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20 18:10:13

环境与健康论文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1

二、校园与教室人文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1.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可靠保证

例如:哈佛大学图书馆4点钟就有人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着一起学习的同学,这样的学习环境,每个人都会热爱学习,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帮助,同时也使得学生体会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重要性,自己主动去学习,愿意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同时充分发挥校园墙报、标语、板报、宣传栏的宣传、鼓励的作用,一些好人好事、先进事迹。

2.和谐的教室人文环境营造有助于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最佳的心理环境

教师的环境布置过程其实就是人文环境的创设,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教室布置过程就可以完美地将教育渗透其中。精心地布置教室,教师只是参与期间的指导者,布置完之后,师生之间是一个思维与想法的碰撞,师生之间得到了交流并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宁静优雅、干净温馨、全班同学思想汇集的教室,无形中让学生保持地面整洁、窗明几净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有一个好的道德修养。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2

    人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在这些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但是,由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 现代 社会 环境中,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的巨大变化的元素的生态适应机制,环境中有些元素对于人体是必需的,有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人体中任何一种化学元素超过一定的标准都会成为对人体的有害元素。例如,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具有造血、组成血红蛋白、传递 电子 和氧,维持器官功能的作用,但人体摄人过量的铁,就会损伤胰腺和性腺,甚至引起心衰、糖尿病和肝硬化。氟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氟对防龋齿、促进牙的生长有积极作用,氟还参与人体内各种氧化还原反应和钙、磷代谢。但是,过量的氟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和骨质增生。其他很多元素也如此。

    现代人与古代人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的变化是由环境污染而造成的。随着人类新技术的发展和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环境中的很多元素大大超过了古代环境。因此,现代人人体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也大大超过了古代人.

    现代人体内大多数元素的含量高于古代人,而其中许多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危害。它们在人体中有隐藏毒性,当高于某一阈值时,人体便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例如,铜的过量摄人曾导致了轰动世界的日本富山痛痛病,患者长期食用含铜量很高的米,全身 自然 骨折达72处之多,呼天叫地,痛不欲生。铅也是一个潜在的危害, 目前 它的主要来源是汽油中的防爆剂——四乙基铅。在汽油 时代 开始以前,古代罗马人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铅了。古罗马人用铅制成贮存糖浆和果酒的容器,贵族妇女痴醉于铅做的化妆品。有的 历史 学家认为,铅中毒引起的死胎、自然流产和不孕症是罗马帝国上层阶级出生率低,从而导致古罗马最终衰亡的原因。随着铅的开采和汽油的使用,环境中的铅越来越多。铅中毒引起人体寿命缩短,情绪低沉、疲倦、贫血,甚至 影响 儿童的智力。  二、人体对污染物的富集

    人类利用自己的智能得到的物质越多,“潘多拉魔盒”效应也越明显。据统计,已有96000种化学品进入了人类环境。这些化学品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环境 问题 。100年前,“滴滴涕”的发明者(瑞士人缀勒)由于发明了“滴滴涕”而获得诺贝尔奖,而现在许多国家因其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已将“滴滴涕”列为禁用品。

    科学 家发现,人体对环境中某些元素具有惊人的富集效应。美国的科学家在长岛河口区做过这样的实验,大气中“滴滴涕”浓度很低,但经过食物链放大,进入人体的“滴滴涕”浓度可达大气“滴滴涕”浓度的 1000万倍以上:大气“滴滴涕”(富集1.3万倍)浮游生物(富集14.3万倍)小鱼(富集57.2万倍)大鱼(富集85.8万倍)水鸟(富集1000万倍)人体。

    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对有毒物质的富集放大是惊人的。世界上有名的公害事件,包括日本水侯县受汞毒害的水俟病,富山县的痛痛病及农药的污染, 研究 表明, 工业 厂矿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镉污染,从而使当地居民种植的水稻等农作物含镉量超标,居民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粮食、蔬菜等,导致体内镉负荷逐渐增高,镉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长达10-30年,为已知的最易在体内蓄积的有毒物质。镉的不断累积,可使接触者产生各种病变。急性或长期吸入含镉烟尘可引起肺部炎症、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乃至肺癌。长期、低剂量接触镉污染主要产生的肾脏病变,表现为肾小管吸收功能降低,尿中低分子蛋白含量增高。镉中毒时,肾脏对钙、磷的吸收率下降,对维生素d的代谢异常,长此以往,可导致镉接触者的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镉还可引起肺、前列腺和睾丸的肿瘤。都是由于食物链和生物富集放大的结果。著名物 理学 家牛顿在1692年由于患严重的失眠、消化不良、健忘、忧虑及妄想等症状而与世长辞。100多年后,人们 分析 了这位大物理学家的头发样品,发现牛顿死于铅、砷、镉中毒。这些元素都是牛顿用金属做炼丹实验时,从“潘多拉魔盒”中跑出来的。牛顿当年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的身体吸收了他的炼丹元素,并因此而丧生。

三、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

    对人体健康有 影响 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 工业 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包括城市垃圾等。环境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的特点,一是影响范围大,因为所有的污染物都会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流动,并且对所有的接触者都有影响;二是作用时间长,因为许多有毒物质在环境中及人体内的降解较慢。

    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经皮肤和其他途径进入。气态污染物一般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由于呼吸道各个部位的结构不同,对污染物的吸收速率也不同。人体肺泡面积达90平方米,毒物由肺部吸收速度极快,仅次于静脉注射。进入肺泡的污染物直径一般不超过3μm,而直径大于10μm 的颗粒物质,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水溶性较大的气态物质,如氯气、二氧化硫,往往被上呼吸道粘膜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极少进入肺泡;而水溶性较小的气态毒物(如二氧化氮等),大部分能到达肺泡。污染物进入人体后,由血液输送到人体各组织。不同的有毒物质在人体各组织的分布状况不同。一般来说,重金属往往分布在人体的骨骼内,而“滴滴涕”等有机农药则往往分布在脂肪组织内。毒物长期隐藏在组织内,并能在组织内富集,造成机体的潜在危险。   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强、相对分子质量极小的污染物可以原报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都要经过某些酶的代谢或转化,从而改变其毒性,增强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人体的肝、肾、胃肠等器官对污染物都有一定的生物转化作用。其中以肝脏最为重要。污染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氧化还原和水解,这一代谢过程主要与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有关;第二步是结合反应,一般经过一步或两步反应,原属活性的有毒物质就可能转化为惰性物质而起解毒作用。但也有增大活性的现象,如农药1605在体内氧化为1600,其毒性更大。

    各种污染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经肾、消化管和呼吸道排出体外,少量经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种分泌液排出,也有的通过皮肤的新陈代谢到达毛发而离开机体。

    人体除了通过上述蓄积、代谢和排泄三种方式来改变污染物的毒性外,机体还有一系列的适应和耐受机制,但机体的耐受是很有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人体就会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剂量、作用时间、反应条件和个体敏感性等。总的来说,不同的污染物对机体危害的临界浓度和临界时间都是不同的,只有当环境污染物在体内蓄积达到中毒阈值时,才会发生危害。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X53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256-2

1引言

地下水在生态和地质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下水具有资源、生态、环境等多重属,它在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地下水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持续的服务功能等问题,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地下水环境演化、地下水的脆弱性评价、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方面。

2地下水环境概述

2.1地下水环境演化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下水的形成、演化及各种影响因子,包括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是科学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国际上水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早期的环境水文地质工作把重点集中在地下水污染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地下水系统水量衰减、水质恶化,人们主要集中于地下水循环特征,以及影响水的分布、可利用性和水质等因素的研究;至80年代,地下污染治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迁移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人类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考虑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等制约因素,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更多体现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90年代以来,地下水不合理开发引起了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生态环境问题,于是对地下水环境演化的问题,开始由传统的地下水流场、水化学场的理论研究转向重视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及其变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演化进程、路径和方向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研究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及其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作用,科学地总结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可为生态环境的预测和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2地下水环境脆弱性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是指地下水环境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遭受破坏带来一系列问题的敏感程度,它反映了地下水环境的自我防护能力,也是衡量地下水环境健康的重要因素。地下水环境的脆弱程度是衡量地下水环境对外界胁迫的恢复能力的重要指标。“地下水脆弱性”是法国的Albinet等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1],他们认为地下水脆弱性是在自然条件下污染源从地表渗透与扩散到地下水面的可能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地下水脆弱性的定义是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于1993年提出的,地下水脆弱性是指污染物到达最上层含水层之上某特定位置的倾向性与可能性,据此可将地下水脆弱性分为本质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国外许多学者较早地开展了地下水脆弱性的研究,并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地下水脆弱性研究,大多集中于地下水的本质脆弱性方面,对于影响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的敏感因子考虑较少。由于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的差异性,目前对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2.3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效应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地下水位过高会引发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地下水位过低会引起土壤干化、沙化和天然植被退化,下垫面变化,减少地表径流,包气带变厚,减少地下水的补给量。俄罗斯学者V.N.Ostrovski提出了“生态水文地质学”的概念,将水文地质的概念引入到生态系统中,他认为:生态水文地质学研究目的是控制地下水圈的体制以防止发生一些不可逆转的对生态环境不利的影响,一方面要预防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科学地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加强了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有学者提出了合理生态水位概念,研究了地下水位与植被生长状况的关系,研究了作物产量与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以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地下水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递阶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丰富水资源生态价值理论。这些研究表明,无论是对于整个区域的地表景观格局变化,还是对于局部典型的生态系统的演化,维持适宜的地下水系统状态都是很重要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对于整个区域的地表景观格局变化,还是对于局部典型的生态系统的演化,维持适宜的地下水系统状态都是很重要的。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主要是土壤水盐运动状态、潜水水盐动态、潜水位埋深等与植物生长关系。地下水位生态环境指标是指与生态环境状况密切联系的地下水和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临界指标的总称,主要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允许含盐量、地下水位适宜矿化度、地下水位临界深度、潜水蒸发极限深度、潜水零补排差深度和地面控制沉降临界水位等[3],这些指标是地下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可为地下水环境生态功能紊乱的辨识、确定合理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4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障,水环境健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与方向。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水资源可持续性的研究方兴未艾。有学者运用总量控制来研究地下水的可持续性,从生态环境角度评价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有学者运用水、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理论研究地下水的承载力,从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角度研究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确保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前提下,地下水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最大限度满足当前及长远的需求。维持地下水环境状态的健康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战略方向,因此,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为地下水环境健康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研究仍处于探索之中,现在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标准方法。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方方面面,因而主要任务是在掌握广泛资料的基础上,找出适应评价区域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综上所述,目前水文地质学领域开展的地下水环境演化、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效应和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已经为地下水环境健康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目前所进行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局限在对这种理念的理解、研究内容的拓展,同时,地下水环境演化、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也局限在地下水环境问题的某一方面,至今仍未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探讨。由于地下水环境健康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整体性与持续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来把握地下水环境健康的研究。

3地下水环境健康研究现状

地下水环境健康作为水环境健康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地下水环境健康理论的研究及其应用仍未展开,其基本理论、评价体系与方法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生态系统健康、水环境健康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分析,人类在对地下水的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以后,必须重新审视地下水的生态环境功能与资源价值,探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道路,维护地下水环境健康必将成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战略方向。对地下水环境健康理论体系的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1)研究地下水环境的演化机制。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持续胁迫下,地下水环境始终处于发展和演化状态。人类活动的强度决定了地下水环境演化的性质与速度,是影响地下水环境健康的主导因素。开展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的演化机制可以深刻揭示地下水环境的劣变原因,并为地下水环境健康状态的演变趋势分析奠定理论基础。(2)地下水环境健康的概念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地下水环境健康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是水环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地下水环境状态的健康可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地下水环境健康的内涵是对地下水环境系统状态和功能的总结与概括,是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的理论基础。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体系是实现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的先决条件,包括地下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模型等。(3)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指标研究。在地下水环境健康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地下水环境演化机制分析,概括地下水环境健康的驱动因子和状态响应,并利用主导性、独立性的评价指标表征地下水环境系统的驱动因子和状态响应,并构建各评价指标的健康等级标准,这一环节是联系地下水环境健康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4)现论与先进技术的应用。地下水环境健康的研究是在已经发展成熟的地下水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因此,在开展地下水环境健康研究中,应该综合运用现代系统理论和空间数据综合采集技术、系统模拟预测技术和综合评价技术,以提高研究的实用性、科学性,也有利于推动地下水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以环境为代价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大气污染成为压在人类健康的“三座大山”。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最新评估,2012年仅空气污染造成700万人死亡,占死亡人数的八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态势令人瞩目,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容小觑。医学院校有着深厚的医学背景,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环境专业基础知识上能更好的掌握环境与健康这一医学和环境交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将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技能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及卫生管理相结合的能力,而且目前国内医学院校有关环境与健康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极少。因此,在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环境健康专业选修课是十分必要的。

在开课过程中,笔者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意义、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的意义

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单一的技术型人才向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转变,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对多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培养良好的素质。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环境与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它所倡导的教学观念和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要求高度一致,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内涵的丰富和补充。

环境与健康教育的开设迎合了环境健康评估人才缺口问题,同时也是教学理念的深层次重大的转变,具有超强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强调产学研的统一。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泛,如医学基础、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处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法学等诸多学科,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中现代科学和教育想多学科交叉、渗透方向发展的趋势。

在环境科学专科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与健康基础知识,了解目前国内外环境因子的来源、含量分布、存在形式、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熟悉环境因子的迁移转化、摄入途径及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掌握环境因子的健康效应及与疾病的关系,提高客观环评健康效应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气污染的危害、处理方法及疾病三者紧密联系,是对本专业知识运用的融会贯通与提高。同时,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准则,为日后环境污染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奠定良好基础。因此,环境与健康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获得认识和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成为具有环境安全理念和健康意识的、参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未来新一代环评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主线,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将环境健康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与实际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有机结合,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地阐述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由于授课对象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大三学生,课程的开设建立在对环境科学、医学基本理论有较好的了解基础之上,很多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较高,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选取授课内容兼顾环境科学、医学知识,深入浅出阐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经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确定了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重点介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与环境的关系;第二章为微量元素与健康,介绍微量元素的来源、代谢、功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疾病预防;第三章为环境化学品与人体健康,介绍环境化学品的迁移转化、健康效应及中毒防治措施;第四章为生物因素,介绍人体免疫系统、不同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反应机制、健康效应、预防控制措施;第五章为物理因素,介绍不同物理因素的来源分布、分类、危害效应及防护措施;第六章为环境因素与生殖健康,介绍生殖系统、影响生殖健康的环境因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与危害及生殖健康的优化;第七章为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大气管理的标准、来源、种类、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第八章为水体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水体环境标准、水体污染的来源、分类、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废水处理的方法、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处理现状、存在问题、危害、可控程度分析及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第九章为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土壤环境标准、土壤污染的情况、来源、种类、迁移转化、修复技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十章为居住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健康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监测、室内外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十一章为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介绍食品安全的现状、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及评价、对转基因视屏的管理。

上述教学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性、时代前沿性,将当今典型的环境问题与健康问题紧密联系,学术综合性、时效性极强,易于理论联系实际、引人深思,非常适合作为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是颇受环境科学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

3教学方法与考核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丰富的教学手段,有利教学内容的充实。在环境与健康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恰当地利用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由于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综合性比较强,涉及的学科众多,容易导致学生很难将知识融会贯通,且医学知识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强烈的信号刺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围绕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参考国内外最新资料,反复筛选和制作出符合我们环境科学专业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针对教学难点内容,注意收集播放相关制作精良的视频文件,如在讲生物因素一章时,播放免疫系统如何运作的视频,讲述了面对流感病毒入侵的过程中,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及在感染的不同时期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的结合运用,使得即便是医学专业学生难理解的免疫系统运作可视化、简易化,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难点问题的理解。面对有比较扎实基础的环境问题,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等,温故而知新,加强了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环境与健康网站、医学网站和生态学网站、书籍、期刊杂志等,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展知识面。

制定严格课堂考勤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评价。采用考勤、讨论、课程论文、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的方式,其中考勤、讨论、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40%,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本课程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又提高了论文撰写的能力。

应用常见网络沟通工具,比如QQ、Email、微信等,加强教学管理和师生交流。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难问题和自己的观点,相互讨论,教师定期对所讨论的典型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讲解。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进行课程网站建设,以期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让学生受益更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和顺畅。

开课以来的教学效果比较见表1,学生对教师阶段性教学的评价成绩由80.5分上升到92.8分;学生阶段性考核平均成绩也是升高趋势,由76.2分上升到86.9分;通过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经学习该专业选修课后认为收获很大的学生所占百分率逐渐上升,达到86.8%。说明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及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4结语

总结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对于医学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来说,这是环境科学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非常有意义和受欢迎的课程。在有关方面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环境与健康教学将进一步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探索,使本课程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与时代共发展。

基金项目:海南医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海南医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海南医学院院级重点课程项目。

参考文献

[1] 薛刚,陈思霞.中国环境公共支出、技术效率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1(1):41-46.

[2] Banister J.Population,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in China[J].The China Quarterly,1998,156(12):986-1015.

[3] Barman TR,Gupta MRPublic Expenditure,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2010,12(6):1109-1134.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5

心理健康研究中引入生态学取向的必然性

纵观当前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首先呈现出单一学科研究的特点。心理健康是心理学这一学科关注的问题,研究成果众多。但是正如心理学的分裂与破碎一样,心理学内部各派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分歧也在加剧,每一个心理学派别所界定的只是心理健康标准的某一层次、某一部分。

其次,心理健康研究缺乏宏观的理论深度及微观生活世界的现实性。已有的大多数研究并没有真正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使得既缺乏必须的理论准备,又很难真实反映人的生活状态,缺乏适用于现实生活的有效性。

第三,心理健康的研究西方的多,本土的少。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对西方各心理学派的心理健康观进行甄别、阐释、转述和验证上。基本上在西方标准的框架内,根据西方心理学对心理的界定,以西方心理学研究心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的研究,因此造成心理健康研究混乱不一,同时又不能产生实际效用[1]。

对生态学取向的探讨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从生态系统用整合的视角来看待科学问题,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共同趋势――生态学取向。生态学取向具体地表现为各个学科纷纷把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并建立相应的交叉学科。生态学取向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倾向有增无减,心理学与生态学的结合形成了新的重要的学科――生态心理学和心理生态学。生态学的方法论和生态的方法是指以生态的或共生的观点、手段和技术来考察、探讨、干预生活世界、生活过程和生活内容。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2]。

生态学取向对心理健康研究的意义

对心理健康理论研究的意义。如同心理学的分裂与矛盾一样,心理健康的研究也面临分歧与争吵的困境。困境的产生主要缘于心理学内部各学派对心理、心理健康本质理解的片面性、孤立性。生态学的方法论提供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等,可以带来心理学研究中关于对象或者关于人的心理的理解,关于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式的理解上的重大改变。因此,在心理健康研究中引入生态学的方法论,就是要将人的心理健康放在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整体中进行研究。既考虑到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考虑到心理健康发展的动态历程。这种思路有可能使心理健康研究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建立系统、合理的心理健康观。

对心理健康应用研究的意义:首先,对个体的健康与成长的价值。个体的生存价值体现为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个人目的实现是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联的。个人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个体的行为,而要了解个体的行为,首先要了解他所处的环境。个体的行为是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生的,了解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调节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个体和环境的方向发展。另外,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如果人们有目的地控制行为的环境,有意识地促使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加强对个体行为的正确引导,就会有利于个人目标的实现。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长远的稳定效果。其次,对社会、环境的价值。人类与环境本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但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破坏了人类文明圈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人类与环境的冲突,如人炸、能源枯竭、生态恶化等。生态学观点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最优地解决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反映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生态学观点强调用联系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人类与环境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引导我们从一个更深入和更基础的存在的层次来解决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健康、和谐。

对今后心理健康研究的展望

我国心理健康生态学取向的研究少而散,缺乏系统、有序的研究,因此,今后仍要加大研究力度。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的说法,但却包含丰富的心理健康观、心理调整或心理治疗的思想。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进一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心理健康思想,以指导心理健康的维护及对心理问题的干预。另外,在对传统文化中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进行分析时,也要用生态系统的观点,进行全面的考察。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从传统文化到心理学化的方法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对传统的东西进行科学化的解释,使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与当代心理学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又要加强传统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的可操作性,使之能够为人类、为社会、为环境造福。

在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生态取向的考察时,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考察的视角包括传统中国文化对心理健康、心理异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深入探索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应从生态学的视角,将个体置于其所在的生态环境中,综合考虑心理健康可能的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6

二、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环境与健康是应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系统地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群健康关系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由于授课对象多为非生物和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相对有限,而这些内容又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很多本科生对本课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选取授课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兴趣,拟定教学内容。

经过连续5年10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确定了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为环境与健康概论,重点介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微量元素与健康,环境污染与健康及环境安全;第二章为水环境污染与健康,介绍水体污染源、污染物及水体污染的危害,水质标准和饮用水卫生;第三章为大气污染与健康,生活中常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空气质量标准;第四章为物理污染与健康,介绍当前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等及其对健康的危害;第五章为农药污染与健康,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农药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农药污染的防治和污染食物的处理;第六章为食品安全与健康,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各种食品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第七章为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介绍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室内装修中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及控制对策;第八章为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主要介绍生物入侵的危害与对策、生物技术与安全。

上述教学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性、时代前沿性,将全球当今典型的环境问题与健康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综合性、科普性、趣味性强,易于理论联系实际,非常适合作为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的公选课来开设。2008年开课至今,已经连续授课共计19个班(100人/班),选课学生达1900人,涉及范围涵盖全校大多数专业(除医学和生物学)的本科生,学生评价很好,是颇受本科生喜爱的一门全校性公选课。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

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充分恰当地利用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由于公选课每周只安排一次,间隔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学生记忆信息的遗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强烈的信息刺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围绕重点内容,参考国内外最新资料,反复筛选和重新编辑制作出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针对教学内容,注意收集播放相关制作精良的影碟,如在讲授物理污染与健康一章时,放映有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光污染等;在讲授水环境污染与健康一章时,放映关于水俣病的视频;在讲授食品安全与健康一章时,放映著名营养学专家关于饮食与健康的讲座视频。这些视频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对强化课堂教学内容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5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的结合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有效地提高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环境与健康网站、医学网站和生态学网站、书籍、期刊杂志等,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展知识面。

严格制定课堂考勤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评价。采用课堂考勤、讨论、作业、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考勤、讨论、作业占总成绩的40%,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60%。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又提高了其论文撰写的能力。应用网络工具加强教学管理和师生交流。建立本课程的公共邮箱,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难问题和自己的观点,互相讨论,教师定期对所讨论的典型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讲解。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进行课程网站建设,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让更多的学生(包括未选修的)受益,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更为方便、快捷和顺畅。

开课5年的教学效果比较见表1,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成绩由2008年的80.50分上升到2012年的92.80分;学生期末考核平均成绩也逐年升高,由2008年的76.20分上升到2012年的86.90分;通过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选修此课后认为收获很大的学生所占百分率逐年上升,2012年达到86.80%。说明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7

在开课过程中,笔者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意义、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的意义

 

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单一的技术型人才向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转变,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对多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培养良好的素质。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环境与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它所倡导的教学观念和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要求高度一致,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内涵的丰富和补充。

 

环境与健康教育的开设迎合了环境健康评估人才缺口问题,同时也是教学理念的深层次重大的转变,具有超强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强调产学研的统一。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泛,如医学基础、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处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法学等诸多学科,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中现代科学和教育想多学科交叉、渗透方向发展的趋势。

 

在环境科学专科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与健康基础知识,了解目前国内外环境因子的来源、含量分布、存在形式、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熟悉环境因子的迁移转化、摄入途径及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掌握环境因子的健康效应及与疾病的关系,提高客观环评健康效应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气污染的危害、处理方法及疾病三者紧密联系,是对本专业知识运用的融会贯通与提高。同时,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准则,为日后环境污染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奠定良好基础。因此,环境与健康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获得认识和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成为具有环境安全理念和健康意识的、参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未来新一代环评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主线,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将环境健康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与实际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有机结合,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地阐述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由于授课对象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大三学生,课程的开设建立在对环境科学、医学基本理论有较好的了解基础之上,很多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较高,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选取授课内容兼顾环境科学、医学知识,深入浅出阐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经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确定了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重点介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与环境的关系;第二章为微量元素与健康,介绍微量元素的来源、代谢、功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疾病预防;第三章为环境化学品与人体健康,介绍环境化学品的迁移转化、健康效应及中毒防治措施;第四章为生物因素,介绍人体免疫系统、不同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反应机制、健康效应、预防控制措施;第五章为物理因素,介绍不同物理因素的来源分布、分类、危害效应及防护措施;第六章为环境因素与生殖健康,介绍生殖系统、影响生殖健康的环境因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与危害及生殖健康的优化;第七章为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大气管理的标准、来源、种类、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第八章为水体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水体环境标准、水体污染的来源、分类、迀移转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废水处理的方法、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处理现状、存在问题、危害、可控程度分析及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第九章为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土壤环境标准、土壤污染的情况、来源、种类、迁移转化、修复技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十章为居住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健康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监测、室内外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十一章为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介绍食品安全的现状、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及评价、对转基因视屏的管理。

 

上述教学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性、时代前沿性,将当今典型的环境问题与健康问题紧密联系,学术综合性、时效性极强,易于理论联系实际、引人深思,非常适合作为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是颇受环境科学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

 

3教学方法与考核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丰富的教学手段,有利教学内容的充实。在环境与健康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恰当地利用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由于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综合性比较强,涉及的学科众多,容易导致学生很难将知识融会贯通,且医学知识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强烈的信号刺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围绕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参考国内外最新资料,反复筛选和制作出符合我们环境科学专业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针对教学难点内容,注意收集播放相关制作精良的视频文件,如在讲生物因素一章时,播放免疫系统如何运作的视频,讲述了面对流感病毒入侵的过程中,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及在感染的不同时期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的结合运用,使得即便是医学专业学生难理解的免疫系统运作可视化、简易化,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难点问题的理解。面对有比较扎实基础的环境问题,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等,温故而知新,加强了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环境与健康网站、医学网站和生态学网站、书籍、期刊杂志等,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展知识面。

 

制定严格课堂考勤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评价。采用考勤、讨论、课程论文、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的方式,其中考勤、讨论、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40%,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本课程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又提高了论文撰写的能力。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1―0030―05

1 背景介绍

1.1 该领域国外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全球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许多城市也出现明显的离心化趋势,城市空间形态日益扩张,形成单一化和分散化的功能分区。这些过度扩张的城市,居住区多位于地带,而学校、商业、娱乐区域等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产生居住―就业、居住―休闲空间错位等,导致日常出行严重依赖机动交通。再加上城市的居住区健身、康乐设施不齐全、社会治安不足,街道空间环境的步行、自行车出行吸引力、便捷性、可到达性和安全性不足,居住区周边环境休闲活动吸引力不高等,这些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的变迁极不利于人们形成身体活动充分的生活方式。正是基于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建成环境、身体活动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构成了近年来公共健康领域的研究新热点。

1.2 国内研究需求背景

1.2.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的居住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工业化城市面临一系列来自环境卫生以及生态恶化引起的城市化难题,例如人口密度过高、住房问题持续尖锐、食品的卫生安全、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生活交通不便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都对人类的健康发展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2 《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表明,我国已经有数量相当庞大的慢性病患者,并且以每天13%的比例在持续增长,平均每10个人中就会有1.3个人确诊慢性疾病。在这些患者当中,包括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就有18.8%的人患有高血压,22.8%的人有超重的问题,11.6%的人患有糖尿病,7.1%的人患有肥胖病。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因素不仅仅是环境污染。所以平衡处理人们的生活习惯(主要指体力活动)、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关系,提高环境卫生,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生活水平。

1.2.3 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大气、水、土壤等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污染的治理。相对于此,对体力活动相关的环境问题的重视显得不足。2013年10月在沈阳体育学院举行的第12届华人运动生理与体适能学者学会则是国内第一次将“体育,锻炼和环境”作为主题进行研讨,这说明体力活动相关环境的研究逐渐在我国引起关注。当年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导致的各种社会安全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如今在我国也逐渐凸显出来。中国的城市环境在国情上和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与国外有很大不同,了解外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吸取其宝贵的经验,再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才是我国在实现城镇化目标中面对问题的办法之一。

2 体力活动的相关环境

体力活动相关环境是物质环境的一个分支。物质环境包括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建成环境是指所有人们创造或修建的建筑、空间和物体,可以包括家、学校、工厂、公园和休闲设施、绿道、交通系统和机动车辆,是通过土地使用、交通规划和政策等因素而形成的。其中建成环境和政策是关乎到休闲型、交通型、工作型和家务型/庭院型体力活动为目的机会的提供;自然环境是人们经常积极进行体力活动的地方,如开放空间,当然也包括可以改变人们体力活动模式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水文、天气、植被和地形。而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建成环境,因为前期大量文献的成果已经可以为政策所用,通过政策选择用以改变建成环境的特点,使其更适宜进行体力活动;社会环境可以包括个体、家庭和所有小团体,也包括更为广泛的要素,比如可以影响大群体或者整个社会的文化、道德以及导致社会紊乱的因素。其中,部分经过选择的社会环境才是影响体力活动的特定背景。这个社会影响的过程可能导致政策的产生,以对建成环境进行影响。但是关于体力活动相关政策的研究并不多见。

3 研究涉及的领域及其贡献

体力活动相关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健康领域,包括公共健康、运动科学和行为学科。二是城市规划。包括交通行为、城市设计和地理学科;三是公园、娱乐和休闲学科,表1具体阐述了这三大领域的研究贡献。

4 研究现状介绍

4.1 国内研究现状

参与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健康主题研究的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和运动健康促进等三个领域。研究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所涉及的研究人员为数不多,但正逐渐呈现研究者增多和多学科背景的趋势。本文查询相关文献,对我国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历程做了梳理。

4.1.1 探索阶段

我国从2(9世纪90年代起,翁锡全指出了环境对人们体育行为的影响。同时提出体育相关的环境包括社会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其中所提及的“人工环境”的含义就和“建成环境”意义相当。除了理论研究外,陈昌惠于1992年开展了中国和瑞典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项目《住房类型、环境与居民健康协作研究》课题,在国内较早进行了建成环境(居住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4.1.2 初期阶段

21世纪初开始(2000―2008年)有国内外一些学者陆续介绍国外与体力活动或公共健康相关的城市规划的相关成果和城市计划,为国内开展此领域研究提供了国际视野。围绕本土开展的工作主要停留在健身环境的相关研究中。

4.1.3 多产阶段

自此(2009―至今),国内较多学者们开始了多视角、多学科的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吕筠、董晶晶、朱为模等人先后将该领域生态学的方法、健康城市空间的设计理念、理论模型等知识介绍到国内,为后续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至2010年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一个高峰,以2010年吕筠《杭州市城区建成环境对成人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韩西丽《城市邻里空间特征对儿童感知与户外体力活动的作用机制》的两项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为代表。张莹对国外体力活动及其相关环境的研究做了系统的介绍,同时对体力活动、建成环境(人居环境)、健康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翁锡全、何晓龙等人分析了城市建筑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影响,并介绍了城市建筑环境影响居民身体活动与健康的研究模型,为我国进行此方面研究提供了参考。至此,结合我国发展的社会背景,相关研究陆续开始,所涉及人群包括儿童和中老年人。研究内容包括体力活动和环境关系研究、体力活动环境影响因素和相关环境工具研究E203。

4.2 国外研究进程简介

通过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外国在从事体力活动相关的环境研究中涉及了很多方面,例如心理、自然、建成和社会人文等环境的多个方面。基于对外国文献资料的总体把握和综合分析,整个的研究进程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酝酿阶段、活跃阶段以及干预期5个阶段。

4.2.1 萌芽阶段(―1996年)

在萌芽时期,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关联刚刚吸引起人们的兴趣,这时还没有很多的资料可供查询。1996年在美国的卫生局负责人报告了健康和体力活动的关系后,很多人来研究这个问题,当时大部分的研究表明,缺乏体力活动和慢性病以及由此导致的死亡有密切关系。

4.2.2 形成阶段(1997年―2002年)

形成时期主要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并产生了众多的相关理论。健康和体力活动的关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对健康的提升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时期的研究进程和我国目前的体力活动发展现状很类似。

形成时期的研究已经逐渐依据体力活动,并将其作为研究的中间载体,进而研究健康和城市环境建成单因素的关系。这些就是城市卫生规划学中体力活动方面的早期雏形。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环境和体力活动的作用影响力,并且投入了财政支持对其更好的研究。在探究体力活动和物质环境因素关系的众多研究成果中,美国的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设立的项目“环境研究和活跃的生活政策(Environment Strategy and Ac-tive Life Policy,简称ALPES)”,取得的研究成果更为显著。这些成果对提高人类的体力活动有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形成时期产生的“社会―生态(social ecological model)理论模型”,是后期研究两者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形成时期的研究主要是根据经验,得出的理论成果大多是主观意义上的,并且研究的因素也比较少。研究的环境因素也大部分是依据实用主义,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也不少。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有5个环境因素影响了体力活动,这5个方面是:汽车、宠物以及体育设备等个人相关设备的占有使用、人工与自然环境等相关土地的可持续性、自行车与人行道的坡度设计以及环境安全影响的视觉景色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形成阶段仅仅是整个探究过程的早期阶段,还只是处在探索期。涵盖了经济、文化和环境心理等人类居住环境的各个方面,以环境学的心理和行为分类学科研究理论为依据,结合流行病学的研究理论,得出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4.2.3 酝酿时期(2003年―2005年)

酝酿阶段以生态社会的理论依据为指导,进行大量的实证探究,并且在其研究的基础上也对模型理论进行了证明和改正。所以这个时期是以环境城市卫生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为主要依据。这个阶段也出现了一些环境规划方面的理论模型。Pikora在2003年提出了针对环境和体力活动关系的新型理论成果,依据社会一生态理论模型,对研究人体健康和城市卫生规划的相互关系,具有理论方面的指导意义。

酝酿时期的研究主要是提高和升华原有的理论基础。理论成果也更加客观,研究的环境因素也越来越丰富,主要在4个方面体现:土地混合利用(land―use mix)、街道连通性(con-nectivity)、城市扩张(urban expansion)以及净居住密摩(net residential density)等很多环境原因方面,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也全面细化。

4.2.4 活跃阶段(2006年―2009年)

与形成阶段相同,酝酿时期也主要研究环境的4个因素:建成、住区心理、生态以及社会。但是在活跃阶段,其主要研究体力活动和生态自然环境,在研究方式上更加客观化,研究内容上也更加尊重自然,针对小部分的特定人群,使用计步器得出相关的体力活动的测量数据,但是自然环境数据的获得则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环境监控。例如Togo F。研究目的旨在了解与体力活动相关的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以获取更实际的理论数据,从而制定有益人体健康的预防措施,形成环境规划对体力活动的有效促进。

4.2.5 干预阶段(2010―至今)

经过前期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后,陆续出现了一些干预性研究。主要通过对与身体健康相关的各种自然环境、建成环境等的干预,从而达到控制或减轻体重、增加体力活动、促进身体体质健康的干预目的。较早开始建成环境的研究是Niemela等人于2000年开始的工作环境对生产力的干预性研究。自此后的建成环境干预研究除了针对公众的健康外,更多的研究集中在从生理和心理层面出发进行的各年龄阶层特殊人群的干预,如肥胖、心血管疾病和自闭症等。

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融合的。但由于人为改变这两类环境的现实操作性不强。为此,该领域的干预更多是体现在科研成果的实践应用以及增强人们对建成环境对身体健康影响的意识。而所有对环境的干预结果最终都以政策的改变得以体现。例如Rosenthal等人介绍了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学院的两项融合了自然环境与建成环境、涉及环境健康、城市规划、公共健康等多个学科间的干预工程,旨在为了解全球气候和建成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试图做出改变。纽约气候和健康工程就研发了一套可以评估都市地区气候和土地等建成环境变化所导致人们公共健康变化程度的模拟系统。“城市冷环境”工程旨在通过采用传授社区居民关于“建成环境的干预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利与弊的影响”的知识,从而最终建立具有导向性的政策。这可以缓解有害、多变气候对人们健康及城市的危害。

4.3 文献总结

4.3.1 研究视角:早期外国有关体力活动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环境的3个方面:建成、社会和心理。这几年才开始研究环境的自然生态和体力活动的关系,目前还只是在早期阶段,对自然、生态以及人体健康三者的关系还不太了解,因此还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上述环境共同构成了体力活动相关环境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4.3.2 研究方法:在此方面已经不仅限于使用某一种研究方法,而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采用电话访问以及问卷调查的主观方法统计来自各个层面的社会资料、环境认知资料以及体力活动资料。客观研究则通过GIS、GPS、网络如Google StreetView和Google Walkability测量等高科技手段,借助对交通地图和航片的数据分析,来获得各个方面的有用信息。借助现代科技如GPS的民用化、资料的获取多从国家层面的普查数据或者公开的信息地理数据资料网站获取。统计方式有:分层建模(Hierarchical Modeling)、泊松回归方程、物流回归以及皮尔逊相关线性方法(Pearson correlation Approaches)。分析软件有:分层线性和非线性建模(Hierarchical Linear and NonlinearModeling)即HLM软件,另外还有Arcgis,Arcinfo工作站,定制的视觉软件Custom Visual,基本编程Basic Programming(ESRI公司.雷德兰兹CA)、SPSS、SAS等。

4.3.3 研究内容:更加注意健康、体力活动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之在内容上更加丰富。与此同时也兼顾其他的生态自然环境的因素研究。不过从这些理论成果上看,指标研究依然处于低水平的研究上,即指标体系只能从单层向多层研究或者多层向单层研究。

4.3.4 研究榭式:社会一生态研究模型是目前用的最多的研究模型,这个模型是目前相对比较全面的一个研究模式,对此领域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在环境和人体健康方面或者体力活动方面的理论成果还不能全部借鉴,有一定的缺陷。

4.3.5 体力活动问卷和分类:根据其目的性,体力活动可以分为家务、工作、交通和闲暇时间4种运动方式。大部分是通过电话及问卷调查、自己记录报表的形式取得一周或者一个月内的体力活动情、况。依据运动时间长短、强度大小、频率高低的不同,又可以把体力活动分为很多种;常用体力活动调查的问卷有国际体力活动问卷(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questionnaire)简称为IPAQ,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系统(Behavior 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即BRFSS。

4.3.6 环境体指标的确立方式:大部分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主要成分,也可以从其它的变量中筛选,例如环境友好型社会指标体系、聚集分析法(Gather analysis)以及德尔菲法(Delphi Methoal)等。外国的文献资料表明,体力活动可以作为研究健康与环境关系的中间纽带,也可以和人体健康一起作为研究指标的变量。

4.3.7 研究范围的确定:以人口的密度高低和地域的贫富差距作为选择远郊区、近郊区以及城市中心三个位置研究范围的主要依据。也有一些是依据收入的高低来确定是高行走区域(high-walkabmty)还是低行走区域(low-walkability)。研究范围可以从小孩到老人,将民族、收入、教育水平以及年龄和食物热量摄人多少作为研究社会统计的自变量,因变量则是体力活动和人体健康。根据GIS研究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研究:1km,3km,5km和200m,400m,600m。对于区域的划分,Sallis和Gordon-Larsen提出,成年人体力活动比较适合$km的缓冲区域。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因为较小区域内收到的交通干扰不大,所以范围越小的区域越合适。根据Nelson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3km内的缓冲区域最适合青少年体力活动。

5 问题及展望

5.1 存在问题

5.1.1 未确立系统的建成环境指标

当前,建成环境、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关系研究中的建成环境指标,无论定性还是定量指标,均存在指标不够系统的问题。造成这方面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该领域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又存在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因而参与研究的工作人员背景有很大的差别,并且研究都是基于自身角度,因此所做的研究不统一、不系统。还有,现在所得到的环境建成因素指标多基于城市形态的静态测量,许多建成环境指标之间建立不起良好的联系,如果能从城市形态不同时间的纵向测量(也可称动态测量)如城市蔓延出发,则更易构建系统的建成环境指标体系,尤其是针对建成环境的定量测量。

5.1.2 健康指标多局限在身体形态学指标如体重、BMI

建成环境通过影响身体活动,进而影响居民的健康。该领域研究目前多以体重、BMI等来衡量健康水平。许多研究认为,BMI等身体形态学指标并不适宜作为体力活动的健康效益指标,因为体重、BMI等受遗传、饮食等的影响较大。Duncan等(2012)对1034名波士顿青少年的BMI进行Z-core编码,并利用ArcGIS技术与户外娱乐场地、公园、公交站、地铁站、文化/教育场所、十字路口、人行道覆盖等城市环境因素进行匹配,发现两者没有一致性。

5.1.3 女性、残疾人的研究有待深入

受益于美国CDC和国家脑缺陷和残疾发展中心的资助,Rimmer等撰写了《用于测量建成环境和体力活动的工具检验》的报告。他们发现,当前针对影响体力活动的建成环境测量工具极少针对残疾人进行设计。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研究对象一般针对青少年和老年人,对于特定的女性研究的报道尚不多见。

5.1.4 GIS定量测量建成环境指标的缓冲区问题

影响个体体力活动的城市建成环境并非整个城市空间,而是与个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定地理区域内的空间。如家庭住址的1km范围内的空间,日常通勤的道路周边环境等,目前研究建成环境影响体力活动的研究多在家庭住址、学校、单位建立一定距离的缓冲区。在地理学中,缓冲区是指目标地理空间的影响或服务范围。建立缓冲区的作用一方面强调了与个体密切相关的那部分建成环境,将那些距离个体生活空间较远的空间元素排除在外;另一方面,缓冲区的建立使得不同区域的研究具备了比较的可能。早年,缓冲区一般以建立圆形缓冲区为主,由于圆形缓冲区未考虑街道布局、交通障碍等因素,近些年逐渐被更为科学合理的路网缓冲区所替代。当前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不同的GIS软件创建出的缓冲区不一致的问题。此外,许多研究表明,道路周边环境是影响人们出行的重要因素,但该领域研究中基于线要素(道路)缓冲区的分析还很少。

5.1.5 对体力活动的背景空间研究有待深入

当前,许多建成环境因素影响体力活动的研究结果并未达成一致的结论。这一方面存在建成环境指标不够系统化的缺陷;另一方面忽视了特定的城市空间与不同类型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如靠近田径场使得个体的跑步行为发生具备了建成环境条件,周边具有良好的自行车道和休闲绿道更易吸引人们骑自行车出行。随着GPS技术不断完善和大众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再加上GIS数据库要素的不断丰富,这为体力活动空间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2 建成环境、身体活动与健康关系研究的今后发展

当前的全球公共健康趋势促成城市实体环境和体力活动的这一研究领域。虽然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但也应该一直记住这是一个组成部分。与建成环境的关系通过一些其它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特征、个体和文化变量、安全和时间配置进行运行(TRB 2005)。一个全面、综合的方法是改变社会形态、改善居住区对体力活动的理解度以及改变实体环境。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可能会在以下一些方面有所突破:

(1)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

(2)结合食品环境的分析是趋势;

(3)建立基于计算机和GIS技术的建成环境、体力活动监控平台,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9

一、我国环境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健康的环境是人类健康的先决条件,环境健康及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环境科学永恒的主题。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尽管在各自的课程设置上有其特色,但对环境与健康的思想贯彻大都不够,一般很少或未开设有关体现“环境健康”与“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思想的相关课程,且专业设置呈现出以污染控制为主体的特征,即事后弥补的策略贯穿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1],[2]。

二、社会发展对环境教育的要求。

由于环境与健康意识的缺乏,环境污染和破坏导致我们的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近几年频繁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造成人民身体健康和财产的损失。尤其是环境污染的长期效应,将对数代人的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关注环境污染对环境健康和人体健康的损害已刻不容缓,抓好环境与健康工作已迫在眉睫[3]。目前,美国的环境类专业高等教育中,已用“污染预防”和“清洁生产”等课程替代原来的“污染控制”[4]。

环境科学教育课程应将环境与健康的理念贯穿其中,关注实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以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环境与健康理念、环境道德、环境伦理和环境价值观。因此,课程体系应该使学生除了获得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之外,还获得环境与健康的理念,并将获得的理论与解决相关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

因此,目前的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环境事业发展的要求,改革是必由之路。但改革应根据国情、校情,要充分考虑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尤其是基层环境保护、环境应用、环境控制等工作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这样的改革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5],[6],[7]。

三、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

环境科学专业在温州医学院设置于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于2005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自创办环境科学专业以来,我院充分发挥医学特色,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围绕培养“培养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咨询、环境监理、环境医学等领域技术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的目标,从以下各个方面不断调整、完善有关教学安排。

1.修订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计划。按照构建“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培养体系的理念,全面修订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特别是在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要求中,突出强调了本理念的作用。

2.优化课程体系。按照“以环境与健康为主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注重环境与健康的联系,注意向灵活性、多样性发展,注意正确处理好通才与专才、继承与创新、个性与共性、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关系,构建综合理化的课程体系,积极开设跨学科、边缘学科课程,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广泛交叉和相互渗透。

按照“优化内容、兼具特色、加强应用、反映现代”的原则,遵循环境与健康的中心思想来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工作。“优化内容”指根据环境与健康的理念重新构建学科课程新的知识结构,并对讲课内容优化精选。“兼具特色”指在课程体系安排上充分利用我校在预防医学和卫生检验方面的优势及特长。“加强应用,反映现代”主要指课程要有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和信息。将精减部分污染控制方面的课程,增加关注环境与健康方面的相关课程,加强在环境健康评价方面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使课程体系更趋合理。

现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既包含使学生能够接受环境健康训练的课程体系(如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等),又包含能够体现教学特色,反映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课程体系(如环境流行病学、环境医学、食品理化分析等),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环境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

3.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学生知识掌握评价体系。改变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新信息、新材料、新思路,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积极开展和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

完善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围绕环境健康的教学指导理念,积极增大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开放性。

4.实行大学生导师制,既教书,又育人。所有环境科学的本科生第一年实行班主任制,从第二学年开始直至大学毕业实施导师制,期间为三年。导师负责与学生探讨制定学生的发展与研究方向,将环境与健康教育融入具体工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直接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

四、结语。

通过“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的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建设”,我院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而且掌握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先进理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优秀的环境科学专门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新形势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明.健康与环境:人类未来的共同点.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VOL19(3):36-38.

[2]李春杰,贾金平,王文华,程金平,陈思.环境专业实践教学和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7,(2):18-22.

[3]何兴舟.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与健康领域面临新挑战及对策.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VOL24(7):469-470.

[4]孟伟,于云江,郭庶.国内外环境与健康的管理与研究.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VOL24(1):4-7.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10

1 引言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继“六大禁令”之后,又颁布了“HSE九项管理原则”。开宗明义,针对管理层的HSE管理原则在第一条中首要提出:“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从而,在决策中把健康安全环境因素放在了首要位置。这其实是与决策本身的特点与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要求所共同决定的。因为首先,决策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对事物的预先设计与推动,会影响到事物以后的发展过程。而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本身就包含设计环节,它是本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在决策时考虑健康安全环境因素,才能向前深入HSE管理各环节,达到全过程管理的科学性[1,2]。从另一方面讲,决策是一种对行动方案的抉择过程,这一过程伸入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可以说,现实中的决策活动无处不在。并且,在每一过程中,都决定着一种事物的发展方向。因此,HSE管理原则把健康安全环境做为决策的首要事项加以规定,具有一定的理论科学性与现实必要性。对此加以梳理与不断深入认识,可以有效指导HSE具体实践。

2 有效践行原则条款需要明确几点认识

人的认识水平会直接决定人的行为后果,认清决策与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各自特点与逻辑关系,对于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实践是很有必要的。这其中往往潜藏着巨大的健康安全环境效益[3,4]。而厘清以下认识,对于实践原则条款会大有裨益:

2.1 任何决策活动都会带来健康安全环境管理风险

在一定意义上,安全是相对的,风险是绝对的。因为从广义上讲,任何事物都存在威胁人生命、健康、安全及环境的风险,只不过这种风险存在于事物中的或大或小而已。实际上我们是生存于风险的王国中,风险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这是决策活动所立足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决策是针对某一事物的活动,过程需要人的参与。决策做为人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要受到人的认识水平、情感、动机、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是决策活动的主观风险。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加以甄别与克服。原则条款提出的这一首要规定,是对我们的一种提示与约束。

因此,任何决策活动都会带来健康安全环境风险,做为一名管理者,就要树立起这样的风险敏感意识。只有这样,我们在决策时才能首先考虑到风险,然后去评估与控制风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决策失误所带来的健康安全环境损失。而健康安全环境风险意识的形成,是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加以培养与锻炼的,从某方面看,决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正取决于这些基本功。而这些又是由对决策的认识水平所直接决定的。

2.2 健康安全环境资金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

在企业各类决策活动中,特别针对重要项目的决策,会涉及到健康安全环境资金上的投入,在面对这类决策时,决策者往往两为其难,一方面是法律法规的规定,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经济原则要求更少地成本付出[5-7]。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就需要决策者树立起科学的经济效益观。因为从短期看,这种投入与经济效益也许是矛盾的,但从更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它们却是统一的。因为极少的成本支出,正是为了预防更大的事故损失。很多的企业实践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即“健康安全环保投入所避免的支出是其投入费用的好几倍”。美国国家安全理事会在《工业生产事故预防手册》中曾写到:每支出一个货币单位用于安全措施,可带来百分之几百的利润。因此,在进行项目投入决策时,不但要考虑健康安全环境,而且还要优先考虑。因为只有首先考虑了健康安全环境风险,才会去权衡用于控制这类风险的支出企业是否能够承受。这样可以提前给予准备,从而避免由决策失误所带来的高风险违规、无效投资项目的发生。投入与支出在这一点上是统一的,对此,要学会辩证与发展地看问题。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矛盾,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统一,从而找到那个使两者联系起来的投资点,这个点一定会存在。我们要树立起这种经济效益观,以有效实施科学决策。

2.3 原则条款与“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理念价值观的一致性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战略要求。“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当其他利益损害到人的根本利益时,首先要维护的是人的利益。当人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发生矛盾时[8,9],首先要维护的是人的长期利益。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破坏掉环境,从而损害人的长期利益。一定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而要坚持科学发展,又要必须以人为本,要牢固树立起这样的价值观念。决策优先原则条款与“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价值观上是一致的。可以说,决策优先原则条款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理念在HSE管理的一种实践。“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必然地包含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实施决策的要求在内。只有树立起“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才能保证我们始终以人的利益为核心,实现科学决策,这与HSE管理精神是统一的。

2.4 决策活动同时是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机会

在经验中我们知道,在各类生产实践活动中,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在不同的时间段上所产生的管理效益及发生的经济成本是不一样的。可以说,决策点――是进行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最好的一个时间点。这个点所产生的效果与效益是其他任何阶段都无法比拟的。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以后管理就会变得更艰难、更复杂,会有更大的成本付出。这是就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时间性来说的。而一旦决策付诸实施,成为现实,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先期时机就会失去。因此,管理者形成一种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机会意识很重要。

2.5 任何决策都会带来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责任

决策活动需要考虑健康安全环境因素,因此,决策活动本身就存在健康安全环境风险,那么,做为决策者就要为这种风险承担责任[10,11]。决策活动首先赋予了决策主体一种权利,它就必然要为这种权利承担责任,这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说,一些违反健康安全环境法律法规、制度的决策,不管这决策主体是企业还是管理者个人,都要为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一是法律责任,第二是企业管理制度责任。管理者只有具备了这种责任意识,才能在决策中去更主动地考虑健康安全环境因素。因此,就要认识清楚“任何决策都存在健康安全环境责任”这一内涵。

3 科学决策实践流程

原则条款中的“任何决策”包括了企业内各系统与职能部门所发生的所有决策活动。从重要性上包括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三种类型。战略决策,是指企业长期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如,企业管理方针或战略目标的重大调整。战术决策,是指有关实现战略目标的方式、途径、措施的决策。业务决策,是指为了提高日常活动效率而做出的决策。可以说,这三种类型的决策包含在企业高层、中层、基层各层次、环节的活动中。科学决策需要遵循以下管理流程:

从科学决策程序看,决策问题提出后,首先要为决策确定一个目标。落实原则条款,是要我们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目标,即在健康安全环境上,我们的期望有哪些,要达到的标准是什么。为此,要具体参照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健康安全环境法律法规,另一个是企业的健康安全环境方针。然后,再对决策项目进行风险评估,进而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落实多种配套措施,再分别与决策目标对照,来最终决定最佳方案的选择。这就是决策活动考虑健康安全环境的科学实践过程。

在落实决策优先原则的实践中,我们要遵循以下做法:“在思想认识上,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要高于其他工作;在管理职能上,健康安全环境权责高于其他权责;在资金安排上,健康安全环境费用优先于其他费用;在管理举措上,健康安全环境投入多于其他举措;在绩效考核上,健康安全环境指标,要严于其他指标;当健康安全环境与生产、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健康安全环境优先”。

4 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深入挖掘“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环节,加以正确认识,才能保证原则条款的有效执行,落实健康安全环境各方面要求。原则条款是一种制度规定,更是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文化作用,让这种外在规定成为人自身的一种内在素养,从而在决策时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这一行为,从一种无意识的上升为有意识的,从盲目地试探、碰运气转变为科学的合理呈现,来获取最大的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 孙家军.对壳牌HSE作用机理的系统思考[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4):168-170

[2] 李晓明,侯殿龙,王勇,等.HSE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法探索[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17(4):85-88,122

[3] 张龙,刘建斌,杨洁.组织行为理论在HSE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717-718

[4] 刘景凯.基于管理实践的HSE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2):99-102

[5] 刘书庆,陈晓盛.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维护[J].科学管理研究,2006(5):151-156

[6] 杜民.石油企业HSE管理体系及标准研究[D].清华大学,2005

[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管理原则学习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8] 胜利石油管理局HSE培训中心.石油作业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M].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9]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Q/SHS0001.1-2001[S]

[10] 高俊梅.石油业HSE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应用[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16:64-67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03-0004-03

一、前言

高中时期是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的高发阶段。高中生开始出现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往往不能正确而全面地进行自我认识,尤其是当个人的愿望不能实现时,他们便更加容易丧失信心和斗志。并且由于长期不重视对自身意志的磨炼,高中生的“耐挫力”往往较差,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延缓偿付”期。既要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又必须完成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发展,而且他们面临着来自家庭、学业、人际关系、青春期、升学择业等方面的压力,同时其心理发育远远落后于生理发育,成熟与幼稚、独立与依赖、自觉与盲动等诸多矛盾并存。高中生的这些压力和身心特点使其更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个体是在真实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身心发展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本文试图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二、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

生态系统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于1977年提出,随后在他的经典著作《人类发展的生态学》中完整地阐述了这一理论趋向。他将人类发展生态学(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定义为:研究一个积极主动并不断成长的人类个体和最近情境(即发展的个体所生活的环境)的变化的性质之间的相互适应,并且这个适应过程受到了不同环境间的影响,也受到了包含这些不同环境的更大的情境的

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把正在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他周围环境多种水平影响的复杂关系系统。这一概念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把环境看成是互相联系的从内向外的多层次的结构系统,每一层环境与人的关系都是双向和交互的,都对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分为四个层次: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指“发展着的人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境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如家庭、学校等);中介系统指“由发展的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外层系统指“发展的并没有参与的、但又影响或受其中所发生的一切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境”(如父母的经济收入);宏观系统指“各种较低的生态系统在整个文化或者亚文化水平上存在的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一致性,以及与此相联系并成为其基础的信念系统或意识形态”。这些层次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同心圆,前者逐个地包含在后者之中,又受到后者的制约。同时各个系统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和作用。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环境不是以统一的方式影响人们的静止的力量,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力变化的系统”。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人的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变化。个体的发展既不是被动地受环境的影响,也不是单独取决于个人的内部力量。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

三、生态系统理论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个体是在与其社会环境频繁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实现其心理的发展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构成了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环境变量。

(一)微观系统(micro-system)

微观系统处于环境的最内层,是个人体验和接触的真实的环境,对青少年影响也是最长远的。微观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等。

1.家庭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不仅在个体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期望与关注、家庭氛围均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

教养方式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大量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心理状况良好的高中生的父母相对于一般父母在教养方式上更倾向于民主、宽容而非专断,他们更注重培养高中生的社会内部特征,而不是外部特征。

父母期望产生的作用机制与罗森塔尔效应相类似。当父母的关注与期望符合高中生的发展实际且有恰当的教养行为相辅时,个体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敢想、敢做、敢说,高中生才能全面健康成长。

家庭气氛是由家庭成员共同创造的一种无形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有研究表明,关系和睦、气氛融洽、提倡民主平等的家庭,高中生多表现出自信、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性格直爽、温和且独立性强;相反,如果家庭气氛紧张、父母专制,高中生则多表现得自卑、孤僻、冷漠。由此可以看出,和睦、融洽、民主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高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学校

儿童从六七岁开始进入学校接受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在长期受教育过程中,教师、同伴、学校环境会对其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如果说家庭是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土壤,那么学校则是雨露和阳光,学校在系统全面培养和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评价标准、培养模式以及教师的作用三个方面。在我国,学习成绩一直是考核和评价学生的核心标准。然而,这种考核评价标准,却成为了正处于成长黄金时期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严重阻碍。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和学校评价标准的执行者,他们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风格、管理模式以及创造性等都会影响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3.同伴群体

同伴群体是由年龄相仿的高中生组成的非正式组织,同伴群体拥有共同的行动目标和行为准则,它在为高中生提供情感与社会支持的同时,又有限制与约束其行为和观念的作用。

良好的同伴群体可以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满足个体归属与爱的需要,为个体提供学习他人的机会。同伴群体也是个体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考框架,既可以为个体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为个体提供比较的对象。

不良的同伴群体关系会阻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由于同伴群体具有行为与目标一致性的特点,在一些不良的群体中,由于群体的压力,个体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往往会随大流,出现一些不良行为,这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中介系统(meso-system)

中介系统是环境的第二层次,指微系统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如学校和家庭对于高中生教育的一致性程度等。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微观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相互支持性,个体的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如果系统间联系并不积极则会产生消极后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家庭和学校是高中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高中生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作为高中生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因素所不可比拟的。但是,学校和家庭都只是独立的微观系统,两者需要内部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与外部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子女,人数较少;且教育者即父母或长辈,具有相对一贯性;而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师、以班级授课的形式、针对许多学生所进行的教育,具有阶段性。由此可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互补性。家庭和学校这两个重要且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能够凭借各自的优势,给个体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有利资源。

(三)外层系统(exo-system)

外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却能够对其微系统产生影响的系统。对个体而言,外层系统指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如邻里社区、父母的职业和工作单位、亲戚朋友等。

1.社会教育

如果说学校教育是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环境,那么社会教育就是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区、家庭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社会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少年宫、科学馆、博物馆等都可以作为社会教育的机构或形式。教育内容上,社会教育涉及的知识比较全面,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

2.大众传媒

以网络、电视、平面媒体等形式出现的大众传媒,其对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娱乐性等特征。大众传媒突破了传统的教师说教的封闭式教育,促进了个体对社会最新动态的认知,为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信息来源。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一些不健康、消极甚至错误的信息被传入,由于高中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从而导致其对这些信息缺乏抵抗力,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便会产生消极影响。另外,随着个体对于大众传媒的依赖不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越来越少,使得个体无法对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干扰了高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宏观系统(macro-system)

宏观系统位于环境的最外层,包含广泛的文化与次文化环境。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人类从一出生便被置于既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社会文化环境构成了个体发展生态环境中的宏观系统,它不仅直接作用于个体心理的发展,而且能够通过影响个体生态环境中的外层系统、中间系统和微观系统而间接地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

1.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

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传统是历史又是现实,它是历史在现实中的沉积,它以一种强大力量作用于现实和未来,现实的教育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通过教育影响着青年一代的心理健康。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度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发展急需创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

2.价值观念

一般来说,个体的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而这种独立性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当人们在思考某一问题时,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念会影响其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对于问题的评价,从而形成特定的思想观念。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念可能会抑制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相反,先进的、正确的观念则有助于高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不是其单独个体的行为,而是受到多层系统的影响,每个系统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系统及个体互动,并以复杂的方式影响着个体高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从而突破了以往研究中对环境限定的局限性。虽然它有不完善的一面,但对个体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影响提供了与众不同和全面的解释,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文新,谷传华,沈德立.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兰文杰,唐青桃.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生态化研究进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4:140-144.

[3]刘杰,梦会敏.关于布朗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2:250-252.

[4]桑标,席居哲.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85-86.

[5]徐燕.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综合管理,2009,(6).

[6]黄慧. 个人、家庭、社区资源的整合与运用――问题儿童综合服务接入策略的探索[D].厦门:厦门大学,2007.

[7]方艳娇,苏丽丽.青少年学生的同伴群体交往及其影响[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3:38-40.

[8]裴帅.大众传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高教研究,2013,1:240-241.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12

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称,人类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都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其能耗、物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在快速增长,中国的发展已进入环境高风险时期。因此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突出地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和生活质量。

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靠经济、科技等手段和政府力量能解决的,还需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使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及其利害关系,从而从行动上保护环境。尤其是年轻一代将是未来环境保护的中坚力量,因此在高等院校中普及环境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门公选课程,“环境与健康”课程面对的更多的是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如果内容涉及太深,会有碍于学生的学习,并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环境与健康的相关内容,该课程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方方面面入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寓娱于教,让学生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一、课程内容设置

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书本,也不能一味只考虑或迎合学生的喜好。完全照搬书本,将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若只考虑或迎合学生的喜好,就可能会导致教学的内容没有深度,使学生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因此,只有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去研究教法与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才有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学内容除了书本知识外,还应该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增添最新的知识内容,时刻保持与前沿接轨。

本课程首先从人类环境的基本理论入手,让学生对环境的概念、环境的基本结构、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有所了解,并从总体上介绍环境污染与健康的关系,让学生从整体了解课程的内容结构,以便于今后系统地教学与学习。除此之外,本课程还增加了近年来社会比较关注的环境安全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对最前沿的东西也有所了解。这主要是让学生在广度上加深对整个课程的了解。

在介绍了基本理论和总体框架后,本课程教学以“环境与健康”为主线,从大家经常接触的几个方面入手,全面介绍了水污染与健康、大气污染与健康、物理污染与健康、农药污染的危害、食品安全与健康,以及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等内容,在深度上加深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

具体课程安排如图1所示。

二、教学手段

从学生接受的角度而言,如果只是纯粹的书本或板书讲解,而不将相关内容与现实联系起来,将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尤其是本课程主要是针对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所开设,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其他环境类相关课程的学生而言,枯燥的教学只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本课程教学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易于接受。“环境与健康”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手段主要有:

1.采用课件教学

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制作课件,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硬件。课件可以集文字、图形、声音等各种形式于一体,这样更加形象和直观,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介绍大气污染与健康时,将大气污染源及大气污染进入人体的途径的相关图片加入到课件中,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什么是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是如何进入人体的;在讲解农药污染的危害时,将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加的直观、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结合实例

在讲课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不仅能充实教材教学的内容,同时实例与文字的结合比单纯的文字叙述更具有说服性,它使得学生对这些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水污染与健康时,结合大家所熟悉的中石油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所引发的松花江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来进行讲解;在讲到大气污染与健康时,增加全国首例大气污染环境事故案――安化“5.8”中毒事件,以此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并且,在案例讲解的最后,提出一些问题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思考,加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影片教学

影片教学的特点是视听并用,能充分地发挥学生感官的作用。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媒体,也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能真实地再现客观事物,并能以形象的方式展示客观事物,有助于把复杂的难以理解的事物变成简单易懂的事物。影片教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注意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记忆、应用五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课程教学在每节课末尾都安排了影片播放,播放与本堂授课内容相关的影片,使学生能够对当堂课所学的内容有更形象、更深刻的认识。这一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支持,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手段。

4.其他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课件教学、结合实例与影片教学等手段外,我们还穿插了一些新的前沿知识和时事要闻,使学生能够了解“环境与健康”当前的动态,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书本内容。

另外,我们还为学生推荐相关的网站以及相关的书籍,使大家能在课后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或者有新想法,都可以在同学之间或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十分重要的,足够的反馈与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利于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也利于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在“环境与健康”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授,或者采用影音播放的形式,而学生所做的只是听、看、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来达到增强互动性的目的。

此外,可以开展一些“专题”讲座,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单一灌输,并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带来多个不同的思考视角。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请一些遭遇过环境污染事故的人来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也可让学生课下收集相关方面的资料,并在课堂上对其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体会,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