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8 09:09:26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逐步受到社会的重视,通过活动开展,激发青少年的内在潜能,培养其学习能力,鼓励实践、探索、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一、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每位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为了达成愿望的实现,在对孩子的艺术培养和文化课补习上不惜重金。认为文化课相对的优秀便可“成龙成凤”。

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每每提到发明创造,家长和学生的脑海里都情不自禁的联想到爱迪生、牛顿、居里夫人等与我们差之千里的伟人伟事。让青少年去迪生未免有些贻笑大方。家长普遍的这种心理,从根本上限制了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那么中小学生究竟如何做到国家对其一直提倡的发明创造呢? 发明创造从广义上说,既有高科技的大发明,也有小科技的小发明,青少年在有限的知识前提条件下无法创造航空航天,也创造不了飞机导弹;但是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创作一些小发明。国家对青少年提倡的科技创新,不是要求发明的成果史无前例,而其深远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散性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全方面的成长和自身各种潜能的引发。

从古至今每一个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不起眼的小发明开始,从失败开始。正是青少年在常人熟视无睹的小发明中,培养和锻炼了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以后的伟大创造奠定基础。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曾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发明创造,创造意识非常重要。当有人称爱迪生是天才的时候,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而那1%的灵感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日常生活身边,有不少青少年看到其他同龄人的发明成果以后,十分惋惜,原来原理是如此简单,惋惜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机会。生活处处有科学,发明就在你我身边。你的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你缺少一件十分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创造意识。每位青少年都希望自己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兴趣是进行发明创造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必须重视创造兴趣的培养,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造兴趣和创造能力,兴趣和能力的收获是任何都无法估量的。

二、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提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科学素质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是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信念,并具有实施、应用处理和参与实际事务的能力。在公众的意识里,已经认识到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使国强不可缺的一个重要指标,而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将为培养科学技术新型人才打下结实的基础,也为发展国家经济建立科学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处于把升学作为最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阶段。但凡与升学有关的各种科目补习班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参加,从小学入学到高考,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的标准。这种片面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制,严重阻碍了青少年个人潜在能力的爆发,束缚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长。对青少年来说,学习本应该是生活与精神又与科技的交流活动,这些是不能仅凭一张试卷就能概括的。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从而深化对科学技术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发展其对陌生事物的探究能力。同时,通过多样的探究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科学情感态度,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露出新型人才的一角。

三、培养科学素质教育 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交替,人人都需要知识的充电。 “少年强则国强”,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是提高其科学认识培养科学兴趣的有效途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出兴趣才能有产生探究的欲望。青少年的兴趣需要引导,经过科学教育的引导,其可能会对科技产生兴趣,从而产生探究欲望。展望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给我国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引以为荣的惊喜。遗传学告诉我们,在基因组中的DNA决定了个体在生理结构上和行为上的潜在性能,但并非所有的潜在性能都必定可以在那个正在发育着的个体中获得实现。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至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对新奇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因此,让青少年学生在做中发现、感悟、理解、探索,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变为动态的探索活动尤为必要,而实践可以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宝贵的感性知识,是学生经历、感受、体验和获得知识的源泉。实践又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如果学生养成手脑并用的习惯,能利用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作用,充分动手操作,尽心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有助于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智慧潜能。

四 、构筑社区科技活动平台

为了拓宽孩子智力发展的空间,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可以广泛构筑社区科技活动平台。社区科技活动平台的管理人员及师资可由退休教师、退休技工、熟练工人来担任,主要起到管理和技术指导作用,人员不宜多。平台还可以开设“技术培训”专题频道,播放趣味科学、实操技能、机械制造与维修等知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的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2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部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58-02

高等学府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其主要责任是为未来社会培养科技创新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创新型社会的主人,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科技创新在国际科技创新中的竞争力。党的十八道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设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要增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和新展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质量却不尽人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致使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混乱、就业困难等问题层出不穷。我国高等教育所呈现出来的根本性问题,是如何高效的培养创新型人才问题。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就在于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对于高校而言,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全面创新型人才培养,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高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高校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沿阵地。但是高校科研还只局限于教师的科研成果,并未真正地将学生纳入到科研创新的共同体中,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新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权威性、示范性和导向性的全国性科技竞赛活动。但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面却远远不够,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知识以及活动安排知之甚少,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力不足。

2.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学生感受性不强。一方面,高等学府的人才评价体系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指标,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道德素养等全面进行评价。但是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却主要以学习成绩、专业排名来决定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并且对于学生比较重要的奖学金的评选工作,也是主要以课程成绩综合排名来决定。这样的人才评价体系造成了学生只顾专业成绩的考试成绩,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对创新意识的感受性不强,无法使学生对科技创新充满新奇感和向心力。

3.科技创新教师专业性力量的薄弱,创新理念教育不足。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专业指导教师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专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专业性和创新性。但是,一方面,现在的大学教师很大程度上都忙于自身的科研以及日常的课程教学,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时间较少。另一方面,许多指导教师对于学生创新理念的培养和教育不足,导致学生离开教师就无法进行工作,往往是学生做了工作,却不知在做什么样的工作,目的是什么。指导教师对于创新理念的教育的不足和专业性力量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建设

1.高校要重视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最重要的就是以培养的学生的质量,而高校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本科教学,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本科教学不受高校重视、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以及名牌教授不愿意上本科生课程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现象都亟待改变。首先,高校领导机构要高度重视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将本科科技创新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调整,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要目标。其次,要鼓励在科技创新有成果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并将此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并且要求教师改进日常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实行小班式、专业式教学,积极开展讨论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在教学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积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科学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最后,学校要重视科技创新类活动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专栏、编发科技创新方面简报,以及利用校内广播、校内宣传橱窗和校园网络等途径,加强对活动的宣传,广泛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2.高校要强化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高校创新人才的质量,必须要以学生为本。首先,必须要确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理念,以观念的转变带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要以长远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培养人才。现在的高校很多是以学校硬件设施的规模大小、科研项目成果的数量等指标展示学校的教学质量,然而却恰恰忽视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个硬指标。强化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和以学生为本理念,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高校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人生选择,善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努力营造鼓励自由探索、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创新的良好创新氛围,能够使学生在高校期间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创新思维和习惯。其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目前,创新实践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薄弱的环节,也是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和突破口。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强化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而且要加强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参加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

3.加强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创新型教师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但也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科技创新大师和青年创新人才紧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健全;个人教师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教书育人的热情,缺乏责任感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把培养青年创新型人才作为重点,坚持教学为基础,科研为核心,提升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首先,必须要加强青年创新型教师的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高校中创新型教师主要还是以高水平、高素质、高年纪的教授为主,高素质、高层次的青年领军人才极为短缺。高校必须要利用学校科研建设、研究基地等自主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学术视野宽阔、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要重点培养造就青年领军人才,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其次,要培养教师对于科技创新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要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创新观念教育,不仅要利用授课时间以及课余时间积极培育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还要不断地激活学生既有的科技创新思想,带领学生参与到创新实践当中,做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要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倡导鼓励科技创新,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成才提供宽松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拥有科技创新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吴庆宪,樊泽恒.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J].中国大学教学,2012,(2).

[2]夏新颜.“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嬗变的保障――创新人才培养制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2,(6).

[3]陈金焕,陈欣.依托科技平台优势加强人才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1,(10).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4

人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也是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一场人才竞争。科技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竞争。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是提高我国科技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我国一向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来,人才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是人才队伍实力不断增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断增加,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近年来,国有单位人才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大幅提高,科技人才队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创新成果,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在生物技术领域,率先完成水稻基因组测序工作;在航天领域,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二是人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就业形式日趋多样化,灵活就业已经成了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人才在不同地区、产业间的流动加快,人才队伍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非公经济人才总量大幅增长,第三产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三是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单位用人和人才择业的自进一步落实,人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人才流动的法规不断完善,人才的竞争和市场观念进一步增强。四是人才成长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在竞争中选拔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在事业中凝聚人才,在生活中关心人才。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上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人才竞争进一步激烈。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创新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面对新形势,抓住时机提高人力资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当前,我国已经到了必须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能力,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势在必行。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古往今来的科技创新实践表明,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

加快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就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优先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一,进一步加强党政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党政人才培养,就应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完善培训制度,加强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党政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一是加强党政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二是进一步优化党政人才队伍的知识、专业和年龄结构,切实抓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三是着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公共服务及管理水平。

第二,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当前经济竞争的重要资源。做强做大企业,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着力提高他们的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推动企业创新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建立一支适应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年龄结构合理、层级结构清晰、专业结构配套的人才队伍,在企业核心业务领域形成高度密集的人才优势;使企业人才素质得到普遍提升,人才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协调发展;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协调提升竞争上岗、公开招聘、通过人才市场“猎取”等市场化方式配置人才的比例,全面建立人才选聘工作的竞争机制,逐步发挥人才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战略高技术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通过培养,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

第四,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就应根据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的需要,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合理的格局。

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着力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断加快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的步伐;紧密结合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增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优先培训紧缺专业的技术业务骨干,带动整个农业技术领域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开展。

创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环境

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需要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必须进一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一、完善培养体系。在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各类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革和完善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加快建立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的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5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097-0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当今时生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合流,以产业革命为后果的空前大变革,它涉及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各学科、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的各领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创造着新的技术群、产业群,改变着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对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图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1]。

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应用、科学研究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担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使命[2]。应该指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与高校的地位不相称的,因此,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技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比起以往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与其相关联系的其它领域中的革命有如下几个特征[3]: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紧密联系综合变革的总和,它使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系统及各学科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科学理论趋于统一,技术发展趋于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结合。

3.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的主体因素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对自然的关系由解释过渡到控制;由分析物质结构和自然过程过渡到有目的地合成物质结构和影响自然过程,甚至合成生命和影响生命的过程。体现了人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从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者转变为监督者、调节者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全球性过程,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发达国家中进行着同一的科学技术革命。

5.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次使人类劳动智能化的革命,它被用之以代替或增强人的体力,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强化信息科学技术,是普及以自动化系统为结果的智能化。

6.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科学技术前导下而实现的现代生产力根本变革,它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生产的高技术化、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的进程大大加速。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在现代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增强的作用越来越大。哪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面,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科学和技术创新又要靠人才来完成,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拥有大批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发展才有巨大潜力。相反,缺少科学技术储备和创新型人才,则科技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丰富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依靠教育培养和造就的。

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呈现出加速化、整体化、物质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顺应科技革命的需要谋求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自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所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学的培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4]。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5]。

三、高校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基地,成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成功关键所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解决人才培养困境,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高校既是知识传播传承,知识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思想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推广科学技术理论等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最佳基地,将知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研究工作融入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培养方式。但是如何很好的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融入结合到高校教育的实际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则是我们高等教育成功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本人觉得在我国高校内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解放思想改变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和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改变教育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就必须革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大力推行创新的精神理念,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着眼于将创新的理念要渗透到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各种基础性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否定某些事物或理念,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多种解决方法方案。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倡导学生要敢于怀疑的做学问精神,通过怀疑,自己提出发现问题,最后自己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料研究解决问题。在具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首先,教学内容是培育人才的物质载体,是传递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基本手段。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坚实基础。其次,要使用最新、最适用的教材融合相关学科知识追踪学术前沿,增加应用性内容[6]。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如何科学正确利用现有的理论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改革单一的讲授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新理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将创新的理念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中。

3. 加大高校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将创新理念渗透于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国家和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进入相关科研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中,到生产车间中认识了解掌握最新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在实践中发现和形成新的科研课题,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加大推广校企合作,建议重视程度应上升到政府主导和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支持配合。

4.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有更深的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容易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更加容易发生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大学的实践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入到生产实习,科技预研活动和实际科研项目中。开放校内更多的各种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研究所等实践教育研究场所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自主创新活动。

5. 近年来国家和部分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学习掌握新技术理论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要进一步促进和加大科技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奖励机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大更多更广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中。

6. 要倡导高校内部建立院系独立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可以依托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培训,吸收更多的行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到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校企合作基地成为相关行业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中心,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行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使在校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掌握到行业内的最近技术手段,使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强,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持续时间更长,对新技术理论的认识程度更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

7. 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孵化器。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大学要独立完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而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地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他们对创新趋势、信息的掌握程度,生动而又实在的创新工作等不仅直接贡献“实力”,而且蕴藏着教育的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被补充到大学,那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就可能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因此,从优势互补考虑,在宏观上让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以合作的联结方式组成更大的教育系统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系统就具有更完备的结构,也就能期待它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 史小俐.现代科技革命与教育体制改革[J].机械高教研究,2002(4):1-3.

[2] 王余丁.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9(3):1-4.

[3] 蒋恕,王华.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S1):168-169.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6

大学的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高校作为科技和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在实施创新驱动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调整培养计划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的创新拔尖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高校应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的原始的创新动力;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辐射社会中实现知识的价值,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高效的战略支撑;高校在深度国际友好交往与合作中发挥制高点的作用,促进创新文化积淀,为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高校实施深化教育改革,必须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探索高校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协调发展途径。高校现是知识和创新的主阵地,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为学生知识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渠道;高校成为主动参与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保证和智力支持,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紧密地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展开。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高校新阶段的重要任务是重中之重,其目标是高等教育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积极反应,依靠创造活动不断推动社会前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在创新驱动下,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思维方法和现代教育手段,为了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在运行过程中各创新要素之间的深度融合和相互促进的具有科学结构的培养方案。高校依据办学特色、目标、质量和定位的不同,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高校的专业有着不同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观念层面主要指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方向。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类人才培养是根据自身实际,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高素质、厚基础、重创新、强实践”为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挂科淘汰、分流培养、按比例择优推荐硕士研究生和交换留学生的培养模式,达到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特色鲜明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使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专业理论、较强的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宽广、实践能力突出的实践技能。学校充分利用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结合生产实际,设计、优化创新人才培养,可以扩充更新教学内容,传递前沿性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真实科研项目引入教学,使得教学与实践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校企合作创造教学实践基地,使学生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另外,鼓励优异学生参与各种创新竞赛小组,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将研究、服务、合作项目转化为教育资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

三、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东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省部共建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为区域发展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着眼于为国家驱动创新战略的实施,特开设五个优势学科专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是一项系统工程,将培养目标与教学理念渗透到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搭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平台,拓展平台内涵,为拔尖创新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空间。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相关精神,充分利用我校的行业传统优势和资源,建立课堂教学、工程实践、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校企联合培养体,每年分期分批到佳木斯常发佳联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黑龙江勃农兴达机械有限公司、黑龙江融拓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直接参加产品工艺设计、模具设计、零件加工、组装等生产流程。借助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国家特色专业优势,拓展途径提升学生工程的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管理机制上,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与到联合培养体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及课堂教学实际培养链中,继而提高青年教师的解决工程实际技术科研能力。

1.借助学科交叉优势,构筑研究平台

在科技创新的时代趋势下,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与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在双方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理论性、实践性、工程性和紧密性的合作关系。目前农业工程类拔尖人才班部分课程采用聘请研究院、企业的高级别技术人员讲授和座谈形式完成,相关学院选派教师深入研究院、企业参加调研、设计、安装、加工和组装等生产活动。同时,学院与企业广泛合作,要求教师将科研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结合起来,加大科研反哺教学的力度,提供学生更多的直接参加科研活动的空间。涉及的部级、省级、校级的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北方寒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信息化工程中心、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教师科研实验室等对拔尖班学生全部开放,建议和鼓励学生利用优质的资源开展创新设计、创新实践活动。

2.依据创新教学理念,建设课程体系平台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根据农业工程拔尖人才培养特殊性,考虑通识教育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体系,制定课程设置体系,勾画拓扑图,以此为主线展开课程的设置。

拓宽专业基础和方向,针对农业工程的特点,强化“英语、数学、计算机”。在英语课程设置上,农业工程拔尖人才培养班除了大学英语外,还增设了雅思听说读写、美国文化与社会、中国文化英语、商务英语等;数学类课程增设了实验课程;计算机类课程增设了统计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理论与实践课程。英语、数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总学时为1176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35.79%。只有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打好知识基础,才有利于增强学生获取、运用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得成功。

减少专业课程门类设置,留出足够学识强化基础,保证实践,能力训练和素质提高。在农业工程类拔尖人才班的培养方案中,设立了几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如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机械原理等专业课,占课内总学时的27.94%。专业课分为必修课和限选课两大类,专业课体现专业内涵和特点,占课内总学时的9.62%。限选课则根据分流特点进行选择,选择具有模块化,即根据分流方向选择课程,避免了选课的盲目性,也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上,保证学生既能够将基础课学得深入,又为学生任性发展留出一定的自由飞翔的思索空间。

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出发,高度优化课程体系,增加了人文社科、政府管理、中华文明与民族传统、形势与对策、应用写作、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占课内总学时的6.82%。从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结构体现出综合性和现代性,达到文、理、工科相互交叉,以适应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培养。

3.拓展国际交流渠道,构建培养国际化视野的平台

按照多元化人才培养培养的理念,加强中外联合培养,推动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对学生进行国际化培养,构筑国际交流平台。采用双语教学,将外语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加大双语教学课程比重,使用原版英文教材,以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在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上,借鉴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教育经验,充分把握学科发展动态,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并将国际化的、前沿的学科知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近年来我校选拔出国归来的优秀教师为学生进行授课,引导学生科研思维锻炼。

4.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基地为平台,成立各类科技兴趣小组,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如: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高教杯”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让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四、人才培养的成效

农业工程类拔尖人才班是我校于2011年创建的专业,经过3年的努力实践,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成果:

1.拔尖人才班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农业工程拔尖人才班的学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件、软件着作权2项。三界拔尖人才班的学生全部参加了科技创新小组,并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科研活动,部分学生参加科技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农业工程类拔尖人才培养1181班共有学生15名,有2名学生参加了2013年“挑战杯”竞赛,获得了部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2.拔尖人才班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事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农业工程拔尖人才班每名学生均配备导师,导师选择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题目让学生来完成。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并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与团队中的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完成科研任务。在科研课题研究时,农业工程类拔尖人才班的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方案的讨论和实施,参与课题成果申请鉴定、申报专利和申报科技奖等,在此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如:农业工程类拔尖人才班共有学生15名,分别由15名导师指导,15名学生加入到4个科研团队。在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团队中,拔尖人才班的学生参与某项课题10%的研究工作,申请发明专利1件,软件着作权1项。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7

(一)充分认识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当前河南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7年1月16日,河南省省长陈润儿在省第十二届人代会第七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提高创新供给能力,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这充分说明了在当下中原经济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和迫切需求。科技创新力量和人口文化素质代表着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对于发展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而人力资源丰富的河南省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能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也是破解当前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更是提升一亿河南人文明素质、增强河南区域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二)树立强烈的人才培养强省和科技创新强省的意识

在从农业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型人才发挥着关键作用,为达到这一目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根本出路。引进人才固然可以解决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但必须认识到,对于经济欠发达而在待遇方面难有竞争优势的河南来说,不仅很难引进高端亟需人才,还可能造成本地人才的流失。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河南人才短缺问题,应聚焦省内最具创新实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人才,予以重点扶持,打造一支本土化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

(三)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制度建设

建设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相关制度,是保障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效开发的关键。目前,我国仍在沿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制度来管理科研人员,一些鼓励创新的制度成果被党政人事管理制度所抵消。为此,在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中,首要的是建立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人事管理制度;其次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集聚机制,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加速器”。

(四)借鉴发达地区和先进省区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

鉴于河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科技和人才支撑基础差、创新能力不强等不足之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就应该虚心向先进地区学习,借鉴他们在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借鉴先进地区和周边省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力争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南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之路。

二、河南省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和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促进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和创新程度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处于追赶状态,这对于缩小区域差距作用不大。因此,只有制定出具有竞争力、激励性强的人才政策,才能吸引外来人才、激活现有人才。要创新高层次人才使用及分配等核心创新人才政策;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支持;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构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要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良好的机制要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配套的制度保障,有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和导向作用之后必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转换科技投入机制、人才引进和用人机制、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科技体制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政府支持引导,市场配置资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三大培养主体协同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格局,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主体,抓好创新型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型企业是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重要主体之一,为了发挥科技型企业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主体的作用,除了从政策税收等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之外,各级政府还要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规模和科技实力,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和支持。对于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和中小型创新企业,政府要通过设立专门周转基金加大对这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人才的扶持。对于那些已经有明确科技创新项目和人才培养计划但资金不足的企业,除了要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外,还要由政府出面担保以畅通金融支持渠道,以促进这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另外,要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和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高起点地引进和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实力强的企业。

(四)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抓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主体,为了发挥河南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主体的作用,河南省各高校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根据国内外经济、科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找准各自的办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发掘有潜质的培养对象,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适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五)探索政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新模式,发挥力量协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是进行科技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三大主体,要想培养出更多适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创新型人才,除了发挥它们各自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应有作用外,需要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积极探索三方合作的新模式。河南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有的地方政府与地方院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加强政产学研对接工作。通过校地、校企各方资源的优化组合,达到提升本地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本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六) 加大力度,多元投入,加大对高层次创新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支撑。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回报最高的投入。因此,欠发达地区要树立人才投入收益最大化的观念,逐年提高发展性投入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比例,为人才优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人才开发基金,强化研发投入,建立以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为主、社会力量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人才优先”,要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改变“重物不重人”的经费使用方式,保证人力资本投入增长快于物质资本投入增长。

(七)将加大对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作为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政策的着力点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8

(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时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渔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建设“一流院所、三个基地”为目标,积极创新和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全院科技人才队伍规模日益壮大,素质结构稳步提高,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人才在渔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1.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渔业科技骨干队伍。截至2010年底,全院在职科技人才总量达1552人,占在职职工的75%,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全院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有了大幅度增加,总数达到56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数量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有3人被聘为专业技术一级岗位、27人被聘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全院拥有博士、硕士生导师196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科技人才已达到533人,占在职科技人才总数的35.5%,在渔业科学研究、技术支撑、科技服务与推广、科技管理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支科技骨干力量。

2.涌现出一批对引领学科和推动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全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部级、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7名,在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名,“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8名,院首席科学家23名。以这些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全院科技人员,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十一五”期间我院共获得各级成果奖励219项次,其中,国家奖9项,省部级奖励106项。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华农业英才奖”、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等各种荣誉。

3.逐步构建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科技人才工作管理体系。一是成功实施院首席科学家制度。自2002年起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首席科学家,凝聚了一批学科领军人才,成为全院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在带动十大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展了重要作用。二是建立科技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全院普遍建立了科技人员的竞争上岗考核机制和绩效评价激励机制,还制定了《全院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对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支撑、科技推广与服务和科技管理等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类评价和考核,以促进各类科技人才的全面成长和均衡发展。三是联合龙头企业设立科技奖励基金和人才奖励基金,发挥科技奖励制度的导向作用,促进了优秀科技成果、优秀创新团队和中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4.将人才发展贯穿于各方面工作中,全方位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一是充分发挥院学术委员会及10个学科委员会在全院人才培养上的作用。通过学科带头人在各重点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和指导帮扶,带动和促进了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技骨干的成长。二是在全院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中,组建了95个院级功能实验室,按学科功能方向形成科研团队,为有针对性开展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打下了基础。三是发挥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与十几个国际学术机构签订了包括人才培养内容的合作协议,“十一五”期间,全院共派出留学、培训和合作研究376人次、引进专家开展合作研究73人次;并注重办好和发挥“水产科技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作用,较好地活跃了学术氛围,对加快学术骨干的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积极推进培养联合研究生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全院科研队伍建设。全院与2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培养研究生协议,设立了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站博士后、在读研究生785名。2010年,在农业部和教育部合作协议的大框架下,与南京农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高水平水产学科与人才培养平台。

(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已进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三化”同步的重要时期,农业、渔业发展更加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智力支持。这既给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最近10年里,中央先后两次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做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特别是2010年召开的全国人才会议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才工作做出战略部署,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方针、战略布局和目标任务。启动并实施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农业部也一直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部署和加强。专门成立农业农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部署。颁布了《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明确了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两支队伍建设,提出要突出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等重点人才,带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虽然目前我国科技对渔业发展的贡献率已提高至55%,但与建设现代渔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渔业科技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快转变渔业自身发展方式,提升我国渔业国际竞争力,将我国由渔业大国发展成为渔业强国,迫切需要科技人才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作为渔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全院人才队伍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科技人才总量不足,尤其在一些重点、新兴学科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还缺乏相应的研究力量;三是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偏少,战略性学科带头人不足,而且年龄分布相对集中,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优秀中青年人才断档较为突出;四是全院各单位之间、各学科之间人才发展不平衡,优势特色不突出,从事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人才少,人才队伍中具有高学位的人员比例与中科院、高校等比较仍偏低,科研辅助人员不足,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五是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还缺少必要的政策和条件保障;六是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渔业科技工作的需要。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任务

(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思路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院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一流院所、三个基地”发展目标和“四大体系”建设需要,按照“人才优先,引领发展;引育并举,以用为本;突出重点,整体提升;创新机制,优化环境”的基本原则,以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拔尖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核心,以创新机制和完善政策体系为保障,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努力建设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为发展现代渔业、促进渔业科技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1.扩大科技人才规模。到2020年,打造70个左右在重点学科领域具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全院科技人才总量增加到3000人,占全院职工的84%。其中,科学研究达到1600人,技术支撑达到1200人,科技推广与服务达到750人。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力争全院研究生总规模达到1500人以上。

2.改善科技人才结构。到2020年,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力强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队伍和一大批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科技骨干队伍,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精干高效、善于管理的高素质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引进10名左右“千人计划”人才和“青年千人计划”人才、20名左右部级海外高层次人才、30名左右院级海外高层次人才。科技人才中拥有高级职称人员总量达到1200人,高级职称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由目前的27%提高到40%左右。科技人才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区域分布等更加合理。

3.优化科技人才环境。科技人才建设投入逐年增加,政策体系更加完备,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并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基本形成。鼓励和培育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坚持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

4.发挥科技人才作用。引导广大科技人才围绕基础性、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力争在核心和关键领域突破一批重大方法和技术,取得一批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成果,推广一批对产业有明显提升作用的研究成果,发明专利授权量、国际科技论文收录和引用量、育成新品种量和获重大成果奖励量明显增加,科技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对产业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实施“5511人才工程”,打造科技创新团队,培养造就规模化人才骨干群

全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一是打造50个左右在重点学科领域具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二是培养造就50名左右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在本学科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水产学学科及院十大重点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三是实施“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遴选100名左右在科技工作中科学道德良好、科研作风严谨、在本学科领域能起骨干作用、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工作积极努力的科技英才培育人选,通过加强实践锻炼、重点培养等措施,形成高水平人才梯队;四是建立一支1000名左右满足产业和学科发展需求的中青年科技骨干队伍。

(二)实施高端人才海外深造计划,加快培养造就领军人才和中青年拔尖人才

全院每年选派15名左右学科带头人、“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和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发展潜力的高学历人才赴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从事为期6个月以上的脱产学习、研修活动或博士后研究工作,进一步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加深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提升学术水平。

(三)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有效促进人才队伍持续发展

争取尽快建立专门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生列入正常的招生渠道;完善导师评价考核及研究生管理等相关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知识传授与素质提高、能力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培养创新精神,打牢专业基础,增强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围绕产业特点和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与各类大学和各地区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努力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规模,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全院当前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今后发展需求,努力使博士、硕士生导师达到300人次以上,研究生总规模达到1500人以上;为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需要,建设、改造研究生宿舍及教学楼等基础设施,推动全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不断发展。

(四)完善内部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氛围

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细则,努力构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知识更新、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能力和业绩贡献为导向、分类评价为重点的人才评价机制,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鼓励先进、优劳优酬的人才激励机制。要积极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良好氛围,旗帜鲜明地鼓励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科研、勇于创新、开放和谐、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学风,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五)搭建培养平台,全方位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24-02

创新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方面,它既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或制约创新过程,又作为一种渗透到创新主体的潜在因素,影响创新者的行为和表达。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是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的内涵

创新文化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1]。包括人才意识、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风尚、规章制度、精神面貌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价值观念、道德风气等。

1.树立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的人才价值观。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性资源。高校要树立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的人才价值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彻底转变以往“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从人出发,以人为目的,尽最大可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牢固树立重实际,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理念。在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既要重视高、精、尖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也要兼顾一般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通过发现与培养创新人才,实现人才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和稀缺人才资源的重点培养。防止高、精、尖稀缺专业人才及技术骨干的流失,将其流失量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对可发展人才要加速培养以及保护,确保人才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2.营造讲诚信守道德的良好学术氛围。科学道德、学术风气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激励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影响。高尚的学术道德和优良的学风传统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他们无怨无悔献身科学、发展自己学术事业的精神力量,也是科研工作者学术生命的根本保障。在实践中,不乏捷径型人才。他们以追求个人名利为根本宗旨,把、出成果作为衡量自己成功的标准,其结果是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侵占他人的科研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重复,扰乱了科研秩序。有调查显示,77.39%的院士对我国学术界目前的科研道德状况给予了“非常严峻”和“比较严峻”的评价。[2]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有目的地进行学术道德建设并设立监督机制,在学术活动中将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化为学术主体的自觉行为,借助外部力量有针对性地的介入,促使学术活动者在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的作用下行为变得规范。

二、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文化环境建设的着重点

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鉴于目前高校仍大范围存在科研考核重量不重质,学术道德时有失范,宽容、开明、平等交流的制度、机制尚未完善等负面因素,建设高校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文化环境的着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更新高校顶层的思想观念。科技创新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组织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领导者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起着导向性和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键取决于高校顶层对创新文化是否能够积极倡导、着力培育和身体力行。只有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将人才意识和创新价值观贯彻到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认清人才培养发展与国家创新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自觉地将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关键的意识与思想反映在各项决策之中,才能积极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校顶层要以人才为本,转变人才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切实保障。

2.不断完善和健全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评价机制。科学技术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它对科技活动有导向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科技评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各高校要针对自身不同学科的特点来完善和健全科技评价体系。要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解决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对于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项目和创新性强的“非共识”项目要通过合理的遴选机制来保障,使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处于创新思维最活跃时期的年轻人能脱颖而出。科技评价机制的完善与健全特别需要有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思维,需要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谋划,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批评的精神。

3.大力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规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而且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各高校在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中,针对当前科研工作中的失范现象,必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把遏制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的风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好。要对科研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有较好的自律和道德养成,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加强制度约束,加强规范管理。通过不断地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以及系列规章制度,使科学工作者的行为有章可循。另外要通过社会监督增加对科研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评审、成果鉴定程序,强化申报信息公开制、异议材料复核制、网上公示制和接受投诉制等制度,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使人人自觉争当崇尚道德的模范。推进科学诚信,实现科技公平竞争,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关乎我国学术界的风气,绝非危言耸听,其任重道远,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余三定.三个“过分”破坏了学术生态平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1-19.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10

作者简介:张春燕(1974-),女,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学院,高级实验师。(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12-02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制订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型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1]

内蒙古科技大学已被列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把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着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电气信息类学科是我国当前招生数量规模最大的学科之一,也是目前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没有实践动手能力作支撑,很难作出好的科研成果。[2]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培养专业口径宽、社会适应性强、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是电气信息类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实践环节,加强使学生们成为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建立“校企共建”的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适应企业的专业需求和人才需求,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

师资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有效实施。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依赖于卓越的工科类大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必须紧密配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3]随着电气信息类专业近十年的连续扩招,教师队伍也在匆忙中壮大。许多教师是直接从学生角色转换为教师角色,由于缺乏工程背景,教师普遍存在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与能力较低的情况。同时高校存在着重视理论科研、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实践教学常常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使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和工资待遇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工作热情不高。许多青年教师更加注重学历的提高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实践教学。学校及学院要制订各项激励政策,充分激发教师从事工程实践教学的热情,加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青年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学院要有计划地选送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岗位进行实践工作和学习,积累工程实践经验。积极鼓励教师从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使指导教师和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共同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具有工程实践经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学院的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为平台,为教师提供从事工程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实践平台。从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辅导员,承担一些专业课程教学和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性强,建设一支教学与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本科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一个重要环节链,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平台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学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形式,构建由基础层、专业层与综合、创新层和工程实训层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

1.基础层

基础层是针对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采取统一管理、细致式的教学方式,以物理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和电子实习为主的实验教学。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程之后,通过实验加深对所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养成良好的科研作风。基础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专业与综合层

专业与综合层是针对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采取集中管理、引导教学方式,以开设的专业课程实验为主,如PLC实验、单片机实验、电力系统实验、过程控制实验、光纤通讯实验等等,是专业知识课程内容的应用与实践。专业与综合层实践教学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和专业实践技能。

3.创新层

创新层主要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采取开放式管理、启发式教学,以开放性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多功能、系统化实践教学为主,要求学生专业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选题、方案论证、电路设计、实现以及总结报告等各个环节,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参与实验室建设、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生课外科研立项、参与学科竞赛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4.工程实训层面

工程实训是我院依据学校卓越计划培养方案,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以认识实习、生产实训和毕业实习为主。根据电气信息类的不同专业全面结合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工程应用开设相关实习与实训,着力推动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工程实际案例的学习等多实践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使学生接触到“真刀真枪”的实用项目。我院立足于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与“包钢集团公司”、“达拉特旗电厂”、“一机集团”等企业建立“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尽早接触用人单位、掌握实际的工程项目、了解企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工程实训环节对培养“上手快、留得住、干劲足”的电气信息类工程实施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专业社团组织下进行的,具有组织性、专业性、自发性、开放性的特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把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工程项目、实践相结合,强化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锻炼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加深专业知识理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增强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并结合社会需求,在创新与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就业、创业的经验。同时在实践中能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开阔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从2006年以来,我院建立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构建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在专业教师指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围绕全国大学生创新类科技竞赛开展且成效显著。近年来,多次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及地方的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校期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认可。

四、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为了深入贯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高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档次、缩短毕业生到企业后的适应时间、尽快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我院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开展“蓝桥计划”。该计划是将企业课程植入计算机相关专业,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是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的一项积极举措,对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给更多学生创造专业实习与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学院与北京“达内”IT培训集团签订培训计划,结合国内外软件企业人才结构特点和国内软件人才培养的现状,培养企业急需的IT人才,推荐优秀学员就业。学生通过培训能够熟练掌握最新的专业工具和应用软件,熟悉项目实施流程,适应相关企业的专业需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2012年,我院与“大连安博教育基地”共同制订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新开设了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并与学生签订三方联合培养协议。实施“3+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的专业基础课程,然后到企业实习一年的时间,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参与企业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结束语

多年来,我院在电气信息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渗透和融合,[4]坚持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大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外工程训练基地的建设,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为电气信息类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赵中敏.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6).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11

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迫切要求高校改变过去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模式,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此外,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科研活动已经由传统的“单兵作战”向“团队协同作战”转变。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1、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例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基金,建立创新实验班,开展各种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资助计划等,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不够完善,有效运行机制不够成熟,评价和奖励机制不够科学,对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精神的培育不足,广大师生的主动参与不够等。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些创新活动基本上是少数尖子生参与,绝大多数大学生无缘于此,参与面越来越窄,不利于在大学生中实现创新活动的普及深入,形成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氛围,从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大打折扣。

为进一步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质量工程,明确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适应社会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旺盛的需求,不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机制和方法,提供更多的学生创新培养平台,不断完善创新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做好学生创新团队的全面普及与重点扶持工作等。

2、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举措

通过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开放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并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新科技活动、竞赛活动等方式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并将在相应教学活动中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激励措施、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人才的团队式培养模式。

2.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实践平台建设

提供丰富的创新实践资源,寻找合适的载体,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1)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

创新实验室是学生创新团队以及本科生开展科技项目实验研究的平台。专门设立指导本科生创新实验的指导老师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小组,帮助本科生进行本专业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同时鼓励他们在交叉学科、跨专业等领域进行自主创新,提高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安排专人负责实验室和实验仪器的开放与管理工作,并建立配套的实验室管理措施。由教研较为丰富的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研究课题或由学生自己提出可行的课题,将课题题目公布,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查阅文献、组织讨论和整理材料,提交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2)加强大学生开放实验室创新平台建设。

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设备、资源,延长了实验室的利用时间,方便学生自主灵活参与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内容的多样化、方法的灵活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求知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开放实验室要做到时间开放、实验项目开放、实验资源开放、指导教师开放、实验对象开放等全方位开放,使其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3)建立新型教研工厂,开展多层次的创新科研活动。

新型教研工厂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生产线,学生可以近距离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将基础研究平台开发出的产品或技术应用到中试生产线上来,解决放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教研工厂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利用设平台可以更好地使科研项目与企业对接。教师也可以把科研项目和企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实验项目向学生开设,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能通过该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学生能通过该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工艺改造与设计、设计竞赛等,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2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实践载体建设

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了更好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有了好的创新平台,还必须有好的更多的创新载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不断加强创新能力。除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科技创新外,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作用,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

(1)以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带动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学校为了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应组建一引起教师科研创新团队成员一般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可以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根据团队研究方向和学生兴趣,组成不同的学生创新小组,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带动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人才。

(2)以教师重点科研项目为载体培育创新人才。

教师承担的基金项目或横向科研项目,可以吸纳本科生参与,在项目内部成立学生创新团队。学生创新成员不要限于打杂,做一些边角工作,要切实参与到项目的主体活动中来:参与项目研究方案的制订、修改;实验方法的讨论;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解决;定期的项目组内研究进展报告;项目的结题验收或产业化对接等等,多方面、全方位得到锻炼。

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发动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年至少提供1项创新研究项目,为学生科技创新不断提供新的创新实践机会,有利于广大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2.3加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激励与运行管理

(1)制定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办法,保障创新团队的活动。

“创新团队”是一个群体的模式,因此需要把一大批学生都吸引到我们所设计的创新团队活动中来。组建创新团队时按“宽进严训的原则,制定宽松的创新团队准入条件,成立完善的团队组织机构,建立卓有实效的管理制度,保障通过创新团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组建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小组,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给学生创新团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要成立以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为主的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小组,加强与学生创新团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指导,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3)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保障创新团队稳定发展。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和科研工作,引导学生将参与创新实践的成果写成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技术,根据成果的类型和层次,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学分奖励或精神奖励。

(4)要确立长期的创新团队任务。

创新团队的任务决不能停留在一个活动、某个阶段的层面,要设立近期、中期、远期的系统目标,做好跟踪调查,完成长期研究,实现团队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不断凝练先进的团队理念。

通过对学生创新团队的深入研究,要形成先进的创新团队理念,深刻挖掘其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总结摸索学生创新团队的组织原则、发展原则、形成规律、与教学科研以及各部门的关系等。

3、结语

高校要以推进质量工程为契机,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以及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着眼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通过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顺应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玥,张祎.以创新和实践构建开放性实验室[J]. 黑龙江:科技促进发展. 2010(3):279.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12

中图分类号:F276. 3 文献标识码:A

1 85号令形成的背景

《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选拔培养考核办法》(以下简称“85号令”)是由市政府的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是我国立法体系所包含的一个层级。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该办法的部分内容不再适宜。85号令于2008年12月,并于2009年2月起施行,至今已实施了7年多,对于增强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提升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85号令实施的期间,恰逢科学技术革新速率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规律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陆续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5〕46号)等新的人才政策、科技政策,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和评价标准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云南省、昆明市也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出台了相应政策。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2013到2016年间陆续了《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云发〔2013〕8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云发〔2014〕1号]、《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云发〔2015〕33号]、《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云发〔2016〕5号]等文件。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也公布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昆明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昆发〔2013〕8号]、《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昆发〔2015〕15号]、《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昆发〔2016〕6号]等一系列政策。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的政策中,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一个重要内容,并将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选拔、培养、考核工作视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对健全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提出了新的定位和要求。现行85号令的部分内容由于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展修订工作。

2 85号令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定位不明确

作为保障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的地方政府规章,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到底应该作何种定位?是站在全面统筹昆明市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广泛性地、均衡地资助各专业领域的人才,还是着力于培养科技部门定义的科技创新人才,亟待明确。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管理工作由科技局具体负责。从其他省市的情况看,冠以“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名称的人才,其选拔培养考核工作大多由党委组织部领导并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具有较广的辐射面,既支持科技创新人才(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人才为主),也支持人文社会科学类人才、艺术类人才等。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构建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

2.2带头人及后备人选专业领域分布不均衡

目前的选拔和考核标准向自然科学、工程类专业学术标准集中,导致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人才、中小企业技术骨干人才的入选比例较小。由于专业不同、领域不同、职业不同,对人才的专业要求不同,人才开展工作的环境和能够获得的资源也不同,用同一种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不同专业、行业、领域的人才是极不科学的。比如,相较于理工科专业人员,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人员所能申报的项目和用以的期刊资源少得多,相同层级的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的经费也远远不如理工科。更重要的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积累和学术影响力培养所需时间往往更长。如果采用理工科的标准来衡量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的人才显然是不公平的。再比如,从事公共卫生防疫工作的医生,其情况与从事临床医学的医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医学学者的情况之间也有很大差异。在公共卫生防疫机构任职的医生,主要职责是利用专业技术服务社会。他们为社会安全稳定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他们能够取得的科研资源则大大少于临床医生,用赋予科研成果较高权重的同一标准对他们进行衡量是不合理的。

2.3科技人才服务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不够清晰

首先,昆明市本地人才缺乏充分支持。由于现行选拔、考核标准注重个人科研成果的量,更有利于科研资源本就丰富的中央、省外驻昆单位和省属单位的专业人员,因为他们所站的平台较高,也较为容易取得科研资源,使得市属单位、区县单位的专业人才入选比例很小。其次,由于缺乏对人才职责的明确规定,非昆明本地人才服务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难以落实。把昆明市建成西部地区人才强市,需要建立一支能够引领和服务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队伍,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2.4存在重考核、轻培养的倾向

虽然85号令规定了一些津贴以外的培养方式,如科技项目申报上的倾斜以及资助培训、研修、学术交流、知识产权创造等,但是,这些方式的应用是很少的,也不成体系,未发挥应有效果。在科技项目申报方面,自然科学、工程类人才的确获得了一些支持,但其他专业领域的人才却得不到这种支持,造成了更大的不均衡。这种轻培养的工作模式还会驱使科技局更多的选择那些单位资源本就很丰富的人才,因为他们能够依靠单位资源做出成果,这就导致了人才结构的进一步失衡。

3完善85号令的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85号令现有的规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作出修改:

3.1明确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定位和选拔重点

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定位和选拔重点在《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昆发〔2015〕15号]、《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昆发〔2016〕6号]等文件中已经进一步明确。在《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重点培养造就一批掌握关键技术,具有较高科技研发水平和产业化发展能力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并明确把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定位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昆发〔2016〕6号]第(二十)项明确提出:“科技创新人才选拔培养要更加突出创新发展理念,在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基础上,从注重学术和技术向注重科技创新转变,进一步调整选拔分布领域,向“188重点产业”倾斜,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建设一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为了落实以上要求,可在85号令中突出“科技创新人才”的定位,具体规定:“本办法所称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是昆明市一支重要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并进一步明确“优先选拔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产业和领域的创新人才。

3.2拓宽选拔标准

在选拔标准上进行拓宽,增加弹性,将更加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也利于企业技术人才和基层人才的入选。因为现行85号令设定的选拔标准相对当前社会发展的情况来说较为滞后,且弹性不够,不利于企业人才和基层人才入选。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一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为了实现促进企业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选拔标准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企业人才的选拔标准,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负责人”、“作为第一完成人取得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权、国家重点新产品认定、新药审批其中一项或拥有经鉴定的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得到转化应用,产生了显著的效益”等条件;在现行的选拔标准中中小企业和基层人才因为缺乏相应的平台很难入选,为了有效防止人才的流失,对于中小企业人才和基层人才的入选标准可增加“在本行业或本区域创新发展中,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做出突出贡献,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等弹性规定。

3.3进一步落实科技人才服务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加强昆明本地人才的培养,建立更合理的人才梯度,可考虑将已获得省级以上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的人员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出于将昆明市资源更加有效地用于培养本地人才的目的,限制那些科研资源丰富、有条件直接申报省级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的人员进行重复申报,占用省、市两级资源。并进一步明确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职责,要求科技人才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开展工作。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具体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带领团队攻克学术、技术难题,牵头和参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成果转化剂产业化,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促进本专业及行业领域创新发展。

3.4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渠道

首先,改变将“评定”作为唯一的选拔方式,业可将“认定”作为选拔方式来选拔人才,“认定”主要针对海内外的高层次引进人才。其次,拓宽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上升渠道。通过择优推荐的方式,将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培养机制与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后备人才、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衔接起来。例如: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向云南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推荐为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后备人才或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市级相关部门优先推荐申报省级以上人才。最后,注意增加人才的后续扶持机制。为了激励带头人及后备人努力创造突出业绩,带头人培养期内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实现培养计划目标”,且培养期满综合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可参与“昆明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申报评选。经评定取得“昆明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的人员,给予5万元工作津贴;后备人选培养期内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实现培养计划目标”,且培养期满综合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经本人申请、报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审核、市人民政府审批后,可以确定为带头人。

4结语

总之,《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选拔培养考核办法》应随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作出相应地修订,这也是我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的一次革新,以期在人才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措施等方面都有一定突破,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永乐,王斌.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现状与创新对策[J].人事天地,2015(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