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0 09:25: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篇1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汉服

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1-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中文明与智慧、辛勤与汗水、自信与奋斗的伟大结晶,它包含许多博大精深的思想品质与价值宝贵的教育资源。中国古代优秀教育传统是指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并具有合规律性、发展性和一定普遍意义的积极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当代社会对人文素质的高要求,紧密贴合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的提升重大意义[6-8]。汉服本身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斩断,将汉服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二者相互交融渗透,可以更好的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紧密结合,丰富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我们几千年历史留下的文化瑰宝不能仅仅只是沉睡在历史里,而是应该将其唤醒,弘扬出去,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致敬先辈们,提升自我文化修养。

二.挖掘“泛文化”,倡导“云汉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篇2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117-02

[DOI]CNKI:22-1010/C.20120209.1101.003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果断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党在结合时代要求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总体规划。这次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在进行这项事业时,需要对文化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何谓“文化”?或者更具体地说,我们所提到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这应该是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因为如果对“文化”理解不够全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以偏概全、顾此失彼的做法。因此,全面、正确地理解文化的概念是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前提。本文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下文简称《决定》),谈谈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如何全面地理解文化的概念。

《决定》提到的文化,涉及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些处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几组相对应的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的文化概念。

一、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

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文化是分层次的,大都有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别。美国人类学家芮斐德将文化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两部分,所谓“大传统”指的是上层的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精英文化,而“小传统”则是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2]我国人类学家李亦园认为,“这两个传统是互动互补的,大传统引导文化的方向,小传统却提供真实文化的素材,两者都是构成整个文明的重要部分,如果只注意到其中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总是偏颇而不能综观全局的”。[3]

《决定》提出“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号召,说到“中华文化”,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存在不同的构成元素,也有上述所说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分。中华文化的“大传统”部分,诸如儒家思想、唐诗宋词、书法绘画、古典小说等,属于精英文化、经典文化、正统文化。而“小传统”部分,诸如民歌、岁时节日、民俗曲艺、民间工艺等,属于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过去,一提到中华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诸子百家、古典诗词、书画艺术等这些以精英文化、经典文化为代表的“大传统”文化,而对以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小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忽视的。不少人认为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不能登大雅之堂,上不了台面,有些人甚至不将其视为文化。可喜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社会呼声也日益高涨。《决定》对民间文化给予了较高的重视,例如,《决定》要求“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等。

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兼顾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不仅要重视那些作家、文艺家、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演员、学者等名流学士创造的优秀文化作品,而且也要关注民间艺人、乡土文化能人和一般群众创造、传承的优秀民间文化作品。

二、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决定》提出,“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里就涉及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区别,处理好这两种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理解文化的涵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时代,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通常和文化遗产概念联系起来,赋予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意义,与之相对应的两个概念便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似的两个概念是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概念做了界定: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4]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区分,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那些看得见的、有形的文化实物、文化作品,而且要注重保护和传承那些留存在人们头脑中的口头文学、民众知识和民间技艺以及文化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决定》多处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必将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持续发展。

三、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

这是从空间上对文化做的区分,这种区分承认了都市和农村的差别。《决定》要求,“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城乡差距在缩小。但就目前情况来说,都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之间虽有不少联系,但依然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待都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差别:其一,从发展方面看,它们之间存在差距。如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文艺室等公共文化设施方面,农村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决定》要求加强“农村书屋”“三下乡”“村文化室建设”等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工程,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其二,从文化属性上看,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属性的文化类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在这个层面上,不适合用“好坏”“优劣”或“差距”来评价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都市文化建立在现代化分工基础上,由此形成的是社区文化、公寓文化、企业文化、时尚文化等文化形式,而农村文化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形成的是乡土文化、村落文化、民间文化等文化形式,其传统元素、民俗元素更加突出。从这个层面上来看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差别,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地急于将农村文化改造成都市文化,而是应该看到农村文化也有很多优秀的部分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充分挖掘农村富有乡土特色的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民间文化。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占多数,因此,农村文化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和关键。而农村文化的建设,不能搞一刀切,不是简单地改善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也不是将农村改造成城市,而是尊重农村的实际,挖掘农村的优势,将其打造成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既提到了当代文化,如网络文化、数字传媒、动漫游戏等,又特别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如《决定》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是截然对立、不相容的关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带给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新趋势,引导推动当代新型文化的发展,并善于利用新的数字技术整理、保护、传承和开发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的魂,越是发展现代化,越要弘扬传统文化,除保护、传承外,还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使传统文化服务于现代生活。如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民间故事,可将其与现代动漫技术结合,创造出新型的动画片,使我国的儿童从小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面认识文化的概念,正确处理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综观全局,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篇3

(1)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人对西方的价值观采取支持的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持质疑的态度,包括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愿意了解和获取西方文化知识。以英语为主要语种所承载的西方文化正以它的强势力量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从食品、服饰到节日、娱乐,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如热衷于洋快餐、洋品牌,喜欢过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忘记了春节的味道,不清楚中秋节的来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么知之甚少,要么不能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一些媒体上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英文水平很高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语来表达母语文化,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古国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如一些学者所说,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令人堪忧。

(2)课程设计的缺失。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文化既包含语言,又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加以表现,加以传承,加以弘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就课程设置来看,为了促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大量增加了目的语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如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与作品选读等内容,这对更好地利用语言进行跨文化学习和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几乎完全被忽略。笔者从四川省两所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看,发现没有设置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从课程设置情况看,只重视跨文化交际中对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输出,对本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3)教师在教学中的忽视。英语属于语言学科,在教学观念上,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上课就是传授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无关。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重视语言形式教学,即关注语音、语法、词汇及句子成分等方面的教学,教师也比较重视英语文化在英语口语、词汇、语法等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以加深学生对其理解。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却被忽视或认识不深,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课堂教学中,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教学,使中国文化教学逐渐被边缘化。当然一些英语专业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或欠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系统学习和研究,自身表达困难,力不从心,更谈不上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教育感染学生。正是这一原因使学生在学习时过多地侧重英美文化的学习,忽视了中国文化,导致学生只会用英语表达英美文化,而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较低,造成交际障碍。

二、加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1)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动力,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中小学英语教师肩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光荣使命。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完成这样的使命,高校就必须加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修订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的要求,一是在编制教学计划和实现的教学目标中,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要求,强化教师的责任担当;二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如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概要”“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等;三是修订教材内容,编录反映中华文化的优秀外语文章,在教材中主动导入中华文化的元素;四是修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读物,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摄取量等,以此来提升学生中华文化素养,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3)提升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中。将中华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专业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扮演着重要角色。既要求教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提升责任感使命感,又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底蕴的积淀。唯有此,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将中西方文化进行跨文化的对比与分析,才能用流利的英语准确表达中华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平等对待多元文化的观念和意识,更好地把握中西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篇4

党的十报告并没有就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做进一步的阐释说明,至今仍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单就概念而言,24字核心价值观似乎更多地体现为古今中外文明的融汇。然而,价值观的建设绝非只是概念的拼凑,其内在的逻辑、整体的关系和生发的基础才是至关重要的。本立而道生,源清而流洁,这些核心价值观念源自何处?主体是什么?与我们固有的传统优秀文化关系如何?特别是如何准确定位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立足点?对这些疑问,自党的十以来多有论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⑦。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014年5月4日,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专门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⑧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人民价值取向的总要求,在每个时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任何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都应当承上启下,处于一个历史的链条之中,也和所交流的外界格局无法分离。的讲话,对此进行了精要的论述,包含四个缺一不可的内容: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对传统的继承、对世界文明的吸收、体现了当代的发展需求。

就这四个方面内涵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在当代的需求是一个基本的框架,规定了继承、吸收有关观念的根本走向;而在继承和吸收这两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无疑是主体部分和立足点,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则属于客体的内容。如果我们将西方文明的“有益成果”作为主体或者说毫无基础地引进,那么必将与我们的文化基因相冲突。值得指出的是,同志在今年“5.4”讲话中反复强调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和国家之文化自主性和根基性问题。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以上论断,使我们更加准确地定位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立足点。从24字的内涵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传统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一方面,24字价值观与古代文献的论述均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体现了“传承”。在核心价值观基本框架的设置上,正如同志指出的,类似于儒学经典《大学》关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要求,做了层次性的划分。单从字面来讲,24字我们几乎都可以从古代文献中查找到相应的论述。例如,“民主”,在《尚书》中最早出现:“天惟时求民主”,是作民之主的意义。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此思想的延伸。“公正”,唐房玄龄《公平正直对》:“理国要道,实在公平正直。”明汪天锡《官箴集要》:“夫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富强”,《管子·形势解》:“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法治”,《慎子佚文》:“治国无其法必乱,守法而不变则衰。”《韩非子》:“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自由”,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的“逍遥游”均为自由之表现。“和谐”,《周易》有“保合大和”的说法,老子强调“合异以为同”,孔子主张“致中和”等等。诸如此类,的确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泉”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不在儒家的学说里,就可能在墨家或者道家的学说里。另一方面,24字价值观体现了时代性,也就是“升华”。在价值观遴选的时候,更多的乃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针对当前社会所需要而提出的。在价值观的内涵上,也可以说兼容了古今中外的相关论述,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价值规定性。换句话说,我们要注意到名同义变、古为今用的问题。例如,关于民主,古人认为民为贵,西方认为民主就是把权力“置于普遍意志的最高指导之下”(卢梭)。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则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国家、制度只是人民存在的一个环节⑨。因此,我们今天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民主”,应当是融合各方面,与上述论述相连的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者在研究中着重论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相通之处。其实这是设置了一个将两者“割裂”的前提,而忽视了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关系以及传统优秀文化作为“源泉”、“立足点”的地位。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本质上就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⑩这是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立足点的准确定位。

二、明确确立文化遗产对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地位

文化遗产作为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或者说基本资源之一,既是我们解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视角,又是我们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国家实施核心价值观涵养顶层设计的时候,当务之急要明确确立文化遗产作为“重要源泉”的地位和作用,在制度层面上设计好文化遗产参与核心价值观涵养的规划,这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要用文化遗产来丰富和阐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是情感的价值和观念的价值,这些情感或者观念十分丰富,构成了我们优良的文化传统。它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既有源脉式的联系,又有发散式的关联。或作为源头,或作为佐证,或作为有益补充,或作为思想的延伸等等,不一而足,但都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明确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瑏瑡确立文化遗产在核心价值观涵养过程中的“重要源泉”地位,就要把从文化传统立足点来阐释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首要的工作开展好,将其倡导的每一种价值理念分析透彻、论证清楚、阐释全面,使传统观念与核心价值观真正衔接起来。

要把文化遗产作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素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转化为个体道德,只有进入个体的思想、志识、情感、意志和实际行为过程之中,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传播”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要想产生入耳、入脑、入心的实际效果,素材的运用至为重要。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涵、故事、人物,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素材,对此,目前已经在一些重要平台,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等载体上发挥了有效的作用。还需指出的是,从道德教化生活化要求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群众对社会、人生等物质生产世界与精神生活世界的真实反映和价值追求,往往蕴含着道德意蕴和美好理想,与核心价值观相同相通,也极有利于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总的来说,发挥文化遗产在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借助“核心观念,传统表达”的模式,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教化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篇5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3-0108-02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一次的概念最早提出是西方学者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的,认为文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它与政治、经济、历史想对应的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大师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是指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和出版等等,泛指包罗万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三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价值的积淀。传统文化的心态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相互影响交叉于各学科中,是维系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的总和。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从诸子百家到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各个层面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文精神。从古代提倡的“仁者爱人”到现代社会的“以人为本”,明确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如何做人的问题,这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孔子和孟子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到现代社会的道德修养、道德教育的历史层面,构建了人文精神体系的基本内容。在几千年的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把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个人命运、社会、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内容。第二,爱国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这是长期形成的关于培养爱国情操和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内容,是符合历史时代潮流的精神实质。因此,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中,从古老的民族文化,个人的发展和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全面提升自己。尤其是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更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才能在历史的潮流中凸显,才能在国际舞蹈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三)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民族凝集力和创造了的重要源泉,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才能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向上。党和国家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的重要途径。因此,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是当今富裕的时代主题。维护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交流。

二、我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不足与成就

(一)我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

第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源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意识形态,中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经历数百年的沉淀和积累,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使得不同文明之间的发展道路有所不同,在求同存异中发展,尊重各国的文化交流,这需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第二,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思想。中华民族精神是长期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流传下来的具有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面对世界多元化思想的冲击,这就要求培育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加快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使中华民族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地位。第三,传统文化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外在因素。尤其是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各国的文化,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剔除糟粕,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二)我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劣势

第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造成部分人员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其内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更不符合社会的时代潮流。因此,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带有排外和封闭的色彩,并且更多因为传统文化的繁琐礼仪造成人们更不愿意去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观念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停滞不前。历史从进步反而成为了倒退,这与现代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是想违背的,直接阻碍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长。第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程度不足。挖掘、利用和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是被国外发展为自己的文化遗产,这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下,又将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传统美德有机融合在一起,系统地建构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 [1]因此,通过各种途径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一)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直延续到今天,在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相联系,打造出富有时代意义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勤俭节约和主张和谐统一的精神理念,在当今社会同样适用,如何结合人们社会生活中新的需要和社会的时代背景,将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相结合,才能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才能符合时代潮流赋予的使命,让它成为适应当今社会的思想文化,从而打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维护世界和平产生积极的影响。[2]

(二)挖掘和保护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存在的历史渊源,重点保护文明古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防止多元化时代主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从而才能大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努力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丰富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在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中,打造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品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民族文化素质和文化软实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遭到破坏,才能促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

1.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历史性的文化特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精神面貌,这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在各国发出中国优秀文化的声音,让西方国家了解中国人民的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在文化交流上更进一步。

2. 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美国在发展自己文化产业上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能够积极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尤其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方式主要来源于公司、个人的捐助以及各个基金会的赞助等多种形式。其发展的力度远远大于政府的投入,这种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自己的艺术是值得中国发扬传统文化积极借鉴的地方。因此,中国要剔除糟粕,吸收外国的经验和文化,引导社会各阶层各族人民我国的文化产业,共同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3. 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打造中国传统文化品牌

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人民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具有良好氛围,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弘扬主旋律,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文化氛围,才能在不断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积极打造中国传统文化品牌,为增强中国文化竞争力提供基本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定、使命所在、职责所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领导权的内在。[3]

四、结语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这就需要中国发挥文化软实力,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才能使中国的文化在世界地区发扬光大,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增长,离不开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借鉴其他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文化产业,从各个角度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才能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的历史潮流,从而达到属于中国自己的文化品牌,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

文化的内涵有两方面的解释:(1)广义上的文化包括人类发展至今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涵盖了人们生活中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全部内容;(2)狭义上的文化物质层面上包括人类的语言、文学、艺术等内容,精神层面上指意识形态,狭义上认为文化为精神产品。对于传统的概念,首先明确的就是传统都是在过去的时间里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的形式和内涵,对于现今的人们仍旧有着较大影响的一种行为习惯。而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时,有择优继承和发扬,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现代人进行继承和发扬的,以此作为推动国家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究其根本上看以儒家思想为主脉和根基。

2优秀传统文化和高职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2.1加强高职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安排

现阶段提倡的“素质教育”,在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内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说的直白点现阶段提倡的素质教育,落实到校园中,仍为应试教育模式,而且其对应试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超以往,现今的时代,人们的观念都十分的现实,认为应试教育下,学生毕业后再社会上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因此,许多高职院校根本就没有设立语文课程,即使一些院校设立了语文教学课程,也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空闲时段,语文课程照常进行,但是其他学科时间比较紧的时候,干脆就把语文课程取消。鉴于此种现状,高职院校必须先明确语文教学的定位,将其纳入人文素养类课程体系,再有济源市确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如此一来,既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又能把语文教学提高应有的重要地位上来,如此一来一箭双雕,皆大欢喜。

2.2课堂教学中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2.1创设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营造利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增加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积极组织成语接龙等项目,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具有典故的成语,对其典故的原由和故事情节进行详细的叙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典故的文化内涵进一步的学习;还有就是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视听角等多角度营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与美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心,勇于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的责任。

2.2.2设立传统文化专题教学,构建并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

现阶段高职语文教学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形式比较松散,星星点点的存在于各个语文篇章之中,没有其完整的内容体系,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授和学习带来较大的难度,针对如此现状,应对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且按其种类或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处理,堵其中的难点进行重点的讲述和分析,更具条理性,使其自成体系。对于儒家思想等进行专题讲解,有利于学生深入的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其个人人文素养。将专题教学发展成熟后,可根据教学中的经验,自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编制教材,这样能更好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也适合教材编撰学校本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实际。

2.2.3提高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体悟母语的美妙

朗读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读的过程中完成语言的积累。高职语文教学中同样可以利用读来达到文化的积累,挑选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进行朗读,因为教材中选取的古诗文均是在音韵、语言、意境等方面对传统文化内涵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通过对古诗文的朗诵,能够让学生更加贴近母语,更好的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3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二课堂”作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2.3.1复兴传统文化节日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传承至今,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传统节日是填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语文教学相融合的重要资源,而对于这部分资源的最好的挖掘方式就是复兴传统文化节日。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在传统文化节日期间,完成对与节日有关古文查阅,研究古代时候人们在传统文化节日中的活动都有哪些,对当时的民族风俗习惯加深了解,便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学习和传承。

2.3.2成立传统文化社团

大学校园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社团一向比较热衷,对于此,校方应予以支持,与此同时,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全面开展,校方可以主办传统文化社团,让学生在日常的社团活动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3结语

现阶段的中国教育,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将其生源传统文化素养本就薄弱的基础,在校期间不但未得到充分发展,甚至出现逆向发展,产生倒退现象。应一改现阶段的做法作风,注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加强高职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无论是从课程安排、课堂教育上,还是学生“第二课堂”时间的利用上,以语文教学课程和教材为载体,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职语文教学的完美融合。

作者简介:王鹏(1989-),女,四川乐山人,汉族,硕士学历,基础公共课程部语文教研室专任教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篇7

一、当代学生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和文化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思想问题。由于初等、中等教育中应试教育突出,以考试分数论成败,这大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和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精心培养,而这恰恰是我们被诟病的地方。学校培养的人才只有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现在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被关注意识,具有开放思想和创新精神,但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与滋养。吃苦耐劳性差,心理比较敏感脆弱,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少数学生追求物质享受,“以自我为中心”,集体归属感降低,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缺乏,以炫富为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喜欢博他人的眼球。

二、解决的途径

要想根本上解决当代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要从本质入手进行剖析,究其原因是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忽视和丢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一些经过时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时至今日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推崇“仁爱”精神,这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的同学、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保持和谐、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态势。“仁”是儒家思想中最为核心的理念,而儒家创始人孔子更是把“仁”的思想提升为具有人本主义和德性主义思想内涵的伦理原则和最高理想。优秀传统儒家文化还提出了对人、对物我们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能太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关心同学,学会换位思考。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观点,这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有一个爱国主义情怀,让我们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以上介绍的这些优秀言论其实只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传统文化更是包罗万象,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走出跨越性的一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教育学生。依托传统文化建设优良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师生精神家园的建立与发展,充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三、推动路径和方法

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动路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只是哪种方法效果更好却值得我们深究和探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分为主要面和辅助面,主辅结合、相得益彰。主要面的方法:一是在学校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让孩子们通过学习课程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了解;二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多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讨论与课题;三是学校电台、校报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多方面的报道;四是学校要大力倡导开展关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辅助面的方法:一是班级多举办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兴趣中去学习、去探讨;二是班级开设许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兴趣小组,如:诗歌兴趣小组、围棋兴趣小组、古筝兴趣小组等;三是学校印发关于漫画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与资料,让学生自己学习,或由学校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观看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电影,并可以学习与其相关的歌曲等。

我们在学校开辟了“国学经典”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了“文化宣传长廊”,同时组织开展了音乐、舞蹈、美术、乒乓球等兴趣小组活动,实施了课间操、大课间“经典诵读+音乐律动”实施方案,落实了学生诵读活动,不断增加学校图书室藏书量,丰富班级图书角,发动学生将家中的优秀书籍带到班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形成昂扬向上、文明乐观的良好教育风气,逐步实现了教学质量一流、校容校貌优美的创建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灵魂和脊梁,我们每个人都有体魄和精神两条腿,我们不但要强健其体魄,更要升华其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大步向前的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很重要,尤其是在塑造孩子性格的小学。所以,我们要加快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步伐,让祖国的花朵能茁壮成长,早日成材。

参考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篇8

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文明的交互与冲突,对“中国精神”的自觉研究更是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所激发的民族意识的自觉与自省。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近代中国的发展,有识之士能够清醒的意识到,民族危机下的文化危机是激发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不竭源泉。悠久的历史文化,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全国过去和未来进行联结的时候,拥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精神,在面对现实性问题和未来理想的冲击中,又会经受抽象性的曲解考验。正如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已经成为民族文化危机的重创,研究并重新衡定中国精神的内涵及哲学本体,将成为当前中国知识界必然面对的首要问题。辜鸿铭从中国人的精神入手,就新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影响,再到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研究,统属于“中国精神”哲学研究范式内容。马克思提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对于中国精神的内涵及挖掘,必然需要结合中国的现实基础,从国家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自觉中来全面把握中国精神的哲学本体和精神实质。

近代中国对“中国精神”的文化自觉,印证了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往往是在异常沉静,甚至是忧患意识中获得,我们对中国精神的立场与认知,正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世界性视野的现实期许,也只有在这种沉静且忧患的思想前提下,才能够客观而全面的审读这一宏大的意识形式,保持真切的独特视角。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强国富民的中国梦,而实现中国梦,必然需要从中国精神的挖掘、弘扬和传承中来促进梦想成真。因此,研究中国精神,立足中国的特定国情,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内在统一上,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当代中华民族具体实践,重新阐释和明确“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质。在《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多次提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而对于“中国精神”的理论研究及发展导向,将成为当前学术界集中探讨和挖掘、整理的核心问题。综观中国精神的研究实践,主要呈现三种研究路向:一是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来理解和明确“中国精神”;二是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实践来深化和阐释“中国精神”;三是借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精神,从文化自觉上来践行现实发展与文化精神的统一。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就“中国精神”的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有学者围绕中国精神的形成基础展开探讨,也有学者将中国精神的构成要素进行挖掘,还有学者从中国精神的价值取向、建构模式上来进行梳理,还有学者从中国精神的科学发展与全面弘扬上展开实践。无论是当下还是以后,对中国精神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认知和学术资源,但总体来看,更多的学者将视角投放在知识性和形成性范围内,对于中国精神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突破意识形态束缚中,如何开拓多元化价值追求,以中国精神的文化根基来重塑民族精神,如何从追求创新、超越自身发展中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精神信仰融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路径中。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中国精神民族性、文化性、价值性、信仰性的多重多义的整合。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夙愿实践中,归根结底是在实践中来改变自我、改变生活、改变世界,从实践意义上来强调中国精神的文化性与实践性属性的统一,更需要从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中精神具体实践进行融合。

二、中国精神的构成及活的传统

1、中国精神的文化构成

梁漱溟先生在探讨文化的意义时提出“样法”概念,对于什么样的文化传统,从而决定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及实践道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中国精神源自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更是统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性、现实性、真实性的关键。中国精神正如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股劲儿”,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华夏儿女共同的“根儿”。因此,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就是承载中华民族“样法”的具体体现,是构成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从中国精神的内涵体系来看,如何发掘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从“精神基因”上来挖掘“活的传统”?对于基因,生物学上是构成生命的基础单位,而对于“精神基因”,中国精神同样需要“精神基因”来保持文化的活力。中华民族在精神传统中的基础、最基本的精神基因又是什么?翻看中华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道德境界中的“止于至善”、政治伦理中的“治国修身平天下”、以及天命精神中的“各正性命”等思想,都是中国精神的最优秀的精神基因。从这个意义来看,对于当下中国,从中国精神的“精神基因”构成上来审视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性,更需要从强调“精神基因”中来恰当的提炼“活的传统”。

当代中国的文化传统,需要从文化省思中来洞见文化精神,从“精神基因”的探析中来归纳“活的传统”,尤其是从体现中国精神的优秀文化中,以自觉的心境来理解和审视中国精神,及其优秀的、深刻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是由历史和精神传统构成的,不同时代下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共同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本体和特质。在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时,如何从历史的、现实的文化价值尺度来客观、正确的评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必然需要从民族文化自觉上,从经验文化上升到道德文化,实现从“神道”到“人道”的转型。如殷周时期的“神、道”文化,先秦时期的“德、礼”文化、汉唐时期的“和、合”文化、宋明时期的“理、心”文化等等。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在文化生成、传承和创新实践中,如何从民族文化的自我审视中,超越文化冲突,将文化传统与对文化的更新、坚守作为实现文化内在连续性的引线,从文化的更迭、交融、借鉴、革故鼎新中来开启“救亡图存”的文化追求,进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实现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新洗礼和转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对古圣先贤的智慧的感性直觉,也是传统文化在个体生命体验中的直接反映。面对中国精神的博大文化,想要真切的体味确实不易,尤其是在对中国精神的理解上,更显得极为困难。如一个“道”字,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志于道”则成为历代思想家研究和探讨的核心难题。王阳明在探讨天地自然本然的玄奥时,提出“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对于“道”,并非是人们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也非是确定性的结果;对于文化思想的认知,与其说是形上之“道”,莫若说是悟觉形上之道的历史。从某种意义来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形上之道的理解和概括是极为困难的,而要真实而具体的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从文化意向性思维和文化省思中来澄清概念,同样是复杂的。古代思想家将“道”统之为宗,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于思维的表述与思想内容的彰显,需要从丰富的想象力和思想空间中来高度浓缩,以穿透性的理解力来领悟和思考中国精髓的特征、心性结构和思维特点,必然需要从文化自觉中来细数中华文化脉络中的“文化基因”。

道是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落脚点和归宿,如天道宇宙论、人生道德修养论、社会道义实践论等,无不围绕“道”来展开,体现民族文化心理的发展方向。西方人在意识形态范畴研究中,将本体论、认识论作为西方哲学基础,而心性论、境界论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用理性来认知和理解世界,成为西方人的习惯性传统,如“理性世界观”是西方传统文化的哲学体现,也是建立在西方社会“普遍秩序”的契约基础。与此相反,对于中国人,在审视世界的时候,往往用德性的精神,以“天理”来支撑“良心”,通过道德实践来实现“和而不同”的伦理社会,由此形成的独特的“德性宇宙观”、“悟道思维”成为天人合一精神的主旨。一个人的民族文化观念与整个民族的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同样在心智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义思想,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适合的,并成为人生修养实践的思想导向。具体而言,以“道”为核心的精神体系,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德性教化与人的心性修为作为心智结构的具体化特质。如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六经,《诗》、《书》、 《礼》、《乐》、《易》、《春秋》成为六种天性的缩影。其中《诗》代表情志、《书》代表政治、《礼》代表社会,《乐》代表艺术,《易》代表辩证,《春秋》代表历史。进一步来讲,六经不仅悟觉人,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教化。《礼记?经解》中“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e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由此可见,对于德性精神及中华民族的心智结构,六经的主旨与内容正是对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范例,也是构成中国精神的优秀的文化基因。

2、中国精神的“活的传统”

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从人格、伦理、情感、实践、精神等各方面都为我们重新梳理文化逻辑创造了条件。较之于东方文化,西方人性论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并从文化“自由”中来体现历史逻辑;中国的人性论是建立在“大同”精神基础上,两者在对人类内在本性的理解上都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如中国古代将“大同”理想凝聚为世代相传的道统思想,并渗透到中国政道与治道。以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夏、商、周及秦汉的政治体制,无不延续道统思想来建构文化,特别是尧舜禹汤、周公、孔子等和谐思想,进一步巩固了“大同”理想的传统,并成为政治、社会、文化建制模式的基础,由此延伸至以人为本、以礼为序、以德为治、以乐为和等社会理想。因此,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想的历史延续上,不仅要从各位思想家、政治家的文化传统中来梳理典章制度和天道观念,还要立足于特定的社会、政治实践模式,从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把握中国精神的来龙去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篇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演化进程中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各种思想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的总体表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在上下五千年发展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着历史不断前进,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宝贵的精神资源,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有关“中国梦”的系列讨论和思考成为社会热点,已牢牢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心中,但实现“中国梦”的道路是曲折和充满艰辛的。当今时代,政治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矛盾并没有完全消除,广大人民的需求和现实生活中的不协调因素还有很多,要让梦想成真,离不开全社会、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广大高校学生更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建设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高校德育工作中,将能极大地拓展学校德育发展的空间,有效促使广大高校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开启宝贵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培育优秀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素质,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实际工作中,高校虽然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有深刻的认识,但由于受到管理体制和传统观念的禁锢,德育工作效果并不尽人意,部分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大众对现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工作的融合状况评价不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被否定、流于形式和被外来文化冲击等严重问题,并且由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固有缺陷,使此类问题雪上加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忽视或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认同“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铸就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这样的观点,但不少人忽视了“几千年的文明史是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甚至对这样的观点持否定态度。我们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追根溯源。立足基本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道德建设,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刻不容缓。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受到严峻挑战。常规的学校德育工作很容易停留在宣传说教的表面,而对各类德育资源的整合不足,加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受到质疑,与德育工作的融合受到严峻的挑战。高校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应以深厚的德育文化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德育思想资源。借鉴优秀的德育资源,在与我国高校教育实际相适应的背景下加以创造性改造和发挥,创新德育工作,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工作相融合的根本价值所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境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宗教、文化等渠道将“西化”和“分化”中国的观念不断渗透到意识形态领域;各种不良思潮打着“学术”的旗号持续冲击广大涉世未深的高校学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工作受到严重冲击,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面临道德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境。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避免或限制现代化、多样化带来的消极效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树立正确民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根本保证。

(四)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直接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随着文化多元化的推进,社会矛盾和各类不良现象不可避免地产生,受此影响,广大高校学生涉世未深,常出现理想信念模糊、道德意识淡薄和价值观念扭曲等问题,高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和社会影响等原因,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校园中不文明现象增多,诚信履约意识淡薄,毕业后将这些问题带入社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这些现象的出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建议

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体系恢弘,其基本精神和思想旨趣融贯百家、一脉相延,伴随着民族复兴进程的纵深推进,人们逐渐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现实问题,要妥善解决思想道德问题,不能企盼外来思潮或仅依靠空洞的说教,只有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明,才能在强国如林的当今时代做好高校德育工作,从根本上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把中国建设成经济强国、文明之邦。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承认其深厚的德育价值,做到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

各高校结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都在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宣传教育,但教育形式主要是课堂讲授为主,教育内容基本离不开教科书,常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阶段,忽视了与实践的结合,更忽视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推《周易》(《易经》),它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以最简单的原理说明宇宙的来源、万物的始生及人类社会的进化法则,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其精华部分在过去、现在以至于将来都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当前高校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便是源自《易经》的真义和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也是很好的教材,如屈原、李商隐、杜甫、白居易、岳飞、文天祥、苏轼、陆游等留下的千古绝句后世永存。广大高校学生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既能吸取知识与学问,更能陶冶高尚的情操,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展抱负。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以传统艺术升华学生气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古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中华民族的爱国爱民、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貌、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知行合一的观点,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有爱国主义精神,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有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有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传统文化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描述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操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阔胸襟等,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德育作用,激励学生提升涵养,做文明诚信、爱国守法的现代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历史、传承文明,蕴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将其与高校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必须要理清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勤劳奋进,努力做到文化知识基础扎实,举止行为端庄优雅,言行修养文明礼貌,从而终生受益无穷。

同时,艺术活动对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人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补足作用,高校应高度重视,提高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加速德育内化过程。具体说来,可依托重要传统假日,结合艺术活动的开展,促进德育工作的推进。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规范和民族习俗,仅汉民族传统节日便将近50个。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等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高校应点面结合、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序开展各类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艺术体验中净化心灵,汲取知识,培养蓬勃向上、勇于实践的自强精神和坚定不移、积极进取的自信品质,达到“以艺育德”的目标。近年来,各高校都广泛开展“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将京剧、昆曲、书法、服饰、绘画、古典音乐等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成为介绍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氛围中,较好地树立了自信,陶冶了情操,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有效解决“内忧”和外患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承传体系,弘扬时代新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软实力的较量,并将在未来构架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起到更大、更强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来自外部文化的侵袭和自身传承方面的流失双重挑战,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阻碍重重。

1.部分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袭。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较量成为国与国竞争的重要形式,其复杂态势与日俱增。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而中国,对于这一传统重大节日,只停留在吃粽子、划龙舟和享受假期的层面上。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中国人只能以“无形遗产属于全人类共享,韩国申报成功并非坏事”这样的语句聊表安慰。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外不少思潮和习俗涌入中国,在有效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负面因素。各类“洋节”热潮不断、快餐文化盛行,日本卡通动漫、美国电影、韩国电视剧、海外综艺娱乐节目等外国文化产品大量引进。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广大受众在了解和接受外国生活状态,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却对潜藏在文化商业市场中的巨大文化危机浑然不觉。比较典型的是文学文化方面,很多大学生在诵读传统古典文学时味同嚼蜡,对外来的低俗作品却情有独钟;不少人热衷于庆祝圣诞节,而对中国传统的春节不屑一顾;喜爱国外的情人节,而对中国传统的七夕节视而不见;各类节日疯狂地对着手机“抢红包”,而不愿意走亲访友或与家人交流;疯狂追捧海外娱乐节目,却对中国传统艺术和优秀民俗嗤之以鼻;各地的民俗村、传统艺术演艺等仅仅是大肆赚取利润的场所和手段。久而久之,以至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减弱,且常遭人捷足先登,这不能不给国民敲响警钟。

2.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内忧”问题。我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不少外国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而“眼红”,但我们却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加之缺乏人力资本,文化产业界限不明和文化产业观念落后等原因,使得我们缺少将宝贵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能力。比较典型的如中国四大发明,中国人自己并没有好好发挥,结果是韩国把金属活字印刷申遗,西方列强将火药用于大炮、火枪为武器,配合中国发明的司南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从远古到现在都非常有名,但是生产好品质丝绸和茶叶的企业寥寥无几,甚至我们的衣服都是外国的化纤产品,中国的服装,只有“李宁”进入世界行列,这些现象表明,中国文化传承、输出、引进等都存在问题。

针对以上“外患”和“内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要转变思想观念,逐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传承与引进、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协调关系;要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大学生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自身发展需求自觉结合,真正做到文化自信。

(四)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高校要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观念引导广大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以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始终不屈不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德育课堂

除常规的思政课之外,高校应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引导作用,并注意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营造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学环境,于无形中起到德育教化的作用。同时,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引领作用。任课教师必须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有独到的见解,自身素质过硬,并且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爱国爱党,诚实守信,敬业爱生,自觉地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做好广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此外,要重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定期不定期开展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结语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从现实意义方面来看,就是要让中华民族崇真向善的精神在广大高校学生中传承,充分依靠他们学识丰富、生命力强的优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促成美好“中国梦”的顺利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本目的在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高校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国家精神文明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托。要顺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和德育功能为切入点,选取对中华民族宝贵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并在目前和今后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包含着积极因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使之融入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是高校有效开展立德树人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有力提升德育工作成效、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红,章光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3):57-59.

[2]黄红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D].湖南大学,20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篇10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体现是理想人格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道德理想人格,诸如“中庸人格”、“君子人格”和“内圣外王人格”等内涵丰富,充满了人文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理应传承。如在人格主体性方面,强调“为己之学”,提倡道德的自我建构、自我完善;在人格志向方面,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个人情操方面,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人生困境方面,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当然道家“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墨家“兼爱”人格理想等都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结合具体的理想人格原型,如屈原、勾践、苏武以及苏轼等等,必然会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崇德向善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教育的系统思想,崇德向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孔子指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积淀在民族心理之中,已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其中,“仁”、“义”和“信”的道德教育在今天尤为重要,应构成《基础》课程的重点教育内容。“仁”的教育重点要放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层面上,以培养现代人的友善观念;“义”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义获利”、“以义制利”,达到义与利的和谐统一。“信”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以诚育信”,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崇敬和内心的真诚达到外在的言而有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不同的课程和课程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有三种,这些方法也可以在《基础》课教学中加以运用。

1.文化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是文化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和18世纪的启蒙主义哲学家那里就开始运用,到19世纪已经形成基本的规范,成为文化教育和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论。一般说来,文化比较法是在建立一定的价值标准下,通过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揭示出带有普遍性的文化规律。当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比较法,其目的是通过比较,让受教育者更加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产生情感认同。在教学活动中,文化比较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妥善寻找文化比较的规范和标准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各种文化并存,气象万千,表现各异。运用文化比较法,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是:文化之间有无优劣之分?何者为优?何者为劣?历史上,由于西方社会近代的崛起,在文化领域中曾出现“西方文明中心论”,一些人也言必称西方。后来有学者对此进行反思后,又提出无优无劣论。但无优无劣论掉入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潭,使得文化比较失去了理论基础,在文化教育中无法对文化价值进行选择、学习和借用。虽然文化比较的标准建立到现在还是个难题,但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运用的文化比较法,必须建立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立场,通过比较让学生重新发现已经失落的中华文化的宝贵性和独特性,确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2)妥善选择比较的对象和材料

在文化比较时,一定要选择能够反映双方具有典型特质的材料,尤其是在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时,应选择能够真实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比较时力求不偏不倚,目的是为让受教育者接受与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化实践法

恰当地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容易激发受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达到教育的目的。文化实践法就空间来讲,主要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文化实践空间。校外主要是引导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作为一种投身现代社会生活的方式,能够从中发现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诸如有些高校已经形成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文化教育实践平台,像“中华文化之旅”、“中国寻根之旅”等大型活动,每年组织几百名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当然,校外文化实践更多地还是要充分依托建立多个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来完成。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文物与文化遗迹,定期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参观和考察,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校内文化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中华文化节、儒家文化节、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节以及汉服文化节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挖掘和感受活动背后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文化实践活动也可以依托学生自发成立的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来开展。文化实践法以实践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文化实物实践法、文化场景实践法和人文实践法等。尤其要提出的是,人文实践法是一种有效的“以文化人”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使人文化”的教育价值,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开展人文精神的体验活动,就是一种人文实践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对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怀,诸如孔子的“仁爱”精神、墨子的“兼爱”精神、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精神等等,而这些人文精神学生可以通过文化实践法加以感受与体验。

3.文化情景法

文化情景法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或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文化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文化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文化态度体验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为文化情景法在课堂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基础》课中,可以创设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情景,利用听觉和视觉,对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力。如《论语•子路》第18章有关叶公和孔子关于如何对待父亲偷羊的讨论,“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虽然短短几句话,但其中包含着丰富内容和道德争议的道德文化情景,可以让受教育者在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就可能遇到的情景展开讨论。文化情景法还应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当代社会情景中去解决现代问题。因此,传统文化情境设立后,一般最后要转向现代情景。例如“父亲偷羊”在现代社会里会遇到什么新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都是新情景,通过情景转换,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比,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这样更容易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文化建构

传统文化教育虽然需要依托传统知识的传授,但其实质是价值教育,是要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文化的认同。因而,需要建构出由价值、规范、信仰以及表意象征符号等构成的课程文化,以适应文化教育的特性。试想一下,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自身存在着文化缺失、亏空与虚无,从而引致课程缺少人文关怀而呈现粗暴化的状态,文化教育的价值目标怎能实现。以《基础》课为例,《基础》课应主动地遵循文化逻辑,在一种文化体系中理解课程本质及其属性,建构“超越性”、“鲜活性”和“本土化”的课程文化。

1.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

强调《基础》课要建构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目的是避免使《基础》课在“教育市场化”观念的引导下,成为为经济、就业和技能服务的课程,而遗忘了“精神成人”和“文化养成”的职责。如果《基础》课被现实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名利所诱惑、困扰和束缚,其教育活动只是培养没有思想和没有灵魂的工具人,其结果只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么被抛弃,要么被庸俗化。因而,超越性的课程文化是《基础》课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基础》课以内化传统文化成果为己任,以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建构超越现时代的精神文化为担当。

2.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属于价值教育,此类教育的重大障碍是“课程学科化”。所谓“课程学科化”就是以学科逻辑理解课程,以标准化、效率化及定量化为课程诉求,以课程结构、课程方法及课程密度曲线为主要关注点,以定义、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逻辑演算以及公理等符号系统为外在表现。“课程学科化”之所以不适合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根本原因在于它会使课程凌驾于教师和学生生活、经验之上,把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最真实、具体、生动和富于生命活力的东西“去情境化”、“去过程化”了。而作为比知识传授要复杂和困难的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必须借助课程的“情境性”、“体验性”和“互动建构性”才能产生实效。首先,有了情景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体验才具有可能的环境与条件。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文化教育中唤醒自我,并主动了解文化的意义。其次,体验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如果体验性活动不足,很难形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最后,文化教育必须在“我们”之间完成,需要利用交往、对话和商谈等互动方式进行,这样才能达成良好的效果。

3.本土的课程文化意识

课程文化类型多样,因而《基础》课不仅要建构课程文化,而且要建构本土的课程文化。本土的课程文化就是立足于中国课程文化的现实问题,对传统课程文化的要素实现创造性转化,最终生成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课程文化。实际上,我国的儒、道、释三大文化传统生成了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课程智慧和非常有益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如儒家思想蕴含的中庸、和谐和对话的课程文化,道家哲学中蕴含的自然主义的课程文化,释家智慧蕴含的“禅思”、“领悟心性”等课程文化,等等。这些传统的课程文化理应成为我国当代课程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果弃之不理,实在可惜。我国的课程教学中所强调的服从教师的指导、服从集体的利益以及强调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等价值观,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礼”等范畴一脉相承的。因而,不能对这些传统完全抛弃,束之高阁,更不能妄自菲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篇11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提及的“中国梦”,之于国家,则是国富民强,物阜民丰;之于个人,则是每个公民自身梦想的实现,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与抱负,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导航仪,构建起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党的十中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中国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中国梦”鲜活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中国五千年的文明v史,是世界文明的组成部分,但也区别于世界其他的民族文化。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延续至今必是我们值得发扬骄傲的,闪耀着民族智慧与精神的光芒。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在一次次的文明碰撞中汲取活力,多方面的吸取新鲜养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延续至今,弦歌不断,浴火重生。“礼仪孝悌”、“自强不息”、“协和万邦”、“天下为公”、“仁爱和谐”、“坚忍不拔”、“刚健有为”、“实事求是”等中国传统文化外化出的灵魂品质,是中国人民需要历代传承永不忘怀的民族精神,他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历史积淀与鲜活生动的文化内涵,为中国梦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基础,赋予它鲜活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和文化背景,用最简单的词语触摸到中国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呼唤起我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让每一个中国人默契的团结在一起,在中国梦的感召下,站立成强大坚韧的力量,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梦为纽带,激励着中国人民为民族发展共同努力,让每一个人能在中国梦的背景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有生力量。

二、中国梦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优秀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轨迹,而且作为世代传承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早已渗透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而传统优秀文化并不能被简单的当作儒家文化或者是道家文化、佛家思想,它是各种优秀思想的汇总共生,先进文明成果的融会贯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梦的生长成熟的过程中,又将被解读出新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精髓品质。从屈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到1840年的炮声致使国门洞开,爱国主义的召唤,让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它是奋斗自强滋生不绝的源泉,是国家进取奋勇前进的不竭力量。

儒家“和为贵”的思想,是通过建立“温良恭俭让”的完善人格、“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水准从而达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和谐社会。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我们在中国梦的引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法,把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和宽厚博大的文化品质已经在五千年的潜移默化中变成了中国人的民族特质。在当代社会,它是中国人民值得骄傲与发扬的优秀品质。

优秀传统文化重德育,“教化天下”,提倡以仁正心,以礼正身,以德服人。“谦谦有德、温润如玉”的君子风范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建立了模范标杆,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最终以达到内圣外王的终极境界。

“百善孝为先”,传承五千年的孝道文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父子长幼秩序,恭敬亲爱父母,历经千年的演变,这仍是现代社会检测个体道德缺失的标准之一。

“协和万邦”,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强不执弱”、“富不辱贫”的思想被坚定的继承,同时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厚胸怀吸收百家之所长。今天,中华民族依然高举和平的旗帜,在与世界同行的道路上,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政策,与他国友好合作共同发展,为建立和谐友好的世界环境传递正能量。

三、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和艰苦卓绝的建设过程,新中国的成立更是让我们为之振奋和自豪。我们用强大的中国力量,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重新架构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精神。曾经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新的中国精神为现代中国人打造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丰富人生价值,体现最高的人文关怀,让快速发展的中国不在浮华中迷失,指导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有着精神与道德上的双重牵引。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梦的提出,让中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让新中国在世界上发声。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数代中国领导人一直在思索探讨的问题。对中国梦的概述其实也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思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二者在本质上是共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憧憬的“大同社会”与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不谋而合;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被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民本思想与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奋斗又是一种默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与中国实际结合,产生了数次的飞跃,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的产生,可以清晰的看到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产生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其实也就是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碰撞、交流、融合的过程。尽管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的文明成果,其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其精神内涵和奋斗目标的一致性,只有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丰富和充实。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中国梦的实现也就指日可待。

文化的发展向来离不开物质的承载。文化载体对于一个文明的重要性毋须多言。经史子集、京剧油彩、书法艺术……这些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我们得以一窥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新的社会中有着新的发展,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也势在必行。中国文化因其所具有的包容性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同的文明成果,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得以保持其活力。在新时期,我们应该坚持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认真梳理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增强文化活力,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多得的资源宝库,在现代市场需求和经济背景下,坚持各项基本原则,把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再用产业来反哺文化的发展壮大。只有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也曾经有过让世界为之瞩目的四大发明、水利系统等成果,但是其与现代文明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脱节。其非逻辑的、模糊的、抽象的表述方式造成了缺乏精准性和普遍性。这样的特性造成传统文化没有形成有效的科学体系,从而与现在的科技发展脱节。但是,作为对农业经济最直接反映的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积淀中,也有着无数璀璨的智慧成果,这些科学技术的成就无可争辩的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多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多么丰富的思乡之源。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些科技成就中提取出理论,建立完整的科学系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西方文明崇尚对真理的追求,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对自然的探索,因而才有其快速的发展。传统优秀文化要想完成现代化转型,就必须以宽容的心态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在其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科技传承,以理论科学发展实用技术,使中国向拥有独立自主的工业文明的世界大国发展。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篇12

一、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保障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的概念,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的精神基础近乎同时在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古希腊开始奠定,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对后世影响既深且巨,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人类文明每一次面临跃升时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直到今天,人类仍然依附在这种基础之上。

哲学家怀德海曾经说过:“全部西方哲学史只不过是对柏拉图思想的注释”,这句话对我们很有启发。2500年间,中国经历了那么多的天灾人祸,思想领域也随之发生过一次次同样波澜壮阔的交锋,孔孟之道经过了一次次怀疑、批判、否定和篡改,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世纪,欧风美雨、侵略战争、极“左”思潮几乎断绝了传统文化的命脉(比如子女和父母划清界限、断绝关系的热潮曾一度将孝老爱亲的社会准则破坏得惨不忍睹)。但到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次次否定孔子的过程中证明:孔子是对的,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适合植根中国这块土壤的“精神作物”。中华民族能够走到今天,依靠的不是强悍的武力,不是繁盛的经济,而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二、传统文化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无论你认为5000年的文化传统积淀是财富、还是包袱,无论今天的文化事业怎样创新、怎样发展,都不能背离这个传统。在现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事业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国学是这一指导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

毛泽东同志面对革命危局,提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中;

邓小平同志面对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描绘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小康”一词最早出自儒家典籍《礼记?礼运》中;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记载于《管子?霸言》中……

由此可知,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振兴经济,寻求发展,必须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当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复杂棘手的问题,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还远没有做好。我们知道,基督教文明和资本主义的结合,实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三年两年内实现,可能要几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

三、做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构筑精神家园

今天,传统文化的研究、学习和宣讲,受到了从中央领导到城乡大众的普遍重视,《论语》《道德经》及《弟子规》等传统书籍得以广泛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宣扬封建迷信者有之,反对科学精神者有之,否定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者有之,不学无术胡诌骗人者亦有之。笔者所遇,有国学传播者大谈沙发不能坐,微波炉不能用……照此说来,难道中国人应该永远生活在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