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管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30 11:42:43

需求管理论文

需求管理论文篇1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交通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结构布局也有决定性的作用,从步行、马车、自行车、小汽车到轨道交通,我们的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城市形态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反过来,我们的城市的发展也在不断促进交通的发展,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应该说城市与交通应该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当今我们的城市与交通之间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交通事故不断上升、城市衰退等现象,城市与交通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城市普遍面临着遇到的问题是土地资源困乏,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占地的比例已经很高,已经没有更多的土地用来大规模的修建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但仍然解决不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运行效率地下。交通对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的空气污染80%以上源自城市交通。交通噪音、振动等污染也较为严重,这些污染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另外交通事故不断上升,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都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面对城市与交通间出现的这些问题,当然,我们提出了很多对策。例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建立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拥挤收费、利用智能交通系统等等。这些方法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才能建立系统的交通对策,下面将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理念变化谈起,根据出行行为的各个阶段来系统探讨交通对策。

1.解决交通问题理念的变化

我们知道,目前我们的交通理念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原交通理念主要只以保持供需平衡为主要目标,有多大的交通需求,尽量从交通基础设施上予以满足,以达到供需平衡。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需求不断扩大,由于受到资源及环境的约束,我们再也无法无限制的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交通理念转向交通需求管理。即采用交通需求管理抑制需求,引导出行者使用对资源环境相对友好的大容量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从而在满足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情况下达到了一种新的供需平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交通需求管理贯穿于出行行为的整个过程中。出行行为一般划分为四个阶段:出行产生、出行分布、出行方式选择、出行路径选择。交通需求管理可以系统对这四个阶段的出行行为进行管理控制,从而形成系统的交通对策。

2.出行产生阶段的交通对策

在出行产生阶段交通需求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出行的产生,从而最大可能的降低交通量。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传真、网络的广泛应用,在一定成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出行次数,在家办公、电视电话会议、网络会议成为可能,相信未来人们上班、上学等通勤交通需求会大大较低。但从个人出行产生次数的历史情况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行的次数必将成上升趋势,以生活、休闲、娱乐等为目的的出行将大大增加。可以判断,未来人们的出行可能不再以通勤出行为主,出行目的将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的降低通勤交通产生的高峰出行量,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

出行产生更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科技的进步有关系,我们应该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减少出行产生的生产方式,一方面大大交通压力,另一方面对减少社会的消耗,提高社会的效率也是有益的。

3.出行分布阶段的交通对策

在出行分布阶段,对出行者的起讫点加以管理,尽量缩短出行者的出行时空距离,从而提高社会效率。出行者的起讫点与城市结构、土地利用及人口密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城市形态,最大限度的缩短出行者的出行距离,从而有效的利用步行及自行车等非机动化的出行方式,减少机动化出行距离,进而提高社会效率和避免交通带来的负面影响。

4.出行方式的选择阶段的交通对策

在出行分布阶段,对出行者的方式选择加以管理,或者说是对引导出行者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多种多样,从步行、马车、自行车,等到小汽车、公交车、轨道交通。我们应该选择何种交通方式。首相要看我们的城市需要怎样的交通方式。前面提到,未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人口密集、环境友好、能耗集约城市。支持这种大城市的发展,只有依靠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系统,轨道交通有它的大容量、安全、舒适、能耗低、环保等特·点,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出行者使用公共交通。

5.出行路径选择阶段的交通对策

在出行路径选择,交通需求管理主要是解决出行在时间上以及空间上的分布,其目的主要为消除出行在时间及空间上过于集中,产生高峰交通量,给交通系统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措施当然也是多方面的。由政策上的、技术上。有错时上下班、拥挤收费、停车收费、道路限行等、或通过智能交通系统进行控制、诱导、调度交通出行等等,从而有效的调整出行行为在整个交通系统中的分布。

6.结论

面对城市与交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应该说没有一个一蹴而就的解决办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需要一套系统的对策,本文试图利用交通需求管理的贯穿于与出行行为四个阶段来探讨系统对策。从这四阶段来看,第一阶段交通需求管理段更加依赖于社会的进步,第二阶段交通需求管理是我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也是需要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第三阶段的交通需求管理是就交通论交通,有一定的被动性,但也最能取得成效。第四阶段的交通需求管理只能对交通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作用有限。但毕竟交通问题制约的因素较多,每种措施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都会有一定的折扣,因此,也只有在这四个阶段都进行努力,才是一套系统的、正确的对策。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需求管理论文篇2

2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始,我国高校陆续开始设立行政管理专业,到目前,全国至少有50多家普通高校施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以上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很多高校都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但是全国统一的培养模式并没有形成,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普遍沿袭1998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的表述;当然,在培养模式上强调整齐划一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约了人才的产出是显而易见的。从现实情况看,一方面,各级行政组织急需具有现代行政科学知识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大专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直接到行政单位求职又并非易事。目前,许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存在诸如以下的问题:第一,培养目标方面,目标模糊,定位不明确。第二,专业取向方面,政治学色彩浓厚,政府管理偏向明显。第三,课程设置方面,知识杂而不精,能力多而不强。

2.2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参照国家教育部《行政管理教学规范》,并调查分析开设行政管理专业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状况,可以把行政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大致分为五个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是指基础、通识性课程群,涵盖要求高校本科生必须掌握的高等基础教育知识和技能课程;专业基础课模块,是为行政管理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模块,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富有本专业特色,以该专业中以及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专业技能方法课模块,是专业需要掌握的应用方法与技术课程;其他课程模块,是指除了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以及相应的专业技能外所开设的课程;素质拓展课程模块,是指为了拓宽知识领域,增强专业素质的课程。随着社会进步,我国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用人单位关注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核心胜任素质也有所变化,这些变化必须及时地反映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平时教学过程中,然而,现有课程体系却存在着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第一、课程中片中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课程比重太少。第二、定性课程偏多,定量课程偏少。第三、政治学、管理学类课程偏多,经济类、法学类课程偏少。第四、课堂讲授类课程偏多,案例分析与讨论类课程偏少。

2.3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设置的现状

一方面,国家启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全面优化整合的格局在学校课程中呈现出来,课程改革中单纯地针对一门课程的设计已经落伍;另一方面,高校层面,对教学资源的优化、师资队伍管理的改革、课程管理改革等举措,使得建设的辐射作用、规模效应在课程建设中得到重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也初见成效,各门专业课程的建设都有了进步和发展,但是,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才刚刚起步,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上,认识存在不理性,缺乏统一认识,课程群建设力度不够。第二,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体系的构建缺乏科学性,对建设与改革有不利影响。第三,缺乏教学改革研究,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需要教学改革研究的推动。

3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

围绕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录用情况;对录用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配置与评价;对毕业生的岗位工作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与测评;以及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建议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及分析显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分布情况是:在国家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仅占16%,其余大都集中在企业中工作,另有一少部分毕业生在学校工作;具体从事的是一般行政事务类管理工作,具体有:人事管理、综合协调、文秘、办公室管理等,各工种分布比较均匀,差别不明显。调查结果还显示,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在于两个大的方面:其一,需要具备的通用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英语文献查阅及基本交际技能,公文处理技能等;其二,专业核心能力:(1)组织协调能力。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从事的工种具有较大的综合性,需要对机构、人员、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而在此过程中,只有充分运用组织协调艺术,才能科学地协调分配工作,提升工作效率。(2)人际沟通能力。现代社会普遍采用科层管理模式,行政管理过程中工作关系的协调、上级命令的传达、单位信息的传递、组织目标的统一等都离不开人际关系的有效处理与协调。(3)公文处理能力。行政管理专业首选就业方向是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而在现今的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选拔中,竞聘者具备公文写作与处理能力已成为了一项基本的要求。(4)计算机技术运用能力。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办公中资料查询、文件处理、信息传递、沟通联系、财务转入转出、电子报表制作等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5)调查研究能力。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分析组织内外环境,为组织决策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6)信息处理能力。行政管理工作会面临大量的信息搜集、识别、甄选、处理、存储工作,要求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

需求管理论文篇3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高度交流与发展的时代,面计算机系统则在信息时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脚色,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渗透到各个领域,图书馆也不例外,图书馆的计算机化以不容迟缓。

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作者针对图书馆手工管理的现状,经过详细系统的调查,阐明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一、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当决定要开发一个信息系统时,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获得当前系统的处理流程,在此首先假设当前系统是手工处理系统。手工处理流程大致是这样的。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附带的描述书信息的卡和读者借阅证一起放在一个小格栏,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上贴的借阅信息。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图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写相应的还书信息。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理解当前系统“怎么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从而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困素,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困素即可获得反映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逻辑上的差别,明确目标系统到底要“做什么”,从而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在对上述流程进行分析后,我们对新的图书处理流程进行整理,图书馆借还书过程如下:

借书过程:读者从架上选到所需图书后,将图书和借书卡交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用码阅读器将图书和借书卡上的读者条码2码读入处理系统。系统根据读者条码从读者文件和借阅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根据图书上的条码从图书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读者如果有如下列情况之一将不予办理借书手续。

①读者所借阅图书已超过该读者容许的最多借书数目。

②该读者记录中有止借标志。

③该读者还有已超过归还日期而仍未归还的图书。

④该图书暂停外借。

若读者符合所有借书条件时,予以借出。系统在借阅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码、图书条码、借阅日期等内容。

还书过程:还书时读者只要将书交给管理人员,管理员将书上的图书条码读入系统,系统从借阅文件上找到相应记录,填上还书日期后写入借阅历史文件,并从借阅文件上删去相应记录,同时系统对借还书日期进行计算并判断是否超期,若不超期则结束过程,若超期则计算出超期天数、罚款数、并打印罚款通知书,记入罚款文件。同时在读者记录上作止借标记。当读者交来罚款收据后,系统根据读者条码查罚款文件,将相应记录写入罚款历史文件,并从罚款文件只删除该记录,同时去掉读者文件中的止借标记。

为了对图书管理系统做完整的描述,还需要对上面得到的逻辑模型做一些补充.首先采用图形的方式描述图书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整个系统的用户界面的一致性,同时也有国助于后续的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其次,说明图书管理系统的一些特珠性能要求。如借书、还书服务花费的时间一次不得大于5分钟等。

前面着重对借还书流程进行了说细的阐述,下面介绍图书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下面的功能:

>借书处理:完成读者借书这一业务流程。

>还书处理:完成读者还书这一业务流程。

>罚款处理:解决读者借书超期的罚款处理。

>新书上架:输入新书资料。

>旧书淘汰:删除图书资料。

>读者查询:根据读者号,查询读者借阅情况。

二、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

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有关读者种类标准的制定、种类住处的输入,包括种类编号、种类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期限、有效期限、备注等。

读者种类信息的修改、查询等。

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

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等。

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入,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关键词、备注信息等。

书籍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页书、关键词、登记日期、备注信息等。

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还书信息的输入,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还书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姓名、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参考文献

[1]EWinemiller,J.Roff,着.VisualBasic6.0数据库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需求管理论文篇4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交通矛盾日益突出,如交通供需问题,交通事故、城市交通对城市污染问题,如何系统的解决这些矛盾,本文从交通行为的各个阶段,讨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方法,认为影响交通问题的因素较多,每种措施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都会有一定的折扣,只有针对出行行为的各个阶段建立一套系统的的对策,才能有效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关键词:城市交通 交通需求管理对策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交通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结构布局也有决定性的作用,从步行、马车、自行车、小汽车到轨道交通,我们的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城市形态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反过来,我们的城市的发展也在不断促进交通的发展,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应该说城市与交通应该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当今我们的城市与交通之间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交通事故不断上升、城市衰退等现象,城市与交通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城市普遍面临着遇到的问题是土地资源困乏,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占地的比例已经很高,已经没有更多的土地用来大规模的修建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但仍然解决不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运行效率地下。交通对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的空气污染80%以上源自城市交通。交通噪音、振动等污染也较为严重,这些污染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另外交通事故不断上升,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都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面对城市与交通间出现的这些问题,当然,我们提出了很多对策。例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建立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拥挤收费、利用智能交通系统等等。这些方法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才能建立系统的交通对策,下面将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理念变化谈起,根据出行行为的各个阶段来系统探讨交通对策。 1.解决交通问题理念的变化 我们知道,目前我们的交通理念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原交通理念主要只以保持供需平衡为主要目标,有多大的交通需求,尽量从交通基础设施上予以满足,以达到供需平衡。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需求不断扩大,由于受到资源及环境的约束,我们再也无法无限制的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交通理念转向交通需求管理。即采用交通需求管理抑制需求,引导出行者使用对资源环境相对友好的大容量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从而在满足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情况下达到了一种新的供需平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交通需求管理贯穿于出行行为的整个过程中。出行行为一般划分为四个阶段:出行产生、出行分布、出行方式选择、出行路径选择。交通需求管理可以系统对这四个阶段的出行行为进行管理控制,从而形成系统的交通对策。 2.出行产生阶段的交通对策 在出行产生阶段交通需求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出行的产生,从而最大可能的降低交通量。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传真、网络的广泛应用,在一定成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出行次数,在家办公、电视电话会议、网络会议成为可能,相信未来人们上班、上学等通勤交通需求会大大较低。但从个人出行产生次数的历史情况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行的次数必将成上升趋势,以生活、休闲、娱乐等为目的的出行将大大增加。可以判断,未来人们的出行可能不再以通勤出行为主,出行目的将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的降低通勤交通产生的高峰出行量,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 出行产生更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科技的进步有关系,我们应该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减少出行产生的生

需求管理论文篇5

“需求侧管理”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是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意义电力需求侧管理

是完善我国能源开发与使用状况的现实需要。通过政府、电力公司和用户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用电方式和提高用电效率,可以减少或推迟电网发电装机容量,减少电网建设资金的投入,减少发电燃料消耗,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近几年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电力需求侧管理于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电力公司及电力用户做了大量工作。同时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及措施,推广节能灯、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从我国近年来的电力持续负荷统计数据来看,全国95%以上的高峰负荷年累计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采用增加调峰发电装机的方法来满足这部分高峰负荷很不经济。据统计,2008年全国有19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3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800万千瓦,节电90亿千瓦时。2004年24个省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30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000万千瓦,节电170亿千瓦时。2008年20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3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500万千瓦,节电290亿千瓦时。四、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始较晚,在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求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农村消费需求;农村消费环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消费信贷

一、农村消费需求的理论基础

(一)农村消费需求

由于农村消费品中既有生活消费品又有生产消费品,所以,农村消费需求包括生活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农村消费需求系统是由生活消费需求子系统和生产消费需求子系统构成,两子系统既对立又统一。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农村生活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当农村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一定时,生活消费需求增加必然会使生产消费需求相应减少,反之也然;另一方面,农村生活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生活消费需求是生产消费需求的原动力,人们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生活消费需要,如果没有生活消费需求就不会有生产,更不会有生产消费需求。

(二)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

第一,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农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所得到的总收入减去所缴纳的税费后可供个人自由使用的余额。农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购买力密切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农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消费能力呈正相关,即农民可支配收入越大,农村消费能力也越大。依据消费函数式c=f(Y)(其中c为消费需求,Y为可支配收入,f为函数关系)可得:消费需求是可支配收入的正函数,即消费需求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更确切地说,消费需求随着可支配收入增加而扩大,或者,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减少而缩小。

第二,农村消费环境。农村消费环境是农民消费的平台,它包括生活消费环境和生产消费环境,其中生活消费环境由生活用品的购买环境和使用环境组成,购物环境的好坏主要由购物的便利性、商品质量和品种的齐全程度决定,若一地区商品质地优良、品种齐全,购物方便快捷,则该地区购物环境优越,反之也然;农村购物环境主要是通过增加或减少农民购物成本来影响农民购物欲望和购物需求的,优越的农村购物环境能激发农民消费热情,促使农村消费需求扩大。人们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其使用价值,若商品使用环境很差,人们即使购买了商品,也会发现在这种环境下商品使用价值难以发挥出来,这必然会打击人们购买商品的积极性,抑制生活消费需求增长。农村生产消费需求环境是指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并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各种条件,它由农村市场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构成。优质市场环境不但是农民避免购买到假种子、冒牌化肥、注水农药和其他伪劣农资,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首要环节,而且也是吸引农民进行生产消费的重要条件;农业生产环境是指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和自然气候。它主要是通过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来影响农业投资效益和农业生产消费的,并与农业投资收益呈正相关。

第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依据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理论认为:消费者希望其一生的消费水平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为了使消费水平不出现大的波动,消费者进行消费时既要考虑目前可支配财富,又要顾及以后的预期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数量,特别是年老时不但无法参加劳动获得收入,而且体弱多病,预期支出增多的事实。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民病有所医,困有所济,老有所养,则农民不必预留太多的财富预防疾病和应对老年生活,现期消费支出可适当增加,农村消费需求有扩大趋势;相反,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残缺不全,农民医疗费用、养老资金全靠自己筹集,则农民要把在劳动期间获得的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作为自己医疗基金和养老积蓄,这必然会迫使农民减少目前消费支出,从而导致农村消费需求萎缩。

第四,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收入分配不公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收入差距过大,贫富两极分化,二是收入分配过度平均,贫富差距过小。收入差距无论是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首先,贫富两极分化会使社会生活消费总需求弱化。因为富人边际消费倾向小,穷人边际消费倾向大,并与两极分化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两极分化越严重,富人边际消费倾向越小,穷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越小。大量财富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这些大富大贵者只把其收入的小部分用于消费,而大多数贫民只拥有少量财富,尽管他们消费欲望强烈,但可支配收入太低,消费能力小,这样形成购买能力强大的人消费意愿低下与消费冲动强烈的人购买能力弱小并存的社会格局,导致社会生活消费总需求疲软,商品卖难,产品积压,生产需求低迷,工厂开工不足;甚至关门倒闭,农民工失业返乡,收入下降,购买力进一步降低,消费需求更加恶化,商品滞销严重,迫使更多的厂商破产,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经济大萧条。其次,收入分配过度平均,贫富差距过小。虽然社会平均生活消费倾向较大,社会生活消费需求旺盛,但它对投资激励不足,生产消费需求微弱,社会生产能力小,商品供不应求,为防止价格上涨导致贫富差距拉大,政府采取限制价格,凭票供给,政府管制进一步挫伤了人们投资积极性,生产消费需求持续下滑,短缺经济局面加重,收入下降,购买力减少,生活消费需求萎缩,促使社会有效消费需求滑坡。可见,只有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差距适中,才能确保农村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旺盛。

第五,农村信贷成本。一般来说,农村消费信贷越发达,农村居民越容易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购买生活用品进行生活消费或者购买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消费,通过农村消费信贷,农民能以较低成本取得大量消费资金,这使农民的购买力成倍增加,并使农民消费信心指数高涨,消费欲望强烈,从而促使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相反,农村消费信贷落后,农民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而通过亲属关系借贷获得的资金数量有限,依靠民间高利贷取得资金的成本太高。一般情况下,农民不会选择通过高利贷形式融资消费,这既制约了农民可支付能力的扩张,又限制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

二、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

(一)农村居民生活有效消费需求低

首先,就单个居民而言(以下同),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地位不断下降。一方面,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看,199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86元,仅相当同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4%,2006年尽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587元,但也只等于当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5%,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地位一路上扬,农村居民纯收入地位连续滑坡。另一方面,从居民的实际生活消费支出看,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79元,相当同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2.19倍。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697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07倍,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不断拉大。可见,城市居民生活消费能力地位一路飙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能力地位持续下滑。

其次,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差距大。2006年人均国内旅游花费支出: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3.45倍,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1.54倍,每百户电脑拥有量: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17.5倍,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农村家庭305元,城市家庭1200元,农村家庭仅相当城市家庭的1/4,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农村家庭192元,城市家庭617.5元,农村家庭是城市家庭的1/3,若把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公费医疗保健和城乡文化娱乐公共设施的差别因素考虑进去,则城乡居民医疗和文教娱乐消费差距会更大。

(二)农村生产消费需求低迷

首先,农村生产消费支出额增长速度慢于生活消费支出额增长速度。农民每人每年生产消费支出额从1995年684.04元增加到2006年的1381.94元,增长了1.02倍,而农村生活消费支出额从1995年1310.36元增加到2006年的2829.02元,增长了1.16倍,比生产消费支出额增长幅度大0.14倍。其次,农民每人每年生产消费支出量的绝对数值小于生活消费支出量。2006年农村生产消费支出1381.94元,生活消费支出2829.02元,生活消费支出比生产消费支出多1447.08元。

三、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财政视角分析

(一)农民购买力低的财政政策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末,我国连续50多年实施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一直采用以农支工的财政政策,把大量农业剩余价值转移到工业中去,具体表现为:一是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生产采取集体生产模式,农民生产出农产品(价值)除留够维持最简单再生产外,其余的以公粮、余粮、购粮等形式全部上缴财政,支持国家建设。二是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经营相结合形式。财政依然从农业中抽取了大量税收,1978-2006年农民向国家上缴农业税高达8079.62亿元。三是政府把本应该由财政负担的支出转嫁到农民头上,农村教育、卫生、道路、农田水利等准公共产品,政府本应承担相应责任,但政府却把它全推给了农民,向农民征收各种各样的费用和义务劳动。1996—2005年我国乡镇统筹费竟高达3049.36亿元,数额巨大的税费把农民生产的剩余价值刮得一干二净,农民积累所剩无几,加上财政农业支出过少,导致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差,生产条件恶化,投资效益率降低,农民增收缓慢,可支配收入少,购买力低。

(二)农村消费环境差的财政政策透视

我国农村消费环境天生不足,具体表现为:

第一,农民居住分散。由于受土地资源位置固定不变特性和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农民生产活动范围狭小,为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农民只得选择离耕地较近的地方居住,从而众多小规模村落分布于各地的田间地头。农民居住分散性使农村商品供给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供给成本高,商品零售价格较高,甚至有些在农村需求较小的商品没有供给。农村市场小而散的特点不但为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市场增添了麻烦,而且为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农村市场提供众多机会,在农村形成商品价格高、品种残缺不全、劣质产品泛滥等局面,农村消费环境差。

第二,农民组织松懈。农民居住的地缘性特征使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以地缘为横坐标,亲缘为纵坐标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虽然具有相对稳固性,但却缺乏联系密切性和利益的相关性,无法把分散的农民凝聚起来共同进入市场以提高市场谈判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分散的农民只好单刀匹马闯市场,而单个农民毕竟势单力薄,市场地位低微,谈判力量弱小,容易受到中间商的盘剥,形成小农民与大市场的陷阱,农村消费环境恶化。

农村消费环境属于公共产品,具有消费非竞争性和消费非排他性,具有典型的搭便车行为,单依靠市场机制调节无法解决。作为社会公共产品主要供给者,政府本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肩负起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重任。但可惜的是在工业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财政对农村投入不足,农村消费环境差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三)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财政政策解读

自古以来我国农村居民采取以家庭保障为主,邻居亲戚互助共济为辅,政府救济为补充的保障模式。这种保障模式主要依靠家庭力量为主,家庭人数越多财力越大,家庭力量越大,保障程度也越高,所以,“添丁发财”这个非常平常的词在农村却被追捧成为最受欢迎的吉祥语,因为农民们深深意识到人财两旺不但是家庭兴旺的表现,而且是家庭保障力度强大的象征,故增加人口和扩大财力成了农民一生中的追求。家庭保障模式优点是政府负担极少,不足之处是抗风险能力低,保障范围狭小,它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为主和国家财力极端匮乏的社会经济相适应。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市场变幻莫测,风险加大,农民面临的风险增加,家庭保障无法满足人们抗大灾防大险的需要。这时客观上要求政府为农村居民提供覆盖广抗险能力强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农民免遭市场打击而破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四)社会分配不公的财政政策阐释

从财政收入政策看:城乡居民税收负担不公。新中国成立至2006年农民每年都要缴纳农业税,甚至连进城务工已多年不种田的农民都要依法交公粮和余粮;另外,农民还需承担巨额的税外收费和义务工,而城市居民开征收个人所得税以前无需缴纳税款,在开征个人所得税后,对低收入人群免税,只对中高收入人群征税。总的来看,农民承担的税率比城市居民高。从财政支出政策看,财政支出向城市居民倾斜明显。首先,城市公共品供给由政府承担而农村公共品供给由农民自己负责;其次,财政给予城市居民各种优厚的物价补贴、低保、公费医疗而把农民排除在外,甚至连进城务工的农民也不例外,农民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财富,奠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物质保证,为增加财政收入、社会繁荣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财政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厚的社会福利时却把广大农民排除在外,形成创造财富的人享受不到财富的社会分配格局。

(五)农村信贷不发达的财政政策剖析

我国农村信贷环境差,农村信贷成本高,金融机构对发展农村信贷业务的积极性不高。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地广人稀,人均资金需求量少,金融机构发展农村信贷业务难以获得规模经济,并且农村产权改革不彻底,导致农民的房子、土地等贵重物品产权不够清,无法成为农村信贷的抵押物,从而制约农村信贷的发展。另外,农民信用信息库还没有建立起来,金融机构对农民信用了解甚少。对金融机构来说,若对农民信用不了解就给予贷款,则金融机构面临风险就很大,若充分掌握了农民信用信息后再放贷,金融机构为获得农民信用信息需花费巨大成本,作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金融机构来说当然不愿意开拓农村信贷市场。然而,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正外部性和弱质产业特征客观上要求财政运用贴息、减免税收和提供担保等措施引导资金流向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但是我国财政在促进资金流向农村的力度不够强,措施不多,导致农村信贷不发达,农业发展遭遇资金短缺制约,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薄弱,农产品供给不足,价格上涨过快,推动CPI指数持续上升,甚至引发通货膨胀。

四、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

(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购买力

第一,继续巩固和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少农民负担。目前我国已取消农业税,并禁止向农民收取各种不合理费用,这对减轻农民负担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农村税费改革削弱县乡财力,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政府运转面临资金不足制约,使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具有内在不稳定性。为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中央和省财政应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力度,消除导致农民负担增加的因素,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目前农村屠宰税依然存在,并且已成为养猪农民的主要负担,它制约农民养猪积极性提高,阻碍养猪业发展,并推动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应取消农村屠宰税,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减轻养猪农民负担,充分调动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养猪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解决目前居民吃肉难吃肉贵的难题。

第二,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支持力度,保护好农业生产资源。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缺一不可的生产资料,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粗放式扩张,占用了大量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另外,工业排放出废水、废渣和其他废弃物污染大量良田和清洁水源,使昔日的良田生产能力退化,甚至变成荒野,过去清澈河流变成臭水沟。再有,城市化不但蚕食了大片耕地。而且城市生活污水排放也污染了水源。可见,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但使农民痛失生财之田、致富之水,农民发财致富之路受阻,而且使农业基础地位日益脆弱,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因此,财政应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支持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第三,增强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其创收能力。目前农民综合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财政应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投资力度,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首先,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其次,文化素质低和缺乏技能是目前农民增收的拦路虎,财政应肩负起农村义务教育的重任,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农民创收能力。

(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第一,优化农村生产消费环境。(1)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病险水库加固工程的投入应当优先保证,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防灾抗旱能力;同时,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增加有效灌溉和旱涝保收总面积。(2)财政加大对改造中低产田的投入,提高土地产出能力。目前我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较低,中低产田占总耕地面积的2/3,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因此,改良土壤,增强土地肥力,提高耕地的质量,是增加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3)加大农机补贴力度,改变农业耕作方式,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率。(4)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投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扭转日益恶劣的气候条件。

第二,改善农村生活消费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借助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改变农民居住过于分散的缺陷,同时,鼓励大型超市、连锁商店或商品配送中心到农村去开设分店或销售点,改善农民购物环境,减少农民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消费者剩余,激发农民消费热情。

(三)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切实落实好目前五保供养政策,为农村孤寡老人提供较为完善保障网络;其次,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居民,并依据物价上涨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和财力的增长,财政逐步增加对农村低保的支出,加大保障力度,提高保障水平;最后,为应对农村老龄化,政府应积极探索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四)调节社会分配机制纠正社会分配不公

第一,制订农业投入法规,使政府对农业投入有法可依,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连续性,依据财权与事权相对等原则明确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责任,财政收入越多的对农业投入责任也应越大,并规定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速度:每年各级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且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第二,抑制农业资源外流。政府应把土地出让收入和耕地占用收入全部用于“三农”支出,并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农业的基础建设,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第三,切实落实好以工哺农、城支乡的措施。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五)激活农村消费信贷

第一,鼓励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团体为农民消费信贷提供担保。政府对为农民消费信贷提供担保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团体给予适当的补贴或者减免税收优惠,同时,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改革;第二,财政利用补贴或者减免税收优惠刺激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邮政储蓄银行等机构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并加快落实县域内银行、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第三,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并通过批发或转贷等方式,解决部分农村信用社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孔祥利,司强,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与农村消费需求的相关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103—108

[2]蔡禹农,完善公共财政政策,激活农村消费市场[J],中国财政,2007(6)

需求管理论文篇7

论文摘要:需求侧管理是一种自发的,自下而上的,自觉自愿的,独立自主的,以节能为市场,以科学用能技术为支撑,以服务为手段,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行为。而不是政府或垄断企业干预和管制的一种方式、方法,或者结果。正是因为能源用户通过合理有效地优化能源使用方式,从而可以节约能源费用,并以此作为利益诱惑和驱动因素,盈利使其成为一种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论文关键词:需求侧管理 能源服务公司 分布式能源2011年夏季,由于全国24个省市面临着严重的电力短缺局面,为有效解决电力供应的瓶颈制约,沉寂多年的“需求侧管理”再次受到了全社会上上下下的空前重视。人们普遍认识到仅仅依靠建设电厂已经不可能解决中国迅速增加的电力需求,由于煤炭、运力、土地、水和环境排放空间等资源,以及资金的限制,中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筑在一条以“节约为本”的道路上。发展“需求侧管理”将可以大幅度提高全社会能源的利用效率,有效减少资源、环境和资金的代价,实现供需资源的协同优化整合,激励民众直接参与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之中。 但是,由于发展阶段的局限性,我国各个阶层和行业部门对于如何进行“需求侧管理”,以及究竟什么才是“需求侧管理”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甚至误解。最早将“需求侧管理”引入中国的著名能源专家朱成章教授指出,不能正确理解“需求侧管理”的本质,盲目行事,将可能严重曲解它的实际涵义,最终非但不能发挥它的效能,解决不了电力供应的紧张问题,还可能导致更大的社会经济代价。 在当前一片要求加强需求侧管理的呼声之中,一些长期坚持推广需求侧管理的专家们,不但未能因为上下领导的关心而欢欣鼓舞,反而陷入了困惑之中。需求侧管理自上世纪9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虽然几经各级政府主管机构的努力,但是都未能形成气候,什么原因?今天各级政府的干预与关注会不会又使“需求侧管理”再次化为一场春风?或者仅仅是一场“春风”? 一、管理的困惑——“管理”之意正确理解: 第一个误解来自中英文语义的差异,我们所说的所谓“需求侧管理”来自英文 Demand side Management一词,英语中的 Management与中文中的管理一词的含义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根据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管理一词有三层含义,1、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财务、~国家大事。2、保管和料理:~图书。3、照管并约束:管理罪犯、管理牲口。金山词霸2002版中 Management的含义:经营,管理,处理,操纵,驾驶,手段。可见中文之中的管理强调“管”,含有管束和管制的含义,而英文中的 Management更主要的是经营。由于这一词义上的误解,使很多人将“需求侧管理”理解为对于需求侧的管束,以权利约束管制用户的电力使用方式和需求。 “需求侧管理”的理念最早来自美国。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连续经历了两次能源危机。1973年在中东爆发了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斋月战争,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现石油禁运,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上升到12美元,涨了4倍。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衰退,1974年通货膨胀达到二战后的最高点,失业率高达9.2%,美国经济学家的估计,那次危机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了4.7%,使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则下降了7%。第二次石油危机是在1979-1980年,亲西方的伊朗国王巴列维被推翻,德黑兰的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并将外交官扣为人质,使石油日产量锐减,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骤升,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3美元涨到了34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再次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率急升到13.2%,美国政府估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大概下降了3%。 危机之后,西方工业化国家痛定思痛,检讨了他们的能源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经过一番斗争,最终以

需求管理论文篇8

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与顾客的联系,没有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这种后台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一个内部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支持,而对公司所经营的业务缺乏深入了解的机会,缺乏对整个公司走向的洞察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也只能是事后的一些修补措施,而真正的人力资源规划也成为一种想像,根本无法有效地实行。这种滞后于实践的管理模式,也注定了人力资源部门无法成为一个企业的轴心部门,从而难免成为一个无法与业务部门并列的、具有相等地位的部门。只有在业务部门提出需求以后,才能采取一些设法满足业务部门需求的静态的行动,是一种被动式的反应(reactive),它对业务部门的真实需求缺乏深入的分析,更无法指导实践。

外部环境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新需求

Internet的出现,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使地球变得更小,更像一个信息化的村庄。在信息时代,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唯有变化才是Internet时代唯一不变的。动态的变化的时代必然需要有与之相应的前瞻性的动态企业管理模式。

这种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基础管理。90年代的企业中业务流程重组、组织扁平化越来越被认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虚拟组织、知识管理等成为企业管理者面临的日常事务。走动式管理(walk-aroundmanagement)、开卷式管理(open-bookmanagement)等各种新的管理模式不断出现。面对企业基础管理的模式的革命性变革,而建立在基础管理模式平台之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却缺乏革命性变革的动力和行动,这显然无法适应Internet时代对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

尤其在IT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更是非常明显:从业人员普遍具有年轻化,流动性大,知识更新快,独立性、团队性、知识性强等特点,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的解决方案

前台式:人力资源管理在Internet时代必须从后台移到前台,对客户、业务和市场有必要的深入接触和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把握整个公司走向的洞察力和对整个行业走势的前瞻性预测。

动态式:唯有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现象是信息时代的特征。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着的,并且是实时的。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是经过岗位调换的,有其它部门工作经历的人员。其办公也可以是流动的,而不一定静止地固定在办公室。

轴心式:在整个公司中,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部门相比应处于中心的地位,象一个机器中的轴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它应该是每个部门经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已有不少大中型企业在组织结构中设立副总裁级的人力资源总监职务(CHO,ChiefHROfficer),并在其它部门建立人力资源岗位。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前台式、动态式和轴心式的人力资源战略,应成为三种不同层次上的战略:企业、跨部门及部门。

企业层次上:在企业层次上的人力资源管理需“一把手”的亲自参与。尤其对于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开发,公司的利益能与员工分享,直接回答“What\''''sInItForMe”。企业必须注重和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帮助员工作职业生涯规划。高薪招聘最优秀的人,并倡导活力、互动的、灵感激发式的企业文化。

跨部门层次上:建立革命性的制度如:岗位调换制,跨部门团队建设,内部客户制等。

部门层次上,又分为两种情况:

1.人力资源部:作为轴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整个公司管理水平的关键。人力资源部门要担任“导师”的角色。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要做人力资源专家、培训导师。人力资源部门不但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岗位调换和培训,帮助非市场部门的员工了解客户、市场的走向;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部作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政策、培训计划、薪金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只有对企业、市场和行业发展的全局性的把握,才能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各项功能。

因此人力资源部不应该仅仅埋头于内部事务,而应该了解业务和市场。并从外部来确立对人力资源部门的业绩评估标准,也就是让其他部门、顾客来评估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并挖掘对人力资源部门的未表明的期望。而且把公司的外部顾客也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他们同样是企业技术、产品创新的资源。

需求管理论文篇9

1、建立有序的控制流程。

(1)差异审核与处理:对于每笔资金支付申请,均须对应资金计划,审核是否存在差异(包括超支、支付不足等情况),并对差异进行调查。当差异达到一定显著性(该显著性根据资金项目的特性从比例或绝对值上确定)的资金支付,均需找明原因,特别是计划外的资金支付,除非情况特殊并经领导研究批准,否则当期不予支付;(2)跟踪记录与多元报告:对于每笔已通过差异审核与处理环节的资金支付申请,均准确记录每笔支付的内容、金额、审核情况、差异金额、差异原因、处理结果、支付情况、资金来源等多项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使用者、不同使用区间的多元信息要求,提取并报告相应数据;(3)支付申请单据的传递,由于资金支付频繁,支付申请单据繁多,传递环节较多,在支付单据传递的每个重要环节都办理交接手续,并根据审核支付进度跟踪支付单据的位置并及时回收归位。

2、选择适当的工具。

为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充分挖掘办公软件功能,设计出与控制流程相配套的动态资金计划管理表格体系,该体系以实时记录资金的审核报送、计划差异原因、支付情况、未支付原因等的资金计划明细表为主体,并辅以多角度统计分析表、审核报送表、资金支付申请表等,形成表间联动以及相互稽核,不仅保障了准确性而且可以随时满足各类使用者对资金计划数据信息的多维需求。通过严格执行事中控制措施,对资金支付过程加以调整和影响,进而有效地控制资金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使之与计划的差异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使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资金审核支付进度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有效进行决策并开展相关工作;使资金支付单据顺利完成其在我公司内部的整个“旅程”,保证了财务证据的安全完整;树立并深化了公司各部门及各合作单位的计划意识。

二、培养资金计划意识

为充分发挥资金计划管理作用,各部门、各合作单位等工作主体作为资金计划管理系统工程中能动性最强的部分,应当转变观念、提高对资金计划的重视,在资金计划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明确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并积极执行。资金计划意识的树立与强化可从下面两点入手:

1、严格执行差异审核与处理

实际执行与资金计划的差异在审核与处理环节需由责任单位进行原因说明。我们严格执行这一规定,每一笔资金的支付都必须有经批准的资金计划,否则将被延长支付周期甚至面临不予支付的境地;计划内资金的实际支付金额应与计划支付金额接近,不应差异过大,否则将导致下期同类资金拨付金额被“打折”,资金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通过这样在资金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潜移默化,使各责任单位逐步树立并强化资金计划意识,能够在提报资金计划时积极、认真、全面疏理和预计各项支付的金额与时间并提供详实充分的依据,在执行过程中充分理解分公司的资金计划事中控制措施并积极配合,进而达到优化后期资金计划的效果。

2、及时沟通与反馈

资金计划管理信息的反馈与沟通可以使各相关单位在统一计划、部署的原则下达到理解一致,并在及时掌握本单位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树立和强化计划主体意识。计划管理单位通过与责任单位、合作单位沟通其涉及的资金需求种类与特征、需求数据报送渠道、估计依据编制要求、执行过程的工作流程及相关制度等,可以得到相关单位及人员的理解与配合;各责任单位通过与计划管理单位沟通不易归类的资金需求、资金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特殊情况等,可以促进计划管理部门对资金需求规律的进一步认识;计划管理单位通过向各责任单位及时反馈资金计划的审批进度、经批准的资金计划、各阶段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可以使各责任单位及时掌握本单位本期可支付的资金额度、已支付的数据,结合业务活动的进度判断资金的支付是否在按照预期有序进行,并采取措施解决影响资金计划执行的不利因素,进而充分发挥各责任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资金计划管理中注重沟通与反馈,可以避免资金计划管理成为个别部门的“自娱自乐”,使公司内部各业务部门、外部合作单位都能够理解资金计划管理的意义,配合并参与计划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互动,共同促进资金计划管理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需求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洪灾保险;供给;博弈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洪水灾害尤为严重,洪水灾害损失巨大。据水利公报统计,进入21世纪后,截至2007年底,我国洪水灾害损失金额年均达1038亿元左右,政府救灾补助金额支出年均达47.5亿元左右,看似巨额的政府救灾补助金额在天文数字般的洪水灾害经济损失面前却是杯水车薪。如2006年湘南洪灾中,保险补偿比例仅为总损失的1.5%,而世界平均值为36%,美国更是高达50%以上。湖南洪灾中绝大部分是受灾农户没有投保家财险及其他农业保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和政府救助。从财务的角度,个人对付灾害的最好办法是参加保险。但是,从我国实际来看,我国家庭以及个人参加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如2008年初冰冻灾害发生后,保险赔付金额也不足损失总额的1.5%。

更糟糕的是,巨灾保险需求不足,供给同样也是不足的。2007年,我国的非寿险密度仅为25.5美元,全球平均249美元,亚洲平均739美元。另外,我国保险业的承保能力不强,我国2007年保险业资本金总量约是2000亿。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10%。也就是说,按2007年的资本金总量来算的话,我国当年的最大损失不能超过200亿。以1998年为例,我国当年洪灾造成的损失高达2552亿,对只有200亿承保能力的保险行业来说,独立承担洪灾保险是不可能的。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博弈模型来探讨我国洪灾供给不足的困境。

二、洪灾保险供给不足的博弈分析

洪灾保险供给不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政府、保险公司、投保人这三者关系中,受益的主要是政府与投保人,保险公司处于政府与投保人之间。保险公司不仅受政府行为影响,同时还受到投保人行为影响。通过保险公司与政府及投保人之间的博弈分析就可以看出为什么我国的洪灾保险供给不足。我们分两个博弈集合来讨论此问题。

(一)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博弈。在这个搏弈中,局中人有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保险公司的博弈策略有{经营,不经营};投保人的策略有{投保,不投保}。在这个博弈中我们不考虑政府补贴。

1、模型假设

(1)假设为完全信息的条件下,居民和保险公司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在高发洪灾区,洪灾发生的概率为p,洪灾发生给居民带来的损失为d,则对于高发洪灾区居民的期望损失金额为:c=p*d;

(3)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对于参保人收取的保险费为e,在洪灾发生概率为p的条件下,对参保人给予的补偿为f,其中,f是一个与c有关的函数,设为f=f(c,p);又因为洪灾发生概率为p,则保险公司的期望补偿为pf=a。

2、模型建立与分析(见表1)

根据上述假设,建立如表1的支付矩阵,从表1所示的-支付矩阵来分析:

e—c,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居民认为“投保”策略为其最优策略,完全信息条件下,熟知支付矩阵信息的保险公司将会采取如下策略:

(1)当e(2)当e>a时,ea>0,保险公司的策略为承保,均衡点为(承保,投保)。

对于高洪灾区的居民,洪灾往往频繁发生,遭受洪灾损失的概率很大,因此,其当地居民更有参加洪灾保险的意愿,而参保后也能够有效稳定当地社会形势。而如果保险公司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意开展洪灾保险业务,这将影响整体社会效益,(承保,投保)无疑是能提高总体社会效用的均衡点。

根据上述分析,e成为影响博弈均衡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图形描述如下:

我们知道,局中任何一个人的决策都是非常明确,那就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局中人的利益不仅取决予自己的行动与策略,还必须看局中其他人采用什么策略或行动。因此,通过划线法我们可以得知,对于投保人来讲,如果保险公司愿意承保,他的最优策略是投保;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如果投保人投保,他的最好策略是不承保,如果投保人不投保,保险公司经营与不经营都无所谓,什么都不损失。

从这个博弈中我们可以得出,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洪灾保险这个保项。这是因为保险公司发现,经营基本上是亏本,还不如不经营。

局中人在每种策略组合下都有各自相应的得益,如果将每个局中人在同一种策略组合的得益相加算出各博弈方得益的总和,并可将其看作这个小范围内的“社会得益”。可以得出最佳的社会得益为e—a+f-e—c=f-a-c,即在投保人投保、保险公司经营情况下的社会得益。这就意味着只有在投保人愿意投保、保险公司全力经营的情况下将可以实现社会得益最大。对保险公司来说,其主要目标还是要实现其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赔钱的买卖是不会做的。经营洪水灾害风险的成本很高,保险公司一般不会积极推广洪灾保险保单,除非有一定的激励机制。从上面的调查我们知道,保险公司尽管将逆向选择作为其“安全第一”的策略,但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违背了保险的初衷。所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提高也是其目标之一。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对有关洪水方面的险种的供应很不足,在1996年以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将因洪水造成的损失放在企业财产险或家庭财产中,1996年以后随着保险公司改制,保险公司纷纷将因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放在综合险中予以承保,采用的费率是火灾险的费率,一般都比较高,造成了投保人无力购买。

(二)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博弈分析。在这个博弈中,局中人是政府与保险公司,政府的策略是(支持,不支持);保险公司的策略是(经营,不经营),政府支持开展洪灾保险,要从财政拨款及税收上给予优惠。保险公司经营洪灾保险,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保险公司会亏本,费率高了,没有人买,费率低了,卖得越多,亏得也就越多。从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博弈的分析中我们得出通过调整参保费标准达到理想均衡的结论,而该均衡点能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对于参保人来说是付出了相对较高的经济代价而使保险公司获得更多收益。如果换个角度,由政府来考虑社会效用优化的问题,将会出现政府与保险公司博弈的情况。

1、相关假设

(1)在保险公司经营洪灾保险业务量一定的情况下,需要上交的税费为t;

(2)政府为实现社会效用的优化,需要采取支持保险公司经营洪灾保险业务的策略,从政策给予税收优惠或进行相关的财政补贴c1;而保险公司经营洪灾保险业务的成本为c1;

(3)在有政府政策支持却没有获得保险公司认可的情况下,政府不承担要约成本。

2、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见表2)

对表2中描述的支付模型进行分析:

我们假设政府支持,保险公司经营,那么政府就会损失-c1+t单位的成本。如果政府支持,但保险公司不经营,政府也就不会补贴,其结果是政府只需要支付救灾款。如果政府不支持,保险公司不经营,也就不存在利益损失。如果保险公司还要继续经营,就会亏损c1-c2个单位的成本。保险公司不会做这种赔钱的买卖,除非保险公司为了形象宣传、广告效益。

从上面的支付矩阵可以看出,在不考虑社会效用优化的前提下,由于一c1+t然而,我们不能仅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政府支持开展洪灾保险的成本与收益,还应该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洪灾保险对增进一国社会福利,从而增进社会安定的非经济效应。政府尽管在支持洪灾保险时有利益损失,这部分损失可以看成是社会福利转移到保险公司,再由保险公司流向社会。

若政府考虑到自己是以社会效用最大为目标,以居民为主体的社会收益最大才是其政策根本,(不支持,不经营)均衡导致的是社会效用低下的情况,而如果能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政策收益能间接通过保险公司转移到身处于高洪灾区的居民身上,支付矩阵中的成本ct将会消失(见表3)。

在表3中的支付矩阵中,政府将会选择“支持”策略。由于完全信息的条件,保险公司掌握政府以“支持”为策略,即获取了政府出台“支持洪灾险业务政策”的信息,其作为理性“经济人”,无疑将采取“经营”策略,保证居民财产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企业利润点。

社会效益最大化要求保险公司经营洪灾保险,满足受灾群众的需要。上述分析表明,由于农民收入制约和保险经营模式的原因,商业性农业保险处于亏损经营状态。但是,洪灾保险的社会效益性又决定了洪灾保险发展的合理性。如何解决这一悖论,需要政府介入以实现洪灾保险市场的均衡。从经济学原理角度看,解决洪灾保险发展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市场经济手段。积极创新洪灾保险的经营模式,推动洪灾保险产品创新,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从根本上建立并推动洪灾保险的发展,充分发挥洪灾保险在防洪减灾中的积极作用。

需求管理论文篇11

1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内涵

在现有的国际、国内、行业等标准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分析,这些是针对具体的数字化档案类型、用户、业务管理流程等采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元数据模型中元数据功能项的设置分析及对其描述的过程。这个功能的意思是要基于元数据元素、元数据模型。根据这一定义,应该明确的是,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首先是一种功能需求,需要确定需求分析的信息源并施以科学的方法。

2 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源

数字化档案管理需求分析的信息源,是以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来源范围为主要的另外包含权威性文献、数字化档案本身、用户等。

就其本身而言的话,数字化档案的分类丰富,有多媒体数字化档案、视频档案、音频档案、图像、图形档案盒数字处理档案,因此,其信息源范围可以是关于字处理档案、图像档案、图形档案、音频档案、视频档案以及多媒体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元数据范围的需求分析。

针对权威性文献而言,权威性文献可以分为法规、标准、政策、规范、最佳实现及理论等,因此,其信息源的分析范围可以是国内外的有关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法规、标准、规范、最佳实践及理论中存在着的有关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的分析。

针对用户而言,信息源的分析范围可以是对文件管理者、档案管理者、数字化档案管理者、计算机系统管理员以及数字化档案利用者所提出的分析方法。

3 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的分析方法

在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领域中,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进行需求分析,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保证其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笔者认为,有两类方法:一类是自上而下演绎分析法;另一类是自下而上归纳分析法。

3.1自上而下演绎分析法

3.1.1文献参考法

文献参考法,以“文献”形式表述有关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等,以保证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是从“文献”的抽象到具体数据元的确定的方法。主要是从所涉及文件管理的文献中概括出数字化档案元数据的需求。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元数据项目是运用此法的主要代表项目,该项目主要研究文件管理的中凭证要求(简称《baC项目》)。

3.1.2理论推导法

从文件管理理论出发进行归纳演绎,以层层递进的逻辑来验证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合理性,即是理论推导法。

目前流行的文件管理理论主要有: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运动理论。不论采取哪种理论作为我们的研究依据,都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澳大利亚元数据研究项目《教育、研究与产业合作项目》(SPIRT project)为例,他们所制定的元数据主要依据澳大利亚所独创的“文件连续体理论(records continuum thinking)”;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项目《数字化档案完整性保存项目(UBC)》则依据的是文件运动理论理论。按照我国目前的档案管理相关理论,我们要采取在我国比较流行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3.2自下而上归纳分析法

3.2.1调查访问法

通过对文件创建人员、文件管理人员等相关的专业人员等进行跟踪访谈和数据分析,按照用户的实际需要,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另外用到此方法的是在跨国联合项目――文件永久性凭证性问题在电子系统里的应用(简称INTERPARPES)。

3.2.2流程实际法

按照档案实际管理的业务流程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档案在管理过程中的运动为分析的切入点进行需求分析。研究者持有这类分析方法会认为文件管理流程和元数据是分不开的,所以,要理解元数据,就要紧紧联系数字化档案管理流程实际,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传统的手工管理业务流程。

以上方法各有优劣,如文献参考法,可以从宏观上保证建立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具有合法性和凭证性,但建立的标准过于宽泛;理论推导法,可以保证其合理性和系统性,但建立的标准偏向理论性,实用性不强;基于用户访问法建立的标准,其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好,但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流程实际法,即使具有可行和运用性范围依旧被局限。所以说,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分析时,需要综合作用各类所学多种方法分析需求,而不是孤立、单一的只作用一种方法,这样做才可能满足数字化档案元数据更全面和客观的需求。

4关于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体系模拟建构

在以上探讨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内涵、信息源及方法的基础上,笔者尝试模拟建构需求分析体系。

首先,根据具体行业、应用领域的目标与特点,确定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源;需求分析的信息源主要包括,文献(规范、标准)、数字化档案本身、用户、数字化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等方面。其次,对需求分析信息源进行分类整理、审读,综合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源进行分析,简练出数字化档案管理数据的需要并形成需求陈述。再次,针对各需求陈述进行元数据的提炼,将提炼到的元数据进行分类,再将具体的元数据纳入到分析框架。最后,判断元数据元素项的设置,形成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体系模型。

参考文献:

需求管理论文篇12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

每个组织都有属于自己特定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这为它们形成具有独自个性的哲学信仰、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提供丰厚的“土壤”,于是每个组织也都有属于自己特定的企业文化。所谓的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有别于其他组织特征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二、 企业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企业文化产生的理论背景

1.古典管理理论

以泰罗“科学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盛行的只是裸的逐利文化。“经济人”假设之上的管理文化,只能配以“胡萝卜加大棒”的刚性文化来协助管理。虽然古典管理理论在当时满足了当时特定时代管理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劳资双方矛盾的不断激化以及其他各种原因促进了管理理论进入了行为科学理论时代。

2.行为科学理论

著名的霍桑实验把对人的管理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观念转变,这一时期的管理文化不仅在物质利益方面给予员工极大的满足,而且也在试图通过满足劳动者的精神需求,譬如自尊、社交、价值实现等的需求,来换取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已达到获得更多效益的目的。这一阶段所企业所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意识已经开始转移到关注员工的需求。

3.管理丛林理论

随着二战的结束,管理理论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历程。各种管理学说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人本主义思潮成为引领当代学术界的一面旗帜。由于企业成员知识文化水平和科学水平的普遍提高,员工更多的转向软性需求,同时由于企业不断的扩大经营规模,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已势不可挡,对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问题的研究显得迫在眉睫。外加同一时期美国经济的衰退与蒸蒸日上的日本经济形成悬殊的对比,很多的美国学者开始对日本企业成功的原因进行研究。

他们通过研究发现日本企业自持的“企业文化”是它们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些新发现逐渐改变从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硬性管理的做法,进而转向研究怎么让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正是因为学者们对美日两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外加四大企业文化研究著作的问世,共同催生了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并将企业管理带入一个全新的模式。

4.文化人类学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种理论之外,企业文化的另一个孕育基础则是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这是一门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的诞生,为组织文化的研究打下基础理论,直接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以及结论的支持。当今,文化人类学将经济活动与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组织文化已成为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组织借文化力来推动自身发展获得核心竞争力强有力武器,因此,组织文化的兴起无论对文化还是对企业发展来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企业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

首先,新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换成生产力促进企业原有劳动的性质和劳动力构成发生变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蓝领员工在价值观、情趣等诸方面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企业家们只能转向对企业文化培养,以强化对员工的期待和控制。用企业文化去统一职工的思想,形成统一的最高目标、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以此为基础去协调和控制员工的行为。

其次,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迅速恢复,停滞不前的美国对日本创造“奇迹”的奥秘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渴望能通过复制日本成功的秘密用于焕发本国一瘸不振经济,达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争霸全球的伟业。于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学术界掀起了一场日美管理比较的研究浪潮,这个热潮直接产生的后果就是催生出了组织文化理论。

(三) 全球呈现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浪潮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空前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大规模的跨国兼并和重组,在许多重要的生产领域,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甚至唯一的生产者,它们将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由于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的存在,因此,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企业管理对旧的管理理论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在不同理念的支配下新的企业管理理念既要延续原本承载下来优秀的本国管理经验,又要适应新的文化体系的管理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万古长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要求文化一体化也同时推进,已经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各国由于文化上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差异,管理理论的直接“移植”会导致水土不服甚至直接夭折的现象并无不可能,这就要求各国在管理文化上呈现出相互借鉴的发展趋势,以扬长避短,为我所用求生存。

(四) 企业管理实践的需求

从企业管理实践的角度看,由于社会管理实践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迫使理论形态随之作出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其发展,保证其不能成为变革的阻碍。这些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质需求在逐渐缩小,精神需求方面却在不断增加;人员流动性比较强,员工抱一而终的工作观念得到解放与认同;“知识型员工”需要更大的工作权限,更愿意通过参与管理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人才竞争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新趋势。趋于以上这些意识的变化,企业固然被迫改善经营管理理念,以寻求新的管理思想、新的的理论、新的方法,才能满足管理提出的新需求。而企业文化正是对旧管理理念不能满足实践需要的补充。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的出现不仅有深厚的理论支持,而且经济背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管理实践更是为企业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的出现极大的丰富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满足了实践的需求。分析时代需要,考虑文化背景,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扩展研究视角,有利于推进对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从而积极推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