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训练方法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7 09:04:06

高效训练方法

高效训练方法篇1

强健的体魄能给我们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使我们在激烈的拼搏中轻装上阵,恣意挥洒。相反,没有健康的身体做保障,再宏伟的蓝图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在紧张的备考中,早起、熬夜都是“家常便饭”,若无强健的体魄,怎能应对高强度的学习?(此段之后直接跳入对“适当训练”的论述,缺乏过渡,显得非常突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常言道“眼高手低”,说的就是掌握了方法却不能实践。因此,只有适当训练,才能保证在考场上正常发挥。我们常常发现自以为很熟悉的知识,做题时还会频频出错,这正是因为训练不到位。可见,不加强训练是难以取胜的。因此,适量做些训练是很有必要的,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唯有如此,才能胸有成竹,在考场上游刃有余,独占鳌头。(开头由“方法”说到“训练”,:者没有连接点;而且语言贫乏,论证无力。)

但是如果不加选择盲目做题,最终可能被题海淹没。假使不讲方法“死做”,其结果可能会“做死”。(本段起笔太突然,跳跃太大。)

高效训练方法篇2

近年来,我国球类事业发展迅速,其中篮球类的发展更是一枝独秀,无论是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或大学,都专门设立了篮球这门学科和社团,而且在社会上的大部分青年都热爱打篮球,因此篮球赛也发展迅速,但纵观来看,很多篮球队伍的实力都普遍较低,提高队伍实力刻不容缓,总结分析之下,高效的篮球训练方法是提高队伍实力的关键,以下我们就浅谈一下高效率的篮球训练方法。

一、深度提升个人的篮球技能

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在篮球中也一样,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都不同,所以,在球队里打的位置也不同,有人是中锋,就有人是前锋,为了使团队实力强,队员的实力就应该强。没有人天生就会打球,所谓的篮球天才也是经过艰苦的训练才成为真正天才的,所以,第一步是根据每个人的优劣点,制订不同的训练计划,提升每个人的篮球技能,以下以中锋为例子。打中锋的人,一般个子较高,腕力比较强,但在中锋必备的条件中,还需要他们有良好的弹跳力和缜密的分析力。缜密的分析力是在多场的篮球赛中总结出来的,胜任中锋的人必定是一个技术娴熟并身经百战的人,因为经验是无法练习的,所以,分析力只能靠自己积累,但良好的弹跳力是可以练习的。如:

1.极限短跑

每周进行4到5次的50米极速短跑,大概每次做4到5次就可以了,注意一定要来回极速短跑,一定要来回,这样才可以锻炼你的瞬间转向力和脚部的瞬间爆发力,还有在训练极速短跑前,一定要做好热身,一定要完全做好,因为没有做好热身就去练习极速短跑,会导致严重的腿部肌肉拉伤。

2.大青蛙跳

小时候总觉得“青蛙跳”是一个惩罚的项目,但实际上“青蛙跳”是一个十分有效锻炼脚部弹跳力的方法,这里所说的“青蛙跳”是“大青蛙跳”,就是跳的幅度、高度和远度要更大、更高和更远,也是一个星期3次,每次大概30到40个,当然前提和极速短跑是一样的,必须做好热身运动,防止拉伤。

二、组成组合,助攻胜单攻

一个队伍里,不可能永远一个人单打独斗,中锋不可能永远守住内线,前锋也不可能永远成功地单独运球上篮,所以,提高队伍实力的第二个高效法是组成组合,当然组合不能随便组合,形成组合的这两个人必须要有高于其他队员之间的默契度和信任度,挑选好组合后,就要进行必要的默契度和信任度练习,如:

1.传球训练

这里所提到的传球训练和一般的传球训练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传球还是由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但是通过花式来传球,也可以说是“花式篮球”或“街头篮球”,本意就是这两个人在没有准备之下,一起完美地完成一个或几个花式传球,这是一个非常考验默契度的训练,因为篮球的花式千奇百怪,所以,前期的配合会有一定的难度,但熟悉之后就会发现这个不仅可以提高彼此间的默契度,还能提高女生的吸引力。

2.3比2训练法

所谓的3比2,其实就是三个人和两个人打篮球,两个人一队的是组合队,一般来说,两个人要赢三个人是不公平的,但训练时却是一个好办法,因为两个人处于劣势,所以要赢的话,就要提高投篮的命中率,所以运球、传球、进攻和投篮的每一步都要准确,在如此思考之下,他们就学会慢慢地信任对方。

三、团结信任打好团队战

正如第二点所说的,助攻胜过单攻,篮球赛也是助攻赛,只不过是全体成员助攻,想要球队实力强,就要打好团体战,这里就要求每一个队员之间都要有高度的默契度和信任度,虽然都是默契度和信任度训练,但团体训练的方法却和组合训练的方法完全不同,如:

1.长跑法

长跑,就如字面解释一样,长时间地跑步,每天由队长带着所有队员长跑1到2个小时,注意跑前一定要做好热身。长跑过程中,不时地喊一下口号,互相之间还要注意,因为每个人的身体体能不一样,好的人可以跑更快,弱的人往往跑在最后,通过这个训练主要是训练一整支队伍的节奏,让快的人慢一点,慢的人快一点,在赛场上更合拍、更有节奏地打好团体战,而且长期的长跑训练更能让人产生感情,使彼此间的默契度更高。

2.抛水果游戏

在幼儿园里,每天小朋友们都会玩着一个叫“抛水果”的游戏,原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围成一个圈,相互间不停地抛篮球,中间有一个人负责抢篮球,要是被中间的人抢到了球,抛球的那个人就要和抢球的那个人交换位置。为了不让中间的人抢到球,围成圆圈的人就要相互间信任,然后传球,这样他们在游戏中就会不知不觉地相信彼此,坚定地抛出球。

关于中学篮球高效的训练方法还有很多,一个队伍实力提升的过程却是一样的,都是用心和努力,都是汗水和时间的结果,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更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参考文献:

[1]任高卫.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西安市中小学课余篮球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J].贵州体育科技,2011(02).

高效训练方法篇3

国务院于2019年1月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计划》提出,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为两种差异性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技能大赛的健康发展对促进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善、深化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具有关键意义[1]。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提升职业技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中国职业技能大赛已举办了10余年,技能大赛已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新灯塔[2],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是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改革、培养众多工匠型人才、促进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主要措施[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使教育行业面临较大挑战,学校人群密集,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全国开展了线上教学,2020年的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也受到疫情影响,但我院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训练,最终取得中药传统技能比赛第四名的好成绩,荣获二等奖。2021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刚落下帷幕,在连续3年的比赛中,笔者所指导选手在比赛中分别在2019年荣获三等奖、2020年荣获二等奖、2021年荣获三等奖,现将指导比赛的心得体会总结分享,为指导比赛提供一些方法。

1善于总结

指导教师对比赛方案的研究至关重要,熟悉比赛方案里的各项规定可在指导过程中做出精准评判。近3年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主要分为4个项目:中药识别(性状识别、真伪识别)、中药显微鉴别、中药调剂(包括处方审核)和中药炮制,其成绩比例分别为20%、20%、30%、30%。在时间限制上,中药性状识别用时13分钟,显微鉴别用时45分钟,中药调剂用时15分钟,处方审核用时10分钟,中药炮制用时20分钟。根据中药识别项目要求,参赛者在350种中药饮片中识别出规定的20种中药饮片并记录功效,同时在80味中药材及饮片中,参赛者必须分辨出10种药材饮片,并确定其是正品还是伪品。2020年受疫情影响,故采用线上培训方式,针对中药识别项目,分类给选手进行中药特征讲解及每日线上考核。选手在校培训期间,除在本校参训外还可安排学生到北京同仁堂门店进行中药药材识别,弥补校内药材不足的问题。在考核时,要保证选手按时完成考核要求,这样有利于应对真正比赛时的突况,遇到不确定或一时无法认出的药材有时间回忆。在35种常用中药中等量混合两种中药,选手需在45分钟内用显微镜识别出具体是哪两种中药,并要求绘出主要的显微特征图及描述其特征,主要考验选手显微制片、显微镜使用及中药显微特征的掌握熟练程度。疫情期间,选手在家中没有显微镜,无法观察显微镜下的显微特征,只能采用线上教学模式让选手熟悉部分显微特征,如石细胞、花粉粒等,让选手从文字中了解特征及特点描述、绘图技巧等;指导教师总结35味易混淆的药材,提醒选手注意细节;在培训前期,安排选手观察单个药材显微特征,确保能准确掌握单个药材的鉴别。根据处方中中药饮片名称,选手须在15分钟内从12种中药饮片(其中两种容易混淆的干扰物质)中制备10种中药饮片,共3个处方,考验选手调配操作是否规范、剂量的准确性、脚注的处理、包装是否整齐规范等。在2019—2021年的考试中,选手的平均分从7分提升到9分,其操作水平不断提高。调剂操作重点是让选手了解比赛要求,使选手掌握理论知识后,观看调剂操作视频,由于假期前已安排选手带好戥称及部分药材回家练习,选手在家可与教师视频联系,保证练习质量。中药炮制要求选手在20分钟内完成两种炮制操作,炮制方法包含炒黄、炒焦、炒炭、麸炒、沙烫、蛤粉炒、酒炙、盐炙、醋炙、蜜炙,参赛选手按照规定的重量和炮制方法,完成炮制操作。由于主要考核选手的操作技能,故此项操作没有开展线上教学,选手回校后进行现场培训。在校培训期间让选手反复练习炮制手法,掌握炮制操作,对难以掌握的炮制方法多次反复练习。

2研究选手特点

指导教师只能起部分作用,比赛时关键还是看选手的发挥,作为指导教师,必须了解选手的特点,包括专业知识掌握及心理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培训计划。研究选手特点时发现,选手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尚可,但平时不愿接受失败。为此,除了为选手提供专业知识培训外,还应训练选手的心理素质,培训时增加难度,让其面对失败、接受失败,避免比赛时骄傲自满,在平时训练中不断让选手模拟比赛场景,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比赛。

3研究专业知识

指导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指导选手的依托,因此,指导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首先,我院选手为药学专业学生而非中药学专业。其次,选手对所学的知识还停留在浅表,并未深入学习,很多知识一知半解;因此,即使在学生学习了天然药物学、中药调剂等相关课程后,指导教师也要总结归纳,认真地对选手进行培训。最后,选手容易产生惯性思维,如记住某种药材摆放的位置,但换个地方或换个盛放器皿又想不起来,原因在于选手对药材的特征不熟悉,靠的是惯性思维。故在中药识别中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特征识别培训。选手仅靠学习书本上的专业知识不足以掌握比赛所涉及的考点,还需阅读大量的课外教材,如《药用植物学》《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鉴》及2015版《中国药典》等书籍。

4比赛反思

4.1选手的选拔和培养

选手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辽宁医药职业学院从新生开学第一天,就针对性地解释了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性[4],我院将比赛渗透到选手日常学习中,对校赛选拔出的种子选手集中培训。但由于我院校级比赛的准备时间较短,选手未能完全认识与了解比赛规则,校赛往往在期末考试前进行,选手既要兼顾期末考试又要准备比赛,时间较为紧迫,未能真正发挥其水平。

4.2应赛能力培养

通过训练及参赛时选手的临场表现,发现选手的应赛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较弱,容易受外界影响。虽然平时进行了比赛模拟训练,但是面对陌生的环境及比赛的紧张气氛,选手的心情也易受到影响。在今后的训练中,制订应赛心理培训方案,缓解选手的压力与紧张情绪,增强选手自信心。

4.3比赛耗材准备

由于我院比赛中药耗材与承办方准备的药材差异较大,承办方选用的是北京同仁堂提供的药材,我院的比赛药材主要由回春堂药店提供,提供的药材是制作好的,而非原药材,比赛给出的部分药材为原药材,导致选手识别不出。备赛过程中除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外,尽可能使用与承办方一致的药材。

4.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主力军[5]。我院多数教师为药学专业教师,中药学专业教师较少,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药知识博大精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青年教师可外出参加与中药相关的专业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到中药饮片加工厂、中药房、药检所等单位锻炼,增加教师中药专业知识储备。

4.5加强校企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办学是适应经济发展、满足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6]。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原则,加强校企合作,让选手有更多的实践机会,锻炼其动手能力,开拓其视野。同时引进企业培训师,为选手讲解专业知识。中药真伪鉴别是高职院校选手的劣势,校企合作可使院校教师、选手能用最直观的方式,更全面地认识药材,提高中药识别能力。

4.6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7],培养选手自主学习能力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适当给选手布置自学任务并按要求完成考核,选手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可在应对比赛时快速做出判断,利于水平的发挥。

4.7发挥榜样作用

发挥榜样的作用,将历年优秀选手的成绩与事迹进行宣传,增强选手自豪感、荣誉感、使命感;开展获奖选手分享交流会,分享比赛心得及获奖感言,鼓励选手克服困难,坚持训练,争取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8选手熟读竞赛规程

通过近年比赛发现,选手存在未详细阅读规程而丢分的现象,所以在今后的训练中,强化选手赛项规程学习,特别是细节及习惯问题,如选手平时在调剂中习惯在药袋上只标注年龄16,但未标注是16岁还是16个月,这属于不规范书写。

4.9中药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的瑰宝,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与传承意义。中药传统技能比赛宗旨是通过竞赛提升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知名度与认可度,促进中医药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中药技艺的传承[8]。在授课与培训中适当融入中医药文化,有利于增强选手的文化自信,增强其专业认同感。

4.10职业技能大赛融入常规教学

充分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作用,技能大赛的最终目标都应回归教学[9]。我院目前只开展了校内中药传统技能比赛,在教学中较少融入比赛意识,有些学生对比赛了解不足,导致无心参加;部分学生有“为赛而赛”的观念,只关注比赛结果而忽视比赛过程,未能思考比赛的意义。

5结语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专业教学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中药传统技能比赛更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积极投入中药传统技能比赛,将比赛融入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竞赛技能,培养技术应用型、操作型人才,同时为我国中医药特色技术的传承与弘扬培育接班人。在今后的培训指导中,教师应不断提升指导水平,完善培训方案,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参考文献:

[1]白桂银,刘解放,刘艳平.职业技能大赛促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9(14):105-108.

[2]刘艳桃.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建设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2-105.

[3]王启海,赵宝林,纪从兰,等.技能大赛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相关性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7):11-13.

高效训练方法篇4

一、打好语言训练的基础。

1、多读好书。阅读是说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说”,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只有丰富的“吸收”,学生才会尽情的“倾吐”。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说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指导学生“多读、乐读”,是关键所在。读书,读好书,多读好书,这是“读”的取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把名言警句、哲理语句、精彩片断多朗读并且背诵,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增强语感,而且也能锻炼学生记忆力,增强其词汇量。教师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部分中外名著、诗歌、散文、杂文等。

2、摘抄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准备一些读书卡片,按人物、地理、景物、警句、俗语、格言等分类摘抄,并可根据个人的不同喜好和习惯继续分小类,例如人物这一栏,又可分帝王、丞相、天文家、诗从、企业家、作家等等,最后装订,使学生拥有一部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自编词典。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无形之中巩固了学生的记忆,为“说”提供了必要的储备库。

3、叙写感受。学生每读完一本好书,就要前前后后仔细思考,写点自己内心的感受,不要求篇幅的长短,但要叙述的真实,如能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则更好。重点写出自己对这些文章的看法,日积月累,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而且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为日后的“辩论”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只有把“说”的基础打好,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增长了自己的见闻,才能够随口道来,“说”得得心应手。

二、利用教材,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过: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想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出示形象生动的插图,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在教学课文前,先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插图内容,然后再朗读原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叙述的,最后比较自己表述的和课文写的有什么不同,最终讨论哪种描述更好。如在教学《石榴》:课前笔者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石榴花图,先请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图中的石榴花,学生刚开始只是简单说出石榴花的花形和花色,在教师的提醒和引导下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石榴花的外在特点。但是,在朗读郭沫若的《石榴》原文后,学生明白了郭沫若写得比自己好,是因为他能把石榴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以及自己对石榴的喜爱融合在对石榴的描写中。这种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先观察后把联想的内容表达出来,并和原文进行比较的方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次语言表达的机会,还让学生学习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三、创设情境,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口语训练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口说话,这是语言表达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如在教学《骆驼寻宝记》中,笔者就让学生根据骆驼的特点做合理的想象,推想寻到宝回到沙漠后,骆驼会做些什么样的事,然后请几位学生介绍自己的推想。在教学《卖油翁》时,请两位学生表演课文内容,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把原文的情景再现到生活中,最后再要求观看的同学从小品表演是否到位,从陈康肃和卖油翁的人物形象两个方面来谈观后感。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既让学生之间有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组织活动,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一些语言比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如举行“我有一个梦想”演讲比赛,《乡愁》朗诵比赛,“严师对初中生的成长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模仿同学竞猜赛等,学生为了参加比赛,要做充分准备,从准备到参加比赛的过程,不仅丰富了语文知识,而且提高了语文的表达能力。

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回归到实践。因此,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笔者针对中学生独立意识增强,不再愿意主动和大人交流思想的特点,给他们布置了小组采访任务。四位学生成一组,各小组讨论出中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并列举出来,然后集合各小组的问题,列举出中学生最关注的十大问题,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教师、家长和同学进行采访,最终总结出不同身份代表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也让学生多一次倾听到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提高表达的要求,明确“指标”。

1、表达要动情。

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训练方法就是以学过的重点课文为本,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某个人物,从而进入角色,充满感情地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或沉着有力,或洪亮激昂,或委婉凄恻……这样长久的锻炼,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音色美感,而且理清了作者的思路,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内涵。

2、要学会应变。

就是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或说错了话等能机智应变。训练之法有很多,比如老师进行快速提问,学生必须立即做出回答,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在课余时间进行这种练习,这样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而且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高效训练方法篇5

现代舞从反芭蕾的自由动作,到情感动机中挖掘动作,到纯动作的实践,到生活化动作的大量参与,归还给人民,成为生活的舞蹈。完成一套现代舞要求舞者在有限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感染观众,并与之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舞者的表现力,可以说表现力是一个现代舞表演者迈向成功之门的钥匙。

1.现代舞表现力的内涵

表现力是指人内在的情感在外部动作表现的形式,是人们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抒发内在情感的能力。现代舞要求舞蹈动作表现得纯朴、自然真实、富有激情,给人以感染、激励和美的享受。具体地说就是舞者表现出的舞蹈激情和自信能力,以及在整个舞蹈中要利用动作、表情与观众进行交流的反映。因此,舞者在整个舞蹈中要利用动作表情,表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喜悦、自信的激情,要有强烈的感染力。

2.现代舞表现力的影响因素

影响现代舞表现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两方面:一是舞者的舞蹈技术水平,二是艺术修养水平。具体地说包括:素质条件、动作规格、气质、舞蹈、乐感等,这些因素对舞者表现意识的形成、舞蹈动作完成的质量、舞蹈表演内涵的丰富、表情的激发,以及艺术修养的培养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最终影响舞者的表现力水平。因此,如何训练才能培养和提高现代舞的表现力是当前现代舞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这几年通过对现代舞的学习、教学实践,认为要培养现代舞表现力,可通过素质训练、耐力训练、心理训练和创新性训练,来对其表现力加以固化和提高。

3.发展现代舞的表现力的训练方法

3.1肢体末端感觉训练

肢体末端感觉训练是指对四肢末端的手、脚的运动神经末梢进行动力或静力训练,使运动终极核数量增加,终板底盘变大,神经纤维增粗,从而使手、脚的运动感觉增强的训练。练习肢体末端感觉的目的在于增强手指的力度和脚对地面的亲和力,克服不良的手型及脚勾、松现象,使动作线条清晰、舒展。

3.2手的感觉训练

手的感觉训练的两种方法:第一,通过学习不同类型舞蹈的不同手型,增强手指的感觉。如:通过芭蕾的手型体会其柔美,通过西班牙舞手型体会其奔放,通过爵士舞手型体会其果断,通过中国古典舞手型体会其抑扬顿挫。第二,现代舞各种手型互相变换的方法。

3.3脚的感觉训练

首先要通过把杆练习来完成。如:进行擦地、勾绷脚、小踢腿、画圈等练习来增强脚趾关节的感觉。其次是不加上肢动作的走、跑、跳练习,从而体会脚掌与地面的亲和力,增强动作的弹性。

3.4乐感训练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现代舞的动作只有在音乐的衬托之下,才能使其更具生命力与艺术性。音乐的风格指导着动作的风格,为动作风格引导与控制。音乐的强弱变化为动作的力度与起伏创造了内在的条件,从而增加了现代舞的韵律美。因此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了音乐的风格,掌握了旋律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强弱变化,才能使动作与音乐相协调,才能表现出舞蹈激情与自信,才能充分地用身体语言抒发内心的情感。乐感训练首先要听并理解现代舞中经常使用的音乐。如:爵士乐常常表现一种欢乐喜悦的气氛,摇滚乐有一种自由奔放的感觉,轻音乐表现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其次要进行节奏感的练习,可将同一组合动作用不同种节奏的音乐来完成,又可用同一节奏的音乐为不同组合动作来伴奏。

3.5素质训练

通过人体运动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与灵敏等机能称为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提高舞蹈技术能力基础。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动作较快且易于创新。笔者认为对表现力最有影响的是柔韧、力量及协调等基本素质。

3.5.1柔韧素质在现代舞表演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柔韧性能够增加动作的幅度,使动作更加舒展、优美,它是提高质量、完成动作的保证。根据现代舞特点的需要,应重点发展肩、腿跨的柔韧性。肩部的柔韧性应重点发展肩的伸展性和灵活性,腿跨部应重点发展大幅度快踢腿的能力、腿的控制能力及髋关节的灵活性。发展柔韧性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法,主动柔韧性练习更接近于实际需要,而被动柔韧性练习能有效地提高柔韧性。但要使现代舞动作更加富有弹性,长期进行柔韧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柔韧素质要与放松练习交替进行,这样利用韧带和肌肉的伸展与放松可以避免受伤。主动练习和被动练习应相结合,力量练习后也可适当安排柔韧练习。

3.5.2通过力量素质练习可增加腿部支撑人体各种协调的能力以及立腰、立背的力量。还可以提高舞蹈动作姿态的控制能力,使舞蹈动作更富弹性、节奏感和感染力。在力量练习过程中,对动作一定要有姿态要求,每个动作之间的间歇一般不超过30s,每组动作之间的间歇不超过3min。练习部位可重点放在腰腹部、腰背部、臀部和腿部。

3.5.3协调指人体各部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据调查,青少年16―19岁发育趋向于结束,可以表现出极好的协调能力。要注意的是培养协调能力的练习要放在学习现代舞的开始阶段,这样学生可以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和最佳的工作能力。在培养学生协调性时模仿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模仿,不仅可以尽快地掌握动作技术,还会得到身心、智能的有益锻炼,并从这些锻炼中获得启迪。

3.6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舞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舞者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心理训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促进舞者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形成舞蹈表演所需要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获得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使舞者的心理状态适应表演和比赛的要求。现代舞的表演、练习中不仅仅是身体的活动,也是心理的活动。心理训练的方法很多,如训练舞者肌肉运动感觉能力,训练进入特定的心理环境中用情绪意念法去诱导动作的完成能力等。所有动作都是通过情绪,用肌肉运动表现出来的,舞者通过心理训练使心理训练达到应有的效果,能力逐渐加强,这样在表演中就能有效地控制自我,使技术运用自如,使表现力得以充分发挥。

3.7创新性训练

人体结构复杂,动态千变万化,情绪丰富深涵,性格各有差异,人体结构各部位的动作相当丰富。现代舞不仅保留了舞蹈中各种类型的基本动作,而且从相关的运动项目和艺术门类中吸收了诸多动作,经过加工提炼操化,使之成为现代舞风格的动作。现代舞很少是单关节的局部活动,大多为多关节的同步运动,不仅使身体各关节的活动次数变化,而且可以变化组合形式,形成各种动作,人体运动是创造现代舞不断出新动作的广阔天地。因此,现代舞存在着不断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创造出新动作、新形式的特点。

4.结论

总的来说,发展现代舞表现力,就要重视舞者的素质训练、心理训练及创新性训练等几个方面,把这几方面结合起来,使舞者的表现力得到综合提高,使现代舞具有观赏性,更好地发挥其固有的作用。

5.建议

5.1将独特的动作设计,融入音乐,以情悟动。多听多想多记多练,就能大大促进表现力。

5.2改进训练设施,提供摄像教学,让学生能看到自己在做动作时是否具有表现力。

5.3不断改进和提高表现力,观摩舞蹈、艺术体操等相关学科的表演并从中汲取营养。

参考文献:

[1]欧阳艳.怎样欣赏现代舞[J].文教资料,2008,(11):63-64.

[2]肖灿.小议现代舞的收与敛[J].黄河之声,2008,(05):115-117.

高效训练方法篇6

方法

投掷标枪技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多轴性旋转项目,它的完整技术,是由肩上持枪,经过一段预先助跑,连接投掷步获得的动量,通过爆发式的最后用力作用于标枪的纵轴上,将标枪从肩上投出去,多年来,投掷标枪技术不断得到改进,投枪的技术也很不统一,身材不同的运动员训练的方法手段也不一样,但都有可能投出好成绩,但他们创造好的成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助跑到最后用力完,动作非常连贯,没有丝毫的停顿,把从助跑获得的能量完全转化到了与标枪纵轴一致,并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弧度作用于标枪的纵轴,从而获得最佳,最优秀的成绩。

专项能力的训练是提高标枪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它是指动作结构与标枪技术基本相同的练习,它不但能发展标枪运动员所必需的专门身体素质,而且能改进专项技术,提高专业成绩。

下面谈谈几种专项能力训练的方法及手段。

1)单手投轻器械。

作用:主要发展手臂鞭打动作速率,同是对掌握和改进鞭打技术及完整的投掷步有很大作用。

训练器球、奉球、垒球、胶球、石子、鞭子、胶管子、轻标枪等。作法:同投掷标枪技术一样,可原地投,上步投,各种距离的助跑投,对投掷墙或投掷网,投远都可。

2)单手投重器械。

作用:主要发展专门投掷力量,并有利于掌握大肌群先发动用力的技术。器械、小铁球、小铅球、橡皮砂心球、加重标枪等。

作法:同单手投轻器械一样。

3)双手头上投重器械。

作用:主要发展躯干和肩带肌群的力量,亦可改进胸带臂、肘带手的鞭打技术。

器械、铁球、铅球、杠铃片、实心球、橡皮实心球等。

作法:(以实心球为例),身体正对投掷方向,可采用坐投,原地投,上步和短助跑投。技术要须与正面投枪技术相仿。

4)单手持物展体拉弓。

作用:主要发展右脚的蹬伸力量和发展上体肌群的力量,体会和掌握转肩翻肘的技术,器械、杠铃片或哑铃,重量5—10kg。

作法:一般采用弧形“枪法”,当手和器械摆引至肩干位置时,马上做蹬腿展体拉弓和收腹屈体挥臂鞭打动作。然后顺势接做卞次练习的“引枪”动作。两腿要稳固地支撑。可采用原地和上步的连续成组的方法进行,每组10—20次。

5)单手持物转身拉弓

作用:提高展体拉弓和能力,掌握展体拉弓的顺序。

器械、杠铃、壶铃或哑铃重量5—10kg。

作法:两腿开立,脚距稍比肩宽,右手握持器械自然下垂于体前,动作开始时,、手臂先做预摆,弯腰,右臂通过两脚之间向后下方摆动力,然后向身体前上方,回摆至肩平位置,体重移到逐渐弯曲的右腿上,同时左腿向左后方撤出,左臂配合向左后上方摆动,形成拉弓前的预备姿式,在此基础上展体拉弓,形成“满弓”动作,右腿跟时还原,手臂顺势弯腰预摆,接做下次练习。

6)肩负杠铃蹬腿

作用:主要发展右腿的缓冲突控制能力和蹬伸力量

器械、杠铃,重量20—35kg。

作法:颈后肩负杠铃,右手以握枪法握住杠铃杠,左手正握,身体侧对前进方向,两腿自然站立,右腿以迈步垫步的形式做成预备姿式,右膝尽量弯曲成120度左右,然后做展体拉弓动作,杠铃移向左肩,左手下拉杠铃,帮助右臂做转肩翻肘动作。

7)双臂拉举

作用:主要发展胸大肌的伸展性和收缩力量对伸肘肌群和腹肌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器械、杠铃或杠铃片、跳马、重要要根据运动员的能力和动作熟练程度而定。一般女子10—25kg,男子20-45kg。

作法:站立背靠式,背靠跳马,臂部贴紧,两腿前后分立,右腿尽量向马后下方,双手握住杠铃片,举过头顶,动作开始时,手臂尽量向头后下方伸放,抬头仰练,借助器械的重力作用拉长胸大肌和腹肌,成背弓姿式。然后拉引双臂过程中,肘部要适当放松,以便在器械惯性力的作用下使其形成90度的弯曲:拉长仲肘肌群,向上臂拉引到头前上方时进行制动,同时积极地做伸臂鞭打动作,不必做屈体动作,两腿要牢固的支撑。

8)单臂拉举

作用:同双臂拉举

作法:基本上同双臂拉举,主要采用站立背靠式,左臂要直协调有力的配合摆动,这种做法的拉弓用力更接近于专项。

9)头后双臂屈伸。

作用:主要发展肱三头肌和肘肌

器械、杠铃片或杠铃,重量,女子10—30kg,男子20—50kg。

高效训练方法篇7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3)04012304

从事高师钢琴教学多年,笔者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有较深地了解,对于他们的钢琴学习有很多的感触与心得。音教专业的学生构成有自身的特点,他们入学时的钢琴程度良莠不齐,有从小学习钢琴的“童子功”学生,也有程度较浅的应试类学生。应试类学生大都没有良好的钢琴基础,只是在普通高中分科时才发现自己的文化成绩并不尽如人意,于是产生了学“艺体”的想法。没有“童子功”的学生选择钢琴表演专业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没有一幅漂亮嗓子的学生学习声乐表演也有局限,那音乐教育专业就成了他们的选择之一,既可以弹钢琴又可以学唱歌,还能跳舞。这样,音乐教育专业就是一个较好的现实选择,于是他们兴冲冲地开始学习钢琴。从高中才开始钢琴入门,单从提高音乐素质,学一个特长本也无可厚非,但这批学生学琴之初就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为了读大学,老师为了升学率。他们忽视钢琴基础的学习,钢琴老师为了赶进度,往往随便弹一些简单的曲子就提前让学生准备高考曲子了。在选择高考曲子时也费尽思量,为了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他们通常违背教学规律,拔苗助长,布置一些远远超出学生自身能力的钢琴曲,然后让学生花费短则半年长则一年的时间苦练两首考试曲子。这样,学生们每天数小时的练琴就花在识谱和弹顺曲子上,至于其间遇到的各种技术课题就顾不上解决了。弹琴时手臂僵硬,音色粗糙,弹奏不连贯就成了他们的通病。这些学生无论演奏程度深浅都需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手臂的放松。这样,如何进行落臂练习和解决手臂放松的问题就成为学生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钢琴弹奏中,十个手指好似冲锋陷阵的士兵与键盘直接接触,手腕、手臂是它们强有力的后盾。手指训练得好,指尖力量集中,手指灵敏,能弹得出均匀、明亮、轻快的声音,但其前提必须是手腕灵活有弹性、手臂放松,这样才能使整个手协调统一起来,使力量通畅无阻。没有手臂的重量,没有手腕弹性的协同,是不可能弹出珠落玉盘、颗粒饱满、光彩明亮的声音的,也不可能弹出富有感染力的钢琴作品。在钢琴学习中落臂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课题,这一课题几乎可以应用在所有钢琴作品的演奏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落臂这一技术课题加以强调。

一、关于落臂

落臂是放松手臂的关键,掌握科学的落臂方法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训练过程。在具体教学中要强调将重量贯穿到指尖的“重量弹奏法”,并且要做到行之有效。落臂这一基本技术几乎贯穿钢琴演奏的全过程,因此每位初学者都应该持之以恒地进行落臂训练,为以后的钢琴学习做好准备。

(一)落臂的准备

落臂之前让学生体会手臂松弛的感觉是至关重要的。落臂就是让弹奏者体会到手臂的重量在自然下落中由势能转化为动能,再经由手指将这一动能传递到键盘而发出自然、浑厚、饱满的音响的过程。具体的练习方法是:将手臂抬高至头部的位置,然后自然下垂,双手垂落到身体两侧,这是一种“自由落体”的体验,身心都放松。记得十多年前周广仁先生来四川音乐学院讲学时,曾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做手臂放松的示范动作。周先生将学生的两只胳膊举过头顶,然后突然放手,这时出现了一个状态,学生的双臂并没如周先生所愿自然下垂,而是悬在了空中。周先生指出这是一种手臂紧张的状态,当牵引的手刚一放开手臂就应自然垂落,这种被动的下落过程就是一种放松。于是,周先生开始介绍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钢琴弹奏法——重量弹奏法。重量弹奏中的重量就是人自身的重量,而不是指力量。重量是建立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之上的。弹钢琴其实就是非常放松地运用手臂自然重量触键,手臂完全自然放松时犹如垂挂的物体,可以随意晃动,抬高的手臂失去支撑会受地球的引力自然下落,而不是悬挂半空。手臂可以传送整个上身的重量,当它下落时,手指要站立支撑,指关节凸起并站稳。手臂自然重量的运用是钢琴学习的主要内容,手臂在向前推动时,伴有肘部的适当外展,指尖支撑住,肘部在向外展时手腕随着向左右、向上下似画圈样移动,当手臂回拉时,手指第一关节像钩子一样牢牢勾住琴键,腕部跟着往下移动,同时肘部收回。这样,肩、臂、腕全都放松,手臂的重量就真正贯穿到指尖了。这一练习也可以很好地缓解肩部区域的紧张。

事实上,从学习落臂开始,“重量弹奏法”就已经得到具体的实施了。周广仁先生指出:“手指好比在前线打仗的战士,必须要有畅通无阻的后方来支援。”这“畅通无阻的后方”就是指手腕到肩部,包括整个上半身都要放松。也就是从第一个支撑点——指尖开始,到另一个支撑点——接触到琴凳的躯体为止都应该保持自然松弛的状态,尤其是肩关节到腕关节处。任何一个部位出现紧张,力量就无法畅通无阻地输送到指尖。

(二)落臂的方法

有的学生坐在琴凳上弹奏时找不到手臂松弛的感觉,可以让他们站立弓腰甩臂,待手臂完全放松下垂后,再进行音束或单音的落臂练习。

在做落臂练习时,先将双手放在腿上,因为双手平放在双腿上的感觉是最自然和松弛的。再抬起其中一只手举到离琴键约一拃的位置,稍作停顿然后落到键盘上。落下的音符像雨滴挂在指尖,也像针尖落在键上,只要将手臂自然落下,手指在键盘上支撑住就可以找到臂力传送到指尖的感觉了。多次重复练习直至手臂完全放松,这样才能弹奏出音质好、声音透的音色。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四种行之有效的落臂方法。

1.多音落臂

多音落臂可从音束入手。“音束(clusters)”表示将相邻的几个白键或黑键同时弹下。用音束落臂的基本方法是:将五个手指轻轻并拢,握成半圆,抬起手臂,自然下落,从二、三、四指的音束落臂开始、再换一、二、三指或三、四、五指依次练习。对于手型差、手指软、指尖乏力的学生,让他们采用音束落臂的练习不仅可以消除紧张感,而且能够使他们更容易体会放松、落臂、手指站立和保持手型等。

2.单音落臂

单音落臂可从右手的食指开始。手臂抬高到离键盘约一拃的位置,然后食指自然落到中央C上,在一个八度中上下运行,可用节拍器四拍一个音地反复练习。右手的食指练好以后,交换左手的食指继续按要求练习。单音落臂的手指顺序可从食指开始,依次是三指、大指、四指和五指。当学生们掌握了中央C附近音域的落臂以后,对距离较远音位的落臂又有一些困难。他们总是出现肘关节僵硬、手腕不放松的情况。这时用近距离落臂的感觉带动远距离的音就可以使手臂放松。具体方法如下:当音阶式的逐级落臂完成以后,可以尝试单指一个八度到另一个八度的大跳,也就是先从中央C,带臂落到下一个八度,再逐级落到下一个八度。这样训练的结果是手臂在靠近和远离身体的任何键盘位置,都可以确保手臂的放松。

有的学生在白键上能通透自如地演奏,一到黑键就既弹不准又“抅”不住,手臂和手指都很僵硬。这时我们可以考虑从临近的白键入手落臂,找到感觉以后就保持状态在相邻的黑键上试验,如此反复就可以巩固在黑键上落臂的感觉了。

3.双音落臂

当单音落臂掌握以后,可以进行双音的落臂练习。双音落臂可从右手的二、四指开始,在中央C的位置进行三度和声音程的落臂,逐级上行至一个八度然后下行回到起点。从二、四指开始落臂是考虑到这两个指头长短差不多,容易受力均匀,下键整齐。换左手的相同手指继续练习。一个八度完成以后,可参照单音落臂的方法,尝试在三个八度之内进行落臂练习。左手的练习方法与右手相同。指法的练习顺序是二、四指,一、五指,一、三指,二、五指,一、四指,三、五指等组合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了一条容易掌握的放松手臂的练习曲——《哈农练指法》第48条六度的双音练习曲。它的练习要求是:每个音弹后都要抬起手腕,手臂不动,手腕松弛柔顺,手指有力而不僵硬。先放松手腕慢练前4个小节,直至自如清晰地弹奏,再练余下的部分。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六度的手腕放松练习。

贴键送臂:从中央C开始,右手找到六度的键盘位置,左手低一个八度进行。这时,手臂放松,手指贴键,手型架好,手腕由高到低往下送。此时,肩、肘、腕三位一体全部放松,反复寻找松弛的感觉。练好一个位置又逐级上下运行,直至手臂完全放松。

贴键反弹:如前所示,双手贴键放在固定的位置,手腕略低由下向上反弹,手腕向上时,一指和食指稍微用力向内抓,寻找跳动的感觉。

4.和弦落臂

和弦的弹奏法大致分为长音和弦和短音和弦两种。方法同上述提到六度的落臂练习相似。

长音和弦的弹法:先固定好要弹奏的和弦位置,手指贴键,手腕略高,手臂放松,向下送臂力,让手臂的力量钩挂在键盘上,这样可以弹奏出浑厚而饱满的和弦音色。

短音和弦的弹法:它与前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手腕放低,手臂松弛,由下往上反弹,如同弹奏跳音,音色跳跃而富有弹性。

对于有根深蒂固“手紧”问题的学生,一定要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耐心持久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切忌急功近利。这些落臂练习非常枯燥,可根据学琴者的具体情况随意搭配练习,并不一定每一次练习都必须逐一全部完成。为了既保持他们现有的程度,又打好钢琴基础,《哈农练指法》的各种技术训练可以为钢琴技术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

二、关于手臂放松

如何才能让这些“非童子功”学生尽快掌握放松手臂的方法呢?针对这一问题有一些教学方面的体会,现与大家分享。

要想寻找有效的放松方法,首先应该了解何为放松?究竟怎样的状态才算是放松?我们需要的放松是肌肉在神经控制下有弹性的放松,不是失去控制的惰性的放松,也就是松而不垮。许多音乐教育家都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放松是打开艺术大门的钥匙。”著名钢琴教育家尼古拉耶夫给钢琴弹奏时手的正确状态做了一个明确的定义:“手不该像木棒一样僵硬,也不能像烂布一样松软,它应该像弹簧一样有弹性。”所以,放松的问题就是“力”与“松”的辩证统一,是一种“韧”,它不是技术而是一种状态。臂、肘、腕如何放松?力量如何输送到指尖并一个一个地转换?指尖如何“勾挂”在琴键上?笔者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几种手臂放松的形象比喻。

(一)“吊桥”

在钢琴教学中引入“吊桥”的概念,还是多年前在但昭义教授的大师课中初次听说。学生端坐在钢琴前,把肩比做吊桥一端的支柱,而另一端则是吊在琴谱架上的手指,整个手臂应是放松的,就像富有弹性的吊桥,来回摆动手臂(桥梁),模仿桥的形态。此时,手指关节突出,指尖支撑重量,灵活而又坚固。肩关节和手臂有拉长的感觉,手和小臂做轻松自如的运动,同时能够体会到手臂自身的重量。

(二)“落滚”

落滚——即小连线奏法。由于“落滚”在说法上使演奏动作形象化,因而便于理解。“落滚”是一种强调音乐语气的奏法,很像“叹息”的语气,是非常有表现力的典型音调。弹奏落滚的要点是:手臂自然抬高,在空中稍作停顿然后顺势下落到第一个音,声音弹深,时值弹足,力度较强;弹第二个音指尖放松,手腕上提,触键浅,声音弱,收尾,两个音在同一个动作中完成。实践证明:“落滚”练习用于放松手臂是行之有效的。

(三)甩“飞镖”

钢琴弹奏中的“放松”与“紧张”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虽然矛盾却无法彼此分离。我们在电视体育频道中看到过“飞镖”比赛,有时也尝试甩“飞镖”的运动。在掷镖时,我们的手腕应非常放松,但“飞镖”在手腕力量的输送下,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靶子上,力量非常集中,这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运动中的紧张。手臂像输送身体力量的管道,如果因紧张而堵塞,那么,在弹奏中手指将会与身体分开,就像没有油的汽车一样,无法行驶。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把握基本原则:“紧而不僵,松而不懈”。让学生明白在钢琴弹奏中没有绝对的放松,也没有绝对的紧张,应该是松中有紧,紧中有松,其关键是掌握好“松”与“紧”的尺度并做好转换。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放松”而忽视了“紧张”,要通过对比和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最终做到松紧有度,游刃有余地运用自身力量,弹奏出丰富的音色。

只是解决了钢琴弹奏中的放松问题,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每学一个新技术,都会带来新的紧张因素。所以钢琴专家们深刻地指出:学习钢琴的过程,也是同紧张作斗争,不断寻求放松的过程。

综上所述,落臂是练习放松的有效方法,放松是钢琴演奏的重要基础。针对高师钢琴教学中“非童子功”学生,除了有科学的放松手臂的方法以外,要提高钢琴弹奏效率和钢琴演奏技术,还需多看有关钢琴演奏的文章,了解作曲家的生平,知晓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的和声布局和曲式结构,多听各类钢琴演奏大师的声像资料及现场音乐会,感受不同演奏家演绎的不同版本,取其精华,求同存异。同样,倾听自己的演奏也很重要,边弹边听,可以找到与大师演奏上的差距,从而进一步缩小距离,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其中,多练对于演奏技术的提高非常重要。赵晓生先生在他的著作《钢琴演奏之道》中曾经说过:“要烧开‘钢琴家’这壶水,至少需要二万五千到二万六千个小时”,这句话就是最好的佐证。美国钢琴家斯科特·麦克布莱德·史密斯教授来本院讲学时说:“想十遍,弹一遍”而不是“弹十遍,想一遍”。只有结合多方面的训练,才能使高师钢琴的“教与学”水平有更好提升。

参考文献:

[1]石英.放松——学琴的必由之路[J].钢琴艺术,2005(6).

[2]四川音乐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3]黄大岗,吴元.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4]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5]赵晓声.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6]贾改桃.钢琴弹奏中的“放松”问题[J].中国音乐,1988(3).

[7]孙树仁.钢琴弹奏中的“松”与“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5(8).

高效训练方法篇8

动作要点:身体容易晃动,可找伙伴顶住上体以防止身体晃动。如果想最大限度锻炼下腹部,在每次动作的最高点,应尽量抬起臀部,以充分调动下腹部的肌肉。如果觉得这个动作难,双腿可以微弯来降低难度,以完成动作。

2、深蹲

两脚与肩同宽站好。抬头平视前方,膝盖弯曲直到臀部离地面仅有十多公分。往下的时候,上半身缓缓前倾,直到肩膀前凸超过膝盖。不过要确定膝盖并不要超过脚趾(这样会导致膝盖疼痛)。接下来,保持脚踝胋地,只用两腿的力量慢慢站起来。

一开始,试着面对墙壁做练习,脚趾离墙面约10至15公分。这是个极佳的矫正方式,确保你的膝盖不会过于前凸。

3、收缩肩膀

平躺地上,小腿搁在长凳上,然后收缩肩膀,在上腹部创造一个弧形,就好象要向前滚翻一样。做动作时不把头伸得太靠前,因为这意味着背部将离开地面,这样臀部便开始分担本应由腹部进行的工作了。下降时,让肩膀缓慢地回到地面,始终不松弛腹肌。许多人做这个练习时喜欢把手抱在脑袋后面,这样做的结果,只是把头向前拉,而不是整个身体的曲屈。

4、空中踩单车

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将腿抬起,缓慢进行踩单车的动作。呼气,抬起上体,用右肘关节触碰左膝,保持姿势2秒钟,然后还原。再用左肘关节触碰右膝,同样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

5、悬垂并腿

做这个动作时首先应注意避免摇摆,应把身体绷紧,控制动作速度。为了刺激肋间肌,双膝左右转动,这也锻炼了腹斜肌。正确举腿的要点是臀部略向前伸,如果只是简单地举腿当然很舒服,但那只是刺激臀部而不是腹肌。动作速度因人而异,但应确保放腿过程缓慢,以防止摇摆。记住,你的目标是练腹肌,而不是用你能做的任何方式把腿抬起。如果你发现完全伸直双腿做这个动作有困难,可屈膝做。到腹肌变得有力时,再逐渐伸直双腿做。

高效训练方法篇9

动员的比赛状态和耐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训练手段;提高方法;无氧耐力;

无氧耐力是专项耐力的基础。羽毛球运动对抗性强,技术性强,运动量大。运动员在81、74m2范围内攻防兼顾,前后左右不停奔跑,跳跃,运动强度和量都非常大,因而羽毛球运动员机体有时是在无氧代谢情况下完成动作的。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幼,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增加无氧耐力训练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锻炼手段,能培养运动员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身体素质。长期进行这种锻炼,可使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此外,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在短时间对瞬息万变的球路作出判断,果断地进行反击,因此,它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如何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发展其无氧耐力,对提高羽毛球运动员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运动员无氧耐力的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是无氧代谢能力,这是构成无氧耐力的最重要因素。第二是能源物质(ATP、CP、糖元)的储备。第三是肌肉、关节、韧带等支撑运动器官承受大强度工作的能力。因此,提高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和肌肉活动时必需的能源物质储备以及支撑运动器官的功能,是发展无氧耐力的主要途径。无氧耐力可分为非乳酸无氧耐力和乳酸无氧耐力,二者区别主要在于能量机制不同。非乳酸无氧耐力的供能机制是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的无氧分解,而乳酸无氧耐力的供能机制是糖酵解。无氧耐力应该包括:无氧代谢能力、无氧糖酵解能力、抗乳酸能理、血液综合能力、脑细胞耐酸力、能源物质、ATP、CP、糖元的储存及支撑运动器官的功能。1非乳酸性无氧耐力训练间歇练习法是提高非乳酸无氧耐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一般采用90~95%左右的强度,心率可达180次/分钟以上。这种强度可造成机体供氧、供能的很大困难,心舒张期明显缩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提高运动员承受“氧债”的能力。同时也能发展ATP、CP的有氧再合成水平和提高肌肉中肌红蛋白的含量。

一、无氧耐力及其生理基础

无氧耐力是指身体处于缺氧情况下,(或者说不能获得充足氧以生足够的有氧能量时)较长时间对肌肉收缩供能的能力。无氧耐力是个非常规说法,正规说法应该是负重耐力,意思是说进行无氧代谢运动的耐力,但无氧代谢运动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氧气了,二是说由于运动需要的能量主要由无氧代谢提供,其形成的原因是血液的供氧能力不足以提供全部能量。

(一)决定无氧耐力的因素,是肌肉无氧酵解供能能力的提高。无氧酵解能力提高,可激活参与酶的活性,从而提高肌肉工作能力。

(二)消除乳酸的能力提高。乳酸是一种酒酸,肌肉产生后即迅速进入血液,肌肉乳酸浓度增高,影响肌肉工作能力。血液中的NaHCO3为主的缓冲物质中和进入血液的乳酸。

(三)脑细胞对于血液酸碱度变化的耐受能力。血液酸度增加就会影响脑细胞的工作能力,促进疲劳的发展,进而影响运动能力,经常进行无氧训练能提高脑细胞耐久能力。

肌肉中无氧哮解的供能能力,血液中的缓解能力及脑细胞耐受的能力是决定无氧耐力高低的三个因素,假如通过训练改善其中之一的机能,就会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

二、无氧训练手段

进行无氧训练时,由于欠下大量的氧债,在血液中可出现极高水平的乳酸,体内主要采用无氧酵解的供应方式,无氧耐力水平,因此,也就能负欠更多的氧债,因而提高运动能力。由于羽毛球运动不仅对技术性要求较强,而且对运动员的身体运动能力要求也较高,再加上比赛时心里因素,往往使多数运动员难以掌握控制自己的体能消耗,而正确的无氧训练手段又是羽毛球运动的基础。那么基础不牢,运动水平提高就会很慢,势必对运动员的比赛中的体能造成沉重的打击。于是怎样能够很快地让运动员训练自己的体能,成了摆在羽毛球教学面前的一项难题。笔者认为,合理的无氧训练方法将有助于学生的动力定型。

(一)采用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中要考虑练习时间和间歇(休息)时间的匹配,我一般采 用增加练习时间(30秒以上),适当缩短休息时间,增大强度的训练方法。比如:间歇跑,20秒疾跑+10秒放松跑,30秒疾跑+15秒放松跑,60秒疾跑+20秒放松跑等。通过严格的间歇训练过程,可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的增强;通过调节运动负荷的强度,可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可使乳酸能系统的供能能力、磷酸盐与乳酸能混合代谢系统的功能能力、乳酸能系统与有氧代谢系统的混合供能能力、有氧代谢供能能力等有效地发展和提高;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通过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集体耐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运动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

(二)人为缺氧训练法

要求队员有意减少呼吸次数,认为的在缺氧环境下进行训练,使人体对缺氧产生适应,因而有助于无氧耐力的提高。

采用上述三项训练方法,可结合羽毛球动作特点选择训练项目。使训练和羽毛球动作在结构上极其相似,也可使训练与羽毛球动作发力特点极其相似,这样训练效果更好。比如:立定跳、蛙跳、大步、并步、小步,前后步等游戏性练习方法。也可采用不同速度长实践的交替跑.变速跑分为越野变速跑和场地变速跑两种。变速训练法对改善运动员不同代谢方式的转换能力以及培养意志品质是非常有帮助的。传统的平原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的速度无法满足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需求了,于是,新的关于耐力素质训练方法产生并积极地在各国运行。

(三)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调整法

运动员在学习一项新的技术动作的过程中,都可能会产生泛化现象。而技术动作的泛化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和频率的次数,大多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的接受能力和技术动作的难度。教学中可以根据多球训练法可调节性强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某个技术环节的动作定型,从而尽快掌握正确技术。任何运动的技术训练都是在大脑皮层建立起合理的动力定型,是有意识地使动作获得自动化的过程。心理及生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强度越大,则越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多球训练比单球练习强度更大、密度更高,在单位时间内练习次数更多,使人兴奋性更高,比单球练习容易建立起更加巩固的动力定型。根据以上数据,运动员在完成同样训练内容的前提下,运动员平均心率要快,达到了140~145次/min,这说明多球训练的强度比单球训练的强度要大。 羽毛球运动的连续性较强,很容易出现多拍的现象,甚至处于缺氧状态。要提高缺氧时的工作能力,必须采用一种结合羽毛球动作节奏,即把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揉和在一起的训练方法,而多球训练正是适合这种要求的较理想的方法。同时他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心理定向,提高这种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机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力量素质的训练法

力量素质是无氧耐力的首要素质,这对其它素质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更是掌握技术、实施战术的重要基础,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因素,发展力量是运动员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羽毛球专项特点,着重是发展速度力量和动力性的力量耐力,而发展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是基于最大力量是水平如何,对于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来说,在力量训练中,必须了解每个运动员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处理好各个年龄阶段以发展哪种力量素质为主,严格控制训练负荷。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必须抓好力量素质的基础训练,特别是抓好速度力量的练习,根据女子发育比男子早这特点,安排力量负荷时,同年龄组的女子运动员的负荷要比男子大。

高效训练方法篇10

(一)持枪助跑速度。标枪的飞行距离是由标枪的出手初速度决定的;在各种合成初速度的因素中,主要又分牵连速度与加速度,前者由助跑获得,后者由投掷过程中的鞭打获得。要提高出手初速度,关键一点就是在助跑阶段将助跑速度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可以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将助跑速度控制在其原来速度的百分之九十范围内。

(二)衔接技术。在标枪训练中,衔接是指交叉步右脚在着地的一瞬间直至进入最后一步左脚着地的一瞬间,准备最后用力的运作过程。通常标枪技术水平越高,最后一步右脚单支撑时的缓冲时间就越少,相应的蹬伸的时间就越少;而标枪技术水平低的运动员则恰好相反。如果右腿的缓冲时间比较长,则交叉前后的人体重心速度就会出现较大损失,而右腿伸肌则会由于蹬伸时间过短无法充分拉长,减少了蹬地的力量。如果是右脚着地要注意,为了避免身体速度下降过快或者躯干后倾角过大的现象出现,最后一步最好不要太大,躯干的后倾角最好保持在25°左右,并且尽可能的保持到最后一步左脚落地。

(三)最后用力。最后用力和衔接技术需要密切配合,其发力时机是在结束交叉步后,人的身体总重心向右腿支点的垂直面移动,从左腿积极向前迈出那一刻开始。标枪投掷水平高的话,在最后用力时,投掷侧的身体从髋、肩、肘、腕、手直至标枪,每个环节均会遵循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用力,并且根据相应的时间顺序出现速度的峰值,通过每个环节依次进行加速-减速表现出来,根据由下自上的顺序逐渐递加每个环节的峰值速度,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四)适当的出手角度。如果在投掷标枪时出手角过大,就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标枪的飞行高度有所提高,而水平速度却有所下降,从而缩短了飞行距离;相反的,假如出手角过小,则飞行高度又不够,标枪呈现低平状态,也会影响到飞行距离。因此要控制好出手角度,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水平,通常出手角最好控制在38°左右。

二、标枪的技术训练

(一)助跑速度与节奏。助跑速度的训练要根据运动员的身材制订科学的训练方案。如果运动员的身材比较高大,则提高速度的方法就是加大步长、放慢步频,利用充足的时间完成动作;而如果运行员的身材比较矮小,则提高助跑速度的有效方法就是采用中等步长结合较快的步频来实现。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提高运动员的助跑感、距离感以及节奏感与控枪能力:首先采取持枪助跑,距离控制在二十到三十米左右;其次助跑与引枪交叉步计时相结合;再次,可以采用持枪变速跑的训练方法;最后,助跑与投掷步意念节拍相结合。

(二)衔接与最后用力。在衔接阶段,关键技术是要缩短缓冲时间,延长蹬伸用力时间,提高蹬伸速度,并且超越器械与转体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在最后用力阶段,身体投掷侧的用力顺序为髋、肩、肘、腕、手、标枪,每个环节的顺序不能搞错,且完成速度要快。该阶段的主要训练方法包括:交叉步计时与最后用力练习相结合,最后确定出适合运动员本身的步长与最后用力的节奏;多体会、练习加入转体的有利时机;交叉步中快速摆动双腿练习;还可以进行右脚前脚掌着地连续蹬伸练习;利用皮带牵拉还可以练习最后用力的顺序。

(三)标枪的自转技术。控制标枪围绕其长轴进行快速旋转、枪尖始终朝向抛物线稳定飞行的力量来自于出手的一瞬,是由于前臂与指腕做出推拨动作发出此力,该推拨力量正是控制标枪快速旋转的动力源。由此可见,在训练中要提高标枪的自转速度,就要加强前臂旋内、旋外肌肉力量的训练。在挑选运动员时,可以查看其手臂与手指的长度,还要注意其手掌的大小、柔韧性与协调性。

三、常见的技术错误与纠正方法

(一)助跑技术差。在标枪运动中,助跑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身体与器械获得合理的预先速度,有利于正确、快速的完成投掷步,并为最后用力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助跑的速度要以不丧失投掷能力、获取最大冲力传递到标枪的纵轴为基础,速度越快则标枪的飞行距离就越远。此外,在投掷标枪过程中,其关键点是保证投掷步的节奏正确,并且密切结合快速发力掷枪。投掷步为非周期性运动,通常选用身体左侧对投掷方向弹跳步伐,其具备重心低、起伏小的特点。由于侧向跑动作利用的是下肢外展内收肌群的力量,因此该阶段的水平速度的提升不是很容易。针对该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纠正方法,即进行短距离加速跑、计时跑以及反应跑,在跑步过程中要注意,为提高助跑的弹性,最好采用前脚掌着地。

高效训练方法篇11

当前,学校体育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着。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体操项目依然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这是由体操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但在实际的中学体操课中,学生大多数对此持冷漠、消极的态度,使整节课气氛变得灰暗。要 寻其病因,对症下药,克服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一、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

1、来自学生方面的原因

(1)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现代化的生活使得青少年很少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身体条件越来越差,运动能力也就越来越差,表现在体育课堂上就是消极对待、缺乏兴趣。

(2)学生有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变化引起了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对待事情非常敏感,也非常在意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体育课上不愿意做动作,怕做错、做不好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自卑,缺乏自信,这一现象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不仅影响到我们的体育教学,而且影响了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

(3)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动机。现在孩子对待各种网络游戏非常痴迷,然而对待体育运动缺乏兴趣,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冷漠、消极的情绪。

(4)其他方面的原因。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由于体育运动本身比较危险,加上运动者本身的原因或对体育运动科学的无知,会造成受伤或失败,在下次运动中上次的伤害事故或失败情景就会出现,这时自卑的心理油然而生,从而不愿进行体育锻炼。

2、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受教育性质、目标内容、任务和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现阶段,“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体育教育采用强制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素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能力。

(2)教师本身的行为。教师在教学中,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本身的行为尤为重要。直观性是体育课的主要特点之一,教师示范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了解具体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优美的动作示范,可以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相反,错误、失败的示范会增加学生的恐惧感,从而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逆序”教学法的建立

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递进法”,在体操课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如跳箱教学中,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学习助跑上板技术——上板踏跳技术——助跑踏跳技术接第一腾空——跳上跳下技术——完整技术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及巩固动作质量。这种教学方法只能串联跳箱各技术环节的顺序关系,但在串联各技术时,有时会出现情绪紧张、技术变形,无法完成技术动作,使相邻技术无法衔接。如果硬要连接起来,由于技术变形,极易发生伤害事故,而发生这种情况后,就会增加学生的恐惧心理,产生怕受伤的心理障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突破越过器械与落地这两个环节。在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的基础上,克服其心理障碍,再进行完整技术的教学。因此,可尝试将“递进教学”改为“逆序教学”。

1、逆序教学法的应用

还是以跳箱为例:先学习支撑腾跃和落地——学习助跑踏跳技术——学习跳箱完整技术——纠正错误动作及巩固提高质量。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先解决了腾跃器械和落地技术,减少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坚定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逆序法”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逆序法”最本质的特点是了解学生心理。精心设计制作,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使其自觉自愿地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全民健身”意识。

“逆序法”有广泛的外延,它不仅适用于体操课中,而且在其他项目的教学中仍然适用。比如在接力跑项目中传接棒教学时,体育工作者可以先不讲传接棒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考如何在跑动过程中稳准地将棒传到同伴手中,最后教师再给出正确的传接棒方法让学生练习。作为体育工作者,应当从课堂教学出发,分析难点,对症下药,从而解决课堂存在的问题,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

三、“逆序法”应用时对教师的要求

高效训练方法篇12

【中图分类号】G834-4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模式对于实践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就业的过程中,企业对于高职空乘专业学生的专业技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在进行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对于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并通过对于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过程的深入思考创新,促进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理念还需完善

在进行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过程中,由于形体训练是属于“体育”与“艺术”交叉教学体系的一种,比较偏重于对于学生的体力、活力、姿态的锻炼。在这样的背景下,形体训练教师往往错误的认为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过程只是一个“勤加锻炼”的过程,不够重视对于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方法的创新,相应的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形体训练的训练过程也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到疲惫和乏味,对于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效率的提升也难以发挥出有效的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形体训练的教学理念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从“勤加锻炼”的教学方式逐步向锻炼学生的“兴趣导向”方向进行探索研究。

2.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度不够

在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对学生学习心理情况的考核,这就导致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方法往往容易出现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空乘形体训练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打破传统的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模式的桎梏,通过开展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练习和合理设置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活动等方式,优化创新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方式,促进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效率的提升,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的学习。

二、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1.开拓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思路

通过对于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为了有效的解决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在进行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为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制定出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提升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方式的创新过程与学生接受训练的心理状态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两者的紧密结合,可以对现有的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方式进行更新,促进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而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的角度提升形体训练课的效率。因此,所制定出的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模式优化总体思路就是建立在考察学生接受课程的心理状态考核的基础上,选择出最优化的教学策略。

2.进行对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内容的创新性设计

在进行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好胜心”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促进作用,进而有效的丰富现有的形体训练教学体系。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的过程中,训练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创新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学习训练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在进行训练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的意识到进行对一些新的教学形式的引进,进行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丰富。

例如,在进行形体训练的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学生接受形体的训练课程,跟着教师的指引枯燥的联系,很容易导致学生难以形成“为什么训练又累又枯燥?”的想法,也就难以提升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这就需要在进行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的过程中,穿插的引进一些鼓舞学生训练的方式。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教师就可以让每一个小组按照自己喜欢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既可以听着音乐进行训练,又可以互相指导训练)。最后,再让这6个小组互相评价对方的训练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进行形体训练过程中,就会形成相互比较的“好胜心”,进而会进行相关的训练问题的思考,进而提升训练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在进行高职空乘训练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形体训练教师要充分的考虑对丰富现有的形体训练课程,另辟蹊径的选择对教学方法的更新补充,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把握好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重点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促进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效率的提升。

3.推进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模式的更新

在进行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过程中,训练课程教师要充分的尊重高职空乘专业学生的实际特点,不断进行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训练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在对传统的训练模式的总结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促进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形体训练过程中,训练课程教师就可以从实践训练的角度出发,寻找形体训练和学生所感兴趣的“街舞”“健美舞”“交际舞”之间的关系,并寻找之间的共同点,在加深学生对于训练基本概念的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提升学生训练学习能力,有效的促进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效率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高职空乘学生群体对于形体训练的诉求情况,有效满足学生对于训练教学的实际要求,并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创新性的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丰富现有的形体训练教学模式体系,促进高职空乘形体训练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