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9 09:27:55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篇1

一、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巨著《资本论》的核心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深入地阐释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是单个资本的总和。“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含着保障生产消费的资本的流通,还包含着保障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核心,即如何实现价值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和实物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货币形式转化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问题。

社会总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执行的结果即为社会总产品。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按用途分为生产资料部类Ⅰ和生活资料部类Ⅱ两大部类,按价值构成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三大部分。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要想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要保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发展,可用公式表述为:

I(c+v+m)=Ic+IIc

II(c+v+m)=I(v+m)+II(v+m)

实现条件I(v+m)=IIc

简单再生产是积累的一个现实因素,是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扩大再生产的巨大潜力。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显而易见的推导出I(c+v+m)+II(c+v+m)=Ic+IIc+I(v+m)+II(v+m),由此可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之间的总供给、总需求只有保持数值和比例上的平衡,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开展。

马克思认为,同样的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要想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要保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发展,可用公式表述为:

I(c+v+m)=Ic+I(Δc)+IIc+II(Δc)

II(c+v+m)=I(v+Δv+m/x)+II(v+Δv+m/x)

实现条件I(v+m)>IIc

扩大再生产是对简单再生产的发展与扩充,I(v+m)>IIc表明不能完全实现对生产资料部类和生活资料部类的等价交换,即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要存在多余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显而易见的推导出I(v+Δv+m/x)=II(c+Δc),由此可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之间的总供给、总需求只有保持数值和比例上的平衡,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开展。

二、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适用,通过对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不难发现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由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难以保障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国家进行干预和调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从而确保以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问题。面对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为保障总供给和总需求二者之间的平衡,国家进行了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但需求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难以解决长期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缺乏强制性难以产生有力的调控效果;错误地认为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故而要正确地处理好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我国当下的经济实际来看,从供给端发力迫在眉睫。

以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为基础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相应地,宏观调控方式的选择也要依据马克思的相关经济理论和所处的经济大背景以及实际进行。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需要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在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实施宏观调控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厘清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应该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并且宏观调控手段实现的全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不仅仅是指价值量上的机械相等,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集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为一体的整体平衡,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

三、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指导宏观调控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价值

依据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指出的要想使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就必须保证全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动态平衡。参照这一政治经济学原理,有助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提高生产资料的有效供给,便于实现社会生产的协调发展。社会宏观经济的合理运行,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一原理蕴含着丰富的理性逻辑演绎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逻辑演绎体系得出要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协调社会经济运行状况,这种理性逻辑演绎体系有助于把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现象简化为易于分析推理的公式,这对于我国宏观调控的安排与布局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指导。形成了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智慧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制,强化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价值。

(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中国经济实际相结合的成果,同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需要对我国宏观调控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结合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体系。与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机制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而西方却以私有制为基础,寻求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长。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无源之水,只有把马克思的经典经济理论贯彻落实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实践中来,才能实现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三)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逐步转为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逐步转为质量高效型;经济发展动力由依靠资源、劳动力逐步转为创新驱动。必须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概念是对宏观经济政策思路的全新认知,也进一步指明了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以及落脚点。供给侧改革尽管意味着宏观着力点发生调整,但并不代表全盘颠覆所有经济改革的举措,而是一系列改革举措更明晰、更具体的表达方式,从而有助于带动改革红利更快释放出来。这些举措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使得市场经济的长处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消除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的障碍,形成了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良性循环。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探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供给侧改革和供给学派的理论差异入手,从社会商品部类的平衡角度和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探究,从而得到了立足于实际,发展中高端生产力、提振科技创新的结论。以期能够由远及近的保证我国市场能够繁荣稳定。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依旧放在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深化改革以推进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减少低端生产或无效供给,发展振兴有效的中高端产业供给能力,在维持供给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尽全力提高商品的生产能力。经由政策手段、科技创新、实业经济等措施,以解决我国供给侧现存问题。

一、供给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的不同

1.西方供给学派的现有观点

西方供给学派片面性的强调供给可以创造需求,意图从单纯的供给方面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1]。增加供给和生产动力,最终使用的手段就是减税政策,通过振兴人民储蓄理财的积极性。西方供给学派的思路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过分突出税率在经济中的错误,特别是注重供给侧而对需求侧市场的忽视,只能说是一种完全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例如在今天如果生产大量的机械打字机,是很少有收藏家和猎奇者之外的市场存在的[2]。

2.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现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立足于政府干预的基础上,在考量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保证供给方面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完整性,从而发挥政府经济部门在市场调控和生产资料配置上的领导作用,从而以其在周期性微调的情况下发挥长效的经济振兴作用。

二、社会总商品部类平衡角度的改革研究

社会总产品能够分为两类:其一为能够进入或必须进入生产消费之中的生产资料商品,其二为进入个人消费领域的生活资料商品[3]。在商品部类的平衡性上,生产资料商品需要向生活自理商品提供生产资料,生活商品则必须向生产商品提供消费资料,其中的平衡关系是社会生产消费的基础。举例来说,工人需要买菜做饭来维持工作,生产出的商品换得工资来进行买菜做饭。这之间的比例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产率不变的前提下,扩大生产需要雇佣更多的工人,从而使得工厂能够消化更多的生产资料;但是更多的工人需要企业维持更高的人力成本,让工人能够消费更多的消费商品。如果生产紧缩,或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率大幅度跃进,就会出现供给拥塞的情况,这时的工厂倘若进行人力优化,工人失业或薪水降低,同样也会降低消费商品的需求,造成更大规模的供给拥塞现象。为了避免这种链式经济反应,需要保持平衡稳定的供给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马克思在社会总商品再生产理论的宗旨思想就是部类比例平衡。为了维持市场处于出清状态,控制再生产和部类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才能够使经济进入稳定发展阶段[4]。

大的消费生产部类进入平衡阶段,也就意味着各个细分部类也进入了合理的平衡比例,保证在各个小类之中的生产和需求达到了平衡,这样才能够维持整个社会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之间的正常运转。如果某些小类出现了产品过剩,另一些小类出现了产品不足的现象,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严重的生产资料浪费,甚至会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转。

部类供需不平衡是我国当前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产能失衡是过去经济飞速发展所遗留下来的合理问题。但是如钢铁、煤炭、石化方面产能严重拥塞,重工业领域产能过剩非常严重,因为技术问题,生产效率也较为低下。但是一些轻工业、新兴产业的产能仍然不足,民生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生产资料,发展部分受限。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苏联就面临着国防与民生经济的严重失衡,并且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巨大混乱。这种最深层次的产品部类供需失衡,仍然需要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大化的警惕。

三、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角度的改革

社会主义经济是存在计划特征的市场经济,是在政府部分干预下的自主经济。当前世界,除朝鲜、香港与美国外,全部国家或地区都使用带有政府管控调节的市场经济进行发展。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以最大限度的解放生产力为目标,提高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和产出结构,提升全要素的生产率,适应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人民需求和国家福利。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篇2

关键词:毕节模式 政府主导 政治学思考

作为总书记倡导并支持成立的贵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在过去的20多年里,利用科技的支撑,基本克服了“生态恶化――贫困――生态再恶化――更贫困”的恶性循环,给贵州乃至全国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探索了方向,并且还落实了试验区“小试验,大方向,作示范,探路子”的总体战略。对毕节发展路径进行系统分析,展示后发展地区独特的发展道路与模式,对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毕节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其自然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市场经济传统与市场意识极为落后,它还是社会发现市场的能力、培育市场的水平极为低下,社会群体文化平均水平低,社会开放度相对落后的多民族地区,毕节在执政党理论指导下,发挥我国独特的多党合作的执政方式,成为了经济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典型;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与保护自然环境兼顾的目的,达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利用科技,改善与保护自然,开发自然的典型模式。

毕节模式的基本涵义

(一)理论先导

作为欠发达地区现代化选择的毕节模式,是国家立足当地发展背景的思考,提出了发展目标与基本主题,并进行具体的政治设计,相关试验围绕此主题与路径设计而展开。

针对贵州毕节模式同志曾指出:“实践告诉我们,在同样的政策条件下,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着效益上的差距,其结果将是地区间差距扩大,如果不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并采取有利措施的话,贫困地区将更加落后。面对这一现实,通过对过去工作的反思,提出了用灵活的梯度政策来弥补日益扩大的效益差距,探索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子的问题。也就是说,是以改革总揽全局,坚持从贵州的实际出发,坚持生产力标准,采取一切有利于消灭贫困落后的特殊措施,探索解决贫困落后的特殊措施,探索解决贫困和生态恶化的新途径”。“毕节地区是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试验区。这是毕节地区的情况所决定的,也是别的试验区与全国的其他特区、开发区所不同的,毕节地区作为内陆边远山区,则是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以发展商品经济为目标”。“我们必须对毕节试验区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对自身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这个主题”。

以为代表的执政党具体设计了毕节发展模式的总体框架,即毕节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层次与其他地方的不同比较。具体而言就是:方法是改革开放,手段是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目标是发展商品经济,解决贫困与生态恶化的问题。毕节地委在《关于加强试验区工作的决定》中,明确制定了毕节试验区的根本任务与目标:“围绕一个中心,破解三大难题,提高三个效益”。具体表述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粮食短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理论源于实践,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是历史的选择,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秦如培,2009)。正是政治家的理论论述与政治设计,相关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使试验区的建设一开始就置于政治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毕节地委、行署为此提出了试验区具体的工作思路:“以加速开发扶贫、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为目的,通过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组织建设,促进全面发展;利用政策引导和采取特殊措施,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基础上,把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粮食、人口、生态协调发展”。有人认为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是科学发展理念的最早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对毕节而言,正是开发扶贫的基本内涵;核心是以人为本,对毕节而言,正是统筹解决人的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对毕节而言就是在资源开发中如何建设“两型社会”的问题;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毕节而言就是对三大主题进行通盘考虑,进行系统整治的问题(谭贤齐)。

(二)政府主导

毕节过去20年的成功经验一直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政府处于绝对性支配地位。由于传统文化与经济的落后,思想观念处于相对的封闭状态,毕节试验区不可能,也没有办法与区域发展典型的“义乌模式”、“温州模式”的市场主体发展形态相类比。

毕节模式的政府主导性十分明显。其他模式主要是解决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发展问题,当地的商业传统与市场经济意识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而对于毕节试验区,对环境的保护性开发,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是政府与参与建设的人民首要的考虑。而贫困问题的存在固然有内在的意识问题,但主要还是因为当地的自然与文化传统没有办法自然产生商品经济的思想,更不要说自然形成商品――市场――市场经济的转型,只有利用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资源配置的主导功能,资源要素才有可能向后发展地区转移。

毕节现代化转变形态具有以下的规定性:模式规定性,即毕节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类型,选择的道路必然就是跨越式发展道路;结构规定性,由于毕节政治结构(多民族)、经济结构(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原始农业混合)、社会结构(现代城市、传统农耕、原始农耕结合的民俗社会)、文化结构(现代文明、自然社会与自然文明),毕节现代化发展既不能脱离这些结构的规定,但又必须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超越旧的结构;目标规定性,即毕节现代化必须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主题为目标,实现贫困地区的立体式发展。毕节现代化的基本机理是:以政府为主导、集社会多资源、以扶贫为大局,借可持续快发展,行跨越大战略。这样的机理决定了毕节现代化必然需要具有绝对控制力的政府核心来推行。

(三)多党合作推动与社会联动的结合

毕节试验区利用我国独特的多党合作现代执政方式,极大的发挥了我国各派的政治与社会优势,有效的克服了落后地区在文化传统,市场经济意识,现代经济理论方面的欠缺,体现了派在现行政治体制下的巨大活力。同时,毕节人民在党委与政府的主导下,利用发达地区对毕节地区的对口扶贫政策,利用国家相关单位的对口支持,形成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互动,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为了形成长期的智力支持,在中央统战部倡导和组织下,各派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了“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专家顾问组”。顾问组既结合各党派自身的优势与毕节实践,针对毕节各个发展阶段形成了政治与社会合力,各派与各县市建立了定点扶贫制度,他们分别针对所联系的县市,在决策咨询,项目协调、投资推介、选派干部等方面支持当地的建设与发展。特别重要的是,他们利用现代化的观念与思想,为毕节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的解放,为毕节实现跨越式发展造就了理论基础。

(四)社会型态跨越发展

与传统的社会进步比,毕节试验区在一个基本缺少现代文明的前农业社会(民俗社会),开始建设新型工业化社会与前工业社会。与其他地区同时期的发展相比较,毕节的社会发展是跨越了时代,跨越了历史的进步。其历史纵向发展步伐远远大于其横向比较,对欠发达地区的示范性意义更加重大。

(五)可持续发展型

毕节模式打破了喀斯特岩溶山区不合适人类居住的断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创举。农业生态家园和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建设等多种成功范例,为相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模本。

毕节模式的政治学意义

毕节模式的成功,证明了科学发展观是人类文明成果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政治学意义。

(一)证明了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毕节模式是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主题指导下进行的,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目标与发展方向,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而进行社会发展设计的成功范例,证明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理论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反证科学发展观的普世价值。

毕节模式说明,社会发展既可以带来理论总结,也可以在理论先导下形成新的社会发展方式。毕节模式说明,来源于实际、高于实践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发展,依靠政党与政治家的政治设计,区域发展理论既可以是传递式转移的,也可以是突变性的,路径的选择必须结合当地的客观实际来决策。

(二)证明了党和政府的社会控制和社会发展能力

毕节模式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社会控制与社会发展能力,也证明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政府的作用与地位并非孤立的,在区域不平衡的大环境中,只有依靠强力的政府,才可以缩短发展的时间与距离。这种政治的控制力明确表现在制度保障上,也就是当代政党政治结构的凝聚性与统摄性。

一个完善的政党政治结构必须具有向心力强的凝聚机制,这样的政治结构才不会出现离散倾向,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中,只有形成了政党的“制度轴心”及权力中枢,才有可能达成对社会发展的公识,这也是任何社会群体存在的先决条件。传统的欠发达地区,由于市场意识的缺乏,生产要素与资源要素的缺乏,只有在强力的核心控制下,才有可能达成发展速度的最优化。而新时期以来的改革开放,又使我国社会核心呈现着层级性,利益诉求的不同,必然会消耗控制政治中枢对基层的基本控制,形成地方利益大于整体利益的局面。具体到毕节的三大发展主题,其“生态建设与开发扶贫”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特别在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上就更有可能出现内耗,控制中枢的统摄性就不仅体现在行政管理的制约,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整体战略的最优化。毕节模式给我国后发达地区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系的稳定机制创造了制度的保证范例。

(三)证明了政府对社会资源的调节作用

毕节模式是贫困地区在发展初期,由于区域发展极度不平衡,依靠区域自身的内部资源与能力,依靠市场已经无法解决资源优化配置的情况下,政府用有形之手进行社会资源调节的典范。特别是针对毕节这样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市场机制尚处于无序状态的情况,利用人类已有的知识与智慧进行前期干预是可行也是必要的。由于我国各派在智力上的成功集聚,政治家为解决毕节问题所进行的政治设计,因此具有了解决问题的充分条件。这样可以有效的加快发展进程,降低发展成本,通过政府来制定体现市场发展规律,符合实际情况的市场运行规则。但是,一个区域的经济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只有在外部驱动转化为内部驱动的时候,只有在产生了内生性发展要求与条件的时候,才有可能真正转型。而这些是任何政府与政治势力也没有办法包办的。毕节模式只有实行市场性转型,由外来驱动转变为内在驱动,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社会现代化,而这也是研究毕节模式的成功经验的时候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秦如培.在第二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毕节)上的致辞,2009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篇3

引言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今天,学术界更多地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研究集中在了经济学和教育学上,从供给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理论入手的研究层出不穷,这些研究为该问题的解决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然而,在我们千辛万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寻找出路的时候,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众人皆知的客观存在,或者说对这个客观存在的认识远没有达到本质的回归程度,那就是在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大众的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本质是什么?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角来溯源大学本质如何能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拓宽思路、另辟蹊径?相信这就是本文的意义之所在。

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

(一)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社会背景

自古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将公民社会叫做“politike koinonia”开始,到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首次提出的“市民社会”,再到马克思社会主义者的“市民社会”概念的形成,直至哈贝马斯运用“公共领域”来阐明对公民社会的认识,以及剧变后“公民社会”概念的迅速转换和流行,“公民社会”理论成为当代世界一股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正是缘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建设民主、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公民社会”理论在当代中国乃至全球政治文化中的核心意义也显得愈来愈重要。

当代“公民社会”理论主要是基于“国家—经济—市民社会”三分法来进行阐述和研究,也就是强调文化领域作为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并列的单独一个领域的独立性,这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轨迹不谋而合。高等教育及其组织机构——大学,在现代成熟公民社会的构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是由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其核心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更重要的则是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简单概括,公民社会与高等教育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大学是公民社会构建主体——公民的“养成地”,更是一个国家、社会不断向前的最高精神“引领者”,这正是对大学本质和本职的回归性认识,也是本文成立和展开的核心源发基础。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研究生院教授马丁·特罗(martin trow)博士在《从大众高等教育向普及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1970)、《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变(1972)、《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1973)等长篇论文中,逐步深入地阐述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现在国际上通常用这一划分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通行指数。

在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进程中,作为大学两大核心功能之一的合格公民“养成地”功能发挥作用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从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9年629万人的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9月6日新华网访谈中曾谈到,高校扩招的成就是应该肯定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到来正是对高等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的公民社会属性的验证和回应,而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归罪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则导致我们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坐标发生严重偏离。所以,我们需要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一个再认识:看似高校扩招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短期表象迷惑了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性的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培养“合格公民”、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一个必然结果;其作用是不断提高全社会公民素质,为社会向更高方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一)反思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纠缠”导致了什么?

为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从增加有效需求拉动就业需求到质疑高校扩招“过度”,从调整产业结构到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展开相关理论研究,献计献策。然而时至今日,该难题却依旧未见破解。通过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奥肯定律将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三个主要目标,就业问题归属于经济领域范畴已无可置疑;而通过对大学本质的追根溯源,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民社会属性亦十分明确。如此一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势必出现一个悖论,即将大学作为解决归属于经济领域问题的现实同公民社会中大学的本质的严重背离。高等教育和经济“纠缠”在一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高等教育“庸俗化”,大学发展严重偏离本质。

大学“不是政府、不是企业。从其宗旨、目标、组织、产品等多方面的属性来看,大学属于一种特殊的非营利组织”,尽管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也面临产业化、法人化、私营化等背景和问题,但是,如果从起源和发展轨迹来看,现代大学是由西方中世纪大学演化而来,即是宗教和世俗知识团体的演化物。

因此,尽管大学时刻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现实条件,时刻面临会被“政治化”或者“商业化”的可能,但是始终伴随其发展的核心是传播知识,不顾一切追求真理才是大学的本质和本职。对大学的认识一旦回归了本质,我们就会发现在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注度与日俱增、在面对高等教育无论怎么改革却似乎依旧受到质疑的现象背后,透射出的问题本质是:大学偏离了其无条件追求真理的本质,却被迫“承担”起了“就业”这样经济领域的“功利性”政府责任,其结果当然是“本末倒置”、问题百出。

(二)反思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职?

在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都放在了高校身上,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由“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状况发展到了“毕业即失业“的境况,更是让高校质疑不断,矛头直指高等教育。然而,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不可逆转的发展轨迹中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职?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公民社会”理论中找到了答案。第一,就业问题本质上应归类于经济领域范畴,不应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职责人归为大学,这只是整个国家、社会就业问题中的一个部分而已。第二,就业问题不是大学的本质和本职。构建成熟公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此进程中,高等教育扮演着核心角色,主要原因归于两大功能:合格公民的“培养地”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引领者”。公民社会的构建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具有“合格公民”。什么是“合格公民”呢?简单说来,就是同时具备“公民身份”和“公民素质”的人就是“合格公民”。而在有效地参与民主的政治、经济、道德生活等公民素质养成上发挥核心作用的关键无疑就是高等教育。文化领域的高度发达是文明社会显著标志之一,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对一个国家、社会不断前行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大学的本质是追求真理、引领社会文化和培养合格公民,解决就业不是其本职。

三、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两点思考

(一)思考一:回归大学本质,重塑“象牙塔”精神

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之所以屡步为艰、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好比“没有找对开门的钥匙”一般,一直处于“错位”状态。从“公民社会”理论来看,要想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要充分认清就业问题的经济领域实质和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和本职,改变围绕就业“指挥棒”发展高等教育的现实,把本就不该属于大学本职的就业问题卸下,理清高等教育同经济的“纠缠”,避免“不伦不类”,实现大学本质的回归,重塑大学作为培养“合格公民”和引领社会文化的最高“象牙塔”精神,将注重研究和创新、独立和自由的“大学之风”发扬光大,让高等教育在成熟公民社会构建进程中发挥应有功能。

(二)思考二: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本文至此之前的论述似乎让人不免产生一个疑问:高等教育难道就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无任何关责?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其实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对高等教育质量该怎样进行有效监督而又不影响其本质发展才是重点。

公民社会是凸显公民权利与自由的民主社会。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文化领导权”思想开始,经过帕森斯的“社会共同体”、前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后期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和被称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当代美国政治学家科亨和阿拉托的“重建公民社会”,经济领域从公民社会中分离出去,社会组织和民间公共领域成为公民社会的主体,形成了“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公民社会”三分的社会生活划分模式,从而完成了将公民社会指向社会文化领域的当代转型。大学作为社会文化领域的“引领者”,其核心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大学的本质和本职就该同其核心地位“一贯到底”。如此一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开拓另一种思路:一方面,将大学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责任人”的“桎梏”中释放出来,让高等教育回归本职;另一方面,从成熟公民社会中寻找解决之策:既能对大学起到质量监督又不怕破坏其独立、自由属性的公民社会核心载体——非盈利组织首当其冲。因此,通过民间认证机构的“第三方性”的充分发挥来监督高等教育质量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真正“责任人”——经济领域解决途径的相互配合,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必定会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翻开崭新一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篇4

1、西方完整的国际政治学的确立时期。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战前已初具规模的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在战后以美国为中心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194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汉斯•摩根索发表了其著名的《国家间政治:争取权力与和平的斗争》(PoliticsAmongNations:TheStruggleforPowerandPeace)一书,这是西方第一部系统、完整地介绍国际政治理论的著作。这时期,以美国为首,伴随着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和大学中的国际政治学系纷纷建立的同时,许多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如芝加哥大学教授昆西•赖特、密执安大学教授戴维•辛格、哈佛大学教授卡尔•多伊奇等也相继诞生。

2、国际政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发展时期。在西方,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欧美国际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成果也非常丰富,比较有影响的有肯尼思•沃尔兹的代表作《国际政治理论》,罗伯特•基欧翰和约瑟夫•奈的《权力与相互依存》等。苏联东欧国家到70年代末期也基本上确立了自己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的学系。1976年苏联学者甘特曼教授主编的《现代资产阶级国际关系理论》,1978年华沙大学库库尔卡教授出版的《国际关系理论问题》,1984年苏联出版了甘特曼的《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结构和过程》,这标志着苏联、东欧的国际政治学走向成熟。此外,在第三世界国家,国际政治学的建设也开始发展起来,拉丁美洲国家、印度、埃及和非洲一些国家的学者在国际政治学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政治学也相继建立起来,世界范围内围绕世界新秩序而进行的理论探讨逐步深入。

(二)国际政治学在我国的发展

1、中国的崛起与国际政治学在我国的发展。国际政治学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专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短短几年,有关国际政治理论和实践的文章、专著迅速膨胀。这种新兴专业在我国之所以快速走红,与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融入世界发展格局后的必然学界反应,同时也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当然,还有近年来我国国民频繁出入国门、更多涉及国际事务和国际纠纷的背景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外事干部和新闻工作者进入国际问题研究领域。1963年底,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决定》。1964年,在总理的关切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设立了国际政治系,开始招收国内第一批国际政治专业的本科生。同时,北京和上海先后建立了一批国外问题研究机构,创办了一批国际问题研究刊物。当时由于资料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国际问题的研究和教学多侧重于对国际动态的介绍以及对中国的对外政策进行解释和宣传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的研究与教学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有关研究单位、学会、研究会、大专院校的专业系科纷纷成立,而且国际政治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研究范围也扩大到国际政治的许多重要领域。同时,注意了解和借鉴国外的成果和研究方法,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提出了建立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设想。

2、国际政治学在我国的研究特色。中国的国际政治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为理论指导,提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交往服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点。如有关世界基本矛盾、时代特征、国际统一战线、三个世界的划分、反对霸权主义、国际战略格局、“东西南北”关系、在国际关系中求同存异、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等概念,都具有中国的特色。但毕竟这一学科在中国起步较晚,学科基础还不够雄厚,许多分支领域的专门性研究尚待建立,对于国外有关该学科的发展及主要流派、观点,还需进一步加深了解,以便作出更高水平的评介。

二、我国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状况

(一)国际政治专业本科设置发展情况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的国际政治学科建设重现生机。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恢复了国际政治学系,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暨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先后建立了国际政治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第一批硕士和博士也从师资力量雄厚、最早设立国际政治学专业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培养出来了。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国际政治专家或学者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冯特君、宋新宇;北京大学的梁守德、袁明;复旦大学的颜声毅、俞正梁;南京大学的时殷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乐民、张蕴岭、王逸舟、阎学通等。统计到2012年,我国共有46所高校开设国际政治本科专业。

(二)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就目前我国高校国政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安排看,一般都把政治学设置成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包括: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概论、国际法概论、国际组织概论、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关系、近现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概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政治与外交、各国政治与经济、经济外交、国际安全、专业外语、逻辑学等。除此以外,国政本科生还需要接受通识的必修和选修教育课程,在学制4年的时间中,修满150左右的学分。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准予毕业,授予法学或政治学学士学位。

(三)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就业状况及趋势

从历届国政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首选的方向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其中以攻读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的居多。动态的追踪统计结果显示,每届的考研率都在30%以上(包括第二年、第三年报考成功的)。其次,国家部委和各省市区外事办的公务机构,如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国家安全部、省安全厅、市安全局等部门,是国政毕业生的考公对口选择单位,每届毕业生都有进入该类机构的成功案例。再次,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语言优势,许多国政毕业生也进入电台、报社、杂志社等新闻媒体或有着广泛对外联络和国际业务的银行、证券、外企、国企工作。安博教育集团有关于国际政治专业的就业前景调查报告,其中的数据显示,国政毕业生的专业与职业匹配度、毕业两年薪酬指数、职业级别指数、舒适度指数均高于各专业平均值;毕业一年薪酬指数、应届就业率指数、毕业深造指数、发展前景指数、创业指数、全球化指数、学习压力指数均低于各专业平均值。

三、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特色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轨迹,国内外高校相关国政专业的开设、发展、勃兴、沉静与反思,以及国政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现状及前景,充分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高端理性、基础打造高素质公务外联人才是国际政治本科生的专业培养特色。

(一)国政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和要求

国政专业要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素养和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相关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国际政治、世界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受到国际政治和国际形势研究、社会调查和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二)国政专业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特色

国际政治专业,培养学生的重点应放在思维方式的训练方面,即国政学生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和理性维度:纵横捭阖的视野、权衡博弈的智慧。这是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专业赋予其学生的理性储备。国际政治专业的毕业生,也许而且理应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哈佛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卡尔•多伊奇曾说过:“国际政治学理论是一门关于人类生存的艺术和科学。在我们这个时代,研究国际关系就等于探索人类的生存之道。假设人类文明在今后30年内毁灭,其原因将不是饥馑或瘟疫,而是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我们能够战胜饥荒和瘟疫,但却无法对付我们自己铸造的武器威力和我们作为民族国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1]国际政治学实际上就是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国际大事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寻出国际局势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国家与国家的政治交流为核心,同时辐射研究一切跨国事务。随着世界情势的发展,国与国的联系已不仅仅局限在政治一面,经济与文化因素也同样重要,这就是国外的国际政治学者往往把国际政治等同于国际关系的原因,因为国际政治强调关注国与国之间的全面交流。举个实例。2011年10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至6.3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继续刷新汇改以来的最高记录。我国外交部、商务部和央行12日对美国当日通过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立项预案均表示坚决反对,认为美国此举旨在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严重违背了世贸组织规则,严重干扰了中美经贸关系。中国为什么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不是意味着人民币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到更多的东西吗?为什么我们一直要抵抗人民币的升值呢?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有大量的美元储备,如果把美元的储备比作我们的存款,那么美元贬值,就相当于我们的存款缩了水。如果汇率一再下跌,这些缩水的存款亏损,将要大于进口成本下降的利益。看看,这就是国际政治的博弈智慧。如何在国际关系中权衡利弊,各取所需,需要有高超的国际政治的外交智慧。

(三)国政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特色

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法律密不可分,再加上“国际”的元素即外语的需求,国政专业学生应该具有复合型、应用型的知识结构。目前国内高校的国政本科专业,依据不同的学校背景、学养体系和市场导向,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专业特色。中国人大、复旦、北大这些学校,国政专业历史悠久,而且傍依名校名家,专业修养甚是了得。一些新兴的国政专业,也在积极探索发展新路,有的已经成功达成双学位教育体制,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法学、政治与英语的双专业、双学位相融互济,惠及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更惠及学生的未来就业前景。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事务系的国政专业为例。该专业很年轻,2001年创办,但仅仅10余年的时间,上外的国政专业由于定位清晰,扬长避短,如今已发展成为以外语为特色,与法律相结合,知识面宽广,学科结构合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一个中心,三个模块”体现了上外国政的办学经验。一个中心是指,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上,削减了相对枯燥的理论课程,保留了《国际关系理论》、《外交学》等经典课程。三个模块是指法学、经济学和逻辑学。在培养方案中,开设了一些重要的法学课如《宪法》、《国际私法》、《国际商法》等;经济学课程有《西方经济学》、《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关系》等;逻辑学模块则包括《形式逻辑》、《社会心理学》等课程。此外,秉承上外传统,该专业重视英语教学,开设了包括《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学生毕业时被要求通过英语专业八级,几乎能够立即胜任高级英语类工作。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篇5

2008年夏末以来,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虚拟经济泡沫破灭,实体经济全面衰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的“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出现了新变化,部分国家还伴随着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这也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许多素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变“危机”为“契机”,开展富有成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树立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关于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西方学者和领导人众说纷纭,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是“透支消费”“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以及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所造成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德尔维什就认为是“过分自由的市场经济导致了轻率的冒险,这些冒险最终扰乱了企业本身”。罗马尼亚籍欧洲议会议员博什蒂纳鲁也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大、发展速度之快,表明布什政府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彻底失败。”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谈到金融危机对各国的影响时,得出以下结论:“过去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这次危机中遇到的困难要比相对保守的国家更大。”另一类认为产生这轮危机的根源和实质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和基本经济制度。美国著名经济专栏作家罗伯特·塞缪尔森曾指出,“长期以来,过度借款、过度投资和投机活动主宰着商业周期”,“资本主义固有的不稳定性是罪魁祸首”。一些西方政治活动家甚至由此断言:“新自由主义模式不可持续,激进市场式资本主义已经完结,资本主义体制面临转型。”德国联邦议院社民党议会党团主席施蒂戈勒和捷克众议院主席弗尔谢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特别是在“概论课”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章的教学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深刻剖析这场发端于美国的危机仍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产物,仍然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接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商品滞销,股市崩溃。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便是最集中的体现。而这次金融危机则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这一规律,生产过剩不再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现为虚拟的“有效需求旺盛”,甚至表现为有效需求“过度”,即出现了经济泡沫。所以,只是危机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由“供给过多”变为“需求过旺”,以此掩藏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仍然存在,经济危机便仍将继续甚至更加频繁。

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也受到了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比例失调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但这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绝不可能发生全面生产过剩危机。这是因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对抗性矛盾的根源。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偶尔出现的生产总量与需求总量不相适应的现象,并不会形成全面的“生产过剩”。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可以使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政策,灵活恰当地配置社会资源,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另外,这次金融危机虽然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压力,但也为我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及并购国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因此,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复杂多变的危机中,统揽全局,沉着应对,善于捕捉发展机遇。

二、利用金融危机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热爱国家与人民的情愫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居功到伟。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冲击,同时,以危机为借口的各种贸易保护,特别是美欧等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的针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各种限制、歧视性政策,也为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至少要实现三个教育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金融危机的危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念。当前的国家安全不仅包括领土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等新型安全。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并对我国的信息安全、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在应对危机的行动中,一些西方大国倚仗其经济实力推行强权政治,公然支持“藏独” “疆独”势力的活动,公然挑衅我国政府的权威。其间,一些国家滥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实施所谓的“轮胎特保案”,使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我国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不利于我国的稳定和安全。

2.通过分析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以及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针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各种限制、歧视性政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国家主权是指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内外事务、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是不容侵犯的,否则,就会沦为其他国家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引发这轮金融危机原因是复杂的,但根本原因是资本家为赚取暴利而滥用金融杠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保护民族工业和品牌,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西方发达国家并未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反而仍在寻找借口甚至进行经济殖民化。例如,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的“鼓励购买美国货”等条款以及依靠世界储蓄货币地位乱印美元的做法,被公认为是用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将金融危机的后果转嫁给其他国家。这表明,他们所标榜的全球意识,只是对其他民族国家设下的圈套,损害了被转嫁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些做法往往是损人不利己的,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限制使美国的消费者不得不掏更多的钱去寻找替代品。

3.以我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效果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面对金融危机,我国的政府是负责任的。温家宝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开幕式上曾指出,中国的应对措施“是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的,既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应急之举,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长远之策”。面对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中国政府化“压力”为“动力”,制定实施一揽子计划,“全面扩大内需,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推动中国经济均衡发展;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推动中国经济集约发展”。而且还分别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派出多批采购团,加大进口力度,购买美国国债,向世界各国提供更多的贸易投资机会,为帮助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年保八的目标已达成,中国率先走出这轮全球衰退已是事实。

三、利用金融危机引导青年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这次金融危机已暴露出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弱点及无助性。华尔街大亨用美国财政部的巨额援助资金去派发奖金,金额为184亿美元的奖金已达到华尔街历史上第六高的奖金水平。显然,这种极端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正在接受全世界的审视和批判,其结论就是金融危机已演变成为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2009年4月20日的美国《新闻周刊》有篇题为“基督美国的末日”的专题报道,文中引用了2009年3月份公布的美国Trinity学院进行的2008年度“美国宗教信仰调查(ARIS)”的调查结果,即美国公民认为自己不信仰任何宗教的数量几乎是1990年的2倍,从8%上升到了l5%;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的百分比也下降了10%,从1990年的86%下降到了现在的76%。《新闻周刊》的读者调查也显示:布什时代有69%的人认为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而现在仍持此观点的只有62%;有2/3的人认为宗教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力在变小;认为宗教可以解决所有或大部分问题的人数也创下了历史新低,只有48%。因此,该报道所得出的结论是,基督上帝并没有死,但是在美国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他的影响力已经降到历史最低点。

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必须从美国霸权话语误区中走出来,宣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为保护民族文化尽力尽责。在“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强化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以我国古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名言为示;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见利思义”“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公而忘私”“俭,美德也,古人之所宝也”等古训为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大学生中得以延续和升华。

四、利用金融危机帮助大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

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冲击着大学生的生活。经济收入水平的降低和就业岗位的减少是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而经济收入水平的降低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家庭,使得家庭支付学费的能力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和家庭环境的不稳定。这对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业和就业等必然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金融危机直接冲击就业市场,使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金融危机造成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过重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业是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就业形势越严峻,就越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新生入学开始就将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列入必修课,完成以下教育任务: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引导大学生客观、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解疑释惑、稳定心态。

第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相应的也必然会产生大众化就业的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引导大学生认清这种转变,使他们直面现实,进而掌握大学生就业工作主动权,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使其科学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恰当定位,防止“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极端现象发生,使大学毕业生自觉认同“先就业,后择业;以就业求生存,以择业谋发展”的观点。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篇6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明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触目惊心的数字,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高校办学、治学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社会、学校的原因。

1.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总量压力增加。高校毕业生从2006年的4l3万人增至2009年61l万人,到2010年的630万人。毕业人数的急剧增加,使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2.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就业影响更加明显。2010年高校630万毕业生,加上历年未就业人员,超过700万的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可以说,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找工作,是社会对“80后”这代人的又一次考验。

(二)大学生的主观原因

1.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大学生的择业观和成才观滞后于就业体制改革,择业期望值过高,毕业生大多选择在东部沿海等中心城市就业.对急需人才的基层、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却少人问津;向往机关、事业单位,很少人考虑民营企业,更少人考虑自主创业。2008年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显示,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

2.就业能力差。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学习成绩优良,而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等十分欠缺,择业时很难让用人单位满意。

3.就业心理脆弱。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毕业生持有不同的就业心态,很多毕业生存在自我认识过高、理想脱离实际、心理封闭、害怕困难等问题,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弱;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差;自卑感强,缺乏自信,与人交流、沟通存在障碍,等等。

4.精神追求欠缺。现在的毕业生是“80后”,且独生子女较多,从小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上较脆弱,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很不完善,精神信仰匮乏,缺乏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往往一遇到困难就畏缩退却。

5.缺乏职业道德,诚信意识薄弱。一些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具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对个人的发展考虑过多,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和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缺乏诚信意识,违约离职、频繁跳槽现象普遍,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接收计划。

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给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大学生充分、全面、安心、满意地就业。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效途径。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应根据新形势发展进行转移,就业指导必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地位,把就业教育融于平时的思想教育中,作为大学生教育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来进行。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就业实际、切身利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最好时机,而且是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以涉及学生利益的就业指导作为新的工作重点,是思想教育突出人性化的具体体现,是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我们要紧紧把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动态、新特点、新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细、做实,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以下在问题。

(一)对就业指导内涵认识不足。

就业指导部门承担着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压力,就业指导工作强调服务功能,重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主要将力量集中于搜集就业信息、为学生咨询就业政策、组织学生参加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或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却忽视了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择业观、就业观、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造成大学生求职障碍的思想问题和职业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

(二)就业指导工作定位不准。

就业指导往往定位于“就业”指导,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才进行就业教育,未毕业的学生“事不关己”,出现就业教育工作“前松后紧”的局面,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

(三)就业指导人员相对不足、渠道单一。

就业指导工作只靠职能部门、部分学生工作人员及个别教师参与,不能引起各层面的人对就业问题的高度关注,由于人手不足,难免出现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就业信息多,就业观念教育少;讲普遍性问题多,解决思想疑惑少;介绍方针政策多,敬业精神培育少;学生盲目就业的多,深思熟虑的少等现象。

毫无疑问,大学生在就业环境中所暴露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的问题,与当前高校忽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思想教育息息相关。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就业形势政策教育。

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教育,积极宣传国家和各地区的就业政策,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充分做好面对现实、面对困难的思想准备,要继续利用讲座、论坛、网络、新闻宣传媒体等多种方式,坚持正面教育,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动员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和农村去,在校园中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工作。新出台的征兵政策的征兵对象主体倾斜于大学生,鼓励更多的毕业生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广东省为吸引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自2009年起,每年招募16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服务,制定了《广东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实施意见》;为鼓励毕业生走创业之路,2009年至2011年,重点扶持40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为2000名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系统的创业辅导,组织6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走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理念教育。

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能只抓就业环节,而必须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把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新生军政教育、形势教育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中,渗透到社会实践和实习中,引导学生从确立职业发展目标起步,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认识到综合素质在今后就业和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增强其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学生能对照自己,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在新的就业环境和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合在就业指导中全程为学生服务,要将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就业作为思想教育新的着力点。改变思想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发挥思想教育主渠道作用,使思想教育工作贴近学生实际,针对学生所关注的就业问题,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功观教育,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服务意-in、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确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相互尊重的职业道德观,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教育和激励学生自强不息,树立追求先进科学知识、做合格人才的成才观,鼓励他们要凭借自身的优良素质参与公平竞争.从容选择自己的用武之地,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教育毕业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正确评价自己,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不要把收入高低作为评价职业好坏的唯一标准。职业是无贵贱的,正所谓“行行出状元”,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学历深浅,工作性质如何,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就能从就业“寒冬”中突围而出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篇7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明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触目惊心的数字,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高校办学、治学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社会、学校的原因。

1.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总量压力增加。高校毕业生从2006年的4l3万人增至2009年61l万人,到2010年的630万人。毕业人数的急剧增加,使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2.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就业影响更加明显。2010年高校630万毕业生,加上历年未就业人员,超过700万的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可以说,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找工作,是社会对“80后”这代人的又一次考验。

(二)大学生的主观原因

1.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大学生的择业观和成才观滞后于就业体制改革,择业期望值过高,毕业生大多选择在东部沿海等中心城市就业.对急需人才的基层、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却少人问津;向往机关、事业单位,很少人考虑民营企业,更少人考虑自主创业。2008年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显示,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

2.就业能力差。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学习成绩优良,而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等十分欠缺,择业时很难让用人单位满意。

3.就业心理脆弱。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毕业生持有不同的就业心态,很多毕业生存在自我认识过高、理想脱离实际、心理封闭、害怕困难等问题,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弱;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差;自卑感强,缺乏自信,与人交流、沟通存在障碍,等等。

4.精神追求欠缺。现在的毕业生是“80后”,且独生子女较多,从小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上较脆弱,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很不完善,精神信仰匮乏,缺乏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往往一遇到困难就畏缩退却。

5.缺乏职业道德,诚信意识薄弱。一些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具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对个人的发展考虑过多,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和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缺乏诚信意识,违约离职、频繁跳槽现象普遍,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接收计划。

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给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大学生充分、全面、安心、满意地就业。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效途径。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应根据新形势发展进行转移,就业指导必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地位,把就业教育融于平时的思想教育中,作为大学生教育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来进行。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就业实际、切身利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最好时机,而且是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以涉及学生利益的就业指导作为新的工作重点,是思想教育突出人性化的具体体现,是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我们要紧紧把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动态、新特点、新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细、做实,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以下在问题。

(一)对就业指导内涵认识不足。

就业指导部门承担着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压力,就业指导工作强调服务功能,重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主要将力量集中于搜集就业信息、为学生咨询就业政策、组织学生参加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或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却忽视了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择业观、就业观、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造成大学生求职障碍的思想问题和职业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

(二)就业指导工作定位不准。

就业指导往往定位于“就业”指导,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才进行就业教育,未毕业的学生“事不关己”,出现就业教育工作“前松后紧”的局面,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

(三)就业指导人员相对不足、渠道单一。

就业指导工作只靠职能部门、部分学生工作人员及个别教师参与,不能引起各层面的人对就业问题的高度关注,由于人手不足,难免出现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就业信息多,就业观念教育少;讲普遍性问题多,解决思想疑惑少;介绍方针政策多,敬业精神培育少;学生盲目就业的多,深思熟虑的少等现象。

毫无疑问,大学生在就业环境中所暴露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的问题,与当前高校忽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思想教育息息相关。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就业形势政策教育。

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教育,积极宣传国家和各地区的就业政策,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充分做好面对现实、面对困难的思想准备,要继续利用讲座、论坛、网络、新闻宣传媒体等多种方式,坚持正面教育,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动员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和农村去,在校园中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工作。新出台的征兵政策的征兵对象主体倾斜于大学生,鼓励更多的毕业生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广东省为吸引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自2009年起,每年招募16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服务,制定了《广东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实施意见》;为鼓励毕业生走创业之路,2009年至2011年,重点扶持40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为2000名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系统的创业辅导,组织6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走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理念教育。

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能只抓就业环节,而必须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把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新生军政教育、形势教育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中,渗透到社会实践和实习中,引导学生从确立职业发展目标起步,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认识到综合素质在今后就业和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增强其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学生能对照自己,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在新的就业环境和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合在就业指导中全程为学生服务,要将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就业作为思想教育新的着力点。改变思想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发挥思想教育主渠道作用,使思想教育工作贴近学生实际,针对学生所关注的就业问题,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功观教育,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服务意-in、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确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相互尊重的职业道德观,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教育和激励学生自强不息,树立追求先进科学知识、做合格人才的成才观,鼓励他们要凭借自身的优良素质参与公平竞争.从容选择自己的用武之地,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教育毕业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正确评价自己,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不要把收入高低作为评价职业好坏的唯一标准。职业是无贵贱的,正所谓“行行出状元”,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学历深浅,工作性质如何,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就能从就业“寒冬”中突围而出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篇8

经1997年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并轨和1999年高校正式实施扩招战略,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自2003年开始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攀升,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问题给社会、大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就业的“量”的角度考察,由于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巨大,且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等结构性矛盾,加之未就业的往届大学生的积累,导致就业压力大,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从就业的“质”的角度考察,即学生就业的满意度和稳定率存在问题,学生就业的低层次化现象,专业的对口率和频繁跳槽问题值得关注。具体体现如下:

求职竞争激烈甚至残酷、突显就业问题,从相关新闻媒体报道可以看到,每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或人才市场招聘时,场面何止是“壮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岗位日趋普通,甚至低档化,大学生“卖肉、卖报”的报道曾引起全国民众的关注,大学生毕业后从事如此简单、低层次的工作,一方面反映了目前社会用人方面的不足,一方面也反映出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出身高校的毕业生求职的困难;大学生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跨入社会后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无奈之下只得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造成了人力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值得关注,主要体现在就业满意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在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大多能够端正心态,积极就业,但美好的心理预期与工作现实的差距往往使大多数学生会在工作的初期产生心理落差,频繁跳槽的现象就在所难免。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法律视角分析

在当前社会,无论西方国家还是我国,行政权己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无论从经济社会环境或者是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无不体现着国家权力的作用。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表层看来是毕业生及家庭的私事,然而对于处在行政国家建设中的中国来说,政府无疑主导并参与了这一过程,从宪法与行政法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更是勿容置疑的,适合的就业法律环境与政府的努力息息相关。

(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问题

伴随经济的改革发展,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和国家行政权的支配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例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列入教学计划必修课等措施,但在有些方面仍存在着可进一步完善之处。

1、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不尽合理,行政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在发展模式基本为“升格”和“改制”的单一发展模式,造成了偏重于知识传授和理论研究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过分趋同的高等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必然造成人才的高消费和人才的严重浪费。因此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宪政法治建设的普遍规律为指导,分析和探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例如,近几年来,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面所进行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2、高校盲目扩招带来了相关问题,扩招不是问题的根本,问题是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有结构并不完全匹配,从经济结构来看,以低端劳动力需求为主导的外贸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制约了以中高端劳动力需求为主导的新兴劳动力市场规模的发展,因而,需要国家协调教育与经济发展间的匹配问题。

(二)用人单位用人的不规范行为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浪潮中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选人用人不规范、不科学,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发展,也影响了选择人才的成功率。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用人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情形层出不穷,主要体现如下:一是拒绝与毕业生签定劳动合同,回避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毕业生应有法律权利得不到保障,如工作时间、休假等其他福利待遇都不能依法享有;二是在试用期问题上采取不写入劳动合同或用工表中,或者根本不提供书面协议,以逃避相关责任;三是以获得廉价劳动力为目的,将毕业生放到生产一线,但锻炼期满后以各种理由解聘,损害了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四是变相的乱收费,例如收取毕业生押金、服装费等相关费用后以各种理由将毕业生解雇,而相关费用则不予以退还,而《劳动法》及教育部相关的明文规定,任何单位不得扣押求职者相关证件,不得收取押金等费用;五是就业歧视现象普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出于不同的目的,往往对应聘者的年龄、性别、身高、血型等方面作出不合理规定,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要受到平等的保护,而不得受到歧视,如果存在特殊规定,必须有合理的理由和根据。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通过宪法和法律途径获得救济。”

(三)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人才市场与高校招生就业部门的直接合作远远不够,双方还存在脱节或者低档次的合作,“高校管理呼唤法治化,离不开严格公正的行政执法和司法救济”,更为主要的原因是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缺乏有效的整治措施和长效机制。我国的司法救济还不完善,相关救济理论及实践存在空白,可操作性急待加强,同时从我国教育法治实践来看,政府部门监管或者“执法”是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这也给侵犯毕业生就业的权利提供了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此情况下,传统的宪法原则已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形式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更新。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法律环境的构建

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已经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治国方略,法律在解决许多社会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必须拿起法律的武器,运用法律的力量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阻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障碍。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法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高校改革不只是政策指导,还需要以法律性文件的形式赋予其适当的权利和灵活度,引入“功能性权力分立”和“公务分权”理念,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行不同层次教育要求水平不一的政策,如对高职教育实行宽松政策。对学校参与就业服务提供一定的环境,尝试赋予学校在就业服务市场中一定的法律性权利,从而构建学校—政府—社会紧密联系的就业服务体系。

(二)完善就业服务相关立法

当前大学生就业除了一部分确实是无业可就的弱势群体外,大部分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由于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用人不规范、不合法所造成的,而行政主管机关没有完全尽到自己的监管之责,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由于没有相关立法规定而处理不力,加剧了当前社会的就业问题。

1、针对目前用人单位歧视现象屡屡出现,加紧实施《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制定《反就业歧视法》都显得十分必要,并消除现有法律中的歧视性规定,不少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规章都有歧视性的规定,如男女退休年龄问题和性别歧视等,需要有关部门修正这些法规。

2、完善现有法律,如《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残疾人保障法》中的制度性规定,使这些法律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好的解决就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大学生毕业前实习期间劳动纠纷的解决问题就是法律上的相对空白。

3、完善相关法律的程序性规定等内容,明确专门机构和申诉程序等问题,增加法律的可操作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没有规定劳动行政部门享有对就业歧视的处罚权,只是在法律责任章节中规定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行政权具有主动性的特点,它可以使违法者立即受到法律的制裁,可以迅速恢复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可否尝试赋予劳动行政机关对就业歧视的用人单位有行政处罚权,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行政处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依法加强行政权介入强度

制定法律固然重要,但执法,加强执法监督更为重要,行政机关介入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定、颁布法规方面,也不能局限于事后的处理上,要全方位的介入,主动介入,要把此项工作日常化,要深入到方方面面,做到“事先有规定,事中有监督、事后有救济”。行政机关要积极地介入到用人市场中去,对用人单位的选拔、录用等程序加强监控,对于其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处理,建立“协商一仲裁一诉讼”程序进行维权,提高纠纷解决效率。

推进行政机关介入深化,首先是在执法过程中要加强行政指导,而且这种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基于国家的法律,政策的规定而作出的。第二,在用人单位用人过程中要加强执法检查,深入到用人单位进行实地执法,有效地了解、掌握用人单位的运行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在获知用人单位违法、违规情况下要及时予以调查了解情况,对用人单位的行为作出认定和处理。最后,要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完善举报制度,要让求职者或劳动者了解违法举报制度、通道,注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健全司法救济途径

对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的上述不作为现象,现有制度中并没有适当的司法介入,或者程序过于繁复,在具体操作中不利于很好的解决相关的问题,因而,可以适当引入和加强司法救济的途径。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篇9

2013年,国际劳工组织了以“风险的一代”作为副标题的《2013全球青年就业趋势》的报告,通过数据和例证说明了全球性的青年就业难的问题。中国青年就业难问题也在其中。

中国青年就业难最突出地表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自从1999年大学扩招政策以来,各地的高等教育规模极速膨胀,大学生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99万,是1998年(108万,大学扩招前)的近7倍,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27万人,相比“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毕业生人数增长了近30万,再创历史的新高而被冠以“史上更难就业季”称号。

急剧增长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引起了我国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专家学者也纷纷展开了讨论和研究。国外学者从高等教育体制和性别的因素分析了年轻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情况 (Paola Potestio,2011:880-892)。国内已有的研究则大致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求职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选择、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等四大方面进行分析 (李春玲,2012:45-46),根据发展的观点,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内因,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多种原因之中,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则是其真正的内因。

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中,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方面。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人力资本是基石,是获得就业机会的“敲门砖”,社会资本是桥梁,是人力资本得以展示的中介。在校大学生或者是刚走出校园寻找工作机会的大学生,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主要来自于家庭,比如: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工作状况、父母的收入状况等(郑洁,2004:111-118;文东茅,2005:58-63)。人力资本主要来自于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先赋因素包括性别、外貌、生源地等,自致因素包括所学专业、学习能力、外语水平、学校名气、政治面貌等(陈海平,2005:8-15)。

究竟作为人力资本之一的英语水平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否有影响,具体从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影响有多大,我国全国范围内各大中小学、乃至大学的 “英语热”是否有必要和价值……本文将基于人力资本视角,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数据,以家庭背景、户籍、政治身份和学校类型等为控制变量,主要分析英语水平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①。

二、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一)关于人力资本对就业的作用的研究

1960年,舒尔茨(T.W.Sshultz)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一个经济的观点》的著名演说,正式提出了“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的概念,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并认为“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由此可见,“人力资本”的产生一开始就和人类的知识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划分,跟研究的需要和个人的倾向,以及某个因素或者变量发生作用的机制、目的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本文则将政治面貌、学校类型、家庭背景这几个因素归为人力资本进行分析。

张安国和张宇明的抽样调查发现,高校的党员毕业生比非党员有着更高的入职薪酬 (张安国、张宇明,2013:129-134)。孟大虎等人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显示,中共党员身份对大学毕业生求职的结果影响力很大,并认为党员身份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有影响 (孟大虎、苏丽锋、李璐,2012:24-25)。陈成文和谭日辉通过研究发现,学校名气地位获得机会和收入没有显著的作用(陈成文、谭日辉,2004:31-35)。

(二)关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的研究

语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交流工具,学者张卫国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的命题,认为语言附着在个人上表现为一种人力资本(张卫国,2008:145)。全球60亿人口中,有3.8亿人的母语是英语,2.5亿人的第二母语是英语,12.3亿人学习英语,33.6亿人和英语有关。英语作为众多语言语种当中的一种,属于通过后天教育和学习而获得的自致性的人力资本。作为自致性的人力资本,英语在一定的情况下能够产生相应的效益和回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群所使用和重视。

英语作为诸多国家的第二语言,对它们的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引起了外国学者的广泛研究。Mohammod Moninoor Roshid和 Raqib Chowdhury提出,全球化和英语语言的关系暗示着在就业市场中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两位外国学者通过研究在澳大利亚的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对于他们在就业市场的作用,认为英语水平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前景有着重要影响 (Roshid & Chowdhury,2013:68-81)。

英语水平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和检验,大多数的研究和讨论一致认为英语水平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大部分的研究只是基于北京、贵州和辽宁的高校进行的抽样调查,范围有限;而且所选取的高校或者是普通高等院校,或者是重点大学,或者是高职高专院校,没能囊括全部的高校类型,样本层次比较单一。如果在调查地区范围更加广泛、调查样本所在学校层次更加多样等情况下,英语水平对大学生就业是否真的会产生影响呢?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和创新

人力资本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和结果中的重要因素,也是研究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角度。弗里曼研究发现拥有大学学历的工人收入水平不断下降;Thurow L.C.& Lucas R.E.B、Tinbergen认为人力资本对于大学生就业与否、工资水平的高低产生影响,这个影响还受到职位、工作技能、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干扰。我国的学者一方面认为人力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认为人力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仍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黄敬宝,2009:192-200)。

那么,到底英语水平、政治面貌、学校类型等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何种影响,这是现实生活中经常讨论的话题,也是本文研究和分析的主题。

(二)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2013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项目对国内13所高校(南京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广州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长沙民政职业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冀中职业学院)进行的调查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具体研究方法:通过统计学软件stata13.0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包括变量的基本描述统计、变量间的列联表分析,以及相关变量的Logit回归分析。研究和分析政治面貌、学校类型、户籍等控制变量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分析英语水平对就业的影响。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数据的预处理和描述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线性回归和Logit回归分析。在分析前对学校、政治面貌、英语水平等自变量进行了预处理。将“学校类型”分为3类,1代表重点大学,2代表普通大学,3代表高职院校;将“政治面貌”分为2类,0代表非党员,1代表党员;将“英语水平”分为3类,1代表不好,2代表一般,3代表好;将“性别”分为2类,0代表女性,1代表男性;将“户籍性质”分为2类,0代表农业户口,1代表非农业户口;将“年级”分为6类,1代表大一,2代表大二,3代表大三,4代表大四,5代表研究生,6代表else(其他);将“家庭背景”细分为“家庭收入”、“经济评价”两个方面,并将“家庭收入”分为15类;将“经济评价”分为5类,1代表很不好,2代表不太好,3代表一般,4代表较好,5代表很好。因变量“就业”则细分为“单位类型”和“月薪”(对月薪取对数)两个方面,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政治面貌不同,大学生所在的学校类型的人数比例也不同,尤其是在党员这一块,学校类型层次越高,党员的学生比例越大。第二,从大一到研究生的年级变化随着非党员到党员政治面貌的变化而变化。在非党员人数比例中,年级越大,学生人数比例越小;在党员中,年级越大,学生的人数比例越大。第三,农业户口在政治面貌中的比例随着非党员到党员的变化,从52.12%减少到50.31%;非农业户口则从47.88%增加到49.69%。第四,公有制单位类型在政治面貌中的比例随着非党员到党员的变化,从35.57%增加到52.16%;非公有制单位类型则从64.43%减少到47.86%。

由此可见,政治面貌与学校类型、年级、户籍、单位类型存在一定 的相关关系,政治面貌的不同,学校类型、年级、户籍、单位类型也随之变化,且基本上呈正相关的变化。

随着学校类型层次的降低,公有制单位的大学生人数比例越来越小,从55.76%减少到23.96%;非公有制单位的大学生人数比例则越来越大,从44.24%增加到76.04%。高层次的学校类型中,公有制单位的大学生比例比非公有制单位的大学生比例高;低层次的学校类型中,公有制单位的大学生比例比非公有制单位的大学生比例低。

(二)发现与分析

通过以上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就业”细分为“单位类型”、“月薪”,我们所讨论的人力资本视角下英语水平及政治面貌、学校类型等人力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就是指这些人力资本对“单位类型”和“月薪”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政治面貌”、“学校类型”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有显著影响,这与许多专家和学者的观点一致。比如有学者在北京地区的调查研究提出,知名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于非知名院校毕业生,党员学生比非党员学生在体制内就业更具优势(董克用、薛在兴,2014:62);“政治面貌”、“学校类型”、“性别”对“月薪”有显著的影响,也与很多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比如陈海平在湖南所做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政治面貌对收入水平有显著影响 (陈海平,2005:11),胡永远等人的调查分析发现,“211重点院校”的学生找到工作后的工资要比专科院校高出约30.8%、“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高出约16%,而性别收入差距的存在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女性和男性的收入差距存在并且不断拉大 (吕康银、朱金霞、张丽,2013:163-167)。同时,这些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也是人们直觉所认为的,跟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基本上是吻合的。

第二,“英语水平”一直是家长、学生个人都极其重视且越来越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的人力资本投资,也是当今政府、用人单位、学校(不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极为看重的重要能力,同时也是许多学者认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我们应当深思英语是否值得大学生、甚至中小学生花上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提高,也值得用人单位认真考虑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是否真的有必要以“英语水平高低”为录用的关卡,更值得政府和学校反思对英语教学、考试制度的设置是否妥当和必要!

第三,“家庭背景(包括家庭收入、对家庭经济条件的评价)”也是人们认为会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的人力资本,也是许多学者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并认为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如孟大虎等人认为,大学生的家庭收入越高,其保留工资水平就越高,否则该大学生就有可能宁愿不就业(孟大虎、苏丽锋、施璐璐,2012:88-89),黄敬宝的抽样调查提出,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显著的,高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就业率是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1.528倍 (黄敬宝,2009:196)。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背景(包括家庭收入、对家庭经济条件的评价)”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初值收入没有影响,与前面的这些学者的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因为在此模型中,“政治面貌”、“学校类型”和“性别”等控制变量的存在,对“家庭背景”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影响,从而导致“家庭背景”对“就业”的影响不显著。

五、总结及讨论

本文通过对2013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主要分析作为人力资本的英语水平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于本文使用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影响因素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和结果中发挥的作用,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人们直觉认为或者盲目看重的东西(比如英语水平)其实在大学生就业过程和结果中影响并不显著。2014年12月,我国政府颁布高考改革方案,提出“英语退出高考”,亦与本文的研究结论不谋而合。

注释:

① 本文所讨论的人力资本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探讨的是人力资本因素对就业所包括的“单位类型”和“月薪”这两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成文,谭日辉.人力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基于2003、2004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06):31-35.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篇10

一、调查背景

2013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13〕35号),《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因此今年又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也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出现就业困难的原因,就像《通知》中所指出的,毕业生就业总量加大,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随着国民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国民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而造成今年的“最难就业季”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方面是很多学生抱怨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招不到毕业生;还有的毕业生到单位工作之后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跳槽频繁,招致用人单位的不满。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了解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于2013年6月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4份,有效回收率达98%,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本科生270人,专科生24人,涉及四个专业;其中党员71人,占24.15%,团员233人,占75.85%;男生273人,占92.85%,女生21人,占7.15%(这与理工科学校的男女生比例有关)。

三、当前大学毕业生思想状况

(一)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有92%的被调查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意义和价值; 66%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影响“非常大”或“比较大”;有87%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形势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86%的被调查者认识到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毕业后就业有影响。

(二)思想积极向上,学习态度端正,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成才愿望,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对未来充满期待。学生有74%的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感到乐观。

(三)随着网络和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网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有58%的学生承认网络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影响,57%的学生会经常浏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四)毕业生择业观呈多元化趋势,就业期望值逐渐趋于合理。毕业生对就业问题十分关注,认识到就业渠道的多元化,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找工作”,许多学生选择考研、考公务员、选调生和选聘生等就业形式,而且随着国家和学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力度的加大,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国家的就业政策导向逐渐趋同,有45%的毕业生愿意选择中小企业就业,有55%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地区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利于个人发展,在哪儿都一样。

(五)毕业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肯定态度,有71%的学生认为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经常通过面对面谈话或者通过电话、短信和邮件的方式进行交流。

四、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就学生层面来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竞争的意识已深入人心,且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增加,激烈的竞争导致部分毕业生思想波动大,因此这段时期也是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期,部分毕业生会出现失眠、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另一方面,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现象在大学生中也表现出来,部分毕业生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采取一些造假的方式,导致诚信的缺失。且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多的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功利主义倾向明显,缺乏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二)就学校层面来说,首先,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学生就业率也是评判学校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在就业指导教育中更多的是关注教育的实用性,强化服务功能,而忽略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对于毕业生来说,最后一个学年课程相对较少,很多学生外出找工作,还有部分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到用人单位实习或见习等,导致学生流动性很大,在校时间相对较少且不固定,这也给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第三,目前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都存在一些问题。从内容上来说,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联系不够紧密,理论空洞抽象,很少能与实践相结合;从形式上来说,教育形式简单陈旧,单纯的口头说教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开展世情、国情和社情教育,大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预期;唱响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教育毕业生将国家的需要和自己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毕业生树立长远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就业工作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学生就业意愿不强,或者是对工作岗位挑三拣四,期望太高,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从一线做起,而造成就业难现象;还有一些学生到单位报到之后,发现现实的工作与理想差距太大,一时不能适应,从而频繁跳槽,甚至极端的情况,个别学生第一天去报到,第二天就辞职,这也引起了就业单位的不满,也不利于毕业生个人的发展和成长。因此,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三)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深入毕业生班级、宿舍,开展交心、谈心活动,进行心理危机排查,与“双困生”(即就业困难学生和学业困难未能按时毕业学生)单独谈话,对于有消极悲观情绪的学生要予以重点关注,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于个别比较严重的学生,要通知家长,在家长的帮助和配合下开展教育、治疗工作。

(四)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开展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拓宽教育渠道,加强网络等新媒体的应用,针对毕业班学生流动性大,在校人数不固定的特点,采用电子邮件、QQ、飞信、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的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达到便捷有效,针对性强的效果。其次,利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期中答辩,毕业答辩等学生集中在校的时间,采用年级大会、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集中教育。第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可以邀请一些成功校友在广大毕业生中开展座谈、主题报告会等形式教育学生,分享其成功的经验,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发挥毕业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支部理论学习、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

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毕业生个人的成长,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高等学校及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来说,要切实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R].教思政厅[2009]1号.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篇11

一、当代毕业生的特点

大学毕业生是一个即将结束十几年的教育生活,即将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即将圆一个家庭梦,即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群体。这个群体在这个阶段会不得不再次面临人生的选择,是继续深造,出国,还是就业?同时也面临人生的第三个“断奶期”,再次离开父母、熟悉的校园、朋友、同学,走进学校或社会,体验别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他们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方面:

1.容易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虽然我们说大学就如一个小社会,进入大学是他们人生的第二个“断奶”期,他们开始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解决问题。但是他们毕竟依然生活在相对纯洁的校园里,依然有可亲、可敬的老师相伴,还有知心、可爱的同学相依;而对毕业生而言,家庭和学校在此刻能对他们的帮助微乎其微,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三次“断奶”。要独自面对生活中的所有压力,并且承担起家庭的责任。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在就业最难季的今天,让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子们不知所措;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与招聘单位人才需求的素质之间的差距;就业市场和体制的不健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行业的竞争激烈;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差距大;一次次的应聘失败等等使得他们感到不适应。他们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自信遭到了质疑,对未来的迷茫,甚至对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可能一部分同学会由此而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2.以自我为中心,具有双重评价体制

现阶段的毕业生已全部为90后,他们成长在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时代,大多数人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他们身上突出表现为太“自我中心”,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考虑自己,不愿意顾及他人。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在求职阶段一旦发现自己的不足,会在短期内想尽一切办法去弥补,不遗余力地想办法推销自己。但是对理想和信念的认识相对来说比较弱,虽然口口声声说要做一个有志青年,但对事物似乎没有常性,容易随波逐流,对逐年增加的违约率,当问及原因时有学生会这样回答:当时看大家都签约我就跟着签了,后来才觉得不合适。还有就是有迫切自我实现的愿望但责任心不够。在一些西部贫困地区,家庭是倾其所有培育一名大学生,对他们给予了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厚望。但当学生毕业工作后,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几年和家人失去联系。

3.诚信意识的缺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由于各国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在鼓励人们的逐利行为,导致个人私有利益不断增加,诚信意识缺失。这个问题在毕业生身上表现为就业压力的增大,一部分毕业生把就业的主要问题并非放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上,而是各显神通,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企图侥幸达成就业,如因为一些单位在就业招聘时要求出具成绩单,一部分学生在考试的环节中选择作弊;还有一些学生则弄虚作假,修改成绩单。在就业过程中,简历制作中借用他人的获奖证书,出现一个班几乎都是班“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现象;在求职过程中向招聘单位隐瞒自己的真实意愿,本来对某份工作并不满意,但是想着先确定下一个单位再找更好工作的想法,增加了违约率,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儒家文化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儒家文化中吸收一些资源,以丰富我们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1.儒家“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一道去做,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1]而“以人为本”是自古有之的观念,尤其是儒家很注重以人为本。孔子讲“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论语?颜渊》)。“仁”,即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人看,正视人性优点与弱点[2]。

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以人为本”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性与引导力,也就更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对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以人为本”,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毕业生存在的这些问题,认识到这个阶段出现的失意、压抑、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等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接受他们的这一状态,并给予正确的引导。通过面对面谈心、利用网络交流与咨询、进行心理健康培训等形式进行有力的疏导。指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抗压能力。其次通过生活和学习上的关心和帮助,协助他们选择并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切身需要,只有满足学生的切实需求,才能真正意义上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否则“假、大、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只会使得该工作裹足不前。

2.儒家“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因材施教是儒家最重要的教育原则,读《论语》我们从孔子对“仁”的解释就可以理解,孔子是如何“因材施教”的。颜渊问“仁”,他答曰:“克己复礼为仁”,并进一步解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3]。仲弓问“仁”,他让仲弓掌握“仁”的精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强加于别人(《论语?颜渊》)[2]。樊迟问“仁”,孔子答曰:“爱人。”(《论语?颜渊》)[2]虽是同一个“仁”字,孔子却根据学生性格和天赋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解答。

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即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品格、智力、才能、兴趣等因素,同时还要因时、因地、因事施教。对于不同学生我们要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当然要做到“因材施教”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学生,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推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真正的教育。其次要根据毕业生个体不同的个性特点(如智力、能力、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给学生做初步分类,如对于性格内向的毕业生,我们首先要让毕业生明白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也就难免会与他人发生冲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总结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对自身的教育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3.儒家“诚信”思想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篇12

试题背景材料是命题者精心选择的,往往蕴含丰富的信息,是回答问题的重要依据,许多题目的答案甚至就在材料中。因此,在审题过程中必须重视审读材料、明确信息,做到材料“有什么”就“答什么”,避免信息遗漏,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从主观题的命题形式看,试题多结合背景材料出现,在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审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在主观题中,试题提供的背景材料一般是文字、图表和漫画等。在审读文字材料时,我们可采用分层法、主干法(找出关键词句把握主干)、倒读法(先审设问再读材料),也可以根据标点符号(如句号、分号)来确定层次。在审读图表材料时,我们要审读图表标题,明确答题方向;审读内容,注意纵横对比,找出规律性;审读附注,领会图表本意。在审读漫画时,我们不但要读题目,还要读漫画内容并理解其寓意。总之,背景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是解题的向导和信息源,读懂材料、明了题意应是我们解答主观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二、审清设问,明确任务

[]设问明确了答题方向。在具体审设问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确设问的各种限定条件,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在审设问的内容时,一要注意设问对知识范围的限定,如015年浙江卷第40题设问(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知识范围为“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二要注意对设问主体的限定,如015年山东卷第4题设问(1)“据材料一,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主体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三要注意对设问角度的限定,设问角度主要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大类,如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39题设问()“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属于“为什么”类;四要注意对设问指向的限定,如015年广东卷第36题设问()“结合材料二,阐释该企业的发展历程所蕴含的矛盾观”,设问指向为“企业的发展历程”。[]

三、揣摩意图,明确目的

命题者在命题时,总是有明确的意图,总是想通过这个题目考查相应的知识、能力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在审题时就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明确题目要考查什么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然后调用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作答,做到“要什么答什么”,提高答题的有效性。具体可分三步:一是目标定位,即以命题者的思维思考问题――命题的目的是什么,要对题目所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定位,有时还需要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定位,这是顺利作答的前提;二是“知能”再现,即在完成第一步的基础上,对试题所考查的知识、能力作全面搜索,再现课本上的具体知识和自己所具有的各种能力,这是提高答题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三是恰当选用,即考生对自己再现出来的具体知识和各种能力,根据设问和材料要求进行取舍,做到正确选择、合理运用。

四、运用联想,确定应用理论

在明了题意、审清设问内容、明确命题意图之后,我们要展开联想,将题目中的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时政热点联系起来,确定应用的理论。为此,要做到:

1联想教材。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要根据题目回归书本,面对题目思考这些材料与书本上的哪些知识有联系。

联想时政。高考政治除了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外,还考查学生对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掌握情况。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联系材料,根据试题材料,认真思考,合理安排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明确如何排列知识点,如何理论联系材料。

五、确定类型,做到解题程序化

在明了题意、审清设问、明确命题意图、确定应用理论之后,我们要确定类型,然后套用以下答题模式:

[]1图表类。图表类设问的一般表述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等。解答这类题,一般应说明(反映)图表中的比较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注意解读信息全面、准确。此外,还要注意由现象上升到本质。[]

反映类。反映类设问的一般表述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生活》(或《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道理”等。解答这类题,我们要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的知识加以表述。解答的关键是全面把握所给的信息,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系―梳理―作答”的解题思路作答。

3原因类。设问的一般表述是:“为什么说”“为什么要”“原因”“必要性”“理由”等。解答这类题,我们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现状)、可能性、不这样做的危害等。(注:这些角度根据题目需要取舍)

4体现类。设问的一般表述是:“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材料是怎样体现(坚持)某观点(原理、道理)的”等。注意这两种问题的回答要求有所不同。前者所给材料如果只体现单一角度道理,回答时简要概括材料,把道理说出来即可。后者则一定要把材料所体现的有关道理与相应材料结合起来回答,而不能离开材料简单罗列道理。具体来说,解答前者时,要做到:①仔细阅读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材料体现的道理。②组织答案时,简要概括材料,说明其体现的观点,务必做到材料与观点一致。解答后者时,要做到:①必须准确掌握该观点的具体内涵及要求。②将它的要求与材料陈述的事实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材料与观点一一对应。③基本答题模式是:理论(原理与方法论的选择)+材料(引用或概括)+结论(总结说明材料体现了上述“理论”)。

5认识类。设问的一般表述是:“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作答。

6评析类。设问的一般表述是:“结合材料,运用某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某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等。解答这类题,可分以下几步:①如果辨题用古汉语、格言、俗语等作为材料,先分析其含义,明确题中所述概念。②对辨题划分层次,找出辨点。③对辨点逐一进行辨析。“辨”即说明该层意思的观点是否正确,或在什么条件下正确、在什么条件下错误。“析”即运用所学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知识说明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指出其理论依据。同时,要指明坚持正确观点的意义,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或危害,并明确其正确做法。④简单进行小结。

7意义类。设问的一般表述是:“有何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意义”“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弘扬文化有什么影响”等。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明确是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还是哲学意义。其次,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知识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同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政策的最新精神。再次,要注意运用关键词。意义类题目答案中常用的关键词为:“有利于……”“推动了……”“促进了……”“增强了……”“只有……才能……”等。最后,要把握以下两点:从纵向结构看,其答案要点一般是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由国内到国际,按照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先经济后社会的顺序渐进阐述;从横向结构看,其答案要点一般包括题目中的有效材料信息+相关的教材知识内容+相关的时政精辟观点。

8措施类。设问的一般表述是:“应该如何做”“怎样做到”等。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找行为主体,然后把材料中的做法用教材知识来归纳。在解答中,必须紧紧围绕材料和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准确、全面地写出答案要点。答案要点越全越好,但必须紧扣材料,不能撇开材料,漫天撒网。

9启示类。设问的一般表述是:“给我们什么经济学启示”“给我们什么政治学启示”“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等。解答这类题,应在对所给材料进行认真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哲学等角度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不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六、理论与材料相结合,规范作答

基本理论知识确定后,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设问顺序规范作答,使理论与材料紧密结合。为此,要做到:

[]1步骤规范化。按设问先后顺序作答,必须写出序号。即使某一问不会答,也得标上序号,如果不写序号,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误解。[]

思路严密化。要求准确全面,有理有据,逻辑合理。

3知识重点化。要求知识点准确,关键词、句突出,中心明确。同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围绕主题,力争多写一些知识点。

4语言专业化。要求使用规范化的学科专业术语,把教材知识与材料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有时也可直接套用所给材料的原话;要恰当引用党和国家最近出台的重大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有关内容,如实现“中国梦”等。

5格式条理化。要求各知识点应提行空格并标明序号,不能一段文字包罗万象,让阅卷人从中去寻找“得分点”。

6作答规范化。要求书写工整,不乱涂乱画;遵循答题要求,在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3]7答案简明化。高考政治对文字表述能力的要求较高。答案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用语要规范,要正确使用政治术语(教材语言、时政语言),不能滥用文学语言。[]

[]【典型例题】[]

(015・浙江)近期,“创客空间”“梦想小镇”“创业咖啡馆”等创业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社会热词。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国务院015年4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该文件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出7条意见,并明确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在有关创业创新扶持和优惠政策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给予倾斜。

(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近期国民经济状况。

()结合材料,运用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阐述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知识阐述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一政治行为的理论依据。

解题思路:(1)划分层次,明了题意。本题材料一、二都是图表,在审读图表材料时,我们要审读图表标题,明确答题方向;审读图表内容,注意纵横对比,找出规律性;审读附注,领会图表本意。材料三是文字材料,要进行分层。根据句号,材料三可以分为两层,其中,关键的信息是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在有关创业创新扶持和优惠政策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给予倾斜。

()审清设问,明确任务。设问(1)考查图表反映的经济状况。在审设问()的内容时,一要注意对设问知识范围的限定――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要注意对设问主体的限定――高校毕业生;三要注意对设问角度的限定――意义,属于“为什么”类;四要注意对设问指向的限定――创业创新。在审设问(3)的内容时,一要注意对设问知识范围的限定――政府;二要注意对设问主体的限定――国务院;三要注意对设问角度的限定――理论依据,属于“为什么”类;四要注意对设问指向的限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一政治行为。

[](3)审清意图,明确目的。设问(1)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设问()考查的是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以及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重要性,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设问(3)考查的是政府的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4)运用联想,确定应用理论。在明了题意、审清设问内容和明确命题意图之后,我们要运用联想。对于设问(1),只要结合图表的标题、内容和注,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思路,不难联想到经济发展质量和就业形势。对于设问(),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不难联想到就业的意义和创业的意义。对于设问(3),根据第一层材料,可以联想到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根据第二层材料,可以联想到这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确定类型,做到解题程序化。设问(1)属于图表类,按照图表类的模式作答即可。设问()属于意义类,可以套用“有利于……”模式作答。设问(3)属于原因类,可以按照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现状)、可能性、不这样做的危害等角度作答。(注:这些角度根据题目需要取舍)

(6)理论与材料相结合,规范作答。在以上五步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规范组织答案。设问(1)属于图表类,遵循由现象到本质的思路作答。设问()属于意义类,要求回答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意义即就业和创新的意义,要做到思路严密、语言专业、答案简明等。设问(3)属于原因类,按照依据、必要性(现状)、重要性的顺序作答。同时,要注意理论与材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