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价值合集12篇

时间:2023-06-11 08:12:50

新媒体的价值

新媒体的价值篇1

《成功营销》:通过这个体系的建设,您认为,CCTV移动传媒将获得什么收益?

田涛:我们能够向客户证明两个事实:一是公交移动电视,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主流媒体传播平台;二是CCTV移动传媒,是真正实现客户品牌传播价值的梦幻平台。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在体系建设之前,我们可能拿不到更好的证据来证明我们的观点,但经过与CTR、华视传媒的合作后,我们的观点能够得到数据的有效支持。我们的客户,能够真正感受到CCTV的品牌力量所带给他们的核心传播价值,能真正发现CCTV的一次有效到达与其他电视台一次有效到达的差距在哪里。

此外,在为客户开发媒介资源产品的时候,能够有科学的参照做指导,更有利于发挥我们对节目内容和广告资源开发灵活性的特点,为客户创造出更适销对路的产品类型。

《成功营销》:这套体系建立后,对移动电视媒体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田涛:首先,这套评估体系的建立,解决了公交移动电视领域效果评估困难的问题,使广告主在选择投放公交移动电视媒体时有理可依、有据可查,使得媒介计划制定更加规范。

其次,这套评估体系的建立,也解决了长期以来许多广告主对于公交移动电视广告到达效果的疑虑。从今往后,投放公交移动电视,与投放中央电视台广告一样可测量,这无疑会大大增强他们选择公交移动电视的信心。

再次,我们希望以此作为契机,让公交移动电视真正成为一个主流的媒体传播平台。在城市中平均有70%的人群主要乘坐公交车出行,这是一个庞大的移动市场,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成功营销》:目前,这个项目的进度如何,你们是如何确保这套体系能够顺利完成的?

田涛:这个项目分为前期基础研究、日记留置和事后短问卷访问三个阶段,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预计到今年7月底,能公布第一期的公交移动电视收视率基础数据。计划到今年12月,完整的效果评估体系能够正式出炉。届时,我们将对外公布整个评估体系的细节内容。

为了确保这个项目的顺利进展,我们专门成立了“公交移动电视媒体效果评估体系专项研究小组”,由CTR、CCTV移动传媒、华视传媒三方人员共同构成。CTR主要负责整个评估体系的环节设计和实施,CCTV移动传媒与华视传媒主要提供评估指标的参数构成。

《成功营销》:对于建立一个评估体系您是怎样看的?它能为客户带来哪些价值体现?

田涛:目前,广告主在制定媒介计划时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什么样的媒体组合才是最有效,最合理?哪些媒体适合我的消费者?在这个媒体上,合理的投放量是多少?未来的媒介计划如何制定?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通过这个评估体系的建立,我们的客户在选择投放公交移动电视媒体时会更有方向性,在广告投放周期、范围、时段、内容,以及目标人群的选择等指标上都能用有效的数据体现出来,在为客户量身制定媒介合作计划时,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成功营销网站:省略

新媒体的价值篇2

这是歌德开放空间的个人项目。为此,主办方请来了德国ZKM媒体博物馆总策展人伯尔尼哈德・希瑞(Bernhard Serexhe)。希瑞博士自1980年代的时候初涉新媒体艺术,并有学术专著《数字艺术实践》问世。以德国人的严谨、规整,看中国全新一代的艺术家,会有怎样的冲击呢?

80后阿角,生来对电子科技有亲近感,而50后希瑞博士,有意识地拒绝网络,甚至坚持不用智能手机。且看在展出期间的论坛上,希瑞和阿角展开的艺术史层面的交锋。与此同时,双方对于新媒体艺术品如何收藏,亦亮出了各自的观点,引起论坛上听众的思考。

关于创作新媒体改变作品的诞生方式

“蓝色的屏幕,犹如一道通往新维度的大门,蓝色中运动的影子,是对日常在使用的屏幕中看到现实中影子的一种抽象化处理,这样的结构让我们无法判断现实和虚拟的界限,最终放弃分辨融入其中。”对着六块展现同样影像,组合在一起的液晶屏,阿角如此解释他的作品。这是一个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以gif格式构造一块深度无限的空间。阿角说:“gif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格式,她的特点是通过反复释放信息,让这样的反复,使她变得如此狡猾、极富性格。”

在微博、微信中,人们经常与gif图像打交道,但从没有哪一个移动互联网用户,会像阿角那样,对gif格式有一种女性化的定位。

通过液晶屏展现gif格式的图像,仅是阿角作品的一个门类。在“屏幕一代”个展上,还有一类称作“算法表演”的作品,其尺寸可变,展示时间可变,一个个不规则的图形,有雪花状的,有盐花结晶状的,也有可变形的如同水滴质感的椭圆形的,以一种看似规则或是不规则的形状活动着。这是阿角通过计算机程序做出的作品,他同时认为,未来的屏幕不一定是平的,也有可能就是这样不规则的,而屏幕将无处不在。实际上,在阿角展示艺术作品的同时,一些手机厂商已经在展示曲屏手机,这就等于向阿角的预测前进了一步。

谈起当今的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创作,希瑞博士对我说:“在1980年代我从事新媒体艺术研究,并开办博物馆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30年后新媒体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希瑞看来,不管是旧有的媒体,还是新媒体,都不仅仅是信使(Message),还应该成为脑筋方面的“马杀鸡”(massage),以期取得安抚人心的作用。希瑞曾经研究过经典建筑,他认为建筑本身也是媒体,传递着一个时代的文明、观念。换言之,希瑞认为任何新媒体,不过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新的艺术手段,却不见得会改变作品的诞生方式。

就像已经不再提笔早已改用电脑写作的作家,自称仍然是“笔者”而不是“键人”,新媒体艺术家已经不再使用画笔、颜料乃至打印设备,却仍然还是视觉艺术乃至视听结合、时空复合的艺术作品之创作者。而他们的作品与影视作品的区别,不仅是新媒体作品可以在音画上做到更抽象,观念上更创新,更在于网络的即时传播以及即时交互,使得未来的新媒体创作延伸出无限可能。

关于影响力新媒体是否改变艺术本身

与阿角以往作品不同的是,这6件新作在体现出科技自我利用时,凸显自身的存在,不管观看者在场与否,它都强调与人类感官和理解的相互作用。基于上述观点,这些作品并不存在于它们自身之中,而在一个人接收作品所传达的感觉信息和在他从中理解到一些东西之间的互动之中。这些“东西”并不只是一种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而是深入的认知本身。

阿角是2006年开始进行新媒体艺术实践的。当时,阿角看到了一个名为“weneedmoney not art”的网站,接触到欧洲的新媒体,于是进行大量译介工作。于此同时,阿角开始在网上与其他新媒体艺术家进行交流。

张冰,是中国当代艺术独立策展人。她出任德国歌德开放空间本年度策展人。在策划阿角个展之前,张冰与阿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探讨中,张冰也提及,如今与新媒体艺术家面对面的交流很少,主要是线上联系。“我们的社交生活越来越多的依赖着我们手中的电子屏幕,我们的情绪也因为屏幕呈现出的信息、表情符号等变化。屏幕不再是一个信息传递的工具,而是影响甚至参与我们的价值判断、社会关系和心理感受,从而与我们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张冰说。

比阿角更年轻的艺术家,甚至不再特别关注线下的观众互动,乃至彻底摈弃。阿角认为这些年轻艺术家群对科技的解读更深刻,并不再工具式的运用科技做些小发明。“他们开始关注互联网革新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带给人们的冲击,完全视觉体验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年轻艺术家开始关注软件艺术(software art)和更轻巧的不需要线下空间的传播展示方式。”

当然,阿角本人目前的创作状态并不是这样。最近,他的工作室将之前一些和制作相关的逻辑和术语都归于“计算机辅助”。“这么做是为了避免技术迷恋以及软件优劣的讨论。”阿角说。

新媒体是否影响到艺术本身,其影响究竟有多大?哪些方面影响到了?哪些方面可能没受影响?希瑞博士站在欧洲学者的角度,谈了他对新媒体如何影响艺术本身的看法。希瑞说:“从1980年代至今,我经历了模转数,一致关注、研究新媒体艺术带给社会、带给艺术本身的变化。1990年代中期,我们就开始讨论――新媒体新技术怎样连接世界与人,研究新媒体将呈现怎样的画面。并探讨复杂的图像在人脑中如何处理。”1997年开始,希瑞启动了大型的媒体研究计划,延请800位专家、艺术家,研究新媒体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但如今,在2010年代,希瑞博士不得不放弃研究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因为变化太快,我觉得如今的虚拟社会是比现实社会更现实的社会。同时,不同的人生活的圈子不同,也许在父辈看来,屏幕是身外之物,而对年轻人来说,屏幕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过去,很多艺术家将新媒体当作创作的工具,而当阿角将之当作理所当然的创作本身,并将之植放到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在未来的艺术家看来,或许,这只不过是进入全新艺术时代的门槛而已。

关于收藏新媒体作品的价值何在

希瑞博士的德国ZKM媒体博物馆不仅藏有1980年代以来的许多新媒体作品,而且为了作品可以正常呈现,而购置了与作品同类同款的显像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每种都备了五件以上。

张冰举了一个例子。前不久,她策划了一个新媒体艺术展,艺术家使用的是非平面的液晶屏幕,置放在一个船舱结构里。当时有藏家要购买这件艺术品。当时大家就讨论,交易的主体是船舱结构呢,还是非平面的液晶屏,还是电脑程序?无疑,既然是艺术品,就涉及到买卖与收藏。也有人问阿角,假若“屏幕一代”的作品要被收藏,那这个作品原件的屏幕坏了怎么办?即使像希瑞博士那样购置五台备用机,也总有用坏的一天啊。

阿角说:“既然是购置我的作品,你买回去总得天天开机吧?只有开机,才能感受艺术的内容。我觉得五年之内应该不会坏的,五年后如果坏了,那就只能换屏。其实,这和买一幅绘画,买一件雕塑一样。绘画、雕塑也有维护的必要,新媒体作品也一样。”

当然,如果涉及到艺术品的永恒性问题,未来没有可能的替代品来维持阿角的作品正常呈现,那这部作品作为一个“物”也就不存在了。当这个“物”失去被解读的能力后,作品也就消亡了。阿角对之的看法是――目前更容易保存的还是文字。而假若作品消亡,收藏机构和藏家也只能慨叹――我真的拥有过这件作品。

新媒体的价值篇3

一、背景

奥运给新媒体带来更丰富的题材、更多的流量、更大的知名度和更多的广告收入。这引发了新媒体之间的大战。为了拼抢先机,搜狐率先签约成为获得奥运会历史上首家互联网赞助商;新浪、腾讯和网易则联手组建奥运报道联盟,三个网络巨头开了大规模联合行动的先河;央视网则利用cctv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奋起直追。竞争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四大新媒体机构,利用各种数据标榜自己在奥运间的领先地位,一时间难分高低。

二、关于新媒体在奥运中的表现研究成果综述

新媒体奥运表现研究主要体现在抽样研究和监测研究两种类型。

1.抽样调查研究

2008年6月,cnnic采用电话调查1随机抽取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 7 大区域内的2988个网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是网民获取奥运信息的第一渠道,其次是电视、报纸,手机。

ctr在奥运期间对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青岛这五个城市做了街头拦访的网民调查2。wWw.133229.Com调查内容包括网民的上网时间、访问网站、浏览信息等奥运网络行为。调查中还涉及网民满意度和网民背景研究。

尼尔森采用在线调查方式,结果显示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四大门户瓜分了此次奥运报道超过8成的网络流量3。其中,18-30岁的主体网民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更重,他们中48%第一时间获知奥运首金渠道是互联网。

2.监测研究

中国网站排名网在奥运期间推出 “中国网站排名”。监测的指标包括4奥运资讯站点独立访问用户总量趋势、奥运资讯站点页面总浏览量趋势、当日奥运频道和体育频道排名。

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奥运网络视频领域进行了专项研究,对主要门户网站进行了监测评价,其评价指标包括热度、满意度和活跃度5。满意度指标涉及播放前的视频缓冲快、播放过程流畅、画面质量好、广告干扰少几个指标。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在奥运期间,《dcci奥运网络传播数据日报》6,对奥运关注/参与度、奥运发生费用、奥运相关消费、奥运媒介接触等几个方面进行监测。dcci还采用奥运受众测量指数(oai),反映一定时期内奥运受众行为和消费需求变化及趋势。

根据以上成果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套系统、全面的新媒体奥运表现定量评价体系,尽管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但这些评价均在不同程度存在指标没有量化、标体系不完善、没有权重或者权重赋予主观性太强、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本着科学性、全面性、操作性强的原则,本文在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新媒体在奥运中的价值表现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根据这套模型,分别对国内现有的主要新媒体机构进行评价。下面介绍评价过程。

三、新媒体在奥运中的价值评价

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建立了新媒体奥运价值的评价模型。

1.设定新媒体在奥运中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本报告把新媒体的奥运价值定为评价目标。根据媒体价值的定义及在新媒体在奥运期间的表现特点分析,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本文新媒体在奥运中的传播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成长性四个方面分别定义为评价新媒体奥运价值的一级指标,然后再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将其分解为更具体的二级、三级指标,最终建立一个三级指标体系,其中包括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如下表1所示。

(2)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本指标体系具有相对性的特点。相对性是指评价指标是在基本相同的条件和环境下,不同新媒体奥运价值之间所进行的比较。基本相同的条件和环境是指时间、地点、测试人员、设备、测试内容等条件基本相同。各个指标的评价满分均为10分,最低分为0分。

2.基于层次法计算权重。权重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上述建立的新媒体奥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清晰明显的层次性,且层次分析法对这种多目标的评价非常有效。层次分析法的过程是对评价目标建立递阶指标体系,然后请专家对指标进行重要性的比较,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矩阵的特征根,从而得出相对权重和综合权重,计算后的综合权重值,见表1。

从权重综合计算结果来看,目前专家认为评价新媒体奥运价值最重要的一级指标是传播价值(0.34)。从三级指标综合权重来看,信息的时效性(综合权重为0.1282)、全面性(综合权重为0.0843)、用户满意度(综合权重为0.0779)是比较重要的指标。

3.数据来源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和权重的计算结果,同时,建立对每一项指标的评测打分标准,就可以对现有的新媒体奥运价值进行评价了。各个三级指标的数据来源渠道有三种,分别是在线实时监测,电话抽样调查和引用二手数据和资料。

(1)抽样调查。本次抽样调查主要是了解受众在奥运期间媒体选择、使用、行为、态度、和满意度情况,从而获得媒体间实际评价的数据。调查采用电话随机抽样方式,覆盖全国范围内的20个大中型城市,成功样本为2604个,其中奥运期间关注奥运信息的网民样本量为2005个。

(2)在线实时监测。在北京奥运举办期间(2008年8月8日-24日),分别对被评测的5家新媒体机构进行实时监测。在线实时监测数据评价的三级指标包括:传播价值的时效性、创新性、信息内容的深度性、活动丰富性、互动性等三级指标。监测对象包括各个被评价网站的相关频道、产品、活动、增值服务等方面。在线监测手段包括计算机统计、手工统计、在线搜索查询等。

(3)二手数据。一些专业研究机构在奥运期间对主要网站的表现也进行了实时监测。本文在评测过程中,个别指标的数据直接引用了专业公司的公开数据,如网站流量指标等。

4.新媒体奥运价值的评价结果。目前,国内浏览量较高的门户网站有: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在本次奥运传播中,央视网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因此,也被纳入评测范围。本次针对央视网、新浪、搜狐、腾讯、网易五个网站进行评测。利用本文指标体系和权重进行评价,就可以获得评价结果。部分评测结果如下 (评测结果隐去网站名称,分别以a、b、c、d、e代表):

(1)新媒体奥运价值服务的总评测结果

在被评价的五家新媒体机构,a凭借综合实力,取得总分之首,其主要一级指标评价分数也都比较高。另外几家新媒体机构在奥运期间也都倾力表现,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分别取得了满意的奥运传播效果。

(2)主要一级指标评测结果

5.奥运价值评价中发现的问题

根据评价结果发现,被评价的五家新媒体机构在奥运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传播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奥运为新媒体的价值增值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良机。研究中还发现,新媒体在奥运中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视频稳定性上、内容上和操作方便性上。首先是在视频方面,不满意的被调查者认为门户网站的视频系统不稳定和速度慢(50.0%)、视频画面模糊(25%);其次是在内容方面,不满意的被调查者认为报道还不够深入(39.2%)、信息不全面(20.8%)、内容更新慢(16.7%);最后是不满意的被调查者认为操作还不够方便(4.2%)。

四、小结

新媒体的价值篇4

一、背景

奥运给新媒体带来更丰富的题材、更多的流量、更大的知名度和更多的广告收入。这引发了新媒体之间的大战。为了拼抢先机,搜狐率先签约成为获得奥运会历史上首家互联网赞助商;新浪、腾讯和网易则联手组建奥运报道联盟,三个网络巨头开了大规模联合行动的先河;央视网则利用cctv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奋起直追。竞争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四大新媒体机构,利用各种数据标榜自己在奥运间的领先地位,一时间难分高低。

二、关于新媒体在奥运中的表现研究成果综述

新媒体奥运表现研究主要体现在抽样研究和监测研究两种类型。

1.抽样调查研究

2008年6月,cnnic采用电话调查1随机抽取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 7 大区域内的2988个网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是网民获取奥运信息的第一渠道,其次是电视、报纸,手机。

ctr在奥运期间对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青岛这五个城市做了街头拦访的网民调查2。调查内容包括网民的上网时间、访问网站、浏览信息等奥运网络行为。调查中还涉及网民满意度和网民背景研究。

尼尔森采用在线调查方式,结果显示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四大门户瓜分了此次奥运报道超过8成的网络流量3。其中,18-30岁的主体网民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更重,他们中48%第一时间获知奥运首金渠道是互联网。

2.监测研究

中国网站排名网在奥运期间推出 “中国网站排名”。监测的指标包括4奥运资讯站点独立访问用户总量趋势、奥运资讯站点页面总浏览量趋势、当日奥运频道和体育频道排名。

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奥运网络视频领域进行了专项研究,对主要门户网站进行了监测评价,其评价指标包括热度、满意度和活跃度5。满意度指标涉及播放前的视频缓冲快、播放过程流畅、画面质量好、广告干扰少几个指标。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在奥运期间,《dcci奥运网络传播数据日报》6,对奥运关注/参与度、奥运发生费用、奥运相关消费、奥运媒介接触等几个方面进行监测。dcci还采用奥运受众测量指数(oai),反映一定时期内奥运受众行为和消费需求变化及趋势。

根据以上成果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套系统、全面的新媒体奥运表现定量评价体系,尽管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但这些评价均在不同程度存在指标没有量化、标体系不完善、没有权重或者权重赋予主观性太强、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本着科学性、全面性、操作性强的原则,本文在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新媒体在奥运中的价值表现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根据这套模型,分别对国内现有的主要新媒体机构进行评价。下面介绍评价过程。

三、新媒体在奥运中的价值评价

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建立了新媒体奥运价值的评价模型。

1.设定新媒体在奥运中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本报告把新媒体的奥运价值定为评价目标。根据媒体价值的定义及在新媒体在奥运期间的表现特点分析,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本文新媒体在奥运中的传播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成长性四个方面分别定义为评价新媒体奥运价值的一级指标,然后再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将其分解为更具体的二级、三级指标,最终建立一个三级指标体系,其中包括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如下表1所示。

(2)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本指标体系具有相对性的特点。相对性是指评价指标是在基本相同的条件和环境下,不同新媒体奥运价值之间所进行的比较。基本相同的条件和环境是指时间、地点、测试人员、设备、测试内容等条件基本相同。各个指标的评价满分均为10分,最低分为0分。

2.基于层次法计算权重。权重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上述建立的新媒体奥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清晰明显的层次性,且层次分析法对这种多目标的评价非常有效。层次分析法的过程是对评价目标建立递阶指标体系,然后请专家对指标进行重要性的比较,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矩阵的特征根,从而得出相对权重和综合权重,计算后的综合权重值,见表1。

      

从权重综合计算结果来看,目前专家认为评价新媒体奥运价值最重要的一级指标是传播价值(0.34)。从三级指标综合权重来看,信息的时效性(综合权重为0.1282)、全面性(综合权重为0.0843)、用户满意度(综合权重为0.0779)是比较重要的指标。

3.数据来源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和权重的计算结果,同时,建立对每一项指标的评测打分标准,就可以对现有的新媒体奥运价值进行评价了。各个三级指标的数据来源渠道有三种,分别是在线实时监测,电话抽样调查和引用二手数据和资料。

(1)抽样调查。本次抽样调查主要是了解受众在奥运期间媒体选择、使用、行为、态度、和满意度情况,从而获得媒体间实际评价的数据。调查采用电话随机抽样方式,覆盖全国范围内的20个大中型城市,成功样本为2604个,其中奥运期间关注奥运信息的网民样本量为2005个。

(2)在线实时监测。在北京奥运举办期间(2008年8月8日-24日),分别对被评测的5家新媒体机构进行实时监测。在线实时监测数据评价的三级指标包括:传播价值的时效性、创新性、信息内容的深度性、活动丰富性、互动性等三级指标。监测对象包括各个被评价网站的相关频道、产品、活动、增值服务等方面。在线监测手段包括计算机统计、手工统计、在线搜索查询等。

(3)二手数据。一些专业研究机构在奥运期间对主要网站的表现也进行了实时监测。本文在评测过程中,个别指标的数据直接引用了专业公司的公开数据,如网站流量指标等。

4.新媒体奥运价值的评价结果。目前,国内浏览量较高的门户网站有: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在本次奥运传播中,央视网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因此,也被纳入评测范围。本次针对央视网、新浪、搜狐、腾讯、网易五个网站进行评测。利用本文指标体系和权重进行评价,就可以获得评价结果。部分评测结果如下 (评测结果隐去网站名称,分别以a、b、c、d、e代表):

(1)新媒体奥运价值服务的总评测结果       

在被评价的五家新媒体机构,a凭借综合实力,取得总分之首,其主要一级指标评价分数也都比较高。另外几家新媒体机构在奥运期间也都倾力表现,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分别取得了满意的奥运传播效果。

(2)主要一级指标评测结果 

  

5.奥运价值评价中发现的问题

根据评价结果发现,被评价的五家新媒体机构在奥运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传播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奥运为新媒体的价值增值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良机。研究中还发现,新媒体在奥运中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视频稳定性上、内容上和操作方便性上。首先是在视频方面,不满意的被调查者认为门户网站的视频系统不稳定和速度慢(50.0%)、视频画面模糊(25%);其次是在内容方面,不满意的被调查者认为报道还不够深入(39.2%)、信息不全面(20.8%)、内容更新慢(16.7%);最后是不满意的被调查者认为操作还不够方便(4.2%)。

四、小结

新媒体的价值篇5

新闻价值是什么?彭朝丞在《现场短新闻写作概要》一书中提出,所谓新闻价值,从本质上说,就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要。这种需要,在现阶段来说,是由国家(政党)、传播者和受传者三个方面组成的。自从有新闻以来,新闻价值就一直是采访者衡量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编辑决定稿件可否迅速编发的重要标准之一。

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个人终端设备的普及,宣告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借助于新媒体技术在传播观念,传播方式和交流互动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新闻价值要素也同样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比如:新闻实时化,表达个性化,形式多样化,话题性新闻增强。

一、新闻实时化

一条新闻从采写到见诸于媒体,可称之为一个新闻周期。在传统媒体语境下,新闻记者所采写的稿件,要经过编辑、社长、台长的层层审核,势必延迟受众接触到新闻的时间;此外,由于技术的限制,印刷媒体的工序,节目编排的特定程序,更使得新闻的时效性大打折扣。然而,新媒体语境下,借助于先进的媒体技术,可以实现新闻周期的实时化,较之于前者,省去其中若干的步骤,把关人的作用被消解,新闻周期被缩短,新闻的即时性得到提高。

2011年3月11日13:17分,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9.0级强震,地震发生后,电话和短信等传统通讯手段遭到破坏,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站在民众救助和信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几乎与地震发生同时,人们在Facebook、Twitter上信息向亲友报平安,公布自己身处的位置寻求帮助,政府也通过互联网救援进展,避免不必要的谣言和恐慌。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即时性,由此可见一斑。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灾情得到及时快捷的,较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与此相对应,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重要的工业城市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发生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稿《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对这一灾难进行报道。唐山大地震的新闻报道形式,排除政治因素的影响,较大程度受到媒介技术的限制,报道的即时性大打折扣,灾后一天见报,有关灾情的即时更新更是严重滞后,错过了救灾的最佳时机,给我国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从唐山大地震到日本地震的灾后报道可以看出媒介报道的改进,一方面是报道理念的进步,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媒介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闻报道的即时性的提高,从而提高了灾害等突发事件中补救措施的效率。

二、表达个性化

报刊自由主义理论认为:报刊应当成为“观点的公开市场”,在此市场中,人们可以自由公开的发表意见,好的思想会得到承认,而劣的思想会失去作用。该理论形成于18世纪,由于自身的限制,比如完全的言论自由有可能产生媒体被资本垄断的后果,之后被新的新闻理论替代。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凡事要“执其两端,而取其中”,该理论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改变新闻媒体声音的单一性。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个人终端设备的普及,使得这个“意见的自由市场”初现“雏型”。人们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将自己的观点即时快捷的置于公众面前,而这些个性化的观点丰富了新闻内容及观点的表达,引起全社会的讨论,使传受双方的选择性与被选择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种表达不仅仅体现在表达的内容上,还体现在表达形式、表达体裁以及表达语言的个性化上。

上个世纪中后期,典型的人物报道风靡一时,从张思德到王进喜,从雷锋到李素丽,从焦裕禄到孔繁森,典型人物的报道中,这些人物本身并无表达权,媒体生态中,只存在一种声音,缺乏生动和活力。新媒体语境下,无论是“唐骏学历造假门”,任志强事件,还是芙蓉姐姐走红等,由于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媒体终端的普及,受众可以借助这些自由地表达他们对这些事件的观点和看法,而且事件当事人也具有表达权,并能够同受众进行意见的交流,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改变了过去一种声音的媒介环境,使媒介生态充满了活力。

三、传播形式多样化

传统语境下的新闻形式相对单调,报纸新闻只能借助于文字、图片符号进行表达,广播新闻依赖于声音符号,电视新闻也仅仅靠图像和声音符号进行传播。而且,这种传播是自上而下的“精英新闻”,受众听到的是权威的声音。如今,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网络新闻囊括了所有传统媒体的特点,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符号于一身,新闻表现形式出现多样化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形式,呈现出互动性,改变了以往新闻自上而下的“精英新闻”特性,大大提高了新闻的趣味性、新闻深度和参与度。

以《人民日报》为例,在传统媒体语境下,《人民日报》只能以单一的文字为符号,借助彩色图片,以报纸为依托进行新闻宣传。然而,自1997年《人民日报》创办人民网以来,以“权威性、公信力、大众化”为办网宗旨,拥有中文(简体、繁体)、蒙文、藏文、慰问、哈萨克文、朝鲜文、彝文、壮文以及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六种外语共计15种版本,用文字、图片、动漫、音视频、论坛、博客、掘客、手机、聚合新闻(RSS)、网上直播等多种手段,依托人民日报社的新闻资源第一时间向全球网民丰富多彩的信息,网民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媒体技术武装的《人民日报》,在传播形式上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吸引了更多受众地参与,而且体现出了显著的交互性,使民意的表达更加畅通。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于1999年5月9日开通,在一些中文论坛排行榜上,强国论坛上贴量和访问量都排名第一,通过这种交互的手段,为了解民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窗口,有了这个窗口,新闻机构就可以更迅速、更直接地检验自己的传播效果以便做出判断和矫正,并策划进一步的行动。

四、话题性新闻增强

话题新闻,从本质上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矛盾,表现出受众对事实、真相的渴求,是受众对内心愿望的表达。因此话题新闻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通过两种声音的表达,引发受众的思考,引导受众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由于新闻媒体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闻机构为了提高竞争力,将新闻整合为一个话题,进行连续深入地专题报道,以此提高竞争力。话题新闻增多,网络新闻编辑将新闻整合分类,形成多板块的“信息超市”,一方面,极大地扩充了新闻的信息容量,另一方面,提高了事件的关联性,方便受众掌握完整的新闻信息。

2010年10月20日晚,在西安大学城学府大道上,26岁的女服务员张妙被一辆雪佛兰克鲁兹轿车撞到。肇事车主逃逸后,警方勘查现场发现,除撞伤外,死者身上还有8处刀伤。而肇事者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度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5日后,犯罪嫌疑人药家鑫在父母陪同下投案自首,至2011年4月24日犯罪嫌疑人药家鑫被注射死刑,这一事件并未尘埃落定。此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关注的不只是犯罪嫌疑人本人,更有药家鑫的家庭背景,为药家鑫“说话”的李枚瑾教授,受害人的家人,法庭的调查问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西安“五学者”,以及由此引发出的相关话题“农村人难缠”,各大网站为此事件开设了专题,并对该事件进行了及时的连续性报道。该事件之所以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形成话题性新闻,在于其背后所反应的“仇官”“仇富”,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学者社会良心等社会现象,反映出当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因此,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新闻价值的话题性嬗变,有利于政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新闻价值要素的嬗变,打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秩序的规律;新媒体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进步,以及媒介生态的完善。随着媒体技术的进步,媒介生态的发展还将继续。

参考文献

①宁长川:《浅析新闻价值的概念》,重庆广电集团

②曹锦松,《现代媒介环境下的新闻价值嬗变》,《传媒观察》,2009.1

③《从日本地震看新兴媒体应用》,省略/cache/20021198748.html.hanwenjing.2011-03-17

④雷颐,《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的公开报道》,《共产党员》,2008(14)

⑤《从人民日报网络版看新媒体发展的策略》,省略/node2/node

2618

新媒体的价值篇6

[5](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3.

[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4.

[7](英)齐格蒙特・鲍曼.生活在碎片中――论后现代道德[M].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78.

[8]潘小慧.四德行论[M].台北:哲学与文化月刊杂志社,2007:38.

[9][10]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02-203,254.

[11]樊浩.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2-28.

新媒体的价值篇7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017 ― 03

网络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因其及时、互动的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新媒体的流行,其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再单单是打发时间、休闲娱乐的方式,更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展现多元价值观的舞台。青少年作为网络新媒体的主力军,其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无疑受到新媒体日益深刻的影响。以微博、微信、论坛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一个信息集散中心,更像是一桌大杂烩,融合了不同元素的文化,表明不同的立场,传达不同的观点,而隐藏在这些文化观点背后的价值理念却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极大影响。当前我们正积极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面对新媒体当中所传达出的形形的价值理念,如何做出正确的取舍,去伪存真,利用好新媒体资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是指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互动式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外延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展。〔1〕作为新兴的社交网络平台,以微博、微信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兴起与其集成性和开放性的显著特点是密切相关的。深入分析新媒体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流行的原因,也方便我们找到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养成的影响机理。

(一)碎片化的信息集合方式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信息呈现出短小、精炼的模式,这使得

媒体信息的内容被压缩、拆分,呈现出只言片语的形态。因此新媒体信息平台的内容基本上是碎片化的信息集合。三言两语,记录生活片段,分享心路历程,成为微博、微信内容日常创作的典型写照。这种信息传播特点不仅契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与以90后为主体的青少年的心理机制相吻合,因而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关注信息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甚至影响其社会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

(二)交互立体的裂变传播方式

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产物,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颠覆了传统传播媒介的信息源经大众传媒到达接受终端线性传播方式,建立起一种多对多,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社会化传播方式。以微博、微信、论坛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关于传播层级、传播关系及传播主体的固有模式,建立起一种受众与传播者充满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非线性传播关系,使得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发生了巨大变革。对此,新浪副总编辑孟波曾说微博“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One To One),也不是网络媒体的网络传播(One To N),而是一种裂变传播(One To N To N)”。〔2〕

(三)个性化的参于互动方式

新媒体时代,每一个互联网参与者都是一个自媒体,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者。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简洁直白的表达方式赋予了广大网民更多的话语自,扩展了个人在网络上发表意见的自与表达空间,使每一个新媒体用户都可以进行个性化、自由化的表达。同时,微博、贴吧、论坛等新兴媒体的使用者通过自主选择关注对象来获取信息,完成个性化的筛选,更容易找到感兴趣的话题,参于互动和讨论,同时因为彼此有着共同的爱好、追求以及生活态度,就更容易接受其所传达出的思想观点和理念。

二、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养成的积极影响

1.推动青少年关注并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新媒体信息更新的频率极快,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反映极其迅速,其即时化的信息生产方式满足了青少年善于捕捉和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以至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网络新媒体通过对社会热点和新闻焦点问题的实时更新,吸引广大青少年广泛关注并参于其中,并通过转发、分享和评论等功能选择有价值的内容与他人进行探讨,有利于提高其认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价值内容的选择更加趋于理性,价值目标更加明确。通过新媒体的正面宣传,绝大多数青少年对党和国家、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重大事件的处理表示能够理解、赞同和支持,并能够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

2.推动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养成并增强自我认同感。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转发、评论和分享等功能给了青少年自由表达的空间,其对于社会问题的认识、观点和态度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尽情表达,在参与的过程中强化青少年的主体意识。主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激发青少年主动探索自我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兴趣与热情,发扬他们思考与创造的天赋,让他们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找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进而实现人生价值目标。

(二)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养成的消极影响

1.新媒体所传达的价值观的多元化容易使青少年核心价值观迷失。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信息简易、文本内容碎片化、传播扩散范围广,用户还可匿名登陆,如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极易成为谣言与虚假新闻的土壤。是非、善恶、美丑混杂的网络世界,对大学生现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势必产生强烈冲击。〔3〕新媒体信息的集成性极强,在充分保障公众自由表达的言论空间的同时,由于文化差异、生活态度、人生态度等等的不同所传达出的价值观的多元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信仰。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认知逐步形成的阶段,面对网络新媒体上繁杂的信息,在猎奇和求新的心理作用下难免会对信息的过滤存在偏差,使得一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言论、观点被传播开来。而新媒体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传播媒介的作用,也使得一些主流的价值观难以有效传达给青少年,影响了其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2.新媒体碎片化的语言表达限制了青少年的思辨能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使信息传播变得碎片化,也并未能对敏感词汇作出有效、及时的屏蔽管理。因此,新媒体平台中存有的垃圾信息和谣言较多,信息源本质上并不可靠。网络新媒体中充斥着海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辨识能力弱,很难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信息进行有效过滤。调查显示,用户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常常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信息内容多与情绪、心情直接相关。众多的用户沉迷于自己用碎片化的语言制造的个人生活中。这些碎片化的内容大量堆积,成为无法消化的信息垃圾,侵占了别人的信息空间,使人陷入一种被垃圾话语埋没的无序之中。按照传播学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精神麻醉说”,长时间接触此类无意义的信息将降低受众的思考能力、审美水平和鉴赏力。同时,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反倒淹没其中,不利于青少年识别和选择。

三、以新媒体为载体加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媒体的迅速普及也为青少年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我们理应对其足够重视并加以研究,思考和探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青少年价值观培育和引导的新视角和新途径。青少年的价值观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培养和确立起来的,对其教育和引导必须发挥社会、学校以及青少年自身三个层面的联动作用。

(一)社会层面上:建立健全舆情监督引导机制

1. 合理利用微博,掌握舆论宣传的主导权

“议程设置功能”是大众传播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假设。它的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4〕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相比新媒体在逐渐地减弱。很多新闻事件都是由网络媒体率先报道,而后传统媒体才进行跟踪,继而掀起舆论高潮。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对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话语权的主导,加强对社会主流网络媒体运营商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技术过滤营造绿色健康网络信息平台,妥善应对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等领域的挑战,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型媒介平台,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以新媒体信息平台内容的建设为着力点,就国内外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设置议题,营造网络舆论的“话语场”,引导网络媒体政治参与,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树立时代新风,宣传主流价值观念。对于社会舆情应仔细研判,透过网络舆情,体察民意,了解民情,在与公众的互动中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2.培养“意见领袖”,掌握网络媒体空间话语权

“意见领袖”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5〕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意见领袖介入大众传媒,加快了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影响。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既为传统“意见领袖”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又为新兴“意见领袖”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当前网络媒体中意见领袖的构成复杂,既有知名学者、企业精英、影视名人,也有草根代表,其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针对当前新媒体空间舆论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意见领袖更应发挥其“精神旗帜”的作用,一方面要通过自身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失真、琐碎和庸俗信息;另一方面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影响力来澄清事实,以多元化的视角使大众在看待问题时回归理性的思考。

(二)学校层面:发挥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 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陷入困境最主要的原因是理想信念教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灌输式教育与当代大学生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特点不相适应。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在接受和选择的过程中呈现出求新、求异、求变的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习惯并擅长通过百余字分享信息、沟通情感和表达诉求,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具冲击力,它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6〕构建新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必须符合当代青少年的文化接受心理。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媒体平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走出书斋、走入日常生活、走到大众的街头俗语中,探寻何为生活的真实”提供了途径。具体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与学生之间相互“关注”,分享、推荐弘扬主旋律、宣扬正能量的信息、资源;从“评论”内容了解学生对时事新闻、医疗教育等所表达的态度和诉求,也可组织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展开讨论,通过“转发”“分享”等功能,引导青少年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建立起信息传播和交流的畅通渠道。

2. 更新传统教育理念,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

伴随着改革开放,各种西方思潮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严重侵蚀青少年价值观念。新媒体不自觉地发挥着塑造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功能,他们开始期待在碎片化、多样化的信息选择中提取并形成自己的想法与观念,比起“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方式,他们更加倾向于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新型教育方式。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崇尚个性、独立、自由,对正义、是非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思想政治教育所起到的功能和作用呈现弱化趋势。这种局面的产生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空洞、目标过高、理想过远不无关系,与现实之间存在脱节,即教育的“应然”与社会的“实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而西方错误的价值观念正符合人的自私心理,因而更容易被求新、求异的青少年所接受。更新传统教育理念,就是要重视而不是漠视新媒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好新媒体这一载体,将其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正确引导、科学管理,打造一个集信息、成绩反馈、课程引导、心理疏导为一体的网络虚拟交流平台。要及时把握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正确领会教科书的科学理论,用理论去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用社会问题去解释理论。

(三)青少年自身层面:修德律己,审慎使用新媒体

1.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形成网络道德自律机制

青少年是网络新媒体的主力军,其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网络环境的优劣,因此培养青少年网络道德自觉意识成为当前优化网络公共空间的重要工作。弘扬网络道德,既要靠青少年自身的努力,同时也要将网络道德纳入网络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长期建设中来,大力弘扬网络道德主旋律,形成道德教育的巨大声势。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新媒体时要严格自律,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多“关注”一些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正面材料,自觉抵制拜金、享乐、堕落、庸俗思潮,在转发他人言论时,也要加以取舍,去伪存真,做到“慎独自省”,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不断提高自我道德修养。

2.提高理性辨识能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由于青少年的社会阅历尚浅,他们的心智还不是特别成熟,这就导致他们对事物的辨识能力相对较弱,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不能做到批判地吸收。在网络这种虚拟的环境中,大学生们更多地凭着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表象就自由的发表观点,甚至不考虑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出现言论过激、评价偏差,甚至出现网络文化暴力现象。〔7〕 青少年在使用新媒体时表现出的非理性、情绪化倾向极易导致其在价值判断上的偏差,进而在价值取向上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青少年往往具有很深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对身边的社会热点高度关注。但青少年在使用新媒体的转发、评论、分享等功能时,应该坚持全面、客观、辩证的看待问题,切记偏听偏信、盲目跟风。同时,青少年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过不断学习形成对社会事务全面深刻的了解,在使用网络新媒体时克服情绪化倾向,学会辩证、理性地看待问题,弘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坚决抵制消极、腐化、庸俗的思想和行为。

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产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给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机遇。我们应该利用新媒体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对青少年思想观念及时纠偏,帮助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 考 文 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孟波.微博是如何颠覆传统传播方式的〔J〕.社会观察,2010,(07):07 .

〔3〕周艳敏.媒介素养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06):144 .

〔4〕彭兰.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86 .

新媒体的价值篇8

近年来,选秀节目的盛行,使得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摒弃了通过踏实与勤奋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传统途径,转而梦想利用媒体的力量“一夜成名”。通过网络媒体迅速蹿红的小胖、芙蓉姐姐、蔷薇老妈等,更让很多人认识到了媒体的威力与成功的轻而易举――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无论美或丑,年轻与否,只要够“出位”,有个性,哪怕是一个眼神,只要与众不同就能制造新闻,就会引起社会关注,就能获得成功。

在受众需求、流行的社会价值观、媒体生存压力三者的共谋下,媒体极力迎合受众的价值观,有意放大了新闻价值中的新鲜、奇特与趣味,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这种“有意的放大”渐渐异化为抛弃社会影响,醉心于追逐突破常态、违背常理、挑战常识、反叛常规的奇闻怪事、丑闻丑态,一味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和求知兴趣。同时,在传播这类信息时,媒体缺乏必要的倾向和立场,对受众引导的缺失,不仅导致了社会影响的失控,更导致了这类奇闻怪事、丑闻丑态在媒体上长期现形的“合法化”与“正常化”。

奇闻怪事与媒体“联姻”带来的危害

奇闻怪事、丑闻丑态在媒体上频频露面,从表面上看,丰富了人们的视野,拓宽了媒介的传播面,也使一部分人获得了知名度。但从长远来看,它不利于任何一方,无异于饮鸩止渴。

首先,不讲究社会影响的奇闻怪事、丑闻丑态通过媒体传播后,也许能给受众带来片刻的消遣,但它所带来的主导效果却是消极的、不利的。它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不利于文明程度的加深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不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

其次,媒体为了商业利益与奇闻怪事、丑闻丑态“牵手”,不仅会降低媒体的格调,不利于媒体的长远发展,更为严重的是长期穿行在肤浅与低俗中,媒体的新闻价值观会在潜移默化中扭曲、异化,削弱或丧失对事物的清醒审视、深刻认识和正确判断,同时对党性原则、喉舌作用坚守的溃败,也使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受到严峻挑战。

第三,对于想借助“假丑恶”出名的新闻制造者而言,这种“成功”与其说是捷径,毋宁说更像是南柯一梦,不但会误导青年一代,还会恶化社会风气。

面对“假丑恶”新闻的对策

第一,作为的大众媒体,应将传播优良、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首要职责,面对生存压力,媒体应做的是在恪守媒体责任的前提下,努力寻求社会效果和商业利益的双赢。

第二,媒体在选择、策划、编辑新闻时,既要注重考虑新闻可能产生的主效果和副效果,也不能忽视新闻可能产生的效果的性质。应选择主、副效果都属于正面效果的新闻。对于主效果是正面效果,副效果是负面效果的新闻,应具体分析,如果负面效果是有限的,且容易消除,也可以考虑选用;对于含有不易消除的负面效果的新闻,应慎重选择。而对于主、副效果均为负面效果,以及主效果是负面效果,副效果是正面影响的新闻,媒体应不予选择。同时,媒体应兼顾新闻可能产生的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片面注重显性效果,而一味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置社会影响于不顾,将不利于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发挥。

第三,注意报道的平衡和适应性。媒体应平等看待新闻价值的种种要素,对新闻事实中的接近性、及时性、重要性等的深度挖掘,同样能博得受众的青睐,不宜单在新鲜、趣味上下工夫。对新闻价值要素的平衡重视,有助于媒体报道面的拓宽和新闻内容的多样性发展。

第四,在无法避免这类新闻时,媒体应注意社会效果,防止描述消极的东西。反面的、有害的、不健康的东西是一种客观存在,媒体不反映它是不可能,但反映的目的是为了揭露、批判它们,让受众憎恶、鄙视这些东西,而不是相反。②

第五,健全网络技术和立法,规范网络媒体的传播行为,净化网络生态。只有尽快通过相关的技术和法律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规范,才能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纯净以及整个舆论环境的良性发展。

注释:

新媒体的价值篇9

自网络媒体诞生以来,网络新闻就呈现出不同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的独特风貌,尤其是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新闻传播的历史表明,新闻价值的取向决定着新闻传播的走向。因此,探讨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其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拟在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讨,阐明对此问题的个人观点,以就教于方家。

一、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

什么是新闻价值,它包含哪些构成要素?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新闻价值是新闻满足受众认知客观现实变动情况的需要的属性。按国内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新闻价值通常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着性、趣味性等五要素。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可进一步简化为三要素:一曰时新性,二曰重要性,三曰趣味性。包含接近性与显着性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主要是硬新闻的新闻价值;包含了接近性与显着性部分内容的趣味性,主要体现为软新闻的新闻价值。无论是硬新闻,还是软新闻,时新性都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所有新闻必备的一种属性,尽管硬新闻和软新闻有不同的时新性要求。

从新闻价值的三要素出发,本文认为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某些新闻价值要素的内涵有所发展

网络新闻传播对新闻价值要素内涵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对时新性的发展。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时新性主要是新闻传递的及时性。及时到什么程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有着不同的要求。但在发展趋势上,人们对及时性的要求总是越来越高。一方面,传播科技的发展为新闻的及时传播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媒体竞争的加剧总是迫使新闻工作者不得不尽最大努力来提高及时性的程度。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其结果,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上把“及时性”发展成为了“实时性”。

(二)新闻价值取向的侧重点有所变化

将“及时性”发展成为“实时性”,这是网络新闻对传播过程的时间性要求,还没有涉及到新闻的选择。从新闻选择的角度说,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上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不同的侧重点,这在我国也许是更为根本性的变革。

传统的新闻价值理论认为重要性、显着性等因素比接近性、趣味性、人情味重要,而在网络时代,当一个读者获得一条新闻后,他关心的可能并不是新闻的内容,而是这条新闻会不会成为与别人聊天时的谈资,成为与人交流的探路石。因此,接近性、趣味性、人情味等因素在网上新闻中的价值就相应增大了。”

(三)正在形成新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

从根本上说,所谓新闻价值要素,其中主要是:影响力、接近性、异常性、显要性、及时性、冲突性和趣味性等”七项要素。实际上,不同的观点随处可见。不少研究者对于新闻价值要素的这种“混乱”感到困惑,也有研究者试图寻求理论归纳的统一,但至今也没有完全达成共识。除了理论归纳的差异外,新闻价值要素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人们对新闻价值要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一个十分重要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或者说新闻价值要素已经形成了,这就是实用性。

二、网络新闻价值新取向的作用与影响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价值取向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引导着新闻工作者把新闻的探照灯和聚焦点投放那些被认为值得报道的地方。因此,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必然对整个新闻传播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一)网络新闻价值新取向的积极作用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新闻改革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向前迈进。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新变化,必将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新闻改革,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体上,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新变化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化新闻改革。

1.从宣传价值回归到以新闻价值为基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闻需要

在价值取向上,我国的新闻传播向来是强调宣传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但宣传价值主导新闻价值的传统根深蒂固。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宣传价值纳入新闻价值之中。

2.从宣传本位回归到新闻本位,更好地发挥新闻的宣传作用

以宣传为本位的新闻传播,往往强调“一切新闻都是宣传”,新闻为宣传服务。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传播,则意味着媒体的基本职能和核心职能是报道新闻,满足人们认知社会现实变动情况的信息需要。当然,新闻本位不是不要宣传,而是要通过新闻报道更巧妙、更艺术地宣传。

3.拓展新闻报道的范围,进一步推动新闻的改革与开放

在宣传本位和宣传价值的主导下,新闻报道的范围长期以来比较狭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直到90年代前期,我国新闻界一直在为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而不断努力。网络新闻对于趣味性的突出,对于实用性的开发,对于进一步拓展新闻报道的范围,推动新闻的改革与开放,将产生深远的作用。

(二)网络新闻价值新取向的消极影响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新变化在促进新闻改革走向深入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最主要的问题是,趣味性的凸显对于新闻文化环境的建构可能产生某种程度的危害。

当然,新闻的低俗化、煽情化、碎片化态势,并非完全是由网络媒体造成的。但是,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至少是起到了强化或者加剧的作用。我们在看到网络新闻价值取向变化对中国新闻传播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其消极影响,并且加以批评引导,从而使网络新闻事业在两个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杭州:1995年第167页

新媒体的价值篇10

新媒体艺术作为时代艺术的主流形式,在艺术中有重要的作用。新媒体艺术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与传统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艺术是以人文观念为基础的,能够更好的反映出艺术家的思想,新媒体艺术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加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形成的新兴技术。要想更好的探索新媒体艺术中的人文价值,就要对传统艺术进行研究。

一、新媒体艺术概念及重要性

(一)新媒体艺术概念

虽然新媒体艺术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将其理解为先进的技术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这种艺术是以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来表达先进的艺术观念的,现在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媒介,主要将计算机和电路传输连接在一起的艺术。其不仅包括光盘,还包括网络艺术、数字录像艺术及网络广播艺术等。现在的新媒体艺术是以研究为对象的,其利用的是现代化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电脑、网络广播为一体的新型传播手段,作为艺术作品主要创作材料,来表达艺术家个人的独特观念,事实上可以将其理解为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艺术作品的总称。因此,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的紧密相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媒体艺术概念还会有新的内涵,同时也会有新的艺术家作品出现,为新媒体艺术增添新的色彩。

(二)新媒体艺术重要性

艺术是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形成的,特别是现在。新媒体艺术不仅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同时也将传统艺术和新时期的艺术联系在一起。这种艺术在融合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到其中,使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以新的形势体现出来。新媒体艺术用这种先进的手段展现出来对现在的艺术实践和程序的过程是比较重要的,是以先进的技术作为新的艺术语言来表现的。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的艺术的载体,能准确的反映出现代艺术的特点信息密集、时空缩略、群体作用增强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媒体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其不再是一种艺术,也渐渐成为人与信息之间的桥梁,成为当代文化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人们要想更好的掌握新媒体艺术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还需要将其与世界联系在一起。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艺术手段将会越来越发达,与人们日常生活也将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未来的新媒体艺术中,文化将会成为人们交流的重点。同时新媒体艺术所担负的使命也将会越来越重,不仅担负着连接现实世界的使命,还担负着与数字世界接轨的使命。只有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新媒体艺术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新的形势下,可以使人们对新媒体艺术更加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反复琢磨,以自己独特的见解去选择、诠释它。新媒体艺术正以一种新的态势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使艺术和其他领域进行有效的交流,还促进了艺术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将会渗透到更广泛的领域,不仅对艺术领域有所影响,对其他领域也将会有所影响。

二、人文价值与新媒体艺术的联系

(一)内涵上的交叉与学科体系的相对独立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可以将不同的载体融合在一起,科学与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重要的,当这两种理念共同作用于我生活的同时,科学与艺术的界限变得有些模糊。但是人文观念和技术观念在这一时代却显得相对融洽些,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文观念和技术观念之间的界限也会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不确定性的问题,要明确艺术与科学的概念,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只有明确的区分二者概念,并时时关注科技的新趋势,不断的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在扎实的人文基本功前提下创作出更新、更优秀的作品来。

(二)二者互为交融和相互促进发展

这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只有融入人的观念及独特的思维方式,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创作,仅靠技术对其进行完善是比较空洞的、缺乏灵魂的作品。新媒体艺术的是艺术家在确定自己风格之后,以传统艺术手段将其表现出来,再用技术对其进行加工制作,才形成艺术创作。如当代的舞蹈艺术就是通过舞蹈演员用最传统的表演方式进行表演,再通过电视镜头将其保存起来,在满足现实大众影响的同时,也能对后世有所启发。它打破了传统的以书画、壁画为基础的传统艺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加上了现代化技术,使舞蹈艺术更具直观性、真实性。舞蹈的编排是艺术家个性、思维的产物,其所强调的是创作的人文观念性。而电视媒体将舞蹈艺术以新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使舞蹈艺术更加生动活泼,因此,传统艺术和新媒体艺术是相辅相成的,是人文观念和技术的统一。如果艺术家只就传统艺术进行创作,而不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加工修饰,那么这种艺术只能称得上是艺术。如果只是一味的追逐于技术,没有艺术家独特的思维活动,那么艺术只能作为一种表现手段而缺少人文性。在新媒体创作中,人文观念和技术性观念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同时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将传统的艺术和新技术融合在一起,才能使新媒体艺术更好的发展。

三、新媒体艺术中的人文价值

(一)人文价值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体现

真正的艺术是思维和技术结合,艺术作品创作蕴含着人独特的思维,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而仅以技术的形式完成的艺术创作,不是真正的艺术。只有将艺术和思维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诠释新媒体艺术。如2010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中就使用了新媒体艺术,广州亚运会相关状况通过记者实地采访,通过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最后以网络的形式传播给大众,真正的实现一人一媒体。以互联网的方式播报新闻和信息传播,不仅信息源广、姿态多样,还能迅速、及时的向全球传播。此外,这种信息传播途径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修改。这种新媒体艺术不仅使人们更好的了解亚运会赛事相关情况,还能提高媒体传播效率,同时也能将艺术创作和技术结合在一起,诠释出新媒体艺术的价值。

(二)新媒体艺术中审美人文价值

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文化传媒时代,在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将文化资源跨地区配置和文化作品跨领域的营销态势,是人们开始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观。人们常将市场和消费机制也渐渐的融入到审美和艺术领域。在新时期内,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评价不仅仅是少数的专家和学者的责任,广大的群众有了参与评价的权利,如通过新媒体艺术传播的电视剧、电影,其收视率的高低是需要人民大众参与并进行客观的评价,才可以实现的。但是在评价的过程必须要适度,只有对文化有清醒的认识,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才能使真正的美学得以实现。以道家学术为例,道家所追求的是一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能够超越现实的美。道家认为现世的美是有限的,无所谓美丑。只有追求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真实的美,才是永恒的美。从中又可以看出道家的审美观是以朴素、不加修饰为审美的价值原则的。常生活审美大众化的今天,审美的视野不应该再集中于事物表面上,而应该向更深层次递进。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新媒体艺术正以崭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新媒体艺术不仅推动了艺术领域的发展,还促进了其与不同领域的合作,现在的新媒体艺术已经潜移默化的渗透于生产生活多个领域。要想使新媒体艺术发挥更好的作用,还要对新媒体艺术中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以便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汤宇时.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转型[J].中国传媒科技. 2010.(08).

[2] 李宏梅.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媒体产业[J].国际学术动态.2009.(01).

新媒体的价值篇11

一、研究背景

2013年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得,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44.1%。报告数据显示,手机成为新增网民的第一来源,截止2013年6月,手机网民的规模达到4.64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近4400万人。种种数据表明,中国互联网用户数的规模正在不断的增长。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换代,新的传播时代已经到来。对此,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企业如何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机发展自身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

二、各家观点

新浪首席执行官曹国伟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硬件设备的竞争越来越同质化,将来的公司之间的竞争将不是产品层面上的竞争,更多的是创意、设计创新上的竞争。

上海大学文化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葛红兵认为,现在是媒体产业化的时代,也是市场办媒体的时代,以前纸面刊物、杂志出版是那个时代的新生事物和新媒体,正如《青年杂志》正是这样一本杂志,开启了一个文化——五四新文化。所以不管在新媒体时代也好,传统媒体也好,伟大的思想,终究会被市场所认可,人们愿意为有价值的思想花钱,这是一种更聪更自由、更彻底的文化消费。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并将日益增多。未来的读者完全由能力来判断什么是有价值的思想。所以笔者赞同葛红兵教授所说的“市场不会压抑思想,反而市场会给思想很高的估价,市场会让有价值的思想发光,同时也会让伪劣的思想倒闭”。

南方周末总编辑向熹在其文章中也认为,在新媒体时代里,内容本身并不会因为传播方式的改变而贬值或者无用武之地,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媒体人呼吁碎片化时代的到来,阅读时间的碎片化,内容产品的娱乐化和碎片化,但是短文章、短新闻毕竟不会有多大的内容价值,读者也并不能从中吸收多少养分。所以在现在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不需要随大流更变其高质量、有深度的内容生产模式,而是应该创新传播模式让受众更方便更自由的接收内容信息。

当然,新媒体企业还是以市场盈利为主要目的,娱乐化、片段化的内容符合一部分受众的需求也有其一定的市场价值,但如果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形成自己的内容风格,塑造自身的品牌价值,以独特深度的视角看待社会上的各种问题,能够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是现在的新媒体企业亟需改变的思想观念。

三、发展趋势

笔者从事新媒体市场这段时间以来,深深地体会到身边的朋友的获取信息的碎片化,篇幅极端的新闻内容和评论随处可见,急功近利的状态不仅仅在追求事业和学习上,在获取信息的时候,也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的思想提升。整个社会的趋势如此,新媒体企业的价值主张也是如此,跟随市场的方向,读者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就提供哪方面的内容,内容生产主要以短平快为特点,毫无创新和见地可言。少数新媒体企业已经在逐渐的调整自身的定位和发展,以有态度和有深度定位自身的内容产品,这样的转变确实是可喜可贺的,希望此类企业在日常的实践中也能坚持的提供给读者高质量的内容。

相信大家在网上已经看到过这样的数据,中国人的人均阅读量排名在世界倒数,日本人的人均阅读量已经达到70几本每年,相信很多大学生每年的阅读量都不能达到日本人的1/3。相信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文化生活日益的丰富有深度,新媒体企业如何能够在未来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独特、有深度、有见解的内容将无疑是极端重要的。到底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其实无需争辩,现在不是没有渠道让你发表见解,而是到处充斥着毫无深度思想的内容。一个“铛铛铛”的报时微博居然转发上万条,可见有见地有思想的内容是何等的缺乏。

新媒体企业应当以何种价值主张来获取未来的发展潜力?新的传播模式,新的受众群体,这是挑战更是机遇,市场的重新洗牌和竞争越来越公正透明让新媒体的企业未来前景一片光明,价值主张是创新商业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撇开社会责任不说,未来的市场也必然属于有深度、有见解、能够把握社会发展脉搏的社会媒体企业。新媒体企业亟需改变其内容不严谨和缺乏权威感的现状,不然未来市场依然是属于现有传统媒体的,因为技术的差距越来越小,而内容生产的整个过程环节确实日积月累的结果。

参考文献:

新媒体的价值篇12

再次,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要在加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方面加大力度,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形成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通俗地解释为,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等的能力。信息科技专家指出,信息素养包括:从不同的信息源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在对媒介的评估和判断方面,大学生对媒介的表里缺乏足够的警惕和辨别,极容易接受那些负面的、不良的信息,会造成价值取向的偏离,或者脱离正确的轨道乃至于犹豫迷惑,此种状况下需要培养出具有批判力的大学生,使其具有懂得如何选取、组织及综合媒体讯息及信息的素养。建议学校为大学生开设相关媒介素质课程,还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开设相关的实践课程,鼓励学生走入到新媒体中进行体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正确视角,使学生成为资讯的驾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