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1 09:25:27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1

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中,三门峡地区处于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过渡区域,目前被定为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政府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好规划、引导、推动、服务、协调作用,构建具有三门峡特色的区域经济,而区域内的企业,又如何借助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调整、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与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赢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一、区域经济理论简述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比较优势后能够吸引区域外众多生产要素像该区域内聚集,俗称“洼地效应”,形成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凸显。

二、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企业战略规划是指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必须是可执行的,它包括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资源配置策略。

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是一种契合和共生关系。政府是区域经济构建的主题,企业是区域经济有效载体。政府宏观引导,区域内企业个体积极参与,形成区域产业经济板块。区域经济宏观走势形成了企业发展的小气候,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为企业提供了制胜的机遇,区域经济产业重心的转移也导致了区域内各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谈起区域经济的典范,我们不能不提浙江台州经济模式以及福建的晋江经济模式。

1、浙江台州经济模式:

台州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企业诞生地,是中国当前两大经济模式之一的“温台模式”的创始者。中科院系统深入地进行研究调查,于2008底首次提出了“台州模式”,即再生资源-专业市场-块状经济-民营机制”四位一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崛起对台州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台州产业集群数量众多,近几年来在质量上也有明显的提升,如当地的十大支柱产业集群:塑料模具、汽摩配件、医药化工、家用电器、电力能源、服装机械、水泵阀门、工艺美术、新兴材料、鞋帽服装。??

2、福建的晋江经济模式

晋江是一个农业小县,资源贫乏。晋江剑走偏锋,提出“质量立市、品牌立市””的口号,创造了 “晋江经济模式”。晋江模式源于一批专业镇和专业村,形成产业集群效益,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这条道路,使发展为全国闻名的制造基地。经20多年的培育,诞生了恒安、安踏、七匹狼、SBS等一大批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已形成鞋业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陶瓷等一批较成熟的产业集群,聚集各类企业6000多家,被冠以“中国鞋都”、“中国纺织工业基地”等美誉。

    四、三门峡地区区域经济特色及发展趋势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西部,是中原经济区、金三角试验区的交集地,其区域经济以资源型工业和传统农业为支撑,资源型行业优势较强。

三门峡市政府目前正着力推动的三大工程。一是产业聚集区建设:将铝工业、能源工业、黄金及有色金属加工、果品加工、煤化工、盐化工、机械电子、高新技术、商贸物流及现代服务业等确定为主导产业,着力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大通关” :2011年3月,国家同意设立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三门峡海关,另外三门峡的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加快建设,疏通企业进出口渠道。三是“大交通”:三门峡“三纵四横”交通黄金十字架雏形显现,使三门峡融入了郑州、西安“一小时经济圈” 。

三门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设计和台州、晋江有相同之处,依托比较优势,主要有矿产资源如:铝矾土、煤炭、黄金、特色农产品如:苹果、大枣以及充足的电力等,着力实施的“1333”工程。目前铝制品中戴卡轮毂、柠檬酸金钾等品牌优势已经显现,这将有效带动区域内外同类及相关产品在三门峡区域内聚集,区域经济的“洼地效应”显现。

五、区域内的企业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调整、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寻求企业发展切入点。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区域性发展战略中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与区域发展之所以保持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教育资源的需要,同时地区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即区域性发展与教育资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1]。然而在我国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教育投入以及对教育要素的研究却没有跟上,区域经济发展中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区域教育中人才输出还相对较少,区域经济发展中缺乏对教育要素的深入研究。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教育要素进行系统研究成为了区域性战略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严重失衡的状况,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区域中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部分地区缺乏对教育要素的研究。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能够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同时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也是缩小地区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对于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何谓教育要素

社会上对于教育要素的界定并不统一,但相关教材对于教育要素的定义大同小异。从宏观层面讲,教育要素一般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环境、教育手段以及教育途径六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宏观层面的教育要素;而从微观层面讲,教育要素一般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四个方面[2]。当前我们所提到的教育要素一般是从微观层面考虑的,其中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是社会知识和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而受教育者则主要指的是学生群体,他们是知识和文化的接受者,是完成教育任务的群体;教育要素中的教育内容则是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播的文化知识以及技能和思想观念等。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主要以书本知识的形式出现;而教育手段则成为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工具和条件,他是教育者向被教育者传授知识所涉及的各种传播工具和方法,这些工具包括物质方面的,同时也包括精神方面的。

二、区域性发展战略

所谓区域性发展战略,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为了进行地区工业生产、资源开发、产业升级等制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同时采取一系列行动进行社会经济活动。区域性发展战略一般包括初期阶段的发展战略、中期阶段的调整战略以及后期阶段的转型战略。在区域发展初期,由于人类活动较少,人类对于当地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弱,因此这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多以当地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为主;在中期阶段,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当地环境影响越来越明显,区域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区域内部产业面临调整,所以多以调整战略为重;在区域发展后期,由于地区资源过度开发、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区域发展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高失业、低效率等问题突出,此时的区域发展战略需要转型,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3]。

三、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存在的问题

1.教育目标片面

当前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对于教育目标的设定比较片面,往往只有教育的总目标,而缺乏各个阶段的分目标[4]。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区域性教育也不例外,在区域教育中设立正确的区域目标有利于当地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有序进行。教育目标作为区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的主要依据,指导着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方向。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应该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培养符合国家利益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在当前的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通常以当地学校制定的书籍为目标,其中以中考、高考为目标指向最为突出,这就导致教育目标短浅,不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同时这种以中考、高考为目标导向的教育目标,难以形成教育的总目标,严重时会出现教育总目标与各地区制定的短期目标相违背,导致应试教育依然占据各地区教育的首要目标,各地区素质教育的推广严重受阻。当前区域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多是学校教育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主义明显,突出强调学校自身利益而忽略国家整体利益和学生自身的利益,学校为达到短期目标,使学生背负强大的学业负担,造成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问题较多。

2.教育内容匮乏

教育内容不仅应该包括纯知识教育,同时应该包括关于科学内容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区域发展中,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道德观念的教育。这些教育内容是教育总目标得以实现的依据,同时是教育总目标实现的承担者。然而审视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教育内容匮乏的现象特别突出,尽管部分地区在上述教育内容上均有体现,但是个别地区在教育内容中所占的比重相差悬殊,甚至形成了单一的知识教育模式。当前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缺乏对学生心理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一的知识教育容易使学生形成智商和情商的分离,只重视智商的培养而忽略情商,造成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压力大等问题[5]。此外,区域性发展战略中还存在着单纯的理论教育、忽略实践教育的问题,审美教育、道德教育通常以纯理论知识灌输,缺乏实践的机会。

3.教育主体不明确

对于教育主体的争论,社会不同群体的观念各不相同,从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师生关系看,教育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学生,而当前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是教育的主宰者,学生只是教育的承受者,是教育的接受者,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认为只要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就能够顺利完成教育目标[6]。教师主体论的弊端还在于它忽略了学生的自身利益,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教师决定论,即教师的语言就是权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应该真正坚持的是学生主体论,学生作为教育的真正接受者,成为教育的中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处于辅助地位,这样有利于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人翁意识。

4.教育环境氛围弱

教育环境作为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外部环境,对于教育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教育内容的传播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在区域性发展中,教育环境较差,教育氛围不强,直接导致区域教育总目标难以实现。造成区域教育环境差的原因较多,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有家庭观念的干涉,此外学校内部教育机制不完善也是造成区域教育环境差的重要原因。从社会环境考虑,社会风气较差直接导致了区域教育氛围不强,众多学生受社会不正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就业时不是以所学知识为骄傲,而是凭借社会关系网寻找工作,在这样的风气下,学校提倡的公平教育得不到实现,社会歪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对于教育产生厌恶。造成区域教育氛围差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家庭环境,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于教育的不重视往往使他们忽略了对于孩子的知识教育,产生对孩子的放纵行为;同时家庭教育方式落后、家庭氛围不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区域教育环境较差。由于学校通常重视知识教育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心理和道德教育,往往也会导致学校教育环境较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如何提高教育要素在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1.明确教育目标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由于教育目标片面,脱离总目标的方向,以至于学生学习被动,所学知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制定区域性发展战略教育目标时,要以教育总目标为重,即以实现国家整体利益为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制定教育目标时,把“学会学习”这一目标作为重要目标加以实施,从而向教育总目标迈进。“学会学习”这一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教育的学习、道德教育的学习以及审美教育等的学习,同时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可以设定多途径学习方法,包括专题讲座、互动性学习、利用科技信息平台参与学习等。同时,教育目标的制定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学校教学的基础上,让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课堂与社会的双向教学,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上,可以通过设定多种语言教学模式,而不是单一的汉语教育,取消单一依靠成绩评定学生优秀与否的做法,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拓宽教学内容

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内容必须拓宽,将教育内容从单纯重视学术教育转变为各种教育全面发展,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道德情操,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要打破现有的教育框架,消除固定科目对于学生的限制,打破课本之间对于知识的狭隘界定,提倡整体性学习,改变单纯课本教学的思路,使教育模式从课本教学转变为教科书学习、实践能力学习、社会就业学习等多途径的学习理念。

3.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就是确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主体。通过对近几年师生关系的调查我们发现,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弊端,即“教师中心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有必要对当前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教育主体进行调整。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应该真正坚持的是学生主体论,学生作为教育的真正接受者,成为教育的中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处于辅助地位,这样有利于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人翁意识。为了“学生主体论”的实现,我们可以制定适合学生发挥自身观点的好方法,其中头脑风暴法以及阶段学习方法就是适合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方法。头脑风暴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某一课题的讨论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发表意见,而教师则不对其观点进行正确与否的评价,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阶段学习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上的示范和模仿工作交由学生完成,教师基本不参与到其中,学生在模拟过程中,把每一步都进行分解,讲出每一部分的内容以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最后再由教师统一更正。

4.营造教育环境

当前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环境较差的问题越来越阻碍区域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已刻不容缓。首先需要改善社会风气,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进行社会宣传,制定法律法规等,消除不重视教育的片面思想,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而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不仅要关注子女的课本知识教育,同时要对子女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心理素质。父母也要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通过让子女承担家庭义务等,使他们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而对于学校本身而言,学校除了开创更多的教育课程,同时也要注重教育的公平性,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

参考文献

[1] 孙百鸣.对西部职成教育区域发展战略重点选择的探讨.职教论坛,2005(15).

[2] 张景.教育要素的缺憾与研究性学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2).

[3] 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经济研究,2006(7).

[4] 蔡循光.走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基于教育要素的透视.硅谷,2008(1).

[5] 汤燕芬.教育要素新论――由课程改革引发的思考.学理论,2011(2).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3

区域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解决好区域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区域内和区域间竞争优势的发挥,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焦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地方性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各省市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区域发展战略演进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差异研究以及区域发展研究趋势研究。

一、地方性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部分区域的快速发展,各省市逐步将“区域发展战略”作为其地方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大背景下,各地方学者根据当地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的特点,相应地,提出了加快地方性区域发展的战略举措和对策建议。如,沈正平,储胜金(2007)认为,江苏提出“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与“‘三沿’、‘四沿’战略”,将全省的“经济板块”与“产业或经济轴线”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板块经济”与“轴线产业或经济”相互渗透、融合,大大促进了“块块”与“条条”、“网络”与“轴线”的有机统一[1]。魏晓蓉(2010)认为,甘肃要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总体框架内,充分利用好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宏观环境,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逐步形成“新能源产业——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从而推动甘肃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2]。周园、马廷玉(2011)针对“十二五”时期辽宁发展规划,提出树立区域经济发展新理念、强化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加强“三大板块”联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3]。

此外,学者还针对某些区域差距的形成以及区域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如汤茂林、姚士谋(1997)从区位条件、历史基础、政策因素、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南北区域差异的特征和成因,论证了苏中苏北的相对优势,并提出了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的若干战略[4]。张谋贵(2008)采用人均GDP(静态)和经济增长率(动态)两个指标,进行方差分析,考察了安徽省经济与长三角地区的关系程度以及长三角经济对安徽经济的相关和影响程度。认为,安徽与长三角地区联系紧密,已形成了较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同时,长三角地区对安徽地区形成了经济的扩散与辐射[5]。

可见,立足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区域发展特点以及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等客观或主观条件,结合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在分析不同地区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合理、可行的地方性区域发展战略。

二、区域发展战略演进研究

从区域发展战略的阶段划分来看,主要是“两观点、三分法”。两观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的三个阶段:即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所进行的研究大都是在十六大之前,在当时还未正式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五个统筹”,所以,没有考虑到“统筹发展战略”这一阶段。因此,在现在看来,这种阶段划分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另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基本上经历了非均衡发展战略(效率导向,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六五—七五)—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差距,八五—九五)—统筹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党的十六大以来,十五—今)三个阶段。如,刘霞[6](2007)、高新才[7](2008)、王泽强[8](2009)等认为,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强调“效率优先”和优先发展东部地区,使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试图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中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问题,这时战略重点转向了如何实现“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则更加注重公平,突出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公平性问题。

可见,上述的两种观点,主要是由于时间段截取上有差异,导致在区域发展战略演进阶段的划分上也有所不同,但其观点的实质是相同的,认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各个阶段的调整与完善,是以调整和协调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中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为核心的,换句话说,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过程就是,如何分析和把握我国区域发展中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平衡与不平衡的协调中逐步实现区域发展的协调。因此,区域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发展的动态平衡而非静态平衡,追求和探索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之路,即寻求平衡与不平衡的最佳“结合点”。

三、区域发展战略差异分析研究

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发生很大变化。“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同时,导致东中西部区域间的差距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急剧扩大。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差距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缩小差距的对策和措施。

(一)关于区域发展战略差距状况分析

对于我国区域差距的分析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区域差距发生变化的拐点等问题,还未形成共识。原因在于,学者们研究的视角有所不同,采用的方法、选取的指标以及观察的地域和时段也不相同。例如,周民良[9](1998)、陈秀山等[10](2004)认为,全国区域差距的扩大趋势,不仅表现在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而且同省市内各区域间的差距也日益明显。李二玲(2002)认为,我国南北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基本呈缩小趋势,而东西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呈扩大趋势。1993年以后,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趋同[11]。管卫华等(2005)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波动在近期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12]。吴桂珍(2006)认为,1978-1990年,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呈下降趋势,并且在1990年时降至谷底;1990年以后,相对差距又开始上升,到1998年相对差距达到最大;1998年以后呈波动的下降态势([13]。蒲小川(2007)认为,1949—1978年区域差距较大,1979—1992年区域差距开始缩小,2001年开始区域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14]。

(二)关于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

就研究方法而言,学者们主要是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如,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离均差系数、加权离均差系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和集中指数等。在对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一种或者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区域差距不断变化的原因,学者们又采用了区域经济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如,魏后凯(1992)“运用威廉姆逊系数作为衡量区域间协调程度的指标[15];金相郁、郝寿义(2006)利用CV、HHCI、TEC、MLD分析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包括省际发展差距和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16];陈伟雄(2011)运用Theil系数分解法,探讨了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演进的轨迹、不同空间层次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及其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变化的影响[17]。

就指标体系而言,学者们主要采用综合指标体系,如韦伟采用人均NI、生产率、地区经济结构、市场发育水平四项指标等;胡鞍钢以人均GDP为主,以人文发展指标为重要补充。综合我国理论界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选取计量指标[18]:一是总体指标;二是复合指标,包括人均指标、静态比较指标和系数指标见表。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计量指标分类[18]

通过以上文献的总结,发现我国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的研究以及其成因分析目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的设定以及研究的深浅程度也有所不同。虽然在对省际差距和地区间差距研究上某些学者有比较一致的结论,却进行未量化研究。

(三)关于区域发展战略差距形成的原因

关于区域发展战略差异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地域差异说、政策倾斜说、增长方式与增长机制说和综合说四种观点。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持综合观点的学者较多。如夏永祥(1994)认为,区域差异是由客观性因素(地理位置等)、国家宏观区域政策、经济结构、人口素质、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造成的[19];周民良(1998)认为区域差距的形成,是非国有制经济发育程度、经济结构、投资规模、市场发育程度、区域政策倾斜、区位、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20];在覃成林(2001)的著作中,作者从发展基础、倾斜的政策面、体制环境与竞争力、要素单向流动、经济结构的效率五大方面,分析了区域差距的成因[21];刘夏明等(2004)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中,相对较为全面地总结分析了地区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22]。

由此可见,对区域发展差异成因的认识和分析综合起来看,基本上涉及了影响区域发展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即从历史基础、区位和环境、资源投入、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人口素质、区域政策和体制改革等方面分析区域发展差异。可以看出以上涉及的成因分析各有侧重点,同时反映出区域发展差异成因的复杂性。

总而言之,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大体经历了从均衡发展战略到不均衡发展战略再到统筹发展战略的转变。客观地讲,这些战略模式的转变,都是基于我国不同时期区域发展的内外环境而提出的,在战略转变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如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区域发展未来研究的热点体现在:区域发展带来的区域创新问题研究、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区域发展新问题的研究、加快区域发展带来的区域空间格局新问题研究,等等。

参考文献:

[1]沈正平,储胜金.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D].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2]魏晓蓉.甘肃区域发展战略实现的动力机制探讨[J].开发研究,2010(5).

[3]周园,马廷玉.“十二五”时期辽宁区域发展战略探讨[J].辽宁经济,2011(8).

[4]汤茂林,姚士谋.江苏省中北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兼论江苏省的南北差异[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8)(增刊)。

[5]张谋贵.区域发展战略实证研究——以安徽东向战略为例[J].统计教育,2008(11).

[6]刘霞.均衡·非均衡·协调·统筹——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创新[J].经济师,2007(1).

[7]高新才.与时俱进: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8]王泽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回顾及展望——基于效率与公平的分析视角[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2).

[9]周良民.对中国区域差距与区域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J].开发研究,1998(4).

[10]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11]李二玲,覃成林.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1).

[12]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6(7).

[13]吴桂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差距的实证研究[D].博士论文,2006.

[14]蒲小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制度因素研究[D].博士论文,2007.

[15]魏后凯.论我国区际收入差距的变动格局[J].经济研究,1992(4).

[16]金相郁,郝寿义.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J].财经经纬,2006(7).

[17]陈伟雄.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演进的实证分析及经验总结[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2).

[18]张友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1,46。

[19]夏永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11)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4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28-01

区域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已经逐渐成为富有潜力的新增长点,区域文化发展战略的导向作用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体现更为明显。但是纵观目前各省(市)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仍存在着明显缺陷,如对文化产业属性认识不足,在规划过程中经济分析的缺失,导致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缺乏突出的产业优势,思路单一,结构雷同。该市在现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也面临着如何结合其他相关地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把区域文化产业及其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以推动衡水市区域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目标。

针对衡水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应因地制宜,探索出有衡水特色的区域特色。

1 立足于区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努力实现体现区域特征的现代区域文化产业结构。通过深入调查我市现有的地区文化传统与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区资源优势,如中国丝网之乡,皮草之城,衡水湖等品牌优势,以这些既有的文化名片为依托,以拓展新的文化为重点,通过资源重组,技术保障等手段,争取实现创意新颖,具备市场开发潜力的区域文化产业体系。在文化开发的过程中,应以现有的文化品牌为基础,以“旧瓶装新酒”的创意为出发点,重点强调如何赋予这些现有的文化品牌更多的活力与市场价值。

2 跨行业联动模式的重组与联合

区域文化产业的跨行业联动模式,不应考虑行政区域内的跨行业模式。在具备发展共性与相似文化特征的相关行政区域内,可以通过跨行业互补的方式平衡不同区域内的不同区域文化产业特色,通过这种更加有效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对于相邻区域见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投资渠道和金额可以通过这种跨行业联动模式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人力、技术等重要资源也可以在这种模式中得到充分利用。

科学的跨行业联动模式并不仅仅指相邻区域间相似区域文化产业间的联动模式。这一模式首先要求行政区域内对区域文化产业的进行整体认知与规划,强调核心基础文化的同时,以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文化与相关文化多渠道式发展,拓宽三种文化之间的外延,争取探索出与相关文化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其次,组织建设科学的电子商务发展平台。现代化科学的区域文化产业必须有成熟完善的平台为依托。在现代化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不同区域文化的跨行业联动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最有效的技术支持。最后,行政区域内的跨行业联动模式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否则,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动模式将很难变为现实。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来进一步完善区域间的文化产业重组,这也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长远的增长点。

3 准确市场定位,确立区域文化品牌

该市应重点开发本地既有的文化产业与文化品牌,鼓励既有文化品牌和产业通过品牌创意和市场开拓,赋予既有品牌新的市场和活力。并逐步培养这些既有文化品牌走出区域性发展区间。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调研,拓宽品牌的省际、国家乃至国际效应,通过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有效的电子商务平台把区域性文化品牌做大做强,使之真正成为能够代表区域经济的一张名片。

4 支持发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事业

群众文化事业是也区域文化内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本身就有植根于群众的优良传统。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事业的配合与支持。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群众文化道路也应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并符合时代要求。群众文化生活必须走社会化发展之路,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都是不切实际的。群众文化事业的自发性特征决定了它的市场性特征,不同的街区,不同的年龄层次群体对于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不同的需求。各种运动休闲场所与设施的完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群众文化事业更适合走社区化发展的道路,以点带面,以少聚多,健康积极,丰富多才的群众文化事业也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得到了更多专家与大众的认同。但是,文化产业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参与到经济发展中,并且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要求呢。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极其不均衡的国家,如何通过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通过以上的分析与阐述,我市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汲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是又不能照搬照抄。应该切实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体现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力争构建一个科学的均衡的区域文化产业模式。

参考文献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5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初步取得了成效,但是优质专用品种生产还较分散,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格局还未形成,地区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就是把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做大做强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这对于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扶持重点项目

一般来说,特色农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即以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农业技术为支撑,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特色农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我国制定和实施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加快培育优势产区,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在规划期内,重点发展10类114个特色农产品,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启动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立一批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开发驯化一批特色农产品名优品种,推广一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适用技术,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特色农产品质检体系、营销体系和信息平台,培育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公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确定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地道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10类特色农产品。优先规划优势区,重点予以扶持建设,尽快提高这些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植区域特色支柱产业。

外向型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在坚持科学发展关的基础上,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一村一品”为主要内容,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以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专业村、专业乡镇,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区,从而进一步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拓展国内外市场,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产业,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在国家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发展优势农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可以开辟新就业渠道,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从总体上看,我国特色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手段。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了《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划(2007-2010 年)》。《规划》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划分,明确了各自的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来源包括中央补助投资、地方补助投资、企业自有资金及其他投资四个部分。中央补助投资重点支持五类示范项目:一是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围绕本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壮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实力,发展“龙型”经济。二是外向型农业示范项目。促进农业扩大对外开放和出口,发展设施农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是农业适用新技术综合应用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种和先进工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大力发展优质高效低耗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等关键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五是农业多功能性拓展项目。支持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项目发展,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多功能性开发。

二、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到200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增长幅度放缓,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削弱,而且农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也呈下降趋势。由于投入不足和政策扶持少,我国发展特色农产品出口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1.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由于地域广阔的农村,还处于半自给、半封闭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状态,半自给、半封闭的小农生产方式与大规模产业开发的矛盾是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产品加工相对滞后,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的问题所在,体现为农产品整体质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销路不畅等矛盾和困难。由于这些地域是农业产业化潜力和开展的重点区域,小农生产方式无疑是大规模产业开发的一大障碍。

2.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全球特色农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是规模化和专业化,而我国的农业发展技术含量低,相关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优种率低,生产加工工艺落后。2002年2月,农业部提出了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四大战略,指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以质取胜,加强、扶持与鼓励竞争并重等四大发展战略,特别指出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贡献率。

3.市场发育滞后,特色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长8.3%,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但出口企业规模偏小,最初的巨额利润刺激众多民营企业加盟,容易引发无序竞争。

4.行业标准缺,严重制约了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管理和市场规范。我国产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国外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实施严格监督,产品质量依然是影响我国特色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农药残留、化肥残留量等是主要因素。目前,虽然我国逐步对产品质量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监控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还较为严峻,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现象还比较突出,阻碍了农产品的出口和外销。

三、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的总体战略思路是确立以低成本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战略,提高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以市场多元化为特征的全球农产品出口体系。完善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提升我国农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做强做大优势区特色品牌产品,可以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出口竞争优势,扩大出口,优化出口结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

1.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大力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由国务院明确农业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建立起完整、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要逐步实行食品安全的行政垂直领导,逐步理顺动植物内外检体系,减少不同部门的重复设置,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尽快制定和修订规范的有害有毒物质残留限量及检测方面的标准,使检测系统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行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加快我国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进程,尽快启动我国植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项目。推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有关疫情管理规范,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逐步消除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有关禁令,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针对我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法律法规不足的状况,应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形成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在相关法律比较完备的基础上,建立和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和执法机构及队伍建设,强化检测与执法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建立农产品安全工作程序。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中,重点要抓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龙头,分层次加快省级、市州级、县市级和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必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为全面推进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

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出口企业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目前,我国一些出口企业因不了解国外技术标准和技术壁垒,经常发生农产品出口受阻情况,而有关部门的服务又不到位。因此,向出口企业提供准确、快捷的国外技术和市场信息,帮助外贸企业出口农产品,直接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工作。

2.做好区域布局,加强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对充分挖掘农业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1996年至2008年底的相关数据统计,山东省大宗农产品产量在全国来说都居于前列,其中水产品和蔬菜从2000年开始一直处于首位,这些农产品中约55%销往国外,商品率达70%。此外,蔬菜种植逐年扩大,一些优质蔬菜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订单农业也日益壮大,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一个先导。

“十五”计划纲要中曾特别强调了发展外向型农业,明确提出“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协调、服务和政策支持,继续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有力地促进了山东省蔬菜出口生产基地的建设和蔬菜出口规模的扩大。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商品化、企业化、市场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必须及时调整农业产业化政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提升品质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仍然普遍存在着品牌偏小、生命时间短、影响力不够等通病,以及市场竞争环境尚未形成、名牌保护体系不完善、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的动力不足等制度缺陷。因此,实施名牌战略成为我国农产品提高出口创汇能力的重要途径。创名牌必须“打特色牌,走特色路”,从产品的内在质量、外在标志、包装设计,都要充分体现特色。此外, 还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 推进优良品种、先进种养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引进工作, 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 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农产品的加工方面,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发展能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户合作经济组织, 并推进产业化经营, 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加工型和运销型龙头企业, 使之上联市场, 下联基地和农户, 在农工商、产加销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销衔接、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

发挥农业产的比较优势,加大农业技术的创新,推进农副产品规模化生产和深加工,积极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农艺,休闲农业;把握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趋势,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安全性等个性化特殊需求逐步增加,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备受市场青睐。强调突出地方特色,实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战略。突出重点,强力推动,着力培育以种植、养殖业为重点的深加工和营销企业,积极发展供产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

以优惠的政策和灵活的方法,吸引国内外商客入驻几个示范园,兴办加工园区,独资、合资、合作兴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破所有制、行政区域和行业部门界限,鼓励国有工商企业、积极探索与市场农业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创造出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以及“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结合日益紧密。培育一批大龙头,建设一批大基地,发展一批大产业,形成“内外相连、合作经营、共同发展”的生产经营格局。调整国际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另外,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产品和市场状况进行市场细分、选择和定位,树立品牌意识,力创世界名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做好对外的市场营销工作。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说明我国特色农产品目前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强,且到目前为止,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因素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我国农业的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农产品贸易大幅度上升,说明我国农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提高出口竞争力,努力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出口规模,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努力扩大中国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

参考文献

[1] 赵敏.特色农业发展指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

[2] 宋伦进.加入WTO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新形势下湖南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6(82).

[3] 屈孝初.湖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策略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 杨载田,袁开国.湖南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4(3).

[5] Hillman, j. Nontariff Agricultural Trade Barrier Revisited.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Research Consortium, Tusco Az., Working paper 06-2,dec.

[6] Gallagher. Paul. International Merketing Margin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Effects of some Nontariff Trade Barriers. Amer. J. of Agr. Econ.80(may 2007):325-336.

[7] 邓笑天.农业的区域化思路[EB/OL].[2007-01-28].zgxzfx.com.

[8] 陈章喜,周芮仪.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与发展分析[J].特区经济,2006(2).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6

长株潭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简化而来。长株潭三市同处湘江中游,横贯湘南、湘中、湘北、其核心城市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呈“品”字形相距30公里左右,组成一个金三角,是湖南的心脏地带,也是湖南的经济中心。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核心区,聚散功能强劲,增长潜力较强。长株潭城市群GDP始终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态势,2007年,长株潭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额的37.9%,实现GDP346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长株潭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都市人口有密集化趋势,进出口规模和销售规模日益扩大,迫切需要“巨大”物流渠道。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心城市的建立,区域城市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现代物流,以适应经济圈的发展。长株潭要建成湖南经济中心,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物流。现代物流的实质是一种供应链管理,中心城市发展现代物流,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组织和理顺供应链关系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制定一个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的物流发展战略。只有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物流发展战略,才能建设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才能理顺各种供应链关系,才能解决好城市积聚的原材料、产成品如何快捷、经济、安全地发运到周边地区乃至更远地方的难题,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和在经济上的龙头带动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城市整体经济才能提高。

1 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物流作为支撑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已成为湖南省新一轮投资热点。《湖南省2003-2007年重大建设项目表》中,涉及物流及市场的项目25项,总投资39亿元。为进一步促进湖南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02年12月27日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湖南省的物流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和国际国内的同行比较依旧比较落后,并存在以下不足。

1.1 配套设施尚不完善 长株潭经济区的物流设施不足且陈旧老化,三市中在交通运输、邮政等传统物流基础设施上没有形成协调一致,长株潭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还比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这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低。另外,长株潭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物流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1.2 长株潭三市物流业相互协调性差 物流是一个系统化的活动,无论哪个环节受阻,都将直接影响物流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三市中各地区各管一块,将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实行一种分段式的管理模式。且三市各搞各的物流建设,自我循环,造成了三市中一边是资源闲置,一边是重复建设,谈不上整个区域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因此,长株潭经济区相互间协调性差,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三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长沙做为省会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好,但与株洲、湘潭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协调发展的精神。地区效率的不一致,导致长株潭整个地区物流效率下降。

1.3 物流业缺乏行业总体发展规划 长株潭经济区在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为促进三市经济的融合,总体构想是按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基础设施、市场、产业、城市体系一体化,物流业在国外被称作“第三利润源泉”。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着物流观念淡薄,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仍局限于运输、仓储、搬运等,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区域经济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作用。但长株潭整个经济区对现代物流业认识仍不够,表现在对现代物流业投资不足,特别是银行信贷没有向物流业倾斜;与生产和流通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还未形成,也没有明确提出发展的总体规划。

1.4 物流人才缺乏 长株潭经济区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几乎是一片空白,该区域从事物流研究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很少,虽然一些部门和企业加大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但是许多环节、部门处在极其落后的技术水平。虽然湖南有几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有物流相关专业,毕业后的人才都流向了沿海城市场,使长株潭区域人才仍处于贫乏状态,物流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企业的短期培训这一方式来实现。

2 加快发展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和措施

2.1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交通是物流的基础,长株潭地区交通网比较发达,有利于本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京广铁路经株洲,东连浙赣线、西接湘黔线,石长铁路则与枝柳线相连,株六复线也已建成开通;公路线汇集了106、107、319、320等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航运较为便利,黄花国际机场开通了近40条国际国内航线;水运方面,湘江连接长株潭三市与长江汇合。今后,长株潭经济区交通网络规划,除进一步加强对外交通外,要突出以市际交通和市区交通为重点,特别是尽快建成长株潭城际轻轨,构筑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航运以及城市道路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2.2 长株潭经济区形成现代物流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

2.2.1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搞好经济区内现代物流业的分工 长株潭经济区在一体化建设中,要搞好区域物流系统的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又不与区域的物流脱节,才能建设成一个低成本高产出,循环畅通的物流体系。长沙是省会,又是该经济区的商业经济中心,高等院校较多,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过程中应侧重于物流服务业的建设,把该市定位为长株潭经济区的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的科研开发和教育培训基地;株洲是交通枢纽,株洲和湘潭还是工业重镇,因此,这两市应定位为区域物流系统中的仓储基地、包装中心、计量检测中心、装卸配送中心和物流机械制造中心。

2.2.2 形成统一的物流资源管理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投资大、回报期长、规模经济明显,牵涉范围广的产业,因此,一定要避免长株潭经济区内各自为政的状况。各城市之间的合作是否顺畅直接影响该经济区域物流业的效率和规模经济。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在进行经济区域的物流发展中,一般都采取建立物流管理委员会的方法,来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长株潭经济区的现代物流的协调控制可借鉴这种方法,建立长株潭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只有统一调配整个经济区有限的物流资源,综合开发物流市场,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物流体系。

2.2.3 长株潭经济区建立统一的物流中心 为了实现物流在三市范围的合理流通和物流据点的合理布局,形成一个区域高效、畅通、网络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可以在三市建立一个区域统一的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所起的作用是作为商品周转、分检、保管、在库管理和流通加工的据点,促进商品能够按照顾客的要求,完成附加值,克服在长株潭区域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所以它起着商品周转中心、商品分检中心、商品保管中心、商品在库管理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的作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也可通过这一物流中心的市场发展,使各区域获取、享受分工和流通比较利益,促进产业技术在空间的传播。

2.3 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协调,为长株潭经济区创造良好环境 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该经济区的企业必将经历从“纵向一体化”直接控制资源转向“横向一体化”阶段,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达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的,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而将其非核心业务交给其他专业企业,因此,专门化的物流企业的组建势在必行。长株潭经济区正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应利用这个契机,引导企业解放思想,结合改组、改制、改造,组建一批上规模的骨干物流企业,优先扶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拓宽筹资渠道,更新改造设备,实现信息管理技术升级换代,促进物流企业增强经营能力,同时还应保留一批运作灵活的企业作为补充,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要。

2.4 重视物流现代化的管理和人才培养 多层次多样化的现代物流教育是保证物流产业形成合理人才结构、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应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行现代物流业从业人员执行资格制度。同时,应开展物流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公众逐步了解这一新兴产业。同时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切实高好职工队伍的培训,积极吸收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只要把培训人才和引进人才、优化职工队伍结构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才能提高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推进本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军.长株潭区域物流发展策略研究.物流科技,2007(30).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7

    长株潭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简化而来。长株潭三市同处湘江中游,横贯湘南、湘中、湘北、其核心城市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呈“品”字形相距30公里左右,组成一个金三角,是湖南的心脏地带,也是湖南的经济中心。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核心区,聚散功能强劲,增长潜力较强。长株潭城市群GDP始终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态势,2007年,长株潭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额的37.9%,实现GDP346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长株潭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都市人口有密集化趋势,进出口规模和销售规模日益扩大,迫切需要“巨大”物流渠道。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心城市的建立,区域城市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现代物流,以适应经济圈的发展。长株潭要建成湖南经济中心,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物流。现代物流的实质是一种供应链管理,中心城市发展现代物流,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组织和理顺供应链关系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制定一个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的物流发展战略。只有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物流发展战略,才能建设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才能理顺各种供应链关系,才能解决好城市积聚的原材料、产成品如何快捷、经济、安全地发运到周边地区乃至更远地方的难题,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和在经济上的龙头带动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城市整体经济才能提高。

    1 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物流作为支撑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已成为湖南省新一轮投资热点。《湖南省2003-2007年重大建设项目表》中,涉及物流及市场的项目25项,总投资39亿元。为进一步促进湖南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02年12月27日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湖南省的物流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和国际国内的同行比较依旧比较落后,并存在以下不足。

    1.1 配套设施尚不完善 长株潭经济区的物流设施不足且陈旧老化,三市中在交通运输、邮政等传统物流基础设施上没有形成协调一致,长株潭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还比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这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低。另外,长株潭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物流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1.2 长株潭三市物流业相互协调性差 物流是一个系统化的活动,无论哪个环节受阻,都将直接影响物流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三市中各地区各管一块,将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实行一种分段式的管理模式。且三市各搞各的物流建设,自我循环,造成了三市中一边是资源闲置,一边是重复建设,谈不上整个区域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因此,长株潭经济区相互间协调性差,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三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长沙做为省会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好,但与株洲、湘潭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协调发展的精神。地区效率的不一致,导致长株潭整个地区物流效率下降。

    1.3 物流业缺乏行业总体发展规划 长株潭经济区在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为促进三市经济的融合,总体构想是按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基础设施、市场、产业、城市体系一体化,物流业在国外被称作“第三利润源泉”。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着物流观念淡薄,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仍局限于运输、仓储、搬运等,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区域经济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作用。但长株潭整个经济区对现代物流业认识仍不够,表现在对现代物流业投资不足,特别是银行信贷没有向物流业倾斜;与生产和流通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还未形成,也没有明确提出发展的总体规划。

    1.4 物流人才缺乏 长株潭经济区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几乎是一片空白,该区域从事物流研究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很少,虽然一些部门和企业加大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但是许多环节、部门处在极其落后的技术水平。虽然湖南有几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有物流相关专业,毕业后的人才都流向了沿海城市场,使长株潭区域人才仍处于贫乏状态,物流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企业的短期培训这一方式来实现。

    2 加快发展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和措施

    2.1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交通是物流的基础,长株潭地区交通网比较发达,有利于本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京广铁路经株洲,东连浙赣线、西接湘黔线,石长铁路则与枝柳线相连,株六复线也已建成开通;公路线汇集了106、107、319、320等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航运较为便利,黄花国际机场开通了近40条国际国内航线;水运方面,湘江连接长株潭三市与长江汇合。今后,长株潭经济区交通网络规划,除进一步加强对外交通外,要突出以市际交通和市区交通为重点,特别是尽快建成长株潭城际轻轨,构筑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航运以及城市道路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2.2 长株潭经济区形成现代物流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

    2.2.1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搞好经济区内现代物流业的分工 长株潭经济区在一体化建设中,要搞好区域物流系统的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又不与区域的物流脱节,才能建设成一个低成本高产出,循环畅通的物流体系。长沙是省会,又是该经济区的商业经济中心,高等院校较多,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过程中应侧重于物流服务业的建设,把该市定位为长株潭经济区的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的科研开发和教育培训基地;株洲是交通枢纽,株洲和湘潭还是工业重镇,因此,这两市应定位为区域物流系统中的仓储基地、包装中心、计量检测中心、装卸配送中心和物流机械制造中心。

    2.2.2 形成统一的物流资源管理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投资大、回报期长、规模经济明显,牵涉范围广的产业,因此,一定要避免长株潭经济区内各自为政的状况。各城市之间的合作是否顺畅直接影响该经济区域物流业的效率和规模经济。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在进行经济区域的物流发展中,一般都采取建立物流管理委员会的方法,来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长株潭经济区的现代物流的协调控制可借鉴这种方法,建立长株潭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只有统一调配整个经济区有限的物流资源,综合开发物流市场,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物流体系。

    2.2.3 长株潭经济区建立统一的物流中心 为了实现物流在三市范围的合理流通和物流据点的合理布局,形成一个区域高效、畅通、网络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可以在三市建立一个区域统一的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所起的作用是作为商品周转、分检、保管、在库管理和流通加工的据点,促进商品能够按照顾客的要求,完成附加值,克服在长株潭区域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所以它起着商品周转中心、商品分检中心、商品保管中心、商品在库管理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的作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也可通过这一物流中心的市场发展,使各区域获取、享受分工和流通比较利益,促进产业技术在空间的传播。

    2.3 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协调,为长株潭经济区创造良好环境 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该经济区的企业必将经历从“纵向一体化”直接控制资源转向“横向一体化”阶段,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达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的,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而将其非核心业务交给其他专业企业,因此,专门化的物流企业的组建势在必行。长株潭经济区正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应利用这个契机,引导企业解放思想,结合改组、改制、改造,组建一批上规模的骨干物流企业,优先扶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拓宽筹资渠道,更新改造设备,实现信息管理技术升级换代,促进物流企业增强经营能力,同时还应保留一批运作灵活的企业作为补充,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要。

    2.4 重视物流现代化的管理和人才培养 多层次多样化的现代物流教育是保证物流产业形成合理人才结构、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应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行现代物流业从业人员执行资格制度。同时,应开展物流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公众逐步了解这一新兴产业。同时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切实高好职工队伍的培训,积极吸收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只要把培训人才和引进人才、优化职工队伍结构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才能提高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推进本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军.长株潭区域物流发展策略研究.物流科技,2007(30).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8

1 邢台区域发展现状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区,南与邯郸市相连,北分别与石家庄市、衡水市接壤。市区位于国家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线上。全市辖21个县市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698万。距首都北京380公里,距天津43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120公里,距邯郸53公里,距山东、河南、山西均在300公里以内。

邢台历史悠久,曾是河北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拥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知名产品,其中冀中能源集团、河北晶龙集团、邢台钢铁有限公司、德龙钢铁实业集团公司和旭阳煤化工集团公司5家企业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和产业基地都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在全省乃至全国、全世界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河北省各地市快速发展的同时,邢台却悄悄地落伍了,新上工业项目寥寥无几,大项目、好项目更是少得可怜,相比其他城市,经济发展势头明显不足,在全省的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小,经济指标排名位次也逐年下滑,人均指标更是大部分位居倒数第一,在河北省整个区域中,与承德、衡水等地市一道被划为第三平台,被认定为河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所以,邢台要想赶超其它城市,成为河北省经济发达地区,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2 邢台区域发展的SWOT分析

本文将借助战略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结合邢台区域自身条件,分析其发展中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可能遇到的威胁,找出“十二五”期间邢台的发展战略。

2.1 优势

2.1.1 资源丰富。首先,邢台农产品资源充裕,素有“粮仓棉海”之称。其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等农副产品。板栗、核桃、苹果、红枣、柿子等干鲜果品享誉海内外,是冀南重要的粮、棉、果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第二,邢台矿产资源丰富。该市已探明矿产有40余种,产地118处,主要以蓝晶石、煤、石油、黑色金属矿产为主,其中17种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全省前5位,蓝晶石的储量更是位居全国第一,石膏、瓷土储量位列居北第一。第三,邢台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邢台历史悠久,相关旅游资源68处,主要是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复合景观。

2.1.2 区位独特。邢台交通十分便捷,以邢台为中心的400公里半径内,有北京、天津、郑州、济南、石家庄、邯郸六大机场和天津港、黄骅港两大港口。境内有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位于市区南部15公里的邢台机场即将重新开通。届时,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综合运输体系即将构成,将实现“三小时出海、一小时进京、半小时上天”的交通格局。这对促进区域间资源的流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承接产业、资本的转移,接受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辐射。

2.2 劣势

2.2.1 区位劣势。邢台南北分别与邯郸和石家庄两个经济强市相邻,成为了经济洼地。冀中南地区的国家重大项目经常会选择落户石家庄或邯郸,很少选择邢台。各类优惠政策也很少惠及邢台。京津冀都市圈及环渤海经济圈对邢台的辐射作用有限,邢台在该区域中没有竞争优势。另外,因为石家庄和邯郸现在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邢台的人才和资金不断被其吸纳,更增加了邢台的发展难度。邢台西部为山区,与山西的经济联络微乎其微,邢台东部与山东接壤,但因山东西部多为贫困落后地区,对邢台的发展没有明显的拉动效应。邢台城市发展面临边缘化的挑战。

2.2.2 产业结构不合理。邢台由于资源丰富,多年来,过分依赖本地资源来推动区域经济,从而导致生产方式粗放,产业多为初加工,产品档次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产业规模小,集聚效应不明显,很难做大做强;产业较分散,集中度不高;产业链条短,没有多少深加工。具体来讲,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城市功能不完善。在第二产业结构中,传统加工和制造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比重较小。

2.2.3 观念守旧、保守,创新能力弱。邢台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多年来严重依赖资源经济,不愿外出打工,缺乏生存激励,从而导致信息闭塞、观念滞后;其次由于离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比较近,邢台人重仕轻商,商业意识较为淡薄,缺乏投资、创新意识,只求稳,不求做大、做成品牌,从而造成邢台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集群效应,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不够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很低。

2.3 机会

2.3.1 京广高铁的开通。目前刚刚开通的京广高铁,最快的高铁从邢台东到北京只需1小时50分钟,邢台东到石家庄27分钟,邢台东到郑州1小时11分,高铁不仅仅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还将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改变邢台城市的结构布局,有利于邢台承接北京产业和资本的转移,也有利于接受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辐射。

2.3.2 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在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新战略,未来北京、天津由于在资源、交通、产业配置等方面,面临的巨大压力,势必加快产业向河北的转移,河北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河北省的老工业基地邢台,也将积极利用其各种优势,融入京津冀区域间的分工和合作,在京津的辐射下不断地发展。

2.3.3 邢台发展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邢台市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标志着邢台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邢台煤盐化工、邢台建材、邢台生物产业、邢台光伏高新技术产业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将纳入国家规划,国家将大力支持邢台进行城市调整改造,此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邢台市的经济发展步伐。

2.4 威胁

2.4.1 资源环境压力。由于多年来的粗放开采、粗放加工,低投入、低产出,高耗能、高排放的资源型经济发展路径,使得邢台处在了发展的尴尬境地。不仅资源即将枯竭,而且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现有的企业要往外搬,现有的人才留不住,而新的项目、外面的人才不能来、不愿来,双重夹击下,邢台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2.4.2 周边地市的强有力竞争。近年来,在周边各地市迅猛发展的同时,邢台却悄悄地落伍了,经济指标排名位次逐年下滑,相对周边地市来说,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实力偏弱,差距较大,加快发展的压力很大。而周边邯郸、荷泽、晋城等地迅速崛起,发展较快,呈现出强力竞争态势,对邢台市的发展产生挤压效应。

3 邢台区域发展战略

“十二五”时期,是邢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邢台整体发展、实现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所以本文将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期间邢台发展战略。

3.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工业 “十二五”期间,邢台的“一城五星”战略将重点规划建设9个聚集区,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合”的思路,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转移,着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行业竞争力强的工业聚集区。进而以工业聚集区为载体,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为突破口,实施优势骨干企业倍增计划,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争取到2015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以上,销售收入和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实现产业、产品、企业由低技术水平向高技术水平、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低增长状态向高增长状态的根本性转变。

3.2 利用资本市场,促进邢台经济发展 邢台市人均GDP不足3000美元,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邢台还处在主要依靠资本推动经济发展阶段。但是由于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所以邢台经济发展水平低直接制约了邢台的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邢台资本市场总体规模较小,至今只有两家境内上市公司,没有很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和提升产业结构等功能,因此邢台要大力发展本地资本市场。而对于地级市,推进资本市场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推动企业上市。所以“十二五”期间,邢台要通过推动企业上市,拓展邢台企业融资渠道,拉动邢台整体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树立邢台新形象,争取五年内有7-10家企业上市融资。

3.3 大力发展冀中南产业经济区,构建区域经济共同体,共同发展 2011年公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位于冀中南地区的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衡水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对于处于石家庄与邯郸夹缝中的邢台,由于多年来的发展速度较为滞后,所以要实现赶超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可转换思维方式,加强与周边的近邻石家庄、邯郸市、衡水市的协作,形成资源共享、要素优化配置、优势互补、经济分工合作的共同发展格局,通过大力发展冀中南产业经济区,构建以石家庄、邢台、邯郸三个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借助外力,从而促进邢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4 融入京津冀都市圈、中原经济区,借势发展 国家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和中原经济区规划为邢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北京、天津由于在资源、交通、产业配置等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邢台可以作为他们的能源、建筑材料、纺织和农副产品基地,对他们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自身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将使得邢台的一些项目成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同时城市的调整改造也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所以,在“十二五”期间,邢台要依托自身优势,变依附为主动,利用横穿东西、纵贯南北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尽快使邢台市成为河北南部和中原地区的物资集散、要素汇集地,着眼于京津冀一体化,提高区域竞争力,为邢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3.5 加快发展旅游业,打造国内外旅游新格局 国家将发展旅游业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邢台可以以此为发展契机,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强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开发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精品,促进旅游业向综合业态发展,逐步将其培育成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尤其是伴随京广高铁的通车,邢台已经正式成为京港澳高铁沿线旅游市场推广联盟成员单位,同时邢台还要加强与京津冀等周边地区旅游景点线路建设,以 “太行山水、邢襄文化”等旅游文化品牌,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产业带,把邢台市旅游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争取到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4%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

参考文献:

[1]张晓萌.基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邢台市城市发展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孙宁.邢台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9

一、引言

区域发展需要必要的条件基础和综合性要素的合理配置,更需要持续的外部投入与区域发展机理培育。区域不发达或者区域贫困往往就是区域发展条件或者发展机理缺失的结果,而如实实现解困和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经济学所面对的国际性难题。

我国区域贫困地区由于其发展条件和机理的相似,导致区域贫困出现相对集中和连片化现象。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我国至今有十多个大面积连片贫困地区。其中,地处我国北方中西部内陆的吕梁山片区是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涉及陕西和山西两省多个地市和县区,其中陕西省吕梁山片区位于榆林市境内,属于该片区中部偏西区段,区域生态环境基础更为脆弱,治理改造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

解除区域贫困,全面推动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国家相关战略性规划,为全国连片贫困区域发展和解困指明了方向,更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国家和相关省市区地方出台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如《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0年)》、《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2-2020年)》、《关于编制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三五”实施规划的通知》等,为本片区的区域发展与解困提供了直接指导和具体落实举措。

二、区域发展与扶贫的相关理论依据

(一)发展经济学关于区域发展问题的见解

1. 区域发展的概念

区域经济增长指区域在一定时期实际的货物和劳务产出的增长,确切的说是指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而区域发展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指一定区域不断进步着的经济演化过程,即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及观念意识的变化的持续的经济成长过程。它表现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经济不发展的状况逐渐转变或消失,即低下的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沉重的人口压力渐渐减轻,比较严重的失业和就业不足的形势逐步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趋于减小,特殊的贸易格局转为正常。区域发展意味着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等情况的改善。而贫困的减轻不只是就收入增加而言,还有营养的改善、健康增进、受教育机会增多,以及其他社会福利的普及和提高。

2.区域发展的要素与条件

17 世纪中叶,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学说奠定了劳动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地位,比如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都认为劳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 19 世纪 30 年代,工业革命在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或即将完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一些经济学家逐渐地认识到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哈罗德―多马模型( Harrod,1939; Domar,1946) 就是典型的以劳动和资本作为促进增长的两种因素而构建的一个经济增长模型,在该模型中资本和劳动不能互相替代。Solow( 1956) 摒弃了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的假设,但是仍然将它们都看作外生的。Cass( 1965) 和 Koopmans( 1965) 在 Ramsey( 1928) 消费者最优模型的基础上创立了储蓄率内生化经济增长模型,从此,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达到了顶峰。Solow( 1957) 第一次将技术进步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和经验上都指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意义。Arrow( 1962) 将“干中学”的思想引入经济增长模型,把技术进步看作普通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成为众多内生增长理论和技术进步模型的思想源头。相对于传统的资本决定论,技术决定论无疑前进了一步,但是却忽视了更通常的人力资本要素,一些学者认为资本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而且还包括人力资本。Uzawa( 1965) 将人力资本要素引入到经济增长理论中,建立了一个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人力资本生产部门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用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来解释技术进步。

人口要素对经济增长也有着影响。马尔萨斯( 1798) 认为,当人均收入超过其均衡水平时,死亡率下降的同时生育率将会上升; 反之亦然。因此,长期内每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将会收敛到其静态的均衡水平,这就是著名的“马尔萨斯陷阱”。

制度经济学一直强调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根本性作用,改变了以往经济增长理论将制度看作外生变量的传统。North & Thowmas( 1973) 与 North( 1981) 通过研究历史,论证了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能够缩小个人行为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差异,从而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奥尔森( 1982) 则从集体行动的逻辑出发把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最终根源聚集到分利集团上。Acemogluet al. ( 2002a,2002b) 沿袭了诺斯、奥尔森等人的思路,强调制度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区域发展的不同模式特征

区域发展的驱动机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求的拉动,包括区内的需求和区外对本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由需求拉动生产;二是供给的驱动,原材料、资本、技术、劳动的供给,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需求。

要素投入的驱动模式。要素投入存在两个杠杆:其一是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其二是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

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模式。中间产品投入对某些部门来说,形成了其需求市场,对另外一些部门来说,又形成了其投入的要素。

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模式。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或几个部门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产业,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

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模式。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先行地区,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

4. 区域发展的分阶段特征

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过各种各样的阶段理论。如德国经济学家夏毕尔(K?Bucher)把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及家庭经济―城市经济―国民经济;希尔德布兰德(B?hildebrand)也划分三个阶段:即自然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二战以后胡佛和费歇尔以及罗斯托等人也提出了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以及补充论述中把经济成长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 传统社会阶段。他认为近代科学结束生产以前的实惠就是传统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为主是主要特征。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认为这是从传统社会阶段向起飞阶段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本质就是”把投资率提高到经济地、大量地和明显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

(二)区域贫困问题的理论学说及措施

1. 区域贫困的内涵与特征

贫困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表现为贫困人口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达到最低生活标准,缺衣少吃,难以维持自身简单在生产。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区域贫困是指特定的经济发展区域内,人们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现金、生活条件、闲暇活动、舒适,参加某些活动和受教育的机会所处的状态,是区域内不同人群或社区境遇相比较面临得出的概念。

2. 区域贫困的主要机理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贫困地区往往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条件不佳,这使得交通通讯条件落后,自我发展困难。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生产力低下,影响了资本积累,造成了所谓的“穷国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穷”即“贫困的恶性循环”。

贫困的历史因素。贫困的建国之初我国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造成城乡差距拉大形成“城乡二元节结构”;改革开放之后东部沿海率先获得了优惠政策,形成要素“洼地”,造成了东西部差距拉大。历史因素也是早就农村和西部地区普遍的因素。

教育水平低下。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开始为人们所重视,而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重要的途径。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那有重大的作用,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个人劳动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提高劳动报酬。教育缺失,人民文化素质低下会导致生产力难以提高,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窗口”无法把握,难以摆脱恶性循环。

不合理人口增长。根据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贫困地区由于资金短缺和人力资本的稀缺难以应用现代技术,以致经济增长速度慢于人口增长速度,形成低水平均衡。

制度与文化限制。贫困地区人们的社会心里、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方面也是造成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低教育水平导致思想观念禁锢保守对先进事物接受能力差,原有生产方式惯性强。长期习惯于自给自足经济,缺乏商品经济意识,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差。在公共财政和社会保障方面大大落后于发达地区,人民负担沉重且缺乏保障。

3. 区域贫困的解脱(lock out)基本条件与过程模式

美国经济学家Ragnar Nurkse (1953) 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陷阱”理论,该理论主要从资本供给与资本需求这两个方面探讨贫困产生机理,认为贫困主要根源于资本缺乏。因此扶贫应当着眼于通过改变外部投入打破恶性循环。此后,美国经济学家 Richard?R?Nelson (1956)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阐述了人均资本、人口增长与产出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人口增长最终将会抵消人均收入的增长,从而形成所谓的“低水平均衡陷阱”,最终导致贫困。扶贫计划中应该注意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的配合。英国经济学家 Harvey Leibenstein(1957)则提出了“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现象,认为人均收入过低与资本形成不足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不发达地区要想摆脱贫困,必须设法保证投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以产生所谓“临界最小努力”,简言之,即通过大量投资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在强调资本重要性之余,学者们逐渐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贫困考量因素。在舒尔茨(1965)的《贫困经济学》一书中,他将资本区分为“常规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类,并认为摆脱贫困的关键在于提高人力资本。

4. 区域扶贫的主要模式

依据不同的标准,扶贫模式有不同的分类。

按扶贫主体不同划分,可分为四种:一是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即是指在扶贫活动中政府占主导地位,主要由政府提供各种扶贫要素,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主来组织开展扶贫活动的一种扶贫行为;二是企业主导型扶贫模式。这是指在扶贫活动中企业占主导地位,由企业根据政府制定的一些相关政策和措施,扶持、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行为;三是对口扶贫。即是指发达地区及其有关单位与贫困地区及其有关单位结成相对固定的帮扶关系,通过优势互补,在发达地区的支持和带动下,使贫困地区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四是民间扶贫。这是指民间组织自发开展的扶贫活动。

按扶贫主体作用于扶贫客体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两种模式。救济式扶贫模式指的是扶贫主体直接向扶贫客体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粮食、衣物等物资或现金,以帮助贫困人口渡过难关,也称“输血”式扶贫模式;开发式扶贫模式指的是扶贫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扶贫要素(资源)扶持贫困地区和农户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生产、提高教育和文化科技水平,以促使贫困地区和农户生产自救,逐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扶贫行为方式,也称“造血”式扶贫模式。

参考文献:

[1]Harrod,R.F.(1939): 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 In : Economic Journal,vol.49,1939:14~33.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10

一、甘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资源禀赋

(一)资源优势

甘肃以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而得名,位于祖国中心。全省设五个省辖市,七个地区以及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民族有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满等民族,人口近2634万人。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地形大致可分为陇南山地、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以北地带、祁连山地六大区域。主要山脉大多分布在省境边缘,大多数河流都以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矿藏主要有石油、煤、铁、铬、铜、钨、磷、石膏、池盐、芒硝等。森林资源多集中在山区,主要有陇南白龙江林区的青冈、桦木、云杉、冷杉等用材林树种,木材蓄积量近l.5亿立方米。

甘肃省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七位,人均耕地居第六位,同时,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原、荒地、水域面积辽阔,可开发潜力较大;甘肃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能资源潜力巨大,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中药材品种多、质量好,综合开发潜力大;甘肃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具有风格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广阔;甘肃省境跨度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农业环境独特,发展特色农业具有独特的优势;甘肃工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3位,有较为良好雄厚的国有工业企业基础。石油钻采、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电机电器、真空设备、风动工具、军工电子设备等产业相对优势突出,具有很大的改革和盘活潜力;省内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年轻,是劳动力资源的一大优势,劳动力价格低廉。商业流通自建设兰州商贸中心以来,市场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多层次、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市场网络逐步形成,商品流通总量不断增加,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对周边省份的吸引辐射作用日益增强,商品流通枢纽初具规模,发展前景良好。

(二)资源劣势

甘肃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特别是水资源严重匮乏,传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虽然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但产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企业发展过程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现状仍未得到彻底的改变;从业人口文化程度低下,投资环境不佳,经济基础薄弱,老、少、边、困区域范围大;由于受自然条件、区域位置、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以及人文背景等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甘肃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步加大,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位次不断后移,而这种状况在西部大开发中,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二、甘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资源制约

1、土地资源未能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差。甘肃耕地资源是全国的五分之一,人均比全国略高,但合理利用程度不高。县域范围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制约了地域优势的发挥。

2、劳动力素质、劳动力产业分布与文化结构不对称。劳动生产率的低下,势必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目前甘肃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仍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从劳动力产业间的分布看,一、二、三产业劳动力呈正三角形分布,小学、初、高中以上文化结构呈倒三角形分布。

3、技术、人才、信息等成为稀缺资源。甘肃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业的耕作技术、综合生产技术以及非农就业、自主创业的基本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供给缺失。在人才方面,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断流向南方等大型发达城市。特别是在市场信息、就业信息、技术信息等方面,也存在流通不畅,更是出于劣势地位。

4、特色资源商品化程度低。甘肃少数民族众多,分布广阔,地区差异显著,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人文特点等条件。蕴藏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生产技术等资源,并且地下矿产种类繁多。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各地对特色资源的潜力没有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大多数产业规模小,商品量少,加工水平低,包装工艺差,缺乏必要的宣传和推广,致使许多资源处于闲置、浪费、流失之中。

(二)制度制约

1、户籍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改革过程中迄今为止变化最小、最为缓慢的社会经济制度。我国目前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这一制度大大限制了城市资源与农村资源之间的流动,将农村劳动力排除在提职、培训等管理体系之外。

2、城市就业制度。企业用人制度长期以来重学历、资历、证书而轻能力、业绩的现象始终存在。加之城市人口不愿学习一线生产技术,而大量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参加正规教育,被拒之门外,导致了生产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

3、教育培训制度。甘肃城镇劳动人口规模庞大、而科技教育和培训资源严重短缺。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发展不均衡。企业培训投入激励不足,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缺位,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缺乏公信力致使劳动力市场信息失灵和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造成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培训严重不足。

4、企业产权制度。目前,甘肃有相当部分的乡镇企业仍属集体所有,对乡、村各级政府有着较强的依附关系。乡镇政府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模糊,部分农民联户(合作)办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的地位和经济性质不明;一些地方平调乡镇企业财产,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和隶属关系的现象时有发生。用人机制上凭关系直接指派现象严重,分配制度上仍沿用老制度,内部管理不民主,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这些体制方面的缺陷使甘肃乡镇企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

5、财政制度。总体上看,财政制度体现为杀富济贫。收入较好的县区自不够,上缴比例太大,用于补贴贫困县区,这样就无法调动县区追求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各个县区财政增长点不合理,一味强调经济增长,不注重来源性的培养。

6、金融制度。缺少民营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这样造成了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加上金融政策和操作中对民营企业的歧视与偏见,制约了民营企业的筹资能力。

(三)政府行政能力制约

甘肃在对外开放方面相当落后,在全国处于劣势。由于思想开放程度不高,对政府职能定位的老观点还不能彻底转变,政府职能与权力运作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很多时候还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观念和方法。在许多行业领域由于垄断,公共资源、公共权力演变为部门权力、部门资源。这些行业领域的政府主管部门,其权力运作往往不符合市场规则的要求。

(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制约

甘肃60%以上的乡镇企业集中于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以及餐饮与住宿业。乡镇工业企业主要以采掘业、建材加工、原材料加工和简单食品加工为主,技术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低趋同性强,致使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经济效益低下。那些从事地区特色产品生产的企业,大部分处在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模式之下,扩大生产规模缺乏资金,销售产品缺乏宣传和渠道,参与市场竞争缺乏平台。

三、甘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战略措施

(一)发展特色经济要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

甘肃发展特色经济应与发达地区一样走产业升级之路,在发展的过程中适时地对原有的特色产业和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要从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现实出发。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要对原有特色产业进行高起点的革新改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注意培养特色经济的上下链相关产业使其在区域上相对集中,在发展特色经济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强对关联产业的扶持和帮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中的那些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交通运输、房地产、证券交易、物业管理、旅游和服务业等在一定时期内向这些行业倾斜。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使其在财源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积极调整和制定当前的制度和规则,为特色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制定合理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明确界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理的产权制度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相协调。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坚持自然资源的有偿开发利用原则,实行低消耗、高产出的集约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明确企业产权制度。通过理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确立企业创新者和创新成果的直接关系,提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通过设立各种正视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保护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可以进行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的投资,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壁垒。同时通过政策、制度、机制的设立可以尽可能快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发挥功效。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与甘肃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在硬环境建设上,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以工业园和专业市场建设为主要载体和平台吸引各类资本有效投入;在环境建设上,大力降低特色产业创业门槛,降低创业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创建公平、公正、规范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建立投资服务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有关投资政策法规和信息咨询服务,加强产业引导,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4、加快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建设,强化邮电、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促进省内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具有重要作用。

5、重视培育和引导特色经济市场的发展。特色经济首先是市场经济,是以需求约束为特征的,要从市场需求的千差万别中选择具备发展优势的特色市场。由于特色经济的产品大多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市场容量有限,市场需求变化快,因此在培育特色市场时,重点要放在如何发现有特殊需求的市场。从现实出发,首先要重视和培育的是本土市场,通过资源整合,组建集团,形成特色产品品牌。随着本土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饱和,自身产业的不断壮大,再把眼光投入到国内、国际市场上。

(三)增加教育投入,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开发

通过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力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搞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利用政策和待遇,留住农村优秀教师,通过“支教”活动,向农村学校增派师资,缓解师资短缺的压力。加快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色经济发展培养掌握现代化技术和懂得管理经营的新型农民。

加快企业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让企业在劳务市场上公开选聘自己所需要的劳动者和经营者。激励企业内部培训制度,为企业职工创造继续教育的条件。自办或联办技术培训中心,或选派优秀人员到大专院校、大企业学习深造,以保证企业职工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使企业拥有一支具有一定知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樊元,惠树鹏.甘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差异与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师,2007(1).

2、韩剑萍,李秀萍.甘肃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分析与对策选择[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3、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投资与经济增长:甘肃实证[J].甘肃金融,2007(3).

4、欧阳慧.我国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特征、问题与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07(5).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11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 空间组合战略模式; 优势导向战略模式; 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空间组合模式[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综合体模式具有很大局限性,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主要包括增长极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和网络发展战略模式。增长极模式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集聚在某个地方即增长极(城市、经济特区、资源密集区和开发区等)。增长极既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区域工业化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在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下,增长极推进型企业的选择所依据的产业关联包括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等,主要强调“生产者” 企业与“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忽视了企业“废物”的循环利用即“分解者”企业与“生产者” 企业和“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将传统增长极改造成循环型增长极。循环型增长极与传统增长极的主要区别如下[2]:

1.传统乘数效应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传统增长极的乘数效应指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忽视了“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与“分解者”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区域循环经济效益最优化,循环型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必然要建立产业生态联系,因此,传统乘数效应必然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

2.循环经济效益是循环型增长极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增长极一样,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但与传统增长极仅追求经济效益不同,循环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必须遵循循环经济规律,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由于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的存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均随距离的递远而衰减 。

3.根据李小建和苗长虹提出的推进性产业的性质和相关指标[3],作者认为区域主导循环型工业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2)强产业生态关联性,能促进循环型产业综合体的形成;(3)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产品市场广阔,市场扩张和生产发展速度快;(4)较高的发展速度或潜在发展速度,能带动循环经济整体快速发展;(5)较高的比较循环经济利益,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循环经济优势,发展潜力大;(6)具有较大的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主导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方向;(7)动态更替性,不同发展时期,主导工业不同。组成区域循环型主导工业的若干关键企业或潜在关键企业是该工业的推进性企业,推进性企业的区位集中地便是循环型增长极。

4.循环型增长极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一方面,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空间上互相接近,产业生态联系更多地发生在区内;另一方面,由于在产业系统中增加了“分解者”企业,从而提高了产业关联度,因此,循环型增长极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而传统增长极忽视“废物”循环利用,缺少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

5.循环型增长极有利于其与地区的协调发展。循环型增长极的选择遵循产业生态联系原则,增长极与地区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网络,二者互相利用“废物”,既节约资源又可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增长极与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下:(1)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几何构成是由点和轴(线、带)两大部分有机组合而成。(2)点轴系统既具有集聚效应,也具有扩散效应。(3)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轴线走向与自然轴和人文轴的实际走向吻合一致,轴线具有不规则特点。(4)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具有等级层次性。

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是在循环型增长极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循环型空间结构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循环型轴线有机组合而成,循环型增长极沿轴线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与传统轴线相比,循环型轴线增加了“废物”的运输功能。循环经济效益可分解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与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一样,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也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循环型轴线走向与自然轴(流域轴、海岸轴等)和人文轴(铁路轴、公路轴等)的实际走向一致,或由自然轴与人文轴共同交叉复合组成复合轴线,是区域循环经济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循环型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相互交叉的循环型轴线共同构成,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以扩散效应为主,以区域循环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是以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为基础的高层次终极发展。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导向模式[1]

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基本特点即:(1)把区域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区域主导优势条件,资源储量、种类、品位、空间组合状况及开发利用难度等直接决定着区域内部支柱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形成,以及区域在全国乃至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2)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但非最终形式。随着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将逐渐被其它优势导向战略模式替代。(3)资源导向战略模式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4)区域内部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在自然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时代,丰富的“废物”(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条件之一,“废物”(资源)再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资源导向战略模式的重要内容。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仅强调自然资源如煤炭资源优势,忽视了“废物”和环境资源的价值。(2)资源(含“废物”和环境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传统自然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但随着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如垃圾发电)和环境资源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在“废物”集中地区如大城市可采用“废物”导向战略模式,在环境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用环境资源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如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在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区发展对空气质量要求特别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发生在区域发展的较高阶段,并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3)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废物”和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共同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贵州省开阳县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发展战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

根据区位论,优越区位是决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定阶段可成为主导因素,形成区域发展的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其基本特点:(1)优越区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2)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中的区位由自然区位和人文区位两部分构成。(3)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区位优势的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转化。循环经济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在一定阶段应采用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但除考虑传统的区位因子外,还要重视“废物”的运输成本、“废物”运输中的环境污染、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等因子。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

我国目前的生态工业园规划,往往强调自然资源优势和政府的重要性,忽视企业区位因子如市场区位、交通区位等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降低了企业利润,不利于调动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更不利于自然资源短缺而区位优越的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如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集聚废旧金属发展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合理布局。在我国未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中,要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在区位优越地区发挥区位优势集聚生产要素,加强对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改造和促进全新型、虚拟型循环型经济地域结构类型的形成。

区位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转化,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即:(1)市场是决定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竞争机制是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3)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一种模式,也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最终存在形式。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战略模式具有新的特征:(1)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绿色市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因此,竞争机制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绿色市场经济体制。(3)绿色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模式,强调一切从绿色消费市场出发,有市场就生产,无市场就转移。

(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模式[1]

传统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区域内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与市场化是区域创新的标志,区域内部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是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托。

按照区域发展初期技术创新过程形成的机制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区域分为自主创新型区域和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型区域两大类。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在一切战略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强调先进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忽视了资源再生技术、资源节约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循环经济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但确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因此,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应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根据循环经济理念,“污染”的技术与“绿色”的技术不再是严格意义上对立的概念,技术的选择应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把所有减少物资消耗、封闭物质流、使能源脱碳的技术进行系统化思考。突破单一的、狭隘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把各行业的创新技术统一起来,以追求最佳效益[4]。(3)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闭路循环技术等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点。根据循环经济的6R原则,为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除以前的高新技术外,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闭路循环技术和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等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之一。(4)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循环经济强调企业之间“废物”的相互利用、企业因产业生态链断裂的风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复杂,因此,更需要企业之间加强技术创新的合作,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5)政府在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更明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桥梁,政府是技术创新的航标、且通过改变技术创新活动资源配置来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循环经济技术是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5]。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一)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原则

目前如何选择中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以下观点[6][7]:(1)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行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近期战略重点产业。(2)中国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市场效益、就业、循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四统一”原则。②治理“双高行业”即高污染排放和高原始资源消耗行业原则。③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优先原则。④抑短原则,即抑制资源短缺程度最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使用原则。⑤成熟技术原则,即加速推进已经具有成熟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原则。⑥规模经济原则,即推进企业规模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网络原则。我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而不是复制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因此,以上原则在应用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选择时,需进一步修正。

1.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量大的产业优先原则。选择该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可有效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迅速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选择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即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生态化的融合原则。首先,要在符合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否则,该产业在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迅速减少和资源短缺数量迅速减少。其次,要鼓励企业从生产优先向服务优先的转变,优先发展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即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和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如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制约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瓶颈”产业作为进行循环经济改造的重点产业,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忽视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含潜在)的产业对区域循环经济效益的贡献,该类产业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应该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正如在区域经济中将“瓶颈”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含潜在)同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一样,本文将制约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和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同时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二者并不矛盾。

3.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如果新建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要重视建立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联系,根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原则(如考虑“废物”运输成本、生态成本)进行合理布局,要重视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引导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已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必须根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原则,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布局调整。如在坡度较大地区发展种植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必须退耕还林还草。

4.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原则。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贵阳市,可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但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因此,总体上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要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5.可持续消费原则。循环经济包括整个社会生产领域,其中,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社会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中国目前虽然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造成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原则,消费领域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7.区域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原则。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生态环境和知识是21世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加速推进区域已经具有的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可以发挥循环经济技术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的综合效益。

(二)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原则

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必须落实到空间上,但当前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的理论研究滞后,导致在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目前,中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可持续协调发展包括非均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符合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21世纪初期中国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协调布局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空间侧面,包括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在中国21世纪初期,其空间布局必然遵循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

2.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3.因地制宜原则。循环经济存在空间差异规律,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循环经济依赖的自然禀赋的地区差异性。循环经济依赖于自然禀赋,而自然条件具有地区差异性,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第二,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改变了物质的流动方向,但不会消除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集聚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存储、运输及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因此,存在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规律。第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循环经济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循环经济各环节之间的距离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存在距离成本的地区差异。第四,技术空间差异。循环经济发展依赖于循环经济技术尤其是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存在空间差异。第五,绿色消费市场的空间差异。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循环经济依赖的绿色消费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反映在空间上必然形成区域绿色消费市场。因此,推进循环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4.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我国各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决定的,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第一,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动态变化,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的趋势,优先选择在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产业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地区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否则,上述地区不再符合原则(2)的要求,又不属于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也就不再是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第二,要在循环经济网络基础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以利于实现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第三,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其集中分布地区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区域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贡献大(含潜在)的地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

5.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在中国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消费集中地域如大中城市往往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消费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但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往往大大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失调,应优先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

7.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地区优先原则。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已具有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区域,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发挥比较循环经济技术优势,迅速提高区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12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252-02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由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口和劳动力的文化、科学、技术素养的提高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1] 而地方高校是区域人口和劳动力的提高文化、科学和技术素养的主要通道。可见,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也应该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保障地方高校强盛的生命力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和咨询提供智力支持

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之一,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地方高等学校的区域性决定了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发展更为紧密,地方高校逐步成为了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囊团”。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如产业规划、工业布局、农业产业开发等等重大的地方性课题的研究,还需要地方高校的积极参与,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切实地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和咨询提供智力支持 [2]。

2.直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日益合理化,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资源的开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优化与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取决于区域社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归根结底,取决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直接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不重视区域社会自身的智力开发,单靠外部的物质、技术与人才的输入是不可能收到显著效果的。

3.有力促进区域文化的更新

发展区域文化事业需要提供一定的环境与基础,而地方高校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地方高校一方面为地方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传递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具有促进区域文化繁荣的功能。首先,地方高校能有力地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区域文化事业繁荣可以较好地满足区域社会成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区域社会成员丰富的精神生活又可以转化为推动区域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其次,地方高校能有力促进区域社会文化观念的更新。区域文化观念是区域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整个区域社会变迁的导向与先声。区域文化观念更新,从根本上讲,是由区域社会变革引起的,但地方高校促进区域文化观念的正向变迁,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4.有力提升区域科技的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科技的作用主要通过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来实现,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科技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区域科技发展主要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具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要造就这样一支科技人才队伍,必须依赖于地方高校的迅速发展与结构的合理调整;第二,地方高校能直接创造和开发新的科技成果,为地方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最便捷的通道,是区域发展新科技成果开发的重要基地,能有力提升区域科技的水平,加速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3]。

二、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转变陈腐观念,合理定位

大学定位主要包括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办学规模、服务面向等方面。而一直以来,地方高校在办学定位上普遍存在着追求“大而全,争一流”和“重攀比、轻特色”的倾向,模式趋同,目标不明,要么是办学目标定得过高,脱离学校的实际办学水平;要么是盲目模仿,贪大求全。然而,“当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时,环境的压力便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刻苦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 [4] 许多地方高校并未立足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而是热衷于设置重复率很高的热门专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对地方高校的定位而言,最为关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办学类型方面一般应确立为教学型大学。教学是地方高校的绝对工作中心,教学是其第一任务。地方高校,办学规模、办学设施、师资条件、办学环境、办学实力等方面都相对有限,应当也只能把自己定位于教学型大学。(2)人才培养方面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面对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培养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广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重点任务。(3)在服务方向上必须坚持地方性,面向地方、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地方高校的地理区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只有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融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4)在办学特色上加强特色建设是地方高校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地方高校而言,培育特色、发展特色、造就新的增长点,是地方高校发展之战略,是地方高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5]。

2.瞄准区域市场,调整专业

长期以来,中国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原有计划经济的影响,其专业设置的理念及调整的力度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专业设置贪大求全,特色不鲜明;专业设置与地方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调整过于频繁等等。许多地方高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往往不重视对区域市场人才供需状况的调研,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使得专业设置具有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要紧贴市场,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置新专业,对于一些陈旧过时的传统专业要及时调整。“由于革新和技术进步,经济领域将越来越需要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专业人才。” [6] 为保证专业设置紧贴区域市场,适应区域社会需求,地方高校还必须做好人才需求预测,使设置的新专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此,一方面要吸收有关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的负责人、专家、技术人员等参加,加强对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情况的研究,共同搞好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开放办学,主动走入市场,同区域社会广泛联系,加强对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改革与调整的研究,深入了解人才需求信息,考察人才需求动向与数量 [7]。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所设专业真正适应区域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3.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偏重社会科学导致劳动市场上现有的毕业生类别失衡,使毕业生和雇主对高等教育机构传授知识的质量感到失望。” [6] 尤其是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对各行各业人才的要求。因此,地方高校要培养真正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产学研相结合,首先,建立完善的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使科研导向和科研发展策略紧贴市场,使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得以及时转化。其次,强化服务意识,主动走出去,加大学校与企业间的互动开放力度,把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在服务地方上多下工夫;通过开放,人才和信息在企业和高校之间可以实现共享,高校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使学生学习与就业关系更密切,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3]。

4.服务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随着区域社会的进步和区域经济、区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国区域高校社会服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8] 目前,在中国高等学校中,地方高校占93%,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地方高校必须树立为所在地区的经济服务的理念,将办学宗旨定位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上来。这既是时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更应强调其地方性,在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当地转化、优化当地资源配置、形成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地方高校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立足本地作出正确的前瞻性分析和把握,开拓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空间。地方高校要面向区域办学,区域有多大,“校园”就要有多大 [9]。这样,地方高校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地方输送各行各业人才,使地方高校与地区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逐步完善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体系,开创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96.

[2]李清山.实施“三个战略”办好地方性特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7,(20).

[3]周平,陈俊生.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7,(10).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

[5]杨科正.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关键[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6]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2-1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