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6 09:01:47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水土流失及水源污染已经成为城镇一体化、农村环境改善、乡村经济振兴的关键阻滞因素。据人民网2020年8月16日消息,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71.0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8.73%。虽然相对于上一年度而言我国重点生态保护及修复区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但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呈现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特征,水土流失治理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峻,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此,需要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目标,遵循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升农村水环境承载力,从而为新农村建设、乡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生态环境基础。

1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概念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升水环境承载力、恢复自然水环境为核心,同时兼顾人工修复及自然恢复的现代化、综合性水问题治理理念与技术方法。我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截至202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944m3/人,略高于中度缺水线(2000m3/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82位,是联合国认定的缺水国家[1]。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会导致农业生产力不足,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愈发严峻的水污染问题也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威胁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为构建“生态防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念应运而生,对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恢复水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

2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要点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环境为核心目标,按照农村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新农村建设需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农业现展基本内容等对小流域农、林、水、草、田等水土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统筹规划,紧抓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地构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其实施要点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防线

生态修复防线建立在农村地区坡度超过25°,或土层厚度低于25cm的区域。通过在林草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区域周边设置禁止出入警示牌、防护栏等,对该区域目的树种进行补种等方式避免该区域受到人为干扰,以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为核心保持水土、减少污染。

2.2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治理防线

生态治理防线建立在农业种植区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人类活动对周边生态及水环境造成干扰,导致此类区域生活垃圾堆放多,加之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水环境十分脆弱。此类区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建立水土保持林及经果林,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及土质特征种植栽培适应性强、附加价值高的果树,既可以作为生态屏障防线,又能扩大经济效益;修建水利工程,以综合治理理念为导向,保证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水资源调配及利用、农业生产与生活等相协调,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水源调度、农田灌溉等综合功能,解决用水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建设,采用农业高效生产技术,以科学灌溉、田间管理强化农作物长势及病虫害防御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修复被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2]。

2.3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保护防线

在水库周边、河道两岸、主要沟道等区域进行护岸护坡、河道清理并建设绿色景观,形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保护防线,可以解决湿地萎缩问题、减少水体污染。

3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农村宜居空间

打造宜居空间是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保目标之一。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价值导向,从生态环保角度审视农村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致力于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饮水质量偏低、生活垃圾难处理等问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发展是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作用之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采取多元化及有效性措施恢复遭到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在推行相关政策方针时注重调动农业生产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认识到农业与水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通过完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水资源调蓄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林等保护农业现代化发展所依存的水土资源、水土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乡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大有裨益[3]。

3.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对农村水土资源保护性开发与合理利用的统筹规划与细致安排,其治理范围包括农村的林、田、湖、草及相关产业,坚持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主,因地制宜采取造地适树、植树种草、因害设防等治理措施,实行“山顶戴帽,果树缠山腰,山下养殖,护坡种草”等政策方针,在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遵循治用并举的基本原则,对水资源及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其利用结构,将宝贵的水土资源应用于高附加值、低成本高回报的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之中,通过科学配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及工程措施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显著提升农民收入,践行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增收”基本要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4.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若想发挥积极作用需率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整理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新农村规划建设宏观战略、小流域综合治理需求、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在此基础上协调好生态保护与水土治理之间的关系、小流域治理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治理效益与村民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多层次利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资源,实现统一治理、综合规划、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小流域水土保持实况科学确定新农村生产发展方向,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出发点合理安排牧用、林用、农用土地的比例与位置,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农田优产高产目标,加大陡坡退耕力度,为林草种植提供有力条件。为了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能助推新农村经济建设需将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商品生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联在一起,同治沟措施、治坡措施、农耕等措施相结合。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开展前需考虑人畜饮水、粮食高产等实际问题,以提高新农村建设实效性为导向合理规设治理方案,保障小流域综合治理能事半功倍。

4.2从实际出发推行技术措施,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主要有3个:一是农业耕作措施;二是林草措施;三是工程措施。其中,工程措施指的是通过修建梯田、涝池、水窖、山坡截沟、拦沙坝、泥石流排导等工程达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实践证明,山丘区水土保持需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为了使技术措施可以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作用,需专职部门立足农村当地深入调查分析,了解小流域组成要素及经济系统,将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要素视为时空分布探究的着力点,同时调查分析农村当地的生产资料、人口、技术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明确小流域的人口承载力。以土地资源科学利用为主合理规划治理方案,从宏观上讲,科学规划农村生产用地,使小流域生态能在农村经济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从微观上讲,根据农村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灵活实施技术措施,规设详尽的实施计划,使小流域治理能高效展开。不同地区所采取的规划治理手段存在差异,以黄土高原为例,在治理初期采用了多目标规划法、线性规划法、经验规划法、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使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得以贯彻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基本单元为小流域,从实际出发合理使用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建成具有综合性的防治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上述技术措施的同时需明确治理目标,以农业措施为例,需加强土壤抗蚀力、追加植被覆盖率,达到改良土壤、保肥、保土、保水的目的,继而充分发挥多种技术措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优势。

4.3注重监督反馈,持续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

相关部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治理问题,注重监督反馈,定期归纳总结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立足实际,不断调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新时代数字技术成为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的条件之一,利用数字技术亦可提高治理效果监督反馈质量。例如,在推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时可引用BIM技术,立足坡面蓄水、泥石流排导等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规设5D模型,增强相关工程监督反馈的可视性,同时各部门要基于BIM系统进行高效协调联动,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形成合力,有效落实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再如,利用大数据及时更新基础数据,大数据具有持续膨胀的特点,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数据搜集等作用,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5结束语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能够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邢梦雅,刘娅莉,杨小妹,等.基于生态红线划定的小流域生态保护开发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7):120-123+140.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2

1、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加剧制约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2200M3,人均水资源居世界第119位,世界人均水资源8800M3,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据专家预言,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2030年我国人口达16亿,水资源缺口400~500亿M3,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大,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显现,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据统计:8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236座,缺水量1200万M3/d,9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300座,缺水量1600万M3/d,200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450座,缺水量2000万M3/d。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业人口约占70%,而在广大农村节约用水观念普遍不强,农业用水利用率相当低,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型干旱导致广大农村农作物减产绝收、农村饮水困难、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是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桎梏。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经济发展组合状况不理想,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降雨量南方比较充沛,年平均降雨超过1000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平均降雨量少于400mm,这种降雨分布的区域性差异导致水资源分布南北不均衡,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这种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

我国降雨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雨在年内时间分布极不平衡,降雨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0~80%降雨集中在汛期的6、7、8月内,汛期降雨强度大、雨量太过集中,往往地表径流汇聚而引发洪涝灾害,当降雨集中的汛期过后,工农业用水量依然巨大,因水量大部份都集中在了汛期,水资源集中期偏离农业用水集中期,水资源供需矛盾显现,季节性缺水严重,降雨的季节性造成灾害的季节性,大洪之后又遇大旱,汛期抗洪汛后抗旱,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3、流域内、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

我国目前水资源的开发极不合理,局部流域内上游不顾下游,左岸不顾右岸,拦河修坝截流,在上游对水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流域之间,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而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是河流断水,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用水都无法保障,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建议国家加强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保证水资源在流域内、流域之间的合理配置,综合考虑流域内、流域之间的用水需求,科学配置、合理调度,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T,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700多条河流中,有近50河段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湖水源污染而不断减少。

5、各种用水需求不合理,导致生态破坏

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干旱,用水相当紧张,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濒临枯绝,如果这样无休止的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不合理的配置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比例,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绿洲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目前我国沙化面积已扩展到174.3万KM2,占全国面积的18.2%,而且年扩展速度呈增加的趋势,由20世纪70年代的1560KM2增加到90年代末的3436KM2。

目前我国有些缺水区,为了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过度,全国超采地下水约74亿M3,形成了160多个地下水超采区,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地面下沉,地下水盐碱化严重。

二、科学合理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

我国水资源贫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总量也在不断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曾加剧趋势,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势在必行,只有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即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又不能开发过度,即要服从于经济又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限度内促进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对水资源的开发应立足长远,不仅要为当前经济发展服务,还应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不能对水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应充份考虑子孙后代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我们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只有经济高度发展,物资产品才会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才会不断增强,因而我们应大力加快国家的经济发展,当然经济发展并非速度越快越好,应控制好这个度,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超过水资源的的承载力,水资源开发过度必将导致生态系统造受破坏,经济发展会出大问题,经济发展会倒退,会出现回过头来搞治理,因而经济发展速度一定要合理,以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3、协调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我们应积极协调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育目发展,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经济发展一定不能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内促进经济发展,相反如果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必然会制约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大力促进经济发展,而不能制约经济发展,科学协调好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三、综合保障措施

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科学规划、合理应用,采取综合措施充分缓解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关系,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有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1、行政措施

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行政手段来合理引导,调整国家工农业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健全适合我国水资源现状的产业结构模式,我国目前单位产值工业耗水少于农业耗水,国家可以适当提高工业比重,在经济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降低水资源需求总量,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时对于工业、农业结构内部进行产业转化,鼓励农民向节水型农业发展,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渔业、林业、牧业等低耗水型农业,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对工业企业中高耗水低产出,强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工业项目进行政审批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环境生态效益,科学分析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对于超过水资源承载力的项目不充许上马,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水资源供需的总体平衡。

2、法律措施

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积极参予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依靠法制节水,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但目前我国对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依法治水必须以法律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国家应加快这方面的立法建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3、工程措施

我国降雨因分的的区域性,致使地区之间水资源不平衡,相对而言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贫泛,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农业干旱性缺水、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超采,水资源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了从根本上缓和我国区域性的干旱灾害,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兴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必须的(如:南水北调工程),以缓和北方地区的资源性缺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南北地区经济同时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上极不衡,呈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缺水严重,在降雨集中期因降雨强度大,降雨太过集中往往引发洪涝灾害,降雨集中期过后由于雨量希少而引起旱灾,为缓解这种季节性旱灾,应在流域内兴建小型灌溉工程,在降雨集中期蓄水用于降雨集中期过后灌溉之用,除水害兴水利,同时还可以结合发电、养殖开展多种经营,活跃地方经济。

4、技术措施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3

一、气候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气候资源是气候要素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那一部分自然物质和能量,包括光能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风能资源和大气成分资源等,是地球上生命现象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在农村,农业生产是依赖自然气候资源进行的生产活动。随着几次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到来,以及人口的增加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人们逐渐开始依靠使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粮食的产量,化肥和农药及农业技术等随之进入农业,农业生产也开始使用农业机械代替手工劳动。由于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以及他们在农田中的残留、农业机械的使用等等,带来了土壤侵蚀、土壤养分丧失、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农药毒性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二、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气候资源开发和利用

1.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各种类型的农业资源

土地的问题是农业的根本问题,如今耕地、粮食、人口问题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保护耕地资源方面,耕地法规政策和实施措施是重中之重,要严格执行非农业用地审批制度,严禁以任何理由乱占耕地。为保证耕地动态平衡要实行谁占地谁造地,占多少造多少的原则。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在每年出台非农业用地面积计划的同时要出台等额、超额造地计划。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和生活用水将的急剧增加,我国农业用水呈现负增长的不良局面,实施合理的水资源保护法规也势在必行。例如在农村的水产养殖业上,今后要严格控制围网养殖规模,并着力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根据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畜禽养殖规模;对块状养殖地区则要积极引导以村为单位实行集中养殖,并对粪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还应当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引导和鼓励农民全面实施平衡施肥技术,积极引进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并通过基地的建立提供专业化供肥和施肥技术服务体系。

2.设计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系统

今后,我国应当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结合各地气候、水利、农田、山地等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着力搞好农业区域性开发规划,建立各具特点的切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例如在重庆地区,可以按照光、热和水资源随海拔高程变化规律以及不同高程带内作物布局不同等情况将重庆地区划分为如下四个层次,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第一层区域能满足双季稻种植的要求,同时对发展甘蔗、柑桔生产非常有利;第二层很适宜多种经果林木的发展。该层区域是重庆地区扩甘蔗种植的可能区域和柑桔适宜栽培的集中区,同时也是优质大叶茶和桑树的种植区。第三层是大叶茶和中小叶茶、半耐寒性和耐寒性蔬菜的混合栽种区。此外,第四层区域生产上宜以发展林业为主,兼发展畜牧业和多种经营,部分区域是优质中小叶茶的生产地。

3.利用科学技术加强传统农业的创新型利用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4

【考纲解读】

本考点的基本要求是,以某区域(西北、黄土高原等)为例,了解该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自然特征,从而理解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产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掌握对生态问题的综合整治的思路、措施并可以迁移到其它地区。所谓发展方面的问题,是指环境造成的阻碍区域发展方面的问题,不是区域所处地理位置对发展的影响。在方法能力上,会通过图表、资料分析各种环境问题的发生过程、成因、危害,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考点透视】

在生态建设方面,荒漠化、水土流失是考点。常以区域图、示意图、坐标图、柱状图等为载体设题,以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东北湿地、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等地为背景,要求考生探究回答生态破坏的原因、危害及治理保护措施。森林、湿地主要考其生态效应、退化和保护。试题强调地理事物变化的内在因果关系。2011年天津文综卷(9~10)题以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为背景,考湿地的功能。

考点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考纲解读】

掌握有关流域的干流、支流、分水岭、流域等基本概念和流程图读图使用方法,理解流域的特殊性和整体性特征;通过图表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条件,从条件中进一步分析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抓住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可针对性地提出开发建设的建议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通过案例可说明流域开发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考点重点,不是某一流域开发建设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是研究或规划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考点透视】

线状河流以水系为纽带,将流域内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高考综合题提供了良好的命题背景。近年高考中多以某河流域局部地图、关联图、表格数据为载体,综合考查以下的某些方面:水文水系特点的描述,流量变化与补给类型的关系,水能蕴藏与地形、气候的关系,河流与产业活动、城市分布的关系,开发条件的分析,开发过程中问题的预测与探究,流域治理与开发建议的提出(如图1)。中国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是高考重要的命题方向,如2009年广东地理卷第32题,长江上游的资源、水土流失等生态方面的问题。有时也会选取不典型的小河设题,如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41题,以甘肃石羊河为背景出题。还有2010年安徽文综卷第34题、全国文综Ⅱ卷4~5题等。

考点3: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及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考纲解读】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农业生产的条件密切相关。本考点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在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再去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具体来说,一是了解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明白农业布局概念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模式。二是充分利用该区域的位置图、气候图、地形图等图表资料,分析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布局特点和问题,探究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和措施。

【考点透视】

不同区域有不同自然条件,可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也能发展多种农业。该区域究竟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还要综合区域内外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气候和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对于区域的农业发展,高考题往往以区域图表信息为载体,突出考查区域生产条件对农业的影响、粮食安全、“三农”、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及发展方向。如2011年安徽文综卷第27~28题考查区域土地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举措、2010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37题考查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等。

考点4: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

本考点的核心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具体要求如下:了解我国和世界能源矿产资源的最基本情况和消费结构,理解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储备、消费和区域开发利用观之间的关系,明确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保护、治理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考点透视】

以矿物资源利用为主的工业区,随资源枯竭会出现许多问题,必须整治与转型。多结合题目所给区域图、示意图、关联图、表格数据等资料,运用地理原理,进行问题探究,分析其利用的合理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能源消费、石油危机、中国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状况、资源型区域转型都容易成为高考题选材的切入点。如2010年天津文综卷第13(3)题考查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2010年安徽文综卷第28题考查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有2011年新课标全国文综第36(2)题等。

考点5: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纲解读】

考点主要要求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具体解析如下:理解工业化、城市化等基本概念,能通过图、文、表等材料分析城市化、工业化二者及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可根据材料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掌握分析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过程的方法。

【考点透视】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考点,这里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区域图、统计表、文字材料是命题的主要载体,提取信息、调动知识、迁移能力是解题的关键。如2011年江苏地理卷第28题的佛山市家具生产与专业镇发展关系、2011年天津文综卷第13(4)题的S市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2010年山东文综卷第26(2)~(4)题的鲁尔区和沪宁杭区可持续发展等。

考点6: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

本考点的重点不是讲产业是如何转移或为什么要转移,而是要让考生理解产业的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和移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当然在复习产业转移时,会涉及到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原因。为减轻当地的环境、资源等压力而向其它区域转移,有利于迁出区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它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为寻求新的市场而产业转移,可以增加迁入区的就业;为让发达地区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而转移,则有利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考点透视】

产业转移是当前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之一,可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珠三角经济转型升级、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考查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方向、因素、影响。如2011年安徽文综卷第33(3)题、江苏地理卷第28(4)题,2010年福建文综卷第2题、海南地理卷第23题。

考点“资源调配”在本刊“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专题复习中已有涉及,此文略。

二、思路扩展

1.知识整合

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我国部分区域性的国土整治措施与区域发展重点(表1)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不同版本的教材所选案例不同,人教版和中图版分别是以西北荒漠化防治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为例来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表2为我国不同区域的几类主要生态建设。

区域综合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中国山西的能源矿产开发利用。山西利用其煤炭资源本身、市场、位置等优越条件,进行了能源基地建设,但随着简单的开采输出生产方式的持续,原有优势渐失。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加强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如图3所示。

(2)流域综合开发。田纳西河流域是一个成功实现综合开发的优秀案例,能给我国河流开发利用带来启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早期开发及其后果见表3。

开发治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成立了流域管理局,以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为切入口,以梯级开发为核心,实现了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统一开发和综合治理。这一举措,恢复了流域的生态平衡,带动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修建大坝和水库,蓄洪防洪,发展航运增加就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平原发展种植业、电厂余热发展温室栽培,山区发展林牧水库养鱼;水质得以提高;利用廉价电力发展高耗能工业;林区水库等发展旅游业。

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条件―发展特点―存在问题―今后发展方向(或对策)”

东北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但人为原因破坏了生态,使优越的自然条件逐渐消失,反过来制约了商品农业的发展,“北大仓”又有变成“北大荒”的威胁,这充分表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础。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水、畜牧业,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地区适当发展畜牧业,城郊发展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反作用于工业化,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图4)。

(2)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历时长,工业化的渐进推进城市化合理发展,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且快于工业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城市病”。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开始,不同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提高的背景和地理条件。

(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

(5)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图5)。

产业转移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际差异的出现,在区域内发生了产业升级,在区域间表现出由发达区域向欠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及转出区的地理环境都会产生影响(图6)。

2.复习攻略

给空间定位,用基础铺垫

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地理事物演变的根源。分析各区域特点和发展应从空间定位展开:明确区域位置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归纳区域特征区域利用评价。如黄土高原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过渡地带,自然环境不稳定,生态相对脆弱,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频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珠江三角洲面南海,邻港澳,近东南亚,又是著名的侨乡,这是我国其它地方少有的两个内在有利条件,即地利人和的区位。再遇到国际产业迁移时机和国家许多优惠政策,珠三角很快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哨,从而促进了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研究区域能源开发利用时,回顾能源分类、中国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某些能源的分布区与消费市场关系,有助于理解相关道理。这就是注意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同样,研究流域要铺垫水文水系的基础,复习区域农业发展时,应铺垫农业的分类、区位因素、该区域的气候、水文、地形等自然特征等。

画简图示意,揭因果关系

区域的环境变化、经济活动,都是有原因的。只有追因索果,弄明白内在关联性,才能真正达到知识内化和能力迁移。简明示意图醒目明了,易读易记,可突出关键,揭示本质,阐明地理内在联系。

列图表对比,理知识体系

为对区域地理事物有整体认识,或者区别相近事物的差异,可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学习。围绕区域某一主题,进行纵向系统归纳,可实现对此类问题的完整认识(如图2等);列表对比相似的区域问题,可总结共性,区分细微差异(如表1、表2等)。

找案例规律,寻分析思路

复习中要对教材精选的典型案例进行认真解剖、透析,提取案例中的主干规律和主干思维方式,寻找分析区域发展的思路,能迁移到相似的区域案例中(表4)。

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是分析此类生态问题的起点和关键。

析重点“新”区,求能力迁移

高考很少直接用现行教材上的案例区域来命题。因其内容大家太熟悉,版本不同也会有失公平。而教材之外的区域更具有分析、综合的探究价值。复习时可将与高中区域发展原理联系紧、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热点问题落实到教材之外的“新”区域中,探究其区域发展。主要地理热点问题有粮食、能源、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自然灾害、极地科考、人口、城市规划等等;重热点地区有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天津滨海新区、成渝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西北局部生态区等。不同省市区自命题的考查内容,也有本土化的特点。复习时应注意对本省区热点及地理特色乡情的认知和探究。

三、踩点热练

1.命题走向

从知识内容上看,很少直接考书本上的固化知识。多以某局部区域为背景,考相关知识原理的迁移能力。如中西部的荒漠化、水土流失、能源利用、河流综合开发、农业发展,东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及产业转移。

从命题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示意图、关联图、表格数据为载体,考查读取有用信息、分析实际问题、推理因果关系、提出解决措施、探索发展方向的能力。

从题型题量上看,以综合题形式为多,题量大,分值高。综合题的简答题更多侧重于对地理事物、现象、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的探究。

从综合题中简答题的设问角度看,不会问很广泛的大问题,多是从某个角度切入,考查考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深度和探究广度。如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41(4)题,从“农业生产”的角度,问防止生态环境恶化的措施。2010年重庆文综卷第36(2)题只要求分析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产业转移对双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2010年安徽文综卷第33(2)题只要求探讨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2.对症训练

(2011年福建文综卷)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l)~(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命题立意:以“某山区低产山坡地的改造”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文段资料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危害、治理措施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解答技巧:根据题干信息“先是增施肥料,增产效果微弱。后改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地形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所以第1题选C。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对气温、空气湿度和日照的影响极其微弱。但农作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土壤肥力提高,那是减少地表水土流失的结果。

参考答案:(1)C (2)B

(2011年广东文综卷)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材料1: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7)。

材料2: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8)。

(3)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 。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 河,判断理由是 。

(4)图8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米处是 沉积, 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 000年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

(5)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6)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命题立意:以甘肃省中部的石羊河流域为背景,考题涉及到自然地理的河流、地层沉积、气候类型,人文要素的农业生产,区域发展的流域治理、生态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选修地理的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地理内容。还考查了考生的图表信息提取、调动运用知识技能分析加工、描述判断地理事物、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性极高。

解答技巧:第(1)题以经纬度和祁连山等进行空间定位,从图中山脉分布、等高线变化可以看出地势的高低变化,得出河流的流向,石羊河流入腾格里沙漠, 没有注入海洋, 故为内流河。第(2)题据图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3)题结合中国气候知识,石羊河在河西走廊,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面临的生态问题为土地荒漠化。第(4)题石羊河的水量主要来自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水量少,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因此农业生产要从节水开始。

答题要用词准确。如第(3)题,答成“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有分,而“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不给分。后者非并列,层次不清。避免口语和空话。如第(4)题答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给分。

参考答案:(3)自西南向东北 内流 该河流消失于沙漠中,最终不与海洋相通(4)久远 湖沼 湿润 该地当时是湖泊、沼泽,现在是沙漠(5)温带大陆性气候 土地荒漠化(6)措施: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任答四点即可)

阅读下列有关青藏地区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 ℃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材料2: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见图10)。

材料3:青藏高原与全国及一些国家人口素质对比(见图11)。

材料4: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表5)。

(7)青藏地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地带性分异规律,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8)高原城镇和旱地分布的共同点是沿 分布。从材料2看出,高原小麦最终干物质累积产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其原因除太阳辐射 ,昼夜温差大外,更主要的是生长期 。

(9)青藏高原有丰富的 、 、

等可再生能源。

(10)分析材料3、4,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 ,其原因是 。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5

Abstract: due to the long-term nature of the controlling soil and water loss, complexity, and arduous,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research work also is faced with challenge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effec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research means backward, related results larger debate, some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measures in the play the positive effects and negative effect is being fel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on the influenc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has is imperative.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resources; Water environ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水土保持的水资源影响

水土保持的水资源效应,简称为水土保持的水量效应,是指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或区域水资源数量变化的影响。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小流域的径流、产沙模数,消减洪峰流量、降低径流含沙量,滞后洪峰出现时间,改变洪水历时,改变降水产流、产沙关系,从而对流域或区域的水循环和水资源量造成影响。

水土保持的水环境效应的影响研究。水土保持的水环境效应是指水土保持措施吸收、过滤、迁移和转化土壤与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防治流域或区域非点源污染,改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作用。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和产生原因,非点源污染可以划分为如下类型:

①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农业型非点源污染;②由于有水土流失而产生的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③由于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农村生活型非点源污染;④随着径流进入水体而产生的城市径流型非点源污染;⑤大气中的污染物质随着降水下落而造成的降水降尘型。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大、潜伏性强以及来源复杂、分布广泛、形成机理模糊、发生相对滞后、研究和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农业措施等三大措施。

在我国水资源匾乏水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我国在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根据 2002年公布的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我国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7%,水土流失成为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每年流失的土壤对流域水沙变化和水质等方面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我国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危害重,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的危害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多方面的严重危害,表现为降低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了非点源污染以及恶化了水体水质,大大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科研与生产结合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对水土保持和流域综合治理,一直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和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大大改善了水土流失治理地区的生态环境,减轻了下游地区泥沙危害、洪涝灾害,明显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对推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撑与引导作用。

水土保持科研工作因为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始终面临着挑战。在同等降雨条件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导致降雨径流关系和各类非点源产污使得坡面和河川径流量、非点源污染物产生量比以前有所减少,增强了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地改善了水环境。开展水土保持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研究工作,是我国及各级水土保持管理部门水土保持规划和决策水平的提高的实际要求,对非点源污染控制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可以使农林牧副各业得到全面发展,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应。水土保持的水资源效应是指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或区域水资源数量变化的影响,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小流域的产沙模数、径流,降低径流含沙量,改变洪水历时,影响流域或区域的水循环和水资源量。水土保持的水环境效应是指水土保持措施对转化土壤与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进行吸收、过滤、迁移,改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并对流域或区域非点源污染进行防治。非点源污染根据污染物的来源,一般划分为:有水土流失的存在而产生的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农业型非点源污染,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农村生活型非点源污染,进入水体而产生的城市径流型非点源污染,随着降水下落而造成的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产生的降水降尘型非点源污染网。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农业措施。

根据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对水土保持效应可以进行计算。工程上常用方法有:水文分析法、成因分析法和流域对比法。其中水文分析法是利用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分析水土保持蓄水拦沙作用;成因分析法是根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考虑人类活动新增水土流失数量,以及产沙在河道中的输移及冲淤变化来计算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确定蓄水保土定额和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的统计;流域对比法水土保持后减水减沙效益的直接计算方法;非点源污染物计算中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由溶解态物质和吸附态物质组成。非点源污染发生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对流域非点源模拟、监测与控制产生一定的不利因素。

2 水土保持基本措施

包括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这三个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入黄泥沙,拦截降水,增强土壤肥力。其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及其他措施同等重要,是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改变一定范围内小地形增加土壤降雨入渗,建立良性生态环境,减少或防止土壤侵蚀;生物林草措施主要是通过林冠截流、林下草灌和枯枝落叶层的拦蓄。指在水土流失区植树造林种草,保护地表土壤免遭雨滴直接打击,增加土壤抵抗水流冲刷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农业技术措施是以保水保土保肥为主要目的,提高水分入渗时间,达到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洪峰流量、减少径流泥沙量,具有较好的拦蓄径流、泥沙的作用,从而对流域水资源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类型措施拦减水沙的机理不同,根据水土保持措施的特征可以包括滞蓄型即造林、种草和作物轮种等措施,对土壤有良好的改造作用,增大了流域的滞蓄量和径流调节能力,直接影响径流量和径流含沙量。另外还有拦蓄型,它包括淤地坝和水库等工程措施,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形成一定的容量空间,可以削减洪峰,减少下游冲刷,是解决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结语:水土保持措施可以防治水土流失,能够有效控制土壤的侵蚀和搬运,减少污染汇系统的污染物通量。水土保持中的生物措施通过改善土壤质地、提高植物覆盖度、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水分条件等功能,并可以明显改善区域地表水、地下水水质,防治流域内非点源污染。

参考文献: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6

一、前言

北京市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是北京山区,对生态涵养和水源进行保护是目前北京山区治理的主要目标。所以,要加强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积极进行清洁生态小流域建设,制定并实施多样化生态建设措施,推动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的长远目标,使北京山区绿色生态屏障以及水源涵养供给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

1、土地石化,农民失去了生存条件。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最根本资源,水土流失使有限的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尤其是陡坡耕地,遇上暴雨时,大量泥沙即随水流下泄,造成地形破碎,山上“石化”,山下“砂化”,群众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2、水源枯竭,灌溉面积减少,人畜饮水困难。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林草覆盖率低,水源涵蓄能力差,每年冬春季节,不少山溪、小河水源枯竭,河水干涸断流,影响农业灌溉用水,造成农村人畜饮水困难。

3、肥力降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项目区出露地层多为碳酸盐岩,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随着水土流失程度的加剧,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降低,中低产田土所占比例不断扩大,土地日益瘠薄,保水能力变差,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4、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小雨大涝,无雨则旱”是本项目区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由于森林植被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光山秃岭遍布,每小时10mm 以上的降雨就会造成洪涝灾害,同时造成区内小气候变化明显: 地表温度升高,蒸发量加大,降雨地面汇流加快,洪涝和干旱灾害加剧,山洪暴发,山体滑坡,良田好土被水冲砂压,房屋被冲毁,人畜死亡,群众生命财产没有保障。

5、淤积水库、河道,抬高河床,降低防洪标准。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暴雨季节,山洪携带大量的泥沙流入河道、水库、渠道,降低了现有水利工程的效益,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缩短水利工程的寿命。河道泥沙的淤积抬高了河床,使过水断面减少,削弱了河道行洪能力,降低了防洪标准,直接威胁到河道两岸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山区坡陡,树木需要很长时间方能恢复。因无法涵养水源、山洪暴发,加大下游防洪压力,大量泥沙、块石抬高河床,造成水位升高。

四、如何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

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思路,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拦、蓄、灌、排、节、治(污)综合治理,生物措施结合工程措施,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防治污染,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重点做好山前丘陵岗地、河道沿线和水库周边及上游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地区的清洁生态小流域建设工作,涵养水源,改善环境,推动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修复措施

在山高坡陡、人烟稀少地区实施封禁治理工程,通过封禁培育,充分发挥植被特别是灌草植被的生态功能,在各小流域最上游形成第一道生态防线,以达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之目的。主要在封山育林范围和出入封山育林区的路口设置防止家畜进入的路障和警示牌,杜绝在封山育林范围内从事放牧等人为活动;在植被状况较差的地区,实施人工播种、栽植等措施,以促进植被恢复。

2、生态治理措施

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山麓、坡脚等农业生产区域,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强对化肥农药使用的控制,积极推动符合水源保护要求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降低面源污染。积极建设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对生产条件进行改善,因地制宜在村庄及旅游景点等人类活动和聚居区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提高人居环境水平。

3、生态保护措施

以河道两侧及湖库周边为重点,保育植被,恢复湿地,清理河道垃圾、障碍物,恢复景观生态,有效发挥灌木和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维护河道及湖库周边生态平衡。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通过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枋修复措施进行生态自我修复,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新理念、新举措,其核心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概念为指导,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的力量,建立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

4、加强水土保持管理力度

要以现代管理的理念、手段和方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创新水土保持管理体制、机制与制度;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有效集成水土保持法律、行政、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管理手段、方法和措施,建立起水土保持科学管理体系。

(1)全面、辩证地统筹水土保持管理战略,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大效益并重,把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区域经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一系列促进水土保持发展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创新水土保持管理体制,坚持和完善流域管理相相结合的体制,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强配合与协调,提高管理水平。既要充分发挥流域管理的作用,强化水土保持的管理,又要充分调动区域管理的能动性,实行各级地方政府、水土保持部门与农、林、水、牧、科等多部门合作机制,按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共同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2)加强水土保持管理。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管理。制定和完善一整套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中期调整、监测评价、竣工验收等管理办法、制度和标准。严格各项工作程序,确保项目规范、顺利实施。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种监理制等基本建设三项制度和中央资金报账制,加强水土保持项目的动态管理和全过程监控,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3)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大力推进“数字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建成实用快速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网络系统、水土保持数据库和决策管理信息系统,为水土保持的决策和精确到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和监测预报工作,大力推进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采取遥感监测和现场观测;大面积宏观监测与小范围重点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工作,为更好地实施预防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五、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能够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加强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将能够使全市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生态治理成果,以推动北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罗木城:《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绿色科技》, 2012年08期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7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强化形势的跟踪分析。鼓励和扩大消费需求。发挥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确保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和迎峰度夏等重要时段煤电油气运的稳定供应。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医疗物资储备、疫苗生产供应及重要防控物资调运,补充物资储备和收储。

着力加强“三农”工作,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支持重点行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盲目重复建设。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拓展空间。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扶贫开发和移民安置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价格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取得新进展。

与此同时,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的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准备工作。

二、关于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和2010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作了深入分析和判断。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逐步趋稳,步入了复苏进程,主要经济体出现了好转迹象,一些新兴经济体增速加快。如不发生大的意外,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会好于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主要表现在:全球需求依然不足,实体经济回升面临较多困难;金融领域风险尚未消除,银行慎贷惜贷状况仍难以根本改观;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不断攀升,威胁着世界经济复苏的社会基础;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国际贸易稳定增长将会受到严重制约;国际社会通胀预期增强。此外,各种突发性不利因素呈集聚多发态势,全球性挑战压力增大,这又会强化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从国内形势看,通过实施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我国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各方面信心明显增强,以内需增长弥补外需不足还有一定空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具有较好的基础。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活力继续增强。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但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依然很多。一是外部需求恢复艰难,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二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三是发展方式转变依然滞后,结构调整压力进一步加大。四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反弹压力加大,推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五是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不牢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加。

上述情况充分表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十分严峻,面临的国内问题依然十分复杂,面临的调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认识上切不可有半点的偏差,工作上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更加充分地考虑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和风险,更加周全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三、关于2010年发展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按照中央要求,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和经济调节,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面落实并不断完善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切实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是促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1)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抓紧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落实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政策。(2)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完善鼓励消费的财税、金融政策,继续实施鼓励家电、汽车、农机、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完善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抑制投机性购房。积极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健身、教育培训、老年护理等服务消费,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动漫等文化产业,加快家政、社区、养老等生活业发展。(3)继续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涉农、涉企、能源、交通、教育、医药等领域价格收费的监督检查,全面清理涉及居民用水、用电、用气等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维护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是继续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1)切实管好用好政府投资。2010年,中央投资安排要继续向“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向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继续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为了集中力量保重点,提高投资效益,要把在建和收尾项目安排好,打足资金,严格控制铺新摊子。(2)认真落实地方配套资金。(3)积极扩大民间投资。抓紧出台并落实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消除限制民间投资进入的不合理障碍,支持民间投资投向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扩大债券融资规模。(4)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建立健全部门联动联控和信息共享机制,研究进一步把好用地、环评、节能、信贷、产业政策审核等关口的办法。严格控制“两高”、产能过剩行业的新上项目和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5)加大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监督检查。继续开展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的联合检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专项稽察和专项审计,严肃查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的违规问题,确保资金安全和项目工程质量。

三是搞好经济运行调节。强化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准确研判经济运行态势。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的作用,做好重点时段及重点地区的保障供应工作。加强煤电衔接,鼓励和支持煤电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稳定电煤供应。统筹电力电量平衡,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搞好成品油和天然气总量平衡,做好迎峰度冬工作,确保居民生活用气。加强综合协调,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机制。

四是稳定粮油等重要食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加强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灵活把握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的力度和节奏,做好粮油等重要商品的购销调运,保证市场供应。强化价格监测分析,完善应急预案,规范价格行为,正确引导舆论,稳定市场预期,保持食品价格的基本稳定。

(二)着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抓住用好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两只手”的作用,力求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上迈出新的实质性步伐。

一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继续落实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进一步完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政策措施,安排好支持企业技术进步、技术改造的政府投资。优化技术攻关组织形式,推动形成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力争形成一批“以我为主”的技术和产品标准。加快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新支线飞机、核电等重大专项建设。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知识创新工程建设,新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扩大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组织实施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继续开展部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推进创新企业百强工程试点。

二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和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在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生命科学、空间海洋地球科学等领域,选择具备突破条件的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制定相应的支持办法。健全支持创新的投融资体制,通过贷款、债券、股市、创业投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设立高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基地建设。

三上继续推进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认真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实施细则。支持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开发。在船舶、石化、有色、环保、新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组织实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加快推进彩电产业战略转型。坚决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盲目重复建设,推动钢铁、水泥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兼并重组步伐。

四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服务业税收制度,落实鼓励类服务业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的政策。组织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着力推动国家或区域服务业中心、生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制定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现代物流重点项目建设。

(三)着力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础

继续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保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适当安排新灌区建设。加强新疆优质棉和黄淮海、长江流域棉花生产基地建设,稳定棉花生产。完善油料生产补贴和奖励政策,着力建设长江流域油菜籽、东北及内蒙古大豆生产基地,鼓励花生种植。加强糖料生产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旱作农业和设施农业,支持生猪、奶牛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继续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和植保工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支持大宗农产品仓储设施、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

二是努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提高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健全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重点农产品收储机制。保障农资供应,稳定农资价格。增加涉农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政策效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优化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环境。

三是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大农村水电路气房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推进农村水电建设和电网改造。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住房改造。

四是积极推进城镇化。坚持规划先行,加强政府资金引导,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重点城镇交通、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政策措施,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允许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

(四)着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重点是实施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抓好各类区域规划和政策的落实,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一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再新开工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善退牧还草政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开展西部城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试点。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好西部大开发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继续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二是加快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推进东北地区的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推动东北地区新增粮食产能规划的实施,加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落实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加强沿边基础设施建设。继续组织好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专项。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编制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三是扎实推进中部地区崛起。落实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究提出规划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协调制定支持中部地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编制“三个基地、一个枢纽”为重点的专项规划,落实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意见。加快编制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区域规划。

四是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落实好已出台的重点区域规划和政策措施,抓紧做好长三角、京津冀都市圈、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区域规划的编报工作,研究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意见。积极鼓励东部地区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五是加强区域合作和扶贫开发。制定区域合作指导意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做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工作。

(五)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务必要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力度上进一步加大,切实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认真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和监督检查。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地区实行责任追究,对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有困难的地区加强督导,确保节能减排设施有效运行,加强节能工作督察和指导,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二是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抓紧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制定和修订一批终端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和强制回收产品的技术标准。健全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落实节能产品和节能改造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完善鼓励余热余压发电上网的经济政策。

三是加快重点节能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全面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在做好财政补贴推广高效节能空调的基础上,制定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燃气热水器、电机等产品的财政补贴推广实施细则,再推广1.5亿只节能灯,并向农村倾斜。利用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支持节能重点工程。继续推进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和企业能效水平对标工作。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出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启动城市矿产示范工程,制定再制造企业发展意见,建立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和统计制度。

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稳步推进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抓紧开展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生态安全屏障的保护与建设,加快实施三江源、石羊河、石漠化等生态综合治理规划。加大城镇污水及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重点推进湘江流域金属污染治理。继续实施尾矿库综合整治。

六是认真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继续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努力增加森林碳汇。积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做好政策指导和试点示范,继续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有关工作。积极参加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

(六)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对外开放

国内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时机。要围绕消除制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1)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抓紧制定《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2)加快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项目后评价、重大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代建制管理办法,健全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加快完善创业投资机制,进一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4)切实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加快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落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继续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5)加强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指导协调并适时开展评估,完善改革试验的推进方式。

更好地处理扩内需与稳外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1)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落实和完善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努力促进出口稳定增长,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健全贸易摩擦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2)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继续用好国外贷款,完善全口径外债管理。进一步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限,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结构。(3)促进和规范企业境外投资。

(七)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坚持把民生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气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共享发展改革成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继续实施“211工程”三期和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启动民族院校建设,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推进优质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

二是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工作。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改造建设一批县级医院和乡镇、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完成重点中医院建设任务,启动实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规划。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旅游业。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加大对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地、历史文化名城、抢救性文物的保护力度。着力改善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

四是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规划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就业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8

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与人口的数量增多,环境与发展相冲突的问题日益尖锐,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上。因此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对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土地整治的目标

目前,我国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主要是通过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达到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具体目标一般有:

1.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

2.搞好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

3.完善田间道路系统。

4.实现村庄综合整治目标。

5.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6.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7.合理调整土地权属关系。

二、土地整治工作的意义

(一)、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根据国家及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近几年明确提出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幅度增加高等级耕地的比重,明确将“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列入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成为保发展、保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助手和基础平台,对于严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地整治对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

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同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布局合理化、农田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环境生态化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为周围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三)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粮食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可以有效解决农业水利设施配套、低产田改造和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增加农业抗灾能力,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巩固粮食安全基础。通过整治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整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实施后为当地农民摆脱贫困、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机会。

三、土地整治主要方式

(一)土地平整

一般土地平整工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田坎修筑、利用地、废弃坑塘水域、低效率利用的园地等,通过开发其它草地、优化沟渠路网、规整田块等土地整理工程措施,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二)加强水利设施配套建设

加强水利设施配套建设,提高田间灌溉保证率,开展小型水源工程建设,推广节水措施。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建立一个能及时供水排水的系统工程。一般的灌排系统工程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排水工程、灌溉排水系统上的水工建筑物等。

(三)田间道路整修

田间道路的建设一般以现有道路为基础,结合建设区自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规划设计。按其主要功能和使用特点分为田间主道、田间次道和生产路。以达到合理布线,满足人流物流的需要,提高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同时也在山地丘陵地区地形较复杂,满足安全行驶的要求。

(四)加强农田防护

加强农田防护主要针对坡地或缓坡地等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区域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地面坡度在15°以内的耕地,宜修建水平梯田;坡度25°以内的耕地,修建坡式梯田或隔坡梯田。

四、土地整治的主要影响

(一)有利影响

1.通过土地平整及土地整治,使项目区的荒地得到开垦,使耕地数量得到增加,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开发与利用。将改善区域生产条件,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稳定粮食生产,促进项目区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促进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2.通过土地整治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变中低产田为高产、稳产的高等级良田,提高土地质量。通过合理配套田间灌排系统,能增加农田水利设施灌排能力,提高灌溉保证率;通过完善的田间道路布局和田间基础设施,能便于群众生产生活、便于农产品收获和对外运输。提高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提高农民人均收入。

3.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能增加对土地的资本、技术投入,推动农业土地向一种更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发展。通过整理后土地的合法、合理的权属调整,将减少今后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纠纷,有利于保持当地的社会稳定。

(二)不利影响

1.土地整治后,改变土地格局,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完善,尤其是对原来以旱作物的山区、丘陵区,在水稻种植条件改善后,农业生态结构的斑块将由原来比较种植作物多样化变为相对大面积及品种的单一化,对农业生态结构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使得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将有可能增大。

2.土地整治的施工过程占用土地,在建设过程中将永久占地的工程范围内的植物清除,对项目所经区域的陆生植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3.土地整治的施工过程中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如不经处理任意排放,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漫流至周边农田的话还会造成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将引起粉尘和飘尘、施工生活区的油烟、施工噪声等问题。

五、对策措施

1.土地整治要与区域环境和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合理确定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因势利导,切实可行__为原则,对不同工程类型区合理确定其工程布局和建设标准。同时大力推广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减少农药化肥的影响。

2.优化土地整理相关工程的设计方案,减少和充分利用挖、填方,搞好绿化,美化景观。减少占用农田和林地,各施工场地必须及时恢复植被或农用地。

3.要加强环境管理;有必要时需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建立巡查制度、灌渠在线监控水质监测预警预报系统。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9

1 区域污染防治的措施

区域污染是对局部地区的污染。区域污染是由多种污染源排放的几种主要污染物造成的中尺度空间污染,形成河流水系、海域等整个水域的污染。区域是指一个较大的地区,而多种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往往成面状分布,排放量大而持续时间长,对人们生活和生产造成普遍性的较大危害。所以区域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首先要从区域整体出发,对污染物的发生、排放、迁移、转化,及其环境效应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并从区域整体功能考虑,确定环境目标、确定区域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

1.1 体制机制控制

在体制机制方面区域污染防治应尽快立法,根据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区域协同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制定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区域间财政平衡机制。促进整体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推进区域协同发展,运用市场机制,推行重点污染物跨行政区排污权交易,建立并完善区域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公众参与监督机制,明确政府责任、加大违法排污的惩罚力度以及加强监督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1.2 准确的科学评估

在进行科学评估的过程中要根据国际基本标准和做法,通过第三方的委托,其中要注意的是第三方机构的资质和科研实力要得到保证,另外要根据区域特点设定监测点,尤其强化空气中PM2.5等相关污染物的监测,形成完善的区域监测体系。对区域内重点排污企业的环保设施在建设、运营中进行专业化、全过程的集中管理。

1.3 防治措施实施

对于区域的污染要严格进行污染检查工作,对于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另外对于科学体系要严格拓展防控,强化属地管理的责任,将扬尘污染控制纳入网格化管理。应用新型的科技发展,推进污染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要提高污染防治的责任意识,具体责任到人,除了空气的污染防治之外还要考虑水域的污染,水域方面的具体措施就是进行综合整治,依托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招商引资,把握当地资源条件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为经济建设快速顺利发展增添动力,保驾护航。

2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2.1 人为措施

综合考虑人为防治措施:人为防冶措施要强调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保证必要合理的环保投资,建立环境污染控制系统工程。综合考虑人为防治措施与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要把多种人为防治措施和环境自净能力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环境系统工程的方法,制定出最优的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方案,采用区域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和发放排污许可证的办法控制污染。

2.2 治理补救

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可行治理方案。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针对严峻污染防治形势,整合各个职能部门力量,统筹指挥安排部署工作,形成整治合力。开展污染全面摸底调查。对重点排污企业、重点排污时段做好数据统计,制定方案分解落实任务。让治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效率化轨道。严格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建立责任考评机制,层层分解和落实责任。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狠抓污染防治。要搞好源头管控。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制度,依法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可容纳的范围内。认真履行环保第一审批权,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一轮污染源产生。大力推广农村能源沼液施肥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就近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的乡镇、村要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督促各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好企业治污和环保工作方案,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治污投入,全面开展治污整治工作,政府可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企业更新生产工艺设备,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开展污染治理。健全机制,形成长效监管严防松懈。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加大对涉排涉污企业的查处力度。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快污染治理进度,对查出的违规生产经营甚至顶风作案、拒不整改的,依法严处绝不姑息纵容。

2.3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宣传,提高群众认可和参与度。多渠道多形式深入宣传。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在流域范围内设置环保公益牌、张贴环保宣传标语,大力宣传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引导人民群众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流域所在乡镇、村(社区)可以聘请环保监督员的形式,建立群众环保监督员制度;利用有关环保主题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展出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防治污染的氛围。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维护监督环境的作用,从环保专项资金和排污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有奖举报的经费专款专用,制定和完善举报奖励实施办法,举报违规违法排污及造成污染的企业和生产经营户,经查实后给予举报人一定奖励,切实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防治在环境保护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我们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先进理念,不断进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10

关键词:农田水利;原则;目标任务

Key words: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principle;goal and task

中图分类号:S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099—02

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部署要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节水、节能、增效为中心,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优化配置水资源,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民生水利,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切实强化管理和服务,着力构建水利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以水资源的可续利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原则

2.1 坚持以节水增效为中心 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灌溉水利用率。

2.2 以水定需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水量控制,以水定需。

2.3 坚持骨干与田间相结合 改善基础设施与提高管理水平相结合,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管理措施、政策措施相结合,工程改造与管理改革相结合的原则。

2.4 坚持整合涉水项目资金的原则 整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中型灌区、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水库移民、现代农业、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等项目及投资,全面规划,整村推进。

2.5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实现共建共享,着力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水利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优先领域,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和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2.6 坚持人水和谐的原则 促进可持续发展,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和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调整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布局。

2.7 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 推动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农田水利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和粮食安全保障战略,统筹农田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统筹考虑不同流域、区域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统筹兼顾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关系。促进水量水质共管、水体水域兼顾、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推动城市农村、流域区域农田水利协调发展。

2.8 坚持深化改革的原则 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构建法制完备、体制健全、机制合理的水管理体制。继续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农村水利发展机制、水价形成机制、水利工程产权管理体制等各项水利改革,不断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各种障碍,推进水利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健全法制,依法治水,提高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全面增强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9 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 推进科技进步,着力以水利信息化促进农田水利现代化。用现代的治水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改造传统水利。积极构建与现代水利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保障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农田水利现代化。

2.10 坚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的原则 根据地方财政状况和投资政策,合理确定农田水利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优化配置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坚持民生为先,结合新农村建设、农业工业园区、粮食主产区,优先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保障问题。

3 发展目标与建设任务

3.1 工程建设目标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11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02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西北地区大致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阔区域。主要包括内蒙、新疆、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地区。整个区域的地形主要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由于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对湿润气流的阻挡,降水稀少,水源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大多为内流河,补给来源单一。在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系统脆弱,荒漠化程度高,西北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在本身的恶劣自然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双重影响下,西北地区荒漠化趋势愈演愈烈。

1 荒漠化的概念、成因及危害

1.1 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即土地退化,是指由于气候异常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的过程,包括盐渍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土壤沙化、草场退化以及水土流失、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

1.2 荒漠化产生的因素

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之青藏高原的阻隔,水汽无法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加之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戈壁和沙漠蔓延。气候异常使西北地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一击,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加剧荒漠化进程。人为因素主要是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以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致使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个方面。

1.3 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加剧发展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生态安全。同时,也容易引发贫困问题,使东部和西部、边疆和内地、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因荒漠化问题,每年损失大面积的农田,使土壤更加贫瘠、粮食减产。全国有近1/4人口深受其害,最常见的是春季沙尘暴频发。因此,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大爆发的季节;一些地区,沙进人退,流沙掩埋庄稼、农田、房屋交通干线的报道屡见不鲜;沙质土造成生物多样性变少,物种、群落遭到破坏,土地生产潜力下降,物种生存能力下降,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或消亡;河流泥沙淤积,致使中下游地区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尤其以黄河为例,悬河的形成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 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2.1 生态经济模式

所谓的生态经济模式就是遵照生态经济系统原理,通过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增进生产就业、节制公共财产的使用、调控人口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减弱地区贫困,通过实施环境建设工程、进行产业技术变革、发掘可更新的能源、增进城乡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实现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在贫困化程度降低、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鉴于此,通过政策管控和机制创新,努力发展教育以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协调投入产出比例,改善人的消费活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良胜循环。

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适宜本地区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类型和地域特色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生态经济类型的划分,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除此之外,要充分分析论证国内外市场前景,增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力度,对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国内外市场。

生态经济模式的发展思路为: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商品流通,带动龙头企业发展,实行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成生态化小城镇(城镇的垃圾产业,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的生产,乡镇工业的清洁环保生产,城镇的环保设施,周围生态环境建设,高效清洁生态能源的开发与推广,自然、人文、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的开发)。

2.2 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在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下,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进行荒漠化治理,发展产业经济。因此,这三条主线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而这三条主线间又互相联系。

2.2.1 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提高荒漠化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大部分的荒漠化土地都分布在西北地区,而这些地区日照时间相对较长,太阳能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对于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然而风砂土的保水、保肥性能差。如果这种状况不加改善,将会限制荒漠化地区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使荒漠化治理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也大大提高了人工调节水肥因子技术的可操作性。

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使用新技使大范围推广防沙、治沙技术由可能变成现实。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热、光的配比组合,如果改变荒漠化地区农业的水、肥、气、热等要素的配比,将会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减轻荒漠化地区的人口负担。发展沙区高效型农业,应当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选择适宜沙区生长的作物,提高产量。通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①通过在沙地建立温室、塑料棚等现代工程技术措施,提高植物生长的温度,营造适宜农作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②节水保墒增效的农业栽培技术,也就是通过在农作物上增加覆盖物来改变作物的外部环境,如通过覆盖地膜、秸秆等措施来增加地表温度,防止水肥渗透和散失,从而提高产量;③通过不同作物间进行套种,使用立体栽培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高矮,分层利用光能,提高土壤的水肥利用率,进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④进行选种育种,培育新品种,选择适宜沙地种植、抗旱抗贫瘠、低耗水高产值的经济优良品种。

2.2.2 进行荒漠化治理,恢复沙漠生态

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种。生物措施主要以栽培植物为手段,恢复沙化土地土壤肥力和植被,改造利用沙化土地,包括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阻截外侧流沙,以减少对绿洲、交通沿线、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侵害;营造防护林网,减少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天然植被,以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原的荒漠化危害。工程措施有设置各种人工沙障或喷洒化学固沙制剂等来阻截流沙。工程措施一般是辅的,旨在固定流沙,工程措施通常包括设置机械沙障、喷洒化学试剂固沙、引水拉沙等多种非生物措施。它的优点在于见效快、固沙效果好,尤其是在一些地区生物治理措施效果不佳,会更多采用工程措施。两种措施各有利弊,因此,要因地制宜地使用两种措施,达到防沙治沙的最佳效果。

2.2.3 精深加工农牧产品,发展产业经济

由于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重,农业生态系统较为简单,因此,在严重荒漠化地区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工业。鉴于此,在荒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发展农业工业化迫在眉睫。进一步加快农牧提升深加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探索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沙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干旱区沙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生态经济产业,积极探索如何整治沙化土地、恢复植被、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现集团化、产业化经营,而这将从根本上扭转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大的局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效益型、生态型、特色型产业发展之路,以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荒漠化治理的上述3个方面构成了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理论模式,3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这一理论模式旨在以满足人们需要为中心,形成生态、产业和技术相互关联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荒漠化治理的有机结合,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发展经济,因而区别于传统的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的治理模式。

3 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努力培育荒漠化地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产业,使荒漠化治理更具有可持续性。构建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种植业、生态畜牧业,推进荒漠化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旅游,合理利用荒漠化地区动植物资源,建立沙地森林公园、观光果园、沙地度假村等,提高荒漠化治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让农民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逐步脱贫致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的问题,从根源上消除土地荒漠化,达到持续防沙、治沙的目的。

二是形成多元治理主体,更加重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治荒漠化是一项系统的治理工程,结合产业开发建设以期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必须大力增加投入。同时,放宽市场准入,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方面筹集防沙治沙资金,让企业、社会也积极投入到防沙治沙的工作中来,实现防沙治沙产业化,带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开创全社会防沙治沙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以草定畜原则,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地。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加大力度建设人工草场,因为建设人工草场不仅能保证牲畜的数量,保证牧民收入,而且可以减轻天然草场的负荷,实现草场的持久利用,同时也可以弥补冬春季节饲草料匮乏的局面。针对当前草原生态退化的问题,实施此战略可以遏制牧民不合理的放牧,有效保护天然草场。在态脆弱的农牧区必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政策,对超载、过牧十分严重的荒漠草原区必须休养生息,禁止放牧。

四是注重科学治理,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防沙、治沙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荒漠化防治科技体系。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对防沙治沙基础科学和攻坚技术的研究,总结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实用的防治技术和模式;坚持以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荒漠化地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可以大大减小荒漠化治理的难度;坚持划区域治理,配套各项治理措施;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两手都要抓的原则,从源头上扭转荒漠化愈演愈烈的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民侠.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9 (1).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12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基本思想包括鼓励经济发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梳理出一个衡量指标,才能有助于发现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高中阶段衡量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分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表2)。

2.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

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特殊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对其分析应在把握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围绕该区域突出问题,从问题的形成机制切入,寻求治理与发展措施,构建如图1所示的分析方法。

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及西南喀斯特地形区等地的水土流失分析可建立如图2所示的分析思维。

又如,对近年来的社会热点――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的分析,从区域自然地理背景和人类活动入手分析其形成原理(图3),再从成因入手,即可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治理对策: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控制燃煤污染,改进燃煤技术;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废气治理;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区;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3.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某流域的利用和开发,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搞清其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避免盲目开发、引发环境问题的首要条件,其分析模式如图4所示。

以淮河流域为例(图5),其水系水文特征需从支流数量、水系分布形态、流速、河道弯曲度、河床等角度去把握;气候围绕淮河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的特征,理解北方降水变率大、暴雨集中和南方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在淮河流域的结合;地形突出上游和下游地势落差的对比性。人类活动主要从农业、工业、生活角度出发分析淮河流域的水环境,如围湖造田、过度垦殖、占用河道、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加剧淮河流域洪涝隐患和水体污染。把握淮河流域总体区域环境特征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确定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为流域开发的主体方向。对人类活动特征的整体把握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治理重点,同时需强调产业活动在不同流域位置应作出不同的调整,如中上游优先发展电力、合理安排农林牧业、发展旅游业,重视生态保护;中下游优先发展低污染企业、生态农业,加强航运建设。此外,水利设施(水库、防洪堤坝)的建设、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实现跨省协调管理也是淮河流域治理的重点。

通过对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基本思路的梳理,可更加清晰地了解其它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路径。

4.区域资源的开发

对区域湿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分析,应把区域优势资源作为切入口,明确原有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在开发中关注治理,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如对区域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可形成图6所示的分析方法。

世界上有不少因矿产资源开发而迅速成长的区域,但其对某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程度会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如德国鲁尔区曾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衰。通过了解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有助于整理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探究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资源型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科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图7)。

5.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农业和农作物类型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区域不同的农业布局,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某些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布局、农业生产方式(如轮荒、大水漫灌)将产生诸如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其分析模式如图8所示。

以美国为例,其农业从早期的不科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农业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到现在的生态与农业良性循环,是一部农业发展的参考史,对各国农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的优势组合及各要素的时空组合差异,为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提供了自然背景,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为各专业化地带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上述因素促成美国农业地域专门化,形成一系列诸如小麦带、玉米带、乳畜带等农业专业生产区。早期农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等问题,指明了美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由此推出的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生态(精确、有机)农业、限耕休耕、补贴政策等措施,促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了解美国农业的发展史,有助于整合区域自然优势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认识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和目前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索区域农业开发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城市化进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用地规模的扩大,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是为满足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产业转型。因此,城市化过程与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分析模式如图9所示。

在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优势的差异巨大,如珠三角的外资优势、苏南的大城市经济外扩优势、温州的个体私营优势,依靠不同优势快速发展的工业化,都将有效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常见模式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工业化带动乡镇企业发展,促使乡村工业化、乡村变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第二类是城市内部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无论哪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均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等,此时产业转移、升级带来的产业和人口的再分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珠三角、苏南、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需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资金和人才,减轻资源、交通、环境的压力,才能实现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在承接外来产业时,应注重发挥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但需关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需具备预测产业发展前景、超前规划城市和产业布局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西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图像突破

1.区域分布图的正确判读

区域分布图是地理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自然地理要素,还是人文地理要素,都可用区域图来呈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大多借助区域图设计地理问题,所占分值比重大,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36题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边缘的沙洲示意图(图10)。熟练掌握区域图的判读方法,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区域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正确解读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地理技能。对于区域图的判读、分析,需从以下角度把握。

第一,建立空间整体定位意识。清楚空间整体定位的要素有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也包括某项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国界线、城市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去思考空间整体定位的方式。只有具备空间整体定位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认识区域。

第二,关注图例与注记。图例与注记,不仅从表面上帮助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以及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而且对图例与注记的分析,是明确命题者命题意图、答题方向的重要指针。

第三,学会区域分析方法。首先,掌握区域地图的判读方法,通过抓典型图例和注记,前期定位;直观轮廓,初步定位;瞄准经纬度数值,准确定位。整合信息,归位验证的区域地图判读方法,对确立区域地理位置,解决区域问题较为有效。其次,正确判断预测区域特征。正确有效的区域分析途径(图11),应先从区域位置入手,判读区域气候,再联系区域地形对区域自然特征作总体评价,然后借助区域气候、地形、水文、资源等要素并结合系统地理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理论,对区域人文要素进行判断与预测。区域特征分析要特别关注对区域气候的分析,气候是区域特征中最活跃的要素,它对区域其它自然与人文要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再现率最高的知识点之一。在区域气候分析中,一定要弄清楚影响区域气候有哪些因子以及它们与区域气候要素(气温、降水、光照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区域气候的成因、特征、差异等做出综合性解释(图12)。

2.区域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正确判读

景观图是表示某种地理事物景观现象的图像或照片,它是地理图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直观呈现景观,再从景观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常见考查内容之一。

景观示意图是将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以具体符号的形式将区域信息具体化和形象化的图像,能有效展现区域内各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内在联系性,所以景观示意图也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试题中常见的图像之一。

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水文景观、生物景观等;人文景观有人种、城乡风貌、名胜古迹、古今建筑、工农业生产情景等。对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判读,关键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结合材料和题干读图名,准确判读明确图中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即描述图名;第二,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细心观察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第三,根据设问,联系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四、方法提炼

1.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共同组成区域总体特征,任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基于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之上,一旦打破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平衡,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人文地理要素的动态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部分的具体表现,只有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才能全面呈现。因此了解区域特征的具体内容,将有利于预测区域发展问题,并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①气候特征:主要由气温特征和降水特征组成,气温特征主要表现为年均温或年温差,主要影响区域积温状况和生长期,决定农业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类型。降水特征主要表现为年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状况,主要影响区域径流补给类型。气候特征综合影响区域的水文特征、植被类型、土壤特性、地质作用(灾害),并影响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和城镇布局。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表起伏等角度描述。③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流程、流向、水系特征、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道弯曲)、支流数量等。④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和汛期、含沙量、冰期(或凌汛)、流速等。⑤湖泊特征:水量、水位或面积(季节、日)变化、水温(或结冰期)、能见度、盐度、补给方式、内流湖(外流湖)等。⑥生物特征:自然带类型、植被类型(森林、草地、荒漠)、生物多样性以及植被的特殊性状(如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喜光等)。⑦土壤特征:土壤属性(酸性、碱性)、土壤类型(红壤、黄壤、灰化土等)、肥力状况、土壤问题(盐碱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2)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商贸旅游等是组地理的主要内容,以农业和工业为例,常见人文地理要素分析角度如表3和表4所示。

2.区域自然要素的动态变化分析

自然地理要素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五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环境问题的产生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人为因素往往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某一要素产生了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发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从而产生环境问题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然因素动态变化是分析环境问题的重要角度,掌握其动态分析角度有助于发现区域环境问题,并为治理措施的制定指明方向,具体分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气候。气温变幅大的地区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极端气温的高低影响风化和冻融作用的强度;降水强度大,增强对坡面的侵蚀作用;蒸发强度和降水季节特征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水位,影响水盐运动;风力强度影响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及沉积作用。

(2)地形地貌。地形类型、坡度影响地表径流速度和对坡面的侵蚀强度;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的坡向,影响冰雪的融化量,增加对土壤表层的侵蚀强度;土质疏松、岩石破碎利于风化、侵蚀;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表植被状况差,地下水埋藏深,土壤层浅薄,地表水资源短缺。

(3)水文。河湖等地表径流影响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土壤层的含水量;影响河流相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影响入海口水环境;影响区域水循环和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

(4)土壤。土质疏松易于流水、风力侵蚀,加重径流含沙量,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关系密切。

(5)植被。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将影响水土流失、风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影响区域水循环,对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的影响明显。

3.地理综合思维构建

本专题核心内容为:认识区域发展背景,梳理区域发展问题,评价区域生产活动,提出区域问题解决对策,预测区域发展前景。针对区域发展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分析问题的思维要求高等特点,在复习中需宏观把握知识系统,充分挖掘案例内部知识组成及各部分的联系,着眼全局并弄清主次、因果、并列等关系(图13)。一方面使基础更扎实牢固,使知识可摘取,可拼合,也可融合,为综合思维扫除知识障碍;另一方面建立概念图的过程,也是梳理和完善思维的逻辑链,感受“综合性”特征,弥补自身分析思路的欠缺之处,提升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五、经典研习

例题:(2014年北京文综)读图14和相关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