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街道设计范文

时间:2023-07-04 09:24: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特色街道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特色街道设计

篇1

一、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根本依据就是人类的生活规律以及户外出行的基本需求,而景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取决于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的满意度以及直观的感受。所以说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心理需求等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街道的空间环境。而且,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更有结合当地的民风、民情来合理的规划景观,贴近人们的生活、贴近人文气息,充分体现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人性化特征。

2、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

受气候和地理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综合影响,每个城市都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而且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街道景观被赋予新的内涵。所以,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的结合当地的历史背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进行个性化的城市街道景观规划,展现当地城市特有的景观风貌、文化内涵和个性气质,体现市民的精神面貌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示出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文化的综合水平。

3、继承和发展文化传统的原则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不仅体现着市民日常生活的现实意义,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而且具有历史意义的街道景观,不论是在建筑形式、空间尺度色彩还是在文化传承方面,都能引起市民的强烈公民,增强文化认同感。所以,在具体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进程中,我们需要充分的考察当地城市的历史演变、文化传统以及视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价值取向等,在景观规划中融入历史文化传统,并结合现代经济文化发展,形成一种新的城市街道景观文化风貌。

4、整体规划性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规划性原则体现在空间形态的整体化以及街道布局的整体化等两方面,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城市的整体特征为出发点,对城市街道的景观空间的组合性质进行充分的调研,还要充分的考察城市街道的道路交通等客观条件,同时需要强化街道景观小区域环境的共性特征,如此才能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体现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特征,确保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以及经济实用性。

5、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长期发展规划,所以说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景观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景观建设的资源使用效率,综合评价城市街道景观对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带来的影响,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逐步的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观,建设和谐美好、经济实用的而又生态环保的城市街道景观。

二、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1、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目标

城市街道景观创作在提炼城市文化方面注意追求意境、个性、文脉和哲理,把握深刻的创造意识,形成新的城市环境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街道景观不仅对于城市的影响,而且对于城市中的居民以及外来人群的影响都是深刻的。具体来说,首先,要对城市的特征感进行体现,我国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对街道景观的精心塑造来达到对人们视觉和心理的满足需求;其次,要加深游客的认同感和改善市民的归属感。对于游客来说,城市街道就是一部可以读懂的书,而对于市民来说,可以有效促使他们对城市在心理上的归属感;第三,还可以深化人民的自豪感。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保持城市的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活力,可以明显激发人们的斗志、增强凝聚力并且加深人民的自豪感。

2、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广场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广场属于一种公众活动场所,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还能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所以城市街道广场景观设计应该突出人文气息,一般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设置一个主题广场,并配套的建设一些娱乐休闲的设施,供市民排练广场舞或者举行一些文化节、展览会、公益活动基金会等等。在城市街道广场上可以建设一些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雕塑,指示牌,融合城市的地域风土民情等多种元素,并赋予时代内涵,充分体现当地文化传承与发展,同时可以配置一些桌椅等,供市民下棋或者是喝茶聊天,营造一种轻松的文化氛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广场大屏幕,宣传城市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文化风俗习惯,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充分发挥广场的美好生活、传承文化、促进发展的多种功效。

3、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的绿化景观设计,不仅关系到城市街道整体的艺术欣赏效果,更关系到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目前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比较流行的是一种“绿廊”,它不仅具有防尘、隔音、净化空气的综合效果,而且还能将城市街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使得城市空间布局具有强烈的层次感和韵律感,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效果。然而,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以及组合上要特别慎重。具体来说,城市街道绿化植物的选择,要以当地的植物为准,尽量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被,最好是本市的花草树木来进行街道绿化,一方面可以显示地域植被特色,另一方面又能节约绿化植被的后期维护成本。而在绿化植物的组合上,要尽量体系季节色彩,形成一种四季分明的审美效果,同时可以充分的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用植被组合成一些特色文化景观,并配置一些标语和说明,体现城市街道的文化气息。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城市街道的层次感和色彩美,还能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更重要是能体现生态环保的功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是一个城市的市民精神风貌、风土民情、文化传统以及城市整体形象的综合体现。为了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我们必须立足城市现实条件,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创造出具地域特色、体现文化气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生态环保的城市街道景观。

参考文献

[1]龚鹏飞. 地域文化背景下中小城镇街道景观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

[2]宋佳. 地域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理论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4.

[3]姜小静. 赣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

篇2

【Abstract】Lingnan Ling North Road is the old city of Lingchuan City, traffic traffic trunk road, the county government plans to build it as a characteristic neighborhood. This article explores Lingnan Ling Road as a characteristic street, how to consider the various aspects of road cross-section, how to balance the various contradiction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proposed program.

【Key words】Municipal road;Characteristic street;Road cross-section design;Design concept

1. 设计背景

(1)灵南灵北路是桂林市灵川县老城区的交通次干路,现有路面修建于20世纪初期,经过10多年的使用,路面已经破坏严重,急需修复改造或重建。

(2)灵南灵北路在老城区的路网结构中起到中抽线的作用。该路网东有桂黄一级公路,西有西环路,南有滨江北路,北有北环路,中间有灵东灵西路与灵南灵北路相交,灵南灵北路的改造建设会对路网内各道路的交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从路网全局的高度看待灵南灵北路的改造设计问题。

2. 设计定位

(1)道路设计必须服务于街道的总体设计定位,因此,作者对灵南灵北路的交通服务功能进行了解析研究,认为灵南灵北路应为五股交通流服务:第一股休闲交通,指在灵南灵北路上逛街、购物、饮食及休憩的行人交通;第二股慢行交通,指灵南灵北路上的行人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自行车、电单车、微循环招手即停电瓶车);第三股动态交通,指环城路和三条横向干道的主动脉交通,及主动脉周围的窄密支路网的毛细血管交通;第四股静态交通,指环线内停车场交通;第五股甘棠江畔漫步交通,指环绕老县城街区南部和东部的甘棠江两岸的滨江观景区的行人交通。

(2)经过对五股交通流与灵南灵北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设计定位确定为:融休闲交通和慢行交通于一体,链接动静交通及甘棠江畔漫步交通的特色街道。

3. 设计理念及设计思想

3.1设计理念。经过对灵南灵北路本身的空间结构及所在路网结构的充分研究,设计团队确定采用三个设计理念:

(1)理念一:交通微循环交通微循环指由次干路、支路及等外路等狭窄道路组成的密间距的道路网络,因类似血液系统的微循环而得名。交通微循环是近年来国际上倡导的路网规划设计新理念,是防治交通拥堵和兼顾生活便利的有效方法。理念的核心是“密而窄的路网”。

(2)理念二:慢行交通一体化交通微循环指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建在同一平面上,并用盆景、树木或水系等各种措施进行软隔离的设计方法。适用性:该理念适用于老城区改造而道路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

(3)理念三:无碳交通系统(微循环公交系统+骑行道系统)微循环公交是指以小型公交车为运载工具,以狭窄密布的街^道路为运行线路,以主干公交线路为接驳对象而循环运行的公交线路。

3.2设计思想。

3.2.1设计的前提。首先以交通微循环理念为引领,疏通全街区内的路网,并链接街区外的干线交通。

3.2.2设计的主要思想。以本街道的功能定位和问题解决为设计目标;根据横断面设计的需要,灵活运用慢行交通一体化理念,以融合灵南灵北路的休闲交通和慢行车交通,并链接街道南端的甘棠江畔漫步交通。

3.2.3交通品质的提升。应用无碳交通系统设计理念,全面提升老县城街区的交通品质。

(1)微循环公交系统:以微循环公交理念为引领,以电瓶车微循环公交为工具,驳接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甘棠江畔漫步交通和灵南灵北路的行人交通。

(2)微循环公交路网及交通管理方案如下:骑行道系统:以休闲、绿色、自由交通理念为引领,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驳接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甘棠江畔漫步交通和灵南灵北路的行人交通。微循环自行车路网及交通管理方案如下:

4. 设计方案

根据上述设计思想,我们对道路横断面设计了9个方案,重点介绍三个。具体如下:下面先对现状的道路横断面型式进行介绍,然后提出横断面设计方案。

4.1现状横断面型式(现有道路横断面图见图1)。图1 现有道路横断面图现状横断面的优点:有(1)横断面人行道宽达9米,方便沿街商业活动、行人休憩;(2)路侧停车方便、安全。缺点有:(1)完全的混合交通路权不明确,交通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大;(2)现有树木树冠过大,阻挡观赏沿街立面景观的视线;由于现有的道路横断面型式具有不可弥补的缺陷,因此,对其进行重新设计具有现实必要性。

4.2方案一:双车道双向交通+ 慢行交通一体化(方案一横断面图见图2)。

4.2.1方案一说明:(1)本方案设计定位为休闲街和交通支路的混合型式街道,对称设计;(2)道路最中间是黄色单实线,其两侧有两条对向的机动车道,每条车道宽4米;(3)紧挨机动车道往外是宽1.5米的绿化带,绿化带以低矮灌木和花草绿化为主;(4)紧挨绿化带往外是宽2.5米的非机动车道;最外面的是宽7米的人行道。

图2方案一横断面图4.2.2方案一的优点:(1)采用了慢行交通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在同一个平面上,两者中间用盆景、树池、凳子、石球或小喷泉等方式进行软隔离,使其总宽度达9.5米,可为街景设计提供充足的空间;(2)弱化了道路的交通功能,环境优美,街道噪音、尾气、粉尘等公害较小;(3)能预防后期可能引发的交通拥堵。

4.2.3方案一的缺点:(1)不能随意停车,停车要绕行到附近支路或停车场;

4.3方案二: 双向四车道+慢行交通一体化(方案二横断面图见图3)。

图3方案二横断面图4.3.1方案二说明:

(1)本方案设计定位为交通次干路,对称设计。

(2)道路最中间是黄色双实线,两侧各有两条对向的机动车道,每条车道宽3米。

(3)紧挨机动车道往外是宽1.5米的绿化带,绿化带以1~2米低矮灌木和花草绿化为主。

(4)紧挨绿化带往外是宽2.5米的非机动车道;最外面的是宽4.75米的人行道,人行道上间隔种植3~5米高窄冠树木。

4.3.2方案二的优点:

(1)与方案一比,车道数多了2条,道路本身的交通容量增大;

(2)同样采用了慢行交通一体化一体化理念,拓展了人行空间;

(3)两个靠边的机动车道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为临时停车位带。

4.3.3方案二的缺点:

(1)人行道宽度只有4.75米,较狭窄,留给沿街商业活动、行人休憩和街景小品的设计空间很有限;

(2)与特色名街的设计定位不太相符。因交通功能较强,建成后会引来更大的交通流量,若路网修建不完善会导致严重的拥堵;

(3)交通噪音、尾气、粉尘等公害较大;

(4)雨、污水管道需要布置在快车道边,井盖易坏,维修不便,会影响交通。

4.4方案三:双向两车道+两侧骑行道(方案三横断面图见图4)。

图4方案三横断面图4.4.1方案三说明:

(1)本方案设计定位为休闲街和交通支路的混合型式街道,对称设计;

(2)道路最中间是黄色单实线,其两侧有两条对向的机动车道,每条车道宽3.5米;

(3)紧挨机动车道往外是宽3米的红色骑行道;

(4)紧挨骑行道往外是宽1.5米的绿化带,绿化带以低矮灌木和花草绿化为主;

(5)最外面的是7米的人行道。

4.4.2方案三的优点:

(1)设置了专门的红色骑行道,对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有促进作用;

(2)弱化了其交通功能,环境优美,街道噪音、尾气、粉尘等公害较小。

4.4.3方案三的缺点:

(1)不能路侧停车,停车要绕行到附近支路或停车场,因此,路侧乱停车可能性大;

(2)公交车往港湾式站台停靠时会与非机动车的行驶轨迹交叉,对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3)没有采用慢行交通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狭窄的街道空间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5. 方案选择思考

上述设计方案,该如何选择?作者认为,设计定位决定设计方案!因此,需要问两个问题:

(1)我们想要休闲街,还是交通干道?

(2)四车道能否解决灵南灵北路的交通拥堵?

篇3

市内一些街道仅考虑到道路交通的基本需求———对路面的要求,却忽略了街道两侧各项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例如交通标志、街道照明、供路人使用的设置等.另外,街道路边的遮挡围墙大多为缺少美观和装饰性的实墙,交通标志缺少系统的精心设计。

1.2街道景观设计缺乏地域性和文化内涵

经过精心设计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能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让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目前市区的街道景观设计,缺少地域性和典型文化特色,与钟祥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面貌不相符,此外,城市街道功能比较单一,城市街道缺乏个性.在空间上,街道两侧的建筑在外形、色彩、材料等方面比较相似,缺少体现城市特征的建筑

1.3缺少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钟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然而现有的街道景观设计缺乏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没有保留原有街道形成的风格与特色,割断了新增元素与原有景观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城市街道历史风貌受到破坏、历史文脉断裂、城市的人文色彩受到淡化、公共活动空间缺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钟祥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2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工作,旨在创造更适合人类居住、对环境更友善的人地关系.规划设计当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是寻求对使用者需求的满足和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钟祥市街道实际情况,在对其街道景观进行设计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2.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的环境主体是居住的居民,城市环境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互相交流的地方,公共空间和景观是供人使用的,在街道景观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满足人自身的需要,注重视觉的和谐统一是景观设计的重点所在.景观与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休息座椅的摆放要考虑到人们对私密空间的需求,并在休息区、座椅尺度、坡道、专用人行道、盲文标志、专用公厕等相关细节设计中体现出来,使街道景观成为大众娱乐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的设计原则

在国内各个城市中,景观设计手法及风格的相似化让一些具有民族及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日渐减少.在街道景观设计中要充分挖掘、提炼出具有地方特色、地域文化特征的元素,并从本地历史文化中寻找认同感,这对于展示景观的地方文化特色,增加本地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充分展示城市道路的人文美感

城市道路的人文美主要是指通过城市街道的文化特色及营造的人文氛围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文化美感.作为城市街道景观,它的人文美是与周围环境的其他建筑构成整体的人文景观所体现出来的,让大众能直观感受到城市街道景观所体现出来的特有的城市道路人文美感.

3钟祥市城市街道景观的特色营造手法

3.1结合得天独厚的楚文化凸显特色化街道景观

城市的特色通过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最能体现出来,因而把城市的历史文化充分融入到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最能彰显出城市特色.街道景观设计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应该体现出社会对文化的追求和大众共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街道景观需要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并凸显城市特色才能受到大众的一致认同.

3.1.1街道的表现形式及设计手法

对于交通性街道,适合采用以直线大半径的曲线为主,结合道路两侧的建筑和绿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的宽度相对比产生空间感受.在停车区域附近的墙壁上设计具有典型楚文化特征的壁画,让街道更具特色.步行街是交通性街道的延续,在设计手法上要注意收放的合理使用.可以在不加宽的地方设置一些园林小品如小型喷泉雕塑,适当增加街道的自然情趣.

3.1.2户外广告牌、雕塑小品及相关设施设计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步伐,街道广告逐渐在城市景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街道广告的主要作用在于宣传,通常尺寸都比较大,对城市的形象有着直观的影响,街道广告和景观雕塑小品的结合,不仅能节省空间,同时还可以增添不少的乐趣.街道雕塑小品以及功能设施应当体现自然、活泼的设计理念.街道两侧的户外广告牌最好由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具体街道的功能和特色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制作.

3.1.3街道设施近距离体现城市细部

街道设施在体现城市文明的同时诠释着城市的文化特征,是大众最近距离认识城市、了解城市的传载物.在钟祥市街道设施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景观造型手法与城市环境文化的一致性.钟祥历史文化悠久有着自己的特色风貌,因此在街道设施的设计中应体现出钟祥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点,这样不仅能够使钟祥市的街道设施具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是对楚文化的传承,使城市文脉得到延续.

3.2借用独特的楚文化建筑打造特色化街道景观

3.2.1建筑形式

人行进在街道的过程中,作为街道边界的建筑不是作为量块,而是作为平面表现出来的.因此,建筑的立面(包括的构件的比例关系,材料,色彩等)则是影响街道景观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在街道两侧建筑风格上凸显楚文化特征,使传统文脉得以传承和发扬。

3.2.2路面铺装

城市街道、人行道路面铺装材料的质感、色彩、图案在街道景观中能起到引人注目的重要作用.不同质感的铺装材料能影响到大众的视觉感受和行为,如采用青砖为主要材料的路面铺装能够衬托街道古朴的气氛,而采用鹅卵石为主要材料的路面铺装可以让人产生小巧和轻松的感觉.铺装图案就好似在路面绘画一样,它是打破单一的铺地形式,营造丰富的视觉效果的有效手段.所以如何选择以及选择什么样的铺装材料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根据不同风格的街道氛围采用不用质感、材料,做到与街道整体风格相呼应.对于铺装面积过大且长时间作为视觉停留的地方,铺装材料的选用就要与整体环境相统一,而且注意避免因变化过多给大众视觉造成疲劳.

3.2.3街道绿化

尽可能的充分利用有限的绿地来增加植物的层次,增加上层高大乔木的数量,尤其是树冠较大的树种,有利于形成城市线性街道绿化.乔木下方的空间尽量不要浪费,适当增加中下层灌木,这样既能增加植物的绿化量,还能起到很好的分割空间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的保护行人安全.具体操作中,注意充分利用好小尺度的绿化空间,打造出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营造高密度、高覆盖率的城市街道绿化效果.

3.2.4休憩小品与雕塑

作为城市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街道,如何设置休憩小品和雕塑显得非常必要.同时也是区分街道公共空间属性的重要手段.休憩小品和雕塑的造型应具有符号性和象征性,以此展现城市的格调、品位,传达城市精神文化的风貌

3.2.5色彩表现

结合城市主色调,与城市整体色调相符,街道设施色彩应该与整体色彩相统一.钟祥市街道景观色彩主要是以赭石色系和红色与黄色相结合的色调,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同时也是对传统古建筑的尊重,更能体现出钟祥市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通过对色彩的表现,让大众产生不同的历史感受,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并能让本地居民产生一种地方自豪感.例如钟祥街道两侧建筑、门头和户外广告牌的色彩运用均以红、黄色系为主,再现了传统的历史文化和古色古香的风貌.

3.2.6街道细节设计

尽可能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并在细节上体现人性化、人文化关怀,街道细节的设计能够直观的反映城市的内涵和品位.街道细节主要体现在道路缘石、散水沟、绿化防护拦、小品雕塑、照明路灯、休息坐椅等道路附属物的设置上.具体实施中,不仅要考虑到这些细节的基本功能,还需要结合其耐久性、美观性、功能多样性等特征.对出现损坏的路缘石和绿地护栏要及时的进行维护和更新,让城市街道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4特色街道设计方案

打造特色城市街道景观,需要我们合理开发和利用本市优势资源,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使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因此,设计者要在不影响和破坏原来街道景观的基础上,解决街道景观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钟祥市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打造特色街道景观,给街道景观设计注入新的内容.同时要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基础上,营建街道景观环境的生态化与整合感,进而凸显城市景观的地域特色,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繁荣.

4.1护城河步行街主题特色:建设历史老街

(1)尊重生态,沿护城河两侧建筑的阳台、窗台设置绿化植物进行点缀.

(2)对步行街各商铺门前进行统一绿化,分别设置花钵、花箱等组合式花卉,采用统一的花卉组合式绿化手法能够让整体街道显得更有情趣化,同时更加美观.

(3)充分利用商铺建筑上的照明设施进行空中绿化,可以悬挂一些比较小巧、精致的小花卉盆景.让街道的视觉层次显得更加丰富.

(4)一些面积较大的商铺建筑外立面可以适当的布置成一面绿意盎然的生态墙.

(5)对街道细节设施进行绿化布置,如沿街路灯、栏杆等设施上悬挂特色植物进行点缀.

(6)在步行街一些休息区域布置一些生动的景观小品或雕塑,对现有的街道花坛绿化可以适当增加地被植物的种类.

4.2莫愁湖路主题特色:打造花香之街

(1)将临近人行道一侧的绿地进行重点绿化,多种宿根花卉,结合色彩、形体打造花卉的世界.

(2)在交叉路口或景观节点处,设置具有地域代表性的雕塑,雕塑主体由花卉装扮而成.

(3)将沿街建筑的立面墙布置为花卉墙,沿街摆放花箱等种植容器.

(4)在行道树之间放置具有特色的种植容器种植花卉,在休闲座椅中间设置花箱.

(5)由上而下围绕沿街灯柱设置花带.

篇4

一、城市品牌战略与城市特色发展

关于城市品牌和城市品牌战略的概念,国外早在20世纪就已经形成,我国则在2000年以后逐渐引入国外的相关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张政与彭健的《城市文化品牌》(2003年) 以及相关的学术论文。

城市品牌战略则是根据城市品牌的建立,规划城市未来的品牌建设方向和发展思路,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品牌。城市品牌的建立主要是在当今城市发展“千城一面”的趋势下,建立城市自身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面貌。由此,可以发现城市品牌战略是城市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城市特色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城市自身的定位、城市文化内涵、城市视觉识别元素等都是城市实态的具体内容,都是建设城市品牌战略必须考虑的内容。

二、街道家具对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的影响

街道家具又叫公共环境设施、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街道设施等,英文名称street furniture,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融工业设计与城市景观设计等于一体的新型环境产品 。街道家具主要包括一下几类:①交通系统:公共汽车站等;②信息系统:电话亭、导示牌等;③购物系统:售货亭等;④卫生系统:公共厕所等;⑤游乐系统:游乐设施等;⑥休息系统:公共座椅等;⑦照明系统:路灯、景观灯等;⑧自助系统:自动售货机、自动售票机等。

街道家具是城市中直接跟人接触的物品,是体现城市人文关怀的重要终端,也是城市功能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街道家具又是城市视觉识别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街道家具是城市功能完善、人文关怀、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集此三个方面与一身的城市终端,因此,街道家具的优劣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巨大,是从功能、人文和形象方面的综合影响。

街道家具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巨大,良好的城市形象需要有良好的城市终端――街道家具来体现。但是对于建立城市品牌而言,良好的街道家具还是不够的,良好的城市家具体现的是城市良好的使用功能、人文关怀等,但要想体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和特色品牌,还需要有自己特色的街道家具,这样才能在各个层面展示出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品牌。其中,随着世界范围类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全球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城市品牌的建立均以每个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地域特点为基础,从而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品牌,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丹麦的哥本哈根、日本的奈良等。由此,街道家具由于其对城市品牌的独特影响,也理应跟着城市品牌走地域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地域特色街道家具对城市品牌的提升分析

街道家具走有地域特色之路,实际上是指街道家具在满足其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能从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城市定位等方面汲取灵感,既能使街道家具特色发展,又能增强和丰富城市的特色。如同样是以现代科技和经济为城市定位的纽约和东京,其街道家具的使用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一样而不同,纽约的街道家具如标识牌、座椅等同东京的有着完全不一样的风格。这样的有地域特色的街道家具直接明确了各自的城市品牌,不会使人感觉到纽约和东京是完全一样的城市。

有地域特色的街道家具对城市品牌的提升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特色街道家具体现城市个性

一件街道家具是城市中点睛之笔,一件普通的街道家具可能能从功能上满足人们的需要,如普通的一个路灯、一张户外座椅等,但是如果一个路灯、一张座椅没有任何倾向性和特点,这样的路灯只能是满足城市照明的基本需求、座椅只能满足休息的基本需求,而不能展示出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点,而一个有鲜明特色的街道家具则截然不同。

如北京鸟巢周边的街道家具,不论是照明灯还是景观灯,都是特色鲜明,以鸟巢的建筑创意为背景,综合展示出北京奥运会的精神,并以个性鲜明的形象体现出鸟巢的与众不同,成为北京市一张靓丽的名片,从而为北京整体城市品牌的形成提供重要的元素。当然,如果在鸟巢周边设置一般的路灯、景观灯一定能满足鸟巢照明的需求,但是这样的街道家具就没有任何特色,不但不能突出城市个性,反而会破坏城市的整体形象,破坏城市品牌战略。

因此,特色街道家具的设置,有利于体现一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个性,展现出一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发展理念。

2.特色街道家具提升城市特色视觉形象(城市VI)

街道家具对城市品牌提升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提升城市有特色的视觉形象,对应于城市品牌的概念,本文认为就是提升城市VI,也就是城市的视觉识别系统。当然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不仅仅包含街道家具,但是街道家具由于其包含类别的广泛性,对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已经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上述的鸟巢周边的街道家具就能说明这一问题。

同样,如果街道家具的设置是一般性的、随意的,那么就不会产生有特点的城市VI,反而会扰乱城市整体的视觉形象,破坏城市VI的系统性。一般意义上的视觉识别系统中主要表现元素就是标准色和特形图案,这二个设计元素只能在特色街道家具中体现,一般通用的街道家具在用色上、造型处理上考虑的是各个城市的通用性,不可能产生独特的视觉形象。而有地域特色的街道家具由于植根于每个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脉络,自然能产生与众不同的造型元素和色彩,因而能提升城市的特色视觉形象。

图2所示的是开封市街道家具的设计方案,由于开封市是我国“七朝古都”,历史文化特色明显,方案集中体现了中式元素的造型特色,用色上使用了能体现古都的古木色与青砖色,用色古朴、造型典雅大方。这一方案在造型和色彩上均植根于开封市的地域特点,体现的是中原古都的文化,所以在造型上端庄、规矩、大气、硬朗,用色上古朴。暗合了视觉识别系统的造型特色,从而能丰富和提升开封市的整体城市视觉形象。试想一下,在中国当下的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售货亭很多,并不是所有的售货亭都能体现一个城市的视觉识别系统,只有符合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城市定位的街道家具才能真正的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而这一点正是地域特色街道家具能做到的。

3.特色街道家具凸显城市特色内涵(城市MI)

街道家具在城市个性、城市形象方面的重要价值,仅是其对城市品牌外在的表达,同时街道家具在表达城市内涵层面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城市内涵是一个城市内在的、深层次的文化,是同人类的精神文明相挂钩的,因此,对一个城市的品牌建立意义重大,在本次研究中认为这就是城市理念(MI)的核心部分。

城市内涵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一切城市中能表达深层次理念的物质都能从不同侧面体现一个城市的内涵,但是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其实就只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物件。“说到经典的公共汽车,应道首推伦敦的红色双层公共汽车。它几十年不变,并且和红色电话亭、黑色出租车已经大本钟一样已成为英国的象征之一。” 作为英国伦敦城市品牌及其内涵的象征,最具代表性的只有这几件物品,因为红色双层公共汽车、红色电话亭、大本钟等代表的是英国人的城市记忆,别的国家、城市所没有的,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的。在这几件物件中,可以发现,红色电话亭、大本钟等其实都是街道家具。街道家具同人的接触最频繁,形成的城市记忆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图3所示的是波兰克拉科夫市(Krakow)在“第三帝国”时期建造的协和广场,由于地处昔日犹太人街区的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改名为“犹太英雄广场”。广场上的街道家具――椅子设计的灵感就是来自于犹太人的历史记忆。在第三帝国时期的一张旧照片上一个小女孩在广场上拿着一把下方藏有包裹的椅子,在当时犹太人总是带着他们最珍贵的财物离开。 作为椅子的街道家具,现在人们时常在广场上休息,坐在这些椅子上面,除去休息的最基本功能之外,这些椅子带给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城市的记忆、民族的记忆,以至于成为这座城市的象征,表达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及内涵。

试想一下,只有这样的座椅才能凸显城市的内涵,这是其他造型、种类的座椅所无法取代的,因为这样的座椅是独特的、有地域特色的。同样的作品还有很多,如北京大学俞孔坚先生为秦皇岛市设计的“红飘带”座椅凸显了中国的民族特色、荷兰人设计的“城市狗奇遇记”系列街道家具凸显了荷兰人保护动物的城市理念等。这些街道家具由于其特有的地域特色,凸显了城市的内涵,强化了城市的品牌。

四、结语:地域特色街道家具推动城市品牌战略

有地域特色的街道家具在城市个性、城市特色形象、城市特色内涵等不同的层面推动着城市品牌的形成,提升与强化城市品牌,因此,在城市品牌战略下应积极提倡街道家具的地域特色发展。城市品牌与地域特色街道家具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城市品牌引导街道家具的地域特色发展,地域特色街道家具强化与提升城市品牌的外在与内涵。这一关系值得学界做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政,彭健 著 《城市文化品牌》[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2]张小开,尚金凯 《城市品牌战略下的城市景观形象建设》 [J] 商场现代化,2010(4),Vol.607:60-61

[3]薛文凯 著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8

[4]李维立 著 《身边的艺术――英国公共设施的形与色》 [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069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