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研的流程合集12篇

时间:2023-06-19 09:23:00

社会调研的流程

社会调研的流程篇1

二、社会调查法的框架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调查主题。这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基础,需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具有可行性的调查主题或观点,尽量具体化和精确化,以便界定调查对象、调查区域范畴和实施调查。

(2)调查准备。在明确调查主题后,需要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调查设计和准备调查问卷。调查设计主要是针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分析的策略,并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以保证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的规范和科学。调查问卷的设计是调查准备阶段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将研究主题放在一定的理论分析框架中,明确需要收集那些方面的资料,紧密围绕研究主题设计问题,采用可观察指标,注意构建可操作的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适当的问卷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所收集的数据质量和后续的研究。此外,简洁和被调查者易于理解的调查问题能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和数据质量的真实,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被调查者的时间资源、个体认知能力等情况。

(3)社会实地调查。在这个环节,调查者要深入社会,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选择不同的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在具体调查访谈过程中,往往可能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或调查设计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偏差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预定的访谈方法或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正。

(4)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社会实地调查完成后,收集到的一手资料需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研究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社会调查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笔者将社会调查法引入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调研”为例对社会调查方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说明。

(一)确定调查主题

根据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什么内容或问题作为社会调查主题时,主要考虑调查主题的有价值性、可行性等,因而选择“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调查主题。这是因为:(1)本课程学习对象为北京农学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需要从实践中认识社会,加强专业和课程认知。(2)课程学习的85%以上的学生来自北京郊区,分布于北京市的海淀区、朝阳区以及延庆县、平谷区等九个郊区县的44个乡镇,调研地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取点或选择调研样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或滚动取样调查具有非常便利的条件,能够保证问卷调查的质量,而且调研成本低。

(二)调查准备

调查准备主要包括了调查问卷设计和社会调查的组织安排准备两方面的内容。

1•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设计一定要紧密围绕调查主题,本着全面、科学、可操作性来设计调查问题和构建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当前北京郊区农村经济状况、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农村公共管理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等,以了解京郊农民对当前农村公共管理的满意度以及影响京郊农村公共管理水平的因素为主要内容,除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的12个问题外,共设计了与调研主题相关的5大类66个问题,其中关于农村公共管理主体的有15个问题,关于农村基层民主的共计20个问题,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的共14个问题,社会保障及参加情况的有11个问题,收入及其他的有6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还设计了子问题以便搜集更详细的资料,此外还设计了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项。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考察京郊农村公共管理的状况、村民对公共管理的满意度等相关情况,能使学生对京郊农村公共管理状况有一个直观、真实的认识,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来深入而直观地认识农村公共管理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加深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从课程学习角度去理解相关政策的实施基础与意义。

2•前期组织安排

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在调查前1个月布置具体的社会调查事宜。主要是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调查数据可靠性的把握、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本次社会调查的要求等,督促学生做相关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对调查问卷要做详细的解释,保证学生理解调查问题及调查目的,减少调查者因对问题的不理解造成的数据错误。因为考虑到少部分学生家庭所在地在北京市城区或京外省份,自主联系京郊农村调研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实际进入京郊农村调研,于是按宿舍将学生分成若干调查小组,并且确保每4-6人的小组中至少有2名以上家在郊区农村的学生,要求每组来自城区家庭的学生必须跟随来自郊区的学生进行调研。各小组自主推选一名组长,主要负责小组调查活动的开展和与教师的联系,调查分工等由组内成员自行协商。

(三)京郊农村调查与资料收集

在调查准备阶段,各调查小组根据组员情况,确定调查地点,细化到京郊的村庄。各小组优先选择家庭所在地、亲戚所在地、同学朋友所在地为调查村庄,依靠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帮助,在被调查村庄有选择地发放问卷或面对面地调查与访谈,既降低了社会调查的成本而且还能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数据质量。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农民的问题补充说明为研究主题的拓展和深层次分析提供了补充资料。学生在调查总结交流中往往对这个环节的感受最深,从他们的反映来看,更多地集中在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对相关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调查访谈技巧的掌握和沟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四)调查数据整理、分析与报告撰写

将调查得来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是撰写调查报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础。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根据调研主题,分析调查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撰写调研报告。各调查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差异影响着各组选择的数据分析方法。更多的小组选择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分析较为简单;有些小组选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实现了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结合,学以致用使分析结果更为深入和全面,并加强了课程学习间的联系。

(五)调查的总结、交流

前面的工作只是完成了一项社会调查,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践性教学成效,调查的总结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进行调查成果的交流,各小组以PPT形式汇报各组的调查情况、调查结论等,就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调查体会与经验,并且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实现知识的启发、碰撞、提升。同时对调查中暴露出问题的总结,比如对于组织安排、问题设计、调查难点等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社会调查中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施和提高调查效果。从学生对调查交流、总结的情况反映来看,有些小组事先组织安排有所欠缺,导致调查时间和次数比预想的多,很多学生在经过社会调查后改变了原先对社会调查的简单认识;更多的学生反映经过社会调查后对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中的很多知识有了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并开始思考相关问题,而且还在调查中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比如被调查的村民面对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期望学生们能解决他们说到的问题时,很多学生的反映是认识到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激发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调查对交流、沟通能力以及与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也是学生交流总结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六)社会调查的评价考核

社会调研的流程篇2

波特斯指出,移民过程的每一环节(诸如决定是否移民,向何处迁移,以及在迁居地定居下来后对当地生活的适应等等)都与移民的社会网络②和社会资本密不可分(Portes,1995)。移民的社会资本指的是移民个人通过其在社会网络和更为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成员身份而获得的调动稀缺资源的能力(Portes,1995:13),移民可以利用这种成员身份来获取工作机会、廉价劳动力及低息贷款等各种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的经济地位。此后,社会资本概念在移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SandersandNee(1996)讨论了美国移民的家庭社会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对于他们获得“自雇”地位的作用,麦西(Massey)等根据历史资料与统计数据,对墨西哥移民迁移美国的过程之中社会资本所发挥的作用进行T详尽分析(Massey,GoldringandDurana,1994;MasseyandEsPinosa,1997)。这些研究结果都证明了社会资本对于国际间移民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中国的“民工潮”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间移民潮流在不少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在对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现象的研究中,不乏关于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作用的专题研究(李培林,1996;彭庆恩,1996;李培林等,2001)。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根据以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我们可以认为,决定着城乡流动人口经济地位获得的主要因素将是他们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情况。由于流动人口所处的独特环境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他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作用情况可能存在一些独特之处,而这些可能存在的独特之处将成为本研究的主要问题。首先,虽然农村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一般不会遇到语言与文化上的差异问题,但因缺乏城市生活的经历,也缺少从事非农业工作的经验,他们同样面临着如何将原有人力资本转化成新环境下可用资本的问题。那么,这种转换主要是通过何种方式来进行的呢?其次,由于中国社会素来有强调社会人际关系的文化传统,同时由于城市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不完善与市场分割现象的存在,社会资本是否会在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的作用与人力资本等因素相比,哪一个将更为显著?再次,自格拉诺维特在研究中提出“弱关系力量假设”后(Granovetter,1973),大量相关经验研究得到的结论可谓莫衷一是。对于这些刚刚脱离“乡土社会”的流动者来说,他们会更加依赖强关系,还是会更为依赖弱关系呢?这也是我们所关注的理论问题之一。

最后,流动人口在进城后还面临着“重建”新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问题。科尔曼(1992)曾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和社区所提供的“原始性社会资本”有逐渐衰减的趋势,因此需要通过人工创建的社会组织等其他方式来替代之。我们可以借用这种分类方法,将农村流动人口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划分为他们进入城市之前在“乡土社会”中所形成的“原始社会资本”和进入城市社区之后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建立起来的“新型社会资本”。那么,这些流动者在进城后所建立的新型社会资本与其原始社会资本相比,哪一个会更具有价值?本研究试图根据经验社会调查的数据,考察城乡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于其经济地位的决定作用,并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三、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与挪威FAFO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所共同进行的“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研究。该研究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珠海和无锡3个城市中共抽取了7500个居民家庭样本进行入户面访间卷调查。调查员在进入家庭户并了解了户成员的基本情况后,再从户成员中随机抽取一名16岁以上的被访者作为研究样本。入户调查于1998年n月至12月底在3个城市同时进行。共获得7337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93.5%。在这次调查中得到的城乡流动人口①总样本数为1920人,由于调查中将城乡流动人口也纳入样本框,因此抽样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居委会进行,对象为所有在抽样时点居住在该居委会辖区内的人员;另一部分则通过街道派出所进行,抽样对象为所有在街道派出所由用工单位以外来人口集体户登记的方式登记的外来人口。由于城乡流动人口在城市人口中仍属于少数,因此,在抽样时相对于人口结构比例对流动人口进行了超量抽样,以便在数据分析时获得更为可靠的估计值。在以下对流动人口数据进行的分析统计中,我们还在必要时将数据按照真实人口结构比例进行了统计加权,以弥补抽样设计时的误差影响。

四、主要研究变量

(一)自变t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以城乡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为自变量,以其经济地位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的自变量是流动者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他控制变量.自贝克尔等人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后,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们进行了大量有关人力资本的经验研究,对人力资本的测量也基本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对个人的教育水平、职业经历等因素的考察之上。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用以下几个变量来反映流动者的人力资本:(l)受教育年限。它反映了流动者接受正规教育的情况。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流动者“受教育程度”加以转化后,得到了他们的“受教育年限”这一定距变量。(2)接受职业培训的情况。这一变量反映的是流动者在近5年中,除正规教育之外接受职业培训的情况,在本研究中该变量被定义为虚拟变量。(3)至调查时为止改变工作单位的次数。流动者每次改变工作单位都会使他们的职业经历和工作经验得到进一步丰富,因此将这一变量也纳入分析是必要的。这是一个定距变量。对于人力资本的定义与测量在学术界已没有太多争议,而对社会资本的测量方法则远未达成共识。国外关于移民社会资本的经验研究多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移民通过自身社会网络所可能调动的资源,研究者测量时主要侧重于被调查者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关系之上,也就是说,他们主要测量T移民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情况(Massey,GoldringandDurand,1994,SandersandNee,1996).而“社会资本与求职过程”的经验研究中,研究者关注的则是被调查者所实际使用过的社会网络关系(Granovetter,1995;边燕杰,1999)。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无论是流动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还是他们所使用的社会资本都应该纳入分析,因此我们用以下几个变量来测量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情况:(l)进城时的社会网络情况。这一变量反映的是流动者进城时是否在目的城市中拥有社会网络关系。它是一个虚拟变量。(2)家庭是否在本市。这一变量反映了流动者在接受调查时本人的家庭成员是否在本市居住。本研究中,我们将其定义为一个虚拟变量。(3)使用社会资本的情况。这一变量反映了城乡流动者在进城时和进城后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是否使用过社会网络关系。凡使用过自己社会网络关系寻找过工作的人均被赋值为l,而通过政府、职业中介机构和自己寻找工作的人则赋值为O。

为对“使用社会资本”的作用进行更细致的分析,我们还将其进行了分解。第一种分解方式是将它转变为“未使用社会资本”、“使用了强关系(亲戚)”和“使用了弱关系(同乡、同学、朋友)”这样一组虚拟变量,并以“未使用社会资本”为参照项引入回归分析,建立新模型来专门考察关系强度对于流动者经济地位的影响。这样分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验证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假设”。第二种分解方式是将它转变为“未使用社会资本”、“刚进城寻找工作时使用过社会资本”和“进城工作后寻找新工作时使用过社会资本”这样一组虚拟变量,以“未使用社会资本”为参照项引入了回归分析。我们认为,刚进城时使用的社会资本更多地反映了流动者在“乡土社会”所积累的原始社会资本情况,而那些在进城工作后寻找新工作时所使用的更可能是他们在新环境下所积累起来的新型社会资本。除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外,我们还在模型中加入了一些其他的控制变量,包括流动者的年龄(定距变量)、性别(虚拟变量)、党员身份(虚拟变量)及流动者的来源地(虚拟变量,凡来自东部沿海省份的人被赋值为1,来自内地省份的人则被赋值为0)等。

(二)因变t本研究的因变量是城乡流动者进城后的经济地位,为了简便,我们只将流动者接受调查时前1个月的月收入作为研究的因变量。这一指标包括其工资、奖金、津贴、第二职业收入、救济金、财产性收入和馈赠收入等所有收入。

(三)主要研究变t的描述性统计从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看,城乡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将近80%的人只受过初中及以下的教育。同时,近5年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流动者不到总数的4%。从他们的社会资本情况看,有88%的流动者在进城时已经在城市中拥有一些社会网络关系,甚至有47%的流动者在进城前已经在城市中找好工作,这些都说明他们向城市的流动并非人们所想像的是一种盲目流动,而是一种有目的的流动。由于户籍制度及其他条件的限制,把家庭搬到城市的流动人口为数较少,大约只有5%。此外,大多数流动者(约占总数的70%)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使用过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但他们较少使用强关系,而更多地是使用了朋友、同学等较弱的关系。在刚进城时使用过社会资本寻找工作的流动者约占总数的30%,而在进城工作之后重新寻找新工作时使用过社会资本的流动者所占比例约占总数的37%。

五、计算结果

在表中我们列出了3个回归方程模型的计算结果,其中模型一是包含最基本研究自变量的基本回归模型,模型二和模型三是将模型一中的“使用社会资本”变量进行分解后再进行回归所得模型的结果。以下我们就回归分析结果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作用情况进行具体说明。(一)人力资本对收人的影响人力资本对于城乡流动人口经济地位获得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得到了证明。从模型一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本变量的回归系数是比较显著的。正规教育与培训是作用最为明显的人力资本变量,流动者受教育的时间越长,他们的收入水平就越高,而那些在近5年内接受过培训的流动者比没有接受过培训者的收入也要明显高出不少。这些结果都充分反映了人力资本对于城乡流动人口收入获得的作用。由于普通回归系数取值与变量的量纲有关,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为了解模型中各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大小差异,我们在对因变量与各自变量进行标准化之后,分别计算了每个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标准化回归系数是无量纲的,它表示控制其他变量时,自变量变化一个标准差后因变量标准差的平均变化。这样,各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是可以进行比较的,其绝对值大小代表了该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大小。在模型一中我们可以看到,流动者受职业培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几乎与受教育年限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相等,说明职业培训对城乡流动者获得收入的作用与他们所接受正规教育的作用相差无几。

这充分显示了职业培训对流动者的重要意义。(二)社会资本的作用模型一的统计结果显示:城乡流动人口在进城时及进城后的求职过程中是否使用了社会资本对其收入情况有着极为明显的作用,在求职时使用过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流动者们较之他们那些没有使用过社会资本的同伴们而言,更可能获得较高的收入。根据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值判断,“使用社会资本”的作用在模型一的各自变量中也是名列前茅的(仅次于性别的作用),这就意味着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对其收入的影响要大大高于人力资本的影响。为进一步验证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假设”,我们对流动者求职时使用的社会资本细分为“未使用社会资本”、“使用过强关系”和“使用过弱关系”,以“未使用社会资本”为参照项建立起回归模型二。从模型二的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与求职时不使用社会资本相比较,使用强关系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使用弱关系的作用则相当显著。也就是说,模型一中“使用社会资本”变量的作用,其实主要表现为使用弱关系的作用。我们还将使用社会资本分解为“未使用社会资本”、“刚进城寻找工作时使用过社会资本”和“进城工作后寻找新工作时使用过社会资本”这3个变量,以“未使用社会资本”为参照项建立起回归模型三,统计结果显示流动者刚进城时使用社会资本对其收入几乎没有显著的作用,而进城后求职过程中如果使用过社会资本,则其收入将可能显著提高。我们没有发现流动者进城时在城市中拥有的社会网络关系情况(也就是进城时拥有的社会资本情况)对他们当前收入有什么显著的影响。同样,这些流动者的家庭是否在本市也不影响他们的收入情况。这些结果都说明城乡流动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其经济地位的作用不大。(三)其他变t的作用在我们纳入模型的其他控制变量中,只有性别表现出显著的作用。事实上,根据模型一中各自变量的标准回归系数判断,性别的作用是最明显的。这意味着一个女性城乡流动者将不得不接受比男性流动者低得多的工资收入,尽管她在各方面的条件与这些男性流动者相差无几。除性别外,城乡流动人口的年龄、政治身份以及来源地都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

六、讨论与结论

在本研究中我们再次看到了人力资本对于个人经济地位获得的重要影响。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们都指出只有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下,人力资本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对于个人经济地位获得的作用(许嘉献,1986;赖德胜,1998)。因此我们可以预测,随着中国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流动者的经济地位会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其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在国际间移民研究中,研究者都强调移民在原住国获得的人力资本到了他们所移居的国家之后需要经过“转化”才能发挥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重新学习和适应的过程(Chiswiek,1978;SandersandNee,1”6)。这一点对于中国的城乡流动者同样是适用的.尽管他们不需要重新学习语言和文化,但他们也面临着如何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并在新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进城后接受一些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其他培训极为必要。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职业培训对城乡流动人口经济地位获得的重要性几乎不亚于正规教育的作用。如果将这一结果与对城镇下岗职工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对照,我们会发现一种有趣的差别。尽管下岗职工与城乡流动人口所面临的就业困难有颇多相似之处,但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们却都没有发现职业培训对于下岗职工的就业及经济地位获得有任何显著的作用,只发现正规教育的作用是显著的(李培林等,2001;王奋宇等,2001)。

社会调研的流程篇3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源泉。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提升创新能力的保证。2010年中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很多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纷纷改革课程体系,增加课堂实践教学,建立实验室,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等,但各高校的实践教学效果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文献回顾

已有文献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例如周伟提出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理念、从业资格证书教育等方面进行努力,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1]。时伟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三部分[2]。杨琳琳和郑芳把DIO教育模式引入实践教学研究中,提出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考评机制四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3]。二是对实践教学模式和机制进行分析。王明华和鲍长生构建了“双联互动”即“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学生”两个层次的双向多元互动实践教学机制,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三是对开展实践教学的工具和平台进行研究[4]。以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为例,谢恽认为利用网络进行实训教学,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5]。黄茜强调推进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亲身体验与操作外贸业务的各个流程环节,将课堂知识具体化、技能化[6]。张君斐则分析了仿真实验教学的不足,认为仿真实验教学不能引入真实的进出口业务。提出以“外贸平台+工作室”为载体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模式,来弥补仿真教学的不足。四是从实践教学的目标设置的角度来分析阻碍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的因素[7]。李敏华提出对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目标的不正确认识,是导致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绩效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五是从实践教学的管理角度分析实践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8]。刘哲认为当前不少高校对实践教学管理不够重视,管理不规范,实践课教学管理制度与理论课教学的管理制度相比,不够完善,在实践教学各环节缺少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实践教学质量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9]。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高校教育的关键要素包括“人”“道”“器”“术”,其中“术”指的就是一流的管理。结合已有文献的丰硕成果,本文认为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采用先进合理的实践教学手段和工具、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注重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提升每个环节的教学质量,才能从整体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既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管理流程。目前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管理大多是各院系自主管理,不同的院系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环节比较分散、管理程序碎片化、无系统规划,无法保证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从而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本文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根据实践教学各环节运转的逻辑顺序,构建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框架,探讨保证高校实践教学流程管理有效运转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构建

(一)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实践教学目标

一些调研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近些年来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结构的不匹配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需求结构不匹配又表现为,高校专业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的不匹配和高校人才素质能力不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除了要尊重社会需求外,还需要考虑专业知识的历史延续性,不完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对人才素质能力的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才能提升高校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高校人才的顺利就业。因此,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设置,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构建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

(二)实践教学管理流程

流程管理是以规范化地构造端对端的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的管理方法。进行流程管理是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关键。流程管理的核心是要构建一个顺畅、高效、清晰明了的管理流程,有了科学合理的流程才能保证流程各环节之间无障碍地衔接和交流。本文结合实践教学实际运行情况,构建了实践教学管理流程(见图1)。

1.社会需求调研

为了全面掌握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情况,各高校应当组织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与社会的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进行沟通联系。建立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单位之间的长期稳定的交流机制,采用科学的调研手段,洞悉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及专业人才需求数量、需求地理分布等信息。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后,实践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社会需求情况,撰写社会需求调研报告,把调研报告信息,传递到学校各院系,作为各院系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开展实践教学的目标指导。

2.各院系根据社会需求设计实践教学方案

根据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提供的社会需求报告,结合各院系以往的实践教学经验,各院系设置或调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整合院系师资队伍、准备和改建实验室操作所需硬件和软件,做好实践教学规划方案。(1)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社会需求结合各专业的课程特点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结合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的要求,来确定各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例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除了要熟悉国际贸易交易的流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因此,实践课程的开始,不仅要考虑贸易实践流程的训练,还要考虑学生交际能力和商务谈判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课程就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内的贸易流程软件的操作训练,还要注重学生的企业实训环节的培养。(2)整合院系师资队伍良好的师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建设,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注重在岗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建立高校实践教学教师与实践教学基地企业人才互动机制,增强高校教师的社会实践管理能力,避免社会实习缺乏内容,流于形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同时,应当多渠道地引进人才,打破只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人才的单一渠道,可考虑引进有企业经营经历的在职人才从事教学工作。(3)实验室操作软件和硬件只有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运行稳定良好才能保证实验效果的稳定性。因此,在注重软件和硬件设施的保养和维护的同时,需要不断对软件和硬件进行更新,提升软件和硬件的运行效果。注重引进平台广阔的软件,增强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例如一些高校之间建立专业联盟,以实验室软件为平台,开展一些实验和实践技能比赛。通过比赛不仅加强了各校的交流而且还提高了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和效果。(4)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注重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定性,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交流,建立稳定的沟通和联系机制,是提升实践教学企业实习环节培训效果的保证。积极探索创新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打破只在毕业班开展企业实习活动的单一方式,充分利用暑假、寒假或小学期,组织非毕业班学生去实践教学基地参与社会实践学习。另外,在实习环节要注意避免实习培训流于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监督,与实践教学基地单位合作做好实习考评工作,提高实习效果。

3.建立科学的多主体、多层次实践教学考评机制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评制度,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实践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进行评价,构建科学合理细致的考评指标,对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全面考评,不仅能够督促实践教学教师重视和认真进行实践教学,而且还可以及时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改,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运行效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实践教学培养目标逐步与社会需求完全契合。注重实践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实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实践教学各院系、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和高校学生四维主体的评价制度。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对各院系的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师资、课程和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评价,各院系实践教学部门对本部门教师的实践教学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社会用人单位对实践教学的对象即高校参加实践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高校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师资、课程和实践方式进行评价。最后由实践教学管理部门综合四个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撰写评价报告,分析实践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作为实践教学各院系部门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的参考。

三、流程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流于形式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只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切实按照管理流程对实践教学进行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作用。实实在在地贯彻管理流程,首先要严格按照流程规划执行实践教学工作,注重流程各环节的衔接和接洽,不跳环节,不落下任何环节。其次,要注重流程中每个环节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如果只是走过场,流程就会成为一个干枯的框架形式,失去了建立流程的初衷。

(二)构建流程运作的良好环境

充足的实践教学资源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运转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资源包括人才的配置、资金的投入、管理的投入等。做好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丰富和充实实践教学每个环节的应用手段,是提升实践教学每个环节质量的前提。例如在市场调研环节,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实践调研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调研人才,还需要充足的调研资金和广阔的调研渠道的支持,必要时还需要委托一些资源丰富、实力强大的第三方机构提供调研服务,这是使调研结果更接近实际市场需求的保证。在实验环节,运行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和比较科学的实验室软件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实验教学能力的师资是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各实践教学单位要注重实验教学的软硬件的质量提升,做好实验室的硬件设备的采购、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教学教师进行培训。在社会实习环节,不断提高学生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既需要资金的保证又需要有一批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的实习管理教师。而在实践教学效果评价阶段,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结果是激励和鞭策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所有相关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前提,要摒弃评价指标设置的随意性,防止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错误的指导,从而挫伤实践教学相关的管理人员、实践教学教师的积极性。

(三)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注重实践教学不等于忽视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学生从事实践学习环节的思想源泉。因此理论教学内容的设置需要结合实践教学的需求,双向考虑。现在有很多高校都存在由于毕业班学生在最后一学年就开始奔赴实习单位,理论教学课堂的出勤率无法保证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一些理论课程流于形式,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做好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衔接管理,理论教学一定要先于实践教学,这样才能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总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各高校需要结合本校各专业的开设情况和社会需求确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根据本校的组织结构设置情况构建符合本校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

作者:倪飞 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周伟.独立学院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9(10):155-156.

[2]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7):61-64.

[3]杨琳琳,郑芳.基于CDIO理念的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4(6):106-108.

[4]王明华,鲍长生.双联互动”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理论和实践,2014(9):39-41.

[5]谢恽.利用网络教学提高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80-82.

[6]黄茜.仿真型实验室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3):118-119.

社会调研的流程篇4

一、调查目的

社会服务与高职院校、企业及政府是密不可分的,如何高效地开展和利用社会服务促进经济及社会发展,这是教育界、企业界、政界高度关注的课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了掌握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求平衡情况以及供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推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服务社会模式的实证研究――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的深入开展,并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特制作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情况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走访、电话及网络等形式分别对武汉城市圈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反映的问题以及以后改进的方向简单加以说明,形成调查报告,为以后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

二、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本课题组制作了武汉城市圈物流社会服务供给情况调查问卷,向高职院校调查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意愿强烈程度、提供社会服供给能力的大小、提供社会服务的内容、提供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举措等方面的情况。

(二)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法。

本课题组在整个调查中,课题组分别对武汉城市圈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召开座谈会1次,走访学校20人次,教师生50人次。这次座谈会和访谈,既为课题组提供了大量具有研究价值的材料,又为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研究创造了条件。

(三)其他调查法:课题组还运用了访谈、电话采访、网络调查、以及查阅资料等几种调查法,详细了解了社会服务中的具体情况。

三、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情况分析

(一)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意愿强烈,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不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20%,主要是民办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下属的高职院校;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68%;非常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12%,主要是示范高职院校和地市州高职院校,其中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意愿最为强烈。具体如下图1所示。这表明武汉城市圈内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80%以上都愿意提供社会服务,进一步调查得知,这种意愿也在逐年增强。

图1 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意愿情况图

分析发现,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意愿强烈且不断增强的原因主要,一是高职院校办学中更加突出社会服务的功能;二是物流管理专业属于服务朝阳产业的新兴专业,需要通过对外提供社会服务提高专业的影响力;三是物流业态的快速发展拉动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不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意愿强烈程度不相同,其原因是各个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服务能力和相关社会服务政策差别较大。示范和骨干院校专业实力较强,学校出台社会服务相关政策,鼓励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院系及专业社会服务意愿较强;民办高职师资力量相对缺乏,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上,学校也没有开展社会服务的氛围,所以开展社会服务的意愿不够强烈,甚至不愿意开展社会服务。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能力强,但差别很大。

调查显示,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能力非常大,而且还有上升的空间,但不同学校之间的供给能力相差比较大。我们把社会服务供给能量折算成经济价值指标,其中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国家示范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52万元;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代表的省示范或省骨干院高职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35万元;其他公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22万元;民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10万元,具体如下图2所示。

图2 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图

武汉城市圈内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几乎都是在2000年――2005年之间开设的,至今已经积累了10多年的办学经验,都建立了一支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较强的专兼职教师团队,而且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稳定或下滑,很多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基本稳定并有所减少,越来越多的教师有精力也愿意花精力去从事社会服务,从事社会服务的教师团队的能力也在逐年提高,这种趋势在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最为明显,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每所学校供给能力差别大是因各自的师资力量悬殊而导致的,同时也是与每所学校对社会服务的认识和努力不同是分不开的。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内容形式多样,各有侧重点。

调查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每年都要向社会提供社会服务,提供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物流相关培训、物流技术研发、物流流程优化、物流项目策划、物流项目论证、物流行业规划及物流政策法规制定,但不同学校及每个学校每年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也不太相同,各有千秋。处在武汉市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主要表现为较低服务档次的物流培训,相反处在地市州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形式还比较多元化,既有较低层次的物流培训,也要层次较高的物流流程优化、物流流程优化、物流项目策划、物流项目论证以及物流行业规划等等内容形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武汉市内的高校较多,武汉市的企业不太信任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把高层次的社会服务交付给本科院校来完成,处在地市州的高职院校比较少,学校在社会服务上也比较主动,地市州的企业基本上把所有的社会服务都交给地市州仅有的一所或二所高职院校来完成。

四、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不强,社会服务意愿不够强烈。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尽管都意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但很多学校仅停留在口头或想法上,缺乏主动性,内生动力不强。调查中发现,有20%以上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不愿意提供社会服务,80%的高职院校尽管表示愿意提供社会服务,但他们没有主动与企业对接,主动提供社会服务,等着企业找上门来。

2、社会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不能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经过近10年的发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都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但学校把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教学和科研上,真正把社会服务放在同等乃至突出地位的还很少。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仅停留在社会培训上,服务内容很单一,也不能满足企业多形式的个性需求,最终出现学校有劲使不上、企业有病求不到医的局面,打消了双方的积极性。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调查中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企业、政府等都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路径,但基本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解决问题,这些方法和措施最终无法形成合力,激活所有参与的相关利益体,导致方法和措施只能从短期或表面上发挥作用。要想正在使社会服务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建立社会服务的长效运行机制。

(二)社会服务优化建议

1、提供认识,提供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学校除了考核专业的招生、教学、科研以外,还应该把专业社会服务作为专业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专业社会服务创收多少应该与专业团队的收入分配及职称晋升挂钩;政府也应该把学校社会服务创收作为办学实力和对经济贡献大小的重要指标,与政府对学校的财政拨款挂钩。这样一来,学校各个层面都重视了社会服务,就会主动与企业对接,想尽办法提高社会服务的创收能力,从而激活了社会服务的活力。

2、整合资源,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尽管已经有1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一定的师资,但该专业基本都不是各个学校的主打专业,专业相对比较薄弱,社会服务能力不强,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也比较单一。但这些学校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建立校校社会服务合作联盟,师资进行共享,形成合力,这样解决单个学校实力薄弱的问题,集中优势资源解决企业所需要的所有物流问题。

3、建立社会服务长效体制机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模式都比较传统和落后,缺乏长效的体制机制,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体制机制,把政府、企业、学校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体制机制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最终使社会服务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杜佩莲.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不足及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2009,03.

[2] 曹卫中.天津地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供求状况调研报告[J].中国储运,2012,09.

[3] 赵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调查分析报告――基于广州地区受访者的调查 [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

课题项目:

社会调研的流程篇5

总之,通过这次社会调研,我们希望政府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促进农业经济繁荣发展。

关键词:土地流转;满城县;农村;政策;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研――以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为例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1日

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分田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基本上解决了中国农民的温饱问题,但随着土地规模的不断变化,农地资源配置的改变,中国农村土地经营结构亟待重组。因此,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集中提出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依法流转,这标示了农村土地流转从非法走向正规合法化,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土地市场是一个公开、公正、公平、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体系,应该包括:有效的资源配置体系、正常的价格体系、合理的收益分配体系、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在未来,农村土地将会成为投资人重要的投资市场,或许将会成为一定时期的投资方向,我们也期待,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会是的开门红。本次实践活动,聚焦于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下发后初期实施情况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立足实践与事实,以瞻前性的眼光分析问题,以我团队之力,提出可行性意见,承担当代大学生责任。

我们本次实践调查的可行性是研究对象典型,调研地便利,带队老师经验丰富以及团队成员能力较高。首先,在选题上,土地流转与时俱进,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明确指出。深入研究土地流转问题,有利于我们更清晰明了地看到当前农村和县域的发展状况,从而寻找出解决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并逐步扩展。调研地选择上,我们选取了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为例。依靠其地理和环境优势,在土地流转政策的影响下,随着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其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因此,以满城县为研究对象比较理想。带队老师是我校社科部老师,有多年社会实践经验,并且多次到农村进行调研。而我们团队中的各位成员在金融、民生调研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选择民生类的实践课题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符合当代大学生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发挥了我校金融院校的优势,同时扩大我校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在实践中检验和丰富了书本知识,将理论与实践做到完美的结合。

近几年,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流转现象日益普遍,规模逐渐加大。现代农业是以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产方式。其中,规模化是前提和基础。由此,土地流转为农业现代化开辟道路。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政策的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即范围不明晰,“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内涵也含混不清,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政策和法律规定,缺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流转信息不畅,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相继出现。因此,对于土地流转政策,我们更应该以一种理性的心态去看待,注重在发展中解决出现的问题。《农业绿皮书》中《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所要求的“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制”等均有积极意义。实际上,不只是满城县,全国各地都不时暴露出一些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企业对农业生产的各种风险准备不足,通过流转农地扩大生产规模后反而陷入困境,有的出现了不能按时按数地兑现合同所规定的农地承包费,引发各种矛盾。

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创新之处分为两点:一是研究内容的创新,此次调查研究通过广泛多层面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寻找土地流转支持县域农村农业发展的切入点、新方法、新思路,力求更好地解决农村农业发展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县域及农村农业的发展;二是研究方法创新,本次调研活动采用了主要调研方法和辅助调研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在主要调研方法中,既运用了完备而有说服力的文献资料法,全面而精致的比较研究法,还有合理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合法。在辅助调研方法中,集开放式、问答式、自由式提问为一体的调查问卷法,也有自由而轻松的座谈沟通法,满足主要调研方法不足的同时,得到更具创新的观点和思想,在调研活动中是一大亮点。

从调查情况看,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同时,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显化集体土地资产价值,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通过适当的集中与合理的土地置换,可以避免农村居民点过于分散的住房方式所造成的土地浪费,化解耕地红线失守的尴尬。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有利于农民非农转移,从而弱化城乡二元体制并推进一体化进程。此外,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是农村金融服务严重滞后,而宅基地及其建筑物的流转和抵押,无疑会有力推进农村金融及农村土地的资本化与市场化进程。

综合这次调研中掌握的材料,我们对满城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作出初步评价,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满城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相关制度尚未完善,一方面影响了农地承包权的稳定性,造成了土地流转存在着隐患;另一方面也造成转出方与转入方的信息不透明和不对称,降低了流转的速度与成功率,使得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缓慢。另外,土地流转形式单一、范围较小,农民的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农村金融等服务体系都未及时健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使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被弱化。

(二)完善土地流转相关对策

1、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现阶段,满城县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尤其是其中一些地区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不能促进农民对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土地仍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最重要保障,农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视土地为他们的资产。因而要想促进农地流转,必然要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才能让他们放心的流转土地。

2、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是一个难题。虽然中央早已提出,不过在土地流转的实践中还缺乏规范及流转的具体法律依据。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实行农地有偿转让制度和土地投资补偿等制度。

3、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在使用权流转中的一些基本权利。但是,这些法律条款中的有关内容还过于空洞和笼统,不能很好的保护农民的利益,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进程与相关制度的建立。

4、加大土地流转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因为大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还存在缺陷,而且他们长期被小农经济的思想束缚,所以使得土地流转的政策不能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对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相关知识的宣传,帮助农民全面了解土地流转,可以推动他们对土地流转的需求。另外,政府部门也要充分认识并加快土地流转的工作,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对一些认识不足的群众进行指导,搞好示范工作,让更多农民了解其好处,促使农民积极自愿参与土地流转,同时让农户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保护农民的相关利益,使其不断增强信心。

总的来说,土地流转受很多因素制约。要进一步完善我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和办法,就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培育成熟的流转市场,建立服务型的中介组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导老师:张丽苓)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伟庆.河北省土地流转问题分析[J].保定:中国市场,2014.12.

社会调研的流程篇6

【中图分类号】 H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287-1

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名们约定俗称的表达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近几年语言界已对流行语做出初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对于流行语性质的界定并不明确,如流行语常与方言俚语、行话、引语和黑语之间相互混淆,因而对流行语的研究并不彻底。在此主要论述西安高校大学生流行语使用特色,尤其关注于性别与学历带来的使用差异。

一、高校网络流行语使用简述

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首度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并在各大网络平台交流社区盛行。对于流行语定义在摘要中已作出简单解释,在此就不再进行赘述。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媒体语言,广泛地出现在聊天IM、网络社交、SN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网络语言来源广泛,符号及文字象形,数字及外语相声、方言及外来字解意(李兰兰,2008)。本论文主要研究高校大学生(西安地区)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二、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项目的成立

(一)项目确立。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顺应2013年国家提倡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产品,而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项目是西安培华学院二级院系人文与艺术学院所成立的响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本项目致力于对西安地区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使用情况的了解并对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因素进行调查与研究。由于区域及人力物力资源的局限性,因而选择西安地区作为项目调查的运行点,分析西安高校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因素。

(二)问卷的形成。本调研采取的调查方法是结构化的数据收集,已正式书面和网络电子的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对象被直接告知调查的目的。调查问卷设有两种:流行版和传统版。流行版主要针对于高校大学生对近三年来流行语的掌握程度,问卷形式与时下年轻人所追捧的心理测试结果类似;传统模式即为问卷的经典模式,主要调查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态度。两份问卷相辅相成,能够较为全面的调查高校大学生(西安地区)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三)调查问题的设置。通过对近三年来网络流行高频词语的收集,选出其中最为普遍的50例,通过流行模式即类似于心理测试模式的问卷,形成与流行于相关的调查问卷,问题设置主要为高校大学生常用的流行词汇,问题设计新颖、独特,突出问卷的主要内容,也反映了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年轻化和有文化。经典模式流行语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与传统问卷的题目设计一般无二。主要通过中规中矩的问题模式来了解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的理解与态度。

(四)问卷受访学生调查结果。根据1600份来源于西安16所高校的纸质问卷,并200份网络调查问卷的抽样打印版,剔除了18份不合格的纸质调查问卷,共计收集到1782份完整的调查问卷。统计发现受访的1782名高校学生中共有男生1094人,女生共有688人,男生较之女生略多。数据统计还发现调查受访高校大学生中本科大学生有998人,专科人数为588人,最后,研究生受访人数为196人。

(五)高校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态度。通过传统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直观态度,24%的人表示愿意接受,多数受访者表示不反对,不偏好和无所谓,占到55.1%,有8.3%的人持排斥态度和12.6%的人表示喜欢态度。总体而言大学生群体基因自身的知识和见闻对于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而温和的包容。有将近四分之三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网络流行语,而另外4%则表示不会再日常生活中使用流行语。进一步调查使用频率,选择略有使用或会使用流行语的受访者达到51.3%,而很少使用流行语的人数为32.7%,有9%的受访人表示基本不使用流行语。仅有7%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结合前面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受众多为轻度使用,而明确表示会使用及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也占据29.2%的比例。因而网络流行语具备了一部分固定的受众群体

(六)网络流行语的熟悉程度。网络流行语调查问卷的流行模式中有5种测试结果,表示了受访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掌握程度。分别为:A型、B型、C 型、D型。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发现受访人员对流行语的熟悉程度大致掌握的占72.1%(包括B型C型D型)熟练掌握网络流行语的受众大学生为16.4%,及少数人对网络流行语持陌生态度。(11.5%)。

结合上述所有数据分析得出,由于性别差异,男性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掌握程度高于女性。根据学历的差别,由数据统计发现,本科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频率和掌握程度最高,专科大学生次之,研究生最末。

三、项目成立的意义

(一)网络流行语的意义。网络流行语有四种主要的来源方式:(1)象形。网络流行语中最方便使用的是由字母、“火星文”、符号、文字表情和数字组成的图画、图幅,其中模仿人体,表情构造的符号尤为常见。(2)象声。根据词语发音、英文读音、谐音造词进行改编形成网络流行语。(3)借用。通过传统词语借义、方言外来词改编引申开来。(4)社会世界或现象的衍生词。

通过以上网络流行语的来源方式可以发现,流行语代表着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可以扩充汉语的语言词汇,提高汉语的趣味性,一部分网络流行语来源于国内及国外的方言俚语体现了地方传统特色文化,而社会现象的网络流行语可以让人们更多关注于生活新闻。

(二)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的意义。了解西安高校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掌握程度和使用频率,反映西安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气息。(2)通过西安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数据统计发现西安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用语的规律性,并通过对规律性的研究与延伸进行社会功利性活动,如广告、校园文化传播活动等。(3)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规律性研究,可以预测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方式及网络流行语的新兴词汇。这一预测可以更好地利用于网络流行语的理论及社会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法国中央编译出版社,1896.

[2]沈建荣.网络词语PK的社会语用论析[J].重庆交通学报,2010,10.

社会调研的流程篇7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商贸流通业调研工作的重要意义

这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商贸流通业调研活动,一方面是要通过调研摸清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在全市商务系统把“三问三解”活动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是要切实摸清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思路和具体举措,使之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意见。局相关业务处室和区县商务主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认清发展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意义。

一是要认识发展商贸流通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国家“十二五”规划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商贸流通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杠杆,它连接着生产与市场两端,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级、促进消费增长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不仅可以促进生产产能快速有效地转化,有利扩大内需和提升最终消费率,还能有效增强我市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二是要认识发展商贸流通业是我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迫切要求。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把西安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必须要有与国际化程度相配套的商业设施、商品和服务,而商贸流通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窗口。目前,我们的市场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高端商场和商品还要进一步增加,服务水平和市场秩序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必须要围绕打造中西部商贸服务中心这个目标,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进一步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能级和水平。

三是要认识发展商贸流通业是我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保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任务。商贸流通业在提高经济运行的速度、效益和质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商贸流通业为主的服务业有利于促进我市经济结构由生产促进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

四是要认识发展商贸流通业是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建设必须注重区域协调发展。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何让农民进一步增收,让农民共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果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可以进一步健全农产品的流通市场体系,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让农民真正的富起来;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农村商贸服务业有利于破除当前在城乡之间特别是城乡社区之间在商业及服务业上的二元结构,让农民同样享受良好的商业服务和便利的社区服务,享受安全的消费环境。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将召开全国流通工作会议,研究出台加快流通领域改革发展的新意见新政策。全市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一定要结合这次调研活动,切实摸清本区域商贸流通发展底数,超前谋划,研究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和贯彻落实举措,为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力争实现全市商务工作新突破。

二、要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各项调研工作

这次商贸流通业调研活动可以说是近年来全市商务系统规模最大的一次调研活动,局相关业务处室和各区县商务部门在调研时,要结合实际,把握好调研重点。

一是突出商品流通市场建设调研。商品流通市场建设涵盖面较大。调研中,要突出“农产品市场”、“工业品市场”、“零售业市场”、“商贸服务业市场”等重点内容进行调研。其中,“农产品市场”重点摸清全市农产品市场的数量、规模、主要经营范围及辐射区域等问题,从解决居民买难、农民卖难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的办法;商贸服务业市场重点摸清全市餐饮业、老字号企业和商贸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具体的指导意见和扶持办法;工业品市场和零售业市场,重点是通过调研,对全市大型商场、超市的数量、分布状况、销售额,以及服装、金银珠宝、汽车等销售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突出内贸重点工程建设情况调研。内贸重点工程包括“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镇超工程”、“农产品流通网络”以及“农超对接”、“社区双进工程”、“放心早餐工程”、“家政服务体系建设”、“放心肉体系建设”等内容。这些重点工程都与民生联系紧密。调研中,要深入社区和农村,切实摸清群众对工程实施的看法和意见,找准存在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推进这些重点工程,服务民生提供重要依据。

三是突出商贸流通业行业管理调研。调研中,要重点做好流通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的调研,特别是要虚心听取企业和相关部门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划。同时,对市场运行监测、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以及电子商务发展等方面也要做好详细的调研。

三、要加强领导,确保调研活动取得实效

这次调研活动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各区县商务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集中时间,确保调研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领导,细化安排。这次商贸流通业调研活动局里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也要成立各自领导机构,加强配合,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工,主动当地企业搞好协调对接,确保各项调研任务落到实处。同时,要结合实际,深入总结分析本地区商贸流通业的成绩经验和矛盾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和思路对策,认真完成基础数据统计调查等重点调研任务。

社会调研的流程篇8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6-0005-06

“新制度主义”一词最早是美国人马克·图尔(Marc R. Tool)在其1953 年的博士论文《新制度主义哲学:凡勃伦、杜威和康芒斯》中提出的。而新制度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学理论的提出,则是自美国学者詹姆斯·马奇(James G. March)和约翰·奥尔森(Johan P. Olson)于1984年在《美国政治科学评论》发表《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一文之后。此后二十多年,作为一个理论流派的新制度主义得以迅速发展,一些学者甚至将新制度主义的演进视为二战以后西方政治科学的第三次革命,即“范式革命”。本文拟从新制度主义的三大流派及其分歧以及新制度主义诸派别间相互融合趋势的角度对新制度主义理论加以评析。

一、新制度主义的三大流派

新制度主义是在对行为主义理论方法加以批判的基础上重新将制度引入政治学研究的。新制度主义者认为,二战以前的制度主义研究过于重视政治结构、法律框架和程序规则等,过于注重描述,“常常用静态的眼光看待制度而忽视制度的动态运作过程”。[1]与传统制度主义相比,新制度主义的“新”体现在既关注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又吸收行为主义动态、过程和定量化的研究方法,[2]无论在研究层面还是在分析角度上都进行了研究范式的更新。

在总体上,新制度主义是一种研究理论的统称,其中包含多种派别,学者们对此有诸种不同的看法。如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威廉·R·克拉克(William R. Clark)倡导两分法,将新制度主义区分为以行动为中心的和以结构为基础的两个派别。[3]盖伊·B·彼得斯(Guy B. Peters)在其《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一书中提出七分法,认为新制度主义包含有规范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经验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利益代表制度主义和国际制度主义七个派别。[4]西蒙·雷奇(Simon Reich)在《制度主义的四副面孔》一文中从政策领域的角度将新制度主义区分为四个流派。[5]R.A.W. 罗德斯(R.A.W. Rhodes)等在《牛津政治制度手册》中则将新制度主义区分为规范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建构制度主义和网络制度主义五个流派。[6]美国学者彼得·豪尔(Peter A. Hall)和罗斯玛丽·泰勒(Rosemary C. R. Taylor)在1996年发表的《政治科学和三个新制度主义流派》一文中提出三分法,将新制度主义区分为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三个流派。[7]这一划分颇具影响,得到学界的普遍接受和认可。以下对新制度主义中最具影响的这三大流派加以分析。

(一)历史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的兴起源自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政治学集团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的批判性反思,代表人物有西达·斯科克波尔(Theda Skocpol)、斯文·斯坦默(Sven Steinmo)、凯瑟琳·瑟伦(Kathleen Thelen)和P·埃文斯(P. Evans)等。这一流派接受集团理论关于围绕稀缺资源的竞争集团间冲突构成政治问题核心的观点,同时寻求对不同国家间差异性的解释;认同将政体视为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所形成的结构的功能论观点,但更注重组织结构在构成集体行为及产生差异性结果中的作用。

历史制度主义者从历史的角度对政治现象进行因果分析,将历史视为一种过程,强调历史对于现实、过去对于现在的影响。历史主义者认为,脱离历史情境的制度研究是不全面和没有意义的。政治制度在发展变迁中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时间序列和关键时刻。与其他流派相比,历史制度主义更接近传统的制度政治学。正如保罗·皮尔森(Paul Pierson)在研究欧洲问题时所说:“历史制度主义是历史的,它认为政治发展必须被理解为一种随时间而展开的进程;它是制度的,它强调现时进程的许多当前含义存在于制度之中,不管这些制度是正式的规则、政策结构还是非正式规范。”[8]彼得·豪尔和罗斯玛丽·泰勒对历史制度主义概括了四点:(1)倾向于在相对广泛意义上界定制度与个人行为间的相互关系;(2)强调在制度产生和运作过程中权力的非对称性;(3)强调制度建构和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意外后果;(4)尤其注重将制度分析和能够产生某种政治后果的其他因素整合起来加以研究。[7](49)豪尔和泰勒的概括颇具代表性,反映了历史制度主义流派的特点。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源自美国国会研究。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如果单纯从偏好角度考虑问题,则新的国会多数应该能够以往对方占多数所通过的议案,从而产生一种循环现象。然而现实中国会的立法过程却表现出相当大的稳定性,由此提出“阿罗不可能定律”。①因此他们通过制度因素来说明立法者在现实立法过程中所面临的集体行动困境。此种解释从微观角度入手,对理性选择理论加以选择性吸收,通过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在行为与制度之间搭建起一种特有的分析框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马修·D·麦卡宾斯(Mathew D. McCubbins)、加里·考克斯(Gray Cox)、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 A. Ostrom)、埃利娜·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和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等。基于这一流派中不同的研究视角,又可区分为模式、制度的博弈论模式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制度模式。诸种模式均假定:“个体是整治过程中的核心行动者,个体展开理性行动的目标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这种视角下,制度是形塑着个体行为的规则集合体,但是,个体对于这些由制度所建立起来的激励和约束能够作出理性的反应。”[7](78)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拥有一套典型的行为假设,认为行动者有固定偏好,其行为在满足偏好的过程中具有通过算计而产生的高度策略性。(2)将政治看成一系列集体行动的困境;个体单纯追求偏好最大化采取的行动在集体层面上带来的往往是次优选择;其他人能否做出补充性制度安排具有重要作用。(3)采用经典的算计途径来解释制度对行为的影响,强调对政治结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策略的作用。(4)通过演绎方式推导出一种模式化规范的制度功能,用来解释制度的存在。[7]( 56~57)制度的创建被认为是行动者为实现自身价值,在合作中获利的过程,从获利的角度解释制度的产生。

(三)社会学制度主义

社会学制度主义源于社会学组织理论。这一流派重视文化的作用,将制度形式与程序解释为文化实践模式传播的过程。针对理性选择分析模式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社会学制度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制度会影响行为者基本偏好或自我认同,乃至影响行动者对策略的选择。社会学制度主义中认知和规范的制度解释与理性选择理论的理性基础相对立,显现为制度主义传统在社会学中的延续和发展。它超越理性,通过组织采用特定的制度形式、程序或象征,使制度性实践在组织之间或国与国之间传播。社会学制度主义对于制度创建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在总体上,社会学制度主义的特点表现为:(1)所界定的制度很难与组织明确区分,不仅包括正式规则、程序和规范,还包括为行动提供“意义框架”的象征系统、认知模式和道德模板。(2)强调制度与个体行动之间的高度互动和同构性特征。对社会学制度主义者而言,制度不仅是策略性算计,还影响个人行为偏好和自我身份认同。个体与制度之间有一种建立在实践理性基础上的互动,个人有时甚至根据此种实践理性进行制度模板的修订。(3)采用“文化”的独特方式解释制度的起源与变迁。文化环境中的价值取向对社会合法性的作用促使组织进行某项制度或实践模式选择,即使有时对组织目标的达成产生的是负作用。文化不再仅仅是共享的价值和态度,而是已经成为制度本身,成为可以直接为行动提供模板的规范和象征。[7](59~61)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内在研究路径的不同,又被区分为规范制度主义、组织分析中的新制度主义和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三个变体。[9]代表人物分别为詹姆斯·马奇(James G. March)、保罗·J.迪马乔(Paul J. DiMaggio)和倪志伟(Victor Nee)等。

二、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的内在分歧

新制度主义三大理论流派都强调制度的重要性,都关注制度的起源变迁和制度与行为间的互动关系,每个流派也都试图阐明制度在决定社会和政治后果上所扮演的角色。尽管如此,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之间又存在差异。以下就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间三个方面的分歧加以分析。

(一)制度内涵的差异

新制度主义者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均纳入制度研究,但不同流派在制度内涵的界定上却不尽相同。瑟伦和斯坦默在《构建政治:历史制度主义的比较分析》一书中将制度理解为构成政治行动者行为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规则与程序,选举制度、政府间关系、政党体制结构、诸如工会类的经济结构和组织形态等均属此类。[10]在很大程度上将制度界定为“嵌入政体或政治经济组织结构中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程序、规则、规范和惯例”,范围包括从秩序、官僚体制的操作规程到对工会行为和银行—企业关系起着管制作用的一些惯例等,[7](48)将制度与组织所制定的规则和惯例相连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则将制度定义为“对理性构成限制的规则集合体”,制度建立起某种“政治空间”,“正是在这个空间之内,相互依存的政治行动者才得以展开行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学者通常从两个不同层面对制度加以研究,一种视制度为固定不变的和外生性的;另一种视制度为内生性的。[7](96)社会学制度主义的产生可追溯到涂尔干的结构理论和韦伯的合法性理论。在那里,对作为制度的组织理性以外的符号方面的关注来自组织社会学理论,所适用的基本假设是:“制度是一种意义系统,在制度内,组织和个体的行为依赖于意义的注入以及符号的运用”。[7](250)帕森斯将制度主义综合成一种现代社会学分析框架,视制度框架为一种严密的文化信仰体系,认为规则和价值而不是行为模式或社会关系构成制度;同时认为制度具有对社会性利益加以构造的作用,因而是一套组织的激励系统。[7](234~235)

(二)研究角度的差异

新制度主义不同派别研究角度的不同与不同流派理论假设不同相关联。在新制度主义理论中,制度不再是独立的静态实体, 而是嵌入到一定的运行环境中。制度运行于一定的政治环境中,制度与其政治环境间的互动是新制度主义全新的研究视角。在对豪尔和泰勒三分法的批评中,科林·海(Colin Hay)和丹尼尔·温科特(Daniel Wincott)从社会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三个流派之间的本质差异:“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社会本体论是‘算计途径’,社会学制度主义是‘文化途径’,……历史制度主义是两者兼而有之。”[11]在制度与行为关系方面,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坚持“后果逻辑”,属“目标驱动型”,通过演绎方法将注意力引向行动者之间的策略性互动对政治产出的决定性作用。社会学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则采用“适宜逻辑”,属“背景驱动型”,对诸种结构、规则、文化等对个体行为和偏好的影响展开研究。其中历史制度主义运用归纳方法,其研究视角下的制度不仅是行动者的背景,同时“在塑造政治输入和输出方面都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7](64.313)社会学制度主义则更多强调制度对个体偏好和自我认同的具体影响方式。

(三)研究层面的差异

如今,宏观、整体的政治制度不再是新制度主义者的全部研究角度,不同层面的中观和微观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重视。大多数历史制度主义研究采用中观视角,研究组织与制度之间怎样相互关联,相互关联的组织和制度又怎样反过来形塑相关过程和结果。历史制度主义有时也处理一些宏观层面的问题。与历史制度主义不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将个体能动性作为理论出发点,关注个体与制度间的互动关系,偏重于微观个体层面的研究,被称为“以行动者为中心的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则强调文化在组织层面的作用,将“政治决策描绘成是目的感、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的过程”,认为“政治是教育公民和改进文化价值观的工具”,“是对生活的解释”。[7](24.30)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相比较,社会学制度主义属于中观层面的研究。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关注短期的决策过程,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则关注决策和制度的长期影响。

表1是美国学者马克·D·阿斯平沃(Mark D. Aspinwall)和德国学者杰拉德·施耐德(Gerald Schneider)对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的差异进行的归纳和总结。

三、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的融合

新制度主义学派中流派众多,理论整合一直是这一学派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制度概念的界定不同,不同的理论假设阻碍着新制度主义理论的系统化和诸流派的融合。尽管如此,归属于新制度主义理论体系的各流派依然具有共同特征。2002年,英国学者维维恩·朗兹(Vivien Lowndes)提出了新制度主义的六个共同特征,分别为:从组织到规则;从正式制度到非正式制度;从静态到动态;从信奉价值到批判价值;从整体论到个体论;从独立性到镶嵌性。[12]承袭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提供了多元的制度研究途径,同时基于各流派单独进行政治研究所面临的困境和解释力问题,各流派逐渐放宽其核心假设,吸收和借鉴其他流派的思路和方法,由此而呈现出三个流派融合发展的趋势。

(一)强调制度因素是三个流派融合的基点

尽管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对制度的理解有所差异,但都认同制度的重要性,将之视为政治生活中的核心要素。正如马克·阿斯平沃和杰拉德·施耐德所言:“新制度主义者们分析问题的基本前提就是,制度影响着后果。”[7](309)盖伊·B.彼得斯认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各大流派的共同点可归纳为:视制度因素为社会分析的最佳出发点,认为制度为人们的行为创造了大量调节性规则,均将制度视为人们意旨的限制因素。”[4](155)在新制度主义者看来,制度确定了政治参与的主体、塑造了行动者的政治策略,并影响行动者的信念和偏好。反之,个人也在塑造和改变着制度。

此外,实证层面上的相互交叠也为三个流派理论的融合提供了可能。如历史制度主义者和社会学制度主义者都认为旧有制度是新制度产生的不可忽视的现实情境,都认识到非正式制度的重要作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共享了对行动者的现实假设,均认同利益的重要作用。正如凯思琳·锡伦(Kathleen Thelen)所提出的:在理论与经验之间、偏好形成的外在性和内在性之间、微观基础和宏观历史之间以及功能主义和制度主义之间,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具有共同点。[7](10-12)在社会学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之间似乎很难找到共同点,但面临现实研究的困境时,这两个流派的学者都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政治行动者非理性的一面。

(二)核心假设的放宽拓展了融合研究的角度

正如德国学者布鲁诺·塞瑞特(Bruno Théret)所言,在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研究中,三个流派都放宽了自己的核心假设。[13]历史制度主义更多强调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开始注意到观念在行动过程中的作用;社会学制度主义则将权力和利益纳入了分析框架。在研究中,“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行动者能够使自己的行为适应这些制度,并以一种策略性的方式来利用这些制度”。一些历史制度主义者也“不否认行动者有意识地创造出制度来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与社会学制度主义相比,历史制度主义强调的是结构和限制性特征,而社会学制度主义强调的是认知和文化特征,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文化和历史制度的演进就不可能分开了。”[7](327~328)

(三)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的结合使不同层面的研究有所融合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由于理论假设和研究途径的不同,在研究层面上缺乏一定的融合性,而历史制度主义则被部分学者认为具有在研究中与其他流派协作的潜力。丹麦学者克劳斯·尼尔森(Klaus Nielsen)认为,三大流派对话、交流和核心假设的放宽,使历史制度主义发生了革新,其他两个流派所关注的变量被纳入到历史制度主义新的理论支柱和分析视野中。[13](511)豪尔和泰勒认为,在新制度主义学派中,历史制度主义处于中轴位置,有些研究接近于理性选择模式,有些研究成果则倾向于社会学范畴。一些历史制度主义者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者共同强调行动者的短期性意图活动,另一些历史制度主义者则倾向于强调制度的长期后果,即制度对偏好的长期影响,这就与社会学制度主义者一道在关注内生,在分析制度与行为间关系时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态度。[7](311)卡罗尔·索尔坦(Karol Soltan)等发表的《新制度主义:制度与社会秩序》一文,详细探讨了将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历史—社会学制度主义融合在一起的新制度主义,称此种相互融合的新制度主义在关于合作、社会秩序和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更强的解释力。[14]

总之,新制度主义在总体上表现为对行为主义的矫正和对制度的重新强调,新制度主义中的诸流派由于受到不同理论领域的影响,在制度内涵、研究层面、研究角度和对本体论的认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三个主要流派从不同研究维度入手,揭示人类行为及其与制度间的互动关系,在对政治现象的解释上各有特色。新制度主义学派的三个流派在发展中既有所不同,又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15]在对现实政治的解释中,显现出“利益驱动下的理性、文化形态中的观念和作为历史集装器的制度”[7](14)都具有相应位置,表明研究分析中对任何方面的忽视都无法真实地反映政治的本来面目。三个流派的融合使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研究思路进一步拓宽,提高了新制度主义的可证伪性和科学性,从而推动了政治研究的发展。

注释:

①“阿罗不可能定律”是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J.阿罗(Kenneth J. Arrow)于1951年提出的,意即根据现有投票选举规则,不可能通过个体偏好次序推导出统一的社会偏好次序和令所有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米.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J]. 复旦学报,2001,(3).

[2]米. 当代西方政治科学最新进展——行为主义、理性选择理论和新制度主义[J]. 江西社会科学,2004,(4).

[3]Clark, William Roberts. Agents and Structures: Two Views of Preferences, Two Views of Institutions[J].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42, 1998. 245-270.

[4] Peters, Guy B.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M]. 2nd. Gosport, Hampshire: Ashford Colour Press Ltd, 2005.(19-22).

[5] Reich, Simon. The Four Faces of Institutionalism: Public Policy and a Pluralistic Perspective, in Governance[J].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Vol. 13, No.4. October, 2000. 501-522.

[6]Rhodes, R. A. W. etc.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xvi.

[7]何俊志等.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46.

[8]Pierson,Paul. The Path to European Integration: A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Analysis[J].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29, No.2. April. 1996.126.

[9]马雪松,周云逸. 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发生路径、内在逻辑及意义评析[J]. 南京师大学报,2011,(9).

[10]Steinmo, S., etc.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2.

[11]Hay, Colin & Daniel Wincott. Structure, Agency an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J]. Political Studies. 46, 1998. 951-957.

[12]Marsh, D. & G. Stoker. eds. Theory and Method in Political Science[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2002.97-101.

社会调研的流程篇9

{3}根据《湖南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12》附表中的数据整理。

{4}Park R,E Burgess:“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4,pp.1-12.

{5}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6}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10年第2期。

{7}娄玮群、何雪松:《乐观取向、社会服务使用与社会融合:香港新移民的一项探索性研究》,《西北人口》2009年第1期。

{8}陆淑珍、魏万青:《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结构方程模型――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调查》,《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5期。

{9}余运江、高向东、郭庆:《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基于上海的调查分析》,《人口研究》2012年第1期。

{10}宋月萍、陶椰:《融入与接纳:互动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实证研究》,《人口流迁》2012年第3期。

{11}黄匡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指标体系构建》,《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12}周皓:《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及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12年3期。

{13}张春生、杨菊华:《应重视解决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11期。

{15}王崇彩:《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因子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1期。

{16}张文宏(2011)得到的上海新移民社会融合平均分为42.94,方差为18.00。

{17}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18}肖湘雄、傅宅国:《城乡结合部治理中社会协同保障机制研究――以湖南省湘潭市城乡洁合部为例》,《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社会调研的流程篇10

从自然背景看,华北地区十年九旱,尤其1972、1999、2000年华北大旱,出现了严峻的缺水局面,不得不采取“弃农、压工、保生活”的供水措施。从人文背景看,华北地区尤其是海河流域,人类活动强度之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之高为举世瞩目。20世纪60年代,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70年代后尤其1972年大旱,流域地表水不足,开始争夺地下水。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增加,水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超采地下水、争夺雨水。按照国际标准,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一般为40%左右。然而,目前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超过了90%。高强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该地区水资源供需严重失衡。目前,海河流域河川径流衰减十分严重。地下水亏空接近900亿m3。现状年缺水80多亿m3,主要靠超采地下水和利用不合标准的废污水来解决。

水资源的短缺不仅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而且还导致华北地区尤其是海河流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3]。突出表现在:

1.1山区来水大量减少,水资源量衰减严重

以首都北京市供水水源地的密云、官厅水库为例,官厅水库1955-1984年期间平均来水量11.3亿m3,但到1985-1995年期间平均来水量已衰减到2.7亿m3,仅为前者1/4。两个时期的流域平均降水量却相当(407.5mm)。密云水库来水减少的趋势也十分严重,相比1960-1979年段,1980-1997年的平均来水量已减少了4亿m3。山区水源地来水量的大量减少,给城市和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1.2地下水过量开采,部分地区已经枯竭

到目前,华北城市化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范围已近9万km2,占平原面积的70%。已分别形成了以北京、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唐山为中心,总面积达4.1万km2的浅层地下水漏斗区,其中1万km2范围的含水层已疏干;形成了以天津、衡水、沧州、廊坊等多个城市为中心、面积达5.6万km2整体连片的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枯竭直接威胁华北城市平原地区的安全用水储备,同时引起严重的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情况十分危急。

1.3河道断流,功能丧失

目前华北地区多数中下游河道枯竭断流,失去了地下水补给、输沙、排盐等作用。土地退化、湿地萎缩等生态问题十分严重。据统计,总长1万km的河长中,有4000km河道干涸。海河流域内194个万亩以上天然湖泊、洼淀现在大多已经干涸。入海水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年均240亿m3锐减为2001年的10多亿m3。海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已由开放型向封闭型和内陆型方向转化,造成河口泥沙淤积和盐分积累,河口自然生态遭到破坏,河口海洋生物大量灭绝。

1.4水污染严重

目前,水污染已由20年前的局部河段发展到现在的全流域,由下游蔓延到中上游,由城市扩散到农村,由地表侵入地下。据统计,近年来海河流域的废污水排放量每年高达60亿吨。官厅水库因水质恶化,被迫于1997年开始退出生活供水。流域内每年还引用20多亿m3污水进行灌溉,对浅层地下水、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

产生华北地区水生态环境变化有多方面原因,但核心问题是“水”,即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华北地区水循环系统发生了“不健全”的问题。例如,华北地区持续干旱引起降水(广义水资源量)的减少;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正在改变“陆-气水循环”的响应关系;城市化过程加速了深层地下水的消耗和水污染问题;流域中众多的水库、排洪工程建设改变了河流自然系统水循环的流路,减少了中下游地下水的补水与蓄水功能;社会经济活动的各种用水行为加剧了人工侧支水循环中的“耗水”强度[17],人类活动大量超采地下水大大降低了区域水资源的可再生性。

为了缓解华北缺水问题,人们通过各种资源转化技术和管理措施节水、通过跨流域调水增加本地的来水。与自然水循环系统相比较,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面对的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人工”侧支水循环作用也愈来愈突出。因此,开展变化环境中的华北地区水循环机理研究,认识“不健全”的水循环过程导致华北地区缺水、水生态环境退化的成因,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解决华北水资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的科学对策,是21世纪国家资源环境领域急待解决的重大国家需求中的水科学基础问题[4-6]。

3.华北水资源研究的几点反思

尽管华北水资源已经有了相当的工作,但是目前华北缺水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究其原因,除了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增长、人口压力大和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之外,有许多水循环与生态环境交叉的关键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不够。国家在解决华北缺水和遏制严重的生态环境退化措施和对策方面,迫切需要深层次的基础研究的科学依据。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目前,华北水资源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有[16-32]:

3.1华北山区来水减少的成因问题

近30年华北山区来水及水资源量严重衰减,其变化究竟是气候影响还是人类活动所为?华北山区人类活动用(耗)水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流域水循环有什么影响关系?山区业已修建大量的水利工程和水保工程,它们究竟在山区来水大量减少的变化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认识它们的作用和水源地保护的关系?这些问题过去研究较少,其中内在的原因和机制不太清楚。

3.2华北城市化地区水循环与地下水大漏斗问题

以人类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华北城市化水循环机理研究十分薄弱,严重滞后城市化经济发展、人口流动面临的集中供水、水污染、地下水大漏斗等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华北地区的地下水大漏斗主要集中在城市,这无不与城市持续性超采的用水特性有关。但是,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的可再生能力有很大的不同。如何认识城市地区浅层与深层地下水的变化机制?如何认识城市集中供水、补水和浅层与深层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何合理修复城市化地区深层地下水漏斗、防止地下水污染?等是急需研究的问题。

3.3平原农业区大埋深条件下“土壤水-地下水”作用机理

相比80年代,目前华北平原农业区处在与过去不同的大埋深地下水条件,土壤层水资源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大埋深条件下的“土壤水-地下水”作用机理以及地下水参数的变化问题研究还比较欠缺,直接影响农业节水和水资源评价的基础问题。

3.4对华北地区水生态环境演变过程认识不足

人类活动包括60年代在海河流域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对华北持续干旱面临的水生态环境退化过程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看待防洪、缺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统一的对策措施问题,存在相当大的争议。

3.5缺乏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生活-生产-生态用水”规律研究,尤其生态需水研究比较薄弱

关键问题是:华北地区现状条件相适宜的节水型“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构与布局?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华北地区的“生活-生产-生态”的用(耗)水会将发生什么的变化?如何估算华北地区的“生活-生产-生态”的用(耗)水,尤其是华北地区生态需水问题?

3.6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多维调控阈值与修复目标是个新的问题

华北缺水及其联系的生态环境恶化已是现实。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和与水相关的生态景观过程与格局,确定有利于地下水补给、控制地面沉降、防止海水入侵的地下水位、河道生态需水等多维调控阈值?如何确定适当的生态修复目标?是过去没有研究的问题。

3.7缺乏定量描述人类活动高强度作用下的流域水循环模型及综合集成系统

在考虑人类活动影响的流域水循环方面,陈家琦最先提出“人工侧支水循环”问题(陈家琦,1986),后来王浩提出“自然-人工”水循环二元模式的概念。但是,到目前为止,描述人类活动高强度作用下流域分布式模型研制,仍然是一个空白。在解决区域缺水与修复生态环境的决策支持问题方面,也缺乏将水循环变化和水生态环境演化耦合的综合集成仿真系统。

3.8针对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如何合理调配“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的问题,其科学基础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供水系统是由当地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水以及处理的回用污水等多水源组成,在地表水调节水库不足情况下,如何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多种水源的综合效益,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难题。其科学问题的难点是:解决华北缺水以及生态环境修复决策中合理调配的科学依据和准则是什么?如何将自然科学问题与社会科学问题统一到区域可持续发展层面,提出华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的支持?

4.问题与挑战

从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问题的国家需求的水循环基础科学问题看,最为突出的挑战有下列几个方面:

4.1流域水循环及生态环境变化中的人为影响因素的确定与量化方法

华北地区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发达。1980年以来华北地区的流域产流和地下水补给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导致了华北山区径流明显减少、城市化地区地下水大漏斗问题严重、区域水资源评价还原估算等困难。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识别流域水循环中人工侧支水循环的贡献,科学估算水资源量?如何量化华北地区水生态环境变化中的人类活动的贡献,剖析近五十年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是揭示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根本原因的关键。

4.2华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中的用水规律

由于华北地区特殊的地位和水资源限制矛盾,其用水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华北地区经济结构将面临重组与优势产业发展模式新的格局挑战。因此,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华北地区的“生活-生产-生态”的用水变化规律尤其是生态需水量估算,成为关键的科学问题。这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验,开展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与水资源的交叉研究。

4.3流域水循环与生态环境变化的耦合机理

华北地区缺水问题与目前生态环境恶化有直接的关系,涉及到地理、水文、社会经济多个方面。如何将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的流域水循环变化过程与所制约的水生态环境变化过程实质地联系?它们的耦合机制是什么?如何建立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水文-生态模型,定量复演变化环境中的流域水循环过程以及水文-生态变化过程?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4可持续发展与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节水-调水-用水”效益配置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如何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多种水源的综合效益,是问题的关键。目前,在多水源如何配置的效益评价问题上有相当多的争议。焦点是:如何确定华北地区未来的经济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协调华北地区缺水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和修复生态环境之间的用水矛盾问题?如何通过华北地区用水大户的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益?因此,从可持续发展基本准则出发,在前面四个关键问题(流域水循环、生态演化、社会经济用水以及它们综合集成的系统规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华北地区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节水-调水-用水”配置的综合效益,是解决国家需求应用问题的关键。

5.展望

长期以来,华北地区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总是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和矛盾,尤其是近50年来。有否二者共享的协调途径呢?从宏观的战略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解决这对矛盾提供了准则。生态经济学的价值观为构建有利于华北地区自身环境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可能。为了真正解决华北缺水问题,提出有效的环境修复对策,除了要有新的思路之外,重视日趋严重水的问题的科学基础研究和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研究十分重要。

在未来的十年内,华北水资源已经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修复研究,可望在水循环基础研究、水生态环境演变及社会经济用水研究,和综合集成模拟、调控与修复对策研究三个层面上有所进展,系统关系如图1所示意。

水循环基础层面上,将会注重于:

(1)华北地区干旱及生态演变的气候背景研究

(2)华北典型山区径流变化及环境影响的水循环机理研究

(3)华北典型城市地区水环境变化与地下水可再生性研究

(4)华北典型平原农业区环境变化及水循环机理研究

(5)变化环境中的流域水循环及分布式模型研究。

在水生态环境演变及社会经济用水层面上,将会注重于:

(1)华北地区现代生态环境系统的形成过程与演变机理研究

(2)华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下用水规律研究和华北地区生态变化的安全阈值与修复目标研究。

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修复对策层面上,将会针对南水北调重大工程和北方节水问题,注重于:

社会调研的流程篇11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习领域之一,它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要求,又各有侧重。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课题研究类活动;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等设计类活动。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依托社区开展的公益性义务服务。

社区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志愿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形成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精神和情操。

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义务工作、志愿服务活动等公益活动;参加法规宣传、环保知识宣传、科普宣传等宣传教育活动;参加社区特殊人群扶贫帮困、敬老助残等帮扶活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经历与体验。

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实践操作等基本能力;学会交流、分享,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活动,班(团队)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校内活动;参观各类教育基地,开展各种专项调查,进行社区环境考察等考察活动;军训,学工,学农,学商,勤工俭学等体验活动。

二、认真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要积极组织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严格按照规定开足学时,开好课程。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传统以及当地课程资源情况,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进行整合与规划,开发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时要求。研究性学习共270学时,每周3学时。学生在三年期间至少完成3个专题研究。学校可采用弹性学时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与某学科教学或专题教育结合进行。学校根据学生的研究过程、研究记录、研究成果等情况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予以认定。

2.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有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研究学习相结合等三种组织形式。一般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小组成员应有三人以上。

3.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体验阶段和总结表达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准备阶段。本阶段在师生共同参与下,一般可以通过讲座、网站、板报、访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动员,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启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如何收集相关信息,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等。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等。

(2)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①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②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开展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并用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记录实践过程。③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学生个人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在交流、研讨中,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3)总结表达阶段。学生要对自己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和获取的其他相关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除通过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形式呈现外,也可采用召开辩论会、答辩会、研讨会,以及出展板、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呈现。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应通过口头宣讲等方式在全班展示。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既可由学校、年级、教学班统一安排,也可根据学校要求由学生自主安排。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种组织形式,主要通过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进行。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实施、交流反思三个阶段。在活动准备阶段要分析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的资源及需求,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安全知识培训、社会生活常识教育、活动记录方法培训等。活动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开展活动、记录活动事项、总结活动经验等。交流反思阶段主要包括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心得、进行活动评价等。

三、做好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

(一)学分认定原则

学分认定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特征,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中应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学时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要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学分认定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在对学生参加活动情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每完成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项目)、每参加一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都应将有关情况及时记入《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见附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完成的研究性活动进行评价。学校要对学生三年中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合格的,才能获得规定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程序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教〔2010〕128号)的有关要求执行。

(三)学分认定条件

学生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内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达到规定学时要求,完成至少3个专题(项目)研究,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15学分。学生热心参与社区服务,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在10个工作日以上,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2学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必须达到1周,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6学分。三年内,凡符合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条件的,总计可获得23学分。

四、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的领导,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提供政策、师资、经费、设备设施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普通高中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整体规划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结构,协调并督促所属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配足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校要立足实际,整合现有教师资源,逐步建设一支由专任教师与兼职指导教师组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要研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办法及标准。大力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确有特长教师的作用,鼓励他们向专职教师发展。充分利用目前高、中等教育教师队伍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吸纳社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员帮助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新晨

(三)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各地要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争取社会支持等多种方式,开发和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职业学校、大专院校、企业、社区、农村、部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条件。学校要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活动,主动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

社会调研的流程篇12

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生态学[4]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阶段.流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早期生态系统研究致力于发展一种详尽的、综合性的针对具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的研究,着眼于具体的小流域是怎样工作的,要求提供生态系统参数的信息并对生态系统进行实验性管理.现有研究从生态系统这一层次对其整体结构、功能和动态等基础研究并不深入,导致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预测和调控存在困难.从全世界来看,如何优化管理自然生态系统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是缓慢的.因此,关于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功能及调控机理的研究,仍是当前生态系统研究的重点.而流域作为生态系统,自然着眼于水-陆的相互作用,尤其是流域内不同生态系统之间信息、能量、物质的变动规律及流域内不同景观(高地、沿岸带、水体)间的上述关系.有着明确边界的流域,流域地理学需要将两种(淡水和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研究相结合,或是其中一种向另一种的拓展.环境科学[5]是一门研究环境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尤其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就世界范围来说,环境科学成为一门科学还是近20~30年的事情.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也是科学技术领域里重大的研究课题.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流域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环境效应与环境响应,因此,环境科学是流域地理学研究中值得借鉴的基础.地理学与区域科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地域分异和人地关系的科学[6].它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系统.现代地理学发展和继承了近代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思想与观念,已经形成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等众多分支的科学体系.流域自古以来便是集聚人口、城镇、经济活动的重要区域,而今全球大河流域仍然是地球表层人口-经济-城镇最为密集的区域.流域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需要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命题,如流域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开发、利用、管理、保护、配置、调控有关的理论、应用技术与方法的研究等.区域科学[7]将区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进行研究的科学.着重揭示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区域矛盾和区域分异规律.它以区域为对象,将具体地域分为均质区域、节点区域和区域系统表象的依赖于空间的经济体,且经济体是具有资源——环境结构、人口经济结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地缘结构的地理单元抽象.2000年以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将其传统的资助领域geography更改为geographyandregionalscience,确定了区域科学与地理学的互补关系和作为一个科学门类的主体地位.区域科学创始人的WalterIsard说:“作为一门科学的区域科学,关心的是用各种各样的解析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或空间范围内的经济社会问题进行细致耐心的研究”.由此可知,区域科学对于流域的经济社会分析、空间结构、流域进化、流域开发与治理政策及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