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的起源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7 09:21:50

有机化学的起源

有机化学的起源篇1

在地球上,生命的最初起源是通过化学演化过程实现的,是目前生物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之一。但从整个生物发展史和现代生物进化研究理论来分析,随着最初起源生物的不断演化,以及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生命新物种在地球上有望再度起源的可能性。主要根据如下:①存在物质基础。生命最初起源之后,有机生命物质的生物合成和转换过程,将逐渐取代化学演化过程,成为自然环境产生的一种新的方式;②存在自然环境。陆地在海洋生物开发的早期阶段,是生命起源的第二摇篮;③出现新生命体。自然选择决定生命的存在方式,细胞生物是生命最初的起源和发展的生物进化的产品;非细胞生物(病毒)是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发展再一次的产品。笔者试从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过程、生物合成转换过程,以及地球的环境塑造等角度来阐述生命再度起源的周期规律。

一、存在生命再度起源的物质基础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的年龄约为四十六亿年,有机生命物质产生的化学演化过程,大约发生在地球形成的最初十几亿年里。目前,对有机生命物质的非生物合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积累了许多资料。氨基酸的非生物合成: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大气成分CH4、NH3、H2、H2O等,在放电作用下合成了一些氨基酸。在此后,其他学者先后在类似的条件下,几乎合成了天然蛋白质中的全部氨基酸。核甘酸的非生物合成:1963年,在加速的电子作用下CH4、NH3、H2O转化为腺嘌呤。1965年在加热 160℃的条件下, 核甘、磷酸盐转化为核苷酸。核苷酸的产生还有其它途径。蛋白质和核酸的非生物合成:目前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1991年中国科学家赵玉芬通过实验证明:在磷酰化氨基酸的基础上,可以同时合成蛋白质和核酸。虽然现在关于化学演化过程的许多具体环节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有机生命物质通过化学演化过程,并在原始海洋中不断积累,为新生命的最初起源奠定了物质基础,已成为目前相当多的科学家的一种共识。

生命最初起源之后,由于诸多自然因素的改变,但是,由于诸多自然因素的改变,导致有机生命物质产生的化学演化过程的丧失,并不能成为制约生命再度起源的一种因素。因为,在生命最初起源之后,随着已起源生物的不断进化和发展,有机生命物质的生物合成与转化过程,将会逐渐取代有机生命物质产生的化学演化过程。成为自然环境中,有机生命物质产生的一种新途径。

有机生命物质产生的生物合成与转化过程,同化学演化过程,虽然在合成原料、合成条件、合成过程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二种途径所形成的有机生命物质蛋白质、核酸等产物,无论是在化学结构上,还是在生物学特性等诸多方面都是基本相同的。

从整个生物发展史来看,生命通过化学演化过程,实现最初起源之后,生物的生存与进化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始终是局限在海洋环境之中的。在海洋环境中,通过生物合成与转化过程产生的有机生命物质,将会被海洋环境中生存的异养生物:这里主要是指低等、异养腐生生物,作为其生存的营养物质而被完全占有。从而制约海洋环境中,通过生物合成与转化过程产生的有机生命物质,再度向生命的演化过程。作为制约生命再度起源的一种因素:低等、异养腐生生物,在海洋生物登陆发展之前,其生存与发展始终是局限在海洋环境之中的,并没有扩展到陆地环境中去。在这期间,陆地环境始终保持着“净土一片”而没有任何生机。就是由于某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使海洋生物转移到陆地上来,“登陆”的海洋生物也无法在陆地环境中长时间生存。因为海洋生物由水生到陆生将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登陆生物本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也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陆生环境。

从生物进化角度来看,大量的化石研究充分证明,大规模的海洋生物登陆发展在时间上,大约发生在寒武纪初期(距今约六亿年)到泥盆纪早期(距今约四亿年)之间。从海洋生物登陆的先后来看,海洋中的自养生物的登陆发展,在时间上应早于异养生物。这里主要是因为,只有自养生物登陆发展之后,一方面为异养生物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再者大气中氧的含量不断增加,臭氧层的逐渐形成,为异养生物登陆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个保护伞。

在海洋生物登陆发展的初期,海洋中的低等、异养生物,在其还没有登陆发展之前,在陆生环境中,通过生物合成产生的有机生命物质,将会不断积累。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的积累,同时会随着自养生物在陆生环境中,由沿海向内陆,由低海拔向高海拔生存空间的不断扩展而大规模的增加。

在海洋生物登陆发展初期的陆生环境中,通过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的大规模积累,将会通过三种主要途径被转化。第一种途径是作为陆生环境中,生命再度起源的物质基础;第二种途径是作为地球上,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形成的物质基础的一部分;第三种途径是作为海洋中的异养生物登陆之后,生存与进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另外,海洋生物登陆发展的初期,由于物质循环在陆生环境中还没有完全建立,因而,当有机物质再陆生环境中不断积累时,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将会相对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将会相对下降。在陆生环境中有机物质的积累与分解不稳定、也不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与减少是不断波动的,其总趋势是减少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波动,将会导致大气温度的波动。大气温度的波动可能是地质学上,冰川的形成与消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存在生命再度起源的自然环境

地球表面是由海洋和陆地二部分组成。原始海洋是生命化学演化的中心。现在已经清楚:“具有高度反应的活性分子,虽然是在气相中生成,但是它们都是在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因为,所有的生命物质都涉及液相。”另外,海洋在生命发生的过程中还具有庇护作用,它能够阻止来自宇宙中的各种有害射线进入到海洋深处。从而有利于海洋环境中有机生命物质向生命的演化。

原始海洋是生命最初起源的摇篮。但是,生命最初起源之后,海洋环境中的异养生物:低等、异养腐生生物,作为制约生命再度起源的一种因素的存在,从而阻止了海洋环境中,通过生物合成与转化而来的有机生命物质向生命的进一步演化。使海洋环境中不再具有生命再度起源的可能。然而,陆地作为整个地球环境的一部分,虽然在生命最初起源时,不适于生命的起源。但是,随着整个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在海洋生物登陆发展的初期,陆地将成为生命再度起源的第二个摇篮。首先,在陆地环境中,由于地壳变动趋于相对稳定,火山、地震的发生,在数量上大量减少、在强度上逐渐减弱。以及水在“海洋――陆地――空中”形成了稳定的循环运动,使得陆地环境不再像早期那样干热缺水。虽然水在陆地环境中不像海洋那样富有,但是,陆地上具有相对稳定的水环境;其次,大气中臭氧层的逐渐形成,从而更好的阻止了来自宇宙空间中的,各种有害射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臭氧层的形成,一方面为海洋生物的登陆发展提供了庇护作用,另一方面为陆生环境中,有机生命物质向生命的演化创造了条件。自然环境中氧分子的存在,是影响有机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之一。从有关科研资料来看,海洋生物登陆的初期,大气中氧气的含量比现在低得多,大约占现在大气中氧气含量的1%,即:巴斯德点左右。海洋生物登陆发展的初期,大气中氧气浓度较低,不仅有利于有机生命物质的存在,而且有利于生命的再度起源。第四,细胞生物是生命最初起源与进化发展的产物。对于生命再度起源而言,结构较复杂的细胞生物本身,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不过,这种特殊环境在生命最初起源时并不存在

三、存在生命再度起源的生命体

当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都已具备之后,在自然环境中,生命是如何由有机生命物质演变成,具有生命活性的生命体的,这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

笔者认为,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生命的发生是多源的。不管是生命的最初起源,还是生命的再度起源,有机生命物质向生命的演化都是多源发生的。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是建立蛋白质和核酸共同存在的基础之上,具有膜质结构的、能够独自存在并表现出简单生命活性的、多分子体系的生命体;第二种是建立在蛋白质和核酸共同存在的基础之上,无膜质结构、独自存在时不具有生命活性的、多分子体系的生命体;第三种是单独建立在蛋白质或核酸存在的基础之上,无膜质结构的、独自存在时不具有生命活性的,单一生命分子。如果我们把具有膜质结构、能够独自存在并表现出生命活性的,多分子体系的生命体,称之为一种结构完整的生命体的话。那么,无膜质结构的、独自存在时并不具有生命活性的生命体和生命分子,则只能被称之为生命的“半成品”。笔者将生命体分成两类:无膜生物和有膜生物。无膜生物即非细胞生物,有膜生物即细胞生物。

自然选择决定生命存在的方式。生命的多源发生并不意味着都能存在与进化发展,这是因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选择法则决定的。

就生命的最初起源而言,在原始海洋里多源发生的,原始生命体的存在与进化发展,只有建立在蛋白质和核酸共同存在的基础上,具有膜质结构,能够独立存在并表现出简单生命活性的,多分子体系的生命体,才能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得以生存和进化发展。而任何一种无膜质结构的,独自存在不具有生命活性的生命体,都将会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最终被淘汰掉。其主要原因是无膜质结构的生命体:“半成品”,在生命最初起源的原始环境中,并不具有某种特殊的环境庇护。

就生命体的再度起源而言,通过生命再度起源所多源发生的生命体,不管是有膜质结构还是无膜质结构的生命体;是能够独立生存的还是不能够独立生存的;是建立在蛋白质、核酸共同存在的基础之上,还是建立在蛋白质、核酸单独存在的基础之上,都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这是因为,自然环境的改变为生命体的生存,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另外,不断登陆发展的生物体,同样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为多源发生的生命体提供庇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无膜生物,由于有特殊环境的庇护,要比早期有膜生物的生存能力强。现在的自然环境中,并不存在通过再度起源产生的有膜生物。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起源后,在同最初起源的细胞生物之间进行的生存斗争中被淘汰了。二是有机生命物质向生命的演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有膜生物在大规模的海洋生物登陆后还没有形成。建立在蛋白质、核酸共同存在或单独存在基础之上的,无膜质结构的,独自存在时不具有生命活性的生命体。其存在与进化发展对生命最初起源的生命体寄生,是生物进化发展史上,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原因之一。

就自然环境中的生命体而言,非细胞生物与细胞生物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生命体的物质基础:细胞生物是建立在蛋白质、核酸共同存在的基础之上;非细胞生物有的是建立在蛋白质、核酸共同存在的基础之上,有的是建立在蛋白质、核酸单独存在的基础之上,而不同其它有机生命物质结合。生命体的结构:细胞生物是一类具有膜质结构的多分子体系的生命体;而非细胞生物是一类不具有膜质结构的生命体。生命体的活性表现:细胞生物能够独自存在、并表现出生命的活性;而非细胞生物则独自存在时、并不能表现出生命的活性。生命活性就是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复制、分裂、生长、新陈代谢等。生物的进化:细胞生物之间的存在着或远或近亲远关系,具有共同的起源。这一点可以从不同领域、不同水平,生物进化研究的结果得以说明。而非细胞生物,不管是在生物进化研究的哪个领域、何种水平,都无法将其纳入到细胞生物的范畴。因而,细胞生物是生命最初起源的生命体进化和发展的产物;非细胞生物是生命再度起源的生命体进化和发展的产物。

综上所述,最初起源生物的不断进化和发展,是建立在生物合成与转化基础之上的,是有机生命物质向生命体的演化;而具有同样物质自然环境下的新生命体,在陆生环境中存在再度起源的必然。恩格斯说:“否定之否定是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自然、历史和思维的发展规律”。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领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同其它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一样具有周期性。

【参考文献】

[1]J.阿亚摩夫著(美),周惠民译:《生命的起源》,科学出版社,1977;

[2]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译:《生命的起源》,科学出版社,1973;

[3]李难主编:《生物进化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4]刘后一等著,《生物是怎样进化的》,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有机化学的起源篇2

1859年,伴随着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问世,生物科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同时也为人类揭示生命起源这一千古之谜带来了一丝曙光,这就是化学起源论。化学起源论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再由有机物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一步步演变出原始的生命体。但这只是理论的推测,还缺乏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据。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在其导师尤利指导下,完成了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实验,即著名的米勒模拟实验,这是生命起源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后来,科学家们仿效米勒的模拟实验,合成出大量与生命有关的有机分子。

但米勒的实验也有很多的疑点,例如米勒实验提供持续的电能――在原始时代的地球不一定有相类似的电能;其次,各种不同的气体和物质的配合,虽然能够产生氨基酸、醣类等物质,但仍不能证明这就是生命的起源;氨基酸很可能是宇宙流星和彗星在撞击地球的时候带来的,因为当时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再者,类似实验所假设的大气层不能证明就是原始的大气层,因而所得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更重要的是,米勒实验中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这一阶段是在原始的海洋中形成的,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然而,人们目前还不能在实验室里验证这一过程。米勒本人也承认他的实验与自然界的生命起源过程相距较远,并且现代科学发现在火星上有氧气存在却没有生命,因此,米勒曾提出的大气层中没有氧气存在故没有生命之说就不成立。

海洋起源论

在化学起源论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了热泉生态系统论,也就是所谓的海洋起源论。它是现在最新的、最流行的,也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有关生命起源的假说。由于现阶段所发现的古细菌,大多都生活在高温、缺氧、含硫和偏酸的环境中,这种环境与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极其相似――热泉喷口附近不仅温度非常高,而且又有大量的硫化物、甲烷、氢和二氧化碳等,与地球形成时的早期环境相似。有些学者认为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不仅可以为生命的出现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物质,而且还可以避免地外物体撞击地球时所造成的有害影响,因此,热泉生态系统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所。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生命可能是从地球表面产生的,随后就蔓延到深海热泉喷口周围,而后来的撞击毁灭了地球表面生命。只有隐藏在深海喷口附近的生物得以保存下来并繁衍后代――热泉生态系统是现存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

1967年,美国学者布莱克在黄石公园的热泉中发现了大量嗜热生物。1977年,科学家克里斯在太平洋底的热泉中,同样也发现了大量的嗜热微生物。科学研究表明,热泉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硫化氢和硫化金属矿物,一方面有作为新陈代谢重要催化剂的黄铁矿物和硫的出现;另一方面,有遗传物质如核糖核酸的出现。由此看来,地球上的生命也许就诞生在距今38亿年到40亿年问这些充满硫磺味的热水池或者软泥之中。宇宙生命论

然而,热泉中的这些物质又是如何而来的呢?早在19世纪初,人们已在陨石上找到了有机分子,它们是有机合成物诞生的重要因素。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类利用天体物理的手段,在月球表面或者火星的火山口等地方,探测到了近百种有机分子。1969年9月28日,科学家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麦启逊镇的一颗炭质陨石中就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6种是构成生物的蛋白质分子所必须的。

上述种种证据促使了宇宙生命论的产生,即所谓的生命起源于宇宙大爆炸。这一假说提倡“一切生命来自星际空间”的观点,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宇宙问的其他星体――“地上生命,天外飞来”。该假说认为,承载着“生命种子”的陨石或星际分子坠落在地球表面或通过其他途径,形成地球最初的生命。

有机化学的起源篇3

1)资源共享程度低、重复建设情况严重。部分高校自身的优质课程资源仅在校内网内共享,资源利用率不高,且课程资源重复建设情况严重。

2)传统课程资源呈现方式落后。传统的课程资源大多是以文字、图形的方式进行呈现,对于学习者来说不够直观生动。虽然也有一些视频资源,但这些视频往往时间较长(一般40-50分钟),无法适应现代化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3)缺乏资源审查评价机制。课程资源未经相关专家审查即可发布,缺乏资源的审查评价机制。

4)资源建设参与者单一。传统的课程资源建设参与者就是各高校,缺乏第三方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资源不丰富、更新速度慢。

二、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以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两个文件中有关开展“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建设的相关内容作为指导思想,以“为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资源服务”为最终目的,以“共同建设共同分享”为宗旨,以“优质课程资源信息化平台”为具体实施手段,在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建立长期的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做为研究对象,对现有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然后通过微课做为课程资源的载体,对其共建共享机制进行研究。

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学习方式,主要以短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从大小上来说,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

微课适应了快速发展的E-Learning、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需要。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是从已有课程中选取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的优质课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和共享。

将微课与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进行结合,对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通过微课能够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教学质量。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实现共享,使得每个人都有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和途径,对于丰富优质课程资源、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通过微课能够使节约教育成本。通过基于微课的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能够改变高校传统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且能够节约教育成本。

3)通过微课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方式多样化。与传统视频课程资源相比,微课的时间较短通常5-8分钟左右;其资源容量较小,主题明确,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且目前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实现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

4)通过资源审查评价机制,能够保证优质课程资源质量。传统的课程资源缺乏审查评价机制,导致课程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负面作用。可以通过建立使用者网上评价和专家审查相结合的资源评价机制,保证优质课程资源质量。

5)通过引入第三方优质课程资源,能够迅速建立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传统的课程资源建设参与者就是各高校,导致资源来源单一、数量贫乏。目前国内的第三方在线教育平台纷纷兴起,如腾讯课堂、传智播客等,还包括国外的在线公开课教育平台,如coursera等。因此应在严格的资源审查机制下,对第三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并引入,建立起多方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三、取得的相关成果

有机化学的起源篇4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已进人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在此发展进程中,知识和信息是主要要素,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将成为全社会经济发展新的热点。因此,强化数字化、信息化资源建设与整合管理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关键环节。伴随该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渐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之中。尤其是自我国正式启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已经是高校当前的主要工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其中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高校教学资源主要来自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信息中心,以及各院系等部门,教学资源陈旧并且比较分散,因此,加快构筑与高校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是高等学校课程整合改革与发展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把原有传统的教学资源经过计算机采集、压缩、编码等数字化加工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它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1.处理数字化。

所有的教学材料经过采集转换与抽样量化后使用二进制符号来记录,其可靠性远比模拟信号高,纠错性强。

2.显示多样化。

主要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存储、传输、处理多种媒体学习资源,如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而且可以实现多种媒体,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3.传输网络化。

信息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实现网络远距离传输,而学习者可以在任何一网的计算机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4.使用便捷化。

多个学习者可以同时、重复、任意地使用或者复制教学资源。

5.教学智能化。

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综合使用,使教学过程多彩纷呈,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讲授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传统教学资源具有下列优势。

1.组织形式为非线性结构。

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可以随意进行复制、传输与再编辑,不受传统线性顺序限制。

2.存储形式多媒体化、数字化。

所有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多种形式存储,可以存放在硬盘、光盘、U盘等多种存储介质上。

3.网络化传输教学信息。

所有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传输得以应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整合的概念与前提

数字化教学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把数字教学资源与课程进行整合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迫切需要。这里的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一个有价值、有效率的新的整体。

数字信息资源与高校教学的整合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从技术层面上可以理解为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传统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资源进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化信息;二是从内容层面可以理解为计算机技术与教学过程优化组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为了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课程的完美整合,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做好整合工作。首先要有专业的理论、技术人才团队作支持,应该有专业教师、主管教学工作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教育技术人员等,所有人员各尽其责,为实现数字化资源与课程有机整合承担保障作用。其次要把创新推广理论引人到整合中来,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从而实现数字化资源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与高校课程整合的途径

1.以数字化资源为基础,建立立体化教学模式。

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并非“书本搬家”,也不是简单地将文字、图像与动画等在计算机中的集中反映,而是由这些多媒体元素,通过独特的连接方式组成有序的开放信息集合体系,是教学理论、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多种类型的教学过程迫切需要利用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来讲授,以使学生在同等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元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类型的现代化教学用具也涌现出来。如:电子白板、实物投影、电子教鞭、电子讨论版等。这些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改变了传统呆板、单一的教学方法,建立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多种媒体元素能灵活有机地结合应用,活跃了教学过程。

2.建立数字化社区,搭建新型的网络学习环境。

数字化社区又称虚拟学习社区,是网络教育平台与学习者和教师组成的人机教学系统。由于虚拟学习社区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自网络得到广泛普及以来,其在国内外的高等教育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功能。该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而且具有方便开展计算机网络协作模式的学习形式。因此,在高校研究充分使用数字化社区,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学习空间,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学科知识,而且能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技术和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3.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配套资源。

有机化学的起源篇5

根据化学进化论的描述,地球形成之初,原本没有生命,只存在各种无机物。通过长时间的地球演化,含有甲烷、氨、氢气等小分子无机物的气体在紫外线、电离辐射、雷电等能量作用下,逐步生成了有机的小分子物质,如核苷酸、氨基酸,使原始的海洋成为一种“原始汤”。

此后,“原始汤”中的这些有机小分子,经过了长时期的相互作用,在有硫、磷、金属等土壤的适当条件下进行缩合或聚合反应,逐步形成一些简单的有机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分子。在此之后,海洋中的蛋白质、核酸分子数量不断增多,浓度也不断增加,在特定的条件之下,又被分离、凝聚,并脱离原来的海洋环境,构成可与外界进行简单物质交换的多分子体系。最后,这些多分子体系逐步演变,通过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了有原始新陈代谢功能并进行自我繁殖的早期生命。

打个比方,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里面含有许多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年代,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因而可以形象地把原始海洋比作是生命的摇篮,是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当初期生命产生之后,通过不断的演变、进化,旧物种消亡,新物种产生,这才逐渐形成了现在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物圈。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得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米勒的实验支持。1953年,米勒在实验室内,首先把200毫升水加入到500毫升的烧瓶中,抽出空气。然后,模拟原始大气成分,通入甲烷、氨气、氢气等混合气体。将入口玻璃管熔化封闭,然后把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进入容积为5升的烧瓶中,并在其中连续进行火花放电7天,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闪电现象,再经冷凝器冷却后,产生的物质沉积在U型管中,结果得到20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中有11种氨基酸。这11种氨基酸中,有4种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是天然蛋白质中所含有的。他的实验结果轰动了科学界。

因为蛋白质是南氨基酸组成的,有了蛋白质生命的产生就指日可待了。因此,米勒的实验所揭示的,也许就是生命从无机物起源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这个实验还向人们展示:离开了水,生命就无从起源。

水是生命的魔法师

简单的化学表达式H2O掩盖了水的一些微妙事实。而解开谜底的钥匙,并不在于水分子的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间的化学键,而在于属于不同水分子的氢原子之间的联系――氢键。氢键仅仅有典型化学键的十分之一强。在室温条件下,水分子可以聚合在一起,也可以很容易就离散。因此,在一滴水中,水分子们不断地聚合和离散,形成一个有序和无序并存的矛盾体。于是就形成了水的诸多反常特性:如水的沸点比一般液体的都要高,并且水难以压缩。

所有影响水分子形态的化学键,归根结底都是量子效应的产物。而氢键则源于一种最顽强的量子现象――零点振动。零点振动削弱了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从而使邻近的水分子之间更容易联系起来。水因此成为高度黏着的液体,地球也因此充满生命。剑桥大学的菲力克斯・弗兰克斯教授,曾这样巧妙地描述了零点振动的作用:把水中的氢原子用比它重的同位素氘来替代,如此所得到的化学上相同的液体,却对大部分生命有致命的毒害。而这种液体和水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零点振动的能量。

理论方法、实验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们可以在详尽地研究水是如何通过量子效应,与DNA、蛋白质、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的结果总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时下流行的观点认为,生命的秘密可以用不同种类的基因,以及它们所编码组成的蛋白质来破解。然而新的研究成果挑战了这一过于简单的假设:如果没有水分子的直接参与,蛋白质或者基因不可能完成任何最基本的功能。正如弗兰克斯所说的那样:没有水,一切只是化学物质;有了水,化学物质成为生命。

蛋白质的研究为这一结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蛋白质分子按照DNA的指令由氨基酸链联结而成,它们具有一系列对于生命体至关重要的功能,比如,驱赶外来的入侵者、催化反应和构建新细胞。它们精确的操作不仅依赖于自身的物理形状,也依赖于水分子的一项重要功能:确保氨基酸向着正确的方向卷起。

生命在“水深火热”中产生

米勒试验证明了无机物质可以在原始大气环境中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生成有机单分子,但这还仅仅只是生命演化历程中最初的一步。氨基酸、嘌呤、嘧啶、糖等有机单分子还必须通过缩聚反应才能生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在原始地球环境中,火山充当了缩聚反应的催化剂。

因为生命的大爆发时期恰好和气候、地质突变的时间相对应,科学家们推断:在水火碰撞的极端条件下产生的化学反应,可能催化了生命的产生。在生命爆发之前,是一个大冰期时代,使得一些生命要素被“冰封”,只有在火山及热水附近才有相对活跃的生命形态,不过它们只是孤立的存在,彼此之间不存在交流,因为寒冷冰封阻碍了他们的交流。

我们知道,热泉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硫化氢和硫化金属矿物,特别是黄铁矿物和硫,一方面硫化铁和硫,有新陈代谢的出现。硫化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反应在它的表面或者说在它的晶体骨架里,进行得非常的顺利,一些重要化合物已在热泉中被发现。

新陈代谢的途径可能跟热泉中的黄铁矿和硫,以及它们的聚合物有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的出现,与硫化酯和硫的化学过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脱氧核糖核酸还可以直接用核糖核酸脱氧演变而来。由此看来,地球上的生命也许就产生在距今38亿年到40亿年间这些充满硫磺味的热水池或者软泥之中。

科学家就这一生命进化的模型在大方向上达成了共识,但是在某些具体环节上尚有许多谜团,因为找到的化石都只是突变后的结果,中间的过程只是推断。不过,专家们相信这样的逻辑:生命进化没有固定路线,地球的变化决定了生命的变化,现存的各种生物包括人类能够被保留,有赖于一种偶然机会的出现。

迄今为止,我们把生命起源可以描述成这种样子:在40亿年前的地球上,由无机分子合成的有机小分子,它聚集在热泉口,或者火山口附近的热水中,通过聚合反应,形成了生物的大分子。这些大分子进行自我复制,自我选择,进而通过分子的自我组织,并自我复制和变异,从而形成核酸和活性蛋白质。同时,分隔结构同步产生。最后,在基因控制下的代谢反应为基因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这样,一个南生物膜包裹着的、具有能

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细胞,就在地球上产生了。

这个描述短短几百字,就把生命起源的过程描述出来了。但它有四个无法逾越的鸿沟:一个是自我选择,因为组成生物大分子或者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都是非常有限的几种分子。在无机条件下,或者在闪电情况下、或者在热水中,它形成很多这样的分子,这些分子怎么能自我选择,能合成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能把其他的大分子抛弃掉?第二个是自我复制,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自己能够复制,能够为下一代遗传下去,这个过程我们也并不知道。第三个是分隔结构,比如细胞膜或者细胞内部的膜结构,是怎么形成的?像磷脂、精细的生物结构怎么形成的?我们也并不是很清楚。另外是一个新陈代谢的问题,这个过程我们并没有解决。但不管怎么样,这种热泉中生命起源假说,确实有很多有利证据的支持。

海底黑烟囱及相关生物群体的发现是近30年来全球海洋科学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1979年,“阿尔文号”载人深海潜水器在东太平洋海底1650~2610米深的熔岩上发现了数十个冒着黑烟的“黑烟囱”。方圆几百米的范围里,数十个高大的柱状物的顶部喷发着滚滚黑烟,使“阿尔文号”犹如置身于一个由烟囱组成的海底重工业基地。科学家们经过考察证实,海底“黑烟囱”的形成与海底火山运动有关。从“黑烟囱”中喷出的“黑烟”,其实就是海底火山口喷出的金属硫化物,而“黑烟囱”则是由金属硫化物不断沉积而成。

比发现“黑烟囱”更令科学家吃惊的是,在海底黑烟囱周围高温、高压、黑暗、缺氧、含硫等极端环境中,生活着特殊的深海生物群落。它们的初级生产者嗜热细菌和古细菌,在基因组序列上最接近地球上原始的祖先,生活环境也与生命起源时地球上的高温、缺氧环境非常类似。地球历史早期热液系统曾经在地球表面广泛分布,因而嗜热微生物有着广泛的生存空间。通过对生命起源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环境条件、能量条件、安全条件等方面考虑,现代海底黑烟囱周同的水热环境是探索生命起源的理想场所。

研究者认为,海底黑烟囱附近的环境不仅可以为生命的出现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物质,而且还可以避免地外物体撞击地球时所造成的有害影响,因此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所。但另一些学者认为,生命可能是从地球表面产生,随后就蔓延到海底黑烟囱周围。以后的撞击毁灭了地球表面所有的生命,只有隐藏在海底黑烟囱附近的生物得以保存下来并繁衍后代。因此,这些海底黑烟囱附近的生物虽然不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但却是现存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

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距离揭开生命起源这一亘古之谜,还有一段遥远的科学历程。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到有机化合物,到有机生命体的演化,同时还具有很多的偶然性。并不是有了这种环境,有了这种形成条件,它就能够产生生命。有人曾经比喻说,这些无机物好像一个垃圾堆里面什么都有,塑料瓶子、废弃金属、油……而生命,一个单细胞,就像一辆精美的奔驰车,在一阵台风过后,这些垃圾组装成了一个奔驰车。因此我们可以想象,这个生命起源的过程非常艰难。

带水彗星撞出来了生命?

如果说生命是宇宙之中一个普遍的现象的话,除了地球之外的其他天体上,是否也有类似于地球早期的这样的环境呢?如果有的话,也许能为研究生命起源打开新的窗户。

其实,在生命起源问题上,长期以来有两大对立学派:一派认为生命是从外星球移植到地球上来的;另一派认为生命是地球自身的产物。两派各持己见,争论纷纷,莫衷一是。近年,国际学术界对地球生命起源的讨论又热闹起来。最时髦的一种理论认为,是来自太空的携带有水和其它有机分子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才使地球产生了生命。

生命起源的重要物质是水,而不少彗星含有很多冰块。冰块在很冷的地方,就跟石头一样硬。如果它不小心跑到太阳附近,太阳把它蒸发,冰块升华成水蒸气,绕在彗星旁边,太阳辐射一吹,就拉出一个气体长长的尾巴,这就是彗星的长尾巴。

科学家还发现了一颗被称为利内亚尔的冰块彗星。据推测,这颗彗星含水33亿千克,如果浇洒在地球上,可形成一个大湖泊。实验证明,数十亿年前,在离木星不远处形成的彗星含有的水和地球上海洋里的水是一样的。而利内亚尔彗星正是在离木星轨道不远的地方诞生的。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刚形成时,可能有不少类似于利内亚尔的彗星坠落到地球上。它们落到地球上时像是雪球,而不是像小行星撞击地球。因此,这种撞击是软撞击,受到破坏的只是大气层的上层,而且撞击时释放出来的有机分子没有受到损害,这样就为地球上的生命演化提供了条件。

“生命之源”曾漫布火星

火星有着跟地球类似的经历,火星的物质成分跟地球非常近似,它的轨道也跟地球非常近似,那么火星上是不是有生命呢?关键是要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之源――水。

关于火星上是否存在过水,科学界进行过无休止的争论。1957年美国的海盗号探测器发回地球的信息表明,火星上没有生命,没有液态水的存在,它是一个荒芜干涸的红色星球。但是人类并没有气馁,20世纪90年代,美国宇航局加大了对火星的探测力度,通过火星探测者、火星拓荒者号探测器和哈勃望远镜得到的图片研究,火星上过去很可能有过液态水的存在。一些航天资料显示,火星上有类似于像我们发生大洪水山前的冲积扇的构造,还有像地球上干涸的河床样的河道,以及水侵蚀岩石的痕迹。科学家在火星上相似矿物集中的地方还发现了一个峡谷,名为马力内尼斯峡谷。这个峡谷比美国大峡谷还要大。令人兴奋的是,图像显示它是被流水冲出来的。试想一下,冲出这么大的峡谷,需要多大的水,又需要多长的时间?所以,科学家认为火星上曾经水资源丰富,而且持续时间还比较长!

据华盛顿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专家雷・阿维德松介绍,通过对欧洲宇航局的火星轨道飞行器送回来的数据研究分析,发现梅迪亚尼平原上厚达300米的岩石是在水中形成的。研究还发现,该平原表面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河流遍布,万里之内皆为平湖或浅滩。而这种情形与我们的地球十分相似,这里孕育生命不足为奇。

有机化学的起源篇6

1.选好主要的教学教材及配套的教学辅导教材

一方面,现在编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材很多,出版社也不尽相同,甚至有相当部分的学校自己编写校内使用的教材。虽然这些书的内容大体相同,但是讲的方法却并不一定相同。同样一个关于Intemet的问题,有些书把互联网比作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21世纪90年代初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的,但是新近出版的一些教材,在讲Intemet这个问题的时候把Intemet与“地球村”联系在一起,甚至不用前两种讲授的方法,而是以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很显然的,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其实讲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但是,在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学生对理解Intemet这个问题的难易程度也就不同。

另外一方面,还要根据学习对象,即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来选择教材,同样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有的作者编著的书比较通俗易懂,有的则相对抽象。

所以,从这两方面来说,在选择教材的时候既要考虑到教材本身的可读性,而且还必须要考虑到学习对象,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实际有选择性地来选择教材包括配套的教学辅导教材。其实,这也是教学资源的优化,教材也是教学资源,所谓“合适你的,就是最好的。”,在这里就是由教材选择问题而来的教学资源优化。

2.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

职业学校一线的计算机教师,掌握有大量的日常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资源。比如,电子版的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软件、学生作业或作品、教学实例、计算机应用的相关论文等等。就我们学校来说,每一年都要购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的模拟考试软件。而这些模拟考试题库的题目比较多,而且有些是可以导出来的,我们将其导出后,把这些模拟题集中起来,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题库。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有选择地穿插这些题库中的题,给学生上机训练使用,这样,当学生学完这门课程以后,只要稍加针对性的训练几周,便能比较轻松地考取全国的计算机等级证书,这样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不单是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资源,上述提到的教学资源,只要能加以整理、进一步的改进、优化,以教学资源库的形式来保存、共享、运用这些资源,日积月累下来,教学资源库就会变得相当的充实。

上述讲的是如何使教学资源库充实,在教学资源充实后,下一步必须得考虑教学资源库的功能。教学资源库可以以校园网应用的形式来展开,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以自己的账号进去资源库平台上传、下载相应的教学资源。平台还可以开发加进论坛的功能,让教师们能对这些教学资源的可用性、实用性等等进行讨论,在讨论后再进行修改,进一步完善。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扩展加学生进入讨论的这样一个功能,让教学的对象也参与到其中,可以更进一步完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这样教学资源库建立起来以后,既可以实现相互交流学习、互通有无,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还可以实现这一课程进度的统一,便于教学计划的实施,共同进步,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

有机化学的起源篇7

关键词: 剪叉式升降台;力学模型;有源剪组;无源剪组

Key words: scissors elevating platform;mechanical model;active shear set;passive shear set

中图分类号:U4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2-0120-04

0 引言

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在现代物流、航空装卸、大型设备的制造与维护等场合中得到广泛应用。剪叉式起升机构作为升降平台钢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力学特性会对平台性能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的运动学、动力学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文献[1~2]分析了剪叉式升降台的结构特点,以升降台运动速度或液压缸油压均匀为优化目标,对其关键参数及驱动油缸的安装角度进行了优化研究。文献[3]则对剪叉式升降台虚拟机模型和液压系统模型进行了联合仿真分析。一些学者通过建立基本构件组力学模型,求解剪叉机构运动参数和进行受力分析,利用虚功原理分析平台载重与举升油缸所需输出力的关系[4~7]。

但目前国内外对剪叉式机构的研究,多为针对工程中某一特定项目进行的承载能力分析,或介绍某一种新型剪叉式机构的应用案例,理论研究不深入,缺乏一套系统、通用的运动学分析与机构设计理论[8]。

有学者认为多级剪叉式机构结构复杂,各杆有三个运动副连接,难以直接逐步求解,对其受力进行理论分析较为困难[6,7]。

本文将建立有源剪组和无源剪组的力学模型,用解析法探讨各层剪叉机构受力变化规律;掌握这些关系和规律,不仅有助于指导人们科学合理的设计工作,也有助于进行优化和有限元分析。

1 剪叉式升降平台简化模型

图1为n层剪叉式升降平台简化模型,起升机构最高一组剪叉杆的一端与平台以固定铰支座相连接,另一端则与滑靴铰接,平台起升或下降时,滑靴可在平台的内嵌滑道里滑动,实现剪叉机构变幅;起升机构与底座采用同样方式连接。

图中A0和An分别为剪叉杆与平台和底座的铰点,B0和Bn则分别为与平台和底座的滑靴铰点。升降台是由两个对称的两幅剪式铰架板组构成,理论上两幅剪式铰架板受力相同。为分析方便起见,对其中一个铰架板组进行受力分析。

5 结束语

本文建立了剪叉起升机构的力学模型,把机构拆成有源剪组和无源剪组,按照拆组的次序,逐步建立有源剪组和无源剪组的力学模型,通过用解析法即可求得到杆系的约束反力、各层剪叉机构受力变化规律和液压缸推力与平台负载荷的简洁关系式。

探讨掌握这些关系和规律,不仅有助于指导人们科学合理的设计工作,也有助于进行优化和有限元分析;使看似复杂的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结构设计、刚度和强度计算大为简化。

参考文献:

[1]郑玉巧,张堆学,毛建军.剪叉式升降台液压缸位置参数优化设计[J].机床与液压,2010,38(20):39-41.

[2]黄建龙,李兴慧,毛建军.固定液压剪叉升降台关键参数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2):528-530,554.

[3]孙光旭,袁端才.液压剪叉式升降台的动力学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10,22(11):2650-2653.

[4]剡昌锋,易程,高崇仁.基于Mathcad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的参数化设计[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3,12(6):506-511.

[5]刘俊谊,杨刚,张万军,陈徐均,沈海鹏.剪叉式提升机构受力特性分析[J].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2):133-138.

[6]于永江,郭云绯,高畅.虚功原理法进行多层剪叉机构受力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3):84-86.

有机化学的起源篇8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29

远程教育资源的配置优化项目作为当前相关研究中的热点内容,对于整个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远程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着一些比较突显的问题和困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则是这些资源之间存在着较高的重复性,并且这些资源中优质精品的部分比较匮乏,导致大量资源无法发挥实际的价值和作用。如果利用现有的资源库以及技术路径,将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建立起具有地域性或者领域性的高效优质资源,是当前远程教育相关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通过系统化、特色化、动态化等多个维度的调整和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资源配置。

1 统筹整合,实现资源系统化配置

远程教育资源的主要存在和表现形式就是网络媒体及相关的资料内容。在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将资源统筹起来,实行系统化的整合。目前大部分的远程教育资源掌控部门往往彼此之间各自为政,将自己的教育资源封闭起来,仅向自己指定的狭小服务群体开放。为了保护自己的部门或者机构利益,基本上拒绝与其他竞争机构或者单位进行合作,这样就导致了几乎所有的机构和部门都需要独立完成自己的全部资源搜集、存储、开发、输送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彼此间的封闭无形当中极大的提高了各个部门间资源配置的成本,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解决这种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实行资源配置的系统化。具体来讲,就是各个存在竞争的部门和机构可以通过彼此协商的方式,建立利益联盟或者共同体,通过协作分工、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方式来进行远程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并且可以逐步提高整体联盟的资源质量和数量,从而有效的提高整体的竞争能力。例如,在农村初中远程英语教育资源的整合过程中,该地区的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可以进行协商,由原来的几个竞争机构共同协商,彼此之间分工,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承担不同的资源库构建活动,听力、阅读、语法、写作等等各个环节由不同的部门集中优势各个攻坚,形成一个拳头,主攻一个代表性的资源产品,可以实现良性循环,避免由于恶性竞争而导致的“内部消耗”,使得该地区的远程教育资源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品,这样的工作效率和结果都会比此前的势单力薄的“割据竞争”要好得多。

2 梯度分工,尝试资源特色化配置

此前的远程教育资源除了割据、竞争、低层次重复建设的弊端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突显的问题就是缺少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讲,远程教育资源现在不是太缺乏了,而是太多了。由于各个机构和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纷纷进行各自远程教育资源的配置,短期内来看,彼此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则是资源库之间缺乏区分度,往往形成“千人一面”的情况,各个机构和部门提供的远程教育资源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鲜明的差异,或者说无法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因此,无论是从各个机构部门的具体利益,还是从整个地区,领域、国家的角度来讲,这种情况都是非常不利的,需要尽早进行调整和优化。重新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特色化整合与配置。比如,在进行高校“两课”远程教育的资源配置活动中,相关部门和机构则可以尝试资源整合,形成具有特色的资源库。以学科领域为主线,不同的机构和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联合打造一些“精品课程”、“核心课程”、“专家论坛”、“专题报告”、“学术争鸣”等多种形式的特色远程教育资源。擅长讲述“思想”的专家学者可以共同构建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彼此将观点和看法自由表达出来;擅长“邓小平理论”部分内容的教师则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设计一个个具有问题情境,或者思考空间的开放性资源库,为学习者提供思考和学习的机会,学习者不仅仅是被动学习提供的教育资源,更可以进行开放的思考和分析。

通过这样的特色化资源配置还可以加强和高校之间的协作。将一些难度较小的共同资源内容分配给力量相对薄弱的机构来承担,而一些复杂、艰深的内容则由力量较为雄厚的单位承担,这样彼此之间既各自寻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和工作,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资源内容。

3 强化路径,力争资源动态化配置

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还需要有效的传递路径作为保障。当前的许多远程教育资源传递路径单一,活动无法保障“全天候畅通”,许多学习者在学习资源面前非常被动,往往只能单向的接受学习资源提供的内容,无法与资源进行交流互动,实现动态化的学习。这种情况在许多机构和部门提供的远程教育活动中都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之一就是强化教育资源传递的路径。如何将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建立动态化的联系,使得彼此间能够突破时空的局限,进行无阻碍的互动,一方面是网络技术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远程教育资源提供者的服务问题。在统筹优化远程教育资源的活动中,各个合作机构之间可以通过人工动态服务来解决目前的问题。此前的许多机构和单位也曾尝试进行实时在线的互动教育服务。但是由于在实际运行中,无法保障服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质量,其效果大多不是非常理想。通过部门之间的合作,可以将服务人员协调统筹起来。比如每个机构和单位进行协商之后可以进行人工服务分工,各个机构分别承担一定时间内的实时在线服务。这样可以减轻彼此间的负担和任务,从而更好的为学习者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琳.校园网环境下课堂教学资源整合探索[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

[2]李满玲,梁小芝,朱学军.基于Web服务的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5).

有机化学的起源篇9

资源优化管理作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运行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提升计算机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发挥计算机实验室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作用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为了提升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需要对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进行厘清,以期为后续管理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一)确保资源的合理化调配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服务于不同的专业学生,考虑到高校院系规模的逐步扩大与学生数量逐步增长,计算机实验室现有的管理模式以及资源使用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资源优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运行管理模式,其在院系管理人员的统一安排之下,各个专业学生的专业实验课程时间、学习内容等进行必要的梳理,例如管理人员根据已有的资源,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心理,调整学习模式与实验室的开发时间,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与知识难度,开展自我学习,便于控制学习难度。

(二)降低实验室设备使用成本

计算机实验室中各种设备的使用寿命较短,从过往情况来看,相关仪器从购买使用到淘汰的周期基本上为5年,为了在保证计算机实验室使用质量的前体系,尽量延长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损耗与费用支出,需要进行必要的管理活动。资源优化管理活动通过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实验室设备的寿命延长需求,例如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搭配,将高中档次的设备进行调整,针对于部分专业课程教学活动,采购双系统,对于JAVA、VB、VC等计算机公共课程则选用中等计算机硬件设备,通过这种设备搭配方式,在确保实验室使用质量的前提下,对使用成本进行合理化控制,避免出现计算机实验室采购成本虚高的情况。由于计算机实验室开放时间较长,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对于电能的损耗较大,为了更好地节约实验室运行成本,在进行资源优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计算机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进行必要的调整,根据专业课程安排的特点,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实验室使用时间进行调整,控制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能耗,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二、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所遵循的原则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有序开展,不仅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重难点进行明晰,还需要从原则框架的角度出发,对自身工作进行梳理,以期完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实施的途径与手段,构建起科学高效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全新模式。

(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原则,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应用的主要流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以及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重难点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住满足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切实满足使用要求,只有在科学精神、科学手段、科学理念的指导下,相关工作人员才能够以现有的社会物质资源为基础,构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新体系。

(二)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应用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

由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内容多样,操作环节较多。为了适应这一现实状况,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相关操作之中,就要尽可能的增加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方案的容错率,减少外部环境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影响。降低操作的难度,使得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批量操作,保证各个环节中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手段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模式,管理人员要在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工作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在相关原则的框架体系下,规范管理活动,将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对工作手段进行优化处理,使得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工作始终满足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要求。

(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组织结构的设立

管理组织架构作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前提,其构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组织结构的有效设立,需要我们进行三级管理结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主管部门针对于资源优化管理工作的实际,进行资源优化管理小组的设立,主要负责统筹学校范围内各个实验室的日常资源优化管理活动。各个学院则进行资源优化管理小组的设立,由院系领导担任负责人对本院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确定资源优化管理体系下,实验室管理的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等具体内容。每一个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成立资源优化管理小组,由各个教师担任管理者的角色,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活动。通过学校、院系以及专业三级管理组织机制的构建,对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梳理,为资源优化管理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应用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激励机制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作为资源优化管理的核心构成,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应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为了确保激励机制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中的科学应用,激发起实验室在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需要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者的需求,对参与管理活动的教师对于文化精神层面以及物质层面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其次要采取多种类型激励方式的设计,在高校管理的活动中,激励方式一般采用物质与精神两种方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不同的人对于激励有着多样性的需求,因此在进行激励方式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不同激励方式的优势与不足,根据不同人员不同的激励需求,进行激励方式有效设置,以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中的作用。最后在进行激励机制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教育部门与高校领导者针对不同阶段的管理目标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

(三)沟通机制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保证资源优化管理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科学应用,学校领导者要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不断进行沟通机制的建立,通过各类座谈会、专项会议以及学校文件等方式,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管理目标与意图及时传递给实验室实际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相关要求,对自身的管理行为进行调整,以期满足资源优化管理的要求。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也能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沟通方式,将管理诉求与难点问题进行集中反馈,便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难题的解决。在沟通机制应用的过程中,除了进行自上而下方式之外,还需要高校领导者对实验室管理者的思想状态进行全面掌握,为管理工作与计划进行分配。并根据不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特点,进行实验室管理工作内部岗位与职责的转换,提升??验室管理的水平。

(四)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应以实验室目标为基础,针对于实验室的教学目标、试验设备管理目标以及科研活动目标等内容,进行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与规划。在绩效指标选择的过程中,将每一个目标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划分为不同的指标,为了保证绩效评价的准确性,要保证同一层面的评价指标不存在因果关系,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确定,帮助管理人员对自身的工作内容进行梳理,推动管理工作的实践。实验室绩效评价方法的确定,实验室绩效评价方法是多方面的涵盖了满分制评估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两种方式,通过对两种绩效评价方式应用范围、使用环境、具体操作流程进行确定,从而提升了绩效评价方法使用的实际效果,满足了评价工作的客观需求。

(五)加强网络管理

有机化学的起源篇10

然而任何学说都有其时代的局限和不足之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也不例外。按琼斯教授的说法,达尔文最大的不足便是没有解释人类的起源这一最为人们关心,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有关人类起源的话只有一句:“人类的起源和它的历史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此外,琼斯教授还认为,达尔文的学说在其广义理论上也存在许多缺陷。

针对达尔文进化论和《物种起源》一书的不足,琼斯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科学观点,并且准备写一本巨著。琼斯在他的著作中要阐明的第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类的起源。他认为,人类这一当今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也许已经步出了进化”历程,也就是说从生理上不再进化了,只是人类的思想和创造出的机器仍在进化中。此外,琼斯教授还认为,达尔文在提出进化理论时回避了机会在物种起源与生物演变中的重大作用。琼斯主张,进化不只是像达尔文所说的那样仅仅只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机会在进化中也起了相当的作用。他指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有些物种的灭绝和进化是由于陨星撞击地球的结果,比如恐龙的灭绝。他还举了个简单的例子说,大象产生的性激素与飞蛾产生的性激素化学成分完全相同,这当然容易造成大象的“误会”。琼斯说:“这对蛾来说是危险的,然而这是进化中的一个失误,而绝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另外,琼斯教授还在他的著作中对当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的进化理论提出挑战。他首先攻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蒂文・杰伊・古尔德和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查德・道金斯以“古怪”的方式对待进化这一课题。他认为,道金斯提出的“自私基因”之说,也就是任何生命都是按基因的利益进行进化的这一学说根本不足以说明生命有差异的原因。至于古尔德教授认为进化是突然间发生的,这与琼斯认为的进化是个逐步的过程的观点截然相反。琼斯教授满怀信心地说:“我的长处在于我对生物学有着特别宽的知识面。”琼斯教授打算用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的方式写成自己的著作,也就是说他将用大量的逸闻趣事、丰富的例子,从细胞到现代艺术各个方面来谈物种起源这个问题。

(摘自《青年参考》)

阅读思考:

1.1858年,达尔文的进化论公布于众,当时的反响怎样?

2.琼斯教授向达尔文学说提出挑战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文意,归纳出达尔文的学说的三点不足之处。

4.请归纳琼斯教授新进化论著作的主要内容。

5.论述琼斯教授著作体例构想的两项是()

A.人类的起源和它的历史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

B.有些物种的灭绝和进化是由于陨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C.“自私基因”不足以说明生命有差异的原因。

D.进化是个逐步的过程。

有机化学的起源篇11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指为教学目的而专门设计的或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的各种以数字形态存在和被使用的资源,如教学设计、教学素材、 教学课件、虚拟仿真系统、数字教材、教学案例等。它具教育性、科学性、新颖性、趣味性、便利性和可用性,通过提供丰富生动的场景资料,创设多样的教学情景和大量的虚拟仿真实验等手段,促进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变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提升了教学质量。

共建共享是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目标。“共建”就是发动本区域内各个层面的学校、教研机构,以学科体系资源和专题资源库建设两种形式,参与本区域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建设,最终既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又能建成有本区域特色的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共享”就是本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供本区域师生使用共享。共建是为了共享,而共享反过来又能激发参与者共建的积极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能够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滁州市教育信息化主要是从基础设施,即信息化硬件设备开始推进的,如在学校互联网建设、学校多媒体设备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数字教育资源库,即软件方面仍存在着总量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缺乏共享平台、缺乏共享管理机构、缺乏共建共享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运营机制等问题。如果没有数字化教育资源库,信息化就成了无木之本、无水之源。滁州市教育信息化重硬件轻软件,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跟不上总体发展的步伐。想要破解此“瓶颈”,唯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共建共享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发挥其最大效益,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滁州市城乡、校际间均衡公平一体化发展。

针对滁州市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促其共建共享。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推动措施

第一,政府牵头,学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加强合作,成立市级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管理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负责对整个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统一领导、规划、调控、协调和管理,对域内资源特色进行良好定位和建设发展。该机构下设:资源建设领导小组、审核小组、资源基地学校、技术小组等。其中资源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局部门和专家组成,在市局引导下开展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规划、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学校层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第二,制定推动政策。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依靠政策的引导,市教育体育局要建立积极的政策导向,将资源建设与教学应用相结合。制定一些共建共享的政策,把共建共享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教师个人绩效考核当中;制定共建共享规范制度,确保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的规范性;制定一些共建共享优惠政策,如参与共建共享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评比表彰方面的倾斜扶持;制定激励政策,如给教师个人资源定价运营、按使用效果付费等,积极鼓励和培育一批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骨干教师队伍,以点带面地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的深入开展,引导和推动本区域内达成共建共享的合作愿景。

第三,制定统一的开发标准。资源建设随意性强,要在宏观层面上统一规划管理:撰写统一的建设标准,确保搜索时,易检索到适合自己需求的资源;资源开发,要围绕教育教学对资源的实际需求确定开发任务、目标要求和实现路径,编制开发指南;公开招标开发资源,中标单位组织学科教师编写资源开发脚本,资源开发脚本经专家审定合格后,才可组织技术人员制作资源,最后由评审小组对资源进行评审,合格资源入库。市教育部门对所建资源的共享范围、共享方式、共享时间、使用对象、开发周期等要有详细规划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第四,共建共享运行机制的构建。成立资源共建共享协作委员会,主要负责协调实施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政府筹集资金购买技术,搭建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网络平台,统一负责共建共享信息的汇总和。

第五,制定共建共享激励评价机制。为了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广泛开发、全面开放和深化应用,可出台有关激励机制,对参与资源建设者在物质、精神等多方面进行鼓励和奖励,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组织各种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竞赛、评比、交流、研讨、讲座等活动,给予优秀者表彰或奖励;以专项课题的方式申报资源建设项目,发挥试点学校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有效把资源建设、开发、应用、评价结合起来,有利于资源建设迈向优质化发展之路。

组建评估机构,对建设质量进行认证、审核和评价,遴选出优质教育资源以供共享,审核不通过的资源,经反馈后做出修改与完善,从而有效地保证资源的建设质量,提高资源的建设水平。

三、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预期成效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实施,能够有力地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全方位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一能建成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库。共建共享,开发了数字化、立体化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建成了智能化、标准化的信息管理平台。这些资源能服务于学校用户的教育教学改革、教科研、管理服务等领域,有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创新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及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能惠及区域内所有同类学校。二能形成可持续的资源建设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创新”的资源开发思路,可形成可持续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今后资源建设奠定了经验。三能打造高素质的资源开发团队。在共建共享过程中,通过开发、应用、专题研究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熟悉资源需求、了解技术标准、通晓资源开发、擅长资源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应用团队,对于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科学研究水平、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反过来,他们今后也能有力地助推教育改革创新、资源开发和教育信息化发展。四能提升学校的发展实力。通过参与资源共建共享,学校的综合办学能力能得到大幅提高。通过共享,项目学校以很少的资金投入获得大量的、多类型的、质量可靠的数字化资源,学校教育教学的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也得以提升。

近几年来,滁州市在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教育信息化软件建设方面,与大家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还存在不小差距。下一步,建议政府应以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为推手,努力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覆盖面,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为教育均衡与公平做出新的贡献。

有机化学的起源篇12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一、基本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企业通过对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奖惩等一系列过程,有效地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出员工的潜力,为企业创造价值,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研究了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与规律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把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律结合在一起。组织行为的管理,被广泛的应用到基础科学和人力资源的组织和管理中,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科学的新发展。现在,它已经被广泛地使用在该领域的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领域。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运用组织行为学,可以积极有效地协调关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对于现代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管理理念,可极大地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

二、组织行为学应用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一个组织所面临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都是复杂多变的,一个组织能否生存取决于组织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而内部因素的协调不仅决定了组织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因此,如何协调组织的内在因素显得尤为重要。组织一般是由人员、目标、技术和结构等要素组织,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在国内和国外的研究表示,对于那些优秀的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如惠普公司重视人才,尊重和信任人才,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公司之一。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是中国海尔集团组织行为中的集中体现。“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技术变化中,能够变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唯一的核心资源。组织行为学的调整,实际上是对企业有限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了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开发人的潜能,它必须是对人类的根本 - 不仅是为了给人们生产或资源的一个因素。在组织行为的研究中,让我们经历了一个从“经济人”到“社会人”的发展阶段,了解更多的“人性”,开发利用人的手段也就越来越丰富而精确。激励因素是一种助推器,它促使人们尽力满足他们某些固有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三、组织行为学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作用

1、调整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在组织内部,一个团队员工之间的能力、风格、知识互补,能够让一个团队的员工合理分工,组织形成良好的团队优势,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形成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

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中,把组织行为理念应用到人力资源的配置中去,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制的形成,需要不断的改善优化人员的配置,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还可以促进并产生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制,让企业充满活动。

3、对企业员工产生双向激励作用。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取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内部挖掘潜能。组织绩效中的人员的表现是有区别的,企业的各种激励措施旨在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让员工保持积极的工作目标。促进员工自觉地专注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人事变动、薪酬变化,让员工的工作性质和领域都有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企业内在发展的激励因素。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对优秀的员工及时的配置更具有挑战性,让员工得到应有的劳动回报,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榜样的力量。从而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可以有效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企业内部推行激励与淘汰机制,可促进企业优胜劣汰,促进员工加强自我激励,积极认真工作,促进整个组织的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

4、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企业的活力来自于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动力,作为一个组织,应充分利用组织行为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雇员的需要、个人的期望与组织期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帮助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将员工的个人需要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实现共同发展。因此,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建立起团队中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关系,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管理层也应该引导和鼓励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不仅可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趋向合理,而还可最大限度地利用个人的智慧,促进潜能充分的充分发挥。

四、结语

企业组织行为由企业共同行为、部门行为和个体行为组成,要调整全体成员的行为,要规范机构建设,建立起严格的组织行为,以实现人性化的激励机制。确保行为的一致性,调整企业部门的行为,明确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建立起适合的激励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为有效的调整企业中的个体行为,须建立起明确的工作和职责分工,要有动机和情感的交流机制,以确保协调成员之间的有效的行为。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制度性的非人性化方式和情感性的人性化方式结合起业,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内部群体的凝聚力。

(作者: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春季班,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孙彤.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