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术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9 09:27:41

体育学术论文

体育学术论文篇1

为独立所做的准备工作不足2013年3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其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就成立了艺术学学科评议组,至此,艺术学界人员为学科独立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划上了一个完美句点。在体育学界叹其“幸运”的同时,我们亦应理性地注意到,艺术学独立成为学科门类的成功并非“空中楼阁”,其为此所做出的种种研究与努力是值得我们体育界学习与借鉴的。首先,艺术学为其学科独立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从目录学上来看,有学者提出了我国上至西汉、下到唐代艺术学均为独立学科的历史依据,同时指出近代中国图书分类中的艺术类名称之变异,并以此论述,艺术学科独立之“合情合理”。有学者从国外艺术学科发展近况角度进行研究论述,分析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以及荷兰、印度的艺术学科总体倾向,艺术史理论与当代艺术实践的碰撞,以及艺术学科内部的音乐学、电影学、戏剧理论、舞蹈理论等的研究近况等,从中论述我国的艺术学独立可行性。也有学者从艺术学本质内涵及其特征方面,从艺术学的独立与学科规划问题上,从艺术的本质及学科建设相关问题等方面研究分析我国艺术学独立的可行性与操作实施。其次,艺术学科独立为学科门类,倾注了文艺界、教育界,特别是艺术教育领域众多专家学者的心血,在其为独立所做的14年努力中,众多专家学者不仅召开各种研讨会研究艺术学科本身,并且还研究调整全国各大艺术院校招生专业目录,撰写《将艺术学一级学科提升为门类的建议报告》并提交国务院学位办。此外,除了专业艺术院校,越来越多的综合性高校也开始开设艺术专业,同样加速了艺术学的独立。再有,为消除学科目录修订工作组的其他领域专家,甚至是一些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对艺术学科的建设存在的误解,作为艺术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牵头单位的中央音乐学院为此做了许多工作:他们请其他领域的专家观看艺术院校的演出,审阅艺术专业博士生的论文,增加这些专家对于艺术学科的了解,使专家学者对于艺术学提升为学科门类,逐步形成了共识。反观我国的体育学科建设,“从无到有,由简入繁”经历了引进与借鉴、本土化探索、分化与自我发展以及建立独立学科四个阶段。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来,我国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就为体育学科独立成为门类进行了各种努力,有通过各种学术会议的呼吁,通过理论研究提出建议意见与可行方案,以及在新一轮(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学科目录修订工作的申报等。但在学科独立的理论研究上,尤其是从其发展角度、独立的理论依据与可行性方案上,从独立问题的学域扩张与学理建构上,以及从目录学角度如何分类,从学科建设角度如何理性发展等方面均有所欠缺。为此,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体育学依旧名落孙山。无需置疑,我国的体育学科从上世纪初创立至今取得了不容小觑的成绩,但与其他学科以及国外体育学科相比较,甚至与我国体育事业整体发展的要求来比较的话,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而正是这些“不足”与“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其学科独立成为门类的发展之路。

2症结之二

“体育”概念界定尚未形成共识众多专家、学者、体育工作者等对体育领域之内的各个专业进行过十分深入与细致的调查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从专业本身到与各交叉学科的结合研究……但长久以来,我们都没有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何为“体育”?“体育”相对标准的定义是什么?作为西方舶来品的“体育”一词,有的学者定义为将其限定在教育范畴中,认为体育是“存在于教育过程中的身体活动过程”;有学者从身体活动层面分析,认为体育是“对于人体的锻炼、养护和保健等的教导”,或“为增强体质和获得增强体质的技能而进行的训练”;有学者从社会活动方面着手,认为体育是“一种寓教育于运动之中的社会现象,是通过运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丰富人们生活的一种社会现象”……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体育界对于“体育”的概念并无定论,在对于最基本概念不能达成基本共识,且没有较为统一认识的情况下,很难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体育本身,很难进一步提高体育理论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很难促进体育的学科建设。反观之,从艺术的起源来看,不管是“游戏说”“巫术说”“装饰说”还是“表现说”“劳动说”都有指明艺术是意象思维对这一生命体验的产物,是属于精神世界的产物,其对象是物而非人。与文学相似,艺术有自己的独立表现形式(绘画、舞蹈、雕塑等),而非文学的表现形式———语言。此外,艺术学界对于其自身概念的定义也较为清晰、明确,即:艺术是人类创造的具有审美情感和形象特征的精神产品。而我们的“体育”究竟如何定义,指向何处,则还需更多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以便早日统一认识。

3症结之三

学科内部分类不够清晰明确学科内部的理论丰实也是体育学科独立的必要条件,与艺术学相比较,其下设的艺术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以及美术学、设计学,每一个一级学科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其内部涵盖的内容也较为多样,每一个学科体系都有自己十分独立、不尽相同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与丰富内涵。而我们的体育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长,对学科本身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移植与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的研究较多,使学科本身的研究水平偏低,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远远不够。体育学科内部4个二级学科存在交叉、重叠等问题,如“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实践研究对象是民族、民间体育(亦包括体育民俗),但其运用与借助的学科体系中包含着大量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因为,“民族、传统”两词使该学科具有了较强的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色彩,如此一来,其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交叉重叠在所难免。此外,“体育教育训练学”是按实践研究领域来划分的,“教育训练”虽然在体育的实践领域中是可以成立的,但“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两者的关系、概念、研究领域并非全然相同,且虽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关系,又不能简单归属其一,同时又不能说其不需要人体科学的支撑,为此其存在交叉研究的问题亦是显然。而学科的独立则需要其内部自身理论知识的“羽翼丰满”。

二体育学科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1结合国情进行研究论证

纵观世界各国,很多国家将艺术学设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虽然对于“艺术学”的称谓不尽相同,且下设的一级学科各有千秋,但所包含内容与学习研究的重点却是相通的。例如,美国将艺术学科门类的名称定为“艺术学”,下设9个一级学科,52个二级学科;英国则叫做“创作艺术和设计”,下设10个一级学科,44个二级学科;德国定名为“艺术•艺术学”,下设5个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俄罗斯称之为“文化与艺术”,下设8个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毗邻我们的日本定名是“艺术”,韩国称为“艺•体能”。回视我们的“体育”学科,美国高校的学科设置较为灵活、开放,时有增减,但目前也并未将“体育”设立为独立学科;英国将体育放在“体育、休闲、酒店管理和旅游”学科门类之中,虽有“体育”之名,但实际上亦是与休闲、酒店管理、旅游等放于一起,而不是一个分设的体育学科;俄罗斯的学科设置体现着前东欧体制的种种特点,“体育”并未在独立学科之列;德国高校的学科设置中将“体育学”并置在“社会科学及社会学”大类之中。当然,随着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除原有培养体育师资科学体系之外的有关运动训练方面的相应理论与学科,同时,当前体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使体育的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且发展势头超越了传统的教育学领域,出现了独特的“体育问题”,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教育问题”。但通过对国外各国学科设置的罗列与审视可以看出,如果希望“体育”的学科独立,很难从国外找到先例学习、借鉴,而是需要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论证、分析,找出“体育学”学科独立的合理性、迫切性与可行性;目前相对超前的体育实践与相对落后的理论建设形成巨大反差,如何从教育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学科门类,亦需要学者们的深入研究与系统论证。

2学科内部研究进一步充盈与丰沛

体育学科的内部研究尚需充实与深入。例如,学科研究的共同体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在研究过程中,为了构建体系而去被动建立体系的问题较为严重;在对其他学科的借鉴和融合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承载主体,使得在体育研究与实践中照搬、照套或盲目移用其他学科理论的现象存在,移除其它学科理论后剩余的自我理论内涵空洞。此外,对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健身指导、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等的研究还没有上升至理论高度,依然属于运动操作;体育从业者与学术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经历融合不够,使得体育知识的载体———体育专业教材和一些专著、论文理论研究与实践相互脱节,很多体育教材、著作对体育本质现象的揭示,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描述有余,探讨不够,论述母学科级别知识与理论的篇幅所占较多,对体育内部规律的揭示更显不足。对于本质上就具有浓郁体育特色的领域,如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运动竞赛研究、身体锻炼等也因为缺乏各种学科理论与知识的支撑,而显得其研究的领域范围、内涵深度等均有所欠缺,唯有对更多学科领域都有一定了解与研究,对理论研究有所深入,对体育实践涉足较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够融会贯通,形成体育自身更为扎实的理论研究体系,使学科内部的研究更加充盈与丰沛起来,才有可能搭建起体育学科内部研究的“敦实构架”。

3需要更多专家学者的投入和参与

在我国,艺术学界对于学科独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从目录学角度,从与国外比较方面,从艺术的起源、发展、门类、内涵,到与美学、文学的关系,再到学科独立之后的种种发展、困扰等都做了很多的分析与考证,为“艺术学”的学科独立做了大量的理论工作。此外,众多艺术学界的专家、学者,呼吁“艺术学”应脱离文学,成为独立学科,进行各类座谈、讲座讨论学科独立的可行途径,为“艺术学”的学科独立做了很多的实践之事。反观体育学,仅有少数学者对于此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也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体育学下属的4个二级学科应进行优化与调整,认为目前我们的学科体系构建还存在较多问题等。但仅靠部分专家学者对此的关注与研究是不能真正解决此问题的,只有更多人参与其中,研究论证、剖解分析,形成一股研究热潮,才有可能推动我们的“体育学”真正朝向独立之路迈出坚实的一步。

体育学术论文篇2

1.1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

自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在1952年把武术列为推广项目以来,武术开始逐步进入中小学体育课堂,这一决定的提出让武术在中小学的传播得到迅速发展。经过将60多年的发展武术在推广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学校武术教育整体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在中小学发展武术,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不断地通过简化传统武术套路的繁琐、降低技术动作的难度,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推广与教学,以便于武术在中小学中开展。另外以操化的形式出现如:《雏鹰展翅》、《英雄少年》和《旭日阳刚》等武术操的创编。但是,根据调查发现:武术师资的短缺与现有师资力量的薄弱,也是武术在中小学开展出现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

1.2中小学对武术教师的需求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之一。同时,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水平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然而,现在中小学体育课中的武术教学基本由体育教师所担任,又因大多数体育教师并非科班出身,武术功底都很薄弱,加上对武术认识的浅薄导致武术在中小学中的开展出现形式单一、内容空乏的现状,甚至有的小学老师因为不具备武术功底而把体育中的武术部分忽略,这与当初推广和普及武术的理念要求差之甚远。因此,想要在中小学中普及武术,使学生能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就要加强体育教师的武术综合教学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填补中小学对武术教师需求的空缺。然而,体育教育专业作为未来体育教育的领军群体,我院如何将武术这一既具有技术性,又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有限的学时内规范而又准确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尽可能较全面地掌握规范、系统的武术技能,成为现今武术普修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武术普修课目前开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1课上练习强度

俗谚有“拳打千遍,其理自现”,武术作为一项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运动技能,学生课上的练习强度关系到对运动技能的正确掌握和基本功练习的扎实程度是正确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进行技术练习是重要环节,同时还可以增强项目体能。

2.2技术动作示范能力培养

教学示范能力作为一名教育教学者的基本能力,必须始终贯穿于武术普修课教学过程的始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会进行动作练习;还要掌握武术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项目的区别以及不同拳种的演练风格;学会并掌握对不同的技术动作进行动作分解、演练与讲解,选择正确的示范方法、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动作的要点和难点。

2.3教学组织能力培养

教学组织能力贯穿于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是体育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之一,也是评价一个教育教学者职业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培养学生教学组织能力并能根据武术项目的特点,借鉴同项群优秀项目的组织方法,学习选择适宜武术技术教学的组织方法是武术普修课必须提高和重视的一个方面。在调查中发现,63%的学生支持课上师生以进行“角色互换”的方式培养学生教学组织能力,说明学生对参与武术课堂是非常感兴趣的,并且勇于用实践证明自己组织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要完成对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必须要在平时的教学目标和过程中,坚持优化武术普修课的教育模式;发展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老师应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根据学生的性别特点和个性发扬学生的长处,并建立互帮小组进行分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力,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2.4理论课的学习情况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并且可以了解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其中,教学法和裁判法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技术动作的规格要求,指导学生实际的技术动作学习。而武德作为武术理论课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对武德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武术伦理规范与习武者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他始终应贯穿于习武者整个的练武、授武、比武等一系列的武术社会活动之中。伍绍祖曾说过“:武术不仅是一个技艺问题,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武术理论课不仅是武术运动的辅助教材,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对武术理论课的态度以及学习情况的好坏关系到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掌握与传承。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武术普修课的课堂运动量相对较小,课堂不能保证学生的练习强度,以及学会后的强化练习。(2)对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培养不够,没有强化关于教学中的组织、示范、讲授等能力的运用与培养。

(3)对课后的练习要求不够,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4)对武德以及传统文化的讲授不够深刻,没有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武德对习武的作用;同时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不够,不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2建议

(1)要加大学生课上练习密度和强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上时间快速掌握运动技能、学会学习方法,养成课下练习的态度、兴趣、爱好和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在课的开始部分或是复习课上应适当地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方案进行组织教学,并让学生相互借鉴、交流武术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主体地位,从而增强学生课上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体育学术论文篇3

传统的体育教学多是采用书本、教师、教案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老师教起来也较为困难。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得不到提高,最终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并且在实际的运动实践中,教师只是单纯的照着课本、教案教学生应该怎么做,实际性的体能、技术训练较少,学生具体学的怎么样不得而知,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学习,使体育教学缺乏活力,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1.2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势

1.2.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做的课程内容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如教师可以通过放映视频的形式来教学生做健身操,学生跟着视频的图像和音乐来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且视频的回放和暂停功能,使学生加深对动作概念的理解,便于学生快速、高效的掌握学习要领。

1.2.2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课程相较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身体锻炼。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学生获得多种媒体信息,并结合传统教学手段,达到最优教学的目的。单一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全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通常会为了赶进度不得以删除一些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学习不够全面、透彻。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大大增加了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信息量。

1.2.3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的课堂当中,使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学生能大量快速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也不再是被动的教与学,而是更加侧重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以及老师的指导教学。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通过实时通讯技术,及时有效的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就能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一对一的辅导教学耗费时间过长,而不能和每位学生进行沟通的问题了。

1.2.4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共享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将多媒体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不仅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且联网课堂可以帮助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向每位学生展开和收集有关的课程信息资料,使教学资源实现优化与共享。并且这种功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也能得以实现。比如与各大高校建立学术交流论坛,本校师生可以在该论坛上发表自己的关于体育教学的意见和资料,其他联网进入论坛的高校师生也可以收看到这些资料,从而进行学术交流。

2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还不成熟,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2.1.1外部条件问题

比如区域化差异带来的问题,在我国东部地区或经济发展较好城市,技术较为先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多都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而在西部地区或信息较为闭塞的地区,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难以推广。另外还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高校老教师接受新鲜教学方式能力较慢,固守传统教学思维,认为自己多年的传统教学方式也没什么问题,不愿接受教学方式的改变。故而,使多媒体技术在一些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受阻。

2.1.2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是很重要的环节。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对学生的动作规范有一定的要求。这要通过老师的观察测验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导,而这些是多媒体技术所不能完全代替的。并且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应用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课堂互动较少,学生的学习状况得不到及时的反馈。

2.2解决对策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应用中的问题,笔者综合多年个人经验并借鉴相关学术资料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2.2.1减小区域分化带来的影响

区域差异是永远不可避免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该区的信息技术发展。为缓解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模式分化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快区域科技发展,促进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使不同地区高校都能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第二借鉴国外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成功应用的经验,在全国各大高校体育教学中逐步开展多媒体技术应用。

2.2.2加强多媒体技术教育普及

鉴于高校高龄教师不愿接受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高龄体育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较为陌生,他们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引进缺乏信心,因此要加强多媒体技术知识的普及,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素养、转变其教学观念。

2.2.3整合高校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

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设置较为陈旧、结构单一,多媒体技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时间,但是如果课程内容安排不到位,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容易出现选题过广,毫无侧重点的现象。因此,就要整合高校体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学校教学条件,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的安排。并且教师还要实时的对学生完成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及时对学生做出指导。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体育学术论文篇4

2运动技术与文化的共生性

对运动技术的理解要把技术放在其母体文化的背景之下,因为“任何一项技术的发明都首先在人类文化的环境中做评估,缺失文化实践的背景,拟议中的技术不可能有进展,文化因素是决定技术是否可能实现的内在条件”。伊德选择弓与箭的技术分析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背景中技术存在的差异性,生动地阐明了技术与不同文化情景的相适性要求。伊德认为:“技术在协调人与世界关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改变着人类活动的习惯,更使得技术形成一种技术文化,进而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模式,人类越来越相信和依赖技术构建出来的‘真实世界’”。因此,运动技术与文化二者不是截然分离的两种东西,而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确切地说运动技术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存在着天然的共生关系。与此同时,两者的共生性还体现在:一方面,运动技术是文化积淀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又是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发展。如果将运动技术细分的话,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最表层的是运动技术器物;中间层是运动技术制度或体制;最深层即核心层是运动技术的意识形态。运动技术作为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手段之一,承载着人类的体育需求和价值观,是人追求健康或挑战自我的最基本方式和方法,从而使运动技术集中鲜明地体现着人类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赋予。

3体育教学中缺少文化的技术传授之惑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学过分偏重以技术传授为主导的外显性教育,而无视以潜移默化为主导的内隐性教育,导致了体育教育的文化缺陷,影响了对学生的体育文化教育,使得运动技术的传授缺乏方向性与吸引力。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群体很自然地就会认为体育学习就是为了掌握和提高技术,再加之体育教师所设定的“以技术为核心”教学目标的偏颇,使天生存在运动能力不足或运动细胞缺少的学生(即使运动能力强的学生也有技术提高的极限)在单一价值观的运动技术学习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枯燥的情绪随之而来,找不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受到压制,导致了体育教学效果的不佳。

3.1文化教学内容的缺失致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在长期的教学历史中,体育教学内容普遍存在重技术轻文化现象,以至于学生缺乏对各运动项目所蕴含的文化要素的掌握与了解,而教学中单纯的运动技术教学并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效果不理想。由于文化方面的教学具有历史性、趣味性、知识性等特点,正好与运动技术教学有很好的互补性,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术的同时,了解该运动项目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价值体系、文化隐喻等深层次的关联知识,使学生在技术学习中得到文化的渲染,文化的渲染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极大兴趣。

3.2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

单纯的运动技能传授,教师的授课方式很难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转变过来,具体教学也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的技术教学,从小学到高校基本上沿用了一套教学模式,缺少循序渐进的文化渗透历程。正是由于缺少了文化层面的调适,最终造成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厌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同时,教学方法的陈旧,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技术模仿中,技术的简单模仿,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发挥,抑制了学习的积极性。

3.3重技术轻文化,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足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更多地关注运动技能的传授和提高,而忽视了“文化”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能把运动技能与文化的学习、教法的掌握和各种能力的提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单纯的运动技能传授只能让学生学会模仿,而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限制了体育习惯的养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4技术传授与文化渗透并重体育教学理念的实践路径

4.1“技术传授与文化渗透并重”体育教学理念提出的依据

运动技术:体育教学操作性和默会性特征指向的必然工具。体育教学具有操作性和默会性特征。其中操作性是体育教学的首要特征。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技能的本质是一套操作程序控制了人的行为,包括外显的身体活动和内在的思维活动。程序性知识概念实际上也是一套操作规则或程序支配人的行为。所以,程序性知识概念实际上包含了我们平常所说的技能的概念。”可见,运动技术是一种操作形态的知识,在体育教学中决不能忽视这种知识。与此同时,体育教学具有默会性特征。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指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知识;另一种则是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明言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默会知识,波兰尼由此提出他最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语言文字仅是运动技术一种经验性的表述,这就决定了我们对运动技术的表达和传授,也只能大概意义上的、模糊的表达和传授,是不精确的。运动技术所呈现的“奥妙”与“诀窍”,是难以言表的,须由学习者长时间、反复的练习才能体会到这种“奥妙”。可以说,运动技术的教学是体育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没有了运动技术的教学,体育课程无疑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一定的运动技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文化渗透:体育教学理念创新的核心。“无论是社会学取向的教学研究、哲学取向的教学研究,还是心理学取向的教学研究,它们都有其自身无法回避的局限性。如社会学取向的教学研究因过分追求教学的客观化、科学化,忽视了教学活动的主观性、复杂性与人文性。每一种研究取向,对教学问题的分析途径或解释框架具有特定的作用,不足以全面分析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哲学取向的教学研究秉承理性主义的传统,沉溺于抽象的观念世界,追求普遍性和绝对的确定性,缺乏对当下的现实教学生活的实践关照,忽视了教学问题的复杂性、境域性与文化的生成性。心理学取向的教学研究非常重视教学的工具技术理性,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工艺与技术,关注教学的程序、方法、策略与心理的问题。”对于体育教学的研究同样存在这种情况,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论基础来研究体育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实现多学科视野的融合。文化学恰恰就是这种着力点,因为社会学、哲学和心理学研究都根植于一定的文化传统与文化背景。尽管近几年人们开始从文化及文化学的视角关注体育教学问题,但是没有真正将体育教学问题放到文化框架中来认识。体育教学以文化为主要任务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因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学生进行价值判断的尺度;文化可以使学生摆脱自然的限制,运用文化对自然进行观照,从而形成自我反思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自我教育者;文化的功能之一就在于教化,一种文化体系就是一个教育学说;文化可以为学生提供信念;文化可以使学生变得智慧。”“文化就像是一个大温室,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里面的成员,既能够影响和定义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语言交流方式、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又可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等来创造和传承各种物质和精神成果。也就是说,文化蕴含着创造的因素,又包含着传承的因素;既包含精神的层面,也包含物质的层面。”无疑,运动技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的结晶,文化包含着创造体育的源泉。运动技术往往归于静态的逻辑,而文化动态地反映着运动技术形成的历史过程。因此,完整而健全的体育教学不应只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应当是一种包括运动技术在内的整个体育文化的浸润。

体育学术论文篇5

二、现代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一)通过多媒体技术清晰展现瞬间动作概念

小学体育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便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通过传统的讲解,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偏颇,而教师往往在表述或者做实际的展示时,往往也不够准确,很难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理念。这个时候在电教媒体的帮助下,使得学生可以更清晰、更准确地观察动作要领和规范。由于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许多的动作都是瞬间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建立一个可重复展示的动作分解过程结构,将运动的过程进行慢镜头的播放,让学生从感官上得到瞬间动作的认知,从而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难点要领,这对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动作观念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

(二)采用多媒体技术讲解技术动作要领

在以往的小学体英语教学中,对于很多技术性复杂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讲解时,小学生很难看清楚。教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示范,也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这些问题就能很轻松地解决掉。通过动画的方式将其全方位地展示出来,教师可以详细地对每一个动作要领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做到声行结合,既可以缩短教学的过程,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人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对所学的知识更能有效地掌握。基于这一点,现代教育多为一种新型的手段,虽然其是教学的辅助,但让学生感到的是一种新鲜有趣的东西。比如在教足球课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对足球运动的动作要领、传球方法、停球方法、足球运动的轨迹等等内容进行形象展示,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之情。

(四)促进现代体育教学的管理

每学期,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测评考试。借助现代化技术,可以准确地将学生的各项信息录入系统,建立规范的学生数据档案。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进行总结,从而改善和提高教师的教学目标,减轻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除此以外,对于学校组织运动会等项目活动,体育教师也可以依据现代设备进行很好的排练,使得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能够更有效地开展。

(五)加强身体素质教育

小学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便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锻炼方法,培养学生锻炼的意识,为学生未来的身体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运动,还要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鉴于此,开展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教师可以下载或者搜集许多相关有用的知识,通过电教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和解答的方法,培养其对体育知识的探索获取,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知识储备。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运用

小学阶段,学生具有贪玩、好动、好奇心强烈等身心特点。在进行现代教育的时候,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围绕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无论从理解上还是感官的认知上,都要符合学生相应年龄段的特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把握教育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授课比例

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户外学习,电教手段只是一个辅助作用。而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课时有限,所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在传统的教学和现在教学的课程中有个宏观把控,在课程安排中,有效合理地进行,不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三)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服务课堂教学

体育学术论文篇6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宿州学院等l8所高校,随意抽选600名大一、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生各300名。

2研究方法

发放问卷共650份,其中教师问卷50份回首5O份有效46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2%。学生问卷600份,其中男生300份,回收297份,有效问卷29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9%和97.3%。女生300份,回收294份,有效问卷287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8%和95.7%。

3结果与分析

3.1安徽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开展的现状表述

目前安徽省许多普通高校未能开展行之有效的武术教学,远未达到教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任务和要求。另外,其教学内容和教材一般采用多年一贯制的办法,教法简单、陈旧,教材内容也很少进行日渐的充实,并且大部分内容是解放初期50到70年代制定的教材,同现代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开展全民健身体育运动的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似乎有些跟不上现代武术发展的步伐。

3.2安徽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武术教学目标的短期性

目前在高校实际体育教学中,教育目标只是定位在身体形态的完善、技能的提高和发展上,忽视了终身体育这一体育的最高目标。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武术课程教学目标更是对自然科学理论探讨得热烈而深入。在实践中,教学主要目标往往被确定为提高身体素质和传授“三基”,因而,运动负荷理论、技能形成理论倍受重视,教师在课上过分强调运动负荷的控制和技术教学的精雕细刻,这种现象体现出了极强的科学性倾向。这里不是不提倡对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育,而是要实现终身体育锻炼就得让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技术方法之后,培养他们成为终身爱好者,为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而显得更为重要。于是“见物不见人”的教学,使学生“身顺而心违”的现象大量存在。学生日益难以忍受这种只求身体操练的精确,而漠视个体价值和意义的武术课了,进而大量的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结果教学培养人的价值也就远未达到效果,使学生对武术终身喜爱的兴趣打了大大的折扣。

3.2.2教学内容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需要

武术技术教学内容虽然突出了健身性,但忽视了技击性众所周知,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养成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条件。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规定的武术技术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长拳与太极拳类项目上,这说明学校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考虑到学生健身的长远利益,特别是太极拳类项目,即符合学生未来健身的实际,又有长远的社会效益。在调查中我们很容易地发现各普通高校采用的大多是没有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是一直沿用了很久的初级类拳械,杨式简化24太极拳为主(在调查问卷中问到是否学校教师教你们的是初级类拳及杨式简化太极拳,有82.1的学生回答“是”,)而且极少教有学生喜欢的攻防(散打)技术。由于内容上的吸引力不够,学生对当前武术教材的满意程度显而易见不会高。而且在调查问卷里面有15%的大学生在填最喜欢的项目中,选择了陈式太极拳来填,而只有3%的学生填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这也说明喜欢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学生并不比陈式太极拳多。所以讲学生并非不是不喜欢套路教学,而是对教学的套路内容有所要求,学生喜欢的是顺应他们年龄特征的,有刚柔相济的,易于掌握的,能展示劲、力、美风采的套路内容。然而,从学生的选项内容来看(见表1、2),却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除了太极拳类项目被学生选取得较多外,突出武术技击性的散打项目也普遍受到学生的青睐,这说明学生对武术健身、防身价值的认识比较深刻。同时也反映了武术散打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但它却被许多院校所忽视。

3.2.3武术教师水平有限,理论落后

专业特长教师不足。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武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技术动作规范,而且还要熟知武术各流派的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感性与理性的融合。然而,据调查可知,在各院校担任武术选项课的教师当中,有武术专业特长的教师只占63.04%,他们经过大学武术专修课的系统学习,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对教学内容相对熟悉,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有36.96%的教师是非武术专修的,他们无论是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明显不足,在教学中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这种现象反映了高校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基本上没有理论课,在579名学生中,有412名学生说是没有武术理论课;有113名学生说偶尔有。在部分有武术理论课的高校,他们也认为老师讲解的理论落后。在访谈中,大多数学生喜欢养身,健身的武术理论,武术的这些理论也正是与现代终身体育和提倡“健康第一”理论相吻合。而教师讲的基本是老一套的武术功法与技术的理论,对这些对学生易形成终身思想的健康理论忽视了。高校面对的是认知能力、理论层次较高的大学生,应突出理论教学的特点。在别的文献调查中也发现,所有的高校都缺乏专项理论教学的比重,具体表现在理论教学量偏少和理论教学的实用性,科学性不高两个方面。

3.2.4对普通高校武术的宣传与重视力度不够

发展高校武术运动,必须取得更多大学生对武术的共识,做到家喻户晓,进而实现人人参与。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宣传工作,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引导学生选择适合各自特点的武术项目进行锻炼。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82.9%回答学校根本不举行武术活动,有10.1%回答偶尔有,只有7%回答是常有的。虽然高校相继成立了武术协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组织作用,但大多都是学生自发地在一起练习,极少有武术教师进行有组织的训练。因此,在高校未能形成同事武术锻炼的良好风气和氛围。

3.2.5场地器材的增加滞后于高校扩招改革的步伐

调查表明:有25%的院校其场地、器材能勉强应付上课使用;有45%的院校其场地、器材明显不足,上课争夺场地、器械的现象时有发生;有30%的院校其场地、器材严重不足,致使教学计划成为纸上谈兵。这就说明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场地、器材的增加严重滞后,使本来就不充裕的场地、器材更加缺乏。所以,加强场地、器材建设工作刻不容缓。

4安徽省高校公共体育武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及对策

4.1高校武术教学目标要促进大学生武术终身思想的树立和终身能力的形成

现代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性、层次性、系统性、灵活性和检测性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是准确把握体育教学目标的内涵,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既然社会对武术需求的强烈程度已经得已证实,学校在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中尽量把学生喜欢的武术考虑进去,问题就会容易解决得多。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是现代社会对体育的客观要求,体育教学目标应当反映体育教学效益的长期性、延续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它是学校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因此,在通过武术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的同时,为大学生步人社会以后能自觉地对武术继续科学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要成为现代高校武术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培养大学生对武术的直接兴趣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大学在此基础上使之成为武术终身化爱好者。生对武术的间接兴趣,使他们能主观能动地去学习、掌握和总结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武术锻炼手段与方法,使他们既能树立对武术的终身思想,又能形成对武术终身锻炼的能力。

4.2进行武术教学内容改革,优化教材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以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高校武术教学在不断发展,教学内容的合理化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教材是教师的指南针。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应切合大学生的兴趣进行合理安排,在武术教学中应插入攻防技术明显的散打与内家传统等内容,通过体现武术的技击性来激发学生习武的兴趣和动力。在采用的教学内容中,要遵循终身教育的规律,对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武术动作的技击方法,提高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并在对抗教学中,使学生学习武术技术得到运用和发挥,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敢于实践不怕吃苦的意志,使学生在精神上,意志品质上和身体素质上都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让他们在功法练习中得到内外兼修的体验;在攻防的对抗中体验动作的实用性,以此来增加学生习武的兴趣与爱好。

4.3加强师资力量,在课程改革之下呼唤高素质的武术教师及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随着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我国课程的政策将发生重大转变,这是我国课程改革史上又一次历史性进步。但目前安徽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现状存在诸多问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与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及实施休戚相关。安徽省公共体育武术教师的素质应在以下3方面迅速得到提高:第一是明确武术课程意识。唤醒武术教师正确的课程意识是提高武术教师素质的基础性工作。第二是积极的课程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体育课程的改革需要教师主动发现现行课程实施与学生需要、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差距,及时了解课程问题,这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提。然而教师还要有课程改革的责任意识,有课程改革责任意识的教师,不仅会积极主动注意课程问题,而且会积极去解决问题。相反,一个认为课程改革不是自己“分内之事”的教师,他很难主动地有意识去注意课程问题,更谈不上积极改革体育课程了。武术教师在这问题也普遍存在。第三是具备武术课程改革的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其次要树立自我提高教育能力的理念。

4.4加大场地、器材的投入,完善教学手段

场地、器材是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武术套路动作变化多、路线复杂,因为没有示范镜,教师为了让学生看清楚动作变化路线,只好一遍一遍地示范,才能让学生看清楚。一堂课下来,教师很辛苦,而学生学的东西也很少,同时运动强度、密度都明显降低,达不到上体育课的目的。而一些条件好的学校,室内场馆、地毯、示范镜齐全,自然武术课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室内场馆和一定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必要的。南部地区雨天较多,而又无室内场地,体育教学活动只好“听天由命”。若碰到了梅雨天气,有的学生1个月上不到1次体育课。另外,如果有为体育课准备的多媒体教室,就可以把有些不宜做或做不清楚的腾空动作演示给学生看,既使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学术论文篇7

(二)囿于体制,拒绝兼收并蓄美术教学不仅长期抱守单一体系,还囿于体制,画地为牢,拒绝与时俱进,排斥非官方艺术思潮和形式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各种艺术思潮和形式层出不穷,艺术家不断突破创作和观念、实践的边界,大大地拓宽艺术创作的自由,促进了艺术生态的多元化,国际艺术、文化交流也愈加频繁。2000年的第三届上海双年展对国内外当代艺术创作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官方迫于当代艺术现实的强大存在而予以迟到的承认。[2]此后,一些重要城市陆续举办三年展、双年展等常设当代艺术展,而当代艺术区也在全国遍地开花,画廊、美术馆等各类艺术机构的陆续进驻不仅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也活跃了当代艺术市场。与此同时,大批艺术家开始参与国际重要艺术展览,不仅个人获得西方艺术界的承认,也刷新了西方人眼中的“红色中国”的陈旧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体制内、外的艺术圈之间此消彼长,美协、画院、文化馆和学校美术教育系统内都开始有当代艺术的渗透、影响,但这种关系是局部的,不能根本改变两者之间的对立。艺术界的分化也导致了对美术教育、教学认知和学习目标的差异。例如,基于当代文化的艺术实践将绘画视作一种自由的、人人可为的表达方式,并不需要特定的基础,更不能认同将写实主义的基础训练视为必经之路;而体制内美术教育仍然固守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基础的观念,尤其是将写实主义的造型为内容的基本功训练作为学习的根本加以强调并贯彻。此外,前者的开放性也促使其鼓励任何人在艺术上的天性追求和自由表达,后者的保守则将对特定内容、方式的学习看作艺术专业必需,从而制造了隔开“业余者”的壁垒,既拉大了与非艺术性的美术教育的距离,也造成了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生硬脱节。回顾艺术史,工业文明催生的摄影术及其他复制技术的发展使传统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等)的记录性写实功能落于弱势,艺术开始了对其本体的探索和“现代化”的进程。自印象派以来的艺术史贡献了极其丰富、多元的艺术形态和语言方式,这不仅提供了以多样化的方式认识和表现世界的经验和知识资源,也让我们得以重新认识传统的复杂性。西方主流美术教育早已适应了新文化、艺术现实和工业生产的需要,在对学生的美术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过程中遵从开放的理念,格外重视自由的个性化探索和想象力的拓展。此外,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美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改变。英国设计家理查德•卡特(RichardCarter)认为美术(狭义)以心灵为中心,工艺以手为中心,设计以脑为中心,专业美术教育多侧重其中一个类别展开,而基础美术教育则应当三者兼顾,这会促进受教育者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3]因此,如果秉着尊重历史又关怀现实的立场,专业和非专业的美术教育都应该重估现有美术教学体系中的内容和手段,正视美术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在“写实”之外的多样性需求,接受各种不同的美学观念和形式。在今天仍被广泛推行的美术教学中,既对自身传统的有限性缺乏反思,又囿于体制而拒斥当下社会文化现实和艺术新生态的新需求,这严重地阻碍了美术教学体系的更化,使其远远滞后于时代。

(三)急功近利,压制个性与创新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僵化是整个教育体制弊端的局部体现。长期的社会发展不平衡和教育政策导向的失误,使高考升学成为国人心目中提升社会地位和追求未来生活的“独木桥”,即使大幅度的扩招和已经广泛凸显的就业压力也不能改变这一状况。那么,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功利性教学思维从高中泛滥到小学、幼儿园,美术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教学秩序里是被长期忽视的,而当它被重视的时候,也通常是被当作升学的捷径和利用工具。我国各级学校所广泛存在的简单、粗暴的绩效量化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快速建设思维,鼓励了把升学率当成单一指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中,无人重视美术教育的深远意义和方式、方法的改善,更不会有人关心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在不同学校中的功能、定位以及体系本身的弊病了。既然只有升学是有效的,无人会把成本持续投入到长期见效的行动中,严肃的实验性教学和创新工作不被认可,短期利益压制了创造的活力,只是催生了如火如荼的美术补习班和考前培训市场。这种在学校“体外”发展、壮大起来的美术教育在最近十年来为全国各类美术院校输送了数以百万计的生源,也将美术教育推进到“机器化大生产”的难堪局面。在利益至上的教育教学环境里,单一、僵化的美术教学体系不会得到反思和改善,反倒可以铺就一条“快速致富之路”。各种补习班的美术教师都在应试的向度上积极“创新”绘画教学模式,设计快速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步骤,学生只需要绝对服从和按部就班就可以达到训练目标,画出符合标准的习作。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确保收效最佳的方式就是遵从给定的标准,扼杀一切包含不确定因素的创新尝试,哪怕仅仅是表面风格的不同也会被及时叫停。以风靡全国的“杭州色彩风”和“央美素描风”为代表,考前美术培训产业把我国素描教学体系中推崇的素描训练方法终于发扬光大,辐射全国,也成功地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美术基础教学中去了。单就绘画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在传承中发展、变化的文化形态,“即使是初学者的绘画技巧训练也包含着文化的因素,包含着对前人的艺术文化和技术的继承,包含着几百年来的艺术文化积淀”[4]。“速成”的应试训练把学生当作“技术机器”,完全不顾学生在文化层面的教育,更无视对学生禀赋差异的保护和创造性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专管部门仍在懒惰地执行僵化政策,用长期不变的招生标准和应试科目给这种畸形的美术教育继续添火加薪。可以说,急功近利的应试美术教育既加剧了困境,还呈现出一派虚假的繁荣,这使美术教学体系非但不能得到更新,还远离了传统的质朴和纯粹,更与当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现实的多元化需求相距愈远。

二、美术教学体系的重构策略

只有针对现实困境形成的根源展开全面的反思与讨论,才能形成切实而有效的改革策略和路径规划,使得美术教育在一个平稳的秩序中获得开放性布局,形成新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多元并进的教学实践。在笔者看来,美术教育困境的解决和教学体系重构要对症下药,至少应从下述两条路径展开反思、形成对策并践行之。

(一)溯源历史,重构美术教育传统认知要质疑和改造美术教育、教学的僵化体系,我们就应回溯历史,寻求美术教育的本义和它的历史形态的多样性及发展轨迹,以此重新解读“美术”复杂的传统。“美术”一词来自日本对英文“fineart”的汉字意译,泛指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5]严格说来,美术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原始时期的涂绘和石、陶器制作工艺活动,在图案和器型的风格特征和稳定性上的考古发现足以证明存在着早期技艺的传承。无论在东西方,美术教育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才形成后来体系化的特征,成为包罗广泛、规模有序的人类文化活动。由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广义的美术教育概念,把美术教学从单纯的绘画教学尤其是“写实艺术的造型基础”训练的狭隘观念中解放出来,承认其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化。美术教育应有着指向广泛的目的性,因而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而绝不仅限于绘画的教学。这种认识会帮助我们重读“写实”绘画教学传统之外的源于各种文化的美术教育的历史文献,品味其多样传承形态及丰富文化意涵,从而打破固化的“写实性”美术教学思维的限制。以此为据,美术教育的传统和涵盖范围会得到重新审视,一个内涵丰富、形态多变的美术教育历史资源库由此更清晰地呈现出来,以此可以考察美术教学活动在不同地域和文化中的方式差异和演进,进一步确认我国美术教育的历史传统以及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呈现出的新趋势。在开放的观念中,一种曾经被贬低的教学内容会突然显示出其重要性,而另一个曾被广泛推崇的教学内容可能会失去其存留的意义———这样的梳理会刷新我们对美术教育传统和现行体系的价值认知,获得更全面、理性的认识,扩大具体教学活动的实践范围。同理,我们也可重新评估绘画教学的依据,考察其教学内容在历史传承和现实发展意义上的合理性,并且建立一个更详尽也更开阔的教学参照系。例如,“线条”作为绘画的表达要素之一是可以被系统考察的,它如何在不同的绘画文化中发展成熟并且形成差异化的特征,哪些画家在“线条”被锻造成更加复杂或者精炼的绘画语言要素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又如,可以考察“光”在不同绘画传统中如何被表现,有哪些表现形态和风格特质,又是如何与所在的文化和绘画传统发生关系的,等等。这种复杂、宏阔又具体入微的视野使我们得以重构美术教育传统的历史认知,不再流于笼统的归纳和简单的判断,更不会盲目地将一种有限的、特定的美术形式作为强行推广和集体规训的教学内容,而分门别类、条理清晰的美术教育资源库也可以为美术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提供历史坐标和学理基础。重构美术教育传统认知,使我们得以正视现有教学体系的局限,从而能够展开有效的反思和批评,进一步破除当前美术教学的僵化规定,把师生从模式化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为了避免自上而下的垂直的教学体系贯彻、执行的同构化弊端,新的教学体系应在自主的、局部的尝试中逐级形成并得到整合,这种去中心化的美术教学改革更需要推动者具备丰富的、差异化的传统认知及开放的教学理念。全面、开放的美术教育历史认知可以破除教条主义,促成对不同传统的重新理解和宽容心态;而个性化的审美趣味和实践选择也能促成差异化教学路径的建立,丰富美术教学新体系的构成。具体来看,各级学校的美术教学改革的推进者要有足够的自信和胆识来否弃一成不变的教学课程设置和偏重点,在以绘画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之外,有必要创造条件以加大雕塑、工艺美术的教学活动的比重,甚至把建筑、摄影等内容也容纳进来。就绘画教学来说,教师应将艺术传统中构成巨大影响力的主要流派和风格介绍到课堂,重新确立教学的经典范例。例如,面对绘画训练的不同方式、方法,教师应持更加包容、开化的态度,既不排斥写实造型的绘画训练,也鼓励学生在造型方式和语言表现上的大胆探索和个性化追求,在师生平等的交流、碰撞中探索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教师也应依据绘画传统的多样性来分析绘画法则和语言方式的不同倾向,归纳和拟定绘画教学的新方案,有意识地更新课程内容,展开差异化的课堂教学及针对个体学生的因材施教。无论高中还是初中、小学的美术教师,都有责任避免带给学生单一的绘画技法教学,而应把美术传统的丰富形态展现给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参考的选项和自由表达的空间,这是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重构的基本要求。

体育学术论文篇8

二信息技术辅助健康教育,化抽象为直观,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虽然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户外活动占绝大多数,学生也十分喜欢,但室内健康教育专题也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数农村学校的教室已安装了液晶电视、多媒体教学平台,在理论教学中,通过实物投影仪、电脑、录音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和传媒手段,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打破了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单一的教学模式,激活了学生的感官和思维,把应学的健康知识演化成了丰富、形象、生动、逼真的立体世界,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大了知识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如在四年级健康教育“保护鼻子”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自制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枯燥乏味的理论内容变成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生动形象内容,将趣味性、启发性、知识性、针对性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并通过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从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鼻子,了解鼻子、鼻黏膜的作用;教会学生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养成正确用鼻、护鼻的好习惯,达成了教学目标,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丰富和掌握了基本的健康知识。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成形象生动的生活知识,使学生易学易懂,教学效果明显。

三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应深思的问题

体育学术论文篇9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将其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教学中,还原体育学科的生动与活泼,使其更具实践性与操作性。可以将那些语言所难以讲解清楚的技术性动作要领以直观的图片、动态的视频展现出来,这样更能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上的刺激,能够将理论用一系列的动作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改变以往枯燥的理论讲解,使得教学更具趣味性,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如对于一个较为复杂的动作,如果只是进行讲解配以相应的示范,但并不能将整个动作逐一进行讲解,也不能将瞬间完成的动作进行全面讲解,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利用其定格、重复等特殊功能,将瞬间完成的连贯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小动作,逐一加以讲解。这样的教学图文并茂,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而且更能规范学生的动作,为今后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让学生观看一些奥运会、世锦赛等,这样可以将我们的体育活动与时代、与社会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增长学生的体育见闻,同时也可以激发与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关注体育,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体育学术论文篇10

二、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通过四级为目标,对《要求》所规定的分类多样化要求则较少重视。这一现象已引起部分高校和学者的重视,且已经就体育、艺术大学生英语教学展开相应研究和实践,并已取得部分理论成果。如王严,田慧(2011)等则提出了体育专业学生教学的目标、重点及相关措施,探讨了大学英语大班课的主要弊端并提出一些对策;我们利用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学生对教学的需求,并提出其对三级后英语教学有关师资、课程设置及教材等问题的观点;建立科学的、有新意的大学英语课评价体系,是推动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工作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大学教学评价必须是全面的,实事求是的,着眼于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学生是否达掌握知识、了解文化、是否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在教学评价上,要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三级成绩、四级成绩为标准,以检测、考试、竞赛为方式的局限性评价。建立以大学英语基础知识、技能、、人文素质、课堂表现、考勤等综合评价的标准,形成教学过程、成绩测试、竞赛和学生自评、互评同步进行的综合性和形成性评价体系。

三、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

体育学术论文篇11

课堂教学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因此,教师要坚持站在主导的位置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取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一)可以创建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活动教学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避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运用科学的语言,突出语言的艺术性,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不断的模仿与表现,以此来掌握体育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同时还要为学生营造出适宜的学习环境,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好这一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与思维能力

体育本身有着极强的实践性,通过开展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坚持从基础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同时还要借助语言为体育教学提供帮助,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教师只有具备高水平的语言艺术,才能将体育特点凸显出来,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获取到一定的语言刺激,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三)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不论是对于哪一项教学活动来说,都是需要借助教学质量来进行的。且体育教学的质量也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等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虽然一些教师的自身能力相对较高,但是却难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最终也就不能运用语言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说高质量的语言艺术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缓解学习压力。

二、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

第一,要保证声势变化上的技巧性。对于这种语言来说,其中就包含语势变化、强调音以及降调技巧等。这样才能运用不同的语言效果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第二,要掌握语言速度上的变化技巧。可以说准确的语言就要结合稳定的语速以及语句,这样才能提高表达的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保证自身语气上的准确,避免出现过急或是过慢等现象,同时还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课堂教学环境,适当地调整自身的语言速度,保证教学质量。第三,要掌握好语调上的变化技巧。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保证语言上的情理性,实现优美与高雅,这样才能确保语言的自然与流畅性。同时应当明确的是,教师想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含义,单纯依靠词汇与发声是不够的,所以就要掌握一定的态势与技巧,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态势技巧的准确。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运用好自己的面部表情,做好教学引导工作。

三、运用丰富的形态语言和幽默感

对于语言来说,不仅包含了口头与书面上的语言,同时也包含了形态上的语言,如眼神、手势等。可以说充满教育意义的语言渗透是体育区别于其他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通过言传身教,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让学生产生期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帮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掌握好体育知识,教师就要保证学生注意力上的集中,然后通过示范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与学习。对于教学语言来说,不仅要正规与详细,同时还要保证幽默与风趣,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如在学生学习排球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观察学生,在学生出现动作不规范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幽默性的语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这种语言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同时也活跃了班级的氛围,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目标。通过实践可以看出,教师只有保证自身语言的幽默性,才能创建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纠正自身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综上所述,只有保证自身语言的艺术性,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运用语言艺术,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知识,从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满足身心的发展需求。

体育学术论文篇12

那么,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语言的艺术来引导、启迪、激励、评价学生呢?

一、组识语言要有规范性

小学生上体育课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但同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该做什么,反对什么;练习中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什么活动在先,什么活动在后,有什么要求等等。这些必须借助语言形态清楚地表达出来,做到界限分明,使学生明白无误地遵循和执行。例如,在训练队列对形的时候,体育教师必须清楚地提示学生按照“四列横队”或者“四列纵队”站的站法,并配以正确的手势。在上课过程中,运用规范的组织语言,不仅能让学生明确老师口令的目的,做到“令行禁止”,更能在上课过程中合理运用时间,起到过程流畅,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动作阐述要有准确性

语言的准确是体育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求。体育教学中要准确的运用语言,讲述动作要领,阐述动作概念,准确地把握中心,突出重点,强调要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能够形成他们脑子里完整的动作影像,那么清晰、准确的表达,就能够对这个影像作出合理的诠释,从而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运动表象。例如,在教授篮球原地运球时,手型的动作方法是:五指自然分开,手指触球,手心空出,教师再配合正确的示范动作,学生就会在脑中形成运球时的正确手型,改正以往用手掌拍球的毛病了。

三、启发性语言启迪学生思考

启发性语言能启迪学生的思考,激起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主体处于积极自觉的学习心理状态。体育课中很多练习重复性强,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所以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当学生自身没有学习的内在要求时,教师要善于通过启发性的讲解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当学生有了潜在的学习需要时,教师就应因势利导地把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变为活动状态的动机,使之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在启发时,往往设置“问题”情景,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不应一口气把话说尽。通过教师的提问,为学生开创了宽阔的思维空间,极大地吸引着学生,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启发性语言,改变了学生的被动接受角色地位,让他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四、激励性语言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当我们受到肯定、鼓励和夸奖时,心里觉得很舒坦,增强了信心;但受到否定、批评时,情绪便会沮丧、低落,失去了信心。在体育教学中,采用肯定、鼓励的教学方式,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肯定、赞赏的口吻来鼓励学生,会在学生心灵深处激发他们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评价学生的动作质量时,用“很好”、“不错”、“真棒”、“好极了”等肯定或赞许的语言,就会对学生产生鼓舞的效果,树立学生的信心。相反,如果教师用漫不经心或轻视的语言,就会刺伤学生的自尊,使之产生抵触情绪,甚至精神消沉,进而对体育课产生反感甚至厌恶的心理,因而失去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