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6 19:07:08

数学分析论文

数学分析论文篇1

2数学建模思想在概念教学中的渗透

按照大范围来讲,数学分析的内容中包含了函数、导数、积分等数学概念,这类概念均属于实际事物数量表现或空间形式概括而来的数学模型。在数学教学过程我们可以根据概念的具体事物原型或平时生活中易见到的事物进行引用,让学生了解到理论上的概念性知识不仅仅存在与课本中,更与日常生活中具有紧密的关系。对此,老师在教学相关概念知识时,最好联系实际,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适当的观察、想象、研究、验证等方式来主导学生的教学活动。例如微积分教学中,刚开始感觉其较为抽象笼统,不过仔细观察其形成过程会发现其实具有较多的基础原型,通过旋转体体积、曲边梯形面积等具体问题紧密联系,应用微元法求解即可得出积分这个较为抽象的概念。通过适当的取材,建立概念模型,引导学生对教学的积极兴趣,可比简单的利用数学符号来描述抽象概念要具体生动得多。

3数学建模思想在定理证明中的渗透

在数学分析课程中存在较多的定理,而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熟练掌握带来并应用则成为目前数学分析教学中较为困难的。其实在书本中大部分定理是有着具体的意义,不过在通过笼统的刻印组书本中后导致定理创造者实际想法无法清晰表现在其中,致使学生在接受定理教学中感到茫然。对此,在定理教学过程老师应结合该定理知识的源指出处以及历史渊源,从而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取进一步了解该定理的意义与作用。同时应用建模思想将定理作为模型的一类,利用前期设计的特定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定理定论,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吸收定理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研究探索发现的重要性,为学生树立的创新观念。

4数学建模思想在课题中的渗透

数学分析教学中需要讲解大量课题,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课题进行讲解以达到促进应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并巩固。但是在过去传统的课题讲解中,与应用相关的问题教学较少,仅有的少部分也是条件满足解答肯定的情况,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因此,在课题讲解中尽量选取以具体应用的问题作为例题,设置相应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错误,并结合自身知识来解决其错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来进一步巩固自身知识。

5数学建模思想在考试命题中的渗透

目前数学分析的教学考试中试题的设置普遍以书本课题为主,又或者直接将某些例题设置成选择或填空的答题方式,却缺少开放型的试题或全面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数学知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可能目前这种考试设题方式对老师的阅卷提供了便利,但是往往也造成部分学生在课本考试中分数较高,但在解决实际具体问题往往存在不足,对学生思维中形成了为考试而学习,忽略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导致具体问题解决能力不足。对此,可利用数学建模思维去设置一部分开放型试题,利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将所学的数学建模方式应用与具体中,以此来观察学生的数学素质以及知识水平并适当修改教学方案。又或者通过命题论文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综合水平,学生通过将自身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总结,探讨自身学习体会,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深化了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

数学分析论文篇2

对数学教学如何实施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人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验。首先是通过观察、调查,归纳总结了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学习懒散,不肯动脑;不订计划,惯性运转;忽视预习,坐等上课;不会听课,事倍功半;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懂不问,一知半解;不重基础,好高骛远;赶做作业,不会自学;不重总结,轻视复习”[1]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数学学法指导的途径和方法,如数学全程渗透式(将学法指导渗透于制订计划、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学结、课外学习等各个学习环节之中)[2];建立数学学习常规(课堂常规———情境美,参与高,求卓越,求效率;课后常规———认真读书,整理笔记,深思熟虑,勇于质疑;作业常规———先复习,后作业,字迹清楚,表述规范,计算正确,填好《作业检测表》,重做错题)[3]等等。诚然,这对于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业成绩、优化学习品质,采劝对症下药”的策略,开展对学习常规的指导,无疑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决不能忽视数学所特有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说,这才是数学学法指导之内核和要害。也就是说,数学学法指导应该着重指导学生学会理解数学知识、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地思维、学会数学交流、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等。有鉴于此,笔者主要从“数学”、“数学学习”出发,来阐释数学学习方法,论述数学学法指导。

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就是要考察数学的特点。关于数学的特点,虽仍有争议,但传统或者说比较科学的提法仍是3条: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1.数学研究的对象本来是现实的,但由于数学仅从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方面来反映客观现实,所以数学是逐级抽象的产物。比如三角形形状的实物模型随处可见,多种多样,名目繁多,但数学中的“三角形”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形式(概念),撇开了人们常见的各种三角形形状实物的诸多性质(如天然属性、物理性质等)。因此,学习数学首当其冲的是要学习抽象。而抽象又离不开概括,也离不开比较和分类,可以说比较、分类、概括是抽象的基础和前提。比如,要从已经过抽象得出的物体运动速度v=v0+at、产品的成本m=m0+at、金属加热引起的长度变化l=l0+at中再次抽象出一次函数f(x)=ax+b,显然要经过比较(它们的异同)和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根据数学高度抽象性的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要强调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思维方法的指导。

2.数学结论的可靠性有其严格的要求,观察和实验不能作为论证的依据和方法,而是要经过逻辑推理(表现为证明或计算),方能得以承认。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结论,通过测量的方法是不能确立的,唯有在欧氏几何体系中经过数学证明才能肯定其正确性(确定性)。在数学中,只有通过逻辑证明和符合逻辑的计算而得到的结论,才是可靠的。事实上,任何数学研究都离不开证明和计算,证明和计算是极其主要的数学活动,而通常所说的“数学思想方法往往是数学中证明和计算的方法。探求数学问题的解法也就是寻找相应的证明或计算的具体方法。从这一点上来说,证明或计算是任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组成部分,又是任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目标和表述形式”[4]。又由于证明和计算主要依靠的是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所以根据数学逻辑的严谨性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要重视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的指导。

3.由于任何客观对象都有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因而从理论上说以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数学可以应用于客观世界的一切领域,即可谓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不但首先要提出问题,并用明确的语言加以表述,而且要建立数学模型,还要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和论证,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也就是说,数学之应用,它不仅表现为一种工具,一种语言,而且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思维模式。根据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建立和操作数学模型,以及进行检验和评价。

从数学学习的角度出发,就是要通过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考察,引申出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和策略。关于数学学习的过程,比较新颖的观点是:“在原有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或是将环境对象纳入其间(同化),或是因环境作用而引起原有结构的改变(顺应),于是形成新的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如此不断往复,直到达成相对的适应性平衡”[5]。通过对这一认识的分析和理解,就数学学法指导而言,可概括出以下3点:

1.行为结构既是学习新知的目的和结果,又是学习新知的基础,因而在数学教学中亦需注重外部行为结构形成的指导。由于这种外部行为主要包括外部实物操作和外部符号(主要是语言)活动,所以在数学学法指导中,一要重视学具的操作(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制作学具,操作学具);二要重视学生的言语表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言语交流的机会,可以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2.认知结构同样既是学习新知的目的和结果,也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故而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指导。所谓数学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按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因此,对于学生形成数学认知结构的指导,关键在于不断地提高所呈现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在数学学法指导中,须注意如下几点:①加强数学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无论是新知识的引入和理解,还是巩固和应用,尤其是知识的复习和整理,都要从知识间的联系出发。②重视数学思想的挖掘和渗透。由于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的本质的认识,因而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结构建立的基础。常见的数学思想有:符号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归纳思想、公理化思想、模型化思想等等。③注重数学方法的明晰教学。数学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是建立数学知识结构的桥梁。常见的数学方法有:化归法、构造法、参数法、变换法、换元法、配方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

3.在原有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无论是通过同化,还是通过顺应来获得新知,必须是在一种学习机制的作用下方能实现。而这种学习机

制主要就是对学习新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即所谓的元学习。实质上,能否会学,关键就在于这种学习是否建立起来。于是,元学习的指导又成为数学方法指导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数学学法指导中,需要注意:①要传授程序性知识和情境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即是对数学活动方式的概括,如遇到一个数学证明题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再干什么,就是所谓的程序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即是对具体数学理论或技能的应用背景和条件的概括,如掌握换元法的具体步骤,获得换元技能,懂得在什么条件下应用换元法更有效,就是一种情境性知识。②尽可能让学生了解影响数学学习(数学认知)的各种因素。比如,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是文字的、字母的,还是图形的;学习任务是计算、证明,还是解决问题,等等。这些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方面的因素,都对数学学习产生影响。③要充分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比如,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思路的产生过程、尝试探索过程和偏差纠正过程。④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明确其自身数学学习的特征。比如:有的学生擅长代数,而认知几何较差;有的学生记忆力较强而理解力较弱;还有的学生口头表达不如书面表达等。⑤指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如评价问题理解的正确性、学习计划的可行性、解题程序的简捷性、解题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如监控认知方向意识、认知过程意识和调节认知策略意识等等。

根据数学内容的性质,数学教学一般可分为概念教学、命题(主要有定理、公式、法则、性质)教学、例题教学、习题教学、总结与复习等5类。相应地,数学学法指导的实施亦需分别落实到这5类教学之中。这里仅就例题教学中如何实施数学学法指导谈谈自己的认识。

1.根据学生的学情安排例题。如前所述,学习新知必须建立在已有的基础之上,从内容上讲,这个基础既包括知识基础,又包括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包括学习兴趣、认知意识,乃至学习态度等有关学习动力系统方面的准备。因此,无论是选配例题,还是安排例题,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要考虑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认知需求的原则(称之为动机原则)。在例题选配和安排中,可采取增、删、调的策略,力求既突出重点,又符合学生的学情。所谓增,即根据学生的认知缺陷增补铺垫性例题,或者为突破某个难点增加过渡性例题。所谓删,即根据学生情况,删去比较简单的例题或要求过高的难题。所谓调,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后面的例题调至前面先教,或者将前面的例题调到后面后教。

2.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精选例题。例题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莫过于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巩固知识;莫过于训练数学技能,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数学观念。为发挥例题的这些基本作用,就要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选配例题。具体的策略是:增、删、并。这里的增,即为突出某个知识点、某项数学技能、某种数学能力等重点内容而增补强化性例题,或者根据联系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加补充性例题。这里的删,即指删去那些作用不大或者过时的例题。所谓并,即为突出某项内容把单元内前后的几个例题合并为一个例题,或者为突出知识间的联系打破单元界限而把不同内容的例题综合在一起。

3.根据解题的心理过程设计例题教学程序。按照波利亚的解题理论,一般把解题过程分为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等4个阶段。这是针对解题过程本身而言的。但就解题教学来说,还应当增加一个步骤,也是首要环节,即要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认知的需要。对于“进入问题情境”环节,要求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在承上启下中,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激起认知冲突。而对其余4个环节,教师的行为可按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中的要求去构思。一般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注意做到做好前3个环节,却容易忽视“回顾”环节。

严格说来,回顾环节对解题能力的提高,对例题教学目的的实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回顾环节来讲,除波利亚提出的几条以外,更为主要的是对解题方法的概括和反思,并使其能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之中。

数学分析论文篇3

1.管网模型

1.1.管道模型

按文献[1]介绍的:

定理1:任何管件的组合,其组合后的管件,以管件断面的流量和压力水头表示的数学模型具有幂函数的形式。

(1)

式中:a,b为不会等于零的实系数;hf为管段的水头损失;q是管段内的流量。

换言之,对于管段两端,记上游端水头为H2,下游端水头为H1,即:

(2)

1.2.复杂管网模型

对于复杂管网,这里所说的复杂是指有多环、多水源、多出流口的管网,对于这种管网可以用与一般管道同样形式的矩阵公式来表示。

记:

式中:H为管段的节点水头矢量;q为管网的管段流量;n为管网中的管段数量。

为了有利于统一表达式,记管段两端的水头为H1,H2。

对于简单管段有:

(4)

容易看出这种变形为采用线性方程组提供了方便。当第t次计算时,令:

(5)

式中:管段在第t-1时的流量,在第t-1次计算时它是已知量;是管段在第t时的假定流量。

q是有方向的矢量,其方向是由管段端点2指向端点1。换言之,端点2水头大于端点1的水头,这样水才能从端点2流到端点1,流量的值才可能是正值。从数学的角度理解,假定H1,H2,q为不为零的实数,H1,H2前面的正负号可以表示为管段的端点i在流量指向的方向。

对于如图1所示的管网,可以用管网邻接矩阵A表示。

图1.一个简单复杂管网图

对于图1按节点及管段编号来关联,行是管段,列是节点。

①节点与1管段、2管段相连接,因假定管段的水流方向是由节点编号大端流向节点编号小端。①节点的邻接向量是。同理:②节点的邻接向量是,易知:

容易得到矩阵:

通常将以上矩阵称为管网的邻接矩阵,

2.节点分析法

如令:

图1中与矩阵等式

(6)

对应的是以下矩阵:

(7)

对①节点有:

对②节点有:

表明矩阵等式可以表示节点流量守恒定律。

根据流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的学科也称为Kirchhoff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管网系统的两个定律可表达为:

(8)

这也是节点分析法的关键方程组。

其中:

(9)

式中:Ac节点与管段的邻接矩阵;Af节点与已知水头的邻接矩阵;Hc管段的节点水头矢量;Hf已知节点水头矢量。

而且,

是式(4)在管网中的矩阵表达。

以图1的管网为例有:

而且,

采用计算机程序自动搜索分析,容易得到以上矩阵。同时,用矩阵表示的是:

=(10)

矩阵运算后可表示成以下方程:

(11)

其中H6是已知水塔的水头。式(10)表明矩阵方法可以表示节点能量守恒定律。

以上分析虽然是针对图1的实例进行,但没有设立管网联接及出流的特殊性条件,故所介绍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般性。显然,这种结果也可以通过采用“图论法”和有限元法进行分析得到。

3.方程的解法

矩阵方程(8)是复杂管网的数学模型,对此模型的求解可以得到管网的水力学参数。如将Y(q)看作一个常数,该方程就是一个线性方程组,可将此线性方程组称为非线性方程(8)的伴随方程。注意到管网在第t-1时的流量为q(t-1),在第t-1次计算时Y(q(t-1))是已知量;q(t)是管网在第t时的流量。

实际上是在迭代运算中令:

Y(q(t))=Y(q(t-1))

因大多数管网它们的管段内流速v都在1~3m/s之内。经验证明这样种情况下,令流速v=1作为t=0的初值比较合理。这时,矩阵方程(8)实际迭代时t为:

式中:Ai为i管段的断面面积;n为管网的管段数。

当在te时,迭代中,当时,认为方程解为:i=1,…,n;k=1,…,m;m为管网的节点数。

其中,为一相对小的数,工程上,一般取就行了。的值越小计算机的运算时间就越长。

由方程(8)变形得到方程:

(12)

式中,Hc管段的节点水头矢量,是待求的未知量;Hf为已知节点水头矢量。q=是管段内的流量矢量,是待求的未知量;d是管网的出水量矢量,是已知量。

用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容易经3~4次迭代得到方程(12)的解。

4.结论

复杂管网可以用矩阵的形式表示,并可用节点法建立其矩阵方程。其方程为:

(12)

此方程是一个非线性方程,解此方程可用迭代法进行计算。迭代的初始参数及计算方法如下:

当时,认为方程解为:i=1,…,n;k=1,…,m;n为管网的管段数,m为管网的节点数。

[1]李鸣,管网基本定理及其数学模型[J],节水灌溉,2001(1)8-11

数学分析论文篇4

研究性学习单指研究性课程,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问题的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是研究性,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己有的经验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实现学习的过程。

2.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1)提出问题形成课题阶段

首先,可从生活实际中选择研究性课题。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利用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是首选。教师要因地制宜,发掘资源,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的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其次,以现有数学教材为背景创设研究性问题。可以把教材中的习题改编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因为数学习题中有一部分是开放性问题,也就是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固定的问题,而开放性问题与研究性学习的特征相吻合,因此,开放性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因而作为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问题就为学生走入社会在心理上和能力上做好了准备,充分体现了现阶段数学教育的价值。

(2)实施研究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参与指导。由于学生层次不同,选择的课题也不同,教师参与分析指导,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信息收集阶段的指导工作。这一阶段学生开始收集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因此,这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这时要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帮助与指导,避免学生产生过强的挫折感。二是综合研究阶段的指导工作。经过信息收集的自主学习阶段,学生重新回到学习小组中,利用他们所学到的新知识对问题作出评估。三是课题结题阶段的指导工作。课题结题是研究性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要撰写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

(3)总结反思阶段

研究结果产生之后,还应对整个研究过程,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质量和研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体验感受以及其他方面的得失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反思。指出该课题的价值,研究的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以求获得进一步的理性认识。这种多角度、全方位的反思是有意义学习的重要环节。

实施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研究性学习,其着眼点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从单纯只是获得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到同时重视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二、数学建模

1.数学建模的基本内涵

设计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即用数学的方法将一个表面上非数学的问题或非完全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完全形式化的数学问题,其实质是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因而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发现暗藏在深处的数学奥妙,并对实际问题中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复杂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的关系或规律,从中抽取出恰当的数学关系,从而把这个实际问题化成一个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工具处理这个模型,使实际问题得以解决。因此,对于学生数学建模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

2.数学建模的教学途径

让学生学会数学应用,进行数学建模的教学,需要运用大量的数学基础知识,没有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数学建模只能是空谈.我们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对数学建模具有促进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

教师应当强调建模过程中的基础知识的应用,当学生面临新情景、新问题,试图去解决时,帮助他们与自己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当发现己有知识不足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时,就必须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训练相关的技能。因此,往往需要进行检验和优化,因此,又带有更大的挑战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数学建模教学帮助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把实际问题的主要特征、主要关系抽象为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来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从而形成完全的数学关系结构系统,最终把实际问题化成数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从周围客观环境中抽象出数学结构关系的能力。因此,以培养学生数学化能力为主的数学建模是数学与客观实际问题联系的纽带,教师应该努力搞好数学建模的教学,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传统的习题演练,使他们进入生活、生产实际,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天地,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由来、数学的应用,体会到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数学。

三、实习作业

(1)良好的教学秩序是顺利完成实习作业的前提。因此,首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实习作业的意义,明确实习作业的要求。

(2)实习作业必须改变原来的作业形式,必须联系实际,到实际中去。只有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才能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3)实习作业不能只停留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上,教师要适时引导、点拨,深化学生的认识。

(4)实习作业的要求要难易适度,并从本校实际出发,内容要易于学生在实习中用数学语言相互交流,以便他们能够阐明自己的思路和观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教学的效果。

四、问题解决

通过对“问题解决”有关概念的澄清,“问题解决”作为学生数学发现过程、探索过程和实现再创造数学的过程,其各个阶段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个综合能力,它是前面提及的诸种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与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强调问题解决教学有助于上述各种能力及意识的培养.数学应用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离不开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空间想象等基本的数学能力,它更侧重于实际问题中提出并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建构数学模型的能力,对模型及问题进行变换的能力,对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阐释和处理的能力。从中我们发现二者具有十分惊人的类似之处。也即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也同时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因为问题解决过程对能力的要求也正是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因此,问题解决的教学对于促进数学应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数学应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忠林,任樟辉.数学思维理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数学分析论文篇5

7.1走出情境创设误区,避免两个极端

极端一认为教学不需要情境.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茶地展开,但是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受教育评价制度,高考指挥棒,以及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迫切要求的影响,有的教师重新又回到应试教育的现实中去了.有的教师只把教学情境当作点缀,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在教学活动中谈的是探究教学,但操作的是应试教学,备的是启发式教学,上的是灌输式教学,出现了一种课改的扭曲现象.极端二认为无情境不教学.在新一轮课改中,有的教师由于对情境创设的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情境创设每节课都需要,提出无情境不教学.教学的各环节都精雕细琢,每一个问题都力求有新意,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希望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结果不顾教学内容,不讲实效,教学为了情境而情境,在课堂上不同程度出现了赶时髦的现象,使情境创设走向了形式化趋向.表现为:(l)情境创设过分依赖多媒体,一切以多媒体为中心,追求课件的“花哨”,结果让学生视觉疲劳,眼花缭乱,学生长期处于各种图画的诱惑下,习惯了感官刺激而懒于思考甚至变得不会思考,同时也削弱了情境应有的作用,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2)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表现为无价值的讨论,闪电式的讨论和目标不明确的讨论.一些小组合作表面上是学生全员参与,而实际是一盘散沙,纯粹为合作而合作.这些合作学习,看似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实际上学生己成为教师操纵的木偶.这样的情境不是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不能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更谈不上情境创设的实效.(3)有的教师以频繁、思维含量低的提问代替情境创设,提问由于缺少精心设计而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思维能力.(4)有的智力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与课堂内容毫不相关,由于一味追求课堂的趣味性,完全变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工具,教学内容的外包装,其实质是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点,忽视了学科性,也忽视了对学生双基的培养和训练.这些不良倾向如不加以纠正,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将成为一句空话.

7.2投身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数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很多,如何更好地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针对各种课型,各知识块创设更有效的教学情境,如何增加情境化的教学内容的知识承载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妥善安排各种教学情境的主次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将情境教学与其它教学方式有机融合,如何梳理数学情境资源,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总结和自身知识的不断丰富,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优化数学教学课堂,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7.3情境的创设与情境的展现都不能脱离教学实际

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要考虑到因材施教的原则.情境的创设与情境的展现是统一的,创设是展现的基础,展现是创设的目的.它们是同一过程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如果不考虑展现只是盲目的去创设,那自然会违背教育原则和数学教学的特点.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更是一门科学.教师要依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接受水平以及教材前后的关联而选用创设情境方式.创设情境应有利于教师“搭桥”,学生“过桥”,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如关于对称的学习,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有相关的内容,但学习时侧重点显然应有所不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几乎都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呈现形形的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于对称的认识和体验是不同的,是不是都必须呈现大量图形或进行演示,学生刁‘能够理解对称的含义和不同对称的特点呢?如果要演示,应该演示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问题应该在创设情境时都需要考虑.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发言踊跃,如果对他们讲对称图形,与其在大屏幕上反复呈现各种对称图形,还不如让他们自己举例或动手折叠,那样获得的体验可能比仅观看大屏幕要深刻得多.初中生学习对称,对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特点理解还很不到位,如果教师在呈现很多对称图形的同时,能动态演示不同对称的翻转或旋转过程,将对学生加深对不同对称特点的理解有很大帮助,在高中函数的奇偶性教学时,教师如果再对学生直观演示大量对称图形,或让学生动手折叠,这对他们而言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此时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己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他们不需要借助多媒体观察对称图形,也不需要动手折叠,就已经完全可以理解不同对称的含义和特点了.过多的、缺少挑战性的生活情境问题反而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发展史表明,数学一方面来自外部,即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源于内部,即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把情境创设片面理解为情境的生活化,一味追求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使数学淡化,那将是对数学情境教学的一大误解.有些已经解决过的数学问题完全可以看着新问题的一个情境,而不应该让情境生活化的思想框住自己的手脚,使情境创设僵化.

7.4教材应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正得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它的效果也在不断地呈现出来.但是,教师因为时间、精力、经验的不足,理解的偏差,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对情境创设的探索与实践还不够充分,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要创设一个恰当情境并非易事.因此,有关专家在教材编写时,如果能为教师配备可供灵活选择的情境素材,如课件、教具模型、背景知识等,供一线教师教学时参考,这样将便于教师创设情境,推动情境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l]孔企平,张维忠,黄荣金.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晓军,张维忠.数学文化视角下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l一2).

[3]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问题提出”的数学学习明.数学教育学报,2001(10).

[4]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田.数学教育学报2006(2).

[5]施文光,朱维宗,吕传汉.数学“情境一问题”教学与抛锚式教学之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7(2).

[6]祝辉.情境教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7]全国情境教学一情境教育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7(4).

[8]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张奠宙,李士齐,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开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MI.团结出版社,2001.

[l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l.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5周小山,雷开泉,严先元.新视野课程中的数学教育[明.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16]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7]石永生.中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明.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8]济南市教学研究室编.数学教学案例分析[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9]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0]刘兼,黄翔,张月一数学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l高向斌.走向合作性教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22]孙若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J].中学数理化,2003(8).

[23]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4]唐先贵.高中数学课堂设计与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J].中国数学教育,2006(11).

[2习刘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课例一则[l].数学通讯,2006(11).

[26]陈柏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性[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6).

[27]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z].教育研究,2000(10).

[28]章建跃,曾文艺.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9]李秀伟.唤醒情感一一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30]刘绪菊.启迪智慧—问题探究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31]谢明初.数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一个哲学的审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32]辛自强.知识建构研究:从主义到实证【明.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

133]叶柱.数学教学新视界探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4](荷兰)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的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5]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间.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36]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7]章建跃.中学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1.

数学分析论文篇6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直角坐标系时这样引入新课,老师直接问生学生谁能介绍一下自己家的具置,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都认为这题很容易。有一生说我家在营字村,老师又问营字村在哪?你家在营字村的具体方位说的清楚一点。学生不知所云。老师说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住了。学生急切的想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一个初中生怎么会连自己的家的地理位置都说不清了呢。老师顺利进入研究新知结段,新知内容结束后,老师又回到课前的问题,问学生这回你知道怎样来介绍你家的具置了吗?这样,通过再现生活场景,使学生真正理解了直角坐标系的生活意义。

二、生活数学提高应用能力

同志说过:人类认识事物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让学生在现实问题中看到数学问题,得到数学知识后再应用于新的现实,从而使数学成为一种“本领”这是我们进行数学教学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又如学生在学习“统计”一课后,就能试着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统计知识,如统计跳绳比赛成绩、订做校服统计、身高统计等。在这一基础上,我试着让学生为班级开展智力竞赛购买奖品制订采购方案,奖品要符合价钱均等、迎合大多数同学的需要等条件。同学们通过了解情况,收集数据,再加以整理和统计等一系列活动,获得了一个可行方案。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告诉学生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很多地方都用到统计知识,且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实践作业,到马路上去统计一下你家所在地一小时内的车流量。告诉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学生回来告诉我的不仅仅是车流量的事,还有汽车尾气等环保问题习后,已经开始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了,并能学以致用。这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三、生活数学培养综合素质

理想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生活情境,给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不仅要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且要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获得极大提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获得提高。

如我们学校在去年给操场铺砖地时,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题,让学生到实地测量一下,我们的学校要买多少砖。(场地中有小路、花坛等)。学生经过实践发现,首先要对场地进行测量,包括小路、花坛的相关数据,再对测得的数据进行估算大约需要多少砖,最后要动脑筋思考,如何把砖进行分割,来铺设不规则的地方,并且要做到不浪费。

数学分析论文篇7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进行了不懈地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第一章时,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在本章结束后,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学生对数学难学吗、有用吗?数学是不是都这样有趣?对基础弱的能不能学好?对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第一章中“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俩俩一组互相制作,同学们积极地认真画、剪、叠,又互相验证:画的时候要注意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再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可利用切豆腐或切土豆的方法,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标: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和学科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教”的效果。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培养小结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另外,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形式引入教学,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气氛畅然的开课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讲学习兴趣。

数学分析论文篇8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阐明了数学的重要作用:“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又指出:“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我们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等研究手段自己获取新的知识,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学习活动。这种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能力,从而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要求。

施良方教授在《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提到“广义的知识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即‘知什么’;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即‘知如何’,它包括理智技能和认知策略,此外还包括动作技能中的认知成分。”程序性知识中的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的形成则是研究性学习所要达成的目标,尤其是认知策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学,才能掌握有意注意,思维,记忆等过程的技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学习材料通过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领悟认知策略,才能逐步地掌握怎么学,才能使他们能够在走出学校之后,不断地有效地学习。

数学教育的核心是问题的解决。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说:“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终止。……数学研究也需要自己的问题,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者锻炼其钢铁意志,发现新方法和新观点,达到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境界。”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正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他所未知的问题,通过数学手段来解决问题,且能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上。小学数学习题的研究性学习,既要注意生活实际中显示的数学问题,更要注意一些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体现数学方法的习题。如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题,小学生学习后可能今后再也不可能碰到这样的问题,那么这类问题有否研究价值呢?学习研究解决行程问题,恰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研究这类问题将会告诉我们:如何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如何利用已有的条件探索条件之间复杂的隐含联系,从而创造出更新更直接的条件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这种问题解决策略正是通过对各种数学习题的研究性学习才得以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构建解决问题和认知策略,这就是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二、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可以分成形成型研究性学习,应用型研究性学习等等。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大致也可以有这几种。

数学新知识、新概念的学习与形成如果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具体经验很接近,即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如:小数乘法的学习。学生已有整数乘法运算的知识与技能,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在整数乘法中,因数扩大或缩小和积扩大或缩之间的倍数关系,那么如果小数因数去掉小数点变成整数后计算得到的积和原来的积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思考研究。经过多题的比较研究,学生可明白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如果小数乘法变成整数乘法来计算,积扩大了若干倍,要恢复成原来的积,只要把扩大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即可。教师继续可引导学生去观察: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联系,找找规律,找找原因,学生就能得到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再如: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师给出一个三角形图形,请学生量量算算它的面积大小,学生可能会用各种方法来试图计算它的面积大小,如用画方格的方法等。教师可以再给出一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让学生想办法,看能不能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用画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出其中一个的面积。能不能用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试一试,学生经过讨论、试验,会试图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并会发现这样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恰好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并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就是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虽然拼的方法不同但计算的结果都一样,这样就顺理成章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象这类举不胜举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概念的形成性学习材料,都可以作为小学数学形成型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知识与技能形成性的研究性学习,而对另一种更重要的研究性学习,即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或应用型的研究性学习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数学习题的知识功能较重视,而对它的教育功能不够重视,数学习题的解答往往停留在简单模仿的水平上,没有认识到数学习题是一个载体,通过解答数学习题可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一定水平的目的性、方向性、确定性和辨别性,从而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重要工具。在数学习题解答的研究性学习中,有的放矢地转化解题方法,从一种途径转向另一种途径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坚持数学运算速度的要求,同时使学生掌握合理的运算技巧和探索问题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分析数学习题条件的实质,以及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发现其中的隐含条件,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及时摒弃自己的错误,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在解题中引导学生重视常规而又不墨守成规,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在解题中鼓励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别出心裁地提出新方法、新见解、不因循守旧,不迷信权威,善于联想、善于类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研究解答好思维性强的习题使学生得益匪浅。

如学生学习了分解质因数知识后,可以出这样一道题,两个整数的积是144,差是10,这两个整数分别是几?学生可能会把乘积是144的两个整数都找出来列成一表:

123468912

14472483624181612

这样可发现只有18与8是相差10,则18与8即是本题的答案。如果进一步提出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经过研究,可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如果两个整数的积相等,那么这两个整数所含有的质因数的种类与个数完全一样,知道两个整数的积,只要把积所含有的质因数进行重新搭配,就能找出各种各样的乘法算式,如果因数是整数,则这些乘法算式的个数是有限的。同学们还会根据这个结论去编出很多相关的应用题。这样就把分解质因数这样一个数学知识巧学活用了。

再如学生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去研究这样一道题,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如图所示的图形,只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6,求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开始学生会觉得很简单,因为它与知道两个正方形边长的题目很相似,再仔细一看,发觉缺少一个条件,即缺少大正方形边长,于是陷入一种困惑。

这时,不妨让学生试一试凭直觉你觉得面积应是几?很多人会猜是18!那么为什么呢?不妨再让学生去假设大正方形边长为已知条件,长度可以随意定,让学生去计算阴影部分面积,于是大家发现结果惊人的一致,都是18。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可以肯定阴影部分面积与小正方形有密切关系,而与大正方形没有多大的关系。此时让学生去观察三角形AEF与梯形CBEF的大小,有没有办法证明是一样大。再观察三角形AHB与三角形CHF的大小关系,会发现这里有一个等量替换的关系而恍然大悟。象这样:猜想----假设----验证----推理的研究过程将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也可能悟出一些问题解决的策略。要使数学习题成为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仅依靠现有的教材是不够的,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与能力去创造,从而使数学习题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当然这部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并不是每个学生每一次都能得出研究的结果,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而且要强调研究性学习中团队合作的精神,一个人想不出不等于大家想不出,一个人在一个问题中思考研究出一个方面,群体就可以解决一个较难的问题。数学习题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必须引起我们数学教师,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

三、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1][2]

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在对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研究的同时,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研究去发现认识数学知识,或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而在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一般采用这样一些策略。

第一,教师要准备可供研究的材料,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内容,抽象逻辑思维也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教师要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数学现象或数字的显著特点,并逐步缩小观察范围,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个中心点。教师提供材料开始都应该是直观形象的。

第二,直观形象的材料要让学生经过实际操作,动手算算、划划、分分、拼拼,引导学生提出假设,适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与重新组合,以事实为依据来验证假设,并且不断地对假设进行修正和完善,以推导出概括性的结论。

第三,教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过程,并能用比较清晰的、有条理的语言来表述整个思考与研究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研究获得新知识与认知策略,并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第四,教师还可以提供相类似的材料,以便学生将研究所获得的结论或方法,运用于新的问题情景中,使其得以巩固和深入,形成问题解决策略的迁移能力。

第五,教师要适当地组织学生分组,最好能按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交叉分组,发挥互补优势,以体现互助合作精神。

下面仅以一例,说明以上策略的应用。教师给出一个问题解决的材料,现在有一个比萨饼,如果切10刀,最多能切出多少块大大小小的比萨饼。(这个问题适宜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思考)。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去画一个大圆代替比萨饼,然后用直线代替切刀,先试切一刀,二刀,三刀……等等,学生动手操作,最后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切一刀,都是二块;切二刀,就有三块、四块之分;切三刀;更有四块、五块、六块、七块等多种答案。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介绍他是如何切的。学生可能一开始也不是能切出7块的,可能也是4块与5块,但他及时注意到了问题的特殊要求,再继续尝试,结果切出7块。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讨论切4刀怎么样?怎样切才能使分成的块数最多。经过讨论,学生会得出这样的假设,如果以直线代替刀,则要使每两条直线都相交,并且交点不重叠,才有可能分出最多块。然后再让学生试5刀、6刀,这时学生会发现第5条直线、第6条直线已经很难画上去,圆也越画越大。教师可适时提出,我们能不能对已研究得出的结果排列出一张有序的数据表,来思考一下其中的规律呢?结果形成这样一张表。

观察结果,学生会发现前一个块数加上后一个直线条数,即是后一个分成的最多块数。这样就很顺利地推导出切5刀,切6刀,甚至切10刀的块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获得了第一个成果。教师这时应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更新的问题。如果要切49刀,50刀等,这样推算是不是太麻烦?能不能找出2,4,7,11,16……这样一串数与1,2,3,4,5……之间的关系,找找有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小组代表发言,形成大组讨论的形式,最后能推导出一个计算公式:(刀数+1)×刀数÷2+1=块数,然后再进行逐个数据的验证,证明是切实可行的。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取得了研究成果的高级形式----直线分割平面的方法和计算。最后还需请几个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叙述整个研究的过程以及其中的思维活动,以利于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与问题解决的策略。这样一个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一般,再回到具体的研究思维过程。是源于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是参谋而不是主谋,到位而不越位。

四、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

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优点是明显的。

第一,促进智力的发展。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研究去学习,可以使学生按照促使信息更迅速地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获得信息。

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验到研究中的乐趣,从而将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培养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和研究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再学习,而这种研究方法的雏形对将来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迁移作用。

第四,提升学生记忆品质。学生自己研究得到的成果,会把整个研究过程形成的记忆产生丰富的“再生力”而长期保持下去。

数学分析论文篇9

一、解题评价的目的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小学数学的解题评价是实施

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解题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是帮助老师、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小学数学的解题评价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诊断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解题评价的内容

小学数学解题评价的核心内容是评价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具体内容是评价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过程、解题结果。

1、解题思路合理与否。对解题思路的评价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活动。它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种解题思路权衡比较、全面剖析而作出某种判断的复杂思维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解题思路的评价能力和习惯,就可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仅仅是多学到一种解法,更重要的是站在评价水平的高度上思辨问题。一般说来,凡解题思路合理,即为正确。这是思路评价中的最基本标准。

2、解题方法独创与否。看看哪些解法与众不同,别出心裁。

在正确、合理的思路中选择出比较简捷的解法,剔除那些过繁过难的罕见解法或司空见惯的一般解法。

3、解题过程简捷与否。看看解题过程是否简捷,剔除那些繁难的过程。

4、解题结果正确与否。看看解题结果是否正确。一般说来,解题结果正确与否不作为评价解题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也不作为评价解题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准。这是解题评价中的最基本标准。

三、解题评价的形式

解题的评价形式通常不外乎下列四种: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解题的评价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定性评价,主要指言语褒贬,应努力挖掘学生解题中的闪光点,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讲究评价语言的艺术性——做到褒中有贬,贬中有褒,把握分寸和技巧,使学生心悦诚服。定量评价,主要出现在作业和试卷上,一般来说,定量的评价既要严格又要灵活,对于后进生要尽量宽容,不宜太苛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进步。

2、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既可以同桌互评,也可以四人一小组讨论,还可全班选代表。这是老师用得较多的形式。

3、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是最高形式的鉴赏活动。因此,教师的着眼点应较多地投入到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上去,通过激发评价兴趣,培养评价习惯,进而提高评价水平。可以说,学生自我评价水平的提高,就反映着解题能力的提高,但解题能力提高,并不等于自我评价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了。

4、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因此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宜坚持客观评价为主。

四、解题评价的原则

对学生解题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解题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笔者认为解题评价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判断性原则恰当判断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速度。“判断性原则”应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标准。应该强调的是,学段目标是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积累逐步达到。因此,教师可选择“推迟判断法”评价方式。如果教师对某次学生的解题觉得不满意,可允许学生重新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后,改进原解题的错误后,教师可给出鼓励性评语。这种“推迟判断法”评价方式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学困生而言,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2、激励性原则目的以激励为主的评价原则。《数学课程标准》“评价建议”要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解答一题多解类题目或开放类题目时,对学生说出、写出的不同解法,教师要加以激励,如写出激励性评语:“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在阅卷时,应适当给第一种解法以外的每种解法加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过程性原则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原则。《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课改前的评价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而忽略了对过程的评价。”特别对解题的评价要忽略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解题的过程。如学生在进行简便计算时,简算过程是对的,但结果却计算错了;再如,在解答某道应用题时,学生的分析思路是对的,但由于未看清数字,在解题列式时算式是错的。这时,我们就不能光看算式本身和结果的正确性,而要看到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只不过要在旁加注“提示语”,如“如果你细心些!相信你一定能解答正确。”在评价时,要给大部分的分数。

4、发展性原则新课改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对学生的评价应当从甄别式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在评价学生的解题时,既要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评价他们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应当增强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更注重学生解题的发展过程,重点放在纵向评价,强调学生解题的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素质的增值,不是简单的分类级排次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进步。

五、解题评价的策略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执行《数学课程标准》情况下解题的评价策略——阶段性评价策略、对象性评价策略、相对性评价策略、多元性评价策略、激励性评价策略。

1、阶段性评价策略由于数学知识呈现阶段性,导致解题思路的阶段性,这就是“双基”所起的前提作用。如“一个正方形周长是6分米。求它的面积。”三年级学生还没有学过小数和分数,因而能把6分米化成60厘米做出(604)(604)=225(平方厘米)的解答,理当首肯。但到了高年级,这种解法未必唯一。

2、对象性评价策略某种解题思路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解题对象的认知水平、解题经验、策略及非认知因素的协同作用。某种解法对于教师来讲确实妙不可言,但学生一点也不能理解,又怎么能说是最佳呢?对于甲生来说属于一般的思考方法,对于乙生可能就觉得十分独特。因此,解题思路的优劣随解题对象而变异。这就要求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头脑中认知结构的组织成分,对其解题思路做出“因人而异”的判断,切忌以优秀生的思路水平为标准去要求、衡量一般生及后进生的思路。

3、相对性评价策略某种解题思路的优劣往往是相对的,有的思路独特但计算繁琐;有的计算简便但思路普通;……教师评价时要

从多种不同角度、层次进行分析比较,促其提高。

如,《东方生活报·小学校园文化》2004年第9期的《不同的比较方法》:“两个学生在比赛跳绳。一名男生3分钟跳了297个,一名女生2分钟跳了194个。谁跳得快?”(苏教版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五册第55页第8题)

解法一:先算出两人每分钟各跳了多少个,然后比较:谁跳得个数多,谁就跳得快。

男生每分钟跳297÷3=99(个),女生每分钟跳194÷2=97(个),99>97,因此男生跳得快。

解法二:男生每分钟跳297÷3=99(个),如果他只跳2分钟,共跳99×2=198(个)。男生2分钟跳的198个比女生2分钟跳的194个多,因此男生跳得快。

解法三:女生每分钟跳194÷2=97(个),她如果也跳3分钟,共跳97×3=291(个)。男生3分钟跳的297个比女生3分钟跳的291个多,因此男生跳得快。

解法四:男生每分钟跳297÷3=99(个),如果女生第1分钟与男生跳同样多,她第2分钟只跳了194-99=95(个)。男生第2分钟跳的99个比女生第2分钟跳的95个多,因此男生跳得快。

解法五:女生每分钟跳194÷2=97(个),如果男生第3分钟与女生每分钟跳得同样多,他前2分钟共跳了297-97=200(个),200>194,因此男生跳得快。

解法六:如果算出两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各自跳的个数,再比较大小,谁跳的个数多谁就跳的快。因为2与3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所以可以先算出两人分别在6分钟内各自跳的个数,再比较大小。(想想:还可以算出哪些时间内各自跳的个数?)

男生6分钟共跳了297×2=594(个),女生6分钟共跳了194×3=582(个)。(想一想: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594>582,因此男生跳得快。

当然,可以先算出跳同样多的个数各自用去的时间,然后比较:谁用的时间少反而跳得快。不过,这道题比较复杂、繁琐。

解法一思路清晰,计算简便,后进生能做出解法一,要从根本上加以肯定;解法二、三、四、五适宜中等生;解法六思路新异但较难理解,适宜优等生。

4、多元性评价策略现在有种误解,以为最佳思路仅有一种,否定最佳思路的多元性。其实,在众多解法中,有时往往有几种思路平分秋色,难以说清谁鹤立鸡群,只能模糊地都定为“好解法”而加以肯定。

如,2004年12月17日《小学生数学报》B2版的《装配自行车》:“一个自行车厂要装配32辆自行车,有60个车轮够不够?”(苏教版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五册P7)

解法1:因为每辆自行车要装配2个车轮,所以32辆自行车需要32×2=64个车轮。已有的60个车轮比需要的64个车轮少,因此不够装。

解法2:因为每辆自行车要装配2个车轮,即前后轮各装1个,32辆自行车各装32个前轮、32个后轮,32辆自行车共需要装32+32=64个车轮。60<64,因此不够装。

解法3:因为每辆自行车要装配2个车轮,所以60个车轮只能装60÷2=30辆自行车。30<32,因此不够装。

解法4:要装配的32辆自行车,如果每辆自行车先装1个前轮或后轮,共装了32个车轮,准备的60个车轮还剩60-32=28个。剩下的28个车轮再给32辆自行车各装1个后轮或前轮,少4个。因此,要装配32辆自行车,只有60个车轮不够。

上面介绍的加、减、乘、除四种方法,你能说清哪种思路最佳吗?

5、激励性评价策略有些解思路的确不同凡响,赢得师生一致公认为“最佳思路”,教师就应毫不含糊地加以肯定和表扬,通过记优分、用学生姓名命名“鬃解法”等鼓励先进,激励全体学生善于开动脑筋,大胆别出心裁,这样更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提高思维品质。

如解答装苹果的应用题:“小猴买来一批苹果,每筐装5千克,可以装6筐。现在只有5只筐,把苹果都装上,平均每筐多装多少千克?”(《数学奥林匹克天天练·小学二年级》,南京大学出版社)

数学分析论文篇10

训练是以知识中最原始的基本概念为魂,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线,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再现。在知识再现的过程中,对学生要有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对旧知识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这个“新”,蕴含着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能力。

二、要抓准关键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提示”。这一“提示”,绝非是将新知识、新内容指点给学生,也绝非讲授;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朝着教师提示的方向去探索、去发现、去认识、去提高。

三、要设计精当

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发现的机会,有充分思考、探索、研究的时间,使他们都能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性。

四、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见解,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各自不同的思路,以及有哪些闪光的东西或较深的理解,教师从中得到准确的反馈,从而确定下一步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五、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思考、争论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潜力,促使他们不断地产生创造的欲望。学生在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若干次错误或不完善的思考。教师则努力使他们在活跃的思维中,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增长,数学能力随之逐步提高。

下面仅就一节课来具体阐述。

应用题训练

一、教学内容:“求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一年级第二学期北京市实验教材)

二、课型:训练(系统整理、发散型)

三、教学目的:

1.加深理解“和”的概念,掌握有关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以“和”的概念为核心,从整体高度寻求解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分析、推理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引导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

四、教学要求:能正确、迅速地分析和解答第二册教材中求和、求剩余的应用题。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第一层)

附图{图}

(1)移动“?”,编题列式:37-18=19(筐)

37-19=18(筐)

19+18=37(筐)

(2)问:37、18、19这3个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指两道减法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加法算式)?

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定律、法则、公式等,这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越深刻,对他们学习有关后续知识就越容易,对学习中提高数学能力就越有利。

在第一层,通过将两部分合并起来是一个整体、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等于另一部分的教学,突出对“和”这个概念的理解,为学生下面学习打好基础。通过3个问题,揭示概念的本质涵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样深刻的知识,没有完全用文字表示原题,而是用学生易于看懂的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其实质是把较难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左右脑并用,感悟到一种新的力量,使他们将难于理解的东西变得容易了,达到通过现象揭示本质,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学生对“和”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便为下面多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打好基础。

(二)通过数量关系的个数扩展,深化有关知识(第二层)

附图{图}

(1)苹果和菠萝共多少筐?16+15=31(筐)

问:16、15、31这3个数有什么关系?(31对16、15来说是总数。)

(2)苹果、桃、梨共多少筐?

问:①这个问题与刚学过的知识有什么区别?②要求苹果、桃、梨共多少筐,应该选择哪些条件?怎样列式?16+19+18=53(筐)③16、19、18、53这些数有什么关系?53是哪几个数的总数?

(3)苹果、桃、菠萝共多少筐?

问:选择哪些条件?怎样列式?50是哪几个数的总数?16+19+15=50(筐)

(4)梨、桃、苹果、菠萝共多少筐?怎样列式?(知识自然迁移)18+19+16+15=68(筐)

本文章共4页,当前在第2页1234

【关闭】【收藏本文到IE】【中教论坛】【返回首页】

问:①68是由哪几部分合并起来的?②这几道加法算式与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把几部分合并起来)③还可以怎样列式?37+31=68(筐)50+18=68(筐)53+15=68(筐)

问:①37、31与68有什么关系?②37、31对谁是整体,对谁是部分?(看某个数是整体还是部分要看对谁来说)

(5)用不同方法做(1)(2)(3)(发散思维深刻理解知识)68-18-19=31(筐)68-15=53(筐)68-18=50(筐)

小结:看清总数是由哪几部分合并起来的,求的是哪部分,再确定解答方法。

(6)苹果和菠萝共多少筐?16+15=31(筐)68-18-19=31(筐)68-37=31(筐)

问:为什么同样的问题能用3种不同的方法?

小结: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要分清数量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

在这一层中,问题(1)(2)(3)(4)有3个梯度。一是数量个数的扩展,原来是两个数量合并成一个整体,现在由几个数量合并成一个整体,突破局限,打破定势,开拓学生思维。二是要学生根据问题所需的条件寻找有关的具体数量,这样从中理清思路,培养思维的逻辑性。通过(1)~(4)的练习,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住了其核心的东西——“和”这个概念,学生从这一角度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三是适时地点示学生。

18+19+16+15=68(筐)

还可怎样列式?37+31=68(筐)50+18=68(筐)53+15=68(筐)

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出一个发散性问题,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不断地变化观察的角度和思维的方向,从而开阔思路,使思维更加深刻。这一发散性问题,不仅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使一题有了多解,更可贵的是渗透了辩证的观点,使学生体味到看一个数是整体,还是部分,要看它对于谁来说,也就是看这个数在题目中的位置,从而进行分析判断。接着,通过问题(5)推波助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对前面的问题再次思索,激发学生的灵感,唤起学生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思维更加严谨、周密、深刻,这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呀!

(三)搭配条件和问题(应用及深化应用)

(1)有27个苹果。(2)有19个梨。(3)原来有多少个?(4)又买进16个。(5)吃了12个。(6)现在有多少个?(7)一共有多少个?这一层次的设计,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选条件、编题、理解,对前面的训练进一步消化。这个练习弹性很大,学生可以编出一般的应用题,还可以编出较复杂的应用题。这就是训练中的又一特点:保底不封顶,使能力差的学生有消化理解的时间,使能力强的学生有发挥潜能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益。

(四)质疑

学生1: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不仅整体与部分要看对谁来说,大小数也要看对谁来说,比如说2、3、5,3对于2来说是大数,3对于5来说就是小数。

学生2:通过他刚才说的,我觉得地球、太阳和月亮也有这种关系,地球对于月亮来说是月亮围着地球转,地球对于太阳来说,是地球围着太阳转。

学生3:……

质疑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学生积极思维,灵感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时给他们一个思索提问的机会,无形中又激起千层浪,为后面学习探索创造了良好的思维基础。

数学分析论文篇11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与特征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加德纳认为,每个人至少有八种智力,即人的智能至少包括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智能等八种智能,对传统的智力定义及测量方法提出了挑战,也拓宽了我们对智能的认识。根据加德纳的观点,人的智能具有以下特征:(1)智能的普通性。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只是某些智能的发达程度和智能组合的情况不同而已,且智能经过组合或整合可以在某个方面表现得很突出。(2)智能的发展观。人的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得到开发和逐步加强。(3)智能的差异性。既有个体间的差异,也有个体内部的差异。(4)智能的组合观。智能之间并非彼此绝对孤立,毫不相干,而是相互作用,以组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这些理论是与我国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目标和理念相一致的,也为我们重新定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教学要扬长避短,积极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智能。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数学教学的结合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语言智能的训练

语言智能是指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它是职高生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因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弱对择业的影响非常大。平时的数学教学对这方面的训练比较忽略,所以针对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课堂中应多加以重视。比如,课外可以通过和学生拉家常无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智能在教学中按不同的表达形式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等。另外,数学语言作为思维和表达的载体,它的强弱是学生数学素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课堂上的数学定义概念、应用题的解读,抽象的公式的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分析函数的图象,课堂的小结等都尽可能的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一般定义概念的解析和公式所表达的意义,以及根据概念判断对错、分类等可以找基础差的同学来发言,这样可以增强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图象的分析归纳,题目的解答有难度的可以找基础好点的学生回答,这样就尽可能的达到人人有份的训练目的。当然,老师教学语言也要充满情感,谈吐风趣,词语丰富,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动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上述实践方式,证明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很大。

2.课堂中的数学智能技巧的训练

数学智能,主要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职高数学教学主要是为专业服务,所以首先要确定职高数学智能的培养方向。按职业教育的功能界定,它们属于职业需求的数学能力,这必然决定了职教数学的学习落在一般实用性以及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上,使数学的教学由概念公式推导和证明的演变过程,向工具化的使用方向偏转。按照这样的理解,也就是说职高数学的智能培养一为日常应用,二为学习工具,三为思维培养。如数学基础的计算,公式的代入,和专业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些都可以普及教学训练。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深入浅出,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我通常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投入到思维活动中来,抓住主要矛盾,层层分析,步步递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思维的培养又有着个体的差异,这需要老师的巧妙引导和安排。教师既要补充选作题满足思维能力强同学的要求,也要布置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的思考题和练习题,激发学生们一题多解,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时间可以给些不需要基础的数学智力题来提高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性。这样就从各个方面激发每位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同学们的数学智能。

3.数学课堂的教学应多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空间智能

空间能力,指人能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等感觉并能用模型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大部分职高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但是这个能力又非常实用。首先,我们主要对学生进行空间能力的培养,如教会学生看平面图,会看平面的十字坐标轴和上面的图象对应的x、y和所显示的意义等,每学一个函数、曲线都要让学生学会画图,手脑并用,深刻理解,这对学习函数、曲线的性质帮助非常大。有时我们利用多媒体安排一些常用的图像,如数据表格、柱体图、股市走势图等,甚至让学生看楼盘小区的平面图和计算房子的面积图,充分培养学生平面的空间能力。其次,对学生进行三维空间能力的培养。培养建筑专业和数控专业学生的三维空间能力尤为重要,所以把这两个专业的立几教学、圆锥曲线的章节放在重点的位置,注重学生的看图能力和画图能力的培养,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效果会更好。总之,数学的教学以实用为主,如能结合各专业的特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领略到数学之美,数学的实用性,而且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学科。

4.运动智能和音乐智能在数学课堂中的点睛作用

在数学课堂中,这两种智能由于课程的特点运用空间稍为少,但是在课程中适当的安排运动和音乐可以给学习提劲。运动智能是指个体控制自身的肢体,运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有利于学生的运动智能的发展。比如作图过程,是一个动手的过程,通过描点、函数图象的变化可以观察到点的运动的过程;有时通过让学生做手势来加强对图象的认识和公式的记忆,如直线方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公式运用的模仿,如幂运算、对数运算公式、等比数列公式的代入等;学生们站起来回答或上来写板书可以调节身体状态,而老师适时的表扬和轻松的语言会使同学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在课堂教的过程中,如在学生做练习时或完成课程的小结后放点轻音乐,可以放松身心,促进学习兴致。

5.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

人际智力,也称交流能力,主要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与他人之间的“理解与交往”,能够善于听取别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情感,只有健康开放的心态才能更有持续的发展。心理学家在调查分析后指出,在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智商)占20%左右,而其性格、情绪、意志、社会适应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则占80%左右。现在的职高生知识层次水平不高,学习压力不大,但是大都爱说好动,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课堂平台从情商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竞争力。特别是在职高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动,教得生动,学得有趣的教学目的。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首先,应用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其次,可从数学学科的应用广泛性入手,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与现实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情感。抓住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逻辑美,诱发学生联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促使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利用教材中出现数学家的轶闻趣事,补充趣味题和数学小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豪感。另外,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教师通过小组提问、讨论辩解、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中,学生必定学会了用积极、有效的办法来协调人际关系,通过这种协调,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掌握说服他人的方式,养成尊重他人的爱好,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

6.训练自我认知智能,正确认识自我

自我认知能力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自律以及自制力。职高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大部分存在不正确的认识。有些认为自己能力不如别人,学习不够自觉或学习方法不对;有些又不够尊重别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凭自我的喜好来听课。在数学课堂中要重视差生的教育,有的要多给予鼓励表扬、积极引导,有的要注意批评的方法,以理服人。比如,对于很多学生回答问题不想站起来时,我就会说:“老师尊重你们,那你们为什么不能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你们这样做老师会觉得很难过。”学生们将心比心,也感受到尊重别人的重要性。总之,只有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诚心,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面对自我,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方面,我让学生多提问,大家之间互相回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认识能力。在每一次课后练习的批改后,我要求学生及时订正,让学生及时反思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批判性的总结,最终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7.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自然智能的培养

数学学科中的自然智能指的是在日常社会中,用已形成的数学概念、掌握的数学技能,进行科学推理,发展思维能力。自然智能在数学的学习中运用得较多,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激励设疑引发想象。(1)通过观察来掌握理解定义。比如,通过圆、椭圆、双曲线的作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得到圆、椭圆、双曲线的定义。(2)通过观察记忆运用公式。如观察圆、椭圆、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的相同和不同来记忆公式和应用性质等。(3)通过观察进行推理。如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应用这一节中的复利函数式的推导,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推理和观察得到。(4)课外,可以引领学生适当的对教材中的课题进行数据调查,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课题,然后回到课堂,就某话题将学生分成多个研究小组,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例如,“函数”的概念十分重要又比较难懂,我就让学生在一个时期内每天收集本地的天气最低和最高温度,作出日期和温度的图表对应关系,并画出日期和最低、最高温度之间的两个图象,这样学生对函数的定义就很容易明白了。

三、构建多元科学的评估方法,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多元智力理论就是对现有教育评价制度的批判,认为现有教育评价制度对学生的评估过于狭窄,以致众多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失败。我们要以多元的眼光看待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文化基础偏低的职高生。作为数学教学的评估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形式,要尽最大的可能使学生享受到数学教学所取得的成绩和快乐。比如,我改变了原有的成绩报告单,以表格的形式记载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包括各种不同智能的特征。同时,我还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评估标准的制订及评估自己与他人的活动中去。更为重要的是,我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纸笔测验方式,采用了笔试、口试、实际操作、平时表现等综合考试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考试方法,使评价方式更趋于合理。

数学分析论文篇12

数学建模是一种微小的科研活动,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无疑会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它对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数学建模思想的普及,既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意识,也能促进高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创新精神。数学建模教学着眼于培养大学生具有如下能力:

2.1培养“表达”的能力,即用数学语言表达出通过一定抽象和简化后的实际问题,以形成数学模型(即数学建模的过程)。然后应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推演或计算得到结果,并用较通俗的语言表达出结果。

2.2培养对已知的数学方法和思想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形成各种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创造性的“链接”。

2.3培养对实际问题的联想与归类能力。因为对于不少完全不同的实际问题,在一定的简化与抽象后,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数学模型,这正是数学应用广泛性的表现。

2.4逐渐发展形成洞察力,也就是说一眼抓住(或部分抓住)要点的能力。

3有关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医学生高等数学教学的几个事例3.1在关于导数定义的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在讲导数的概念时,给出引例:求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3,4],在求解过程中融入建模思想,与学生一起体会模型的建立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有如下模型建立过程:

3.1.1建立时刻t与位移s之间的函数关系:s=s(t)。

3.1.2平均速度近似代替瞬时速度。根据已有知识,仅能解决匀速运动瞬时速度的问题,但可以考虑用某段时间中的平均速度来近似代替这段时间中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对于匀速运动,平均速度υ是一常数,且为任意时刻的速度,于是问题转化为:考虑变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得到平均速度。当时间由t0变到t0+Δt时,路程由s0=s(t0)变化到s0+Δs=s(t0+Δt),路程的增量为:Δs=s(t0+Δt)-s(t0)。质点M在时间段Δt内,平均速度为:

υ=Δs/Δt=s(t0+Δt)-s(t0)/Δt(1)

当Δt变化时,平均速度也随之变化。

3.1.3引入极限思想,建立模型。质点M作变速运动,由式(1)可知,当|Δt|较小时,平均速度υ可近似看作质点在时刻t0的“瞬时速度”。显然,当|Δt|愈小,其近似程度愈好,引入极限的思想来表示|Δt|愈小,即:Δt0。当Δt0时,若趋于确定值(即极限存在),该值就是质点M在时刻t0的瞬时速度υ,于是得出如下数学模型:

υ=limΔt0υ=limΔt0Δs/Δt=limΔt0s(t0+Δt)-s(t0)/Δt

要求解这个模型,对于简单的函数还比较容易计算,而对于复杂的函数,极限值很难求出。但观察到,当抛开其实际意义仅从数学结构上看,这个数学模型实际上表示函数的增量与自变量增量比值、在自变量增量趋近于零时的极限值,我们把这种形式的极限定义为函数的导数。有了导数的定义,再结合导数的运算法则和相关的求导法则,前面的这个模型就从求复杂函数的极限转化为单纯求导数的问题,从而很容易求解。

3.2在定积分定义及其应用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对于理解与掌握定积分定义及其在几何、物理、医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应用,关键在于对“微元法”的讲解。而要掌握这个数学模型,就一定要理解“以不变代变”的思想。以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截面的血流量为例,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个模型的建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整个思想与过程。

假设有一段长为l、半径为R的血管,一端血压为P1,另一端血压为P2(P1>P2)。已知血管截面上距离血管中心为γ处的血液流速为

V(r)=P1-P2/4ηl(R2-r2)

式中η为血液粘滞系数,求在单位时间内流过该截面的血流量[3,4](如图1(a))。

图1

Fig.1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数学模型:微元法。

因为血液是有粘性的,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在血管壁处受到摩擦阻力,故血管中心流速比管壁附近流速大。为此,将血管截面分成许多圆环来讨论。

建立如图1(b)坐标系,取血管半径γ为积分变量,γ∈[0,R]于是有如下建模过程:

①分割:在其上取一个小区间[r,r+dr],则对应一个小圆环。

②以“不变代变”(近似):由于dr很小,环面上各点的流速变化不大,可近似看作不变,所以可用半径为r处圆周上流速V(r)来近似代替。此圆环的面积也可以近似看作以圆环周长2πr为长,dr为宽的矩形面积2πrdr,则该圆环内的血流量可近似为:ΔQ≈V(r)2πrdr,则血流量微元为:dQ=V(r)2πrdr

③求定积分:单位时间内流过该截面的血流量为定积分:Q=R0V(r)2πrdr。

以上实例,体现了微元法先分割,再近似,然后求和,最后取极限的建模过程,并成功把所求量表示成了定积分的形式,最终可以应用高等数学的知识求出所求量的建模思想。

4结语

高等数学课的中心内容并不是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只是通过数学建模强化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授课时应从简洁、直观、结合实际入手,达到既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又可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归纳、思考,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给予解决。所选的模型,最好尽可能结合医学实际问题,且具一定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决心,提高他们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总之,高等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进一步学习其专业课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可使学生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同时,也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思想、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洪永成,李晓彬.搞好数学建模教学提高学生素质[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3:(总63)6.

[2]姜启源.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

[3]梅挺,邓丽洪.高等数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8.

[4]梅挺,贾其锋,张明,等.高等数学学习指导[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