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探究的重要性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9 09:33:03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篇1

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不确定的,开放的,它富有一定时代性、生活性和变化性。也就是说探究的内容来源是广泛的、灵活的、开放的,既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只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又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都是可以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因此,我认为探究的内容宜少不宜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立足于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面向全体学生,精心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探究内容。

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

本课的教学内容有:面积的含义;面积大小比较的一些方法;面积单位的产生;常用的面积单位;以及面积单位的应用等等,教材要求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但是由于这堂课的内容比较多,又比较重要,而这些内容又都比较适合作为学生探究的内容。如果老师把这么多的内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逐一进行探究,探究的效果受时间的影响,可想而知目标的达成度并不高。教师和学生都被累得心力交瘁,课后又不得不花时间去补。如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大胆地对教材重新划分,把“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分开,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由于学生探究的时间比较充分,再加上教师的精心设计,让探究的内容变多为少,为实现人人能探究提供了条件。可以这么说,精选探究的内容是探究性学习得以成功的有效保证。

二、探究的情境要实而真

探究性学习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教学情境。因为在探究性学习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教师会非常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置身于问题的情境之中。这样做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有的教师盲目地追求探究情境的花俏、时髦,造成非数学因素太多,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维。

案例:《9加几》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一边有9只鸭子在河里嬉戏,另一边有5只鸭子,一位可爱的小朋友在数鸭子。这时,音乐响起,老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唱起了《数鸭子》,边唱边舞,学生也跟着摇头晃脑,一曲结束,学生仍然沉醉于优美的歌声和绚丽的画面之中,什么问题也没有发现。这样的设计,虽然说兴趣浓厚,但是这样的探究情境除了有华丽的外表、虚幻的对话外,对于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并没有多大效果。我们如果改为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画面:一条小河,左边有9只小鸭,右边有5只小鸭。老师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很快列出算式9+5。这样设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学生很快地提出了问题,为学生自主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效果非常好。

三、探究的空间要大而广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篇2

什么是探究?探究即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

课堂探究性教学的内涵:通过动手尝试、实践与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归纳与综合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性的规律,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观察、实验、思考、验证等探究活动,组织好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探索活动。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擦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体验“探究”的乐趣,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概念的生成

教学案例1:《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

课前叫同学们准备好一张矩形纸和小剪刀或小刀。开课伊始,我叫同学们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虚线剪下,打开后,叫同学们观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然后根据操作结果来探究菱形的特征。

评注:《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概括出菱形的特征,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理解数学,让已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体验成为科学的结论,进而理解菱形的概念并从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形成探究创新的意识。

二、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案例2:《日历中的规律》

探究性活动1:课前探究

问题①:日历的由来、日历的作用;问题②:月历表中的数字规律。

探究性活动2:学生探究成果交流

下图是2011年8月的月历:

问题①:日历中数字的排列方式中每一横行中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每一竖列中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②:在这个月历表中,十字框出5个数,这5个数之间有哪些关系?这个关系对其他这样的十字框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这5个数的和能是45吗?能是54吗?若5个数的和是50则十字框中是哪5个数?

问题③:问在这个月历表中,用长方形框出9个数,这 9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对其他方框成立吗? 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月历都成立吗?如果九个数之和是90,你能求出这个长方形中的9个数吗?

探究性活动3:应用反思、拓展创新

将上述月历表改成将自然数1~1001按如图的方式排列成一个长方形阵列,用一个正方形框出9个数,这9个数之和能否等于:①2008 ②2025 ③2016 ④2034?若可能,求出框中最中间的数,若不可能,说明理由。

探究性活动4:课后探究

日历当中还有许多规律,等待着同学们课后去继续发现。如:(1)今天是12月6号,星期三,请问:①再过8天是星期几?②再过20天是星期几?③2012年12月31日是星期几?

(2)除闰年之外,公历年中的每年第一天总是同最后一天的星期数相同。

(3)只要公历不是闰年,1月1日是星期几;10月1日也是星期几;4月1日与7月1日、9月1日与12月1日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世纪的第一天都不会是星期三、五或星期天;每隔28年公历中的月、日、星期的日子就会重复一次。

......

评注:日历表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图表,日历的由来、日历表中数字规律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为此执教者设计了一条具有趣味性、科学性、可行性的“任务链”,完成了“课前自主研究学习――课堂合作探究学习――课后自主拓展学习”这一系列步骤。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共享资源,互助合作,从做中学,在学中用。重视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在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实现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教学活动从封闭式的知识型变成开放式的智能型。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

三、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符合下述两条那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灌输的、死记硬背的:其一是合理联系;其二是实质联系。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要从新知识产生的过程设计问题,突出新概念的形成过程;从学生原有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而不是将公式简单地告诉学生;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类比、归纳、猜想等探究性活动得出结论,再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论证。

探究1:依次连结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做中点四边形。它是什么图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P128活动3)

探究2:依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探究3:依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探究4:依次连结正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探究5:依次连结什么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

探究6:依次连结什么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

探究7:依次连结什么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充分掌握四边形这一章所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强化沟通常见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三角形中位线等。使学生感悟出: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是什么四边形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重点地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归纳。这种归纳不是概念、性质的重复和罗列,也不同于一个单元的复习,而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一种知识概括。“概括”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它是通过对许多知识的提炼而得出的条理化、规律化的东西,学生亲历探究才能进行概括,经过概括的知识易记、易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案例5 :如图1,在ΔABC中,∠C=90°。在ΔABC外,分别以AB、BC、CA为边作正方形,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3 。探索S 1,S 2,S 3之间的关系。

探究2:如图2,在ΔABC中,∠C=90°。在ΔABC外,分别以AB、BC、CA为边作正三角形,这三个正三角形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3。探索S 1,S 2,S 3 之间的关系。

探究3:如图3,在ΔABC中,∠C=90°。在ΔABC外,分别以AB、BC、CA为直径作半圆,这三个半圆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3。探索S 1,S 2,S 3 之间的关系。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篇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能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对学生的探究方法进行指导,创设英语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让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与英语知识的运用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再进一步激励学生对更深层次的知识进行探究。

现代高中英语课堂已经不再是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与引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教会他们怎么学习,怎么去探究,让他们在探究中有计划、有方法、有效率,进而提升英语学习能力。[1]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模式,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选择是否用探究学习方法,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实现高效英语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英语课堂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单一

新课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部分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有些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加注重在有限的时间内一定要完成教学任务,一定要把知识讲完,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这些重要的因素却没有认真考虑,进而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主动性与积极性,自然也会影响到高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二)教师的定位不清

魍秤κ越逃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将自身当成了课堂主人,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课堂上依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如果没有真正将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其实很多教学活动是非常难以开展的。没有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即使再卖力背单词,也不会真正掌握这个单词的含义与运用。学生被迫地接受教师“灌输”给他们的知识,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喜欢这种被逼迫的感觉,毕竟失去了自主性,学生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厌学英语。

(三)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科学、合理、客观的平均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完善的评价机制必然会影响到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质量。高中英语评价首先考虑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这并非是衡量一个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如果只是关注成绩,那么很大程度上又使新课程的改革回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去了。例如: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将学生听写单词、背诵课文等等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这种评价模式也并非全错,但是以分数论成败的评价模式绝对会让很多学生失去探究性学习的热情,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最终影响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2]。

(四)学生缺乏探究意识与能力

高中英语无法顺利开展探究性学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水平不行,缺乏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影响学生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的因素也比较多,主要还是因为课前没有进行很好的预习。学生没有进行预习就无法在课堂上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而课前预习的范围很重要,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让学生预习的时候都没有针对性,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正常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改进措施

(一)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必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这种“真正”的程度建立在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的程度上。有这样的思想意识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由此可见,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首先必须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明确教师与学生的定位。每一堂课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课前预习、课堂讲解、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等等重要的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进而保障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探究。

例如:教学Book6 unit3 “ADVICE FROM GRANDAD” 相关知识时,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有关青少年吸烟的视频放给学生观看,并同时创设问题情境:1.Does anyone in your family or around you smoke? 2.Is smoking good for our health? 3. If one smokes, what will happen to his health? 4.How can a smoker stop smoking? 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主动探究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设置问题情境,If your father smokes, how can you suggest him not to smoke? 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忽视,要及时引导学生根据提出来的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并且找到答案。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主导作用有多么的重要,不能直观认为只要在课堂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性学习活动当中,自己就算完成了教育任务。自主探究一旦失去了正确的指导,探究活动必然会失去方向。因此,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得策略者得天下,唯有正确的教学方法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3]。

(二)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英语课堂探究性学习开展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需要根据相关知识创设出合理的问题情境,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求知兴趣。通常学生一旦进入这个状态,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探究性学习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上文已经提到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也至关重要,而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必须关注。仅凭一个学生来探究学习活动是非常有局限的。个人的探究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能力有限只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一旦遇到比较难的英语问题,就需要学生与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探究。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融入合作学习的模式也是一个好办法。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合作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合作中敢于交流与沟通,掌握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才能解决更多疑难问题。

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要结合当前教学内容对问题情境进行精心设计。以Book5 Unit3 LIFE IN THE FUTURE 为例,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明确之后,教师要紧抓教学目标来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与参与积极性。讲解这个单元的内容,教师先不需要对未来生活进行叙述,而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想象自己五年或者十年后的生活,然后教师列出问题:1.When we are talking about our future life,what will we probably think of?2.What words or phrases will we use to describe our future life?在这两个问题的驱使下,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然后再以小M模式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与沟通,同时安排学生以采访的形式来开展小组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本单元的新句型、新单词、新语法。通过这种“先探究,后讲解”的方式才会真正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然会体会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只有当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设想问题,教师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辅导教育。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就会自觉地去记知识点,因为死记硬背导致无法灵活运用的局面就会大大减少,这样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自然会随之提升[4]。

(三)建立完善评价体系

高中英语课堂探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科学、合理、人性化评价的重要性,只有这样的评价体系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固然要重视,但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更要充分利用量化评价方法。因此教师不仅仅要关注最终的成绩,同时还要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表现与态度,了解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取得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进而保障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质量。

(四)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意识与能力

良好的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基础。教师应当以课前预习为出发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引作用。要多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课前预习范围、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预习热情。如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背景知识,收集历史、地理、文化等相关词汇,推荐优秀英语书目,报纸杂志与英语新闻网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提高知识获取能力以及信息筛选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三、结语

高中英语课堂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要充分认识到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当前课堂中实施存在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更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活动。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得更好,进一步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兰兰.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才智,2013(31):120.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篇4

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验探究,所以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具有极大的适用性和契合度。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的学习环境。一直以来,学生们普遍认为高中物理学习难度较大,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果都处在较低水平。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物理理论知识的教授和物理习题的讲解,课堂氛围得不到较好的调动,因此学生们就普遍缺乏对物理教学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与实验室实验探究没有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行相应的物理探究实践,极大地抑制了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力,因此对物理学科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物理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去,可以有效构建实验探究性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和探讨,激发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学习的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学的实践原则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坚持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根本性原则,尽力革除以往应试教育遗留的种种弊端和不足,秉承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逐步改变物理教师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采取一定措施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坚持课堂体验性原则,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实验器材,将实验探究性的学习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坚持课堂合作性原则,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行分组合作学习和实验研究的制度,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并通过经验交流,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1.探究式教学模式对物理教师的要求

物理教师依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对传统应试教育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与不足进行细致分析,探究后提出针对性策略,全面改革物理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及全面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落实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各个细节工作。物理教师在讲授物理理论知识时应注意变换和尝试新的讲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根据学校实验室条件,直接建立实验室课堂,同时教授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的具体规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应该主动意识到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培养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形成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逐步锻炼手动操作实践能力,加强与同班同学的实践经验交流和实验合作,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质疑精神,不寻找科学分析的方法,促进科学精神的养成。学生在课后要学会将物理课的理论与实验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通过互联网不断拓宽物理理论及实践操作的知识面,服务于自己的课堂学习。

3.课堂探究过程中的交流反馈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篇5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的教学采取的都是简单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从课堂的主导地位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要将应试教育思想转变为素质教育思想;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想构建具有探究性的物理课堂,就要将转变观念作为首要任务,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学生推向课堂的主体地位,才能确保探究性物理课堂的顺利实现,进而,也为物理课堂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二、多方面渗透,做好探究性课堂价值的展示

众所周知,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我们一直采取的都是“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模式,导致学生严重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本文就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到物理课堂当中进行概述,以期能够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1.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也就是说,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确保探究性物理课堂的实现。

例如,在教学《抛体运动的规律》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将粉笔从手里抛出去,请问,粉笔做什么运动?(2)思考:平抛运动的特点?(3)联想一下,一个粉笔从手中落下,竖直方向受什么力,有没有加速度,有没有初速度?(4)是否可以把平抛运动看成是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两个运动的合成,这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各有什么特点。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2.组织探究实验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效地开展实验课不仅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探究性物理课堂的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组织具有探究性的物理实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确保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教学《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我引导学生用重物、打点计时器以及纸带、复写纸片、电源、铁架台和铁夹、刻度尺、小夹子”等实验器材进行小组自主实验,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而且,也能确保物理学科的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篇6

【中图分类号】G633.6

新课程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以往的教师为中心变成了学生为中心。怎样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性课堂的构建对此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体意识体现了新时代对课堂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的重要表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培养高素质适应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也是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的特征

(一)、开放性

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首先,是思想的开发,不再限制于教师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的知识探究。教学目标由原来的知识性目标增加为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学习方式也由原来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其次,学习探究的结果和表达形式具有灵活性,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书面表达。再次,学习的方式可以个体独立学习,也可以多人合作学习。因此,从这一点来说,探究性课堂对于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探索性

探索性是探究性课堂的重要特征。探索性是指学习的过程以学生探索为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辅助的作用。探索性的特点也包容着创新性的特点。有探索才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创新。因此,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平台。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所以无论新教材还是新课堂设计情境都是重要环节。在探究活动中,随着探究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目标、新问题、新发现会不断产生通过探究,学生不断提出不同寻常、独特、新颖的见解,学生的创造火花不断得到迸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创造意识逐步形成。

(三)、差异性

探究性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因材施教,进行层次教学。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不可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求得学生的合理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在探究式课堂中。学生之间可以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同时,在探究式课堂中还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差异性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

二、构建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措施

(一)、创建和谐有序的课堂

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构建需要一个和谐有序的课堂秩序。和谐是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之间应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在实施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的思想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得到释放。其次,教师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因为民主、平等而放纵了学生,要收放自如,这样才能使整个探究式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有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进度,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二)、分层次教学,关注差异性

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是构建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有效措施。分层次教学是指可以把教学内容、问题没置、作业布置进行分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对于层次低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层层深人。而作业的布置也是,不强求程度低的学生一下子达到高层次的水平,给他们没定一个目标.在完成他们自己的层次目标后进入下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在分层次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摘取到胜利的果实,对于学习就更加有信心了。这种分层次的探究式学习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而不是整个学生群体,更加关注个性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切实以学生为中心。

(三)、合作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合作学习也是构建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的重要措施。具体的作法是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最好以十人以下四人以上为一小组,小组成员按其学习能力的高低合理地搭配,以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个小组中要有组长、副组长、记录员、讲解员、问题员等,总之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对于组长可以教师任命,同学选举或者轮流负责。要求学生对每次的合作学习进行记录,组织安排好每次合作学习的程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突破自己,培养创新精神。在构建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导”的作用、组织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从探究中获得新知,获得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创新思维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心理倾向。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锻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探究性课堂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良好平台。

总之,探究性课堂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注的热点。探究性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深化学生的数学体验,养成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篇7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曾经提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形势下,自主探究性课堂构建已成为当今较为倡导的创新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有效的自主探究性课堂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探讨课题。

一、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性课堂建构目标

在初中教学阶段,数学课程以基础性知识教学为主,以培养学生基本数学素养为重要目标。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偏重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以传授型教学模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给学生带来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群体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构建自主探究性数学课堂本质上是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凸显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本真原理的重要性,让学生能从被动接受学习的角色向主动参与学习的角色转变。应用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激发自主探究学习的热忱,对于所学的数学课程能够自主设置学习目标、学习规划以及学习过程的节奏把控,完成阶段性学习目标后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从而极大提升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帮助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二、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性课堂建构策略

1.应用问题式导入教学模式构建自主探究性课堂

构建自主探究性数学课堂,首先需要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好奇心,因此,应用问题式导入教学模式能够通过有效的数学问题构建场景,将学生带入自主认知的轻松氛围,从而进行深层次的数学原理探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熟悉掌握,同时通过完善的备课过程来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例如,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针对图形对称方面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引导性提问来带动学生的好奇心,教师首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在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形有哪些”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给予了相应回答后,教师可以进行引申性提问,“那么这些对称图形有哪些共同点呢?”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式导入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互动和讨论中,从而打开数学逻辑思维,增强自身的数学素养。

2.应用小组协作式教学模式构建自主探究性课堂

数学学科是一门对于逻辑思维能力极其注重的学科,因此,仅凭借单纯的知识点记忆和数学原理背诵是很难真正掌握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同理,有效的数学教学不能仅依赖教师的传授式知识灌输,更重要的是学生群体的自主学习和参与探究。例如,在学习几何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一个教学难点。因此,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协作式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知识水平悬殊不大的小组单位,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空间物体设计任务,引导小组间利用纸片和剪刀自主设计空间图形的平面图,并鼓励学生在设计完成后动手折叠,仔细观察是否存在设计上的错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起到积极的引导性作用。通过小组协作式教学,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另外还能极大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来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3.应用情境创设式教学模式构建自主探究性课堂

数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课堂也需要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应用课堂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观察分析生活中会出现的实际问题。通过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有用性,帮助学生利用数学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这也是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热忱的重要途径。这可以通过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引导学生重视数学的实践,通过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来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

在新课改不断推动的新形势下,构建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通过应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数学应用意识,以帮助学生自主能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篇8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32-01

探究性教学是我们在新时期开展新的教学模式的形势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随着这种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我们也开始不断地总结其在教学中的相关经验。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探究性教学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思考过程,也更加关注学生本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针对我们的高中历史学科,有关探究性教学的一些基本技巧我们也做了一些全面的整理和总结。今天,我就来具体的谈一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开展课堂探究的基本技巧,希望可以给广大的同行们带去一点教学上的帮助,共同为教好我们的高中历史这门学科做出努力。

1.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师在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精心设计一些课堂教学问题,并尽量将这些问题编制成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跟随问题的步伐去思考,进而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是驱动教学的关键,因此,不论是我们的教师还是我们的学生本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要勇于发问,积极地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以及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师在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精心设计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在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可以遵循一个规律进行讲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找准这些基本的规律,把握好其中的重要知识点,指导学生依照这些知识点进行课堂探究,进而掌握好所学知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深刻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再根据探究教学的要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问题,进而将整个教学流程完整地设计出来。

2.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师在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探究学习的任务和目标

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师的指导程度以及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水平层次,探究学习可以分为引导探究、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三种层次。针对我们的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其中的引导探究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按照教师预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要配合好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自身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相对比较差一些。因此,在我们的探究性教学中这种引导性探究教学是一种低水平的探究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学习在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在我们的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值得学生去讨论的,例如一些重大战争事件带给人们的启示,以及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应该借鉴的一些内容等,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品质。第三种自主探究学习,是最高层次的探究学习,它特别强调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学生自行提问、自主选择探究材料和探究方法,这种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锻炼和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也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多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去学习。

3.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师在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地帮助学生梳理探究性学习的收获,让学生看到自己在探究性学习中的成就,进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任何时候教师的鼓励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认识到教师的重要性。针对我们的探究性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地帮助学生梳理探究性学习的收获,让学生看到自己在探究性学习中的成就,进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学生只有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进步,才会更加有信心去求知、求学,我们要把握好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进而,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这也可以为我们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做准备。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篇9

一、前言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教学的理念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这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师而言是一次新的教学探索。尤其是在教育关系的转变上,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的模式也随之而改变,物理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模式,而是更加多元开放的自主性课堂教学模式。物理学科知识构成了物理课堂教学的基础,但是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知识已经不再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体目标,传授物理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自主探究型课堂的理念和模式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物理学科教学的实践中。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成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自主探究模式的内涵及标准

“自主探究”是指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在课堂中进行具有自主性的探究、讨论以及问题分析。自主探究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为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作为教育研究的重点,并且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传统的课堂中,有些教师也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但是有讨论的课堂并不一定就是自主探究型课堂。自主探究模式要符合两个标准:1.学生具有自主性,也就是说,在课堂中,学生能够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去揣摩教师的观点。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就是权威,学生只能以教师的意志来探究。这种课堂并不是自主探究模式。2.问题探究的有效性,检验问题是否有意义,还需要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如果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也没有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这样的问题就缺乏有效性。很多时候,教师都是以标准答案来指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没有探究的意义了。

三、高中物理自主探究模式的实施方法

1.创设问题,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课堂的主体是谁?是教师?是学生?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与传统教学理念截然相反。因为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权威。在教学关系上,新课程的理念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物理课堂不仅是教师一个人的天地,而且也是学生学习探索的场所。新课程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堂参与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构建高中物理的自主探究课堂,就要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善于巧设问题,积极引导,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进行“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时,教师将灵敏电流计带入课堂,并且提问学生:“如果不给电流计通电,那么指针会不会转动呢?”很多学生想当然地回答:“不会。”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而是邀请几位学生进行“电磁感应”的小实验:“用条形磁铁向接有导线的电流计移动,移动的速度时快时慢,结果发生指针竟然会转动,而且转动的幅度与磁铁移动速度有关。”实验结果与学生之前的回答不一致。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就激发出来了。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参与性也更高。

四、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法,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效率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特征,构建高中物理自主探究课堂要探索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运用自主性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物理自主探究课堂并不是要加快物理教学的进度,也不是运用题海战术或者速成教育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自主探究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状况,尤其是物理学科思维和能力的提升。通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地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物理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进行“能量守恒定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运用Flas播放动能转化为势能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讨论以下问题:(1)实验中的小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2)分析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情况。(3)此实验蕴含了哪些物理原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能够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正确引导,将学生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整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对于提升物理课堂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小结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大相径庭。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以学科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向。然而,新课程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在教学关系上,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目标具有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特征,教学评价的指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发展。因此,构建高中物理自主探究课堂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探索物理学科教学的艺术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芳芳.高中物理新授课自主探究教学策略研究———以鲁教版必修三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16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篇10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94-02

一、思品课课堂开展探究教学的原则

1.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教学论虽认为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但它却否定了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将教学活动过于简单化了。这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使得学生过于拘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等表现较为严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探究活动的开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课堂活动为中心的主要形式,针对某些问题或课文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探究。学生参与课堂探究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2.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探究式教学,同以往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相比较,探究式教学更能激发、调动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有助于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好习惯。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师生共同创新,共同发展。

3. 形成知识的互补性。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能紧紧把教师和学生连在一起,学生和老师都能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疑问,但同时又都在倾听别人对某一问题的阐述。这样以来老师在倾听学生发言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并用自己的言行把探究引向高潮,同时也是在对课堂探究进行协调。老师和学生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形成了师生之间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形成知识的互补。

二、开展探究教学的策略

(一)合理安排活动场所,营造民主的探究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对一个人的表扬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因此,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的探究氛围。

我在尝试课堂探究式教学之初,曾发现这样的问题,每次学生的探究都不是很积极,气氛也不够热烈,有些只是在应付形式。起初以为是学生不行,基础不好,不会配合。然而,看到别的老师上课时,探究却是很积极的。于是,我就开始反思,是不是我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同时,课后我也找来学生了解情况,有的说“我跟我们小组的同学不太熟,探究不起来”,有的说“我们前面的同学,探究时要转到后面,挺不方便的”,还有的女同学说“和不熟悉的男同学在一起探究挺别扭的”……。综合学生反映的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一个对策:在我的课堂中,我对班级学生座位进行重新编排,让他们3―5人自愿组合,我再进行一些微调,把座位按方形排好,并且每节课都按这个顺序坐。没想到这一小小的调整,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此,在课堂上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大增,因为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是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所以探究起来比较融洽,学生的心情也为之改变,充满了激情,解决疑难问题快了,发现问题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二)创设问题的情境支撑点,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索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思想品德课绝不能是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纯粹的理论,而应该是让学生在情境感受中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因此必须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的体验升华为学生的自觉追求。这样才不会遭致学生的反感和抵触,达到预期的育人目的。教师应该多通过创设情境,形象再现生活场景,让材料和问题自然衔接,激发学生地问题探索欲,调动学生的思维动力,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的提问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可信,使材料和观点相统一。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激发设计灵感呢?我觉得以下三种途径可以起到抛砖引玉地效果。(1)让生活走进课堂。新课标明确提出:“思想品德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所以,要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的情境才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2)从教材中挖掘疑点,于无疑处生疑。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也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依据,教师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出问题情境,于学生“无疑”处设疑,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3)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发对理论的进一步思考并加深理解。知识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实践的,也要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实践中。社会热点问题通常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因此社会热点资源是教师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对于一名思想政治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教师若能恰当地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既可创造问题情境,又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和时代气息,彰显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和主动思考社会问题的良好习惯。总之,只有多思考、多创新,创设形式多样、灵活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升华蕴含于鲜活的问题情境中,才能让教学真正活起来。

(三)把握探究的策略关键点,保证课堂探究的实效性

俗话说,“眉毛胡子不能一把抓”,更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教学中对重点的凸显和对难点的突破是否成功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地重要指标,探究是教学过程推进和教学目标达成的手段,在探究时把握住关键点,达到一点而多通,甚至一点而全通的效果,这是探究实效性的有力保证。我觉得以下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把握探究问题合理的难易度。心理学认为,学习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思维是个体的内部活力。课堂教学只有启动学生的内部活力,从简单到逐步复杂,才能起到实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设置探究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只有问题的难易度合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

其次,确定探究问题适宜的广度和深度。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涵盖面广、纷繁复杂,所以教师的课堂探究问题既要做到重点突出,还要灵活把握,力戒面面俱到。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那只能是蜻蜓点水,不能使学生深人体会;同时也会加大学生学习的负担,造成不必要的智力浪费。要知道有时打十口浅井不如集中力量打好一口深井,这样才能在干旱季节也不愁没水喝。所以,在注意广度的同时,要重视挖掘深度。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透彻地理解问题,深入领会课本中所反映的本质性东西。挖掘深度,教师首先要明确教材到底有多深,做到心中有数;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超纲的不宜多挖。

再次,找准探究提问的角度并恰当地渲染探究问题的亮度。思想品德课要改变传统的“板起面孔教训人”的古板说教形象,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课堂设计上下功夫。在这点上如何有效提出探究问题也是一门硬功夫。提出探究问题无固定模式,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新鲜事物上的特点,适当变换角度提出探究问题,增加提出探究问题的新颖性,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所谓亮度就是教师提出探究问题时要注重讲究感彩,根据不同的内容,或幽默或渲染。要力求通过摒弃陈旧的提问方式,创造开拓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提问境界,让提出探究问题也能酣畅淋漓,血肉丰满。

(四)抓住探究问题的生成资源点,升华课堂探究问题的创造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新的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实验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提问已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节教学进程,也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教学内容、学习知识、启迪思维,更重要的是为了在一种多向互动且开放的状态中刺激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探讨与解决问题。在课堂中,因为恰当运用提问艺术对学生兴趣和思维的激发,以及良好的课堂互动交流的氛围,学生会思如泉涌,口若悬河,问题的答案也更加丰富多彩,争论异常激烈,产生了许多我们意料之外的惊喜,有的也许偏激,但很多却是对问题从纵深延展所产生的璀璨的思想光芒。教师能不能准确地抓住这些生成性的资源,将课堂的效果升华;同时在这种多向互动且开放的状态中刺激学生发现与提出新问题、探讨与解决新问题。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值得我们敏锐地去捕捉和开发。

三、思品课课堂开展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开展探究式教学,应该像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所谓“放”,就是老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让学生在平和的氛围中学有所得。

2.教师作为开展探究课题的组织者,要采用“抛砖引玉”等方法,尽快使学生进入探究课题的角色。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篇11

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必要引导下创设特定教学情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对特定主题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自主探究能力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一、高中和英语课堂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概述

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丰富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不仅削弱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动力,而且抑制了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另一方面,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与探究意识的培养,对于主动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往往围绕特定主题展开分组讨论、交流和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学模式的丰富与学生素质的培养,但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实施和评价机制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一方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主题设置和学生参与度等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教师为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设计的讨论主题难度偏大或不具备讨论价值,削弱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在合作探究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具体应用中,未充分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交流与成果展示等环节的具体进度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和缺乏实质内容。另一方面,在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中,过度重视对量化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合作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的考量,或是重视对小组整体的肯定而忽视对个体的评价。

二、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策略

针对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为充分发挥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各高校应创设特定合作探究情境,科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构建合理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一)创设特定合作探究教学情境

特定的教学情境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对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对学习效果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中英语教师应通过多媒体、讲故事或有趣的提问等形式创设特定的合作探究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方式引入高中英语课堂的合作探究式教学,不仅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文字、声音和视频等元素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合作探究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的The Olympic Games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奥运五环和著名运动员的图片,引起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然后利用What is the origin of the Olympic Games和Do you know the athlete who won a medal in the Olympics in China等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最后在创设的具体教学情境中开始课本内容的教授与学习过程。

(二)科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为充分发挥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作用,必须科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基础、课堂参与度和口语表达能力等学习特点科学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师对学习小组的划分应尽量做到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其次,为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基本内容设计趣味性、挑战性与创新性兼具的讨论主题。话题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主题的挑战性与创新性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最后,在坚持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主体性的基础上,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交流与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与帮助。这样既能够保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又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逻辑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六Global warming时,教师可以在对课本基本内容进行讲授之后,选择既贴近生活实际又具有一定探讨价值的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话题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与辩论,以深化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与具体运用。

(三)构建合理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不仅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和调整教学策略,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和学习信心的增强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促进高中英语课堂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健全与完善,各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一方面,在高中英语课堂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肯定性评价,多使用wonderful和excellent鼓励性语言,在重视集体智慧成果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进步与发展,调动其参与课堂的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另一方面,各高校在重视学生量化的英语成绩的同时,应将学生在合作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参与度、学习进步情况与口语表达能力等因素纳入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的考量因素。只有采用这种方式,才能构建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科学公正的评价。

总结:

合作探究式教学坚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互动型师生关系和合作型生生关系的建设。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丰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合作探究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培养出适应时代进步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各高校应利用多媒体等形式创设特定合作探究情境,科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合理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 汪九龄,陈绍安.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英语课堂[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2(29)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篇12

G623.2

一、前言

从目前小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实际来看,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首先应当积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并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对语文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加深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方法创新的能够有所侧重,并有一定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方法创新的整体效果。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取得实效,更好地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持和理论保证。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积极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1、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实际,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当重视师生关系的改变,应当构建新式的师生关系,鼓励师生之间通过加强沟通等方式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以平等的关系相处,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使学生能够积极吸收课堂内容,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当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有价值的沟通,保证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传达到学生的头脑中,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因此,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只有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才能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考虑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课堂教学的现实需求,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良好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表现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方式,对提高教学方法创新质量以及提高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积极实行探究式教学

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应当进行必要的探究式教学。其中应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是做好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方式。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合理设定课堂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设定问题,并根据问题的引导指导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进而保证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当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制定具体的提问方式,做到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问题。

3、把握正确的课堂教学原则,提高探究教学质量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掌握正确的探究能力培养原则,应当提高探究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并掌握全面性有效性原则,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与小学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满足课堂教学需要,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因此,把握正确的教学原则是提高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探究能力培养效果的关键。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1、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对小学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当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从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入手,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使兴趣教学成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兴趣教学来带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2、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兴趣教学过程中,应当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除了应当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之外,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兴趣点,有效地调整教学思路,做到贴近学生的兴趣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兴趣教学过程中,应当提高兴趣教学的针对性,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合理优化教学过程是兴趣教学能够达到教学创新目标。

3、合理控制教学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力

在兴趣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教学深度过深而对学生的兴趣教学造成不良的影响,应当在教学内容选择过程中合理确定教学内容难度,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兴趣爱好调整教学难度,使教学难度能够与学生的兴趣相适应,进而提高兴趣教学的整体质量。使兴趣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开展,达到教学创新目标。同时还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潜力的挖掘,使学生能够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启发,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当积极转变师生角色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其次,应当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从探究教学中获得有效的提高,再次应当合理进行兴趣教学,提高兴趣教学质量,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施雨红;;“真”,小学语文课堂的生命所在[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年09期

[2] 张红博;;创设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1年27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