁龙文化融入到教学的绝佳时机。这样,增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激发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自觉。

二、将“安居古城文化”融入“北京”教学

笔者在教学“北京”时可讲到她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文化。之后,把安居古城(如图2)文化融入到教学中。第一步,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二步,每组分配不同任务;第三步,进行任务展示。

其中,第一组学生用地图展示安居镇的地理位置:与铜梁县城的位置关系;交通位置关系,包括公路和水运。第二组学生收集有关安居古镇的文字资料,是一座古老的小镇,有1500年的历史。安居镇自古便有“安居依山为城,负龙门,控铁马,仰接遂普,俯瞰巴渝,涪江历千里而入境。”的说法。安居古镇背依俊秀的山脉,北临平静而悠远的涪江、琼江,乌木溪穿镇而过,使古镇位于山与水构成的整体环境中。2008年12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三组学生展示古镇图片或视频。包括古镇鸟瞰图、城墙、街道、宫庙、民居、宗祠,以民风、民俗为特色,以龙舟、龙灯、木雕、石刻、竹器编制为代表的社会风情等图片。或者播放安居古城的宣传片。这样,可将安居古城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融入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的地理教学中。

三、将传统民居“穿斗房”融入“黄土高原”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学“黄土高原”时,可把学生分成“一小组两大组”。“ 一小组”的组员由班级中摄影兴趣小组同学组成,负责对街道旧式建筑进行摄影(镇上的旧式建筑几乎都是明清时代保留下来的穿斗房);其余同学分成两大组负责收集铜梁气候特征、穿斗房这一传统民居分布的区域、构筑特点等资料。

教师教学“黄土高原”时提到“窑洞”之后,由“一小组”的同学展示摄影作品,并简单介绍构筑类型及特点。另两大组的同学呈现收集的资料。

资料一:铜梁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降雨较多,年降水900~1200毫米左右。

将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窑洞过渡到“穿斗房”(如图3)。可采用图表对比两种住宅构筑类型。最后教师总结:为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建筑多为木穿斗结构,斜坡顶。这种建筑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将身边的地理资源融入到地理教学中。

四、将“铜梁乡村文化旅游”融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旅游业”教学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要求学生掌握水乡的特色与旅游。本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资源,如杭州西湖、苏州园林、古镇周庄等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课本上都是部级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我们身边的文化特色旅游又如何?通过教师地图展示、学生资料展示、教师总结。学生对本土文化将有深层次认识。

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上展示铜梁旅游地图,同时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资料:经过近年来的实践,铜梁如今出现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一城三区五朵花。“一城”即安居古城;“三区”即小北海旅游度假区、巴岳山玄天湖度假区和新城核心区;“五朵花”即西部爱情庄园(玫瑰园)、爱莲湖湿地公园(荷花园)、金梅印象腊梅园、西部桂花博览园、天香牡丹园。教师总结:自然资源,铜梁缺少大山大水等资源禀赋,但文化才是旅游业的“根”与“魂”。铜梁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如今是一个文化引领旅游发展的新时代。现在的旅游消费主流客群已经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他们需要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区域文化差异带来的感受,特别是不同背景的文化给消费者带来深刻的旅游印象。为此,文化底蕴丰厚的旅游区往往容易受到游客的青睐。旅游想要发展,就需要紧跟消费者的脚步,融入文化元素,这也是一种大众消费需求。铜梁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如果将文化和旅游两者融合,便能产生“1+1>2”的效应。

参考文献:

[1] 杨劲椿.浅谈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课程教育研究》.2014(21):145-145.

文化地理学论文篇11

然而,近年在“文学死了”、“文学理论死了”的喧嚣声中,文学理论的价值受到质疑,文学理论的地位受到挑战。针对“文学已经死亡”的危言,希利斯•米勒挺身为“文学永恒”辩护;与此同时,米勒又不得不承认,当今有关文学的严肃反思,都要以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为前提:一方面,坚信文学是永恒的、普世的,能经受一切历史变革和技术变革。文学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的一切人类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又不能不时时面对,文学就要终结了,文学的末日就要到了,不同媒体各领的时代到了,诸如此类的言论和挑战。[1]

我们不能漠视文学理论遭遇的挑战。其中最深刻的就是:是电子传媒对纸质传媒的挑战,电子文本对纸质文本的挑战,电子文化对传统文学的挑战,“电视认识论”对“文字认识论”[2]的挑战。面对在电视、电脑、email、互联网、“掌上电脑”之类电子传媒构成的符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如何讲授在传统的“文字认识论”和纸质文本基础上形成的文学理论,即使学生默然以对,教师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中文系不可能取消文学理论。那么,如何应对电子传媒和电子文化对文学理论的挑战,让

文学理论教学发挥更大的价值,依然让学生终身受益?不妨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三方面,作一些探索和尝试。

其一,在教学理念上,拓展教学思路,打通文学理论与人生理论,让学生通过文学理论的学习,获得文学、文化和人生的多重启示。文学是人学,文论即人论。文学是人学,已成师生常谈;文论即人论,尚未成学人共识。一部文学理论,其实就是一部文化理论,一部人生理论。文学理论是阐释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和艺术规律的学问;而文学是人学,是人性和人情的学问,是人生和心灵的学问。因此,如果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3];那么,文学理论,就其最本质的意义来说,是一种人生理论,是从美学的角度研究人性和人情的学问。例如,文学本质、抒情意境、叙事典型、戏剧冲突,这是文学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和核心范畴,人们也一直把这些概念视为纯粹的文学理论问题;而从“文论即人论”的观念看,它们既是文学理论的,也可以是文化理论和人生理论的。

以“抒情意境”为例。根据中国古典诗学的诠释,文学理论教材对“意境”大都作这样的描述,即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和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进而描述了意境的多样形态,所谓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优美之境和宏壮之境、写实性的写境和理想化的造境,等等。其实,无论我们对意境作怎样的理论描述,一个抒情意境实质是诗人的“瞬间情感的审美构型”,也可以是每一个人的“瞬间情感的审美构型”。因此,对抒情意境的一切理论描述,既是诗歌的,也是艺术的,更是人类心灵的;诗境、艺境、心境是相通的,是三位一体的。对诗歌意境的美学界定,也就是对人的心灵境界的美学要求;诗歌意境的多样形态,也是人的心灵境界的多样形态。在中国现代文艺美学家中,宗白华的艺术哲学和境界美学,最重视打通艺术理论和人生理论,最深刻地揭示了诗境、艺境、心境的相通和一致。宗白华所谓“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既是指鸢飞鱼跃的艺术意境,也是指自然和谐的文化境界,最终直指活泼泼的心灵境界;用宗白华的话说:就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4]。

文学是永恒的。文学理论是永恒的。然而,在新的“符号环境”和审美文化环境下,仍以封闭的思路讲授纯粹的文学理论,往往会因学生缺乏广泛而丰富的文学经验和审美经验,失去实践针对性,难以产生理论共鸣。如戏剧理论和戏剧冲突,这是西方文论史上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中西文学史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然而,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读剧本者绝无仅有,观赏戏剧更是一种奢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还是按部就班地下经典定义、举传统例子了事,就会让学生有恍若隔世之感。相反,如能与现代影视艺术相结合,与人生的戏剧性和心灵的冲突性相联系,让学生在文论中看到人论,那么传统的经典理论就会焕发现代的生命智慧。

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境界,增强哲学品格和强化思辨训练,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用哲学的眼光看问题,用理性的思辨想问题。在语言文学系的全部课程中,文学理论是最富于哲学品格的课程,也是学生训练理论思维、培养学术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提升教学的哲学境界,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

一是从哲学角度诠释文论概念,使之具有普遍的文化美学意义。在美学文艺学学科体系范围内,文学理论是历史最悠久、概念最丰富、体系最完备的理论。西方从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到黑格尔的《美学》,中国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到刘熙载的《艺概》,要么就是文学理论,要么其核心就是诗学。文学理论这种独特的历史地位,使其对其它理论分支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从文论的历史看,传统的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基本上是在诗学或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衍伸出来的;从当代文论发展看,文学理论依然是文艺美学和文化理论的主要理论资源。从文学批评到文化批评,从文学理论到文化理论,概念体系和学术思路的渊源关系清晰可见。文学理论的这种理论地位,为我们从哲学角度诠释文论概念提供了可能。所谓从哲学角度诠释文论概念,就是在基于文学又超越文学的广阔文化背景上,诠释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从而使一部文学理论和一套文学理论概念,同时具有艺术理论、文化理论、人生理论的意义。学生具备了文学理论,同时也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分析能力。当然,并非文学理论中的每一个概念都可以作哲学性诠释;但是,现代文学理论中属于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系列概念范畴,是完全可以通过哲学诠释而获得普遍意义的。

二是从哲理角度强化思辨训练,提升学生有序的理论思考和逻辑思辨能力。何谓理论?理论就是普遍规律,文学理论就是关于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理论思维就是在个别中发现一般,在特殊中发现普遍,在历史中发现哲理。因此,成为思想家并不神秘:当你将自身的痛苦转化成对于人类普遍状况的思考时,你就是思想家了;当你将生命的体验升华成关于人类命运的观念体系时,你就是理论家了。所谓“上升到理论高度”,无非就是把针对具体事物的经验性描述,升化为揭示普遍规律的抽象性命题;这也是“记者”与“学者”的基本区别。所谓有序的逻辑思辨,简单地说,就是“有序提问的有序回答”:“有序的提问”形成阐释的逻辑框架,“有序的回答”构成具体充实的阐释内容。文学理论教师的讲课过程,就是对从文学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命题,进行“有序提问的有序回答”。因此,只要文学理论教师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文学理论课堂就可以不仅传授文学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有序的理论思辨能力。

其三,在教学目标上,扩大教学功能,传授文学理论以解决双重困惑,既着眼于解决文学问题的困惑,也有助于解决人生问题的困惑。其实,这也是拓展教学思路,打通文学理论与人生理论;提升教学境界,增强教学的哲学品格和强化思辨训练的必然结果。

首先,通过传授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解决文学的困惑。现代文学理论体系是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者的有机统一。作为面向文科大学生、教师和文学研究者的文学理论,其基本的功能就是为文学批评、文学教学和文学史研究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荷兰学者佛克马说得好:“为了阐释文学作品和把文学当作人们一种特殊的传达模式来看待,我们必须掌握文学理论;不依赖于一种特定的文学理论,要使文学研究达到科学化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5]20世纪是一个“批评的时代”,20世纪的文学理论主要是批评理论,各种批评流派层出不穷,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多样的阐释思路和研究方法。文学理论首先应当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文学基本理论和多样的研究方法,使学生成为有理论意识的文学教师和文学研究的行家里手。

其次,同时又可以将这套文学理论,通过合理的推衍,转化成人生和文化研究的价值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解决人生困惑,认识文化现象。文学背后是文化,文化背后是人生;文学、文化、人生,是三位一体的。文学理想即是文化与人生的理想,以真善美为核心的文学价值论,既可以是文化价值论,也可以是人生价值论;文学风格亦是文化与人生的风度,以崇高与优美、刚健与柔婉、谨严与疏放等范畴体系构成的文学风格,既可以是文化风貌,也可以是人们崇尚的精神风貌;文学研究方法又是文化与人生的研究方法,以社会文化、个体心理、接受反应和微观文本分析构成的文学研究范式,既可以直接运用于文化研究,也可以启发学生直接运用于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考察和研究。当然,人生问题的哲学解决不等于个体解决;个体的人生困惑只能在人生磨砺中自我解决。然而,切理餍心的人生哲学的启迪,确实有助于青年学生解决人生困惑,确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而且,学生在专业理论的浸润中获得的文化启迪和人生启示,或许比裸的“人生哲学”,影响更深刻,运用更自如。

文学理论不可能取代文化理论和人生理论。但是,教师若能真正做到打通文学理论与人生理论,增强哲学品格和思辨训练,进而扩大教学功能以解决学生的多重困惑;那么,文学理论的课堂就可能成为充满智慧的精神殿堂,它是理论学习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场所,更是境界升华的场所。在这样的精神殿堂里,学生决不会感到文学理论无用,相反,他们会更自觉地坚守精英文化的立场,迎接电子传媒文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2] 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5.

文化地理学论文篇12

1.人文地理学的含义[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 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认识论。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4)方法论。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4.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4.1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 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 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 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 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 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5. 结束语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是在鸦片战争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 王兴中,刘永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