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病因及治疗合集12篇

时间:2023-05-26 08:55:43

颈椎病病因及治疗

颈椎病病因及治疗篇1

【中图分类号】R752.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079-01

目前,颈椎病已经成为一种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且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成为了严重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的最严重的危险因素。由于颈椎病的症状比较复杂,病程也比较长,其症状表现为缠绵难愈的特点,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电脑越来越普及、生活学习压力的也越来越大,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1 传统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中国传统中医学古典医籍对颈椎病的有关论述,主要散见于“痹症”、“筋病”、“骨痹”、“颈肩痛”、“肩背痛”等条目之下。中国传统中医学对于本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有:

1.1 风寒湿邪侵袭《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淫所胜……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素问?痹论》曰:“风寒湿邪流于筋骨,则疼痛难已”。《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急则目眩以转矣”。《诸病源候论》提出“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由于颈部感受风寒湿邪,使局部气血循行受阻,不能荣养颈椎,可导致椎间盘变性,颈椎失稳,关节错缝,刺激神经根而引起颈椎病。

1.2 外伤蔺道人认为损伤可致“筋骨差爻,举动不能”。即颈部外伤后可遗留关节错位,椎体失稳,引发颈椎病。《医宗金鉴》指出“因挫闪及失枕而项强痛”,说明了颈肩痛是闪、挫所致的筋络、筋膜、韧带、肌肉等软组织损伤以及关节错位造成的症状。

1.3 劳损《证治准绳》云:“颈痛头晕非是风邪,即是气挫,亦有落枕而成痛者……由挫闪及久坐而致颈项不可转移者,皆由肾气不能生肝,肝虚无以养筋故机关不利”。认为诸如闪挫、久坐、失枕等慢性劳损因素均可引起颈椎退变失稳,阻遏气机,气停血瘀痰阻,导致颈项疼痛,清窍失养形成颈椎病。

1.4 颈部姿势不良《张氏医通》云:“有肾气不循故道,气逆夹脊而上,至头肩痛。或观书对弈久坐而致脊背痛”。指出长期低头伏案,颈部负荷过度可致颈椎病。

1.5 颈肌痉挛《证治准绳》说:“颈项强急之证,多由邪客三阳经也,寒搏则筋急,风搏则筋弛,左多属血,右多属痰”。认为颈部肌肉肌力不平衡,易导致椎力学失衡引起关节错位而发生颈椎病。

1.6 筋膜紧张《黄帝内经?经筋篇》云:“足太阳之筋……其病……上引缺盆,胸乳、颈维筋急”“手太阳之筋……其病……绕肩胛引颈而痛……颈筋急”“手阳明之筋……其病……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认为筋膜紧张导致颈项强直引起颈椎病。

2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2.1 动静力平衡失调学说 不少学者[1-2]认为,正常人颈椎平衡通过两方面来维持:1)内源性稳定:包括椎体、附件、椎间盘及相连的韧带为静力性平衡;2)外源性稳定:包括肌肉的调节和控制,这是颈椎运动的原始动力,此为动力性平衡。上述任何一个环节遭受破坏,均可能引起或诱发颈椎正常结构及平衡功能的丧失,从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2.2 退行性变学说 人体颈椎在20~25岁便开始出现退变,学术界普遍认为[3-5],颈椎骨关节结构退行性病变可引起一系列病变:一是由于椎间盘退化髓核脱水、间隙狭窄-韧带松弛-椎体半滑脱。二是椎体缘、小关节、钩椎关节,由于外伤出血,形成骨赘。三是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或后径变窄,引起神经根及脊髓的压迫而产生症状。

2.3 桅杆假说(拉杆天线假说) 脊柱的骨性结构与骨间连接共同形成了帆船的桅杆,而脊柱周围附着的肌肉则好像稳定桅杆的缆绳,各方向相连在桅杆上的缆绳张力均衡,则桅杆稳定;反之则出现倾斜或断裂,在颈椎则表现为曲度的变化和某个方向的侧弯[6]。由于颈部不正确活动姿势(如长期低头),颈部肌肉韧带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引起肌肉防御性痉挛,椎体周围肌群因应力性疲劳损伤,任其进一步发展会加速其硬化、条索状改变的进程,从而使这些肌肉组织丧失其应有的功能作用,颈椎就失去了屏障的保护,加速加重了颈椎的退变[7-9]。

3 颈椎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前中西医都认为颈椎病是难以根本治愈的,疗效标准主要考虑的是病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中医和西医对颈椎病的认识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治疗机理有不同也有相同,但均有一定的疗效。西医针对发病机制,主要采用制动、消炎、镇静、镇痛、牵引等方法,取得一定的效果。西医的治疗特点,是重视椎间盘和骨质的改变,对于重症患者还可以手术进行治疗,这是中医所不及的。但由于西医在诊断标准上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治疗上的不足,治疗上较少考虑软组织因素,较少考虑局部与全身的综合治疗,因此,疗效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中医的特点是注重辨证论治,既针对骨的治疗,也针对筋的治疗,这恰是西医的短处。中医在临床实践中,重视颈部软组织的问题。中医认为,颈椎病是内脏功能减退的表现,是筋骨的退化,筋就是软组织,包括了椎间盘与肌肉。颈椎骨的退化过程是缓慢的,而筋退化和损伤往往是较快和变化的。颈椎病的发病部分与骨质增生改变有关,但也可能无关,单纯软组织的改变,也可出现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而部分病者虽然有骨质的改变,但只对筋进行治疗,亦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中西医辨证论治注重内外的平衡,在内扶助体内的正气,在外调整颈部筋骨的平衡,内外兼治。针灸和按摩是治疗颈椎病中比较有中医特色的方法,两种方法均因有效和简便而得到广泛应用。按摩讲究治疗颈周的筋结,重视整脊手法使颈椎恢复平衡,常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针灸常从远处取穴,通过经络的传导,有针对性地对病变的颈椎部位发挥治疗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刚,陈博来,孔畅.腹针配合旋转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 郭元琦,陈丽仪,符文彬,等.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63例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5,23(3):539-540

[3] 周金香,董华贞,陈文艺,等.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8):66-67

[4] 卢艳玲,汪萍.颈椎病物理因子治疗配合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1):11

[5] 彭全利.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颈椎病96例[J].当代医学,2010,16(25):151-152

[6] 董福慧.临床脊柱相关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9

颈椎病病因及治疗篇2

[中图分类号] R681.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b)-180-02

颈椎病是骨科门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而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又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类型,占颈椎病的60%以上。CSR临床表现以颈项肩臂疼痛为主,伴颈项神经针刺样或过电样麻痛,常向肢体远端部位放射,颈部活动受限,上肢沉重无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临床上广泛采用牵引、理疗、手法按摩等康复治疗,可使CSR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1]。然而仍有少数CSR患者即使经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效果仍不明显,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本文回顾分析入本院行康复治疗的CSR患者的资料,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为改善康复治疗的效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并排除脊髓型、椎动脉型等其他类型的颈椎病及合并颈椎肿瘤、结核、骨髓炎及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2009年1~12月入本院治疗的CSR患者共112例,其中,男41例,女71例;年龄41~72岁,平均(55.2±6.3)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1.4±5.3)个月。

1.2 康复治疗方法

参照张连玉[3]报道的康复治疗方案制定康复计划。①颈牵引:多采用坐位,颌枕吊带法。牵引力方向与躯干呈前倾20°,牵引力开始时为3~4 kg或更大,渐增至10 kg或更大,每次治疗20~30 min,每日1~2次,20次为1个疗程。重症者可卧位牵引,时间8~10 h。②理疗:包括高频电疗,颈后双侧并置或患肢前臂并置,微温或温热量,每次20 min,每日1次,10~20次为1个疗程;热疗,红外线、蜡疗或中药熨敷于颈后部,可与牵引同时进行;超声波治疗,每次2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中频电疗,5~10 W/cm,每次10~15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超声波治疗。③手法按摩:以按、摩、捏、拿手法为主,主要用于缓解肌肉痉挛止痛。每日1次,每次20 min,20次为1个疗程。④还包括运动疗法、颈部矫形器及中医疗法对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

1.3 疗效评价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评价疗效。临床治愈:颈项肩背不适,板紧疼痛,单侧上肢或双侧上肢牵挚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消失;显效:颈项肩背不适,板紧疼痛消失,单侧上肢或双侧上肢牵挚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明显改善;好转:颈项肩背不适,板紧疼痛有所减轻,单侧上肢或双侧上肢牵挚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时轻时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疗效的评定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连续变量以x±s表示。影响因素的分析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有意义者再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

2 结果

2.1 康复治疗的效果

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112例CSR患者临床治愈51例,显效32例,有效10例,无效19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3.0%。总体康复效果满意,但仍有19例(17.0%)患者经正规康复治疗后没有明显效果。

2.2 影响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可能影响CSR康复效果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颈椎骨质增生情况、颈椎间盘突出情况和椎间隙变窄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可知患者的年龄、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有无颈椎骨质增生及有无椎间隙变窄是影响康复疗效的可能因素,而和患者的性别、病程及有无颈椎间盘突出无关,见表1。

2.3 影响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年龄、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有无颈椎骨质增生及有无椎间隙变窄4个因素纳入到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结果可知:该4个因素均是影响CSR康复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治疗前病情越严重、合并有颈椎骨质增生及椎间隙变窄的患者越容易发生康复治疗无效,见表2。

3讨论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变或椎间关节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致使周围组织(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受累,并在临床上引起各种相应症状的一类疾病。大部分颈椎病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优良,仅有小部分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才行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一般经牵引、理疗、手法按摩等康复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但也有效果不佳者。本组分析造成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治疗的相关因素。

本组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有无颈椎骨质增生及有无椎间隙变窄4个因素是影响CSR康复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治疗前病情越严重、合并有颈椎骨质增生及椎间隙变窄的患者越容易发生康复治疗无效。高龄患者康复治疗无效的比率较高,可能和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骨质增生等改变明显有关;同时高龄患者颈椎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及项韧带的钙化越严重、颈椎慢性劳损也越多见也是其主要因素。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也和最终康复效果有关。康复治疗CSR的主要机制是消除炎症、水肿,明显减轻或完全消除临床症状。对于初始病情就比较严重的患者,康复效果必然不佳。同样道理,采用康复的非手术治疗对颈椎骨质增生和椎间隙变窄也没有有效地缓解作用,所有存在颈椎骨质增生和颈椎间隙变窄的患者的康复效果也不佳。

总之,本研究证实:高龄患者、治疗前严重病情、合并有颈椎骨质增生及椎间隙变窄的患者容易出现康复治疗无效。因此,在康复过程中注意以上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有望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大伟,敖莉.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疗效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6):465-466.

[2]孙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6):472-476.

颈椎病病因及治疗篇3

pondylosisJiangQingqi1,ZhangBimeng2,WuHuangan2,etal(1ShanghaiUniversityofTCM,Shanghai200032;2ShanghaiMunicipalInstituteofAcupMoxibustionandMeridians)

[Abstract]Thepresentpaperreviewsacupointselection,treatmentmethodsandcombinedther

apie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romapartsofliteratureaboutacupunctureandmox

ibustiontreatmentofcervicalspondylosis.Itisheldthatacupunctureandmoxib

ustionintreatmentofcervicalspondylosishasadvantagesofmarkedtherapeuticeffect,simplemanipulation,lowerexpensesandlesssideeffects,buttherearesomeproblemsurgenttobedealwithatonceinstandardsofc

linicaltherapeuticeffect,mechanism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actions,andstandar

dizationofacupointselectionfortreatmentandlongtermfollowingupforthepatients.

[Keywords] CervicalSpondylosls/acupther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据初步统计,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颈椎病的高达50%以上。该病症状复杂,缠绵难愈。它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多采用保守疗法。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报道日益增多,均有较好的疗效,现将搜集到的近3年的部分文献资料整理如下。

1 选穴

11 体穴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选取相应节段的颈夹脊穴是针灸治疗颈椎病较为常用的方法,同时又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并结合腧穴的主治特性进行选穴。朱氏等[1]以大杼、天柱、百劳、颈4~7夹脊为主穴,配合局部阿是穴,采用15寸毫针直刺进针。张氏[2]选用颈4~6夹脊穴进行毫针直刺。刘氏[3]用颈2~7夹脊穴,配合风池及患侧的肩井、肩、曲池等穴。胡氏[4]取病变颈椎处的夹脊穴,配用风池、肩井、秉风、天宗、肩、外关诸穴。龚氏[5]取病变部位的夹脊穴配合“纳络取穴法”取值时经和对称经上的络穴。田氏[6]取大椎、平大椎及向上3个椎间盘水平线与小关节外缘连线的交叉点6穴为主治疗颈椎病。张氏[7]轮流针刺①率谷、上星、内关;②风池、百会、太阳两组穴位。董氏[8]单取外关穴针刺,并配合患者缓慢旋转头颈部。吴氏[9]取颈三针(大椎、双侧百劳)为主,随症配穴。于氏[10]选取相应病变颈椎的夹脊穴及阿是穴。滕氏[11]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以颈夹脊为主,随症配用肩、曲池、外关、合谷或肩、小海、外关、中渚等穴。黄氏[12]以风池、颈2~7夹脊穴为主,配合患侧肩井、肩、曲池、合谷等穴。钟氏[13]治疗颈椎病,以颈夹脊、天柱、大椎、天宗等为主穴,随症配用他穴。

12 耳穴

吴氏[14]选颈椎、神门、肝、肾,头痛及肩痛者加枕、肩;头晕者加心;汗出者加交感;有外伤血瘀者加用耳中;若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加内分泌、肾上腺。丁氏等[15]则以颈椎、枕小神经点为主穴,配穴为神门、肾、内分泌、肝。

13 特殊取穴

夏氏[16]等取顶枕带(百会至脑户的条带)上1/3(双侧)(条带是指百会至脑户的连接左右各旁开05寸的治疗带)、顶后斜带(络却至百会的条带)(病灶对侧)、额中带(神庭起向下1寸的条带)、顶中带(前顶至百会的条带),头晕重加颞后带(率谷至角孙的条带)、痰湿盛加额顶带(神庭至前顶的条带中1/3)。乔氏[17]以透刺法治疗颈椎病,方法是在两侧斜方肌外缘,平颈椎棘突下(通常平颈4~7棘突)压痛最明显处进针。毫针刺入后,针尖经斜方肌前向椎间孔方向作横向透刺,以得气为准,并随症配用其他穴位。陈氏[18]以腕踝针治疗颈椎病患者。进针点在双腕部上4、上5、上6(腕部腕横纹上二横指绕内关与外关一圈处)。徐氏[19]运用颈经验穴埋线治疗颈椎病患者,标定颈穴1与颈穴2(分别位于C5和C7棘突旁开15寸处,均为双侧)。

2 治疗方法

21 针法与灸法

朱氏等[1]以大杼、天柱、百劳、颈4~7夹脊为主穴,配合局部阿是穴,采用15寸毫针直刺进针,得气后接G6805Ⅱ型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每分钟15次,留针25min治疗颈椎病30例,结果痊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8例。张氏[2]选用颈4~6夹脊穴毫针直刺,以针感向上肢放射为度,治疗63例颈椎病患者,痊愈13例,显效20例,好转27例。常氏[20]采用针刺结合局部穴位涂药加灸法治疗颈椎病,方法是针刺风池、大椎、颈夹脊穴、颈部阿是穴、外关等穴。王氏[21]治疗40例颈椎病患者,用2~25寸毫针直刺相应夹脊穴,以针感向颈、臂部放散为宜,然后接G6805型电针仪,以连续波,频率15Hz刺激,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20分钟,治愈23例,显效8例,有效7例。张氏[22]运用电针治疗颈椎病患者54例,方法是根据病变部位选取相应的颈夹脊穴,每次取2~3对,针刺得气后,加70IDMB型电麻仪,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留针15~30分钟。结果:临床治愈8例,显效38例,有效7例。靳氏[23]取大椎及相应病变椎体处的颈夹脊穴3对针刺,待有针感传至患侧肩背、前臂、手指后,接G6805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出针后,再配合颈椎枕颌牵引。治疗87例颈椎病患者,治愈48例,显效13例,有效24例。乔氏[17]以透刺法治疗颈椎病86例,方法是在两侧斜方肌外缘,平颈椎棘突下(通常平颈4~7棘突)压痛最明显处进针。毫针刺入后,针尖经斜方肌前向椎间孔方向作横向透刺,以得气为准,并随症配穴,结果治愈65例,好转19例。王氏[24]治疗482例颈椎病,选用风池、颈夹脊穴、阿是穴常规针刺并施温针灸,灸后去艾灰起针。王氏[25]以艾炷灸其椎体邻近穴位为法治疗16例患者,以有热感或有热传导者为良,30日为一疗程,结果治愈5例,显效7例,减轻3例。

22 耳穴疗法

用75%的酒精消毒耳郭后,将消毒过的王不留行籽用05~2cm大小的医用胶布粘在相应的穴位上,以单手拇指揉压2分钟左右,手法由轻到重,使耳郭有酸、胀、灼热感,但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嘱患者每日按6~7次,每2日换1次王不留行籽,并换耳郭,8次为一疗程。

23 穴位注射疗法

岳氏[26]取颈4~7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其中神经根型配合肩、肩贞、臂、外关、曲池;椎动脉型配合风池、百会。每次治疗选颈夹脊穴1~2对,另加配穴2~3个,以5号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缓缓注入药液(维生素B12注射液与当归注射液的混合液)05~10ml,治疗本病72例,痊愈42例,显效25例,有效5例,于氏[10]选取相应病变颈椎的夹脊穴及阿是穴,并随症配穴,用7号针头分别吸入当归注射液与维生素B12注射液,并将药液混匀针刺上述穴位,出现得气感后,缓慢注入药液,每穴05~10ml,收治72例患者,治愈23例,显效26例,好转17例。王氏[24]治疗482例,选用风池、颈夹脊穴、阿是穴常规针刺并施温针灸,灸后去艾灰起针,再选择2~4穴进行穴位注射,即用10ml注射器吸入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B12注射液(按2∶1比例抽吸)快速进针,得气后每穴注射1~5ml药液。治愈420例,好转48例。胡氏[27]用注射器抽取醋酸曲安缩松混悬液2ml(20mg)及2%利多卡因注射液,针刺双侧百劳穴,得气后每穴注射混合液2ml,共治32例,治愈15例,好转16例。

24 穴位埋线疗法

徐氏[19]运用颈经验穴埋线治疗120例。方法:先令患者俯伏坐位,标定颈穴1与颈穴2(分别位于C5和C7棘突旁开15寸处,均为双侧),用2%利多卡因作穴位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剪取0~1号铬制羊肠线3cm,用小镊子将其穿入制作好的9号腰椎穿刺针管中,垂直快速进针。当针尖达皮下组织及斜方肌之间时,迅速调整针尖方向,以15°角向枕部透刺,寻找强烈针感向头部或肩臂部放射后,缓慢退针,边退边推针芯,回至皮下后拔针,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创口贴敷固定,1次为一疗程,15天后行第2疗程,共治3个疗程,临床痊愈72例,显效24例,有效17例。

25腕踝针疗法

陈氏[18]以腕踝针治疗105例颈椎病患者。进针点为腕部上4、上5、上6(腕部腕横纹上二横指绕内关与外关一圈处),针尖呈30°角刺入皮肤后将针放平,紧贴皮肤表面沿直线进针,进针时要求阻力小,进针深度一般为平刺14寸。26 头针疗法夏氏[16]等取顶枕带(百会至脑户的条带)上1/3(双侧)(条带是指百会至脑户的连接左右各旁开05寸的治疗带)、顶后斜带(络却至百会的条带)(病灶对侧)、额中带(神庭起向下1寸的条带)、顶中带(前顶至百会的条带),头晕重加颞后带(率谷至角孙的条带)、痰湿盛加额顶带(神庭至前顶的条带中1/3)。取30号15寸针斜刺,施小幅度提插泻法,行针时配合患者头部前后左右自主运动,留针2~12小时。

27 其它疗法

刘氏[28]使用PK2型低频电磁综合治疗机治疗84例颈椎病患者,选择全波型、电压70V、频率50Hz、3号磁头(直径10cm),令病人侧卧,磁头直接与颈部阿是穴垂直相交,用沙袋予以固定。场强003~004T(300~400GS)。余氏[29]在大椎穴处用七星针叩刺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微微出血为度,再拔1号大火罐,留罐10~15分钟后起罐,共治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痊愈17例,显效27例。

3 综合疗法

唐氏[30]采用针刺加醋湿热敷法为主,佐以按摩治疗颈椎病86例。醋敷法是取45cm×85cm纱布米醋浸湿后敷贴于颈椎部;针刺取大椎、风池、大杼、肩井、曲池、外关、合谷等穴;按摩主要是以理筋法按摩肩胛冈内缘条索状硬结,捏脊,局部肌肉放松手法等。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58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杨氏[31]采用针刺加穴位敷贴治疗86例,方法是将86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寒湿阻滞、气滞血瘀型和肝肾不足、气血两亏型,分别给予身痛逐瘀汤、独活寄生汤,上述诸药研末后醋调敷贴于压痛点、大椎等处,并配合针刺相应病变颈椎夹脊穴、大椎、风池、安眠等穴。每日针刺,敷贴1次,10天1个疗程。结果治愈35例,好转46例,无效5例。常氏[20]采用针刺结合局部穴位涂药加灸法治疗68例,方法是先针刺风池、大椎、颈夹脊穴、颈部阿是穴、外关等穴,然后用毛笔蘸取药液(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丹参、乳香、没药、防风、羌活、独活各3g,元胡6g,研末加入350ml米醋,浸泡48小时,浸泡期间每隔4~8小时搅动药物1次,使药物得到充分浸泡,48小时后药液即可使用)涂于颈夹脊穴、阿是穴及大椎穴周围,再将艾条切成数个2cm长的小段,把艾灸盒放于颈部,使得针刺留针的同时配合颈部艾条熏烤,留针30~4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可休息2~3天,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27例,好转40例,无效1例。许氏[32]应用针刺、穴位注射、推拿等方法治疗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愈56例。王氏[33]用挑刺、火罐、中药药枕等方法治疗50例,治愈率达72%。

4 问题与展望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其它型五种。其中,颈型是症状最轻的一种,临床取穴以阿是穴为主,治愈率最高;而神经根型是发病最多,症状最复杂的一种,选穴则以颈夹脊穴为主,并多配合电针及穴位注射治疗,效果较理想;椎动脉型和脊髓型的临床疗效则相对较差,针灸仅能缓解症状[34,35]。针灸治疗颈椎病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费用低、副作用小等优点,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但在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中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①在疗效评定问题上,主要依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及一些体征的改善情况来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没有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所以有效率从703%到987%,差异很大。这种评判标准客观化程度低,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相互之间的可比性差。②文献报道主要偏重于临床观察,而涉及针灸治疗颈椎病机理研究的文献较少。针灸在镇痛、抗炎等方面具有优势,借鉴针灸学其它研究领域的一些实验方法、技术及思路,从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的调控水平开展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机制研究,对临床疗效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③对临床上治疗本病有效的腧穴进行筛选,应用生化、免疫学等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其作用规律,分析针灸效应的持续时间、刺激强度等影响因素,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④针灸治疗颈椎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这一点已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对开展远期疗效的观察、随访,还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针灸治疗颈椎病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对有关穴位进行筛选,尽量做到规范化,并就针药结合以提高疗效(特别是远期疗效)等问题展开一系列探讨。

5 参考文献

1 朱毅,吴焕淦,蒋和鑫.电针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现代康复,2000;4(2):294

2 张毅明,熊飚.针刺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疗效分析.上海针灸杂志,1998;17(1):19

3 刘晓敏.对应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8;18(10):598

4 胡卡明,金平林.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德国人颈椎病神经根型30例.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4):32

5 龚丹.针刺夹脊穴加“纳络取穴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中国针灸,1998;18(7):445

6 田永红,等.针刺治疗颈椎病.内蒙古中医药,1998;2:37

7 张卫.针刺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2例.陕西中医,1998;19(10):463

8 董建.针刺外关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国针灸,2000;20(1):38

9 吴琛.颈三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0例疗效观察.

江苏中医,1998;19(10):34

10 于东歌.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72例.针灸临床杂志,1998;14(3):44

11 滕斌权,邹淑凡.夹脊与循经取穴加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针灸临床杂志,1998;14(1):21

12 黄国明.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132例.按摩与导引,1999;15(4):19

13 钟山.电针配走罐治疗颈椎病72例.针灸临床杂志,1999;15(5):28

14 吴耘生.综合治疗颈椎病231例分析.按摩与导引,1999,15(2):30

15 丁东海,丁东辉.按摩配合贴耳穴药物渗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按摩与导引,1999,15(5):20

16 夏阳,王朝阳.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6例.针灸临床杂志,1999;15(9):41

17 乔成安.透刺法治疗颈椎病86例.四川中医,1999;17(4):53

18 陈世忠.腕踝针治疗颈椎病105例.中国针灸,1999;19(5):318

19 徐三文,汪厚根.穴位埋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1998;18(5):267

20 常静玲,李凤婷,宋兰萍.针刺及局部穴位涂药加灸治疗颈椎病68例.中国针灸,1999,19(6):341

21 王升旭,赖新生.电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针刺研究,1999;24(3):227

22 张玉珍,胡超巍.电针治疗颈椎病54例.黑龙江医药,1999;12(4):248

23 靳建宏,刘丰艳.电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87例.中原医刊,1999;26(4):45

24 王光月,屈凤林.穴位注射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椎病482例.中医杂志,1998;39(12):741

25 王增聚,等.艾灸配合颈通冲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6例的临床报告.针灸临床杂志,1999,15(1):54

26 岳玉华.颈夹脊穴注射为主治疗颈椎病72例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1999;15(1):26

27 胡纪原,韩咏竹.水针百劳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1):38

28 刘宝环,董春哲,等.电磁疗法治疗颈椎病84例疗效观察.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9;25(5):669

29 余梅英,柴兆璋.七星针叩刺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上海针灸杂志,1998;17(2):46

30 唐琼.针刺、醋敷、按摩并治颈椎病86例临床体会.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10(4):155

31 杨晋红.针刺加穴位敷贴治疗颈椎病86例的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1999,15(1):14

32 许剑波.综合运用推拿针刺穴注治疗颈椎病96例.中国民间疗法,1999;5:27

颈椎病病因及治疗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74-01

颈椎病是由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追关节损伤等原因引起的颈部软组织与颈椎平衡失调,对颈部的血管、神经、脊髓产生刺激和压迫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患颈椎病的以中老年人为多。在当前颈椎病的发病年龄逐渐走向年轻化。该病病程较长,治疗后容易复发。病的症状表现不一样,有的颈部变硬、颈后、颈背及上肢酸痛有的手指尖麻木不适。有的头晕、眼花视物不清等。我们基层医院检查颈椎病主要依靠X线拍片来检查诊断。下面将我们诊治的39例青年颈椎病患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总结、分析报告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1 一般资料

本组39例青年颈椎病患者中,男性有25例、女性有14例。发病年龄均在25岁-32岁之间。其中:25岁的有3例、26岁的有2例、27岁的有4例、28岁的有6例、29岁的有5例、30岁的有7例、31岁的有4例、32岁的有8例。

2 临床表现

本组39例青年颈椎病患者中,有22例临床表现为颈部不适、活动不灵活,肩背部酸痛;有17例临床表现为:颈部有硬感、活动受限、头晕头痛、上肢及躯干无力、手指尖麻木等。

3 X线检查

本组39例青年颈椎病患者颈椎拍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发生异常、变直、椎间孔变扁、椎间隙变窄,侧位片上显示颈椎体前缘略呈唇样改变,个别的有项韧带钙化。

4 讨论

颈椎病是颈椎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病。患颈椎病的多为中老年人,青年人少见。但目前发现青年人患颈椎病的也不少,有逐渐上升趋势。今年上半年我们就诊治了39例青年颈椎病。颈椎病在临床上一般分为四型,即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以神经根型为常见,但各型之间常合并发生。根据影像学表现,发现老年人颈椎病多为退行性病变,如:骨质增生、椎间孔变扁、椎间隙变窄、椎间盘突出等,多为软骨性改变,而青年人颈椎病多以非软骨性改变,如生理曲度改变等。青年颈椎病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由发育因素导致的颈椎病:如椎管狭窄、颈椎小关节失稳。②由损伤因素引起的颈椎病:颈椎外伤史,长期低头姿势造成颈肌劳损,使韧带松弛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等,压迫刺激椎动脉、硬膜囊而产生一系列症状。③由年龄因素导致的颈椎病:中老年人颈椎病发病率最高,但目前来看,青年人的患颈椎病发病率也逐渐有上升趋势,我们必须要严加防治。④不良习惯导致的颈椎病:如整天打麻将、成天玩电脑、长时间开车、各类会计、统计、长期伏案工作者,均可导致颈椎病发生。⑤职业性因素导致的颈椎病:如长期处于低头,固定不动的位置工作,使颈椎周围的肌肉及软组织会发生痉挛性改变,导致生理曲度变直,长久以往,颈椎就发生代偿改变:如项韧带钙化、骨质增生、椎间盘弹性减退,甚至突出、椎间孔变扁、椎间隙变窄等,严重的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导致颈椎病发生。

5 影像学特点

颈椎病的X线表现主要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棘突偏歪,生理曲度变直或后突,椎体及钩锥关节增生,椎间隙及椎间孔改变,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变扁,小关节及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及骨质增生,项韧带不同程度钙化等。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是青年颈椎病患者的主要X线表现特征,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定期检查颈椎有无病变,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颈椎病对人们的担心和困扰的重要保证。X线检查颈椎病是首先方法之一,也是最普通最常规的检查方法,它对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钩突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形、生理曲度变直后突、椎体滑脱及项韧带钙化等均有定性的重要的诊断意义和价值。

颈椎病病因及治疗篇5

Abstract Now days,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ressure of life,the incidenc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also gradually increased,and the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Because the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an cause compression of the vertebral artery,the clinical symptoms are more serious and the life affects are more huger.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researches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are more and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Key words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Treatment;Progress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临床常见、多发的颈椎病类型。本病的发病机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颈椎节段失稳;②机械压迫椎动脉;③交感神经受刺激,颈部软组织的劳损与退行性病变是引起这些交感神经兴奋的主要原因;④椎动脉血管本身的硬化、痉挛和闭塞[1]。目前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较多,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就近10年来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研究进行总结、分析。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通过推拿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推拿能够产生多种方面的作用,如通过推拿动作能使患者的椎间韧带、关节囊以及颈椎发生适当的位相变化,从而使一些错位的小关节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如此就能够缓解或者完全解除由于它们错位而对椎动脉所造成的挤压,这样不仅能够使颈椎部位的小关节和椎动脉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而且改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对颅内的血液供应。此外,推拿时我们可以对患者的颈肩部的肌肉软组织进行放松,此种放松手法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患者解除颈肩部的肌肉酸痛,并且能够使患者颈肩部的血液循环加以改善。但这种放松手法不能用于治疗患者由于骨增生物和关节错缝对椎动脉所造成的挤压刺激,若要治疗有这种病情的患者,我们一般采用的是旋转手法。旋转手法与传统的单纯放松手法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作用,能够解除患者错位的关节组织对椎动脉的挤压刺激而恢复颈椎内外的平衡,从而使得旋转手法成为我们在临床中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2]。

王氏研究证明[3],经穴疏导推拿手法不仅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很大的改善作用,能够让患者错位的微小关节或异常的生理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还能够让患者的基底动脉和左、右椎动脉的血流速度增加。李氏等研究表明[4],脊柱微调手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但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好转,而且能够使患者的体征、颈椎动脉痉挛指数和寰枢关节的位移指数等方面得到明显的好转。黄氏等观察推拿旋扳手法(治疗组)与牵引治疗(对照组)椎动脉型颈椎病[5],治疗组治愈率53.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23.3%,总有效率80.0%。陈氏等研究发现[6],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部分指标和血清ET水平明显下降(P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毫针法:张氏等采取百会、颈夹脊穴、风池、大椎、风府、内关、太冲进行针灸治疗[10],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推拿的方法,在治疗2个疗程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针灸。詹氏采用风池、大柱、大椎、百会、增生颈椎及上下椎旁夹脊穴[11],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

电针法:鞠氏研究表明[12],夹脊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明显改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刘氏研究表明[13],电针疏密波和电针连续波均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和提高生命质量,但电针疏密波临床疗效优于电针连续波,并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故电针疏密波可作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波形优选方案。

温针法:程氏等将20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4],每组100例。治疗组在颈夹脊穴和风池穴温针灸后,配合坐位拔伸手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嗪胶囊。采用CSA症状评分标准和眩晕问卷调查表(DHI)在治疗前后进行记录,获得治疗前后眩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颈痛、旋颈试验等症状评分及DH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旋颈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DH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

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椎牵引能纠正颈椎失稳、关节移位、颈椎间隙及椎间孔狭窄,解除颈部肌肉紧张或者痉挛,松解变性软组织的黏连,平衡颈部肌肉应力[16]。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牵引方法有持续牵引法和间歇牵引法,常用的有坐位和卧位。王氏等研究5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7],治疗组28例采用颈椎牵引加动点定位旋扳手法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颈椎牵引加西其汀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药物治疗方面以活血化瘀类中药、中成药及改善脑供血类西药为主。有内服、静脉输注、外用等多种用药途径,研究表明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裴氏采用内服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92.2%[19]。胡氏等研究采用颈灵合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90%(治愈率38.7%)[20]。吴氏研究表明,活血止眩汤配合三步推拿法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21],调节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ET、CGRP浓度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多项研究采用口服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22]。

其他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其他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见方法还有神经阻滞术、针刀治疗等,临床文献研究发现亦取得了一定疗效。胡氏等研究显示[23],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眩晕进行评分,并且对治疗前后的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了比较,结果各项指标均显示为治疗后较治疗前有着明显的改善。并且,如果把推拿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起来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比单纯的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更为有效。孙氏等研究证明小针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大脑供血情况[24],同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张氏研究表明[25],针刀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1.11%,且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疗法。且针刀治疗的刺激较强,疗效维持时间长,效果好。但因临床研究质量上存在不足,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性值得商榷,没有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通过对近10年来的文献资料研究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众多,但仍以推拿治疗为主,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但具体手法各异,缺乏规范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 王勇,沈峥嵘.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6,27(6):501-505.

2 王海梁.经穴疏导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3 陈立民,姚猛,孙崇毅.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安全性[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2):98-99.

4 李秀彬,王立新,李正祥,等.脊柱微调手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10-12.

5 黄锦军,庞军,雷龙鸣,等.辨证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9,20(1):43-45.

6 陈军,李静.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一氧化氮与血清内皮素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8):2028-2029.

7 井夫杰,张静.益脑推拿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06,(1):39-41.

8 张盛强,石星,张继平.穴位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医正骨,2005,(8):11-12.

9 向虎,李国学.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26(9):154-155.

10 张炎华,刘文静.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9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9):17-19.

11 詹春芳.针灸为主治疗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148例[J].航空航天医药,2009,20(1):44-45.

12 鞠丹.夹脊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2):32-33.

13 刘颖.不同波形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14 程少丹,罗金寿,陆念祖,等.温针灸配合坐位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对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2,(6):410-413.

15 刘光,杨园,陈武杰,等.温针灸合中药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31(4):53-56.

16 赵强.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46.

17 王少伟,郑志辉,李伟居.动点定位旋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1(8):47-48.

18 金伟,贾东奇,李曦光,等.仰卧位手法牵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运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4):1173-1175.

19 裴旭海.推拿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5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1):51-52.

20 胡卫玉,刘智宇,杨松柏,等.颈灵合剂配合推拿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5):856-859.

21 吴皖.活血止眩汤配合三步推拿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液流变学及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1,(11):22-24.

22 李春成.通督益脑推拿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山 东中医药大学,2012.

颈椎病病因及治疗篇6

老陈因为一侧颈肩痛便去一家医院做了X线检查,结果发现自己患有轻度的颈椎间盘突出。他以为自己的颈肩痛是由这种病引起的,就开始进行颈椎牵引治疗。一晃两年过去了,老陈不但没有治好颈肩痛,反而因为大小便失禁住进了医院。医生经过详细的检查确诊他患的不是颈椎病而是颈胸段脊柱的软骨肉瘤。

正解:由于X线检查只能反映人体骨骼和骨关节的结构变化,所以它只能作为诊断颈椎病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而不能将其视为确诊颈椎病的唯一手段。目前,临床上对于颈椎病的确诊,主要看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与其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否吻合。因此,大家千万不能仅凭一张X线检查单就断定自己患了颈椎病。

颈部活动时出现弹响就是颈椎病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问医生:“我的颈部每次左右转动时,就会发出‘啪啪’的弹响声,尤其在长时间低头工作后,这种表现更加明显,而且每次响过之后颈部就舒服多了。请问,我是不是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医生便问他:“除了在活动时颈部会出现弹响外,你还有什么症状?”他说没有了。之后,医生为他做了身体检查,结果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于是,医生就告诉小伙子,他没有患颈椎病。

正解:人们在活动时颈部出现弹响,主要有以下两种可能:①可能是人体椎体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关节囊等)在滑过椎体骨骼时发出的声音。②可能是关节腔挤压空气的声音。当人们将头转向身体的一侧时,另外一侧的颈椎小关节就会张开,导致小关节腔内形成负压环境,使溶解在其周围组织液中的气体进入小关节腔。当人们将头部转向反方向时,刚才张开的小关节腔就会闭合,并将之前进入小关节腔的气体挤压出去,这时就会产生弹响。当然,颈部在一些病理情况下也会出现弹响,如发生颈韧带钙化(此病多发在中老年人身上)等。所以,一般年轻人在活动颈部时若出现了弹响大可不必紧张,但中老年人若出现了上述症状,则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颈椎病患者都可以进行按摩治疗

前几天,王女士因颈部疼痛且伴有左上肢麻木去医院就诊,医生经过检查后确诊她患上了颈椎病,并建议她进行牵引治疗。可是她的邻居却建议她去做按摩治疗,还说自己曾经也患过颈椎病,用了无数的方法都没有治好,最后还是用按摩疗法治好了颈椎病。王女士很心动,就去找了一位按摩技师进行治疗。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按摩,她的颈部疼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腿脚麻木、血压波动等症状。她又急急忙忙去医院就诊,医生说她之所以会在按摩后出现上述症状,主要是因为她患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此型颈椎病不适合进行按摩。

正解:很多人都知道按摩对颈椎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并不是所有的颈椎病都能采用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上根据病因的不同,将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6种类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是绝对不能进行按摩的。因为这3类患者进行按摩极易压迫患处的神经,导致患者出现颈肩酸麻胀痛、僵硬、四肢麻木、血压波动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导致截瘫。

非手术疗法也可以治愈颈椎病

颈椎病病因及治疗篇7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 是因椎间盘变性、突出, 颈椎骨质增生, 韧带钙化等蜕变而造成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被刺激受压引起头痛、头晕、颈肩上肢部疼痛发麻、胸痛甚至是下肢痉挛性瘫痪等的一种病变。颈椎综合症一般多发于40 岁以上年龄者; 或长期从事伏案工作者, 如电脑操作员、绣织工人、文职工作者等; 或经常从事颈肩部负重者,如体操运动员等。

根据不同临床表现颈椎病分为五种类型: ①神经根型表现为颈项疼痛, 向上可牵至枕部及后脑, 向下可牵至到肩背及向上肢放射, 肌力减弱, 手指麻木, 持物无力。②脊髓型表现为颈项疼痛不明显, 四肢僵硬麻木, 进行性无力, 下肢症状的出现早于上肢。③椎动脉型表现为颈肩痛或枕区痛, 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及视物模糊。④交感神经型表现为枕部痛连及头痛或偏头痛, 眼窝胀痛, 视物模糊, 心悸, 胸闷, 四肢发凉, 局部多汗, 手指端发红发热, 舌麻等。⑤混合型临床上出现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者。

1 治疗方法

1.1 牵引适用于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颈椎病, 可以缓解疼痛, 减小椎间盘压力, 缓解神经根受压。倪红联[1]等认为对CSA 患者的颈椎牵引应选择地进行,用“颌枕带轻重量间断性牵引”对47 例颈椎不稳的CSA 患者进行牵引治疗, 效果显著。龚星军[2]等人采用颈肩牵引, 手法松懈, 俯卧旋转, 手法拔伸, 圆枕疗法, 对108 例2 个疗程后治愈67 例, 好转35 例, 无效6 例, 总有效率为94.4%。邹越彬[3]等人采用JOYIIB型多功能颈椎治疗仪进行为时10~20min 重量为体重10%~20%重量牵引结合推拿手法对风池穴、颈夹脊穴、肩井、颈椎椎旁压痛点、颈肩部、肩胛骨内侧缘、上臂、前臂等处采用揉、接、点、拿等手法, 配合局部滚摩擦法。

1.2 推拿和按摩具有通经活络、协调阴阳、正骨理筋、消肿散瘀、解痉镇痛的功能, 能改善局部血液供应, 解除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 分离软组织粘连。力量由轻到重再到轻, 由浅入深。幅度由小到大。以患者耐受为度。力求做到柔和、深透、连贯、流畅、沉稳、着实、简捷、高效。张少全[4]采用肩背痛区滚法5min, 痛点揉法、弹拨法5~10min, 颈夹脊、风池、风府、肩井、天宗及背部阿是穴施点按法对137 例患者治疗, 治愈98 例(71.4%), 好转35 例(26.27%), 总有效率为97.81%。吴鑫亨[5]取穴风池、天鼎、大椎、肩中俞、肩井、天宗、肩贞、曲池、手三里、合谷(头疼痛眩晕加印堂、头维、太阳、率谷等: 视物模糊、目胀加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 配以按、揉、拨、拿、动为主, 搓、捏为辅的纯手法治疗238 例患者。治愈212例(89。08%), 显效18 例(7.56%), 总有率99.16%。杜桂琴[6]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包括局部按摩、针灸、拔火罐, 口服氯唑沙宗片1 片/1 次, 3 次/1 天, 或芬必得1 片/1 次/1 天, 在此基础上加颈椎和颈部肌肉足底反射区按摩, 在相应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结果发现疗效明显且复发率(36.8%) 低于对照组(52.9%)。韦贵康[7]采用一系列手法对颈椎进行整合。手法包括: 调骨类、理筋类和对症类。调骨类用于骨关节轻度移位患者, 理筋类用于软组织损伤者, 对症类用于一些突出症状患者。2~3 天做1 次, 7~10 天为1 个疗程, 1~2 个疗程疗效显著。

1.3 针灸针刀治疗是在治疗处刺入, 到达病变处进行轻微切割、剥离, 疏通经络, 顺畅气血, 从而达到止痛去病的目的。汤国祥[8]等以针刀为主治疗颈椎病, 治愈率为89.6%, 有效率为96.9%o 吴素芹[9]采用针刀治疗+封闭治疗+正骨手法治疗顽固性颈椎病,总有效率为86.5%o 柯于麟[10]运用TDP+电针、手法治疗, 再辅以静滴丹注射液等综合治疗椎动型颈椎病152 例, 显效115 例, 总有效率100%。

1.4 理疗目的是活血化瘀、镇静止痛、缓解痉挛和加强保护性抑制。理疗可加速炎症水肿消退, 改善神经血供, 松弛肌肉。朱随芝[11]等人用针刺和醋疗20~30min,治愈率94%, 总有效率为100%。陈庆法[12]采用北京产YYD- 335 型音乐电治疗仪, 电极并置于C6 以上横突体表, 选用迪斯科现代曲、西班牙斗牛士和广东音乐走马等乐曲, 每天1 次, 每次30 分钟,10 次为1 疗程。120 例患者治愈81 例(70.9%), 有效32 例(26.6%), 无效3 例(2.5%), 疗效比对照组颈带牵引显著。

1.5 围颈和颈托目的是使颈椎制动、牵张, 缓解肌肉痉挛, 巩固疗效。谢志强[13]等人采用低温塑板为材料的颈托, 使颈椎相对固定, 佩带后颈椎前屈、后伸及旋转动作均限制在10~15 度。佩带1 小时休息1 次, 间隙做颈颈部前屈、后伸、旋转动作, 并重复5~8 次。除进食、睡觉、洗漱均佩带, 持续2 月。治疗有效率为87.5%, 显著于常规治疗组(药物、理疗等)87.5%。郭丁选[14]等人采用中药液(透骨草、伸筋草、红花、当归、天麻、川芎等30 味)置于颈部, 开启自行研制的电围颈治疗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每次30分钟, 每天1 次, 15 次为1 疗程。结合小针刀在颈部压痛点、结节或条索状物进行剥离松弛, 解除肌肉痉挛及神经血管卡压状态。110 例患者治愈83 例(75.5%), 好转27 例(24.5%), 总有效率100%。

1.6 药物药物治疗是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清热凉血为主。钟康华[15]采用2%利多卡因5ml、曲安萘德40mg、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mg、生理盐水10ml 等药物对颈椎患侧注射, 1 次注射一侧,1 周注射1 次, 最多不超过3 次。51 例患者治愈30例, 占58.8%, 显效16 例, 占31.4%, 有效5 例, 占9.8%, 总有效率为100%o 范东[16] 采用中药(钩藤25g, 葛根30g, 天麻10g, 川芎10g, 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0g, 赤芍10g, 茯苓10g, 泽泻l0g, 半夏10g, 丹参15g, 白术l0g)结合针刺百会、风池、肾俞、

脾俞、内关、关元、丰隆、足三里等穴位对50 例患者治疗, 治愈30 例, 占60%, 显效18 例, 总有效率96%。

1.7 西方手法

1.7.1 关节松动技术(jioint mobilization): 是澳大利亚的麦特兰德(Maitland)主创, 所以称为Maitland 手法, 又称澳式手法[17]。主要手法程序为: ①分离牵引,一般松动, 缓解疼痛; ②垂直按压棘突, 增加颈椎屈、伸的活动范围; ③垂直按压横突, 增加颈椎旋转的活动范围; ④垂直松动椎间关节, 增加颈椎侧屈和旋转活动范围; ⑤侧方推棘突, 增加颈椎侧屈的活动范围; ⑥后伸摆动, 增加颈椎屈、伸的活动范围; ⑦侧屈摆动, 增加颈椎侧屈的活动范围; ⑧旋转摆动, 增加颈椎旋转的活动范围。雷迈[18]采用Maitland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7 例, 治愈49 例, 好转5 例, 无效3 例, 有效率94.7%o 雷迈[19]采用Maitland 手法治疗椎动脉颈椎病, 每日1 次, 每次30 分钟, 10 天为1个疗程, 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疗法的对照组。

1.7.2 麦肯基(Mckenzie)治疗技术: 是由新西兰治疗师Robin Mckenzie 创立的, 主要通过姿势矫正和医疗体操来治疗颈腰痛的方法。引进力学原理主要靠患者自己完成练习, 感受痛区或痛点。出现“向心化”现象, 说明治疗所采用的运动方向或是正确的,如果疼痛向外周扩散, 则治疗是错误的[20]。预防是麦肯基一大特点, 因为预防的重要性不亚于治疗。彭小文、张盘德[21]采用Mckenzie 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回缩位置做颈前屈、后伸、旋转, 停1 秒后回中立位。患者不能自行完成的医者帮助其完成。1 年后复发率5.8%低于传统推拿治疗的对照组22.6%o赵强、肖少华[22]毛玉容、黄东峰[23]认为Mckenzie 治疗法效果优于其他常规治疗法。章岩、高恒强[24]认为Mckenzie疗法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法率低于对照组, 并且在预防颈椎病中作用明显。

2 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注意事项

2.1 非手术治疗颈椎综合症的适宜人群①轻度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型颈椎病; ②早期脊髓型颈椎病, 症状轻微者; ③不能耐受手术的年老体弱者, 预期颈椎手术后疗效不明显者; ④手术恢复期者; ⑤轻型椎脉型颈椎病; ⑥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 ⑦颈椎病的诊断尚未明确需要观察者。

2.2 禁忌症颈部急性炎症、颈部急性损伤、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新鲜骨折、颈部结核。

3 结论

颈椎病发病因素主要是颈椎退行性改变, 但在治疗上, 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利用先进的诊疗手段,因人而异, 把握最佳治疗时机, 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疗效。现在, 在治疗颈椎病研究上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 但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 治疗方法较多, 同一病、同一个症状的手法治疗方式差异也很大, 手法顺序差异也较大, 甚至相反。第二, 治愈后复发率较高。第三, 相对其他治疗方法文献而言,颈椎病运动疗法的科学文献寥寥无几。第四, 在疗效评估上也缺乏统一性和客观性, 多凭医者主观评定,主观因素大, 相互可比性小。如果在治疗发面有更严格、更统一的诊疗技术和评判标准, 在临床方面有更多、更科学的实验研究支持而不是凭单纯少数的权威、专家的经验, 医疗康复学科将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而这些将是广大医护、体育工作者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倪红联, 罗志军.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选择性牵引治疗, [J]浙江临床医学2000.9(2)

[2] 龚星军, 应晓健,等.牵引结合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J]中医正骨2005.5

[3] 邹越彬, 邬强.非药物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4 例体会, [J]按摩与导引,2006.8

[4] 张少全.按摩治疗颈椎137 例, [J]按摩与导引,2006.6

[5] 吴鑫亨.按摩手法治疗238 例颈椎病体会, [J]按摩与导引2006.4

[6] 杜桂琴.足底按摩及耳贴压法治疗颈椎病19 例, [J]陕西中医, 2006.27(1)

[7] 韦贵康.颈椎损伤性疾病的整合手法, [J]中医正骨, 2006.5(P3)

[8] 汤国祥, 盖飞月, 汤兵祥.以针刀为主治疗颈椎病, [J]中医正骨2000.6

[9] 吴素芹.针刀配合其他疗法治疗顽固性颈椎病74 例, [J]中医研究.2000.2

[10] 柯于麟, , 汪祖光.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2 例临床分析, [J]按摩与引导2006.9

[11] 朱随芝, 韩英.针刺醋透治疗仪治疗颈椎病50 例, [J]菏泽医专学报1998.1

[12] 陈庆法.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物理疗法, [J]中国康复, 1997.2

[13] 谢志强,等.佩带颈托对颈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5)

[14] 郭丁选,等. 电围颈加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J]人民军医, 2004.47(10)

[15] 钟康华, 招仕富.颈前筋膜注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推病的临床观察, [J]按摩与引导2006.7

[16] 范东.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J]中医正骨,2005.5.

[17] 燕铁斌.颈椎疾患松动手法, [J]按摩与导引1995.3(P36)

[18] 雷迈.Maitland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J]按摩与引导2006.6

[19] 雷迈.应用Maitland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J]中国疗养医学2006, 8(15)4

[20] 徐辉. 麦肯基治疗技术治疗颈椎病, [J] 中国临床康复2003.2

[21] 彭小文, , 张盘德.Mckenzie 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7(27)7

颈椎病病因及治疗篇8

[中图分类号] R2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1(c)-0169-04

Clinical effect of acupotomolog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wo points and three lines for patients with cervical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WANG Yanwu1 YE Xinmiao2 WANG Chongmin1

1.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Guangx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07, China; 2.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otomolog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wo points and three lines for patients with cervical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Sixty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who were treated in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Guangx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August 2015 to June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irty cases in the acupotomology group were given the treatment of acupotomolog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wo points and three lines, once a week, for 4 times. Thirty patients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were given the treatment of acupuncture, five times a week, 4 weeks of treatment were required. The numerical pain rating scale (NPRS) scores and the effect were evaluated before treatment and four week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cord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NPRS score in acupotomology group was (2.22±0.45) points, which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acupuncture group [(5.20±0.60) 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acupotomology group was 86.7%, which of the acupuncture group was 6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effects i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otomology for patients with cervical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better than acupuncture, and it is suitable for 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cupotomology; Cervical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cupuncture; Two points and three lines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类型,表现为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严重时可表现为颈部屈曲和旋转功能受限[1]。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且与年龄的增大呈正相关[3]。目前针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针灸、推拿、牵引、运动疗法等[4-6]。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按传统治疗方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有效率高,治愈率低,疗效难以持久,易复发。针刀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以调整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为基础,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在颈椎病的治疗中正逐渐被认可。本研究采用针刀“二点三线”法治疗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针灸科门诊60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刀组和针灸组。针刀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0岁,平均(48.50±2.38)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4.97±0.58)年。针灸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3~69岁,平均(47.85±2.65)岁;病程8个月~11年,平均(4.50±0.7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且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依据《现代颈椎病学》[7]和《中国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8]中关于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颈型颈椎病的患者;②能够接受并坚持针刀、针灸治疗的患者;③年龄不超过70岁。排除标准:①颈椎病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血液等系统疾病者;②颈椎结核、骨折、脱位、肿瘤、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者;③妊娠期妇女;④严重心脏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多脏器功能衰退者;⑤严重骨质疏松者。

1.3 方法

1.3.1 针刀组

1.3.1.1 俯卧低头位,胸下垫薄枕。

1.3.1.2 体表定位 按照浙江中医药大学叶新苗教授“二点三线法”治疗颈椎病经验所选的部位行针刀治疗[9],着重解决颈椎棘突、横突、关节突部位受累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问题。二点,即双侧肩胛骨内上角;三线分别为:一线,即第2颈椎棘突至第7颈椎棘突连线,即项韧带连线,一般选取1~2点治疗;二线,在第2颈椎至第7颈椎关节突连线(距离后正中线1.5~2.0 cm),即颈椎上下关节突关节囊部位,一般选取1~2点治疗;三线,即第2颈椎横突后结节至第7颈椎横突后结节连线(距离后正中线2.5~3.0 cm,其中乳突斜下2 cm为寰椎横突,然后每隔1.5 cm为下一颈椎横突),一般选取1~2点治疗。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选取恰当的点和线。如伴有项韧带慢性损伤、弹响的患者,则切开剥离中心线棘突顶端相应的点,一般选择第4颈椎棘突顶点或第5颈椎棘突顶点,因为第4颈椎和第5颈椎是颈椎应力最集中的地方;关节突线和横突线上定点时选择触诊有明显条索状结节者,一般选择第3颈椎到第6颈椎的关节突和横突。将所选定的治疗点用记号笔标明。

1.3.1.3 消毒 在施术部位局部行常规消毒,用活力碘消毒2遍,然后铺无菌洞巾。

1.3.1.4 麻醉 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按照庞继光《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10]中退出式局部浸润麻醉法操作,在注射过程中要边退针边回吸,确认回吸无血液才能注入药液,每个治疗点注药1 mL,过敏者禁用。

1.3.1.5 针刀操作 针刀操作手法按照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制订的《针刀医学诊疗与操作规范》[11]中颈椎病的针刀操作标准进行,严格按照针刀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针刀选用HZ系列Ⅰ型4号直形针刀(北京卓越华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针刀操作时,必须缓慢进针刀,注意始终让针刀不离开骨面,以免损伤神经根及椎间动静脉。特别是第三线横突后结节部位操作时,如果针刀未触及横突而继续刺入,则可能产生意外后果,故进针刀时应以棘突及椎板的骨面为依据,严格控制针刀刺入的深度。二点,即肩胛内上角针刀操作方法:刀口线方向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体与颈部皮肤垂直,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达肩胛骨内上角骨面,{整刀口线90°,向肩胛骨内上角边缘铲剥3刀,范围0.5 cm。术毕,局部压迫止血,创可贴覆盖针眼。一线部棘突顶端针刀操作方法:刀口线方向与人体纵轴平行,针刀体与颈部皮肤垂直,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达棘突顶点,纵疏横剥3刀,范围0.5 cm。术毕,局部压迫止血,创可贴覆盖针眼。二线部即颈椎上下关节突关节囊针刀操作方法:刀口线方向与人体纵轴平行,针刀体先向头侧倾斜45°,与颈椎棘突呈60°角,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达关节突骨面,在骨面上稍移位,找到落空感时,即为关节囊韧带,提插切割3刀,范围0.5 cm。术毕,局部压迫止血,创可贴覆盖针眼。三线部即横突后结节线针刀操作方法:刀口线方向与脊柱纵轴平行,从横突后结节处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达横突后结节骨面,贴骨面向前、后铲剥3刀,范围0.5 cm。术毕,局部压迫止血,创可贴覆盖针眼。

1.3.1.6 注意事项 枕骨隆突与第一颈椎棘突间即风府穴、第一颈椎棘突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即哑门穴禁止进针刀,枕下三角处禁止进针刀。针刀治疗每周治疗1次,每次间隔7 d,共治疗4次。其中每次治疗基本上都选择双侧肩胛骨内上角点,一线部、二线部、三线部位上治疗点的选择根据病情变化选择合适的治疗点并进行调整,多选择触诊时有结节、硬结和条索部位。

1.3.2 针灸组

取风池、颈夹脊、天柱、肩井、外关、后溪、肩中俞、肩外俞。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4.1 颈部数字疼痛评分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接受颈部疼痛程度评分,运用数字疼痛评分表(numerical pain rating scale,NPRS)于治疗前、后进行评估。NPRS是用数字计量评测疼痛的幅度或强度,数字范围为0~10,0代表“无痛”,10代表“无法忍受的痛”[12]。疼痛评估时用直尺量出疼痛强度数值即为疼痛强度评分。

1.4.2 疗效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3]进行评定。痊愈:原有各型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有效: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3 不良反应

记录治疗过程中有无晕针、滞针、断针、血肿等损伤及其他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NPR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N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NP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 0.05),且针刀组优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颈椎病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60例患者均无剔除、脱落情况。针刀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不良反应

针刀组出现1例晕针情况,因其行针刀治疗前未进食早餐,且对针刀治疗存在恐惧心理,立即停止治疗,嘱其进食早餐,并耐心解释,消除其恐惧心理,保持心情放松,继续予以针刀治疗,后未再出现晕针情况。

3 讨论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旋椎肌、多裂肌等颈椎稳定肌劳损,进而出现代谢障碍,大多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僵硬不适及活动受限等。现代生物力学研究证实,各型颈椎病患者在颈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劳损、肌束挛缩甚至钙化,总而言之,颈周软组织病变才是关键[14]。肌筋膜触发点是很多软组织疾病的始动因素,颈型颈椎病与肌筋膜触发点亦密切相关,消除肌筋膜触发点,恢复颈椎的动态平衡,是对颈型颈椎病的根本原因的治疗[15]。王拥军等[16]认为颈部结构相互之间的应力变化可导致颈部软组织相应改变,如肌腱及韧带的钙化、胶原成分改变等。颈部软组织出现异常会导致颈椎节段不稳及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引发颈椎病发生并使疾病进一步进展。

颈型颈椎病属祖国医学“痹症”“项强”“项痹”等范畴。中医对于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证治准绳》云:“颈项强急之证,多由邪客三阳经也,寒博而筋急,风博则筋弛。”综合历代各家论述,颈椎病的病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由于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致使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二是由于人到中老年,肝I亏虚,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气血痹阻而发病。其病机特点是肝肾亏虚,经脉痹阻,并以补益肝肾、疏通经络及活血化瘀为颈椎病的治疗原则。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发病愈加年轻化。目前对颈椎病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诊断越来越准确,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17],治疗手段包括各种非手术疗法,如针刺[18]、推拿、热敏灸[19]、穴位埋线[20]、物理疗法[21]等,绝大部分能改善病情,但在治愈本病方面仍然是个棘手的难题。远期疗效有限,主要是因为忽视了颈椎软组织损伤的矫正,也就是颈椎病发病的根本病因的治疗。小针刀源自古代九针的针、~针、锋针等,它是根据现代解剖学的闭合性松解术,能深入病变部位进行轻巧而快速的松解和剥离,在切割剥离时产生的损伤很小。现代医学在治疗颈椎病时往往忽略影像学检查所看不到的病理变化,如肌肉、韧带、关节囊的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针刀恰恰可以直接深入到病变点进行局部松解,能从根本上解决肌肉等软组织慢性损伤后的粘连挛缩。针刀治疗通过对肌肉软组织的松解减压,解除软组织的粘连、挛缩,恢复局部肌肉软组织的动态平衡。有研究表明,针刀疗法通过对软组织小范围的切开和钝性分离,能解除病变软组织对神经、血管的卡压达到治病的目的,同时还能起到针刺效应,对机体体内器官功能进行双向调节[22]。

本研究以针刀“二点三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治疗后针刀组NPRS评分明显低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针刀组总有效率为86.7%,针灸组总有效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机制在于针刀“二点三线”法是针对颈型颈椎病发病的病因进行治疗,从根本上解决肌肉等软组织慢性损伤后的粘连挛缩,恢复局部肌肉软组织的动态平衡。通过切割颈椎棘突、关节突、横突及肩胛骨内上角劳损筋膜,松解颈部软组织损伤所产生的粘连、瘢痕,缓解肌肉紧张及韧带的挛缩,减轻椎间盘压力,改善局部循环,消除致病物质。通过对颈周软组织损伤的矫正,促使颈肩部生物力学恢复正常。

本研究表明,针刀“二点三线”法能更好地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缓解症状,与针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Siu DC,Tse LA,Yu IT,et al. Computer products usage and prevalence of computer 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comfort among adolescents [J]. Work,2009,34(4):449-454.

[2] Latka D,Miekisiak G,Jarmuzek PT,et al.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cervical spondylosis with radiculopath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endorsed by The Polish Society of Spinal Surgery [J]. Neurol Neurochir Pol,2016,50(2):109-113.

[3] Wang C,Tian F,Zhou Y,et al. The incidenc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decreases with aging in the elderly,and increases with aging in the young andpopulation:a hospital-based clinical analysis [J]. Clin Interv Aging,2016, 11(2):47-53.

[4] Zhang H,Guo M,Lu X. Pulse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before and after acupuncture treatment [J]. J Tradit Chin Med,2016,36(1):63-70.

[5] Hou Y,Nie L,Pan X,et al.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Mobi-C for treatment of single-level cervical disc spondylosis:a randomised control trial with a minimum of five years of follow-up [J]. Bone Joint J,2016,98-B(6):829-833.

[6] 张丽雯,张小燕,伍琦.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99-101.

[7] 赵定麟.现代颈椎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82-284.

[8]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M].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

[9] 叶新苗.中医微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62.

[10] 庞继光.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75.

[11] 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针刀医学诊疗与操作规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2-53.

[12] Cristiana K,Joshua A. Visual analogue scale,numeric pain rating scale and the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an overview of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J]. Physical Therapy Reviews,2005,12(10):123-128.

[1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06.

[14] 房敏,丽撂.颈部软组织病变在颈椎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骨伤,2001,14(2):94-95.

[15] Lucas N,Macaskill P,Irwig L,et al. Reliability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diagnosis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Clin J Pain,2009,25(1):80-89.

[16] 王拥军,万超,施杞.颈椎病病因病机再认识[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1(3):37-39.

[17] Plastaras CT,Schran S,Kim N,et al.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treatment for neck pain:chiropractic,acupuncture,TENS,massage,yoga,Tai Chi,and Feldenkrais [J].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1,22(3):521-537.

[18] 陈维翠,侯小燕,陈俊,等.组穴针刺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矩阵局部一致性磁共振研究[J].中国针灸,2015, 35(10):1005-1009.

[19] 张海华,许能贵,李知行,等.热敏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5):48-50.

[20] 赵昭,赵喜新.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202):449-451.

[21] 李丽,,吴泽勇,等.运动疗法结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9):860-862.

颈椎病病因及治疗篇9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及屈颈都大幅度增加,造成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的趋势。目前,该病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推拿疗法(手法整复)、穴位注射疗法、中药治疗、如牵引疗法、针刀疗法、功能锻炼和药枕法等等。颈椎保健操以其预防、辅助治疗、减少复发等明显优势,在防治颈椎病时普遍应用。通过颈部活动和颈仲肌锻炼为主的功能锻炼,使得颈椎病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1.颈椎保健操治疗颈椎病机理研究

1.1颈椎病的发病原因:

颈椎处于头颅和胸椎之间,其主要功能是承受头颅重量并维持头颅的平衡,同时为适应听觉、视觉和嗅觉的刺激反应,还得有较大敏锐活动性,这些功能的实现是通过颈椎体及其各联接结构复杂而严密的组织间活动来调节,以达瞬时的动静力学平衡。由于存在椎间盘、椎体关节、韧带等退变的内在因素,又有劳损外伤的外在因素,使组织结构间活动调节功能障碍,椎体、关节、肌肉韧带、神经血管的相对生理活动功能失常,甚则“失动”,出现异位嵌压、代谢堆积、化学刺激而发生颈椎病,临床表现为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变后累及颈部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受损。

1.2颈椎保健操治疗颈椎病的机理:

颈椎保健操治疗颈椎病主要通过头部和上肢的活动,达到颈、肩、肘和手指关节的滑利,改善上述部分软组织的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功能,改善肌肉及其他组织的氧化和还原过程,松懈上述软组织的粘连及痉挛,改善和恢复颈、肩、臂和手指的活动功能。颈椎保健操不仅能让颈、胸、腰椎在各个方向充分活动,使长期处于某些姿势的脊椎特别是颈椎得到了全面的锻炼,恢复了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而且还能舒肝利气、助消化等,也有调节大脑的作用,还能够调整椎体各关节的紊乱,解除肌肉筋膜痉挛,恢复小关节位置,解除椎动脉丛和颈交感神经压迫刺激,解除肌肉筋膜痉挛,消除局部炎症。

2颈椎保健操的操作方法及主要作用

2.1颈椎保健操的操作方法:

颈椎保健操,各家方法大同小异。可简单分为经典法和自创法。

2.1.1经典法:

庄元明在继承中华医学和武术遗产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创编了三套“练功十八法”用于防治颈腰腿痛、四肢关节酸痛、腱鞘炎、网球肘、内脏器官功能紊乱,以及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心肺功能减退。“练功十八法”在配合治疗颈椎病时的良好效果,被大家所公认。其中第一套防止颈肩痛的健身法主要是由头部和肩带的活动所组成。它包括颈项争力、左右开功、双手伸展、开阔胸怀、展翅飞翔、铁臂单提等六个章节。这套体操锻炼动作在治疗慢性疼痛中既安全、简单,不会引起其他功能紊乱,也没有药物治疗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1]。

2.2.2自创法:

张茂狮的颈椎保健操,由以下十步组成:预备势、玉凤点头、左右侧摆、左右顾盼、侧转点头、轮颌划圈、钟摆下颌、双手托天、弹绷颈项、收势[2]。

王胜的颈椎保健操,则为:上下点头、左右侧屈、左右摇转、上下耸肩、梳头抓颈、搭肩打背、立式俯卧撑、扩胸运动等步骤,并报道其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为95% [3]。

汤远兴的颈椎保健操,主要分4节:项争力式(颈部前后伸法)、哪吒探海式(颈部前下伸展法)、犀牛望月式(颈部后上伸展法)、金狮摇头式(颈部旋转法),自拟颈部保健操辅助治疗颈椎病,总有效率97%[4]。

2.2颈椎保健操的主要作用:

2.2.1预防:

张茂狮用自制的保健操对240 例颈椎病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运用保健操后,颈椎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与正常组对照差异显著。充分说明了颈椎保健操的预防作用[2]。

2.2.2辅助治疗:

研究表明,保健操配合牵引疗法、推拿疗法(手法整复)、针刀疗法、中药治疗等对颈椎病的治疗能起到巩固和强化作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能达到93%以上。

2.2.3防止复发:

刘强在颈椎病治疗后进行颈部保健操,并使用保健枕、游泳(蛙泳)等,6 个月复发率为3%,而对照组6 个月复发率为40%,两者相差显著。充分说明颈椎病治愈后保持颈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是预防复发的关键[5]。

2.3颈椎保健操治疗颈椎病的注意事项:

2.3.1颈椎保健操耍按医嘱要求实施,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随性而为。

2.3.2颈椎保健操的动作、幅度必须要严格按照要求规范进行操作。

2.3.3精神病患者或者患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颈椎病急性期不能开展颈椎保健操。

3结论

颈椎保健操以颈部活动和颈仲肌锻炼为主,具有预防、辅助治疗和减少复发等功效,能提高综合治疗效果,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庄元明,庄建申练功十八法.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7

[2]张茂狮,李兆文,林俊山,等.颈椎保健操临床应用研究.颈腰痛杂志,2001,22(3):222-224

颈椎病病因及治疗篇10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59-01

椎动脉型颈椎病以椎动脉受压迫或痉挛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常反复发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的改变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1,2]。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采取单一的治疗方式其眩晕症状较难缓解;笔者采用电针配合整脊疗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符合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门诊、住院病人58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龄(41.13±11.28)岁;病程1周至20年。

1.2 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3]

诊断标准:①曾有猝倒发作史,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示颈椎节段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⑥脑血流图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排除标准:①颈椎骨折、先天畸形、颈椎管骨性狭窄、严重骨质增生患者;②合并肿瘤、结核等疾病;③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④颈项部皮肤破损及相关皮肤病患者。⑤患有高血压病、低血压病、贫血、耳源性疾病及头颅外伤。⑥有晕针病史者。

1.3 治疗方法

1.3.1电针治疗: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选双侧颈部夹脊穴、大椎、内关、风池,常规消毒后分别进针。进针后连接G6805-1电子脉冲治疗仪(所有穴位随机连接),选连续波,以患者耐受为度。

1.3.2 整脊疗法:病人取仰卧位,颈部完全放松,根据X片或MR等影像学资料,结合手部触诊情况,明确颈椎椎体偏移程度及方向,先以揉、捏、弹拨等手法放松颈后肌群,反复数遍;针对偏移的椎体进行手法矫治。隔日一次。

1.3.3 疗程1周为 1个疗程,治疗 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停止其他治疗本病或与本病相关的药物治疗及其他处理措施。

1.4、观察指标

1.4.1颈部疼痛症状:采用视觉疼痛量表(VAS)进行评定。

1.4.2 颈椎活动度:采用关节活动尺进行测量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偏及旋转活动度。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治疗前后各指标。

2 结果

2.1 疼痛症状

表中数据可见,经过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电针配合整脊疗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疼痛症状有明显效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

2.2 颈椎活动度

在经过电针及整脊疗法治疗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部活动度有明显改善,其治疗前后比较在各个方位上的活动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3 分析与讨论

颈椎病系由于颈部脊柱退行性改变,加上一定的诱发因素,破坏了颈部脊柱力学的平衡,引起椎间隙不稳,椎体及钩椎关节发生位移,进而使颈椎间孔变小,压迫和刺激椎动脉而出现相关症状和体征。目前对该病的治疗可归纳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具有安全无创伤性、疗效确 切等优点,已成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国内对该病的研究以整脊疗法、中药、针刺多见[4,5]。

电针具有消除软组织局部炎症反应,环节肌肉痉挛,恢复力学平衡等作用[7,8]。向宪文等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内血流流速,降低大脑循环阻力,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在选穴上内关为手厥阴心包之络穴,有和胃安神、调神启闭之功;风池梳调局部经气,祛风止眩;针刺夹脊穴不但可以影响脊神经后支还可以涉及与交感神经相联系的前支,以改善神经受压症状,调节脊柱内外平衡;针刺大椎能调节脑部经络气血运行,恢复脑部的正常功能[6,7]。

整脊疗法是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然疗法,它要求在掌握脊柱解剖的基础上,利用脊柱的生物力学原理,通过特定的自我牵引、杠杆原理和脊柱的轻微调整手法,恢复脊柱各组织间的正常位置关系,达到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到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整脊疗法,能够通过矫正颈部微小移位的后关节,恢复颈椎各椎体组织之间正常的解剖位置,减轻或解除骨质增生等原因导致的椎动脉压迫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供血,减轻眩晕等症状。但是,由于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未明,临床治疗该病仍存在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的缺憾[8]。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电针配合整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一方面可以发挥电针祛风除湿、疏通经络的作用,同时借助于整脊疗法改善颈椎错位,改善颈椎不稳的内、外力学结构失衡,维持颈椎稳定性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眩晕症状。经过我们的实验研究发现,电针配合整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立新, 王敏, 李秀彬. 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J]. 浙江中医杂志, 2012, 47(1) :42-43.

[2] 杜伟华, 周军霞, 杜若瑾.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5例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 2011, 33(12):1794-1795.

[3] 孙宇, 陈贵存.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医学杂志, 1994,19(2):156-158.

[4] 苑子乐.整脊疗法为主治疗颈椎病[J]. 中国骨伤, 2007, 20(z):22-23.

[5] 陈立君, 卫杰, 范宇,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晕症状评分与椎旁关节囊压痛评分的关系[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5):781-783.

颈椎病病因及治疗篇11

近年,颈椎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然成为高发性疾病之一。其主要是由于不良坐姿、缺乏运动、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所致。同时,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如各种药物治疗、中医手法、运动疗法、微创手术等。而牵引疗法因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被很多颈椎病病人所弃用。实际上,需要得到更加客观认识的是,牵引治疗仍然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牵引治疗的原理颈椎牵引通过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的相互作用,通过对相邻颈椎的反方向牵拉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颈椎牵引可以对颈部肌肉、骨骼和神经起到治疗作用。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复位;恢复颈椎生理曲线,松懈粘连的关节囊,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调整小关节错位;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收,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瘀血肿胀及增生的消退。

颈椎病的症状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常以一个类型为主合并有其他几个类型,称为混合型颈椎病。一般来说,颈椎病分为5型,分别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但是适合用牵引治疗的只有下述两种类型。

1.颈型颈椎病:由于长期劳损导致颈肌的痉挛、劳累或肌力不平衡而出现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造成颈椎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颈椎小关节失稳,刺激了颈神经根背侧支及副神经而致发病。牵引主要是通过限制颈椎活动、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牵引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2.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于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而发病。牵引主要是通过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缓冲椎间盘组织对周缘的压力,使突出的椎间盘回纳,缓解或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不适合牵引的颈椎病

正如前文所说,并不是所有颈椎病都可以做牵引,不适宜做牵引的有3种颈椎病,包括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此外还有以下类型的颈椎病患者也不适宜做牵引治疗:年龄低于18岁、颈椎病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颈椎严重退行性改变、颈椎管骨性狭窄超过1/2、颈椎骨折和椎体滑脱、寰枢关节错位、严重骨质疏松等。

牵引治疗的方法

1.坐位枕颌牵引法:患者取坐位,用枕颌套托住下颌和枕部,枕颌套两侧向上延伸分别与横弓相连,横弓顶部系绳索通过滑轮装置连接重物,使颈部产生纵向的牵伸。调节枕颌套的松紧度,以患者舒适为宜。

2.卧位枕颌牵引套:患者取仰卧位,颈椎前屈20度~30度,固定好枕颌牵引套,枕颌牵引套两侧延长绳通过固定于床头的滑轮与牵引重物相连,利用枕头调整牵引角度,使颈部保持在正常生理弧度或自然、舒适的前屈位状态做牵引。

3.手法颈椎牵引: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些非医疗单位开展颈椎手法牵引。但牵引颈椎的手法复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隐患,可能加重病情,严重时甚至导致瘫痪,大多医生不建议做此项牵引,如果确实想要尝试,请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4.电动颈椎牵引:基本原理、同枕颌牵引套,只是把枕颌牵引套的重物牵引装置改为电动牵引装置,从而可以做持续牵引以及间歇牵引。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这样的牵引方式,牵引的重量更精确。

牵引治疗的疗程

颈椎病牵引治疗没有固定的疗程,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颈椎病的程度以及对于牵引治疗的反应制订个体化的牵引方案。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10~20天为一疗程。症状缓解即说明牵引见效,当症状基本消失时,要再坚持牵引一段时间,巩固疗效。如果2~3个疗程症状仍不见好转,就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牵引治疗应避开的几个误区

1.牵引治疗不可以在家里自己做。作为骨科医生,强烈建议患者牵引不要在家里自己做。首先,有丰富临床经验及专业知识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判定是否适合牵引,制订牵引方案,观察患者对牵引的反应,判断什么时候该停止。患者如果自己牵引,常常会因为角度掌握不好而导致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如果在牵引的过程中出现了其他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等症状,在医院医生可以及时为你进行处理。所以,建议大家最好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牵引治疗。

颈椎病病因及治疗篇12

32岁的张先生一年多来因咽痛、咽部不适等症状多次就诊,均被医生诊断为“慢性咽炎”,给予对症治疗。但治疗后症状稍微好转,过段时间又再次发病。近日来,张先生的“慢性咽炎”又发作了,自感咽部有异物、喉痛、声嘶,来到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经医生反复问诊,发现他还伴有上肢麻木的症状,于是建议他拍摄颈部X线片,结果显示:椎体前缘骨刺形成,这说明张先生患上了颈椎病。

“不可能吧?我明明是咽喉痛啊,没感觉脖子痛啊?而且我才32岁,怎么可能患上颈椎病呢?”张先生一脸疑惑。事实上,像张先生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很多人都是因为咽喉不适久治不愈,或因为颈椎前侧骨刺形成,刺激食道引起不适就诊,才发现患上颈椎病的。

解读:咽喉炎是颈椎病的重要诱因

为什么咽喉炎会引发颈椎病呢?林主任介绍,颈椎与咽喉部位毗邻,两者之间的淋巴循环存在密切关系,咽喉发炎时可波及颈椎的韧带、椎间盘等,使这些组织水肿、痉挛、韧带松弛,长期下去导致椎间关节的稳定性下降,最终引起内外平衡失调,从而诱发颈椎病。

学童前的小孩,在急性咽炎后一至二周,最容易出现颈椎稳定结构受损害的疾病――寰枢椎半脱位,患儿会出现歪脖子,头颈歪斜,不能转动。这种病,与成人的颈椎病病机和表现有明显不同,但由此可见咽喉炎对颈椎的影响。

反过来讲,颈椎病也可能引起咽喉部不适,“所以,当咽喉不适经过多方治疗无效时,就要考虑是否颈椎病在作祟。”林主任说,颈椎前方严重的骨质增生可刺激食道从而引起咽喉不适。

治疗:可尝试中草药外敷内治

林主任提醒说,患者如果长时间感觉咽部不适,应注意颈部的保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咽喉,多喝水,不吸烟,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并注重颈部的保暖,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的退行性疾病。退变是每个人都有的,但退变有快慢,轻重也不同。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受伤等可延缓颈椎的退变,减少颈椎病的发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