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专业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9 09:27:32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1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记载,2012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0%,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4%,可见专科层次医疗卫生人员是基层卫生机构的主力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于2010年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公共卫生课程也随之进行创新改革,现报告如下。

1改革背景

为顺应人民健康需求增长和深化医药体制改革要求,我国于2009年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机构。在该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步从过去单一的医疗服务转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即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同时具备开展基本疾病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素质、结构均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明显阻碍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何坪[1]等人对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进行调研,以评价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结果表明,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数量及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几乎没有专业的全科医师;三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临床基本诊疗能力不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不力,缺乏相关理念、知识和技能,难以独立开展和全面承担相关工作,素质普遍偏低,自我职业归宿感也较低。同时,《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2~4]等的相继出台,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专科医学教育应以“3+2”模式着力培养全科医生,即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工作的三年制医学专科生,毕业后接受两年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技能培训。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重点,强化临床实践技能以及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并将其作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

2改革措施

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任务,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应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强化全科理念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为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应在原有预防医学课程基础上,针对具体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必要的建设与改革。在此基础上,我校公共卫生教研室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内容进行大量调研[5],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6],针对临床类学生编写了《基层预防保健技术》教材。教材共十一章,内容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在编写过程中,将预防医学、健康保健等基础知识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有机融合,并编写配套的实训教材,使实训内容按章节整合;改革教学方法,探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聘请基层医疗机构一线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和实训指导,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期开发了课程教学网站,包括课程相关资料及课外学习资源链接,学生可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及拓展学习;同时,在临床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实习内容[7,8],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本课程教学使专科临床类学生能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义,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与技能,为以后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开展相应工作奠定基础。

3讨论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力军,应同时具备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在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卫生课程较少,仅有预防医学一门课程,与基层实际工作结合不太紧密,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公共卫生能力培养。《基层预防保健技术》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导下,综合采用调研、查阅文献资料、专家研讨等方法,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开发的基层实用性校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其他高职医学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教材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写,并配套相应的实训教材和网络资源,针对性地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层工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强调实训操作。如在讲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时,让每一名学生自己创建一份健康档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在临床见习与顶岗实习中增加相应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以培养真正的全科医师。我校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于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家相应政策规定不断更新,以更贴近实际岗位工作任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及能力均较以前的学生有所增强,岗位胜任力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我校自主开发的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能有效提高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符合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因为是一门新课程,如何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贴近实际岗位需求,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 丹 杨柳清 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何坪,邓宇,罗利刚,等.重庆市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全科医学教育研究,2011,14(124):3593-35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6号.2012-05-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Z].教高[2012]7号.2012-05-07.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1〕23号.2011-07-07.

[5]谭涛,肖智勇,郝坡,等.以需求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类临床医学教学内容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36):3905-3906.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2

本文以基层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地域为单位,分为陕南地区、陕北地区、关中东地区和关中西地区,即一市十县。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161份,回收率达到94.71%。

2 结果

表1 预防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需求分析

由表1可知,基层工作人员中55.90%认为应该增加预防学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的学习,其次是统计分析知识,占43.48%,再次是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知识,占42.86%。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及统计知识的应用、健康教育知识以及日常的公文写作、人际关系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重点学习掌握。

表2 预防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需求分析

如表2所示,在基层工作必备的能力依次是实际工作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专业知识、团队协作能力及社交能力,而对于基层工作外语应用能力要求不高。由此可看出,基层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要适应工作并且干好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3 讨论及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基层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技能和综和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基层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

3.1.1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系统分析、综合处理能力急需提高

近些年来,水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越发频繁,在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对预防医学专业人员预防大灾发生后疫情的发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此次调查中有76.40%的调查者提出需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因此今后需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系统分析、综合处理能力的培养。

3.1.2 加强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管理能力培训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我过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投入不断加大,公共卫生工作领域的各类项目也越来越多。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且需要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完成的工作。此次问卷调查中有36%的调查者提出需强化项目管理的培养,且在基层机构管理者中,这种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工作中,急需加强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

3.1.3 课题申报、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3

0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医学事业发展的非常迅速,解决了很多人的病痛,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治疗疾病已经不是我们所关注的第一要务,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成为了重点,在该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当中,案例教学法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1]。本文从案例教学法着手,分析了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1案例教学法的概述

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正值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才就是最大的财富,所以,高校的教育和建设水平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近年来,在高校的各个专业当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所谓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活学活用,充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案例教学法当中,教师起到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他们扮演的是设计者和激励着的角色,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学习案例、理解案例并讨论案例。我国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枯燥的理论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通过案例教学,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将课堂充分的活跃起来,也让理论知识立体起来,从而更好的帮助高校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以说,案例教学的方法在高校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也是非常有效的,高校要继续使用。

2案例教学法在公共卫生专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公共卫生专业近年来成为了我国和社会重点建设的专业。近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医患关系相当严重,所以,高校做好公共卫生专业的教育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公共卫生专业,主要是培养对重大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等的预防、监控以及医治,特别是预防方面的工作,是重中之重。在高校公共卫生专业的教学当中,案例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一般来说,公共卫生专业的知识是比价枯燥乏味的,学习起来对于学生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高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就是提高公共卫生专业教学水平的金钥匙,通过案例教学法,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要让学生展开分析和讨论,这样,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学习,能够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提供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他们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案例教学的方法在公共卫生专业的应用当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也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的促进公共卫生专业的教学向着真实化、实践化进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走好人生之路。

3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中的措施和应用

经过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当中,涉及到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考核等等。在这些环节当中,要积极的设计和准备,并做好考核,真正让案例教学法起到作用。

3.1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安排。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是公共卫生专业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当中,要将案例教学方法考虑进去,适当增加案例教学的课时数量。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专业的教学主要还是偏向于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的课时相对较少,在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的编制时,理论教学的课时量与案例教学的课时量应当相同。同时,在培养计划当中,要将案例的种类做好,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从而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3.2教学案例的编写。目前,在我国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当中,并没有专门的案例教学教材,这是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的,所以,学校好教师要加大力度,编写一套合理有效并且全面细致的教学用书。在全国各大医疗院所,案例还是相对较多的,学校和教材的编写人员要深入一线,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第一手的资料,并将这些有代表性的案例编入到教材当中,是教材更加翔实有效。有了高质量的教材,就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起到的效果也非常突出。

3.3教学手段的丰富。案例教学法是与传统的理论讲授不同的,对于教师来说,要灵活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不能使其陷入到理论教学的套路当中。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分析相关的案例,并进行交流和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意见,在与他人的交流当中,也可以进一步的启发自己的思维。同时,我们还可举办案例分析的比赛,让学生到讲台上一展自己的风姿。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公共卫生专业的教学水平,也能够让学生把案例剖析的更加细致。

3.4改革考核方式。公共卫生专业的培养中引入案例教学,相对应的考核方式也应进行改革。一般情况下,作者认为一份考卷可由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可为概念及基础理论题,第二部分则为案例分析题,两部分各占一定比例的分值[3]。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考核,可以使教师了解学员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的改变也在向学生传递一个信号,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4结论

案例教学法是我国近年来在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学校和教师要认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昌蕙,陈丹镝,马骁,王国庆,肖茜,王波,魏端.公共卫生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改革趋势[J].现代预防医学,2006,03:295-297+305.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4

教学课程的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也直接关系到大学专业人才的质量和能力培养的效果。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各个学科的知识不断的增加,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课程越来越多,在对课程教学之间又缺少相互联系,导致学生的负担十分沉重,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让课程更加合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要让课程教学体系整体化和科学化,以适应社会对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推进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的顺利发展。

 

1、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对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等知识进行培训,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学生主要就是学习现代管理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接受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更好的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能够更好的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和决策的能力。对于公共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能力:(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能力;(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必须定量分析技能;(3)还要对质量管理和数据收集处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进行掌握;(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1.1医学课程设置所占比重过大。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在医学院校开办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医学的优势,因此在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课程体系中,认为医学课程设置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区别于其他类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的特色,长期形成了“医+管”的课程设置模式,导致医学教育课程多,课时总量大的问题。加之过去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招收的是文科学生,学生学习医学课程的难度大,学习负担沉重。

 

1.2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由于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发展时间较短,很多课程设置上面十分不合理,对于医学院校采用的“医+管”的模式,在专业课程上有很多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忽视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的知识体系混乱;课程分类不准确,课程教学功能不明朗;对于教学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在对社会上存在的实际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

 

2、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思路与实践

 

2.1医学课程的整合

 

在对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中,要针对学生能力进行设计,很多学生从事卫生管理、卫生监督、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疾病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要求学生更好的掌握自身学习的专业知识,对于以前学习的十多门课程,内容相对较多,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把握深度,导致学生学习中不够重视,教学效果较差。为了让学生在不违背医学教育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对医学课程进行了整合,采取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分离,设置独立的适合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的医学课程,即把医学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两门医学课程,学时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2.2管理专业课程的合理调整和整合

 

作为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就应该以学生能力、素质作为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基础,应具备卫生事业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经济分析和预测。因此必须要具有扎实、广泛的人文基础和管理学知识,必须掌握和了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实际的学习中,需要制定符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还要明确管理的理论知识,要以医学为基础的课程建设思想。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管理专业课程门数及学时数,增设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相关课程,如卫生政策研究、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统计等课程。对一些内容陈旧的课程则直接砍掉,如初级卫生保健。这样在总学时相对不变的基础上,精减了近 268 学时的空间来发展管理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教育。

 

3、课程整合的实施保障

 

在对课程整合中并不是简单的将几门课程柔和起来,这是需要我们对整个课程进行科学调查和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有相应的机构和师资作为教学保障。具体说需要以下保障:

 

3.1需要有组织保障。学校应设置基础医学概论教研室、临床医学概论教研室等相关机构。

 

3.2要有专职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在教学中有统一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要对教学内容全盘把握,使相关学科的教学恰当的联系和衔接,避免重复、脱节,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3在课程整合中,要采取专家、教师、学生意见,及时了解课程整合教学反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之更好的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3.4还要对渠道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例如,教学的经验和外出的进修等。在课程整合中对师资的要求高,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对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整合的研究。

 

3.5优化教材。教学教材是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学习中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对教材实践案例进行精心挑选,保证教材的优越性。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对教材不合理的地方做出调节,对卫生改革的新思路、新理论、新做法,提出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前沿讨论课题,弥补教材滞后的不足。

 

4、结束语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5

(一)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等。70.58%的毕业生对办学条件比较满意,17.65%的学生基本满意,还有11.77%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投入还有待加强。对于校园文化评价,94.1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较好”,88.2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和学风“好”或“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4.12%,说明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对于学校的管理,94.12%的毕业生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较好,91.18%的毕业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较好。

(二)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首届毕业生的“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这一调查结论在其他同行学者的研究中也被证实[3],这说明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段式培养,即“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几大模块。公共素质课主要包括德育类课程和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工具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医学类基础课和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如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主干课主要就是反映该专业培养特色和目标的课程,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等。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公共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哪些课程认可度不高,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学生对政治素质类课程认可度不高,76.48%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曾逃过政治素质类课程,有35.29%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手机上网、打瞌睡、聊天等。英语类、计算机类的技能课程认可度达到70%以上,91.18%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英语很重要,这一结果在“您通常选择哪类课程上看英语材料”的统计结果能进一步反馈:73.53%的学生选择政治素质课程,23.52%的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不到10%的学生选择专业主干课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因迫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压力,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故有的学生不惜在其他课堂看英语材料,同时也看出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学习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课程认可度较高的集中在考证、考级、考研课程。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参加过除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之外的考证或其他培训(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口译培训等)的高达94.12%。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英语四六级证书上,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公务员或考研上,在2012届毕业生中,选择考研的占35.29%,而选择考公务员的达到29.41%。

最后,对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调查发现,只有17.64%左右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在专业课上。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相当低,大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专业思想不稳定,尽管经过四年的学习,但专业认可度仍不高。64.7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而剩下的学生大多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统计,只有23.52%的学生会花时间阅读专业相关书籍,64.71%的学生选择阅读更为实用的操作类课程书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显示:专业培养方案有待完善,课程体系亟须优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边缘学科,既要了解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又要学习经济管理学的专业课程,课程门数较多。又因其属于管理学门类,学制为四年,时间短,总学时数偏多,学生苦不堪言。追究其根源,主要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彰显,导致课程开设广而不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医学类课程门数过多,学时比例过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非临床医学专业,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的要求应有差异。其次,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偏低,因医学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师资紧张,一些理应开设的应用性和实操性较强的管理类课程没有开设。再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关联程度没有科学逻辑性,如医学类课程开设应先开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开设与之间隔不能太长。专业课程学习过程应先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再开设卫生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

(二)预防医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毕业生从事的相应工作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于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工作,近期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疫情的蔓延,从某种程度折射出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麻痹、应急处理能力的缺陷以及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各地、各行业潜在的卫生行政工作人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仅仅设置了预防医学导论这一门概论性的课程,学时数仅为36,学生很难对疾病预防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不用说指导其日常行为。

(三)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和文件处理的素质,学校将此类课程安排在选修考查课,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多机会直接使用统计知识处理问题。统计学的应用目前主要分为两个领域:经济社会民生和医学生理,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主要是卫生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医学方面的统计,应开设的课程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也应增设社会学方面的统计,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在卫生执法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工作,所以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问题。法学类课程开设缺乏体系,而目前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法学课程是卫生法,作为一个法学课程的体系,缺乏基础法学作为支撑,学生对于《卫生法》的掌握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条文记忆,对于其立法的必要性及执法的严肃性理解不够深刻。

(四)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招的生源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生源分布上基本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文科生在学习医学类、统计类、计算机类课程时较吃力,但对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学生今后的工作还要面对很多公文的处理和写作,应加强其社会科学的课程学习,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应增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

(五)见习、实习时间过短,形式单一

通过对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实际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和实习过程与临床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机制和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临床见习主要是了解各个病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费用控制等,对于其治疗过程及疾病机理则要求不高,而专业实习不是在临床科室,而是在医院的行政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掌握这些工作的关键是要对国家卫生政策及地方、医院的行业规范等,这些知识并不是听带教教师讲解或见习操作就可以掌握,而必须增加见习、实习学时量加以巩固,才可以加深印象。见习和实习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医院的科室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科学就是人与人的科学,学生应走出去与社会交流,应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课程设置和本校的优势学科良好匹配,同时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和规律,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时数及开课门数的控制

在学时安排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总学时应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周学时不超过25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开课门数上控制在45门左右,分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课(含医学类和经济管理类)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这三大体系。学时比例保持在2:4:4比较合适。在课程安排上,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学时比例应不低于1:1。

(二)三大模块的课程设置

1.医学类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类课程主要包括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个体系。医学课程的要求不像临床医学专业那么高,既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既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医学知识要求,又不违背医学教育的认知规律。因此,有必要将分支细的学科整合成课程群,减少冗余的知识讲授,压缩学时量。例如,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综合,将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等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部分院校将其整合为预防医学导论,发现其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并不好,原因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卫生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医疗卫生机构经营与管理技能,能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从事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应系统地学习预防医学类课程,一是增开预防医学导论或预防医学基础等概论性的课程;二是开设预防医学的工具性课程,如流行病学、统计学、传染病学等等;三是在实践教学中加大预防医学的比重,在原有的临床见习的基础上增加预防医学的实习内容,可以安排学生到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实习,增加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公共卫生;人才;工作现状;评价分析

Key words: public health;talent;working status;evaluation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28-02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从世界范围的SARS、H5N1禽流感、H1N1甲型流感爆发到我国国内的苏丹红、阜阳奶粉案件、三聚氰胺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频频发生。这些事件给我国乃至世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时刻检验着公共卫生行业人才的应对能力以及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程度。我国的公共卫生人员素质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队伍还不甚完善,公共卫生行业人才在其具体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部分地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结核病防治研究所等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其是否真正具备了妥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以及当前的国内外社会发展形势对本行业人员的具体需求等问题,以期通过客观的调查结果为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市场提供良好的导向,为新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的借鉴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国内部分高校公共卫生或预防医学专业往届毕业生和部分卫生行政部门。主要包括山东大学和其他国内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已就业毕业生。卫生行政部门部分主要选择了山东部分省、市、县等级别公共卫生机构进行调查,包括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卫生监督所、山东结核病防治中心、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等。同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抽取烟台市、潍坊市和济宁市的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处)以及烟台市芝罘区、烟台龙口市、潍坊寿光市和济宁邹城市的卫生局、防疫站等单位,对其人事构成情况及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调查和访谈。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调查内容涉及一般情况调查、毕业生相关内容调查、机构调查等方面。

毕业生样本通过分层抽样确定,采用匿名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其自毕业以来的工作经历、对自我工作能力的评价、对当前公共卫生行业需求的反思等方面。

机构调查采用填写机构调查表、个人问卷调查及关键人物访谈等方式进行。包括上述机构人员的人员编制、学历层次结构、知识结构方面的特点及其分布特征;公共卫生人才应具备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应具备的能力以及当今公共卫生行业人才需求情况等。

1.3 数据分析应用SPSS16.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以统计描述为主,以构成比反应各指标的百分比构成。

2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所有参与问卷调查的270对象中,154人(57.0%)为男性,116人(43.0%)为女性。其中,调查省级卫生机构113人(41.9%),市级机构124人(45.9%),县级机构33人(12.2%)。对于参加工作时的学历,6人(2.2%)为博士,52人(18.9%)为硕士,213人(78.9%)为本科及以下。270名受访者中,88人(32.6%)现从事工作与当初所学专业一致,144人(53.3%)基本一致,另有38人(14.1%)表示现从事工作与当初所学专业存在较大差别。

2.2 毕业生对自我工作现状评价:公共卫生专业毕业人员的月工资收入主要集中在1500-3000元,在这一工资段中占所有工资比例的73.1%。3000-6000元占25%。本次被调查人员全部认为自己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只有8.9%的人评价自己为基本胜任,其余人员评价自己为胜任和完全胜任。

2.3 公共卫生机构负责人对公共卫生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评价

被调查的公共卫生机构负责人对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进行了评价。认为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毕业生的卫生理论扎实,专业能力较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公共卫生工作的需求。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部分经过短期的培训及适应就可以独立完成部分专业工作。然而,部分被调查领导表示,现今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和应急能力差等缺点,限制了其能力和事业进一步的提高。

2.4 公共卫生人才需求分析本调查中还请各卫生机构负责人对今后本三年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做了简要预测。结果表明,省、市级机构需求的人才中高学历人才比例明显高于县级机构;各级卫生机构均表示,今后三年对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才需求最大,高于卫生检验和卫生管理。

3结果讨论

从调查情况看,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公共卫生学院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公共卫生人才。从访谈结果看,公共卫生专业的毕业生自始至终保持着较高的社会认同度。

往届毕业生对工作现状的自我评价,表明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当前的收入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充分的肯定和信心,能够较快的适应工作需要。

而针对领导的访谈结果表明,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仍有许多方面能力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着重培养。专家认为,公共卫生是一项社会性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人才的优点在于有深厚的医学背景,其医学的理论知识、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单位的需求,但是从综合能力来看与公共卫生工作的要求之间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与此前同类研究结果相符[1,2,4]。

现代公共卫生工作具有群体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点,是一项社会性的综合工作,这就要求毕业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完善的知识结构[3]。但现有的毕业生因知识结构的局限在很多方面还有欠缺,限制了其能力的进一步的提高。“知识面不够宽广,除专业知识外,社会医学、伦理学、人口学、社会学、宗教学、卫生法学等方面的知识的欠缺”;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有时候不能完全适应和处理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进一步分析不同级别公共卫生机构对人才专业的需求分析,可以看出,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和卫生管理专业仍然是目前各级公共卫生机构需要的主要专业,但对预防医学的需求量更大。

参考文献:

[1]陈然.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7):178-179.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95-02

新医改政策下,要求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要紧扣时代脉搏和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以专业发展战略为落脚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卫生事业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全面分析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四年制)人才培养现状、医学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及存在问题,探讨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学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对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科学化进行研究,制定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为全国其他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医药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中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急需既有医学背景又懂管理知识的卫生管理人才。如今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问题,不能满足卫生事业管理领域对人才的这一需求。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领域中,医药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管理人员要求越来越高,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适应新的医疗卫生环境。目前,我国的各类卫生管理人员总数已达60万,而90%的管理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卫生管理专业培训,也未通过自学系统地掌握卫生管理知识。

(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需要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起步晚,底子薄,专业建设还处在摸索和爬坡阶段。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不仅是为了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为卫生管理领域输送人才,也为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理清思路,构建策略,从根本上打造知识和能力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科品牌化、战略化、精品化发展机制的优化和完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工商学院率先开设了医院管理学课程,开始把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入卫生保健事业。英、法、日、澳等国均在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卫生管理教育,20世纪70年代后卫生管理学已由一门课程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卫生管理教育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高等院校的重要专业,目前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培养体系[1-2]。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当时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全国按大区建立了7个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和5个卫生管理干部学院。此后,全国各地的一些医学院相继开设了卫生管理专业。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高度重视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3]。1998年全国绝大部分高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以下简称“卫生管理专业”)学制改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云南大学、东北大学首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之后许多高校都陆续开始招收该专业学生,包括综合性院校、西医院校、中医院校,据不完全统计,医学院校中有近80%的院校均开设了本专业,其发展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是社会始料不及的。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据调查,全国25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有14所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都先后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并且在该专业下分化出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医药经营管理、医疗保险、医药国际贸易、医药信息管理、药事管理等多个方向。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卫生管理队伍。”建立职业化的卫生管理队伍,需要合格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在发展的这十几年中,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面临招生难、就业难,这些严重问题,甚至被誉为“十大最冷专业”之一。

到目前为止,各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没有统一的培养模式,教学规范没有确定,各中医院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均体现以培养具备现代化卫生管理理论、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交际能力,了解卫生事业发展趋势,具有创新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药企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但各院校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没有对应,培养人才类型各不相同,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则是应用复合型管理人才,还有其他院校是高级复合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关于教学时数,必修课程总学时数:最多的是3 610学时,最少的是1 926学时,平均2 6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最多的是2 776学时,最少的是1 366学时,平均2 603学时。实践学时最多1 697学时,最少114学时,平均562学时[4]。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落后于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和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卫生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各高校办学主体不一

有的高校是由公共卫生学院主办、有的由人文社科学院主办、有的由管理学院主办。除在综合类大学、医学高等院校外,一些师范类院校、管理院校也在开办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但至今还没有统一、标准的培养模式;在专业定位上缺乏共识,有的偏重医学,有的偏重管理学,有的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有的注重实际工作技能,由此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定位模糊,教育、教学特色不明显。

(二)课程设置不系统

《中国高等医药院校课程指南》(2007年3月出版)中我们发现,我国卫生管理教育现仍处于医学教育范畴,有很多院校的医学课程比重都在1/3以上,而且有部分院校的医学课程用书整体套用临床专业教材。而在国外,许多院校都不把医学知识教育作为卫生管理专业教育的基础,而是注重把卫生管理教育建立在基础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知识之上。不同中医药院校间,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各不相同,应本着:通识教育――基础医学――管理知识――卫生管理的课程体系。

(三)培养内容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速度与社会发展速度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近年来,由于卫生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以及医疗事故处理的变革等对行业的影响也趋于复杂化和深化。但目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材使用还比较滞后,且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是一个发展中的专业,这些新的形势、新的改革、新的思路、新的方法都因为教材的编写、出版周期较长而没有写进教材。所以,目前该专业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已明显落后于形势变化的需要。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使该专业的培养内容适应社会需求,将是我们今后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高校师资严重不足

目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师资明显不足,很多高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出身于其他专业,其知识结构、综合能力都使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与卫生管理实践还有一定差距,大多数教师没有从事过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相关的一线工作,只能单一地传授理论知识,缺乏专业实践技能和实务工作经验。在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时,实习基地带教老师的师资水平也明显不够。高校目前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开展的研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公式化的模型,有很多研究成果都只是空中楼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创办10年来,同样也存在上述问题。基于学校新631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把握新一轮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之际,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推动我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步伐,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善联,康庚.外国卫生事业管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197.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58-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高度重视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卫生管理专业从学位教育的层面为适应我国卫生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而培养职业化卫生管理人才。因而,加强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当今的主题要旨。但是由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广西发展的时间还不长,缺少统一的专业培养标准,各个高校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各有不同,为此,本文选择了广西开设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广西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和广西中医药大学等4所高等医学院校为考察对象,对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为广西卫生事业管理的发展探寻道路。

一、对象及方法

(一)对象

广西开设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4所高等医学院校:广西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和广西中医药大学。

(二)研究方法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收集4所高校最新修订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对各校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学制学位、课程课时设置、专业实习等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办学主体、学制及学位

4所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办学主体各不相同,广西医科大学由信息与管理学院主办,桂林医学院是由人文与管理学院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由公共卫生学院主办,广西中医药大学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主办。4所院校都实行四年制培养,均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均为培养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卫生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必要的医学知识,能够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但同时其中有部分院校还有所倾向,广西医科大学和桂林医学院均倾向于培养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4所院校均要求具备“医学+管理学”的知识结构,此外还有其他要求,如广西医科大学提出需要具备必要的经济学知识;桂林医学院还需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

(三)课程设置

1.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情况

由表1可见,4所院校必修课总学时中位数为2408.5学时,广西医科大学的必修课总学时最高,为2996学时,右江民族医学院为最低,为1976学时。所研究院校的医学类课程总学时中位数为443学时,最高值为桂林医学院684学时,占必修课总学时的24.57%,最低值为右江民族医学院0学时,占必修课总学时的0.00%。4所院校实践课必修课总学时中位数为611.5学时,其中最高值广西医科大学987,占必修课总学时32.94%,最低值为右江民族医学院440学时,占必修课总学时22.27%。

由表2可知,4所院校在学分构成情况存在一些差异,4所院校的总学分中位数为182学分,最高值为桂林医学院215学分,最低值为右江民族医学院169.5学分。必修课总学分中位数为135.75学分,最高值是广西医科大学154学分,最低值为右江民族医学院10分。专业实习学分中位数为22.5学分,最高值是右江民族医学院40学分,最低值为广西医科大学18学分。

2.专业课课程情况

专业课程主要是基础知识在卫生领域内的运用,4所院校的专业课必修课开课门数最多的是桂林医学院,共20门专业课课程。其余3所院校均开设了13门专业课课程。4所院校中,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的开设率达100%,有75%的院校开设了医疗保险学、卫生政策性、卫生法学。但这些课程的学时安排差异都较大,例如卫生经济学课程,4所院校均开设,学校设置学时最高值为72学时,最低值为45学时。

3.实践情况

实践主要由课堂实验、暑期见习、“三下乡活动”、临床见习、毕业实习(专业实习)等几方面组成。课堂实验的形式主要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验室上机操作等。暑期见习时间一般为2-4周。“三下乡活动”主要由学校团委组织安排。临床见习是课程安排的一部分,安排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毕业实习一般由学院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在所研究的4所院校中,毕业实习(专业实习)时间中位数为30周,时间最长是右江民族医学院40周,最短是广西医科大学18周。

三、讨论与分析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属于比较新兴的专业,全国各高校开办大多处于探索阶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培养模式。在所研究的4所院校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一)办学主体不统一

4所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办学主体各不相同,广西医科大学由信息与管理学院主办,桂林医学院是由人文与管理学院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由公共卫生学院主办,广西中医药大学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主办。另外知识培养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有的注重方法学,技术技能的培养,有的注重系统知识理论的、宏观知识的培养。

(二)培养目标基本上体现一致性

4所高校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共性,总体目标均为体现为培养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卫生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必要的医学知识,能够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但各高校在设置培养目标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培养人才类型各不相同,广西医科大学和桂林医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右江民族医学院和广西中医药大学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才。但是右江民族医学院的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并不一致,课程中除了现代医学导论,无其他医学课程安排,与要求掌握必要的医药知识的培养目标相矛盾。

(三)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课程设置方面,选修课及专业实习所占比重较低,必修课比重较大,导致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医学课程开设相对随意,简单叠加,未经整合

广西医科大学与桂林医学院医学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的比重较大,桂林医学院还开设了妇产科学和儿科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设置了外科学,广西医科大学设置了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课程,而右江民族医学院则只设置了现代医学导论课程。这些医学课程内容冗长,所占课时比重大,掌握这些知识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另外医学课程教材陈旧,医学课程教材沿用医学专业教材,没有专门为卫生专业管理学生专业的医学课程教材。

3.专业课程各类课程开设一致性较高,但课时存在差异

专业课程主要开设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统计学等。对于卫生管理类基础课和专业课, 各院校的认知和理解都比较一致, 课程开设的一致性程度也较高,但因学院的各自特点和实际需求,学时设置差异也比较大,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

四、建议与对策

为实现广西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目前的现状,必须制订适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学化,加强实践应用等。

(一)规范办学模式,明确培养目标

广西公共卫事业管理人才培养首先应立足广西,培养适合广西卫生事业发展的公共卫事业管理人才。为实现这个培养目标,首先应规范办学模式,注重方法学和理论的平衡,使培养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不仅具备在卫生事业岗位工作需要的技能,也能拥有宏观的卫生管理知识,具有长远的,全局的眼光。

其次要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学校的学科结构、办学层次、社会服务方面等设置具有自身培养特色的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来制定课程门类、顺序和课时设置,让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具有时代性,社会宏观环境的变化、卫生改革实践、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管理人员的要求、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化等。

(二)课程设置科学化,加强实践应用

课程内容应与培养目标相统一。首先对医学课程进行整合,并精编医学课程教材,合理分配医学课程所占学时与基础知识课程、专业课程的比例。其次对医学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要求及所占比例合理分配,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同时,加大选修课比例,适当加入公共礼仪课、文秘管理、宪法、民法课程等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当延长专业实习时间,专业实习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未学习专业课之前,第二阶段在学习专业课之后,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前有一些工作经验,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广西开展公共卫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时间还不长,需要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内容进行的实践和探索,并努力尝试改革,这样才能为广西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和卫生事业管理需要的复合型卫生事业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美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9(3)

[2]周虹,陈正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海南医学院为例[J].海南医学,2012(20)

[3]毛晨佳,许亮文.我国部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现状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

[4]张治国,王立洋.5所高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比较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5(5)

[5]马月丹,景浩.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

[6]吕本艳,冯占春.新时期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社会医学,2011(3)

[7]钱珍珠,杨云滨.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医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9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是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水平卫生检验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任务,被誉为预防医学的“前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卫生检验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卫生检验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素质的专业卫生检验人员短缺;大多数从业人员是非专业或低学历职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知识老化,对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技术不甚了解;在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时期,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同时具有预防医学、微生物检验、物理化学检验及现场处理技能的人员明显不足。卫生检验人员知识的不断更新、新技术的掌握、高级检验队伍的充实,是我国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1我国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卫生检验高级人才的正规培养起始于1958年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开办的卫生检验专业。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开办卫生检验或卫生检验方向的院校大约有20多所,每年招收约1000余人[1]。2006年,根据卫生检验专业本科教学的需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分析化学》、《食品理化检验》、《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水质检验》、《空气检验》等卫生检验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10种,规范了卫生检验专业课程的教学[2]。然而,国内各院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办学方式多样,现有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卫生检验学专业”;二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的“预防医学专业”后期分流的“卫生检验方向”[3]。2001年,南京医科大学设置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培养五年制医学学士,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前四年所学专业与预防医学专业相同,仅仅在第五学年开设检验专业课程。经过4年的实践,我们发现由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趋向、职称评定等要求不同,五年制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方向)培养模式已不适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此种培养模式的学生检验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够完全胜任用人单位对检验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四川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于2005年和2007年分别成功开设四年制卫生检验专业。我校于2009年起设置卫生检验学专业,培养四年制理学学士。2013年至今,已有3届毕业生,培养的学生对于检验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更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更强,岗位胜任力更高。2012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正式将卫生检验学专业名称更名为卫生检验与检疫[4]。

2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目前,国内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院校不乏少数,各具特色。南京医科大学自2009年起设置四年制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招收35名左右的本科生。根据学生毕业就业去向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我校在卫生检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进行完善,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体系,培养了一批“具备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疾病预防控制、食品检疫、职业卫生检验、环境监测、商检、质检等检验检疫机构以及相关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从事理化、微生物、免疫学检验或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1制定培养目标,确定教学计划

卫生检验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开展各项业务的重要技术支撑,它不仅为现场调查、疾病监测、控制和卫生监督及时准确地提供检验结果和监测数据,而且为贯彻《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一系列的卫生法规、标准,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提供可靠的定性和定量执法依据,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及生态环境安全研究、防止和消除各种职业危害等提供基础资料。因此,我校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卫生学及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强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理论及分析检测技能,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门人才”。按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加强对学生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并充分发挥我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资源优势,以理为主,医、文兼修,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发展。经过充分调研,分别制定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实验教学大纲和各类实践性环节的规范文件。加强学生的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的实践能力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中实验课的比例较高,实验课理论课比例接近1∶1,有的课程甚至超过1∶1;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了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科研素质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引入课堂,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计,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

2.2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了该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培养目标,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着重于培养具有卫生检验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然而,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中,直接将预防医学的课程体系纳入卫生检验专业的培养模式中,几乎没有考虑到课程之间的交叉性和互补性,盲目根据规划教材的内容设置课时数,从而导致了内容的重复性。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紧密结合,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科发展迅速,因此,该学科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等,需要适应快速发展的变化,并要求我们积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教学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课程建设体系仍然不断在完善和改进中。目前,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共开设必修课41门,167学分。必修课分为四大类,即公共基础课程、医学相关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医学相关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第一、第二学年开设;专业课程在第三、第四学年开设;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在第四学年进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开设的医学相关课程是该专业的特色之一,医学相关课程共5门,包括人体结构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人体机能学、临床医学概论、人体寄生虫学。专业基础课程共10门,包括分子生物学及实验技术、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仪器分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动物学、传染病学。专业基础课程中包括预防医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了解公共卫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专业课程共10门,涵盖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相关课程,包括卫生微生物学、细菌学与病毒性检验、实验室管理与生物安全、免疫学检验、食品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临床检验基础学、空气理化检验、生物材料理化检验、卫生检验检疫学。除了必修课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要求学生选修10学分的选修课,其中人文艺术类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学习阶段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共20周。学生主要安排在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所、省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我院进行毕业专业实习,主要进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实践,包括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卫生微生物检验、常规医学检验、卫生理化检验等内容。通过毕业实习的实践,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卫生检验能力,能够掌握检验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常用的现代分析仪器的结构、性能。

3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培养特色

3.1明确主干课程,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确保有条件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所需的核心基础课程。将卫生检验与检疫的基础理论融入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课模块的教学及实践中。合理设置每学年的课程进程,并随着相关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卫生学等学科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不断充实反映本学科领域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把理、工、医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加入教学内容中来。

3.2突出教学重点内容,体现专业特色

根据医科院校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给公共卫生带来的挑战,科学规划专业建设。突出“一个理论、三种技能、五个模块”的重点内容:即卫生检验与检疫理论、卫生理化检验技能、卫生微生物检验技能、生物学效应检验技能以及公共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课模块、实习与实践模块、实战与发展模块。

3.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专业技能培养贯穿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是与部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实验教学队伍、仪器设备、实验室资源等方面融合共享。实验教学采用分层次并渐进提高的方式: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除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论文)等校内外实习与实践基地(模块)外,还有南京医科大学卫生分析检测中心独立第三方实验室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大学生科研训练实践平台(模块)。这些条件和措施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打下了基础。

3.4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我校在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即指定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并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科研思维的培训,专业导师的指导贯穿整个本科阶段。第二学年的暑期,开设大学生暑期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介绍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介绍专业文献的检索和阅读技巧,从而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推动了能力和素质的发展。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组织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项目,通过资料查询、项目申报书的撰写、项目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研实践训练。第四学年的毕业实习,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的具体研究工作,更加深入地进行科研训练。这些创新能力培养的环节,不仅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学科发展技术和最先进的实验设备,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参考文献:

[1]谢惠波,雷章恒,刘杰,等.卫生检验专业人才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15-18.

[2]张凯.构建应用型卫生检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2):190-192.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10

享誉世界的我国公共卫生学专家陈志潜教授,在他95岁高龄之际以其毕生的实践和经验对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提出见解深刻的建设性意见,写下"对当代公共卫生教学的看法",文中明确"医学是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公共卫生学也是一门医学和工程学、教育学三者之间的边沿科学"公共卫生学的内容也不是恒定的,它是随其所在社会的文化与经济而变化着的[1]。各个不同的国家内对个体防病治病的医学是类同的,而公共卫生学则各异。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面向社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公共卫生学内容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现代公共卫生学已经包括与人民健康有关的医学、教育学、工程学以及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目前公共卫生学的范围还在扩大,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最新知识也被包括进去。因此,设置这门课程时要以以社会迫切需要为依据,内容就需要因社会之不同而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满足社会需要,培养模式、能力训练、综合素质培养等必须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否则就不能切合实际解决当前的卫生问题。我们作为培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必须思考专业内容设置是否与社会进步及区域发展相结合,必须考虑适应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考虑树立公卫人的社会责任感问题,因此我们从下面几方面进行探讨。

1 更新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

紧跟社会经济和预防医学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全面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充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1 办学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注重医学道德、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循证思想的培养,全面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1.2 专业建设观念 紧跟经济社会和预防医学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全面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充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 改革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全面改革课程体系,根据我国制订的"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的精神和经济社会、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发展的要求[2],针对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新问题,面对西部开发经济区域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下5个方面组成的创新课程群,即"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课程群"、"管理学与法学基础课程群"、"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群"、"群体健康的预防与促进课程群"和"创新思维与科研方法学课程群",满足拔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2.1 建立5个创新课程群 ①群体健康的预防与促进课程群(主要是预防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案例"和"现场流行病学"及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儿童少年卫生、卫生毒理学及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等;②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课程群,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公文写作、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大学英语、体育等课程;③创新思维与科研方法学课程群:包括医学科研方法学、全球公共卫生健康、专业方向进展、循证医学、文献检索等课程,同时设立学术讲座、学术讨论、学生学术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学分等;④管理学与法学基础课程群:包括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医学法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法规与监督学、形式与政策等课程;⑤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群: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其相关的交叉与边缘学科课程。

通过课程群建设,使学生形成具有自然科学知识、医学基础、临床、预防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基本知识架构,凸显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与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拔尖和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

2.2 采用权威教材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 采用立体化、系列专业教材,基本的教材包括英文原版教材、教育部或卫生部规划教材、案例介绍教材和实习(实验)指导,辅以参考书、专业期刊和补充教学材料。积极编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案例"和"现场流行病学"教材

2.3 增加反映学科进展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进展 要求每门课程有不低于总课时15%的学时介绍学科的新进展。

3 全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全面和彻底改革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通过以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提高培养质量。

3.1 实行导师制 新生入学后即有导师对其在校的学习给与全程指导,直到毕业。

3.2 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各门课程均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综合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表达方式,建立课程网站,开展网络教学、答疑、自学测评,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3.3 全面更新教学手段 根据各专业特点,积极推行讲授式、启发式、疑问式、讨论式、探究式、交互式、发现式、案例式、实践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

3.4 引入和推广双语教学 本专业中的主干课程必须引入双语教学,并在建设期间全面推广至其它课程。

4 教学团队建设

继续改善学术队伍的年龄、学缘、学历、职称和专业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使每一位教授和博士都能给本科生上课,每一门课程都能建成一支热爱本科教学、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学团队。

积极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及学科领军人物,引进海外优秀博士作为学科后备人才,积极选拔优秀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到国外联合培养,推荐各类人才资助计划,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国外进修,国内访学,使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

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每位教师必须通过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学等基本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培训。经过培训,必须能够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双语教学。同时要通过承担科研项目,全面提升学术水平。

注重师资队伍的多元化,以本校教师为主,同时聘请校外和外籍教师,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教学。

5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利用"省部共建"项目资金继续加大对实验中心的投入,加强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力争把该中心建设成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使之成为教学环境良好、仪器设备先进、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能够满足拔尖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

每门课程必须开设出比例合理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每门课程要有案例教学教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指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并可以利用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学生毕业实习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毕业实习过程中重视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改革毕业论文答辩方式,在各专业组织答辩的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优秀毕业论文答辩,并要求全体学生参加,使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全面了解与掌握预防医学各学科研究与发展动态,拓展知识面及了解参与科技交流的方法。

改变以理论课程为核心开设实验课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原有的实验项目进行优化、重组和改革,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项目涵盖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分别占20%、60%、20%。以暴露-效应检测及评价、公共卫生安全性评价、现场调查方法与技术、健康与疾病信息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控制技术六个模块相互支撑,构建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主要安排基础型实验项目;在专业课学习阶段,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主要安排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在专题实习阶段,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主,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主要安排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建立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

6 教学管理改革

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拔尖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

采用开放式的管理,实行导师制,大力倡导研究型学习。实行学院和系两级管理,系主任有时课程负责人。以教学效果和教师创新成果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 在评估指标中, 增加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的权重值, 从而不断完善教师业务能力评价体系。对学生实行多样化的成绩评价体系,可以是书面考试, 也可以撰写论文、社会调查报告、设计性实验或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等。对低年级学生实行导师制,使学生及早接触科研工作,使部分有专长的学生及早脱颖而出,以培养个性鲜明特色突出、适应力强、素质全面的创造型人才。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和教务员在院长领导下,具体负责全院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形成有利于支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建立和完善学院评价-系评价-学生评议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通过组织副教授以上的高职称教师听课,结合学校优秀课程评选进行教学质量评估。

7 学术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建设

①定期举办专业报告,使学生有机会了解当前学术动态,加快知识更新速度;②不定期举办专家报告,使学生能够聆听专家授课,不出校门就能与专家进行沟通;③重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容文化的营造,营造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和批判的人文环境。

通过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管理改革,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观念,建设几个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预防医学拔尖人才培养。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145—03

MPH,即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的缩写,属于专业性学位教育b MPH素有卫生行业的“MBA”之称,是国际公认的公共卫生领域的主流学位…。我国自2002年起开始在22个院校进行MPH试点培养,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培养体系。然而近年来的培养实践表明,MPH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现行的一些培养手段与实际需求脱节。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表明,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公共卫生领域管理的新任务,也对MPH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丹麦等国的MPH培养理念和模式较为成熟,我国部分培养单位也在MPH教育实践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培养经验,将有助于提出应对MPH教育所面临问题的策略,有助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MPH培养教育体系。

一、我国公共卫生硕士(MPH)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从2002年开始开展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试点招生,主要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答辩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一般学制2—4年,采取在职培养方式。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有24所医学院校和机构具有招生培养资格,每年招生人数已接近2000名。虽然在发展规模上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MPH教育的入学选拔机制、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与公共卫生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1.尽管对MPH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度,且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生源仍主要局限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在职人员。有报道显示,2003年至2007年,我国MPH学生入学时的工作单位类型主要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5.1%)、医疗服务机构(21.9%)、医学院校与科研机构(18.5%)、卫生监督部门(8.4%)、卫生行政部门(8.1%)、医药企业(3.1%)、妇幼保健机构(2.8%)等。相对于国外的MPH教育广泛的生源类型,我国MPH学生的职业背景比较狭窄,内部结构不合理,缺乏既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又善于沟通协调的复合型人才。有研究认为,现行的以笔试成绩为主的选拔方式,使得一批实践经验丰富但备考时间有限的在职人员难以通过选拔考试,而本科毕业时间短、工作经验少的人员却容易取得较好的成绩,造成MPH生源偏于年轻化。这些年轻人对公共卫生问题缺乏切身体会和深刻认识,对自身能力与现实需求的差距缺少认知,不利于在后续研究生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素质培养。此外,一些人把MPH曲解为获得学位的捷径,某些单位盲目扩大招生对象,降低招生标准,不仅影响了生源质量,也影响了社会认可程度。

2.在MPH的定位和教育理念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误区。虽然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同等,但MPH这类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认知度仍相对落后。一些管理人员也对实施MPH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层次和质量的差异,使MPH向培训化、营利化方向倾斜。在培养目标和理念上,简单地用科学学位的标准来衡量MPH教育,掩盖了其专业性、职业性教育的特点。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拥有某一领域的实践经验,掌握了相关管理技术及方法,掌握了相关的社会科学基本知识。MPH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共卫生的专门人才,而目前的MPH教育或者使其简单化,成为某种或某些学科的函授式培训教学,忽视对学生整体素质和人文修养、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或者过于强调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忽视对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MPH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存在不足。MPH教育的培养内容分为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和课题研究等三个部分,其中的课程学习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各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内容基本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范围内,重点是与其专业相关的内容。虽然目前对MPH的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已有了一定认识,但在具体实践中,课程与专业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和课程个性化程度欠缺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同时管理类和人文类课程也不能完全满足学员的需求。在教学方式上缺乏灵活性,主要为面授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不足,MPH在职攻读的特点使部分学员难以兼顾本职工作和课程学习。同时,部分院校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不利于学员对知识的接受和灵活应用。社会实践是MPH培养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实践,学员可以深刻体会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部分院校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资源不足,没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理念落到实处,在实践教学中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现场条件或者指导教师,或者实践学习时间不足,仅在课题研究中穿插安排。

二、解决我国MPH教育问题的对策

1.拓宽生源渠道,改善入学选拔机制。在医学模式已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今天,公共卫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的社会问题,需要一支有良好教育和多学科背景的公共卫生队伍。也就是说,职业背景的多样化符合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美国MPH学生除了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员,还有相当数量的律师、医生以及自然科学领域的人员。例如著名的Johns Hopkins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7—2008学年的非全日制MPH学生中,有44%是执业医师,6%是护士,其余学生分布于50余种职业中。我国的MPH教育应改变过去那种将招生限定于医疗卫生领域的局面,将具有管理、经济、社会及心理学等实践背景的人员也纳入招生范围,为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此外,国内一些学校的总体招生规模偏大,有的每年招生都在100人以上。在开展MPH教育较早的国家如丹麦,各学校根据自身培养能力严格控制招生规模,人学条件宽松灵活,通过控制招生规模来保证人学质量,且要求大学毕业生与其他教育机构毕业生之间,从事卫生事业的人员与其他行业人员之间构成合理的比例。

有研究者建议改革现行的MPH入学招生录取方式,由选拔性考试改为资格性考试,逐步向国外的CMAT方式过渡。同时加大面试成绩、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使综合素质成为MPH入学选拔的重点考核内容。对公共卫生在职培训需求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已具有硕士学位,并且接受过系统的公共卫生理论培训和课题研究的调查对象中,仍有98.5%人员表示需要继续接受在职培训。公共卫生事业是一个随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的领域,需要不断提升在职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现场工作能力,因而公共卫生人员的在职培训需求很大。顺应这种现实需求,MPH的入学选拔机制也应向能力、经验和未来从业方向倾斜,尽可能满足人才建设和个人发展的双重需求。

2.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从未来就业岗位来看,科学学位教育毕业研究生主要面向科研院所和实验研究单位,而MPH学员多数为在职攻读学位,今后主要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和服务管理工作,或者面向卫生部门的企事业单位。MPH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广泛的多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综合技能,能够在公共卫生领域独立进行现场研究、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其定位在于培养职业卫生人才,而非科研型学术人才。有研究者在从入学要求、学习方式、知识层面、能力要求和未来工作岗位等方面对比了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和MPH教育的差异后提出,我国的MPH教育就是一种职业教育。它具有在职攻读、半脱产学习的特点,突出知识的广度和实用性,强调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这与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学科知识的深度和课题研究的学术创新性形成对比。MPH培养目标的特点,一是“需”,即符合社会、单位和个人的需求;二是“专”,即培养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因此,MPH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课题研究都要服从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职业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12

党的报告强调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新时代研究生人才培养要求急需提高,不仅在研究领域应科学严谨、创新奋斗,同时更应结合国家“育德育人”的指导方向,全面发展[2]。医药类院校应结合医学专业性强、针对性强、理论性强等特点,对医学研究生高标准要求,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提高医学研究生思想觉悟与综合素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造成全国范围内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反映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尚需完善,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缺乏等急需解决的现状。提升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观念和素养、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对医学研究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应急、调查、控制理论知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行为的同时,对其进行国家大局观、社会责任感、使命担当教育,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为健康中国建设输送肩负国家使命的高层次优秀医学人才。

1建设研究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当前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有待加强

因医学课程存在专业性强、针对性强、理论性强等特点,长期以来医学研究生接受的医学专业课程教育均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考察的重点也较多局限于专业知识及技能,但作为当代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医学专业研究生,学生个人的思想政治涵养积累不可松懈。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缺乏人文关怀素养的医学研究生可能会产生冷漠、逃避的态度,这样的行为是缺少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因此,需提升医学研究生的核心人文素养,使其成长为“专业+人文”的综合型医务工作者。

1.2医学研究生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研究生阶段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进阶阶段,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3]。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国家迫切的需要能应对复杂健康问题的综合型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生是未来社会医疗事业接班人,承担着守卫人民健康的重任,这要求医学研究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以此引领其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在研究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的授课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有助于学生将医学人的责任感与专业知识融合,将服务精神、使命担当、求真务实的精神融入血脉、铸入灵魂,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挺身而出,成为有作为有担当的医学人,更好地为社会、人民服务。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2.1课前社会责任、使命担当、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融入

研究生不仅要重视专业学科的教育,更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融合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观念是非常必要的[4],不仅能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我国著名公共卫生学专家伍连德先生在新文化运动、近代战争等历史背景下,不畏牺牲,勇于担当国之大任。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他不避艰险,深入疫区领导防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他大胆假设又小心求证,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知识过硬,敢于探索、坚持真理。他在解剖实验后发现了新的鼠疫杆菌,立即采取应急隔离措施、民众戴口罩、控制交通、火化鼠疫患者尸体等一系列防治措施,不久疫情便得到了控制。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爱国思想,他主持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议,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防治经验并与各国专家交流研究成果,在他的竭力提倡和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他强烈的事业心和组织才能,创建了中华医学会并任首任会长,其抗疫事迹和爱国奉献、民族担当精神值得每一位医学生认真学习。

在课前准备阶段将国家公共卫生专家伍连德的疫情防治事迹讲解给学生,有助于学生了解近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历史,进而利于学生自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理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方法(描述分布的常用频率指标、疾病流行强度、“三间”分布、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等基础理论内容,这样学生可更深刻地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通过伍连德的人生经历,生动地说明作为一名医学生应具有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救死扶伤的精神,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在未来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以前辈为榜样,不畏艰险、敢于担当。在融入思政元素后,有利于教师的授课层次更加分明,有利于学生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的意义及内容,有利于提高课程授课效率及质量。通过此种耳濡目染的思政教育,当疫情来临时,学生们便能自发承担起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以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守卫人民健康,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保护群众健康,承担起人民之所托,国家之重任。

2.2课中思政元素全方位融会贯通

第一,国家卫生政策方针贯穿理论教学环节。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授课过程中,可讲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突出国家卫生政策方针在其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可设置互动环节,由学生自行查询不同时间段的相关国家卫生政策方针,使学生理解在什么样的政策方针下,医疗机构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相互协作运行,并在课中进行小组讨论,积极开展头脑风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以便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国家卫生政策方针的内容及意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等。

2003年5月,国家公布施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该条例是该领域首个行政法规,并在2006年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颁布的卫生政策方针逐渐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各项应急处理措施规定,其中包括现场处置工作的具体分工、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责任划分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颁布使得“非典”疫情发生初期广受诟病的信息不透明、现场处置混乱等问题有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使“非典”疫情很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由此可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国家会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情况及疫情动态,及时颁布相关卫生政策,以确保疫情尽快得到控制、群众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社会秩序尽快恢复政策。同时,全社会各类人群应时刻关注卫生政策方针,以国家利益大局为重,根据正确的应急方案,从事生产生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相互协作,时刻将工作安排与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防控措施、检测方法范围、治疗方案、疫情实情时间点等保持一致,将工作做到统一化、标准化,避免因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影响全国疫情防控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融入国家的卫生政策方针等思政元素,为学生潜意识中灌输正确的工作思维模式,要求学生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变化不断更新认知,与国家卫生政策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

第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实操演练环节。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在高校医学研究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十分必要的,建议教学过程中使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中的虚拟仿真实验,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宏观预防控制策略、公共卫生监测等)、控制措施(疫情报告、应急场所设施的准备、疑似患者隔离、及时疫情信息等)等理论内容有机融合在仿真实验中,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武装起来,形成可操作的“战斗力”。

虚拟仿真实验通过事件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事件现场处置、事件总结报告的四个阶段以及实时的结局监测,让理论知识可视化、可操作化、精准化,可便于学生深刻理解处置预案的制定逻辑,便于今后不断改进优化处置流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求真务实、创新进取的精神及大局观思维,以提高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的处置能力,更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2.3课后实践基地深入学习实践

“一寸光阴一寸金”,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医疗事业接班人更应珍惜时光,在有限的学习发展时间里,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发挥无限的光彩。授课教师可组织学生前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现场学习,助力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升华,为国家培养“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为学生个人思想的提升及专业水平的提高带来更好的效果。学生可依据工作人员实际操作的工作内容及现实发展路径,评估自己的个人特点和强项,厘清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准确定位个人职业发展方向[5],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命责任感,做到未雨绸缪,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更为国家对自己的培养负责。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

3.1提高教师的思政涵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主体,起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6]。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师更应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参加思想文化建设培训会,强化自身思政理念,时刻关注国家卫生政策方针、研究前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方法,为国家、社会培养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提升教师整体的责任感与民族担当,做到美德育人、才华育人,提高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效果,让学生无形中接受思政教育熏陶。加强教师思想文化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教育和培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7]。

3.2思政元素融入的形式需更加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