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的背景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8 09:09:26

文化建设的背景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1

中图分类号:G472.1文献标识码:C

1.我国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基础性内涵

如今我国大学校园内开放的文化体系主要可以划分为物质、精神两类结构单元。其中前者具体包括校园生态人文环境、文化宣传保护设施等物质载体,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发展前提;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传统、校风学风、礼仪规范、人际关系等因素。校园文化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风貌,对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产生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

2.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进行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过程的诸多挑战论述多元文化本身具有双重感知特性,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机遇方面:第一,如今世界多元文化交流范围日渐扩大,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已经开始主动摆脱地域限制,进行全新价值观念梳理,希望借此在特定岗位环境中应对不同突发状况。第二,多元文化传播媒介在校园亚文化传承推广期间,其数量种类不断增多,现代化应用手段日渐成熟,在如此宽阔的互动交流范围内,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规模也会同步扩大。挑战方面:第一,校园内部传统和现代价值观念开始正面交锋,尤其是在理性规范和地缘人情关系矛盾作用下,一些大学生开始经受不住外界诱惑,注重平时消遣,对于今后职业发展前景毫不上心。第二,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严重紊乱,文化碰撞过程中,部分高校学生开始迷失方向,失去原有的独立思考能力,盲目地推崇拜金、功利思想,爱国情感渐渐淡化。

3.今后强化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效的策略内容解析

(1)想方设法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动性。强调高校内部师生开展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在这里生活、学习的学生和老师,必须要懂得观察判定自身文化价值地位,通过不断努力,为家庭、社会等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在进行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环节中,高校领导要适当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同时予以灵活创新改造,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能够得到传承和弘扬。在多元文化控制下,理性批判精神集中体现了大学校园文化价值。大学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全面继承并有效发扬优质传统文化理念,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体系中,努力成为社会文化的推动和引领者。

(2)集中一切技术、经济力量培养健全的大学精神。归根结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目的,在于稳固塑造和大范围传播价值观念。这是大学在激烈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灵魂,其主张全面汲取优质主流和非主流文化要素,使传统特色和鲜明时代特色同步突显。所以说,大学今后要科学运用已有载体,进行特殊文化精神管理架构,鼓励学生崇尚民主自由,敢于与享乐、功利主义作斗争;在生活中开展各项公平、公正的实践活动,进一步营造出百家争鸣、开放进步的大学文化交流氛围;大幅度提高高校教师对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知水平;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专业发展前景相结合,并不断完善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以此提高高校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上所述,在多元文化交流和竞争环境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形势也将更加严峻。高校内部领导和师生要自觉在学习、实践中协调各类文化要素,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最终成功构建优秀的校园特色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2

和谐文化是指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和谐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广泛的思想基础,具体到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多方面的。高职院校文化是学校价值观在其指导思想、经营哲学、管理风格和行为方式上的反映。高职院校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构建和谐校园,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从多方面去探索和实践。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高校教育的发展和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力载体。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殊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是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网络的飞速发展,它必将对传统的校园文化带来新的冲击和影响。与传统媒体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容易受时尚潮流的影响,同时,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为学生上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种网校、远程教育等的兴起也对学生上网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传统的校园文化如果不能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全面的创新,势必会被网络文化所冲垮,因此面对建设和谐文化带来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校园文化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

一、加强对高职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首先,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基于不同文明土壤的各种民族文化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而广泛传播,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冲击,尤其是西方文化随着高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扩张,对高职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好的人文素质,就会产生民族自卑和民族虚无的颓废情绪,就无法以开放的胸怀、科学的态度来审视、分析和判断多元文化,无法抵御腐朽的文化糟粕,吸取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从而无法真正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人文科学是网络时代中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转化离不开人文科学。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科技犯罪现象越来越多,不难想象,没有人文精神滋养的纯智能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未来社会将会走向什么轨道。缺乏人文精神的人,其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就越可能是一架高能量的破坏机器。良好的人文精神在个体上的体现就是人格的健全发展,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个性化的工作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网络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合作的时代,一个文化交融与碰撞的时代,一个更需要人文精神支持的时代,如果不具备健全的人格,就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

最后,网络时代所需要的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也要求人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创造能力与人格发展是高度正相关的,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深刻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弘扬人合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为主旋律的,校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是由人类优秀文化凝聚而成,并在现实环境中与文化创造活动相结合的,其人文精神的内在主体精神品格主要就在于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是一种较复杂的文化创造活动。校园文化虽然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这种具有引导启迪价值的文化活动,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觉醒个人,使其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崇尚文明,塑造健全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熏陶为基础,以道德信念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必定会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文化。任何国家的经济振兴和文化发展,无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的强盛,必然要以人为本,造就出富有一定的创造精神和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必须从校园文化开始,建立健全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符合规范的道德理论体系,注重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双向发展,推进人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样,校园文化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就能得到有效发挥,最终也必将促进个人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在网络时代我们的校园文化要迅速占领网络阵地,并且要在互联网上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坚决抵制西方的“文化侵略”。《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鼓吹,英语是国际互联网上的标准语言。西方文化正凭借这一语言优势,疯狂地“网络”世界,各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特异性为此正受到严峻挑战与威胁。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只有不断加大网络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力度与频度,通过制作、传播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各种多媒体文艺作品软件,使中华民族古老而璀璨的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并由此使得高职院校生充分认识、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我们要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与功能,把高职生吸引并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改变传统校园文化的状况,通过开展一些全新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举办网络知识大赛、动漫作品大赛、创新小发明、青年才艺大赛、影视鉴赏、音乐欣赏等活动。另外还可通过大量的人文知识、科技知识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我们的校园文化对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起到一定的抵制和抑制作用,以形成积极的、健康向上的、高雅的校园文化,满足高职院校生求实求美求真的审美娱乐需要,帮助高职生在文化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环境、氛围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传播自己的本民族文化。

三、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网络时代,校园文化不仅是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而且关系到高校育人环境的建设,包括校风、学风、校园的整治、校内的舆论导向、学术气氛、道德风尚、文化娱乐品位、师生关系等。校园文化对于高职院校生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影响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在网络时代,更要大力弘扬爱党和爱国的校园精神,建设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努力形成高校以育人为本的校风,教师以敬业为乐的教风,学生以成材为志的学风。这样的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才会对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进行显性和隐性塑造,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具体来说,应当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营造民主、自由、开放的氛围,使高职院校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不断激发和激活他们的创造性;②营造支持创新的氛围,使人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得到充分理解和支持;③营造激励创新的氛围,使师生们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创新状态,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通过校园文化对高职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四、利用校园文化物质载体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在网络时代下,校园文化面临巨大挑战,培养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素质的高科技人才显得非常重要。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人们的艺术品、鉴别和评价能力的提高对启迪人生、陶冶情操和促使道德升华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里的校容校貌、标志性建筑物,以及自然风景和优雅的人文环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人们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启迪。校园里高大的科技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清洁卫生的校道、别致的盆景、温馨的墙语和严谨的校训牌等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了学校开拓进取的美学特征。置身于环境优美的校园中,每个人会感到各种物质载体文化迸发出的启迪能量像磁石一样催人奋进。利用山水花草对校园环境巧装饰,既能美化育人环境,又能显示校园的文化气氛和人文个性特征,人们在健康文明的环境里感受到美的存在和文化创造活动的艺术熏陶。利用校园文化物质载体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是我们在网络时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建设和谐文化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新的对策去应对,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钟建宁,杨成.加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20-02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言论的传播,信息的交换,社会思潮及行为方式的变换,对如今的学校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五年制高职校来说,如何才能更好的建设校园文化成为了教育家们关注的焦点。五年制高职校的学生,从年龄上来说,各方面都还在发育阶段,在如今网络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五年制高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变成了尤为突出的问题。

一、五年制高职校的特点及其学生特点

五年制高职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在一起,课程设置把经济与社会需求作为导向,密切贴合社会的需要,所以其毕业生很受社会欢迎,就业的形势很好。但是,因为学生年龄较小的关系,五年制高职校的学生也会有一些特殊的心理特点,比如有比较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因为还在身心的发育阶段,会显现出很强的叛逆心理,同时自控能力也比较差,相对于其他类型学校的学生,高职校的学生感恩意识不强。对于这种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如果进行的好,就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反之,可能会对学生造成难以弥补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文化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五年制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

二、网络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网络文化的背景可以促进五年制高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由于受到许多客观或者主观条件的限制,显得有些枯燥乏味,缺少生气活力。对于现实世界的动态感知不够明显,不仅是空间约束,更是时间上的滞后,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现实脱节。网络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传统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克服了时空的局限,使得更多的信息可以第一时间被学生们知晓。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空间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进行个性化和自主性的学习,并对自己知识体系不足部分进行补充。对于五年制高职校的学生来说,能够和社会同步,获得最新最尖端的技术和知识,对于他们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帮助。这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而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促进。

(二)网络带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方法

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比较常见的开展校园文化的方式有开班会、办黑板报、知识竞赛、演讲、墙报、社会实践等,但是形式过于传统,且受客观条件如时间、空间的限制很大,灵活性不强。随着网络的发展,全新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式应运而生。网络可以将声音、图像、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生动直观地传递信息,学生在接收信息时各个方面都受到调动和刺激,使得接受效果大大提高。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载体,如论坛、电子信箱、网上讲座、热线服务等等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网络的普及,学生们如今更加习惯使用网络来接收信息、表达自己的看法。五年制高职校可以通过网络来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比如设立学校论坛、网络刊物等,在网站上进行活动或者是专业信息的,建立起一个学生们自由交流的平台。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实现学生与学校之间双向互动,使得学生的声音被听到,也使得学校的教育进一步贯彻。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背景会使得学生兴趣发生转移

在如今的网络文化背景下,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广泛性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群体,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网络娱乐或社交上,而对于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的参与度下降。当学校为学生所创造出来的简单、单纯的校园环境与网络复杂多变的环境相碰撞,使得学生们传统的文化观念受到了网络上许多自由言论的影响,从而打破了校园文化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权威性,而网络上复杂的思想、言论、观点会模糊学生的观念,造成学生意识的混乱。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或是学生本身不能很好的分辨这些,就容易造成学生心智上面的缺陷

(二)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和谐的校园制度产生冲击

如今,因网络开放性、匿名性、隐蔽性的特点,其弊病不可避免,对学生来说,最突出的可能就是网络中出现的不良信息,像是“灰色”、“黄色”、“黑色”信息。对于涉世未深、辨别能力不强的高职学生来说,这些信息很容易被接受从而蛊惑学生们的心灵。学校和社会各方面还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些信息传播,一旦这些信息被学生们所接受,就会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很直接的冲击。这就要求社会各界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并且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判断力和自制力进行加强,鼓励学生们积极正确地使用网络,减少网络给学生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文化背景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更加复杂

和谐而健康的多元文化环境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在网络形成的多元化的现状中,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东西方文化的矛盾,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碰撞,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很可能由此发生错位,传统的伦理观念受到了挑战和侵蚀,这对于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四、网络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一)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网络的管理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信息时代使得网络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新形式、新碰撞。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碰撞,但我们也要趋利避害看到网络的好的方面,充分发挥网络在校园文化方面的新载体、新平台作用。在网络文化的背景下,学校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通过科学技术、有力的防范措施,对于网络的危害在最大程度上进行防范,通过实时监测,设置防火墙,对不良信息、不良网站自动过滤。规范学生上网制度,对学生网络行为进行指引,进行相应的上网安全教育,让他们更好地利用网络。让学生主动抵御网络的不良危害,使学生健康地使用网络来丰富自己,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二)网络背景下不断萌发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观念

在现在网络文化的背景下,信息高速的传播,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都会在网络上被广为传播,校园文化建设此时作为一个单方面传递信息的工具则只会使之显得刻板和守旧。应该要加强学校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积极主动地对话,能动地接受、选择教育。第一,树立民主化的观念,正确地面对学生从多渠道获得信息的现状,亲切、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使得信息有效的被学生接受,从而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有成效。第二,要有开放式的教育观念。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要主动,积极面对出现的新问题,不能等问题来了之后被动应付。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更好的带领学生,从而积极地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无论什么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了学生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接收知识,磨练和提高自己。

(三)在网络文化背景下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高职校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地使学生们感受到良好的风气,并且在良好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更好的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增强自身抵御不良信息的免疫力,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需要更加注重整个校园的和谐之风,不断加强对于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从各个方面努力,倡导和谐校园。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健身房等,使得校园文化的层次有显著的提高,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校园的魅力,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中来。另一个方面,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和讨论焦点吸引到校园生活中来,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提高学生自身分辨和抵制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在品质。

(四)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五年制高职校中的学生相比其他学生而言,情感方面较为敏感和叛逆,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如果忽视或者不重视学生的人文关怀、忽视学生的情感,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当学生在情感和学业上找到了归属感和正确的方向,那么对于学生来说,能很好地投入到校园中去。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必须要思考和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使充满人文气息的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

总而言之,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认识网络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把握准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功能,积极探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2007,(03).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4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04-01

1 当前的文化战略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高校是人才的集结地,是青年人才的摇篮,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整体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推动和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社会主义文化战略背景,有助于高校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和谐是一种稳态平衡,21世纪的今天,我们都在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背景和底蕴。高校是先进文化的温室,这里有足够的包容性,能够容纳多元文化,提倡主流文化,在高校中一直延续着百家争鸣的和谐文化氛围。在社会主义大的文化背景下,高校可以积极挖掘非主流文化,有利于多元文化在高校中和谐发展,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起到了重大作用。

(2)社会主义文化战略背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新时代的今天,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大学校园已经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的象牙塔,大学生可能有机会接触到许多方面的消极思想。社会主义文化战略背景,对于培养大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理念具有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择业观,对学生知识的积累、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品格的陶冶都有重大作用。

(3)社会主义文化战略背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有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大学校园里集聚了最年轻最优秀的人才,他们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开拓新文化纪元的任务。海纳百川式的文化理念,百家齐鸣式的和谐文化背景,让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效加强了高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国家和社会给予了高校很多的扶植,高校拥有各种文化设置和文化媒介,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参与各种文化艺术活动。通过艺术实践,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青年一代熟悉传统文化了了解传统文化内涵了,我们的国民素质就会得到提升,社会主义文化氛围的建设就会得到良心开展。

2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

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包含了很多方面,但是核心和灵魂还是在于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一般是学校代代传承下来的,是一种传统,但是又不拘泥于传统,是一种审时度势把握宏观教育方向基础上的思考,它可以起到凝聚教师力量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成为大家一致的目标和追求,可以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全校师生,逐渐积淀为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务必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人性化,要张扬关爱、尊重的理念,要为学生尽可能地营造愉悦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员工的发展为本,以学校的发展为本;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学生;就是要做到师生员工的利益无小事,并且让学校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员。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唯利是图的经济思想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许多大学也开始跟着市场走,过分地强调了对现实的适应,出现了大学精神式微和学术道德滑坡的现象。这就迫切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想兼备的人,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是实现人的精神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有关科学知识和信息,也是一个人文的、价值的选择过程。校园文化建设更应注重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架设桥梁,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师生的全面发展。

3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分析

(1)首先要找准校园文化的战略定位。

正如前文所讲,当前大学文化存在精神文化的式微。要想做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首先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的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学校的发展规划、学生管理和教育管理工作都应该围绕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开展。同时,我们要加强对大学文化的认识和研究,这种研究探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学校要想有凝聚力,要想使得师生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就必须要有大学文化的牵引,学生要想身心健康发展,也必须要有大学文化的指引。

(2)大力开发校园文化的潜在资源。

校园文化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种教育方式,与课堂教育是不同的,课堂教育是直接的面对面的,校园文化的教育是潜在的间接的,不是灌输式的,就像润物的春雨,绵长不断的,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也是悠长的。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帮助人们提高艺术修养,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健康有序地成长。我们要认清校园文化这种潜在的教育功能,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挖掘校园文化的潜在资源,努力设计出新的文化形象,致力于获得教育资源的最大价值,比如评选感动校园的十佳青年,我最喜爱的授课教师,集中展示他们的事迹,对学校最先进的教学成果加以展示等等,这些都是校园文化的潜在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榜样的形象,给予学生积极的正面的暗示,最终使得学校的文化得以积淀和升华。

(3)重视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联姻。

校园是一个多种文化的融合地,历来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就是同步互动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集,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升华。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校园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却又始终代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引领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和提高。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待校园文化的保守和开放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学生有很多的机会接触社会文化,教师要从中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吸收社会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有选择地吸取社会文化,提高对社会不健康文化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4)组织开展形式各异的校园文化活动。

几乎每个走出大学校门走向社会多年后都会怀念学校那方土地,回忆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走向社会的人们,压力巨大,生活休闲娱乐的活动都很有限,大学校园是最适合开展文体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的场所。作为教师,我们要多为学生营造活动的机会。比如,常见的合唱、辩论、书法摄影、话剧表演、跳绳、游泳等等,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生活,为他们一生留下宝贝的回忆,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时地推出一些科技节、大学生艺术节、校园歌手选秀等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素养,为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彬.从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谈校园文化建设[J].吉林教育科学,1999(11):93-96.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5

一、浙商文化含义、特点

浙商是指在浙江出生的商人及其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兴起的百姓商人,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化的民商代表。而浙商文化则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的商人文化,是浙江商人所创造的并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是浙江商人在工商业行为进行过程中的思想、情感、价值观、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总和,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进行了超越和创新。个人自主的文化观念,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义利双行的价值观念,和气生财的处世态度,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以小搏大的务实精神,富而思进的责任意识是浙商文化的主要内涵。浙商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对浙江地方经济的发展、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浙商文化背景下的义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浙商文化背景下的义乌中小企业现状。

义乌地处浙江省中部,自清乾隆年开始,逐步形成“鸡毛换糖”的经商传统,自1978年的马路地摊发展至今已有近3万余家中小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产业集群趋势非常明显,其中袜业、针织内衣、玩具、工艺品、饰品、拉链等产业的产销量均占全国30%以上。作为拥有浙商文化底蕴的义乌中小企业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浙商文化的特点,并具有两方面的独特性:一是讲求速度;市场自1982年创建至今,坚持“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仅30年,至2011年,义乌三产比重优化为2.7∶42.8∶54.5,一个市场衍生出3万多家工业企业、10万多家服务性企业;二是善于创新;义乌许多企业从创业到创意,从贴牌到创牌,不断用高科技改造传统制造业,不断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仅2012年上半年义乌企业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0.2亿美元,其中出口18.6亿美元,进口1.6亿美元,高出全国外贸进出口平均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中小企业自营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76.2%。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义乌中小企业管理的内在缺陷也逐渐呈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第二,浙商文化背景下的义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义乌中小企业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与理解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也开始运用企业文化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但深入调研的结果发现,即使拥有了先天浙商文化基础优势的义乌中小企业,在运用企业文化发展企业的过程中,仍停留在浅层次、粗线条的发展阶段。就目前而言,义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缺乏长期战略规划,定位不够准确。义乌众多中小企业都是由个体经营逐步发展到规模经营的,从建立的初期所关注的就是如何生存,缺乏对企业长期战略的规划,也就更谈不上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战略规划了。许多义乌中小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一蹴而就,只要企业制定了战略规划、确定了发展目标,提出了企业宗旨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就完成了。熟不知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研究企业发展史、企业所处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并分析目前企业的组织结构及企业行为模式,确定企业文化的特征,做好详细的规划,分阶段实施计划,通过长期努力才能逐步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发展至今,许多中小企业虽然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如何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企业文化定位却知之甚少,也无心无力深入研究。

企业文化建设重模仿轻创新、重形式轻核心。浙商文化中“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在义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许多企业照搬照抄别的企业的企业宗旨、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如“创新”、“求实”“奉献”、“团结”、“卓越”等字眼出现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的频率相当高,企业缺乏自身文化的特色和个性,既不能体现企业共同奋斗目标和价值观,也很难形成企业全体员工愿意遵守的行为准则。这种重模仿轻创新的企业文化既不能让消费者根据企业文化的不同来区别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以提高顾客的忠诚度,也无法发挥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许多义乌中小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宣讲、贴标语、搞文体娱乐活动等形式,忽视了企业精神文化的内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落实,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执行力。

“个人自主的文化观念”制约义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义乌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们在初期创业和企业崛起时,浙商文化中“个人自主的文化观念”激发了他们的冒险意识和创业热情,然而这种创业主体的“草根性”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却大大制约了现代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塑造。在企业创业初期,企业家进行个人决策,企业家的管理品质、管理风格、经营思想都会形成企业的文化起源,但很少有企业家会在企业初创时将这种文化进行凝练、升华、延续至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直至企业发展出现瓶颈,需要去找寻这种文化的根的时候,再去提炼过去的文化,结果却用滞后性的文化注入现在的企业,不仅难以形成符合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而且这种“老板文化”很难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从而制约了现代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

家族经营模式、企业员工群体形成的文化惯性影响企业的文化建设。义乌中小企业大多都是家族企业,在这种家族经营模式下,家族成员各司其职,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然而,以家族利益为核心,家族经营模式所形成的文化惯性,家族成员人情至上的做法却严重抑制了非家族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非家族企业员工表现出的明显排斥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也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阻力。与此同时,义乌中小企业的员工大多是外来雇工,有些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员工所形成的群体,不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且这些群体所形成的文化惯性也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

三、浙商文化背景下的义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孕育在浙商文化背景下的义乌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浙商文化的优势,将浙商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相结合,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义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准确进行企业文化定位。

义乌中小企业不仅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总体战略规划,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而且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对所构建的企业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弄清企业文化的生成定位,即企业文化的产生及其发源。企业文化与企业实体的共生性决定了企业家在初创企业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形象、规章制度、管理观念、企业愿景、领导方式、员工行为规范等都有一定的思考和安排,而这些就是本企业文化的生成定位。其次,要把握好企业文化的功能定位,即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能起到的作用或能解决的问题。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又是企业主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的利器,而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对于企业员工所起的作用更加有利于企业主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再次,要确立企业文化的发展定位,即本企业文化的发展前景。

第二,发挥浙商文化的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形成特色企业文化。

“务实精神”、“创新精神”是浙商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涵,义乌中小企业的企业主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两大精神,重视企业文化的“务实”与“创新”。“务实”在于企业文化不仅要有形式上的建设,还应有内容上的建设。企业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和变革。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调整,企业文化就必须与时俱进。义乌中小企业的企业主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与企业间的区别不只是在产品和企业形象,更多的应该是企业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因此义乌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浙商文化的优势,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造出具有特色、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第三,充分调研与沟通,进行全员性的企业文化建设。

在中小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企业主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身体力行者和推动者,但如果缺少充分的调研与沟通,由企业主所倡导的文化也只能被束之高阁。企业文化是企业为了实现目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它反映了企业所追求的价值理念,融汇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的企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能够唤起企业员工无限的热情与冲动的、有生命力的价值理念。因此,义乌中小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充分调研与沟通的基础上,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形成学习型组织和成就型组织,给企业员工以足够的归属感和企业荣誉感,发动全员性的企业文化建设。

第四,弱化文化惯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保障措施。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6

一、校园文化的形成

康定中学自1939年自创办以来经历了1955年撤西康省、两度搬迁、2004年合校,成为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和教师培训为一体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学校,并且受到藏区文化和内地文化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精神。

(一)文化渊源

康定中学学校文化渊源于刘文辉将军和费孝通先生。刘文辉(1894-1976),爱国将领,民国四川省、西康省主席,主政西康时,大办实业、兴办教育,奠定了康巴地区现代教育的基础。1939年3月刘文辉创办了第一所高级中学――康定中学,刘文辉是实力经边的代表人物,作为康中的创立者,他的思想成为康中“实”文化的历史坐标与文脉渊源。

费孝通(1910-2005),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赴民族地区考察后突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理论,康定中学诞生于多民族地区聚居区,培养民族团结意识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成为康定中学“和”文化的历史坐标与文脉渊源。

(二)“实和”文化的解读

康定中学现任校长陈军校长在对康定中学的历史研读后,将校园文化提炼为“实和”二字,并提出“盛德实学,豪迈和美”的校训,形成“求实尚和”的办学宗旨。

(三)“实和”文化的影响

1.编入校本课程

康定中学《印象》文化丛书中详细编录了学校历史、学校文化,并且每个学生在班级“图书角”都能翻阅了解。

2.校园设施

在校园的渗水路面上显赫的印有“实和”,每栋的走廊,楼道旁都有相关宣传。成为学校文化有形的影响。

3.媒介宣传

康定中学设有“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师生都可以进行浏览关注,无形中了解学校建设和动态也成为师生的习惯。

4.活动实践

学校会定期开展以“实和”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年会、文体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更好的实践“实和”精神。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观念文化,主要指师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审美情趣,这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工程,是校园文化建设能否落实的关键之所在。而这,更多地依赖于班主任营造出具有浓郁氛围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弥散于学生心中,指引着学生的前进方向。

三、班级文化的建设

(一)班级文化产生背景

初一新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班级认同感弱,集体意识不强,班级松散,缺乏凝聚力。笔者作为班主任老师,为创建一个团结、和谐、文明、积极的班集体,在研读了学校读本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们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以“文理”为内核的班级文化。

(二)班级文化内涵的解读

1.文。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公序良俗;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是对天地万物信息的融会贯通;文本,需要通^解读才能理解的作品、艺术成果;文艺,是人们对生活的提炼,升华和表达为创造现实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文即文明做人,文明处世,注重文化学习,积极参加文艺活动,陶冶情操。

2.理。理解, 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换位思考;理性,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结论;理想,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是世界观、人生观和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智,或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理即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知识,理解方法,学会学习。

3.文理就是要求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文明的习惯,学会理性思考问题,文而不弱,理而不私,成为文理兼备的优秀学生。

(三)具体操作

1.加强“硬”文化的建设

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实际上就是一种静态文化。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1)布置好教室卫生角与图书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图书角提供校园读本、积极健康向上的书籍。

(2)用好 “张贴栏”,主要用于规范张贴学生操行统计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制度等内容。

(3)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可以在课桌右边统一张贴上“目标文化”,学生的书籍摆放要整齐,讲桌桌面及里面的清洁卫生。

(4)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班训“梦想在心,创造在手”。

(5)在靠后门的墙上贴上每位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6)后门与窗户之间的墙壁可贴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或优秀的文章等,鼓励学生,也能增添班级文化气息。

2.加强“软”文化的渗透

(1)班训、班歌的设计

此三者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起始点,像一场音乐会前的造势活动,令观众更加神往。在设计这些时,调动全班师生乃至家长人人参与,引起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设计了“梦想在心,创造在手”的班训、《没有什么不同》为班歌。

我重点抓住了学校举行的第一次集体活动――全校的广播操比赛,这是进入初中的第一个集体活动,所以我很用心的抓他们训练。学生从刚开始的稀稀拉拉状态到认真对待比赛,他们一出场气势就让人眼前一亮。比赛结果一出,我们班拿到了全校第一!这是同学们第一次争取回来的集体荣誉,那种胜利的喜悦感染了班里的每一个人。他们开始觉得能在这样的班级里学习和生活是一件自豪的事情。

这个“第一”是树立良好班风的一个转折点,整个班级的班风呈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状态。学生在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集体中生活与学习,自然会有一种自豪感,同学们会为了维护集体荣誉,加强自我约束力,那些类似迟到等违纪行为在这样的氛围里就会逐渐没有了。

之后的参加的两次合唱比赛、集体舞《缘望》学生们也拿出“能拿第一,就不拿第二”的精神认真排练,均取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7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产物,其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核心。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通过提高医学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来为我国提供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人才,成为了当前各大医学院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在目前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部分医学院校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班级文化的概念界定及功能

1.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全体文化,其是指班级内部所有参与成员所共同持有的信念、价值观以及态度等的综合文化产物,根据班级的基本情况不同,班级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1]。目前,班级文化的概念主要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狭义的班级文化更加侧重于人类的精神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根据班级性质的不同,班级文化主要可以分为统合型班级文化、离散型班级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虚形文化以及班级实体文化等。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只有确保班级文化的多元化、健康化,才能形成具有价值和积极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班级文化的功能

班级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教育功能: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教育力量,其可以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同时也是目前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班级文化主要表现为班风、学风以及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舆论方式等,这些表现都与教学观念以及文化相对应,并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2)规范功能:部分研究学者发现,班级文化可以实现对学生行为的有效规范和制约,而其所包含的规范功能体现在组织建设以及班级成员的行为规范当中。在班级日常工作的开展中,班级文化可以引导班级内部组织建设的方向,并对其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班级文化也将为班级成员的行为、思想提供基本的规范与标准,使其在学习与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3]。除此之外,班级文化还具备一定的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以及激励功能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

1.缺少对班级文化理解和重视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都未能有效开展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院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指导教师均未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缺少对班级文化内涵的有效理解。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日常工作较为繁忙,无暇关注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的理论性书籍,从而导致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由于教师缺少对班级文化的理解,最终导致班级文化无法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况[4]。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注重教材知识内容的传授,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阻碍了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班级文化的建设内容过于单一化

学生作为校园内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由于其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其会在特定时间形成具有差异性的文化意识,而班级文化作为引导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部分教师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其中的重要价值,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特色文化,从而导致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过于狭隘,且具有单一化的特点。除此之外,由于当代90后学生的思想具有创新性和差异性,过于单一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内容无法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

三、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1.加强对班级文化的重视

一方面,医学院校应当积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充分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院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针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方式、开展目的以及主要核心思想等,以讲座或讨论会的形式进行介绍,从而使教师意识到班级文化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确保校园文化的发展[5]。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重视程度,确保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并为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文化素质提升建议,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精神文化的积极引导作用,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

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文化。医学院校不同于其他院校,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物质能力,而学生宿舍作为班级物质文化的核心体现,应当通过提高学生宿舍综合水平,来表现出班级文化的主要特点。比如应当对宿舍内的布置、安全状况以及卫生等进行全面化的改革,并评选出院校内较具班级文化内涵的宿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制度文化。相对成熟的班级制度是确保班级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班风的核心制度保障,这就使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医学院校可以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要求班级内部设定各个班级内部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制度,以此来彰显班级文化。第三,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要素,其也是班级软文化的主要体现,医学院校的班级可以通过设置班级口号、班歌以及班旗、班服等方式,来体现出班级的精神文化底蕴,并顺应班级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医学院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本文在针对医学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策略研究中,主要从三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介绍了班级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并提出了班级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规范功能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包括缺少对班级文化理解和重视以及班级文化的建设内容过于单一化;第三部分则针对目前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包括加强对班级文化的重视以及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医学院校的全面发展提供现代化的理论支持,并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余卉,皮将繁.谈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8(5):200-201.

[2]汤元军.职业学校积极班级文化形成机制和建设策略[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5(1):119-120.

[3]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7(8):56-60.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8

衢州地处浙西,农村经济相对欠发达,近年来以“保增长、促转型、重民生、激活力”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谋划“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工作,更是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农村民生发展,打造生态富美乡村等”作为进一步做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课题。衢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许多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融为一体,形成了和美的人居环境。基于此,本文对具备传统文化背景的村落建设策略进行了探索与阐述。

一、新农村建设与传统建筑文化的保存

传统聚落和民居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其地理环境特征,表现了该地域居民的共同心理特质,携带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社会形态发展。衢州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聚落和民居反映了因地制宜、象天法地的思想,强调了“择优而居”和“天人合一”的理念。

1.1村落遗存现状

衢州“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川陆所会,四省通衢,其建筑风格糅合有闽、浙、赣、皖的成份。其地域内遗存有大量传统聚落,知名的有江山廿八都、清漾,开化霞山,常山球川,龙游三门源等等,其余不经名着更是不计其数。

历经战乱与浩劫,传统聚落受到了很大破坏,尤其是许多优秀建筑装饰构件被糟踏得面目全非,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族谱被付之一炬,许多非物质遗产未受到足够重视而失传;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盈实的居民向往城市生活,对传统文明认识不深,乡镇规划建设制度不够完善,等都导致了农村拆旧建新的风气日盛,致使传统文化又遭到了新一轮的“轻视”。而除了廿八都等传统聚落的保护有一定的成就外,衢州大部遗存正处于消亡之中。

1.2地域传统的保存

传统建筑有异地拆迁,集中统一安置重建的保存方式。这种模式的杰出代表是安徽潜口古民居群,采取原拆原建的方法,将散落在附近的十座典型的明代建筑集中一处,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明代山庄。浙江龙游民居苑也是异地搬迁保护文物工程的示范点,把散布在县境内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物价值的优秀古建筑,集中迁移到民居苑,实行异地保护。

上述模式并非是最后的办法,往往容易失去其灵性。建筑、环境只是物质的载体,而世代聚居在这里的居民才使得其内涵得以延续,使得物质与非物质遗存得以相依相存。对传统聚落和民居的保护应尽量做到开发利用,坚持适度的原则,客观评价传统聚落和民居的人口承载量,使居民积极参与,在具体的村落规划设计与单体建筑设计创作中,传统民居的室内外空间构成、环境意识、形式表达、装饰艺术、聚落空间的形成(场所精神)与社会适应等都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源泉。

二、传统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生态规划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规划,而这种规划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是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规划是传统规划的发展,其着眼点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分析现存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最后拟定规划建设方案。传统聚落的建筑文化内涵经过提升,可以成为新农村规划设计的重要源泉,在汲取其营养后,可以改观现状。近几年,经济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些有条件的村落做了详细而现代化的集镇规划,但其新的面貌基本上已是现代小城镇的格局,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太多考虑原有村落的延续,新的建设工作往往是在拆旧建新的程序中粗放地完成。尚未作整体规划的村落,居民视自身财力自行拆建或局部改建任意为之,污废水的排放未经设计,原先蜿蜒流经村庄的溪涧已成了“排污渠”。经过人为的改造和岁月的风霜,许多优秀的古村落已逐渐失去了其往日的和美。

2.1 地域传统的保存、创新与发展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传统聚落和民居地域传统的保存,因遵循以下一些原则:深入细致了解历史肌理、居民生活习性,以政府为主导,坚持整体性规划;鼓励居民自发参与,提倡动态保护传统村落遗存,保存的同时应满足居民的生活,应在尽可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质量的前提下,对传统予以保存;根据“环境承载量”评估准则,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和保护的前提下,适度进行旅游开发,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地域传统的发展需要表现在其历史上的延续,这种延续性可以加强聚落地域特征的确立。新的聚落环境的发展与塑造,一方面要考虑传统的“再现”;另一方面也要赋予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形式与功能。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创作中,传统民居的室内外空间构成、环境意识、形式表达、装饰艺术、聚落空间的形成(场所精神)与社会适应等都可以成为新农村设计的源泉。理解传统聚落、居住空间是一项极为有意义的工作,可以为当代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提供许多宝贵借鉴并能启发灵感。在研究如何拾遗、保存的同时,发掘深层次的传统建筑内涵及其质朴的环境观念,结合地域历史文化特征,发展自身的村落特质。

2.2新农村建设与景观生态规划

传统的农村居住建筑大都紧邻而建,巷道窄小,空间拥挤,或有个别院落有些拼块绿地,少有公共景观廊道和模地。近几年,许多村落由于考虑到安全等因素,又兼用地紧张,连最后的几片池塘也已经填平挪作他用。周围田园山林的确给村落提供了足够的绿化和新鲜的空气,但这种无序的自然只是初级景观,并不能取代村落环境内部的景观规划与建设。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也 图1球川村口-塔

是生态系统的载体,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有着明显的边界。通过景观生态分析、评价、设计及景观生态建设可以使得村落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有着传统文化背景的古村落,其选址一直重视风水理论,虽有糟粕部分,但也不乏精华。如“山绕成球、水汇成川”的球川村,坐落在四面环山的一个山谷里,与外界的通道盘绕在山岗谷地间隙,富有灵性的水从四面汇聚到村南的溪流,村口处的一风水古塔保存完好,不仅成为村落的地标,更是居民精神的寄托。又如西安高腔发源地严村,其水口作为村落空间序列的开端,先民在江岸转折处垒 图2严村水口-樟树湾的远景和近景

土成坝,如今坝上十数株古樟树枝桠相连,遮天蔽日,此水口因名之“樟树湾”,每逢农闲节日,全村老幼欢笑聚首,其乐溶溶,如今依托江水、古樟、古戏台,村民们兴起了“渔家乐”,办起了“乡村大舞台”,连“央视”也闻“风”而来。又如黟县宏村,将自然水系予以出神入化的运用,将水圳、月沼、南湖等比作牛肠、牛胃、牛肚等生命系统,而实质上即为村落公共景观廊道与模地的典范,不仅为村落提供了连续又开阖的景观,提供了潺流不息的脉动,同时为村落改善了生态环境,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等等,不胜枚数。

在有着良好传统景观环境的村落,在进行生态评估后,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其景观遗存,继续发挥其唤醒历史记忆和愉悦人们情操并改善生态小气候的诸多功能。然后,依托传统,在充分考量各种因素后,再进行村落景观规划设计,才是比较合理的模式。

三发展村落生态旅游

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村 落,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往往图3黟县宏村南湖

将发展生态旅游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农家乐”作为生态旅游的典型,的确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较为丰厚的利润,但也伴随着较多的负面影响。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与传统概念的旅游相比,新农村生态旅游活动往往在有着历史文化积淀的背景下展开,其开发生态旅游的唯一目的是依托历史资源,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足够的经济效益。现有开发模式有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在村委组织下的自发经营模式和将村落资源对外承包模式。前者,由于开发者整体规划设计素质不高,缺乏全局性的考虑,在开发旅游的同时,不自觉地破坏了历史遗存,同时对环境承载能力估计欠缺,对村落生态环境往往造成很大的破坏;而后者,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也常常流于形式。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9

全球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整体性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跨越国界,实现超出以前特定范围的密切联系。全球性事件影响一国,而一国情况会引发全球性后果。全球化进程使得国际事务与国内事务的界限变得模糊,使得人类活动的空间日益缩小。全球化既不是单一状态,也不是线性过程。经济生活的日益同质,要求不同体制、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遵循共同的游戏规则和制度安排,从而导致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改变。人们高度重视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同时更为关注非经济领域的全球化。

如果说,全球化把各个国家不可抗拒地纳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那么,全球化也把政治文明送到每个国家。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作为动态的历史过程,政治文明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内涵。这些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均体现着以民主为核心的实践价值和运作机制。诸如,平等、自由、人权、民本的价值,权力制约、民主监督、公正选举的机制等。政治文明与全球化进程中市场经济的演变十分相似。市场经济的体制、政治文明的价值和机制最初产生于某一国度,但后来却超越了国界,成为整个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都有特定的经济基础,有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因而,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衡量其进步状态,相应地也就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在市场经济向全世界拓展的过程中,逐渐裂变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且三者间相互联接、相互作用,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民族的文明由此才能够成为世界的文明。全球化把各国文明吸纳、揉合在一起,把先进的、具有共性的文明成分和文明因素创新成人类的共同文明。

政治文明在人类社会的文明体系居于重要位置,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必然发生三方面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思维的关系,相应地形成社会的物质经济结构、政治法律结构、思想意识结构等三大结构和社会物质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精神生活领域等三大领域。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不仅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剩余和书写文字的应用,而且表现为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古希腊留下的文明遗产,不仅包括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也凸现出政治文明成果,如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以及城邦制、共和制的理论和实践。近代资产阶级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异彩纷呈,既包含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更突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政治文明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形成和存在,只能在开放、交换的条件下,不断地从人类文明的其他形式中吸收营养,丰富和完善自己,在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发展中演进。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可分割。全球化把碰撞整合过的各种政治文明聚集起来,作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加以推广。

人类文明的发端,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紧密相联。而政治文明最早萌发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阶级和国家。政治文明从萌发的那一天起就包含着悖论:在私有制条件下,政治文明表现为不同形式或不同艺术的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追求民主、实行平等始终是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市场经济这块沃土上,资产阶级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精巧又充满矛盾地揉合在一起。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远远超出了马克思当年的预估。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资本主义文明的大飞跃。包括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在内的制度创新,使资本主义社会获得新的生命力。“从宗教到科学是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完成的最为重大的制度创新。”[2-1]没有这个先导性的创新,就不会有随后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资本主义“用议会制取代君主制,用选举制否定世袭制,用任期制废除终身制,并实行两党或多党竞争机制”[2-2],使代议制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核心。资本向全世界扩张,也把具有历史进步性和时代局限性的文明输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和每个层面。

在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资本主义面临着深刻危机。全球化给资本运动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突破了原有国家范围的局限,同时也减少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化成本。当今的全球化生产过剩所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就是明证。全球化将经济、文化、政治统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随着各种形式的个人主义把整个政治制度(特别是政党以及工会)销蚀成僵死之物,政治上的倒退趋势很有可能日益加剧,随即吞没新的局面。同时,……借助这种倒退行动赋予被蚀空的制度空壳以新的内容”[3]。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已经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其内在矛盾可能导致政治上的倒退,或者以新的民主政治来替代。西方传统的民主制度发展到当代,暴露了许多固有的弊端,出现被西方学者称之的“民主的危机”。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现有的政府和政治机构已经过时了[4]。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尽管形式精致,但与生俱来的弊端决定它仍然是不合理、不公正的政治文明,总是表现着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是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实质。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更迭依次表现为更高层次的政治文明,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性质,却没有因为在政治文明演进中发生量的积累而导致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不否定在西方政治形态中民主作为人的内在要求而存在,但全球化并没有改变人们现实的、具体的、阶级的属性。民主不仅是人的解放的要求,也是阶级的解放的要求。西方民主政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基础是平等、自由和博爱。全球化使得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与密切交往成为可能和现实,而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一种倡导和平与平等的政治。因此,全球化与民主政治并不矛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价值选择上,否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政治理念,积极倡导社会公正、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统治的主体与客体关系上,第一次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使人类政治文明真正达到国体与政体的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发展趋势上,彻底批判旧的政治文明,大胆创造新的政治文明,鲜明地展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越性。

中国传统政治模式和政治体制使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高度合一。整个政治建构以高度集权为特征,权力的运作走向呈现自上而下、单向发生的特点。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遇到两极偏向的干扰。一种是将西方政治文明看成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全部,主张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政治的政治制度,也就是“全盘西化”;另一种是过于强调中国政治文明的个性特征和阶级属性,否定中国政治文明与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使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远离人类政治文明而停滞不前或封闭进行。事实证明,上述情况有碍于中国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会导致中国政治走向歧途。全盘西化的政治文明,把整个人类的政治文明归结于或等同于资产阶级政治文明,这实在有失公允。虽然资产阶级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确立和发展的主权原则、法治原则等,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政治文明的阶级性、复杂性、民族性,决定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如果搞全盘西化,必定会脱离中国国情。任何一种政治文明都是一定社会生态的产物,必然受制于一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过于强调一国特色或一种政治文明的优点而去否定政治文明的开放性和世界性,并不可取。政治文明中蕴涵着的共性,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对于政治法则、政治规范的认同和遵从。在现时代,背离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会造成人类文明的中断甚至倒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文明,只能按照人类政治文明的普遍规律加以推进和拓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人类历史上其他类型政治文明的扬弃和升华,是人类社会新型的政治文明。

从政治文明的主体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第一次将政治文明的主体拓展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真正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体所包括的政治个体、政治组织、政治群体,都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都体现或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体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5-1]。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广泛性、真实性。

从政治文明的要件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涵盖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体现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主张科学的政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以政治改革推进政治文明的发展,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经常形式。

从政治文明的关系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能够科学配置、合理调整人们的利益及利益关系。协调的政治关系是衡量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尺度,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关键。政治关系集中反映政治主体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具有非对抗性、平等性、和谐性的特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无可例外地成为世界政治文明体系的组成部分。全球化以每个民族国家开放经济体系、文化体系、政治体系为前题。开放的政治体系应对全球化问题,要求中国的政治文明实现两方面特点:

(一)中国政治文明必须遵循人类政治文明的基本法则。全球化对于民族国家的政治价值,要求维护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标准,诸如民主、平等、和平、人权、法治、权力制约……。在全球化大家庭中,民族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社会形态,都必须以这些共同价值为取向,将其体现在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之中。离开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规定,就会远离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的政治文明曾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创造过辉煌篇章。治国之道在安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理国之道在于公平正直[6-1];为政之弊,苛政猛于虎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政事所以不理[6-2]。这些在当时都是比较先进的政治理念,对人类政治文明产生过积极影响。当代全球化把开放的中国纳入国际社会的发展轨道。中国的政治文明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在制度安排、程序设计、行为规则等方面,吸收西方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做到以政治民主、政治稳定、人的全面发展为政治文明的主要价值取向。当然,全球化也会给中国政治文明带来负面效应,诸如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侵蚀、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多党政治等。对此,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

(二)中国政治文明必须根植于中国大地,带有中国特色。全球化是一个国际化与本土化并存的过程。西方国家企图借经济全球化之机,将自己的本土政治与文化价值推广成全球的普遍价值。这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本土化来否定他国的本土化和真正的全球化。“全球化正在冲破传统的民族国家的壁垒,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标准和国际规范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和遵守……但是,各国在接纳和遵守这些普遍的国际准则时,没有忘记本国的传统和本国的特征,而是将国际准则与本国传统结合起来,使国际准则本土化。”[7-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真实起点。社会主义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更高阶段的文明,创造出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新的文明成果。公有制使劳动者成为经济关系中的主人,进而提高劳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来实现的。这一实现过程使得政治文明具有新质。全体劳动人民共享生产资料不同形式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并在此基础上管理国家的所有事务。这一政治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自然历史过程与自觉能动过程的统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封建社会历史悠久、旧体制惯性强大的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点。

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该充分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以开放的姿态进行政治文明建设

人类政治文明沿着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轨迹发展,呈现渐进的积累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政治文明有了质的飞跃。这不仅表现在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而且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人们享有广泛的自由、民主权利。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政治财富。政治文明带有浓厚的统治阶级色彩,而这并不排斥和否定政治文明的历史继承性。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民族性,使不同政治文明之间的开放、借鉴、依存成为必要和可能。某些类型政治文明的具体规范、程序、形式、载体,可以给其他类型的政治文明提供借鉴。全球化为各国政治体系创造了开放的条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能脱离人类政治文明而孤立存在,应该也能够与其他类型的政治文明通过碰撞发展自己,显示自身的优越性,推进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全球化作为一种载体,大大推进了不同国家间的交流与开放。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层出不穷,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因此有了更多的参照系,以便吸收精华来丰富和发展自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努力探寻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政治体制,实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方略,民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等等。取得上述进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和智慧。

(二)注意全球化带给政治文明的负效应

全球化带来的收益与成本是不均衡的。发达国家收益多而发展中国家收益少甚至受损,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化与“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联系在一起。“自由的世界市场的预言家在全球的活动愈是成功(这意味着民族国家和领土国家的结构遭到侵蚀),受世界主义观念驱动的威胁就变得越大。西方的‘人道主义干预’将威胁越来越多的世界居民。人们在推行新自由主义的世界政策的过程中,鼓吹并创造一种弱国家世界体系。在这样的世界体系中,帝国主义滥用世界主义使命将不再有任何障碍。”[8]消除全球化带来的负效应,最重要的是根据本国国情,寻求适合自己的社会模式和发展道路。

对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来说,一是要高度关注全球化对政府能力的影响。全球化经济组织的运行是以传统意义的主权让渡为条件的,中国也不能例外。随着影响公众的信息源日益丰富、特别是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政府对于组织、公民的影响力呈弱化态势,而国际规则、国际组织对政府的制约力量和约束作用明显增强。因此,通过行政改革应对全球化,才能够全面提升政府能力。二是要高度关注全球化对政治文化的影响。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借助渗透全球的媒介推行西方的政治价值、政治模式、政治思潮、生活方式。这无疑会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政治理念,产生某种离散效应。“在这里,人们重视的并不是我们的全球化状况,而是其他人即我们的竞争对手或我们的合作伙伴的世界观的形成、改变或者贬值。”[7-2]

(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

政治文明是由政治与文明两个词复合而成的概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文明的一般、即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即社会主义方向与中国国情。中国政治文明是一般与特殊的结合。

江泽民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5-2]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制度文明,中国政治文明的关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核心和根本保证。它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能够根据各个利益主体与政治发展目标间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目标。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属性。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同意和授权,政权的运作功能是表达和实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立法和对行政、司法实行监督为主要职能。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真正实现绝大多数人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

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制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的本质在于依法治权,内核是充分体现人民意志的、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权威的法律和法规。

上述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最终统一于共产党的领导。在全球化进程中,政党政治、民主政治、法治成为各国政治发展和建设政治文明的常项。以全球化为背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在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等要件上体现上述内涵。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73[[-1]],76[[-2]].

[3][德]乌尔里希·贝克,[德]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M].路国林,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95.

[4][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潘琪,张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486.

[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82[[-1]],304[[-2]].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10

全球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整体性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跨越国界,实现超出以前特定范围的密切联系。全球性事件影响一国,而一国情况会引发全球性后果。全球化进程使得国际事务与国内事务的界限变得模糊,使得人类活动的空间日益缩小。全球化既不是单一状态,也不是线性过程。经济生活的日益同质,要求不同体制、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遵循共同的游戏规则和制度安排,从而导致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改变。人们高度重视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同时更为关注非经济领域的全球化。

如果说,全球化把各个国家不可抗拒地纳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那么,全球化也把政治文明送到每个国家。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作为动态的历史过程,政治文明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内涵。这些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均体现着以民主为核心的实践价值和运作机制。诸如,平等、自由、****、民本的价值,权力制约、民主监督、公正选举的机制等。政治文明与全球化进程中市场经济的演变十分相似。市场经济的体制、政治文明的价值和机制最初产生于某一国度,但后来却超越了国界,成为整个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都有特定的经济基础,有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而,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衡量其进步状态,相应地也就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在市场经济向全世界拓展的过程中,逐渐裂变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且三者间相互联接、相互作用,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民族的文明由此才能够成为世界的文明。全球化把各国文明吸纳、揉合在一起,把先进的、具有共性的文明成分和文明因素创新成人类的共同文明。

政治文明在人类社会的文明体系居于重要位置,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必然发生三方面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思维的关系,相应地形成社会的物质经济结构、政治法律结构、思想意识结构等三大结构和社会物质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精神生活领域等三大领域。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不仅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剩余和书写文字的应用,而且表现为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古希腊留下的文明遗产,不仅包括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也凸现出政治文明成果,如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以及城邦制、共和制的理论和实践。近代资产阶级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异彩纷呈,既包含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更突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政治文明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形成和存在,只能在开放、交换的条件下,不断地从人类文明的其他形式中吸收营养,丰富和完善自己,在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发展中演进。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可分割。全球化把碰撞整合过的各种政治文明聚集起来,作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加以推广。

人类文明的发端,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紧密相联。而政治文明最早萌发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阶级和国家。政治文明从萌发的那一天起就包含着悖论:在私有制条件下,政治文明表现为不同形式或不同艺术的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追求民主、实行平等始终是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市场经济这块沃土上,资产阶级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精巧又充满矛盾地揉合在一起。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远远超出了马克思当年的预估。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资本主义文明的大飞跃。包括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在内的制度创新,使资本主义社会获得新的生命力。“从宗教到科学是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完成的最为重大的制度创新。”[2-1]没有这个先导性的创新,就不会有随后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资本主义“用议会制取代君主制,用选举制否定世袭制,用任期制废除终身制,并实行两党或多党竞争机制”[2-2],使代议制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核心。资本向全世界扩张,也把具有历史进步性和时代局限性的文明输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和每个层面。

在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资本主义面临着深刻危机。全球化给资本运动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突破了原有国家范围的局限,同时也减少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化成本。当今的全球化生产过剩所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就是明证。全球化将经济、文化、政治统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随着各种形式的个人主义把整个政治制度(特别是政党以及工会)销蚀成僵死之物,政治上的倒退趋势很有可能日益加剧,随即吞没新的局面。同时,……借助这种倒退行动赋予被蚀空的制度空壳以新的内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已经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其内在矛盾可能导致政治上的倒退,或者以新的

民主政治来替代。西方传统的民主制度发展到当代,暴露了许多固有的弊端,出现被西方学者称之的“民主的危机”。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现有的政府和政治机构已经过时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尽管形式精致,但与生俱来的弊端决定它仍然是不合理、不公正的政治文明,总是表现着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是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实质。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更迭依次表现为更高层次的政治文明,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性质,却没有因为在政治文明演进中发生量的积累而导致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不否定在西方政治形态中民主作为人的内在要求而存在,但全球化并没有改变人们现实的、具体的、阶级的属性。民主不仅是人的解放的要求,也是阶级的解放的要求。西方民主政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基础是平等、自由和博爱。全球化使得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与密切交往成为可能和现实,而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一种倡导和平与平等的政治。因此,全球化与民主政治并不矛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价值选择上,否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政治理念,积极倡导社会公正、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统治的主体与客体关系上,第一次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使人类政治文明真正达到国体与政体的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发展趋势上,彻底批判旧的政治文明,大胆创造新的政治文明,鲜明地展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越性。

中国传统政治模式和政治体制使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高度合一。整个政治建构以高度集权为特征,权力的运作走向呈现自上而下、单向发生的特点。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遇到两极偏向的干扰。一种是将西方政治文明看成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全部,主张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政治的政治制度,也就是“全盘西化”;另一种是过于强调中国政治文明的个性特征和阶级属性,否定中国政治文明与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使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远离人类政治文明而停滞不前或封闭进行。事实证明,上述情况有碍于中国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会导致中国政治走向歧途。全盘西化的政治文明,把整个人类的政治文明归结于或等同于资产阶级政治文明,这实在有失公允。虽然资产阶级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确立和发展的主权原则、法治原则等,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政治文明的阶级性、复杂性、民族性,决定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如果搞全盘西化,必定会脱离中国国情。任何一种政治文明都是一定社会生态的产物,必然受制于一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过于强调一国特色或一种政治文明的优点而去否定政治文明的开放性和世界性,并不可取。政治文明中蕴涵着的共性,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对于政治法则、政治规范的认同和遵从。在现时代,背离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会造成人类文明的中断甚至倒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文明,只能按照人类政治文明的普遍规律加以推进和拓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人类历史上其他类型政治文明的扬弃和升华,是人类社会新型的政治文明。

从政治文明的主体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第一次将政治文明的主体拓展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真正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体所包括的政治个体、政治组织、政治群体,都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都体现或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体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5-1]。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广泛性、真实性。

从政治文明的要件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涵盖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体现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主张科学的政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以政治改革推进政治文明的发展,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经常形式。

从政治文明的关系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能够科学配置、合理调整人们的利益及利益关系。协调的政治关系是衡量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尺度,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关键。政治关系集中反映政治主体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具有非对抗性、平等性、和谐性的特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无可例外地成为世界政治文明体系的组成部分。全球化以每个民族国家开放经济体系、文化体系、政治体系为前题。开放的政治体系应对全球化问题,要求中国的政治文明实现两方面特点:

(一)中国政治文明必须遵循人类政治文明的基本法则。全球化对于民族国家的政治价值,要求维护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标准,诸如民主、平等、和平、****、法治、权力制约……。在全球化大家庭中,民族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社会形态,都必须以这些共同价值为取向,将其体现在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之中。离开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规定,就会远离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的政治文明曾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创造过辉煌篇章。治国之道在安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理国之道在于公平正直[6-1];为政之弊,苛政猛于虎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政事所以不理[6-2]。这些在当时都是比较先进的政治理念,对人类政治文明产生过积极影响。当代全球化把开放的中国纳入国际社会的发展轨道。中国的政治文明在&n

bsp;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在制度安排、程序设计、行为规则等方面,吸收西方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做到以政治民主、政治稳定、人的全面发展为政治文明的主要价值取向。当然,全球化也会给中国政治文明带来负面效应,诸如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侵蚀、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多党政治等。对此,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

(二)中国政治文明必须根植于中国大地,带有中国特色。全球化是一个国际化与本土化并存的过程。西方国家企图借经济全球化之机,将自己的本土政治与文化价值推广成全球的普遍价值。这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本土化来否定他国的本土化和真正的全球化。“全球化正在冲破传统的民族国家的壁垒,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标准和国际规范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和遵守……但是,各国在接纳和遵守这些普遍的国际准则时,没有忘记本国的传统和本国的特征,而是将国际准则与本国传统结合起来,使国际准则本土化。”[7-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真实起点。社会主义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更高阶段的文明,创造出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新的文明成果。公有制使劳动者成为经济关系中的主人,进而提高劳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来实现的。这一实现过程使得政治文明具有新质。全体劳动人民共享生产资料不同形式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并在此基础上管理国家的所有事务。这一政治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自然历史过程与自觉能动过程的统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封建社会历史悠久、旧体制惯性强大的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点。

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该充分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以开放的姿态进行政治文明建设

人类政治文明沿着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轨迹发展,呈现渐进的积累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政治文明有了质的飞跃。这不仅表现在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而且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人们享有广泛的自由、民主权利。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政治财富。政治文明带有浓厚的统治阶级色彩,而这并不排斥和否定政治文明的历史继承性。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民族性,使不同政治文明之间的开放、借鉴、依存成为必要和可能。某些类型政治文明的具体规范、程序、形式、载体,可以给其他类型的政治文明提供借鉴。全球化为各国政治体系创造了开放的条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能脱离人类政治文明而孤立存在,应该也能够与其他类型的政治文明通过碰撞发展自己,显示自身的优越性,推进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全球化作为一种载体,大大推进了不同国家间的交流与开放。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层出不穷,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因此有了更多的参照系,以便吸收精华来丰富和发展自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努力探寻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政治体制,实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方略,民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等等。取得上述进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和智慧。

(二)注意全球化带给政治文明的负效应

全球化带来的收益与成本是不均衡的。发达国家收益多而发展中国家收益少甚至受损,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化与“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联系在一起。“自由的世界市场的预言家在全球的活动愈是成功(这意味着民族国家和领土国家的结构遭到侵蚀),受世界主义观念驱动的威胁就变得越大。西方的‘人道主义干预’将威胁越来越多的世界居民。人们在推行新自由主义的世界政策的过程中,鼓吹并创造一种弱国家世界体系。在这样的世界体系中,帝国主义滥用世界主义使命将不再有任何障碍。”消除全球化带来的负效应,最重要的是根据本国国情,寻求适合自己的社会模式和发展道路。

对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来说,一是要高度关注全球化对政府能力的影响。全球化经济组织的运行是以传统意义的主权让渡为条件的,中国也不能例外。随着影响公众的信息源日益丰富、特别是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政府对于组织、公民的影响力呈弱化态势,而国际规则、国际组织对政府的制约力量和约束作用明显增强。因此,通过行政改革应对全球化,才能够全面提升政府能力。二是要高度关注全球化对政治文化的影响。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借助渗透全球的媒介推行西方的政治价值、政治模式、政治思潮、生活方式。这无疑会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政治理念,产生某种离散效应。“在这里,人们重视的并不是我们的全球化状况,而是其他人即我们的竞争对手或我们的合作伙伴的世界观的形成、改变或者贬值。”[7-2]

(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

政治文明是由政治与文明两个词复合而成的概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文明的一般、即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即社会主义方向与中国国情。中国政治文明是一般与特殊的结合。

******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5-2]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制度文明,中国政治文明的关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核心和根本保证。它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能够根据各个利益主体与政治发展目标间&

nbsp;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目标。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属性。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同意和授权,政权的运作功能是表达和实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立法和对行政、司法实行监督为主要职能。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真正实现绝大多数人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

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制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的本质在于依法治权,内核是充分体现人民意志的、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权威的法律和法规。

上述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最终统一于共产党的领导。在全球化进程中,政党政治、民主政治、法治成为各国政治发展和建设政治文明的常项。以全球化为背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在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等要件上体现上述内涵。

收稿日期:2002-11-11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73[[-1]],76[[-2]].

[德]乌尔里希·贝克,[德]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M].路国林,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95.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潘琪,张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486.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82[[-1]],304[[-2]].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11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诠释

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在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直接投资等各领域的全球化。这些领域的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整体全球化的各个侧面。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等。从人们比较常用的表述看,主要是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给经济全球化下定义,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世界经济必然趋势,即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互相依赖。目前,关于“经济全球化”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过程。也有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就是“美国化”,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化来控制世界经济,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企业文化认同感程度较低,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企业文化内涵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下面具体阐述。

(一)企业文化认同感程度较低

我国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企业文化认同感程度较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于员工的长远发展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既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又要给员工一个很好的职业生涯。有的国有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了企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员工,没有将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员工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企业文化的展示、推广,轻视员工的培训和职业生涯设计,企业的精神文化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没有转化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整体行动。

2.对于员工的参与度不重视。有的国有企业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家文化的总结和提炼,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中间力量,员工只需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因而企业文化建设中,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和反馈,员工没有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加大了企业文化推广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难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到,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国家,企业领导者只是为国家经营管理国家资产,大力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解决社会问题,自身并不拥有企业的产权。很多国有企业领导者只顾及谋求自身利益或追求晋升满足,目光较短浅,很少思虑企业的长远发展。他们或为了追求短期的好业绩,全力投入企业的短期盈利,忽略了企业文化建设;或为了满足自身利益需求,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达到自己目的的“枪杆”,非但应付上级;而且从中谋求私利;或基于企业文化建设涉及人、财、物的问题,避免招惹麻烦,影响个人业绩或升迁,只身光顾企业盈利,少了民营企业老板那种为企业长远而努力的干劲与决心。同时,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领导人管理理念没有转变过来,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企业的经营业务,关心市场占有率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如果缺乏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那么,就很难获取主体地位,向前推进就会显得相当艰难。

(三)对企业文化内涵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

1.错误地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有些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我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混淆起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是宣传部门、工会的事情,这种观点在国有中小企业中尤其普遍。

2.错误地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事实上,文体活动的开展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表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些表层活动,而不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不用企业精神塑造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是不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的;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明确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积极参与到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来,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生产经营国际化、全球化。具体阐述如下。

(一)积极参与到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来

1.使我国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态度。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关系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我国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持积极的态度,不要以为那只是领导的事情。企业文化应该是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成为领导者和每位员工共同的思想结晶。每位员工都可以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领导者和员工共同承担的责任。

2.加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就是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一份“社会契约”,“企业的公民形象”的展示。企业不仅要追求短期利益,更重要的是充分意识到长期利益的实现,要以实现社会公众的利益为前提。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载者和受益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存在的使命,而且已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

(二)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1.培育良好的团队与协作精神。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要建立与信息化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必须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支忠于企业,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既掌握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又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团队。良好的团队与协作精神,把企业员工的心凝聚在一起,使员工像一家人一样相处,对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未来的发展都有好处。很多日本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其根源不在于员工个人能力的卓越,而在于其员工整体“团队合力”的强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那种弥漫于企业的无处不在的“团队精神”。对于一个企业团队来说,团队精神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日积月累之沉淀。

2.加强我国企业员工的责任心。当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企业中,我国大部分企业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也都采用了信息化进行生产、经营、管理。这自然也对企业员工的责任心提出了挑战,企业员工应该认真学习怎么使用信息化进行生产,不能操作失误,如果一个环节失误,很可能对整个企业的生产都会造成影响。所以,在信息化的条件下,企业员工应该加大责任心,拿出百分百的责任来应对信息化。

(三)努力实现生产经营国际化、全球化

1.深化改革,提高企业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参与经济全球化,必然加入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国际竞争主要在于综合国力的竞争,而企业是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参与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综合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世界上的大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还不强。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必须把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作为主要战略任务。

2.加强员工培训,积极培育优秀人才。国际竞争的重点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控制高新技术的制高点、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有更多可能把握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越战越强。经济全球化中的不平衡,不止是经济方面的不平衡,主要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不平衡。因此,我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最根本的策略是继续拥护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科技事业,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培养人才周期一般较长,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因此,在积极培养自己人才的同时,还应积极从国外招聘学历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服务。比培养和招聘人才更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合理使用人才,我国企业应深化改革,强化人才竞争机制,健全人才激励制度,创造有利于人力资源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这样企业才能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12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48-01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如何化解城乡文化冲突,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农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归宿感是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

农村文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农村文化环境带来巨大的冲击,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现象和问题。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着来自于城市文化、外来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如何调和冲突,兼容并蓄,使文化由冲突走向和谐,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

(一)现代化商品经济理念冲击,造成农村核心价值观错位。农村文化是人们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知识、道德规范、习俗和价值观。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在城市和乡村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环境,一旦相互流通,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最开始显现的就是城市文化、价值观对农村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和破坏。这种破坏实质上是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与城市相互融合的过程。但是,当城市文化,尤其是现代化商品经济理念,对商品价值的攀比和追求,造成原有的农村传统文化模式不能有效地规范农民群体和个体行为时,就出现农村核心价值观的错位。世代流传的朴素的乡里伦理文化,例如睦邻、亲邻、乡党文化,抵挡不了城市文化的冲击,逐渐没落,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加深,信任减少。

(二)迅速暴富和城镇化,产生文化空挡。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工业化改造农村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使一部分人迅速富裕起来,农村贫富分化加剧。例如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或资本入股,实行红利分配,具有土地或资本优势的农民将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加剧农村贫富差异。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城镇周边的农民脱离土地,改变了以土地为核心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镇一体化改变了农业收入分配,按劳分配的一般规律,提高了农民生产效率,出现了更多空闲时间。经济的迅速富裕,文化发展的相对落后,使一部分农民很迷茫,部分地区低俗文化、赌博斗富占领乡村,由此可见,农村精神文化世界的空虚。

(三)网络文化迅速流入,淹没农村原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将孤立的农村世界通过网络、贸易直接与世界连接在一起,农村文化同时受到城市文化、外来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农民逐渐脱离乡土文化的束缚,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农村文化、小农意识、封闭意识逐渐被淘汰,农村原生文化面临涅重生的考验。

二、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以家族制文化为核心的农村原生文化、以勤俭简朴为美德的优良传统、以顺应自然为规律的生活方式逐渐蜕变,亟须建立新农村文化体系,捍卫农村传统文化精神家园。本文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通过主流文化融合地方特色乡村文化,形成具有农村地域、传统、风俗及农业、农民特色的新文化。

(一)改造农村原生文化,扬弃农村文化中糟粕。文化来自实践。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新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正悄然影响农村文化的内核。由于机械化、社会化、精细化种植模式的发展,与此相关的重视合作、注重人际交往、包容意识、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也会逐步深化。在农村生产、生活实践中,提倡新文化、批评旧思想,改造农村原生文化,扬弃农村文化中糟粕,这是理清文化冲突的第一步。同时,我们要尊重文化差异和多样性,不搞简单划一的“”,要从文化的根本入手,遵循文化的历史延续性和传承性,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增添新元素,对农村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

(二)以主流文化为引导,树立文化精神楷模。要化解农村文化存在的冲突,必须依靠主流文化的引导。当前,我们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符合我国发展的社会实践,也具有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意义。大量来自农村、基层一线的教师、医生、农民在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孝敬长辈方面得到社会的认同,成为我们社会的精神楷模。通过树立文化典型,传播先进事迹,具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

(三)将农村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发展特色文化。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汇进而引发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及农村文化自身的调整与创新,我们要发展新农村文化,在保持农村文化优秀特色的基础上,融合主流文化,发展各种文化形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文化。一是丰富文化的表现形式,发展地方文化艺术,通过戏曲、舞蹈、美术等多种方式促进新农村文化的发展。二是鼓励农村文化吸收新元素,形成新思想,并向城市逆输入。农村文化不是城市文化的复制品,有特色的农村文化要引入城市、走向世界,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