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性研究的特点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2 09:12:11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篇1

(二)教育途径的多样性。隐性教育不似显性教育那样主要依靠面对面上课等的形式,以自上而下严肃的教学方式对大学生施加直接的影响,而是打破了传统的固定形式、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集中育的封闭式教育模式限制,使大学生在所有时空范围内时时处处接受到教育,所以我们说隐性教育是一种无课堂形式、跨时空的无处不在的教育。

(三)教育内容的丰富性。隐性教育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美国学者德里本曾指出:“在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中,来自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的经验的东西,与教给他们的东西一样多。”隐性教育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包括学校的硬件环境和精神文明软件建设,还包括大学生参加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和其它文体活动,这些方方面面的隐性教育资源,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层次对大学生施加全面的、综合的、潜在的、深远的影响。可见,隐性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分散不定的、灵活多变的、随处可见的。

(四)教育参与者的自主性。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相互理解,这才是充满人性光辉与人文关怀的教育,传统显性教育偏失的根源,在于对现实生活中主体需要的疏离。隐性教育是一种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自主性教育,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式的训导和灌输。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教育客体,而是自愿、自主的主体,参与哪种特定的活动、如何参与、怎样参与都由受教育者自主选择和自行决定,这就避免了因直接的、明显的、外部强加的意图而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从而使教育效果最终严重打折现象的发生。

(五)教育目的的激励性。隐性教育的目的是要唤醒大学生的潜意识进而养成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人的潜意识,有人把它比喻为海上冰山的水下部分,它难以感知,却是人行为的一种原动力。隐性教育就是要激活这一原动力。这种教育效果的凸现必定是日常教育量的长年积累与学生潜意识的升华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教育量积累中断或积累过程中价值观发生混乱,就容易出现“前功尽弃”的现象。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前功尽弃”的现象并不鲜见。因此在隐性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耐得住性子、沉得住气,使教育内容前后相继,在教育评价中不自欺欺人,用简单枚举法和纵横对比法说明整体教育效果,激活大学生的潜意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不足,让他们看到与同龄人的差距,向他们展示新的发展蓝图,使他们形成好的性格,养成终生受益的习惯。这需要我们树立潜移默化的思想,相信隐性教育的强大力量,相信教育对象的美好未来。

(六)教育形式的随机性。隐性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它既可以是一次轻松愉快的对话或聊天,也可以是共同参加一项活动,如听一场精彩生动的演讲,看一出寓意深刻的话剧,观一场精彩激烈的比赛等。为此我们可以说隐性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平时获得的各种素质教育其实都蕴含在无限的隐性教育之中。

与此同时,隐性教育也为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由于隐性教育具有个别性、隐含性和随机性等特点,恰好与当今大学生日趋增长的自尊、自制、自主相吻合,与时下大学生注重个人隐私、推崇自我、崇尚奋斗紧密相联。

(七)教育机制的综合性。一所学校如果只有班组里严格的纪律,而在操场、食堂、实验室等其它场合被允许纪律松懈,那么班级的纪律要求很难使学生受到制约,他们在班级的守纪往往只是一种条件反射行为而已。如果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可以例外的话,例如在实行禁烟的校园内教师可以毫无顾忌地抽烟,那么这个学校的教育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失去权威性。因此学校在隐性教育中应该十分注重教育资源开发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基本行为道德素养上,不仅做到师生一致,而且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楷模;在基本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中,要做到学科一致、教学、教育思想与办学思想相统一。

二、开发隐性教育资源的途径

(一)渗透隐性课程于显性课程之中。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这使得存在于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弥足重要。显性课程中的隐性课程渗透,应在把握课堂教学的知识性、系统性、严谨性、前沿性的基础上,在教育者的价值观念、教学态度、授课方式、个性特点与师生关系上下功夫,使整个教学活动在宽松、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进行,具有生动性、趣味性、愉悦性,引导学生在理性和感性的交汇中,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创新精神等的教育和培养。课程目标拟分为情意目标、认知目标和行为目标,隐性课程的目标可以重点充实到情意目标和行为目标中。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活动课程,开发存在于活动课程中的隐性课程,可以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人文修养得到提升。

通过专题辅导报告会、祭扫革命烈士墓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活动,把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知识蕴藏在主题活动之中;通过参与“校园文化节”、“文明宿舍”、爱心捐助等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展示自我、发展兴趣、发挥特长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隐性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通过举办科技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和开展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健全美化完善学校物质空间环境。对学校物质空间进行系统规划,可考虑以下几点因素:1.学校的自然环境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力扬长避短,做到净化、绿化和美化;2.建筑设计要美观实用,更要适合学生的心理与审美需求;3.室内设计要考虑光线、摆设以及学生的座位排列等因素;4.设施设计,图书资料、文体器材、实验仪器等方面物质设施的安排也应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5.色彩匹配,即校园内外建筑、花草树木等色彩的协调匹配;6.人物形态。正面积极的师生服饰样式,容貌特征,行为表现等人物形态也能潜在地促进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的构成。

(四)重视校园精神建设。校园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习得、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及精神风貌。重视校园精神建设,开发存在于校园精神中的隐性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强化知识、文化、道德方面的修养,培养良好的教育与自我教育意识,推进成才与自我成才的统一。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篇2

在进行石油地质研究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两个相近的词语,即规律与特征,这两个词语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表示不同地址要素的作用、样式、演化以及分布等,同时也用来总结不同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成果。尤其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成藏研究领域中,二者的出现更加频繁,例如油藏分布规律与油藏分布特征。由于规律与特征的表示范围比较接近,因此很多人在石油地质研究的过程中无法准确的区分二者真正的含义,本文就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1 理解石油地质研究征与规律的概念并辨析二者区别

根据字典中的解释,特征指的是特性、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其他群体与其他群体特点与性质的总和。规律又叫做法则,指的是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与本质性的联系,规律具有反复性,只要条件具备完善,同样的规律必定会重复出现。从二者的定义中不难发现,特征具有外在性、片面性、孤立性、当前性与静态性的特点;而规律具有内在性、全面性、联系性、历史性与动态性的特点,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初步区分、理解特征与规律。

1.1 总结石油地质研究中沉积特征并探索其规律

首先,以认识吉林松辽盆地梁家楼砂体过程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说明,1963年,在进行吉林油田的探明挖掘过程中,纯44#井的沙四段发现含油砂岩,该砂岩具有块状厚层的特点,并储存在深灰泥岩层之中,随着探明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砂体成因认识的不断深化,勘探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随着对梁家楼砂体特征的不断研究,分析该地区的沉积构造,观察该地区的岩心结构与分析形成的沉积构造,终于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之中,对于已有现象进行全新的解释,并探索发现过去未知的现象,虽然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中对于沉积的认识各不相同,但从整体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不断地探索发现相关规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对沉积特征的不断总结分析,反映出人们的认识从过去单纯的构造分析逐步过渡到体系分析,并有层序的进行层学分析,即从河道带状砂岩过渡到坡折带、透镜体与缓坡浊积扇,最终发展为低位扇,不断进行格架规律的分析与研究;从总结沉积的构造特征发展为研究、分析沉积的形态特征,最后不断探索其成因的规律。

1.2 总结石油地质研究中构造特征并探索其规律

吉林凹陷带与断裂背斜构造成因的总结认识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在成因认识的过程中,虽然对于断裂背斜构造的特征描述始终一致,但其形成规律,即动力学机制与动力学过程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

关于背斜构造成因的认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观点:边界断层形成背斜、拱张形成背斜、逆牵引形成背斜,或者通过断层的不断走滑分量产生花状结构,以及反转结构与调节结构等。这些认识虽然具有单体性与阶段性,但可以反映出认识的不断深化与进步,例如走滑形成盆地、伸展形成盆地、被动形成裂谷、主动形成裂谷等,人们对构造特征的总结从外力逐步过渡到内力,从几何学探索逐步过渡到动力学与运动学,从主要表现特征的认识过渡到探索其内在规律。

1.3 总结石油地质研究中油藏特征并探索其规律

油藏的分布规律有分布特征一直是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例如对吉林油气的分布特征一直在不断深化,从过去“五忽”的分布特征逐步发展为环状分布、相势分布、复式聚集分布等,从这些特征的认识中可以看出,人们的认识逐步从过去的样式分析转移到成因分析,从控制要素分析逐步转移到各要素的联系分析,从描述油藏特征发展为研究内在规律等。在规律的总结方面,也经历了如复式聚集、成藏组合体、油气系统与背斜控藏等。

在传统的油藏理论中,主要从成藏的分布要素进行研究,描述分布特征,例如油气复式聚集带、源控论等。随着探明工作的不断开展,以及石油地质研究理论的不断发展,逐步发现油藏特征与油藏规律之间区别非常明显,此外,油藏规律决定油藏特征,想要研究油藏规律,必须不断探索成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与作用发展,并进行动态的、定量的与历史的分析。

2 认识规律的基本方法

在确立正确的研究思路之后,便要努力形成最有利的工作方法,即方法论的确定。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石油的地质研究工作会受到区域特点的限制,因此往往要将多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因此,石油地质研究者要形成全局性的思维,用整体的态度来寻找切入点。通过学习、借鉴具有典型性的实际案例,来对不同地址单元、层次的石油地质研究深刻剖析,尝试发现规律,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当然,想要找到典型的实践案例则必须形成完整、全面的总体印象,才能确保“点”能够很好的体现面。如上所述,在对吉林石油所存在的凹陷组合体的探索过程中,相关研究者针对梁家楼存在地质简单、研究因素完整,且为知名度较高的油气盆地之一等特点,来选此作为典型事例,最终实现了很好的理论研究典范及以点带面思路的正确性。

3 总结

本篇文章对存在于石油地址研究工作当中的规律、特征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的阐述,表明了在石油地质的理论研究过程中,必须认清对规律探索的重要性。另外,不同阶段中,有时会因为客观条件的局限导致认识规律往往会存在片面性,因此,地质研究者应善于思考、主动探索,并正确认识和运用反向思维。通过对实际地域的凹陷石油地质进行分析,我们对运动学、几何学、动力学相对应的石油地质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陈中红,查明,陈建平,徐健,刘金友,代宗杰.断陷盆地烃源岩压实排烃的非均一性分析――以东营凹陷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02)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篇3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以问题探索形式为主,让学生追溯与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对问题的兴趣与生成意识,掌握对探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从而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研究性学习具有目的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当然它也应渗透于数学学科与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数学的高度抽象和应用的广泛,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从数学问题以及其他学科或实践生活出现的问题中选择并确定研究性课题,运用类似于数学科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去获取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精神,发展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可见,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的学习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亲自去发现、提出、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 它的功能在于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数学研究性学习既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它既有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特点,又有着受数学学科特点所决定的突出的特点.

1. 较高的抽象性

数学是最抽象的科学,是抽象思维的产物,以脍炙人口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为例.

在17世纪的东普鲁士小城镇哥尼斯堡有一条小河流经市中心,河中有小岛A和D,河上有七座桥连接着这两个小岛及河两岸B和C(见图1),居民经常沿河过桥散步,于是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人能否每座桥恰好通过一次(无重复无遗漏),回到出发点.

图1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众市民反复试验均未成功. 于是有人写信给当时在彼得堡科学院的数学教授欧拉,请他帮忙解决. 欧拉并没有亲自去桥上走走试试,而是将问题抽象化处理:把两个岛和河两岸抽象成四个点A、B、C、D,将七座桥抽象为七条线,于是问题等价地转化为能否一笔画出图2所示的图形,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图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我们的中学生的动手实践水平远远高于17世纪哥尼斯堡的市民,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感悟到欧拉那样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 广阔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就是开放性. 数学科学体系本身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开放性的,数学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开放式的思维和封闭式的表达相结合的数学特点. 很多开放性问题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但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绝不仅仅是问题的开放,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思维的批判性,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数学思维及开放性的数学观念.

3. 深刻的探究性

数学是具有创新意识的知识主体,知识主体培养创新意识的潜能需要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开发.因此,探究性是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核心. 数学正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中形成和发展的. 学生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获得探究过程的体验与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1. 建构主义理论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 另外,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更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对实际数学活动的操作、交流、反省等一系列的研究过程来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体验才能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力,才能学好数学和提高数学能力.

2. 再创造教学理论

荷兰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教授提出的再创造教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也就是说数学教育不能简单地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把数学教学当成一个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按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把前人已创造的数学知识进行重新创造. 当学生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时,他就能通过研究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创造能力.

3. 问题解决理论

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通过解决问题学习数学,早已成为当代各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思想. 数学研究性学习把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数学活动,并且把它落实到数学课程中,使学生在数学课程中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数学知识、数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步增长的目的.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

(2)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独立研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4)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科学道德.

(5)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提高数学实践的能力.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案例:(1)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一只蚂蚁沿着长方体表面爬行,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BC=b,BB1=c,并且a>b>c>0,试讨论蚂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A到C1什么时候路线最短,并求最短路线的长.

(2)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 教师让学生拿出课上自制的符合条件的长方体模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探索,并让学生以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实验成果,每组选出代表,提出猜想,验证猜想,上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生们也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这时教师可适时点评,对取得成功的学习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3)推广发展,深入探究. 在此基础上提出两道讨论题,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快.

①正三棱柱ABC-A1B1C1各棱长均等于2,M是AA1的中点,N为BC的中点,试求蚂蚁在柱体表面点M爬到点N的最短距离.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篇4

(一)课题立项研究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探究教学作为与知识授受教学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方式,由来已久。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由此可见,与以灌输、记诵、被动接受为特征的就教学体系相比,探究教学在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和评价观上均体现了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具有新颖而丰富的内涵。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要实施好探究教学却并非一件易事,往往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经常出现教学目标制定都是探究式教学理念,课堂实践中则是“穿新鞋,走老路”。灌输、记诵、被动接的本质并没有多大改变。这样想要达到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恐怕很难达到了。这中间的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是我们老师的观念没有根本转变。正是基于这种事实,我校于2010年12月申报了――空间与几何领域中“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并得以立项。旨在真正解决小学数学空间与几何领域中几何概念课堂教学中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得以改变;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二)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本课题围绕五个基本内容展开研究,即:“空间与几何”探究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学生能力发展的研究;小学生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旨在通过对 “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特点”“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发展学生能力的关系”“ 自主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探讨,不断完善“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性评价体系”,从而构建我校“学科教学特色”,真正凸现我校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特色,塑造富有个性的品牌学校形象。

(三)研究目标

1、成果目标

以课题研究引领学校特色的发展,全面构建我校的“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特色。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揭示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发展学生能力的关系。进一步凸现我校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特色:探索自主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特点;继续优化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开放性、探究性、智慧性。构建自主探究性评价体系框架。

2、教师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真正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学生观、教学观、知识观、人才观、质量观,促进教师在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中实现个性化的专业发展,使教师成长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3、学生目标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的学习习惯;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捕捉和发现生活、学习、大自然中的有价值的思维对象及问题;具有积极实践、乐于探究的愿望,能掌握独立解决问题一般方法;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精神和合作能力,初步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成长会学习会创造的智慧型人才。

(四)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篇5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思维开放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探究式学习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结果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所有问题应启迪学生充分思考,必须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例如,教学“研究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时,我们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有无与磁场强弱有关,与磁场方向有关,与电路是否闭合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等等。在判断猜想正确与否的途径上,学生提出了做实验、读课本、查资料、问老师等多种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开放性。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特征

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探索活动,一是要组织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等等问题,我们都不是先公开结论,而是指导学生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三是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调查访问等方法。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学生主体特征

探究式学习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因此,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体特征,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思考,自主实践,主动学习。

例如,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影响因素,再设计检验方式和途径,然后进行实践(实验)检验,最后写出研究报告。学生提出了温度、空气湿度、气候、液体表面积、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的质量、体积都能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等许多猜想,做了“比较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蒸发”“比较用电吹风吹和不吹的两杯水的蒸发”“比较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蒸发”等大量实验,查阅了管道输水、动物散热等大量资料,写出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探讨”“‘蒸发’研究实验报告”等大量研究报告和小论文。教学活动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特征。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教育特征探究式学习,是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索真理的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物理学研究方法教育的特征,对学生适时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初中物理教材中,潜存着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中的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压”中的类比法;“研究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中的推理法;“研究力的概念”中的归纳法。另外,实验、观察、假说、比较、尝试、模型、理想化、抓主要因素等,也都是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上述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篇6

一、重视过程:让“规律”探索自然行进

“探索规律”的教学,自然是以“规律”探索的过程为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精心设计探索活动,引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充分经历规律的探索与发现过程,无疑便成为“探索规律”的关键性一步。

1.整体感知,猜测规律

“规律”的得来,离不开对大量、丰富素材与数据的分析与研究。课始,林老师简要揭示了“周点”“面积”“内点”之后,便以周点为8,面积为4,内点为1的长方形为例,进行了巧妙变化――“如果面积改变,内点、周点的数量会不会改变?”“如果面积变回4,内点、周点会变回来吗?”一边追问,一边结合着钉子板上直观的图形及对应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分析。这一过程,我认为用意有三:一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内点”“周点”和“面积”三个变量之间的紧密关系,为接下来的深入探索提供了思维模型;二是让学生感受到所要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为接下来的分类研究创造机会;三是唤起探究欲望,激发探究兴趣。

2.分步研究,探索规律

面对复杂的问题,既要有整体思想,全面认识,更要有分步研究、层层深入的意识和能力。林老师让学生感受到了问题研究的复杂性之后,便巧妙破解难题,分步推进。“我们先来讨论周点改变,会不会影响面积?”引导学生围绕内点为1,探讨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此过程,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至少在练习纸上画了三个多边形,并进行了数据记录和分析,各个小组均顺利得到了:S=n÷2。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内点为2,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又以两人为一小组进行了探究。整个探究过程,教师高度放手,从研究素材的生成,到研究数据的观察与分析,再到研究结论的总结与表达,全部由学生来独立完成,科学有序,民主高效。

3.及时对比,总结规律

规律探索,离不开对大量素材和数据的研究与分析。在研究与分析的过程中,有一重要的方法,那便是对比。通过对比,便于寻找异同,发现规律,深刻认识。在林老师的课上,她多次引导学生对数据和得到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不断将规律认识引向深入。特别是每组汇报时,林老师都在黑板上记录下他们总结的关系式,无形间既默默强化了规律,又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了研究者不同、研究素材不同、研究过程和表达方式不同,但却得到了相同的“规律”。在变与不变中感受“规律”的必然性,通用性,体会到了数学研究的无穷魅力。

4.充分验证,强化规律

任何研究结论,都要在充分验证之后才会被进一步认可,特别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规律”,更需要引导学生充分验证。林老师在放手让学生分别探索了内点为1、内点为2多边形面积与周点的关系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得到的结论进行了及时验证。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对所发现的“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又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科学探究之旅,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研究精神。

二、关注方法:让“规律”探索科学有序

“探索规律”的教学,是以规律探索为素材,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经历探索过程,感受探索乐趣,积累探索经验的活动。在这样的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发现、总结与运用,自然也成为了“探索活动”教学的重任之一。

1.过程中自悟

好多有效的研究方法,都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自然而然发现并总结出来的。学生的探索活动,也必然会生成和积累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并为其积极创造条件。林老师在课中,多次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方法。当学生探索完内点为1的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后,林老师及时追问:“大家觉得哪一组的记录比较容易发现规律?”此语,问得妙!一箭双雕!她既是在引发比较,又是在引出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这一过程,唤起了学生对研究方法的关注,更在培养学生一种善于观察、勤于反思、重视方法的意识与能力。

2.互助中共悟

真正有意义的合作学习,不应仅仅是学习团队对知识的习得,而是还应在发现的过程中善于及时反思,总结经验,修正方法。在林老师的课上,她为学生创造了多次合作学习的机会,从4人合作探索内点为1的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到2人合作探索内点为2的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再到全班合作验证结论。在合作中,教师适时以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方法总结与梳理,不断让学生在规律总结的过程中感悟方法,积累经验。

3.必要时点拨

儿童由于年龄小,研究经验不足,因此,一些必要的研究方法有时需要教师及时予以点拨。林老师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结合研究进程,及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不管是“列表找规律”“用字母表示关系式”还是“假设―验证”等,都在适当时机,对学生的研究方法及时予以点拨、归纳,让学生在规律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关注方法、重视方法、完善方法。这样,让规律教学不再是仅仅为了得到规律的教学,而是让其承载了更多育人功能,很好地渗透了研究精神与研究方法的培养。

三、训练思维:让“规律”探索超越规律

语文教学,常以“明线”和“暗线”两种视角进行课文分析。我认为,数学教学同样也存在这样两条线索,即学习活动的行进过程为“明线”,思维训练的巧妙渗透为“暗线”。本课中,思维训练虽不是“探索规律”的基本环节和主要任务,但它却作为贯穿整个活动的“暗线”一直存在。在林老师的教学中,她结合探索进程,及时巧妙地予以了关注和渗透,让规律探索超越了“规律”。

1.归纳与类比

林老师的课中,4人合作探索内点为1的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2人合作探索内点为2的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这两个环节,都是先研究实例,得出数据,再在数据中提取规律,思维方式是归纳推理。到了内点为0、3、4、5……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却是先猜想多边形面积与周点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分组用实例验证是不是存在这样的规律,思维方式是类比推理。两种推理方式的运用,既确保了顺利、及时得到结论,又巧妙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2.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或同一个对象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的相同与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本课中,教师多次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规律。从周点相同(都为8)时,两个图形面积和内点数量的比较,到学生记录数据方式的比较;从发现内点为2的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时“为什么画出的图不一样,得到的关系式却都是一样”的比较,到最后分排验证规律后的整体比较,等等,时时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加深认识,训练思维。课始,引导学生感受“内点”“周点”和“面积”三个变量时,由于变量多,关系复杂,不便于研究,教师及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类(内点为1时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内点为2时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内点为3、4、5……时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既确保了研究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又渗透了分类思想。

3.抽象与概括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篇7

(一)内涵。探究式教学方法,又被称之为发现法或者研究法。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把原理教给学生,而是通过给学生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和研究下总结出学习知识的过程[2]。总体而言,探究式教学法重在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现学习的魅力。(二)特点。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有:(1)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提问,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得以激发;(2)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思维是十分开放的;(3)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在合作学习中互相讨论结果,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4)学生可以在反复思考的基础上不断得出更加准确的知识判断,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始终活跃的状态;(5)它是教、学、研的有机统一,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科研优势,学生也可以在不断摸索中对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将有利于形成一套新的研究方法理论。

二、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市场营销课程的必要性

(一)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体现的是新时期我国对合作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也可以不断锻炼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二)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一味地给学生传授知识理论,在现代化教育趋势下已越来越不适合了。它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且长此以往下去很容易使教师本身产生教学积极性减退的负面影响[3]。而在探究式教学法之下,学生会自主学习,教师也会在学生浓厚的学习氛围下提高教学积极性和教学能力。(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现代化教育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探究式教学法正好符合现代化教育改革中的这一理念,学生主动发现并探讨问题,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过程

(一)创设情境。在探究式教学方法之下,教师通过对某一专业知识点进行教学目标和进度的设计,并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工具和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的氛围中进入课堂学习。(二)启发思考。学生在探究式教学方法下,通过查阅和搜集相关的资料,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4],并对学习对象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教师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并将思维发生偏差的学生及时带回到课堂中来。(三)逐步深入。在探究式教学方法中,教师对学生特点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置与内容相应的学习目标。教师注重对学生心理特点的把握,为学生设置难度适宜的教学任务,避免学生因任务太难而产生消极心理。此外,在每个环节任务的设置上,教师应当做到循序渐进,让学生可以在成功完成任务的鼓舞推动下一步步对知识进行掌握。(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并不拘泥于一格,它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环境等因素,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针对某一营销满意度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小组划分的形式下进行实践操作,之后再将每组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最恰当的研究结果。

总之,教学方法一方面要有理论依据可言,另一方面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应用,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科特性有关系,也是现阶段教育改革趋势下规避传统教学理念弊端的必然趋势。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通过为学生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努力探索研究、教师在问题设置上环环相扣、由浅至深并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注重多样化的选择,最终将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地位,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合作、积极、探索、创新等精神,提高市场营销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葛志琼.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黑龙江教育(高教评估与教育),2012(3).

[2]马铁成.探究式教学法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25).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篇8

[2]高岩,等.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群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4(24):8-10.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篇9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有关研究

目前在国外幼儿探索研究中,早期的心理学家将行为主义学派思想应用于研究中,因此他们的研究便主要侧重于引发机体探索的动机,而达尔文学派则认为:探索更多的是由生物体本身的适应所引起的;美国生态学理论中也提到:儿童探索是学习生存的生物适应行为,是种系基因的倾向性引导婴儿很早就冒险离开父母亲,去获得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吉布森(Gibson.E.J.,1988)研究中主要趋向于分析婴儿的探索与知觉之间的关系问题,其研究认为:新生儿具有先天的内在探索外界的好奇心,其可通过各种方法或者途径去探索周围环境并主动积极的获取信息资源。可知度(affordance)成了婴儿探索的动力,并提出促进婴儿探索发展的原因就在于“全方位的观察”。可以看出吉布森强调儿童通过知觉的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农尼利和莱蒙德(Nunnally.J.C.Lemond.J.C.,1973)提出了孩子对陌生刺激的探索过程:刚开始时进行全方位的探索—视觉研究—对物体的身体操作和控制—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娱乐性探索出现(当陌生刺激变得熟悉时)—寻找更多的能引发探索的刺激。无论幼儿在何时碰到陌生的刺激都会重复这个过程。

(二)国内有关研究

国内对幼儿探索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非常零散,更多注重的是实际性操作。目前,上海市六所二期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幼儿园,如芷江中路幼儿园等开展了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幼儿园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上海市青浦区晨星幼儿园开展的《区域活动材料提供与幼儿探索—提供材料,增强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探索的研究》,实验得出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探索的材料具有以下特点:形似性、隐秘性、宽广选择的可能性、有操作障碍、新奇性、有物理变化;南京师范大学“田野课程”提出了“培养自主,鼓励探索”,主张幼儿是在进入、深入现场和情景中探索知识,建构知识的。

三、概念界定

幼儿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从事实际的探索活动,循着科学研究的流向去思索和操作,他们探索到的决不仅仅是表层的知识,而是科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精神,并能将探索到的这种方法和精神内化到自己的认知和品德结构中去,成为他人格中活生生的具有生命力的东西。

四、研究目标

本研究在澄清“探索”的定义,并对“探索”与“探索”的关系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3~岁幼儿在科学教育中出现探索情况及教师指导情况进行观察研究,以期获得第一手的实证性资料,对其作初步的描述性研究。

五、研究内容

本文重点探索了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点:

1、面向每一位学生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开发其潜力,让所有学生能够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新的教学理念设计应体现学科的实用性,而且让学生在探索行为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梳理我国目前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索行为研究实践现状,并将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与之进行有效的相结,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其创造性和主动性,让我们的科学课堂在探索中不断的升华。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相应的书本知识(教学内容),还应该利用教育模式及教学内容来开发学生智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探索生活奥秘”——生活启情,图画生情,音乐抒情,语言燃情,想象悟情,以此达到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科学教育保持较高的兴趣。

3、强化探索性

在探索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幼儿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表达与分享活动,培养幼儿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培养幼儿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幼儿在开放性学习的环境下,围绕探索主题,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主动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处理口,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加工处理信息,学习了恰当利用信息的能力。

4、倡导实用性

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导下,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更为“丰富”,“过程”将越来越繁琐,更需要幼儿充分发挥其探索意识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开展“以境促学”——媒体促学,故事促学,角色促学,以此来引导幼儿积极的开展探索行为,让科学教育不再枯燥、无趣,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及解决学习难题的能力。

5、营造趣味性

兴趣也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内驱力。为此,作为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科学教育探索行为研究,其通过设计形式多样教学模式,力求借助于多种感官参与下的学习过程,以达到在兴趣驱使下的问题探索与创新的过程。

6、适时反思探索性学习活动

当前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幼儿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探索,但无创新;有回答,但无质疑的现象。在家长、幼儿园和媒体都以不同的形式催促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匆忙成长的儿童也就成为压力下的儿童。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教师对探索性学习活动的认识不够到位,同时双主关系摆得不到位,没有给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幼儿对探索缺乏兴趣。因此,教师要培养幼儿对探索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探索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轻松愉快的良好学习心理氛围中,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学会知识,同时,让幼儿在探索中体验成功。

六、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研究者选择***市******幼儿园作为研究场所,该幼儿园是事业单位所属的中型幼儿园,在教学设施和软环境方面都处于中上等水平,以科研兴园为管理理念,幼儿园大部分教师都具有一级职称,幼儿园本身很重视教师的素质培养,能很好地领会探索性学习活动的内涵与特点,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二)研究方法

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搜集、查阅文献资料,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确保研究取得实效。

1.调查分析法。对***市几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的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其中访谈内容如下:对探索性学习活动的认识;探索性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体验的探索性学习活动的价值在何处;探索性学习活动中幼儿的反应;现存探索性学习活动的弊端;用什么方法可以改进教师在探索性学习活动中如何指导幼儿?等等。重点探讨幼儿园探索性学习活动教师的指导策略问题,了解他们对探索性学习活动的教师角色及指导策略的理解。

2.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注重搜集、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了解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就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探索行为现状与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理念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和研究。

3.案例分析法。以****幼儿园探索性学习活动的具体教学活动为研究案例,在此基础上总结探索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全部案例都来自教师的科学教学教案,其中有值得倡导的内容,也有通过反面教材提出批评和建议的内容,使论文更具实用性。幼儿园教师的第一手教学资料为本研究提供鲜活的佐证,教师的各项原始资料包括教师的教案、活动档案、活动结果分析等都是本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验教学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认真分析提炼,总结得出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探索行为与创设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规律,试图找出一些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探索行为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三)研究步骤

(一)探索阶段(主要工作)

1、课题准备。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一起讨论课题研究背景,提出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探索行为研究中情境创设困惑,以及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情低落等问题,确定可以研究方向。

2、研究前的准备。所以课题组成员总结以前的失败经历,讨论课题研究的方法,确定以“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这个突破口,研究幼儿科学教育中开发探索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3、制定设施方案。课题组成员完成课题立项并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实验教师写出学期计划,制定阶段性目标。然后课题组根据讨论意见,对课题方案进行“细化”、“实化”的修改。

(二)实施阶段(主要工作)

1、确定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探索行为研究中的内容点,实施“以境引情、以境促学、以境启思”的情境创设的方式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探索行为。

2、每一个课题实验老师每学期要上四到六节实验汇报课,课前要提交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后要汇报教学总结。

3、组织课题组教师写研究论文和优秀学生习作发表。

4、阶段小结,安排下一阶段研究计划。

(三)结题阶段(主要工作)

1、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组实验老师的课题观摩课,课后组织老师讨论,对课题研究如何向纵深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地讨论。

2、总结课题研究资料,收集各研究老师的研究材料。总编成课题研究成果集。

3、申请专家组对课题进行验收,做好结题工作。

七、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篇10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7)05004110

一、问题提出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已成为企业拓展生存空间、实现创新追赶的重要举措。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之路呈现“探索”与“利用”并存的局面。一方面,部分企业将国际化视为一种市场多元化战略,通过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销售渠道等方式来利用其技术和营销优势;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将海外市场视为创新发展的战略跳板,通过并购海外优质资产、搜索海外研发资源来探索建立新的竞争优势[1-3]。因此,对于国际化企业而言,组织战略决策的重要问题就在于确定如何在探索性和利用性国际化之间进行资源分配[4]。

目前,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虽然区分了探索性与利用性两种国际化战略,强调探索性国际化的实施重点在于跨国界寻求新的创新信息和互补资源,利用性国际化的实施重点在于跨国界转移和利用企业的竞争优势[1,5],并且突出强调实施国际化战略需要一定的冗余资源[6-7],但却并未指出组织冗余与探索性和利用性两种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具体关系。尽管组织领域的研究为在国际化情境下思考组织冗余与探索、利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借鉴,但仍留下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理论缺口。一方面,实证研究发现组织冗余与一系列探索活动正相关,如创新[8]、风险承担[9]、组织适应性[10]。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较高的组织冗余会导致自满情绪和风险规避倾向,使管理者在决策时患得患失,进而限制探索性活动的实施,转而选择实施低风险的利用性活动[11]。因此,关于组织冗余与探索、利用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理论谜题,需要从新的视角进行破解。

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从资源稀缺性和吸收性两个维度对冗余Y源进一步细分,认为冗余资源的稀缺性和吸收性会对企业实施探索活动施加认知限制和结构性限制,进而影响探索性国际化和利用性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具体而言,以中国国际化制造企业为样本,重点研究财务冗余(非稀缺、非吸收冗余)、运营冗余(非稀缺、吸收冗余)、关系冗余(稀缺、非吸收冗余)、人力资源冗余(稀缺、吸收冗余)对探索性国际化和利用性国际化的影响。

二、理论与假设

(一)基于探索与利用视角的国际化战略

March [12]在阐释组织学习理论时将探索定义为与搜索、风险承担、发现等相关的活动,将利用定义为与精炼、实施、执行等相关的活动。Baum[13]进一步指出探索是基于差异、计划的试验和实验所获取的学习,利用是通过本地搜索、试验性精炼和现有惯例的重复使用获得的学习。事实上,企业国际化包含探索和利用两个过程[1,5],这一点在国际化理论中也得到了验证。早期的国际化理论(如垄断优势与内部化理论)均假定企业国际化是为了利用所有权优势[14],而近期对于新兴经济国家的研究证实了企业国际化的另一重要目的在于探索发展所需的技术和互补资源[15-16]。依据这种逻辑,本研究认为企业国际化存在探索和利用两种战略选择,探索性国际化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广泛搜索新知识和互补资源的活动,重点在于对现有能力的更新和延伸,而利用性国际化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利用自身资源和知识的活动,重点在于对现有能力的适度修改和利用。

(二)基于稀缺性和吸收性的组织冗余

冗余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过剩资源[8]。组织冗余的获得可能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苦心经营的积累,或是计划失败导致的资源冗余。目前关于组织冗余对探索和利用影响效应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阵营[8,10-11]。一派学者认为组织冗余使企业能够远离“救火”活动,而专注于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思考。例如,财务冗余使企业能够在突破性创新项目上有的放矢,而不必过于担心项目失败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另一种观点认为较高的组织冗余会导致风险规避倾向,使企业不愿在探索性活动上冒险,进而增加利用性活动的实施。这种观点认为冗余资源少的企业更倾向于实施探索性活动,特别是在高强度竞争环境下,企业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实施冒险性的探索活动以寻求发展机遇[17]。

导致冗余与探索、利用这种矛盾性关系的原因在于理论上对于组织冗余缺乏深层剖析。依据资源观理论的逻辑,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所拥有和控制的各种稀缺的、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不可完全替代的资源[18]。Christensen和Bower [19]进一步指出资源稀缺性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和竞争优势获取的重要因素。由于稀缺资源很难被取代,企业管理者并不愿意过度消耗稀缺资源,而是选择尽量多保存稀缺资源,因此组织冗余的稀缺性会影响企业实施高风险探索性国际化战略的动机。此外,Sharfman等[20]认为组织冗余在吸收性上也存在差异。由于吸收性冗余资源往往具有特定的用途,管理者在部署这些冗余资源时常常显得无能为力,因此组织冗余的吸收性会对企业实施探索性国际化战略施加结构性限制[11]。鉴于此,本研究认为从资源稀缺性和吸收性角度看,不同特性的组织冗余对于探索和利用的影响存在差异。

(1)稀缺性组织冗余。依据资源观的逻辑,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稀缺资源。一些难以获得的原材料和人力资源往往是稀缺的;关系资本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因为关系资本的积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复杂的过程。鉴于稀缺资源的低替代性,管理者对于稀缺的冗余资源倾向于选择保存,而不是急于消耗,因而会影响探索性活动的实施。

(2)吸收性组织冗余。一些未被吸收的冗余资源(如财务冗余)可以轻而易举地用于其他用途。然而,由于粘附性和专用性等原因,有些冗余资源(如生产能力、专业技工)很难被转用于其他用途。因此,资源吸收性所导致的@种结构性限制使得管理者往往难以将这些冗余资源再用于其他用途,进而限制探索性活动的实施,转而选择实施低风险的利用活动。

本研究重点研究四种冗余资源:财务冗余、关系冗余、运营冗余、人力资源冗余。财务冗余表示企业拥有的流动资产的水平,如留存现金量[10]。虽然财务冗余对于企业非常重要,但却是一种非稀缺性资源。财务冗余可以在内部通过多种渠道生成,或通过外部市场机制在短时间内筹集[21]。财务冗余也是一种非吸收性资源,企业可以将财务冗余轻易分配到多个项目上。关系冗余表示外部关系主体给予企业的过剩资源,主要表现为供应商、顾客、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10]。与一次性的、交易性的合作主体相比,与外部关系伙伴的密切接触能够稳定降低企业的生产销售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带来可预期的金钱或信息收益[22]。关系冗余是一种稀缺的、非吸收性的资源。一方面,企业往往很难与外部主体建立持久的、忠诚的合作关系,这往往取决于企业的信誉和苦心经营。因此,关系冗余的获取实际上需要长时间的苦心经营和信誉积累。另一方面,企业在重新部署关系资源上却没有任何结构限制,能够将关系冗余应用于多种用途。运营冗余来自于没有用完或没有充分利用的生产经营资源,如过剩的生产能力[11,23]。由于运营冗余既不难获取,又不是组织所独有的,因此并不是稀缺资源,企业在部署运营资源时不会遭遇动机限制。然而,因为运营冗余往往是吸收性的,一般具有特定的用途,并且往往与其他资源一起形成共生关系,因而在短期内很难对其进行重新部署。人力资源冗余指专业化和熟练的人力资源[24]。激烈的竞争环境使企业认识到专业技工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专业技能人才往往难以获取(稀缺性)。同时,这些专业技能人才往往具有专门的用途(吸收性),通常仅适用于固定、狭窄的技术和产品领域,因而难以在企业内部重新配置。图1列出了四种冗余资源的吸收性、稀缺性特性。接下来,本研究将重点阐述财务冗余、关系冗余、运营冗余、人力资源冗余对探索性国际化与利用性国际化的不同影响。

(三)假设提出

1.财务冗余与探索性国际化、利用性国际化

如前所述,财务冗余是一种非稀缺性、非吸收性资源。因此,企业往往不会遭遇动机和能力限制来部署财务冗余资源。换言之,当财务冗余水平较高时,企业不会保存、而是倾向于在国际市场上利用其实施高风险的探索活动,以推动企业长期发展。财务冗余的非吸收性又使得企业能够轻松地将其部署到国际化探索活动上。因此,拥有较多财务冗余的企业往往倾向于在国际化市场探索新的竞争优势,而不屑于实施低回报的利用性活动。然而,当财务冗余水平较低时,此时企业倾向于保存财务冗余,规避实施高风险的探索性国际化活动,转而实施低风险的利用性国际化活动,即通过对现有产品进行略微调整、应用于国际市场以获取稳定的现金回报。此外,由于实施利用性国际化战略并不具有严格的资源限制,因此低水平的财务冗余能够满足利用性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要求。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a:财务冗余与探索性国际化正相关。

H1b:财务冗余与利用性国际化负相关。

2.关系冗余与探索性国际化、利用性国际化

关系冗余是一种稀缺的、非吸收性的资源。尽管关系冗余的非吸收性能够推动探索性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但本研究认为关系冗余的稀缺性会极大地降低企业应用关系冗余实施探索性国际化战略的动力。鉴于关系建立的难度以及实施探索性活动的高投入、高风险性,企业管理者在应用关系冗余实施探索性国际化战略时往往会投鼠忌器,担心战略失败会导致企业声誉的丧失,危及企业关系资本的进一步获取。因此,即使企业拥有较多的关系冗余资源,企业管理者往往会保护辛苦建立并很难再次建立的关系冗余资源。相比之下,实施利用性国际化战略具有较低的风险,不会对企业辛苦建立的关系资本造成损失,同时较高的关系冗余更能够保障利用性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实施。因此,本研究认为存在以下假设。

H2a:关系冗余与探索性国际化负相关。

H2b:关系冗余与利用性国际化正相关。

3.运营冗余与探索性国际化、利用性国际化

运营冗余是一种非稀缺性、吸收性的资源。尽管运营冗余的非稀缺性能够推动探索性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但本研究认为运营冗余的吸收性会极大地降低企业部署、调动运营冗余实施探索性国际化战略的能力。因为运营冗余一般具有特定用途,并且往往与其他资源一起形成共生关系,因而使企业在短期内很难对其进行重新部署。当吸收性资源很多时,企业应用吸收性资源从事探索性国际化活动必然意味着资源浪费,此时企业会选择止损,降低国际化探索活动的实施。行为经济学中关于“心理账户”的研究也证实,企业倾向于收益虽小但稳定的战略方案,而不是收益颇丰但风险巨大的方案[25]。依据这种逻辑,高水平的运营冗余会导致企业选择风险规避行为,依靠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来获取稳定的收益,即降低探索性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转而选择实施利用性国际化战略。因此,本研究提出下列假设。

H3a:运营冗余与探索性国际化负相关。

H3b:运营冗余与利用性国际化正相关。

4.人力资源冗余与探索性国际化、利用性国际化

人力资源冗余是一种稀缺性、吸收性的资源,这将会对企业实施探索性国际化战略施加动机和能力限制。本研究认为人力资源冗余的这种稀缺性和吸收性使得其对探索性国际化具有负向影响,对利用性国际化具有正向影响。由于实施探索性国际化战略意味着在未知领域耕耘,因此企业不会选择将适用于专业领域的人力资源冗余应用于高风险的、收益不确定的探索活动,而是选择在国际市场上利用专业人才的技能优势。此外,由于专业化人力资源在内部流动面临结构限制,因而使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将其用于国际化探索活动。因此,本研究认为有如下假设。

五、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本研究认为冗余资源的稀缺性和吸收性会影响企业的感知,以及对资源的配置能力,进而影响国际化战略实施。基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吸收性两个维度将组织冗余划分为四种类型,实证检验了财务冗余、关系冗余、运营冗余、人力资源冗余对于探索性国际化、利用性国际化的影响,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其一,财务冗余对探索性国际化具有正向影响,对利用性国际化具有负向影响。财务冗余属于非稀缺性、非吸收性资源,企业在应用财务资源时不存在认知限制和结构性限制。这意味着当财务冗余较多时,企业愿意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到高风险的探索性活动上,而不会选择追求短期收益的利用性国际化战略。

其二,关系冗余、运营冗余、人力资源冗余对探索性国际化具有负向影响,对利用性国际化具有正向影响。关系冗余属于稀缺性、非吸收性资源,运营冗余属于非稀缺性、吸收性资源,人力资源冗余属于稀缺性、吸收性资源。冗余资源的稀缺性和吸收性分别会给企业带来认知限制和结构性限制,进而阻碍企业对于探索性国际化战略的追求,转而实施低风险的利用性国际化战略。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

理论贡献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国际商务领域的学者意识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同时实施探索和利用两种战略[1,5],并且指出实施国际化战略需要具备一定的冗余资源[6-7],然而已有研究并未指出M织冗余与探索性国际化、利用性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进一步深化了该领域的研究,发现实施不同的国际化战略(探索性VS利用性)所依赖的组织冗余类型(财务冗余、关系冗余、运营冗余、人力资源冗余)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尽管组织领域的学者对于组织冗余与探索和利用之间的关系给予了充分关注,但却并未得出一致结论[8-11]。究其原因在于现有研究将组织冗余视为一个整体,并没有对组织冗余进一步细分,因而不能准确反映组织冗余与探索、利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资源稀缺性和吸收性将组织冗余划分为四种:非稀缺非吸收冗余、稀缺非吸收冗余、非稀缺吸收冗余、稀缺吸收冗余,并且在国际化情境下检验了四种组织冗余对探索、利用的影响,因而准确揭示了组织冗余与探索、利用之间的关系,回答了组织领域关于冗余资源与探索、利用矛盾性关系的问题。

本研究对企业管理者具有实践启示。谨慎的管理者倾向于保留一定的冗余资源以应对各种突况。然而,本研究进一步告诫管理者,对于倾向于实施探索性国际化战略的企业,需要留有较多财务冗余,而关系冗余、运营冗余、人力资源冗余要保持适当的量,因为过多的关系冗余、运营冗余、人力资源冗余会限制探索性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更进一步,对于倾向于经营关系的企业而言,应意识到尽管关系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与政府机构、顾客、供应商等保持过于亲密的关系可能会阻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探索新的知识和创意。

(三)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空间。本研究仅从组织冗余的角度研究了实施探索性和利用性国际化战略的前置因素,未来研究可以考虑进一步拓宽分析思路,从战略导向、社会资本等角度分析其对探索性和利用性国际化的影响。如关于战略导向的研究认为防御性战略导向倾向于选择实施利用战略,激进性战略导向倾向于选择探索战略,分析性战略导向倾向于整合探索和利用两种战略。因此,未来研究整合战略导向的分析思维能够极大地拓展现有的理论分析框架。未来研究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探索性国际化和利用性国际化对创新或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或者进一步剖析组织冗余在该过程中的调节效应。此外,本研究以上海、浙江、江苏、广州四地的国际化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因此研究结论的概化性值得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可以考虑扩大样本规模,或者选择其他国家的国际化企业作为样本,以进一步验证组织冗余与两种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关系。参考文献:

[1]MAKINO S,LAU C-M,YEH R-S.Assetexploitation versus assetseeking:Implications for location choic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rom newly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2,33(3): 403-421.

[2]TAN H,MATHEWS J A.Accelerate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leverage strategizing:The case of Chinese wind turbine manufacturers[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15, 50 (3) :417-427.

[3]THITE M,WILKINSONB A,BUDHWAR P,et al.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merging Indian multinationals:Linkage,leverage and learning (LLL)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6,25(1): 435-443.

[4]SIGGELKOW N,LEVINTHAL D A.Temporarily divide to conquer:Centralized,decentralized,and reintegrated organizational approaches to exploration and adapt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2003,14(6): 650-669.

[5]PRANGE C,VERDIER S.Dynamic capabilities,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1,46 (1):126-133.

[6]TSENG C H,TANSUHAJ P,HALLAGAN W,et al.Effects of firm resources on growth in multinationalit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7,38(6): 961-974.

[7]CUI L,MEYERB K E,HU H W.What drives firms’ intent to seek strategic assets b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 study of emerging economy firms[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4,49 (4) :488-501.

[8]NOHRIA N,GULATI R.Is slack good or bad for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 (5):1245-1264.

[9]SINGH J V.Performance,slack,and risk taking in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6,29(3): 562-585.

[10]KRAATZ M S,ZAJAC E J.How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affect strategic change and performance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s: Theory and evidenc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1,12(5):632-657.

[11]TAN J,PENG M anizational slack and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s:Two studies from an emerging econom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3):1249-1263.

[12]MARCH J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71-87.

[13]BAUM J A C,LI S X,USHER J M.Making the next move:How experiential and vicarious learning shape the locations of chains’ acquisition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45(4):766-801.

[14]DUNNING J H.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M].London:Allen and Unwin,1981:225.

[15]LUO Y D,TUNG R L.International expansion of emerging market enterprises:A springboar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 (4):481-498.

[16]呛剑陈劲.新兴经济国家企业国际化模式影响创新绩效机制:动态能力理论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4,32(8):1262-1270.

[17]KATILA R,SHANE S.When does lack of resources make new firms innova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 48(5): 814-829.

[18]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19]CHRISTENSEN C M,BOWER J L.Customer power,strategic investment,and the failure of leading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3):197-218.

[20]SHARFMAN M P,WOLF G,CHASE R B,et al.Antecedents of organizational slack[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 13(4):601-614.

[21]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企业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J].管理世界,2010(5): 118-129.

[22]孙理军.从全球价值链到开放式创新:低技术制造企业升级的理论基础探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 104-108.

[23]GREVE H R.A behavioral theory of R&D expenditures and innovations:Evidence from shipbuild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3,46(6): 685-702.

[24]MISHINA Y,POLLOCK T G,PORAC J F.Are more resources always better for growth?Resource stickiness in market and product expans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5(12):1179-1197.

[25]ZEELENBERG M,VAN DIJK E.A reverse sunk cost effect in risky decision making:Sometimes we have too much invested to gamble[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1997,18(6): 677-691.

[26]HSU C-W,LIEN Y-C,CHEN H.International ambidexter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small emerging economies[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3,48(1):58-67.

[27]张玉利,杨俊,任兵.社会资本,先前经验与创业机会――一个交互效应模型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2008(7): 91-102.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slack on exploring and exploi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Dimensions of resources rarity and absorption

WU Hang

(Business School,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01620, PRChina)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篇11

一、核心思想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共同研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人人参与,个个以主人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自主探究、共同研究的活动中,这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自探共研”活动中实现主动发展。

二、模式特点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探索,师生共同研究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模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1 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发展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

2 教学方式是在教师引导下提出目标、自主探索、共同研究的自主活动方式。“探究式”即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要学生个体探索与师生共同研究相结合,进行创造性学习。

3 师生关系是尊重主体,尊重差异的平等、民主、和谐的交往关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服务。

4 师生活动安排强调教师少讲,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5 教学方法体现知能统一,让学生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获取新知,灵活运用,掌握方法,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运用者”。

三、操作方法

1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是学习活动的定向阶段。教师采取启发讲解、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将疑问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矛盾,激发动机,迫使学生思维上路,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的目标。

2 分层指导,自探共研。这是模式的核心部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观察、实践、阅读、思考、尝试、练习等探究活动。在此基础上,还要组织好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共同研讨活动,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3 组织交流,归纳总结。此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对探索的结论进行归纳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并实现知识的内化。

4 引导实践,应用提高。教师要组织学生将探索归纳出的新知识、新方法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此环节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发展的过程。它的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好练习题,使其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启发性、典型性和创造性。

四、“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这是因为,第一,该模式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来没计的;第二,学生是在明确学习目标后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的;第三,学生学习的方式是自主探索、共同研究的自主活动;第四,结论的归纳也主要是由学生完成的。

2 有利于获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主体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主体对解决问题方法的领悟。而该模式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其核心是“自主探索,共同研究”,即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使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动眼、动情,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探索新知,获取方法,得到体验,增长智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篇12

小学生通常会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体现出特别好问的特征,因而说他们具有创造和研究的潜能。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可以满足小学生的这种特征,能有效激发起其学习的求知欲。学生对各种知识的认知大多来源于研究和探索活动,他们用自己适合的学习形式来学习知识,对其来说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真正有效果的学习形式,不是被动接受的形式,而是小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和吸收的过程。可以说,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形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采用研究性学习形式,能锻炼其处理知识的能力,他们可对知识进行自主的探索、体验、吸收和评价。研究性学习形式可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小学生与同学间的相互影响可大大提高其学习效率,并能极大地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构建是十分有益的。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和环节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有其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将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教学目标定为:建立小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小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的初步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探索体验积累,形成小学生爱疑问、乐探索、勇求知的动力。

研究性学习形式应让小学生学会用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使其能用数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应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的思维方法,建立数学的思维能力,从而建立自主动脑筋找答案的良好学习习惯,构建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体系。

小?W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形式包括五个环节,分别是:问题情境、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评价体验,这五个环节构成了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系统。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每个环节对小学生来说都是开放的,这些环节为小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索、展现和体验的时空。

三、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大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自主地去研究发现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自主和独立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通过小学生自主研究数学的学习形式,让其体验到自主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小学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本身就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作为评价基础,更多的是将小学生学习研究方法的能力作为目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