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产品市场需求合集12篇

时间:2023-07-23 08:22:28

医疗产品市场需求

医疗产品市场需求篇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从全球范围来看,对医疗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对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核磁共振仪、高档超声波诊断仪器等高端医疗电子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有力带动了全球医疗电子市场规模的扩大。与此同时,市场需求的增长大大刺激了各国在医疗电子领域的投入力度,各医疗电子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扩大创新应用,促进了全球医疗电子产业的平稳发展,有力支持了医疗电子市场需求的增长。然而,由于医疗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较普通消费型电子产品长,因此产品更新换代过程相对较长,从而导致医疗电子市场规模难以实现更高速度的增长。

从中国市场来看,2006年,在经济加速发展、医院信息化进程加快及国家相关政策变化等几方面有利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医疗电子市场规模继续加速增长,销售额突破200亿元,达到210.8亿元,同比增长15.6%,明显高于全球同类市场增长水平。

虽然从目前全球医疗电子市场的区域结构来看,美国、欧洲和日本仍是医疗电子的主力市场,但随着这些地区医疗电子体系日趋完善和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其增长空间和潜力已十分有限,而一些新兴的区域市场,如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亚太地区,一方面由于其所具有的人口优势,另一方面在经济快速成长的带动下,医疗电子市场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成为带动全球市场增长的重要区域,也是国际大企业竞相争夺的新市场目标。从中国与全球医疗电子市场规模增长率的比较来看,近几年中国市场的增长率持续高于全球水平,虽然其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仅为3%左右,但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却是非常明显的趋势。

中国医疗电子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需求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其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医疗服务需求升级。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健康服务需求的整体增加,而医疗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国内外资本投资中国医疗服务产业的速度加快,从而直接导致对医疗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加;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电子产品的选用会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第三,医院信息化趋势引发对医疗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成为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从而引发了对影像化、数字化等医疗电子产品的需求增长;第四,随着国内医疗体制逐步理顺,医疗机构的服务性收入将逐步成为主角,由此产生的对中高档医疗电子产品的需求也成为推动医疗电子市场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

医疗产品市场需求篇2

一、关于医疗服务属性的界定

有关医疗服务的所有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效率和公平问题。纵观我国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措施,总体上缺乏对医疗服务的性质的明确认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医疗服务政策从指导思想到具体规则的种种问题,同时更导致了医疗服务实践既缺乏效率也缺乏公正,因此对医疗服务性质的分析和认识,是考察医疗服务问题的先决条件。

医疗服务的目标是满足人类健康的需求,人类的健康需求包含很多内容,其首先表现为疾病状态下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但医疗服务并不能完全承担保持健康、维护生命的责任。因为人类的健康需求还涉及社会制度、经济水平、生态环境、自我意识等多方面因素。这些正是医疗服务所依据的客观环境条件,并不是医疗服务的结果。混淆了医疗服务的社会责任目标和现实的服务目标问的区别,是目前难以界定医疗服务概念的主要原因之一。医疗服务的现实目标是解决人类健康需要中最直接的技术干预问题。医疗服务主要以具体病人的实际健康需求为服务对象,医疗服务的效果主要以个体健康状态的变化为标志,医疗服务的结果以提供的医疗技术最适合于患者实际状况(个体差异的、经济的、社会的等)为衡量标准。从社会经济角度讲,医疗服务消费主要是一种个体的消费行为。

但医疗服务不能简单地被视为商品。医疗服务是具有非公共品特性的准公共品,医疗服务不同于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中有许多内容纯属公共品,如防疫、食品监督等;而医疗服务,从经济学上讲,是具有非公共品特征的“准公共品”。公共品最主要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和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等。其核心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医疗服务是针对每个个体进行的,其“效用”可分割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稀缺性。决定医疗服务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医院必须在能够维持医疗资源(包括人、技术、设备、药品等)的可持续供给基础上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这些都构成了医疗服务的非公共品特性。与此同时,因为医疗保健问题事关国家稳定、人民生活质量、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属人类互活动,完全按市场经济机制运作,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所以,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均将医疗保健服务纳入政府财政计划范围之中,采用各种方法予以调节、控制。如限制医疗服务价格、制定相关政策、调节医疗服务市场,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需要。这就使医疗服务具有了“准公共品”的特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医疗服务内在的非公共品特性,与其形式上的“准公共品”特性之间存在的矛盾。使医疗服务的需求者、提供者、第三方付费者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它既决定了医疗服务的有偿性,又决定了其价格偏离价值要求的必然性;既体现社会对医疗服务这一特殊商品分配的公平性原则,又使得这种公平必须建立在国家经济实际发展水平基础之上;既要满足社会人群基本医疗需求,又要求医疗机构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有效满足不同需求人群的不同服务需要;既要受社会保障能力的实际约束,又要满足患者个体的实际需求;同时,还要能够补偿基本医疗需求以外的成本费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医疗服务自身的这种“准公共品”特性,还将深刻地影响医疗保健体制发生相应的变化。

我们之所以要认识和区分医疗服务的性质,是因为不同性质的服务,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供给才能够保证其效率和公正。适合以市场供给的方式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其自由竞争形成的价格机制既可以保障效率,也可以保障机会均等意义上的公正。但是,公共服务需要政府的公共政策加以规范才能保证效率和公正,社会服务则需要政府的社会政策的规范来保障效率和公正。换言之,由于医疗服务的复杂性,医疗服务领域的政策必须以医疗服务的性质为基础才能保证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公正。就医疗服务领域而言,其产出是健康。其生产效率指的是在投入既定的条件下,以最能保障和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的方式提供服务,或者说是用尽可能低的投入使患者的疾病得到治疗,使全体公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医疗服务领域的产出不是医生或医院提供服务的数量,当然更不是医生和医院赚取的利润的数量。如果医疗服务领域产出和效率的特性证明市场效率的上述假设不完全成立,它就需要国家作为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来提供。医疗服务的配置效率还表明,一个社会在医疗服务领域投入的资源不能完全取决于其社会成员对医疗服务的需要。由于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必须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即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对每一个病人提供医学科学所能提供的治疗手段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所有的病人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是社会负担不起的。

二、对医疗服务改革的认识

医疗服务需求属于人类最基本的生理健康性需要。人类的健康需求包含很多内容。其首先表现为疾病状态下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但医疗服务并不能完全承担保持健康、维护生命的责任。因为人类的健康需求还涉及社会制度、经济水平、生态环境、自我意识等多方面因素。这些正是医疗服务所依据的客观环境条件,并不是医疗服务的结果。

医疗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在医疗市场上,存在有供方医疗技术资源、医疗设备和医药产品等物质资源、医疗技术劳务等,也存在有需要利用这些医疗资源和服务的患者,由于存在供需双方的交易过程,因此,医疗服务也就具有了商品属性,凡是商品,就需要通过市场化来完成交易。但是,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医疗服务提供与利用过程,不能也不应该完全按照市场法则由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商进行交易,即医疗服务的提供不能完全直接按照自由交易规则进行市场化。

另一方面,医疗服务是一种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社会服务,主要原因在于医疗服务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基本医疗服务具有伦理上的不可排他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进一步可把医疗服务细为两种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治疗性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疾病预防、防疫检疫、流行病防治、疫苗接种、妇幼保健、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目标是从整体上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以预防为主,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治为其核心任务,这类疾病的成功防治,可以减少其他人受传染的可能性,防治活动本身具有极大的外部性。因此,公共卫生服务应该是公共产品,对公共产品的

提供应该是由政府来提供最有效率,所以公共卫生服务不应该市场化和商业化,而应该完全由政府来承担其供给。

治疗性医疗服务主要指对个人病痛的治疗,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所以,它也能够完全由市场提供出来。但由于医疗市场上的严重信息不对称,使得治疗性医疗服务的供给具有相当的垄断性,从而影响了治疗性医疗服务的供求效率,加之个人治疗性医疗服务需求具有弹性较小,甚至为零的特点,当人们患病时,特别是重大疾病时,只能选择就医,但医疗卫生市场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问题,患者对自身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时间、医疗服务质量、药品质量往往因缺乏专业知识而无法辨别,而医生则处于信息优势,因此,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患者)通常处于劣势地位,供给者(医生)处于垄断地位。在信息较完全的市场中,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竞争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商品(服务)的市场交易是有效率和公平的,但在医疗市场中,则会由于治疗性医疗服务供给方(医院)的占优地位,能够取得垄断势力,其供给只能有利于供给方(医院)而不利于患者,因而治疗性医疗服务市场的垄断性影响了医疗市场有效运转,因此,治疗性医疗服务完全由政府像公共卫生服务那样来提供既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效率的,治疗性医疗服务的供给只有靠市场来解决,而打破对治疗性医疗服务供给领域的垄断以及政府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才是解决医疗服务效率和公平问题的关键。

事实上,医改的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处理政府和医疗市场的关系。当前医疗领域出现的种种困惑,是政府与医疗市场双向不到位的结果。多年来的探索表明,我们应该重新思索政府在医改中的作用。首先,政府要解决医疗服务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发挥其公共管理职责,进行宏观调控,引进公平竞争机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关键是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公平合理的政策,吸引民间团体和非营利性机构进入,而不是由政府取代市场。其次,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通过购买医疗服务补贴给需要的患者。为了提高政府的资源效率,政府不应直接配给医疗服务资源,而应通过“搭患者的便车”按市场价格购买特定医疗服务机构(如公立医院)的服务来补贴给特定的患者。各类医疗服务机构通过有效竞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创新医疗服务内容来争取患者就医。另外,作为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者,政府应严格执法,规范医疗市场秩序,鼓励正当竞争,严厉打击一切商业贿赂行为和腐败行为。

医疗产品市场需求篇3

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结构分析

尽管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但进入医疗器械的企业却有增无减。按经济类型分析,2005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医疗器械企业总产值为246.8亿元,占总产值的47.7%;股份制企业总产值为126.2亿元,占总产值的24.4%;国有企业总产值为16.8亿元,占总产值的3.2%;集体企业总产值为8.1亿元,出现了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时,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企业为了降低制造、研发和临床试验等费用,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加工成本低,又无需转让核心技术的外包业务“车间”。中国目前成为国际医疗器械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这也给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中国的医疗器械外包业务可以粗略分为4个部分,即金属配件、塑料配件、电子配件和增值服务,其中,利润最高的金属配件制造和增值服务提供业务增长机会最大。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显示了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

在产品布局上,我国病人监护系列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机电一体化技术复杂性和加工难度相对而言不大,生产厂家较多。中档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已创建较好声誉,2006年出口数量超过5万台。医学影像设备品种多,生产队伍也大。五大医学影像设备品种中除核医学成像设备PET、SPECT外,都有境内产品上市,多限于中档产品,其中B型超声成像仪器和X射线诊断系统的出口数量接近2.5万台,但B型超声成像仪绝大部分是C、D档次的。临床实验室设备不断出现新产品,有两分类和三分类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分析仪、酶免疫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

二、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由于我国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产业发展呈现如下发展特点。

1、经济发展带动医疗服务需求升级,导致健康服务需求显著增加。医疗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国内外资本投资中国医疗服务产业的速度加快,从而直接导致医械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选用会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会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会不断扩大。医疗器械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福利的重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将会获得更快发展。

2、医院信息化趋势引发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随着IT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医疗技术的结合,造就出许多新的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B超、CT、核磁共振装置、直线加速器、超声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机、神经电位诊断系统、正电子断层扫描机、伽玛照相机等一批尖端精密医疗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增幅十分惊人。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医院信息系统的普遍建立又使得医院有了进一步建立以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的要求,占全部医疗信息90%以上的医疗影像信息的处理更是今后医院信息化的核心所在。医院信息化趋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推算,全国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市场的总需求达2l1.7亿元,如果考虑到由其衍生出的高档影像设备以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市场,PACS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3、医疗器械产业向创造高附加值发展。产业的高风险性和高投入性必然需要高回报率来支撑,所以医疗器械产业研发费用的高额投入必然导致医疗器械新产品的高附加值,只有如此,医疗器械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医疗器械产业才能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4、医疗器械产业向相对垄断性发展。医疗器械产品需求的世界性和生产集中性,使医疗器械产品成为世界贸易最广泛的产品之一。由于医疗器械产业高技术、高风险等特征及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使得医疗器械制造业为少数大医药企业所垄断,使少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自80年代以来世界医疗器械企业并购重组浪潮愈演愈烈,跨国企业兼并收购进一步加大了市场集中度。

三、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面临的问题

医疗器械制造业成为世界高技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它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猛。但由于过度注重持续总量增长,而产生大量结构性矛盾,市场分散、集中度不高且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使我国医药制造业总体水平比较低,国际竞争力弱。当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结构分散。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规模过小,产业组织结构分散,使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长期实行一种追求数量增长的外延式粗放型扩张战略,虽然近年来通过兼并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集中度的问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我国共有医疗器械企业近6000家,在如此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中,中小企业占80%以上,而大型企业所占的比例不足5%。产业集中度的严重偏低导致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规模效应和潜在生产力难以发挥,使医疗器械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利用率低,市场占有率低,抵御风险能力也偏弱。目前我国在研究、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已大力推行相应的ISO等各项质量管理规范,但由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整个行业的规模偏小,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难以推广,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得不到国际承认,很难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2、医疗器械制造业产品结构重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企业不仅规模普遍较小,而且长期存在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由于企业多、品种少,大量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造成恶性竞争。例如河北霸州一带的民营医疗器械企业就有七八家,但生产的产品同样是技术含量不高的病床及周边产品。多个医疗器械企业重复研制生产同一产品品种会造成医疗器械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能源消耗和物资消耗较高,并且污染严重,同时造成各企业分工不足,成本增加,低水平的过度竞争而造成许多效率低下的医疗器械企业出现亏损,最终导致整个医疗器械制造产业的严重亏损而无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和悲哀的产业内耗局面。

3、医疗器械制造业技术结构落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技术结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生产技术还十分落后,显著地反映在我国医疗器械商品进出口贸易中产品档次不高,专业化程度较低。失衡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也造成了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出口利润低效益差。4、医疗器械制造业生产结构失衡。创新能力是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技术创新的问题最为突出。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上产品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依靠创新研究成果来抢占市场垄断地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是在50年代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国际上50年代和60年代却是医疗器械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这些年来的发展一直走的是以仿制为主的道路,医疗器械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同时由于我国政府对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政策导向不够,对于医疗器械研发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及风险投资机制和信息市场建设尚不健全等原因,致使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新产品研究缺少鼓励创新机制和宏观环境,因此,众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不愿或不能研究和开发新产品,于是把焦点投到了开发时间短、见效快的仿制品种上,使得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新品研发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上。

四、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技术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产品可靠性差、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即使是中低档医疗器械产品,我们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呼吸机为例,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仅200小时左右,而国外产品高达3000小时。另外,当今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被仿制的可能性大为减小,竞争壁垒大大提高。相对低下的技术水平,削弱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力,极大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这些都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常健:透视我国医疗器械市场[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3(4).

医疗产品市场需求篇4

医疗服务;公共产品;外部性;公立医院;医疗保险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07903

卫生产品是为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统称。按覆盖和受益人群不同,卫生产品可被分为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其中公共卫生服务指的是“那些为了改善、保护和促进全体人民健康”――如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产品和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一般认为应该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生产提供。而关于医疗服务的概念和性质目前尚未定论,由于产品定性直接影响到对其供给方式的判断,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共产品及医疗服务特点的研究,论证其产品属性并探讨其有效的供给模式。

1 公共产品及其供给方式

1.1 公共产品的概念

“公共产品”的思想由来已久,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公共问题的出现而出现的。它的明确定义则是由萨缪尔森在1954年提出。按效用是否可以分割,萨缪尔森将消费品分为“私人消费品”(private consumption goods)和“集体消费品”(collective consumption goods),指出“每一个人对集体消费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其他人这个产品消费的减少”,并归纳得出“集体消费品是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等特征的产品”的结论。到1958年,萨缪尔森开始用公共物品(public goods)一词。“在《经济学》第12版中,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的定义强调的重点,开始由非竞争性转向了不可分割性、外部性导致的非排他性。”

1.2 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

西方经济学认为,私人产品由市场提供是有效的,市场可以通过价格机制使供求达到均衡,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而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也就意味着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供给。“因为当公共产品由私人供给时,提供公共产品的主体就会给其他个体以搭便车(Free-Riding)的激励,即每个人都选择隐藏他们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而避免为享用该公共产品而缴费。”但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也存在着“政府失灵”的问题。

其他可能的供给主体被探索和研究。社区亦是重要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之一。布坎南在他的“俱乐部理论”中指出,“在没有政府强制下,一定集体的公共产品的消费者,能够通过自愿协商的方式,达成一种联合供给的契约,来解决集体内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但这种模式高度依赖于市民传统,而且集团越大,组织成本就越高,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最后很可能导致“公共的悲剧”(休谟,1740)。

第三部门又称非营利组织,作为又一公共经济主体,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组成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大贡献是将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区分开来,人们意识到政府不需要直接生产(准)公共产品,而可以采用外包或购买等方式将生产工作交给效率更高的第三部门甚至市场部门,政府更多的是承担引导方向、提供资金以及监督管理等职能。

2 医疗服务的产品属性

2.1 医疗服务的需求曲线

“医疗服务需求是健康需求的派生需求。”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健康状况和价格,此外还受收入、年龄、可替代措施的价格、(可替代的)时间价格、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同样的健康状况下,医疗服务价格越高,人们倾向于购买更多医疗服务。但我们知道医疗需求有一特殊性,就是在紧急情况下――通常严重事故或疾病――此时由于个人极度依赖立即获得医疗服务,效用收益会高得不同寻常(如图1)。

图1 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2.2 医疗服务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排他性指的是“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不付代价的消费(最起码从合理成本的角度来看是如此的)”。医疗服务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收费的方式将其他消费者排除在外,因此具有排他性。

非竞争性指的是产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任何消费者的受益,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其新增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显然当一个病人接受医疗服务时,另一个病人就不能受益,医疗服务是竞争性产品。因此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医疗服务是私人产品,也就是说,通过市场对医疗服务进行调控是可能的。

2.3 医疗服务的外部性

外部性指的是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所产生的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它不仅存在于有关当事人决策的‘外部’,而且也存在于市场定价制度之外。”

医疗服务满足了个人对健康的需求,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人力资本是推动技术革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身心健康则是影响人力资本的基本要素。由于存在正外部性,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的医疗服务市场,其均衡数量将远远小于预期最优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服务是各种满足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统称,不同的医疗服务具有的外部性大小各异,而且外部效应是相对的,即使是同一种医疗服务产品,其外部效应也会因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医疗服务也应当被区分对待。部分产品,如器官移植、癌症治疗等,是否要被纳入政府供给的范围需根据当地经济水平而定。

2.4 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获得信息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使得社会成员间获得的信息差别日益扩大,这种日益扩大的差别意味着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处于市场信息非对称分布中,使得市场交易的一方比中另一方占有更多的信息。”在医疗服务市场中,交易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极易导致道德风险。首先,医生可能出于避免医疗纠纷等考虑,对一些风险较高的病人采取保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其次医生可能利用其优势地位诱导需求。也就是说,病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曲线会被人为地向右上方移动。(图1)消费者将消费超过市场均衡时的最优数量。

3 医疗服务的供给

总结医疗服务的产品特点,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种供给模式:一是由市场供给;二是由政府成立公立医院直接向公民提供低价的医疗服务;三是由政府或者商业保险机构通过医疗保险等方式向医院购买服务。各国在实践中往往将几种模式结合使用。

3.1 市场供给

可以采取这种供给方式的,主要是那部分对于当前社会而言,其外部性尚不足以强到需要政府来进行调控的医疗服务产品,如器官移植等。使每个或者尽可能多数的公民享有低价且高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与允许消费能力更强的群体享受更多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并不矛盾。这部分人群对医疗服务有更高水平的需求,而政府无法当然也没有必要耗费财政支出来进行供给,鼓励私立医院提供差异化的医疗服务不仅有利于减轻公立医院的负担――私立医院排队时间更短,医疗设施更完备,医疗服务种类更丰富,对这些产品有需求的消费者将选择私立医院;还有利于社会总福利的增进。

尽管通常的观点是竞争有利于市场中的主体提高效率,改善产品质量,但我们认为引入私立医院对公立医院的刺激是有限的,这是由公立医院的公共部门属性决定的。

3.2 公立医院供给

英国国民健保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s)是医疗服务由政府直接提供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1)计划性医疗。

独立的市场主体遵循价格机制,以营利为目的,自负盈亏,而公立医院最大的特点在于资金来源于政府税收,收支纳入国家预算,政府根据当地的人口和上年卫生支出等要素决定下一年度的预算额度。这就意味着医院彻底丧失了其作为市场部门的特点,不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作为一个公共部门而存在,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以英国为例,当全国健保制度刚建立的时候,国民健保费用88%由政府支付,患者只需支付挂号费。

由于政府是公立医院的主要出资人,因此政府拥有医院的所有权,即医院属于国家。政策制定者可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的快速实现对医院和医生行为的调控。政府决定医院的数量,甚至公立医院的规模、扩张速度等。医护人员领取国家固定工资,薪资水平高低与提供的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不直接相关。

(2)优势与劣势。

公平性高是由政府直接提供医疗服务最大的优势。由于公立医院不需要考虑成本支出,也不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就不会拒绝市场机制下因购买能力低下而本来会被拒绝的消费者。需要强调的是,公立医院之所以具有极强的公平性优势是建立在“公立”的前提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财政投入是保证公立医院属性的核心条件。

效率低和成本高是免费医疗模式下不可忽视的两大问题。首先,由于医护人员的收益与服务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缺乏提高服务质量的激励,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以各种理由拒绝病人,医疗服务质量低;其次,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价格极低,使得市场供给远远小于需求,排队现象严重,“1971年英国等待住院的患者有60万,1979年达80多万,1989年则增至85万”;再次,患者亦存在道德风险,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于税收,病人并不直接承担相关费用,而在边际效用达到零值之前,人们总是倾向于增加消费数量来增加总效用,因此医疗服务消费者缺乏适度消费的激励,过度开药、超时住院等现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公费医疗时代并不少见。医疗费用膨胀是由此带来的最直接的不良后果,致使财政支出压力极大。“在英国1994-1995年615亿社会保障费用中,国民保健服务方面的投入达到362.92亿英镑,占据整个英国社会保障经费总数的59%。”最后,低价的医疗服务会放大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医生将利用其信息优势地位诱导那些,在公费医疗制度下本就缺乏控制成本激励的消费者。

3.3 购买服务

购买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与医院或医生签订合同,政府“按服务人次”向医生或医院支付费用。“按服务人次”一般适用于初级医疗或门诊医疗,如英国的全科医生制度,就是由政府按注册人数向全科医生支付费用。另一种是引进医疗保险。消费者只需支付购买保险的少量费用,而避免接受医疗服务时的大笔支出。

(1)医疗保险分类。

从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方式看,医疗保险主要分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制度。其中“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用以支付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该模式以德国为代表。与之相较,商业医疗保险模式下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按市场法则由保险公司自由经营,自负盈亏,商业保险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非营利性机构通常由医生和医院联合发起成立,在当地可以享受优惠待遇,如美国的蓝盾(Blue Shield)和蓝十字(Blue Cross)。事实上即使是医疗保险,政府也可以不直接提供相关产品,也就是政府可以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保险而不是直接兴办社会保险事业。

(2)优势与劣势。

首先,引进医疗保险最大的益处在于可以减轻参保人医疗费用的同时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因为即使由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社会医疗保险,仍然以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为主,国家虽然承诺承担最终财务责任,但一般不直接承担费用,或只给予少量补贴。其次,与政府直接供给医疗服务相比,医疗保险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再加上起付线(deductible)、共付比(co-payment)、最高限额(limits and maximums)等费用共担的保险条款,能有效地控制消费者的道德风险,遏制医疗费用膨胀。最后,费用支付方也就是医疗保险提供者,可以利用不同的医疗服务费用支付方式来减少医生的诱导需求行为。目前主要的偿付方式有“按项目付费(FFS)”、“按病种付费(DRGs)”等。

4 结语

虽然医疗服务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属于私人产品范畴,但由于其外部效应未被内部化,因而政府需要介入医疗服务的供给。医疗服务只是诸多产品服务的统称,其外部性有强弱之分,部分医疗服务由市场机制进行调控即可,因此政府介入医疗服务供给的前提是承认医疗服务供给多样化,允许并鼓励私立医院存在和发展。政府供给医疗服务有成立公立医院直接供给和通过医疗保险购买服务两种方式,前者公平性高,后者效率较高,各国在选择模式时需结合具体国情。

参考文献

[1]严妮.公共产品:我国卫生服务分类与服务生产和提供方式的理论分析[J].理论月刊,2014,(5):158161.

[2]Paul A.Samuelson.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4):387398.

[3]兰新让.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定义及评析[J].生产力研究,2012,(8):1112.

[4]苑德宇.西方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研究新近发展――BBV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2):3135.

[5]阳斌.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3437.

[6][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2):4042.

[7]翟丽娜.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对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8][德]欧伯恩德.卫生经济学与卫生政策[M].钟诚译.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1112.

[9]黄恒学.公共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746.

[10]曹煜玲,张君涛,刘建国.医疗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其规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2):101106.

医疗产品市场需求篇5

一、问题的提出

2000年底,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同时,我国仍积极探索与基本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的配套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并着重强调了政府在改革中的责任。目前有关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政府主导论”和“市场主导论”。

“政府主导论”:代英姿(2007)在《试论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路径》一文中认为“政府在居民医疗卫生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医疗服务的融资应以政府为主”;朱铭来、丁继红(2007)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再构建的经济学分析》中强调了“医疗保障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政府必须在此做出较大投入和管理力度”;马维胜(2006)在《医疗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未来出路》中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医师协会建立对医生的第三方监管,利用执照制度约束一生的权力,调整一生的收入分配体制,改变医院的管理方式,最终顺利完成医疗改革。

“市场主导论”:邹至庄(2007)在《中国医疗改革-医疗供给:国营还是民营?》一文中以宿迁市医疗改革为例,说明医疗服务由非政府供给会增加其数量和质量;卢传坚、谢秀丽(2007)在《我国医疗改革的现状》中认为改革的重点放在对初级医疗市场的完善,药品市场的调控和加强第三方购买制度限制供给方需求诱导;王延中、冯立果(2007)在《中国医疗改革何出去》一文中强调“继续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政府必须鼓励医疗服务竞争、打击垄断、维护好市场秩序,并承担起公共卫生和最低层次基本医疗服务的责任”。

市场论和政府论没有真正的把握医疗服务产品的属性,没有对医疗服务产品进行分类分析,也没有对医疗服务产品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并没有解决目前医疗市场存在的诸如看病难、看病贵等根本性问题。因此,笔者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不失为一个新的视角。

二、当前医疗服务市场常见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1.医疗服务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中把公共产品定义为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非排他性是指一个消费者对某一产品消费的同时不能排斥其他消费者的消费;非竞争性是指任何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影响其他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私人产品是个人消费品,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和按照产品付费的特点。通常情况下,私人产品通过市场竞争供给是有效率的,而公共产品的提供则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

医疗市场和产品市场不同,产品市场可以在价格机制的调解下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消费者可以直接从产品中获得效用,具有一定的产品识别能力。在医疗产品市场上,消费者(患者)购买医疗产品时,几乎没有任何识别、选择能力,因此,需要对医疗服务产品进行界定。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可以认为医疗服务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性质,因此,医疗服务产品的属性可以定为不完全公共产品,理由如下:首先,多数医疗产品都不能完全满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其次,政府投资于公共产品性质的医疗产品的财力有限,如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等。再次,有些医疗服务是为了满足某些特定人群的需要,如美容、保健等。最后,某种医疗服务是否采用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取决于效率因素。

2.以药养医模式形成机制的分析

首先,从医院角度分析,由于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补贴不断减少,政府控制下的医疗服务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医生工资水平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多数国有医院出现财政困难。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医院则通过增加药品和检查收入提成补贴的做法增加医院和医生的收入。因此,笔者把医院定性为“准需求方”,真正的需求方则是患者;从医药企业分析,它为了追逐更大的利润必须扩大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显然,医药企业是供给方。这样,极力想扩大市场的供给方和极力想扩大药品数量增加收入的准需求方就会“合谋”,结果就是药价上涨,消费者是“合谋”的承受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由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诱导需求无疑会使需求曲线本身向右移动(这里不是沿着需求曲线移动),供给一定时,结果就是医药费用的上涨。

3.现行体制下的共容利益模型分析

“共容利益”(encompassinginterests)理论由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奥尔森(MancurOlson在《权利与繁荣》一书中提出的。他描述政府权利与私人权力、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具体是:理性的个人和具有凝聚力的某个组织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如果能够获得特定社会所有产出增长额中相当大的部分,同时会因该社会产出的减少而遭受极大的损失,则他们在此社会中便拥有了共容利益。共容利益诱使个人或组织关心全社会的长期稳定增长。如果主体是追求“狭隘利益”的个人或组织,“由于他们只能享有或丧失社会产出增减量中的微不足道的部分,因此,他们对增加社会产出毫无兴趣,仅仅热衷于再分配以寻求该社会产出的更大份额,甚至不惜损害社会福利”。

根据共容利益理论,在医疗市场上,目前的利益模型主体:政府、医药企业和医院三方显然是狭隘利益的追求者。因此,可视这种利益模型为“三方共赢的狭隘共容利益模型”,该模型的存在是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最大的障碍。

(1)政府与医药企业的双赢: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医药企业的利润的增加,上缴的税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从就业角度讲,医药企业的效益好也会减少就业压力,这也进一步促使政府维护医药企业利益的动机。

(2)政府与医院的双赢:政府许可医院、医生收入与医疗服务受益挂钩,这样医院收入增加,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增加了上缴的利润和税收,政府收入增加,进而制定有利有医院的相关政策或对医院的行为采用暧昧态度。

(3)医药企业与医院的双赢:医药企业通过医院的“诱导需求”扩大了药品的销售数量,效益增加,就会出现“寻租”行为即劝说政府维持着这样的局面,同时医院也增加了收入,也想继续维持着这样的局面,利益的统一促使两者行为的高度一致性。

政府、医院、医药企业构成了“铁三角”式的共容利益模型,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的消费者被排挤出这个利益模型,这是医疗改革步履维艰的深层原因。共容利益模型主体错位是该模型最大的缺陷,针对该模型的缺陷,笔者初步建立改进后的共容利益最优模型。该模型将政府置于一个监督者、协调者的角色,同时将患者纳入共同利益模型中。在该模型中政府与医院、患者、医药企业相互作用,实现四方共赢,优化了医疗体系。

三、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对策

1.政府承担起医疗服务产品的供给

在医疗服务领域,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应该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来提供,对非传染病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需要政府进行管制性的干预。这是从效率的角度进行的干预,如果从公平的角度和优先权的设置方面考虑,非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虽然不一定作为公共产品提供,但可以作为社会服务提供。

2.“以药养医”模式的破解

首先,政府应适当提高各等级医生的工资水平,减少他们寻租的动力。其次,改革将医生个人收入与医疗服务收益挂钩的方法,建立科学的医疗工作绩效评价机制。第三,出台相应的监管和惩罚制度,从而约束医疗机构产生的合谋冲动,而这些都基于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

3.最优化共容利益模型的构建

政府作为中间人所要做的就是对医院内部进行有效的改革,破解以药养医模式,并制定相关的监管政策等,在上文中已详述;对患者要加大医疗知识的宣传,鼓励主动监督医院医疗行为,减少用脚投票的成本;对医药企业,主要对药品定价机制和医药企业与医院的交易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

优化后的共容利益模型四方共赢分析:(1)患者与医院实现双赢:医院在政府的监督下,诱导需求得到很好的控制,服务质量和数量会有很大的提高,患者的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健康得到保证,医院也获得了更多的收入。(2)医院与医药企业实现双赢:医药企业通过销售更多的药品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医院由于患者的需求的增多,收入也会增加。(3)政府在协调监管中获益:政府得到了更多的税收和利润收入,减轻了财政负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的压力,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增加等等。这就是共容利益机制主体转变带来的巨大的变化,实现了医疗体系的优化,实现了四方共赢。

四、结论

基于对当前医疗体系中的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分析医疗服务产品的属性、以药养医模式的形成原因和共容利益主体的错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重点是在共容利益机制框架内提出医疗服务体系优化改革的设想。当然,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处在经济转型时期这个特定阶段,转型时期经济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改革的艰难性,具体实现方式和手段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麦克-奥尔森.权力与繁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杨伟民.论医疗服务的公共属性和社会属性[J].社会,2006(2).

[4]魏杰,王韧.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内在特性与改革思路[J].改革,2006(3).

[5]朱生伟.供给诱导需求:医疗改革中被忽视的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

[6]马维胜.医疗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未来出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6(4).

[7]谢子远,鞠芳辉,郑长娟.“第三方购买”:医疗服务市场化改革的路径选择及其经济学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

医疗产品市场需求篇6

据了解,中国报销型商业保险的市场规模目前还很小。尽管中国各大寿险公司纷纷推出重大疾病保险,但提供报销型医疗保险的为数甚少。毋庸置疑,中国寿险市场的盈利性远远胜过医疗保险市场。

但是,想要在方兴未艾的中国报销型医疗保险市场占得先机,该报告指出,保险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吸引潜在的富裕阶层和中产阶层客户来购买他们的产品,以及在产品运营过程中实现盈利。波士顿咨询公司认为,商业保险公司必须培养或强化六大关键能力,分别是高级客户细分、差异化主张和产品设计、渠道开发和拓展、高效理赔和运营管理、构建医院和医疗保健服务商网络以及健康管理。

2016年8月,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正式了一份小型研报《报销型医疗保险的困局、挑战和变革条件》,从报销型保险的困境、私立医院无法支持报销型保险、单病种保险的谬论、个险市场的高风险和整合医疗模式的困境等五个方面对目前报销型商业医疗保险市场上作出了简要的分析。该报告指出,作为中国报销型产品市场大部分的企业企补产品,并没有太高的保障上的实际价值,保险公司在价格战、对服务方监督机制缺乏的大环境下,只能被动理赔,能够提供价值保障的空间很小。

报销型医疗保险的困局

1、报销型医疗保险的现状

2015年中国健康险总保费达到了2411亿元,年增速达到52%,虽然中国健康险增速明显超过寿险和意外险,但这并不代表商业健康险发展带来了保障上的提升。

中国健康险市场最主要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定额赔付类产品,主要是重疾险。根据Latitude Health的数据,这部分产品占健康险市场保费的53%左右。另一类是企业医保补充保险,也就是通常说的企业企补产品,占市场的40%。剩下大约7%则是中高端医疗险。

虽然企补产品和中高端医疗险都属于报销型产品,但前者并不能从实际意义上提供有价值的保障。企业企补产品属于小额+相对高频的产品,其发展现状的特征有三点。第一,这类产品的保障非常有限,保额通常在2~3万上下,这样的保障对用户来说补充的作用非常有限。由于企补产品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产品雷同非常明显,各家保险公司之间的价格战非常严重,靠低价争抢客户非常明显,再加上对医疗服务方缺乏控制,只是被动理赔,企补产品的利润空间极小。在这样的价格战背景下,企补产品没有太大的保障提升空间。

第二,虽然用户在日常门诊上可以获得报销,也就是相对高频的接触,但事实上这种高频的医疗需求并不是用户对医疗风险担忧的核心点。高频日常医疗服务并不对用户构成灾难性威胁,在医保保障下一大部分可以覆盖,这也正是医保广覆盖的特征。对用户来说没有太大的财务风险和忧虑,因此价值不大。

第三,由于产品保障有限,这类企补产品无法保障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类产品的用户大部分情况下和仅拥有医保保障的用户在获得的服务上是一样的,在公立医院就诊,服务体验并没有得到提升。虽然有部分升级产品覆盖了公立医院VIP服务,但由于产品的价格战问题和保障局限,大部分产品设置了严格的VIP门诊天花板,通常是每次就诊赔付金额300元左右,并不能给真正想去VIP部门就诊的用户提供实际保障。

总结来看,作为中国报销型产品市场大部分的企业企补产品,并没有太高的保障上的实际价值,保险公司在价格战、对服务方监督机制缺乏的大环境下,只能被动理赔,能够提供价值保障的空间很小。

在我们今年进行的对1012名有效个人用户的调研中,51%用户认为企业现在提供的以企补产品为主的团体商业保险并不满意,表示“没什么用”、“作用有限”或“保险公司服务不好”。而用户在最希望企业为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上,明显表现出对报销型中高端医疗险的需求,而对医保补充产品的需求并没有那么高。参与调研的用户有85%购买了个人商业保险,61%的用户还有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商业保险,超过半数的家庭收入在10万到30万之间。

而在目前的报销型产品市场上,只有剩下的7%左右是真正能够提供较高价值保障的报销型产品。这一市场目前只有大约几十亿元,大部分是保费较高的高端医疗险,这部分产品从外籍人士起家,现在逐渐扩展到本土富裕人群,但由于价格因素和就医网络偏重国际医疗网络以及昂贵私立医院,在消费者中的可承受能力非常有限,企业也无法为员工大幅增加预算来购买这类产品,因此发展有很大瓶颈,难以成为市场主流,未来也没有办法成为健康险的主力。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普适性强,真正能让中国市场上的广大用户获得除了医保之外的医疗保障的产品还没有真正出现,目前的报销型市场难以成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主力。

2、真正的保障型产品远未开场的原因

中国能够支撑有报销型健康险发展的土壤还很薄弱。中国的医保方向是普适性,先保证广度,再考虑深度。这种广覆盖的原则下,商业保险可能生存的空间就是在医保无法覆盖的地方提供额外保障,以及提供体制内医疗服务所无法提供的差异化服务。在这种土壤下,商业化运作本身就是补充的形式,但目前缺乏推动消费者或企业购买的动力――税收上的优惠。比方说,中国其实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主,他们游离在医保外或给自己缴纳医保的水平很低,不能保障他们和其家庭的医疗风险。但税收方面优惠的土壤还不具备,因此很难给这些人动力去购买补充保险。 因此,缺乏良好的土壤给予购买者动力,保障型的健康险很难真正发展起来。

第二,中国的健康险的团险市场还很薄弱,缺乏推动力。团险比个险容易控制风险以及防范逆选择,一个成熟的团险市场意味着需要成熟的渠道和专业的销售人员去销售产品。这种渠道相比电话、银保、个人人、网络等手段更为专业,可以销售更为复杂的产品(如全方位保障产品),而不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出售的大部分简单局限的产品。正因为中国缺乏成熟保障产品的根基,而且对企业端购买保险作为福利的支持土壤也很弱,所以整体才没有出现成熟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以至于整体健康险的大方向仍然往风险较高的个险在发展。

最后,健康险在目前的医疗大环境里只能重产品,后端的服务很难真正跟上发挥作用。这背后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的医院相对商业支付方处于绝对的优势,并不存在需要从商业保险带客流的问题。即便是公立医院的VIP部门也已经非常拥挤,从高端医疗保险带量并不是他们首要的考虑。第二,中国公立体系内的医疗服务定价被严重低估,低服务费无法支撑医生的薪酬,因此整个体系转向从药品获利。这种定价长期已经在用户心中植根,用户愿意为药品付钱而不是服务,因此体制外以诊金为核心的服务模式还没有发展起来,缺乏这样体制外的医疗服务市场也导致商业保险没有找到真正能有效帮助其控制费用的服务方,而体制内的机构和商业保险无论信息还是服务上都是不通的,商业保险没有办法形成其影响力。

3、未来的报销型医疗险市场格局可能发生巨变

由此看来,分析报销型健康险市场潜力以及预测未来的核心要素是,不能从现在的情况去推断未来,也不能从目前企补产品的市场规模之大来推断未来的发展。企补市场因为保障能力有限,不能成为未来团险的主流,未来这一市场可能发生巨变,而导致这种巨变的是劳动力人口的下降以及年轻人群的医疗需求变化。

未来企业将面对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市场,而劳动人口在不断减少。中国从1979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之后导致一代出生人口减少,而这批1979年到2004年出生的独生子女恰是现在以及未来十年内工作的主力军,这批人的人口数量已经比1979年之前出生的人口大量减少,企业要争取优秀的人才,就必须提升各方面的待遇以及工作发展空间。

第二,企业将面对的人才将有与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人才完全不一样的需求。他们对工作生活平衡、职业发展、雇主对员工的尊重、企业文化、自身健康有更高的要求。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白领职员上,也体现在年轻一代的蓝领工人和一些低收入人群上。他们对牺牲健康换取报酬的意愿会很低。因此,企业将在工作环境环保、员工健康、职业病防治、工作安全以及员工健康、压力管理上投入更多才能让新一代的员工满意。

第三,企业将面对经济的不稳定以及经济危机风险。一些企业可能面临生死存亡,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以及需要更大发展的企业会发现他们面对一个挑战更大的市场,90年代伊始打开市场空白实现高速发展的历史将不复存在,企业将通过自身的人才储备以及适合市场的战略来获得成功,在这种情况下,用高福利吸引人才就会变得极为关键。

最后,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员工福利的重要性,将推动市场形成羊群效应。因为当员工把标准化的福利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在更换工作的时候也会将类似福利作为要求,这将迫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增加员工福利的投入。同时,由于年轻人群对就医体验、服务流程以及服务价值的要求,目前的低保障、无法提供价值服务的企业企补产品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高端医疗险又价格太高,不具备普适性。

因此市场会有机会让真正适合企业员工的中端产品出现并发展,而这一市场发展起来之前,报销型市场可能会经历一个发展困难,速度变慢,甚至萎缩的过程,在找到真正的产品需求点之后,才重新开始发展。

目前的私立医院发展根本无法支持报销型保险

中国目前的私立医疗体系并不能支持报销型保险的发展。在医院市场,虽然私立医院在数量上和公立医院接近1:1,但在就诊量上,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却是7:1。大部分私立医院技术和医资力量都较弱,真正有实力的不多。同时,在支付方式上,私立医院中的大部分走的是医保支付路线,在医保环境下的低服务费导致医院很难从服务上获得主要收入,以药养医的情况无法避免。在这样的收费体系下,要和商业保险匹配的可能性很小,没有办法以费用控制为核心去运营。因此,这些私立医院中的绝大部分无法和商业保险结合起来,成为有价值的医疗服务网络。

在诊所市场,虽然中国的诊所85%是私立的,但平均每日服务量只有11人,是基础医疗板块中最低的,远低于社区卫生中心225人次的日均门诊量。在中国的19万家诊所中,除去牙科诊所和中医诊所,有一大部分是单科私人诊所,技术条件差,医师力量弱,市场公信力差,一直非常边缘化在发展。这样的诊所市场不可能与商业保险结合,成为其医疗网络。

从服务方的角度来看,能够为商业保险提供有价值的服务的私立医院和诊所都还没有成熟,价值型的门诊部虽然正在发展新建,但数量极少,不能撑起一个医疗网络。因此,目前远远缺乏私立医疗机构来作为商业保险发展的必要条件。

单病种保险的谬论

保险的本质是风险分摊,通过一个风险可以被平均的池,将整体的风险降低。这一原则体现在医疗险、意外险等多种产品上。而自动选择一个风险集中的人群,如糖尿病患病者,运动人群,有违保险的本质,或者说更类似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产品销售噱头,而不是提供保障、控制风险的有价值的保险方式,严格上讲,这类产品和赏月险之类的营销类产品类似,不能称为真正的保险。

以糖尿病为例,从道德风险上来看,越到后期、疾病风险越高的用户越有可能购买这类产品,糖尿病的发展是有时间性的,根据个人的病龄和疾病发展速度,每个人的风险是不一样的。而由于保险公司免体检,或者在一定保额的产品下免体检,根本不能事先筛查出这类风险。在这一层面上,糖尿病保险的设计人为集中了风险。

相比而言,同为定额赔付产品的重疾险虽然保的也是某一类小概率疾病,但购买的人群是风险分散的,而且无法预测小概率疾病发生的时间和可能性高低。但糖尿病产品不一样,同样是糖尿病患者,发展程度不一样,年龄、患病时间长短不一样,血糖控制效果不一样,这些都可以看出来,因此他们最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某一类人身上风险更高。市场上糖尿病产品的保障时间有1年、5年、10年、20年不等。由于糖尿病发展的渐进性,从常理上推断,初患者、血糖尚能控制的患者购买这类产品的意愿度会很低,治疗中体现出疾病发展较快、越到后期的患者才会更感受到并发症的可能性。糖尿病产品的设计(先排除有没有可能销售出去)人为集中了风险,只不过这种风险的体现出来所需的时间比一般的赔付型产品(看病后马上理赔)要长一些。

而针对运动人群的保险产品也将面临同样的错误。运动人群在外伤上的概率更高,如果为其定制保险产品,越是运动较多,有外伤史的人群越有动力投保,而在运动群体上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外科开支多,导致理赔率高。如果在保险产品的设计和营销上专门针对这一类人群,将有可能集中风险,导致亏损。

个险市场的高风险

对于保险来说,个险是一个高风险市场,即便中国有增长中的高净值人群,而且对健康保障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个险市场的逆风险极高,从目前中高端个险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道德风险让这一市场的亏损风险极高。从美国的个险经验来看同样如此。同时,个险市场的需求虽然存在,但符合普适性又能够在目前中国的商业支付方对服务方缺乏控制能力的环境下,能够抵抗医疗滥用风险的产品很难生存。从我们的调研数据来看,在家庭年收入30万到60万的群体中,有一半用户表示每年在健康险上花费的意愿在1000到6000元之间。而家庭年收入在60万到100万的群体,40%愿意每年在健康险上花费6000元到15000元。再加上个人购买保险的心态与团险不同,也就是买了就要用足,更加容易造成医疗滥用。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如果要将服务网络拓展到公立医院普通门诊之外,涵盖公立医院VIP或者部分私立医院,这一价格在个险上很难支撑保险公司的运营。

同时,需求的意愿并不等于支付意愿。中国的中产阶级近年来负债率增高,实际可用于消费和风险防控的收入并不多,消费能力被挤压得非常厉害。而保险市场因为用户教育还很不成熟,对保险和保障的认知度不够,尤其是对未发生的风险防范的意识不成熟,这一市场的需求很难转化为支付和购买。

整合医疗模式的困境

商业保险无法对医疗服务方施加影响并进行医疗控费面临种种实际问题,比如,商业保险一直无法解决过度医疗、欺诈、不合理治疗造成的医疗浪费。现阶段商业保险的客户量较小,而服务方处于绝对的量的优势,无论是议价还是支付规则上,最终只能从用户的行为和风险管理上进行干预,没有办法影响到医疗服务方的行为。

因此,近年来不少商业保险公司选择了自己进入服务方,已经有不少保险公司踏出了收购医院这一步。一些保险公司在全国各地直接收购医院,试图在未来形成支付加服务的闭环。但这条路在中国面临行政瓶颈、医疗资源分散、资金要求高、整合难度大等困境,实行起来非常困难。

首要的挑战来自于收购本身。优质的服务方大部分都在体制内,而体制内好的服务方很难被收购。目前保险公司进入服务方大多瞄准收购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进入体制内医院的困难是多方面的。一是真正好的服务方太大而且从行政层面看是不太可能走出体制的,因此最有可能被民营资本收购的医院大都是二流医院,而且二三级城市的收购难度要低一些。但这些医疗机构的地理位置与商业保险的用户并不匹配。现阶段商业保险发展起来的仍然是一线城市市场,要在这些地区要进行服务方收购是非常困难的。

同时,收购医院极耗资金且需要长时间运营和管理革新才能让医院的服务获得价值提升,尤其是从体制内转轨过来的医院,面临人员安置、薪酬福利待遇、成本控制等多重难题,没有三到五年是无法完成改革并体现效果的。因此,保险公司即便具备雄厚资近收购这些医院,之后的管理和改革也会耗时耗力。

第二,整合保险和医疗服务的前提是群聚效应,也就是在某一个地区(比如凯撒医疗在加州)密集拥有医疗服务机构,这样才能在这一地区产生市场影响力,控制这一地区的医疗服务,并达到紧密监督医疗机构做好医疗控费的效果。

但是,中国的各地差异性很大,收购医院的难度和所费金额也很不一样,如果紧盯大医院而进行全国撒网,最终得到的服务方将散落在各个地区,无法形成群聚效应,耗费大量资金和时间却没有办法将资源整合到一起。

此外,基于中国病人对规模的信任,大医院在吸引客流上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控制费用、提高服务效率、增加服务体验并不是规模能够做到的,恰恰相反,规模越大的医院,行政管理的成本越高,在当下缺乏医疗分级服务的环境下,大医院没有办法提供很好的服务体验。因此,在这一点上,从收购大医院切入整合医疗并不符合保险公司控制费用、为会员提供更好医疗服务的定位。

第三,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提供可选择性是非常关键的,虽然可以在赔付比例和自付规则上引导用户前往某一些医疗机构,但提供开放式的医院网络作为灵活选择仍然是必要的。在中国这样地域差别很大且用户需求不一的市场里,封闭的操作模式并不可取,即便是凯撒医疗在加州拥有了很强的自有医院,其医疗网络仍然是开放式的,在其他地区也采取了紧密合作的模式。

医疗产品市场需求篇7

中图分类号:R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8)01-0008-05

一、引 言

一个市场的竞争程度,取决于价格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在不同企业产品之间的选择。当一个行业中的企业家数比较多时,降价的企业可以从较多的竞争对手那里争得顾客,而提价的企业也更容易流失顾客。因此,在一般的行业中,市场的竞争程度随着行业中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增强,并导致行业价格水平降低。然而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增加医院的数量和取消行业进入限制等办法并不能有效地降低价格水平。根本的原因在于,患者在就医之前无法获知所要接受的医疗服务的价格,事后也无法比较不同医院提供同类医疗服务的价格,因此,医院的价格变化难以影响其市场份额的变化,从而降低了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性,导致过高的价格水平。

为了控制医疗服务过高的价格水平,许多国家的主要做法是引入医患之外的第三方力量来克服医患之间的知识和信息不对称性,从而削弱医院或医生的市场势力。典型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借助于市场力量,例如用营利性的医疗保险公司来制衡医院和医生的行为;二是借助于政府力量,例如用非营利性的政府监管来约束医院或医生的行为。无论是利用市场的力量还是利用政府的力量,都有很高的制度和运行成本。

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正值模式选择的关键时期,能否建立一个既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的内在竞争机制,又能够避免或减少第三方力量介入的高额成本的医疗服务市场,是我们目前关心的紧迫问题。本文指出,现代电子信息和数据处理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可能性,只要能够建立一个收集和处理医院的价格和质量信息的公共平台,患者就可以在就医之前依据这些信息做出就医的选择。这些关于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的信息足以在极大的程度上提高医院之间的竞争性,使我们有可能建立一个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具有更高效率的医疗卫生体制。

二、市场的竞争性及其决定因素

一个行业的竞争性是强还是弱,是通过价格变化对于企业产品需求的影响大小表现出来的。把价格变化对于企业产品需求的影响分解为两种效应:一种是需求法则效应,即价格变化对于企业原有市场份额内的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另一种是行业竞争效应,即价格变化对于消费者在不同企业的产品之间选择的影响。把价格变化对于需求的影响分解为需求法则效应和行业竞争效应的思想,与张伯伦(Chamberlin)关于垄断竞争市场的双需求曲线的思想是一致的(莫瑞斯,2001)。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的逻辑如图1所示:dd曲线代表行业中其他企业价格保持不变条件下所考察的企业产品的需求曲线;DD曲线代表行业中所有企业都采取一致的价格变化条件下所考察的企业产品的需求曲线。由于价格变化是一致的,所以DD曲线预示行业中企业各自的市场份额保持不变,它描述的是需求法则效应。举例来说,当企业的产品价格由图1中的p降到p1时,需求法则效应对应的需求增加为qq1,行业竞争效应对应的需求增加为q1q2。

企业的价格决策由dd曲线决定,而dd曲线的形态由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决定。当企业的产品需求对其价格变化很敏感时,表示不同的企业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很强,dd曲线平坦,行业竞争效应强,价格也定得低。考虑一种极端的情形:当一个企业的价格变化不影响顾客在不同企业产品之间的选择时,企业的需求变化只有需求法则效应成分,dd曲线与DD曲线重合。这种极端情形的结果是,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都如同在一个相对隔离的局部市场上,每个企业都面对由DD曲线描述的市场需求。这时,企业的最优定价就是在其局部市场上的垄断价格,整个行业将处于垄断的价格水平。在这种极端的情形下,企业之间其实是没有竞争的,用取消行业进入限制的办法来降低价格水平也是没有作用的。当然,实际情况一般达不到这里所说的极端情形。不过,整个行业的价格水平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性是密切关联的。下面我们来深入考察影响市场竞争性的因素。

影响市场竞争性的因素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来考察。在空间维度上,影响竞争性的因素有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性能、质量、位置等;在时间维度上,影响竞争性的因素是消费者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来获得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性能、质量、位置等方面的信息。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这两方面的因素,对于市场竞争性的影响是同样重要的。比方说,即便行业中所有企业的产品都是完全一样的,只要消费者难以获得各个企业产品的价格信息,市场的竞争性仍然会很弱,甚至还不如一个产品差异较大而价格信息比较透明的市场。

在关于企业价格决策的分析中,人们很少关心价格和质量信息的传播对于市场竞争性的影响,其原因或许是在一般的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价格信息的获得不成为一个问题。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价格搜寻理论就是一个重要的例子。依据价格搜寻理论,消费者事前不知道各个产品的具体价格信息,只知道价格的分布,然后在市场上搜寻,通过比较继续搜寻价格信息的预期收益和搜寻成本来决定是否购买眼下遇到的商品。价格搜寻理论把价格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不过,它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当消费者遇到一种商品时,在购买之前就能够知道该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显然,这还不足以刻画医疗服务市场的情形。

三、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特殊性

医疗服务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价格和质量信息的事前不可知性和事后不可比性。当一个患者看病时,因为患者个体的差异性以及医疗服务效果的不确定性,患者是无法知道将要接受的医疗服务的价格的,甚至连所要接受的医疗服务的质量也不知道。不仅如此,就连医生也不能事先确定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即便医院或医生提供的每一个单项服务的价格都是确定的,也会因为不能事前确定治愈患者最终需要的医疗服务的数量而导致总的看病费用的不确定性。当疾病治愈后,患者虽然已经获得了所在医院的价格和质量信息,但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和医疗服务的不可重复性,获得的事后价格和质量信息一般也不能与其他医院或医生提供的相同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进行对比,以确定价格和质量之间的相对差异。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信息的事前不可知性和事后不可比性,使得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信息难以在患者之间扩散,并影响患者在就医之前对于医院的选择。

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信息难以在患者之间扩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获得信息的特殊方式。一个患者要在就医之前获得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信息,只能通过与有相同患病经历的患者面对面的交流来实现,而不能通过到各家医院咨询来达到目的。原因可能是医院的数目较多以致咨询成本过高,也可能是医院不愿意说真话以致得到的价格和质量信息不可信,还可能是获得的价格和质量信息虽然可信,但它们类似统计资料,以致患者缺乏相应的统计知识来确定价格和质量差异的可置信度。总之,患者试图在就医之前获得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信息,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信息在患者之间扩散得过慢,以至于形成了显著不同于其他商品或服务市场的竞争特征。

严格地说,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信息在患者之间扩散是一个时间过程。当一个医院改变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时,考察的时间越短,价格和质量变化的信息就越不容易在患者群体中扩散。新来的患者一般是通过与以往患者的面对面交流来获得信息的,因此,当考察的时间不长时,一个医院改变其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对其市场份额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或者说,在短期,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变化只有需求法则效应在起作用,医院的需求由图1中的DD曲线来描述。当考察的时间较长时,价格和质量变化的信息有可能在较大的范围内扩散(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从而会影响到新的患者的就医选择,行业竞争效应开始显现,医院的需求由图1中的dd曲线来描述。

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行为不能用典型的市场结构来刻画。除去少数专科医院形成的垄断或寡头市场结构之外,一般认为,医疗服务市场属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这个说法值得商榷。我们可以从决策时间的角度来理解图1的垄断竞争理论:dd曲线描述的是“短期”需求,表示竞争对手尚未来得及对所考察企业的价格变化做出反应;而DD曲线描述的是“长期”需求,表示竞争对手能够对所考察企业的价格变化做出反应。价格决策属于“短期”决策,所以对企业价格决策起作用的是dd曲线。在医疗服务市场上,对医院的短期价格决策起作用的恰恰不是dd曲线,而是DD曲线。当考察的时间足够长时,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信息将可能影响患者在不同的医院之间的选择,这正是dd曲线描述的情形,参见图2。与图1的一般的垄断竞争市场对比,在成本函数相同的条件下,达到行业进入退出均衡时,图2所示的情形对应较高的价格水平。

医疗服务市场竞争行为的另一个特点是价格水平与市场结构的无关性。反垄断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行业绩效,这就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构架的基本思想。不过,对其他行业行之有效的反垄断政策对于医疗卫生行业却难以发挥作用。原因是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医院之间“天然”缺乏竞争性,这一特征割断了“结构―行为―绩效”的链条。按照一般的观点,只要能够消除行业的进入限制,就能够有效地遏制行业的价格水平。这个见解对于医疗服务行业的有效性是值得商榷的。行业自由进入的结果是行业中的企业无法获得大于零的经济利润,这一点总是成立的,医疗卫生行业也不会例外。不过,医疗卫生行业没有超额利润的状态可以表现为医院的服务能力利用不足,以致平均成本提高。在图2中,DD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表示医院的经济利润为零,但却对应于一个更高的价格水平。

四、遏制医疗服务高价格的办法和代价

如何控制过高的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和医疗卫生支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各国的实践中,通行的做法是在医患双方之外,引入第三方力量来制约具有信息优势和市场势力的医院或医生的行为(顾昕,2005;葛恒云,2006;刘晓莺,2005)。典型的模式有两种:一个是利用市场制衡机制,例如,由营利性的医疗保险公司来监督医院或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的合理性,以美国模式最具代表性;一个是利用政府监控机制,例如,由政府的卫生管理部门对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实行监督和控制,以英国模式最具代表性。无论是营利性的医疗保险公司还是非营利性的政府医疗管理部门,它们都具有相关的医疗卫生的专业知识和讨价还价的市场力量,足以与医院或医生处于对等的地位。

无论是利用市场制衡机制还是利用政府监控机制,它们都有很高的制度成本。利用市场制衡机制的成本主要有:(1)医疗保险公司监督和检查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质量的合理性的成本;(2)医疗保险公司用于防范投保者道德风险的成本;(3)因收入水平较低而无力投保的患者仍然要由政府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障,以及由此而来的市场保险与政府保障之间的协调成本。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所有医疗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和利润都最终由患者承担,因此,利用市场制衡机制来遏制医疗服务的高价格的社会总成本是很高的。

利用政府监控机制的成本主要有:(1)政府设立的监督、控制医疗服务市场的管理成本;(2)因、寻租腐败、特殊利益集团控制等引起的政府失灵的成本;(3)政府监控条件下的医疗服务市场在质量上通常具有一致性的特点,这种较少差异的医疗服务很难满足医疗服务市场的多样化需要,由此导致的间接成本。另外,从原则上说,虽然没有办法能够证明政府一定管不好一件事情,但是从以往的计划经济的历史来看,把管好医疗服务市场的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将是最大的冒险。

五、建立高度竞争性的医疗服务市场的办法

有没有办法既能够提高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性,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能够避开第三方力量直接介入的高额成本?这是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改革关心的问题之一。依据前文的分析,提高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性的关键在于,患者能否在做出就医的决策之前获得有关的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信息。

我们以为,最有效的办法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建立提供医疗服务信息的公共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统计技术收集并处理各家医院的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信息,并向社会公众提供。这种做法的作用有两点:其一,患者虽然不可能事先知道自己看病的具体费用和质量,但却可以事先获得不同医院看病的预期费用和预期质量,并依据这些信息在医院之间做出选择,这将极大地提高医院之间的竞争性;其二,医院的所有收费和质量信息都会有连续记录,这种累积效应是对医院短期行为的最有效的约束。如果政府的卫生管理部门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现在看起来最缺乏竞争的医疗服务行业,在将来会成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医疗服务行业价格水平过高的问题。

当然,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操作起来也要困难得多。比方说,政府有关部门选择什么样的指标来表述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信息?一方面,指标要尽可能减少二义性,使医院方面操作简单,并能够较好地防止提供虚假数据;另一方面,指标要尽可能简单,使外行的患者也能够看得懂。但不论实际操作起来会有什么样的困难,由政府提供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信息,而不直接干预医疗服务市场的改革方向应该是正确的。

六、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启示

从市场竞争性的视角分析医疗服务市场的问题,对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至少有以下三点启示:

其一,在理论上,可以为医疗服务的价格水平与市场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见解。依据本文的分析,简单地将医疗服务的价格水平与市场化联系在一起是不恰当的。当一个患者无法在就医之前获得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信息时,一个完全自由的医疗服务市场可以是一个最糟糕的市场,还不如一个引入第三方力量来制约医院或医生行为的市场。同样,要是能够建立一个有效的提供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信息的公共平台,那么即便是一个没有干预的完全自由的医疗服务市场,也可以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竞争性的和价格水平甚低的市场。脱离对于市场竞争性的具体分析来笼统地讨论市场化与医疗服务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是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的。

其二,在实践上,可以为医疗体制改革应该从何处入手提供一种思路。依据本文的分析,医疗服务行业之所以会有许多其他竞争性行业没有的弊端,关键在于市场的竞争性太低。作为一个应用例子,我们来分析应该如何解决药品回扣的问题。

药品回扣是一种反市场需求竞争结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定药品的竞争价格应该为1元,再假定各个制药企业的药品满足需求法则,即降价能够扩大需求而提价会减少需求。现在,一个企业把药品的价格提高到10元,其中增加的那9元用于回扣,这个药厂的实际收入还是1元钱。可是提价企业的药品需求反而扩大了。药品回扣经营的结果是,高价格增加需求,低价格减少需求。

针对药品回扣问题,我们尝试过许多治理办法。例如,将药品回扣归之为行贿受贿的法治手段,规定药品采购必须使用统一招标投标办法的行政手段,开设平价药店来引入竞争的经济手段等。实践表明,这些办法的收效并不大,药品市场的竞争仍然要在医生的最终处方环节上通过回扣一决胜负。治理药品回扣问题的一个经典办法是严格的医药分离,它割断了医生通过开药而获得回扣利益的途径。不过,严格的医药分离也是有代价的。对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主要问题有:(1)转变医院以药养医的模式至少在短时间内会给医院的经营带来较大的冲击;(2)患者看病后不能直接取药,多少带来一些不方便;(3)制药企业可以尝试新的间接回扣方法,最终增加社会的监督和管理成本。

解决药品回扣问题的最根本的办法是提高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性。药品价格是构成医疗服务价格的重要成分,要是高的药品价格直接影响医院的市场份额,医院自己就会想方设法降低药品的价格,甚至不惜绕开所有流通环节直接到药厂进药。药品回扣现象的根源在于医院之间的竞争性太弱,就如同我们从来也不用担心衣服上的扣子会有回扣而提高了衣服的价格一样。

其三,为在我国建立一个更具有效率的医疗卫生体制提供思路。我们目前遏制医疗服务过高价格的主要办法,是控制各项检查、服务和药品的价格上限,这种限价做法的效率是非常低的。首先,它不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看病的总费用,因为医院或医生可以通过提供更多数量的医疗服务来达到提高收益的目的。其次,过度医疗导致资源实实在在的浪费和药品滥用。最后,政府还是要回过头来设法对医疗服务的价格总额进行控制,它又反过来造成对医疗服务市场资源配置的进一步扭曲。

我国的大多数医疗服务市场都显示出很弱的市场竞争性,原因是我们没有一个能够有效制约医院或医生的市场势力的第三方力量。不同于发达国家,我们还没有一个覆盖面宽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医疗保险机构体系,也没有一个建立在广泛社会医疗保障基础上的有效的政府监控机构,这使得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体制的效率还不如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不过,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体制虽然问题重重,却没有背上高福利制度的历史包袱。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反而提供了一个机遇,只要有一个明确的改革思路,完全有可能避免美国模式的市场制衡成本和英国模式的政府监控成本,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更有效率的医疗卫生体制。

参考文献:

葛恒云. 2006. 国外医疗卫生体制的建构及其启示[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

顾昕. 2005. 全球医疗体制改革大趋势[J]. 中国社会科学(6).

刘晓莺. 2005. 发达国家医疗体制及保障制度述评[J]. 理论探索(6).

莫瑞斯. 2001. 产业经济学与组织上册[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1-21.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 Market and HealthSystem Reform

SUN Luoping

医疗产品市场需求篇8

1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现状

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到2000年底,全国医疗器械行业产值已突破500亿元,医疗器械工业企业5 700多家,生产品种达5 000多个,已能够生产部分高科技产品如CT、核磁共振、彩超、γ刀等。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含量不高,不少核心技术仍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而且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不足2%。

由于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经济发展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逐步老龄化,医疗服务需求升级,促进了医疗消费的增长和医疗器械的需求; ②医院信息化引发了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引发了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③国家政策变化带动医疗器械需求增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逐步降低了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是医院减少对药品收入依赖程度的重要途径,由此产生的对中高档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构成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一个持续动力;④加入WTO 后,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外向度加大,加入国际市场的空间更为广阔;⑤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促进医疗器械消费的增加,我国现有医疗机构总数达17.5万家,其中县级以上的医院只有1.3万家,医疗仪器设备的水平较差,亟待提高,这给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断扩大,但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技术水平仅处于中、低档,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竞争能力较差。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前50名企业中,合资、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在50%以上,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主力军。我国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技术总体水平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2 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因素

2.1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2 技术因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产品可靠性差、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即使是中低档医疗器械产品,我们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呼吸机为例,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仅200h左右,而国外产品高达3 000h。另外,当今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被仿制的可能性大为减小,竞争壁垒大大提高。总之,相对低下的技术水平,削弱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力,极大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2.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这些都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3 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3.1 国家政策扶持和保护

产业的快速发展,有赖于产业政策的助推器作用,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政策中还存在着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①国家制定一些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欧洲和日本的医疗器械行业是作为福利行业进行扶持的,我国可以借鉴参考;②要在政府采购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扶持。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国内医疗器械产品;③建立和健全医疗器械方面的标准认证体系,加强认证力度,争取早日与国际标准接轨;④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面广量大的医疗器械作为发展重点,通过调整医疗器械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鼓励企业联合兼并,实现规模经济,以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⑤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目前状况下,单个企业无论是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难以完成大规模的研发,政府需要在科研基金上倾斜。

3.2 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的提高

企业要在强化研发能力、提高营销水平、调整产品结构、重视质量管理以及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多作努力,增强自身实力。这是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1)强化研发能力。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严重缺乏研发和规模生产实力。因此,强化研发能力,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当务之急。

(2)提高营销水平。在与国际龙头企业的竞争中,本土化的直销将成为国内企业的优势,而诚信度低、网络脆弱的模式则是进口产品市场营销的软肋。因此,发挥直销优势,重视名牌效应,提高营销水平,是国内企业赢得竞争的有力武器。

(3)调整产品结构。优先发展经济实用的、高质量的中低档产品,不能片面强调高、精、尖产品,而应综合考虑疗效好、质量可靠、成本低的产品。要开展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医疗产品市场需求篇9

一、中国医改

2008年10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通过了医改方案,从而正式拉开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幕。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正式拉开了新一轮医改的大幕。新医改方案明确了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并重点建设四大“支柱”,包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医疗机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医改政策正向纵深发展。政府持续加大投入以确保全民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也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民众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随着政府医改投入的大量增加,医疗器械、普通药物和医药商业等领域将会有较大的增量,其中医疗器械行业将率先受惠于新医改,医疗器械市场将会有较大的扩容。

二、中国医疗器械产业

《2015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蓝皮书》 显示,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市场潜力巨大。2015年全国医疗器械销售规模约3080亿元,15年间增长约18倍。但2015年的药械消费比为1:0.33,远低于1:0.7的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的1.02:1的水平。

在新医改的政策推动下,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但从产业发展来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目前规模较小、技术较为落后,在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急需雄厚的技术支持,并按照医疗机构的临床需求进行大量的自主创新研发。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企业要从培育并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调整业务范围,打造新的增长点,制定明晰的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形成竞争对手无法摹仿的持续竞争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应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医疗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根据中国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际提出研发思路,开发适宜的技术,既能保持新产品的技术含量,又可以降低价格,研发真正适合中国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的产品。企业应该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医疗器械产业。充分发挥大学、科研院所的技术开发优势,主动吸收临床医生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了解临床的需求,加快研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国际合作的机遇

新医改政策为中国医疗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供了众多的国际合作的机会。

(一)医疗保健领域的市场机会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健市场。2010年12月,中国政府公布了旨在鼓励私营医疗机构发展的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医疗机构,对外国资本的限制也已经放宽。2011年1月,更是允许外资100%投资开办医疗机构。医疗保健行业是中国经济中的最后向外国投资开放的领域,其发展机会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也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趋势非常明显,中国50岁以上的人口到2020年将达到40.2%,老年人护理市场前景巨大。护士的培训和私人护士的需求十分巨大。另外在牙科服务、康复和产前护理等领域,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国已出现一大批充满活力的中产阶层,他们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和尊严,需要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而目前中国医疗保健市场并不成熟,在这一领域拥有技术和品牌的国际企业将会有良好的机会。

(二)国际医疗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机会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医疗器械市场,中国因素成为国际企业不可忽视的发展动力。很多医疗器械跨国更是积极考虑如何参与到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中来并从中获利,并积极拓展在中国建设核心的业务能力。

对于国外的医疗器械创业者、投资者,怎样参与到中国的医疗行业中来,有着多种合作方式。比如国际企业可以通过与国内企业的合作来拓展其在中国的发展,包括获得政策和市场信息、中国药监局的注册和市场准入、管理商、制定市场战略等。国外投资者可以在中国投资建厂,利用中国的人才、技术和生产制造能力,将产品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在新兴市场销售。如果跨国企业能在中国获得成功,那么便可以拇俗呦蛉世界。

对于进军中国市场的国际企业而言,必须面对很多的挑战。在欧美等高端市场运营良好的商业模式,有时很难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得到复制。必须专门制定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其中有三大关键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服务覆盖面。尤其在新医改政策下,如何将产品服务扩展惠及至广大的城乡人口至关重要。因此产品的设计、制造、采购、营销,都应该立足于中国。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不断发展的中国市场,及时调整策略,立于不败之地。

(三)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机会

在中国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本土的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也有很多学习的功课和成长的机会。除了要找准自身的产业方向外,找到合适的发展途径也至关重要。

中国企业具有较强的加工制造优势,众多的工程技术人才,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可以采取委托生产(OEM)或委托设计(ODM)的合作方式,与国际同行合作,同时引进学习国际水准的生产质量控制体系,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在与国际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国际通行的规则,获得国际的产品技术和市场网络,将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开拓海外市场。

在全球的市场营销和品牌打造方面,也存在着中外合作的机会。目前中国的品牌国际化工作相对较弱,特别在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如何针对目标市场的特点进行定制或改动,中国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

(四)人才的交流与培养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国外企业来到中国,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政策缺乏透明度、分销问题、人力资源问题、文化冲突、法规挑战等。而随着医疗器械集中采购成为趋势,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将在企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国外企业要满足并符合中国政府在医疗行业改革中一些优先的需要,形成与政府的良好沟通。因此对于国外企业来说,人才本土化非常重要。本土化人才更了解下游渠道、产品分销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也更善于管理与中国政府的公共关系。因此,国外公司雇佣当地员工,不仅有利于建立与本土化匹配的管理团队,也有利于实现较低的管理成本。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缺乏复合型的医工一体化的高级人才,需要引进国外尖端人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国际化也需要引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层人才,通过企业团队成员的国际化能力来影响带动全体员工的国际化能力,进而带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国际化。此外,中国还需要通过“走出国门,请进来”的方式,包括与国内外大学、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培养人才,提高创新人才的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疗器械行业人才。

(五)联合研发适宜中国市场的产品

洞察客户需求,让客户需求转化为产品,这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GE、BD等大型跨国公司都在中国设有研发中心,很多外资企业也开始把研发中心放在中国,尤其在上海。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本土机构拥有更多资源和优势能深入临床和基层。国外企业可通过与国内企业、大学、研究中心、科研院所合作,通过资源的协作,研发适宜中国市场的产品。

目前中国农村大部分医疗机构还缺乏最基本的医疗器械装备,需要建设的乡镇卫生院达70%以上。而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主要还是依靠国家财政集中采购,产品的性价比十分重要,因此,把握适宜性是农村配备医疗器械的关键。目前,中国农村和社区医疗市场需要的是体积小、价格低、移动灵活、操作简便、功能稳定的诊断治疗设备。只有提供适应中国市场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六)对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医疗器械服务业

生产业是围绕生产过程进行的,它主要服务于生产制造商。在医疗器械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同样需要众多的专业企业,包括咨询规划、研发设计、计量检测、教育培训、专业认证、注册和技术支持等。在欧美医疗器械产业中,众多的中小服务企业在产业结构及产业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是这些专业化的服务连接成社会化的体系,形成医疗器械产业整体的规模和竞争力。

随着医疗器械产业在全球范围的转移,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也蕴含着承接OEM的巨大商机,为广泛的国际合作提供了众多的机会。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配套环境不够完善,产业结构没有形成体系,整机生产企业还不成熟,因此大力发展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OEM就显得尤其重要。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为整机厂家提供技术与产品,在专业领域形成自己的技术和品牌,并逐渐由零部件供应商发展成为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在全球医疗器械产业链条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结语

指望一次改革就能解Q所有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中国医改还在艰难的探索中前行,中国社会还在不断震颤中变革,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磨合才能找到一条共赢之路。我们也期望着在这条道路上能留下你的足迹,与开拓者一起开拓,也许这条道路会指向一个光辉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3-17.

[2]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2009-3-18.

医疗产品市场需求篇10

0. 引言

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们对疾病的恐惧不断加大,人们一旦患上疾病,在心理上就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促进了现代医疗事业发展。在现代医疗事业当中,医生在治疗诊断的过程中,医疗器械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不断加快,手持类医疗器械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医疗事业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的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

1. 我国手持类医疗器械设计现状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用于人体的仪器和设备。医疗器械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疾病进行诊断、预防、治疗以及监护。同时医疗器械还有调节作用,通过对人体进行样本检查,为医疗诊断提供准确的信息。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机构为了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健康,在医疗诊断中,利用医疗器械进行诊断,有效的保障了诊断的准确性。手持类医疗器械作为医疗器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医疗诊断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手持类医疗器械就是通过人的手来进行操作的医疗器械,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健康[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手持类医疗器械作为一种商品,在满足现代医疗事业需求的同时,也过多的追求产品的成本以及利润,在设计中缺乏人性化,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心理感受,手持类医疗器械设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待于解决。

2. 手持类医疗器械设计原则

2.1合理性

手持医疗器械的合理性指的是既考虑到患者的情况,同时也要考虑现代医疗市场,在保证系统设计的合理与明确,对产品既要做定量分析也要做定性分析,从而设计出符合现代医疗器械市场需要的产品。

2.2安全性

手持医疗器械是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后,对人体进行一种物理量的施加,例如电能、热能等,而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安全性对于手持医疗器械来说至关重要,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既要考虑到产品本身不能对使用者和被使用着产生健康危害,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前医疗行业的技术现状,选择合理的材料进行设计。

2.3功能性

手持类医疗器械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功能性,在进行设计之前,就必须对当前的医疗行业中进行相关的了解,不同的患者对医疗器械的功能需求也不一样,手持类医疗器械只有立足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满足现代医疗市场需要的产品。

3. 影响手持类医疗器械设计的因素

3.1市场因素

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器械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手持类医疗器械来说,市场是影响手持类医疗器械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以往的设计过程中,许多手持类医疗器械设计没有考虑到市场因素,设计出来的产品往往卖不出去[2]。因此手持类医疗器械设计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手持类医疗器械,从而促进使用者的健康。

3.2用户因素

从用户因素方面看,手持类医疗器械问题主要体现在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对产品的满意度不高,不能符合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没有考虑到使用者的心理因素。由此可见,在进行手持类医疗器械设计的时候,人性化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针对具体的使用者,将使用者的心理等因素都人性化的考虑进去,才能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促进使用者的心情愉快,促进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推动手持类医疗器械的发展。

3.3科技因素

我国手持类医疗器械设计起步晚,现有的手持类医疗器械大多都是按照国外的产品进行设计的,我国科技水平低制约着我国手持类医疗器械的设计。所以我国政府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医疗事业资金扶植力度,为手持类医疗器械的设计提供动力和基础,从而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带来福音。

4. 手持类医疗器械设计中的人性化研究

在医疗事业当中,手持类医疗器械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了,手持类医疗器械就是通过人的手进行相关操作的器械设备,在这个过程中人性化的设计显得非常重要。人性化是是指产品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外,同时还要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3]。在进行手持类医疗机械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产品与使用者尺度、形状是否搭配,产品是否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是否能够保障使用者的安全,产品的操作是否简单,产品的各个元件是够清晰可见。例如,某医疗器械设计院针对老人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拐杖,这根多种能拐杖设计了红色紧急按钮,在老人发生意外时,这根拐杖可以自动的发出警报,同时,在拐杖的底端设计成可以自动拾取掉落的东西,在老人手边上设置成了一个白色按钮,只要使用者一按白色按钮就可以自动抓取地上的东西。这种多功能的手持类医疗器械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理念,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5. 结语

手持类医疗器械在医疗事业当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了,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在进行手持类医疗器械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设计出现代医疗事业所需要的医疗器械,从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促进现代医疗器械的发展。■

参考文献

医疗产品市场需求篇11

一、什么是医疗服务营销

医疗服务营销就是医疗广告这很可能是医院员工和社会大部分公众对医疗服务营销的一种误解。产生这种误解缘自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一般公众对医疗服务和市场营销认识不深。

二是由于医院还没有系统的医疗服务营销理念与科学的操作方法,只停留在一般的广告宣传上,从而给观众留下了营销就是广告的错觉。

其实医疗服务营销是指医疗服务人员和医疗机构通过创造,同服务对象交换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产品(包括服务和有形物品),以满足顾客对健康的需求和欲望,同时满足医疗机构的目标和需求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服务营销的关键是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欲望,因此医疗机构服务营销的关键是如何为顾客提供满足他们健康需要的服务。实际上“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正是体现了市场营销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的理念。

二、目前医疗服务市场营销现状

1、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兴起了市场营销高潮。在美国,伴随着医院收费的不断上涨,许多医院面临着需求不足,因此,纷纷导入市场营销,这既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又扩大了医院市场占有份额,提高了竞争能力,对于国内的医疗市场来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也在发生变化,病人除需要解决“治好病”外还需要心理、精神、情感等方面的附加服务。但国内大部分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因此从目前我国医疗市场的现状来看,医院导入市场营销,建立医院医疗服务营销管理体系,是医院提高竞争能力,保障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2、随着病人自由择医购药权的实现,医疗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这对医院来说意味着患者已成为医院管理必须重视和思考的中心。医院要通过开展亲情服务、申请服务、友情服务等从市场份额中吸引新的病人,并不断拓宽治疗范围,以扩大医疗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因此,现代医院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明确自身的经营角色,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借此来不断提高和保持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水平,从营销角度而言,医疗服务的好坏,只有患者的评价才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如何使患者对医院产生并保持高度的信任,需要医院提供差异化的医疗服务即比竞争对手更好的医疗服务,从而使患者产生感觉和认识上的不同,提高信任度。

三、如何做好医疗服务营销 医院要健康发展,必须从“促销观念”向“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转变。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营销体系,应注意一下几点;

1、这种体系要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观念。患者是医院取得盈利的关键,因此,在医疗服务中,他们最应该具有优先的地位。这种导向要求医院把“患者的满意”作为医院营销的管理目标,要求职工把满足患者的需求作为自己的工作追求。医院上下一致构成营销的中坚,这样医院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奠定生存之本。

2、全体员工要有营销的观念,要有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主动性。必须让所有员工知道,医院的收入来自对患者的服务,医院失去了患者,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而要获得患者的信赖,就要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患者。

3、医院的营销工作不是少数营销部门专职人员完成的,而是由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医护人员、医疗辅助人员和职能科室人员共同完成的,他们在本职工作中的言行对患者或家属的就医行为和未来的就医选择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他们是在履行职责,做着营销工作,另一方面,他们直接面对患者,因此全体医护人员共同的努力才是营销工作的最佳效果。

医疗产品市场需求篇12

 

一、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路径 

在《意见》颁布之际,众多的学者专家对于我国应该如何提供医疗服务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一共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国家主导型,由国家向社会成员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这是福利型国家的通用模式。二是,市场主导型,通过市场向社会成员提供有偿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作为商品在市场中优胜劣汰。这是大部分保险型国家的方式。三是,政府——市场主导型,基本医疗由国家免费提供给公众,大病医疗则有市场提供。这种方式将政府和市场结合起来,分工合作,体现各自的优势。政府发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财力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市场发挥其竞争机制向部分成员提供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样,医疗保障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路径的选择。 

医疗保障体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医疗救助、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医疗保险。其中,医疗救助由政府供给,而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私人产品有市场运作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对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一般是集中在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上。总的来说,医疗保障体制改革路径分为公益化路径和市场化路径,主要根据医疗保障产品性质的界定及政府医疗保障基金的流向和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来划分。 

(一)医疗保障体制的公益化路径 

公益化路径就是指由政府的财政资金直接补助给医疗服务的供给方(即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医疗服务免费或部分免费)由医疗机构提供给医疗服务的需求方,其中所发生的费用由政府承担。在这种路径下,政府既是医疗保障的保险人,又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承担了包括制订政策法规、提供财政资金和具体的管理服务等全部责任。在政府资金充足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公平分配医疗资源,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健康。这种路径保证了医疗保障的可得性,即使得需求方能够买得到医疗资源,同时也保证了医疗保障的可及性。 

在公益化路径下的医疗保障是一种“家长式”的保障方式。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可以说是公益化的医疗保障。政府采用这种路径很大程度和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三大特征,并且公益化的路径也最大化的实现了全民公平的思想。 

(二)医疗保障体制的市场化路径 

市场化路径是指,政府将财政资金投入到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机构(即医院)将医疗服务作为私人产品在市场上提供,医疗服务的价格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医疗服务需求方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给医院,医疗保险机构支付的费用来源于政府资金支出、雇主和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金。在这种路径下,医疗服务的需求者也要承担一定的费用支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且,受到市场机制约束的医院,必然要通过提供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来吸引更多的医疗服务需求方。这种路径之所以被称之为市场化,主要是因为医疗服务是按照市场价格来提供的。在这种路径下往往只能保障医疗保障的可及性,即医疗保障的购买力,医疗保障的可得性很难得到保障。 

我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开始尝试市场化路径的医疗保障体制。在此路径之下,医疗保障体制由四个利益体构成:政府、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服务需求方和医疗服务提供方。政府对医疗服务的供求进行监督、管理,医疗保险机构作为“第三方支付”组织,统一管理医疗保险基金,并按规定向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支付医疗费用。 

二、医疗保障体制改革中面临的困境 

(一)政府失灵 

完全由政府提供医疗保障产品存在政府失灵。政府失灵现象主要表现为由于患者无需

付医疗费用而对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导致医疗费用的上涨和医疗保障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正是这一弊端,使得我国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寸步难行,最终无疾而终。 

(二)医疗服务的准公共性 

医疗保障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所以对其提供效率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完全由政府提供,医疗机构所获得的医疗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补助,从患者身上几乎得不到费用补偿,没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提供效率必然不高,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得不到及时的医治,最终导致病情的加重。此外,由于医疗机构没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动力,阻碍了医疗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三)市场配置的优势 

市场配置医疗资源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提供效率,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市场的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能够很好对供需双方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从价值规律中得知,商品的生产者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必然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等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最终导致行业的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在医疗领域中体现为,医疗保障的供给者不断提高医疗保障的供给效率,使得患者能够更快更好的享有高质量的医疗保障。同时价值规律还会使得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相互竞争,引起医疗保障资源向效益最好的医疗机构流动,促进了医疗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有限的医疗保障资源能够被用于满足人们最迫切的卫生健康需要。此外,由于市场中供需规律的作用,避免了公益化路径下的过度需求,间接地抑制了医疗保障资源滥用的现象,进而控制了医疗保障产品的成本。 

因此,只有将市场机制引入公益化的医疗保障之中,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医疗保障可得性,同时还能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供给效率,有效抑制医疗保障资源的浪费。 

三、我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1、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的目标定位在体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医疗保障从本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既要为不同收入水平的社会成员提供公平享有医疗保障的机会,同时又要考虑到医疗保障资源的稀缺性和全体社会成员无限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然而,只有在基本医疗等到保障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整体的保障水平,这就决定了医疗保障的提供者必须为政府。政府将医疗保障基金投入到公立机构中,使之在药费诊费之外等能得到维持其基本运转和发展所需的资金补偿。此外,政府还参与到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督中,保证公立医疗机构平价低价的公益本色。 

2、从我国的经济实力来看。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人口众多,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亿人,预计到2020 年达到15亿。目前,我国在经济上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同时又没有英国那样健全的全科医师“守门人”制度,一旦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必然对我国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因此,目前我国只能提供低价的基本医疗保障。 

(二)市场机制的引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