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交流合集12篇

时间:2023-05-26 08:55:22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教育交流篇1

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中,我省教育系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勇于奉献,出色地完成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任务,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不断开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新局面,我厅决定于2009年评选表彰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奖励名额

先进单位的评选范围:高等学校、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小学。

评选先进个人的范围: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中长期从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人员或对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有突出贡献的教师。

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原则上不参加本次先进个人的评选。

表彰名额:先进单位50个,其中高等学校20个,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小学30个。先进工作者100名,其中,高等学校50名,基础教育方面50名(教育行政部门人员控制在10%以内)。

推荐名额:各市原则上推荐先进单位1个,先进个人1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较多的市,可适当多推荐1到2个先进单位和1到3名先进个人。各高等学校根据总的表彰名额和本校实际情况,酌情推荐。

二、评选条件

(一)先进单位

1.认真学习*理论和“*”重要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顾全大局,配合我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战略,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服务教育发展和对外开放。

3.重视和支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4.开拓创新,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活跃,成绩突出,为本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5.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本地区、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取得明显效果。

6.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纪律严明,无违法、违纪现象。

(二)先进个人

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熟悉和掌握国家外交方针和相关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政策。

2.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岗位中兢兢业业、乐于奉献、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业绩突出。

3.具有开拓创新精神,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国(境)外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4.积极主动承担各级政府以及本校国际合作项目和任务,出色完成任务,受到外方高度评价,为我省争光。

5.自觉遵守外事纪律,无违法违规行为。

三、评选要求

(一)评选过程要按照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采取自下而上推选,领导集体研究推荐的方式进行。

(二)坚持面向一线工作人员,面向基层单位的原则。

(三)严格按照评选条件,确保先进质量,推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事迹突出,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

(四)先进事迹材料要重点突出、内容真实、文字精练(2000字左右)。

四、推荐评选程序

请各市、各高校根据评选条件推荐选拔本市、本单位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各地各高校推荐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要分别填写《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先进单位推荐表》(见附件1)和《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先进个人推荐表》(见附件2),于2009年6月15日前一式三份报省教育厅外事处,联系人:于炳文,联系电话:0531-81916579。有关表格可从上下载。

五、奖励办法

国际教育交流篇2

为了推动高校国际化的教育背景理念,创造创新性的教育环境,通过建立高等教育交流工作方案并且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工作,各大高校加快脚步开始了积极的教育国际化交流工作,这样的工作具有实质性意义,能够促进国际教育的融会贯通,通过这样的沟通交流方式,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高校国际交流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国际交流的具体工作流程以及这样的教育交流工作带来的重要意义。

首先,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个国家的教育理念不一样,接受的观点和思想不一样,考虑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并且,由于每个人所经历的事情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所以正对这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特征,以及这各个领域各个国家高校的教育情况不同,而有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说法。有教育专家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回应社会、经济与劳动力市场全球化的需求和挑战的系统努力”,这一概念表明了由于外在的经济市场的需求,需要高校进行国际化教育交流工作,并为之做出相应的努力,这一概念更倾向于社会和经济劳动。更深层次定义的意义在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基于知识文化教育水平和政治经济等多重要素,而进行的教育推动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仅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适用性人才,和技术性人才,还为了国际的整体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快速的经济发展,也为了为国家提供更坚实的人才基础,并且在教育问题上加强知识文化的概念,将这一系列的理念灌输实施到真正的教育当中,完善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的体系。在国际中充分地发挥本国的文化底蕴内涵,将上下五千年积累的文化教育到每个高水平的学子身上。通过自身的教育水平提升,和与国际交流的教育工作,高等教育国际化会越来越趋向于一个创造性的教育交流国际化体系。就本国而言,开展实施高校国际化交流工作的具体体现是迎接国外的学生来本校交流学习,感受本国高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课程,从中感受到国际化教育的多元化,并且本国的高校派送出优秀的学生当交换生到国外优秀的高校进行学习,在学习到更多知识的同时,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和擦出的创新的花火。

其次,高校国际交流工作随着知识学术的深层次研究,随着教育工作的深层研究,以及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大量需求,已经成为了迫切实施的重要工作,为了培育国际化的创新性人才,高校国际交流工作得以顺利进展,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的具体流程,以及创立这样流程的具体意义。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和规范的体系,更需要具体地实施,强力地推动,足够的重视。一个健全科学的机制,能够为整体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国际交流工作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这样的导向作用来自于各大高校所建立的来自国际化交流工作的计划实施和来自于国际政策的支持工作。一个优质的机制体系,不仅能够为高校国际交流带来更好的引导方向,还能够为进行具体科学教育工作提供更好的一系列服务和帮助。使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好的保障。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是一个大工程,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动力的支持,不仅要在科学方面使之得到发展,还需要知识文化的整体推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树立创新观念就成为了建立体制中的一个关键点。教育从古至今都在进行当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的传统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观念有所改变,社会的需求也在慢慢地改变,经济发展也在为一切教育的工作有所要求。新社会需要真正的人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需要有想法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这样的背景之下,就需要高等教育工作有着基本的创新意识和具体的创新工作实施。需要从本国出发,放眼国际的创新性教育模式,参考借鉴并结合本国的时机,做出良好的结合。

有了前面的健全完善机制体系,以及国际化创新性思维,整个高等教育高校国际化交流工作的思想基础已坚实,需要的最后一步就是改善高校的硬件设施。为了更好地完成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需要资金的支持,改善硬件设施,更好地完成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这样的现代化设备能够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技术要求,并且让高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学术研究。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样的国际化教育交流工作的意义。最显著的意义在于为越来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提供了适用性的人才,并且为创造更强大的社会提供了创新性人才,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的国际人才做贡献,更需要更具有聪明才智,机敏思维的人来为社会提供帮助和服务。其次,能够为高等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发展的新高度,并且从这个发展过程中更创造出科学的深层次和教育的新理念,从中,为后来的高校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后来的人才培养进行长期性的机制完善。最后,国际化高校交流工作能够增强国际的互动,并且互通有无,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为本国和国际的教育工作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结语: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高校国际交流工作越来越重要,时代高速发展,教育同样也要高速发展,因为适应这个时代并且跟上时代的脚步是我们要完成的课程之一。在国际化的教育交流中,我们不仅能够从中了解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更知道了深层次的内涵,并且了解到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在了解的过程中,更具备清楚的理念认识,从而更好地投入到高校的国际交流工作中,为知识文化的提高和教育的完善化,提出更好的想法,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国际教育交流篇3

二、国际教育交流的理念

国际教育交流的理念主要包括:第一,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延续的重要手段,随着国际间的交往密切,国际教育交流加强了国际文化的交流,使教育作为主要的文化传播手段,成为国际文化关系的长期组成部分,构建起系统的文化教育体系,促进国际教育交流的开展。第二,教育具有规范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教育和其他文化活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教育体系的形成是按一定规范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第三,国际教育交流具有传播价值观的重要特征,当一个国家形成了规范的教育体系后,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其国家形成有一定的基本价值体系,国际教育交流可促进价值观念的形成。第四,教育具有受众主体年轻化的特征,主要是针对年轻的一代来进行的教育,因此要怀着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进行国际教育交流。

教育是没有国界,不分种族的。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中,要加强对不同地域、不同国家民众的了解,建立互信的交流氛围,各国要加强关注和重视,把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作为发展国际关系,促进国际间合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对于促进界的和平与稳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我国教育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国际教育交流官办化程度太高、行政限制过强

中国留学生中虽有较大部分是学生自费出国深造,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公派留学生,由政府出资出国深造。我国对于留学生的管理是比较严格的,在资格审查方面和出国留学条件方面有一定的限制。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交流方式,如教育代表团互访、合作办学等,但我国对留学生出国深造的管理有较多限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不利于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活动高效、快速的发展。

2.我国国际教育交流还存在教育资源的浪费闲置

我国国际教育交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出现了很多留学生不回国的现象,此外,还有部分留学生归国后学习内容与实践脱节,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海归”变成了“海待”,不能学以致用,造成了人才流失和人才闲置。

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两种模式

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方式是多样的,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政府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和民间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1.国际教育交流和两国政府之间的合作,是国际教育交流的主要内容

政府间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国际教育交流的主要内容。由于政府实施不是国际教育交流,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政府间教育合作协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双边条约;二是文化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三是要建立双边条约教育合作的原则规定;四是多边条约,国际教育组织和其他多边教育合作协议,并在政府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教学的全球或区域会议,自然也有官方合作的特点。政府和国际教育交流的国际法律效力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政府间的教育交流与符合整体利益。

2.民间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民间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和政府间的教育交流不同,民间教育交流是在政府教育交流协议的框架下,由民间机构从事的国际教育交流活动。民间国际教育交流较政府间的教育交流而言更丰富多彩,形式更多样化。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21世纪,科技与经济竞争将更为激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与发达国家、教育大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这也是我国教育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国际教育交流篇4

刘延东指出,30年来,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中国教育连接世界教育的重要渠道,增进中外了解、互信和友谊的重要途径和展现当代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舞台,为提高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硕果累累

章新胜在回顾交流协会成立的历史时说:“30年前,在万里、姬鹏飞、方毅等老一辈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周培源、季羡林、张维、黄辛白、李滔等一批著名学者和教育部门领导的积极倡议下,1981年7月,由教育部、外交部联合上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从此,中国民间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有了专门的组织。”交流协会从成立伊始就肩负起开拓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民间渠道的历史使命。

章新胜将交流协会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81~1990年,是协会初创、开辟渠道的10年。“为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特别是打开出国留学渠道,帮助高校建立与境外教育机构的联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二个阶段从1991~2000年,是健全组织、加快发展的10年。“围绕当时的难点热点问题,发挥民间优势,积极组织实施了各级各类教育交流合作。”第三个阶段从2001~2010年,是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10年。“抓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配合我国大经贸发展的方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协会在教育国际交流领域里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巩固和凸显。1991年交流协会注册为全国性社团组织后,2006年获得“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2008年成为联合国新闻部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2009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密切合作关系。“这为在国际舞台上阐释我国教育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为参与国际教育标准的制定和修改,为提升我国教育的话语权奠定了基础。”章新胜说。

经过30年的发展,交流协会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1个市建立了地方交流协会,拥有159个团体会员单位,涵盖各级各类教育。已经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家半官方机构和民间组织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30年来,交流协会搭建了一系列开展民间教育人文交流的国际性重要平台,从1995年承办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北京非政府组织妇女与教育论坛”,到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的“中国国际教育年会(论坛暨国际教育展)”,再到2002年开始每年在国外举办的“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等,参展、参会人员达上百万。

今年10月举行的“2011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以“开放世界、教育创新”为主题,由“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教育论坛”和“2011中国国际教育展”两部分组成,其中“2011中国国际教育展”在北京、青岛、西安、上海、武汉、成都、广州巡展,有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所学校参展,观众将达6万人。

30年来,交流协会创建了教育领导者能力建设项目、中外师生教育文化交流项目、中外联合培养人才计划等一批高质量的双边、多边国际教育合作和交流品牌。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仅交流协会秘书处派出各类交流师生达3万余人;接待国外来华教育工作者近2万人;在境内外举办教育展20多场,参展达百万余人;编辑出版了《中国教育国际论坛》、《中国高等院校大全》(英文版)、《中华留学教育史录》、《春天的交响――新中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60周年画册》等百余种高质量学术著作和教育期刊。

30年来,交流协会积极承担了政府委托或支持的重要交流项目。交流协会具体承办“美中友好志愿者”、“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学者项目”等人文交流项目。与西班牙方面共同举办了“中国―西班牙大学校长论坛”;在“中法文化年”、“俄罗斯年”期间,承担有关活动的组织工作;承办了“联合国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非政府组织圆桌会议”等。

30年来,交流协会注重各级各类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师生往来、学者互访、联合培养、国际研讨等多种交流方式,合作深度不断拓展。高等教育领域推动了从重点高校到地方院校的广泛交流,职业教育领域搭建了与美、德、英、澳等国的合作平台,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校际交流、文体竞赛、夏令营冬令营等丰富活动。为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开辟了对外交流渠道,通过开展暑期英语教师培训、牵手计划、西部地区大学生赴日短期留学等项目,使教育开放的成果惠及各地。

充分肯定

作为30年前与教育部联合上报国务院申请成立交流协会的单位代表,外交部办公厅主任张明深有感触地说,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走向海外的步伐加快,如何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加深与各国的了解与互信,争取一个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国际舆论环境,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实现“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的目标,需要我们大力开展公共外交。交流协会在加强与国际非官方教育组织的对话与合作,参与和影响非政府层面教育领域的决议和规则制订,开展教育领域公共外交方面有很大的施展空间。

北京大学是交流协会成立的倡议单位,从周培源校长以来历任校长都兼任交流协会副会长。周其凤校长说:“交流协会成立后,在开辟高等教育对外交流渠道、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交流协会极大地便利了我国大学与外国民间机构、教育团体的来往,使大学得以在商定教育交流项目、接受奖学金名额以及派遣留学生等工作中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我国高校迅速打开教育国际交流局面,为促进中外大学师生、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交流协会的协调下,上海率先挂牌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印杰深刻感受到了青少年交流为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城市所带来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各种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交流活动拓宽了上海市青少年的国际视野,提高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促进了上海与世界其他城市、地区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各种形式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日益成为国际教育的焦点。交流协会经过在国内外广泛调研和华东等地区的试点,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积极推动以自愿为前提,以自评为基础、重在质量过程、以质量基准性为保障而实施的行业自律性的认证这项工作,先后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如美国新英格兰学校与学院协会、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荷兰佛兰德认证机构、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署、日本大学基准协会等国际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签署交流合作协议或意向书,采取中外合作的办法,在上海等省市的中外合作办学上进行试点,不仅有利于中外合作办学和民办学校的质量保障,而且对于吸引来华留学生、使认证学校达到国际认可,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模式、学分制、考试制度等方面与国际教育质量认证标准对接。印杰说,这一对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尝试,已被列为上海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并建议“更加重视跨境教育质量保障”。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有3位院级领导和1位后备干部参加了交流协会承办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的“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苏志刚书记认为参加这个项目取得了不少收获,不仅近距离了解了国外高职院校,学到了国外的好理念、好经验,而且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质性国际合作,推动了我国高职教育走向世界。他建议:“继续实施并扩大这一项目的规模,将覆盖面从目前仅限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扩大到一般高等职业院校,从高等职业教育扩大到中等职业教育,从院校领导扩大到教师和学生,让更多的职业院校分享国际交流的成果。”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的羌族英语教师王琼2010年7月~2011年7月通过“中美教师交换项目”作为一名交换教师赴美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在美获当地学区教育局颁发的“优秀教师奖”。在美1年的工作生活使她“对中美两国的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人文交流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对扎根西部地区、奉献西部教育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回国后不久,王琼又主动参加了交流协会组织的“牵手计划”,向从未走出国门的教师介绍国外教育和文化,帮助他们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能力。王琼希望“国家支持或设立更多的符合基层教师需要的国际交流项目,让更多的老师,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老师有机会走出国门”。

现任国家审计署境外审计司司长的章轲2005年入选交流协会承办的中美高层人文交流项目――“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学者项目”,赴美国进行了6周的交流学习。回国后不久,章轲就任现职,负责境外审计工作,维护国家在境外的国有资产安全。章轲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应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抓紧研究、设计、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旗帜性、标志性的教育领域公共外交品牌项目。”他建议参考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项目,设立“以我为主”的中外高层次人才的部级交流品牌项目。一方面,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另一方面,从战略上储备一批对华友好,可能发展成为未来各国政界、军界、商界、学术界、企业界等领域领袖的人脉资源。

国际教育交流篇5

一、德国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世界教育信息》:首先,请您就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作一下简要的介绍。

赫尔穆特・迪斯波特:德国高等教育最早可追溯至1348年成立的布拉格大学(迪斯波特教授认为布拉格大学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和1386年成立的海德堡大学。当然,德国高等教育真正的起源最重要的标志是在洪堡兄弟领导下的柏林大学的建立,他们提出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尤其强调大学应当享有自主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力。洪堡模式为德国大学系统的发展和分化奠定了基础,并引领高校体系发展,此体系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与洪堡模式并行发展的工程学院和其他专业技术学院也拥有悠久的历史,这些机构完成了为企业培养学生的任务。

1968年,德国决定将应用性质的学院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1969年,德国总统宣布成立一类新型机构――应用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紧接着,德国的大学体系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变革,原有的工程院校和早期存在的其他一些学校陆续转变为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应用技术大学。如今,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数量大约占据了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60%的份额。

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另一件大事是德国高等教育系统融入了欧盟,这引起了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构,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博洛尼亚进程”的启动。1988年,《欧洲大学》(Magna Charta Universitatum)的发表标志着大学的重要作用得到认可。随后,为进一步推广欧洲高等教育区(EAHE)理念,欧盟先后召开了数次会议。其中,1999年在巴黎索邦大学和意大利博洛尼亚召开的会议最为重要,并最终发表了《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其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开放的欧洲高等教育区,促进不同国家教育体系的融合。“博洛尼亚进程”引领了欧洲的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要在学术机构的组织结构、教学时间、学分转换上达到国际化水平。欧洲也以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的高等教育体系取代了单级学历制度。

二、教育国际化在全球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提到“博洛尼亚进程”引领欧洲的高等教育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请就高等教育国际化谈一谈您的理解。

赫尔穆特・迪斯波特:正如《博洛尼亚宣言》及相关文件中所表述的那样,国际化和流动性是欧洲高等教育区非常关注的两点。全球各高校依此发展了各种项目来促进国际学术活动。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集教育、研究、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的国际性跨文化整合过程。欧洲的大学出现于中世纪,大学是学习中心,各种学术思想和观点在大学中相互争鸣与交流。那时的国际化交流不仅普遍存在,而且是大学中的教师和学生主动要求的。现在,国际化的视角通过《博洛尼亚宣言》深深扎根于欧洲教育体系中,不同课程的国际化和流动性得到了发展。

重大国际化交流活动可以大致分为以下4类,即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国际化课程、高校与企业间国际化的合作关系。上述4类活动的国际化作用截然不同。其中,学生交流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是传统课程学习所无法比拟的,这也会对学生个体和院校产生很大的作用。

三、学生交流活动有效促进学术机构国际化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提到了学生交流活动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请您更加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一方面的情况。

赫尔穆特・迪斯波特:学生交流是迄今学术机构国际化最重要的方面。交流主要分成两类:输入流动和输出流动。输入流动是指留学生在某一学期(或更短时间)到本国高校学习的行为;输出流动则相反,是指本国学生去国外高校(通常是学术合作机构)学习的行为。对学生来说,这种交流会带来以下益处。

第一,学生可以沉浸在一种新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有时甚至能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尽管学生在本国接受了基础的外语教育,但身临其境的方式能使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语言课程和参加未来的国际性专业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沉浸在一种新的文化中。这种交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其他国家的特点,也能帮助他们认识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一词概括了这种观点及其延伸思想,将语言导向型交流与文化相结合。一种众所周知的副作用就是所谓的文化冲击。指在一种崭新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冲击往往使个体无所适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指出,“不论是从整体还是个人角度来说,语言都起着传承经验、知识和文化环境,价值体系,社会规则和归属感的重要作用。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语言的多样性反映了群体创造性地适应物质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的方式,更标示着文化的发展脉络,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载体和媒介。”

第二,过去的几十年中,特别是教育国际化兴起后,人们对教育的看法一直在改变。起初,各国或地区主要强调建立统一的国际标准,如欧盟建立的欧洲高等教育区。近期,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化多样性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不能仅仅将教育国际化限制在单纯的知识迁移上,还需要重视包括社会和文化层面的观念的转移。对于学生来说,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站在不同文化视角去理解和适应新的学习方法。举一个典型的案例,学生到德国学习,就要采用学生和团队导向的方式学习,而不会采用教师导向的方式学习。在德国,学生可通过所谓的“设计思维”方式来从事研发项目的管理。这样,回到本校后,学生就会发挥在交换学校得到的新体验的优势,他们会更加自信、独立,对社会与全球问题的认识也更深刻。他们经常会获得一种新的心境,这种心境与东道国及其文化有关,正如吉米・巴夫特(Jimmy Buffet)在他著名的歌词中道出的那样,“纬度在变化,态度在变化,一切都是那么与众不同。”体验过国外不同价值观的学生,往往会受到未来雇主,尤其是现代跨国公司的青睐。这种交流经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等院校国际化日益趋向“本土国际化”,这指的是国际化活动不能脱离本土,尤其对学术机构而言。这体现在参与讲座、研讨会、学习和科研的学生主体是非常复杂的;本土学生需与国际访问学者合作;学生成为合作过程的参与方,并且有机会获得国际化、跨文化竞争力,便于在全球化的世界中生活和工作;大学中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成为本土国际化进程的参与方;本土国际化在整个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教育交流项目

对学生交流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教育信息》:学生交流活动需要教育交流项目作为平台,请您谈谈各类交流项目的情况。

赫尔穆特・迪斯波特:通常,学生会选择与本校已经建立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参与交流活动,这些合作关系一般是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谅解备忘录(MoUs)、谅解协议(MoAs)等方式实现的。例如,选择交流项目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国外合作高校选修一系列课程来修满学分。与交流项目相比,双学位和联合学位项目支持下的学生交流活动则复杂一些。

首先,我先谈一谈双学位项目。根据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HRK)的定义,双学位项目特指两个国际合作伙伴院校之间的合作,学生需要在本国高校A学习一部分课程,在国外的联合高校B完成剩余部分课程,只有在两校的学习成绩都合格才能达到双方的学位授予要求,获得A、B两所学校的学位。例如,基尔应用技术大学理科信息技术硕士课程执行的就是双学位课程的实施方案,其与澳大利亚、中国、挪威的高校合作。这个项目以修学课程、项目研发为导向,课程框架基于实际应用,依托与工业界和商业界的合作,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跨国公司,培养人才。

近期,基尔应用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和电气工程学院与中国计量学院签署了一项与双学位项目类似的协议。根据协议,基尔应用技术大学信息技术科学硕士专业同中国计量学院联合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硕士、信息与通讯工程专业工程硕士。

其次,在联合学位项目方面,虽然其与双学位项目很类似,但两者也存在重要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联合学位项目的学生只能获得一个学位,即合作的双方院校共同颁发一张证书。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双学位项目和联合学位项目下的学生交流活动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赫尔穆特・迪斯波特:双学位项目与联合学位项目结合了两所合作院校的专长,让学生获得所期望的国际学位,丰富学生的经历,帮助学生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掌握所需技能。

随着双学位项目在合作国之间的开展,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方法出现了,这就是人们今天所说的“跨国教育”。当一个国家的A院校在某一领域有独特的经验,而另一个国家的B院校却在此方面缺乏经验时,这种教育模式的存在就变得非常重要。举例来说,高度专业化的课程并不适用于所有院校机构。这种形式的合作可以成为“本土国际化”理念下的案例。

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和英国文化协会指出,跨国教育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学术影响、文化和社会影响、经济效应、技能影响。跨国教育为参与院校带来的最明显的好处是师生有机会获得卓有成效的、高质量的国际化学习项目;参与的学校获得接触不同教育模式的机会,如德国的应用导向型教育体系,学生不用额外花费就能获得更高质量的国外学习机会;学生可以获得国际交流经历;高度本土国际化将参与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以国际网络的形式联系起来;学生国际化和跨文化竞争力不断加强;项目输出院校接收了大量的国际学生,使得相关合作更为成熟;学生成为合作高校的“国际大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用人单位认可学生的多元文化经历,未来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知名机构的合作交流;有效扩大研发项目所需的国际网络规模;项目主办高校与本领域工业界、经济界的合作更加深入。

合作开展本科和硕士交流项目的过程则更为复杂,其复杂程度超过了其他交流项目。与单纯的双学位或联合学位项目相比,本科和硕士交流项目最主要的差别是整个学位项目是在另一个拥有不同历史和法律的国家完成的,在这其中尤其不能低估法律问题,其原因在于合作院校双方的重大事项都是与法律直接相关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引入国法律层面的工作包括建立委员会(理事会),解决学生资格认证、学杂费、语言、学生选择和录取、招生流程、学位颁发、国际交流等问题。

最近,基尔应用技术大学正与中国高等院校开展跨国教育合作。这一项目的直接合作伙伴就是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中国计量学院在计量学领域享有盛誉,是在计量学应用研究方面与德国高校合作的理想院校。浙江省和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已经开展了近30年的合作,基尔应用技术大学与中国计量学院开展的合作也得到了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五、基尔应用技术大学

将逐渐加深与中国院校的合作

《世界教育信息》:刚才您谈到了基尔应用技术大学与中国计量学院正在进行院校合作,请您具体来谈一谈合作进展。

国际教育交流篇6

一、 教育国际交流的有心人

这个教育国际交流陈列室可以说在浙江省乃至全国中小学界首屈一指,或许衢州二中不是开展教育国际交流最早的学校,也不是开展交流规模最大的学校,但是,有心的二中人记录了十余年来教育国际交流的点点滴滴,收集了300多件二中外事交流史上难忘片段的实物、文件、图片、视频,每件物品的背后都蕴涵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还得说说1995年。那一年,基于二战时期的一段情缘,衢州市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雷德温市建立了姐妹城市关系,并决定率先开展教育交流教师互派工作。当时我正在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工作,负责起草一份关于两市教育交流的协议。这份协议需要被翻译成英文传往大洋彼岸,因此,我找到了当时任衢州二中英语教研组长的潘志强老师帮忙。

如今,潘志强老师已经是衢州二中的校长了,而且现在我们竟在同一所学校共事。当创办陈列室需要征集教师和国际友人互赠的物品时,潘校长拿出了当时我起笔书写的协议复印件。我心中的感动可想而知。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竟然还完好地保存着这份材料。事实上,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潘校长和所有二中的老师早已用爱心建立起一座连接世界的桥梁。

虽然2011年我才调入衢州二中工作,但在教育局时一直从事教育国际交流工作,许多国际交流项目,像姐妹城市的教师互派、“盖普”项目、新加坡留学计划等等,我都是具体经办人,学校聘请外教专家的许多事宜我也从中穿针引线,极力争取。通过友城互派交流、中英盖普项目、海外游学活动、国际孔子学院、教育考察等平台,学校让百余名教师、千余名学生拥有了在国外接受国际理解教育的经历。学校的教育国际交流事业也因此蒸蒸日上。

二、 难忘的美国姑娘

细数一下,先后已有50多位外教来衢州二中任教。由于工作关系,我和不少外教成了好朋友,其中有两位美国姑娘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戴茜·霍夫是第一位来衢州二中任教的美国教师。短短一年的交流时间,中国的文化习俗、悠久厚重的历史、热情好客的市民给她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在衢州任教一年后,她通过民政部门到江苏省江阴市领养了一名女孩,取名为朱丽叶·明·霍夫。回国后,她频频受邀介绍在中国的感受,向美国社会各界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

另一位是27岁的莉莎·迪尔。那是15年前的事了,她第一次来中国,我被安排去上海接机。莉莎高挑白皙,典型的美国白人装束。热情的她一见到我就兴奋不已。因为我的英语口语和听力不行,两人间的交流常常需要比手画脚,可乐趣不少。由于要在中国待上一年,莉莎带来了两本厚厚的影集。一入住酒店,她就不顾旅途的劳顿,迫不及待地拿出相册,把自己家人一一介绍给我,当介绍到她姐姐的两个漂亮女儿时,喜形于色,溢于言表,我一下子就被这个开朗、热情的美国女孩给吸引住了。之后,我们有过多次接触,陪她过中国年,陪她购物,和她一起享用衢州风味小吃、打保龄球、溜旱冰。莉莎精力旺盛,特别喜欢运动,曾参加衢州二中的运动会,跑步、排球都是她的专长。学生们也都很喜欢她。莉莎教育交流结束启程回国前,我特地送给她一对青田石章,上面刻着她的中文名字——王桂花。据不久前访美归来的潘校长说,她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真心祝福这位美丽的姑娘!

三、 温馨的往事

走进衢州二中教育国际交流陈列室,十多年的教育国际交流故事在我眼前淌过。

书信、挂毯、图片、鞋子、玩偶……对于这些熟悉不过的异国物品,许多老师和我一样,每次看后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

关于文化交流而产生的故事有很多,每一个都是学校致力于教育国际交流中不起眼却又温暖的小片段。

这些年来,学校的老师、外教与学生们时常聚在一起,互相介绍自己的祖国,讲述各自国家鲜为人知的风俗文化,共同了解世界各地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奉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学校不但通过课堂和讲座介绍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而且还经常接待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国际友人,鼓励学生和外教在课外继续开展交流,一起学习、一同出游。有时学校还组织学生为国际友人画肖像,在交流的同时,彼此的友谊也与日俱增。

一位名叫阿莉莎的女教师曾作为美国雷德温市派驻在衢州的第7任交流教师,在衢州二中任教6个月期满后就回国了。她和本校师生、当地居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回国后仍一直与中国朋友保持联系。一年后,她申请重返中国,成为雷德温市派驻衢州的第8任交流教师。第二次回到我校任教时,她心潮澎湃,写下了《衢州二中,我魂牵梦萦的家》及《重返衢州,我再次生活在中国的腹地》等文章。

国际教育交流篇7

二、医学教育国际交流经验探讨

2.1医学生提高外语水平的途径

医学教育国际交流对我国医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提高外语水平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互相带动。在英语课程教学方面,可以将公共英语课和专业英语课互相借鉴,互相提高。对于公共英语课程,可以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词汇量的扩展方面和听说技能的提高方面。比如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场景对话,以医院为场景进行教学课程的开展,可以选取一些医药发展相关知识的短文进行讲解,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医药知识有关的辩论等。其次,多开展一些和医学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不应局限在学校的交流,可以是国际化的交流。通过国际化的交流模式,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语言能力。学术交流尽可能用外语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学术的沟通,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意义更为显著。一些医学外语形式的讲座等,也是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2.2留学生双语教学的探讨

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学“做事”的能力,而现阶段,需要将教育模式转变为既培养学生学“做事”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学“做人”的能力。通过教育模式的转变,实现我国医学教育在科学精神方面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双重发展。在医学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加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开设,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关爱和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护思想。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于对学生道德思想的教育和人文情感的培养,努力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实现医学教育的新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留学生的双语教学。医学教育的国际交流,是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同提高医学知识,留学生来我国学习的目标包括学习中医药学,而且近几年来我国学习西医的留学生也在逐年增加。目前,来我国的医学留学生很多来自以英语为第二官方语言的国家,这些学生在国内就已经接受双语教学了。留学生来我国学习需要掌握中文,尤其是医学教育的留学生,学生至少要在华学习达5年以上,掌握中文是十分必要的。医学留学生在学习方面,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通常包括语言沟通问题和文化差异。当来华学生遇到这些方面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耐心地为他们讲解,逐步融合到一起,减少文化差异,促进语言沟通理解程度。

2.3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推广应用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瑰宝,我国的中医药业是国家大力培育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通过深入国际,才能够认知国际,这也是中医药走向国际化的必由路径。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推广,实际上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是实现中医药和现代西药融合的过程。要在医学教育国际交流过程中,让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国际认可,推广我国的医学成就。

国际教育交流篇8

会谈中,两位部长就进一步发展两国教育合作与交流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并确定了包括高校开设联合学位课程、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语言教学、在各自学校举办语言和文化友好周等多个新的合作与交流项目。

会谈后,两位部长分别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关于承认高等教育学位的协议。除上述协议外,两位部长还签署了关于教育合作的联合公报以及关于实施相关项目的备忘录等三个文件。双方还出席了国家汉办与罗马大学关于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框架协议的签字仪式。

(供稿/国家汉办 摄影/高海涛)

国家留学基金委与以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

前不久,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张秀琴秘书长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与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拉赫曼主席共同签署了C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关于巴基斯坦政府奖学金来华研究生项目谅解备忘录入据此,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将在未来五年中(2005~2009),选拔派遣1000名大学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来华攻读博士学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该项目学生的招生录取和在华事务管理。

此次签署的《备忘录》,作为中巴两国教育交流合作协议框架下一具体合作成果,已由教育部周济部长与巴基斯坦教育部长正式交换文本。

(供稿/国家留学基金委)

日本第一家孔子学院设立协议举行签字仪式

6月28日,日本第一家孔子学院――“立命馆孔子学院”设立协议的签字仪式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驻日大使和日本学校法人立命馆理事长川本八郎、立命馆大学校校长田丰臣出席了签字仪式并致词。驻日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李东翔受国家汉办的委托和川本八郎理事长分别在协议上签字。

大使在致词中表示了热烈的祝贺。他期待着“立命馆孔子学院”的建成能够成为中日两国语言和文化交流的新起点,希望中日双方共同努力,把“立命馆孔子学院”这一共同事业办好,并能有更多的孔子学院在日本成立。

川本八郎理事长和长田丰臣校长在致词中对中国教育部、国家汉办和中国驻日使馆对学校法人立命馆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他们谈到,中国是日本的邻居、好朋友,为了加深对中国的理解有必要学习汉语。并表示,愿意通过开展孔子学院的各项事业,使其发挥好中日友好桥梁的作用。“立命馆孔子学院”计划今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10月份开始招生授课。

(供稿/驻日使馆教育处)

中美大学校长论坛在西雅图举行

国际教育交流篇9

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研讨会。昨天晚上,我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领域中教育对外开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会议专刊。两年前,这里就召开过一次基础教育对外开放区域推进的会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的张秀琴司长专程到此参加了那次会议,那次会议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有其他公务活动,这次她委托我代表国际司参加会议,对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武侯区对基础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探索和研究表示支持和感谢!

四川省是我国西部的人口大省,也是科教资源大省。四川省的基础教育事业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跨越式的发展,成都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成果更是十分突出。基础教育领域的发展为基础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带来了非常强烈的需求并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我从刚才进入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园时就颇有感触,从多媒体设备到展板设计,无不使我感到基础教育的对外开放充满了勃勃生机。特别是《幸福武侯》宣传片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有很多外籍师生在武侯区工作和学习。这使我想到两点,一是基础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实践为武侯区架起了一座通往世界的桥梁,二是这同时也能够使很多的外国人通过武侯区了解中国。

我国教育国际交流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基础教育对外合作交流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国际交流领域中最先出现的交流形式之一就是留学生的交流,派出留学生,接受来华留学生。目前,留学生双向交流、中外人文交流、中外合作办学、汉语国际推广等在规模、层次、水平上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最近,有些大学开始了关于境外办学的探索,不久前新闻报道了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设立的分校全面开工建设。2013年12月3日,经合组织公布了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测试结果,上海学生继2009首次参试后再次以高分位居榜首——数学、阅读、科学成绩均位列第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看到昨天的《环球时报》用了整版报道这件事情,各国政府都在研究中国的教育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中国考试训练的结果?还是中国虎妈式教育的成果?抑或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各国政府在探索这一问题的同时,也在反思它们本国的教育。很多国家都提到了要教育改革,看来,以开放促改革,不仅是中国需要做的,而且整个世界都在努力做。我也高兴地看到,我们更多地对这一测试结果进行了多元化的思考。比如,面对这骄人的成绩,我们教育领域在高兴的同时还进行了反思。第一,这个测试结果只是一部分学生在数学、科学和阅读方面的成绩;第二,我们的教育还有很多有待改革和提升的地方,由此引发我们对今后的教育应该怎样发展的思考。我觉得这就是特别好的变化,思考问题更加理性。这跟我们多年来坚持教育对外开放是密不可分的,打开教育对外开放之门,世界各国更加关注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我国自身的发展也要求我们在教育领域更加开放,吸收各国所长,共同发展。

我国教育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多令人骄傲的成就。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育对外开放事业更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近五年间,中国派出留学生的人数累计达到140万人,留学人员遍布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留学回国人数达到77万余人,近两年的留学回国人数年均增速超过40%。我国近五年的出国留学总人数和留学回国总人数超过改革开放30年的总数。来华留学生生源地国家和地区总数达到200个。2012年,在华留学生总数为32.8万人。来华学历留学生的比例稳步提高,这一比例在2012年达到了40%。留华毕业生中也出现了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如今年上个月刚刚当选埃塞俄比亚总统的穆拉图·肖特梅就是在其中的代表。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比较突出的几个案例是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温州肯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在中外人文交流方面,我国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欧盟都建立了高级别的人文交流机制,这也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国际合作的新机遇。中国-东盟、中阿、中日韩等区域性的教育合作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合作交流内容不断丰富,交流形式不断发展。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数量从249个增长到1080个,覆盖的国家和地区从2000年底的78个增加到118个。对外汉语教材的输出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此外,我国在教育的综合改革,国别和区域研究,外籍教师、专家的引进,以及境外办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教育部积极支持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赴海外研修培训,支持国内外中小学建立姊妹学校关系,提升学校师生的国际交往能力。

总体来看,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已经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为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我们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开放,在探索中作出贡献。

从地区到全国,可以感受到教育对外开放事业都在蓬勃发展。过去,我觉得高等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发展得比较快,但近来,我发现基础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也特别活跃。我今年参加过北京潞河中学召开的中学国际教育研讨会,即“基础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暨北京潞河国际教育学园子课题开题会”,对潞河中学的国际教育学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积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课程理念。我还参加了北京四中国际部成立十周年的庆祝大会。十年来,北京四中国际部培养了260余名外国留学生。今年我还去过天津耀华中学,他们也专门成立了国际部。这次来武侯区参加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研讨会,让我对基础教育的对外开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个人认为,基础教育对外开放能够形成目前这样蓬勃发展的局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基础教育对外开放适应了时展的要求。众所周知,在全球化趋势下,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杰出人才一定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第二,基础教育对外开放适应了国家发展的需要。第三,基础教育对外开放适应了教育发展的规律。各国教育在全球化的环境下都面临很多共同的问题,我们也要在合作与交流中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案。

今天,我国基础教育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且还有了很好的实践。此次会议的召开具有重要意义。参会代表既有政府的领导,也有学校的领导,还有中外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可谓是群英荟萃。大家怀着对推进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世界各地来到武侯区,我相信这次会议一定会碰撞出很多新的智慧的火花,产生新的想法,能够供大家分享和研讨。

国际教育交流篇1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交流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反映高校教育水平的一重要标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因此,国际交流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成为一项核心内容,要培养合格的国际交流生人才,需要探索一套科学、高效、合理的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宽严相济,才能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本人对如何做好国际交流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初步研究,建议按照出国前、在国外期间、回国后以下三个阶段开展国际交流学生教育教学管理。

一、出国前遴选及教育

国际交流学生是指我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准参加我校国际交流项目(如2+2双学士学位项目、3+1语言进修项目等)赴国外交流院校继续学习的学生。学生在我校与国外交流院校签署合作协议的框架下继续学业,我校按照项目进行管理。

1、经学生本人申请,各系根据国际交流学生选拔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对申请参加项目的学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后,对不符合条件的学生不派出。

2、申请参加项目的学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请,并严格按照出国项目流程办理离校手续,未按要求办理以上手续的学生,均不能按照项目派出生对待。

3、院系对拟派出学生采取有效形式开展出国前教育(包括:外事纪律教育、个人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帮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了解所赴国家情况及注意事项,指导并敦促学生增强意识、提高能力,并进行预防教育。

4、各系应确定一名负责人(辅导员或外事秘书或教学秘书),负责与出国学生保持日常联络和沟通、学生信息汇总、及时协调解决学生反映的各类问题等工作。

5、项目所在系应在同批次派出学生中指定一名学生负责人,负责与我校及国外交流院校负责教师保持日常联络和沟通,及时反映出国学生的各类问题,配合校方组织开展各项有益活动。

二、国外学习期间

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学生必须严格执行两校签署的项目协议以及与国际交流中心签署的“学生出国协议书”,接受双方学校的共同管理。

1、学生在国外交流院校学习期间应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遵守所赴国家的法律和风俗习惯,遵守所在国交流院校的校规校纪,刻苦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维护国外交流院校与我校的校际交流关系,每学期应向所在系负责教师汇报本人学业、思想、国外生活方面的情况(包含所学专业、联系方式、国外住址等信息)。

2、学生负责人应及时向所在系反馈同批次出国学生在国外期间学习生活、开展各类活动以及取得成绩的情况,我校将通过校报、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宣传报导。

3、各系负责教师应与出国学生保持经常性联络,并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如微信、QQ、Email等)对学生进行不定期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业、思想、生活上出现的各类问题,具有普遍性或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我校相关部门反映并协调解决。

4、国际交流中心应与国外交流院校保持经常性联络,随时掌握各项目出国学生的情况,汇总信息并建立出国学生信息台账。

5、如学生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在国外交流院校完成学习任务,我校允许学生回国继续学业。学生应及时向所在系和我校相关职能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返校复学。

三、国外学习结束后

国际教育交流篇1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界的重要课题。高等教育国际化,既可以成为高校乃至整个国家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国家的宏观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战略,以及以大学为主体的国际交流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压力。本文将结合笔者对本职工作的思考,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角度,对广大高校如何进一步开展国际交流工作进行初步的探讨。

1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及其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而这一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进步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冲破了国界,使得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个整体。这股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科技、军事、文化和教育等各方面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动因。“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直接原因,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1]。

国内外研究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构成要素有不同的界定,华南师范大学的吴坚教授分析众多观点后将其概括为五大要素: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人员交流以及国际化的学术与科研合作[2]。从这五大要素着眼,既可用于分析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更能从高等院校出发衡量自身国际化水平,开展国际交流工作。

2 当前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围绕以上五大要素,不难看出,目前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国际先进水平也仍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在课程建设方面,专业结构、课程设置缺乏国际通用性,教材建设水平落后

我国高校目前的专业设置仍大量以行政为主导,以学科逻辑发展为基础,专业划分过细,口径不宽,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灵活度不够。虽然近年来高校设置专业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却又容易走到急功近利的极端,用过去的专业课程改头换面套上时髦的名称来迎合市场,但对学科的发展建设并没有实质意义。而各地如火如荼的课程建设工程中,也同时存在着互相照搬照抄、换汤不换药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材建设的实际成效。

在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既积极与国际接轨、又充分考虑本国本校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而教材的更新换代更是需要深入学习学科发展动态和学生的需求,广泛借鉴国外优秀教材,建设具有国际视野和时代精神的教材。

2.2 在人员方面,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的国际化水平都难以适应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

随着近年来留学归国人员的迅速增加,我国高校中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教师人数已有所增加,但其占教师总人数的比重仍然很低,师资队伍很难适应国际化的要求。而外籍教师也绝大多数是低层次的语言教师,且多为一年一聘,并不能满足高校对国际化教师的需求。

较改革开放初期而言,我国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已有显著提高,但普遍仍存在听说能力弱,外语类学生语言好,但缺乏专业知识与研究能力,非外语类学生无法用外语直接学习专业课程等问题。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大学的外语教学主要还是强调应试和考级,应用能力差,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脱节。

科研人员外语能力差,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科研环境开放程度不够,闭门造车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许多高校缺乏培养科研人员对外学术沟通能力的机制,即使科研人员自身的研究能力提高了,倘若缺乏相应的外语水平和对外沟通推介能力,最终也会阻碍对国外最新研究动态的跟踪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另外,一些教师和科研人员仍对国际交流不够重视,认为对外交流只与那些外语水平高的人员有关,而不是自己主动参与、积极创造机会。

2.3 在教育管理方面,管理水平滞后于学科发展

校内各职能部门与教学单位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工作效率不高、缺乏灵活度。许多高校的国际交流多停留在事务性工作和被动接待层面,疲于应付日常琐事。国际交流工作仍以行政命令为导向,缺乏整体战略和自主研究能力。

3 国际交流工作的新思路与新对策

积极开展以学校为主体的国际交流工作,无疑是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直接推动力,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两大方面做好工作。

3.1 对内强化整合

(1)更新观念,有针对性地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发展的趋势下,各文科院校,无论是国家重点大学还是地方高校,都应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而不应认为国际化仅与少数学校或学科有关。同时,在制定长远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分析本校的现状和潜力,进行战略选择和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重点学科、重点教学点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比较优势,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

(2)实现外事部门自身职能的转型:外事部门的工作应逐渐摆脱过去以行政命令为主导,以外事接待和聘请外籍语言教师为主要内容的旧模式,转型成为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前沿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助推器。具体来说,要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深入研究学校内部学科发展、师生诉求和各部门相关需要,以长远发展目标为出发点,适时调整改革交流机制和手续流程,针对实际问题制定有效措施,提高交流质量和工作效率。东南大学国际合作处的陶云老师恰如其分地将这样的转型概括为“从服务型部门向服务加研究型部门转变,从接待型外事向项目型外事转变”[3]。

(3)加强制度建设:应积极完善师生出国手续办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交换项目的选拔考核制度、课程学分转换制度、交流期间的安全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留学生管理制度。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保障各项交流项目的完成质量,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4)加强课程建设:积极建设双语课程、精品课程。双语课程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也能显著培养双语师资,提高教师利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为他们今后出国进修参会打下基础,为提高科研水平创造条件。此外,双语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也有利于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海外高校的交换学生和外国留学生。

(5)通过师资培养提高国际化水平:①应大力培养中青年科研教学人员的国际化水平,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外语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出国参会、进修,甚至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考虑将国际交流成果纳入各教学单位的业绩考核体系,并通过划拨经费资助和与职称评聘挂钩的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参与交流;②应积极培养对外汉语师资,为扩大留学生规模和校际交流形式奠定基础。 转贴于  (6)建立资源信息平台:①针对教师和科研人员,建立出国进修科研项目信息平台,内容可包括教育部各公派出国项目、外国驻华使领馆资助的科教项目、外国合作院校的进修科研项目、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相关项目等等;②针对在校学生,建立学生就业和留学信息中心,统一发布学校所有国际交流项目的基本信息、申请流程和项目特点,收集并宣传合作院校的招生信息和其他合作单位的招聘或实习信息。两大信息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师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国际交流信息,结合自身需求合理规划、及时参与。

(7)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制定派出师生行前教育方案,强调涉外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保证交流人员的素质和交流效果。

3.2 对外主动出击

(1)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组织: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参加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是衡量高校科研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也是其提高科研水平、拓展国际视野、了解学科发展动向,甚至进入国际学术圈的重要机会。而适时适当地加入相关国际学术组织,既可以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又能发展优质的国际合作伙伴,显著提升国际交流活动的层次和效果,是一种前景广阔的国际合作形式。

(2)开拓引智工作新渠道:引智工作长期以来是高校外事部门的主要工作,在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化发展阶段的今天,引智工作更是要努力寻找新思路,开拓新渠道。要积极吸引国际化师资,引进出国留学人员,主动邀请海外合作院校的在职或退休教师通过短期讲学或长期兼职的方式参与教学,提高外籍教师的专业课教学比重,改变许多高校当中外教仅仅只教外语的局面。另外,很多外籍教师来中国不仅是工作,也是为了体验中国文化,所以他们常常会隔一两年就更换工作单位。因此,外事部门应加强与本地甚至外省市兄弟院校的联系,互相推荐外教,共享外教资源,既能提高聘请工作的效率,又能保证聘请的质量。

(3)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全国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由2000年初的30个激增到2009年3月的1100多个。这些合作办学项目既引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又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机会,也填补了国内高校一些专业上甚至学科上的空缺。而对于学校的发展而言,合作办学既可以为国内学校带来一定的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又可以引进先进的课程、教材和学术专家,并在中外教育理念的碰撞中促使我们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因此,各院校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现有合作办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良。已有此类项目的高校,应思考如何提升办学质量,除了追求短期效益,更应充分考虑学校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发展规划,将合作办学与其他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尚未开办合作办学的高校,也不能一味跟风、盲目冒进,一定要在充分考察了国外合作学校或机构的办学资质与声誉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在这一方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与法国合作的中法工程师学院,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与英国合作的中医专业本科项目,都是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与国外资源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成功典范,值得其他高校学习与借鉴[4]。

(4)开展灵活多样的交流与培训项目:在与国外高校和机构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创新思维,积极挖掘非传统合作模式,如开办各类短期非学历合作项目、学分制暑期课程班,探索多边合作模式(两国多校或多国多校等联网式的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互派学生修读学分课程、海外导师辅导制、学生联合做课题等)、学生海外实习项目以及跨学科研究项目等等。

(5)扩大留学生规模:高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生源的国际化。近年来来华外国留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并逐渐由单纯的汉语语言学习扩大到其他专业学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中留学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仍然非常低,这也意味着由留学生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很有限。各高校应加强宣传力度,健全留学生管理制度,挖掘本校特色课程和优势课程的潜力,逐步扩大留学生的规模。

(6)加强校友联络工作:学有所成的校友是高校的宝贵财富,他们掌握大量物质与精神资源,对母校感情深厚,可以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各校应积极完善校友信息库,设立专门的校友联络机构,建立长期联系互动机制,利用校友资源开展国际交流,加强对外宣传,并为学生交流和科研合作等各类项目筹集资金。

(7)引进社会资源:与政府合作、与企业合作、与媒体、学术团体和基金会等相关机构合作。经费不足是全世界高等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国际交流合作可以为我国院校在筹集资金和人力物质资源方面提供平台。例如,与外国政府的教育或文化部门合作,与外国在华或海外企业合作,与各类媒体建立联系,与相关的学术团体和基金会等开展合作等等。社会资源的引进不仅可以填补学校发展所需资金的缺口,也可以为在校师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而学校在引进社会资源的同时,也用自身的教学研究成果回报了社会,长期下来可形成良性互动。

(8)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海外高校或机构开展网络课堂与网络研讨会,即可降低长期交流成本,又可扩大国际交流活动的参与人数和受益面,让暂时没有能力或条件出国交流的师生也能享用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成果。

4 结语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更要继承本国文化,发扬优良办学传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这要求高校的外事部门深入研究,打开思路,挖掘潜力,对内强化整合,对外主动出击,全方位地开展国际交流工作,逐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更好地为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林元旦.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5(1).

[2] 吴坚.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

国际教育交流篇1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文化交流在大学中的作用日益提高。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借鉴世界现代文明的成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大学人才的培养方式,逐步走向国际化,是一条可以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步伐并可获得事半功倍效果的好路子。这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原始创新性不足的瓶颈问题,阐述了大学的国际文化交流职能对增强高等教育的创新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一、从高等教育的职能看国际文化交流及其作用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针对21世纪的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指导原则和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强调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在论及“高等教育的功能”时报告指出,大学的第四项职能是国际合作。报告着眼未来的大目标,从全球范围内透视教育问题,视野广阔,见解独特而深刻。它强调了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学会共处是做人做事的基础,而学习的关键是掌握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应被看成是激发学习的过程,一种终生的整体体验。在一定的意义上,每个人都是终身学习者,这种终身学习不再只是完成某种功利目的的手段,它同时也是人们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知识经济是建立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更新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面对21世纪的挑战,人们有必要对教育重新审视,改变对教育纯功利主义的期望。

大学的任务是探索、创新和传播高深知识,而知识具有普遍性。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文化学术交流成为时代的主题,知识的传播已跨越了国界。大学国际文化交流由于其在文化创新和融合、促进跨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方面的独特优势,已成为大学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项职能。世界许多大学的发展史已充分证明:一所大学的创新力和生命力由其与外界交往的机会与频率、学术文化吸收的强与弱、学术文化所依存的社会活力及活动范围等因素所决定。

据悉,目前已有1130多个国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相呼应,全力推进各自的教育改革。例如,美国大学的教育改革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领域为基本内容,建立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以理智能力为核心,形成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以促进个性自由发挥、能力可持续发展以及心灵世界的完善为课程设置的终极价值取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为顺应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美国许多大学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竞争中,许多创新型国家就是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其提高人才与科技优势的制胜源泉。他们把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推动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制订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就明确提出采用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观念的教学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标准”。他们大量招收外国留学生,将学生出国学习、精通一门外语等均纳入教育计划,调动一切资源支持和鼓励公民与学者的国际交流。前不久,美国还通过立法,计划从2010年开始,每年派出大约100万学生参加海外学习项目。日本则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韩国则专门成立了“21世纪委员会”,将努力提高和增强学生“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和对各国社会、文化知识的理解”作为其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些国家成功的人才战略充分说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均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的必要手段。

然而,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不容乐观。美国《新闻周刊》2006年首次将大学国际化作为评估指标之一,评出了全球100强大学,排在前10位的除了英国的剑桥和牛津大学以外,其余均为美国大学;进入100强的亚洲大学有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的9所大学,中国大陆无一大学入榜。另据2005年麦肯锡报告称:缺少训练良好的毕业生,将会妨碍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这份报告实际上是把国际文化交流及其所起到的作用联系起来,该研究报告根据对83名人力资源执行经理的采访后得出结论,中国每年培养出近160万各类工程师,但与印度25%的大学毕业生具备了去外国公司工作的技能相比,中国这个数字不到10%。报告认为:中国大学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化的、局限于书本和老师传授的方法,英语教学对口语能力也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中国学生在校时难以学到跨国公司所需的实用创新技能和团队精神。报告还预测,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不断扩大业务,他们将面临在中国难以招聘到高质量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及现代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大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才的培养标准、教育发展改革的空间和资源、教育质量的评价与规则等均发生了变化。国际文化交流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在全球化社会中教育发展水平、大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学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中担负着日益重要的职责。为此,高校应从长远发展出发,确立国际文化交流在学校国际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机制的建立和政策的制定中加大国际文化交流的内涵与力度。

二、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解决高等教育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1 高等教育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中国新教育的创新性不足与国际文化交流的不足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症结之一。中国的高等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与体制影响,缺乏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日显:

其一,教育思想和观念缺乏先进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专业化,素质教育滞后;强调单一规格的大一统教育,忽视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

其二,课程设置还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课程体系仍然是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重单学科系统性教学,轻多学科综合性教学。教学内容和教材知识结构单一并常以现成结论为主,缺乏补 充前沿性的新知识。

其三,中国普遍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和科研创新训练不足,难以得到名师指点;教师往往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以及学生对经典的死记硬背,不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学习主要依靠教科书,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许多学生习惯于从书本上找现成答案,学术视野窄,科学思维与判断性思维能力较低,创新意识不强,团队协作能力不强。

其四,正如中科院路甬祥院长所指出的那样,中国高等教育的弱点之一是缺少更广泛深入的国际性教育交流与合作。一是多年来,虽然我国许多高校以国际教育合作推动学科的发展与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的发展还不平衡,渠道不广,层次不高,深度也不够。原因之一是观念陈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体不明,国际化意识不强,相当部分学校和学者缺乏了解国外教育、管理和文化的先进性的机会;其次是教师的整体外语水平不能适应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泛开展;三是我国大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不高,使得在与国外高校的教育合作中较为被动。

2 构建具有国际化意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主要要素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呈现出教育国际化、大学功能一体化、教育信息化、学科交叉综合化的总趋势,尤其是随着中国在全球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已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必须。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促高等学校创新性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学校的教育体系、培养模式和国际化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我们认为,该项工程的有效实施应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师资构成。“办学之道,教师为本”。只有具备国际意识和世界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相关领域前沿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相应要求的人才。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教育水平所积淀出来的人文精神、教育理念、学术思想、科技水平对于我们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因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可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师资和管理队伍的学术、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

其次是课程设置。当前处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和全球意识。学生应掌握一门外语并了解别国文化,除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法律、国际贸易、金融、管理、科技等方面的宽广知识,善于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并合作共事。也就是说,通过国际文化交流促使学生不仅学会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而且具有学科交叉的优势,广阔的国际知识和战略思考能力,能够聚焦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化,能理解和处理快速变化的周围世界。

三是校园环境建设。课程设置除提供国际化的系列课程外,还应提供与国际接轨的跨文化活动环境与平台。招收和派遣留学生,同样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同时注重校园学生构成的多样化和异质性,通过多元化思想的相互激荡和碰撞,激活思维和灵感,并形成创造因素。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了解不同社会和文化间的差异并体会到这些差异存在的价值,视野将大大开阔。

三、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增强高等教育的创新性

1 引智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构建新型的国际教育合作关系

引智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构建新型的国际教育合作关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动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考察访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合作科研;二是通过强势学科的“强强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或联合培养,在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培养等诸方面构建一整套的应对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三是采用长短期结合或特聘、兼职、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聘用机制,把国(境)外高水平专家教授请进来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等。尤其是争取与国境外高校或机构联合共建教学、科研中心或实验室,开展讲学、联合培养、科研、开发的“综合型”引智,推动教学、科技创新和产学研一体化;四是重视外语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专业课外籍教师聘请与各类资源的短期讲学或报告相结合,使各专业开设的外语课程或讲座逐步增加,为师生创造语言环境和开阔视野的机会;五是积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不用出国就可以取到“经”。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引智可达到以引进吸收促创新、开拓教师国际视野的目的,使他们尽快掌握国际上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学术信息,了解处于国际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最新进展,开拓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同时可尽快提高外语应用水平,掌握双语教学技能。

2 赋予鲜明的国际化内涵,加强课程重组整合和文化素质教育

应在课程内容上加快改革,如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学科的课程体系,与国际上通行的学术规范接轨。此外,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仅靠专业教育是难以形成的,辅之以文化素质教育则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意识,为他们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得到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开设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以及课外学术活动,如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以及介绍外国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课程,增设国际学习和研究以及跨文化研究的课程,使学生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注重介绍国外最新科技文化成果和动态,同时增设具有国际性特征的专业选修课。在教材的选用上,尽可能选用国际先进教材。在课程教学安排上,加大双语教学力度,并尽可能多地聘请外国专家和学者前来授课或短期讲学,尤其是充分利用海外政要、知名大学或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著名企业家等资源,邀请他们来访、交流和讲学,逐步建立起海外专家名师课堂,开阔学生视野,创造外语环境。教学计划中尽可能增设国际化的实践环节或合作教育,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境内外的国际交流经历。要大力开展外语教学的改革试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与技巧。

3 积极推进国际间的学生交流与培养

首先,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与国(境)外学习,增加国(境)外学习经历。如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或机构的教育合作,在国外设立学习点,开展双边或多边和多层次的交换生项目,攻读学位、海外实习、技术培训、夏令营、暑期课程、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国际会议、联合培养、国际竞赛等。通过上述素质拓展、学习交流和学位教育等不同途径和方式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而且也促进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更趋于“中西合璧”,为培养有国际背景的创造性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校园环境是学生国际化教育的重要 载体,一方面,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主办的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及其服务工作,参与学校外事活动及服务,到外企实习或培训,参与导师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加强在校中外学生的文化交流,促进国际语言环境的形成,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

4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

目前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包括加强智能发展、加强教学实践性、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三个趋势。

首先,要注意增设适应个性化培养的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国外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鼓励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容许有不同意见。在教学目的上,注重入门的引导,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辨别和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些教学方法都很值得借鉴。我们一方面应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或出国进修学习,另一方面引进国(境)外长短期教师,加强学术交流,潜移默化地促进我方教师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鼓励教师设计一套旨在提高学生的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环节,用课外活动、专题及个案学习、专门设计的作业和实践环节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把创新应用于学习和研究工作上。同时,借鉴和采用国外通行的合作教育方式,开设讨论课、开展各类课内外创新研究活动,使学生接受学科研究方法训练,在合作环境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开阔视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此外,要鼓励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推动课程教学的转型。

其次,提倡中外教授为学生开课,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前沿的进展,激发学生了解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中外教授的进取精神、治学态度、创新意识和研究方法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这一方面,美国大学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尽量安排最有名、最有经验的教授教本科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同时聘请优秀研究生作助教,带领学生分组讨论。又如,建立联合导师制度,学科背景不同的教授以群体教学的方式授课,或联合开设一门跨学科复合课程,为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角和知识结构。有的学校还要求资深教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本科低年级学生开设专题讨论课或独立的研究课程,供学生选修,使学生得以结识优秀的老师,从教授们的研究成果中受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