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风险特征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4 09:20:16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1

Abstract:Aimed to deepen the study on the financial ecology,we set definition of the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ical risk according to the ecology theory about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for the first time,analyz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t and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risk and also the financial ecology assessment,and discuss its assessment principle and methods. With the hope of decrease in its description difficulty,we further establish the simplified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corresponding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dices and employ advanced emergy analysis theory from the ecology to depict total development quality of the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y and to boost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nancial practice.

Key Words:financial ecology,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the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ical risk,assessment indices,emer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3-0018-05

开展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是对区域金融生态乃至金融生态的深化研究,是金融生态观念在金融发展实践应用层面的必然要求。解决了金融生态风险评价问题,才能更好地指导人们如何理解、使用和评价金融生态思维模式与管理模式。本文提出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概念,并借助生态风险评价(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理论,通过对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界定,探讨其评价方法。

一、文献综述

从白钦先2001年首先提出“金融生态环境”,到周小川2004年提出“金融生态”,国内金融理论界和金融实业界普遍开展了金融生态本质、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以金融生态为理念的金融发展模式。其中,徐诺金(2005),苏宁(2005),林永军(2005),谢太峰(2006),曾建中(2007)等分别多角度阐述了独到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认为,金融生态是影响金融发展的、由金融内外环境共同构成又相互作用、具有生态特征(依存性、竞争性、进化性、动态平衡性)的大金融环境,从而形成了金融生态的广义概念。

不难发现,金融生态具有宏观层面的涵义,有利于金融业的宏观调控、整体进步以及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毕竟各地区、各领域发展千差万别,这时,如果笼统提及金融生态,难免空洞、缺乏可操作性。为此,区域金融生态概念应运而生,它在继承金融生态总体特征的基础上,较多地突出了区域发展的特殊性。张智峰、陈鑫(2005)阐述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基础,证明金融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环境金融的协调发展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汪祖杰、吴江区(2006)提出了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方法。刘煜辉(2007),李扬、王国刚、刘煜辉(2005)等根据城市的经济基础、企业诚信、金融发展、司法环境、政府诚信、金融部门独立性、社会诚信文化、中介服务发展、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构成一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以这些方面为投入,以城市金融生态现实表征为产出,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得到了对50个大中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6)、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2006)等也各自根据特定区域的实际提出了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方法。

然而,还要看到,与金融生态有关的风险即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还没有进入人们研究的重点范围,它和传统的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生态评价有何联系,以及如何评价,相应的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文的研究目标将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展开。

二、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界定

(一)区域生态风险及其评估

1. 生态风险(Ecological Risk,ER)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一种状况。二十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Joshua Lipton等提出了一套规范化的生态评估框架,被普遍接受。因为它把生态风险的最终受体不仅定义为人类自己,而且包括生命系统的各个组建水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景观),并且考虑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组建水平的生态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风险级联)。

同样,可比照生态风险与生态风险评估的定义来描述区域生态风险与区域生态风险评估,只不过要注意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所涉及的风险源以及评价受体等都在区域内具有空间异质性(即参与评价的风险源和其危害的作用结果在区域内的不同地点可能是不同的),因而比一般生态风险评价更复杂。

2. 生态风险评估(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指受一个或多个胁迫因素影响后,对不利的生态后果出现的可能性进行的评估。美国环保局(EPA)在1992年对生态风险评价作了定义,即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由于一种或多种外界因素导致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利生态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和预测外界生态影响因素和生态后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环境决策的制定。生态风险评价被认为能够用来预测未来的生态不利影响或评估因过去某种因素导致生态变化的可能性。生态风险评价基于两种因素:后果特征以及暴露特征。主要进行三个阶段的风险评价: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

(二)区域金融生态风险

根据生态学对生态风险的界定,可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定义如下:

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是考虑区域范围内,由于外部干扰或内部变化而导致的金融生态平衡被破坏所带来的金融机构、金融头寸的损失以及与此相关的金融环境的恶性变化。它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生态评价有着联系和区别。

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相比有如下共同特征:

1. 不确定性,即人们事先难以准确预料危害性事件是否会发生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和范围,最多具有这些事件先前发生的概率信息,从而根据这些信息去推断和预测区域金融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风险类型和大小。

2. 危害性,即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所关注的事件是灾害性事件,而危害性是指这些事件发生后的作用效果对风险承受者(这里指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具有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将有可能导致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区域金融生态系统内个体多样性的减少、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及其机制的改变等。

3. 客观性,即区域金融生态系统不是封闭的和静止不变的,它必然会受诸多具有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因素的影响,也就必然存在风险。

(三)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独特性

区域金融生态风险与传统意义的金融风险也存在不同点。金融风险只强调某个金融机构或某个金融头寸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生态风险则通盘考虑了各个组建水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景观),并且考虑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组建水平的生态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整个生态系统受到危害或损失的衡量。具体体现为:

首先,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强调区域金融生态平衡被破坏所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宽泛的,既包括金融机构的运营安全甚至区域金融体系的安全和金融头寸的损失,又包括与金融生态平衡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金融环境的恶性变化,如信用环境恶化、金融法律制度弱化、金融市场体制和机制出现短期不适应、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由此表现出来的非良性变化,等等。总之,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相比,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既考虑了可直接货币化的价值损失,又考虑了与金融生态平衡相关的一切方面。这就要求理解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既要了解通常“风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又要了解其所具有的内在价值性,即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具有危害和不确定性事件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分析和表征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时应体现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变化和功能移位。

这一点与通常经济学意义上的风险评价不同。在经济学意义上,通常将风险用经济损失来表示,但针对区域金融生态系统所作的风险评价是不可以将风险值用简单的物质或经济损失来表示的。由于金融环境的恶化而带来了具有某种功能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甚至是社会信用水平的缺失,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是难以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因此,分析和表征区域金融生态风险一定要与生态系统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以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变化为主要依据。这也就决定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不可能完全实现定量化分析。

其次,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发生的因素即风险源来自与外部和内部,或者兼而有之。外部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法律法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力等方面的变化,内部因素主要有金融体系突发事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自身变化等。

最后,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受体即风险承受者不一定是区域内的金融体系。比如,由于区域内信用环境恶化,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增多,进而又影响金融机构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创。显然,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金融生态系统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从风险衡量和控制角度来看,存在系统筹划和优化问题,即为了降低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总量,要在系统内部之间进行收益和损失的权衡,所以,借助一些科学的分析方法,如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金融生态的系统论方法,并可进一步利用生态学处理生态风险时的线性规划。

(四)同金融生态评价的比较

现有金融生态评价大多数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来研究金融生态的结构与质量,得到的结论主要体现为表征金融生态质量的系数或分值,是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层级评价,从而判断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只是定性分析,并没有指出金融生态环境的风险值或者损失。而在这里提出的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是一个定量指标,是从价值角度来考虑的。它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区域金融生态价值损失的思路和估计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三、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

(一)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原则

由于同传统金融风险相比,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无论从内涵还是从度量范围和方法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也将发生相应变动。概括起来,这些变动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强调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金融生态涉及金融运营的内外各方面,单纯用数据是不能直接和完全来描述这些方面的变化的。比如,不像经济总量可用数据直观表示那样,金融生态的内部调节机制、外部适应机制等质量就不能完全靠数据来表示其好坏的程度。

2. 除了继续使用概率论、随机过程等描述方法外,还要借助于其它技术和方法来完善。在衡量传统金融风险时,概率论、随机过程知识较好地描述了未来收益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过程,但从金融生态的复杂性来看,仍需要其它学科知识来补充和完善。这时,系统论可以很好地揭示金融生态内部各子系统及其之间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与联系,从而从深层次衡量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优劣和价值损益;规划理论则在要求金融生态系统、某子系统、某组分满足一定约束的情况下,寻求达到金融生态发展的最优目标,充分体现出运筹学的优势。

3. 考虑到在区域尺度内,金融生态的风险源以及评价受体具有空间异质性,因而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风险评价的难度。这时,应该采取一定方法来克服这种复杂性。

(二)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

可参照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论基础,对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进行相应的刻画。

一般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基于风险度量的基本公式:

(1)式中,R为灾难或事故的风险,P为灾难或事故发生的概率,D为灾难或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因此,对于一个特定的灾害或事故x,它的风险可以表示为:

对于一组灾害或事故,风险可表示为:

在有些情况下,灾害或事故可能被认为是连续的作用,它的概率和影响都随x而变化,则这种风险是一种积分形式,可表示为:

在(2)―(4)式中,x为一定类型的灾害或事故,P(x)为灾害或事故发生的概率,D(x)为灾害或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这里,考虑到区域金融生态的结构复杂性和空间异质性,需要对公式(4)进行修正,以使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能够充分反映这些特性,这时有:

(5)式中,系数表示区域金融生态的结构复杂性,显然,不会小于1,具体取值情况可依据实践经验决定,这时需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有关的信息和数据资料,掌握各种干扰对风险受体的作用机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同时,也要考虑综合效应,即不同的干扰及其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有时这些干扰及其影响之间会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关系,或者相互抵消,或者相互增强; 表示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其取值应具体分析所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结构及其特殊性,依对风险的抗冲击强度而定。一般来讲,若某地区对风险的抗冲击强度越大,则取值就越小。

就理论而言,利用公式(5)就可较完整地刻画和衡量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大小。但是,也要注意到,在公式(5)中,往往不知道未来将有多少金融灾害或事故发生,并且,其发生的概率也不容易确定,因此,直接利用公式(5)计算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就非常困难,有时甚至不可能,尤其是在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不稳定、前景不明朗、社会信用环境较差等情况下。

鉴于此,需要简化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以便降低评价难度。

(三)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的简化框架―指标体系

主要从区域金融生态的构成角度来分析,并针对金融体系内部风险、金融体系与外部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区域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金融体系内部风险评价指标。可参照传统金融风险的衡量方法,采用波动率、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VaR(Value at Risk)等分析某个金融头寸或某个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并且这几种衡量方法各自存在发挥优势的场合。如,VaR的出现不仅被各种金融机构总裁、公司财务主管和基金经理们广泛地应用,而且,来自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也促使VaR得到更进一步地推广。

2. 金融体系与外部相互作用关系―均衡发展状态的风险评价指标。由于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不仅受到内部各子系统及其相互之间作用关系的影响,而且来自外部诸如社会、经济及其部门(政府、企业、个人)等其它方面的变化也将十分重要地影响金融体系的发展,这也是金融生态的本质要求。

对于这部分评价指标,应着重体现金融体系与外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均衡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并反映这种变化的程度和状态。可用以参考的指标应选择相互关系、依存度与和谐性、稳定性、适应性等两方面的可量化或可定性分析的指标,以及相应的评判原则和方法。甚至,还可以利用目前比较流行的连接函数(copula)技术来分析金融体系与外部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变化形态。

3.区域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的风险评价指标。可借助于生态学中的能值分析理论。能值(Emergy)是研究生态系统自组织过程的重要目标函数,通过对生态系统能量―价值过程的分析,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在应用上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生态系统功能,两者的互补关系受到了生态学家的关注,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有益的研究成果。

能值分析法认为,地球上的各种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能,任何资源都包含着一定的太阳能,因此可将一个区域(如国家、地区、企业等)内不同种类、不同量纲的资源统一转换为太阳能值进行比较分析。这需要以太阳能值转换率为中介,计算区域内各种资源的能值及总能值。计算公式为:

(6)式中, 、分别为第i种资源的总能量和能值, 为第i种资源的太阳能值转换率(以单位资源的能量中所含的太阳能值确定),为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总能值。

基于上面能值分析理论,金融生态的能值分析就是以能值为基准,把金融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转换成同一标准的能值来衡量和分析,从中评价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综合分析系统中各种金融生态流(能物流、货币流、信息流等),得出一系列能值综合指标(Emergy Indices),定量分析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与生态经济效益。那么,进一步基于金融生态系统能值的变化(如波动率),可设计出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的风险评价指标。

四、结论

本文借鉴生态学关于生态风险的评价理论,提出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定义,探讨了评价原则和方法,并建立了简化的评价框架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进一步利用生态学前沿研究成果―能值分析理论,评估区域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方法主要侧重基于价值损失的定量分析,并同传统的金融风险概念以及金融生态评价方法存在着联系和区别。但是,这种方法仍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如基于自然学和经济学的实质区别,以能值分析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在完善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的能值理论和各种反映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的能值计算技术方面下功夫。尽管如此,该方法的提出仍具有理论意义,并且上述问题的突破性解决,将进一步促进该评价方法的深入研究,并将成为下步研究的方向和领域。

参考文献:

[1]白钦先等. 金融可持续发展导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周小川. 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 金融时报,2004 -12 -07.

[3]徐诺金. 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 金融研究,2005,(2).

[4]苏宁. 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J]. 金融信息参考,2005,(10).

[5]林永军. 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 金融研究,2005,(8).

[6]谢太峰. 关于金融生态内涵与评价标准的思考[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4).

[7]曾建中. 论金融生态系统提出的理论渊源及其假设条件[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7).

[8]张智峰, 陈鑫.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9]汪祖杰,吴江.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3).

[10]刘煜辉. 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6―2007)[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11]李扬, 王国刚, 刘煜辉.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 人民出版社,2005,(11).

[12]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金融研究,2006,(1).

[13]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测评研究――对成都市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测评[J]. 西南金融,2006,(7).

[14]付在毅,许学工.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 地球科学进展,2001,(2).

[15]李国旗,安树青, 陈兴龙. 生态风险研究述评[J]. 生态学杂志,1999,(4).

[16]Travis,C. et al. 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Risk Anal.,1992,12(2).

[17]伍艳. 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差异性研究[J]. 海南金融,2007,(4).

[18]胡宝清. 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9]Nath B,et 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 Beijing:Chinese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6.

[20]赖斯等著. 环境管理[M]. 吕永龙主译.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1]舒建平,应松宝,黄建宏. 证券风险度量理论方法的评述[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4).

[22]姜青舫,陈方正.风险度量管理[M].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23]王爱民,何信. 金融风险统计度量标准研究[J]. 统计研究,2005,(2).

[24]胡章宏.论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与建设[J]. 财贸经济,1997,(12).

[25]张尧庭. 连接函数(copula)技术与金融风险分析[J].统计研究,2002,(4).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2

对于金融风险审计研究,重点是进行整体性与个体性的金融风险审计研究,不仅确定行业发展存在的结构特征与风险水平,而且确定个体金融风险的趋势性水平。此类问题在已有的金融风险审计研究中尚未体现。目前已有的金融风险研究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风险特征与实质研究,杜厚文等[1]在国内较早论证了金融风险的一般规律与特征、特性等。虽然仅具有宏观意义,但是对于金融风险的深入研究具有指引性作用。二是金融风险规律研究,吴炳辉等[2]就我国利率市场化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从理论角度进行规律性结果分析,为我国抗击金融风险提供了决策依据。三是金融风险的预警研究,沈悦等[3]不仅提出了一套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而且对该指标阀值设定给出了理论探究。由此从理论角度提出了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四是金融风险的传播研究,鲍勤等[4]通过仿真分析,确定了金融风险的传播规律与传播机制,为我国银行业系统风险监管提供了重要指导。五是金融风险的监管研究,徐立平[5]针对我国金融风险监管不完善的现状,提出了从金融网络进行风险监管的监管思路。通过上述研究,强化了金融风险研究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而且对研究发现的问题――“在金融风险审计研究中,不仅确定行业发展存在的结构特征与风?U水平,而且确定个体金融风险的趋势性水平”给予了再次明确,即尚未有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此次研究将就此问题给予解答。

二、金融风险审计理论分析研究

这里将通过理论分析首先明确金融风险特征,其次对行业整体风险与个体趋势性风险给予确认。由此,从理论角度不仅提出对金融风险进行审计的具体方法,而且论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适用性。

(一)金融风险特征研究

在进行金融风险审计研究之前,首先对金融风险特征进行分析。之所以如此安排,是考虑到只有确定金融风险特征,才能基于其展现的特征进行审计研究,否则在进行审计时无从入手,审计结果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从被审计对象来看,企业内部相对社会而言具有显著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体现在企业内部管理与运转等不被外界所知。但企业管理与运转等关键信息,通过其与外界沟通的营业网点以及社会报道等被部分披露。基于此,对企业内部进行划分。将参与社会信息披露(包括主动披露与被动披露,下同)的部门和单位划分为内部区域,不参与社会信息披露的部门和单位划分为核心区域。显而易见,对单个企业而言产生了三个区域。从外至内依次为外部区域、内部区域、核心区域。具体见图1。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外部区域和内部区域的交界即是企业与社会的边界;内部区域和核心区域的交界即是企业信息披露的边界。从图1结果来看,这种结构为三层嵌套结构。基于此,可以确定企业金融风险具有如下特征。

特征一,金融风险是由内而外的传导过程,即从核心区域向内部区域传导,再由内部区域向外部区域传导。一般而言,金融风险在企业内部核心层最先产生,并且在主动或者被动情形下逐级向外传导。之所以提到主动与被动向外传导,是因为企业存在重大事项向社会披露的责任,同时作为上市类公司存在财务报告定期(一般为季报)向社会主动披露的责任。因此,当风险已经发生或者风险正在发生的时候,风险都会同步或者滞后向外部传导。

特征二,金融风险具有连续性变化特征。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连续变化特征是指具有左连续特征。之所以为左连续变化特征,是考虑到时间序列的连续性与不可逆性,因此右连续变化特征对于现实环境中不具备真实意义。其次需要说明的,连续变化特征无论是对于单个实体而言还是对整个行业而言,都是成立的。以单个企业为例,其在某一时点的金融风险水平是由其之前时间段内的风险水平所直接影响的,不受其后继时间段内风险水平的任何影响。最后,这里所说的连续变化特征是内在风险水平的变化特征,并非测度风险水平的变化特征。之所以如此说明,具体解释见特征三的论述过程。

特征三,金融风险测度的不连续性特征。此特征与特征二看似矛盾,实则并不冲突,原因有二。一是在特征二中已经提出了金融风险是由内向外的传导,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受信息披露周期所限,所展示的数据并不具有连续性。因此,金融风险测度就无法实现连续性特征。二是在特征二中还提出了信息披露存在主动披露与被动披露两种不同特性。因此,即便信息披露不存在时间滞后性,但是由于信息披露的主动选择性特征,也确定了金融风险测度无法实现连续性测度。基于此,研究提出了金融风险测度的不连续特征。

特征四,不同行业的金融风险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点非常清晰,即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对不同行业的风险状况进行测度。一般而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金融风险水平显著低于非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金融风险水平。上市类企业的金融风险水平显著低于非上市类企业的金融风险水平。因此,进行行业审计时,必须考虑到行业特征进行与之相对应的风险审计及风险防控处理。

特征五,个体金融风险应控制在行业平均金融风险水平内。如果单个企业的金融风险水平显著高于其所在行业的平均风险水平,则认为该企业处于较高风险范围内;反之,当单个企业的金融风险水平显著低于其所在行业的平均风险水平,则认为该企业处于低风险范围内。与此同时,当单个企业的金融风险水平与其所在行业的平均风险水平相当,则认为该企业处于风险适度范围内。这样,对风险水平划分了三个层次,较低、适度、较高,并对如何划分给予明确。

特征六,金融风险具有阶段性单调变化特征。这一特征无论是对行业整体而言,还是对单个实体而言都是成立的。在不进行外界干预的前提下,金融风险具有全周期单调上升变化特征,即风险从小到大的变化特征,正是由于加入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干预性工作,才导致风险变化不再单向变化,而是呈现出阶段性从小到大的特征。一旦采取合理有效的风险处理措施,可控范围内的风险就会逐步降低。因此,加入审计因素后,在审计及审计措施有效执行的这个阶段,风险逐步降低;在未审计或者审计措施无效执行的这个阶段,风险逐步上升。无论是二者中的哪一种,都是阶段性单调变化特征。

特征七,金融风险具有趋势性变化特征。这一特征无论是对行业整体而言,还是对单个实体而言都是成立的。因为通过行业特征分析与企业发展特征分析,无论是对于前者还是对于后者,其自身都存在一种规律性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了企业发展也呈现出这种规律性。因此,从外部展现来看,与之对应的风险就会呈现出趋势性的变化特征。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趋势性特征是从时间趋于无穷或者较长时?g跨度后风险水平体现出的变化特征,并且这种特征是从时间趋于无穷或者较长时间跨度后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二)整体金融风险审计研究

在如上分析过程中,已经明确了金融风险具有的几大特征。接下来,研究将基于上述特征,从整体角度提出进行金融风险审计的框架与方法。

首先,从上述研究中已经明确了金融风险不仅是可测度的,而且其测度具有不连续性。这一点非常重要,以金融风险水平作为企业金融风险的测度依据。在某一个固定时点,每一个企业都对应着唯一的金融风险水平。但是受制于现实条件,金融风险水平只能为非连续性测度值。研究提出采用如下方法将金融风险水平从非连续性测度值转化为接近连续性测度值(具体见式1),由此实现了金融风险水平的类实时测度。

通过式1的转化,就将在单个时点测度的金融风险水平几乎转化为对应统计区间内的连续型金融风险水平测度值。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式1的转化中,并不包含区间两侧时间点的金融风险水平测度值。这样处理是为了体现通过上述变化不能将特征三中体现的非连续特征变为连续性特征。与此同时,在式1的转化中,对起始时段[0,T1]采用在T1时段的测度值作为整个时间段测度值的替代。

在式2中给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整体测度水平。左侧结果代表的是时间段[t0,tn]内的金融风险水平出现逐步提高的特征;右侧结果代表的是时间段[t0,tn]内的金融风险水平出现逐步降低的特征。在前述研究中(主要是特征六的分析中)已经明确了阶段性单调变化特征。对于式2中的不等式结果是基于泛函分析中的勒贝格测度以及数学分析中的积分原理等做出的最终结果,在此仅给出最终结果。

基于式2为代表的时间段内金融风险水平分析,可以得到整个调查周期内的企业总体金融风险水平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结果为一个区间性结果,而不是一个固定单点数值结果。对于企业而言,其在整个调查周期内的总体金融风险水平取值只能在[0,T]之内。这是因为金融风险水平F(t)取值在0至1之间(包括0,也包括1)。当企业风险较低时,对应的总体金融风险水平会停留在[0,T]区间的左侧;当企业风险适中时,对应的总体金融风险水平会停留在[0,T]区间的中间;当企业风险较高时,对应的总体金融风险水平会停留在[0,T]区间的右侧。这也就对特征五中提出的三类金融风险水平(较低、适度、较高)对应数值区间首次给予了明确。这一结果是值得欣慰的,之前此类研究从未提出过这种测度方法并给出与之对应的测度分类结果。

(三)趋势性金融风险审计研究

在如上分析过程中,已经明确了整体金融风险,并给出了如何测度分类的具体方法。在此,以单个企业为研究对象,就如何进行趋势性金融风险审计给出解决方案。

通过上一环节的分析,已经将金融风险简单分类。采用更加细化的方式,可以将金融风险分类更加精细,即从较低、适度、较高三种风险类型向更多风险类型扩展。具体拓展数量可以由研究者自行确定,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拓展中要保证划分的不相容性与有限全覆盖性。这里所说的不相容性是指每一个风险类型水平设定的风险区间与其他类型水平的风险区间均独立存在,没有交集。另外,提出的有限覆盖性是指所有风险水平区间进行有限求和后,必须覆盖整个风险水平,即覆盖在[0,1]区间。利用这一结果,就可以测度出对象在处于某一风险水平时向其他风险水平转化的概率。假定Zt代表状态i事件,Zj代表状态j事件,前述所说的转化概率为P(ZjZi)。利用这类统计性分析结果,同时结合单点概率结果等信息,通过马尔科夫模型(简称“MM”)(研究之所以提出这一分析思路,是源于对彭红枫等[6]、赖岳等[7]、茹正亮等[8]研究成果的分析。彭红枫等采用MM理论,对期货套利展开分析,对期货套利特征与趋势性特质给予了明确。赖岳等对MM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预测方法的适用性。茹正亮等采用MM理论,成功地对降水量进行了趋势性规律分析。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采用MM理论对趋势性分析非常有效。因此,研究提出了采用MM理论进行分析的思路)可以得到最终极限态下的概率结果,即如公式3所展示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式3给出的结果是时间趋于无穷时状态j事件发生的概率,其取值为δj。

该概率依然要满足全覆盖的性质,即所有可能状态的对应概率总和为1必须满足。对于式3所展示结果论证,由于涉及过多的随机过程原理,在此不再给出具体分析论证过程,只列出对应结果。需要特殊强调的是,本文多次出现的MM(包括题目中出现的MM)均是指此环节提出的马尔科夫模型。文中如不特殊声明,均采用这种简称。对于式3所展示的结果称之为趋势性金融风险,这种趋势性正是由于其取值依赖于时间的极限变化所得。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已经确定了整体金融风险水平与趋势性金融风险水平。下面将利用上述理论分析结果,对我国软件类企业实际金融风险进行测度分析并给出降低风险的具体对策。

三、金融风险审计实证分析研究

如何将理论分析提出的金融风险审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落地,研究在此通过一系列分析将最终实现这一目标。由此,不仅对理论分析中提出的金融风险审计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给予再次确认,而且对现实情境中不同行业以及行业内部金融风险水平的整体性特征与趋势性特征给予明确,为提高行业和企业抗击金融风险水平与能力提供支撑。

(一)行业整体金融风险水平测度研究

在前述理论分析中不仅提出了金融风险水平及其变化率,而且给出了基于金融风险水平及变化率的整体金融风险水平与个体趋势性金融风险水平的测度方法。这一方法对于金融风险水平直接显示的对象可以成功使用,但是对于金融风险水平间接显示的对象无法直接使用。这里所说的“金融风险水平间接显示的对象”是指金融风险无法确定,但是可以通过其内部关键因素的变化来体现的对象。一般而言,金融风险水平作为外部展示结果,是受到内部因素作用而产生。对于同一行业的不同对象,金融风险水平的内部影响因素具有成分一致性与贡献系数一致性的特征。基于?@一结果,在同一行业内采取回归分析法,确定导致金融风险水平的内部因素及其作用系数。因此,研究提出了如下指标表(具体见表1)。

表1第一列(从左向右的第一列,下同)为结果指标,对应为金融风险水平。剩余列主要为影响金融风险水平的各种指标,具体分为四类指标,依次为“金融风险子指标”“管理风险子指标”“销售风险子指标”“人工风险子指标”。分别从金融角度、管理角度、销售角度、人工角度等方面对风险构成进行刻画。表1右侧最后一列为辅助指标,作用主要是对于不同对象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的思想是利用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无形资本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去无量纲处理“金融风险子指标”“管理风险子指标”“销售风险子指标”“人工风险子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实现不同实体对象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与可关联性。基于这种思想,同一行业内不同对象之间同一年份数据之间就可以形成同批处理的时间序列数据。之所以进行如此处理,这是由于金融风险水平显示对象的稀缺性所造就。对于明确金融风险水平的对象,在现实环境中非常稀少,所以研究只能通过有限对象向无限对象推广。

以上市类企业为例,一般分为正常企业、ST企业、*ST企业等。对于正常企业是指非ST类企业和非*ST企业,其金融风险水平显著低于ST类企业,因此可以将其金融风险水平设定为0.3。对于ST企业,按照我国上市企业分类管理规定,其金融风险水平较高,研究将其金融风险水平设定为0.6。同理,对于*ST企业,其金融风险水平高,研究将其金融风险水平设定为0.8。对于即将退市企业,其金融风险水平极高,研究将其金融风险水平设定为0.9。与此同时,对于正常企业,研究还做了细分,将具有大型银行金牌授信企业设定为金融风险水平极低企业,其金融风险水平设定为0.1。基于这一分类,研究提出了四类金融风险水平划分方法,对于不同对象,按照分类法即可完成金融风险水平的确定。在确定金融风险水平构成因素及其作用时,只选择通过上述四类分解法能确定具体风险水平的对象。即只选择金牌授信企业、正常企业代表、ST企业、*ST企业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分析确定风险构成因素及权重。完成此工作之后,对全行业上市对象采用上述分析结果进行风险水平确定。具体量化各自的风险水平,此工作可以完成。这是因为风险构成因素及其所发挥的作用都已经确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数据越界,对于后一分析,必须确定风险分析结果仍然控制在0与1之间,这也是可以办到的。利用如上方法,最终即可确定整个行业内上市公司的金融风险水平及变化率。然后,利用理论分析中提到的分析方法进行金融风险水平实证测度,由此得到下述结果(具体见表2)。

表2中的数值代表对应行业对应风险水平下企业占比。从该表结果来看,之前四类行业的金融风险整体水平无法确定,但是通过此次实证分析后,得到了量化明确。从整体来看,金融业和保险业居于较高风险水平、高风险水平企业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行业。以金融业为例,其较高风险水平企业占比为41%,其高风险水平企业占比为23%。与此同时,从上述结果也能看到,软件业(研究将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统称为软件业,下同不再赘述)、制造业的行业平稳性是较好的,这一点可以从行业风险水平结果中看到。高风险水平企业占比显著低于其他行业,低风险水平企业占比显著高于其他行业。通过这一分析结果,更进一步明确了前述理论分析中提出的不同行业金融风险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论断。下面,基于上述结果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主要是进行个体金融风险水平分析。

(二)行业内个体金融风险水平趋势性测度研究

个体研究依然采用前述分析中确定的分析思路与分析框架。就软件行业的金融风险趋势性水平进行测度分析。通过论证分析,最终得到如下结果(具体见表3)。

表3中一共列出了七家企业分析结果,结果包括金融风险水平以及导致该金融风险水平的主要构成因素。这七家企业是从实证研究个体对象中抽选出来的,也就是说整个实证研究并不是仅对上述七家企业展开。需要强调的是表3中的结果是趋势性结果,即企业从较长期和长期来看,如果不采取与现有管理方法不同的管控措施,企业风险水平所处的趋势性状态。

从表3展现的结果来看,居于高风险水平的企业只有一家,为*ST智慧,其他六家风险水平都在高风险水平以下。与此同时,从该表结果来看,只有科大讯飞一家位于低风险水平。综合二者来看,七家实证对象中大部分企业的风险水平居于中间状态。另外,从构成各自风险水平的主要因素来看,表现出规律性特征。从表3结果纵列来看,同一风险水平下,形成风险的主因对于不同企业具有一致性(远光软件与神州泰岳,以及东软集团和博彦科技等)。这说明在上一环节中提出的实证归纳演绎法在实证分析结果中得到了验证,由此确定了实证分析中提出的分析方法具有正确性与可实用性。最后,就表3展现的结果对于个体而言,从审计的角度不仅确定了趋势性风险水平,而且给出了导致对应风险水平的主要因素。由此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健壮性给出了改进的落脚点与改善方向,实现了审计的目标与诉求。

(三)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不仅完成了理论分析,而且实现了实证分析。现在就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小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效用。

效用一,研究提出的金融风险审计方法可以实现局部分析向全局分析转变的目标。

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不仅给出了实施金融风险审计的具体方法,而且该方法具有从局部分析向全局分析转变的优点。之所以强调这一优点在于传统的审计方法对审计对象审计结果只有时点审计特性,不具有类连续的连续时间特性。即审计结果只能体现孤立时点的水平,不能体现连续性的变化特性。因此体现的是一种局部特性,而非全局特性。研究提出的金融风险审计方法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实现了全局审计的目标。

效用二,研究提出的金融风险审计方法不仅可以确定行业整体风险水平,而且可以确定行业内部个体风险趋势性水平。

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不仅给出了行业个体金融风险审计的具体方法,而且给出了行业整体金融风险审计的具体方法,即实现了对个体与全部的双向审计功能。这一点对于进行不同行业的行业分析,以及行业内部的分析非常重要。只有二者完全实现量化分析,审计提出的管控风险措施才能保证具有行业针对性与个体针对性,防止出现处处适用,处处不适用的无效管控措施。

效用三,研究提出的金融风险审计方法不仅可以确定趋势性风险水平,而且可以确定导致相应趋势性风险水平的主因。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3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1―0086―04

一、金融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社会学认为,广义的文化主要包括观念和行为方式,是为全社会成员提供的道德和理智规范。狭义的文化一般从层次性和结构性来表述,从特定的视角去研究特定条件下,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物质机构,包括思想道德、制度规范、价值形态、管理理念和各种精神产品等等。金融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是指人们在金融活动中创造的金融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主要包含制度因素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这也是广义的金融文化内涵。狭义的金融文化,则从特定的金融环境、市场和市场主体等来定义和阐述。金融文化对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是一种金融文化生产力。先进的金融文化对金融发展起促进作用,而落后的文化则会制约金融的发展。从金融行业性质和功能方面归纳,现代金融文化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是以信用和风险为核心的特殊行业文化。金融业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经营信用和风险。信用对于金融业来说是最关键和首要的条件,没有信用基础,就没有金融业生存基础。维护信用,一方面要靠法律制度约束,靠监管和市场约束,有时还要依靠国家信用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金融机构自身具有较强的诚信和自律意识,审慎经营,有效管理风险,稳健发展。才能获得社会的信赖和支持。同时,金融业又是风险最大的行业,时刻面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等影响,所以必须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加强公司治理和合规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内控制度,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以此作为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以信用和风险为特征的行业文化,渗透到行业各种组织、机构和人员,渗透到所有金融行为。如:要求行业具有较强的自律和诚信意识,要求充分提示风险,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稳健收益的产品和服务。要求金融人才流动中加强自我约束,遵守规章制度,严格自觉履行劳动合同,保守商业秘密,合规、规范地流动。

二是微观的金融企业文化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是金融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各金融机构因其性质、功能、经营条件和市场定位等方面的不同,其核心价值取向,行为的制度和观念约束会有一定差异,表现在风险管理、创新与服务规范等方面的观念和行为也有所不同,比如央行的宏观调控文化、风险为本的银行监管文化、众多金融机构的合规、创新以及服务文化等等。

三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文化的具体表现特点一定根植于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就我国而言,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差距,地域社会文化特点,都会影响区域性金融文化的形成。如我国农村经济金融体系与都市型经济金融体系之间,沿海都市型经济金融体系与中西部都市型的经济金融体系之间。金融文化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由于中国具有浓厚的区域行政管理特征,区域行政管理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存在许多金融观念与行为上的差异。有些地区,金融理念较为先进,有些地区观念较为传统保守;有些地区的制度和管理较为规范,制度执行力较强,有些地区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中人为因素较强,制度执行效果较差。有些地区信用观念和环境较好,有些地区信用观念和环境相对薄弱。这些都属于金融文化差异的范畴。

四是如其他的文化一样,有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特点。金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形成和沉淀的过程。长期市场经济的浸染和沉淀,无数次危机的冲击和锤炼,使一些国际著名的金融中心形成了厚实的文化基础,如自律、诚信、品牌、合规、风险管理、创新、公司社会责任理念等金融文化。金融文化已成为这些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争夺和垄断全球金融资源的一种“软实力”。文化建设虽然不是短期内产生的,但主动的推进文化建设行为和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则能加快新文化的形成。在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下,金融市场各种参与主体的综合素质都会加快提高。目前国内金融服务领域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和谐性,与缺乏对金融文化与其他文化力的重视有较大关系。

二、区域金融文化趋同的基本内涵、作用与基础

本文探讨的区域金融文化趋同,基本含义是区域内金融文化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区域内各地区对金融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向一致。它是指在同一金融体制和制度下,在共同的法律环境下,在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较为紧密的环境下,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内,不同行政区之间金融文化的趋同性。这种趋同性和一致性,具有行业文化的基础性、先进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能被区域内不同地区普遍接受。但这种趋同是一种保留区域内多元金融文化中的先进性和特点前提下的一致性。区域金融文化的趋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金融行为和价值观具有接近的认识或者说具有较明确的共识。包括对信用文化、自我约束、行业自律等金融文化具有较为一致的认同与贯彻力。比如。区域内市场主体信用的认识和维护程度较为一致,都能较为自觉的履行有关信用责任,增强自我融资行为约束、负债约束等等,而不是区域不同地区的信用认识与执行存在较大差距。以往有些地区市场主体蓄意逃废债情况比较严重,而有些地区企业改制中对债权的维护相对较好,少有主观上的逃废债行为。这两种对债务和信用的行为特征明显表现出地区之间金融文化的差异。有些地区风险管理制度执行严格,风险管理技术手段较为先进,金融运行安全性较高。而有些地区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主观判断因素较多,制度措施较为弱化,也表现出两者风险文化偏好的差异。

二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和方法基本一致。虽然在总体的制度框架内,但具体的实施意见和方法往往会因地区的观念和环境不同,而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往往是阻碍金融合作的因素。不同地区文化的趋同表现为对于总体制度的实施也采取较为一致的标准和方式,比如对监管部门和央行的房贷政策、对小企业支持的政策等等,虽然地区之间可以允许有一些特点和创新,都在实施中保持较为同一的做法,可以避免市场主体异地套利的漏洞。

三是金融生态环境比较接近。如监管标准、信用环境等等。生态环境接近,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是文化一致的结果。如征信体系效率和质量较为一致,表示不同地区对信用和征信系统的重视程度,本身就是一种观念上的一致性和趋同性。

四是推进金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步骤较为相同。如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教育的内容,开展的时期基本同步,内容基本相同。再如,开展反洗钱、反商业贿赂、反假币、开展从业人员道德教育、推行合规文化建设等等,在开展这些活动中,内容和力度基本相同。文

化建设推广中加强合作,往往有利区域内金融文化的融合,可以为其他金融合作创造良好的基础。

从作用看,金融文化趋同是金融合作的重要基础,是一种“酶化剂”,有利促进金融的合作,消除合作的差异,降低各种金融合作成本,提高合作的主动性和效率。良好的金融合作是建立在文化价值较为一致基础上的。区域金融文化趋同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社会、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较为接近。主要反映经济金融的发达程度,以及由此而来社会的发展状况。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往往决定社会的文明程度。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特定的经济活动方式和社会基础。一种文化要在多元的文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有共同认可的方面,前提是这种文化的经济功能和独特性得到适当体现和广泛认同,具有整合其他文化,去粗取精,剔除糟粕,保留精华的功效。即使被整合进新的生产方式中,也会继续体现其特点和生命力。

二是经济、社会交往较为密切,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条件。共同认可的文化需要在交流和交往中形成。人员、经济的交流能形成相互影响的、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有些地区之间,历史上就存在密切的文化和人员的交流,是形成文化趋同的重要基础。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历史上就是人员和经济密切交流的区域,如上海本身就是高度移民城市。为江苏、浙江的移民,本身与这些地区具有内在的文化认同的基础。

三是资源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与合作性,尤其是资源互补性大于竞争性、排他性。就容易促成彼此的交流,促进文化的融合。资源禀赋相同。竞争性往往大于合作性,区域局部利益往往具有明显的保护主义,促成相对独立、半封闭和封闭的文化思维与行为方式,文化趋同就会相对困难。

四是对文化作用与合作认识上的一致性或者重视程度较为接近。只有对文化作用具有正确的认识。才有文化合作的基础,才愿意接受先进的规范的文化。无论地区内有无保护主义,有无强烈的独立性的地区文化,只要能从认识上重视文化的作用、文化合作的意义,具有崇尚文化的氛围,就能克服地区之间交流合作的障碍,创造文化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文化趋同。

三、区域金融文化趋同与多元化问题

在研究金融文化趋同的同时,需要加以阐明的是区域内金融文化的多元化问题,避免对文化趋同产生片面的认识。多元化对趋同既有促进作用,也有价值冲突。有研究认为,全球化下,规范的金融文化,即对文化主体行为起主导和制约作用的文化。如金融制度、法律法规、行业惯例等,其发展存在日益相同、相似和统一。而非规范金融文化,如营销方式、礼仪、服务习俗、同业交流、服务重点、产品特点、创新特点、业绩考核、人才录用等,这些文化不在于整合所有金融行业的行为规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但可以完善丰富金融服务与发展内涵,满足符合地区特点的需求,他们的发展具有多元性与共享性。这种观点注意到了不同功能的文化在趋同和多元性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规范化的多元性与非规范的趋同性实际并不矛盾,都具有包容的含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规范化的文化,只要涉及一些地区发展的根本利益,也可能在实际中出现异化,出现多种实际运行和存在方式,而且这种多元性在现有我国行政体制下,地方利益和保护根深蒂固存在的情况下,这种多样性不可能完全同化和趋同。而所谓非规范化的文化,只要能被行业和消费者接收,其渗透和同化作用也十分强大。所以,无论规范化和非规范化的文化。都存在趋同和多元化两种并存的趋势。

尽管文化的多元性对金融一体化起到积极的催化作用,但是多元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共同的行为整合与规范作用也会产生制约,主要表现为价值冲突。区域金融一体化对多元化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能推动文化趋同,另一方面表现为有利多元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一体化要求人们在许多方面具有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方式。以强大的影响力重新塑造各种价值观,使得趋同无法避免。但从另一方面看,文化趋同和多元化并不非此即彼,互斥或者绝对对立,一体化有利多元化文化在更高、更先进的层次上发展。趋同与多元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趋同与多元化共存。从历史、国际的视角看金融文化,有助于了解趋同与多元共存的关系。世界上金融管理模式和金融体制之所以纷繁多样。诸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金融制度都有自身明显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化的差异。文化可以彼此学习、借鉴和吸收,但不能完全移植。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和交往的增多,在国际组织的促进下,金融创新、风险管理与制度安排明显出现一些规范要求与共同遵守的准则,如资本充足率管理、合规管理等。但是。不同国家与地区在执行国家惯例与制度的同时,依然表现出不同的制度与习惯安排,所以出现趋同现象,但并不能改变各自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二是金融文化的差异和多元化决定了不同区域经济体的金融治理结构和风险偏好。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各主要经济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美国金融体系元气大伤,欧洲一些国家金融体系受到的影响相对较轻,而中国金融体系虽然受到间接影响但仍保持了正常的融资功能。人们往往从金融结构差异、发展阶段不同、创新程度等方面去分析,却很少从历史文化角度去看待。实际上,文化对于金融的影响往往超出我们预想。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金融业无论是发展阶段还是创新层次都有明显差距,但落后并不意味着可以自动免疫。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和其他大规模的市场取向改革,释放了巨大的经济活力;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又进行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果断化解了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极大提高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免疫力。在每次危机之前,均能采取恰当的政策与改革措施决非偶然。其背后一直隐含着一种力量,这就是文化生产力的作用。金融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就国内区域金融发展状况看,不同地方的风险状况,虽然与地方经济、金融生态环境等有关,但重要因素之一是金融文化存在差异或者差距。金融文化领先地区,如观念、手段先进、制度执行力强的地区,金融发展质量必然高于其他地区。

三是先进的、规范的金融文化会提升多元文化的质量。先进的文化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源泉,具有自觉的思想纠偏机能,使金融业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从这种意义上讲,没有任何东西比文化的缺失和扭曲更为可怕。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开放的前沿,金融文化蕴涵着许多积极和先进的因素。如率先按照按市场化要求深化改革。包容与开放,渐进与稳健,日益成为金融文化中的主流文化。长三角地区内,国有经济、外商投资、个私经济、乡镇企业在不同行政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金融服务体系中也具有明显的中资大中银行、商业银行营运中心、外资银行、中小银行为主导的地区特点。但是,由于整个经济圈内开放程度高,经济

发达,金融经营发展国内领先,使得区域内金融文化或者主流文化,对多元的地方金融文化具有积极的渗透、促进作用。如原先民间融资、地下融资活跃的地区,已经逐渐被规范的创新金融服务机构所取代。

四是文化趋同具有包容和渐进性。渐进性在我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也符合科学方法论的要求。回顾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历史,几乎每项重要改革都将渐进性确立为基本原则。渐进性是适应金融环境复杂性和我们认识局限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工作方式。这种改革思维和模式不同于激进式的休克疗法,是在遵守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强调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强调社会、市场和公众的承受力以及对改革的驾驭能力,强调增量改革。金融改革中的许多案例,诸如汇率双轨制、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并存制度、信用调控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制度等等,都体现了改革的渐进性。区域内的文化趋同也应是逐渐的、包容的过程。

四、加强区域金融文化合作、促进文化趋同的建议

首先。各主要经济圈要加强对规范性金融文化的认识,加强对地方金融文化特点的研究,对文化合作的内容、方式、条件、作用等开展研究与讨论。只有认识上达到统一和提高,才能为区域内金融文化合作创造条件。各区域可以加强区域内各地方城市之间的文化学术研究讨论,要将文化合作,作为促进区域内金融合作的一种创新来加以研究。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4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预防机制;分析研究

一、区域金融风险的基本概念

1、区域金融风险的概念

区域金融风险是一种不同于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的中现尺度的金融风险。其没有宏观尺度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政治风险引发整体金融风险的特征,也不完全等同于由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为主的微观金融风险。中观尺度的区域金融风险是指国内某个经济区域内金融体系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个别或部分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传播、扩散构成,或者其他经济联系密切的区域金融风险向本区域传播、扩散引起的关联性金融风险,当然也可以是宏观金融风险在本区域内传播引起的。

区域金融风险主要是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的传播、扩散和放大形成的。由于微观金融风险主要是流动性和信用风险,所以具有通过信用关系和货币与信贷市场作为传播途径的特征。信用关系中主要是短期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个别机构的财务状况通过信用关系联系在一起,加上人们心理预期和选择上的差异,可能将风险成倍地放大,造成系统性的危机和损失。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各类资金的流动性明显增强,资金回报率高的区域会吸引其他地区资金的流入。如果该区域的资金高回报是源于投机性的泡沫化,那么该区域会很快成为金融高风险区。这种金融风险的区域聚集效应曾数次发生,如海南房地产投机热就形成了大量至今难以消化的不良资产。风险区域聚集的根源在于资金的逐利性,但宏观政策的失误或不配套、地区政府的短视行为等都可能成为诱因。为了扶持某地的发展,中央政府会给一些优惠政策,如这些政策带来的非经营性收益过高,就容易导致投机资金的过度涌入。地方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或放松管制,也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区域集中。

2、区域金融风险的特征

(1)区域金融风险的双重性。区域金融体系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双方领导。一方面,区域金融的发展要与国家宏观经济目标一致,配合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则区域金融风险势必受到国家金融风险的影响,会因为国家政策取向、国家经济政治环境变化等因素而产生风险。另一方面,区域金融体系是地方经济的支撑,与地区经济密切联系,地方政府会按照地方经济发展的侧重和管理需要制定并要求其执行地方法规、地方性政策。因此,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双重领导使得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复杂性。

(2)区域金融风险的传导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整体金融风险在国际间的传导效应日益加强,然而国与国之间毕竟有货币阻隔、贸易壁垒,资本和商品尚不能畅通无阻的流动,危机期间,政府更是可以采取严格管制以限制资本和商品的流动。然而区域之间没有任何天然的隔绝屏障,金融风险在区域之间具有更强的外部传递效应。一方面,区域内积累的金融风险能够较好的向区域外扩散,在风险聚集的关键时期可以起到化解危机的作用。但另一方面,面对周边区域或全国性的金融风险,区域金融往往会受到巨大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时候必须将区域经济放在开放经济的假设下,关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金融稳定状况,监督主要外部传导渠道的资金流量。

(3)区域金融风险的突发性。整体金融风险的爆发一般需要多数经济指标同时恶化,大量机构同时出现经营困难,单个企业的信用危机一般不至于导致全国性的金融危机。但是,区域金融体系化解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局部单位甚至一个企业的经营恶化就有可能导致区域性的金融危机。所以,即使在整体经济状况还比较良好的情况下,区域金融也可能爆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时候,更加关注企业单位的微观审慎指标和更具前瞻性的宏观先行指标。

3、区域金融风险的类型

(1)信用风险。这是区域金融风险最集中,最严重的反映。首先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偏高,资产信贷质量持续下降。信贷资产质量不断下降的另一表现是,国有商业银行应收未收利息大量增加,目前累计达数千亿元,其次,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更低。我国的非银行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信托投资公司不但与商业银行一样从事存贷款与投资业务,也大量染指证券经营业务。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导致金融信托机构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增加。据人民银行统计,许多公司的逾期待收贷款占贷款总额比率过高,全国信托投资公司的账面统计资本充足率不足,有些机构的这一指标为负数,成为当前金融风险主要隐患之一。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地区上报的不良贷款统计数据还经过了某些形式的“处理”,真实的不良贷款比例极有可能更大。再加上一些地区银行应收未收或事实上无法收到的利息大量增加,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问题十分严峻和突出。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上的中介机构,在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之前,设置较为混乱,不但数量众多,与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很不适应,造成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和对证券经营市场的垄断局面,影响了市场的效率;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监管落后,使这些机构经营存在着不少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在各家公司片面追求保费收入的过程中,不乏随意利用保单圈套社会资金的较混乱现象。而由于法规制度和现实市场环境的限制,迅速聚集的保费资金没有适当正常的投资渠道,这其中的风险积累也值得重视。这就为在某些局部区域发生金融信用危机制造了条件。

(2)市场风险。随着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各地相继出现了各种区域性证券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权证交易所等多种形式的区域性证券市场。对于这些区域性证券市场,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规范,有关部门也疏于管理,使其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在一些地区,通过这些区域性证券市场直接改制的企业管理混乱,效益甚差而无力分红,催债的趋势日渐扩大。各类企业通过区域性金融市场甚至不通过任何机构批准,各种形式的乱集资、变相集资和企业内部集资在一些地区十分普遍,其中大多数存在到期兑付困难的问题。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和部分供销社,以招股方式变

相高息吸收公众存款,部分基金会因备付金太少已经引发挤兑风潮。企业债券清偿风险也不容忽视。由于企业效益不理想,不少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券,其中许多债券是由金融机构担保或发行,到期不能兑付时,往往要金融机构垫付,企业经营风险将转化为金融风险。此外,各种形式的乱集资、变相集资和企业内部集资仍较普通,大多数到期兑付困难,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这些问题无疑进一步加大了爆发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危险,有些实际上已经是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初期征兆,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3)资产风险。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和经营利润虚盈实亏两方面。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以上。总资本包括核心资本(一级资本)和附属资本(二级资本和三级资本),核心资本的充足率要达到4%以上,二级资本不超过一级资本的100%。三级资本不超过一级资本的28%。我国国有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与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差距较大,金融风险较高。但我国国有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并不算低,真正低的是二级资本和三级资本的充足率。所以,国有银行宜通过补充附属资本,即二、三级资本来提高总资本充足率。

(4)输入型风险。这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外或区外发生金融危机,从外部转嫁或传输到本金融区的风险,它充分反映出金融风险的“连锁效应”,或称多米诺骨牌效应。具体表现为本地金融机构对外投资、贷款收不回来形成的坏帐,或本地金融机构、企业或个人在外地、国外的存款提取不到,而影响自身的资金周转。

(5)流动性风险。主要体现在银行业、非银行金融业对客户提取现金的支付能力不足。就商业银行而言,资产能否保持高流动性是能否实现稳健经营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处于困境,致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已经受到了相当的影响,个别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也在事实上出现过支付困难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区的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已难以满足客户提取现金要求。潜在的支付困难因素日益增多,特别是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如城乡信用社和部分县、市金融机构,因管理不善,经营机制不健全,不良贷款率极高,随时都会出现支付困难。一旦在这些中小金融机构中出现挤兑风波或支付危机,就会成为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6)金融犯罪风险。一些地区银行因违规操作、过度投机,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加之金融业是巨额货币资金的集散地,容易滋生经济犯罪,也是抢劫、诈骗等犯罪活动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金融领域内贪污、诈骗等大案要案不断发生,而且金额越来越大。目前,经济越是发达地区金融犯罪案件越多。犯罪分子内外勾结,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存单、信用证、保险单等进行资金诈骗。这些现象都说明,金融领域内的犯罪风险在我国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在一些地区还十分突出。

二、区域金融风险预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预防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作为两个既密切关联又有区别的金融学范畴,直接指明了区域金融风险预防机制的必要性。所谓金融风险,通常是指金融活动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而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出现严重困难,乃至崩溃,或表现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倒闭,股价、外汇市场汇率的暴跌,货币急剧贬值。某一机构出现支付困难乃至破产倒闭,这属于微观金融风险的“单体释放”,而不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指一大批金融机构都陷入严重困境,并对社会经济运行产生严重破坏性影响的局面。只要是市场经济,就必然存在着风险,只要有金融交易存在,金融风险就必然存在;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尽管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其必然性,但是只要不断地化解金融风险,就不可能爆发金融危机。

金融安全是整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安全良好,全社会都受益,金融安全很差,全社会都遭殃。金融稳定事关政治、经济、社会稳定。金融的稳定能够有效促进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保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金融体系一旦遭到破坏,爆发金融危机,不但会使一个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因此,在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局部性、区域性的金融不稳定因素逐渐凸现的形势下,创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风险及其要素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为决策者掌握和控制区域金融风险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提高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水平,对于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预防机制的可行性论证

(1)区域金融风险的可测性。分析一国的整体金融风险无法直接考察单个企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只能依赖于整体统计数据,而数据的加总即使不存在统计误差也会掩盖经济微观结构中的重要联系。在区域金融风险的研究中,关键企业和金融机构数量有限,我们可以单独考察具体企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而不仅是使用整体统计数据。实际上,在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中,我们以系统论的思想分析各个单位及其间的联系,因为在区域层面上,个体单位之间的影响不应忽视,而概率统计思想在此则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在区域金融风险的分析和识别中,我们可以透过总量数据研究其背后的结构突变,因而可以在总量数据显现风险之前提前识别金融风险,所以区域金融风险具有更强的可测性,这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提供了基础。

(2)区域金融风险的可控性。区域金融风险一般来源于局部经济单位的经营恶化。对于整体金融风险的控制往往不得不改变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等重要经济变量,可能诱发其它经济问题,而对于区域金融风险,相应的控制措施一般不会造成整体经济运行状态的变化,在治理区域金融风险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具有更强的主动性。因此,区域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必须从区域风险水平和风险传播途径人手。首先要争取降低区域的风险水平,以预防为主;其次是控制区域金融风险的传播途径,减小其影响和损失。沿着这一思路,区域金融风险控制有赖于风险监测指标的预警、区域金融监测当局的所能获得的授权、行动决心和经济实力。因此,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并保持其正常运行,是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关键。只要观察即时、措施得当,区域金融风险就能够较好的得到控制,这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明确了目标。

三、区域金融风险预防体系的建构

1、目标体系的全面确立

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防机制的目的,便是使监管部门尽可能全面、完全、具体地了解影响金融安全的各种有关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不胜枚举,而且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相互作用也因一国的发展水平、开放程度、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周期、市场发达程度和政府干预程度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因此,分析风险的角度不同,所选择的指标也就不同。我国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要求对宏观

经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监测。区域金融隶属于一国之中,其稳定状况不用考虑国外金融经济环境对区域金融带来的影响,只需从区域金融业自身的内在风险大小和区域外部影响因素去考虑。由于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应从金融机构自身状况、金融市场和区域经济环境状况的角度讨论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的建立。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基金公司等。金融监管体系分为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三大块,银监局主要监管银行业,保监局主要监管保险业,证监局主要监管证券业。

同时,区域金融风险预防机制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由于我国客观存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和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国内各地区的金融风险也存在显著差异,影响金融风险状况的各因素在判断过程中的作用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充分考虑地方经济金融运行的特色是完全必要的。因此,在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的不同特点,抓住重点,区别对待,提高预防机制的实际效用。

2、指标体系的完整架构

本文借鉴世界各国金融风险防范经验,结合中国金融业的风险实情,从四个方面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区域外部经济环境指标、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指标、区域证券业风险预警指标、区域保险业风险预警指标。

(1)区域外部经济环境指标。区域外部经济环境指标是用来说明外部环境如区域宏观经济状况、区域企业经营状况、政府调控、企业信用等对金融运行的影响。虽然外部经济环境只是金融稳定的一个外部因素,但外部因素往往也对金融稳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情况对金融稳定状况起着重要影响,较差的经济环境会阻碍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具体包括区域宏观经济状况、区域企业经营状况、政府调控能力、企业信用状况等四项二级指标。

(2)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指标。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指标是从微观的角度反映银行业财务状况,主要用来描述区域银行业风险的大小。具体包括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流动性和管理能力等五项二级指标。资本充足性是用来衡量银行业资本金是否充足,判断银行业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资产质量是评价银行业风险大小的重要指标。盈利能力主要是用银行的收入水平和所获利润的大小来衡量经营状况的好坏。流动性指标主要用来衡量银行是否有足够的现金保证客户提存及清偿债务。风险管理能力是反映金融机构风险大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

(3)区域证券业风险预警指标。具体包括佣金收入增长率。成本收入比,违规案件率等三项二级指标。佣金收入增长率反映区域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度,体现了证券业的发展程度,指标越高说明证券市场发展越快。成本收入比反映证券机构经营的成本与效率,该指标越高,说明证券机构经营效率越低,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也越大。违规案件率反映证券机构经营的合规性,违规案件发生越多,说明证券机构经营越不规范,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也越大。

(4)区域保险业风险预警指标。具体包括保险深度,保费增长率,简单赔付率等三项二级指标。保险深度反映的是区域保险市场发展程度,体现了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指标越高说明保险市场越发达,越有利于金融稳定。保费增长率反映了区域保险机构的盈利能力,指标越高说明盈利能力越好,越有利于金融稳定。如果保费增长率过低,区域保险市场基本陷入衰退,会对金融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简单赔付率反映的是区域保险机构的赔付能力,指标越低说明赔付能力越强,区域经济愈强。

参考文献:

[1]沈悦,张珍:中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设置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2]徐璐:金融危机形成的理论模型[J],金融经济,2007,(18).

[3]陈秋玲,薛玉春,肖璐:金融风险预警:评价指标、预警机制与实证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2009,(5).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5

区域金融风险与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均有区别。正确认识区域金融风险,并针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管理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发生危机的可能,尽量避免区域金融风险的危害,才能实现维护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一、区域金融风险的概念

区域金融风险有别于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是一种中观尺度金融风险。其既没有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政治风险和购买力风险等可能引发整体金融风险的宏观金融风险特征,也与包括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在内的微观金融风险不能完全等同。区域金融风险的中观尺度是指某个特定经济区域内部金融体系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部分或极个别机构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部扩散、传播而形成的,或者由与区域经济联系紧密的其它区域金融风险扩散、传播到本区域内而引发的关联性金融风险,当然宏观金融风险在本区域内的传播也可引起区域金融风险的发生。由于对于宏观金融风险的研究已然很多,而关联性金融风险实际上主要是通过区域机构微观金融风险传播、扩散、放大而成,所以这里更加关注的是区域内部个别或部分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传播、扩散构成的区域金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

二、区域金融风险的管理目标

区域金融风险的管理目标主要是维护区域内部的金融稳定,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促进区域金融的平稳发展

所有金融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均应是促进金融平稳健康发展发展。区域金融的平稳发展是国家金融平稳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区域金融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二)保障区域经济的健康运行

由于金融系统是以货币运行为基础的高风险特殊行业,而且金融业在服务经济的过程中还要和社会上各类经济主体进行金融活动,因而其经营活动极具有社会性,且与经济风险存在着较高的关联度,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稳定、安全与否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中观区域层面加强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是保障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各项区域金融政策的制定应以促进、保障区域经济健康运行为主要目标之一。

(三)促进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化解、降低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区域金融风险的管理必须要促进区域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也就是说,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应注意推动金融产品的协调发展,促进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完善金融市场监管长效协调机制与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区域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运行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三、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

基于区域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若想有效预防区域性金融风险,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经济运行环境处于良好状态,并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构建和完善的金融机构经营机制,提升金融系统自身的免疫力

1、建立资产盈利机制

金融系统应建立起金融资产保值增值和盈利机制,即从注重信贷资产的发放转移到以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统筹兼顾,运用资产、负债、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风险程度不同的资产之间的合理配比,尽可能用较低的成本取得更佳的收益。

2、建立内部监控机制

内部监控是尽早发现、校正违规经营的首道防线。通过检查、审计和督导待内部监控措施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能减少决策层工作的盲目性,使其工作更具有针对性,通过违规违法经营的迅速纠正,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金融系统的安全和健康,这对于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意义重大。

(二)构建良好经济运行环境,有效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发生

1、政府应避免过多地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过多干预,以减少因政府行为不当而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而更多地通过运用市场规则进行公平、公正的裁判,保证银企双方成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疏导产品、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规范地运行。这能从政府层面最大限度减少发生区域金融风险的可能。

2、应加强区域内金融机构合作,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首先,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帮助和促进区域内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不同金融机构的各自优势。其次,加强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各金融机构应严于律己,自觉接受检查监督,对破坏金融秩序影响金融稳定的机构要予以制止、检举。否则必然会使整个区域的稳定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相互制约、加强监督、守法经营是各方利益的共同保证。

四、结语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加强区域金融风险的预防,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对于区域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6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4-0019-05

一、引言

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在1949年提出了生态平衡的概念。周小川(2004)在公开场合系统性地提出金融生态。认为我国各地区金融生态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各地区对银行业进行行政干预的程度不同:二是各地区在司法和执法方面对维护债权人权益的力度不同;三是各地区的商业文化有所不同。山李扬、王国刚(2005)认为,经济地理与文化差异、地区经济发展路径差异、中央政府所主导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的差异是造成区域金融生态巨大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且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构成金融生态各要素的贡献弹性,发现法制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金融发展、金融机构独立性和信用文化等五项因素的贡献弹性总和达到75%左右。笔者认为,区域金融生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结构的差异、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金融机构分布的区域差异以及信用体系的区域差异等方面,由于各地区金融生态的非均衡性,导致地区间金融抗风险能力不同、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脆弱性加大。

二、区域金融生态的内涵

徐诺金(2005)借用生态学原理,将金融生态表述为:“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内部金融组织之间在长期的密切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萧安富、徐彦斐(2005)将金融生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其中宏观层面包括产出、国家法律等因素;微观层面包括产业结构、银行业产权结构等金融交易中的特定规律安排。从已有的研究看,国内学者注重对整体金融生态的考察,相对忽视各区域金融生态的研究。因此,笔者从区域角度研究金融生态问题,认为区域金融生态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金融生态主体,在与外部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其特征表现为:

1.区域金融生态主体之间的依存性。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区域金融生态主体之间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共长、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一方面金融机构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流动性和支付便利,促进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金融市场为金融机构生产的金融产品提供运行场所,促使金融机构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金融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可以防止金融交易中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机会主义倾向、利益冲突与摩擦,弥补信息不完全和弱化外部效应因素的存在。

2.区域金融体系部的稳定性,根据徐诺金的观点,对金融生态的研究,需要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三个方面展开。因此,可以将区域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看作区域金融体系。其稳定性需要通过区域金融生态调节进行,具体表现为区域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和区域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3.区域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在金融生态体系中,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生态主体有着重要影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金融主体行为特征。最终形成不同的金融生态状况。因此,区域金融生态主体的行为必须与金融生态环境相适应。如果金融生态环境尚未完全成熟,特别是法制环境和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金融生态主体就开展新的业务模式和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必然会诱发和积累金融风险,从而冲击整个金融生态系统。

三、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差异性分析

1.金融市场结构的区域差异。虽然欠发达地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投资基金和产权交易等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直接融资渠道。也就是资本市场的渠道逐步发展起来,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但是相对间接融资和投资需求而言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股票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从全国股票筹资额和上市公司数看,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少,股票筹资额低,而东部地区股票市场发达,上市公司多。2004年全国上市公司1388家,中西部地区占全国上市公司的比重为37.3%:东部地区上市公司756家, 占全国的比重为54.4%。到2005年底,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共有1397家,其中东部地区上市公司增加到773家,占全国的比重55.3%:中部地区上市公司230家,占全国的比重16.4%:西部地区280家,占全国上市公司的比重为20%,股票筹资额29.2亿元,比2004年下降74.1%。特别是上市公司最少,只有8家,2003―2005年无新的上市公司,由于2005年股市低迷,东北三省未从股票市场筹集资金。

(2)债券融资比重的差异。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均属于直接融资渠道,债券融资的优点在于: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和负债结构,避免股权分散,相对于股票融资和银行贷款而言,债券融资的资金运用自由度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融资工具。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通过债券融资1413亿元、117亿元、27亿元和32亿元,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债券融资居前三位。而西部地区的债券市场发展极为落后,2005年,、青海和甘肃无一家企业发行债券。这种状况表明欠发达地区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金融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导致居民在投资渠道方面缺乏更多的选择,而且也难以产生投资的积极性。

2.金融机构分布的区域差异。金融机构是金融生态系统中主要的金融主体,地区金融机构的发达与否,直接影响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因为金融机构存在追求最大收益、成本外化的特性,当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金融机构投资收益率高,资金的逐利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将在该地区广设网点。而地区金融机构分布广,也能增强地区资金积累能力。表2显示,东部地区金融机构数最多,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数最少。东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数是西部地区的2.03倍,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是西部地区的5.9倍,城市商业银行数是西部地区的2.3倍,证券公司数是西部地区的3.5倍,保险公司数是西部地区的1.5倍。特别是、青海和宁夏没有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较为单一。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金融机构分布的差异性,必然影响各地区资本形成能力的强弱。

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基本结论是: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性,金融发展差距要大于经济发展差距。

(1)金融资产总量的差异。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金融资产总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增加,金融发展的规模亦相应扩大。因此,各区域间金融资产的规模,反映着区域金融部门的总体规模和金融成长的绝对水平。2005年,东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为61%,分别是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4倍、3.8倍和7.6倍。省级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的差距也极为悬殊。以广东省为例,2005年广东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为38119亿元,是云南省的7.6倍,贵州省的13.6倍;同年广东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261亿元,是云南省的5.7倍、贵州省的9.9倍。

(2)地区金融资产总量占GDP的比重存在差距。笔者以地区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与地区GDP的相关比率来反映金融资产分化后的各地金融发展的实际水平。东部地区金融深化程度最高,金融资产总量占GDP的比重平均在267%,中部地区金融深化程度最低,金融资产总量占GDP的比重平均为213%,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相当。这说明我国金融发展状况表现出与经济发展状况基本相一致的“四地分割”状态,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是资本驱动性经济,所以金融发展表现为服务于经济增长的需要,而经济发展的条块分割状态导致金融分割式发展。

3.区域金融资源流动的非均衡性。从各地区信贷资金的流动看,信贷资金主要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笔者以贷存比的变动趋势反映各地区资金流动偏向,贷存比反映一个地区的存款总量转化为在该地区投放的贷款总量的比例,2001―2005年,东部地区的贷存比由74.1%下降到65.3%,共下降8.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贷存比由82.1%下降到68.5%,共下降13.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贷存比下降幅度为17.7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贷存比的下降幅度远超过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贷存比由96.1%下降到65.2%,下降幅度达30.9个百分点。虽然中西部地区贷存比例较东部地区高,但并非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力度比东部地区大,也并非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近几年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与贷存比的相关性弱),而是由于中西部地区资金积累少,即存款余额远远低于东部地区,2005年东部地区的存款余额为17.8万亿元,而西部地区仅有4.6万亿元。在存款余额较低的情况下,近几年中西部地区存款余额转化为贷款余额也越来越少,特别是和青海贷存比下降幅度较大。

4.政府财政金融政策的区域差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财政金融领域实行了非均衡的、倾斜性的政策,呈现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地、从中心城市到边远地区逐步展开的梯度推进态势,重点向东部地区倾斜,使东部地区建立了发达的金融组织体系和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具体表现在:

(1)投资政策的区域差异。随着我国区域发展从平衡到不平衡战略的重大转变,东部地区拥有更大的投资立项权,国家预算内投资也主要投向东部。“九五”期间,在中央项目投资中,40%左右集中在东部,25%左右投资在中部。只有15%投在西部。尽管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使中央财政投资开始向西部转移,但东部地区形成的市场化机制和良好投资环境,已使东部取得了“先发优势”。在差异化投资政策的影响下,欠发达地区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银行借贷、横向投资等多种形式源源不断流向东部发达地区。

(2)金融政策的区域差异。一方面,在信贷资源分配上,东部地区享有优于中西部地区的政策。重点项目大多在东部地区布局,可以得到更多的信贷资金,加上东部地区企业投资效率高、信用等级好,在银行自主支配的信贷资金中,也能获得较高的比例。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的建设上,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在东部,促使全国各地资金加速流向广东、上海等地,东部地区企业融资便利。其上市公司数占全国的50%以上。

5.信用体系建设的区域差异。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关系都表现为信用关系,社会信用缺失是金融风险滋生最深刻的社会原因,信用环境对区域金融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各区域信贷资金良性流动的信用环境尚未形成,且东中西部地区对信用环境的建设存在差距。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等东部地区较早开始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不仅建立了社会征信系统,而且建立了信用担保体系。上海、深圳、浙江等地还开展贷款企业咨询评估业务,并建立了个人信用征信系统,而这方面中西部许多地区还是一片空白。中西部地区信用担保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银行主要缺乏的是中小企业和居民的完备的信用记录和信贷风险保障制度,使银行无法在不了解客户资信状况和有效担保的基础上拓展信贷领域。信用环境和征信建设的不足,给信贷资金的良性流动带来负面影响。

四、我国区域金融生态非均衡的效应分析

1.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较弱。中国社科院2005年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显示,浙江、上海、北京等东部地区金融资产质量在2003和2004年连续两年为AA级以上,而西部地区的、青海和新疆均为C级,特别是东北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金融资产质量最低,2003和2004年均为E级。这说明各地区金融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差异,直接关系到各地区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的强弱。李扬、王国刚(2005)等认为,2003和2004年我国金融业不良资产的形成有70%以上是由银行体系之外的因素造成,这与中央银行所做的分析结论基本吻合(中央银行认为80%的不良资产是由不健全的金融生态环境造成)。特别是东北地区以资源型、重化产业为主导,以牺牲局部经济利益承担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成本,使该地区不良资产比例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从而弱化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

从各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质量看,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地方财政缺口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在国有经济占比高、民营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无法摆脱财政收入匮乏的困局,往往采取干预和控制本地金融部门的做法。

2.各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强弱不一。金融系统的储蓄动员能力是衡量金融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储蓄动员越充分,金融效率越高。一个地区的储蓄动员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地区储蓄存款的多少。即资金积累率的高低:二是储蓄向投资转化能力的大小,即银行存款转化为贷款能力的大小。

西部地区资金积累能力弱,资金供给规模小,存在资金积累不足的供给缺口。2005年末,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占全国的比重为16%,而东部地区所占比重为61%,东部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储蓄资源。特别是外币存款,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仅为5%,东部所占比重达

83%,说明西部地区经济外向度低。储蓄是资本形成的物质基础,是资本形成的供给力量。西部地区储蓄率的低下表明该地区现有的资金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区内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发展,资金供给缺口成为严重制约西部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增强的一个基本因素。

3.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加大。金融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指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会由于内部或外部的突然冲击而导致整个体系运行混乱、功能受损。费雪(1932)认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债务、货币流通速度、利润等变量存在密切联系,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企业对银行的过度负债、流动性负债与流动性资产之间的期限不匹配等。这种内在的脆弱性容易给整个金融体系甚至整体经济造成恶劣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大了区域金融体系的风险。金融体系的风险具有潜在性和累积性、突发性和加速性、扩散性和传染性,由于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某区域金融风险会逐渐扩散到其他区域,形成全国性金融风险。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银行体系具有内在脆弱性,金融资产质量低下,长期形成的区域金融风险可能向全国扩散,从而加剧金融生态系统的脆弱化。二是加剧了区域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由于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市场规模狭小、流动性比较低,在国际资本大量流人和广大投资者参与的情况下,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会明显增加,进而增加了金融风险的隐患。

五、改善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对策建议

1.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我国各地区应构造一个以资本市场为主,货币市场为辅的金融市场体系,一方面通过股票市场的融资解决各地区企业的资本金筹集问题,扩大各地区债券市场规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逐步提高债券融资所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另一方面从完善市场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入手,加快货币市场的基础建设,建立灵活、有效的短期融投资体制,一是扩大货币市场交易主体,二是实现市场客体多元化,增加货币市场交易工具,满足不同融资主体和投资主体的需要。

2.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作为金融生态的主体――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组织是否强大直接影响区域金融服务质量,因此,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做强区域金融产业,做强金融产业不是构建一个“大而全”的金融组织体系。而是构建一个对区域内企业、居民提供“多而全”的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因此要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组织来区内开办业务,实现区内金融业竞争的多元化、金融产品多元化。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7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323-01

一、社区银行的特征分析

1、组织机构小

社区银行属于地方性小型法人金融机构,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在社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其组织结构简单,实行单一建制,分支机构少,甚至一个银行一个营业网点。根据我国行政区域设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金融服务供需情况,我国社区银行宜在县区范围内设置,在县域实行两级建制,每个乡镇设立一个分支机构,并应具有贷款决定权。

2、经营区域小

依照服务社区的宗旨要求,社区银行必须将吸收的存款投入到本地,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不允许跨区域发放贷款,这是与大型银行的明显区别,也是我国设立和发展社区银行的根本目的。社区银行的资金取于当地、用于当地的做法也是发达国家社区银行的基本特征,对促进贫穷落后社区的发展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政府、扶贫组织的认同。

3、服务客户小

从国外社区银行发展的实践来看,各国社区银行有一个共同的明显特征,就是主要服务社区内的小企业、小客户等弱小群体,与其经济功能相比较,有些国家更注重社区银行的社会功能。南美洲一些国家把为贫困人口提供贷款、储蓄和其他基本的金融服务的小额信贷机构或微型金融机构视为社区银行。欧洲、澳洲等地的社区金融机构,也主要服务辖区内的小企业、零售商、老年人、残疾人和低收入群体。我国设立和发展社区银行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弥补现有银行组织体系服务的盲区和薄弱环节,应体现服务小客户、支持弱小群体、弱势产业发展的特征。

二、社区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配套措施

1、构建社区银行的法规监管框架

设立社区银行首先需要法律法规的许可。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为社区银行的设立和发展开启了政策窗口,但社区银行设立的法规条件还不具备。从目前申请设立民营银行的主体看,其目标也并非社区银行。因此,社区银行的设立和发展还需依赖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框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社区银行的发起人和投资人不应过多限制,根据本文前面分析,可以是民营企业、公有制企业,也可以是现有各类金融机构,其最低资本金可以比照目前县域农村商业银行的标准;

二是严格社区银行的经营范围。社区银行的业务主要是存贷款、支付结算等银行基础业务,有条件的可涉及现代银行所有业务,但要明确社区银行的宗旨是为当地社区服务,必须严格规定社区银行不得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不得向区域外贷款和投资;

三是明确社区银行的监管部门及其职责。鉴于银监会在县域监管力量过于薄弱,根据目前改革趋势,社区银行应由地方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或设立金融监管局负责具体监管。社区银行为地方小微金融机构,完全为地方经济服务,特别是为地方弱小群体服务,地方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和服务,地方政府金融办或金融监督局可以利用其影响和便利为社区银行服务,但应避免地方政府对社区银行正常经营活动的干预。

2、建立有效的支撑政策

社区银行服务对象主要是弱小群体,保护扶持弱小群体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各国普遍的做法。多年来,我国政府采取贷款财政贴息、提供政策性担保、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一系列制度和政策措施,支持弱小群体。为促进信贷资金均衡配置,防止资金逆向流动,各级人民银行都加强了“窗口指导”,制定指导意见,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弱势产业、弱小群体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还制定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效果不明显,未能从机制上解决问题。更主要的是这些非市场化的手段与现有商业银行的特性、目标和经营理念相冲突,治标不治本,受到商业银行或明或暗的抵触,其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政府应该转变思路,大力扶持专门为弱小群体服务的社区银行发展。一是地方政府对组建社区银行的营业场所和相关设施提供适当便利,对社区银行给予低税甚至免税政策;二是人民银行指导、帮助社区银行建立支付结算等银行服务功能,并在资金拆借、缴存款准备金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

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8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077-02

一、影响区域金融安全的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平顶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0)分析了影响区域金融安全的原因:社会公众对金融风险的承受能力脆弱,滥设金融机构、乱办金融性业务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国有企业境况不佳加大了金融安全运行的困难,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困难存在支付风险,金融资产单一,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2005)指出温州地区金融不稳定的五大源头:银行经营中的不稳定因素,证券和保险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外汇领域所含有的不稳定因素,信用环境的不稳定因素,民间融资的不稳定因素。

李嘉晓、秦宏、罗剑朝(2006)剖析了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1)金融业自身的原因,包括金融机构重规模、轻效益的粗放经营发展模式,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金融监管存在缺陷。(2)金融业之外的原因,包括:政府的不正当干预,社会信用问题。

胡国、宋建江(2005)认为,房地产价格波动会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理由是:房产价格波动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异化,扭曲经济主体的消费投资行为。

李升高(2006)探讨了广东省全面退出煤炭行业可能引发区域金融稳定:煤炭行业及关联企业贷款风险全面暴露,银行不良贷款骤增;煤炭企业失信导致信用环境恶化,资金外流影响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农信社改革目标的实现。

实际中影响区域金融安全的因素比已有研究成果中提到的要多,因为金融已经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存在于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而这些方面或环节一旦出现不稳定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区域金融稳定。

二、金融生态

研究区域金融安全不得不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金融生态问题。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保证金融安全的一个重要前提。

徐诺金(2005)定义金融生态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高小琼(2006)把金融生态总结为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其对外部环境冲击的自我调控的制度安排。曾康霖(2007)认为,金融生态的内涵是指金融企业的生命力状态和生存环境,外延应当有金融生态平衡、金融生态周期、金融生态环境。周小川(2009)指出金融生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延伸到标准执行、执法公正性以及对欺诈案件的处理等问题上。

林永军(2005)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金融生态作为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金融市场各个子系统之间良性互动,高效运作;金融主体产权清晰;生态圈内游戏规则科学完善;与系统外进行良性的资源、能量的输出输入。李扬等(2005)认为,城市法制环境、地区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金融部门独立性和诚信文化等是影响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6)建立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子体系,共计127项指标。其中,定量指标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及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3个目标层次、14个准则层次,共90项指标;定性评价包括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行情况等四项标准,共37项指标。并建议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评价结果。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2006)以金融市场有效性假说为理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计量方法评估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了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

杨宏斌(2005)运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从金融生态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银行危机传导机制,认为流动性短缺是危机传导的基本条件。张志元、雷良海、杨艺(2006)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城市金融生态系统达到最优稳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受贴现率效应、开发成本效应和增长效应三方面的影响,然而在现实中,与这些理论因素相关联的实际影响因素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许红莲、邓超(2007)指出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明显滞后,出现了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资金吸纳能力低下、金融机构结构欠合理、金融市场发展缓慢,金融宽度不够、融资渠道狭窄、不能满足融资需求,整体金融效率低等。并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五个角度分析了中部塌陷在一定程度上是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良的必然结果。高万东、王洋(2007)研究发现东北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与沿海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别,突出表现为信用基础脆弱、缺乏良好的金融自动调节机制等。谢德仁、陈运森(2009)利用2001―2004年上市公司是否进行了债务重组的数据研究了金融生态环境和企业最终控制人性质对融资性负债治理效应的影响。

朱静(2009)指出农村金融生态的特征是系统性,平衡性和动态性。并指出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完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

三、区域金融预警

研究发现金融危机预防成本大大小于危机事后处理成本,所以学者们都在积极探索区域金融预警。

仲彬、刘念、毕顺荣(2002)讨论了指标的选取,模型的应用和模型准确性检验。最终选取微观审慎指标和宏观先行指标,利用自回归模型并结合事前检验建立了区域银行体系风险预警系统。

易传和、安庆卫(2005)阐述了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及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选取核心指标和相关指标两大类,其中核心指标又包括五大类19项指标,相关指标包括六大类12项指标。给出了区域金融稳定状况的等级划分,并结合湖南某市的具体现状给出其金融稳定的状态。

汪祖杰、吴江(2006)指出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主要分为内在关键性指标和外在影响因素指标。内在安全关键性指标包括区域安全微观、宏观和金融生态环境检测指标;外在影响性指标包括全国经济状况指标、货币指标、股票价格指数指标和汇率指标。构建了区域金融安全计量模型,给出区域金融安全判断值,并结合苏州实际情况给出金融安全分析。

邹小凡、林竹、汪娟(2008)利用支持向量回归采用线性核函数构建了杭州担保业的预警模型。姚星垣、郭福春(2008)结合浙江省的地方经济特色给出了浙江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特殊指标体系。崔艳娟、张凤海、徐晓飞(2008)选取宏观先行指标、微观审慎指标和金融环境指标,运用信号模型对大连市的金融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由于地区的经济金融特点不同,预警指标选取也应该因地而异。上述研究成果中指标权重的选择上有相对的主观因素,阀值的选择也没有真正结合实际,因为国际惯例不一定适用于当今经济转型中的中国。ARIMA模型只考虑了变量自身的变化趋势,不能反映其他变量对它的影响,所以由突发事件造成的时间序列的结构突变是用此模型预测不出的。而信号法在以往的实证检验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四、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治理

大部分文献给出的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的对策都集中在: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区域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完善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强化区域内行业自律,建立多种金融稳定指标检测(或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改善区域金融的外部环境等。

五、总结

综上所述,一套完整的区域金融安全理论应该包括:(1)结合地方经济特色与金融生态特征,找准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因素,包括直接影响因素的和间接影响因素。(2)根据影响因素建立预警系统,包括完善的预警指标体系及科学的预警模型。(3)不稳定因素的治理,发挥地方经济特长,逐步改善金融生态,限制或消除不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林永军.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8).

[2]曾康霖.刍议金融生态[J].中国金融,2007,(18).

[3]杨宏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以改善金融生态[J].生态经济,2005,(12).

[4]高万东,王洋.东北地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分析[J].经济纵横,2007,(15).

[5]胡国,宋建江.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区域金融稳定[J].上海金融,2005,(5).

[6]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广东区域金融生态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6,(6).

[7]李升高.广东省全面退出煤炭行业可能引发区域金融问题不容忽视[J].南方金融,2006,(5).

[8]易传和,安庆卫.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9).

[9]李嘉晓,秦宏,罗剑朝.论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商业研究,2006,(19).

[10]中国人民银行平顶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安全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6).

[11]汪祖杰,吴江.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3).

[12]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的不稳定因素及其化解:以温州为例[J].上海金融,2005,(4).

[13]仲彬,刘念,毕顺荣.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金融研究,2002,(7).

[14]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6,(1).

[15]邹小,林竹,汪娟.地方金融风险预警模型构建[J].浙江经济,2008,(6).

[16]姚星垣,郭福春.构建浙江省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研究[J].浙江金融,2008.5

[17]崔艳娟,张凤海,徐晓飞.区域性金融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与检验[J].商业研究,2008,(11).

[18]张志元,雷良海,杨艺.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金融生态研究[J].金融研究,2006,(6).

[19]徐诺金.论中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

[20]周小川.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地方融资的关系[J].金融研究,2009,(18).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9

近年来,中国加快推进经济金融市场化的进程,加速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工具,努力实现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在经济金融市场化过程中,新资本协议、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s Transfer Pricing,简称FTP)等成为监管机构及商业银行众多引进的管理工具,然而这些管理工具在借鉴使用的过程中,受二元金融结构的影响,出现了一系列水土不服的问题。理论上看,这些工具是非常精巧的管理模式。使用得好,能带来管理上的革命;使用不好,往往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带来价值的毁灭。

新资本协议的本质及实施前提

(一)新资本协议奠定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旧巴塞尔协议诞生于1988年;经过十几年的监管实践,巴塞尔银行委员会于2004年提出巴塞尔协议Ⅱ(以下简称“新资本协议”);次债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适时提高金融监管要求,于2010年底公布巴塞尔协议Ⅲ。巴塞尔协议Ⅲ是对新资本协议以风险为本监管理念的进一步贯彻和完善。2011年11月的戛纳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承诺于2013年1月1日前实施包括新资本协议和巴塞尔协议Ⅲ在内的资本监管标准。2012年6月,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统筹推进新资本协议和巴塞尔协议Ⅲ。

新资本协议以国际活跃银行的实践为基础,详细地阐述了监管当局对银行集团的风险监管思想,提出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最低资本要求,建立了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等三大支柱,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要求大银行建立内部风险评估机制,运用内部评级系统,决定自身的资本需求。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资本协议,不仅是内部评级系统、风险计量模型和资本管理机制的引入,更重要的是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及架构的引入,风险管理流程再造的引入,战略性管理工具的引入,对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二)新资本协议所揭示的风险需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然而,新资本协议完全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高度市场化环境里建立的战略性管理工具,尽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计量在实际操作中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但真实的风险价值应是基于对未来预期基础上的市场化价值。从本质上看,新资本协议所揭示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具有如下三点基本特征:

1.可交易

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情况下,银行是贷款的流通渠道,赢利模式由“发放-持有到期”模式彻底转换为“发放-证券化-分销”模式,使得包括贷款在内的各类资产在金融市场上都具有可交易特征,这进而导致各类风险也具有可交易特征。

2.可度量

各类资产具有可交易特征,各类风险也因此具有市场化价值。理论上看,风险是可交易的预期和非预期损失,构建在市场化价值基础上的基准收益率曲线体系揭示了各类风险溢价,单纯构建在统计上的各类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等指标毫无意义。

3.可验证

通过内部评级模式和风险计量模式计算出来的PD、LGD等指标,必须在市场交易中得到最终验证,否则就是海市蜃楼。在市场校正中,内部评级模式和风险计量模式可得到不断的改进。

上述三个基本特征,充分揭示了新资本协议的本质特征在于市场化价值,高度市场化的环境是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基本前提。实践表明,离开市场化环境,根本无从谈市场化价值;离开市场化价值,根本无从谈新资本协议的实施。

新资本协议实施面临的二元金融结构问题

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基本前提是要拥有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即使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受美国金融海啸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欧美主要监管当局也放缓巴塞尔协议Ⅲ实施的步伐。然而,在中国金融环境处于半市场化的条件下,推动新资本协议的实施,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从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看,尽管金融市场自21世纪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二元金融结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目前,我国二元金融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利率、汇率半市场化,基准收益率曲线缺位

经过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金融市场都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最关键的存贷款利率却仍受到严格管制。尽管存款利率可上浮10%,贷款利率可下浮10%,但毕竟存款利率仍有上限,贷款利率仍有下限,中国银行业的存贷利差仍高达3个百分点左右。目前,在中国融资体系中,存贷款市场仍占主导地位,2012年底存款余额达94.3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81.7%;贷款余额达67.3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29.7%,这在全球各国中比例最高。同时,在社会融资总量中,虽然银行贷款比重相对于2002年95.5%的份额已经下降了很多,但2012年仍有57.86%的份额。这些数据说明,存贷款市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利率、汇率半市场化的影响下,却经常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例如,中国特色的理财产品、跨境稳赢交易等),市场难以有效出清,这严重影响基准收益率的形成和发展。毫无疑问,基准收益率曲线的缺位严重削弱了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市场基础。

(二)信用体系半市场化,信用溢价失真

在中国信用体系中,政府干预的因素较多,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2012年底67.3万亿元的贷款余额基本上停留在“发放-持有到期”模式,只有相当少的部分贷款出于资产负债表调整的需要,通过融资性理财业务,实现了向“发放-证券化-分销”模式的转换。二是信用评级的行政化趋势较浓,AAA和AA级信用债的比重超高,在2012年底信用债余额中占比分别达到69%、30%,远远超过成熟市场的经验数据,这一点在国内外评级公司对中国公司的评级差异中得到较好的验证。三是银行间市场的违约事件在各级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行政干预下全部得到有效化解,自2005年发行短融以来实现了零违约,这在成熟市场中几乎不可能。正是由于信用体系的半市场化,信用溢价出现严重的失真问题,也客观上造成了PD、LGD数据的不可信,难以为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持。

(三)区域性金融环境半市场化,行政金融特征显著

由于市场不发达、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中国仍具有较为典型的诸侯经济1特征,地方政府按照行政方法组织市场,省、地、市都有金融办,负责组织和控制本地的金融资源,对经济金融的实质影响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各家银行开展传统金融业务对分支机构网点依赖程度较高,被迫实行区域型事业部制,存贷自求平衡,行政金融特征非常显著,因而在利率、信用溢价方面都出现较大差别,各地的协议存款利率、同业存款利率及票据贴现利率仍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区域型事业部表现出全功能经营的特征,除了适合在总行层面操作的金融市场业务之外,几乎经营全部的银行业务。与区域性事业部相适应的主要是差额上存下借资金业务管理模式,这对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带来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如果不对所处环境进行研究,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步骤,僵化草率执行新资本协议,可能会遭到“东施效颦”的尴尬。

半市场化的金融环境对新资本协议发挥效力的影响

理论上看,新资本协议建立在标准统计分布计量模型基础上,因此,即使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上,也不能覆盖黑天鹅事件(例如2008年金融海啸、2009年欧债危机)所带来的损失。而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半市场化的特征进一步限制新资本协议发挥效力。对照成熟的金融市场,实施新资本协议,不仅是引进风险计量和资本计算的量化工具,而且是在银行管理中灌输稳健的风险文化,引进战略性管理工具。然而,半市场化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战略性管理工具的运用。

(一)风险识别及定价机制面临挑战

新资本协议为银行提供了风险识别及定价的工具,而半市场化造成了基准收益率曲线的缺位、风险溢价的失真和行政区域市场的割据,这使得中国在实施新资本协议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模型风险。通过模型计量的出来的PD和LGD并不能真正应用在风险识别中,这严重影响了FTP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在新资本协议的实际应用中,许多银行未能考虑当前的半市场化格局,僵化而不是前瞻地使用FTP工具,把其当做是当前利率的近似逼近,而非基于现实利率下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远期战略调整,无法在总行层面集中对冲空间上和时间上的风险。在存贷款利率还处于管制的情况下,FTP利率根据银行间市场利率频繁变动,实际上会引发管理上的混乱,往往导致分支机构区域利润中心在银行间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无所适从。

(二)司库及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在二元金融结构中,分支机构在内部要维持资金的平衡,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差额上存下借的资金管理模式。随着债务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主动性资产负债运营工具不断丰富,资金中心(也称司库)职责不断充实,作用不断提升,影响不断扩大,逐步成为半市场化的存贷款市场和全市场化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连接体。此时,资金中心的作用由信贷资金的流动性补充,逐步上升为风险套利的经营性作用;运营模式由被动式资金管理(以指令性、指导性计划手段为主),逐步转向主动式资金运营(以市场交易为主)。在半市场化和区域利润中心的情况下,通过FTP(全额上存下借)机制,将全行的资产负债转换成资金中心的资金池,剥离分支机构市场和信用风险,但与此同时,总行则承担了跨区域、跨市场、跨行业的套利风险。此时,FTP的制订和资金中心的运营,成为保证风险管理成功的两个核心环节。

FTP的制订必须是科学前瞻的,而且至少跨一个会计年度不能改变,以利于区域利润中心的经营和考核。同时,资金中心要强化经营职能,在保证银行流动性的前提下,对资金池进行运营,通过跨空间和时间的套利操作,解决剥离后风险的集中处理,实现资金池的保值和增值。如果FTP定价错误,则银行面临资产负债表风险,如果资金中心经营能力弱,无法将剥离的风险通过套利手段加以对冲,则全行面临着现实的市场和信用风险。如果FTP随市场利率经常变动,则肯定不能有效剥离区域利润中心的市场和信用风险。更重要的是,由于FTP频繁变动,未能发挥战略性资源配置的作用,导致分支机构不但面临着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而且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行政金融特征显著,这严重影响到业务条线管理。

(三)金融创新面临挑战

从实际情况来看,金融创新就是要在金融监管和市场需求中间寻找平衡,或者说是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在中国半市场化金融环境中,金融创新的压力和动力都非常大,而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实质重于形式”监管要求,又带来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对监管尺度的把握和博弈问题。如果实施新资本协议不考虑半市场化结构的特点,不加区别地照搬国外的风险管理方法,对市场和信用风险的机械性剥离必然导致区域利润中心创新能力弱化,在利润压力下可能铤而走险,导致微观经营风险加大。同时,总部集中风险对冲处理的资金中心,如果定位为管理而非经营职能,也必然导致微观交易创新的弱化,成为不关注风险的经纪类通道类业务。目前,最大的创新挑战来自银行理财业务和衍生交易业务,保本型理财业务放在表内,已经置于新资本协议的覆盖范围之内;非保本型理财业务尽管存在隐性担保,但却置于新资本协议约束之外。监管机构对新资本协议是否覆盖非保本型理财业务以及宽严程度的确定,影响着金融创新的能力、方向及力度。

若干建议

新资本协议是非常好的战略管理工具,但能否发挥正效力,正效力的能量有多大,关键还在于正确的实施和运用。针对中国的特殊环境和新资本协议的实践情况,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建设新资本协议的实施环境

新资本协议的实施,首先要解决中国目前的半市场化环境问题。一是要加快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彻底将利率、汇率交给市场。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推进债务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企业债市场的发展,在发展扩大一级市场的同时,推进已有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只有大量的非公开的债务进入金融市场公开交易,才能形成公正的收益率曲线、风险溢价曲线,才能有效计量、覆盖、转移风险,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才能落到实处。二是要打破已有市场的分割,打通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银行柜台市场,建立统一的登记托管体系,以有利于债务、资本的流通。打通主要要素市场的联系,允许更多的参与主体进场交易,形成基础的要素价格体系。打破市场的区域分割,尤其是行政性封锁,要改革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加强宏观层面的管理,减少微观层面的干预,为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提高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驾驭能力

如何把新资本协议识别、计量、覆盖、转移风险的实质作用发挥好,而不是表面化的落实,关键在于两个能力的提高:即对宏观经济的趋势把握能力和微观套利机会与工具的扑捉运用能力。一方面,新资本协议实施中的最重要工具FTP,从半市场化的条件看,宜采用差额资金转移模式。实际上,无论差额资金转移模式还是全额资金转移模式,都需要对宏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率和信用的趋势变化加以精确把握。FTP是银行预期资产负债表所面临的至少一个会计年度或一个战略考核期内的风险对冲调整所确定的资金价格,FTP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调整,因为这项战略指标在战略考核期内调整,会导致资本项下各业务利润单元的考核混乱,打乱业务部署,损害绩效公平,最终影响业务发展。因此,FTP要想定的准确而在战略考核期内不做随意调整,同时又不能出现战略损失,就必须强化研究能力,要把影响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风险因素分析透。分析的重点是导出准确的变化趋势,据此制定科学的FTP价格。只有对未来风险趋势有绝对把握,才能使FTP发挥真正的战略工具作用。另一方面,对于通过FTP方式集中上来的风险资金,要依据资产负债表的要求在金融市场上对冲、套利交易,这要求专业的资金部门承担风险经营职能,而极强的行业、市场分析研判能力和熟练的金融工具运用能力是执行风险识别、对冲、套利、转移的基础。因此强化资金部门专业能力是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微观要求。

(三)优化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组织机制

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实际上是管理过程的提升。实施新资本协议,就是要根据风险资本管理原则和不同的业务特点,落实采用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在金融社会化、市场化日益推进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来自于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的滞后。

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思想就是从资本的角度,规范金融企业的权益和责任,进而通过组织架构实现动力机制和控制机制,最终达到风险管理、风险经营的目的。目前,成熟的市场存在着三种权责组织模式:成本责任中心、利润责任中心和投资责任中心,分别对应职能制管理模式、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和公司制管理模式。反观国内金融发展到今天,商业银行管理模式还基本停留于职能制和区域事业部制的管理模式中,虽然这种管理模式尚能适应传统银行的“发放-持有到期”的业务模式,但是围绕金融市场的各种业务,因其综合性、时效性、交易性的特点,采用传统业务管理模式,特别是职能制管理模式就完全不合适,而应采取高度授权的投资责任中心模式,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动力机制和对冲化的控制机制。国内银行现实状况是,传统业务和金融市场相关业务全部在一个法人资本项下,导致了内部各业务利润单元大量的利益输送,扰乱了外在市场真实的交易价格,价格信号失真,严重影响风险管理所作价值和风险判断,阻碍了金融市场化的发展,这是新资本协议实施效果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

这种与市场化要求背道而驰的情况,既不利于监管,也不利于银行法人机构业务和管理的开展。因此,要想真正实施好新资本协议的风险管理要求,银行的组织架构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要明确区分传统业务和金融市场相关业务,在此基础上合理划分前、中、后台,对围绕金融市场的业务部门要采取投资责任中心管理模式,从投资人的角度给予资源和风险授权,并考核资本回报,不能干预具体的业务经营。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10

而在中国,“区块链+金融”概念的深入,已经走在了全球前列。

行业困境催生“区块链+金融”

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虚拟货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简单来说,区块链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共享记账技术,它能让参与的各方在技术层面建立信任关系。具有分布式数据存储、安全性高、信息透明、高度自治性、数据不可篡改以及可追溯等特征。根据应用场景和设计体系不同,一般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专有链三类。

那么,“区块链+金融”为何而生?

金融服帐乔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典型应用领域,由于该技术所拥有的高可靠性、简化流程、交易可追踪、节约成本、降低操作风险以及改善数据质量等特征,使其具备了重构金融业基础架构的潜力,能够解决行业发展的诸多痛点。

当前,金融行业发展仍面临部分现实困境。

例如,在支付结算领域,不同金融机构间的基础设施架构、业务流程各不相同,极大地增加了其对账、清算和结算的业务成本,同时涉及很多人工处理的环节,也容易出现操作风险。

在资产管理领域,股权、债券、票据、收益凭证、仓单等资产由不同的中介机构托管,权益确认不便、交易成本高企。

在证券领域,证券交易生命周期内的一系列流程耗时较长,增加了金融机构中后台的业务成本。

在用户身份识别领域,不同金融机构间的用户数据难以实现高效交互,重复认证成本较高,间接带来了用户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也使得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监管工作较难落到实处。

针对上述痛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和思路,可以在提高业务处理速度、效率的同时,降低交易成本。

例如,对于各类资产的管理,如股权、债券、票据、收益凭证、仓单等均可被整合进区块链中,成为链上数字资产,使得资产所有者无需通过各种中介机构就能直接发起交易。实现合约的自动执行,保证相关合约只在交易对手方之间可见,而对无关第三方保密,并通过相应机制确保其运行符合法律和监管框架。

针对支付结算过程,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法定数字货币或者某种“结算工具”的创设,与上文的链上数字资产对接,即可完成点对点的实时清算与结算,从而显著降低价值转移的成本,缩短清算、结算时间。

此外,针对客户识别(KYC)领域,区块链技术可实现数字化身份信息的安全、可靠管理,在保证客户隐私的前提下提升客户识别的效率并降低成本。

保险业应用例证

具体到保险行业,区块链应用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

作为金融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正逐步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探索和布局。2017年3月,上海保交所联合9家保险机构成功通过区块链数据交易技术验证,从功能、性能、安全、运维四个维度验证了区块链在保险征信方面运用的可行性,其安全、可追溯、不可篡改等优势能直指保险征信的长期痛点。

区块链在投保、承保、理赔、客服等价值链环节,可解决因信息不对称骗保、篡改原始病例虚假理赔、投保人客户信息流失被盗卖、保险赔偿金被冒领等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难题。

一是基于区块链可溯源、不可篡改的特征,可确保数据交易的真实性,实现客户信息一致性管理,优化业务流程,解决销售误导、骗保骗赔等问题。

二是区块链开源、透明的特点,可构建以各保险机构为节点的联盟区块链,通过共识算法和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交易的安全性,实现行业数据在公司内部各业务环节、不同公司间(共保或再保)的跟进与共享,提高经营效率并降低成本。

三是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自动理赔,提高理赔效率,降低索赔欺诈的概率。

四是构建行业的信用共享机制和安全体系,服务于反保险欺诈、反洗钱、防范非法集资、征信等领域。

热概念,冷思考

当然,在鼓励创新、探索前沿的同时也应看到,“区块链+金融”仍处早期研发和试水阶段,各种技术方案、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仍需探索、完善。

首先,要认真审视区块链技术公认的“特点”。

例如,绝对的信息透明是否可能,是否会带来信息保护难题?基于区块链规则的“智能权责处理”与线下资产确权如何关联?各种账本维护者是否有道德风险?账本规模会否膨胀?交易费用与能耗是否会快速上升?

这些都需要认真审视。通过技术、金融、法律等跨界合作,共同识别并解决区块链的缺陷和不足,才能使得这一革命性技术具有更长远的生命力。

其次,区块链并非全新技术,而是多种成熟技术共用、衍生而成,须与其他技术(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云计算、机器学习、量子计算等)一起构成下一代金融业的基础。其应用价值将依赖于物联网、加密、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以及云存储、云计算的支撑。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11

四是地方税制的差异导致对期货公司的重复计税问题。税制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深入进行。但是,由于全国各地税制改革进展有别,步调不一,各种特区和特殊税制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有的地区完成了国税和地税的分离,有的则仍然实行统一征税,有的甚至还实行包税制。地区税制的实际差异导致了期货公司及其各地营业部的纳税困惑。有的地区对期货公司的手续费收入总额进行全额征税,存在着交易所和期货公司重复征税的不合理现象;地区税制的差异也导致期货公司营业部之间纳税成本不一,如果地区税制协调不好,同样也会存在营业部和公司重复纳税的问题。

总之,由于我国现行期货市场税收征管政策尚未完善,对期货业的税收征管存在着诸多不公平、不合理等问题,加大了期货业的税收负担,没有很好地对新兴的期货市场起到扶持、保护和促进作用。鉴于此,完善期货市场的税收征管政策,已经成为期货业久已盼望的心愿和共识。

完善现行期货公司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已经明确提出要进行税制改革。《意见》不仅承续了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这一精神,而且对“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的改革还作了具体部署。学习和领会《意见》精神,针对现行期货市场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几点完善建议:

首先,期货业应享受与金融业相同的税收待遇。期货业能否被列为金融业的争论已因《意见》的公布实施而得以根本解决。《意见》中已明确将期货公司定性为现代金融企业,并要求严格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强管理,把期货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据此,税收征管应贯彻执行《意见》的要求,适时进行调整,将期货公司与金融业列入同类,享受同等的税收征管待遇。

其次,公平合理地确定期货公司营业税基数。如前所述,期货公司营业收入中包括期货交易所收取的手续费,这部分手续费并不为期货公司所有,并非真正为期货公司的经营所得。换言之,期货公司的真正营业收入应该为扣除代收部分后的净收入,并应以此来计税。期货业应该比照金融保险业同等待遇,在按照规定向客户收取业务手续费时,以折扣(折让)方式收取的,可按折扣(折让)后实际收取的金额计入应税收入。故此,在实际税收征管中,应将期货公司期货交易所收取的这部分手续费加以扣除后,再计征期货公司的手续费,以真正体现税法公平合理的原则。

第三,风险准备金应作为期货公司的税收成本据实扣除。期货市场是金融投资领域内的高风险市场之一。为有效抵御因市场不可预测的剧烈变动或发生不可抗拒的突发事件等原因所导致的债权损失,期货公司设立风险准备金是完全必要的,这也是国际期货市场普遍通行的惯例。与国际期货市场的标准和保证期货市场稳定的实际要求相比,目前期货公司的风险准备金的数额,普遍远远未能达到最低的准备限度,期货市场防范和化解风险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基金压力。鉴于此,税收征管应该与国际通行的规定接轨,明确期货公司所计提的风险基金不属于纳税所得,不再征取税收,切实贯彻执行财政部《商品期货交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鼓励和扶持期货公司提取风险准备金,扩大风险准备金数额,增强市场风险的抵御力。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12

1引言

近年来,地域限制严重影响了地方商业银行发展,主要表现在地域限制不利于银行分散经营风险,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我国地方商业银行日益向区域化发展。据统计,资产规模前50名的银行中,跨区域发展的商业银行占了百分之八十还多,近期新上市的商业银行全部为跨区域发展模式。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银行起着特殊的作用,跨区域模式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要求。地方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将面临着一些列的问题,商业银行发展初期由于经验不足、内控不力等原因引起看多起银行大案,地方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必须加强内控,力争控制各种风险。

2地方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必要性

2.1扩大经济规模

规模经济效应是银行业的显著特征,银行发展规模大了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降低单位资产的人力、技术支持、后台结算、风险内控及其后勤保障成本,从而扩大了银行的利润规模和盈利能力。国际金融市场上,不断出现银行并购,这正是扩大经济规模的具体体现。从银行发展的行业属性来看,地方商业银行区域化发展是规模扩大内在动力的效应。为了进一步扩大经济规模,地方商业银行逐渐实现跨区域化发展。

2.2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一起金融机构管理的核心内容,可以理解为风险控制与管理是金融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显著的技术特征。风险管理水平是金融机构在同行业内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除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以外,银行所在区域的地域性风险也是不能忽视的。例如有的地区经济增长快,银行发展相对有利,从而盈利能力就比较强,风险就小。相反,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银行风险就增大。如果实行区域化发展,就可以有效的协调银行资金,控制区域风险。

2.3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银行监管措施越来越严厉,中小银行经营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迎接严厉的金融监管,城市商业银行必须通过跨区域发展拓展生存空间,寻找新的增长点发展壮大,达到监管要求。由于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地方商业银行必须扩大规模,通过跨区域化发展,实行区域选择和战略布局,增加互补优势,壮大一批本身品质优良的地方商业银行,提升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银行自身要缺的良好的发展,要有良好的金融也如和产品的创新能力,这必然要求地方商业银行突破地域限制。

3风险与控制

3.1地方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存在的风险

(1)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虽然银监会先后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等一系列监管条例,并对商业银行实施强有力的监督,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内控体系,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并且地方商业银行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改善了尽力理念,更新了技术力量,强化了管理机制,内部控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国际银行相比较,内部控制能力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多数地方商业银行都建立了现代公司的管理架构,但是在职责划分上还不够明确,有些角色重复担任,这将影响监督和执行机构各自职能的发挥。

(2)信息系统不足。目前,地方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内控工作的实施、评估、检测、沟通及培训都是以内部人员为主导,现代化信息设备不够健全,这就造成了风险识别和处理、数据准确性等方面的人为因素过大,跟不上自动化系统和标准的方法,必将存在风险隐患。另外,实施内部人员培训则效果不明显,不能及时传达、接收全面化、创新化的理念。信息及知识结构的更新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3)市场定位不明确。我国地方商业银行的定位处于初始阶段,虽然意识到中小企业服务的比较优势,但没有进行具体的落实。地方商业银行忽略市场定位,盲从于大银行拼机构、拼网络、拼客户,忽略了自身特征,淡化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地方居民的独特的优势。在客户定位上,有的地方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为主,而有些仍依然将大企业作为重点客户,这严重违背了地方商业银行的服务趋向,导致商业银行的发展不不平衡。

3.2地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策略

(1)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机制。高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是地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有力保障,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加强合作,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策略,内部控制管理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抓起:内控文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内控责任;内控管理框架;内部控制分工、地位与职责。另外,董事会必须代表全体股东看管好银行,定期接收内控方案和内控问题报告,定期评估银行内控管理的有效程度。做好内部控制管理的同时,必须强调一线业务人员和中后台人员的培训,高效的信息系统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执行。为了配合地方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建立以人员岗位、能力、资格等为主要内容的全体员工培训机制。有必要时,聘请外部机构专家对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的尽职情况和专业胜任能力进行评估。

(2)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根据信息系统发展的需要,地方商业银行必须制定明确中长期信息科技发展规划,逐步改善内部审计操作系统和信息科技系统,搭建科学的信息平台,集中管理业务和财务数据,并制定相关的信息管理政策和汇报体系,从根本上提升风险识别、分析到内部控制的全面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从操作层到管理层,从一线业务部门到后台职能部门的、从上到下的全方位风险管理。

(3)科学、合理地定位。根据地方商业银行自身的特征,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地定位。地方商业银行的经营区域以经济圈经营为主,探索区域化经营服务模式。服务对象定位于中小客户,即中小企业和市民。构建详细的客户信息库,及时掌握客户的动向,把握客户资源是地方商业银行竞争的重要策略。发展业务重点考虑零售业务,以信用卡为纽带,促进保险、证券等业务、银保、银证第三方村管业务、外汇宝业务等的交叉销售和全面发展;在个人贷款业务上,应该推动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工商创业贷款等新业务的发展。

科学、合理的定位必须以其所处的经济、金融、市场环境和自身的经营特色作为依据,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三个服务”的市场定位是符合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即使实现跨区域发展后这一定位也是不应改变的。城市商业银行在跨地区发展后仍然会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市民、坚持中小”的零售银行市场定位。

地方商业银行要因地制宜,开展市场细分,发挥总分行联动的优势,以中小企业、个人金融、资金营运、中间业务作为重点业务领域,并相机抉择参与部分大型项目,培育、强化城市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深化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特色。

4总结

地方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主要面临着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带来的压力,以及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压力,我国地方商业银行必须发挥其特征,克服重重困难,改变原有的单一城市经营制度,向跨区域化发展,扩大经济规模。同时,完善内部控制体制,健全信息系统,综合分析自身特征,明确服务模式、服务对象,克服跨区域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风险,保证地方商业银行的良好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启伟,刘天.跨区域发展战略对商业银行市场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 2009(6): 61-64.

[2]高绵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问题研究.金融科学,2000(3).

[3]刘华.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