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9 08:23:50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1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了各学科课程标准,其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总目标中都包含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学生发展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其中“学会学习”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7年,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学科分项等级评价标准将“学习态度与习惯”划定为一级指标。江山市作为浙江省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七个试点县区之一,应该率先从促进学生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视角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评价制度;通过改革试点,形成可在全省推广的小学生综合评价方案,总结区域推进小学评价改革的工作经验。

在这些背景下,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决定成立以小学各学科教研员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和基层学校共同开展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应用研究和实践,实现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与学的变革,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教学方式突破进行探索和论证。

二、研究目标

(一)学生方面

通过课题研究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反映个体需要的主观愿望;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训练,帮助学生纠正已形成不良学习习惯;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倾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审题、书写、阅读等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升核心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师方面

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观,改进教学行为,让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贯穿始终的核心目标之一;使教师掌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使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真正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学校方面

    通过课题研究转变学校的育人观和质量观,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关注学习品质的提升,注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研究内容

(一)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寻找小学生预习习惯培养的理论依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发现目前小学高段学生预习存在的问题,了解小学高段学科预习的现状,为如何提高高段学生预习的自觉性和成效,发展高段学生自学能力寻求有效路径,也为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提供经验借鉴。

(二)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寻找小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理论依据。通过个案观察,发现小学低段学生倾听习惯的现状并分析不会倾听的主要原因,提出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策略。

(三)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寻找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理论依据。着重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自主性;如何给学生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四)小学生良好合作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寻找小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培养的理论依据。对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行为表现、自我管理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着重研究如何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如何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如何创建学生积极发言的环境,如何促进学生批判思维的形成,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等。

(五)小学生良好审题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寻找小学生审题习惯培养的理论依据。对小学生学科审题现状开展调查,结合教师自身教学体验,分析小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着重研究如何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如何指导方法,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如何遵循规律,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如何应用策略,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如何对比训练,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如何精讲例题,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如何以身示范,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六)小学低段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寻找小学生书写习惯培养的理论依据。对小学生书写习惯的现状进行调查,从学生自身、教师、学校以及家长等因素分析学生不良书写习惯养成的原因,着重研究教师如何提高认识,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如何激发兴趣,如何家校联合,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七)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2

[2]张金英.新常态下,职教应培养什么人?[N/OL]. [2015-09-15].http:///2015-09/15/content_

17041070.htm.

[3]马瑞娜,王泽龙,杜安.浅谈新常态下大学生职业规划[J].环渤海经济t望,2016(2):26-28.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3

1医教协同背景下创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2014年11月27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明确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方向是构建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体系,2015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1],为“5+3”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指明了方向。通过“5+3”构建的以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模式创新,构建将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能胜任临床医生职责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医教协同背景下创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

1)加强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加快构建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紧密衔接的教育制度,改革入学制度和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确保合格的毕业生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四证合一”的培养模式。2)通过构建“三个平台”+“两个不间断”的培养模式,使培养的医学人才既能胜任临床工作,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真正完成在医教协同背景下“鱼渔兼得”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2]。

3医教协同背景下创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条件

1)社会急需。医疗资源短缺、解决“看病难”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医学教育改革[3]。多年来,由于我国临床医学培养的研究生大多重于学术能力培养,轻临床技能培养。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医教协同,构建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可以培养既要有一定学术能力,又能胜任临床医生职责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4]。2)国家政策支持。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多部门明确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方向是构建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体系,合格毕业生即可得到“四证合一”。3)学校与学科层面。我校贯彻“改革、创新、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强教学制度、教师队伍、教学支撑条件建设,努力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培育研究团队,为我校开展创新性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领域,并与相应临床科室建立了密切的的学术交流机制,为实施医教协同“鱼渔兼得”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提供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平台。

4医教协同背景下创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模式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4

本研究旨在了解科技大学生信息素养中计算机基础能力与全球标准差异性,尝试建立一种运用全球共通性信息素养的检验平台,以评估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生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是否达到国际标准,并提供给产业界在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者、教育界在实际教学领域工作者及教育和信息能力培养的相关单位,了解科技大学生信息素养中计算机基础能力的整体概况,并将信息素养中计算机基础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的学生背景因素,作为教育行政机关及学校在规划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计算机基础能力相关课程设计、研习进修、检测的参考,也可成为产业界对于人力资源招聘、培育、发展等规划的参考依据。希望制定出信息素养中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目标,提升台湾地区高级人力资源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达到全球标准,强化国际竞争能力。

1.1研究动机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快速且正确掌握信息并将其转变为知识者,即掌握最大的优势与竞争力(许淑莲,2004)。科技大学生是台湾地区产业界高级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在此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能力成为现代科技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而计算机基础能力又是信息素养能力中最基础的一环。因此,产业界除了解科技大学生信息素养中计算机基础能力中差异外,还要在全球化竞争的产业环境下,随时和全球人力资源的信息素养作比较,以了解台湾地区高级人力资源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落差。因此,运用全球共通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检验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生信息素养中计算机基础能力是有必要的。本研究具有下述三个动机:

(1) 应对全球化的竞争时代

信息化的社会中,培养民众具备信息知识与应用能力,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各国陆续推动相关的信息教育计划,为其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奠基(邱德青,2005)。

(2) 提升科技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计算机基础能力

信息教育是培养使用者能利用计算机工具将所搜寻的信息作进一步筛选与分析整理,成为有用的信息,并有效地养成学习者创造思考及问题解决能力(何荣桂,1999)。而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辅助来促进教育发展,提升科技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世界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和台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3) 与国际接轨的信息科技―计算机基础能力

从1994年至2005年,有一些专家学者对信息能力作过研究介绍(戴建耘、吴正达、张明文、郑福昌,2006),但仅限于问卷方式,且较偏向理论,欠缺实证性与全球性的比较,尚未发现其运用国际标准为实施平台并以数据为证据的实证研究分析与比较。因此,本研究希望用实证性研究的方法,从国际化标准的信息能力指针检测来建立评估模式,探讨科技大学生在全球信息科技素养标准的情形。

2.2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讨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生在全球共通性信息素养的计算机基础领域中三项能力指针的信息素养能力的差异性;以学生背景变量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影响计算机基础领域的信息素养能力的因素。具体而言,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1) 评估各系学生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

基于全球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检测科技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领域及其领域中的三个指针所显示的信息能力程度的差异性。

(2) 评估学生背景变量对计算机基础领域的信息素养能力的影响

以科技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领域成绩表现,评估有哪些学生背景变量会影响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

2文献探讨

2.1产学合作

有别于一般的产学合作模式,本研究通过产业界、教育学术界及国际认证界三方面的国际性产学合作模式,运用全球化标准的检测工具,进行以全球化数据为基础的实证分析、比较与评估研究。

学校教育除了加强理论与实务结合,同时也要让学生对产业界有宽广的视野,培养学生在进入产业界前的基本能力,以创造工作机会(Chaffanjon, 1994)。产学合作系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及企业技术资源的合作策略,以达成共同培养技术人力的目的(江义年,2000)。全球竞争力愈来愈激烈,企业已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Steele, 1989),因此需要刺激合作来增进公司利益(Hamel & Prhahlad, 1994)。

近年来,台湾地区的产业界和教育学术界对于经由国际产学合作,进行人力资源评估与培育的分工与合作模式,已逐渐开始产生共识,通过此国际性产学合作模式,其研究结果将为产业界、教育学术界及国际认证界三方所共享,将研究的价值层面提升到国际化平台。

2.2信息素养能力

社会转型与信息科技迅速的发展和扩充引发了全球性的教育改革,信息通讯科技教育不能停留在保存知识和应用技术的层面,而是走向善用信息的信息素养(戴建耘等,2006)。培养将来能在学习型社会中“掌握信息的成功自学者”成为信息通讯科技教育的首要任务,能够获得和使用信息更是每位世界公民的基本权利(WSIS, 2006)。为此,各国纷纷将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教育课程转变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以建构学生处理信息的知识(Bereiter, 2002)。联合国于2005年推动科技善用者(Power Users of Technology)计划,善用信息与网络通讯科技(ICT)成为世界各国二十一世纪的关键指针之一。

信息素养已然是现代科技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专业知能,然而我们至今尚未有具备全球标准与信效度的检测工具,来检测科技大学生在全球信息素养标准的各项能力。

2.3IC3计算器综合能力考核国际认证

全球教学研究与考试管理中心Certiport与全球信息素养委员会GDLC(Global Digital Literacy Council ) 在2001年共同邀集各国信息、教育、行业企业专业人士,进行建立全球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与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认证考核的可行性研究与发展工作。科技的变迁快速,全球化的ICT能力标准项目,需要动态地、不断地更新,才能符合实际教学、工作与生活上的需要。有鉴于此,Certiport平时收集或征求考生、教师、学者专家以及企业界用人单位的意见,每两年作一次版本的更新,让全球的信息素养ICT能力标准项目能动态式、不断地调整与更新(戴建耘,2005)。至今,计算机综合能力考核IC3证照通行全球超过128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参加Certiport全球认证测验中心至2007年12月已经超过500万人次,每月约有八万人左右参加考试。

IC3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考核国际认证分成三大领域(Domain)作为学习与能力评估与考核的依据,分别是计算机基础(Computing Fundamentals)、常用应用软件(Key Applications)、网络应用与安全(Living Online),请参考表一。计算机基础含有3个能力指标;常用应用软件含有4个能力指标;网络应用与安全含有4个能力指标(戴建耘、思递波,2008)。

3研究设计与实施

3.1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台湾地区的辅英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系、保健营养系以及物理治疗系三个系一年级学生,共127位学生为取样对象。先以叙述性统计分析学生背景资料,并以通行超过128国家,已有500余万考生接受考试的Certiport全球计算机综合能力测验平台,进行科技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领域的信息素养能力考试;藉由与Certiport的产学合作,运用Certiport的全球化庞大的成绩数据库进行数据探勘,撷取出需求数据,继之以单因子变异数分析vANOVAw,检定不同系所学生,在IC3计算机基础领域的各个指标能力成就表现是否有显著差异,以获知各系所学生在计算机基础领域之各项指针能力的信息素养能力特性,并比较三个系之间的差异;再将调查问卷所得的学生背景变量数据,以多元回归统计来分析有哪些背景变量因素能够影响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本研究将所得的资料以统计软件包SPSS 10.0 进行统计分析。

3.2研究限制

(1) 本研究只选取辅英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系、保健营养系以及物理治疗系一年级学生为研究样本,因此,针对本研究结果与发现的推论须谨慎。

(2) 影响信息素养能力的因素很多,本研究参考历年文献(戴建耘等,2006)后,选择以性别、年龄、每周使用计算机时数、计算机课程修课情形、接触计算机的年数等学生背景资料来进行研究。

(3) 本研究采用国际认证IC3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标准中的计算机基础领域的信息素养能力为本研究之范围,对于IC3的其他不同领域之信息素养能力,不纳入本研究范围。

3.3研究工具

全球信息素养能力检测工具很多,由于本研究期望了解辅英科技大学学生与国际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差异情形,故必须选定具有全球公信力及具备全球数据库之国际认证检测工具。根据全球认证专业研究与管理中心Certiport对于IC3(Internet and Computing Core Certifications)计算机综合能力认证所进行的信效度检验报告显示,IC3具备信效度vCertiport,2003w;这也可从戴建耘(2005)的研究报告中获得一致的结果。所以本研究采用IC3计算机综合能力认证为本研究之检测工具。

3.4研究架构

本研究参考近年来学者探讨信息素养相关文献数据及博硕士论文(郭碧明,2003)、(柯云娥,2006)、(谢宜芳,2002)、(魏令芳,2002)、(林丽娟,2002),其采用的研究方法,仅限于以问卷方式为主,尚未发现其运用国际标准为实施平台、以数据为证据的实证研究分析与比较。本研究以全球信息科技素养标准IC3国际认证的计算机基础领域检测成绩及领域中的操作系统、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等三项个别能力指标的正确率,来了解各系学生在信息素养能力上有无显著差异;并以性别、年龄、每周使用计算机时数、计算机课程修习情形、接触计算机的年数等背景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评估影响计算机基础领域信息素养能力的因素。并期望此研究结果能提供教育机关规划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研习进修、检测的参考。本研究之观念性架构如图1 所示。其中成绩搜集服务器与成绩资料仓储为Certiport考试中心所提供的资源,经由数据挖掘技术,提供本研究所需的学生信息能力相关数据,用以和学生基本数据所提供的背景变量进行统计分析之用,以计算机基础领域的信息素养能力成绩为依变项,并将学生背景变量当自变项,进行包括指标成绩与成绩表现等进一步的分析与比较工作。

图1本研究架构图

4资料分析与讨论

4.1学生各项背景资料

学生各项背景变数计有:性别、年龄、每周使用计算机时数、接触计算机的年数、计算机课程修习情形。学生各项背景资料经叙述性统计分析之结果如表二所示。

4.2各系学生在IC3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表现

表三列出各系学生在IC3信息素养的计算机基础能力表现,以信息管理系表现最佳,通过人数16人,达34.8%;物理治疗系表现最差,通过人数只有7人,达15.6%。因此需特别加强物理治疗系学生在此领域的信息素养能力教育。但是以信息管理专业角度来看,未通过计算机基础领域能力考验的比例高达65.2%,也是值得留意的现象。

4.3各系学生在IC3计算机基础领域及三项能力指标的差异性

表四与表五列出各系学生在IC3计算机基础领域的信息素养能力成绩及其领域的三项能力指标之平均值与标准差,以及进一步以单因子变异数分析法分别对IC3计算机基础领域及3项能力指标进行分析的结果。从两个表中得知三个系学生在“计算机基础”(F=8.65, p

4.4学生背景变量对计算机基础信息素养能力的影响

为了了解哪些学生背景变项会对信息素养的计算机基础能力造成影响,本研究针对性别、年龄、每周使用计算机时数v时数w、计算机课程修习情形v学分w以及接触计算机的年数v年数w等学生背景变项,以多元回归分析来评估其对信息素养之计算机基础能力成绩vYw是否有显著的预测力,标准化后如方程式(1),所得分析结果如表六所示:

Y= -.068×[性别]-.224×[年龄1]-.087×[年龄2]+.058×[时数1]+.110×[时数2]-.199×[学分1]+.025×[学分2]-.256×[年数1]-.114×[年数2] (1)

就方程式(1)得知,3个对信息素养的计算机基础能力成绩具有显著预测力的背景变项分别为计算机课程修习情形v学分1w、接触计算机的年数v年数1w与年龄v年龄1w,而其对计算机基础领域的信息素养能力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接触计算机的年数为首,年龄次之,计算机课程修习情形为末。性别与每周使用计算机时数因其回归系数的绝对值皆小于 .2,相对小于其他背景变项的回归系数绝对值,对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成绩较没有显著的预测力。

5结论与建议

5.1国际产学合作模式的研究优点

以往使用的信息素养能力检验工具,因施测的对象与地理范围受到局限,对于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研究,只能与台湾地区其他学生作比较,无法提升至全球平台上进行全球性比较。通过与国际认证产业及国际信息产业的产学合作模式,能够使用具备国际公信力、信效度的检验工具,基于全球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标准,探讨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生信息素养中计算机基础能力相对于全球方面的成就定位状况,并了解与分析科技大学生在不同计算机基础能力上程度与就读系所之间的差异关系。这种通过国际产学合作将研究范围扩及全球平台位阶的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 解决了局限于台湾地区的研究限制,将研究国际化,并可将研究的信效度提升至国际位阶领域。

(2) 可探讨研究对象于全球共通水准平台上的表现比较。如本研究的结果,可得知辅英科技大学学生基于全球信息素养的计算机基础能力标准,所表现的信息素养的计算机基础能力。经由此种测评的研究模式与结果,可协助该校或教育界、信息能力培养单位与产业界了解科技大学生在全球范围中的表现,更为有效、正确地认识与研讨出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的教学与培养重点。

(3) 将台湾地区研究样本加入国际样本中,增进总样本的多样性与国际化,提升全球性评量的信效度,这是一种双赢互利的结果。如本研究采用国际认证为研究的检测工具,强化IC3国际认证的样本多样性与国际性,也优化IC3评量尺度的信效度。

5.2研究结论与建议

采用“Internet and Computing Core Certifications(IC3)-计算机综合能力考核国际认证”来分析辅英科技大学三个系所学生得知:仅26%学生通过IC3认证检验,达到全球标准,其中又以信息管理系的通过率最高。信息管理系在计算机基础领域与操作系统、计算机软件以及计算机硬件等3项能力指标表现最佳,保健营养系次之,物理治疗系殿后。但是信息管理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领域通过率也仅达34.8%,值得再深入研究。以单因子变异数分析法分别对IC3基础领域及三项能力指标进行分析,得知在计算机基础领域以及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硬件两个能力指针都具有显著差异。再进一步以事后比较法分析,得知信息管理系在计算机基础领域以及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硬件两个能力指针表现都优于物理治疗系。其中,又以物理治疗系学生的表现较弱。本研究选择计算机基础领域的信息素养能力成绩为依变项,并将学生背景变量当自变项投入于多元回归模式中分析,得知计算机课程修习情形、接触计算机的年数与年龄三个变项达到对计算机基础领域的信息素养能力成绩有显著的预测力,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以上结果,对于本研究样本的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状况,提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1) 学生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普遍低落,达到全球标准的人数不到三成,显示台湾地区在培养科技大学生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方面的努力,仍然需要加强,建议透过以下作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

* 教育行政机构与学校合作,通过施行奖励措施与执行证照认证,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信息素养能力认证检测,获得国际认证,提升整体学生达到国际标准的合格率。

(2) 信息科技相关学系的科技大学生相对于其他非信息科技类系所大学生,其信息素养的计算机基础能力有较佳表现,又以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硬件两个能力有着显著的表现差异。建议通过以下作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

* 学校探讨分析信息科技相关科系与非信息科技相关科系在计算机基础能力方面的课程差异,并且适当安排课程,尽量缩短两者间在计算机基础能力方面的课程差异,特别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硬件两方面的相关课程。

(3) 计算机课程学习情形、接触计算机的年数与年龄三个学生背景变量,对科技大学生计算机基础领域的信息素养能力有显著影响。学生学习越多计算机课程、接触计算机的历史越长久及越年轻人群,其计算机基础领域的信息素养能力有较佳表现。建议通过以下作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中的计算机基础能力:

* 学校增加学生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时数。

* 教育行政机关通过制定教育政策,提早学生接受计算机相关教育课程或活动的年龄层,以增长学生接触计算机的年数与提早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或参与相关活动,认识与使用计算机相关科技。

最后,期望此研究结果能提供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规划科技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相关课程设计、研习进修、检测的参考,也可成为产业界于人力资源招聘、培养、发展等规划的参考依据。而后续研究方向建议可针对其他信息素养能力领域和能力指标作实证研究,完成全面信息素养能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ereiter, C. (2002). Education and mind in the knowledge age. Mahwah, New Jersey: Erbaum Associates.

[2] Certiport (2003). IC3Validation Brief. Utah: Certiport Inc.

Chaffanjon,M.(1994).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on fo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 10(2), 36.

[3] Hamel, G., & Prahalad, C.K. (1994).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4] Steele, L. (1989). Managing Technology. NY: McGraw-Hill.

[5] WSIS - World Sub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06). 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Building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 Global Challenge in the New Millennium.

[6] 江义年.以产学合作模式发展技术人力资源之研究[J].技术学刊,2000,15(1): 139-148.

[7] 何荣桂,吴正己,赖锦缘,蓝玉如.各国信息教育课程实施概况及其对九年一贯信息课程之启示[J].课程及教学月刊,1999,2(4):1999,43-59.

[8] 邱德青.科技文摘专刊[N].文汇报,2005,563.

[9] 吴亚君.航天科技教育产学联盟策略之研究[D].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系博士论文, 2000.

[10] 林丽娟.大学生信息素养学习模式与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2,(31):6-17.

[11] 柯云娥.传播学门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研究[J].图书与信息学刊,2006,56(2):96-116.

[12] 许淑莲.提升技术学院非信息类系学生信息能力之规划研究[R].台湾:2004年度国科会成果报告,2004.

[13] 郭碧明.大学生信息素养与网络认知之探讨:以高师大学生为例[J]。图书与信息学刊,2003,46(3):11-27.

[14] 戴建耘,吴正达,张明文,郑福昌.中学教师数字素养能力与全球标准比较之模式建立与试探[C].台湾商管与信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大学.2006.

[15] 戴建耘.一种动态式全球计算器综合能力标准建构模式---网络与计算器核心能力标准与国际认证[C].中美技职教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5.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5

中学阶段正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德育教育工作指的是对青少年思想及品德方面的教育,是目前素质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对促进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教育改革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现状来看,青少年对此并不太适应,目前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不适应目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本文浅析目前中学德育教育现状,进行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中学德育教育时效性研究。

1目前我国中学德育教育方面的不足

据观察,中学德育教育工作明显不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学德育教育现状也不尽人意,教育方式的落后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对于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中学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对其特点、作用及提高其实效性并没有一个深度的研究,只一味侧重单方面;对德育教育研究虽然多,但是对中学德育教育及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不够;对中学德育教育研究方式单一,研究教育现状的比较多,但是对中学生德育发展及核心素养培养的趋势研究较少。[1]

2学生核心素养及中学德育教育研究

2.1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其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对此也表明了观点,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全面对学生的德、智、体、美方面进行有机统一的教育。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其中就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这使学生全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所以,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部分,还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2.2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灵魂

德育教育工作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及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是塑造一个人完美形象的灵魂工程,对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德育教育可以培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也间接地使中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德育教育工作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是有重要作用的,那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可以提高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时效性。[2]

3提高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3.1跟上社会的进步,创新德育教育观念

要想提高中学德育教育时效性,就要跟紧社会的进步,与时俱进,创新及改革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充分了解新课改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理念,不要一提到德育教育想到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要将德育教育与政治教育两者相混淆,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不同的。现阶段我们要了解到德育教育不仅是政治教育,还要使中学生全方位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德育教育来教学生将来要怎样做人,做一个适应社会发展具有高素养、高道德的人。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提高中学德育教育时效性。

3.2教师能够换位思考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起到引导作用,还要起到模范作用。所以,教师本身就要有一个教人求真的思想,清楚自身的定位,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另外,教师要做好榜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及素质,为学生起到一个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使德育教育工作的作用可以在中学生身上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3将德育教育工作融入生活

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大都是教师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责任感、创新力及实践力。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可以使其回归日常生活,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创建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注重接受知识教育,以此来形成正确的做人做事价值观,实现德育教育工作目标。

3.4创建德育教育网络机制

在新课改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以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全社会都关注的事业。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时效性,也离不开来自社会的支持。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的德育教育网络,使其可以面向学校、家长和全社会。并且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使社会都可以正确的认知德育教育,让其深入人心,让青少年可以在社会中健康成长和发展,使青少年都可以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3]

4结束语

通过以上叙述,我国应该加强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可以满足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工作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任务,相信在今后,我国可以将德育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培养更多的综合型发展人才。

作者:张培炜 单位: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6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7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47-03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显著特征。在全球化的时代,社会各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高级人才的培养和争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在高等教育中能否培养出足够数量的高质量、通晓国际竞争规则的管理和科技人才也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日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1]。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营造国际化氛围,为研究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条件,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培养方式[2]。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践来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开设研究生国际化课程、邀请国外专家举办多种形式的学科前沿讲座、与国外高校院所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3]。开设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是其中的一种长效形式,对于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国际贸易与经济”的教学特征出发,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分享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从教学质量入手对学校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一、“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教学特征与挑战

(一)授课对象的差异性

从课程性质而言,“国际贸易与经济”是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国际化必修课程,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学专业留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主干课,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国际化选修课程,在整个经济学教学板块和国际化教学板块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属于“国际经济学”的第一部分,主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开放条件下国际范围内与贸易有关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在学校新一轮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改革中,要求研究生选修国际化课程的学分比例占到总课程的约四分之一,但由于开设国际化课程的师资缺乏,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有限,造成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会选修本门课程。同时,近些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留学研究生的数量虽然出现了持续上升的局面,但规模仍然有限,特别是这些留学研究生分散在不同的专业,但可以选择的全英语课程较少,因此,不同专业的留学研究生也会选修本门课程。

从近年的教学实践来看,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不仅专业背景差异大,英语水平差异也很大。以2013和2014年的教学实践为例,在2013年,共有23名学生选修本门课程,其中10人是留学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留学研究生2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7人,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1人;其余13人为来自不同专业的本土硕士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区域经济学专业1人,产业经济学专业6人,国际贸易学专业2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1人,金融学专业3人。2014年,共有22名学生选修本门课程,其中11人是硕士留学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8人,国际贸易学专业1人,金融学专业1人,工商管理专业1人;其余11人为来自不同专业的本土硕士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产业经济学专业3人,国际贸易学专业3人,金融学专业4人,会计学专业1人。

很多学者指出,专业背景差异和英语水平差异是留学生教学中的显著特征[4-5],上文中本课程在2013年和2014年的选修学生情况也体现出了这两个显著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专业背景差异和英语水平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进度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属于“高级国际经济学”的一部分,主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开放条件下国际范围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及其在国家宏观政策和国际分工中的实际应用。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应当具有经济类相关专业背景,并且已经充分掌握“国际经济学”、“经济学”等经济类课程。但从2013年选修本课程的23名学生来看,具有经济类相关专业背景的仅有13人,且10人为本土研究生,10名留学生中仅有3人具有经济类相关专业背景。学生专业背景的差异对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选择等都提出了挑战。

第二,“国际贸易与经济”属于全英语教学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上文已经提到,2013年选修本课程的23名学生中,10人为留学研究生,13人为本土研究生。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伊朗、哈萨克斯坦、泰国和越南,虽然他们的英语表达和理解能力与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国家的留学生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与本土研究生相比,他们听说能力较强,愿意也善于表达,但读写能力较弱。本土研究生的显著特点则是读写能力较强,除了个别学生以外,大多不愿意主动发言。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同样要求对本课程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以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研究生国际化课程的授课教师主要为本土教师,长期以来所受到的本土教育,使得他们更加习惯于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传统教学模式[6]。但在学校的激励和支持下,近年来,他们也接受了国际化课程的教学培训或有过在国外进修的经历,因此他们在开课之初往往会探索多种新兴教学模式。但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却出现了向传统教学模式转移的现象。

教学模式的选择既受到课程特点的影响,又受到教师和学生特点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调查揭示出了其中的主要原因。与选修“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学生特征一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很多国际化课程的授课对象都涉及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留学研究生和本土研究生。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本土研究生虽然也从内心渴望能够发挥他们主动性的新兴教学模式,但由于英语交流能力较弱,理性选择的结果依然是倾向于传统式的教学模式;留学研究生的课堂表现相对活跃,对于相关问题的讨论非常积极,但很多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前沿性,需要掌握基本理论,阅读本领域的最新成果,留学研究生的知识局限性和理解力不足却成了其中的障碍,因此也偏向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对于教学中的案例讨论有更多的诉求。此外,与本科生课程不一样,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大多具有理论性和前沿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最初投入大量精力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却因为学生低的参与度影响教学效果之时,很多教师会无奈地选择重新回到传统教学模式,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初始目标。

二、“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即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三强一高”的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对研究生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探索也应当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从“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主要从教材选择、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探索,通过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材选择:注重主辅教材的有机结合

前文已经提到,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在专业背景和英语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为了使各类学生都能有所获,本课程将主教材和辅助教材有机结合。首先选择中级难度的影印版教材即Dennis R. Appleyard的《International Trade》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该教材是国际经济学经典教材,也是高校经济类双语教学推荐教材,并且具有三方面的特色:一是体系完整,对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阐述较为透彻;二是保持了英文原版特色,适合国际化教学;三是内容更新速度快,便于学生紧扣学科前沿,也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专题讨论环节。主教材提供了有广度的基本理论框架,可以满足没有经济学相关专业基础的留学研究生的基础知识需求,也可以满足本土研究生的英语阅读需求。同时选用国外流行的研究生教材,即Robert C. Feenstra的《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Evidence》作为本课程的辅助教材,着重用于有深度的专题研究,可以满足研究生课程的教学需求。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它的目标应当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传统教学模式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现代教学模式则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结合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条件,将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有机结合,灵活应用案例教学、辩论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案例教学穿插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一般针对国际经贸领域的热点问题或企业实践采集案例,就同一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进行剖析,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论式教学着重针对本课程的核心内容,由教师凝练辩题,采取抽签方式决定正方和反方,各方围绕辩题和本方任务收集准备材料,并进行课堂辩论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研究性教学的主题大多来自于课程组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等,结合具体的基金项目等设计研究性专题,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讨,从中找到新的研究方向,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紧跟本学科前沿理论,满足了他们对于知识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课题的积极参与和探讨也会给项目带来新的启发。这些教学方法相互融合,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着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不同而灵活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教学与科研也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整体教学安排来看,多样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如下:(1)提出问题。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开展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案例研讨引入全球化这一背景,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结合各自国家的实际探讨全球化的利与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从中凝练出具有争议的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专题。(2)分析问题。对于专题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着重从理论体系上进行梳理,使学生全面把握本课程的理论发展史和框架,并对理论前沿有深刻的理解。同时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及其所在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通过阅读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3)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确定最终研究思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所持观点进行论证,并且撰写研究报告,进行课堂展示,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和教师的总结进一步加深对于问题的理解,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撰写结业论文,对知识进行拓展和迁移。

(三)考核方式

和本科生教学相比,虽然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更加灵活,但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践来看,依然以期末理论考核方式为主。理论考核方式重知识、轻能力,有悖于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三强一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不仅在课堂教学环节上进行了探索,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将“能力考核”、“全面考核”、“过程考核”等先进理念贯穿始终,以考核方式改革促进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考核内容上,从考核知识为主转向考核能力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二是在考核形式上,取消了期末理论考核,取而代之的是案例讨论、辩论、研究报告、课堂展示、结业论文等形式;三是在考核成绩构成上,与考核形式改革相对应。例如,2013年本课程的成绩构成包括案例讨论和辩论(20%)、小组研究报告和课堂展示(40%)、结业论文(40%)三个部分。考核方式的改革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起到鞭策作用,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进行了一些尝试,总体而言,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本门课程而言,由于课程同时面向留学研究生和本土研究生开设,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课程采用全英语教学,在教材选择上,将具有广度的主教材和具有深度的辅助教材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将基础的理论框架分析和前沿的专题研究有机结合;在教学模式上,将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有机结合;在考核方式上,坚持能力考核、全面考核与过程考核理念,将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有机结合。从本课程已经经历的三轮教学实践检验反馈中可以得到结论:课程改革和建设成果不仅体现在教学效果的明显提高上,对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综合素质等也具有显著作用。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始终围绕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三强一高”的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这一核心目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将不断学习先进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使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刘惠琴.加强国际化培养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2).

[2]杨韶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战略省思[J].教育科学,

2013,(2).

[3]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

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

[4]聂林媛,李新亮.留学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3).

[5]冬兰.多元文化背景下市场营销留学生教学的实践与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8

一、核心素养诞生的时代背景

要准确把握“素养”或者“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必须从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进行了解。在当今具有重大影响的核心素养的研究框架中,核心素养指的是在进入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人们对工作、生活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核心素养”从“能力为本”的教育观念发展而来,它是课程改革的DNA。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为首的发达国家,先后开展了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课程改革。8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又相继开展了“以标准为本”的教育改革。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能力观”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传统基本素养的能力标准的局限性日渐暴露,传统“能力观”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新时代背景下学习结果的新要求。因而各国的教育目标都在逐渐的向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这一三维目标发展。而“能力”这一词也已经无法代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目标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由此催生了“核心素养”一词。“核心素养”作为能够帮助人实现自我价值,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所不可或缺的能力技能,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意义,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彰显了整个时代的生命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资源、技术、信息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增多,培养能够包容多种文化、适应时展的新时代人才成为大势所趋。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中的“素养”一词,指的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一定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过程和结果。这里的素养不同于知识、能力和态度本身或者他们的和,而是三者的综合化,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由此可见,“素养”所囊括的意义范围比“知识”、“能力”一词而言更为广泛。“知识”、“技能”指的是人所具备的能够满足个人在W习、工作的生活中的基本需求的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相对而言,“核心素养”既包括传统教育理论中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指个体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而在特定的情境中所必须掌握的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它强调个体能够利用一定的方法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不只是强调某一具体的学科知识。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对个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促进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矫正了过去或者只重视知识,或者只重视能力而忽视情感态度的教育缺失,进一步完善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素养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也为教育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三、核心素养的特征

1.共同性和关键性。核心素养的共同性是指它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学科和特定的领域,而是适应所有的情境。它区别于具有职业性的专业素养,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实现自我价值和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是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素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性则体现在核心素养重视对个体获得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必备的关键素养的培养,贵精而不贵多。

2.个体性和发展性。核心素养的个体性是相对于其共同性而言的,人作为独立发展的个体,在个人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必然会体现出个人的自主发展的特性。核心素养的发展性是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培养,其培养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融合性和广泛性。核心素养的融合性旨在发展个体在获得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综合性的素养,是个体在教育和生活中所能获得的共性的素养,而不特定指向某一学科,具有一定的融合性。

四、我国建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建议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基于国际教育改革经验,并依据我国国情和教育实践,我国核心素养的构建需要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根据时代特点,着眼于终身学习的视角,构建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连贯性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

核心素养理论框架构建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应该培养怎能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种人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教育和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而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在构建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过程中,要注意征集切身利益者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我们应紧随国际上构建核心素养理论框架和教育改革的脚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在世界教育改革中夺占先机。

参考文献:

[1]蔡清田.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6(2).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9

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演进导致价值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全世界不约而同地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核心价值的追求和价值观教育问题。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预测社会发展趋势、整合社会力量、调控非主流价值等功能,各国都非常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科学概括。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变。

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全国职教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职业教育各项政策措施的价值取向,是检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的价值尺度,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鲜明的“中国特色”。高职院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地,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应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高职院校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

2.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践行度。

高职学生有其群体特殊性,价值观有很强的时代性、代表性,对整个社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高职学生不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象,而且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念系统十分复杂,如何引导高职学生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意志上是新形势下提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的切入点,也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高职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并内化为日常行为,做到知行统一,做优秀道德品质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使他们思想得以保障、素质得以培养、能力得以发展,为成就人生价值打好基础,增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有助于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基础工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促进高职院校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彰显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有效提升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校园追求,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坚定走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二、国内外核心价值观教育对高职院校的启示

1.国外核心价值观教育评述。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些国家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价值观方面的危机已经研究出很多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影响较大的有“价值澄清”模式、“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等。一些国家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有三个共同特点:①旗帜鲜明地宣扬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个人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②教育方式多样化。一般采取单向式的直接传授和灌输,或双向式的互动,很多国家通过熏陶、渲染社会公共环境及情景模拟活动等方式引导大众认知领悟核心价值观,国外大学涉及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都会以游戏和情景模拟活动等模式进行。此外,还注重通过发挥大众媒介宣传教育功能强化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③以本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并创新发展,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普遍较高。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具有自身文化特色,与本国传统文化、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尽管背景不同、采取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不尽相同,但通过对教育对象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舆论传播中实施教化,对损害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价值意识和行为进行揭露,以有力地维护本国核心价值观的权威和地位。

国外关于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主要有:①与时俱进,注重文化传承;②加强制度建设,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③创新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国内核心价值观教育评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本质的不同,两种价值体系的力量对比与消长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进退。自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及《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精神以来,各学者和高校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了相关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二是相关关系的分析,三是针对某一方面的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四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特定背景下进行研究。虽然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存在一些问题,尤其高职院校较为突出:①重技能轻理论,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不多;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策单一、手段滞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效性亟待增强;③研究对象大多为学生群体,忽略对高校领导、教师层面的研究。从现状看,某些高职院校仍然重视的是办学规模等硬指标,注重运用管理手段形成教学、学习秩序,忽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提高师生的觉悟和素质,没有形成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氛围,教育效果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有必要适应新形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根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成果融入高职教育实践之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析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按照新形势的要求,高职院校培应将理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养成相统一,探索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引导高职院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思政课堂主渠道培育途径。

思政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主渠道的育人作用,思政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理论素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型教学观,积极探索有利于高职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教学方法,运用新手段,构建新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尤其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颇具颠覆性的概念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挑战与机遇。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日常行为,做到知行统一,使他们的思想得以保障、素质得以培养、能力得以发展,为成就人生价值打好基础。

2.专业教学渗透培育途径。

传统观念认为,专业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专业教学中也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职业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渗透于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专业课教师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政治信念、爱国情怀、爱岗敬业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总之,通过专业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教育,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进一步拓展教育渠道,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连续性。

3.实践教学环节培育途径。

实践教学是“知”与“行”的教学,从知行合一上下工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并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高职院校要牢牢把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空间延伸到实践教学场所,通过规范实习工厂、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实践操作的真实教育氛围,激发学生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劳动意识与遵守纪律的团队精神,在增强他们职业技能的同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4.第二课堂培育途径。

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如我校近年来利用重要仪式和重大节庆日等契机,精心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宣传栏、板报等文化传播载体,宣传“酃”、“敬业”、“诚信”、“和谐”等基本价值导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明确应有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有利于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正能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提升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高职院校要顺应新形势要求,坚持主渠道与多途径相结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抓紧抓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同时也要加强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载体、活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综合运用教育引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确保高职院校实现高校职能和人才培养目标,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小燕.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途径初探[J].鄂州大学学报,2014,(01).

[2]黄启红.关于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4,(39).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10

[中图分类号] R47-4;G7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1-0146-04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医疗水平呈整体上升的发展趋势,人们的健康理念随之发生变化,大健康理念诞生。在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1]。在全新教育理念和大健康背景下,以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依据,以相对科学稳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基础,为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教学模式以及评估方式等[2],从而体现出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应用价值,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方向和发展理念,以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1大健康理念

大健康,是指以社会需要、时展以及疾病变化等为依据,提出的一种全局性理念。大健康理念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也对各类影响健康的误区和相关危险因素有所关注。在该理念下,自我健康管理是一大特色,而自我健康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对生命全方面、全过程的呵护和指导。大健康理念不仅对个体的身体健康有所追求,同时对精神层面、心理层面、社会、环境以及道德等多方面的完全健康有更大的追求[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健康理念的范畴涵盖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产品、服务和信息观念与信息处理,同时也涉及到各类满足社会健康需求采取行动的组织。由此可见,大健康理念不仅倡导科学的、合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不止步于”治病”,更应该是”治未病”,而是在正确的健康消费上更具备独到的看法,消除亚健康、提升身体素质,做好健康管理、健康维护和健康保障[4]。

21世纪是大健康理念不断发展的时代,时代的发展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更佳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大健康理念发展的最大契机[5]。医药事业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用冰山模型理论来看待大健康产业,那么治病救人的医疗事业就是出现在表面上的冰山,而更多的是不为人所知的保健事业,这是治未病的关键所在,也是大健康时代下的主要发展内容[6]。从该角度上来看,大健康产业无疑是21世纪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作为其他产业突破困局的主要催化剂,这种催化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几乎等同于网络对各行各业产生的影响。现如今的医学界不仅局限于单因单病的传统生物学医疗模式,而是逐渐向“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的医疗模式转化,健康不仅需要医生,更需要自我管理,从而达到保护、促进健康的目的[7]。目前,以大健康为主要背景,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完善,以大健康背景为基础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必定会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护理人才,最终提升整体护理水平和医疗水平。

2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局限性

2.1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培养护理人才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其输送到工作岗位上,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对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用人情况、用人标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在招聘护理人员时,不仅注重护理人员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对护理人员工作中突发状况的解决能力及其与患者、患者家属的沟通能力也有相对客观的要求[8]。但以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的效果来看,多数护生从事到临床工作中往往只可以做一些辅的工作。此外,社区也是护生从业的主要选择之一,相对于二级、三级医院,社区医院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但受到学历等因素的影响,社区医院对于受教育时间相对较短的护生招聘量仍然相对较少[9]。随着社会多元化进程不断加快,护生在选择从业时已不H限于二三级医院、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在一些养老院、中医保健院以及整形美容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大[10]。鉴于此,传统的护理人才培养方向也可以此为方向进行转变,对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理念以及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适时调整,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变化[11]。

2.2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大多数学校在护生教学和培养中往往采用“2+1”或“3+2”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第1年和第2年(或第1年、第2年、第3年)参与学校的理论学习和护理操作实训,第3年(或第4年、第5年)到各个医疗卫生岗位上进行临床实践[12]。通过与医院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探讨,并对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的欠缺和局限性[13]。这种传统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对护生进行系统性的、规范性的、针对性的培训,在参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学校难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前培训,造成护生的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较低,难以实现护理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对护生未来的发展也形成了阻碍和限制[14]。

3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发展

3.1明确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以大健康为护理人才培养背景,不仅需要护生对大健康理念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对该理念有独特的认知与看法。在大健康背景下,若要实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则必须要创设先决条件。在此提及的先决条件主要是指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优秀教师等教学队伍,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强化教师对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能力[15]。同时,作为护生教师,需要在明确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不断创造全新的教学风格,展示自身的教学技巧,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6]。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引进来、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对教师队伍结构进行重组,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护理教学中,引进更多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不断扩充教师队伍,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对于现有的教师队伍,要通过培训、实践等多种形式,对现有教师进行再培养,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方式的更新,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教学能力[17]。

3.2完善护理教学体系,拓展护理专业教学方向

从现代教育观和现代护理观出发来看,护理教学的最终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这需要在课程改革和课程重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护理教学体系[18]。护理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对护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重新编排,更需要在完善过程中注重提升护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以适应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需求。在进行护理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和重组时,需要遵循如下教学理念:“教学基础要精简,护理重点要突出,素质教育要加强,教学目标要强化”,这不仅仅是护理课程教学的综合理念,更是优化护理教学课程的基本原则[19]。由此可见,在护理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专业技术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应用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配置。在对教学课程进行有效重组和合理排序的过程中,可重点突出护理教学的中心理念,从而建立合理化、科学化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质量[20]。

此外,以大健康理念为主要背景,对护生的教学需要融入全新的理念和观点,这也需要体现在护理教学体系的完善中[21]。例如,可在护理教学中采用交叉式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向护生介绍大健康理念的主要思想和实际应用价值,将大健康理念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让护生对“治未病”的理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22]。而所谓的交叉式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也是护生接受教学的关键,更可以为其未来从事护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理论为实践提供了基础,实践体现了理论的实际价值,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孰轻孰重的关键,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出真知,实践的价值更加显著。因此,在完善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可在护理课程中增加心理学、社会学、护理美学、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23,24]。此外,在专业知识方面,需要重点突出护理内容和护理特色,并增加与护理工作关系密切的公共卫生知识、社区康复保健、心理护理干预以及老年晚期护理等内容。课程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升护生的护理能力,这也需要在教学中注重评价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充分发挥护生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主体性地位与作为,为护理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从多方面推动护理工作的发展,以临床护理为出发点,将护理延伸到社区、家庭、基层医院,倡导保健护理、康复护理、精神护理、老年家庭护理,这也是大健康理念的重要体现。最后,在护理教学中,增加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课程,可提升护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其人文精神与社会精神的交融,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

3.3培养护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将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主要以“2+1”或“3+2”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整体上体现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弊端。因此,在护理教学中,需要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护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小组责任制的学习方式,让护生获得更多的主动学习机会,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此外,可在各班级设置“护理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护生助理课程”等,不仅可让参与其中的护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护理学习,同时也可让护生享受到脱颖而出的荣誉感,激发其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尽可能的缩小实训基地与工作场所的差距,创设多元化、合理化的实践教学基地,让护生接触更多的临床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课程设置到医院实际工作中,由医院中的资深护理人员为护生讲解临床工作的要点和重点,从而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25]。

3.4融入大健康理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教育教学课程不断改革的当今社会,大健康理念也逐渐融入到护理教学改革中,护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逐渐趋于现代化和多元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向护生讲解大健康理念的内容和实际价值。在大健康背景下,护理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医疗护理,更重要的是“治未病”,是对健康的全面认知。所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不仅是指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更是指教学理念的多元化,将大健康理念融入到护理教W中,让护生对疾病之外的护理有所了解并认可,这也是护理教学发展的关键一步。

3.5建立以护理人才能力为基础的评价模式,全面评估教学质量

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仅对护生的成绩进行考核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常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因此,在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重建需要以护理人才能力为基础和核心,建立适宜护生学习的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制定专业的考核手册,体现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地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评估。在考核中,进而建立阶段式的综合考核制度,即在学期末和毕业前建立综合能力考核方式,将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相接轨,让护生在掌握基本技能和理论的同时,也可为职业资格考试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将考核成绩纳入到护生的毕业总成绩中,可提升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护生进入到临床实习阶段,需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和技能考核,护生进入医院实习后,需要坚持与各实习单位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对护生的情况进行阶段性、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价,突出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

4 总结

综上所述,大健康是当今时展和应社会需求的产物,现代医学模式和大健康理念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在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从教师队伍、学习队伍以及整体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不违背大健康理念的条件下,以专业性质为基础,以护理行业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出发点,以健康服务为教学主题,实现教学思维的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体系的重建。在大健康背景下,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循环往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合理、自主的学习模式和实践模式,提升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为其将来从事护理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龙泳伶,龙雪梅. 大健康产业视野下基于基地建设的医药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4,27(2):30-32.

[2] 尹永田,陈莉军. 协同创新视域下的护理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护理研究,2016,30(16):1979-1981.

[3] 王日军,刘云霞,王桂云,等. 现代职业教育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3):2729-2731.

[4] 段艮芳,何海艳,何梅. 护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3(1):115-116.

[5] 闫春生,郭晓娜. 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护理学专业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6):95-97.

[6] 段功香,万艳平,王蓉,等. 跨文化护理背景下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当代护士旬刊,2016, 11(1):1-3.

[7] 孙立波,于蕴波. 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男护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1(16):76.

[8] 王再超,胡慧,熊振芳,等. 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与保障机制创新[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3):124-126.

[9] 宁国强,曹小川,张水平,等. 大、中专层次面向基层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研究与应用[J]. 今日健康,2015,17(11):470-471.

[10] 杨建辉.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1(36):103-105.

[11] 林琳,赵小玉. 协同创新中心在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为例[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9(6):673-674.

[12] 张毅,周梦舟,穆杨,等. 基于“721”模式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J]. 大学教育,2015,11(8):15-16.

[13] 曾理斌,刘海兰. 新医改背景下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2):7-10.

[14] 张耀华,段晓华,简世平. “专业导师+能力导师+企业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探索[J]. 当代职业教育,2014,7(1):48-50.

[15] 刘勇.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科技教育,2013,10(29):191-192.

[16] 舒兵,朱天高,李志国. 高职校企合作”双融共育”教学体系的构建[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12(4):98-102.

[17] 李和平,张广红. 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7):11-24.

[18] 张智. 政产学研”四位一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8(479):108-109.

[19] 曲中堂,邱烈,x庆娟,等. 医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才培养模式探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5):1-2.

[20] 丁娜尔. 新医改背景下浙江省县级综合医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调查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2015,23-24.

[21] 张宗扬,谭燕,林静,等.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J]. 中国现代医生,2016,54(9):124-127.

[22] 程琳,张培华.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3):81-82.

[23] 沈玉洁,邹春晴,丁元林. 改革实践教学 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7(6):58-59.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11

一、研究背景

地理核心素养,是在地理素养的前提下,找出其中主要的、对今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地理学科素养。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转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基于核心素养下,我们做好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工作,加快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水平。不过,目前学校教育中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为了提升学生考试成绩水平,地理课堂教学中依然以传统教学理念。而在实际教学中,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下的案例教学发展中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全面做好核心素养下地理课堂的案例教学工作,对于我们做好地理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问题

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案例教学开展中,不同教师也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持有积极态度。不过,在实际过程中,推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在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认知普遍不足,片面的认为地理学习中仅仅通过死记硬背便能够过关。整体上看,学校管理中,对于地理教育内容及其价值普遍缺乏明确的认知,特别是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方面,认知程度更是非常有限。所以,从教师层面,由于尚未对地理教育的认知特别是对于地理教育核心素养的认知没有提升到一定的层次。因此,地理课堂案例教学中,教师很容易会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

(二)教师案例素材选择渠道单一,尚未形成系统化案例素材库

案例教学中,教师选取的素材来源主要以网络、课本、日常生活等不同方面。不过,在各种各样的素材来源下,如何选择与教材能力要求相符的典型案例,则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筛选。在案例选择中,部分教师仅仅注重案例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案例的知识性。因此,案例选择的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并没有建立系统化、专业性的素材库,教师具体应用教学案例时,每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筛选。

(三)案例教学中没有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没有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缺乏一定的引导。相应的,在案例讨论中,教师也缺乏对于学生案例讨论的指导,甚至存在着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相违背的情况。同时,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时,大多以小组讨论并由代表发言汇报方式为主,而在讨论中很容易出现部分学生讨论不积极、不主动的情况,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提升建议

(一)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在案例教学中的认知

提升核心素养在案例教学中的认识水平,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掌握相关地理知识,提升合作及互动性水平。同时,教师也应该重点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推动地理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首先,在日常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确定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应用到地理案例教学中来,在能够明确课堂教学方向的基础上,推动学生更好的提升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地理案例中来找出并分析问题,通过不断探索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来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能力。

(二)确定案例筛选原则,建立案例素材库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12

作者简介:堵有进(1960-),男,江苏南通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SJG346),主持人:张兰,邱春红。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3-0081-04

2015年7月由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指出:到2025年,W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人才是推进“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发展的关键,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重地的高职院校,由于其具有与行业、企业、社会跨界的基本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鲜明时代特征和对社会环境的依赖性。“互联网+”已成为推进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不可逾越的时代背景,必将给高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结合S职业院校的办学实际,提出“互联网+”背景下服务类专业建设跨界融合的新思路和实施路径。

一、跨界融合是“互联网+”背景下服务类产业的基本特征

“互联网+”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发展背景下,与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深度融合、重组和创新的过程[1]。在服务业领域,一是“互联网+”促进了服务类产业结构升级。由于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在线租车、在线教育等大量兴起,现代服务业体系已变得日益丰富,其中,第三方物流、研发设计、商业咨询等生产业加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生产业的比重;二是“互联网+”引发了服务类产业组织变革。传统服务业企业的行业地位因跨界竞争受到冲击甚至全面颠覆,传统服务业的新格局随着“互联网+”的鲶鱼效应正在重塑;三是“互联网+”加快改变了产业资源配置。例如,基于互联网的全流程服务链和电子商务集团、智能物流骨干网、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三大支柱载体,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产业生态已经在阿里巴巴形成。

总之,无论是“互联网+”在传统服务业的纵向深入,还是新技术延伸拓展下现代服务业的不断涌现,无论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相互融合,还是服务业业态的拓展衔接,跨界融合皆是其基本特征,也是“互联网+”背景下服务类行业、企业塑造核心价值的基础。

二、高职服务类专业建设需要跨界融合

“互联网+”背景下服务业发展的跨界融合,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发生了三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更加宽泛的跨学科背景。要求专业人才掌握的学科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储备跨度更大,在任职水准、应用技能、专业等级以及研究性解决复杂问题等方面标准更高;二是更加突出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要求专业人才知识结构更新、创新意识更强、视野更加开阔,能够洞悉创新的方向、把握创造的节奏;三是更加鲜明的个性化特点。“物联网+”背景下的服务业打破了传统企业的管理理念,更加注重提倡人性化管理,彰显个性化人才文化。高职服务类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与企业行业技术需求相衔接,是高职院校主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并且,及时调整办学思路与专业定位,培养与“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特征相适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亦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目前,高职院服务类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脱节,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变化缺乏联动机制,专业培养目标过窄,融合度与复合性不高,加之人才培养过程缺少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从而造成培养的人才素质能力结构单一,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比如,在当今物流行业,不少著名企业纷纷实施“跨界”经营战略:宝供物流“四轮驱动、两翼腾飞”,通过构建大宗原材料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产成品分销平台,力争到2020年物流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其业务范围已经涉及商流;怡亚通供应链管理集团充分发挥线下优势,通过打造两大互联网平台(两天网),两大渠道下沉供应链平台(两地网),以及物流主干平台(一平台),大举进军城镇电商,实现业态新突破;顺丰速递以新的O2O模式进军零售电商,城市社区便利店已基本覆盖全中国。可见,“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业“跨界融合”的新常态特征,已给传统的高职物流专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主动应对行业新变化和企业新诉求,提高专业的动态适应性和过程优化速度,培养兼具物流业务、平台营销、信息技术与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跨界复合型人才。

三、高职服务类专业建设实现跨界融合的路径选择

(一)拓宽专业口径,构建集群式课程体系

互联网作为一种服务性工具,由于其跨越时空,为分工协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它与传统服务业相结合,迅速使得原有行业界限不断模糊,体系日益丰富,发展空间迅速拓展。“互联网+”服务类专业需要培养既熟悉服务行业特定业务流程,又掌握IT技术,并拥有网络平台开发与管理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互联网+”背景下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局限在单一的工作岗位,要适度拓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较宽的适应面,以及应对行业变化的岗位迁徙能力。在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构过程中,要打破原有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边界,借鉴互联网平台使人才培养走进工作场所,融入工作场景[2]。要以岗位群需求为依据,构建“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的集群式课程体系,基础平台包括必需的、较为宽泛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够夯实学生宽厚的专业基础;核心专业课程紧贴岗位需求,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关键能力;拓展课程满足学生跨学科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培养,适应新业态跨界需求。在集群式课程体系架构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相对稳定,核心课程持续不断调整变化,拓展课程互联互通网络构架[3],既有利于教学建设的相对稳定和不断积累,又能对“互联网+”引发的行业变化作出快速响应,有利于跨界融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S职业学院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2015年成为省级高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针对我国“互联网+通关”改革、贸易创新与便利化带来的互联互通,以及报关企业服务内容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的实际,及时调整、拓宽该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学校宏观定专业,学生自我定方向,培养既能适应海关无纸化通关、自主报税等改革措施,又可以为企业开展关务咨询服务的报关人才。学院加快了专业目标向课程体系的转化,经过对当前报关专业人才素质素养的认真分析,在基础和拓展课程平台上新增了跨境电商平台操作、网络平台设计管理、信息检索、图形图像处理和虚拟经济等横向课程,核心专业课增设预归类研究、通关方案设计训练和外贸函电等纵向课程。重新构建的课程体系,实用性强、跨界融合度高,为促进人才培养与报关行业转型升级之间的相互耦合与协同提供了重要基础。

(二)推进产教融合,建立在线化校企合作平台

产教深度融合要求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相衔接,通过教育教学、生产活动、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一体化,达到校企良性互动共同发展[4]。知识发展的高度分化与综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利益相关者研究素养的提升,为知识生产机构的异质合作提供了可能[5]。“互联网+”背景下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所具有的时g泛在、空间泛在和主体泛在等特性,改变当前校企合作中信息不对称、传递效率低下、组织体系冗长的现状,促进职业院校快捷、准确地发掘企业和社会需求,及时应对市场变化,调整专业及课程体系设置,提供智能、定制式的个性化教育服务供给,探索在线化的产教融合途径,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对现代职业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需要[2]。

S职业学院以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为导向,根据服务类人才培养特点,发挥政校行企多方优势,建立了校企一体扁平化组织机构,构建了多元实时互动、面向区域服务行业的专业云平台,以此打造学校与企业“合作发展”共同体。2015年,学院以省级品牌、重点专业为引领,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区域现代物流职教联盟理事长单位的作用,组建了由国内知名供应链管理公司、部级行业协会和学校三方参与的创新创业学院(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借助该专业云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成果转让、技术与管理培训等线上服务,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成本。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校企双方人员互聘互认,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和科研工作,为学生提供网上教学服务,该平台已成为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

(三)创新柔性组织方式,建设矩阵式专业师资团队

“互联网+”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带来了教学内容和专业建设内涵的巨大变化,作为与行业密切相关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要作出快速反应。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多采取垂直式组织结构,具体表现为“校-院/系-教研室”的三级管理模式,专业教师一般固定在某一个教研室或教学部门,这种传统的组织方式以其结构简单、关系明确、命令统一的优点为我们大家所接受[6]。然而,它难以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不利于教师的合理流动,降低了对市场反应能力。矩阵式专业师资团队是在院系职能型组织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甚至校外相关院校和企业中,基于项目与任务建立的一种横向协调系统。在这种组织结构中,纵向是原有的职能系统(列元素),横向是以项目与任务建立的专业师资团队(行元素)。因此,专业师资团队不再像传统的系部或教研室针对具体专业而设置,它打破了原有院系、专业壁垒,更加关注行业企业的变化与发展,更加注重改善团队整体的专业结构和素养,强调团队中个体之间专业的互补与跨界,克服了原有组织结构下教师缺少横向沟通的弊端,拓宽了团队组建的选择范围。柔性化的组织方式加快了高职院校对“互联网+”背景下专业发展的适应速度,将院校纵向职能管理体系与横向项目任务协调有机结合,具有鲜明的灵活、便捷特点。

S职业学院为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师资队伍建设的新需求,按照“系统设计、主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原则,积极推进治理结构的创新,出台了《专业法人制实施办法》和与之匹配的《教师绩效考核》等制度,学校赋予专业法人高度的自主管理权,做到职权利全面到位,人财物自主管理。在教师专业团队建设中,积极试行矩阵式组织管理方式。专业法人根据有利于快速跟踪行业最新发展、有利于调整专业教学内容与建设内涵、有利于教学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等原则,按照团队教师专业互补、跨界融合的总要求,有权在全校范围内以及合作企业和院校中,组建专业师资团队,安排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任务,实施绩效考核,核发绩效工资,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与任务,不断动态调整与完善。在专业法人按照权责对等原则行使团队的组阁与管理的同时,学校按照有关目标管理原则协调职能部门与团队管理之间的关系,促进专业师资团队健康发展。

(四)共享实训资源,建设联盟式校内外实训基地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不仅要面对服务业传统业态,更要面对受“互联网+”深刻影响而不断出现的新兴业态,同时,还要时刻应对即将被改变或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变革。在此情形之下,单一院校或企业,在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建设方面,总会存在开设项目适应面窄、先进性不够,管理手段单一的不足。采取区域联盟方式,发挥院校和企业群体优势,借助“互联网+”效率工具,可以整体提高实训基地对人才培养的适应程度。

一是以政府人力资源、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相关院校和企业为主体,搭建资源共享、信息交互、互利共赢的实训基地联盟。依托基地联盟,通过资源整合,发挥域内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更好满足专业发展和教学要求;二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基地联盟开放信息平台。盟内各个实训中心设施设备、实训项目、实训指导教师和中心开放时间等信息,并通过平台对各个实训中心开放内容列表管理,方便院校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三是注重基地运行模式研究,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根据联盟内各单位实训中心建设经费渠道和隶属关系,实施分类管理。盟内各单位自有实训中心相互开放,可收取学生实训材料费,联盟基地基本运行费用由各单位每年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由政府、院校、企业多方合作建立的公共实训中心,可采用第三方运行管理模式,通过内部结算、协议价格或政府补贴等途径保证联盟基地健康运行[7]。

S职业学院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牵头成立了现代服务业实训基地联盟。基地联盟依照“政府监管、学校主管、行业协管”的指导思想,由政府负责解决基地联盟成立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联盟管理机构设在S职业学院,负责日常管理运行,域内相关院校、企业自愿参加,并按照联盟章程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基地联盟依照需求一方面遴选各单位现有实训中心入盟,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相应的公共实训中心。基地联盟通过建立专门的信息平台,进行信息、跨院校项目安排、师生教学互动和运行评价。通过利用各种利益杠杆,基地联盟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平衡各方利益诉求,有效推进盟内合作工作。自联盟运行以来,一方面降低了各院校实训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可开实训范围明显扩大,管理文化更加丰富,较好地满足了各校对服务业人才培养的不同需要。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为校际、省际、区际及国际合作创设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孔原.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8):62-65.

[2]南旭光,张培.“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6(8):8-12.

[3]王博.以专业建设为抓手 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5-9.

[4]储诚炜,吴一鸣,谭维奇.职业教育联盟框架构建和运行机制实践探索与研究[J].职教论坛,2014(12):21-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