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时间:2022-04-03 04:13:53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 经济发展论文

摘要:加大对那些在经济发展方面,技术、产业都较为落后的区域,进行经济发展的创新扶持力度,并增强区域经济技术交流,增强经济建设过程中,各区域间的发展合作,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全国经济建设,平稳、有效向前发展的宏伟目标。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人才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一、经济发展与人才工作SWOT分析

1.人才工作面临的优势(strength)首先,区位优势。珠海横琴岛地处珠江口岸,与澳门隔河相望,是珠江口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海岛。经过五年的建设,基本实现了“六通”(桥通、路通、水通、电通、邮通、口岸通),建成了横琴大桥、莲花大桥,设立了国家一类口岸,修建了全岛的环岛公路,接通了供水管道,建成了11万伏变电站哨,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空间布局由商务服务、休闲旅游、科教研发几个板块组成,重点发展也是板块产业如旅游休闲、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中医保健、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等等。其次,政策优势。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相继批复的横琴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金融、产业、信息化、土地等创新政策,使横琴成为“特区中的特区”,继续承担改革开放“窗口”和“试验田”作用,带动珠三角,服务港澳,率先发展。这些政策中最具创新性的是横琴分线管理政策。体现在横琴岛区域管理政策上,按照“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原则对横琴全岛实施分线管理,横琴与澳门之间设定为“一线管理”,对与生产有关的货物实行备案管理并予保税或免税。横琴与内地之间设定为“二线管理”,承担货物监管、征税等职能,内地与生产有关的货物进入横琴视同出口,实行退税;还有为澳门居民提供便利通关政策;土地管理创新政策;财税优惠政策,如15%的企业所得税率,以及面向港澳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及企业可自择适用保税区的优惠政策。更有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以及金融创新政策,这一系列相关政策必然推动的飞速发展。再次,最令人鼓舞的是人才政策。2012年10月13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复将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列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目前,人才建设已得到国家、省、市三级政策支持,并已经推进人才立法、制定实施细则、推动中长期人才规划和近期行动方案出台。例如:编写了《珠海经济特区人才开发目录2013-2015》,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珠海经济特区人才开发促进条例》;推出系列高层次人才政策,包括:《珠海高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励办法》、《高层次人才评定暂行办法》、《高层次人才工作津贴和创业项目启动《鼓励高层次留学人才创业暂行办法》、《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补贴暂行办法》;另外《高层次人才享受特定医疗保障暂行办法》和《高层次人才补充养老保障暂行办法》为独有。设立了“杰出人才奖”和“突出贡献人才奖”,此外,还针对技能型人才出台了《引进高技能人才实施办法》和《优秀技能人才评选奖励暂行办法》。

2.人才工作面临的劣势(weak)一方面,是机制优势不是特别明显;另一方面,是激励保障政策优势不突出。自1980年设立特区以来,各届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制定人才强市措施,利用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吸纳大批优秀人才来珠海创新创业,将珠海建成了优美的生态城市。但是与深圳、广州等地相比,由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方向、经济政策、用人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在人才吸引上存在一定局限与弱势,致使人才资源比较匮乏,人才结构和分布不能适应横琴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依旧不足,与人才国际化程度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一现象在刚刚起步的也初露端倪。根据我们所做的“高层次人才数据信息调查”结果可见一斑。如:调查问卷中一个问题你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排在前面几位分别是:第一工资待遇偏低、第二子女升学、配偶调动和就业困难、第三研究成果转化困难、第四继续深造条件差、第五职称评审困难;调查对象中有56.2%认为目前横琴的交通条件还不够便利;被调查的高层次人才获得就业信息、寻找工作方式的途径大多是通过公开招聘,网络获得,通过中介或猎头公司还只是少部分。这些数据显示,随着人们教育、居住等生活成本不断增长,我们在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的工作方面亟待加强。在吸引人才方面这些劣势,及人才开发工作中存在的明显差距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为了未来横琴建设进一步的发展,我们要尽快想办法填补这一人才资源匮乏的鸿沟。

3.人才工作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y)一方面,从国家战略发展角度,作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平台,肩负着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化、维护澳门繁荣稳定的重大使命。国务院刚刚下发了关于《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5年修订)》的批复。批复要求珠海要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0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5平方公里以内。这项规划有四个亮点,即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建立以公交为主体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以常住人口安排公共服务设施;重点保护唐家湾镇等历史文化名镇。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为的发展与人才吸引、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另一方面,从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聚焦看,突出抓好横琴自贸试验区建设。横琴自贸区获批后,预计今年3月前挂牌,目前正在启动“四个一批”工程迎接自贸时代的到来。一是备好一批改革开放新举措,海关、国检等部门将出台一批先行先试政策;二是备好一批开工项目,推进法拉帝游艇等项目启动建设;三是备好一批清单,包括国家即将出台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行政部门“权责清单”和行政执法“提示清单”,其中横琴将启用2015年负面清单;四是备好一批挂牌项目,成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金融租赁公司、综合执法局和专业招商公司等。横琴自贸区是一种制度创新,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基本会“移植”横琴,横琴企业未来可到澳门申请低息贷款,其最终目标是在投资、贸易、金融、行政管理和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率先建成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自贸区的顺利开拓离不开投资、金融、管理等专业人才精英,同时自贸区也为人才技能的发挥提供了发挥平台。

4.人才工作面临的威胁(threat)的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国际开放的竞争环境,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比较根本体现在人才资源的竞争。新世纪,人才资源竞争成为各个国家发展的焦点,不同国家均各显神通,采取不同措施吸引人才、提供优惠条件为人才智力的发挥创造空间。同时在国内,我国经济发展布局的展开,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的深入开展,给当地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转型、深圳前海国家示范服务区的快速成长及各省、地区相继出台了各自的人才强省、吸纳人才的具体措施,加大了人才竞争力度,这些对的人才吸纳与开发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二、发展的人才工作对策根据对人才资源需求状况的SWOT分析

1.完善人才政策法规,优化人才制度环境为了更好地实施《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行动计划(2013-2015)》、《横琴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3-2020)》等人才方案与办法,各级政府及相关人才资源管理部门要非常重视并积极落实相关各种人才政策,为人才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创造实质性条件,建立健全人才市场的法制法规,严厉打击和制止人才不正当竞争,对传统的人才聘任机制进行改革,鼓励人才和相关领域的自主接洽。在政府的宏观协调下,让人才市场的具有自主调控能力,使人才能够根据横琴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需要向主导产业自主自然流动,从而加快相关产业与部门的发展步伐。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人才宜居的综合环境经过五年建设,建成两环一纵的地面路网,33.4公里的地下市政管网,密布全岛纵横交错的循环水网,3C绿色电网和智能化的环岛电子围网等设施。但是在交通、医疗、教育、购物、休闲等方面,还不是非常便利。为了对澳港及全球人才构成持续不断的吸引力,需要推出了多项措施营造人才宜居的综合环境。例如:在新区建设中,设立更高层次医疗机构,给予人才享有良好的医疗保障;引入更好的教育机构,解决横琴各类工作人员子女入学教育问题;建设大量绿地与休闲、娱乐设施与场所等。这样一个政治稳定、金融服务完善、工作生活良好的环境利于人才安心创业、创新。

3.健全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储备全球化夯实基础利用横琴区管委会及其相关人才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与作用,落实有关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形成识人、用人、留人、培养人、考核人的系列人才管理与服务体系。政府人才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建立及时的接洽与反馈,人事部门做好总的协调和组织工作,依据横琴建设发展方向的要求,及时调整人才的利用政策,引导各种的人才向主导产业、重点行业、重大项目聚集。学习借鉴国外一些人才吸纳成功做法,由横琴区管委会和人才资源管理部门共同成立了“联系横琴”组织,通过该组织与世界各地人才建立实质联系,为有志于寻求横琴职业发展机会的人才和横琴企业、公司搭建联系平台,为他们提供横琴的发展政策、就业机会及行业发展动态等最新信息,为他们到横琴工作、投资和生活提供最方便的条件。甚至在与国外的一些猎头公司取得联系,与专业精英、高学历的学者和资深研究专家取得联系,进行调查了解,如果他们是符合横琴发展需要的相关领域人才,就提供优厚的条件吸引他们:如工资增长提高幅度达20%—50%;科研经费及时到位;解决家属的工作、提供舒适居住环境、方便子女入学等问题。通过这样的做法,为横琴发展储备大量国际人才。

4.关注鼓励科研创新,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由政府和管委会出台“科技创新培养计划”,为新成立的科技公司提供较大比例的运营开支,并且委托富有经验的科技企业经理为新公司提供管理支持;政府与相关部门还可帮助扶持高科技与高风险公司挂牌上市,方便他们筹措资金;资助公司、研究机构、大学在研发方面进行合作;鼓励企业进行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资金享有免税权,管理风险资金的公司可以有让税的优惠。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并吸引各类专业人才来横琴就业。

5.改革职称政策,促进职业资格互认制度成立各类中高级职称评聘委员会,重视技能与能力,区分工作领域、行业特征认定不同类型人才,不以职称作为评价人才、聘用人才的唯一标尺。打破传统职称评定旧模式,变革出适合人才资源储备特点和要求的职称评审政策,率先在探索建立符合人才国际化的评价系统。对引进的国内外各种层次、各种领域的人才,按照新的职称评审政策申评各级不同系列的对应职称;重点吸引港澳的各类人才及服务机构来珠海发展,加快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会同港澳相关机构探索构建职业资格的双向互认或多向互认制度。

6.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内容是培训。处于经济的全球化时代、肩负带动澳门多元发展的重任,要求人才不断充实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能力,应对新的挑战。为此,有关政府部门要安排培训专项经费并逐年提高经费比重,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选拔优秀人才到国外进行培训,使各类人才的素质、能力、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马迎迎 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建设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一、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1)打破区域发展局限,实现开发区域的扩展。这主要是打破传统的牺牲环境,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避免出现经济开发过程中,划分区域占用大面积土地,建立收效甚微的经济项目开发,浪费大面积的土地资源,还不能让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在土地的无效利用过程中,还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能源,甚至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大量废水废气废料。所以,我们要在充分考虑了潜在增长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环境承受能力、地区人口分布情况以及资源利用角度,调整创新系统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现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2)确定经济发展的核心。这需要我们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区域经济分布特点,城镇结构特点,以及企业发展特点将一个大区域,划分成不同的小区域,并围绕核心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以此保障经济能力相似,人口分布相似,产业结构相似的区域,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从而,建立一个产业发展群,形成一个经济发展的结构链,壮大相似区域的经济规模。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能够优化产业转型,推动区域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比如,我国在加强对中部区域建设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借助中部区域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企业转型,提高以提高该区域产业水平,作为促进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手段,通过我国中部区域产业特点,进行产业优势强化,进而得到承东启西的效果。同时,将中部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作为核心,建设中部地区特色化的粮食主产区,同时不断增加对中部地区农业方面,建设基础性设施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提高我国中部区域粮食方面,主要农产品的批量规模化生产能力,提升我国农业方面农产品生产,以及加工的产品增值。并且我国还加强了对山西、河南、安徽等盛产煤炭地区,企业基础设施的技术支持,还研究开发有关坑口电站,以及煤电联营等特色产业的建设。并结合中部地区,企业经济特点,调整有关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支柱性产业的生产结构,建立具有中部地方特色的,精品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中部地区也大力发展矿山机械方面的技术以及功能齐全的输变电等装备的生产与制造,甚至为了增加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力,中部地区已开始研究建设涉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利润丰厚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拓宽技术合作研究领域,以及企业经营的范围,中部地区建立多个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将运输便捷、快速的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境内外港口,以及通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机场建设作为运输体系的重点兴建项目。不断完善中部地区物流方面设施的建设工作。

(3)统一调度,平衡发展过程中各功能项目的进度。这需要我们适当根据总体发展状况以及核心区域发展情况,限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产业大规模聚集,或者是人口的超载负荷现象,避免个别发展过快,或者经济突发状况影响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进程问题。所以,必须对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位,规范经济发展空间,建立科学、有效的开发空间结构,及时调整人员分布以及经济合作调度。比如,我国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施了倡导东部地区率先进行经济发展的政策。政策中明确:要我国所处东部的区域,不断完善自主创新,做到优化自身经济结构,以及适当根据形式转变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作为领头羊,带领其他区域共同完善,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目标,从而帮助我国发展较慢的中西部区域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努力开创具有东部特色的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以及基础综合型服务业,推动经济建设过程中,产品的精加工细加工,进一步开发我国自有的高端产品,推动我国经济贸易加工的地位升级,提高我国经济贸易活动中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保护我国特色,在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对我国耕地保护的提高,加强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加强对我国土地,能源等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并通过结合可行性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加强东部地区经济特区以及上海浦东新区等在推动区域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加强合作联系,传授经验推进我国对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接受国家宏观的经济调度。其次,要在思想上打破传统束缚,在坚持正确原则基础上,适当引进适合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西方先进思想,做好中西方结合。在指导思想上,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作为理念,积极将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发展具有竞争实力的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积极促进企业经济模式的转型,根据我国有关企业创新“着眼长远发展,优化整体布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能力”的规范,实现企业资源的创新整合,建立完善的创新结构,努力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经济发展环境,实现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比如,我国在建设区域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中,明确提出:迫切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协作,创建一个科学、健全、完善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它不仅要包括市场机制,还要包括必备的互助机制。这就需要地区在执行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候,不断突破区域限制,推动市场的产业,以及机制的合作与转型。积极号召全国各区域,实现多样化创新建设,综合发展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研究、加强掌握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密切合作。同时,在国家不断对经济比较落后的区域给予政策,资金扶持的时候,需要在经济发达的区域,施行不同区域的最后,就是做好创新

二、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推进经济信息化建设:现阶段全球都处于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所以,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首先就要寻求高效率的创新方法。由于,信息化便捷,快速的特点,只有信息化才能满足区域创新系统在建设方面的需求,所以,在区域创新系统利用信息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根据自身创新发展的特点,进一步推动了信息化的发展。让我们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完成数据信息的交流以及共享。促进技术发展:由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国家及区域在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提供基础服务的部门,构建一个创新的结构体系平台,这样才能满足区域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才能满足我国自主创新的需求,才能推进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可见建设区域创新系统,可以促进技术的全面发展。加强地区间合作交流:由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需要借鉴发展较快的区域的经验,甚至引进先进的外国知识技能,指导不发达地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所以,这个互动的过程就打破了传统的区域限制,促进了地区甚至境内外的合作交流。提高地区竞争力:由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需要根据区域特点,不断优化区域企业产业结构,协调区域间合作交流,提高区域综合实力,促进交流合作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这样就可以提高地区的竞争力,增强企业产业配制,全面围绕经济社会,提高区域发展的经济能力。

(2)推动全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进程:通过我国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实施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等项目,都可以清楚地看出区域创新系统,对推动全国经济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结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先发展部分地区,再由经济发达的区域带动,其他区域进行经济建设的手段,导致现在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甚至出现极端化的现象。为了改善这种极端区域经济,产生的贫富差距,我国政府选择继续保持经济已经很发达的区域,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同时,加大对那些在经济发展方面,技术、产业都较为落后的区域,进行经济发展的创新扶持力度,并增强区域经济技术交流,增强经济建设过程中,各区域间的发展合作,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全国经济建设,平稳、有效向前发展的宏伟目标。

作者:张广皓 孙冠军 单位;昆仑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源论文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仍旧不能得到相应的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发展相对迟缓。部分员入股员工不辞辛劳地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付出,却始终没能够得到大老板的赏识和赞扬,不少员工觉得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而心生跳槽之意。所以,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进一步研究经济相关要素,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大多数区域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机制不健全,由于受到资金束缚,也不能更好的实施管理。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部分区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在发生转变。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考核人员缺少与考核管理员这件充分的沟通,容易形成暗箱操作,很难形成部门与员工业绩之间的制度制约。考核结果也不能及时进行公开,无法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员工能力也有所欠缺,因为国内诸多区域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行政管理体系,诸多岗位的聘用要求不能给出明确的细则,对市场人才的需求分析力度不够,安排出来的岗位和要求脱节。没有一个完整的规范制度很难培养员工职业素养,对于员工正确理解和运用自己岗位的权力意识鲜有帮助。在国内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岗位错位或实质意义重复的情况,虚设现象不断,这就导致一些人投机取巧,在规章制度的范围内打“擦边球”,常常越过自己的职能范围。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岗位轮换的人力资源优化过程周期长,预期效果呈现较慢。因此,人力资源轮换制度的细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包括对轮换人数,轮换岗位,轮换周期的内容制定。如果轮换周期较长就会减弱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如果轮换周期较短就容易出现员工应付工作局面。一般来说,轮换的周期制定为四年左右比较合适,在全方位的轮换制度执行之前也需要进行相关工作岗位的轮换,以积累工作经验,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工作失误,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制定一系列的人力资源人才培养方案也是我们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因此,与时俱进,积极抓住机遇,做出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模式和监管策略,加快内部改革和业务结构,积极寻找新发展方向,是国家在区域经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必经之路。

作者:蔡健钧 项驭宇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基础部体育教研室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论文

一、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地域文化和地区经济存在紧密的联系。地区经济为地域文化的重要基石,给文化构建供应物质基础与保障,地区经济的运作情况对当地文化的构建和出现具有支持的影响。而且,地域文化条件对地区经济运作也会造成较大的能动性,不同特点的地区经济整体会表现各个类别地域文化的作用。地域文化的构建在地区经济运作方面具有较大的促进价值。

1、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地域文化的发展

因为具体方位、气候、资源等要素的作用与约束,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与架构存在不同的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别。各个地区经济的运作情况对文化运作具有支持的影响,对地域文化运作程度、运作架构、类别与特性具有较好的影响力。但是,地域文化的运作存在他们自身的独立特征,不但会遭受经济要素的作用,也会遭受历史传承、文化演绎等众多要素的作用。某一区域之前的经济较好,但由于众多因素使得经济出现滞后,他们的文化作用能力也会由于历史运作的原因存续较长的一个时期。例如,现在西安或者关中,经济运作条件尽管赶不上东南部沿海,然而他们的科技与教育水平、文化发展水平依旧位居国家前列。但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初时期,通常会存在文化匮乏与知识不名一文的情况。现在,基于整体视角考察发达企业,如广东文化的时候,就会看到其表现为二元并存的架构,存在经济较为放开但意识形态层面较为保守的情况。这一二元并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经济在文化领域的直接推动影响,让地域文化显著的滞后于经济水平。

2、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现在,经济与文化表现为一体化态势,文化力逐渐变成地域经济运作的巨大推动因素,在总体经济和社会运作层面具有主要的影响。地域经济的运作情况在地区文化构建和运作阶段具有支持与基石的价值,各个差异化的地区经济与特征可以形成差异化的地域文化。此外,某一区域的原有地域文化历经人们的共同挑选之后,最后出现在这一区域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这一区域民众特征与民族性质的文化秉性。这一秉性比较巨大且较为平稳,一定能对这一地区的经济运作形成较大的推动影响。所以,不同特点的地区经济常常表现为遭受各个类别地区文化作用的社会痕迹,形成晋商、浙商、台商、徽商、粤商、闽商、港商等类别的地区角度。新制度经济学者指出,意识领域与文化理念于削弱市场费用支出、推动经济进步、确保社会平稳等层面存在重要的影响。经济进步会给文化全方位兴起打下前提,文化的繁荣也会推动经济不断飞速进步。

二、地域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地域文化创新是区域创新的先导

现在,全球经济逐渐迈向基于创造要素促进的新的发展时期,创造变成促进经济进步的主要推动因素,于地域经济运作与创造行为中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创造的理论基础在于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出现的主要因素在于地域经济文化,其对创造的影响是很直接与具有本质作用的。由于地域经济文化形成公司管理者这一人群,使得各个创造方式持续存现。经济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对经济运作具有决定性影响且比较关键的是创造精神。和创造精神存在紧密关联且具有差异性的界定为创业认知。创造和创业表现出企业家精神。创业认知是一类企业家精神,其主要力量为企业家,但企业家精神实质或说较为关键的层面即为创造。创造为企业家的基础功能。硅谷为基于创造促进经济进步获得顺利发展的主要代表,尤其是基于高级科技创造作为其先驱,对其给予一定的机制创造给予辅助,如股票期权激励、市场开放、资本风险投入等。硅谷创造方式将创业与创造联系起来,这为企业家创业品质不断提升的表现。

2、地域文化创新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文化和经济之间存在较好的互动作用,怎样提升地区经济的运作能力,和文化创造存在紧密的关系。不管是提升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抑或是提升整体创造水平,全部需要地区文化的创造与提升。创新文化主要体现为创造精神与创造思路等层面。创造精神,即放弃之前的事情,形成新的事物的自主毅力。创造思路即为一个思维认知,体现在个体针对各个事物存在差异化的认识形式。智力的长处逐渐代替之前自然资源与技术方面的优点。未来,拥有较高科技水平且存在创造认知的个体,才会具有核心竞争力。知识经济发展时期,基于创造的高科技行业不断的要得到创新文化的帮助与支持,文化创新继而给地区经济运作供应智力层面的帮助。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地区运作是否顺利依靠地区竞争核力的多少。文化创造能够推动地区创新体系的运作与健全,进而实现社会资源的累积,降低市场活动成本,培养地区竞争核力。而且,借助文化创新,在地区创造行为的宏观作用要素与微观主体层面发挥作用,进而强化地区竞争核力。即,经济文化可以体现创新水平,形成企业家精神,借助激励制度,挖掘市场主体的创造认知。经济文化可以构建一类渗透体现,作用企业家作出决定与推动公司运作机制的变迁。经济文化可以体现标准化影响,作用经济运作的软件条件。现在,中国经济迈向关键运作阶段。出于使创造与创业变成地域经济运作的主要内驱力,一定要进行文化创造,促进经济文化再塑水平。文化不但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竞争中心,还为推动落后区域迈出落后圈,实现经济再次繁荣的主要非经济因素。针对经济落后区域来说,绝大多数的经济变量制约没有张力的环境中,基于非经济变量内发现提升要素,强化地区文化创造,推动地区经济进步,存在较为关键的战略价值。人们不但能够借助地域文化作用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作用经济活动,还应关注地域文化作用地区运作的方式,使他们构建差异化的地区经济类别和特征,从而借助竞争、市场与机会等认知层面的进步,让地域文化变成地区经济运作的推动因素与来源。

作者:胡翠萍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招商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一、区域协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开放性,区域协作是开放性的表现,有利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在更深的程度上进行资源优化,让市场主体在区域协作的平台上,按照市场规律寻找最佳的资源组合,充分发掘区域资源、整合区域资源。

其次,在区域协作的基础上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有利于构建资源共享的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政策互通互惠,充分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减低经营的成本,实现区域内市场主体之间的互利共赢。

同时,在区域协作平台上开展招商引资,有利于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桥梁作用。快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调控与指导,而政府之间的高效协调能提高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形成经济整体竞争力,增强区域辐射力。

另外,区域协同有利于改变无序竞争的现状。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缺乏创新,大都是依靠筑“巢引凤式”的方式。这种方式导致不同地区之间互相竞争攀比,竞相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竞相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给地方经济带来压力。区域协调有利于改变这种局面。

二、目前招商引资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投资环境需优化。目前,各地在招商引资的软件建设上存在很多问题,有着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如:政策环境不够优化、人员素质亟待提升、人文环境需要治理、服务水平需要提高、区域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够等。

其次,区域协作工作有待加强。毗邻地区协作成员之间的合作尚显保守,协作区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不强,合作的务实性有待提高,深度有待加强。招商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工作的主动性与协调性,提高创新性。目前,有的部门为了招商而招商,各个招商人员与组织各自为政,导致地方经济小而全,五花八门,没有形成产业链条,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政府经协部门在招商中定位不准。在当前的招商引资工作中,一些政府部门把握不住宏观与微观的界限,没有尊重与利用市场自身的规律,通过行政手段代替市场职能,这不符合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定位与职能。

还有,目前的招商引资理念还比较落后,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目前,在经历走出去抢商夺资、守在家招商引资等阶段之后,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入招商选资阶段,按照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的要求进行招商。

三、如何在区域合作中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

1.强基础、提服务,积极打造最佳环境

目前,各地经过多年的建设,招商环境有较大进步。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协作过程中,仍要把环境的优化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要加强软环境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力推进政策环境、行政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优化。

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提高招商引资的科学性。招商部门要问计于商、求策于民,围绕横向联合的方式方法、招商引资政策环境、工作方法、招商重点、项目履约等加强专题调研,切实找准承接产业转移的对节点和突破口。扎实做好上传下达、信息服务、统计报表、年度目标考核、总结交流、宣传报道等基础工作,及时为各级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培养一批招商引资人才队伍。要把学习培训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做到专业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努力提高经济理论、经贸洽谈、商务礼仪、人文地理、时事政治、信息获取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并推行首问负责、客商投诉干预、限时办结等制度,优化政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工作突破,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提高干部待遇,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经协工作队伍的素质。

再次,经协部门要积极建立资源库、项目库、人才库、信息库等,实行动态管理,整合内部资源,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对建设条件成熟、市场前景广阔、预期效益好的项目进行论证,不断提出具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项目,确保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有效,稳步推进。千方百计掌握外地企业家信息,做好企业的“媒人”。切实抓好意向项目的跟踪落实,抓紧深入洽谈,主动协调服务,全力促成在谈项目尽早成功签约。

2.比优势、找强项,实现彼此互利双赢

要认真研究本地经济的比较优势。招商引资的目的在于吸引外部优秀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区域合作在于优化区域内部资源,提高区域整体经济的实力。所以,招商引资工作不能仅从本地经济要求出发,更要从区域的大局出发,把优化区域内部资源结构,实现区域共赢局面作为工作的基础,这样才能够取得招商引资工作的科学发展。

首先,要认真寻找本地的经济强行以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强项,实现强强互补。在区域资源的结构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本地方经济的优势与强项,用本地的优势去迎接外地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双方共赢的局面。所以,招商引资部门在招商宣传与项目选择中,要扬长避短,发现、放大自身的比较优势,如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土地要素、产业协作与配套能力等。要通过创新工作,放大、创造自己的比较优势,制定具有特色的招商引资策略。

同时,要研究减低本地投资的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是招商引资中的重要因素。地方投资成本越低,盈利空间越大,就越能对资本产生磁场效应。经协部门要在这样几个方面协助政府做好工作:一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减低服务成本,降低投资者的行政交易成本;二是打造好工业园区、专业市场、物流中心、农业综合开发区等平台,构建优良载体,降低投资者的经营成本;三是做好产业链优势,通过打造骨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的方式扩大经济的规模;四是通过深化企业改革,采取整体嫁接、产权转让、资产出售、兼并重组、产业置换等多种形式,降低投资者的资本扩张成本。

3.促交流、抓协调,全面优化区域结构

要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需要加大区域交流的平台建设,加大信息交流的数量与质量,才能够加深协作的深度与密度。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可以参考。

招商引资部门应该“走出去”,主动出击,与全国各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手举办各种招商活动,大力进行地方招商宣传工作。在走出去过程中,寻找机会,学会“借力”。同时要“请进来”,充分利用优势,在自己的“地盘”组织举办各种经贸活动,千方百计把外地政府及部门领导、客商、企业请来,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增进了解,扩大合作。要充分利用对口支援这个契机,积极创造条件,协助中央、省市的对口支援单位对本地的支持,利用他们手中的资源,为本地方招商引资服务,为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服务。

招商引资部门要主动牵头,通过政府组织、行业协会以及商会等的对接交流,迅速地宣传自己,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在交流中,要积极寻找经济活动的信息,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区域及其周边城市的经济集会,如“珠洽会”“湘商大会”等,在活动中扩大与企业的接触面。同时,积极构建经济活动平台,积极牵头组织各种合作会议,充分利用与本地有联系的外部资源,如本地藉在外人士、与地方有联系的企业等,进行广泛招商。

积极牵头组织地区之间的学习活动与定点招商工作,推动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发掘更多的合作空间与资源。同时,积极研究区域经济协作工作新的增长点,为领导重大决策提供依据,例如:打通相邻地区的交通与政策障碍,整合旅游资源,实现区域之间产业链的对接等,努力拓展区域交流与合作空间。

同时,经协部门要突出协作亮点、创新合作机制,积极发挥牵头作用,抓好区域联络处的日常工作,办好招商网站和刊物等各种宣传工具。充分利用毗邻地区民营企业协会等各种平台,务实推进区域内企业间的项目合作。

4.搞改革、带创新,深入发掘市场潜力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经协部门要充分做好研究,进行招商模式的创新,充分激发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市场规律,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进行招商引资工作。

按传统的做法,政府建好园区外出招商。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政支出,但是效果一般。采用市场化的“以商招商”模式,能够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在这种新模式下,政府主要是把握政策、提供服务,吸引具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开发园区,并将招商引资的具体工作由政府交给企业去实施,让企业自己去进行进一步的招商合作。这样,政府由“运动员”变成了“裁判员”,真正实现了职能的回归,招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形式主义和浪费现象也得以消除。有企业自己组织的招商工作,能够从产业链的需要出发,逐步形成从研发、原料、生产、仓储、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同时,其他企业入园门槛降低,行政成本减低,投入到产出的时间缩短。用这种以商招商的方法,通过让企业招商与政府招商的结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借力发力,达到经济的良性循环。

发扬产业链优势招商引资。拉长产业链是产业扩充的必由之路,而产业链越长,吸引投资的能力也越强。产业链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的买和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兴奋点,成为投资的重要动因。从招商引资实践看,引进一个主导产业、核心企业,一大批配套企业都会跟着进来、集聚发展。如何培育产业链?其一是通过强化服务及扶持,培育成长性强的优势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形成优势行业、主导产业。其二是以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为依托,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对引进企业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引导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块状经济”。

5.请进来、选项目,科学借力外部资源

在引进来的过程中,招商引资部门要做好产业的筛选与把关工作,科学引进适合地区经济结构升级的产业,提高产业的配套能力,提高引进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

具体来讲要坚持这样几个原则:一是产业配套性原则,形成地区的配套能力,提高比较优势;二是节地、降耗、环保和投资强度高原则,提高发展的科学性;三是规模经济的原则,积极努力地吸引规模企业、大项目的进入;四是科技优先原则,在工业用地的指标愈来愈少的情况下,要多地招引那些占地少,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区域协作是招商引资的良好平台,是实现互惠双赢、促进区域发展的大好事。政府招商管理部门要从服务的角度,科学发展的高度认识这项工作,协调更大区域的内部资源,建立更多的信息沟通的内部平台与机制。通过借力发力,提高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取得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论文

1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重要环节,高等教育是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动力。而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成为各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因此,处理好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证整个社会和谐、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在教育资源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截止到2013年全国高等院校有2198所,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1倍;高等学校的专任教师有129.5万人,与1990年相比,该数值增加了2倍;2010年高校有551.1万的毕业生,超出1990年毕业生人数的469.7万人,年均增长速率为13.03%。2010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高等学校分别是1022所、729所和554所;同年在校学生数从东部到西部依次是961.39万人、709.33万人、473.95万人。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且在校学生人数东部较多、西部较少,即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布不平衡。我国的区域经济也呈现不均衡发展的状况,尽管西部大开发极大地推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但与中东部相比,依然处于落后地位。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的。高等教育培养优秀的人才,能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能促使区域经济产生质的飞跃;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加深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来均衡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从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两者的协调性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2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1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总体情况由图1可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呈逐年递增趋势。2002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是1396所,到2012年时学校的总数是2442所,这十年间普通高等院校的数量在不断增大,2012年高校数量是2002年的将近一倍。此外,高等院校在中西部的分布情况不均等,东部学校数量最多,西部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从图2可以看出,十年间,我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增长速度惊人,但同样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的状况。2.2我国区域GDP总量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迅猛,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国家整体发展形势良好。由图3可以看出,我国的GDP在1990~2009年间的走势是不断上升的。2000年我国GDP为99214亿元,2012年增至518942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6.5%。东部的GDP居于较高的水平,西部的GDP水平较低,中部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呈现出中西部GDP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图1高等学校分布图图2在校学生人数分布图图3我国的GDP分布图

3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1两者缺乏互动的平台保障很多高校注重科研,理论成果很丰富,但缺乏将理论成果应用到实践当中的意识,注重的是发表,而非产、学、研的高度结合,缺乏深入到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据统计,高校成果利用率仅为8%。这显然没有充分发挥出高等教育推动区域发展的优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一些地方政府没有与高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对高校科研成果的应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高校的学者与生产实际所需的技术存在脱节现象,政府也未能提供一个有保障的平台,加深科研人员和市场的接轨。

3.2高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人才矛盾突出近年来,高等学校规模迅速扩大,中部、东部和西部高校数量也都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但是,办学水平没有得到同步提升,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矛盾突出,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盲目现象,未能结合社会需求培养所需人才。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等院校脱离实际开设专业,也有区域政府未能合理引导的原因。一些高校将发展为综合性大学为办学目标,开设了一些不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才培养的欠缺。区域政府可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做出指导性意见,引领高等学校朝着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从而适应该地区的发展。另外,高等学校要做好定位,结合该地区的特色设置一些适合该地区发展的专业。

3.3地方政府支持协调作用欠缺,资源分配不均衡高等学校主要分为三种:中央所属、中央和地方共建及地方所属。区域政府对前两种院校极少管理和引导,而对地方院校,由于财政能力有限,未能给予足额的经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高校的发展,阻碍了其改革发展的进程。并且,一些地区政府未能利用行政调控和制定一些制度等途径进行协调,来鼓励高校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另外,政府应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为贫穷落后地区培养优秀的人才。

4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系列对策

4.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前文的分析可知,高等院校的分布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校分布不均衡,呈现东部较多、西部较少的现象。长期以来,一些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高等院校,而一些经济落后的城市,高校分布极少。这一布局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在社会化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区域的教育投入,西部区域的政府也应加大本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此以往,可以在经济落后地区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有利于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4.2以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调整高等院校办学定位制定人才发展规划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按需发展,精准定位。教育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区域现有优势,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确定重点发展对象,探索出一条具备产业优势、地方区域优势的鲜明道路。西部区域要充分调动现有资源,为高等院校的人才发展提供保障。另外,高等院校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在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上坚持区域发展导向,以发展地方支柱产业、开发地方优势资源、服务“三农”等为指导思想;又要加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预测,培养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外向型发展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此外,高等院校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企业应注重与高校开展深入合作,将科研成果应用到企业的发展改革中。同时,高校也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由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专家组成项目小组,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为了培养在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高校可与企业合作,将学生送到企业实习,企业也可以依托高校这一人才培养的平台,将优秀员工送入大学再深造,为企业的内涵式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4.3创新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推进区域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针对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应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以便促进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首先,从管理模式、教学资源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创办具备优势学科的一流大学。其次,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鼓励地方高校结合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特征设置专业课程,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引导地方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结合地方特色来设置专业、课程和学习目标;同时,地方政府可将地方高校的发展纳入整体规划当中,使得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发展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4.4加深跨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程度,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加强跨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跨区域合作有利于资源共享,它也是一种从内涵上拓展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加大整合东部和中西部教育资源的力度,构建区域之间的优势共享平台;其次,加强区域间教育合作,鼓励跨地区人才交流,尽力缩小各个区域之间的差距。由此可见,今后高校发展的趋势是:跨区域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和潜力。

5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支持,高等教育的推进需要经济的支撑,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步伐加快,经济的全球化也成为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各个区域经济之间加强合作,实现互惠互利。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只有两者共同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带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从而缩小区域差距。

作者:周铁军 单位:四川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21世纪,知识和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值最高的因素。在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地对人力资源出现从未有过的重视。而这样的做法也得到了立竿见影的回报,经济增长与在人力资源反面的投入成明显正比关系。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发展中,我国的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相得益彰。

1.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一句镜花水月的空话,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二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单一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仅就我国的现状来看,人口众多、资源稀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但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我国的人口优势,那么人口优势就会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浙江为例,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省内土地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并不占优势,但浙江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据统计,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几十年来占全国首位,在独占鳌头的重要关口,如何保持目前经济态势和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地区经济,并利用好省内5000多万的人口,将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也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通过对GDP常数,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做OLS回归性分析,得出DW值为0.14。DW值说明GDP的值与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对GDP的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同样,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经济出现增长,对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增加以后必然会导致高精尖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可谓存续相依,不可分割。这就是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最好的证明。

3.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建议

针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协调性关系,以区域经济健康良好发展为基础,以培养人才促进经济长效发展为目标,本文对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培养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注重本地高校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提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浙江省为例,在拥有全国知名的浙江大学的同时,也要发展其他985、211等重点高校。这些高校是本区域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教育基础。政府应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均衡人才就业机会,为本区域自培养的人力资源创造合适的就业岗位,减少人力资源流失。高校也应根据区域人力资源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人力资源能够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一展所长。

二、加快吸引外来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长效战略的形成,仅靠本地人力资源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受区域限制、学科限制、平台限制等,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不可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外来人力资源的吸引,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发展平台是吸引外来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为外来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才能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集聚和脱颖而出。同时,还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各地区人力资源汇集必然对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之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匹配,才能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人尽其才。

三、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传统重工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主要依靠资本投入作为产能增长和利润提高的方式。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则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优势。而第一产业的高能耗、低输出、高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各地政府缩减第一产业的决心。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把握发展关键,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各地区政府也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增加二、三产业比重,为优秀的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四、注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是关系着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我国情况来看,各地区普遍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艰苦,就业岗位少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仅仅。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快速提高,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大。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缺口问题。政府应当建立长效机制,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适当帮扶,也可开设相关专技领域的“扶持计划项目”,制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引进的政策机制。总结人力资源的培养是关系到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推动人力资源培养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是未来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好统筹,加强对本地区人力资源和外来优秀人才的管理与利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要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适当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增设扶持项目,拓宽专业发展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作者:江科元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城镇化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1城镇化对河南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1.1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很多,有的学者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等指标来衡量,笔者认为人均GDP剔除了人口规模的影响,同时包含的内容也最为全面,用来衡量经济增长较为合理.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经济发展显著增加.

1.2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分析从数据的可得性和口径的一致性出发,本文选用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仍选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所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78—2012年.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河南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河南产业结构的第一产业比重呈现快速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表现出先下降后平稳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则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河南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大体上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1.3城镇化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1)城镇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高,河南省的从业人员数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乡村从业者的变动趋势与全社会从业者的变动趋势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主要是因为河南还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主导地位,乡村从业者的变动对于全社会从业者的变动具有决定作用.随着河南城镇化的发展,为城镇和农村从业者总量的增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城镇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从表5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呈现出以下态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省的劳动力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这正是河南省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合理的表现.

1.4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分析随着河南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河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见表6).其中在任一时期,河南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另外,从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可以看出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从总体趋势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

2城镇化在促进河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制约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1.1城镇化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建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城建需求资金有增无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远不能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我省城建资金主要来源于土地招拍挂、银行贷款、政府新增财力和基础设施出让、转让,部分大中型城建项目能争取到国债资金、世行贷款和亚行贷款.但是城建项目建设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大,现行的融资模式对财政的依存度过高,投资方式单一.城建资金需求的旺盛与投融资平台不发育、筹资渠道不畅的矛盾日趋尖锐,资金问题仍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加快理顺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现代金融水平的地方城建投融资平台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2.1.2制度障碍严重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分离的就业制度、不能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不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向城市倾斜的财政金融政策等等阻碍了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社会资源短缺,尤其是按照常住人口定义被统计为城镇人口而户口不在城市的农民,其在孩子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无法获得同城镇市民同等的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和效果,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2.1.3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口质量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劳动力对城镇化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劳动力的数量多少,更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质量高低.目前河南农村文化教育落后,加上农民思想观念陈旧,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同时,由于不能随时掌握市场信息,主动去寻找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使得劳动就业不能与信息变化同步,失去很多就业机会.

2.2加快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2.2.1建立城镇化多元投入并行的资金机制城镇基础设施能力与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仍是当前主要矛盾,必须千方百计加大城镇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一是公共财政体制应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倾斜式投入,二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城镇基础设施、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全面开放,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激活内需.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开展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环境资源化、资源货币化的有效良性循环机制[10].三是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中小城市要借激发内需金融创新的契机,迅速组建成立中小城镇发展银行,为中小城镇建设进行面对面的服务;中小城镇需要把优质资产和项目捆绑起来,形成更大的市场愿景,吸引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实现双赢.

2.2.2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制度创新一是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使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固定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有序转化为城镇居民,并且拥有和城镇居民完全相同的权益,使进城农民真正地融入城市.二是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面向所有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促使进城务工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2.2.3完善教育制度,推动城镇化就业工程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10].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农民工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河南省政府应充分利用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倾情打造爱心、关心、细心、热心、耐心的五心服务,贴近服务对象,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拓展服务功能促进就业,为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作者:杜煜单位: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摘要:文章在借鉴相关学者研究基础上,从分工、竞争、合作关系的角度对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当前国际竞争形势如何对东北亚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为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合作;竞争;东北亚区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秩序不断改变,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市场环境的不断竞争,部分地缘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要想在这种新形势下获得生存,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寻求实质性的深度合作,达到“双赢”或“多赢”[1-2]。虽然这种经济合作意愿的不断增强,东北亚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但是受历史遗留问题、社会文化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东北亚区域实质性合作的深度、广度仍然具有局限性[3-4]。从长远来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多元化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甚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1从分工与合作的关系视角分析

分工与合作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两者互为前提与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的一体化,东北亚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竞争更加激烈。由于东北亚地区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每个国家具有不同的禀赋优势,这是各国之间形成分工的基础,也是形成合作的动力。例如中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肥沃的土地资源以及良好的制造业基础等;俄罗斯具有丰富的矿产、石油资源等优势;日本、韩国拥有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大量的资金资源等[5]。因此,每个国家都会借助自己的禀赋优势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多地占据市场份额(分工的依据是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生产专业化,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收益的目的;通过技术、原料等内部经济和产业集聚等外部经济使报酬递增。这种分工和专业化一直伴随着竞争的加剧、利益的增加、产业依赖性的增强;而合作正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具可行性的方法之一,合作应时而生。同时,随着禀赋优势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秩序的变革等各种外部环境的改变,这个上升过程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而且分工在创造利益的同时也存在潜在的问题,一是会受到市场容量的制约[6]。由杨格定理可以发现,市场与分工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的正反馈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二是过度的专业化分工将会降低生产效率,导致协调成本上升,从而减少报酬,经济利益下降,不利于东北亚区域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加了国际贸易成本,减少了贸易额、贸易量,抑制了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合作逐渐取代过度的专业分工。因此,具有地域优势的东北亚各国为了占据市场份额,取得经济效益,会充分利用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呈现出的明显的经济优势,进行资源、技术、劳动力之间的交换、合作,以此来提高专业化分工的效率和效益,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的自由流动和跨国优化配置,从而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分工与合作是互为前提条件的,分工的前提条件是它们之间进行的交换;交换又是合作的手段,它的实质也是一种合作。而且随着资源地位的不断变化,两者交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从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视角分析

合作与竞争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不存在单独的合作或竞争。并且,有时竞争起主导作用,有时合作起决定性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7]。区域经济合作以及次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形式,是各国或地区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中获得生存,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利益冲突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竞争与合作是共存的,并始终存在于这个过程。同一时期,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在某些活动中是相互合作的,其实质是创造利益,获得双赢或多赢。而在另一些活动中又是相互竞争的,其实质是获取价值,争夺市场利益。例如,中国与蒙古国之间的合作重点应放在资源开发、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这一举措在充分利用两者经济互补性的同时,既能促进蒙古本国的经济发展,也能使我国开发新的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一举两得。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合作主要在边境贸易、合资建厂、资源合作开发等方面,这样我国的劳动力不仅可以得到充分就业,而且还可以获取石油、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促进边境经济发展。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两国或三国之间已经签订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为商品、技术、资本、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国优化配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实现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8]。在这些相互合作过程中,竞争也无处不在,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同产业对于不同国家也具有不同的竞争力。如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韩国、中国与日本在农产品的出口问题上,俄罗斯土地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的产量大,出口量大,对于同样是农业大国的我国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是东北亚市场农产品贸易出口的竞争者;而我国对于日本、韩国在农产品出口贸易方面就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两者之间的竞争处于弱势,更多的是存在经济贸易互补性,倾向于相互合作、共同发展。随着当今国际经济秩序的不断变革,外部环境的动态发展以及竞争形式的多元化,大多数的国家逐渐认识到单独的竞争或合作已经不足以应对现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这时,逐渐形成了符合时展要求的“竞合关系”,并且,这种“竞合关系”具有过去合作和竞争规则的优势特点,不再是简单的合作或竞争。它们既可以通过合作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达到双赢或多赢,也可以通过竞争争取市场份额,促进开发关键产业的创新能力。

3从分工与竞争及合作的关系视角分析

竞争无处不在。竞争是一种自发的秩序,能自发地促进分工的出现,分工又反过来加剧竞争;分工与合作互为前提条件,两者可相互转化;合作与竞争同时共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具有地缘优势的东北亚各国之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素之间自由流动、贸易跨境分配,从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技术的趋同性、资金的国际性、商品的标准化,促使各国或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同样,作为东北亚区域的俄罗斯,它凭借自己有利的资源禀赋优势大量出口具有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的战略性资源,力压东北亚区域的其他国家,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东北亚地区的其他国家也会发挥自己的禀赋优势,用相同的方式在东北亚市场上争夺自己的“一席之地”,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这样一来,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工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因此,竞争与分工一样,只要存在交易、贸易,基于利益的诉求,竞争、分工就不可避免。并且,各国在资源禀赋方面的竞争会促使不同的国家做出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行为选择,而分工就是这种行为选择的结果。竞争以合作为基础。东北亚区域各国之间的竞争都是把它们划在同一区域内,将相类似的活动相对集中,从而进行对抗。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各国相互配合,也不可能存在竞争。竞争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没有合作就没有竞争,两者相互依赖,共同存在。同样,如果各个国家之间在资源、技术等方面不存在竞争,每个国家都只依赖自己的资源生存,与其他国家没有交集或联系,那根本就没有合作可言。没有竞争,就不会促进技术的创新和知识的外溢,这样同样会失去合作的动力。合作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之上,与竞争相互作用,三者同时存在。加快要素的配置与流动对促进东北亚区域各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而言,日本和东北的劳动力较多,但由于东北亚区域地域面积的广大,劳动力的短缺和不足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的不足。同样,日本和中国的资金充裕,是主要的资金提供者,资金的有利支持不仅可以加快输入国经济的发展,促进经贸合作,而且也有利于资金输出国可以充分利用各国资源优势,以谋取共同的利益。各国劳动力、高新技术、资金资源流动不足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受制约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通过国与国之间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的流动才能有效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开发与发展,这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的演化格局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逐渐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出现了国际分工更加专业化,生产过程更加细化的大趋势[9-10]。分工明确的同时,对于合作的需求更加强烈。专业化的分工加剧彼此竞争,合作是解决竞争进一步加剧、获得生存、获取共同利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4结束语

东北亚区域的发展作为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发展形式,可以有效规避贸易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笔者从分工、竞争和合作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深层次地了解、研究东北亚区域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动向,分析东北亚区域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优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促进东北亚区域的良好发展[11-16]。

作者:赵颖超 赵辉越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吉林省中小企业研究发展中心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中社区建设论文

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社区建设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对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力度仍不够

社区建设工作牵涉面广,民政局社区股作为新成立的议事协调办事机构,在工作权限、工作经费上都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二)“权随则走、费随事转”的落实上难度大

过分热衷于造“城”建“市”的经济性目标和数量指标,而忽视社区居民的自身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以及人文生态环境营造等等“软件”建设。割裂地看待社区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协同关系。把社区发展当做辅助性的微观手段的发展,而是把城镇化水平看做宏观发展的主导型目标。这个就必然导致过于片面的强调经济发展的目标,不惜牺牲乡村社区利益来实现以物为中心的“经济增长第一”的发展观。由政府包办和发动城镇化社区发展事务,自上而下地实行城镇化制度。政府过度的参与、包办和支配社区管理事务,社区组织缺乏自治的能力。在调研工作中,基层反映较为强烈。推行“社区工作准入制”仍处于摸索中,缺乏规范的可操作的指导意见。

(三)社区与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关系理顺仍是一大难题

大多住宅小区的居民都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意愿,但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和业务上的指导,业主委员会的组建缺乏自发性,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业主与物业缺乏平等协商机制,产生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社区居委会对物业服务企业缺乏制约监管机制,关系难以理顺。

(四)社区工作经费困难,发展社区经济缺乏载体

财政给予社区的工作经费有限与社区所承担的大量工作事务不相称。社区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是盘活社区集体资产,发展楼宇经济和社区服务经济。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市政建设项目在县(区)建设和实施,许多社区的办公楼、工业厂房和店门等在规划中被征用和拆迁,社区集体资产遭受损失,居财收入明显下降。社区通过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盘活出来的土地,用于建设社区“六个一”项目作为工业厂房、酒店、店面进行出租收益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有偿服务,然而受制止“两违”工作的影响,社区“六个一”建设项目在办理审批手续时受到严格控制,缺乏政策支持,社区发展经济缺乏载体,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在拓宽社区服务功能上缺乏新思路,社区服务业经营收入十分有限。

(五)社区干部教育培训有待加强

目前社区干部培训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专职教师队伍,社区干部培训的效果不明显。没有依托当地高校和党校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基地,开设社会工作培训课程,定期对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和社会服务与管理密切相关的部门干部职工进行社会工作知识轮训。

二、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在推进重点工作上,注重统筹安排抓落实

1.统筹安排,层层分解

实行“化整为零”工作法,把工作任务划分到全县(区)各个街道,由局主要领导负总责,督促工作进度,实行月汇报制度;局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实行周例会制度,每周一总结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社区股工作人员,每人负责联系1个街道的工作,实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岗位前移,扎根基层

深入开展“走千户、进百院、访实情、解民忧”活动,由局领导带队深入走访社区,对社区换届、社区居家养老、社区规范建设等工作进行深入调查摸底,查找问题,理清思路,推进工作。同时要求联系街道工作人员每月要有至少一半时间在基层,及时掌握社区工作动态,指导推进工作。

3.督促检查、狠抓落实

做到年初有考核计划,年中有督促检查,年底有考核评估。把各重点工作纳入各街道年度绩效考评内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项目纳入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年终,组织财政局等部门联合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方给予拨付补助资金,确保工作任务不打折扣。

(二)在提升社区工作效能上,注重减轻社区负担

当前,社区居委会工作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社区管理体制上行政管理模式较为普遍,在与社区的联系中,下达任务多,工作支持不够,增加负担多,提供服务不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目前社区工作的真实写照,社区居委会工作行政化、机关化倾向严重。因此,我们注重在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上下功夫,让社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社区自治,服务群众工作。积极开展减轻社区基层组织负担专项治理。多次开展专项调研,开社区座谈会。按照“依法依规、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精简效能”的原则,精简社区机构牌子、评比检查,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职责职能,着力解决社区基层组织存在的机构牌子虚设重设、评比检查频繁、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经费不到位、职责职能不明确等问题,为推进美丽和谐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三)在提升社区工作合力上,注重强化机制保障

要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应该成立由县(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常委、县(区)组织部长、县(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20多个县(区)直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社区建设的业务指导、日常协调、检查和督办工作。建立县(区)党政领导挂钩社区工作联系点制度,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深入社区调查研究,面对面地指导工作。建立县(区)直部门与社区结对共建制度,强化对和谐社区建设的指导、帮扶。各街道也相应建立健全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制度等组织体系。在县(区)初步形成党委政府领导、社区办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和谐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四)推进“权随责移、费随事转”

1.分清职责

为确保“权随责移、费随事转”,积极推行“一个核心、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模式,在社区设立工作站,向社区公开招聘社区专职社区工作者,由县(区)政府发给工资,接受社区党组织领导和社区居委会指导、监督,落实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开展的党务、治安、科教、安全生产、综治、就业保障、城管、计生、卫生、民政、人口、文化、法律、环境、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社区居委会主要从事居民自治方面的工作。社区同时配备社区综治、计生、劳动保障专职队伍,由县(区)直相关单位下放工作权限和经费。

2.建立制度

着手制定出台社区准入制度,规范社区工作,减轻社区负担。召开社区工作大会,把推行社区工作准入制纳入社区的建设工作,同时加大对社区建设工作投入,减轻社区工作负担。

3.加强督查

建立考评细则,同时在对街道实绩考评标准中,都把开展社区工作准入制和减轻社区工作者负担作为考核标准,督促各街道抓好落实。

4.率先垂范

民政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如新闻广角进社区,廉政文化进社区,创建文明单位培育文明市民等活动,信息网络建设等工作都实行费随事转、权随责走,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五)增加社区办公经费

1.财政补助

5000人以上的社区居委会每个办公经费年定额10000元,5000人以下的社区居委会每个办公经费定额8000元。在此基础上,县(区)财政要对困难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增加补助,社区居财收入在20万元以下(不含20万元)的社区居委会,每个每年增加补助50000元;社区居财收入在20~30万元(不含30万元)的社区居委会,每个每年增加补助30000元。

2.社区集体资产补助

对于拥有集体资产的社区,社区集体资产组(经济发展中心等)根据本社区集体资产收入情况定额拨给社区一部分社区办公经费。

3.多渠道筹集办公经费

要鼓励社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偿、抵偿社区服务,如社区卫生、建立社区电信、移动等费用代缴、社区绿色网吧、社区中介服务、社区托儿所等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开展共建共享,向驻辖县(区)单位、企业争取赞助,增加社区收入。

(六)理顺社区、业主、物业三者关系

县(区)政府要组织县(区)直有关部门深入街道、社区研究了解,借鉴先进地区做法及经验,结合县(区)里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对物业管理工作规范管理。同时要制定出台关于建立“一个核心、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模式的意见。建立“一个核心、四位一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为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到党员教育联抓、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困难群体联帮、物业管理联手、小区建设联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共同发展的工作局面。

(七)加大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县(区)政府要把人居环境大整治工作作为深入开展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按照县(区)—街道—社区三级投入的方式(即区级财政补助50%,街道补助25%,其它由社区自筹资金)着手投建一批能直接体现缩小城市与城郊生产生活差别的公共道路、自来水管网、排水排污、路灯、健身路径、公厕、环境绿化等项目,健全和完善每个社区的办公楼、文体活动室、社区服务站、老人活动中心、幼儿园、停车场等“六个一”设施,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八)进一步理顺社区服务各组织关系

要积极强化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以此为载体,整合社区各种公共服务资源,切实提高社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集各类服务为一体的便民利民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以社区信息服务站为载体的便民信息化服务新体系。由政府牵头,协调电信部门、移动、邮政、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汽车运输公司、铁路运输公司、航空公司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整合建设一站式缴费平台,构筑“五分钟生活圈”,在居民小区设立信息服务站,综合提供缴费服务和资讯服务,实现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在线缴纳,足不出小区即可实地缴纳水费、电费、煤气费、养路费、网络租金、电信话费和手机话费等,并能方便获取有关日常生活的有用资讯。

(九)大力加强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

依托当地高校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基地,在当地党校、就近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工作培训课程,定期对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和社会服务与管理密切相关的部门干部职工进行社会工作知识轮训。如和当地高校或党校合作,开设社区工作者培训班。

作者:吕蓉 单位:中共泉州市丰泽区委党校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源论文

我国有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其中人力资源是众多资源中的第一资源,只有人力资源才可以充分实现其他资源的价值,也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等最要动力。

一、分析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国土地面积较广,地区人口分配不均匀,出现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例如:我国京津唐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力资源丰富甚至出现剩余的人力资源,在京津唐地区寻找职位较难,而我国西部地区,例如:新疆西藏等地,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温差较大,不适应人类生活,经济发展缓慢,该地区人口总量少,且有众多留守老人,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我国西部地区缺乏人力资源,阻碍经济发展。再加上,我国不重视缺乏人力资源地区的发展,导致全国人力资源分配更加不均匀,经济发达的地方越发达,经济落后的地方越落后。

二、人力资源

1.人力资源概念

人力资源从广义上讲,是一个社会具有体力劳动能力和智力劳动能力的人的集合,而狭义上讲,是社会团体中能够生产产品的人力,这就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有分为两类,一种是数量型的人力资源,一种是质量型的人力资源。数量型的人力资源指的是具有体力劳动人员的总和,质量型人力资源指的是劳动人员具备知识素养、科学技术、劳动技能等人员的总和。其中数量型人力资源和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当人力资源超出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会消耗大量生产产品,且剩余的人力资源无法就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质量型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的根本动力。

2.人力资源特点

(1)能动性:由于人具有主观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活动。(2)再生性:人力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中个体不断更新。(3)持续性:人力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是一项持续的工作。(4)社会性:人力资源从社会中来,再到社会中去,收到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5)时效性:首先,人力资源有一定年龄限制,其次,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使与时俱进的。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指地区间在经济上交往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依赖,实现发展上关联互动,最终达到各区域经济协调稳步发展。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作重点是:东西部经济协调关系,沿海和内地经济协调关系。

四、如何实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

1.国家制定相应政策

国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劳动人员和人才向西部地区迁移,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开发西部地区企业发展,设置众多就业岗位,吸引经济发达地区过剩人力资源,既能补充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又能缓解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压力问题,实现人力资源全方位利用。此外,该类政策能够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增强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

企业注重对人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人力资源中农民占1/3,人力资源的数量较多但是质量较差,因此,用人企业需要加强对劳动人员的培训,使劳动人员不仅具有体力劳动能力,而且具备知识素养和科技技能,称为全方位复合型人才,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数量虽少但是质量上升,实现“以一抵十”。

3.劳动人员加强自身教育

劳动人员不盲从,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是要热爱本地区,重视地区经济发展。劳动人员要加强自身能力,不仅具有体力劳动能力,而且增强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时时刻刻学习,增强综合素质,为地区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五、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普及,我国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地区的发展更加依靠人力资源。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土占地面积较广,这就导致人口分布不均,再加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较多的人力资源流向经济发达的地方,区域间人力资源分配不均。因此,实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是我国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

作者:闫海洋单位:衡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一、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个产业结构方面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高等院校培育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实现科教兴国这一伟大战略。在国家发展的立场来说,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加快区域经济模式的转变,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的顺利,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通过人才创新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二、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这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几点以供参考。

(一)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未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一些学校为了吸引生源,追随国家发展“潮流”,不顾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而盲目的设立专业,使得一些“华而不实”的专业越来越多,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少,极大的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陕西省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这不仅仅重视了科教兴国这一战略也强调了人才强国。高等院校能够有利区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高等院校发展自身的问题

首先,一些高等院校所处经济区域较为贫困,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育体制不合理等等方面的烟瘾,使得学生所学知识没有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毕业时很难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其次,一些高等院校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在进行学生实习、见习安排方面没有做到学校应有职责,使得学生在在就业方面出现较大问题。高等院校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区域经济体未能和高等院校建立完善、长久的合作机制

这就导致学校既不能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情况企业也不能清楚什么样的人才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另外掌校和企业缺少交流、合作,就不能长期有效地为企业培训专业人才企业也不能帮助学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高等院校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当地的高等院校的为了发展,只有两者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作用。

三、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调整高等院校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高等院校的专业决定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容,决定了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进程。陕西省高等院校在设置专业这一方面应该立足于本地经济发展的状况,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的设定和调整,最大限度的适应陕西省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高等院校应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师资科研能力水平。学校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高等院校应平衡各优势学科的教育资源,合理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教师的科研水平决定着学校的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学校重点学科高水平的科研师资团队不仅更容易取得相应专业的建树,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培训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还可以为毕业生增加实习经验和就业机会。通过两者的合作,企业向高等院校的学生传递社会对莫方向人才需要的信息,高等院校向企业提供最新的科技和灌输先进的思想。两者通过更紧密的合作和交流实现双赢。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优势可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虽然我国的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并不能阻止这一大趋势的进程,只有两者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才能跟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

作者:姚娜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探析商帮模式给予区域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商帮经济;地方经济;反哺;政府作用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日益繁荣的商帮经济及其反哺现象,分析了商帮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反哺机理,指出地方政府应以开放的思维发展商帮经济,并就如何发展商帮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商帮经济的发展繁荣

我国商帮历史悠久,曾经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甬商、鲁商、潮商等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帮经济又开始出现并日益繁荣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新型商帮文化。如浙商著名的“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勤奋吃苦精神;徽商多儒商,诚信仁义;晋商俭约自律、诚信不欺;上海商人精明、谨慎;苏商主张实业为主,商贸为副,强调信誉为本,精细作业;温州商人喜欢外出经营找市场,做生意先从小处入手,善于推销;鲁商务实、精明、忠心、谨慎;豫商出自商业发源地,热情、忠厚、诚信;闽商眼界开阔,富于冒险进取;粤商市场敏感性强、接纳和包容性强、讲求实效和稳健、注重实干和苦干等等。

2006年5月,首届中国商帮峰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浙商大会、徽商大会、闽商大会、潮商大会、豫商大会等各大商会组织的大会接连召开,逐渐赢得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获得显著的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地位。学者们也开始探索各自地域人文因素对于商人品格的形成和企业发展的影响。当今商帮呈现出一个新特点,即不局限于原有的地域而遍布天下,其发展对于其发源的地域经济所产生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在学术领域也日益受到重视。

商帮经济的反哺现象

当今,许多商人在异地发展起来后,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回报家乡。据调查显示,浙江省在外从事商贸流通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的产品70%以上产自浙江,估计年营业额在2500-3000亿元,约占省内相关产业产出的30%,而原料、货源出自浙江或产品返销浙江的比例也相当高。同时,浙商“反哺”浙江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

在中原,也树起了豫商的大旗,河南省有关政府部门专门成立了豫商联合会,与海内外各地豫商联系紧密,每年定期在河南各地市轮流召开豫商大会,加强各地市和省内外豫商的联系,以各种优惠政策和高效的办事作风吸引海内外豫商集聚中原,参会人数逐届增多,签约项目数量大幅增加。

商帮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反哺机理分析

伴随外地商帮反哺现象的增多,反映出纯粹地域概念的“xx经济”正在向基于网络的“xx人经济”转化,这种变化反映出新的商业价值观对狭隘的地域概念的突破,营造出新的开放动力机制。地域概念是静态的、稳定的,而“人”是动态的、发展的,众多的本土籍商人走出去参与外部经济循环,其流动性带来了本地商业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异地复制,获得了成功后又通过反哺而创造更为广泛的商业网络,促进本土经济的发展。

从古至今,“乡情”都是永远割舍不掉的情结。首先,本土商人走出家门,艰苦创业,在思想上带着文化的烙印,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其聪明才智,展示家乡的形象,并可带出去一批创业者,为更多的家乡人就业提供机会。根据浙江省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的调查统计,目前浙江在外省(区、市)创业人员约400万人,创办各类企业9万余家,累计投资额5320多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即浙商每年在省外创造的财富,已经相当于浙江省2005年全年的GDP。其次,本土商人走出去,一方面可以促进本土产品的输出,一方面可以把外地的信息、技术、管理经验传递回家乡,促进本地企业的进步与升级,甚至直接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最后,本土商人走出去可以作为重要的联系平台,为本土政府进行招商引资和更多本土企业到外地投资发展牵线搭桥。因此,“xx人经济”的发展,对于本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政府发展商帮经济的对策建议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合作共赢已成为竞争的新趋势,联盟成为新的战略价值取向。由上述分析可知,“xx经济”的立足点在地域,而“xx人经济”的立足点在“人”,“xx人经济”突破了传统地域经济所依靠的个人关系网络资本的封闭性,这会实现商帮经济与本土经济的双赢。因此,政府应本着发展“xx人经济”的开放新思维,鼓励资金、技术、人才大胆“走出去”,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更要“引进来”,引入更多的资本、项目和合作的商机,以人的发展促进地域的发展。

政府发展商帮经济的主要方式是一方面鼓励省内的企业走出去,创造效益,塑造品牌。一方面通过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及优良投资环境的构建,促使已经外迁的企业通过回迁、开办子公司、项目输入等方式回报家乡,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建立企业家数据库。政府应搜集省内外本籍商界人士的具体情况,包括企业的产品和市场情况、所属行业类别、企业家的创业历程等,分析其所属产业结构及特点,建立数据库,为资金、项目、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奠定信息基础。

第二,促进省内的企业走出去。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省外乃至国外进行投资、贸易和其他经济合作,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创造效益。帮助其解决融资、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等发展障碍,加大推介和宣传力度,强力塑造商业品牌。尤其是对具有本省特色的产业集群进行品牌塑造,树立形象。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中国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论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演化:“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是中央政府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这段时期,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发展协调会,由此国家拉开了长江经济开发的序幕。长江作为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以及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工业城市的存在,使得开发长江流域成为国家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也使得长江流域成为沿海开发后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发展区域。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在实施“沿海发展”和“沿江发展”战略的同时,又重点实施了“京广线开发”。“京广沿线”开发虽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由于其穿越城市的特殊性使得京广沿线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弓状”:即沿海地区是弓背,京广线是弓弦,长江开发带是箭头。

(四)井状分布格局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童大林就提出国家应实施以陇海-兰新线铁路为枢纽,以沿线中心城市为骨干的新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发展,陇海—兰新经济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东端的黄淮海经济区以连云港、徐州为中心在机械、盐化工、水产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在中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黄河干流形成了关中经济区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化工产业区;在西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区也已显露雏形。

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陇海—兰新地带、沿江地区、京广线地带、沿海地区的四大经济带,如果放到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经济发展带恰好组成“井”字状。

(五)棋盘状发展格局

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并相继批复了多个经济发展改革实验区。特别是2009年至今国家批复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中央的这些经济发展举措使中国逐步形成了棋盘状的发展格局:以大中城市为区域发展带动的增长点,以铁路、城际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为骨干,形成大中小城市、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区域格局中大中城市好比棋盘上的棋子、交通干线好比棋盘,呈现出“棋盘发展模式”。

结论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央政府总体上实行的是扶持性的发展策略,旨在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区域间普遍的贫穷;自1978年改革开放20多年来(1978至1999),中央政府坚持“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发展但造成了区域间极大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问题较为严重;新世纪以来,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位优势、国家政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人文特征等因素都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其中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在中央政府、地方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展现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剖析人民币升值对我们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论文

【摘要】文章首先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原因,然后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同的行业特点受到的影响也不相同,有冲击也有机遇,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汇率变动;升值影响;经济影响

前言

2008年4月16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7.7720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至此,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5%[1]。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的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人民币升值主要受损和受益行业

由于行业特点的不同,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各行业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由上述分析可知,人民币升值给原材料需要进口的行业带来优势,但是对于产品出口行业则不利。虽然人民币升值会给某些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但也给这些行业的产业升级优化带来了机遇。

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受益行业包括:(1)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类行业,它是非贸易的不动产行业,升值将全面提升国内地产资产价值;(2)具有资源有限、垄断性或建设周期较长而供给弹性较小的特点的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这类基础设施、基础产业;(3)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和证券业,属于经营货币和资本业务的资金密集型行业,由于具有较好变现能力和流动性,属于高人民币资产的行业,因此将吸引国际资金大量流入,从而受益;(4)航空、电力、炼油、造纸、工程机械等行业,由于原材料或设备依赖外国采购为主而导致的成本降低,或大额外债而导致的还本付息所产生的汇兑损益方面的收益,对国内市场拥有垄断优势的航空业更为突出;(5)技术进口依赖型的高科技类行业,在关键科技知识产权上还不具有优势,在一定时期内还将保持着大量进口的势头,在汇率升值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在成本方面的优势。

主要受损行业包括:(1)对以出口型为主的行业而言,如纺织业(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损较大,其后依次为棉纺业和毛纺业)、家电、建材等,人民币升值将很大程度上削弱产品的竞争优势;(2)外贸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劣势地位,进口业务很难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取超额利润,但是出口业务则会遭受重大损失;(3)采掘业、石化业、有色金属业由于产品定价国际化将受到冲击;(4)出口比重较大的农业[2]。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

(一)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技术。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如钢材、电解铝、汽油、石油等国内消耗极大,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中国的工业化需要大量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升值可以降低国外技术的购买成本。由于进口增加,对国外原材料的购买力增强,出口减少,于是有利于缓解目前贸易顺差,促使中国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弱化通过外汇占款形成的人民币投放,并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主动性以及货币投放的均衡性得到改观。

2.有利于大量引进外资。人民币升值将成为人们的财富借以保值升值的购买对象,可使已在华投资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增加投资者的信心,促使其进一步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人民币升值将吸引大量外资通过QFII进入国内证券市场,利用FDI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让国外公司以“预付货款”的名义将美元打入国内。

3.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对外币的购买力增强,对于自费留学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留学担保金数额和生活费用由于汇率的升高实际金额减少,降低了留学门槛。比如留学澳洲以三年担保金8万美元计,按照原来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8.2765来算,共需要支付人民币662120元,但按照8.00的汇率来算的话,则需要640000,节约了22120元。

4.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利于偿还外债,未偿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数量相应减少。

5.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由于汇率升高,普通百姓购买外国消费品的价格下降,促进了消费品的进口。同时出国旅游消费的费用降低促进了国民消费的增长。

(二)人民币升值的消极影响

1.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人民币升值后,使我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提高,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同时它将会导致进口增加,从而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并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

2.削弱中国民族企业竞争力。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我国企业竞争力大部分依赖的是劳动力成本低,而不是技术、品牌、资本实力、企业家能力等等,进口的大幅度增加,出口产品、生产、国民收入的大幅度减少,最终会使国内企业竞争力大大受损,使国内企业的风险加大,加大外汇风险管理成本,影响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

3.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加工出口行业的兴旺解决了中国的劳动力剩余问题,但是出口加工企业利润率的下降,企业不得不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或者采取转移制造厂到劳动力低廉的国家或地区,或者裁员,会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状况。目前我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政府需要加大解决这一问题的力度。

4.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急剧下降。游资进入我国发展迅速的热点行业,例如股市、房地产业等,引发短期的逐利行为,影响了这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大力引进外资,吸引了大批以加工制造为主的工厂在中国部分地区形成产业集群,但是这些产业集群大多属于产品附加值低的加工行业。人民币升值降低这些行业的利润率,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政府应该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引进等方式实现这些行业的优化升级。

(一)政府引导企业积极发展科学技术

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特别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的三资企业处于全球产业链末端,利润率低,自身增值能力不足。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看重的是中国的人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人民币升值以后,无疑会抵消一部分人力资本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中国的产品出口将会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或者自主研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更为有利。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对于引进技术相当于降低了成本,企业应当抓住当前的机遇。

(二)政府鼓励企业创立品牌

由于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占居主导地位。但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从事的是贴牌生产(OEM),为世界知名品牌提供各种产品,从日用消费品到家电。贴牌生产利润微薄,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和品牌战略的实施,是权宜之计。由于人民币升值,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削弱。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品牌产品的销售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几乎每个行业都有一批消费者广泛认同和喜爱的品牌。因此,我国企业要想在广泛的国际市场上有进一步作为,就应当通过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走差异化,品牌化的策略,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三)政府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控制房地产和股市

人民币升值一般意味着国内经济整体向好,投资机会多而且收益水平相对可观(至少可以得到额外的汇兑收益),因此将有大量的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市场,股市和房地产等市场由于流通性较好将成为这些资金集中的场所,最终导致股市上涨,房地产价格上扬,这在日本和台湾市场表现得比较明显。尽管我国外汇管制比较严格,但从2003年外资流入情况看这种趋势也正在形成。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额与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缺口呈上升趋势,可能就有大量的投机资金在其中,而且外商直接投资中也不排除改变投资方向,再考虑这部分资金的放大效应,对整个地产的影响不可低估。从国内环境来看,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必然意味着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进而带动国内一般消费品价格走低,消费者主观上感到剩余财富的增加,就会倾向于将更多的钱投资于房地产、股票及艺术品市场等经济载体,从而推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需求增加,也会推动地产和股票行业价格的上涨。

人民币升值不应当由普通百姓承担严重的后果。政府应当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防止这些行业经济过热增长,给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2006年7月国家出台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对外商投资房地产市场准入、外商投资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境外机构及个人购房管理三个层面予以规定,抬高了外商投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门槛。它对规范我国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维护我国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未对外资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筹集做出具体规定,没有改变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和限制外商中介机构等。因此,这一尝试性的新政还有待进一步完善[3]。股市的疯长容易形成经济泡沫,政府应当加大规范我国股市的措施,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四)政府创造就业机会

目前,出口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受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较大的行业如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农业等行业,而正是这些行业吸收了巨大的就业人口。在我国每年需要新增900万就业岗位的巨大压力下,同时还要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就业压力,对于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十分巨大。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大豆,棉花,玉米和小麦,人民币升值导致国内上述四种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直接导致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的需求减少,在我国目前农产品销售本来就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农户的打击无异于雪上加霜,并直接导致农业就业岗位减少,将影响数千万农民的就业。公务员之家

政府应考虑扩大前一个时期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扶持政策的覆盖面,包括对那些出口受影响严重、涉及就业人数多的行业(如纺织服装等行业)实行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实行与增加就业挂钩的各项优惠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失业;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劳动密集、出口比例大的行业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继续实行并加大对农业特别是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较大的农产品进行补贴的力度,稳定农业就业,等等。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提供失业救济和援助,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工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尽量化解由人民币升值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同时,应进一步强化农民工的维权行动,改善他们的就业环境。

长远来看,政府应建设一大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建立起以职业学校为核心、以各类培训机构为辅助,高中低级职业教育和培训相结合,远程教育和现场教育结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切实加大政府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对农民工(包括农村中学毕业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实行政府补贴和助学贷款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