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毕业设计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03-13 03:33:07

汽修毕业设计总结

汽修毕业设计总结篇1

二.背景

根据权威部门,截至2016年11月底,山西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055667辆。而且这两年多,山西平均每天新增机动车1190辆左右。截至2017年底,太原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为 1450414辆,当年新车注册190874辆,注销登记17066辆。

2017年山西全省GDP为14973.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增速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557元。

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32元,增长6.5%,快于前三季度0.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7831元,增长5.2%;经营净收入2443元,下降8.1%;转移净收入6667元,增长16.2%;财产净收入2190元,增长9.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8元,增长7%。其中,工资性收入5462元,增长5%;经营净收入2824元,增长3.4%;转移净收入2337元,增长16.9%;财产净收入164元,增长10%。

太原市现有汽车维修企业近836家。

随着我省(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其中城市居民家庭用于交通和通信的消费支出增长16.36%,个人拥有的汽车数量逐年增多,对汽车维护和修理的需求增加。

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增加,汽车维修由机械修理为主稍带一些简单电路检修的传统方式,逐步转向依靠电子设备和信息数据进行诊断与维修。许多汽车维修设备生产厂家推出最新的专用检测设备和仪器,为机动车维修行业注入了高科技成分。有了这些专用的检测仪,就可以方便地探明汽车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准确判断故障所在,为快速地排除故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同时对维修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

(一)研究问题

由于本专业的不断发展,对未知的汽车市场人才需求,需要确认汽修专业的现状情况,市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1.掌握目前我县及周边地区汽车行业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了解并掌握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能力要求。

3.加强与汽车行业企业的交流,寻求与企业的深层次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4.提高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知名度。

5.锻炼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的社会活动能力。

6.工作岗位需求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分析、工作领域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7.确定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计划。

四.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方法是:

(1)对本专业的资料进行收集汇总;

(2)组织调研本专业的专业现状;

(3)确定针对本专业所涉及的企业调研的范围;

(4)确定采样调查的企业;

(5)设计调查问卷(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等);

(6)执行问卷调查。

五.调研设计

(一)调研总体情况

1.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主体为刚毕业的毕业生20人以上,企业5家以上,一线员工10人以上,一线管理人员10人以上以及部分中职院校。其中一线管理人员包含:

(1) 本地区4S店、维修厂等企业总经理、部门经理、技术总监、技术顾问、技术骨干等。

(2) 本地区汽车汽修厂或4S店,总经理、部门经理、技术总监、技术顾问、技术骨干等。

2.调研方法

(1)深入企业实地现场观察、考察。

(2)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访谈(见企业负责人访谈记录表)。

(3)发放调查问卷(见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

(4)网上搜索、书籍、报刊、杂志查阅。

(二)问卷设计

1.问卷类型

根据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消费群体和辅助消费群体)的实际情况,此次调研的问卷包括对汽修专业毕业生发放的问卷和对企业员工发放的问卷两种类型,其中对毕业生发放的问卷采取自填式,对企业员工的问卷以自填式和访谈代填式为主。

2.设计原则

(1)内容简洁明了,逻辑清晰。针对毕业生的问卷要言简意赅,针对企业员工的问卷要通俗易懂,问卷内容不宜过多。

(2)便于回答。针对毕业生或针对企业员工面访调查,不宜耽误他人过多时间而影响到受访者的生活、休息,因此问卷以封闭式的打钩题为主。

(3)目的性明确。问卷的问题应该覆盖本次调研的4个研究目标,从而保证问卷信息的有效性。

3.问卷结构

问卷内容包含:标题、说明、调研内容和被访者项目

六.现场工作以及资料收集

(一)调研人员构成及安排

1.调研人员安排:此次调研工作将本小组各相关人员联合成立专门的调研组:

(1)组 长:张丽凤(负责编制调研计划、设计调研用表、召开调研会议、控制调研进度、检查评估调研质量、统编调研报告)。

(2)副组长:范常盛(负责落实调研计划、汇总整理分析调查资料、进行费用报销)。

(3)成 员: 彭亮、李赟、梁卫强、田振芳、 靳炜、 叶美桃、王秀林、王金仙、乔露露、吕旭(负责行业企业调研、 简单分析调研资料)。

本次调研共有调查员12名。为方便调研工作的开展,具体人员及其工作安排如下:

(1)调研一小组:5人,分别是范常盛、彭亮、田振芳、叶美桃、王秀林(范常盛为调研一组组长)负责调研问卷的设计与修改、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工作及最终的数据处理和制定调研报告等工作。

(2)调研二小组:5人,分别是张丽凤、梁卫强、李赟、靳炜、乔露露(张丽凤任调研二组组长)负责调研人员的培训、实地调研工作的组织开展。

(3)调研一小组和调研二小组10名调查员以企业员工为调研对象,负责10家以上企业实地调研。

(4)吕旭、王金仙等2名调查员以汽修专业毕业生为调研对象,采取随机电话、网络、面访等方式,负责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发放不少于50份调查问卷。

(二)资料收集

调研所需的相关参考资料和既有研究成果有项目技术小组人员负责整理收集,收集方向和范围为:汽修专业现状资料,人才需求资料,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机构的统计资料等。

七.调研要求

1.人员要求:

所有调查人员,外出调查时要穿校服(没有校服的要求着装正统),要体现学校精神、展现文明风采,绝不能有损害学校声誉的言行举止。

本次调研工作意义重大,任务重、时间紧,各位成员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随机应变,确保调研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2.质量要求:

了解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并予以指导。

在调研中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普遍调查与典型分析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检验调查结束的问卷是否完整,有无遗漏,可否补救。

访谈时要注意内容的详细记录(如有必要可录音,供后续整理)。

八.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主要采取书面报告和口头讲解的形式。书面报告将对调研问卷中的每一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以便对专业建设以及企业前期的市场准备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书面报告结构包括:封面、目录、概要、调研目的、调研过程、结论和建议、附录。其中结论和建议是报告的核心部分。

九.情况、费用和时间

(一)企业情况

本次实地调研的企业主要有10家,具体名册如下:

序号

企业名称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具体地址

调研时间

1

2018.1.10~1.31

2

2018.1.10~1.31

3

2018.1.10~1.31

4

2018.1.10~1.31

5

2018.1.10~1.31

6

2018.1.10~1.31

7

2018.1.10~1.31

8

2018.1.10~1.31

9

2018.1.10~1.31

10

2018.1.10~1.31

11

2018.1.10~1.3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费用预算

本次调研的费用预算主要用于调研人员培训和调研活动开展两方面。具体费用安排如下:

项目

细项

费用(元)

时间(天)

参与人数

合计(元)

问卷设计及印刷

问卷设计

400

4

3

500

问卷印刷

1000*0.1

人员培训

场地及组织

400/天

3

20

1200

人员费用

加班补贴

60/人/天

7

20

20000

交通补贴

5/人/天

伙食

10/人/天

杂项

项目备用

1000

——

——

1000

总计(元)

——

——

——

——

21700

(三)时间安排

项 目

时 间

负责人员

内 容

调研问卷的设计、修改

2016/5/5

调研问卷的设计及试调研后的问卷修改

人员培训及前期准备

2016/5/6-5/18

1.调研人员的培训

2.调研问卷的印刷

调研工作开展

2016/5/20-2016/5/31

调研人员按安排各自开展调研工作

数据统计与调研报告

2016/6/1-2016/6/8

对调研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调研报告

十.调研工作计划

序号

研究任务

研究内容

调研方式

调研对象

调研时间

调研人员

调研材料

1

对汽修专业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汇总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特色、专业能力、专业现状、专业课程、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等

查阅、收集、分类、汇总

书籍:

网络:

2016/4/20-2016/4/25

书籍、网络

2

对收集汇总材料进行分析及确认调研对象

对汽修专业的资料进行专家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调研范围

讨论、分析、查找、确认调研范围

汽修专业毕业生范围

企业范围

2016/4/28

专业汇总材料、毕业生名单、企业名单

3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制作

针对总结的汽修专业的所需研究内容对毕业生及相关企业的人员制定调查问卷表

设计、制作

1.《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2.《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

2016/5/5

电子、纸质调研表格

4

对调研人员进行培训

对调研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培训

分工、培训

调研相关人员

2016/5/6-

2016/5/18

调研表格

调研形象

访谈内容

5

对汽修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

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专业课程、工作岗位能力分析、对母校的教学建议等

填写问卷调查表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

2016/5/20-2016/5/31

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6

对企业进行调研

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等

填写问卷调查表、访谈

企业一线员工、一线管理人员、人事访谈、总监访谈

2016/5/20-2016/5/31

1. 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2.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

7

调研表格收集、分类、汇总

收集毕业生以及企业的调研表,访谈纪录及调研照片

收集、分类、汇总

1.调研相关表格

2.访谈记录

3.调研照片

2016/6/5-

2016/6/7

1.《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表》

2.《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3.《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毕业生跟踪情况调查表》

4.访谈记录

5.调研照片

8

分别对调研表格内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讨论、总结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的相关调研表格和访谈记录

分析、讨论、总结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2016/6/10-2016/6/15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9

写调研报告初稿

写《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调研报告初稿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6/16-2016/6/25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3.调研讨论内容

4.调研总结内容

10

本专业教师讨论记录及总结

针对本次调研和报告内容进行讨论和总结

讨论、总结

以上有效材料

2016/6/25-2016/6/28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3.调研讨论内容

4.调研总结内容

5.调研报告初稿

11

编写《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编写《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7/1-

2016/7/2

以上有效材料

12

专家讨论记录及总结

职教专家、企业专家、课程专家进行汽修专业头脑风暴、讨论和总结,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计划

讨论、总结

本专业材料调研报告及有效材料

2016/7/3

调研报告及专业教师讨论材料及相关资料

13

编写《人才培养方案》

编写《人才培养方案》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7/5-

2016/7/10

以上有效材料

14

方案论证、学校审定和定稿

组织专家进行方案的论证,学校审定,和最后的定稿

论证、审定、定稿

1.《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方案》

2016/7/11-2016/7/18

1.《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方案》

十一.企业访谈提纲

(一)企业访谈简介

企业访谈旨在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主要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要求,本调研内容如下:

1.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分布;

2.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升迁经历;

3.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就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

4. 企业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

(二)访谈提纲

获悉贵单位在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有一定独到的见解和阶段性的成果,特我们前来拜访调研与学习,希望能得到一定思路上的借鉴和启示。感谢您的分享!具体访谈问题如下:

【人才结构类】

1.贵单位的岗位(群)设置是怎样的?即有哪些岗位分布?

2. 贵单位的岗位设置是依据什么标准或规范?

2. 请简单谈谈这些岗位的能力要求是怎样的?包括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3. 未来三年,贵单位最需要的是哪(几)类人才?

【人才现状类】

1. 目前在贵单位就业的人群主要来自于哪些途径?专业对口的占比多少?

2. 目前在贵单位就业的人群缺乏(或者需要进一步提升)哪方面的技能?

汽修毕业设计总结篇2

汽车维修行业是一门实践技能要求极高的行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我院在结合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对原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无法满足培养高层次高技术人才需要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实践经验得出“五环递进”实训教学体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首先学会汽车各部件独立系统运行规律,再掌握较复杂系统维修技能,到综合技能掌握。“五环”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系统。

一、“五环递进”式汽车实训体系设计理念

1.基于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模块设计

在汽车实训体系设计过程中,根据我院专业培养方向:中、高档轿车的检测与维修,第一职业岗位定位为汽车机电维修工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环节有机融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原则进行实训教学体系设计。

2.基于“任务载体”的实训内容教学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各实训教学环节内容的设计均来自于企业真实工作,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设计。

3.体现“课证融合”的实训考核体系实施

“课证融合”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职业考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实现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一致,从而将职业资格证及学校毕业证“双证”结合,使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实训课程考核上,以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实现课程成绩与职业资格认证成绩互认,避免了过去对职业技术课程的考核偏向理论化,实训项目考核与企业实际工作脱离的现象。

4.基于“五位一体”的实训教学过程实现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实行了讲、演、练、评、整五位一体的“五步”教学法。五步法具体内容:

(1)讲,按照企业工作内容标准讲解进行理论讲解。(2)演,对照标准教师进行示范操作演示。(3)练,围绕标准,学生在实训中心进行模拟练习。(4)评,教师围绕任务工单,结合企业标准,进行评价总结。(5)整,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工作任务完成后要清理场地、整理工具。

二、“五环递进”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体系构成

1.“五环”对应的技能模块构成

2.“五环”对应的实训课程体系设置

3.“五环递进”实训教学体系具体内容

(1)理实一体化的单项技能实训

这一部分主要学习的是汽车各总成、系统的每个部件的检修,如果将这部分的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教学,使学生无法一下子接受,将影响到学生的接受程度。现在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组合教学,使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进行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职业规范意识。并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通过实习及时得到实践,以实践帮助理解记忆理论知识。比如,汽车发动机有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在曲柄连杆机构教学过程中,单独拿一个曲轴、活塞连杆、飞轮、缸体进行教学,就显得非常抽象,现在将整个发动机放到理实一体化教室,让学生动手拆开发动机,找到相应部件。通过观察其结构、安装位置、连接方式,就能很清晰地明白它的功能,了解了这些后再进行具体的检修。掌握这部分内容后再进行其它内容的教学,最后形成发动机的整体结构原理、拆装工艺、维修教学。汽车底盘、电器、车身亦是如此。

(2)工作任务的基本技能实训

基本技能实训包括金工实训、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维护实训、汽车驾驶实训等,主要训练学生掌握汽车机械系统故障检修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等。其中汽车驾驶实训在假期进行。金工实训主要是钳工技能训练,钳工的基本技能包括划线、锯割、钻孔、攻丝、研磨以及基本测量等技能,首先掌握好这些基本操作技能,然后再进一步学习掌握好零件的钳工加工及产品和设备的装配、修理等技能,为之后了解和掌握汽车各零部件的装配与修理打下基础;汽车拆装实训根据汽车的组成部分分成发动机、电器、底盘、车身等四个实训项目。主要通过对整个汽车的拆装,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功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汽车维护实训主要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汽车的日常维护进行系统训练;汽车驾驶实训主要让学生能掌握汽车的使用技能。

(3)任务驱动的专项技能实训

专项技能实训是课内实践基础之上的专门化训练模块,也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专项岗位技能,重在培养学生汽车电控系统检修能力。比如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修,在发动机实验台架、或是实车上模拟出汽车各种故障现象,根据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工作状况(怠速不良、加速不良、不能起动等)进行系统教学。专项技能实训一般是按周进行的模拟仿真训练,时间相对集中,地点多在校内实训车间。车间布置采用实景、实物、突出职业氛围,实训项目全部来自于实际生产任务,体现真题真作。

(4)“双证”融通的综合实训

将汽车检测、维修综合实训与汽车维修工鉴定取证相融合,以汽车维修中级工职业标准作为训练目标,把鉴定的内容分解到各实训项目,并以鉴定成绩作为学生实训成绩,以技能鉴定通过率评价实训效果。“课证融合”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职业考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实现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一致,从而将职业资格证及学校毕业证“双证”结合,使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实训课程考核上,以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实现课程成绩与职业资格认证成绩互认,避免了过去对职业技术课程的考核偏向理论化,实训项目考核与企业实际工作脱离的现象。

(5)基于工作岗位的毕业顶岗实习

基于工作岗位的毕业实习即前两年在学校校内完成“五环递进”中前“四环”教学,第三年进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综合训练。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学校,对学校的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汽修毕业设计总结篇3

汽车维修专业是职业教育领域内的一门重点专业之一,它主要培养适应现代汽车服务业发展需求,掌握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电器设备、汽车检测设备使用、汽车故障诊断等多方面的汽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及整车的检测流程,具备汽车检测专业较高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指导技师层次,具有一定汽修企业管理的高级知识技能复合型行业人才。他们的今后主要就业方向是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装饰、汽车改装、汽车营销等相关职业。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使汽车维修专业成为了教育部实施的技能短缺人才培养的重点专业之一,也使职业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越来越受到学生的追捧,这给汽修专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是,从目前很多职业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毕业生无法就业的状况,究其原因是学校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就业。就目前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学生生源素质较差,影响了学科教学。近几年,虽然受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职业学校的招生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从总体上来看,选择上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在中学阶段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在理论学习上存在着困难。而在汽修专业学习中,理论学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机械设计、工程图学、汽车概论、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等课程,知识抽象且难度较大,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相对困难,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学不懂、吃不透,理论知识的困难,往往导致学生的知识不成体系,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面对这样的社会需求和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在新时期下我们的汽修专业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作出相关的调整,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汽修人才。作为长期从事汽修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如何在当前社会需求下开展教学的认识。

一、整合教材,从而优化教学内容

从汽修专业的设计来看,虽然当前汽修专业涉及较多,如汽车电路、钣金喷漆、汽车改装……但其中社会需求量最大的是三个专业,即汽车的钣金喷漆、汽车美容和汽车机电,这与社会上部分汽车使用者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和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针对社会的需求开展教学活动。

既然社会主要需要的是三个专业方向的人才,那么我们就要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专业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打破原有的课程设计,重新整合教材,要在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和学科技能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的新发展优化教学内容,这样一方面能够主次分明地向学生呈现知识,同时也能够减少知识容量,从而降低知识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二、关注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

我们职业教育有时候又被称作是技能教育,目的是希望通过学校的三年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归根结底来说,教育最终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实际需求。

这就说明在我们的学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核心,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安排和设计我们的教学环节,要注意做到全面育人,坚持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教材的要求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力争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培养出真正的合格汽修专业人才。

三、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职业教育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因为我们的毕业生大多数毕业以后就要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必须要重视实践,抓好实践教学,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汽修毕业设计总结篇4

汽车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从1886年发明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今汽车已变成机、电、液一体的高科技集成产品,汽车制造工业涉及众多的工业门类,是代表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发展及汽车市场需求的变化为汽车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同时随着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发展空间将日益扩大。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与之配套的汽车售后市场也将成为一个庞大的“黄金”市场。 在此社会背景下,若培养出一批真正懂理论、懂技术的汽车专业人才,则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对学生加以引导,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培养出适应我国汽车市场的后续人才。因此为更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北京市通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各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关注行业和企业需要,从而全面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我院机电工程系组织有关教师按照2010学年教学工作要点的要求,结合汽车专业的实际情况,将培养适应汽车产业发展的人才为切入点,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1 我汽车行业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产销量和保有量增长迅速,中国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产量突破200万辆,产销量分别达到206.9万辆、208.6万辆;2002年突破300万辆,产销量分别为328.68万辆、327.15万辆;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汽车产量达445万辆,保有量2421万辆。在2002年我国汽车快速增长38%的基础上,2003年我国汽车和轿车产量分别增长36%和80%。200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507.05万辆、507.1万辆,在2003年的基础上继续以14%的速度增长。200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570.77万辆、575.8万辆,产销增长率分别达到12.56%、13.54%。2006年,我国汽车产量727.97万辆,比上年增长27.6%,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同年汽车消费量721.6万辆,比上年增长25.1%,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008年,汽车产销分别达到934.51万辆和938.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1%和6.70%。与此相对应的汽车行业每年正以40%的速度递增。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史性地突破了1800万辆,继2009年后,再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图1),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增加了约8.9倍。

图1近十年来中国汽车产量增长状况

2008年,我国进入汽车服务市场一个快速增长期,汽车服务产业已经进入中国国民经济主流,成为一个战略性支柱行业。目前中国市场汽车服务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城市有车族群对汽车服务的需求将持续旺盛。2010年我国将形成规模达1~1.5亿万元庞大的汽车服务市场。如国内汽车租赁市场到2007年已拥有5000多家租赁企业;我国汽车保险业已经稳居产险业第一大险种;全国4S店发展迅猛,到2008年上半年已经达到7644家(图2),如此数量在世界首屈一指,并且每年正以1.5%的数量递增。

单位:家

图22005年和2008年上半年我国汽车4S店数量对比情况

(摘自中商情报网: 2009-2010年中国汽车4S店市场深度分析及战略咨询报告)

根据上汽集团统计数据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工业2015年总值预测为14 620亿人民币,其中整车厂占63%,批发占5%,储运占1%,零售占7%,旧车销售占4%,零件占3%,大修占5%,快修占3%,租赁占5%,融资占4%。汽车售后服务业合计约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1/3强,约有5400亿元的市场规模,汽车服务业的成长性良好。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产业的增长潜力与外部发展环境问题研究》报告,基于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趋势,对中国未来10年中,汽车市场需求的增长状况预测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2003年汽车市场增长状况的预测结果(单位:需求量/万辆、增长率%)

年份

家用轿车保有量

家用轿车需求量

家用轿车需求增长率

轿车总保有量

轿车总需求量

轿车需求增长率

汽车总保有量

汽车总需求量

汽车需求量增长率

2010

2344

501

14

3039

589

13

5938

937

9

2015

5020

913

12

5998

1030

11

9633

1352

7

2020

9476

1584

12

10804

1727

10

14509

1890

7

北京作为国内最早启动私家车消费的城市,在过去10年间,北京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在2003年8月、2007年5月和2009年12月,北京汽车保有量相继突破200万、300万和400万辆大关,百万级的增长用时分别为6年半、3年零9个月和两年半。目前北京地区机动车保有量截至2010年底,已突破480万辆,2011年,预计达到500万辆?,见图3。北京千人汽车保有量为229.33辆,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与此相对应的汽车服务业每年正以40%的速度递增。

图3近几年北京汽车保有量增长状况(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

2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就业与需求分析

2.1 近年来我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就业情况

为更好的了解我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2009届、2010届毕业生共计120余人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08份。具体状况分布见图3至图7所示。

2.1.1 学生毕业后去向分布

学生毕业后去向分布情况见图4所示。从图中看出,就业率(包括自己创业与继续上学深造)已到达96.3%。

图4 学生毕业后去向分布情况

2.1.2 学生找工作的途径分布

学生找工作的途径分布见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约有51.9%的学生是通过学校专场招聘会找到的工作,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学校专场招聘会的力度。

图5学生找工作的途径分布图

2.1.3 学生的后续专业分布

在5.6%的创业学生中,对他们的后续专业进行了调查,见图6所示。

从图中看出发现与自己所学专业毫无关系占14% ,在教学过程还应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备学生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A. 有直接关系B. 有间接关系 C. 毫无关系

图6创业学生后续专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分布图

在16.7%的继续上学深造学生中,对他们的后续专业进行了调查,见图7所示。

从图中看出发现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系占95% ,在教学过程还应注意加强专业课及其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备学生有更深远的学习潜力。

图7继续上学深造学生的后续专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分布图

2.1.4 学生就业岗位分布

图8为机电系两届毕业生在企业中就业岗位的调研。

从图中可以看出 ,从事汽车销售的学生最多,占31.7%;其次是从事其他管理类,占27%;从事机电维修的学生占到比例25.5%,从事汽车保险的学生占到13%。

图8机电系两届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图

2.2 汽车行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现代汽车是机、电、液一体的高科技集成产物,且种类繁多,技术更新快,企业对毕业生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调研毕业生就业状况中也同时感受到了汽车行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2.2.1 掌握必备专业知识

其中主要包括: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基础及汽车运行材料;汽车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检测;汽车使用性能;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等。

2.2.2 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和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基本能力

其中主要包括:汽车维修通用基本技术;特定车型维修技术;专业英语与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等。

2.2.3 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

其中主要包括:热爱专业,不断钻研提高;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客户诚实、守信、热情等。

3 我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后期建设设想

在我院调研了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现代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办学单位,与各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针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发展以及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认真的研讨的基础上,结合本次汽车专业建设调研,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为我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后期建设的设想。

3.1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以“双证”为核心,制定培养计划,加强校企结合,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模拟工业环境”中,根据专业的能力培养要求,由“双师型”素质教师指导,运用“双师型”教材,让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边学习专业理论边学习技能,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生产、技术服务于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实验室设备、仪器、场地等实训条件应进一步加强

随着近几年招生量的增加,学生人均实训学时、场地面积与前几年相比,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是作为机、电、液整体控制的汽车,技术越来越先进,要不断引进新型、新仪器。同时,大量学生进行实训,正常消耗、损耗也随之增加。所以,应不断加强汽车专业实验室建设投资力度。

3.3 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技能水平的提高,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没有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能人才。要不断的选派一定数量具有相当基础的教师到一线迸行学习、锻炼。同时,要经常邀请行业知名专家来学校讲课,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与行业接轨,紧跟时展。

4 结论

通过以上对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可以看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前途充满了信心。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对该专业进行剖析,从教学方法、实训条件、教学团队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改进,为培养高质量的汽车售后服务人才、繁荣我国汽车服务市场、提升行业人才素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汽修毕业设计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29-03

作者简介:万荣国,男,副教授、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陈洪胜,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汽车维修连锁经营;罗怡红,女,讲师,汽车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汽车运用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学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技能竞赛背景的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研究”(编号:2011B457)的阶段性成果。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我院机电工程学院开办的六个专业之一,是学院规划的规模居中的专业,历年招生人数经计划调节控制在130人左右。六个专业中汽车类的专业只有这一个,为办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机电工程学院根据实际,将其作为学院特色专业进行建设,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密切社会合作,强化技能培养,拓展专业面,努力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岗位需要,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由来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举办的过程,始终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有关岗位要求。我们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方案制定的研究内容,另文进行阐述。本文主要阐述,基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重点阐述拖的部分及其对象的发展。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重点专业,进行相关的建设,可以建设汽车专业群,以便更好地适应汽车后市场对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多方面的需要,一般汽车专业办学条件好的学校采取这种做法。我院因专业设置规划、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制约,不能沿着这条路子走,为了培养就业口径宽、综合能力强、适应面广的人才,我们利用汽车连锁经营研究会探索了“一拖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汽车专业办学的整体水平。

二、“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一拖一”的前一个“一”是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总和,后一个“一”是指汽车营销核心课程相关内容及学习目标。前一个“一”的实施对象当然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全体学生,后一个“一”的实施对象是我院“汽车连锁经营研究会”(以下简称“汽协”)的会员。“一拖一”的拓展内容为什么定位为“汽车营销”方面?这是因为汽车市场对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巨大,并且基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习之上,再学习汽车营销方面的内容无须更多硬件设备要求,学生可以更多地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衔接学习。笔者认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最终选择汽车后市场哪一方向的工作,跟学生的兴趣、性格、知识储备及某些方面的特质关系很大,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执著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美容与养护、汽车及零配件销售等方向从业的各占一定比例,因而实施“一拖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一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好职业规划,以便他们极早朝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努力下去,早日成才。实施“一拖一”模式的后一个“一”依靠的是学院建立的课堂之外的活动实践支持平台。总体来说,我们要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全体学生的专业教学来带动“汽协”会员汽车营销方面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实践,同时要通过“汽协”会员汽车营销方面知识的学习实践,来反作用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为该专业全体学生的学习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培养更多专业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图如下:

三、“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施

实施好“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汽协”指导教师和会员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在指导教师对“汽协”有计划的指导下,通过加强“汽协”组织建设、构建知识学习平台、安排会员假期专业社会实践、跟踪指导培养等途径来实现。

1.加强“汽协”组织建设,团结凝聚新老会员。“汽协”于2009年5月由原机电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2007级的李松、郭佳、余文强、华秋生、魏夏夏等学生发起成立,经过各年级“汽协”会员的薪火相传,至今已走过了近5年。为了进一步建设好协会,同时配合“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汽协”对《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服务连锁经营研究会章程》进行修订,精简了协会部门,修改了理事会成员选举办法,建立了协会换届制度,在招收新会员、部门干部配备、搞好“老带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协会和各部门要做好年度和学期活动计划、有效开展工作并及时做好总结,协会会员要严格遵守协会纪律,干部要以身作则,作出表率。经过整顿和培训,“汽协”会员整体素质有所提升,“汽协”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汽协”运行平稳有序,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成为凝聚广大会员的有效平台。

2.精心设计制作“汽协”网站,让其成为会员活动和学习的平台。2013年5月6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汽车维修连锁经营研究会网站正式开通,“汽协”举行了网站开通仪式。“汽协”指导教师陈洪胜应邀出席开通仪式并表达了自己的祝愿:“愿协会网站是同学们学习交流的平台,是大家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汽协”网站在规划阶段就明确“网站是会员活动的场所,也是会员学习的场所,要贴近学生”这个主旨。对设计制作人员提出网站要达到如下要求:一是能发挥好链接历届会员的作用,网站管理搞好传帮带,在网站维护下去的同时,会员都能得到锻炼成长;二是能让会员对网站有兴趣,通过办好会员风采展示等栏目,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汽协”的活动;三是在“汽协”事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四是在引导和支撑会员学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等专业知识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起到培养会员学习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作用。最后制作完成的“汽协”网站达到了紧扣协会宗旨、职能,简洁、务实,功能强的目的,包括汽协概况、会员活动、汽协动态、学习视频、技能竞赛、职业证书、网文网课、汽协荣誉、网上留言等一级栏目。网站经过大半年的运行,反映良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3.整合利用网络资源,为会员提供周到服务。网络上有关汽车教学的资源包罗万象,并且有些资源分散不便查找,为“汽协”会员提供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必须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条理明晰地呈现给他们。可以按需点击学习,节约大量查找和选择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汽协”网站整合的资源应该包含哪些?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整合的资源不能太杂,质量要高,要有针对性,要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拓展的汽车营销课程的学习,并贯穿实践教学、技能竞赛和技能考证等内容,以视频资源为主,帮助学生克服专业课程学习的困难,更好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更多与实际接轨的内容,可以通过链接引导会员到大型网站汽车频道如搜狐汽车、腾讯汽车学习。

“汽协”网站首先重点突出地整合了汽车检测与维修理论和实践核心学习内容,如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器、汽车整车拆装、汽车总成拆装、汽车维护、故障诊断与检测等方面的视频,这些视频给学生课后学习和复习巩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其次整合了汽车营销方向及汽车维修工培训、职业技能大赛方面的视频,如《汽车百年》12集、《二手车选购》30期、《汽车驾驶技术讲座》9集、《初级汽车维修工》(上、下)、《中级汽车维修工》(上、下)、《汽车高级工培训教材》、《朱军汽车维修讲座》、《全国汽车技能大赛二级维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营销赛项》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视频进一步打牢了基础,拓展了知识面,收获极大。还整合了《汽车文化》、《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车损与定损》、《汽车营销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等高职院校省、部级汽车营销方向网络精品课程,这些网络课程体系完整,视频较多,便于自学,是提供给“汽协”会员拓展学习的好教材和参考资料,会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各自实际进行选择学习,从而提高汽车营销方向的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优良的教学资源便于自学,并且使学习效率成倍增加,因而会根据情况变化对网站教学资源适时更新和优化。

4.开展专业技术讲座活动,引领带动汽车营销方向课程学习。“汽协”每学期要组织开展专业技术讲座活动。通过教师专题主讲、观看汽车专业知识视频、会员专题讨论等形式以点带面引领带动全体会员学习汽车营销方向的课程。“汽协”指导教师陈洪胜,对“汽车维修服务连锁经营模式”进行过长期研究并有实践经验和较深见解,他给每届会员带来的系列讲座“我国汽车后市场的前景展望”、“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汽车维修服务连锁经营模式――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深受学生好评。学生认为:听了陈老师的讲座,对汽车维修服务连锁经营模式、今后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明确了自己今后要学什么、做什么,对前途更加明解,充满希望。“一拖一”模式实施以来,“汽协”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已经形成氛围,如“汽协”安排专门时间组织会员讨论“汽车技术”知识,每届“汽协”会员在组织集中观看网站平台上《汽车百年》、《二手车选购》部分视频后,还要求利用业余时间看完全集并写出观看体会。此外,汽车文化、汽车营销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等方面讲座在“一拖一”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将陆续开展,以促进“汽协”会员汽车营销相关课程的学习。

5.开展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汽协”自成立以来,坚持有针对性地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汽车会员得到极大锻炼,综合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1)常态组织参观活动。组织会员参观4S店、汽车修理厂、汽配城、武汉华中国际汽车展,带领学生实地认知汽车企业、汽车品牌及车型、汽车新技术、汽车销售和服务流程,感知汽车销售和维修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对汽车后市场的兴趣。

(2)开展假期企业实践活动。假期安排”汽协”会员到大马车汽车服务责任有限公司、武汉华丰汽车修理厂、东风本田汇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修理厂、4S店学习汽车维修、保养,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企业技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实践技能。假期企业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巩固成果。

(3)积极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2010年,我院选手参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湖北赛区汽车技术项目选拔赛,获二等奖(第四名);2008级汽修专业实习生代表大马车汽车服务责任有限公司参赛武昌区汽车二级维护比武,获得了理论项目第一名、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历年来,校内举办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汽车工艺检测大赛、发动机拆装大赛、汽车营销大赛等专业竞赛活动。

(4)积极承接社会调查项目。受湖北省运输与物流协会(省道协)委托,“汽协”会员2010年、2011年、2013年三次承担武汉地区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CAACS)调查(卡思调查)的现场访问、收集数据工作,所做工作受到了省道协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参加卡思调查的“汽协”会员在正式调查前,在省道协接受了市场调查、营销知识及技巧方面的培训,成为合格的卡思调查员,通过卡思调查项目后他们在汽车知识、沟通和社交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提升,有的甚至是质的改变,在即将进入社会之前上了一堂生动、重要的实践课。完成卡思调查项目可以说是机电工程学院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办学过程中,在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方面,做出的成功实例。

四、成效与展望

纵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这几年的办学情况,在对部分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一拖一”教学模式取得了以下成效:

1.弥补了汽车专业师资力量与校内实训条件的一些不足,较好地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一部分求知欲望强烈又颇有潜力的学生通过“汽协”这个平台组织的各种活动满足了学习需求,知识和能力更上一层楼。

2.培养的毕业生素质高,适应面广、适应能力强,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突出。例如,深圳有车邦汽车美容服务连锁有限公司有5家店面的店长(副店长)由我院近几年的毕业生担任;最近几年到知名企业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稳定就业的学生共有7人,基本都在车间服务技师岗位工作;2007级毕业生余文强任湖北三环捷通汽车服务连锁有限公司店面督导总监,2009级毕业生张天勇任武汉三鑫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修理厂厂长,2007级毕业生魏夏夏、2008级毕业生陈康任4S店机械维修技师,2010级毕业生黄秋生任4S店销售经理,等等。

汽修毕业设计总结篇6

二、教学安排总表

三、汽车检测与维修方向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所谓“模块式教学”就是根据汽车各专业的特点,将汽车的各个功能系统作为独立的教学单元,在该教学单元中,将该功能系统的结构原理、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的方法及程序,维护修理的操作方法等所有与之有关的技能操作训练与考核一次性完成。然后,由各个功能性模块组成完整的汽车检测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也称以实践为主的教学体系。譬如,可以将汽车划分为发动机、底盘、电气与电控系统结构、检修及故障诊断等几个大的功能模块,而发动机模块又可划分为若干小功能模块。

1.教学模块的划分

按照中级工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模块划分如下:

(1)发动机基本构造与维修模块①,简称:发1。

(2)电控发动机基本构造与维修模块②,简称:发2。

(3)底盘传动系模块①,简称:底1。

(4)底盘转向系、行驶系和制动系模块②,简称:底2。

(5)汽车电气基本构造与维修模块①,简称:电1。

(6)汽车空调、气囊及全车线路检修模块②,简称:电2。

(按照专业技能的学习规律以下模块安排滞后)

(7)汽车发动机和电气故障诊断模块①,简称:发诊1、发诊+1(设两个教室)。

(8)底盘故障诊断模块②,简称:底诊1、底诊+1(设两个教室)。

(9)机修测量能力强化模块,简称:测量1、测量+1(设两个教室)。

(10)整车维护模块,简称:维护1、维护+1(设两个教室)。

2.教学实施方式

(1)第一学期:大专业不细分,统称“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2个、4个课时形式组织文化课模块和专业基础课模块教学,执行原教学计划和大纲。能力考核目标:说、写能力、机械识图能力、维修基础能力、使用计算机能力。

(2)第二、三、四学期:汽车维修与检测、汽车维修与检测方向进行专业课模块教学,以整天和整周的形式组织教学。汽车维修与检测方向的能力考核目标:机械操作的规范性、用仪器仪表熟练对部件性能检测技能、汽车常见故障排除、汽车二级维护和基本维修技能。

(3)第五、六学期:安排学生顶岗生产实习。

3.各模块实训课题、教师配备、设备配置和学生分组

(1)各模块实训课题熟练掌握的3~4个,了解的4~6个,每天6个课时的工作制,每周30个。

(2)教师配备:1主讲教师+1实习教师(专业模块10×2=20个老师,视专业模块教室增加而变化)。

(3)设备配备:小总成8~10个,每组2~3个学生,承担25~30名学生;大台架1~3个,每组6~8个学生,承担15名学生。

(4)学生分组:按每班核定50名学生计算,每25人为一组,前六个专业模块同时能承担6×25=150名学生

实习。

4.各实训课题的教学要求

(1)各模块实训课题的教学组织原则上在各实训室(或工作站、仿真室)进行,各老师编写学生实训工作要求(课题及达到的标准),理论讲解与实训练习课时比例不少于1∶1。

(2)每个实训课题结束后马上进行考核,无论及格与否一律向下一个模块流动。学期末,给不及格学生补考机会。

5.模块式教学流程表

汽修毕业设计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019-03

1 引言

随着我国职教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职教毕业生进入社会,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抱怨找不到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究其原因,是职教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没能达到企业的期望,造成学生、企业双方均不满意。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并能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更侧重于专业技能。事实上,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就是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因此,对职业学校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合理的学生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以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学生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2 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依据

2.1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正确定位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而五年制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面向汽车后服务市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和汽车维修、检测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重点是要突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2.2 根据就业岗位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根据就业岗位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因此,正确划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就显得尤其重要。根据有关文件规定: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属于交通运输大类中公路运输类专业(《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试行)》)。通过调查汽车后服务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意向:可以将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分为主要就业岗位、次要就业岗位和其他就业岗位三类(如图1所示)。

2.3 根据工作任务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根据市场调研,整理归纳出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并拟设相应课程。

1)整车维护。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汽车发动机、底盘和汽车电气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的知识;具有汽车新技术的相关知识;能熟练使用汽车维护常用工具、量具;具有汽车维护的知识和技能(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等);会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四轮定位仪、车轮动平衡仪、灯光检测仪、废气分析仪、喷油器清洗机等诊断、维护设备。②拟设课程:整车维护、汽车结构认识、汽车使用常识。

2)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发动机管理系统的知识;能熟练使用发动机拆装、维修常用工具、量具以及常用故障诊断仪;具备发动机维修、故障诊断操作技能;能根据电路图查找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具有收集维修资料的能力。②拟设课程: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发动机总装与调试;柴油机维修;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现代汽车电控设备。

3)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汽车底盘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自动变速器、ABS系统等知识;能熟练使用底盘拆装、维修常用工具、量具以及常用故障诊断仪;具备汽车底盘维修、故障诊断操作技能;能根据电路图查找底盘电控系统故障;具有收集维修资料的能力。②拟设课程:底盘构造与维修;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现代汽车电控设备。

4)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汽车电气设备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汽车空调、安全气囊等系统知识;能熟练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常用工具、量具以及常用故障诊断仪;具备电气设备维修、故障诊断操作技能;能根据电路图查找汽车电气系统故障;具有收集维修资料的能力。②拟设课程: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空调故障诊断;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现代汽车电控设备。

5)企业经营管理。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体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具有企业人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财务知识。②拟设课程:财务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作业管理。

6)汽车性能检测。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汽车发动机、底盘和汽车电气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的知识;具有汽车性能检测的知识和技能;会使用、维护常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②拟设课程: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典型案例分析;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7)汽车配件管理与销售。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熟悉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等汽车各大系统零件名称及作用;能熟练使用汽车配件管理软件;掌握汽车配件的编码原则;掌握汽车配件进货方式;具备鉴别货源的能力;工作细心,责任心强;具有货物运输的基本知识。②拟设课程: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营销与配件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驾驶;现代物流管理。

8)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含汽车保险与理培)。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汽车结构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具有规范的电话礼仪和交谈技巧;具有汽车发动机、底盘和汽车电气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的知识;具有汽车维护、故障诊断的基本知识;具有汽车保险与理赔的基本知识;具备规范的社交礼仪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驾驶证。②拟设课程: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公共礼仪;交流与口才;汽车保险与理赔。

9)质量控制。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汽车发动机、底盘和汽车电气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的知识;具有汽车维护、故障诊断的基本知识;了解车辆维修流程;了解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方法;具备一定的与人交流的能力。②拟设课程: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公共礼仪;交流与口才。

10)钣金。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备汽车车身检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会汽车钣金焊接;能修复汽车车身的损伤。②拟设课程:汽车车身检测技术;汽车钣金焊接基础;汽车钣金修复基础。

11)涂装。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备汽车涂料基础知识;掌握汽车调漆技术;掌握汽车喷涂技术。②拟设课程:汽车涂料基础知识;汽车调漆技术;汽车喷涂技术基础。

2.4 根据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五年制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专业课程结构可由四部分组成:专业(实训)课程、选修课程(含方向课程)、证书培训考核和毕业顶岗实习(含毕业答辩)。

1)专业(实训)课程:机械制图及CAD、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液压与气动、财务管理、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人力资源管理、汽车概论、汽车维修接待、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整车维护。

2)选修课程: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典型案例分析;钳工基础;现代物流管理;现代汽车电控设备;(二选一)汽车类专业入门、汽车使用常识;(二选一)汽车结构认识、摄影;(二选一)汽车文化、社交礼仪;(维修方向)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柴油机维修、汽车空调故障诊断;(营销方向)汽车营销与配件管理、汽车保险与理赔、旧车鉴定与评估;(钣金方向)汽车车身检测技术、汽车钣金焊接基础、汽车钣金修复基础;(涂装方向)汽车涂料基础知识、汽车调漆技术、汽车喷涂技术基础。

3)证书培训考核:中级汽修工证、高级汽修工证、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及其他专项工种。

4)毕业顶岗实习(含毕业答辩)。

3 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内容

五年制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生与高职高专(高中后)毕业生相比较,其优势在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强。因此,在构建五年制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技能考核体系时,必须突出动手能力的考核。根据毕业生今后可能从业的方向,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构建主要有核心技能项目部分、辅助技能项目部分和选考技能项目。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如图2所示。

4 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实施

在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施的情况,不断完善和丰富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内容。教学部门应成立专门考核机构来负责组织实施,以确保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实施的质量,真正达到提高毕业生专业技能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进程的安排,分阶段按年实施,也可以在毕业生离校前集中组织考核。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构建和实施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专业技能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也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汽修毕业设计总结篇8

近年来,虽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与全国汽车维修行业生产发展的速度相比,仍存在课程体系的划分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始终落后于生产实践的要求、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足目前,我国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仍然保留原有“三段式”的课程设置模式(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即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分段排列;各学科仍过于追求各自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是从生产实践中引出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性较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各门课程各自独立,缺乏彼此应有的沟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联系不紧密,没有达到理论教学为生产实践服务的目的,学生的实际技能训练时间和项目不足。另外,学生入学后的学习按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而制定教学计划时对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考虑较少,灵活性较小,加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

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有较大差距现有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是建立在“三段式”教学模式基础上的,课程设置受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的影响太大,专业基础课中机械类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制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安排过多,没有考虑到本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范围基本不涉及机械设计与加工的内容,而与汽车有关的自动控制技术课程,只有《液压与液力传动》和《电工与工业电子学》两门课程。机、电课程比例不当,使得教学时间得不到有效和充分的利用,大量课时浪费在毕业后应用机会很少的知识上,加上专业课程和实训的课时不足,没有足够时间去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另外,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缺乏弹性,选修课程少,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和主动性的发挥。相对固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对市场变化缺乏快速的应对措施,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专业建设极为不利。

教学内容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职业的生产过程和实际要求,强调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的针对性,以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本专业目前使用的教材,虽然增加了部分新内容,但课程的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内容陈旧,难以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系统等各个方面的控制之中,甚至在载重汽车上,也采用了技术含量很高的柴油机,但是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反映。另外,汽车维修作业中的车身修复技术,钣金与喷漆技术则根本没有涉及。这些情况使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竞争力不强、择业面较窄。

教学手段落后,先进的实训器材和设备不足在教学手段方面,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当多的课堂时间用于板书和绘图,课时容量小,加之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设备、模拟设备、检测仪器以及维修设备缺乏,严重影响理论教学和实训的效果。另外,近些年该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数量从事汽车检测、汽车及其零配件的销售、汽车维修及其附属设备的销售、汽车保险等工作。学生的就业面已从原来的汽车运输、汽车维修,拓展到汽车出厂后的所有需要汽车专门知识的领域。

创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原则

转变高职人才教育观念,强调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切实改变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知识单一、能力单一的局面,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过分强调知识本位转变为以学生能力为本位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除了培养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培养诸如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市场把握等综合能力,把知识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

从封闭性课堂教学转变为开放性教学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体制,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

改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贯彻“以学为主”的思想把教育过程转变为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创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根据市场调查,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从事汽车维修、检测、管理、评估、保险、销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总体来说,汽车运输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下降,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维修市场在不断扩大,对汽车尤其是小轿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应主要满足汽车维修企业的需求,兼顾汽车运输企业及其他企业的需求。

破除“三段式”教学模式,建立新的课程体系(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从市场出发,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最高目标,破除“三段式”教学模式,从实际岗位需求引出课题,提出解决方案,开发“宽基础、多模块”课程体系。强化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维修和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等课程,同时将原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增补、重组,将其变为必修专业课和数个专门化方向的选修专业课。(2)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确定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般专业能力是计算机应用能力、汽车英语阅读能力、汽车驾驶能力;核心专业能力是汽车拆装、检查、修理能力、汽车故障诊断能力、汽车性能检测能力、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能力;基本素质要求是:较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水平、良好的身心素质;最终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课程体系。(3)增加学生实训的时间和项目。增加学生就业前的专门化实训,使学生在毕业前得到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其获得在与汽车有关的职业群中广泛就业的可能性,而且就业时可以顺利顶岗工作。(4)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增加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选择性。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新课程体系把选修专业课按多个专门化方向分为多个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专门方向,学生也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专门化课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其他的专门化模块,如电控发动机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行驶安全系维修、车身电气设备维修等模块,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增加先进的检测、诊断设备,满足汽车维修市场的需求目前汽车技术正飞速发展,与之配套的检测、诊断设备也不断更新,先进的发动机综合诊断仪、解码器、示波器等诊断设备和汽车性能检测设备在汽车维修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学校应该增加专用的检测、诊断和维修设备以改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在学校得不到实际训练,就不可能达到社会的要求。

改变教材结构,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开发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模块化教材体系,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在主要专业教材结构上有根本的突破,每门专业课程教材大体由基础技术篇和适用技术篇构成。基础技术篇主要解决入门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应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部分内容相对稳定。适用技术篇采用“积木式”结构,一方面可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增减或组合“积木”。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来讲,要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

总之,新的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主要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面向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汽修毕业设计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一、前言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汽车维修企业应运而生,进而需求大量的汽车维修技工。正是基于此种因素,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开设了汽车维修类专业。这些学生从学校毕业后,自然而然的会走向汽车维修企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听到汽车维修企业不满意毕业生的技能水平。毕业生们也常常抱怨,在学校学的东西,在实践过程中一点也用不到。中职汽修教育的问题究竟出现在什么地方?

二、中职汽修教育现状及特点

中职汽修教育,早些阶段,是以理论讲解为主,集中时间在实训室实习。经过几年实践,发现效果不佳。目前,众多院校开始尝试“论实习一体化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职生工作后较长时间不能适应企业的问题。

(一)实训项目杂乱。目前,大部分学校实训项目杂乱,有什么设备就做什么项目,书上谈到什么项目就训练那些项目,实训项目处于一种杂乱状态,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汽修企业实际工作内容。

(二)理论内容过多。多数汽修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向中职院校,没有实际的修车经验,再基于教学设备条件有限的缘故,在传授汽修技能时,多偏重于课本,侧重于理论。至于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大多靠学生自己的掌握程度,在学校现有的设备上进行模拟实验。

(三)中职院校生源条件良莠不齐。近年来随着适龄入学基数的减少,中职院校的招生压力越来越大。这就造成了中职院校的生源良莠不齐。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基础知识较差,对理论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毕业后从事汽车修理行业,心里有一定的抵触感,认为这份工作太脏太累。

三、汽车维修企业现状及特点

在汽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维修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汽修企业显示出新的特点。现以4S店为例,加以总结:

(一)修车现实性强。汽修4S店集整车销售、零配件供给、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为一体,每天接触到的是销售了多少辆车,解决了多少辆车的实际故障,保养了多少辆车,客户满意度是多少等实际问题。这些可以为公司带来效益,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工作,也是中职生毕业后所追求的工作,现实性强,学生比较感兴趣。

(二)设备齐全,技术资料先进。汽修4S店是汽车修理的一线阵地,一般资金雄厚,和汽车制造商有一定的合作关系,所以先进维修设备较多。另外,汽车制造商在维修技术上对4S店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培训,维修手册及培训资料获得及时且齐全。

(三)维修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维修智能化程度也在增加。像故障解码仪、刹车油智能更换机、蓄电池智能检测仪、四轮定位仪等高级设备的使用,使修车更加方便。为了能更好的使用设备,需要维修人员懂得机械故障的维修原理。

(四)故障难度分层。1.相对容易的修理技能,较多。(1)更换类。更换四滤:更换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空调滤清器。更换易耗材料:更换机油、刹车油、刹车片、防冻液、玻璃洗涤液、正时带等。(2)清洗类。清洗喷油器、空气滤清器、机油道、燃油箱等。(3)检查类。检查轮胎、蓄电池、刹车片、灯光、四液、四滤、正时带等。2.存在固定程序的修理技能,较少。四轮定位,轮胎动平衡,拆轮胎,灯光校正,新车质检等。3.存在一定难度的修理技能,中等数量。不着车,怠速不稳,怠速时抖动,加速不良,换档时耸车,水温过高等。

(五)修车人员技术分层。在4S店维修企业中,年龄较大的汽车修理工,经验丰富。通过向客户了解故障现象,结合听故障声音,他们头脑中往往能够反映出故障原因。而对于新入职的学生,就需要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

(六)不同车系故障存在差异。由于汽车制造商设计理念不同,出现的故障类型和故障率不同。

四、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得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症结。4S店,以维修保养为主,维修又以更换配件为主。而中职汽修教育,理论讲解多,实施的项目杂乱,跟不上汽修发展步伐,实用性差,偏离汽修4S店实际修理。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掌握维修保养等基本技能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关键是如何调整他们的心态,然后才是训练这些汽修企业需要的实用的又相对简单的修理技能。中职院校如果要为4S店输送能快速适应汽修工作又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人才,必须解决上述问题。

五、建议

(一)注重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多数中职生不愿意吃苦,嫌脏怕累,在内心对汽修行业有抵触。所以在入学之初到毕业之时,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职业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十分必要。

(二)学校与维修企业结对。学校与汽修企业二者成为合作伙伴,企业对学校在教学设备和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学校的学生,由于知道将来要去什么单位,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

(三)学生实训内容分层,尽量与维修企业接轨。由于汽修企业存在维修难度分层,所以学校在设计培训项目时,可以优先培训学生工具使用、保养,更换零部件、简单故障排除及存在一定程序的技能。在完成这些项目的同时,为下一步学习如何排除疑难杂症打好知识基础。

(四)学生定期去企业参观实习。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大多带有虚拟性,和企业实际修车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定期带领学生去企业观摩实际修车,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的专业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五)教师进汽修企业定期锻炼。教师进入汽修企业进行修车锻炼,紧跟前沿技术发展的步伐,积累实际的修车经验,拥有自己的修车体会。然后再讲解给学生,课堂就会变得生动,内容准确而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和实训项目的兴趣。

(六)企业定期派有修车实战经验的人员去学校做讲座。学生汽修基础差,而中职教师去汽修企业锻炼时间有限,接触的修车实例不多,没有足够的实际经验。定期聘请汽修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师傅做讲座,是解决这一问题很好的措施。

(七)注重中职汽修基本技能教育。据汽修企业师傅讲,除了个别疑难杂症外,很少使用示波器。而在需要使用时,大多是用万用表或试灯代替。原因是示波器接线比较麻烦,为了提高修理效率,他们常常利用万用表或试灯代替。实际修车,很少使用示波器,是不是就不用训练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呢?相反,而是加强示波器的使用教学。因为示波器的使用是基础,只有会使用示波器,才懂得传感器信号变化的意义,才能理解疑难杂症的真正故障原因。

另外,当学生修车技能发展到一定程度,遇到疑难杂症,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是无法理解的,更谈不上进一步提高了。针对阅读电路图、系统工作原理等基础性技能还是要加强教育,而不是忽视。

参考文献:

汽修毕业设计总结篇10

学院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设有电子、机电、服装、建工、汽车、社科、 艺术等七个系、一个中专部、一个基础课部,开设电气技术、计算机应用、机械电子工程、 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服装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表演专门化) 、鞋 样设计与工艺、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装饰、现代建筑电气管理、汽车工艺及维修、市场营 销、房产经济管理等18个专业,在校生4 000多人,教职工500余人。 截止到今年,学院共培养高职毕业生2000余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八年来,直接就 业率始终在70%以上。从跟踪调查情况看,这些毕业生被普遍认为职业素养好,工程实践能 力强、集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于一身,上岗快,适应期极短,能够迅速带来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是一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一、明确办学方向,形成办学方案

(一)认识问题的解决

创办高职,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教职工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办学初 期,许多同志思想上还转不过弯来,认为职业教育不是“正规军”,搞职教低人一等,没有 出路,所以对高职办学缺乏信心和决心。针对这种情况,学院决定把“加强学习,深入宣传 ,提高认识,坚定信念”作为办学初期的首要任务,号召教职工在办学实践中去思考“为什 么要办高职?”“高职应该怎么办?”基本上顺利解决了高职办学初期的思想认识问题。

我们认为,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高职的认识,是高职办学的首要任务,也是高职办学顺利进行并不断深入的必要保证。它不仅在办学初期是不可逾越的阶段,也必将贯彻于高职 办学的始终。这是因为,高职在我国的发展还远未成熟,思想认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 决的,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化,深层次的认识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从办学之初就决 定:决不在概念、理论上绕圈子。而是在经过学习探讨取得初步认同的基础上,不等不靠, 以行动解除疑惑,用事实说明问题,在实践中统一认识,避免因无谓的争论丧失宝贵的发展 机遇。 对思想认识问题的这种处理方法,在办学过程中得到了检验,证明是成功的,我们将它 作为经验确定并坚持下来,使学院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永葆改革创新 的青春活力。

(二)办学方向的明确

在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化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院逐渐形成了“以 提高教育质量求生存,以办出学校特色求发展,以加速内部改革争一流”的办学指导思想, 确定了“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逐步深化对高职的理论研究为前提,以确定正确的培养目 标和办学方案为基础,以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突破口,以改革理 论教学为核心”的高职教学改革思路,进一步明确了高职办学方向和教学改革目标。

我院经过市场调研和预测后,于1992年设置的建筑装饰专业,是国内设置较早的建筑装 饰专科专业。通过调查发现,发前的高校毕业生在工地现场进行指导的能力较弱,该专业就 把装饰施工图尤其是节点详图的绘制作为训练中的一个重点内容。1996年该专业学生在石家 庄学习,与同场实习的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现场指导施工的能力明显较强。

1995年,我院汽车工艺及维修专业根据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和目前汽车维修行业现状 ,及时将专业发展方向由笼统的“汽车维修”(主要是大车维修) 调整为 “轿车维修”(主要是中高档轿车维修)。在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和充分 准备的基础上,分别于1998、1999年开办了鞋样设计与工艺、市场营销两个专业。

1994年10月,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孝文、王明达及职教、成教、高教司领导来我院视察工 作,称赞学院坚持了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办学路子对头,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为 顺利开展高职办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办学方案的形成

高职生源(对口类) 与普通高中毕业生相比,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 力,但文化基础较差,而普通高中毕业生又缺少实践能力,这两类学生要达到毕业时具有普 通专科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必须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进行调整 。经过实践,我院三年制对口高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确定为1∶1左右,五年制 高职的实践教学学时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约为40%。

高职按照社会特定职业(岗位) 需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性质,决定 了它的培养目标必须从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这种认识为基础,我们在办学初期就 采用职业分析的方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采用岗位职责分析的方法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深入 用人单位,调查了解他们对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岗位的业 务工作范围,即“第一任职岗位(岗位群) ”,再进一步具体化为人才培 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包括思想政治和业务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业务方面包括以下三部分: 业务工作范围,明确了学生毕业后第一任职岗位(岗位群) 的业务范围; 业务能力,指第一任职岗位(岗位群) 所要求具备的业务能力;知识结构 ,指掌握业务能力所必需的知识体系。在业务能力的确定上,我们运用职业分析的方法,力 求做到详尽具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1992年上半年,我们请来军队企业的工程技术和生产 管理方面的人员,对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在工厂从事工作的范围及能力要求进行分析, 编制出该专业的技能分析表。在确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培养目标时,我们充分参考了邢台 市建委、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和质检站技术人员的意见。近几年,为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 发展的需要,我院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又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支柱产业,瞄准高新技术 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面向中小型城市,确定学生的“就业方向”,实现“以销定产”,使 教育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在确定“第一任职岗位(岗位群)”和“就业方向”的基础上,各专业进一步开发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技能标准,确定学生在校期间所应建立、完 善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如汽车工艺及维修专业于1993年编制出本专业的专业技能开发表 和技能项目分析表,共包括19项职责、88项任务和350个技能项目。后来,经过不断完善, 新的专业技能开发表包括23项职责,94项任务,380项专项能力,其中每项职责包括若干项 任务,每项任务包括若干项必需的专项能力,每一专项能力均明确了具体内容及要求达到的 程度,由此实现了人才规格中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量化表现。这样,由职业分析的综合化 形成的人才培养规格就包括了人才的品德、素质、业务工作范围、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其中,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直接成为开发课程的重要依据。

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理论教学的改革

我们在理论教学改革上的主要原则和做法是:

1、综合化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对传统的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进行必要的选择、组合与综合。如汽车机械基础课,就是我院汽车工艺及维修专业的一门新 课。它打破了传统课程之间的界线,不再隶属于哪一学科,也不是几门课程的简单组合,而 是 根据专业特点,针对培养目标要求,对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力学、液压传动等课程的内容 进行适当的选择、提炼、整合后形成的一门综合基础理论课。从理论上讲,传授给学生的知 识数量越多,越系统化,对于学生实践课的学习越有好处,但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是, 使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掌握必备的职业能力,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只能以“必需”和“ 够用”为度,进行理论教学改革,舍弃与专业方向关联不大的内容。进行改革之后,课程的 专业针对性明显增强,最新的科技动态及成果得以随时补充进来,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 习目的更为明确,效率有了较大提高。

2、授课方式以边讲边练为主

凡是能到现场以边讲边练组织教学的,绝不在教室里黑板和挂图上讲解。如汽车工艺及 维修专业的“离合器”这样的教学内容,书上讲得明明白白,插图、挂图内容也很详尽,但 只有拿到专业教室里去上之后,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拆装,才对其结构、功能有了彻底了解 和真正认识。采用这种授课方式,在减少教学时数的情况下,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3、以讲授实用理论为主,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先进性和动态性

我们根据高职职业性、实践性明显,而对理论的学科性、系统性要求不高的特点,确定 以讲授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应用理论为主,舍弃那些不是职业能力培养必然要求的推导、证明方面的内容,虽然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有其必要性,但高职的特点决 定了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做淡化处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完全可行。如汽车工艺 及维修专业的高等数学课,通过课程改革,既保证了教学需要,又降低了理论难度,增强了 直观教学,教学效果良好。针对应用技术、实用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教学内容在 立足于成熟的技术和规范的同时,重视新技术、新知识、新规范的介绍和应用,力求做到教 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在使用上同步更新。基于教材编写周期较长,严重滞后于社会技术发展这 一状况,学院组织教师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动手编写专业教学讲义和实践教学指导书,并 通过教材(讲义)加课程活页的方式对教学内容及时补充或全部采用课程 活页的方式替代固定的讲义,实现教材的动态化。如汽车工艺及维修专业在专业方向调整后 ,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实践课) 以桑塔纳轿车的拆装与调整为起点,课 前一周发放下次课程的活页,在教材的动态性操作上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4、调整传统“老三段”课程体系的教学顺序

在能力训练方面,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路是先学基础理论,再进行实践练习,而要 达到高职培养目标(由能力开发表所体现),必须使能力培养( 训练) 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但高职对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允许我们沿袭传统的 做法。我们认为,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理论-实践-再理论”的教学顺序,高等职业教育 应走“实践-理论-再实践”之路。所以,在教学安排上,我们遵循“多实路,早实践,三 年实践不断线”的原则,使实践课与专业基础课齐头并进。以汽车工艺及维修专业为例,不 仅在第一学期就开设汽车拆装课,进行发动机拆装,而且将其作为学生三年在校学习的基础 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课时,由于往往是带着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去听课, 学习积极性很高。实践证明,对于高职来说,打破传统教育中基础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之间的关系,把初级能力训练作为基础,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高职课程改革不仅难度大,任务繁重,而且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课程体系只 能是开放的,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和市场变化不断进行综合、融汇,教材不可能几年一贯制, 教学设备、教学方法要经常更新,所以仅凭几个专业、一两所院校的努力不可能解决问题, 而充分发挥示范专业、示范课程的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则不失为一种成功的做法。 近年来,我院除陆续编译并公开出版《文化服装讲座》(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编,我 院组织翻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汽油直接喷射和电子点火系统的原理 与检修》(汽车专家龙凤丝教授主审,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等十几套高 职教材外,各专业都先后编写出新颖、实用的课程讲义和实践教学指导书,课程改革结出丰 硕成果,直接推动了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我们在总体教学计划中专门制定了单独的实训计划,内容包括: (1) 技能培训目标,规定出学生毕业时专业技能应达到的标准;(2) 分阶段的实践性教学安排,规定出各个阶段在总体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关 系、培训内容,教学目标、考核标准等。以汽车工艺及维修专业为例,该专业分阶段的能力 培养目标分别是:第一学年,掌握汽车构造及拆装、调整方法;第二学年,掌握汽车保养、 修理方法;第三学年,掌握汽车故障诊断、调试方法。这样,学生在三年学习中就完成了从 拆装、保修到调试检测的一整套职业能力训练,并且每学年都能形成一个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相关课程围绕主干课开展教学,结构完整,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

实训设施与场所是实施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院陆续建成一批专业教室。它类似于普通教室与实验室的 结合,摆放有一套或多套专业常用设备,还有挂图、模型等教具,适应实践课边讲边练教学 形式的要求。如汽车工艺及维修专业的几门实践课都可以在电喷、自动变速器、空调与ABS 等专业教室里上,课堂上,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即可进行操作、使用、测试、诊断、维 修等训练。专业教室的出现,使高职教学根本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授课方式,使教师的教学和 学生的学习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经过摸索,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逐渐成为专业主干课的主要教学方式,为适 应实训对高 职教学的特殊要求,在教学安排上,主要以模块为单元组织教学,学时安排也相对集中,便 于边讲边练。同时,便于把整体培养目标分解到各门课程,进而落实到每一个单元( 课题) ,使每个单元、每门课程的教学都与整体培养目标建立了密切的关联。如 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制图工艺及样板课,就是以服装的各种类型、款式为模块 ,组成相对 独立的教学单元,在一个独立的教学时段内,轮流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完成该单元所要求的理论讲授、实践操作和训练,达到学习目的。这样不仅便于组织教学和安排考 核,还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实训设施,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学生听完讲授,看过示范,能 够马上动手练习,有利于迅速掌握技术要领。这种做法也提高了教学管理的灵活性;每个单 元(课题) 相对独立,不仅便于根据市场动向和实际需要对教学进度进行 适时调整,也有利于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实践课的实习教学逐步走出原来纯消费型实习模式,实行生产经营式管理,进行成本核 算,强化了质量意识和市场观念,提高了实习教学水平。如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行模拟 生产管理实习,学生分成小组,成立临时性的服装公司,下设企划部、生产部、财务部、销 售部,公司和各部门经理由学生自己选出。这些服装公司同系服装研究所签定经济合同,以 信贷方式接受研究所提供的资金,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与设计、打制样板 、工艺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行为,最后按合同规定连本带息还清贷款。系根据在模 拟岗位上的工作业绩与实习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考核,给出实习 成绩。汽车工艺及维修专业对毕业实习进行改革,探索建立“预就业”机制:制定出毕业生 预就业方案后,由系为毕业生联系预就业岗位,通过学生个人选择与系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实 现毕业生顺利“就业”,在汽车维修企业顶岗,全面参与揽活、接活、检测、诊断、维修、 交活、预决算等生产、经营环节,完成“从市场到市场”的训练过程,提高汽车维修技术和 汽车维修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这样,为学生、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进行深入的双向了解、交 流的机会,极大地缩短了毕业生走入社会岗位后的适应期,有效提高了学生就业的适用性和 成功率。

这样,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首先是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相 对简单、固定的训练内容,这是在校期间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其次是通过实验、实习等方 式接触、完成某些特定、非常规的训练项目及内容,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教材和教学计划所限 定的范围;最后是通过毕业实践、模拟生产管理实习、“真题真做”、“预就业”等环节, 便学生走出校门,打破书本和现场、学校和社会的界限,最终完成“从学校到市场”的过渡 和磨合,适应社会生产、管理一线岗位对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

(三)考核制度的改革

根据高职教学特点,我院确定以学年为阶段,对学生进行年度技能考核。根据“技能培 训计划”,各专业首先制定出每学年学生应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学年 末按照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考核。例如, 汽车工艺及维修专业每年都要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年度考核。考核内容是汽车拆装与调整,考 核方法是抽签定题,以现场操作为主,口试为辅。二年级考核内容为保养与修理,三年级考 核内容为故障诊断和排除。

为适应我院毕业生多证上岗的要求(三年制学生至少两证:学历证书、岗位资 格证书;五年制学生要求4~5证:学历证书、岗位资格证书、外语等级证书、微机操作证书 、驾驶证等),从1994年开始,我院委托邢台市劳动局组织成立专业技术等级考 核委员会,对我院服装设计与制作、汽车工艺及维修两个专业的毕业班学生进行考核,对学 生的实训学习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截止到1999年,我院参加专业技术等级考核的747名学 生中,除13人外,全部通过中级技术考核,其中获得高级技术等级证书的194人。

(四)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办学初期,我们采取的做法主要是聘请有技术专长的工程技术人 员 来院讲课,传授经验。如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其职业能力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手工上的技巧 ,学生要学会的不仅是做衣服,主要是如何做好衣服。这些技巧在书本上找不到,从当时的 教师那里也学不到。我国服装行业中有一大批高级技术人才,他们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摸索,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解决工艺关键性的技术难题上有独到之处。所以,早在1992年, 我院就聘请三名高级工程师、四名工厂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后来,又陆续聘请日本服装专 家森郁子、森七郎和古川云雪为服装系名誉教授,西安公路大学龙凤丝教授为汽车系名誉教 授,每年定期来我院讲学,对广大师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 ,结合专业方向的调整,各专业都十分重视通过专业走向或专项定位的方式培养教师,尤其 侧重对较高技术含量和技术密集型岗位各种信息、技术的跟踪。这样,一个专业内,每个教 师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绝活”,经过教学活动汇集成为综合优势,在学生那里产生综合 效应,使学生成为师资培养的直接受益者。

汽修毕业设计总结篇11

1 人才社会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国外汽车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汽车以每年12%--14%的速度增加,汽车产量2005年570.7万辆,已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汽车保有量2005年为3160万辆,2006年为3800万辆,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3亿辆,即每十人就拥有一辆汽车,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

随着汽车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采用,汽车新技术从高科技向着技术普及方向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汽车运用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不高、缺少现代汽车运用技术和新的维修理念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目前,汽车维修已从以机械修理为核心的传统汽车维修向以汽车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综合诊断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汽车维修发展。

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具有大专学历人员极少,熟练掌握现代汽车新技术的高级维修技术人才更是微乎其微。汽车运用技术人员在数量和水平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差较大。汽车运用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因此,大力开展现代汽车运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是解决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缺乏的有力措施。

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最终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的。在培养中应着眼于企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需要不断更新课程体系,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使毕业生具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2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学校的课程体系应该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熟练掌握现代汽车新技术的高级维修技术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汽车技术的特点是涉及学科门类广,前沿领域的新技术多,技术含量高。汽车几乎集成了所有现代科技成果的精华,如机械、材料、电子、能源等行业的先进技术无不率先在汽车上付诸应用。因此,从事汽车行业,必须具有宽广的各学科知识,掌握许多各学科前沿领域的新技术,还应具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继续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为此,我校汽车运用专业确定了“基础理论牢固,专业知识宽广,强化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定位,并据此制定了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

2.1 深厚牢固的理论基础

为适应从事汽车行业的特点,必须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为其打下坚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作为基础课包括人文社科类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类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等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学期,技术基础课主要集中在第二~三学期,专业课主要集中在第三~四学期。

人文社科课程由学校统一设置,是为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所开设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修养、社交能力和均衡的综合素质。

自然科学类公共基础课只有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大学英语三门课程。这几门课程是学生专业知识建筑所铺设的第一层理论基础,是基础课中的主干课程。这一基础深厚牢固与否,不仅关系到对以后的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领悟,而且对学生未来进一步深造和发展的潜力具有长远的影响。由于我校是我省同类高校中的排头兵,有相当高比例的学生未来还会进入本科甚至研究生进一步深造,这几门课程将为他们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因此虽然自然科学类公共基础课课程门数较少,但每门课程的学时数都比较多,以保证其难度和深度,使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相当。

技术基础课在知识获取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汽车专业涉及多门学科和交叉学科,其技术基础课门类繁多,需要学习机械、电子、化工、材料、能源、环境等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学制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也是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关键和难点之一。考虑到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关课程进行了适当舍弃。经过适当取舍,本专业的技术基础课设置仍涵括了机械、电子、金属材料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

2.2 宽广实效的专业知识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汽车使用、维修、检测、诊断、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其中的培养重点是使用和维修能力。检测和诊断能力既可作为独立技能从事车辆管理工作和试验研究工作,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和维修的理论水平。营销和管理则是在使用、维修能力基础上的扩充和延伸。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培养目标密切关联。表2示出本专业的专业课设置及其和培养目标的关联关系。

由表中可见,每一项培养目标都几乎由所有课程所支持。全部课程均是科技含量高、应用针对性强、并有一定理论深度和实用效果的课程。其中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器设备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直接关联着全部培养目标。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维修则是密切针对本专业培养重点的骨干课程,这两门课程的特点是实用性强,实际效果明显。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一方面直接对应诊断、检测的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两门课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可使学生的能力达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并为未来向科研开发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由于学制和课时数的限制,我校汽车运用专业舍弃了一些与汽车相关的课程。对于一些概论性、综述性的内容,如汽车发展史、汽车文化、汽车外形和空气动力性、汽车新技术应用、汽车发展前景、汽车的能源和环保等,没有专门设置课目,这些知识拟通过开设讲座、专家座谈、参观展览、观看录像等轻松灵活的第二课堂形式使学生了解。对于汽车设计、汽车制造由于不属于汽车运用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没有专门设置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等课程,但通过技术基础课中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机制工艺等课程的学习,结合专业课中的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等课程,如果有学生将来希望从事汽车设计和制造工作,也应该能够胜任。

通过以上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我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能够具备社会急需的汽车行业应用技术性人才的知识结构,而且对于专生本的学生,也可以顺利适应车辆工程、交通运输、热能及动力机械等对口专业的进一步深造。

2.3 熟练实用的实践技能

实践教学对学生技能的掌握、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能力方面转化,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前述课程的总学时数包含了课堂教学和随堂实践。在一些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结束后还安排针对该课程的专门实习,这些课程实习有金属工艺学的金工实习、机制工艺的机加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发动机构造和汽车构造的拆装实习、汽车维修的维修实习、汽车检测与诊断的检测实习等。此外还有专门的综合实践环节,包括属于认识实习的汽车驾驶实习、属于综合训练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本专业全部总学时中课堂教学占55%,实践环节占45%。图3为各类课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对比。

根据各种技能的难度、广度和性质不同,需要的实践课时量亦不相同。如本专业的汽车维修技能,是所有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其故障表现、原因和解决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并且直接体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安排更多的实践课时。本专业除了在汽车维修课程讲授过程中安排27学时的随堂实习,在课程结束后还有多达280学时的集中实习。并且在综合训练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期间,主要还是围绕汽车维修进行。图4为汽车维修技能的培养环节。

为了保证学生的实习条件,本专业目前已经建成汽车发动机构造实验室、汽车电器设备实验室、汽车底盘构造实验室、汽车使用技术实验室、汽车修理(故障诊断)实验室、汽车配件实验室、汽车综合实训实验室、汽车驾驶训练场等。另外建有校外实习培训基地,与银座汽车、山东鸿发汽车、山东优配汽车零件贸易公司、齐鲁汽贸、济南东岳汽车、华达汽车等企业联合办学,并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

大量丰富的实践环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通过实习学生不仅可以对所学的理论加深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论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汽车使用、维修、检测、诊断、营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为目标,以“基础理论牢固,专业知识宽广,强化实践技能”为人才培养定位,符合现代社会对急需的汽车应用专门技术人才的要求。本专业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为一有机整体,环环相扣,科学合理,高效实用,符合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规律,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也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深造和创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汽修毕业设计总结篇1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汽车每年产销已经稳居世界第一, 汽车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求贤若渴。很多学校不管是否具备实力,都争先恐后创办汽车专业,都想搭上汽车专业聚拢学生的末班车。每年都有大批汽车专业大中专毕业生,然而,很多汽车企业都在为招不到称心的员工而苦恼。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汽车维修人才短缺呢?回答当然是学校培训人才的质量问题。本人在多年的专业教学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学校的教学与工厂的生产实际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会造成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脱轨”,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被社会认可,经过对308人毕业一年后的汽车维修学生调查:结果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还在从事与汽车有关的人数在34人,占调查人数的11%,直接从事汽车维修的人数为18人占5.8%,绝大多数从事了非汽车专业。对于造成如此局面,经过与企业负责人以及从事多年专业教学的老师的了解与沟通,大致梳理出来以下几个观点。

1 教材不够新颖

教材,乃教学基础,是教师主要的教学工具与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然而,现在汽车专业很多教材远跟不上汽车技术发展的需要,很多内容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汽车技术上。以目前中职普遍采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属于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教材为例,本书2002年7月第一版印刷,直到2010年7月第17次印刷,已经连续印刷了8年,使用年限更不止8年。在汽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每年都会有新技术新成果在汽车上应用,虽然每次改版都有内容修改,但总体设计风格与技术还是远跟不上汽车发展的需要。

首先,教材在设计风格上不够吸引学生。传统的教材大多采用黑白图片,结构原理大都采用设计方面的图片,很多图片还采用很复杂剖视图形式,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看懂这样的图简直就是看“天书”。这样的教材本身对学生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何能谈学生对教材对知识的兴趣?这样的图片对老师来说要想看懂都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学生呢!要想让学生对教材感兴趣,慢慢变成喜欢教材,然后对知识感兴趣。就要研究当今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的教材,最好把生硬的知识形象化,把枯燥的图形色彩化。尽量采用较为直观的实体剖视图,使学生有直观感,增加了学习兴趣。

其次,在内容选用上不够创新。很多汽车专业教材讲授的知识内容很多都是所淘汰的技术,引用早就淘汰的车型,如CA1091、EQ1092等。虽然有些技术并不过时,但在引用车型方面,尽量引用当今比较流行的主流车型,如大众、现代、吉利等。这样学生时刻感受到学习的车型就在身边,有很强烈真实感和渴望感,最后对学习有追求感。在内容设计方面,尽量把被淘汰的技术内容删减,如化油器结构原理、触点调节器的结构原理、触点式分电器、机械喷射等,否则,毕业后的学生都感叹在学校学的知识用不上。如果教材不尽快更新,这样的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在内容上就已经被“淘汰”了这是所有汽车专业教师所马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专业教师技能有待提高

专业教师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学校解决专业课教师主要有三个渠道:一个是自己学校老师转行过来的,另一个就是引进毕业的大学生,第三个渠道就是招聘维修企业技师。

现在职业学校都面临学生决定专业教师数量的问题。假如今年某某专业学生招生很多,就会面临该专业教师的严重不足,为了应急,就迫使很多其他专业老师改行来应付。如某某职业学校为了汽车专业应急,把体育老师转来教汽车。试想,这样的老师能教出社会认可的学生吗?还有些学校为了解决专业教师不足,招聘汽车维修企业人员,这样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因这部分技师大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对教材、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在讲授时随心所欲性较普遍,没有系统性、规范性,有师傅带徒弟的“味道”;再就是一部分专业课老师是新毕业的大学生,这部分专业课教师大都是“校对校”的来源,对技能操作方面掌握较差,教学方式基本还沿袭着普教教学模式,何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呢! 解决的根本就是把专业教师培养成一流的技师。

3 实训室设备简陋,先进设备利用率不高

很多学校汽车专业实训室设备简陋,还在使用早就已经淘汰的设备。比如,发动机拆装还在使用CA1091、EQ1092、等车型发动机,很多汽车零部件已经锈迹斑斑。这势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这样的设备训练的再熟练到社会也不会被认可。许多学校为了省钱,实验实习设备大多是企业淘汰下来技术含量低的残次品或无法正常运转的废品,只能勉强给学生进行拆装实训,无法适应当前汽车发展的需要。汽车维修本是一项技能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就必须按生产岗位配备实验设备,不断引进生产与实践最新设备。随着汽车科技的发展,实验实习设备也要不断更新,不能一次投入就想受用“终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汽车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社会认可的学生。

还有很多学校,国家虽然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大批先进的设备,但普遍利用率非常低,很多设备常年没有启动过。大多学校的设备购置来源于汽车教具设备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往往为了追求更大利益,在教具开发中过分追求外表美观,很多教学设备中看不中用,变相成了设备企业的“仓库”与领导的“展览馆”。

4 教学方法有待探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