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0 09:25:25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篇1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在建设工程领域内招投标的含义及其特点

在建设工程领域内,招投标就是指在某个建设项目进行承包之前,招标人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邀请潜在的众多投标人根据招标方的要求和意图提出合理的报价,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日期进行公开招标,以便从中择优选择一个交易对象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可以说,建设工程领域招标的含义与建设工程领域投标的含义相互对应,也就是指具有一定投标能力和法律资格的投标人按照招标人提出的条件和要求,经过一定的初步估算和研究,在招标人制定的期限内填写投标书,提交自己的报价,然后等待招标人的开标,最终由招标人决定中标与否的一种市场经济经济活动。招标和投标是一种贸易方式的两个方面。这种贸易方式既适用于采购物资设备,也适用于发包工程项目。

1、建设工程领域产品具有生产与交易相互交织统一的特性

建设工程商品在整个建设市场生产和交易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相互捆绑式的交织状态。招标人通过工程项目发包,向投标人发出邀请行为,就已经确定了双方的买卖关系。后续一系列行为例如项目采购、工程施工、交付验收等都是招标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交易行为。建设市场中出现的各种交易行为,势必会带动市场对混凝土、建设配件、建设机械运作等商品的需求,也自然产生交易过程中及交易后的商品制作和生产。也正是因为建设工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特殊性,使得建设工程招投标从根本上区别于其他类别的招投标制度。

2、建设工程领域产品具有独立设计、施工的单件特性

建设工程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经常使用电子商品、生活商品等物件,庞大的体积、固定的状态、生产过程、投入资金等等特性,

决定了其不可能像电子商品、生活商品等产品一样,在某一特定时间段,进过固定的工艺流程大批量地进行规模性生产和制造。建设工程产品必须根据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城市发展的不同要求,从一开始的土地规划到建设施工再到最后验收交付进行独立设计、独立施工,一个接一个项目的进行。这一特性决定了建设单位要将建设工程项目投入到生产中去,就必须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建设企业(承包商),并以签订合同的形式提出要求,商定价格,最终确定承发包关系。

三、建设工程领域的招标途径与方式

1、邀请招标和公开招标

从竞争程度的角度,对建设工程领域的招标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邀请招标和公开招标两种形式。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国际上一般也将邀请招标称为有限性招标,其最大劣势在于邀请招标对投标人做出了限定,缩小了竞争范围,也会造成更具竞争力的投标者丧失机会,某种程度上大大限制了招投标市场竞争的作用。但是,对于采购安歇价格波动较大的产品二院,因为减少了刊登公告等环节,大大缩短了投标期限, 可以降低投标风险和投标价格。公开招标,言下之意就是指一个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宣传形式发出招标公告,然后邀请一些特定的、不特定的投标人或者其他组织来参与投标。公开招标是一种非常合理的、规范的、科学的、公平的竞争方式,公开招标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打破了建设市场垄断行为,建立公平公正竞争机制。招标人具有较大的自由选择权,可以在投标的建设企业中选择报价低、效率高、诚信好、高质量的投标人,从而扩大了招标人对投标人的选择范围,从而更加有利于招标人从众多的投标人中选择一个信誉良好、工期较短、报价合理的承包商。议标也称作谈判(协商)招标或限制性招标,是指通过谈判来确定中标者。主要包括直接邀请议标、比价议标、方案竞赛议等几种方式。因为议标是经由双方谈判或者协商达成一致而产生的,违背了招投标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容易滋生问题,一般情况下也不建议采用此种方式。

2、国内招标和国际招标。

从招标范围的角度,又可以将招标划分为国内招标和国际招标两种形式。国内招标,就是指符合制定的国内法人或者其他类型的组织,国内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单独或联合的形式参与投标活动,并最终以人民币的方式进行结算的一种招标活动;我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将国际招标界定以为:指符合招标人制定的招标文件规定和要求的国外法人、国内法人或者其他类型的组织,国外法人、国内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单独或联合的形式参与投标活动,并最终按照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货币形式进行结算的一种招标活动。

四、加强建设工程领域招投标管理制度的措施

1、加强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做好监督工作

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正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中。在新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中,旧的体制已经解体。因此,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没有完全匹配的状况下,改制改革也正在进行中。针对目前这种过渡阶段中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规定,投标人竞标不得低于成本的报价,低于陈本的投标价格不能中标。而耨写承包商在现阶段建设工程无标底招标制度的开展过程中,都希望通过低价中标,在工程进展过程的合同管理中,某些承包商寻找业主方存在着一些疏漏,承包商为了挽回损失,利用变更设计、索赔以及增加工程量等手段达到“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目的。因此,做好权利的监督工作,搞好廉政建设,是完善合同管理制度的关键。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提高业主方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能力,才能完善业主方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2、建立建设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约束规范工程的交易行为

利用信用保证体制,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是来约束和规范建筑工程的交易行为。当建筑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引入保证人的时候,保证人应该建设工程合同一方的要求,需要进行工程保证担保,向另一方权益人做出书面承诺。作为第三方的保证人在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时候,在规定期限和金额内,需要承担代替被保证人的义务,从而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赔偿相应违约债务。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是增强委托人或者保证人遵守信用和约定的一种机制。是为了让违背信用的委托人和保证人遭到惩罚,是让遵守信用的人能够获得相应的奖励。在市场信用保障体系中,担保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降低某些独立经济实体对整体市场造成的影响,有效地减少机场经济波动,也可以帮助市场交易减少存在的一些风险,能够形成一种市场退出机制,调节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工程担保制度能够确保履行合同,促使工程招标单位能够遵守工程合同。在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中,运用招投标制度的目的是使招标方以自己合理的价格寻找满意的承包商。在国际上,由于实施了严格的保证担保措施,根据最低价中标的原则,会严厉处罚投标方不合理的低价中标。从而使市场竞争得到规范,保证低标中标,严格实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3、加强完善业主责任制,逐渐改变政府的投资状况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中,国有投资仍旧占有很大的地位。但是,在投资主体趋向于多元化的今天,由于醒目业主为了达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就会利用建设工程无标底找标制度来降低工程造价,从而使经济效益和自身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因此,全面推行无标底招标制度的源动力是业主责任制,也是推行无标底招标制度坚实的基础。在国有投资项目中,由于业主对资金和资源拥有支配权利,因此在项目的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灰色的非法收入的可能性。另外,业主不需要对可能发生的投资失败承担责任,加剧了这种可能性的发生。因此,要加强完善业主的责任制,改革建设工程无标底招标制度,将项目投资效益和个人收入奖惩直接挂钩,将项目投资效益和法人、执行者直接联系起来,改变政府为工程投资失控的状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顺利的推广无标底招投标制度,要完善外部环境的配套保证,即:完善业主责任制,加强合同管理,完善建设监理制,完善工程保证担保制度。从而建立发展无标底招投标制度,确保建筑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陶颖. 建设工程领域招投标管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篇2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进步,水利水电工程是利国利民、关系民生的公益性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招投标工作是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招投标工作的合理性世界关系着整个工程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工作管理,从而促进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一、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

1、招标前期工作准备不足

投标工作的机构的设置缺乏完善性,招标的目的,招标程序不清楚,管理工作不够完善,问题也是无从下手。制作粗糙的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和实际的差异较大。标底不准确,变更亚经常影响招标文件的公正。不合理的进行标段的划分(甚至不合理的缩小标段),交叉作业繁多。标底保密不严,评价方法也不到位,不能反映客观和公正的原则性【1】。

2、开标的审查工作不到位

2.1在开标时未按招标文件中对开标完备性检查的规定对投标文件做审查;

2.2在没有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私自抽取专家,并弄虚作假;

2.3评委人数未达到5人以上的单数,且经济、技术方面专家未达到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2.4在评标时招标人或招标人评委发表带有意图影响专家、评委的倾向性意见;

2.5在决标时没有充分的理由,用备选中标人替代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人中标。

3、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资格审查控制不严

某些施工队伍不具备投标资格,但是还会乘虚挂靠有资质的施工企业(被挂靠企业往往只负责出资质,收取管理费)来实施投标和中标。这种高资质企业中标,低资质(甚至无资质)队伍负责进场施工的后果致使工程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施工工期也会无限度的延长,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4、招标投标流于形式化

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向特定投标人透露其他潜在投标人的信息;单独为特定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招标过程中与特定投标人就投标方案、投标报价进行谈判;泄露标底,透露评委名单;投标人之间互相串通,损害招标人利益;投标单位之间相互串通,彼此达成协议,采取轮流坐庄中标或借用资质进行围标,损害招标人利益,使招标投标流于形式。

5、业主对招标投标工作过程监控不力,甚至出现失职、赎职行为

有的招标工作人员利用招标权收受回扣,于法律、法规不顾,暗箱操作,利用指定招标或议标方式,选择与自己有关系的施工企业中标。

二、加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管理的具体措施

1、认真做好招投标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合理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确定工程量清单,合理确定标底。合同技术的相关条款要符合全面、详细以及慎密的要求,技术规范的内容要详细、真实、准确【2】。其次还要加强招标信息跟踪。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工程项目建设具有自己的特点,一般需要进行项目论证、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等阶段,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业主就会抓紧编制和编写招标文件。为掌握主动,水利施工企业宜在此时就开始进行项目前期跟踪,及时通过建设单位、勘测设计单位、工程咨询服务机构及各种媒体了解该项目的投资规模、建设周期、技术要求和资金来源等,以便及时作好投标准备。

2、加强立法,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招投标行为提供了具体的指南,但应在立法上加大对招标投标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增加其犯罪成本,现行的法律对招投标违法犯罪的量刑较轻,对违法人员的威慑力不够。在经济处罚方面,违法成本过低,如《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而不招标的,可以处项目合同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招标机构违法泄露与招投标活动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处5万元以上25万元以下罚款;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各部门要尽快依据实施细则的规定,完善行政法规,增加违法者的风险成本,从而有效预防招投标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加强招投标人员的管理

3.1加强招标人管理。一是要从机制上解决当前普遍执行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必须对项目法人责任制进行组织上的改进。在项目法人组建的同时,组建一个由业主纪检部门、水利行政部门纪检人员组成项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项目的整个招标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项目纪检委成员最多二年换一次,保证业主的整个招标过程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二是要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和招投标主管部门一同出台水利水电工程招标人行为规范,规范从工程招标、招标条件准备、招标申请、招标公告、接受投标报名、资格预审、发出招标文件、受标、评标、开标、定标等环节形成完整行为规范,在制约中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3】。

3.2加强投标人管理。对投标人要加强诚信机制建设,设立诚信等级制度,形成详细的诚信评判体系。招标法实施细则明文规定,国家建立诚信制度。对严密控制围标、陪标、挂靠等行为,特别杜绝高资中标、低资进场、无资质施工的乱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历史原因,有很强资质的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建设、监理的公司前些年都是国有公司转制形成的,这些人与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在权力运作中很容易形成利益链条。对缺乏诚信,允许挂靠的单位要纳入诚信体系予以严格的监督和防控。

4、认真审查投标企业是否真正具备投标资格

信息,加强优秀的投标队伍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检查投标单位投标资格是否具备,是否其实施团队具有相关的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社会声誉和建设能力是否达标。为了防止挂靠投标资格的团队,可适当增加的投标保证金数量,并要求必须从招标单位的所开户的银行实施开出,而不是以现金或者存折抵押贷款的方式进行开出。

5、加强对水利工程招标机构的监督管理与服务

近年来,水利工程招标机构对保证招标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但是在招标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一些招标机构依附于行政机关,利用行政权力或行政影响,实行强制,甚至超越权限,越权;为承担项目无原则的迁就招标人的无理要求,违反了招标公正的原则。为保证水利工程招标工作公正、客观、有效地进行,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水利工程招标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招投标监督机制,形成政府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的监督体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依照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监督,主动监督,自觉监督,严厉惩处腐败行为。对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严厉的经济惩罚、党纪政纪处分。

6、合理选择招标方式

一般情况下,尽量采取公开招标,严格限制邀请招标,保证优秀的施工企业中标。不管是公开还是邀请招标,招标的组织者与具体操作者都要行为公正,对其工作内容要严格保密。哪怕是事出有因要照顾某些队伍,也要在程序上公平一致。要统一组织投标单位察看标的现场,统一介绍招标项目情况、答疑问题,不做个别介绍,可以回避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属于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涉及范围也比较广,其中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是其基础性工作,做好招投标工作能够为整个工程提供基础。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要针对招投标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工作管理,从而保证招投标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篇3

中图分类号:T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124-01

1.建筑工程项目招标存在的风险分析

1.1 经济风险

所谓经济风险,就是指工程所在地的经济情况、实力、发展趋势等多种因素给工程本身造成消极影响。假使在工程建设期间工程所在地出现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情况,致使工程所在地的物价大幅度上涨,并且货币也在快速贬值,这样的情况势必会给建筑工程项目有关参与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工程的价值也会跟预期相差甚远。此外,工程建设期间也可能遭受外汇风险和经济危机。这些经济方面的风险都可能给工程建设的参与者造成利益损失。

1.2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包括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两方面的风险。工程招标与合同的签订都必须要有科学严谨的工程设计做基础。如果随意变更工程设计,还会导致工程索赔。所以,不管哪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在招标前都必须要确定好工程设计,防止招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设计技术风险。工程施工过程中也不可避免潜在很多风险。此外,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原材料供应等也都潜在风险,假使出现机械设备和原材料不合格或是供应不足等状况,都可能给工程参与方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工程招标前也必须要做好施工技术设计。

1.3 合同风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合同的法律地位以及作用也备受重视。工程项目承保合同中有关的法律法规不仅仅是承包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工具,也是整个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支撑。所以,倘若承保合同中存在不足将会对有关当事人造成严重影响。要避免这些风险,工程项目管理者在制定合同前就必须要考虑到项目可能遇到的每一个风险,从风险分析与管理两个角度认真推敲合同中的内容,避免存在漏洞和歧义。

1.4 政治与税务风险

就当前情况来看,工程项目招标最突出的政治风险就是住户拆迁问题,由于拆迁使得工期延误的情况有很多,而工程延期招标方就必然要承担重责,包括工期延误责任和工程延期索赔责任。因此项目管理者必须要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树立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头脑,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妥善管理。此外,随着税收政策体系、市场交易行为、税收征管等的不断改进、细化和完善,企业纳税问题也越来越多,一个不留神税收问题就可能成为企业的重要风险。加之,建筑工程项目本身涵盖的内容就很多、很复杂,因此面临的税务风险自然就更大。作为项目管理者,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全面落实防范与控制,有效规避税务风险。

2.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措施

2.1 要重视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是项目招投标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业主在选择投标单位时要深入了解投标单位的机械装备、技术力量、投标单位管理水平等情况,以及在社会上的信誉度的情况,要对投标单位近几年的工作业绩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投标单位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法人资格等。投入本工程的履约情况、主要财务指标、主要设备、关键人员等资格条件。

2.2 控制风险

(1)回避风险

回避项目招标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而有效控制风险,如杜绝使用任何对人体有害的原材料。这是比较常用的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回避了一种风险,可能会出现另一种风险;二是回避了风险也就失去了从中获得利益的机会;三是项目风险定义越广泛,使用回避方式的可能性就越小。?

(2)损失控制

所谓损失控制,就是降低损失出现的几率,或是削弱损失的严重性来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这种处理方式是预防损失与减少损失的有效组合。依照损失控制的目的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是预防损失方式,如安全计划;二是减少损失方式,如灾难计划、应急计划等。损失控制的主要内容有创建科学完善的安全计划、采取评估和监控措施、反复检查工程建设计划、结合情况制定灾难计划以及应急计划等。其中安全计划、灾难计划以及应急计划是项目招标风险控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安全计划就是预防各种损失的出现;灾难计划就是提供各种事故的处理方式及程序;应急计划就是在事故出现后,怎样用最小的代价处理好事故,尽快让工程建设步入正轨。

2.3 自留风险

自留风险是一项财务性的管理技术,由业主承担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引发的损失。跟控制风险相比,自留风险不影响项目风险性质、项目风险出现的频率以及损失的程度。这种处理方式主要分为非计划性自留风险和计划性自留风险。实际上,如果是一个大型的、比较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要完全识别出所有项目潜在的风险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非计划自留风险适用于一般工程的风险处理。但即便如此,风险管理者还是要尽可能避免识别和分析风险时的失误,尽早制定出实施方案和决策,防止被迫承担较大的风险。计划性自留风险就是风险管理者对项目招标进行了科学、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渐转移潜在的损失风险。如果自留风险跟控制风险结合使用,在实施自留风险的时候要最大限度确保对大型复杂工程项目已经实施了工程保险或者是风险控制计划。所以,实施自留风险最重要的就是要靠与工程风险的比较。

2.4 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合同的转移;二是工程保险。这两种处理方式都能减轻业主承担的风险,不同的是前者是以增加合同价为代价,后者是支出保费为代价。合同转移属于控制性处理方式,而不是单一的让业主承担风险,就业主而言,签订合同是转移风险的有效方式,但同样的承包单位也会借助合同强化对自身的保护。在项目实施后,依照合同中的规定,风险可能是由业主承担,也可能是由承包单位承担,还可能是双方都要承担。工程保险可谓是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计划的关键转移技术与重要转移基础。工程保险在落实的时候常常与控制风险以及自留风险都紧密相连。工程保险的风险控制主要有两类,一类工程保险之前的风险控制。针对不可保风险,实施风险控制技术是必然的,针对可保风险,借助风险控制措施转变风险性质,减少风险量,进而使工程的保险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降低保险费用。另一类是工程保险之后的风险控制。在工程保险合同签订之前,保险单位结合自身业务情况,识别出项目中的可保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全面调查,最后再科学合理分析与评价风险,进而确定最终的承保条件。

3.结论与认识

工程招投标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项目活动,招投标的企业和相关的招投标人员一定要在清楚招投标过程中风险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巧妙利用各类工程招投标风险控制政策方案,与整个企业的先进科技水平、社会信服力和科学报价展开竞争,力求把整个工程的招投标风险降到最低。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工程招投标风险和机遇是共同存在的,在招投标的过程中整个施工企业要对工程投标风险进行详密的研讨、处理分析,以带领整个企业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篇4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招投标是市场经济呼唤公平交易应运而生的一种有组织的交易方式,目前,随着我国工程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招标投标市场的运作正朝着越来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尽管招投标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上我国的招投标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招投标领域中仍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

1、当前招投标市场亟待进一步研究加强的问题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真实的案例来初步了解一些问题:

案例一:我市某民警用房工程,2月2日开标,共8个单位参加了投标,定标后,评委会推荐的第四名投标人投诉一、二、三名投标人有在建工程(国家规定一个项目经理只能承接一个工程),此时,招标人又提出第四、五、六名投标人也有在建工程。招标办通过调查核实,并对界定不清的情况赴外地现场调查取证后发现,全部六家投标人都可认定为有在建工程。最终于5月初形成处理意见:重新招标公告、重新组织开标、评标活动。

案例二:我市某机关办公楼迁建冰蓄冷项目,定标后,投标人对评委会评审意见有疑义,向市纪委提出申述。招标办协同市纪委进行调查取证,裁定申诉合理,否决了原中标结果,要求招标人重新组织招标,最后为避免行政干预,保证重新招标公平、公正地顺利完成,安排开标、评标到异地进行。

上述看似简单的案例,却能反映出当前招投标管理无法到位的复杂问题:

1)在监管机构方面,由于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市场机制还不完善,行政体制改革还不到位,因此,如何进一步健全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管机制,使民主法制监督及时到位、行业自律管理充分落实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2)在施工单位方面,仍存在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因此,如何杜绝围标、陪标、串标、非法挂靠、分包、转包、阴阳合同、中标后变更投标承诺等现象是当前重点探讨的问题。

3)在建设单位方面,仍存在规避招标的现象。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杜绝肢解工程、以邀代招、度身招标、明招暗定等现象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4)在招投标单位方面,存在“中介不中”现象。一些招投标单位恶性竞争、唯利是图,极易滋生行业腐败,因此,如何强化招标管理是当前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重点问题。

2、如何进一步规范完善我市招投标市场行为

2.1建立健全机制,减少人为因素。

1)通过全面推进工程量计价规则,积极做好建筑市场指导、引导、督导工作,及时制定、修定《镇江市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施工招标投标评标规则》,并在评标规则中,用“价格红线”,对报价偏低、干扰市场竞争秩序的投机行为坚决打击。同时,联合市纪委、市检察院和市建设局三方,出台《镇江市建设工程领域不当行为防治办法》,对工程建设参建各方行为都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建设领域不当行为打击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2)通过有形建筑市场建立电子监控系统,营造封闭式监控开标、评标区,减少评标过程的外在干扰和人为因素。,采用建筑市场管理信息IC卡投标刷卡报名、网上项目信息、网上公布中标结果,积极推行电子评标,提高工作效率。在招投标办事大厅、开标大厅、评标室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对评标过程进行全过程录音录像,由监督机构和监察部门代表对招标企业与投标企业、投标企业与评标专家、评标专家之间以及招投标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监控,进一步完善科学、有序、高效的运作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使违法违纪行为无处遁形,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招投标活动的阳光操作。

3)建立专家评委随机抽取制度,对评标专家的每次评标表现计分考评,实施动态监管,严格准入清出制度,淘汰不合格人员,定期选拔专业素质与思想素质兼备的人才,通过资格审查、培训、考试等环节,将合格人员作为新鲜血液充实到专家评委库中,不断提高评定标工作质量,做到科学、公正、合理。

2.2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有序竞争。

1)抓好标后跟踪监管环节。加强合同备案管理,保护工程建设双方合法权益;做好工程投诉处理,委派专人负责,制定处理办法,设立投诉信箱、投诉电话等,公正地维护交易各方权利;积极参加建设局相关部门定期组织的建筑市场执法检查,不定期抽查工程项目经理在岗情况,真正形成联动,发挥监管合力;成立招标专项监察队伍,规定在每个工程开标前由招标监察人员实地勘察,力求杜绝标前违法行为,积极引导建筑市场按章办事、有序竞争、健康发展。

2)强化招投标监管信息交流平台作用。各地招投标监管部门应打破地域限制,利用网络优势资源,建立全省统一的企业及项目经理信息库,第一时间了解掌握企业与项目经理的及时动态,这将对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3)加强工程决算审计监管。加强招标办在工程决算审计监管中的作用,积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计价依据、双方依法约定的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协议,双方签字认可的技术经济洽商和相关的规范图集等,以中标价为基础,加大对在建重点项目的全程审计监督,把审计关口前移,促进建设资金的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增强审计实效性。

2.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实现“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统一的信用法规体系、统一的信用奖惩机制”。逐步实现区域乃至全国联网,对各种失信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在案并公开暴光,充分调动和发挥参建各方在信用体系中的作用。

2)抓好资格预审环节,量化业力。通过把好公告审核关,防止招标人随意提高招标要求,有意“对号入座”;通过把好资格审查关,严格按照江苏省投标人资格审查办法和镇江市投标人资格审查实施细则办事,防止资格审查中的暗箱操作和工作的主观随意。

2.4规范行为,提升服务质量。

1)充分发挥机构的纽带作用,不断通过招标机构向业主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有效地遏制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通过建立统一监管、行业自律、依法执业的社会监督服务体系,促进招标机构的不断自我完善,推动招标机构勇于创企业品牌、树名牌,培育出训练有素的专业招标队伍,形成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良性市场服务竞争机制。

2)。建立招标机构信用档案,及时记载机构的基本情况、人员构成、工程业绩、市场行为、奖惩记录等资料,并向社会公布,对违法违规企业、人员实行限制、淘汰乃至清出市场的惩罚制度。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篇5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02602

1招标评标的涵义

在国内建筑市场建筑产品交易中,广泛采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活动,招标投标包括招标、投标和评标定标(决标)的三个主要阶段,是一种经济活动和民事法律行为,业主对项目的评定是招投标过程的核心工作环节,确定了选择标准,便于招投标工作的展开。

在国内,工程招标方式有邀请和公开两种招标方式。首先,招标人在确定计划后,公布将要选择分派的货物、服务和工程等商业业务,或者是将要进行采购所需达到的条件,例如采购的品种、时间要求、标准规格、质量要求等,商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参加竞争承接,业主公布的招标项目是一种要约邀请形式,公布的文件是项目的价值标准。

在投标人提出承接项目的意愿后,是即招投标开始,接下来的评标程序,分析比较若干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对其合适性进行判断,确定中标人,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投标人进一步改进实施。这个过程是招投标工作中的关键工作。

2工程建设中问题招投标工作审析

2.1“最低价中标”现象

目前在国外流行“最低价中标”,并配有完善的监管措施,且力度强大,同时具有法律支持,由施工单位的信托责任担保。在我国尚难以实现“最低价中标”,其原因如不规范的市场等,这样必将存在低价中标、高价索赔、中标后的工程质量问题和工程索赔风险等。

2.2“陪标”现象

国内当前的管理体制不成熟,无法对基本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监管,如施工单位可以从政府部门将施工合同内定获得,再组织其他各施工单位参与投标,完成一个招投标形式。再如有的施工单位为了中标,之前就联系了几家企业共同参与,其作法为在投标的过程中,通过不合理的拉高价格等做法做到控制这几家企业成为废标,使自已在招投标过程获利。

2.3围标

“围标”现象是指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某些施工企业相互串通,在工程招标中,共同抬高标价,使业主以此标价的平均值作为标底选择企业,施工企业得以控制了中标结果,使得正常参加投标的单位因为偏离标底值太大而被淘汰。而这些施工企业之前就确定了中标分配方案,只要有一家中标,他们将共同瓜分多出来的利润。

2.4行政干预,政企不分

目前在招投标过程存在太多的行政干预。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政府监管的作用是加强招投标的管理,避免行政干预。行政干预行为如有些地方政府偏袒本地或本系统的企业,对外地及外系统的企业实施排他行为,向业主强行推荐施工单位。对于公款投资项目,政府需要行使一定的监督管理,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能直接干预招投标工作,也避免发生贪腐案件。

2.5招投标公证流于形式

根据《招标投标法》,工程项目在开标时,应该由投标人或者其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或者由招标人委托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但是因为公证的原则是自愿申请,没有“强制公证”的要求,因此在具体实行中公证机构参与招投标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也没有强制公证的规定,也就无法在招投标工作中实施有效的公证行为。公证机构只有在招标人申请并委托时,才能够参与招投标活动,并由招标人支付公证费。

3多目标管理在招标评标中的应用

3.1多目标管理理论

多目标管理是指项目招投标决策者在之前选择招投标方案时,需要考虑各种不同的目标值,这些目标值不做定量和定性设计,其价值在项目招投标决策者看来,通过特定方法找到,并确定这些目标的相对权重。在招投标实施中,采用直接评分法衡量各目标,采用比例进行权重估计,通过汇总直接相加并得到每个目标的加权价值,此即为该工程项目方案的总价值。具体操作是首先找出相关的评估属性,依照其重要性依次将属性排序,设定的相对权重体现各属性的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的招投标方案,计算其加权之后的总价值,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在权重的确认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意见,权重给定方法包括排序次序重心权重法和权重交换法,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确定权重的主观性。

在评标过程中,基于多目标管理的评比法快速简易,非常实用的,被广泛应用。在工程项目评标中,需要考虑费用,其他指标包括安全业绩及控制方案、质量、进度控制、施工方案、业绩及相关经历、团队及管理人员等等。采用什么因素来做为评标的条款内容,以及各条款内容占得百分比,是人为根据以往成功的项目经验来规定的。而评标委员针对不同的条款打分是不同的,一般会有五个或七个评标委员参加打分。由业主及专业管理公司组成了评标委员来。每个评标委员的分数,最后直接加权平均得到总分,即这个单位标书的最后得分。这种评标的方法优点是快速,简便。缺点是权重的确定及分数的确定过程中主观意见占了很大的比例。

3.2多目标管理案例分析

3.2.1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某企业厂房建设项目;

发标形式:邀标,由业主委托××工程管理公司发标;

第二次报标价格:

公司甲:RMB35,425,600;

公司乙:RMB36,273,590;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a: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6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工程市场状况、招投标的方法和技巧、国际工程合同与法律问题、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索赔、风险管理和国际工程咨询等,熟悉国际惯例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使其具备国际工程管理的初步能力,为其今后从事国际工程管理工作创造条件,培养能适应国际建筑市场变化的专业人员。

一、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状况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中国建设工程是一个比较广的行业,技术及管理人员从业者众多。2000年1月1日施行的《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公开招标的范围,从单一的土建安装延伸到道桥、装潢、建筑设备和工程监理等专业。在实施运营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如招标中内定、排斥、不公平不平等;投标中欺诈、串标、围标、陪标、挂靠、分包、转包;评标中方法不科学、泄标、缺乏监督约束;等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要求在校学生不断学习,时刻了解国外的一些动向,从业后能规范和完善国家与地方现行法律、法规,改善我国市场竞争现状,强化国际竞争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

目前,国外招投标项目中,中国拿到标书中标的概率并不高。在少数中标中,本专业的毕业生中有一部分从事了与国际工程项目相关的工作,毕业生遍布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将能有效帮助他们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

二、本项目的研究基础与支撑条件

1.师资力量。本项目集中了我校土木系项目管理方向较强的师资力量,参与人员均有硕士学位和讲师职称,有多年的《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科研和教学经历,在重要期刊上均有,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应对逐渐变化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适应双语环境,保证教学效果。

2.院系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国际工程背景。多年来,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我系教师承担了多项建设工程教学科研项目。另一方面,本专业近几年的毕业生有些活跃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设的第一线,并与我系长期保持联系,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和最新的发展动态。

3.学生基础的提高。《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本科生大四的课程,学生在经过先导专业基础课程(法规、项目管理等)的学习,对专业术语含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双语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特色或创新之处

1.主要研究内容。(1)教学模式的探索。在以往案例收集的基础上,以中文教学启发式为主、英语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用中英文相结合来授课,并尽量使用原版教科书里准确又精练的英文,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专业英文词汇。由于采用多媒体技术,关键部分出现在大屏幕上,并由教师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便于学生视听、理解和掌握。(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本项目拟采用案例启发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打破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观念,而构建一种“以学为主”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对案例的深入分析(中英文),使用研究讨论的方式,以“研讨”的方式营造出探究问题的氛围。培养学生对国内外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理论的认识,以及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他们对英文资料处理的能力。(3)对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一些国际工程中的热点问题或案例(如国际工程承包中的文化环境因素,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工程中的新兴模式、风险评估,等等)进行研讨,让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多方位拓宽与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4)通过合理的作业安排巩固教学效果。作业将采用英文完成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将前述活动中的相关内容书面表达出来,提高他们的英文表达能力,巩固教学效果。

以上的改革将双语教学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提高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国际工程项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主要创新如下。(1)中英文教材的结合使用,推行新的《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知识体系,在专业课程中进行中英文工程案例教学。(2)鼓励本科学生就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中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展开讨论、撰写论文、发表看法。(3)针对双语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引入案例启发探究式,小组合作式学习;在教学手段上,注重继承与创新并重,坚持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4)通过对国内中文招投标管理与国际工程管理的比较教学,拓宽学生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相关的知识广度面。

四、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通过双语教学这一方式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体系,将该科目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一个良好的理论学习环境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用英语学习和研究国内外专业技术知识的能力,训练他们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成为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都很强的有用人才,推进土木工程管理学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推进我校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2.探索出适合《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双语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推进土木工程学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推进我校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3.我校土木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更加规范化和国际化。招投标文件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之一,双语教学是培养工程专业知识全面国际化、专业技能牢固化的技术应用人才。

4.制定适合本专业情况的《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双语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创建案例启发讨论探究式的教学环境。

五、结论

开设《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双语课程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其中的内容,而在于开拓视野、掌握国际市场的最新进展、熟悉国际上通行的管理方法和合同体系、了解国际工程管理领域的新理念,能够做到与国际市场接轨,能以国际化的视野思考国际工程。因而,采用双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与国际工程靠近,双语教学所带来的语言环境也会增强学生适应国际工程环境的能力。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篇7

2.建设工程全面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3.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

4.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

5.地方政府对公共建设工程监督过程现状及问题研究

6.陕西省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植被恢复状况遥感监测

7.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项目采购模式与合同结构的初步研究

8.建设工程项目交付方式与项目绩效研究综述

9.基于BIM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计价模式研究

10.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

1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

1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创新研究

1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的构建及应用

14.合同相对性原则及突破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司法适用

15.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16.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审判疑难问题研究

17.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的工程价款问题

18.基于云BIM的建设工程协同设计与施工协同机制

19.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20.建设工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1.复杂性视角下基于Agent的建设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模型研究

2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几个问题研究

23.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4.基于全寿命期的建设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研究

2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审判实务研究

26.招标控制价模式下建设工程投标报价规律研究

27.建设工程“黑白合同”法律问题研究

28.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

29.建设工程招标评标方法应用研究

30.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研究

31.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及相关问题

32.建设工程数字化管理体系研究

33.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商索赔管理研究——基于201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34.建设工程领域职务犯罪成因及预防

35.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

36.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完善与改革研究

3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38.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审判新类型问题研究

39.社会网络分析与建设工程绩效目标设置

40.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界定和辨识标准研究

41.建设工程招投标社会成本研究

42.建设工程契约信用制度与体系构建

43.廊道式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

44.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风险管理

45.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46.建设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研究

47.我国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程序改革研究

48.我国建设工程法律体系缺陷与对策研究

49.建设工程合同效率研究

50.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建设工程项目延期影响因素研究

51.建设工程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

52.建设工程质量法律责任研究

53.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54.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挂靠行为的认定及其民事法律责任

55.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56.政府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角色转变研究

57.我国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58.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59.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60.我国建设工程担保制度的法律研究

61.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实例研究

62.谈国家投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管理

63.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认定及其法律后果分析

64.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认定及其法律后果分析

65.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风险管理研究

66.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

67.中国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68.论我国建设工程索赔制度的完善

69.无效建设工程合同的认定及其法律后果

70.建设工程项目快速投资估算方法研究

71.建设工程不同交易方式总成本比较研究

72.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

73.建设工程合同风险控制方法的研究

74.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的成立与实现

75.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研究

76.建设工程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及应用研究

77.国内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78.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督方式研究

79.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中的争议评审及实践

80.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理论研究评述

81.建设工程政府质量监督的管理模式与发展现状分析

82.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

83.国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特征与启示

84.国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特征与启示

85.浅谈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系统

86.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

87.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建设工程招标最优机制设计

88.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不适用情势变更制度

89.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90.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落实措施研究

91.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研究

92.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93.基于信息平台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研究

94.建设工程合同中发包人法律风险研究

95.建设工程司法鉴定疑难问题研究

96.基于BIM的建设工程柔性管理模式分析

97.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篇8

中图分类号:TU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1

一、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阶段简介

纵观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招标方式的发展史,可归纳为三个成长期。

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八十年代末,初步尝试与探索议标的方式,招标投标制度初步成型,此为我国招标投标制度诞生期;

始于九十年代初期到中后期,完成议标到邀请招标的转变,招标投标制度得以规范发展,此为我国招标投标制度生长期;

始于2000年1月1日至今,完成邀请招标道公开招标的转变,招标投标制度不断完善,此为我国招标投标制度成长期。

但是,目前我们的招投标市场还存在着政企不分,行政干预多,规范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还任重道远。

二、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流程研究情况概述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学者对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点,针对工程项目招投标实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法律法规的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点,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的飞速发展,建立起招投标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点,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建造起数学模型用来解决在评标定标过程中所产生的技术问题。

首先是实际产生的问题与相应的对策分析研究。在国内,许多学者对招投标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有着极其深切的自身体会,所以,能够从时间的本质上深入剖析问题,并且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提出重新设定招投标管理主体的职能,要统一管理口径,要完善相关法制法规的建设。

第二由于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逐步走入信息化的时代,然而我国的建筑业,作为我国的经济产业支柱,信息化的程度却相对于其他行业落后了许多。由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在面对建筑业招投标管理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了建立信息化平台的解决方案。

第三是招标、评标、定标技术方法的研究。在招标、投标、定标、评标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地涉及到了很多技术性的问题:例如如何选择招标方式,如何合理掌握投标策略的应用,如何有效建立评标模型等等。许多学者通过严格的模型理论运算,对招标每一个环节进行数据化管理,科学的选择中标人。

很多学者逐步建立起较为严谨的数学模型,这就能够更加规范的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它们却遗漏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问题。所以,针对这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还需要将我们的研究变得更加全面与细化。

三、进一步规范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理性思考

在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经济行为,并且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完善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重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手段。本人认为完善我国建筑招投标工作完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起系统统一的市场的监管机构。在全国各个一线城市建立起招投标采购贸易中心,该中心集招标、评标、开标;信息咨询服务管理只能于一身,各个招投标采购贸易中心应各自建立自身的信息数据库,通过互联网相连接,以便于实现招标项目信息;投标单位资质以及评标专家信息的资源共享,既方便了承发包双方以及中介机构的交易,又利于各行政管理部门的集中指导与监督。

第二,加大对建筑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力度。积极努力的探索和完善政府所投资的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从法规制度上来约束建设单位的行为。加大对政府所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监管力度,并且分不同的阶段对招标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在招标阶段,应该对公告范围实行严格的监督,确保建设单位的行为能够更加的规范化;在评标阶段,应该对评标委员会成员的组成以及标底的保密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管理;开标定标阶段,应该对中标人在等同于招标公告的媒体上进行公示通知,接受社会同仁的广泛监督。

第三,推行计算机网络招投标体系统一开放的工程交易市场。主要是用于在招投标初期的招标公告的,后期的中标信息,招投标双方的信用情况的查询以及在招投标进行的过程中其他信息的查询和。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的报批情况、建设资金来源情况等进行审查管理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与行业垄断。

第四,建立起以市场竞争背景下的建筑产品价格机制体系。建立以市场竞争背景下的建筑产品价格机制体系,就是让企业建立自身内部的定额,以最大技术上的优势、价格优势跻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并不断地提高自身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竞争,从而在良性竞争中逐渐形成一个完善良好的的市场机制。

第五,建立工程担保为基准下的市场约束机制。建筑企业要发展,事业要更新,唯有适时引入担保机制的市场约束机制,引入这种能够自律约束的责任主体,以有差别的担保方式不断的扩展在工程建设行业中企业的自身信誉与实力,用市场的手段来规范建筑企业的经营行为,以加大的惩罚力度和违约成本来彰显担保机制严肃性,全面打造规范化与透明化的市场竞争秩序。

四、结语

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工程招投标法律法规制度一直不统一、不明确、不严密。并且可操作性都受到了限制,我们就更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使其统一性大大提高。使之更加明确、更加合理,增加其严密性与可操作性,为工程招投标的规范化提供执行标准与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刘保华,汤峰.建设工程招投标问题与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7(9):90-91.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篇9

基建工程是高校发展的需要,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基建投资规模少则几个亿,多则几十亿。如何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好基建投资,让其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和完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谈几点思考。

一、目前我国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在基建投资决策上存在缺陷

高校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对高等教育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见不足,缺乏前瞻性,思想保守。在可行性论证和决策上存在缺陷,缺乏细致的调研和民主监督意识,一些项目建设未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即开工建设,为了取得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批复,投资规模报小建大,使得工程项目中“三超”现象普遍存在,边建边改、建完后再改变用途、资金不到位造成工期延误和浪费。

(二)基建项目招标不规范,影响工程决算成本,甚至危及工程质量

基建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虽然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法律规定,但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基建项目存在抓大放小的现象,学校监督重点往往只对50万元以上的主体工程由省市招标办进行公开招标,而对一些附属工程或将本应放在市招标办进行公开招标的工程化整为零逃避招标,然后以增减工程量或者变更工程设计来追加工作量。

2.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一些学校组织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招标的材料、设备及小型工程招标没有报批手续。招标文件中没有明确公正的评标办法。

3.招标人员专业性差,素质不高,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不按规定程序选择队伍,甚至陪标、“转包”,评标办法不够科学,专家素质和水平不高,以及对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违纪现象执法监察力度不大等问题。

(三)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

未按扩建项目进行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设立账户进行财务管理,工程明细项目核算列支没有细化到位,有较多的零星工程未按明细核算。入账票据不规范,如:购物的系公司开具的自制收据、待摊投资中列支一些实物资产(如:家具、电脑、硬盘、自行车、装订机和电脑桌等)和无形资产(如:基建财务软件),不符合基建会计制度的规定,预付工程款和预付备料款没有及时结转,以“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理由,跳过规定程序以暂付款名义,经办支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科目设置、费用归集不正确,如在“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下设城市建设配套费、勘察设计费、招投标费、商业网点费直接计入成本等。

二、高校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通过对目前高校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其主要成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对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足

如许多高校办学规模扩大,纷纷上马建设新校区,由于担心丧失发展机遇,过分强调与本省、本市高校建设同步发展,仅重视建设内容的合理和工程进度,而忽视有关的审批手续,违反了项目审批程序。部分基建项目计划与实际相差太远,导致超概算、超规模、超标准的不良后果。另外,由于科技迅速发展,对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造成在建设过程中,建材价格大幅上涨,加之一些配套项目如果不与土建工程同时施工,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使用功能,且分阶段实施会造成重复施工等。

(二)对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不到位,法制观念意识不强

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我国招标业务起步晚,招标市场发育尚不完善,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健全,致使一些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律,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帮助业主选择有倾向性的中标单位。其次对于机构的工作成果,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可操作、量化的评价标准。二是一些高校在招标时有意无意违规,比如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对50万元以上投资的建设项目,必须公开招标。而在实际操作中,因公开招标程序繁琐,有一些高校仅从加快新校区工程建设进度考虑,为了抢时间赶进度、缩短期限、降低费用,采取少报多建、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做法,把本应公开招标的项目改为邀请招标。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招标人为了谋取私利,而节约费用、赶时间。保证工程质量为由,要求采用邀请招标方式以便照顾自己施工队伍有意规避公开招标行为。

(三)一些高校领导和财务人员对会计核算的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高等学校主要是承担从事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任务,对不是长期性任务的基本建设项目大部分忽视了建立完善的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此外大部分高校亦缺乏基本建设管理人才。由于存在以上两大缺陷,造成部分高校在基本建设管理上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建全,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财务监管不到位,使许多财务行为不规范,手续不完备。基建会计只是被动的接受项目计划和按合同拨付大笔工程款项,从基建会计核算情况来看,由于许多会计是“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基建会计以及基建工程预、决算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在会计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成本,难以满足会计核算需要。

三、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高校基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

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或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项目建议书是确定建设工程造价的源头,其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及项目整个建设期的投资。要控制基本建设投资必须从项目建议书抓起,要依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建设期的预算安排,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合理编制投资估算,既不能有意抬高,又不能故意压低,投资估算要有准确性,如果误差太大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决策失误,给工程项目后几个阶段的投资控制留下隐患。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对投资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对拟建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调查分析、进行经济评价,作出科学的论证,使项目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实施上可行,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切实加强高校招投标的管理工作

1.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投标人行为。要根据《招投标法》及结合地方的补充性文件,把招标人、投标人、招标办以及招标办与招投标中心、招标办与建设工程招标机构的权力、义务、活动范围、行为准则、操作程序、工作纪律建章立制,使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管理有规定、责任追究有依据。

2.严格招标管理,择优选用施工队伍。学校在选择施工队伍时,应对其信誉、资质、技术装备水平、项目经理及主要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诸多因素进行认真的调查、考核,通过公开招、评标择优确定施工队伍。针对目前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学校要加强对招标工作的监督管理,应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组织人员对招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杜绝各种形式的暗箱操作,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真正发挥招标竞质、竞价的作用。

3.工程标底是控制投资、确定招标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在计算工程标底时,要做到全面、严谨、不留缺口,针对建筑市场存在着“围标”或者“先低价中标,后高价结算”的不规范行为,可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招标方式,这样确保了计算口径的一致,有一个统一的竞争基础。通过招投标确定中标施工单位后,应以签订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对于材料规格、质量和价格,适用定额,取费等级,违约责任,索赔方式等一系列对工程有重大影响的条款,以减少潜在的经济纠纷,依法维护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规范会计工作,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努力提高基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基建会计制度的规定,建账、算账、报账,保证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如果一个单位应当建账而不建账,或者建账却不符合《两法》规定的,必须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另外,财务核算程度要符合标准,在核算中应减少会计确认的收缩性,减少人为因素。

2.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建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多途径、全方位优化基建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结构,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现代的财会人员。要紧随时代的要求,不断完善高校基建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向“广深型”和“多能型’发展。使基建财务人员不但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建设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流程,而且还熟悉基建财务制度和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工程技术、工程概算、工程预算、工程招标、工程投资计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逐步由传统的核算型人才向现代的核算型和管理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飞跃,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的高层次的基建财务管理人员,为高校教育事业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篇10

基建工程是高校发展的需要,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基建投资规模少则几个亿,多则几十亿。如何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好基建投资,让其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和完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谈几点思考。

一、目前我国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在基建投资决策上存在缺陷

高校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对高等教育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见不足,缺乏前瞻性,思想保守。在可行性论证和决策上存在缺陷,缺乏细致的调研和民主监督意识,一些项目建设未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即开工建设,为了取得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批复,投资规模报小建大,使得工程项目中“三超”现象普遍存在,边建边改、建完后再改变用途、资金不到位造成工期延误和浪费。

(二)基建项目招标不规范,影响工程决算成本,甚至危及工程质量

基建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虽然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法律规定,但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基建项目存在抓大放小的现象,学校监督重点往往只对50万元以上的主体工程由省市招标办进行公开招标,而对一些附属工程或将本应放在市招标办进行公开招标的工程化整为零逃避招标,然后以增减工程量或者变更工程设计来追加工作量。

2.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一些学校组织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招标的材料、设备及小型工程招标没有报批手续。招标文件中没有明确公正的评标办法。

3.招标人员专业性差,素质不高,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不按规定程序选择队伍,甚至陪标、“转包”,评标办法不够科学,专家素质和水平不高,以及对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违纪现象执法监察力度不大等问题。

(三)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

未按扩建项目进行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设立账户进行财务管理,工程明细项目核算列支没有细化到位,有较多的零星工程未按明细核算。入账票据不规范,如:购物的系公司开具的自制收据、待摊投资中列支一些实物资产(如:家具、电脑、硬盘、自行车、装订机和电脑桌等)和无形资产(如:基建财务软件),不符合基建会计制度的规定,预付工程款和预付备料款没有及时结转,以“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理由,跳过规定程序以暂付款名义,经办支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科目设置、费用归集不正确,如在“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下设城市建设配套费、勘察设计费、招投标费、商业网点费直接计入成本等。

二、高校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通过对目前高校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其主要成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对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足

如许多高校办学规模扩大,纷纷上马建设新校区,由于担心丧失发展机遇,过分强调与本省、本市高校建设同步发展, 仅重视建设内容的合理和工程进度,而忽视有关的审批手续,违反了项目审批程序。部分基建项目计划与实际相差太远,导致超概算、超规模、超标准的不良后果。另外,由于科技迅速发展,对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造成在建设过程中,建材价格大幅上涨,加之一些配套项目如果不与土建工程同时施工,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使用功能,且分阶段实施会造成重复施工等。

(二)对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不到位,法制观念意识不强

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我国招标业务起步晚,招标市场发育尚不完善,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健全,致使一些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律,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帮助业主选择有倾向性的中标单位。其次对于机构的工作成果,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可操作、量化的评价标准。二是一些高校在招标时有意无意违规,比如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对50万元以上投资的建设项目,必须公开招标。而在实际操作中,因公开招标程序繁琐,有一些高校仅从加快新校区工程建设进度考虑,为了抢时间赶进度、缩短期限、降低费用,采取少报多建、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做法,把本应公开招标的项目改为邀请招标。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招标人为了谋取私利,而节约费用、赶时间。保证工程质量为由,要求采用邀请招标方式以便照顾自己施工队伍有意规避公开招标行为。

(三)一些高校领导和财务人员对会计核算的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高等学校主要是承担从事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任务,对不是长期性任务的基本建设项目大部分忽视了建立完善的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此外大部分高校亦缺乏基本建设管理人才。由于存在以上两大缺陷,造成部分高校在基本建设管理上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建全,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财务监管不到位,使许多财务行为不规范,手续不完备。基建会计只是被动的接受项目计划和按合同拨付大笔工程款项,从基建会计核算情况来看,由于许多会计是“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基建会计以及基建工程预、决算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在会计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成本,难以满足会计核算需要。

三、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高校基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

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或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项目建议书是确定建设工程造价的源头,其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及项目整个建设期的投资。要控制基本建设投资必须从项目建议书抓起,要依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建设期的预算安排,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合理编制投资估算,既不能有意抬高,又不能故意压低,投资估算要有准确性,如果误差太大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决策失误,给工程项目后几个阶段的投资控制留下隐患。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对投资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对拟建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调查分析、进行经济评价,作出科学的论证,使项目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实施上可行,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切实加强高校招投标的管理工作

1.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投标人行为。要根据《招投标法》及结合地方的补充性文件,把招标人、投标人、招标办以及招标办与招投标中心、招标办与建设工程招标机构的权力、义务、活动范围、行为准则、操作程序、工作纪律建章立制,使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管理有规定、责任追究有依据。

2.严格招标管理,择优选用施工队伍。学校在选择施工队伍时,应对其信誉、资质、技术装备水平、项目经理及主要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诸多因素进行认真的调查、考核,通过公开招、评标择优确定施工队伍。针对目前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学校要加强对招标工作的监督管理,应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组织人员对招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杜绝各种形式的暗箱操作,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真正发挥招标竞质、竞价的作用。

3.工程标底是控制投资、确定招标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在计算工程标底时,要做到全面、严谨、不留缺口,针对建筑市场存在着“围标”或者“先低价中标,后高价结算”的不规范行为,可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招标方式,这样确保了计算口径的一致,有一个统一的竞争基础。通过招投标确定中标施工单位后,应以签订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对于材料规格、质量和价格,适用定额,取费等级,违约责任,索赔方式等一系列对工程有重大影响的条款,以减少潜在的经济纠纷,依法维护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规范会计工作,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努力提高基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基建会计制度的规定,建账、算账、报账,保证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如果一个单位应当建账而不建账,或者建账却不符合《两法》规定的,必须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另外,财务核算程度要符合标准,在核算中应减少会计确认的收缩性,减少人为因素。

2.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建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多途径、全方位优化基建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结构,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现代的财会人员。要紧随时代的要求,不断完善高校基建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向“广深型”和“多能型’发展。使基建财务人员不但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建设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流程,而且还熟悉基建财务制度和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工程技术、工程概算、工程预算、工程招标、工程投资计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逐步由传统的核算型人才向现代的核算型和管理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飞跃,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的高层次的基建财务管理人员,为高校教育事业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篇11

基建工程是高校发展的需要,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基建投资规模少则几个亿,多则几十亿。如何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好基建投资,让其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和完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谈几点思考。

一、目前我国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在基建投资决策上存在缺陷

高校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对高等教育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见不足,缺乏前瞻性,思想保守。在可行性论证和决策上存在缺陷,缺乏细致的调研和民主监督意识,一些项目建设未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即开工建设,为了取得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批复,投资规模报小建大,使得工程项目中“三超”现象普遍存在,边建边改、建完后再改变用途、资金不到位造成工期延误和浪费。

(二)基建项目招标不规范,影响工程决算成本,甚至危及工程质量

基建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虽然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法律规定,但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基建项目存在抓大放小的现象,学校监督重点往往只对50万元以上的主体工程由省市招标办进行公开招标,而对一些附属工程或将本应放在市招标办进行公开招标的工程化整为零逃避招标,然后以增减工程量或者变更工程设计来追加工作量。

2.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一些学校组织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招标的材料、设备及小型工程招标没有报批手续。招标文件中没有明确公正的评标办法。

3.招标人员专业性差,素质不高,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不按规定程序选择队伍,甚至陪标、“转包”,评标办法不够科学,专家素质和水平不高,以及对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违纪现象执法监察力度不大等问题。

(三)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

未按扩建项目进行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设立账户进行财务管理,工程明细项目核算列支没有细化到位,有较多的零星工程未按明细核算。入账票据不规范,如:购物的系公司开具的自制收据、待摊投资中列支一些实物资产(如:家具、电脑、硬盘、自行车、装订机和电脑桌等)和无形资产(如:基建财务软件),不符合基建会计制度的规定,预付工程款和预付备料款没有及时结转,以“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理由,跳过规定程序以暂付款名义,经办支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科目设置、费用归集不正确,如在“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下设城市建设配套费、勘察设计费、招投标费、商业网点费直接计入成本等。

二、高校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通过对目前高校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其主要成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对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足

如许多高校办学规模扩大,纷纷上马建设新校区,由于担心丧失发展机遇,过分强调与本省、本市高校建设同步发展,仅重视建设内容的合理和工程进度,而忽视有关的审批手续,违反了项目审批程序。部分基建项目计划与实际相差太远,导致超概算、超规模、超标准的不良后果。另外,由于科技迅速发展,对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造成在建设过程中,建材价格大幅上涨,加之一些配套项目如果不与土建工程同时施工,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使用功能,且分阶段实施会造成重复施工等。

(二)对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不到位,法制观念意识不强

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我国招标业务起步晚,招标市场发育尚不完善,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健全,致使一些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律,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帮助业主选择有倾向性的中标单位。其次对于机构的工作成果,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可操作、量化的评价标准。二是一些高校在招标时有意无意违规,比如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对50万元以上投资的建设项目,必须公开招标。而在实际操作中,因公开招标程序繁琐,有一些高校仅从加快新校区工程建设进度考虑,为了抢时间赶进度、缩短期限、降低费用,采取少报多建、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做法,把本应公开招标的项目改为邀请招标。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招标人为了谋取私利,而节约费用、赶时间。保证工程质量为由,要求采用邀请招标方式以便照顾自己施工队伍有意规避公开招标行为。

(三)一些高校领导和财务人员对会计核算的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高等学校主要是承担从事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任务,对不是长期性任务的基本建设项目大部分忽视了建立完善的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此外大部分高校亦缺乏基本建设管理人才。由于存在以上两大缺陷,造成部分高校在基本建设管理上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建全,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财务监管不到位,使许多财务行为不规范,手续不完备。基建会计只是被动的接受项目计划和按合同拨付大笔工程款项,从基建会计核算情况来看,由于许多会计是“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基建会计以及基建工程预、决算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在会计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成本,难以满足会计核算需要。

三、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高校基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

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或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项目建议书是确定建设工程造价的源头,其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及项目整个建设期的投资。要控制基本建设投资必须从项目建议书抓起,要依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建设期的预算安排,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合理编制投资估算,既不能有意抬高,又不能故意压低,投资估算要有准确性,如果误差太大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决策失误,给工程项目后几个阶段的投资控制留下隐患。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对投资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对拟建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调查分析、进行经济评价,作出科学的论证,使项目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实施上可行,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切实加强高校招投标的管理工作

1.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投标人行为。要根据《招投标法》及结合地方的补充性文件,把招标人、投标人、招标办以及招标办与招投标中心、招标办与建设工程招标机构的权力、义务、活动范围、行为准则、操作程序、工作纪律建章立制,使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管理有规定、责任追究有依据。

2.严格招标管理,择优选用施工队伍。学校在选择施工队伍时,应对其信誉、资质、技术装备水平、项目经理及主要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诸多因素进行认真的调查、考核,通过公开招、评标择优确定施工队伍。针对目前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学校要加强对招标工作的监督管理,应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组织人员对招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杜绝各种形式的暗箱操作,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真正发挥招标竞质、竞价的作用。

3.工程标底是控制投资、确定招标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在计算工程标底时,要做到全面、严谨、不留缺口,针对建筑市场存在着“围标”或者“先低价中标,后高价结算”的不规范行为,可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招标方式,这样确保了计算口径的一致,有一个统一的竞争基础。通过招投标确定中标施工单位后,应以签订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对于材料规格、质量和价格,适用定额,取费等级,违约责任,索赔方式等一系列对工程有重大影响的条款,以减少潜在的经济纠纷,依法维护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规范会计工作,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努力提高基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基建会计制度的规定,建账、算账、报账,保证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如果一个单位应当建账而不建账,或者建账却不符合《两法》规定的,必须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另外,财务核算程度要符合标准,在核算中应减少会计确认的收缩性,减少人为因素。

2.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建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多途径、全方位优化基建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结构,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现代的财会人员。要紧随时代的要求,不断完善高校基建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向“广深型”和“多能型’发展。使基建财务人员不但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建设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流程,而且还熟悉基建财务制度和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工程技术、工程概算、工程预算、工程招标、工程投资计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逐步由传统的核算型人才向现代的核算型和管理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飞跃,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的高层次的基建财务管理人员,为高校教育事业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篇12

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与管理

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是整个工程投资的龙头,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投资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标准的合理与否和设计质量高低都会直接影响投资控制,严格控制采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的做法,重施工、轻设计的传统观念必须克服。工程投资控制的中心思想是采取预控措施,促使设计在满足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不超过设计投资并尽可能节约。主要控制的方法包括优化设计、推广标准设计、限额设计。

施工招标阶段投资控制与管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