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合集12篇

时间:2023-05-17 10:16:45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篇1

工会组织是企业职工的群众组织,是企业党委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企业组织的“稳压器”,也是企业内部的“剂”。加强民主管理一直是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继续推行厂务公开制度、职工董事监事制度,推动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可见,工会在企业民主管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始终没有改变。在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民主管理,不能把工会工作看成是例行程序。特别是在企业转型的今天,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深化对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发挥工会民主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第一,工会组织应在落实职代会有关制度上发挥重要作用。《工会法》明确规定“国有企业的工会委员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检查、督促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这就清楚地表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的程度如何,关键在于工会组织的作用发挥怎样。

第二,工会组织要在提高职代会质量上下工夫。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同地方的人代会、政协会一样重要。而职代会开得成功与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会议质量;而质量高低,又取决于会议准备是否充分。一般来讲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的重大问题、重大决策,都是在召开会议之前,经过酝酿、规划、修改几个环节,然后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工会组织对所涉及的问题了解得不够全面、不够透彻,没有采纳职工群众的正确意见或建议,没有做到充分准备,就会使职代会所做出的决策不符合客观实际或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漏洞。因此,工会在筹备召开职代会时,应直接参与对有关问题的讨论研究,及时反映职工代表大会做出的决策。另外,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要严格按照民主程序行使各项职权(比如实行无记名投票等)。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体现工会组织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工会组织要在完成民主管理的任务上发挥作用。企业民主管理是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重要途径和杠杆,特别是发电企业,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必须降低资产负债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一是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民主管理,落实企业民主管理的各项职权。各级工会组织应该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职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提高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主动性、自觉性,从而把民主管理的职权落到实处。二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三者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既有一致的方面,也存在不一致的方面。工会组织必须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劳动权益;必须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时有效地纠正“三违”行为,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三是开展各种群众经济技术活动,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的中心任务,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搞好生产经营。企业民主管理,要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开展各种群众经济技术活动。比如围绕审议重大决策,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围绕安全生产,开展群众监督活动,围绕发电量开展抢发电力竞赛。四是调节内部矛盾,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当前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职工收入、劳动就业、两地分居等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社会上的矛盾也会渗透到企业中来。而在企业内部,领导与群众之间,新老工人之间,各岗位之间,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因此就需要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去调解这些矛盾,解决内部纠纷。特别是对弱势职工群体,更要做到高度重视,多做一些答疑解惑的工作,促进企业的和谐。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篇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26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明确:“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改制企业虽然企业的性质变了,职工的身份变了,但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会组织,坚持履行参与民主管理的职能,从而保护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改制企业持续有效发展更加重要、十分必要。

一、民主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1.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企业适应现代社会实施科学决策的需要。企业进入现代管理阶段以来,“工人参与管理”、“以人为本”已在工业化国家企业普遍实行,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这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集体协商谈判和集体合同的制度,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内的职工代表制,以及工人会议和企业工会委员制,这些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都发端于现在的发达国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充分关心职工,调动职工积极性,揭示了职工民主管理或者是公有制与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社会进入了电子和信息时代,企业面对的市场瞬息万变,要求企业必须有驾驭现代信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市场的能力,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以及面临的种种挑战。在这样的生产经营形势下,只靠少数经营者是很难驾驭的,因为我们掌握的信息和科学技术是有限的,我们必须依靠方方面面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乃至广大工人的智慧和信息反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需要,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出现了种种工人参与管理的,甚至纳入了国家法律予以保护。更有不少企业视工人参与管理为“财富”。

2.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环境和秩序的需要。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企业,特别是随着国企深化改革,随着国企劳资制度的改革,从长远看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内部应具有理智的、自觉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企业的技术设备都是由工人直接操作的。企业的技术设备越是先进,工人的作用越显得重要。具有先进文化技术水平的工人将不再是低素质的工人。在一定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命运是掌握在广大的工人手中。在先进的工业代国家企业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二战后的企业与工人的关系,逐步由“对抗”转为“对话”为主。他们通过集体协商谈判,签订集体合同和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各种形式,把劳动关系的诸多矛盾消除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之中。工人参与管理,企业中的劳资双方能够理智地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企业劳资关系稳定,反映了社会的文化进步,代表着企业的文化。特别是在当前也确实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吸纳人才、增强凝聚力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3.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企业改革,重构企业产权关系的需要。现代企业以明晰的企业产权关系为特征,随着国企深化改革这一特点将越来越突出。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资本的概念已经变得越来越丰富了,除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之外,管理成为资本、技术成为并资本,各种劳动技能都已经或将成为资本。“人力资本”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中外企业所接受。劳动作为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最初只是劳动变业权、劳动报酬权等,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产业的发展,劳动逐步扩大到劳动保护权、社会保障权和职工参与权等。而劳动投资权(即人力资本)的提出表明劳动正向资本领域发展已初现端倪。这是劳权最终的回归,是归还劳动者和劳动一个公平,也是劳动和分配领域的一个重大变革。职工民主管理企业在原有职工参与权的基础上,显得更加理直气壮和天经地义。综合以上三点所述,职工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工会组织在民主管理中要深入职工群众发挥积极作用

工会作为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在“民主不过线、监督不纠缠、参政不越权”的原则上,应在民主管理中切实带领职工群众充分发挥作用。

1.深入职工群众调查研究,准确反映他们的思想。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准确反映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增强民主管理的力度和渗透性。怎样才能准确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只有深入到职工群众中,才能了解到职工群众在企业各项管理实施中,他们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害怕什么,最反对什么,在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对种种改革举措,职工思想状况如何,他们的承受能力如何等等,这都要求工会深入到职工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准确反映职工群众的情绪、要求和利益,正确引导职工群众解放思想,团结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改革、经营管理和生产施工的实践中。如果不掌握民情,不掌握职工群众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工会组织在实施民主管理中将无从下手、无从落实,将没有出发点。

2.深入职工群众调查研究,准确反映他们的需要。深入职工群众了解他们的意愿,目的应是为了使企业改革和经营决策,充分反映职工群众的需要,力求体现职工群众的利益,体现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深入职工群众进行调研,既是工会源头维护的需要,更是高层参与的需要。工会负责人参加党委会、经理办公会等高层的会议,把反映职工群众真实情况和意愿的调配报告向党委,提出工会的方案,把职工群众的要求和利益民主地落实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从而实现源头的民主参与。当前,工会组织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参与企业改革,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上来参与民主管理,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参与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建设,从制度上保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就能熟悉和掌握职工状况的第一手材料,这样就能在民主管理中,参得进、参得准、参到点子上,做到有理有据、有利有节,大大提高参与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效率。

3.深入职工群众调查研究,应切实做到以下四点,确保民主管理的实效性。

一是深入职工群众要明确任务和目的。深入职工群众搞调研,绝不能有主观臆断,专找适合自己口胃的材料,这样的调配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只能导致错误的决策。正确的理论决定科学的方法,因此,工会组织应进一步加强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新技术、市场经济知识,以及企业管理和法律知识,不断提高深入职工进行调研的水平。

二是多方面沟通,全面听取各方面意见。调查中只听取一方面意见,以先入为主的意见为标准或以亲疏关系为标准,以先进落后、以领导被领导为标准等,不搞科学论证,只凭少数人主观臆断,必然要失误。“真理从群众中来”。凡作出一个重大决策,只要是经过职工群众集思广益的,方案就可以得到优化,也比较容易取得成功。作为工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在政策的指导下,以倾听群众的呼声为主,同时更要重视其他方面的意见。如何科学地进行协调与沟通,是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时的工作艺术。无论问题多么复杂,只要求真务实,客观公正,相信调查工作会赢得多方面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学会科学地分析。调查的结果,主要的是作出科学的分析。一定要掌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方法。看问题要看主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切忌一叶障目。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勤于思考。

四是敢于说真话。这是民主管理中最终的关键一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是调查研究中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大问题。在调查研究中,不断修正企业原来的不完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这是常有的事,也合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如果调查结果与自己原来预想的观点不一致怎么办?与某些上级领导的观点不一致怎么办?在这种矛盾面前,我们必须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辜负职工群众对领导者的信赖,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民主管理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地调查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傅贵忠.职工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工人日报,2001.4.18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篇3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336-01

加强供电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电力企业安全发展的方向,是电网安全面临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国各地自然灾害频发,为电网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也为电网企业如何有效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出了新课题,下面就省级电网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和应急体系建设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一是集团化构建应急体系。结合地域特点,建设区域应急指挥中心和分中心,以移动应急指挥平台为补充,完善软硬件系统技术平台,应急指挥“以点控面”覆盖全供区范围,建立上下贯通、指挥有力、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健全应急指挥“五大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督体系、物资供应体系、后勤保障体系和对外联络体系)协作机制,完善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明确职能部门管理界面,梳理应急指挥管理流程,落实各级应急工作职责,实现应急信息互知、互联、互通、互享,应急处置采取跨区异地“三支援”方式(应急物资支援、应急队伍支援、发电应急设备支援)。

二是精益化修编应急预案。分层级梳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在省公司层面设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针对事件发生前、事件过程中和事件发生后等关键环节,细化工作策略和资源准备等内容,增强预案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在各基层单位设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其中现场处置方案以班组为单位编制。确定重要变电站、重要线路以及重要设备、场所,针对具体事件明确逃生路线和现场必备应急工器具等相关内容。明晰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逐步建立完善基于现场实践的应急处置理论体系。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篇4

民主管理工作在电力企业工会中的重要性

民主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创新的管理理模式。是企业职工参与其中、为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一种管理活动,具有“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电力企业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其企业管理水平需与时代接轨,工会作为职工之家,实行民主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工会中实行民主管理,使职工能够参与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是代表职工的心声,是设身处地为职工权益着想,能够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能够健康科学的发展。因此,民主管理工作在电力企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管理地位。

当前电力企业工会民主管理面临的问题

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按照民主管理的要求,单位要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单位的重大事项。但是有个别单位,职代会职能不能有效发挥,对重要事项不安排职工代表讨论,不进行全体表决,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电力企业工会缺少创新精神。工会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还停留在一些工会例行的活动中,个别情况下还是需要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在开展的活动内容上不能充分考虑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有能力完成,对工作缺少创新意识。

电力企业工会的民主管理工作的策略

电力企业工会的民主管理工作才开展起来,还很不完善,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电力企业工会缺少创新精神,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工会人员对民主管理的认知性等,基于这些因素都能使电力企业工会的民主管理工作不能如期顺利完成,所以对电力企业工会的民主管理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根本。

营造民主氛围。工会的民主管理工作是一项惠及企业民生的工作,充分体现企业民主管理机制,是提升职工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增加工会民主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企业对有重要问题的决策上要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者以发问卷调查研究的形式,广泛征求职工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发挥职代会的机能,给员工营造民主氛围,强化职工的监督权,让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作出积极的肯定与鼓励,使员工感受到责任感与参与感,强化职工的权益意识。企业工会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稳定和安全。

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加强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通过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听群职工的诉求,确保职工群众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保障职工的知情权与监督权。首先,应听取职工代表的意见建议,确保企业决策与管理方法符合职工意愿。其次,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能够进一步督促企业管理阶层决策的有效实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加强监管职责。电力企业工会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要发挥职工管理的民主意识,需要建立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对制度中影响执行的问题或者与企业的发展不符合要求的方面要随时对民主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调整,使其更利于行使管理的权力。另外,要注意多听取职工的意见,保证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加强对民主管理制度的监督执行力度,使制度得以顺利实施。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篇5

第一,供电企业实行民主管理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客观现实,企业中职工要求实施民主管理的客观要求越来越迫切,这种事实决定了企业实施民主管理不可或缺。第二,供电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后,职工可以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职工参与的过程实际就是集思广益的过程,这样就使决策有更多的选择,众中取优。同时,一线的职工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营销管理、优质服务等环节的实际情况都了如指掌,职工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之中有利于弥补决策的缺陷,使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可靠保障。最后,供电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出更大价值。职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零部件,是企业中有价值的人力资源。和谐的劳资关系下,个体才能有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通过企业内部制度建设组织职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增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与企业凝聚力,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主动性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

二、民主管理对于电力企业的作用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代表大会,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电力企业民主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我国《企业法》《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中明确规定: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权力的机构。

(一)民主管理对供电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至关重要

电力企业民主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上。供电企业民主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管理能有效地为供电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供电企业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升级,建立创新型企业,离不开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开展供电企业民主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和企业重大事项公开制度,就是动员、组织职工群众,全体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进行民主监督,能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推动供电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民主管理可促进企业法制化建设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法治进机关,实施民主管理可促进企业的法制化建设,进而使企业适应时代的潮流,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目前为止,我国有《劳动法》《工会法》《企业法》以及《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法规能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让企业的日常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提高企业坚持依法办事,依法治企的能力。因而,完善职工代表会制度,重大事项公开制度、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确保民主管理工作的落实关键之举。

(三)民主管理能有效地增进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凝聚力是指一个企业在理想、目标、利益高度一致的基础上,企业员工共同行者的坚定信念的粘合力,团结一致的向心力,凝聚智慧的聚合力。供电企业实施民主管理,有利于加大职工间心理相容性,加强彼此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对于稳定职工队伍的情绪,鼓舞企业职工的士气,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实施民主化管理的过程可以有效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凝聚力是企业行为的基本标志,是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凝聚力的大小对企业效益、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完善供电企业民主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文化的内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息息相关。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的利益,在企业内部实施民主管理,是完善企业以人为本的基础。企业要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的、最直接的利益来实行民主管理才有利于职工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有利于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只有解决好维护职工利益这个关键问题,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搞好企业工作,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只有每名职工都参与到企业民主管理中来,才能建立有效的企业抵抗风险机制。因此,能否坚持“以人为本”地建立和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二)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

首先,供电企业要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认真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的规定,重大事项要及时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按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对于供电企业内部的重大决策、重要的规章制度和职工福利等职工关心的问题,都需要在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讨论后实施。其次,供电企业要规范民主评议制度。供电企业领导以及中层干部的评价工作由公司内部职工进行,并将职工代表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评价作为对上级领导考核的参照之一,将民主评价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入到基层单位的民主评审中去。再次,完善供电企业重大事务公开制度。最后,完善其民主决策制度。供电企业围绕职工所关心的问题,按照“征求意见,集体决策,及时公开,接受监督”的企业管理原则,突出四个重点,建立更加有效的民主决策制度。

(三)创新管理机制

企业要认真开展民主参与和管理活动。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干部职工投身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供电企业应该坚持民主参与管理和集体研究,不断加强职工的建言献策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重大经济活动,推行企业的招投标制。这是确保企业增效的一项有效途径,也是大力推行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切入点。

四、结语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篇6

作为一个企业首先解决问题是企业制度,一个合理的制度是企业稳定的基本。但现今一些企业制度存在种种问题。这些企业管理缺陷可以说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制度呆板,在中国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家族企业所含比重过大。如此造成企业管理模式不合理,企业产权不明等等现象。这些现象进一步造成企业管理能力不合理企业竞争力下降。

2、工商企业管理中管理水平低

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企业是企业在竞争中是否取得机遇的关键。一句俗话说得好:“商场如战场。”在企业竞争过程中由于企业管理水平的低效,很容易造成企业内部运行呆滞。如此可以说是企业管理与运营很难结为一体,使管理与运营成为两个不相关的独立体,造成一个企业如此态势,想要使企业获得生存空间其难度可想而知。

3、工商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缺陷

一个企业的运作是有人去执行,假使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种种缺陷,企业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一些工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考核仅在期末,而不是将企业考核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始终,如此很容易造成企业员工投机取巧,仅在期末考核时装模作样,日常工作中不务实浮夸。二是工商企业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有的主管存在运用绩效考核打压日常工作中与自己有隔阂的员工,如此把考核一种激励员工做的手段变成自己携私报复的工具。在企业设定绩效目标时,又缺乏管理者与员工相互的交流。交流的益处在于第一使管理者与员工就目标达成一到,因此在目标制定以后,管理人员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员工实现目标。

4、工商企业管理中企业民主管理缺陷

一个企业的经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于领导班子领导能力。在一个企业一个经理,不但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而且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思想,做到作风正派,善于团结职工、关心职工、依靠职工。企业革新需要以群体功能基础,集体拼搏动力,唯有依靠广大职工的参与,才能尽量减少重大问题的决策不致出现大的失误。有的经营者认为国家既然实行了经理负责制,就得个人做到一言九鼎,如此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主人,把员工视为企业雇佣者,因而使企业领导与员工产生对立情绪,因此不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企业管理过程中过分注重形式主义,使得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成为企业代表的空壳子。使得一部分企业职工代表会主要是民主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职代会成了“举手会”,无法真正发挥职代会的作用。三是一些工商企业管理缺乏向心力,员工对企业缺乏主人翁意识。如此职工就会主动去关心企业的兴衰成败,把企业所谓的“主人翁”地位就抛在脑后,更可怕会出现“人在曹营心在汉”,以及出现人心思动、人心思走,给企业带来不稳定因素。尤其是那些怀有抱负的“良禽”就会“择木而栖”,出现这种形式的结果必然使职工对企业产生离心现象,最后导致使企业衰败下来。

二、针对工商企业管理缺陷的新型管理方法

在面谈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工商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如何运用新的管理方式去克服如此种种管理缺陷?主要从以下入手。

1、工商企业管理中企业制度管理方法

企业制度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其实企业长期发展的命脉。这就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克服企业管理制度呆板与企业组织的缺陷。这就要求企业科学地规范与健全企业的治理结构,逐步实现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各司其职、相互制约是企业领导体制的重大变革。实现家族企业向股份企业的转型。

2、提高工商企业管理水平措施

企业要想求得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最好的方法是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首先要端正企业领导者与员工的对培训的认识确立其正确的培训的意识,从而调动领导者与员工的积极性。管理培训时首先对领导者进行培训,领导者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培训态度认真了员工工作就好做了如此就加强企业管理水平。还可以通过企业组织员工外出学习,向一些管理水平高的企业进行学习,进行探讨可以提高管理的经验等等,如此也可以提高工商企业管理水平。也可以在高校进行投机研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方法。以上方法都可以促进工商管理水平的提高。

3、工商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缺陷解决方法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缺陷的解决方法主要有:公正完善考核体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导者与员工的交流;将员工视为企业的主人并尊重企业员工。第一、将员工考核从期末考核变为全年分阶段考核,考核主管人员也作为考核对象,考核表公布后员工若有不满意,可以对公司上层进行申诉。在考核结束后,为了稳定员工的情绪,管理者还需要同员工进行一次相互交流,通过谈心交流让员工理解到自己的优势一面同时也必须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此不仅可以使员工在日后的工作中更有目的性,而且能做到有效的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第二、人力资源管理者时刻保持与员工交流,为了避免单一联系的缺陷,管理者应记载员工各种联系方式,例如电话、邮箱等。在交流过程中应注重自己的态度,切不可盛气凌人,使员工在交流中可以感觉到管理者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如此员工将企业视为自己的一部分,在工作中必将更投入。

4、工商企业管理中企业民主管理缺陷探讨方法

要做到工商管理企业民主,增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得员工必须深入理解到企业成败与员工息息相关。这就需要企业做到,第一、企业领导者一要加强自身教育,二要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与员工看为一体,同时时刻警醒自己,员工使企业的根本,做到使自己的思想端正,作风正派,善于团结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使职工把企业视为自己的家。第二、要做好工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彻底扔掉以前那些形式主义的作风,切实做到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保护员工的民利,推动职工代表达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尽力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业决策、管理与监督干部的作用使得员工在发展生产,加强管理与合理分配发挥其应有的用途,同时也必须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第三、企业必须做到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需要时刻虚心听取员工对企业大事与领导者的批评与建议,做到择善而从,闻过而改,好习惯。在说的时候也做到多尽量为企业员工做实事,做到员工的信任与理解。使无数员工的价值融汇为巨大的企业活力源泉。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篇7

一、主要企业管理处于主要管理的首位

美国钢铁公司生产经营方针的修正,既保障了员工的企业,同时也使质量、产量得到保证,凯里“企业第一”的口号和他的企业措施取得了宏大成功,震动了美国实业界。1912年,美国在芝加哥创立了“全美企业协会”,研究制定了有关企业的法律草案。1917年,英国也在伦敦成了企业协会。从此,“企业第一”的口号为许多国家的主要和管理部门所吸收。由此可见,主要企业生产是主要生存与发展之道。

二、主要企业管理及其内容

我国理论界也从理论上充分论证了企业生产在主要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强调企业生产在主要管理中第一的地位,并把主要企业生产称之为“第一管理”。祁有红、祁有金在其所著的《第一管理:主要企业生产的无上法则》一书中,把企业生产放在主要管理中第一的地位,并以范例案例充分辨明企业生产在主要管理中的重要地位:1906年,美国钢铁公司生产事故迭发,亏损严重,濒Il缶破产。公司董事长B.H.凯理在多方查找原因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生产经营方针“产量第一、质量第二、企业第三”产生质疑。经过全面盘算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丧失、间接经济丧失,还有事故影响产品德量带来的经济丧失,凯理得出了结论:是事故拖垮了主要。凯理力排众议,不顾股东的反对,把公司的生产经营方针来了个“本末倒置”,变成了“企业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老凯理首先在下属单位伊利诺伊制钢厂做试点,本来打算是不惜投入抓企业的,不曾想事故少了后,质量高了,产量上去了,成本反而下来了。然后,全面推广。“企业第一”公理立见奇效,美国钢铁公司由此走出了困境。

2.加强主要守卫队伍建设。主要守卫工作不只是主要领导的事,也是每一个主要员工的事。要全面发动群众群防群治,做好主要企业守卫工作。要抓好三支队伍,即治保会、值班警卫人员和守卫干部的建设,确保主要财产的企业。

三、主要企业管理的重要安全生产

主要企业管理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它既包含摆在主要企业管理第一位的企业生产,也包含主要企业管理中的经营企业、信息企业、人力资源企业等。生产企业。重要包含设备企业、环境企业、生产建设企业等。员工生命企业。重要包含员工生产过程企业、职业健康企业、员工必备的自我掩护能力等。经营企业。重要包含营业企业、资源供给企业、财务企业、资金企业、财产企业等。(4)信息企业。重要包含网络财务信息企业、电子商务信息企业、主要商业信息企业等。人力资源企业。重要包含普通员工的频繁跳槽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非正常离职等。

建章立制,把企业管理列入主要日常管理之中。建立主要企业管理组织,层层分解责任,做到横要到边,竖要到底,人人讲企业,事事讲企业。建立主要企业文化,做到人人具有企业意识,人人对主要企业负责,把各种企业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建立定期企业制度检查,履行专人负责,落实企业责任制,切实做到企业生产、企业经营。

就主要信息企业来讲,重要是做好反失密的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有时一条信息会关系到主要的命运,涉及数百万元的得失。主要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有权拥有和掩护自己的经济信息。这些信息包含财务状态、客户关系、组织人事、发展战略、技巧工艺、营销策略等方方面面,又称主要商业机密。

就经营企业中的财务企业与资金企业来说,主要企业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反贪污受贿。贪污是主要内有关人员用非法手段私吞公款的行动。受贿是其出卖主要利益以换取客户私下授予利益的行动。

以“企业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建立主要企业管理体制。重要包含主要企业管理领导责任制,主要企业生产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主要企业生产规范化制度,主要生产设备企业、环境企业等管理制度,主要经营企业管理制度,主要信息企业管理制度,主要人力资源企业管理制度等。

搞好主要企业管理,需要主要甚至全社会配合,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主要企业管理法律法规,采用必要的企业管理措施。下面仅从主要的角度来谈主要企业管理的重要安全生产。

贪污受贿者往往手中控制着很大权利,又擅长钻规章制度的漏洞,因此很容易回避监督,犯法痕迹掩盖得比较周密。贪污受贿金额往往数以万计,主要常会因此遭遇宏大丧失。所以,白领犯法是最隐蔽最危险的主要企业事故。反诱骗。诱骗是在正常交易中由于客户的诱骗行动使主要遭遇丧失。主要最常遇到的是金融诱骗,诱骗者的目标在于直接骗取钱财。在实际管理运动中,主要还会遇到客户供给原材料或设备以次充好,购置主要产品者虚报损坏索赔等各种诱骗行动。

(一)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体制

就主要财产企业来讲,主要要做好以下工作。

反偷盗。主要常遭遇被偷盗造成的丧失。不法之徒偷盗主要财物,从现金、贵重物品到产品、设备配件、原材料,几乎无所不及。行窃者既有主要外部人员,也有防不胜防的“家贼”。近几年还有主要内外互相勾结的有组织犯法涌现,甚至产生哄抢主要财产的事件。因此,采用有效的反偷盗措施已成为许多主要的当务之急。(2)反损坏。损坏是故意损毁主要设施的行动。损坏者有恶意动机,使主要受损却不必定使行动人受益是其独有的特点,损坏者常常是主要内部人员。在主要改革不可避免地触及某些人的切身利益和主要内部收入拉开差距的情况下,加上某些管理人员简略粗暴的工作方法,容易引起不满,激化抵触,个别主要内部开端涌现损坏运动的苗头。主要管理者应及早进步反损坏意识,采用有效的戒备措施。(3)反侵害。侵害是主要外部人员对主要施加的侵害行动。主要受侵害的领域很宽,可以是主要的有形资产,也可以是主要的名誉等无形资产,还可能是主要员工人身企业。侵害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社会组织或法人。国有煤矿受处所、个体采煤户的侵害是范例的主要受侵害事件。所以,反侵害对主要企业管理至为重要。

履行企业道德目标管理。履行企业道德目标管理就是要把主要企业生产中的道德规范建设有机地融入主要目标管理之中,做到与生产工作同步请求,与企业工作同步管理,与经济成果同步考核。

企业生产是主要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对于主要来说,主要企业管理远不止企业生产这一方面内容。主要企业管理既牵涉到主要员工的人身企业问题,又牵涉到主要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因此,对于主要企业管理,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懂得。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主要平时讲企业管理,多半是指生产方面的企业管理,即企业生产。所谓主要企业管理是指“以国家的法律、规定和技巧标准为根据,采用各种手段,对主要生产的企业状态,实行有效制约的一切运动。”狭义的企业管理,包含物的企业状态与人的企业行动。从物的企业状态上讲,重要是指机器、设备、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即使涌现人为操作失误也不会产生企业事故的企业状态。从人的企业行动来讲,重要是指从业人员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打消事故风险,和物的企业状态一起构成“人一机”系统的企业。从广义的角度来懂得,主要企业管理就是指涉及到主要企业的一切方面,即主要企业的系统管理。“广义的主要企业管理包含主要生产过程的企业,以降低由于事故造成的企业成本;还包含主要自身的企业,重要是指主要资源供给的企业、主要经营的企业。”

(二)建立主要企业管理的勉励机制和长效机制

任何一个主要,特别是生产施工主要,都必须把企业管理放在主要管理的首位。这是由企业管理的本质决定的。企业管理不仅仅关系到主要员工的人身企业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主要本身的长远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就特别器重企业管理中的企业生产问题。1952年,在劳动部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批示:“在实行增产节俭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企业、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如果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记或稍加疏忽后一方面,那是毛病的。”国家有关部门也请求劳动掩护工作在贯彻“企业生产”方针时,主要各级领导把关心生产与关心人统一起来,以“管生产必须管企业”为企业管理原则。后来,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出了“企业为了生产,生产必须企业”的口号。1957年,同志在中缅通航一周年的总结报告上批示:“保证企业第一,改良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1959年,同志在视察井陉煤矿时提出:“在煤矿,企业生产是重要的,生产和企业产生抵触时,生产要屈服企业”。这就形成了同志“企业第一”的企业管理思想。从此,我国的企业生产方针就演变为“企业第一,预防为主”。到了新世纪,党和国家更是特别器重企业生产问题。在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领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方案的建议》中,明确请求保持企业发展,并提出了“保持企业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企业生产方针,特别强调要切实抓好煤矿等高危行业的企业生产。很显然,党和国家请求我国的生产主要必须把企业管理放在主要管理中第一的重要地位。

(三)强化主要企业管理教导系统

加强劳动掩护、改良劳动条件,掩护职工的切身利益,确保国家和国民生命财产的企业,增进主要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劳动掩护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加强员工政治思想工作,教导员工遵章守纪,尊重科学,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坚决禁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加大投入,切实改良劳动条件,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企业卫生和健康。加强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掩护的管理监督。

建立健全企业道德规范。企业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是衡量职工企业道德的一把尺子。主要必须从完善各项企业规章制度人手,建立健全岗位责任企业道德、主要企业生产决策道德等行之有效的道德规范,推动主要企业道德建设逐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

建立主要企业管理长效机制,是当前主要企业管理的一件大事。一是要创新企业理念。必须建立企业生产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第一的理念。企业生产需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恒久保持。二是要加强企业技巧创新。企业技巧创新就是在现有利用技巧的基础上,始终不断地在现代技巧领域增大智力和资金投入,通过开发新技巧、投入新设备以及运用先进科学的管控手段,实现最为企业、经济、快捷的生产过程,保证人、设备、系统始终处于企业状态。三是要创新监管手段。要通过组织企业监管人员学习培训,强化源头管理;要充分施展企业生产领导小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综合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使主要党政工青都来关注、参与和监督企业生产过程。四是要创新监督方法。积极摸索新形势下企业监督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强化对企业生产工作的监督。要以企业保障系统和企业监督系统为基础,建立职责明确、相互和谐、高度统一的科学系统。要大力推广利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建立持续改良与创新的机制。

企业生产工作必须贯彻“企业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履行经理(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各级领导要保持管生产必须管企业的原则,生产要屈服企业的需要,实现企业生产和文明生产。

企业道德运行机制就是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教导的、道德的、行政的综合手段,对主要职工的企业道德行动进行领导、规范、束缚和监督。

据统计,近几年全国产生的生产企业事故,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企业行动造成的,80%以上产生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小主要;每年职业伤害、职业病新发病例和逝世亡人员中,大多数是农民工。究其原因重要是大多数农民工文化程度和专业技巧较低,往往都只能在矿山、建筑等劳动强度较大、危险性较高的行业从事工作,本来危险系数就较高,加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企业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较差,致使企业事故频发。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篇8

浅谈非公企业中的职工民主管理

随着区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的国有、集体企业跨入了非公经济组织的行列,并已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公企业实施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既是党的号召,国家法律上的原则要求,也是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在非公企业的具体体现。认真贯彻和落实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对加强企业的民主政治建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和稳定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提高认识,强化落实,积极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区属改制企业,由于完成改制时间不长,企业的领导体制、经营方式、分配形式、管理制度等均在对新形势的适应过程中,特别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实施职工民主管理,还未形成氛围和制度,甚至在少数企业领导层和部分职工中存着认识不一、方法不当等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领导对实施职工民主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接受民主管理的自觉性。认为企业改制了,如何筹划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如何决策企业的大政方针和发展方向,那是企业董事会的事,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主观意识太强,会给企业的正常管理和经济运行带来麻烦和矛盾,因此,在思想上存在不愿意和不敢接受民主管理的倾向。二是部分职工不能正确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力,对民主管理的内容、方法掌握不当。有问题不通过民主管理的正常渠道与企业协商解决,而是采取写检举信或组织少数职工上访,给政府施加压力的方式谋求解决,造成了解决问题的复杂化和矛盾化。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改制企业在新形势下,对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加强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和实施职工民主管理的宗旨,不能正确认识。阻碍了职工民主管理在企业依法正常开展。《劳动法》第八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其它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虽然改制使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但非公企业劳动者国家主人的地位和身份不因企业性质而改变,他们仍然依法享有对企业事务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在非公企业实施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是健全企业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客观要求。它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障职工直接行使民主权力;有利于协调和稳定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推进企业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经营;有利于保护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要牢固树立加强职工民主管理意识和增强敢于接受民主管理、善于接受民主管理的信心和勇气,制定措施,规范管理,并教育和引导职工,端正思想,掌握方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团结和鼓励广大职工参与到对企业的民主管理中来,本着为自己负责、为企业负责的态度,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努力营造良好的民主管理氛围,积极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二、健全制度,畅通渠道,确保职工民主管理的效能发挥。制度是一种约束。是对实施职工民主管理的规范。是畅通民主管理渠道、正确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保障。建立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要以《宪法》、《劳动法》、《工会法》和《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为依据,不能人为的随意设定制约内容,以保证民主管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一般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应体现以下几项内容:一是要表明职工民主管理的性质。职工民主管理是企业依据法律法规,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厂务公开、集体协商等形式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行为。这说明了职工民主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不占主导地位,是完善企业管理的辅助形式。二是要表明职工在民主管理中所享有的权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依法享有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状况的知情权、建议权;对涉及自身利益和劳动关系重要事项的集体协商、鉴定集体合同权;对企业贯彻实施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履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情况的检查、监督权;对企业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的评议权。这是法律赋予职工在企业管理中的民主权力。作为职工在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中,要依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并积极履行民主管理的义务。三是要表明实施民主管理的渠道或形式。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法定基本形式。企业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必要时经过工会组织、五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或企业行政提议,可增加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次数。职工代表通过大会以小组讨论或书面提案的形式向企业提出意见或建议。企业工会。企业工会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者。其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因此,赋有宣传、引导职工群众正确行使民主管理权和督促企业落实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和职工代表提出的提案,代表职工与企业就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劳动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集体协商和 鉴定集体合同,督促和监督企业履行集体合同。厂务公开。厂务公开是企业管理公开化、民主化的重要形式。企业应将经营管理情况,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与职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以及执行情况,企业重大决策等,通过厂务公开栏、党政工联席会、生产经营调度会、厂报厂刊等向工会和职工群众公开。职工根据企业公开的内容进行监督、评议,还可通过工会或直接向企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此外,企业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职工代表建立企业民主议事会、职工代表巡视、班组民主管理小组等其它民主管理补充形式,为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畅通渠道,提供方便。三、强化措施,加强指导,积极为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提供保障。实施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是健全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工会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企业和工会要有较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落实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作为加强企业民主政治建设和强化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切实摆上位置,并强化组织,加强指导,把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积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宪法》、《劳动法》、《工会法》和《公司法》,广泛宣传实施职工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企业和职工自觉接受监督和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氛围,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共谋企业发展中来。二是要将职工民主管理纳入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工作目标。企业党的组织、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要通力协作,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工作指导,定期检查督促,努力形成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要将职工民主管理列入企业的工作目标,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并与企业工作责任制考核奖惩挂钩,为工会组织职工实施民主管理提供制度保证。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篇9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疑是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所必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强化企业民主管理谈几点思考和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组织领导

一要深刻认识开展民主管理工作是适应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更是体制机制实行重大变革的关键阶段,肯定会出现各类不同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要正确处理好这些新的问题,迫切要求通过加强和改进民主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做好维权、维稳工作,为促进企业发展提效和职工增资增收架起一座连心桥,带领和团结广大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全面推进企业创新发展。二要进一步提高对企业开展民主管理工作的认知度。积极主动做好民主管理工作是形势所需,是发展所急,是职工所盼,更是时代赋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要切实转变民主管理只是工会或是部门的事,与行政领导无关紧要,只抓硬指标不管软任务等模糊认识,要站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全局高度,增强各级党政工领导的民主意识。三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民主管理工作。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本企业、单位开展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导,勇于担当起社会责任和企业重任,把民主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要加大对企业开展民主管理工作的舆论宣传力度,形成整个企业关注和职工群众支持、推动民主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当前,要紧贴改革发展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开展民主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民主管理在共克艰难、共谋发展、共创和谐中的作用。

二、围绕重点,规范运作,加大企务公开工作指导力度

服务指导的工作重点要以落实职代会职权、企务公开为前提,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职代会的内容,为发展职代会制度注入新的活力;企务公开要力求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努力做到企务公开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相结合,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向职工公开交底,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企业经营者与职工群策群力、共同推进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工作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企务公开要与推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相结合,不断加大企业在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务公开工作力度,把强化管理、安全条规条例等重大事项向职工公开,得到职工理解和支持,确保强化管理顺利展开;企务公开要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在规范企务公开工作中,要加大对党政干部向职代会述职、接受民主评议,“三重一大”、评优树先等内容的公开力度,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为和谐企业的创建奠定群众基础。企务公开要与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对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开,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健全制度,夯实基础,促进民主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一要强化民主管理制度。要从实际出发,把握新形势下开展民主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认真执行已出台的有关民主管理的法律法规,对现行的民主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分类清理,仔细检查,重新修订,充实完善。当前特别是要结合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实施《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条例》、《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条例》、《职工代表民主议事制度》、《职工代表视察制度》、《职工代表与领导对话制度》、《领导接待日制度》、《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办法》、《关于侵犯职工代表大会职权行为处理暂行规定》、《企情通报制度》、《企务公开制度》、《民主管理达标竞赛活动办法》等制度。这些制度要以保障职工民利为重点,以约束企业领导行为为特征,以规范化的办事程序和严细实的奖惩办法为保证,形成一套完整的制约机制。二要开展工作调研。探讨民主管理新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宽民主管理内容、范围、形式、途径,使民主管理迈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快车道。基层单位民主管理实现规范运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民主管理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严格检查考核和目标责任追究制度。三要加强民主管理设施建设。要在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设施建设,使民主管理工作尽快实现数字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进民主管理的法制建设进程,为企业开展民主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证,使企业单位开展民主管理工作有法可依,进入法制化建设的轨道。

四、提升素质,强化学习,不断增强职工代表参政议政能力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篇10

(一)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相同点

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两者在具体的工作环节、工作手段、工作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具体的工作内容上,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两者都有对企业生产运营过程的实施监督和管理。企业财务会计在进行具体的会计工作时,可以在依法的前提下,实施监督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运营细节。企业审计的工作主要是在企业财务进行监督过程以后,再次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监督和管理,还有对企业财务认定的相关业务活动做出认定。

2.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具有相同的目标,就是在对企业内部的财务实施内部管理和控制,进而可以达到全方位掌控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目的,以最大限度地使企业实现利润增涨,降低运营成本的最终目标。同时,财务会计和审计的工作出发点都是以企业的根本利益为主。

3.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在范围上有很大的关联,财务会计主要管理和控制企业内部的流动资金,包括企业所有业务收支范围内的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范围也是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和控制,以进一步保证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二)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不同点

1.从工作重点来看,企业财务会计主要对企业生产运营的资金、一切账务记录进行管理和控制,重点放在企业的资金上。审计工作的重点是进行内部的管理和控制,主要在人力资源、运行机制、内部管理等进行监督。

2.从工作对象来看,企业财务会计主要是针对于一切账目管理,资产的运营控制,同时形成一定的会计报表,以便可以为企业以后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其工作对象具有详细性和具体性。审计工作主要是以监督和管理财务会计所有的业务活动为主,以便保证其资金管理和控制活动得以实现。

3.从工作层次上来看,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财务管理和控制,是低层次的监督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除了有对会计工作的检测和控制,还有与企业财务相关的所有业务,是高层次的经济监督管理工作。

二、对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进行提出一些建议

(一)理清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关联性

要做好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的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要理清财务会计和审计存在的关联性,在本质上把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认识清楚。企业财务会计的本质是资产管理,以推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为主要目标。审计工作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进行企业财务的监督,以评价企业经济业务行为主要内容。其中,企业财务会计的监督管理工作和审计工作具有一些相同之处。所以,企业就需要利用审计监督和评价,规划好发展目标,以促进企业经济高效、稳定发展。

(二)保证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和外部控制互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部门企业财务工作发生的情况,企业必须要设立有关的控制管理制度。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经济发展的保证,它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多个环节,主要有企业业务活动运营的实际政策、管理制度、以及有关的规范、标准等。同时,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业务程序,在具体分工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外部控制管理互相结合,以便保证企业多项经济发展信息可以被有效规范化地记录和运用。

(三)明确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职责和权利

企业财务会计的具体工作环节中,资产的监督管理程序恶化审计工作具有很大的共同点,其都是为了保证企业财务资料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而促进企业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化和标准化。可是,企业财务会计的监督管理工作和审计工作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审计工作主要以强化企业财务的监督和评价为主。所以,就要明确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不同的职责和权利,以便加深财务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范围的认识,进而提升不同职责部门和环节的财务工作效率,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篇11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初创企业取得了良好发展,并且初创企业数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丰富了经济市场的经营元素,为市场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初创企业由于受到多种管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较大危机。因此,要求企业管理者能重视内部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相关措施的实行,来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为企业各类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1企业内部管理涵义

企业内部管理指的是企业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合理配置人力、物力等资源,并有序指挥及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不同职能的总称。内部管理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运营需求而产生的,但是其运行目的和性质会因为社会制度发生改变。如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讲,企业内部管理是在国家宏观指导下,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了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效率而出现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内容通常包括计划、技术、物资、生产、劳动、设备和成本等方面,需要全面开展企业管理工作,以便在内部管理作用下,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重要性分析

在对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时,可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展开讨论:一是市场经济要求全部企业认识到自身的市场主体地位,并积极参与到市场运行中。市场经济不仅被看作是一种竞争性经济,会属于一种体现法制性的经济,市场内各个企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能树立起企业良好形象,并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是内部管理对企业发展重要性的体现。二是市场经济实践表明,企业内部管理实施效果与其生产成本控制水平有紧密联系,只有在保证内部管理合理开展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紧抓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扩展外部市场,是初创企业发展主要方向,同样也是企业核心主题。

3制约初创企业内部管理优化的因素

3.1初创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初创企业数量日益增加,这类企业指的是刚刚创业的企业,通常具有人员数量少、管理能力差和市场抵抗力弱等特点。在对初创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时,可发现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内部管理不规范、人事管理混乱等[1]。初创企业在初期发展阶段,企业内部管理还存在随意性的弊端,有关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是初创企业较为常见的问题。并且在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在人事安排上通常选择与管理者有亲属关系的人员担任主要岗位,这就导致内部管理体现家族式特点,并且对员工权益的保障力度不足,同样会制约企业稳定发展。另外,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足还体现在财务管理制度尚不完善这方面,企业资金资源使用不规范,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与企业财务管理实际不相符等,都会为企业之后的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3.2初创企业内部管理的制约因素

造成企业内部管理缺陷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主要制约因素可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机制因素,这一因素是初创企业产生多种内部管理弊端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在实施内部管理的过程中,缺少完善的科学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势必会在为企业带来较多管理问题,对企业发展有严重威胁;二是人的因素,对于初创企业来说,主要具有人力资源较少的特点,在实际管理中,可安排的人力资源比较缺乏,尤其是管理专业的人才数量不足,将无法为企业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并且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管理需求,将导致管理质量低下,内部管理规划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等。上述原因是阻碍企业内部管理良好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在尽快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才能确保企业管理发挥其功能,进而为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促进初创企业内部管理优化的相关措施

4.1充分意识到内部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想实现初创企业内部管理的优化发展,要求企业能首先明确内部管理在企业运营上的重要意义,从而确保企业内部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初创企业管理者应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将内部管理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并将企业管理作为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以便为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以天鹰机械贸易有限公司为例,这一企业内部管理主要存在内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在实际管理环境中,企业管理层认为内部管理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在管理工作的人力投入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是制约企业管理工作高质量完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针对这一问题,企业管理层决定加大对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的培养,以便在思想层面使得相关工作人员了解管理工作重要性,通过组织演讲和讲座等活动,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是常见的一种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效果的措施。

4.2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要想实现内部管理效果的强化,需要尽快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以便在管理体系正常运作下,减少企业管理随意性,确保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受到制度保障作用,促使企业内部管理朝着科学性方向发展。内部管理体系的完善构建,需要做到有关管理制度的合理建立以及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初创企业管理者要结合企业经营特点,从管理制度长期有效性这一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不仅需要对管理工作开展规范和展开原则作出明确规定,还需要作为赋予管理者权利的重要途径,从而为管理者有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离不开内部管理的作用,而内部管理实施效果主要与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关,因此,企业应重点关注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例如,大部分企业会根据内部管理要求,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内容,并将培训结果及时反馈给员工,从而确保员工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自主发展。总的来说,内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是保障企业管理工作实施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应从管理制度及人员培训等角度出发,为管理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4.3突出内部管理重点

在进行内部管理时,还需要突出企业管理重点,加大对资金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及营销管理的重视,上述管理内容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为这些管理任务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并在明确管理重点的基础上,构建适用性较强的内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重点在于坚持质量、信用的管理理念,企业管理者要做到为产品质量及信用负责,能通过提高质量管理力度,来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还可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责任制,强化技术基础工作,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并通过运用恰当的质量管理手段,进一步深化质量管理。而资金管理则需要从思想层面着手,坚持勤俭办厂的理念,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以便提高企业运营效益[3]。例如,大多数初创企业在资金管理上投入了较大精力,为了保证资金资源的充分利用,企业管理者会建立相应的资金管理规范制度,并要求管理人员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保障资金运用合理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企业的思政工作,旨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思想政治工作有序开展的情况下,能为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及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是重要的内部管理措施之一。尤其对于初创企业来讲,要注重企业思政工作合理性,以便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加以保障。

4.4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

除了上述措施外,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企业管理者要及时改变用人理念,更多注重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考察,并结合员工工作态度及业务情况等,为其安排相应的岗位,进一步充分发挥岗位职能。在提拔企业高层干部时,要严格按照用人制度提出的要求,从对企业、对员工负责的角度出发,将责任心强、管理能力强的人员安排到领导位置上,以便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发挥优秀员工的带头榜样作用。另外,为了突出人才选拔的公正性,还应做到人事管理的透明化,从而保证企业内部管理的顺利开展。总的来讲,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是初创企业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关键,在制度作用下,能一定程度提高企业用人管理有效性。只有在确保企业人才选拔和岗位调整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条件下,才能确保企业稳定发展,发挥内部管理在企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4.5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篇12

一、加强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优势所在

我们国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他们中间蕴藏着极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充分说明了这_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也逐步得到完善,民主管理工作也在发展中不断前进,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积极性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是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所引发的利益驱动,使职工比任何时候都关系企业的前途命运,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愿望和要求,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强烈。三是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制度逐步建立健全,而这些制度的执行也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不仅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普遍认可,也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四是国有企业在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等方面,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也逐步确立了一些便于操作的方法方式,使民主管理工作在运作中更加有效、有力。五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从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突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政治上关怀职工,在工作上依靠职工,在生活上关心职工,使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得到了有效地激发。

二、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国有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但是由于众多的原因,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而这些不足与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无外乎来自职工、企业管理者、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方式不规范等几个方面。主要表现在:

从职工方面来讲,一是部分职工主人翁意识不强,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不高。二是部分职工本身是乐意参与企业主民管理的,但是由于自身知识、修养、能力的限制,不知道如何去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

从企业经营管理者方面来讲,问题是多方面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领导主观地认为,职工的觉悟低,能力也有限,让他们参与到民主管理中来,往往是不光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会把事情给搞乱。进而在工作中、决策中表现为自己或者几个人说了算。有的领导则是把民主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教育活动,把职代会作为灌输领导意志一种手段,由于这种错误的想法,也就出现了开职代会不是让职工共同参与决策,而是把职工聚到一起,了解一下领导意图,表表决心、举举手而已。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企业领导者对于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存在模糊认识,对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对职工的创造力存在错误认识,从根本上来说是思想上存在问题。

从民主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方面来讲,一是一些相关制度不健全,使民主管理工作无法依法开展;二是一些制度虽然建立了起来,但只是个摆设,装门面,为了迎接上面的检查,职代会的各项职权根本无法落实;三是企业民主管理虽然开展了,但是不规范,很大程度上仍然受企业党政领导的制约。这些问题的存在,表面上看来是条规和制度的事,其实本质上是人的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