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德育合集12篇

时间:2023-07-20 09:23:10

心理健康与德育

心理健康与德育篇1

某中学一初一年级男生,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讲话不多。一天,他拿了一个空啤酒瓶,进教室后突然举瓶向旁桌一男生的头上砸去,接着又用手中的破瓶扎那位男生的胳膊,伤者头上和胳膊上鲜血直流。由于送治及时,伤者没有什么危险。学校令打人的学生进行检查,负责受伤学生的医疗费用,接受纪律处分,并张榜公布。

[例二]

某中学一初一年级男生,学习成绩较差,平时比较厉害。一天,他找了一块木板,还未进校门就向另一男生的头上砸去,伤者头破血流。由于送治及时,伤者没有什么危险。学校令打人的学生进行检查,负责受伤学生的医疗费用,接受纪律处分,并张榜公布。

这两则事例发生的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但在处理过程中发现,两名犯错误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却很不相同。

第一位学生为什么要打同学呢?待他冷静后叙述了事情的经过:“那天在家吃早饭时,妈妈又像往常那样唠唠叨叨。内容还是埋怨我学习成绩差、没出息,而邻居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如何好。接着她又长吁短叹,说自己的命不好,养了这么一个儿子。我气呼呼地背起书包一摔门就出来了,一面走一面生气,既气母亲唠叨又气自己这么笨,心里烦极了。上学路上踢到一个空啤酒瓶,我就随手拣了起来。进了教室,看见大家都高高兴兴的,不知怎么,我举起瓶子就砸下去了。这时我脑子里什么都没想,只是觉得气没有出够,就又用破瓶子乱扎一气。一直到同学从我手中将破瓶子夺走,我觉得肚子里还有气没出完。我现在真后悔,觉得对不起那位同学,我们俩平时还挺好的……学校怎么处分我,我都接受。我对不起他。”

第二位学生又为什么要打同学呢?该生说:“他一直看不起我,我作业不会做向他请教,他还冷言冷语讽刺我。那次,他居然向老师告密,说我作弊,害我差一点儿受处分。我后来教训过他一次。前些日子,在校外,几个人打了我一顿。我认为是他找的人,所以决定要狠狠地教训他一次,让他以后听我的。”

根据犯错误学生的自述,分析问题行为形成的动因,前者属于心理性问题行为,后者则属于品德性问题行为。这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加以辨别。

1.引起问题行为的动因 心理性问题行为往往由心理不平衡产生的消极情绪引起;品德性问题行为则由于利己的错误道德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道德情感引起。

2.问题行为的攻击对象 心理性问题行为攻击他人、物品或自己;品德性问题行为只攻击他人或物品,不攻击自己。

3.引起问题行为的场景 心理性问题行为的产生具有情境性、偶然性、自发性;品德性问题行为的产生则具有目的性、准备性、经常性。当然,有的心理性问题行为也具有准备性。譬如,当人们回忆自杀者在自杀行为出现之前的表现时,常感到自杀者与平时不太相同,其实这就是自杀前的准备。同样,有的品德性问题行为也具有情境性,如小团伙成员因为看到自己的“哥们儿”吃亏,不分青红皂白就“拔刀相助”,但这种行为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4.问题行为后的态度 心理性问题行为出现后,当事人一般会后悔或后怕;品德性问题行为的当事人在事后一般不后悔,还希望能侥幸过关。

从上述事例分析,前一位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老师不欣赏他,同学看不起他,母亲埋怨他,使他长期处于压抑之中,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事发当天,在又听到母亲唠叨后,这种压抑的情绪爆发出来,导致了伤害他人的行为。这位学生伤人的啤酒瓶是在上学路上随手拣来的,并不是有意准备的。该生性格内向,一般很少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他的问题行为具有情境性、偶然性、自发性的特点,因此属于心理性问题行为。后一位学生是由于与同学有矛盾,想教训和报复对方,认为只有把他打服了,今后他才能听自己的。该学生知道“用木板打,不至于出人命”,所以特意找了块木板,这种问题行为可以属于品德性问题行为。

在多数情况下,心理性问题行为与品德性问题行为没有绝对的界线,一个人童年初次发生的品德性问题行为,往往出自好奇、兴趣或偶尔犯错后的掩盖。例如,学生的偷盗行为,最初很可能是出于对他人财物的羡慕或产生了不良需要。而破坏课堂纪律的恶作剧、对物品的破坏乃至由性好奇导致的性过错,有的就出自心理不平衡。这就是说,即使是品德性问题行为,就学生而言,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并非完全由错误道德观念所支配。

当然,心理性问题行为也是可以转化为品德性问题行为的。有的孩子就是因为经常感到自己不被重视而攻击他人;离家出走的学生中不少是由于难以忍受心理压力。

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不同处理,可能影响其终身的发展。如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拿”同学的笔的处理,这位小学生可能获得三种不同的经历。

1.没有人发现,满足了他想得到物品的需要。

2.被人发现,把他作为小偷进行了批评、处罚。

3.被人发现,但没有作为小偷处理,而是帮他学会在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具有第一种经历的学生,可能使其因尝到甜头而继续“拿”他人的东西,养成偷拿的习惯,形成品德性问题行为,也可能在懂事后自行纠正。具有第二种经历的学生,可能因此终身背上“小偷”的精神枷锁,或者破罐破摔,成为真正的小偷;或者长期压抑,形成自卑、怯懦的人格。当然,也可能从此痛改前非,获得成长。具有第三种经历的学生,可能由于遭遇了一次尴尬、体验了一次挫折,从而学会了如何处理想要而不该要的矛盾,由此成长。

那么,在实际的学校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是:目标一致、对象相同,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密不可分、互不代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体现了目标、对象的一致性。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人生理想,增强了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调控的能力。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中,“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个人自觉性的表现,没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不可能形成这种在清醒意识下的利社会、利他人的自控能力。因此,学生身上表现的坚忍不拔

的意志与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共同成果。可见,两者相互渗透、密不可分。

但是,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处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却不能相互代替,不能强调任何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因此,有必要对两者进行比较。

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层面。

从人的素质结构分析,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生理层面、心理层面与社会文化层面。

生理层面包括一个人的生理结构及生理功能,如身材,毛发、皮肤、眼球的颜色,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结构等,以及由生理结构产生的功能,如活动的速度、灵活度、力量及耐力等。体育竞赛最能体现一个人所具有的生理功能。

心理层面包括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品质及个性心理品质,如认知过程的速度、灵活性、准确性、实效性,意志过程的自觉性、坚毅性、果断性、独立性,以及健全的性格特征等。素质中的心理层面建立在生理层面基础上,例如,一个人的气质类型与其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关系密切,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先天遗传的,它制约着一个人气质特点的形成;人的智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大脑的生理结构相关。反过来,心理素质又影响生理机能的发挥。悉尼奥运会上我国第一块金牌得主陶璐娜,就是在运动心理学教授刘淑惠的指导下,克服胆小、临场怯懦的心理障碍后取得成功的。

社会文化层面包括个性倾向结构、认知结构及能力结构。个性倾向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认知结构包括知识结构与认知技能结构;能力结构则主要指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及专业能力。社会文化层面的素质主要是后天形成,是通过个体的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获得的速度和质量受心理层面的素质的制约。作为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很容易区分出理解快、能举一反三的学生和掌握慢、举一难以反一的学生。除了知识基础、学习策略与方法外,一个人的情感、意志及智力品质也直接影响学习效率。与此同时,社会文化层面的素质也对心理层面的素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前已叙述,崇高的理想可以促进个体的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错误的道德观念则可能使学生意志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使个体在心理层面产生变化,使心理过程的各种良好品质得以形成,大脑的潜能得以开发,人格结构得以完整的教育活动;品德教育则在社会文化层面上产生影响,主要是构建或改变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性结构。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其个性倾向性的综合反映。这表现在一个人在众多的事情中选择做什么,以及在做的时候有多大的投入,包括时间、精力与金钱。个性倾向性的核心是价值观,这恰恰是德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如进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的教育,是为了建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高于其他”的价值观念,达到使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以及理想、信念、世界观产生深刻变化的目的。

因此,从教育任务看,品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公民,建立“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他人活得更好”的信念。因为品德教育的核心是利他和克己利人。因此,其工作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积极平衡的正常人,出发点则是当事人的利益。事实上,有了正常、健康的心理,才能有正常的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根据任务,品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方向、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发展自己、调控自己方面的教育。

任务及内容决定教育方法。品德教育可以运用灌输、说服、榜样、奖惩、训练等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则通常用倾听、会谈、测验、干预、行为训练等方法。

面对同样一个问题,两种教育方式是否矛盾?如前面介绍的用啤酒瓶伤人的例子。要求犯错误学生为了班级、学校的荣誉改正错误,要求他替受伤同学着想不再犯错,给予处分产生震慑作用使其不敢再犯,这是德育的做法。启发犯错误的学生认识产生伤人行为的实际原因,帮助学生学会恰当地排除抑郁情绪的方法,讨论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处境,消除产生抑郁情绪的源头,从而振奋精神,改变学习落后的现状,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

心理健康与德育篇2

德育教育是以科学的理论和哲学思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维、情感和性格的健康教育。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在教学中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的德育教育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思维和情感,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应付挫折、职业选择等方面达到健康标准,能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形成和发展健全的人格。两者在具体教育目标、教育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虽不相同 ,但在塑造健全人格这一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目标也是一致的,都必须作用于学生主体。对于学生来说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都在于通过教育塑造学生,使其健康成长。

二、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能使两者围绕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1、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建立积极的教育态度。传统的德育教学,往往是说教多于启发,指责多于疏导,给人以势压人之感 。因此,德育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枯燥的说教,教师将固有的规范灌输给学生 ,这种说教、灌输和压服的方法使学生被动学生造成逆反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强调教师不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设计者, 更是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德育工作者应在平等、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德育工作,这样,才能学生才能消除顾虑,敞开心扉,让德育教育起到实质性作用。

2、重视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形式多样,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德育课,同时要重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另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的服务和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充分发挥德育系统中各个要素的作用,才能发挥最佳德育功能。从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侧重心理健康课程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却忽视了学科课堂教学的渗透。而事实是通过学科课堂教学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将心理影响积淀于学生心理结构之中。因此,学校应建立这样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不仅仅是德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而是全体教师共同的任务。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生道德影响

心理健康与德育篇3

中小学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要求学生在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及文化素质的基础上,还要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小学结合教学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发现,在编写与品德相关的教材时,编写者在心理健康强调“正确价值引导”还是“价值中立”上存在分歧。这个问题在课程实施中也同样存在。如现阶段学生普遍觉得“中性美”很前卫,但这种前卫极易造成学生对性别的模糊与认知错误,教师与家长都十分担心。学生将那些中性美的人作为偶像,会不会影响自身的性格?中性化现象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但随之而来的性别模糊问题也需要解决。此时,应该进行价值中立还是价值引导呢?像这类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特点与传统德育存在很多差别。

二、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难点

(一)教学目标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康与潜能发挥,德育教育则是通过实施规范化的教育与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与道德取向,强调培养学生社会角色意识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例如,在《狼来了》这则寓言故事中,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不要采用低级方式派遣无聊,德育教育则强调学生要诚信。从这里可以看出,两者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别。

(二)教学理念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通常评价学生心理状态、未来发展等,坚守“价值中立”的基本立场,不判断学生品行,通过教育让学生合理判断价值;德育教育则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依据核心价值观评价与引导学生行为与品德,批评与否定错误品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心理健康课程发挥德育功能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价值导向。

(三)教学方法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倾听、理解,促使学生主动接受,德育也是作用于人的精神活动与行为,遵循人的心理行为发展规律,两者存在相似点。但德育强调给学生传递社会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强制性,通过考试、练习等方式巩固学习内容,方法简单粗暴,容易产生反效果,不能解决学生品德问题。

三、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实现途径

(一)使教材设计生活化

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其形成是非观、道德观及善恶观的重要期。现代社会诱惑众多,青少年的道德渗透主要依赖于心理健康课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心理教材编写中结合实际生活,表现出更多的生活气息与场景,可以着眼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选取定性实例作为教学内容,比如青春期烦恼、如何排解学习压力等。这些有着代表性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广泛关注,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会自我思考,从而强化德育效果。

(二)布置适合实践的作业

心理健康课程很多时候不能实现德育目标,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布置合适的作业。与语文、数学等课程作业不同,教师应该关注行动力作业。学生承受着巨大压力,心情烦躁、倦怠,缺少体验生活的美感,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作业。比如,“抓住身边的美”,鼓励学生拍摄一些反应生活美的照片,通过这些培养学生的美感,启发学生积极生活的态度,使其体会到人性的真善美,从而强化德育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组织的形式

凭借单一课堂模式是不可能实现德育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目标是让学生主动接纳与吸收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外开展多种心理健康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实现德育功能。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主题班会、电影赏析、心理话剧等。可以通过心理电影展播的方式传递正能量,使中小学生通过影片情节感受健康心态的重要性,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总之,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发挥其德育功能,可以帮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还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人生观,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人才。本文中笔者以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为高校输送全方位、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建斌 单位:平川区乐雅学校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与德育篇4

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应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以专门的方法和理论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影响的教育,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缓解心理压力、减少心理冲突,使受教育者得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人格的成熟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何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它们更好的为教育服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是教育者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看法,现总结如下。

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1、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首先,两者的理论基础不一样,两者分属于不同的学术领域,路论基础也有所不一样,心理教育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而德育工作则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其次,两者的评价标准和目的不同,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以社会共同的品德、行为标准为参照标准,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则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是否健康、是否积极来作为参考标准,再次,两者的工作方式方法不同,心理教育强调宣泄与疏导,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德育工作则强调教育和灌输,注重说服与言传身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些强制性,最后,两者的工作人员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要求更加高,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并取得一定的资格方能胜任。

2、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两者虽然有一些区别,但是有具有一定的联系,矛盾统一,相辅相成,首先,两者都要面对学生这一受教育的群体,其次,两者都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即培育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教育者都是朝着这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最后,两者遵循共同的规律,如由浅入深、先易后难,重视学生自我意见的表达,尊重人格,维护人权等。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更需要心理素质过硬的人才,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只有内心够强大的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内心懦弱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德育教育的现状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由于两者的工作方式方法的不同,德育教育强调教育和灌输,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使学生讨厌这种教育方式,使得教育效果事倍功半,效果不理想,但是心理教育更注重学生个体的价值体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弥补了德育教育的不足,扩宽了德育教育的工作渠道,也是德育教育发展现状的需要。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方法

1、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学生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担负着教育学生、培养全面人才的责任,学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工作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师队伍,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交流,不断的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并对教师队伍进行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言行举止方面做学生的表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2、加强学生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各种文化课的同时,也应该适当的开设一些心理学的课程,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学会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学会面对困难和逆境时的应对方法等,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3、建立高中生心理档案

高中生正处于心智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建立高中生心理档案,对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一个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发展普遍存在于高中生中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做到防患于未然,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效率。

4、建立心理辅导站,开设心理咨询门诊

在开设校医室的同时开设心理辅导站,由专业心理辅导员针对在校高中生各个时期的思想特点、生理特点 和心理特点,为学生们提供个别辅导,进行心理疏导,但是在辅导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鉴于有部分学生对心理问题会比较害羞,学校也可以开设咨询专线或心理咨询信箱,由心理辅导员耐心解答,帮助高中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5、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家访、电话互访、年级的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并就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的心理动向进行全面的掌握,也使家长了解孩子的行为动向,教师和家长积极配合进行各种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总而言之,只有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才能够使两者优势互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实现教育关心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与德育篇5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有机整合,才能体现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给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以帮助和启发的过程,是一种技术性服务,根本指向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其理论依据、包含内容及其实施方法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一)理论基础有区别

德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教育学等为理论指导。

(二)目标侧重点有区别

德育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

(三)内容有区别

德育内容始终充满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等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阶级性,主要包括心理卫生、智力发展、人格评定、行为适应等内容。

(四)学生观有区别

德育把学生当作塑造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强调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当作帮助、服务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强调人性。

(五)教育原则有区别

德育的主要原则是政治方向性原则,有明确的是非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培养心理能力。

(六)工作方法有区别

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说服、评价、模仿、规范等,要求个体必须接受教育者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符合”就予以肯定,“不符合”就予以公开否定、批评惩处等,具有集体性、公开性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方法是测量、矫正、咨询等,虽然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的参照标准,但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构建、改造其心理世界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本着尊重、理解、信任、保密的原则,没有对学生的心理予以否定的权利,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特点。

(七)教育后果有区别

德育工作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思想更加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心理健康教育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心理问题加重,严重者可能轻生、自杀、精神分裂[1]。

(八)教育者的要求和角色有区别

德育工作要求人人做,德育工作者要居主导地位,其任务是进行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具备一定心理专业技能的人员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处于辅导地位,主要扮演参谋、顾问、朋友的角色,其任务是询问、帮助、指导对方[2]。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主要表现在:

(一)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有相互交叉的内容

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心理层面的东西,德育解决诸如道德认知、爱国主义情感、遵守道德观念的意志、文明行为等思想道德层面的东西。

(三)有互相衔接的职能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德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他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积极影响,二者协同作用,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有密不可分的工作方式

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配合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排除。

(五)有类似的教育途径

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社团工作、校园宣传阵地、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家校配合、谈话谈心等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可采取的途径。

(六)有一些可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

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正面教育为主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发展,都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遵循的规律。

(七)有融为一体的实际操作过程

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道德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作用、共同进行来加以解决。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要懂得德育原理,会做德育工作[1]。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从机理上能够相互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而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等是人心理中最高层次的东西。没有健全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就不可能建构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必须首先学会适应社会、应付挫折、调整情绪、人际交往、设计生活目标等。另外,只有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顺利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地悦纳自己。他们一般有较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恰当的人生目标,并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及时调整自我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而确立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三)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德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掌握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在工作中尊重学生个性,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达到心理相容;要善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3]。

(四)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具有调节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协调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的关系,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需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是系统的、高层次的导向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内容理论性极强,对人的培养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这使德育在学生眼里高高在上,与现实脱离;在教育方法上,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更使学生觉得内容空洞,难以接受,从而采取消极应付方式,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又坚持自愿、平等的教育原则,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产生心理共鸣,消除逆反心理。

(五)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向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在道德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通过丰富的德育实践,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意志品质,丰富健康情感,提高心理素质[4]。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整合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提高德育实效;结合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一些因德育失误造成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只有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才有助于提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在德育理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坚持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二)在德育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与调试,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给他们自己选择、判断的机会,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在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调适,使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这样“说服”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心服”,变成他们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四)在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不仅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内容纳入德育内容中来,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知道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5]。

(五)把“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作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切入点”

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整合基础。人格健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能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完整、健全的心理结构,使个体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6]。

(六)教育实施者相结合

学校由同一个组织或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一计划、统一研究、统一实施,防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德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德育工作,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既做德育工作,又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一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2,(2):210-211.

[2] 赵美艳.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5):81-84.

[3] 路 琴.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1):18-21.

心理健康与德育篇6

[中图分类号]B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235-01

高校德育历来被重视,因为对于大学生说来,德育和智育同等重要,唯有实现培养目标的“达德成才”才是正确履行高校教育学生职责质所在。因而,在高校“两课”以公共课的形式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两课”教学任课教师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党建工作者,包括学生中的导员,都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但近些年,高校学生德育工作面临诸多由时展带来的挑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现便是诸多挑战之一。处于心理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学生,不仅呈现于心理学意义上的问题,也直接与思想道德问题密切相关。2008年教育部再次强调:“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议事日程。”

一、教育目标的互补性

现代德育理论对德育目标的阐释比较具体,如有观点认为:“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操作演示以熏陶涵养被教育者,被教育者通过模仿仿效教育者和练习模仿仿效的内容而对自然与社会的客观规则有所理解和遵循的活动。”还有观点认为:“德育这一概念从内涵与外延两方面似乎都不能涵盖现代人所应具备的有益品性与素质。”

心理素质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也即:“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分析可以看出,一个人正确的思想和优良的品德都需要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基础,而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也需要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德育内容来促进。可见,两者在教育目标上的互补性。

二、教育内容的互补性

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哲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是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是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引导学生完成正确认识、良好适应和健康发展的社会化方面,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明显呈交叉状态。为了把德育的社会内容有效地转化为学生个体内在的思想品德,必然要通过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

三、教育效果的互补性

心理健康与德育篇7

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一命题既肯定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强调了两者的一致性与依赖性,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具有启示。

高校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正确引导他们,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注重德育与心理健康的教育。

现阶段,很多教育工作者研究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通过不同方式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研究,而这两者的本质与最终目的的一致性,也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基础。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育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应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完善学生理想信念、思想品德以及行为养成等。

2.德育离不开心育的支持

当前,我们所在地区还没有一个正规化架构的学校,师资薄弱的学校也存在心育与德育工作不科学、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没有科学地把握被教育者的心理,教育者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固有的思维模式,想当然地实施教育,导致学校德育工作陷入了经验主义的泥潭。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正是实施德育的障碍;反之,则是实施德育的有利条件。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其心理防卫机制很敏感、很牢固,这就导致他对别人的信任度低、很自然地抗拒别人的建议和帮助;而一个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则容易感受和接受别人的善意,更容易沟通和合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育离不开心育的支持,心育对于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

心理教育与德育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德育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德育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延伸,它们都是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帮助高校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健全自身的人格,形成良好的教育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校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直接影响高校教育的效果。

2.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区别

(1)理论上的差异

高校的德育与心理教育遵循的理论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伦理学原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

(2)特征上的差异

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特征受外界与自身的影响较为明显,一方面,由于外界影响因素的不同,所需要的学科方法与社会形态改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另一方面,自身的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稳定性、恒常性与时期性等。

(3)学生观上的差异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称之为教育者和求助者,这也表明了对教师的态度,即把教师与学生放在同等地位上,使双方可以不必顾忌身份差异,畅所欲言地讨论问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给予学生正确地引导与帮助。但是,德育不是这样,它主要从阶级社会开始,被看做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手段,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要求教育对象遵守这一规范。

(4)目标上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主要是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改善学生的认识与观念,这不仅与教师有关系,也与家庭有着直接关系,其工作核心是治疗心理不正常的学生,矫正他们不正常的心理状况。

在价值取向上,德育主要是服务社会,其目标是转变人们的观念,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等方面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进而保障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途径

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来源于精神分析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态度转变理论,对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离开个体心理特点谈德育,或者离开社会规则谈心理健康,都是片面的,两者整合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关心人”。

在教育形式上,为了使之与内容相适应,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心育课程,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心育重在开导、引导、疏导和防治,心理咨询也是一样,辅导教师要满腔热情、拨雾点睛地给予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有效的帮助。开展心育,一定要学生积极配合和参与,使其乐于接受,正如开展体育活动一样,不是有病了,才进行体育锻炼,所以不是有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笔者建议,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优良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地点,所以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素质的形成,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想要完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由于教师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都会影响学生,所以学校应该着重培养教师,以此来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等,以为人师表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2)建设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对学校主体文化的反映,可以说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一方面,通过设立雕塑、开设图书馆以及报栏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广播、讲座、图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以此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心理健康与德育篇8

【关键词】基于;家校互联合作;德育;心理健康;有机结合

小学生思想品德(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相同之处。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和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补充,并有机结合起来,不要将任何一方独立起来。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很好的体现以德育为首的教育原则,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c德育双丰收。

一、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孪生兄弟

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的要求对学生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给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以帮助和启发的过程,是一种技术,根本指向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其理论依据、包含内容及其实施方法等方面还是有区别的。

2.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看起来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其内容具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和相互衔接的内容,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活泼可爱的学生),基本功能都是“育人”,都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双方的教育目标都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心理层面解决学生某一时段出现的问题,思想品德(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认知、爱国主义情感、遵守道德观念的意志、文明行为等思想道德等层面的引导教育,通过在家校互联合作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心灵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洗礼,譬如最近有段时间国家提出的“中国梦”和“孝心少年”等一些教育活动主题对学生进行感染性的教育。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思想品德教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内容与形式区别,但具有教育学生健康心理上的联系,而且从教育原理上能够相互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与德育的基础

人类思想品德的形成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而思想品德价值观和道德修养情操等是人心理中最高层次的精神东西。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康和健全的心理过程和人格,是不可能培养自己高层次的心灵精神世界,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操和修为。因此,压迫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首先要通过家校互联合作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适应社会、承受挫折、情绪的控制、人际关系交往、生活习惯目标等。同时,只有将学生的心灵和心理引导教育在良好的状态下,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顺利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学生在经过几年的学校生活后,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恰当的人生目标,并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及时调整自我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而确立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四、基于家校互联合作平台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点

1.在德育过程中和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不仅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内容纳入德育内容中来,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知道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

2.把“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作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切入点”

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整合基础。人格健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能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完整、健全的心理结构,使个体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与德育篇9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会在不同的方面促进人格的完善以及品德的发展,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其功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虽然心理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但其与德育教育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对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掌握对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

中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也就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相对对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就应该注意德育与心理健康的教育。现阶段,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至关重要,而这两者的本质上与最终目的上的一致性也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基础。其主要的只能都是育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全面的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从理想信念、思想品德以及行为养成等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应该掌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其与德育进行结合,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

学校进行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虽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之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德育教育主要就是教会学生如果做人,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德育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这两者都是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两者都是为了帮助中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全其自身的人格并形成良好的教育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中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也对中学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上的差异。中学的德育与心理教育所遵循的理论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伦理学原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来自教育学与心理学。

2、特征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特征受到外界与自身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由于受到外界影响因素的不同,所需要的学科方法与社会形态改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其自身的特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稳定性对易变性,恒常性与时期性等等。

3、学生观之间的差异。在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称之为教育者与求助者,这也是对教师态度的表明,也就是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使双方可以不必顾忌身份上的差异,畅所欲言的讨论问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但德育并不是这样,德育主要是从阶级社会开始,其被看作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手段,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这也就使被教育的人员可以遵守这一规范。

4、目标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对学生的认识与观念进行改善,这不仅与教师有关系,与家庭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工作的核心是心理不正常的学生,通过对其进行治疗来对其不正常的心理状况进行矫正。在价值取向上,德育主要是服务与社会的,其目标就是对人们的观念进行转变面,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的方向上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符,进而保障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创设优良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地点,所以其对学生素质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影响,以下对其进行明确的分析。

1、首先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想要完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就应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都会影响到中学生,所以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培养,以此来提高中学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质等等,教师的为人师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建设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对学校的主体文化进行的反应,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来营造校园文化,例如设立雕塑、图书馆以及报栏等等,通过广播、讲座、图展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人生,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心理健康与德育篇10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二者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实施教育的过程当中保持着互通的教育方式与教育方法。小学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坚持德育为先,以德育人,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学生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心理问题有关,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在学校教育中受到重视,在中小学教育中均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能把心理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中,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成效。本文浅析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融合。

一、教学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程融合

在小学教育中,思想品德课被大家所熟知,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并渗透在德育中,两者结合,达到最佳水平。在思想品德课程开展的同时,教师应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渗透到思想品德课程的各个章节,潜移默化地给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学校应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教育板报展、道德事迹表扬、评选“风尚道德”奖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德育与健康教育当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的作用,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

生活。

二、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生活观

“爱是教育的根本”,任何教育都离不开“爱的教育”。教师在教育中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扮演着学生“父母”“朋友”的角色,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亦师亦友。”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庭,都应该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关爱,体贴关心他们,让小学生从小知道“爱”与“爱别人”。德育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学生用正确的心态生活。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为小学生创设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班主任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应该关注那些学习成绩普通的学生,帮助、支持、引导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需要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爱来慢慢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的生活观念。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为了达到最佳教育效果,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家庭的配合,形成双效应、双教育。小学生在家庭里是最受宠爱的ο螅全家人的爱都给了他们,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行为示范,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家庭中通过小事情为学生讲授人生真谛,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与小朋友相处,如何树立自信。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密切沟通与配合,家校合作可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注入新鲜活力。学校可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并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参加,举办以亲子活动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如“校园亲子运动会”“我眼中的幸福家庭”演讲活动等,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参加,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共同合作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来自父母的爱,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教育。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面临着很多机遇与挑战。小学教育要注重创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小学生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学校、教师、家长任重而道远,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如何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事、物,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了解学生所想、所需。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最大限度地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小学教育提供更大的活力,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不断熏陶中成长,将来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

心理健康与德育篇11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德育活动相结合的重要性和设计原则

我国高职院校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出发,高职教育的发展情况已经呈现出勃勃生机的现象,于此同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这场春风下,应该乘势而上,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的部署上来,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的技能知识,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态度等心理健康目标的实现,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心理健康活动与德育活动结合起来是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鉴于活动的本身的特点,作为教育者,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德育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组织对应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提高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需要注重以下三方面原则:

1.注重解决问题与提炼经验相结合。作为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活动从而获得经验和即时有效的信息,然后正确的引导学生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与自身经验联系起来,针对心理健康方面和德育方面提炼出自己的看法和总结。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价值导向与价值中立的冲突。

2.注重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主体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为了追求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德育活动要求个体服从整体,具有高度的约束性。讲三主体相结合,老师做学生平等的好朋友,学生做老师热心的参与者,学校做老师和学生忠实的旁听者,老师和学生做学校政策的践行者。避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冲突。

3.注重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的相互结合。把学生的活动空间延伸到课外与校外,确立全方位的活动网络,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的本身的实效性,避免教育者在实施活动中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冲突。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活动的有效整合的具体类型分析

1.正统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德育活动的结合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是德育活动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德育活动必须是以深入学习党的十精神,努力践行中国梦为前提,遵循学生的客观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开展正统型活动在我国有优良的传统和宝贵的经验,具体主要包括有利用党团、学生会、社团、班级等活动平台,有计划、有组织的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发挥思想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统一起来开展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放眼世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正统型活动的主战场。

2.义工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德育活动的结合

义工型活动主要包括对社区、医院和敬老院等服务工作的无偿付出。此种活动促进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向社会传递人性天然的温暖和善意,培养了他们的社会服务精神和公民意识,让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高职院校中一种强大的道德感召力量。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健康阳光的形象,达到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参与义工服务活动是一个重要方式。

3.模拟型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活动的结合

模拟型活动主要是指创建以真实情景为原型的环境平台,指导学生学习和操作的教育活动形式。主要包括有模拟公司运营管理、模拟企业招聘会等内容。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学生以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德参与到人为情境模拟方面的训练,在模拟活动中正视积极的模仿行为,纠正偏差的模仿行为。在模拟活动潜移默化的情况之下,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竞争意识、诚信品质、法制观念、平等观念等社会主义正能量得到了培养。

4.博览型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活动的结合

博览型活动主要包括有参观、了解企业运行流程、民间组织的管理方法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有部分脱节,应该重视学生的知识和阅历的积累。为此,组织带领学生参观了解企业运行方式、民间团体的管理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学生能够更加体会不同岗位的职业特点,为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去参与到未来职业的选择。教师应该定期带学生参观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展览馆,这样能够更加直观的让学生积累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

5.生存型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活动的结合

在面对突如起来的火灾、洪水和地震等危及关头,如何提高学生的逃生能力和生存意念,使在灾难发生时学生可以自救和帮助他人,让生命得到延续,这些是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内容。自然灾害发生过后,会引起学生的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这些灾后情绪影响的学生正常生活,目前恢复灾后情绪的影响时间仍然是未知数。生存型活动主要是指导学生重点掌握相关生存技能,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学会关爱他人、珍爱生命的观念和意识。用健康的心理与高尚的品质来抚慰灾后的心理创伤,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影,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属于相互爱护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心理健康与德育篇12

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小学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使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思想品德教育则是在思想道德层面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建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关注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所谓德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它主要是指学校在学生思想、政治、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育,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较为狭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虽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的差别,但我们依然要看到它们的联系性,其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目的上一致的,他们的根本目的都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格品质。其二,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同,教师在这两方面的教学采取的教学方式,无外乎课堂讲说、课外实践,单独谈话等,不会出现实验、反复练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得到学生思想道德学习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手段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大部分

学习时间都在学校里,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某个角度说就是建立良好的班级环境,然而,我国的学校目前在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这一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上,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区分度并不大,学校用高年级的标准对待低年级学生,使得他们出现较大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教师为实现规范性和纪律性,设置了许多条例,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易使学生产生叛逆、抵抗的心理情绪。为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发展入手,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以身作则,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充分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决定,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在教学中,要一视同仁,不能一味地偏爱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反而忽略了成绩平平的学生。在发现学生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时,要及时地采取措施,避免事态的严重化。其次,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班风,积极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鼓励学生像自己一样充满自省精神,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减少矛盾,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升华思想的主要场所,在小学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播,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从教材中不断的挖掘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课堂教学相融合,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完善学生道德品质。例如,在讲到“满招损谦受益”这一课时,教师不仅要阐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还应该将这个道理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举出现实例子,从情感上帮助学生理解谦虚的道理,让学生真正做一个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

四、在课外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课外活动比沉闷的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好,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课外教学活动相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教师可以采取心理健康知识问答,好人好事评比,道德之星等多种课外活动形式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课外活动中考验学生的道德感,树立学生乐于助人的心态,让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例如,班主任在召开班会的时候,可以评选每周的“道德之星”,鼓励学生讲述自己所做的好人好事,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助人为乐,培养学生积极正面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课余时间,使学生真正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难免溺爱了一些,从而滋长了一些不良习惯,例如,对待长辈不够尊重,不会将心比心,任性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问题,毕竟学生的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与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存在不良家庭因素(如单亲,留守等)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积极与学生监护人沟通,让学生家长在最大限度上配合班主任的工作,这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有积极的作用。总结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关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区别与联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的课上课下,从家庭、社会、全校等多方面关注学生的性格养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完善学生的性格特征,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高霞.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J].新课程学习(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