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7 09:04:05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1

(一)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县人民政府职责。

1.从国土资源、林业、水利、监察、交通、建设、公安、牧业等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县xx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办公室,负责xx水利枢纽工程征地拆迁补偿和移民安置等相关工作;

2.负责土地权属确认、处理土地权属纠纷;

3.配合省、市国土资源、林业等部门按期完成征占()地测量、地类划分、林木采伐、补偿核算等工作;

4.负责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房屋拆迁及其它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的兑现工作;

5.负责辖区内征地后的土地调整、房屋拆迁后宅基地的规划和迁建工作;

6.负责辖区内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保障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干扰破坏征地拆迁、工程施工的不法行为;

7.完成好市xx水利枢纽工程征地移民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xx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职责。

1.全权负责xx水利枢纽工程征地、移民、拆迁等情况综合、现场指导、协调督办、组织实施等工作;

2.配合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与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协调征地、林木采伐、地类划分和土地权属确认等工作;

3.对收回的二松xx水库段国有土地进行管理,对国土资源和林业部门提供的设计成果进行复核;

4.负责征地测量后的标记、管理工作;

5.对下拨的征地移民拆迁资金使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三)市法制办职责。

1.负责对市政府征地移民文件的审核把关;

2.负责对有关行政机关在征地、移民、拆迁工作中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四)市国土资源局职责。

1.协调省国土资源厅办理征占地审批的各项工作;

2.指导县国土资源局做好征占地的各项工作;

3.协助县政府做好土地权属的确认和纠纷调处工作;

4.负责做好征占地土地补偿费核算及补偿标准的政策宣传、问题答疑以及临时用地复垦的监督验收工作。

(五)市林业局职责。

1.协调省林业厅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批的各项工作;

2.协助县政府做好林地、林木权属确认和纠纷调处工作。

nn40.com (六)市水利局职责。 协助县政府依法对工程建设涉及的水事纠纷进行处理。

(七)市农委职责。

协助县政府帮助移民区农民利用现有土地发展高效农业,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八)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责。

协助县政府做好被征地农民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

(九)市建设局职责。

协助县政府拆除工程占地范围内的违法建筑物和构筑物。

(十)市法院、市检察院职责。

依法受理征地、移民、拆迁及工程建设中的各类涉法案件。

(十一)市公安局职责。

负责征地、移民、拆迁、林木采伐和工程建设等治()安保卫工作。

(十二)市监察局职责。

负责对征地移民相关政策执行和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十三)市审计局职责。

负责对征地移民资金使用的跟踪审计。

(十四)松原供电公司职责。

负责保障工程用电,按计划完成电力设施迁移工作。

(十五)松原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职责。

负责对与工程交叉的通信设施进行改建或迁移。

二、征地移民补偿标准

(一)征收集体土地。

1.征收耕地(旱田、水田、园地、菜田、温室大棚、精养鱼塘等)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按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6倍给予补偿;

2.征收林地、苇塘和草地、精养鱼塘以外的养殖水域,其土地补偿费为该地邻近旱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倍,安置补助费按照该地临近旱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倍给予补偿;

3.征收农村道路、荒地、盐碱地、沼泽地和沙地等未利用地,按照该地邻近旱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2倍给予补偿。

(二)收回二松xx水库段国有行洪滩地,具体补偿范围和标准。

1.行洪滩地内的旱田和水田,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签订30年土地承包合同的,并且持有县政府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其补偿标准按该地块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6倍给予补偿;

2.行洪滩地内的旱田和水田,由国营林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发包的,其补偿费按照该地块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倍给予补偿,一次性发放给国营林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

3.行洪滩地内的渔塘、房屋等不予补偿。灌溉井等经踏查确认,经有关部门评估后据实补偿;

4.行洪滩地内的人工林地(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补偿费按照所在乡镇旱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倍给予补偿;行洪滩地内的荒滩地、天然次生林地林木及有关单位认定的宜林地不予补偿;

5.未经县级人民政府河道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二松河道内开垦滩地,种植农作物及林木的,不予补偿。

nn40.com (三)使用河道外其它单位或者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耕地,参照征收耕地的补偿标准给予补偿。不是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并取得生活来源的单位只给土地补偿费,不给安置补助费;使用未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的国有未利用地,不予补偿。 (四)占用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国有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可以参照征收土地相应标准补偿。

取土场临时占用耕地,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的边坡、取土深度和排水坡度取土。耕地复垦后,设计边坡底线占用的面积和抹牛地面积,按永久征收土地的()相应标准给予补偿。

临时用地的复垦,按国土资源部门的规定执行。

(七)占用国有林地采伐林木的补偿标准,按照《吉林省占用林地砍伐林木补偿标准》(吉林资字〔1991〕876号,以下简称《林地标准》)规定执行。

林木已经达到采伐利用标准的,经依法批准,林木所有者可以自行采伐;不到采伐期的,按照前款规定给予补偿。

(八)村民房前屋后零星树木,依据《林地标准》规定,分别按照成树、幼树给予补偿。

(九)被征收土地上的青苗补偿费按一个栽培期产值计算;能如期收获的不予补偿。苗木、花草及多年生经济林木等,可以移植的,支付移植费用;不能移植的,给予合理补偿或作价补偿。

(十)工程用地范围内的电力、通信设施的拆迁,只补偿人工费和不能再利用的材料费。

(十一)拆除移民区住宅房屋及附属物,按照《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规定的补偿标准核算补偿费用。

三、征地、移民和拆迁费的支付

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房屋及其它地上附着物拆迁补偿费由市xx水利枢纽工程征地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工作进度进行核算,分期分批拨付给县政府,由县政府负责兑现。补偿费的发放,必须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认真履行财务手续,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四、征地移民拆迁工作完成时限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积极推进青山工程 全力打造生态城市――关于辽宁省海城市青山工程的调查与思考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7日

一、青山工程进展情况

海城市以矿山开采为支柱型产业,矿区与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特别是以析木新城和牌楼镁矿为代表的地区。为解决这一困境,省市现已投入资金3,500余万元加以推进和治理。

在“造绿”工程方面,13个矿山治理工程已进入招投标程序,特别是析木新城采取边招标边治理的方式,现已投入矿山治理资金600万元,开工面积1,852亩,封山禁牧围栏工程也已经开始施工。3万亩小开荒还林工程已经全部落实到地块,并已完成苗木采购工作。污染治理工作全面展开,目前已关停污染企业23家。“造地”工程方面,牌楼镇现已投入资金1.2亿元,已完成东牌楼村拆迁141户,拆迁面积98万平,腾出土地1平方公里,现已挂牌拍卖31.89万平方米,土地出让协议签订金额为6,378万元。目前,析木新城的杨甸村、梨树甘沟子村拆迁前期摸底调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市委、市政府将规划权下放牌楼镇政府,土地出让金部分将返还镇政府,用于补充青山工程资金。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供血资金不足,要激活自身造血。随着青山工程的深入推进,一个问题已迫在眉睫――工程出现了严重的“供血不足”,多数重点精品工程无法招标甚至停工。针对这一情况,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次调研和论证,提出用经营的理念来规划和打造青山工程,这样,既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又符合新城新市镇的发展要求;即改善了生态环境又解决了资金问题。其根本就是以“造绿”为前提,与矿山治理长效机制相结合,进行矿山生态恢复、“小开荒”还林、排岩场造绿等工程,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以“造地”为核心,即与土地整理相结合,通过移山填坑等方式增加可利用土地,这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主要方式,引入规模企业增加税收,通过“造地”工程打造“造血”体系,产生净收益,反哺青山工程其他主体工程建设。以“造业”为手段,通过推山造地和拆迁造地来整合土地,引入企业入驻牌楼代家沟菱镁初级加工园区,通过“造业”工程集聚产业园区发展,加速产业升级。以“造城”为目的,与新城建设相结合,实施“造城”工程,解决工业区和居民区混杂、工业发展空间狭小、群众生活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牌楼和析木之间形成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和生活相互依托的哑铃型新城。实施“四造主体工程”,以实现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矿区人居环境根本改变,矿区发展空间全面拓展,矿业经济快步发展,新城新市镇快速崛起,最终通过工程“自身造血”功能实现青山工程可持续发展。

(二)避免出现复荒,要建立法治机制。在落实已完成的矿山生态治理项目、“小开荒”还林、封山禁牧项目地块认领管护机制的同时,建议各镇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和管护办法,建立进化绿化管护队伍;林业部门要对绿化管护进行检查指导,向各村发放树枝修剪、病虫害防治指导手册,确保管护及时到位。国土局、环保局等执法部门相协调,各级政府配合,利用市场化和法制化手段,加大对退林开荒、非法破坏矿山及企业超标排放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证避免出现复荒复牧现象,确保已经退耕还林的小开荒不反弹。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打造“森林”为目标,紧紧围绕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和国土增绿、农民增收,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力组织开展今冬明春绿化攻坚大会战,继续保持我市林业高效、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今冬明春重点实施绿化工程,完成造林35万亩,其中,生态防护林27万亩、用材林5万亩、经济林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17%。

(一)城市绿化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理念,大力推进城市“见缝插绿、破硬建绿、拆墙透绿、垂直挂绿、屋顶造绿”工作。市主城区以道路绿化、游园建设、住宅区改造为重点,新增绿地面积3000亩。各县(市、区)在城区、建制乡(镇)绿化中,建成不少于50米宽的环城风景林带,城区周边至少规划建设1个城市森林公园,面积不小于500亩,其中,武安市、涉县在县城周边新建2000亩森林公园。年新增绿化面积1万亩。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公用事业局,有关县(市、区)政府和经济开发区、市马头生态工业城管委会。

(二)城郊浅山区生态屏障工程。该工程涉及县、武安市、永年县、磁县和峰峰矿区。该区域生态环境和绿化增量直接影响市区的空气质量和观瞻面貌,同时承担着省委、省政府对设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林业工作实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今冬明春继续采用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方式,在铁路以西条件好的地区实施经济林锁边工程和果粮间作;雨季以容器苗造林为主,条件差的次耕地栽植侧柏、火炬和刺槐等;道路两侧及可视范围内栽植杨树、柳树、侧柏、灌木、花草等用材观赏树种。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有关县(市、区)政府。

(三)通道绿化工程。在重点抓好“三环绿化”,即环城高速公路绿化、30公里都市圈绿化、都市绿网绿化的同时,各县(市、区)要按照国道及高速每侧边沟以外50米、省道每侧边沟以外40米、县道每侧边沟以外30米、乡村道一路两沟4行树标准建设绿化带。树种以乔木杨树、柳树、槐树为主,合理配置紫穗槐、木槿等观赏树种,实施立体绿化。国道(含高速)要求苗木胸径5厘米以上,省道4厘米以上,株行距为3×4米;县、乡、村道苗木胸径在2厘米以上。栽植株行距为2×3米。年重点建设人民路东延、邯武快速、环城高速绿化和青兰高速二期绿化。规划广府与人民路互通旅游专线绿化、京港澳高速公路与广府快速连线改建绿化工程等。道路征地范围内线路绿化由市交通运输局统一实施。全市林带绿化235公里,面积1.7万亩;可视荒山绿化80公里,面积1.3万亩;新增绿化面积3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

(四)平原生态绿化工程。一是村庄绿化。结合全市新民居建设,绿化村庄480个,主要在院内宅旁、房前屋后、闲散隙地、沟坎渠边、街道两侧进行绿化,树种选择生态树种、经济林树种和园林美化树种,栽植密度因地势而定,片林株行距一般为2×3米,苗木规格按国家二级苗标准。新增绿化面积0.6万亩。二是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结合全市东部振兴规划,选择2—3个推动力强、条件好的县建设农田林网示范县,打造集中连片不少于10000亩的农田林网大方,每网格不超过300亩,三年内全市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达85%以上。平原县每年选择2—3个示范乡(镇),积极推进农田林网建设。全市新建农田林网控制面积28万亩,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三是沙荒地规模造林。年完成沙荒地造林3.8万亩,其中世行五期项目造林3万亩。平原生态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6.4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有关县(市、区)政府。

(五)矿山修复绿化工程。全面开展矿山绿化,通过采取削坡、稳坡、平坡以及客土、选用耐瘠薄树种等措施,实施尾矿库坝体外坡绿化、库体绿化、采沉区绿化、闭矿区开采创面绿化和废料场绿化,恢复生态环境,创建“绿色矿山”。新增绿化面积1万亩。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有关县(市、区)政府和矿山业主。

(六)太行山规模造林工程。太行山区按照集中连片建成2—3个万亩以上示范区的要求,以城市周边、河渠沿岸、通道两侧为中心,以沟谷、流域、山头为基本单元,点、线、面一体推进,实现局部分散造林向区域化、规模化造林转变。人工造林4.6万亩;封山育林11万亩(以飞促封4万亩),新增绿化面积15.6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有关县(市、区)政府和荒山业主。

(七)优势果品基地建设工程。继续完善培育特优果品示范基地20万亩,新增核桃、桃、梨、苹果、花椒等优势果品面积3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有关县(市、区)政府。

(八)绿化苗木基地建设工程。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绿化苗木基地建设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为造林绿化提供充足的苗木。致力打造苗木专业村、专业乡。新育苗面积3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有关县(市、区)政府。

三、时间安排

(一)全面准备阶段(现在—年月日)。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总体规划、地块落实、施工设计、树种选择、苗木订购、领导机构、责任分工、人员组织、资金筹集等。

(二)决战攻坚阶段(年月日—月日;年月日—月日)。抓住秋冬季和春季植树的有利季节,全面实施、整体推进、集中精力、克难攻坚,完成绿化任务。

(三)完善提高阶段(年月日—月日)。雨季重点针对因特殊原因没有完成的绿化项目、没有成活的树木以及水平和档次偏低的绿化工程进行补植、完善提高,确保各项造林绿化工程高质量完成。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成立市城乡绿化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全市城乡绿化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各级政府要成立相应机构,把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建立严格的任务分解责任制和监督检查机制。

(二)科学规划。要搞好林地调查,规划设计中突出地域差别,西部山区重点搞好太行山及矿山绿化和城郊浅山丘陵区生态屏障工程建设。东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标准的农田防护林网和村庄绿化、通道绿化等,突出适地适树,实施多树种、多林种相结合,乔灌花草相结合,提高混交林比例,积极推广使用优新品种和优良乡土树种,确保造林质量。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4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183-02

1 森林重庆的由来

“森林重庆”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08年7月20日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作的报告中,也是第1次作为重庆城市发展目标之一正式出现。报告中对森林城区建设是这样表述的:提高森林和绿地覆盖率,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本之举。重庆山地面积占3/4,主城九区内就有4条山脉,是我国4个直辖市中最有条件培育森林的,这也是重庆的特有优势。而“森林重庆”核心的内容和目的就是要在重庆8.2万km2市域内大搞绿化,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来提升重庆城市的形象,增强重庆市的竞争力,通过宜居环境的打造,带给老百姓更多的实惠,为全球生态的修复做出应有的贡献。

2 森林重庆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避重就轻

很多区县在建设过程中重城市轻农村,先城市后农村,其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浮躁心理凸显。城市开发过程中政府负担较小,并且有利于显现政绩,因而受重视程度高,这是浮躁心理的一种反映;二是相关政策不健全,如通道工程和基本农田占用问题,绿化苗圃和生态苗圃的补助问题等;三是农村生态条件变化很大,增加了绿化难度;四是资金问题。据估计,重庆市森林工程总费用超过1 000亿元(包括土地征用或租用费用),有些区县土地租用费就达4亿~5亿元/年,财政压力较大。

2.2 唯上选树

重庆市领导重视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提倡结合各区县的具体环境合理栽植景观效果突出的某些树种,并有效推广,但部分区县领导机械领会上级意图,不分场合、不分生境大量栽植某些树木,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过多强调某些植物会影响城市植物多样性建设和城市景观多样化,更为重要的是降低虫害的暴发机会;二是使城市间和城市内植物景观同质化严重,降低了城市和景观的特色;三是由于市场需求量大,苗木价格直线攀升,如原来几千元一株的桂花现在要几万元;交通岛等人迹罕至的地方也要求种上这些昂贵植物,导致建设成本增加;为凸显这些树木,有的地方甚至打算成街置换已绿树成荫的树木[1-2]。

2.3 急功近利

一般植物景观要达到设计效果需要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部分区县急功近利,为了短期内达到绿化效果,导致栽大树、全冠树的现象屡禁不止,这种绿化方式树木成活率低,而且成本较高,对自然林木的破坏程度很大。

2.4 浮夸倾向

据调查,部分区县在编制森林工程规划时跟风现象严重,确定的项目与自身的财力不符,盲目地为表现政绩而夸大建设量。以一个人口规模10多万人的县为例,其年财政收入仅约3亿元,其制定的绿化目标是城市5年人均公园绿地在原来基础上增加3倍,绿地率增加1倍,实际测算难以完成,浮夸倾向严重。

3 建设森林重庆的对策

整个“森林重庆”的建设可以分为城市建成区、城市近郊区以及远郊乡村3个层面或方面进行,每个方面可结合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建设打造,在减少“热岛”效应和改善环境的同时,产生经济效应,惠及当地百姓。

具体而言,城市建成区(含主城区和远郊各区县城的所在地)可分为新、老城区。在老城区,以危旧房改造为着力点,以“留白、增绿”等为原则,尽可能利用土地资源增绿,为市民腾出公共空间,以植物造景为主,多栽植大树,充分创造林荫活动空间,绿地率不低于30%,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5%,增添小绿化景观,与附近街道空间整体环境及建筑风格相协调,同时还将增设部分活动设施,方便市民休闲运动。新城区则坚决按照新的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实施,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到位,35%的绿地率一个百分点也不能少,完善整个绿地体系,充分体现园林绿化的生态、景观、休闲,以及防灾避难和城市文化等功能[3]。

在城市近郊区,即城市组团、城郊结合部,可以多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比如城市组团隔离带、外环高速路绿化带、主城与卫星城市之间的生态防护带、沿江河绿化带等,用成片的森林带实现树木降尘、排毒、增氧、减噪等目的;在城市远郊区,可以推广国土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深化林木改革,使林木经济惠及当地居民的发展。

为切实搞好森林重庆建设,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科学规划。由于森林城市规划涉及全市各区县,政策性很强,资金投入大,必须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建议利用高科技,如遥感卫星照片分析和GIS技木,从空间上搞清现状土地利用情况,特别是现状森林的分布,从土地利用和生态条件分析确定要实施的各类“森林工程”建设的面积,提高估算精度,为经费估算、工程实施打下坚实基础。二是重视大地绿化。“森林重庆”的重点应该是农村,市委最重视的也是农村绿化问题。因此,各区县在大搞城市绿化的同时,要逐步把重点转向农村,转向大地的绿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市委、市政府的目标。三是正确估算森林工程建设的费用。不但要考虑建设费用,还要考虑某些森林建设的相关费用,如通道等土地征用或租用的费用,以便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制订可行的计划。四是制订相关政策。林权制度改革等解决了农村一块森林的建设,但有些政策还必须考虑,如通道工程和基本农田占用问题,绿化苗圃和生态苗圃的补助问题等。五是正确定位各专业部门的作用。农业部门对经济果木林的管理,城市园林部门对城市森林建设的管理等,特别要重视园林部门在城市森林工程建设的作用,不仅在主城,而且包括区县城市,因为城市园林绿化有专门的指标体系管理,同时城市森林工程更注重美化、文化和人性化。不宜把城市的做法用到农村,例如苗木规格要求大;也不要把农村做法用到城市,如栽植不考虑观赏性和艺术性等。在城市森林工程设计中应以种树为主,科学配置植物材料,以绿为主,植物造景,生态优先,改变园林绿化建设中过度人工化的倾向。六是科学栽植。①植物的选择一定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具体地点的生境和功能,要强调形成自己的特色;②遵循树木生长规律不要普遍强调植大树、全冠树,以增加成活率,减少成本;③禁止在旧城区成街置换现有较大行道树;④城乡差异处理,城市偏重景观,强调园林艺木,乡村偏重生态和经济,发展生态林、经济林;⑤在绿化建设施工中除了特殊情况需要,应尽避免反季节施工逆境栽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行施工,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提高苗木成活率,节约成本。七是重视管护。管理是增绿的手段。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不仅要强调增绿,也要强调建后管理。城市绿化要加强树木修剪和水肥管理,管护费用要随建设量的增加而增加;农村绿化要加强林管员的责任,重新考虑林管员体系建设[4-5]。

4 参考文献

[1] 胡刘.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森林重庆”建设[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1-16.

[2] 郑雨晨,陈俊旭,王陈.碳权视角下建设“森林重庆”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4Z):230.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5

中图分类号:X947 文献标识码: A

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企业结合企业内外条件以及工程特点,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管理流程,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达到工程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工程建筑市场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但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而且存在许多问题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土木建筑施工管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建筑业施工生产流动性大,产品的形式多样化,产品的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露天作业,季节性比较长,机械化程度低,材料品种繁多,安全系数小,很难控制,隐患较多,必须全员参加安全管理这项工作,协调配合,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企业头等大事,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我们开展正常活动的必需要求,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性任务。安全生产的文明施工是高效益,高效率的前提,就是最低成本消耗获得最大价值。

三、创新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策略

(1)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我国应该结合目前建筑行业以及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要将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真正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上来,使国家部委提出的土木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

(2)完善政府监督职能。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依照土木工程安全监管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机制,对各级部门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程序实行改革。各级主管部门应该不断完善施工安全监管体系,改革安全管理执法机构,配备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安全执法人员,对土木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安全实行动态监管。同时,应该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安全监管人员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安全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监管力度。

四、加强施工单位安全监管工作

施工企业领导要重视施工安全管理,每项工程的施工现场都要配备固定质量和安全人员,提高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要求。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经理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编制工程项目的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的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体系。工程项目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的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的条件,合理的组织财力、物力、人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建立健全土木工程行业人员的培训机制。首先,应该构建建筑项目民工准入机制。进入土木工程项目工地进行施工作业的民工都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并按照培训效果持证上岗。其次,要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监理人员的素质。应加大对项目监理单位以及施工监理人员的安全业绩和安全监理素质的考评力度,作为其开展监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土木工程施工监理单位应加强安全监理规范力度,不断提高监理水平。

五、作好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

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安全生产只有事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危险源的确定一般考虑因素有:一是容易发生重大人身、设备、爆破、洪水、塌方、高边坡、滑坡危害等;二是作业环境不良,事故发生率高;三是具有一定的事故频率和严重度、作业密度高和潜在危险性大。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常见的危险源有:施工生产用电、民用爆破器材管理与使用、特种设备作业现场、地下涌水、有毒有害气体、高空作业、高切坡、深开挖等易滑坡及塌方危险地质段、施工脚手架、重点防火防盗区域等。对危险源的识别和确定要准确才能有效地制定针对危险所采取的相应的技术措施和防护方法。危险源一经确定, 就必须纳入控制管理范围及时传达到施工作业区的每位工作人员,并设置危险源安全标志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危险源区域内的安全警示标志, 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本区域安全动态,危险源若发生变化,尤其是升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身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危险源的撤离必须在确定无安全隐患时才能实施。

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不断增加,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对于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应该总结出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隐患,高度重视安全管理的问题,积极吸取教训,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同类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从而使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6

一、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造林绿化面临的形势

2005年春季,县委、政府多方筹措资金,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狠抓造林绿化,全县共完成植树造林3.18万亩,占春季计划任务的139%,栽植各类苗木1129.6万株,其中乔木115.3万株,灌木1014.1万株。一是高标准完成“四路一园”绿色通道建设任务。即:完成石中高速公路平罗段造林0.4万亩,植树74.2万株;完成大平公路平罗段绿化400亩,植树51.8万株;完成109国道和平陶公路两侧的绿化任务200亩,植树2.22万株。完成太沙工业园区道路绿化400亩,植树3.99万株;二是按照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办的要求,完成5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配套造林0.3万亩,植树37万株;三是完成2003—2004年造林成活率低于85%的农田林网、环村绿化、宽幅林带补植;四是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完成韩援项目6000亩建设任务;五是结合全县沙漠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完成以沙苇湖为中心的沙漠化治理0.3万亩。全县有林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因该看到造林绿化的难度和管护任务日趋加大。由于全县有林面积的不断增加,下剩植树地段立地条件差,苗木成活率低,绿化带换土任务量大,且林木管护的范围越来越广,难度不断加大;个别乡镇和干部对生态建设的认识不深刻,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不强,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组织发动群众不积极。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必须做好长期坚持不懈地大搞造林绿化的思想准备。

二、明确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各项绿化工程

林业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德政工程。造林绿化不但可以抵御风沙等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同时又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县地处西部内陆,气候干旱,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而我县又是少林地区,森林覆盖率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生态林业建设任务非常艰巨。按照全市造林绿化动员会议精神,今秋明春的全县生态林业工作以着力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乡面貌为目标,以骨干道路两侧绿化带和城市街道绿化带的规划整治为重点,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一)切实抓好五项重点绿化工程。

1、110国道平罗段造林绿化工程。该工程路段长18公里,今秋完成两侧各22米宽的绿化带建设。绿化带整治需动用土方33.28万立方米,其中:挖方5.81万立方米,垫方27.46万立方米;造林绿化917亩,植树114.34万株,其中:刺槐17786株,国槐5802株,沙枣10000株,花灌木8880株,紫穗槐111.12万株。今秋由县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驻平区属各单位和崇岗工业园区内各企业义务劳动完成。

2、沙湖路造林绿化工程。该工程路段长11.2公里(从沙湖路立交桥到前进农场交界处),规划完成10米宽绿化带建设。绿化带整治需动用土方13.4万立方。造林绿化131.1亩,植树43735株,其中:臭椿4014株,刺槐8747株,沙枣4733株,紫穗槐26241株;明春由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平区属各单位义务劳动完成土方工程和绿化工程,林业局提供树苗并做好现成技术技术指导。

3、石中高速公路平罗段造林绿化工程。该工程路段全长42.2公里,今秋明春完成两侧20米宽绿化带建设。规划造林绿化3673.8亩,植树533519株,其中:臭椿2100株,白蜡56725株,紫穗槐132252株,枸杞70400株,红柳272042株。今秋由姚伏、城关、高庄、黄渠桥沿路四乡镇完成两侧20米宽绿化带整治保护任务,并做好绿化带打埂灌水工作。明春由上述四乡镇负责完成辖区内路段两侧绿化任务。林业负责提供苗木并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4、太沙工业园区道路绿化工程。今秋明春完成太沙路及园区内新建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任务。需动用土方38.4万立方,其中:挖方7.6万立方,垫方30.8万立方;造林绿化392.4亩,植树84816株,其中:臭椿30827株,刺槐18784株,紫穗槐35205株。今秋由太沙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各路段受益企业完成土方工程,并做好绿化带打埂灌水工作,明春由太沙工业园区管委会继续组织各企业义务完成绿化工程,林业局无偿提供苗木并做好技术指导。

5、城市街道绿化工程。今秋明春完成玉皇阁大道、发行路、人民路、团结东路、建设路、团结西路、萧公大道以及唐徕渠东门桥—四小段两侧绿化。工程需动用土方111460立方,其中:挖方55730立方,填方55730立方,栽植各类园林绿化苗木27716株,各类花灌木511617株,绿化草坪81500平方米。今秋由建设局组织完成树池整治工程,明春完成绿化工程。

(二)其他绿化工程

一是各乡镇要结合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完成辖区内树池整修任务,重点围绕绿色通道、农田林网、含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林网、村庄绿化、乡道、村道进行整修,每个乡镇至少完成3个村庄示范点的整治任务(含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的村庄),要对过去因于成活率不高逐渐被农民侵占的宽幅林带、五排两侧绿化带中的缺株断带及农田林网、环村林带、道路两侧宽幅林带缺株断带做好规划、整治和灌水工作,明春进行全面恢复建设。二是林业局、有关乡镇要围绕明月湖、康熙饮马湖、威镇湖所规划的绿化区域进行绿化带整治。三是由林业局负责完成韩援项目续建任务358亩,植树258297株。其中:栽植沙枣39738株、紫穗槐178821株、红柳39738株。由林业局负责完成三喜化工园区两侧道路绿化建设1100米,折合面积54.2亩,栽植臭椿902株。

今秋的造林绿化任务艰巨,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全县上下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特别是五项重点绿化工程,无论是在人、财、物的投入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是巨大的,实施这么大的工程必须做到全县一盘棋,万众一条心,才能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地进行,要在确保工程质量,力求做到少花钱,办大事,多办事,争时间、抢速度,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各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平区属各单位、太沙、崇岗工业园区内各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人民政府实施“生态立市”的精神上来,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工作任务及职责,精心组织,加强配合,通力协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决执行县委、政府的决定,积极完成所分配的整治任务,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如期完成。

二要强化质量意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各参加义务劳动单位必须严把工程质量关,从回填的每方土,打的每一条埂,植的每一棵树都要认真对待,对建设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各乡镇要负责好本乡镇范围内工程占地及沟渠田林路综合整治工作,做好以绿化带整治、灌水工作,为明春植树打下坚实基础;林业局要指导乡镇、各单位做好平整土地、移栽树木的具体工作。

三要强化监督管理。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县委、政府督查室要对各乡镇、各部门和各企业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不能按要求完成工程任务的,县委、政府将采取必要的组织或行政措施,予以严肃处理,绝不能影响工程进度。对不参加义务劳动的机关事业单位将采取以下措施,严肃处理。一是取消年终评先和受奖资格;二是取消或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取消已授予的“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三是属县财政划拨经费的单位停止划拨经费,必要时县委调整单位主要领导的岗位,区属单位由县委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并建议调整单位主要领导岗位。工业企业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在工程实施中,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成立宣传组、施工组、质量检查组、质量验收组,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按时完成工期。

三、精心组织,强化管理,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造林绿化工作

(一)精心组织,科学规划

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早计划、早安排、早组织、早落实,各项工作往前赶。林业部门要按照全县林业生产安排,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分项目、分工程认真搞好规划设计,尤其要做好各项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做到先设计后施工。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全面推行封、飞、育结合,乔、灌、草配置,带、片、网搭配,生态林和经济林同步的多种造林模式,保持树种的多样性,提高林木抗病虫性,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强化管理,落实技术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今秋绿化造林要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严把“四关”。一是严把整地关。针对今秋造林地立地条件差的现状,加大造林前整地换土工作,要严格土源的拉运,碱土的清出和良土的回填管理,实行专人负责,专人把关,为造林奠定良好的土壤基础;二是严把苗木关杜绝无根苗、病虫苗及老化苗,为植树造林选择良种壮苗。把好起苗关,做到随起苗,随栽植随灌水。三是严把栽植关。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实行技术承包,责任人现场指导,严格按照造林操作技术规程,做到栽植坑的标准化,对换土的造林工程必须进行灌水渗实后方可栽植;四是严把检查验收关。对重点造林工程实行工程验工制,对不符合栽植技术要求的,坚决返工,努力提高造林质量。林业局局将技术人员下派到各个造林地点,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

(三)依法治林,加大林木管护力度

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切实把管护工作落到实处,严格各项林木管护措施,提高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珍惜民财民力,保护广大干部群众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一是做好宽幅林带、农田林网林权证发放工作,将林权确权到户,切实提高农民护林造林积极性;二是组织人力,对新植苗木全部进行涂白和剪口封扎处理,防止抽干,达到防虫、防牲畜啃食的目的;三是组织护林人员,加强林木的管理力度;四是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各责任单位要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建立巡视机制,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五是要加强林木病虫害的检疫、监测工作,切实做好鼠、兔、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六是加强依法治林建设,强化宣传教育,加大毁林事件的查处力度,使全社会形成积极支持林业、自觉参与生态建设和齐抓共管林业工作的局面,确保植树造林成果。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7

对已建成通车的高速、高速、高速、高速、高速、高速和快速路防护栏两侧各米范围内的荒山荒地、农田、边坡切面等进行绿化美化。其中未经绿化的路段实施高标准、高规格的绿化工程,原有的绿化地段进行完善提高。各条高速公路隔离栅栏内由产权归属单位负责、栅栏外由所属县区负责,进行工程建设。生态廊道绿化工程建设要严格按照市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的《市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绿化设计说明书》进行施工。通过工程建设,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及快速路生态廊道的植被景观,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良好的形象。

二、建设原则

坚持生态、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一次成林成景的原则;坚持适地适树,采取树种多样性、乔灌藤草相结合、针阔混交、立体配置、色彩多元化的原则;坚持科技为先,全面采用新技术、新成果的原则;坚持统一组织管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标准的原则。

三、考核验收

年至年,分三期工程对已建成通车的高速、高速、高速、高速、高速、高速和城市快速路及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全部路段进行绿化。所涉县区包括个县、个区,即 园区、区、区、区和区。目前设计绿化里程公里(其余公里由于有原有林、隧道、高架桥、建筑物等未进行设计),占总里程的。绿化面积亩(其中新造公里,面积亩;补植公里,面积亩;KLD草毯绿化亩),共需各类苗木万株,播种柠条公斤。

年计划完成绿化里程公里,绿化面积亩(占总面积的),共需各类苗木万株,播种柠条公斤。所涉公路包括高速、高速、高速(全部路段)及高速(县、区段)、高速(县段)。所涉县区包括个县、个区,即 区和区。其中:高速隔离栅内绿化面积亩,由高速公路管理处承建;高速、高速、快速路及高速(县、区段)、高速(县段)隔离栅内绿化面积亩,由集团公司承建。隔离栅外由所涉县区承建:高速绿化面积亩,分别由县、园区、县和区承建;高速绿化面积亩,分别由县、县、园区和县承建;高速绿化面积亩,分别由县、区、区和县承建;高速(县、区段)绿化面积亩,分别由县、区承建;高速(县段)绿化面积亩,由县承建;快速路绿化面积亩,分别由县、区、区和区承建。

年计划完成绿化里程公里,绿化面积亩(占总面积的),共需各类苗木万株,播种柠条公斤。所涉公路包括高速(区至县段)及高速(县至县段)。所涉县区包括个县、个区,即区和区。

年计划完成绿化里程公里,绿化面积亩(占总面积的),共需各类苗木万株,播种柠条公斤。所涉公路为高速,所涉县区为县和县。(详见《市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任务分解表》)

工程区要划清边界,在山丘采取建围栏的方式、在平地采取叠土埂的方式,以更好地保护绿化美化成果。抚育管理每年次,连续年,主要包括松土除草、灌溉、施肥、除蘖、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同时保护苗木不受人畜的破坏。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造林绿化暨高速公路生态廊道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的组织、协调、督导与考核。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为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严格施工验收。对工程建设按照“属地管理、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分段招标、专业化造林”的原则,所涉及县区要提前做好征地或租地工作,妥善处理农民占地补偿。施工前,要对各个施工地点打点,确定施工边界,边界处要叠土埂(应用于平地)、隔围栏(应用于山丘)。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切实做到按设计施工。施工中,市县区林业部门要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确保工程一次成功。施工后,市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造林绿化暨高速公路生态廊道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验收。

(三)多方筹措资金。市、县、区财政要加大对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组织动员和鼓励单位、企业、集体、个人参与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相关部门多方面、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用于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进一步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多渠道筹融资,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8

二、征地拆迁范围

凡在*区、*县范围内白修线项目涉及的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以及这些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上附着物,均属此次征地拆迁范围。

三、征地补偿

(一)*区征地补偿总额的测算

根据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区现行征地拆迁实际情况,拟定白修线项目*段征地补偿标准为耕地8万元/亩,非耕地3.2万元/亩。该区域内征地补偿总额按该单价及实际征占面积进行计算,不含地上附着物补偿,地上附着物补偿由林业、建设等相关部门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县征地补偿总额的测算

本方案确定的征地补偿年产值标准是以*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征地年产值计算标准的通知》(筑府通〔2002〕52号)文件为依据;补偿倍数依据《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一般耕地(包括藕塘、鱼塘)为耕地年产值的26倍(包括1倍青苗费);基本农田为耕地年产值的30倍(包括1倍青苗费);经济林地、乔木林地、苗圃地、竹林地为中等旱地年产值的10.92倍;疏林地、迹地、灌木林地、宜林地按中等旱地年产值的6.55倍;未利用地为上等旱地年产值的3倍。征地补偿总额按上述单价和各地类面积进行计算。

(三)征地补偿方式

白修线项目征地补偿,*区、*县在已确定的征地补偿总额内采用货币补偿与多途径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征地货币补偿

*区范围内征地按耕地8万元/亩,非耕地3.2万元/亩的补偿标准向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民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

*县范围内同一地类执行同一补偿单价向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民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详见附件一)。

2.多途径补偿

按测算的征地补偿费总额实施上述货币补偿后的余额,采取多途径补偿方式进行补偿,多途径补偿经费由*市人民政府在各区县进行调剂分配。多途径补偿方案分别由*区、*县根据被征地农村集体和村民的实际情况拟定,经征求被征地村集体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市、区(县)征地工作机构组织实施。主要用于以下五个方面:

(1)为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户调整土地;

(2)为被征地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3)对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户剩余的土地进行整理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对被征地农户集中安置的基础设施进行配套投入;

(5)兴办村集体企业。

四、房屋拆迁补偿安置

(一)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按国家《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区境内对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拆迁补偿安置按《**至*道路改扩建工程*段建筑物、构筑物拆迁补偿安置标准》进行补偿安置(详见附件二)。

(三)*县境内对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拆迁补偿安置按《**至*道路改扩建工程*段建筑物、构筑物拆迁补偿安置标准》进行补偿安置(详见附件三)。

五、林木补偿

白修线项目根据《贵州省征占用林地补偿费用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2004〕第78号)规定,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段按《**至*道路改扩建工程(*段)林木补偿标准》(附件四)执行;*段按《**至*道路改扩建工程(*段)林木补偿标准》(附件五)执行。

六、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的管理

(一)征地拆迁安置资金由市、县两级按5:5比例负责进行筹措。

(二)征地拆迁安置资金由市级指挥部统一管理,市、县两级指挥部分别设立专户管理,在银行封闭运行。

(三)征地拆迁补偿费根据征地拆迁协议,由区县征地拆迁指挥部在银行办理存折直接拨到被征地、被拆迁户。多途径补偿费按照经批准的多途径补偿方案实施。

七、通信、电力、移动、广电、水利等设施迁改

白修线项目建设涉及通信、电力、移动、广电、水利等设施的迁改,上述有关部门要对重点公路建设给予支持,原则上按成本价格给予补偿。

八、征地拆迁工作组织机构

白修线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矛盾多。为加强对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领导,*市人民政府已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有关部门组成的白修线项目道路建设领导小组及道路建设工程指挥部,统筹协调白修线项目道路建设及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区和*县分别成立白修线项目征地拆迁协调指挥部,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

九、征地拆迁工作经费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9

上一轮退耕还林,我市共完成退耕还林总面积217.33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草)108.58万亩(其中生态林面积87.67万亩,经济林面积3.41万亩,退耕还草17.50万亩),荒山造林88.6万亩,封山育林20.15万亩。工程涉及全市69个乡镇的547个村、12.54万农户,54.13万人。通过工程的实施,全市森林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特色林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一定基础。

2014年国家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全市上下积极抢抓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攻坚克难,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把新一轮退耕还林还与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移民搬迁、特色林果产业建设融合发展,与“双联”行动协同推进,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2014年、2015年共完成建设任务7.2611万亩。其中:2014年,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建设任务2.0万亩,建设任务涉及35个乡镇,3236户农户,1168个小班;2015年度,完成建设任务5.2611万亩,任务涉及13个乡镇,3132户农户,442个小班。按照相关要求,新一轮退耕还林种苗补助费投资2178万元已经全部下拨到县区,退耕农户的补助资金4230万元也已经由市县区财政部门逐级全额下拨到工程实施乡镇 。同时,我市积极抢抓难得机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申请争取建设任务。按照省财政厅等8部门通知精神(甘政办电[2016]3号)在各县区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市上报省上退耕还林工程任务总需求面积104.03万亩,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13.63万亩(含已完成的7.2611万亩),严重沙化地41.98万亩,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46.05万亩,严重污染地2.37万亩。2016年省上下达我市退耕还林建设任务25.8063万亩, 2017年我市申请建设任务46.252万亩。

今年,我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占到全市总造林任务的90%。为此,市县区把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绿化的重大突破口,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整地25.0063万亩,占计划任务25.8063万亩的96.9%,完成退耕地造林22.56万亩,占计划任务的87.42%。工程建设任务涉及4个县区,27个乡镇,2270个小班,农户约4224户。其中,靖远县已全部完成造林任务,其他县区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将于雨秋季有利时机开展抢墒造林,力争全面完成年度造林任务。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为了顺利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市上和各县区都对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做了调整充实,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针对今年建设任务重、工作量大的实际,市政府专门召开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推进会,具体安排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工作。市政府与工程县区签订了退耕还林工程责任书,各县区与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各乡镇与农户签订了退耕还林合同。为了靠实责任,市发改、财政、林业、农牧和国土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靠实责任加快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厘清了市、县区、乡镇和各部门的责任,细化了政策兑现程序,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广泛深入宣传,做好技术指导。为使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准确全面地宣传贯彻到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使之深刻领会实质内容,各县区通过召开各级干部群众会议,印发宣传资料,与农户面对面讲解退耕还林政策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做到了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工程实施前,县区林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社为乡村干部和农户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工程实施中,林业技术人员和乡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培训和具体指导,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3、大户流转承包,推动工程建设。针对2014、2015年退耕还林工程设计小班多,地块零星分散,造林管护难度大,成活率低的实际,市县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发改委等五部门《关于加快推进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年度建设任务的通知》(甘发改西部[2015]1141号)精神,按照整山系规划,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鼓励动员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个体大户流转承包符合条件的退耕农户土地,并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和退耕还林合同,由承包大户实施工程项目。推广采用由专业队完成整地、栽植、灌水等作业,实行定地点、定任务,包栽、包活、包管、包成林的“两定、四包”责任制度,既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又便于林木管护。通过大户流转承包,大大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提高了工程建设水平,确保了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4、严把关键环节,确保工程质量。为了确保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质量,我们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出精品”的原则,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把工程实施的各个关口。一是从编制造林作业设计入手严把规划关。根据工程区自然条件特点,规划设计严格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区划林班和划分小班,制定技术措施。在整地方式上,按不同地形分别采用水平沟、鱼鳞坑等;在树种选择上,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和土壤类型,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为目的,规划设计以侧柏、刺槐、杨树、柠条、文冠果、梭梭、油用牡丹等适宜当地立地条件的优良乡土树种为主;在造林方式和季节上,全部采用植苗造林,以春季造林为主,秋季为辅,结合秋季补植补造完成全年任务。二是从加强环节管理入手严把苗木关。在品种选择上,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优先、就地就近调运”的原则,坚持做到“三不”,即“品种不对路不要,苗木不检疫不调,质量不达标不造”;在苗木供应上,全面推行苗木供应招标制,明确了供需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规定了苗木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三是从抓覆膜浇水入手严把栽植关。根据我市自然条件极度干旱的实际情况出发,为确保造林成活率,依据多年造林经验,进行覆膜造林,在栽植后浇足定根水,进一步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5、加强检查验收、严格政策兑现。

各县区对退耕还林工程完成情况于造林结束后组织检查验收,达到验收标准的,严格按照政策兑现补助资金。按照《白银市林业项目到户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退耕农户的退耕面积、退耕地点、栽植树种以及退耕质量、验收结果、补助资金等情况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严防截留、挤占、克扣和挪用。市、县区财政部门建立健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财政补助资金运行管理方式,全力做好资金下达、管理使用和监督检查工作,审计部门加强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监察部门加强资金使用中出现违规现象和问题的监督监察,确保了退耕还林财政补助资金足额用于退耕还林。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退耕还林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种苗补助标准低,缺少专项管护费用。新一轮退耕还林的苗木补助只有300元,而实际造林每亩生态林约需600元,经济林需要1000-1200元。同时,退耕还林项目只有苗木补助费用,没有幼林抚育和管护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催化了“人种天养、重建轻管”现象的形成。特别是退耕造林的耕地在国家的粮食补助政策结束后,存在毁林复耕的可能。加之,我市处于干旱地区,尤其近年来持续干旱,管护更显重要。2014年,我市2万亩任务分散到1000多个小班实施,退耕农户达到3000多户,难以实行统一管护。特别是去冬今春,鼠兔危害非常严重,管护难度进一步加大,需要的管护经费进一步增加。

(三)工程建设补助标准低,农户对退耕还林积极性有所下降。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为明显,退耕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重要性认识较高,政策兑现农户粮款补助折合资金共计2000多元,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兑现农户粮款补助资金只有1200元,加之物价上涨等因素,农户实际享受的政策补助相比第一轮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部分农民退耕积极性下降,退耕还林难以组织实施。

(四)前期工作经费及管理资金不足。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量大面宽,业务要求严,规划设计、实施和检查验收的工作量极大,使用地形图等资料较多,设计、检查、验收等费用较大,所需工作经费多,虽然国家每亩补助3.6元的工作经费,但地方财政难以配套解决所需经费,对工程建设中规划设计、检查验收、档案建设等管理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五)苗木成活率、保存率普遍较低,补植补造任务重。由于近年来气候异常干旱,加之,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般山高坡陡,土壤立地条件较差,苗木成活率较低,造林失败面积较大,增加了补植补造的难度。

   (六)林权证登记发放工作滞后。由于新一轮退耕还林林权证的颁发由原来的林业部门变为国土部门的不动产登记局,工作人员移交、业务熟悉需要时间,同时,由于新一轮退耕还林对于地块有严格要求,地块变更调整、重新上图工作量大,加之,退耕后苗木成活率低,补植补造任务量大,一些地块暂时无法验收合格;导致确权发证工作滞后。

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加以改进,没有及时完成的工作,我们将认真研究,迎头赶上。

四、今后搞好退耕还林的建议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10

上一轮退耕还林,我市共完成退耕还林总面积217.33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草)108.58万亩(其中生态林面积87.67万亩,经济林面积3.41万亩,退耕还草17.50万亩),荒山造林88.6万亩,封山育林20.15万亩。工程涉及全市69个乡镇的547个村、12.54万农户,54.13万人。通过工程的实施,全市森林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特色林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一定基础。

2014年国家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全市上下积极抢抓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攻坚克难,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把新一轮退耕还林还与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移民搬迁、特色林果产业建设融合发展,与“双联”行动协同推进,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2014年、2015年共完成建设任务7.2611万亩。其中:2014年,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建设任务2.0万亩,建设任务涉及35个乡镇,3236户农户,1168个小班;2015年度,完成建设任务5.2611万亩,任务涉及13个乡镇,3132户农户,442个小班。按照相关要求,新一轮退耕还林种苗补助费投资2178万元已经全部下拨到县区,退耕农户的补助资金4230万元也已经由市县区财政部门逐级全额下拨到工程实施乡镇 。同时,我市积极抢抓难得机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申请争取建设任务。按照省财政厅等8部门通知精神(甘政办电[2016]3号)在各县区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市上报省上退耕还林工程任务总需求面积104.03万亩,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13.63万亩(含已完成的7.2611万亩),严重沙化地41.98万亩,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46.05万亩,严重污染地2.37万亩。2016年省上下达我市退耕还林建设任务25.8063万亩, 2017年我市申请建设任务46.252万亩。

今年,我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占到全市总造林任务的90%。为此,市县区把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绿化的重大突破口,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整地25.0063万亩,占计划任务25.8063万亩的96.9%,完成退耕地造林22.56万亩,占计划任务的87.42%。工程建设任务涉及4个县区,27个乡镇,2270个小班,农户约4224户。其中,靖远县已全部完成造林任务,其他县区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将于雨秋季有利时机开展抢墒造林,力争全面完成年度造林任务。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为了顺利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市上和各县区都对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做了调整充实,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针对今年建设任务重、工作量大的实际,市政府专门召开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推进会,具体安排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工作。市政府与工程县区签订了退耕还林工程责任书,各县区与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各乡镇与农户签订了退耕还林合同。为了靠实责任,市发改、财政、林业、农牧和国土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靠实责任加快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厘清了市、县区、乡镇和各部门的责任,细化了政策兑现程序,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广泛深入宣传,做好技术指导。为使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准确全面地宣传贯彻到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使之深刻领会实质内容,各县区通过召开各级干部群众会议,印发宣传资料,与农户面对面讲解退耕还林政策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做到了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工程实施前,县区林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社为乡村干部和农户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工程实施中,林业技术人员和乡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培训和具体指导,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3、大户流转承包,推动工程建设。针对2014、2015年退耕还林工程设计小班多,地块零星分散,造林管护难度大,成活率低的实际,市县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发改委等五部门《关于加快推进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年度建设任务的通知》(甘发改西部[2015]1141号)精神,按照整山系规划,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鼓励动员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个体大户流转承包符合条件的退耕农户土地,并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和退耕还林合同,由承包大户实施工程项目。推广采用由专业队完成整地、栽植、灌水等作业,实行定地点、定任务,包栽、包活、包管、包成林的“两定、四包”责任制度,既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又便于林木管护。通过大户流转承包,大大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提高了工程建设水平,确保了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4、严把关键环节,确保工程质量。为了确保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质量,我们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出精品”的原则,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把工程实施的各个关口。一是从编制造林作业设计入手严把规划关。根据工程区自然条件特点,规划设计严格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区划林班和划分小班,制定技术措施。在整地方式上,按不同地形分别采用水平沟、鱼鳞坑等;在树种选择上,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和土壤类型,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为目的,规划设计以侧柏、刺槐、杨树、柠条、文冠果、梭梭、油用牡丹等适宜当地立地条件的优良乡土树种为主;在造林方式和季节上,全部采用植苗造林,以春季造林为主,秋季为辅,结合秋季补植补造完成全年任务。二是从加强环节管理入手严把苗木关。在品种选择上,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优先、就地就近调运”的原则,坚持做到“三不”,即“品种不对路不要,苗木不检疫不调,质量不达标不造”;在苗木供应上,全面推行苗木供应招标制,明确了供需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规定了苗木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三是从抓覆膜浇水入手严把栽植关。根据我市自然条件极度干旱的实际情况出发,为确保造林成活率,依据多年造林经验,进行覆膜造林,在栽植后浇足定根水,进一步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5、加强检查验收、严格政策兑现。

各县区对退耕还林工程完成情况于造林结束后组织检查验收,达到验收标准的,严格按照政策兑现补助资金。按照《白银市林业项目到户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退耕农户的退耕面积、退耕地点、栽植树种以及退耕质量、验收结果、补助资金等情况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严防截留、挤占、克扣和挪用。市、县区财政部门建立健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财政补助资金运行管理方式,全力做好资金下达、管理使用和监督检查工作,审计部门加强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监察部门加强资金使用中出现违规现象和问题的监督监察,确保了退耕还林财政补助资金足额用于退耕还林。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退耕还林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种苗补助标准低,缺少专项管护费用。新一轮退耕还林的苗木补助只有300元,而实际造林每亩生态林约需600元,经济林需要1000-1200元。同时,退耕还林项目只有苗木补助费用,没有幼林抚育和管护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催化了“人种天养、重建轻管”现象的形成。特别是退耕造林的耕地在国家的粮食补助政策结束后,存在毁林复耕的可能。加之,我市处于干旱地区,尤其近年来持续干旱,管护更显重要。2014年,我市2万亩任务分散到1000多个小班实施,退耕农户达到3000多户,难以实行统一管护。特别是去冬今春,鼠兔危害非常严重,管护难度进一步加大,需要的管护经费进一步增加。

(三)工程建设补助标准低,农户对退耕还林积极性有所下降。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为明显,退耕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重要性认识较高,政策兑现农户粮款补助折合资金共计2000多元,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兑现农户粮款补助资金只有1200元,加之物价上涨等因素,农户实际享受的政策补助相比第一轮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部分农民退耕积极性下降,退耕还林难以组织实施。

(四)前期工作经费及管理资金不足。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量大面宽,业务要求严,规划设计、实施和检查验收的工作量极大,使用地形图等资料较多,设计、检查、验收等费用较大,所需工作经费多,虽然国家每亩补助3.6元的工作经费,但地方财政难以配套解决所需经费,对工程建设中规划设计、检查验收、档案建设等管理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五)苗木成活率、保存率普遍较低,补植补造任务重。由于近年来气候异常干旱,加之,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般山高坡陡,土壤立地条件较差,苗木成活率较低,造林失败面积较大,增加了补植补造的难度。

   (六)林权证登记发放工作滞后。由于新一轮退耕还林林权证的颁发由原来的林业部门变为国土部门的不动产登记局,工作人员移交、业务熟悉需要时间,同时,由于新一轮退耕还林对于地块有严格要求,地块变更调整、重新上图工作量大,加之,退耕后苗木成活率低,补植补造任务量大,一些地块暂时无法验收合格;导致确权发证工作滞后。

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加以改进,没有及时完成的工作,我们将认真研究,迎头赶上。

四、今后搞好退耕还林的建议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11

土木工程的建设由来已久。 由原来的伐木采石,模仿天然掩蔽物建造居住场所,到现在的美轮美奂的超高层建筑、雄伟的水利水电工程和超高超长跨度的桥梁,土木工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土木工程结构的理论方法、力学分析、施工手段, 还是土木工程的地基基础处理, 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和发展。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土木工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详细探讨二十一世纪土木工程发展新方向显得十分必要。

一、土木工程发展历史

1、古代土木工程

公元前 5000 年开始至 17 世纪中叶时期, 称为古代土木工程阶段。土木工程的古代时期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 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 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 18~19 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甚至在目前还被广泛采用。历经漫长的古代大型土木工程的发展,土木工程建设内容更加丰富,建设工具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人们积累了丰富的土木工程建设的经验,为大型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近代土木工程

产业革命的开始是近代土木工程发展的开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需求也不断增长,这些不仅反映在吃穿行上,还反映在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方面。而电力的应用,使高层建筑实用化成为可能;电气照明、给水排水、供热通风、道路桥梁等市政设施与房屋建筑结合配套,开始了市政建设和居住条件的近代化;在结构上要求安全和经济,在建筑上要求美观和适用。

随着大型土木工程近代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在 19 世纪中叶为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和分工的需要,土木和建筑开始分成为各有侧重的两个单独学科分支。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促进了理论的发展。材料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学科逐步形成,各种静定和超静定桁架内力分析方法和图解法得到很快的发展。这为大型土木工程建设的理论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有利于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理论上的突破,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工程实践的发展,这样就使近代土木工程这个工程学科日臻成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近代土木工程发展到成熟阶段。 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是道路、桥梁、房屋等大规模建设的出现。另一个标志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3、现代土木工程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刚好是现代土木工程发展的开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生产力出现了新的飞跃,现代主义运动取得了全面胜利。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土木工程进入一个新时代。 在近 40 年中,前 20 年土木工程的特点是进一步大规模工业化,而后 20 年的特点则是现代科学技术对土木工程的进一步渗透。

首先,现代主义的高层建筑在理论计算方面有了新的发展,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计算已基本告别传统的手工计算而采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基本上都采用三维空间结构分析计算程序。

其次,高层建筑由于对抗震、抗风的要求高,且建筑多样化,层数、

高度日益提高。再者,现代主义的高层建筑反对外部包装、建筑含义和历史风格,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和技术,技术上升到艺术层次。

二、土木工程理论、材料及技术的发展

通过多年来实践探索,土木工程的发展日臻完善。在科学理论方面,理论研究精密化,计算力学、结构动力学、动态规划法、网络理论、随机过程论、滤波理论的成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而渗进了土木工程领域。 结构动力学也已发展完备,荷载不再是静止的和确定性的,而被作为随时间变化的随机过程来处理。 静态的、确定的、线性的、单个的分析,逐步被动态的、随机的、非线性的、系统与空间的分析所代替。 电子计算机使高次超静定的分析成为可能,进而使得高层建筑中框架-剪刀墙体系、 筒中筒体系空间工作和大跨度的桥梁得以实现。 大跨度建筑的形式层出不穷,薄壳、悬索、网架和充气结构覆盖大片面积,满足种种大型社会公共活动的需要。 从材料特性、结构分析、结构抗力计算到极限状态理论,在土木工程各个分支中都也得到了充分发展。 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使现代土木工程取得了许多质的进展。

在工程材料方面,标号为 500~600 号的混凝土已在工程中普遍应用,而轻质、高强化的混凝土成为大跨、高层、结构复杂的工程的新要求。 高强钢材与高强混凝土的结合使预应力结构得到较大的发展,先张法和后张法的预应力混凝土屋架、吊车梁和空心板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广泛使用。 同时铝合金、镀膜玻璃、石膏板、玻璃钢等工程材料以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背景发展迅速,为大跨、高层、结构复杂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支持。

在施工技术方面,种种现场机械化施工方法发展得特别快。 同步液压千斤顶,滑模,直升机安装天线,用一群小提升机同步提升大面积平板的升板结构等一系列施工方法广泛应用。 此外,钢制大型吊装设备与混凝土自动化搅拌楼、输送泵等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现场机械化施工工艺,使传统的现场灌筑混凝土方法获得了新生命,在高层、多层房屋和桥梁中部分地取代了装配化,成为一种发展很快的方法。

精密化的理论研究、全新的工程材料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使得大跨、高层、结构复杂的大型土木工程的建设成为可能。

三、土木工程发展新方向

飞速的经济发展, 使得大城市及超级大城市的数量急剧上升,人们对空间的概念日趋强烈,寸土寸金普遍成为人们的共识。 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日益发展的空间需求,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得到普遍重视。 同时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也是解决人们空间日趋紧张问题的重要途径。

飞速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空间需求的问题,更有电力、能源等多方面的需求。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大型矿山资源的开发,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运输等都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大型公益土木工程的修建,显得极为重要。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12

一是齐抓共管,分级负责原二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在树种配置上,要依据气候与土壤等条件不同,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的乡土树种和经长期引种驯化且表现好的外来树种,严禁使用未经国家批准引进的外来植物,做到乔灌草结合以乔木为主,优化树种配置模式,合理确定绿化方式。各县(市、区)和有关市直部门要根据工程建设规模、种苗供应能力及自身财力状况,合理安排年度通道绿化计划,稳步推进国土绿化进程。要根据造林任务,认真核算苗木种类和需求总量(包括补植补造苗木需求),仔细测算苗木缺口,组织人员落实造林苗木来源,在12月底前签订好供苗合同,为造林绿化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注重景观,兼顾效益原则。为增强绿化美化效果,通道绿化配置的景观树种要尽量保留原有树冠,禁止使用截干苗木造林。在增加林木覆盖率,提高国土绿化水平和适地适树的前提下,规划营造速生丰产、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景观效果好的树种,突出地方绿化特色,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实行各具特色的通道绿化建设模式

按照省制定的通道绿化建设标准,认真编制通道绿化造林作业设计,针对通道不同级别,选择不同的绿化建设模式。

(五)其他国道、省道绿化带建设。除需打造精品的通道要求两侧绿化宽度不少于20米外,其他通道两侧绿化按照宽度不少于10米,边沟以外不少于4排要求建设绿化带。在建设过程中,按照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原则配置树种,也可采用“苗林一体化”模式,全部配置景观树种。建设模式由各县(市、区)政府在以下两种模式中自主选择:一种是由市公路局负责公路用地范围的绿化,标准化通道绿化段公路用地以外范围绿化由当地政府负责租地、绿化及其管护,林权和上级补助资金三、强化通道绿化建设管理

一是要加强督促指导。在通道绿化建设施工过程中,沿线各县(市、区)公路、交通、林业部门要按照管辖严格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