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摊销合集12篇

时间:2023-08-18 09:31:57

固定资产的摊销

固定资产的摊销篇1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摊销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行政事业单位中对资产的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视。单位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限的管理中,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基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在时代背景下,要积极实现对单位资产的有效管理。对其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而对其无形资产进行适量的摊销处理。在这样的过程中,积极掌握折旧和摊销的计算方法,克服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科目新旧制度的过渡

(一)固定资产科目的调整

新制度规定,将没有达到新标准的固定资产列入“存货”管理项目中,然后督促各单位重新确定固定资产的目录,将原账的一部分固定资产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转为存货。将符合新制度固定资产标准的余额纳入新账中,将其称之为固定资产科目。账务处理的大体流程为:借新的“固定资产”的明细科目,贷旧的“固定资产”的明细科目,把原账中的“固定基金”账户余额转入新账中的“非流动资产基金”的账户,借固定资金贷非流动资产基金的固定资产。

(二)无形资产科目的调整

将原账中的“无形资产”科目转入相应的新账科目中,与此同时将对应的“事业基金”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的“非流动资产”科目中。

调整后的余额是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科目及“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年初余额。

(三)以往年度入账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对原有的固定资产价格进行全面的核算,按照应补提的折旧金额进行借记,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不同的科目。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应补提的折旧额=计提折旧额×年限,从固定的时间起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按照新的制度来执行。

无形资产的“无形资产”科目按照新的制度规定设置并启用“累计摊销”科目,对以前的摊销不进行追溯调整。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概述

(一)不同资产折旧与摊销的范围

在新的会计制度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为的资产中除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和档案等以外的固定资产都按照计提折旧,而无形资产除去名义金额计量资产不需要进行摊销外,其他无形资产都要进行摊销。

(二)资产折旧与摊销的年限确定

在新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在同类单位中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其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各不相同,无法保证同类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以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执行《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教[2014]10 号文件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来进行折旧的计提。

在具体的法律条款中规定有效年限的,可以按照其规定的年限作为摊销年限;而没有明确规定的,可以把相关合同中的受益年限作为摊销年限;此外,法律条款中没有规定有效年限,或相关合同书也没有明确规定的,可以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进行摊销。

(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遵循的原则

计提折旧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按月提取;二是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再进行计提折旧;三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四是发生后续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延长的情况,则要重新计算折旧额。

无形资产摊销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按无形资产取得的当月起进行摊销;二是在资产成本增加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资产成本并计算摊销额。

(四)资产折旧与摊销的计算方法

在新制度下不考虑预计净残值,一般采取两种方法进行计提固定资产的有效折旧。年限平均法:月计提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值÷预计使用月份= 年计提折旧额÷12(月);工作量法:某项资产的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值÷预计工作量)×固定资产月工作量。账务处理为借“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贷“累计折旧”科目。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额为其成本,在新制度中同样不考虑预计净残值,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年摊销额= 无形资产的原价÷使用月份。

三、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的意见和减值准备的计提

在新的制度下,为了更好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不管是固定资产折旧还是无形资产摊销都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对其不同资产的核算方法进行改进。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进和减值准备

在新制度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存在些不足,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只适用于新固定资产,而且其固定资产在未来不会发生减值、预计净残值等情形。这样的核算公式不具有实用性。

建议增设固定资产“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当事业单位发生资产减值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贷“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行政单位发生减值时,借“资产基金”科目,贷记“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除此之外,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方法应改为:年折旧额应该是固定资产价值减去预计净残值,然后再除以其使用年限;而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应该是固定资产价值与预计净残值之差,除以预计生产品的总量。

(二)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改进和减值准备

上述无形资产摊销的基本方法只适用于新无形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在未来不发生减值、预计残值等不变的情形,没有很强的通用性。原因是它不适用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及使用寿命、预计残值变更的无形资产。这样增设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当事业单位发生无形资产减值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贷记“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行政单位发生减值时,借记“资产基金”科目,贷记“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此外,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方法应改进为:年摊销额应为无形资产价值与预计残值之差,然后除以预计尚可使用年限。

结语

在新制度广泛实施的背景之下,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手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了解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的范围、原则以及核算处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调整会计科目及无形资产科目以适应新的核算制度,改进核算方法,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都能发挥其作用,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耀星.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及管理[J]. 财政监督,2015,(3):46-48.

固定资产的摊销篇2

(一)现行直线折旧法公式分析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确定的方法”也即折旧方法。有平均折旧法(或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两大类。平均折旧法又分为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目前教科书年限平均法一般公式表述为: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一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将工作量法一般公式表述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一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上述公式只适用于新购置的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在未来不发生减值且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不变的情形,不具通用性。具体体现在:第一,不适用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准则》第十四条规定:“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显然,上述公式未考虑减值准备因素。第二,不适用于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变更的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准则》第十九条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显然,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时,按重新预计的使用寿命(或尚可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来确定下期的折旧额或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二)直线折旧法公式的改进根据以上分析,上述公式应做下列改进: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一预计净残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一预计净残值)÷预计尚可生产品或提供劳务总量。式中,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价一累计折旧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修改后的平均折旧法公式,不论是新购置的固定资产,还是已计提折旧的旧固定资产;不论是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是没有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也不论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是否变更均适用。

二、无形资产直线摊销法

(一)现行直线摊销法公式分析无形资产可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于前者,应将其价值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地摊销。摊销方法应反映无形资产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直线法也可分为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或产量)法。目前教科书将无形资产年限平均法摊销一般公式表述为:年摊销额=无形资产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将工作量法一般公式表述为:单位工作量摊销额=无形资产原价÷预计总工作量。在新《企业会汁准则》下,上述公式只适用于新取得的无形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在未来不发生减值且预计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不变的情形。同样不具通用性。具体体现在:第一,不适用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2006)第6号――无形资产准则》第十八条规定:“无形资产的应摊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显然,上述公式未考虑减值准备和预计残值因素。第二,不适用于使用寿命、预计残值变更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显然,企业至少应于每年年度终了时,按重新预计的使用寿命(或尚可使用年限)来确定下期的摊销额或单位工作量摊销额。

(二)直线摊销法公式的改进根据以上分析,上述公式应做下列改进:年摊销额=(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一预计残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单位工作量摊销额=(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一预计残值)÷预计尚可提供总工作量(总产量)。式中,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原价一累计摊销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修改后的直线摊销法公式,不论是新取得的无形资产,还是已计提摊销的无形资产;不论是计提了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是没有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也不论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是否变更均适用。通过以上改进,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将更符合实际情况,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能够更客观地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以及应计提的折旧、摊销额。

固定资产的摊销篇3

在财务会计核算中,由于会计分期的存在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本期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承担的费用支出应作为已付待摊费用核算。依据摊销期限的不同,现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将其区分为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期限为一年或者一年以内的,确认为待摊费用。摊销期限超过一年的,将其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小企业“待摊费用”科目,将原来通过“待摊费用”科目核算的摊销期限较短的那部分已付待摊费用在支付时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但摊销期限较长,金额较大的已付待摊费用仍然作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核算和报告,并且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后,长期待摊费用项目核算内容更加丰富,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会更大。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税法精神,小企业的长期待摊费用核算的内容如下。

(一)已经提足折旧额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改建支出 在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实务中,尽管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一般依据其预计使用年限加以确定,但是固定资产实际使用年限和折旧年限不可能完全一致,可能会出现会计上已经提足了固定资产折旧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尤其对于固定资产中的房屋建筑物而言更是这样。如企业的房屋建筑物法定最短折旧年限是20年,但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年限都在20年以上。对于已经提足折旧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建支出,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确认。由于固定资产种类较多,实际工作中并非所有已提足折旧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都可以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核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核算的已提足折旧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改建支出必须是改变了房屋建筑物结构,并且延长了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支出,不是针对房屋建筑物改建且延长了使用年限的其他固定资产改造支出以及即是属于房屋建筑物改建但不能延长其使用年限的,都不能确认为本项目核算。

(二)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建支出 目前,企业增加固定资产的方式除了购买和自行建造以外,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也是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对于小企业而言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可能更加普遍。因此,小企业应重视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核算。因为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并没有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权转移给承租方,所以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企业可以通过“租入固定资产备查登记簿”进行备查核算。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如果不能直接使用,而是需要经过必要的装修改良等行为,就涉及到改建改良支出问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建改良期间发生的改建改良支出,可以作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确认入账。对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进行改建改良过程中,有时可能会遇到需要企业增添部分配套设备设施问题,对于那些增添的设备设施,如果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小企业固定资产确认条件,那么这些设备设施可以作为固定资产确认入账,相关支出不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如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办公用房屋并发生了装修,装修过程中安装了空调等设备,装修费用可以作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确认,而安装的空调等设备应单独作为固定资产入账。

(三)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 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就是其耗费的过程,通过修理补偿其使用价值,使固定资产维持其正常工作状态是固定资产核算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根据合理负担的理念,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如果一项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发生后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应将其视为大修理支出,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加以核算。一是小企业发生的某项固定资产的修理费支出已经达到了取得该项固定资产时的原始价值(计税基础)50%以上;二是该项固定资产修理以后其使用年限有所延长,延长的年限一般应在2年以上。不能同时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修理费支出,应视为固定资产日常维修费用,在修理支出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

(四)房屋装修支出 在企业固定资产中,无论是办公还是经营用的房屋,在投入使用之前或者使用一定时间之后对其进行必要的装修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装修既有别于固定资产改建,也不同于固定资产修理,装修一般不改变固定资产原有结构,也不会形成新的固定资产,只是改变了固定资产原有的面貌,优化了固定资产的使用环境。笔者认为,固定资产装修支出,是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又发生的,可在装修完成后将其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加以核算。

(五)开办费支出 小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注册登记费以及其他不能计入相关资产价值的费用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等企业开业以后再分期摊销。

固定资产的摊销篇4

长期待摊费用作为一项非流动资产,在钻井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中占有较大比重,是财务人员日常核算、管理比较复杂的一类资产。长期以来,由于钻井公司长期待摊费用缺少统一的资产目录及完善的管理规定,加之财务人员对长期待摊费用在核算、管理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部分财务人员常常依靠个人职业经验核算处理相关业务,因此导致各钻井公司在核算、管理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在石油钻井行业相关专家和学者对长期待摊费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融合各方面的研究难点和重点,紧密结合我国钻井行业长期待摊费用管理不规范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长期待摊费用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长期待摊费用的若干途径。

一、长期待摊费用的定义及核算范围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能够多次使用(使用年限一般在1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的资产,也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核算。

由定义可知,长期待摊费用包含资产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和费用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两部分。钻井公司资产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包括钻具、井固控装置、野营房、仪器仪表等一次性购入,使用期限一年以上的资产。费用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包括海外项目费等。本文重点分析资产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及管理问题。

二、钻井公司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钻井公司在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及管理方面规范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1.长期待摊费用的归类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逐步趋同于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但由于没有建立起权威的长期待摊费用目录,各钻井公司财务人员往往根据传统的核算习惯及个人的职业经验来划分判断某项资产是否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因此导致各钻井公司长期待摊费用的归类标准不统一。如部分钻井公司将动力钻具作为材料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而某些钻井公司却将动力钻具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按照工作量分期摊销计入成本。长期待摊费用归类标准的多样化,导致钻井公司间无法进行横向对比与分析。

2.资产性质长期待摊费用的购置渠道多导致核算差异

由于购置渠道不同,导致资产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与固定资产有时不易区分。钻井公司多年来存在如下现象:部分钻井设备(如井控、固控设备)有投资计划的列入固定资产管理,无投资计划的则列入长期待摊费用管理,造成同一项资产既在固定资产中反映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反映,从而导致会计核算方式的差异,不利于长摊的核算管理和实物管理。

3.钻井工具未纳入长期待摊费用核算范围

中国石化会计手册明确规定长期待摊费用包括以下项目:

取芯工具:包括取芯筒、取芯钻头、短钻杆、密闭取芯工具、绳索式取芯工具;

打捞工具:包括倒扣器(包括六方套、主体等)、牙轮打捞器、打捞筒、打捞矛、铣锥、公锥、母锥、强磁打捞器、反循环打捞篮、内(外)割刀、刮削器、安全接头、随钻捞杯、磨鞋、铣鞋、震击器、上(下)击器、机械一体式随钻、套铣筒、大小头等;

石油专用管材;

钻井其他工具:包括普通配合接头、浮阀接头、方钻杆上旋塞、方钻杆下旋塞、投入式回压凡尔、箭型回压凡尔、PT快装接头、刮刀钻头、定向弯接头、短钻铤、螺旋稳定器、尖钻头、旁通阀等。

据了解,目前各钻井公司均未将钻井工具纳入长期待摊费用核算范围,从物资管理部门领用钻井工具后,均作为材料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虽然不违背会计准则和会计手册相关规定,但其中管理漏洞较多,长此以往不利于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长远发展。

4.摊销期限标准不够合理

中国石化会计手册对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作出如下规定:

(1)在用钻具按工作量法摊销;

(2)在用的为野外作业配备的活动房,应从投用次月起按3年期摊销,每年摊销的金额应按照一定标准计入当年的单项工程成本;

(3)钻井仪器仪表、取芯工具、打捞工具、石油专用管材及钻井其他工具等,应自领用次月起按3年平均摊销;

(4)井控、固控装置自领用次月起按5年平均摊销。

以上规定摊销期限的部分项目与钻井公司生产实际不相符,例如野营房,中国石化会计手册规定按照3年摊销,而实际使用年限远远超过3年。因此,会计手册中的该项规定与钻井生产实际严重脱节。

此外,钻具摊销方面,部分区块摊销标准过高,摊销加速,如新疆北疆区块新春采油厂所钻井深大多在1 000米左右,中石化会计手册规定的钻具摊销标准为150元/米,而在相同井深的胜利油区的钻具摊销标准仅为40元/米。在钻具磨损程度、井深差异不大的情况下,钻具摊销标准差异较大,不符合钻井生产现场实际,不能真实反映钻具使用情况。

5.资产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后续支出核算不够规范

目前,资产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后续支出无明确核算规定,其发生的修理费等费用均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而固定资产发生的大修理费如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计税基础50%以上,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则作为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增加固定资产原值。资产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与固定资产在性质、状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会计核算上差异较大。

(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钻具采购批次识别困难,账实无法一一对应

在实际钻井生产过程中,下井钻具经管具公司回收修复后,由于缺乏有效识别手段,无法分辨采购批次,导致会计核算与钻具实物管理无法有效匹配。据了解,目前在整个钻井行业尚无安全、低成本的有效措施来解决该问题。

2.核算与管理脱节,账实不一致现象突出

在日常管理中,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待摊费用账务核算与实物管理存在脱节现象,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长期待摊费用实物管理的实际情况,给资产管理及清查工作带来隐患。

3.资产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

在资产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的管理中,钻井公司存在如下管理混乱现象:

(1)名称不统一。同一种长期待摊资产有多种不同名称,如活动房、野营房、二代野营房、沙漠野营房、监督房、干部值班房、工间休息房等。

(2)规格不统一。例如活动房:二代野营房/6.2m×2.6m×2.9m、二代野营房/7.0×2.6×2.7m、二代野营房/8m×2.6m×2.9m,规格型号太多导致管理繁琐、成本上升。

(3)物码繁杂。各类资产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的物码纷繁复杂,给实物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三、关于规范长期待摊费用核算与管理的途径

为进一步规范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与管理,结合钻井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在现场考察、充分研讨论证的基础上,从会计核算及管理两方面提出以下一系列解决措施、途径。

(一)规范核算方面

要通过多种途径规范核算,包括建立长摊资产目录等,与上级相关部门结合,修改完善中国石化会计手册中部分不符合钻井生产实际的内容。

1.建立统一的长摊资产目录

钻井公司要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制定标准统一的长摊资产目录,目录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在用钻井工具:钻杆、加重钻杆、方钻杆、钻铤、螺旋钻具;

(2)野营房:列车房、彩钢房、活动板房、集装箱房;

(3)井控装置:钻井井口部分、防喷器控制系统、节流与压井管汇、试压设备、安装连接件;

(4)固控装置:循环罐、振动筛与振动筛总成、电动砂泵、固控泵、固控工具、离合器总成、离心机、除泥油器、除气器、除砂器、清洁器、混合漏斗、泥浆净化系统;

(5)仪器仪表:检测仪、测斜仪、失水仪、指重表、泥浆液面检测报警仪;

(6)钻井工具:井口工具、打捞工具、其他工具。

2.修订会计手册中部分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期限规定

钻井公司应定期对长期待摊费用实际损耗情况进行鉴定,每个会计年度终了,须对钻具账面摊余价值和资产实际损耗情况进行专业评估,如有明显差异的,应及时申请修订摊销标准。鉴于中石化会计手册中部分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与生产实际脱节,建议修改部分项目摊销期限:

(1)野营房,建议由3年摊销改为5年摊销;

(2)细化区块钻具摊销标准,根据生产经营实际,确定合理的钻具摊销标准。

3.将长摊资产购置纳入公司年度预算,规范购置渠道

制定长期待摊费用资产目录以后,可清晰划分固定资产与长期待摊费用,对各项资产的采购、管理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应将资产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年度购置计划纳入钻井公司年度预算,根据预算工作量合理测算资产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年度采购预算,经预算委员会审批后作为公司年度预算的指标下达,使长期待摊费用采购有据可依。

4.出台长摊资产后续支出核算管理规定

规范长期待摊费用后续支出核算规定,将发生的日常维修及小于取得固定资产时计税基础50%的大修理费等后续支出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将当期发生的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计税基础50%以上的大修理费,作为资产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改良支出增加资产性质的长期待摊费用原值。

(二)规范管理方面

钻井公司要加大长期待摊费用的管理力度,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实物管理标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来规范管理。

1.建立健全长期待摊费用管理制度

建立规范并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长期待摊费用管理制度,制度应包含采购与发放管理、实物资产管理、核算与摊销管理、报废处置管理等内容,同时应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加强长期待摊费用全过程的管理控制,堵塞漏洞,加强实物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2.制定长期待摊费用实物标准

固定资产的摊销篇5

国内的会计有一个严重的误区,就是先理论,后实践,理论100分,实践50分,从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和监督的科学化人手,有效地预防会计舞弊是会计人员的必修课。

一、长期待摊费用的内涵

《企业会计制度》中第五十条其他资产的概念,是指除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人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单独核算,在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大修理费用采用待摊方式的,应当将发生的大修理费用在下一次大修理前平均摊销;租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消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小的,直接计人当期损益;若金额较大的,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损益。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如果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二、核算长期待摊费用的方法

新的会计准则已经将过去的递延资产科目变更为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可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摊销完毕的长期待摊费用。

某公司在筹建期间共发生工资和培训费等开办费3000000元,用银行存款付讫。则会计核算如下:

根据新的会计准则“长期待摊费用一开办费”规定是生产经营当月一次摊销。不再分期摊销,该公司应做如下核算:

1、发生开办费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300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00

2、经营当月一次摊销的应摊销额

借:销售费用3000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3000000

三、评估长期待摊费用的简便方式

会计上有些概念化的东西,断章取义理解起来很难,而抛弃生搬硬套的思路,边干实际业务边理解,往往能事半功倍。我以为不厌其烦的“教”,这样硬性灌输的融会贯通很难,而”干中学,学中干“是条捷径。长期待摊费用评估的根本标准是在评估基准日后,只有能为新的产权主体产生利益时,且与其他评估对象没有重复的资产和权利,才能界定为长期待摊费用的评估对象,对长期待摊费用进行评估。其主要依据有三个:

1 长期待摊费用未来要产生效益的时间,应作为对其评估的主要依据。

如果在评估基准日后,没有尚存的资产和权利时,只是因为数额过大才采用分期摊销的办法,不应计算其评估值。

2 长期待摊费用在未来单位时间内(每年,月)可产生的效益或可节约的货币支出额,取决于:

长期待摊费用发生时预付费用的数额、预付费用取得某项服务权利持续的时间、评估基准日后该项服务权利尚剩余的时间。

3 长期待摊费用在评估基准日后所能产生的效益。是否需要考虑其货币时间价值,主要应根据新的产权主体在未来受益期的长短。

举例:某被评估企业因产权变动,涉及到长期待摊费用评估,截止到评估基准日,企业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账面借方余额为136万元,其中营业室装饰性费用82万元;预付房租36万元,租期3年,租赁期尚余2年,已摊销20万元,账面余额16万元;长期借款利息38万元。

评估人员经过调查分析,根据评估基准日能否产生经济效益为标准。对其长期待摊费用进行评估。

(1)营业室装饰性费用,已在固定资产价值评估中体现,本项目评估值为零。

(2)预付房租,租期3年,使用权尚剩余2年,则:

评估值=36÷3x2=24(万元1

(3)借款利息属期间费用,其效益在评估基准日以前业以体现,应按零评估值处理。

评估结论:企业长期待摊费用评估值为24万元。

四、“长期待摊费用”帐户的涉税检查

“长期待摊费用”属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帐户”。涉税检查的核心问题是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在“长期待摊费用”帐户核算中的下列情况。都可能会影响摊销:首先是记入“长期待摊费用”的递延费用有误,如将应构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的支出记入了长期待摊费用帐户,将可在一个年度内摊销的待摊费用误记为长期待摊费用;为了将本期成本费用负担转嫁给其他会计期间,把应由当期损益负担的支出记人“长期待摊费用”帐;错记“长期待摊费用”帐户金额,将不合法支出记人等等,由于借方人帐错误,必然导致摊销错误。其次是摊销错误,企业为了调节损益,不按规定摊销期限计算摊销或任意进行摊销都将发生影响当期纳税的问题。

1 “长期待摊费用”帐户借方记入的递延费用有无问题?有无因入帐错误而影响摊销?

2 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是否正确?有无因错误摊销而影响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案例1:属于固定资产的项目,记人长期待摊费用核算案例

税务人员在检查某企业资产负债表“长期待摊费用”项目时,发现本年长期待摊费用总额比上年陡增。于是调阅了本年的“长期待摊费用”明细帐,发现5月份该帐的“租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项目有240,000元支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待摊费用240,000

贷:在建工程240,000

通过检查“在建工程”明细帐,发现该工程为企业新建宿舍支出,不属于“租人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项目。

新建宿舍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企业误作长期待摊费用人帐,不仅造成固定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不实,也会给以后的损益核算和纳税带来错误影响。因为如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其折旧年限较长,每期折旧额较少,而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核算,财务制度规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其摊销期限按照有效租赁期与耐用年限孰短原则分期摊销。每期摊销额将远远大于前者计算出的每斯折旧额。必然影响到各期成本费用和损益。

在实际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长期待摊费用列支不合理,不合规的问题,无论是将不应列人长期待摊费用费有列了进来,还是将应列作长期待摊费用的费有未列入,都会对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乃至损益的计算带来影响。

案例2:过短确定摊销期,提高每期摊销额案例

固定资产的摊销篇6

一、一般企业的土地使用权转入相关在建工程的会计处理

一般企业已开发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应按所开发的各个工程项目的占地面积和预计使用期限,计算确定各个工程项目应分摊的金额,在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转入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指可作为单项固定资产入账核算的建设项目。某个工程项目的占地面积,包括该项目实体及其周围直接相关配套设施(如楼外走廊、绿化地等)占地面积之和。对于开发项目预计使用期限短于土地使用权有效期限的,其差额期限内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部分,不应计人工程项目,而应保留在无形资产账户中,待工程项目使用期满报废后,再转入新建工程项目或按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摊销。

关于土地使用权转入工程项目的时间,由于工程项目建设期限一般较长,且不尽相同,在不同时间转入所带来的结果也不相同,因此,必须对此作出规范。由于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必须连续进行,因此,笔者认为,较为合适的时间应该是所开发的工程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在此之前,土地使用权应摊销计入管理费用。对此,《企业会计制度》应作相应调整,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已开发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总额÷全部土地面积×已开发土地占地面积

或已开发土地的土地使用权=每单位面积购价×已开发土地占地面积

某项目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每单位开发面积摊销额(每单位面积购价)×该项目占地面积÷该土地使用权有效期限×该项目预计使用期限

例:设甲企业为一般企业,于2001年7月1日购入土地使用权,有效期限70年,面积l 000亩,每亩购价140 000元,共计14000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2002年1月1日起,开发其中的200亩,于2002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在建工程有关资料如下:办公楼一座,预计使用期限50年,占地面积48亩;厂房一座,预计使用期限30年,占地面积128亩;食堂一座,预计使用期限30年,占地面积24亩。土地使用权按年摊销。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2002年12月31日,计算已开发工程项目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并予以结转。

已开发200亩土地应分摊额=140 000×200=28 000 000(元)

办公楼应分摊额=140000×48÷70×50=4 800000(元)

厂房应分摊额=140000×128÷70×30=7 680000(元)

食堂应分摊额=140000×24+70×30=l 440000(元)

办公楼、厂房、食堂共计应分摊13 92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办公楼 4 800000

——厂房 7 680 000

——食堂 1 44000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13 920000

计入工程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形成固定资产价值。对于已开发的2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中尚未转入工程项目又未摊销的部分13 480 000元(28 000 000-13 920 000—28000000÷70×1.5)仍保留在无形资产账户上,不予摊销。若继续开发,则处理办法与上相同;若不再开发,则与其他尚未开发使用的土地使用权一并摊销计人管理费用。假设,甲企业自2003年到2032年末,未曾开发其他项目,厂房与食堂均于2032年末报废。则2033年末,应摊销计入管理费用的土地使用权为未开发土地以及报废的厂房和食堂的土地使用权的摊销额,计1 904000元[140000×(800+128+24)÷70].而2003年至2032年,每年摊销计人管理费用的土地使用权金额为1 600000元(140000×800÷70)

需要注意的是,若已建成的固定资产(仅指由相关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下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如改扩建),需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时,应同时调整其分摊的土地使用权。即,当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缩短时,应相应将缩短期间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从固定资产账户转回到无形资产账户;当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延长时,应将延长期间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从无形资产账户转入固定资产账户。假设上例中食堂在使用至18年末时,重新确认的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比原来缩短了10年),其他条件不变。则未来两年使用期内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为每年48 000元(1440 000÷30),与原来每年的分摊金额相同;缩短的10年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480 000元(48000×10),应转回到无形资产账户中。会计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480 000

贷:固定资产——食堂

480 000

这时,因调整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而相应调整的土地使用权,在固定资产报废前,不作摊销处理;在固定资产报废后,分别是否再开发进行相应处理。

假设食堂在使用至18年末时,重新确认的食堂预计使用年限延长至35年(比原来延长了5年),其他条件不变。则应将延长的5年期间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240 000元(48 000×5),从无形资产账户转入固定资产账户。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食堂

240 00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240 000

这时,因调整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而相应调整的土地使用权,在固定资产报废前,不影响未开发土地的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在固定资产报废后,分别是否再开发进行相应处理。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转入存货项目的会计处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开发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与一般企业不同,应在开始开发时,将其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按该存货项目的占地面积计算确定,并转入相关存货项目,而不必考虑存货项目的预计使用期限。之所以在开始时分摊转入,因为:(1)存货项目一经建设,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即已发挥作用。应计人存货成本。(2)存货项目一旦建成售出,相应的土地使用权便随之转移给购货方,不存在连续摊销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不必考虑土地使用权的预计使用期限的原因。计算公式如下:

应转入存货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该存货项目占地面积×每单位开发面积摊销额(每单位面积购价归该土地使用权有效期限×(该土地使用权有效期限—该项土地未开发期限)

仍以上例为例,若甲企业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他条件不变。则2002年1月1日,计算各存货项目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其中:

办公楼应分摊额=140 000×48÷70×(70-0.5)=6 672000(元)

厂房应分摊额=140000×128÷70×(70-0.5)=17 792000(元)

食堂应分摊额=140000×24÷70×(70-0.5)=3 336 000(元)

应转入存货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共计27 80000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办公楼

6 672 000

——厂房

17 792 000

——食堂

固定资产的摊销篇7

核电备品备件主要分为战略备件和常规备件两大类,战略备件是指在电厂设备设计寿命期限内无定期更换、对机组可用率和核安全有直接重大影响、制造周期长、价格昂贵和更换时间长的设备或备件;常规备件主要是电厂运行和维修所需经常使用的物资,此类备件使用频率高、采购周期短、价值较低,主要为消耗品。

 

战略备件根据特点及重要性可以划分为核心战略备件(CSS)、维修战略备件(MSS)和关键敏感备件;战略备件按照备件价值可以分为高价战略备件和低价战略备件,高价战略备件是指单价高达百万元甚至上千万的备件,如发电机内定子、汽轮机转子、变压器等。

 

一、战略备件的核算方法

 

在战略备件储备中,高价战略备件通常是在机组的大型部件损坏后能及时更换,减少停堆时间,从而提高机组经济性;低价战略备件通常是用于紧急维修,在机组安全功能不可用时,避免发生降功率运行或停机停堆事件,从而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

 

1.高价战略备件核算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第四点解释: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通常确认为存货,但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如企业(民用航空运输)的高价周转件等,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民航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中规定高价周转件是指可反复修理使用、价值较高、具有单独序号的航空器材,三个条件应同时具备做固定资产核算。

 

对于高价战略备件,作为固定资产核算能比较均衡地分摊高价战略备件的成本,有利于正确地反映经营业绩,考核经营者的责任;另一方面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会计上要建立固定资产的台账,对固定资产的调拨、管理、报废等具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因此建议对于高价战略备件做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按照产量法进行折旧。

 

2.低价战略备件与常规备件核算方法

 

目前在核电站的备件管理中,低价战略备件、常规备件均作为企业原材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进行核算。在初始计量时,外购存货的成本即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委托外单位加工、翻新修复完成的备件,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资产负债表日,库存备件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按照本制度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低价战略备件核算方法的优化

 

由于核电行业的特殊性,确保核安全是核电站发展及盈利的前提条件,为此对可能引起核安全相关的备件都必须进行储备,而这部分备件在电站寿期内基本均无更换计划,导致备件长期储备在仓库无法消耗。

 

由于核电站储备战略备件的目的与其他生产企业相比有本质不同,即其他生产企业的存货、原材料的储备是基于生产计划,有较为明确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由于低价战略备件没有定期更换要求,使用时间不确定,将此部分备件按照原材料进行会计核算并不符合企业持有的目的。

 

1.摊销理念的引入

 

在会计核算中,长期待摊费用与固定资产均是将已经发生的专项支出在后续收益期间或寿期内,按照摊销和折旧的方式计入成本,长期待摊费用的定义及特征如下: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包括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等。长期待摊费用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长期待摊费用 - 主要特征:

 

长期待摊费用属于非流动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出的各项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应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

 

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原则: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除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以外,应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期的损益。

 

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限与预计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采取待摊方法的,实际发生的大修理支出应当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

 

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减去发行股票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相关费用,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消的,或者无溢价的,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

 

通过对会计准则中对长期待摊费用的定义及核算原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长期待摊费用是核算企业已经支出的费用,由于这项支出导致在后续期间持续受益,根据成本收益配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将已发生的费用在受益期间进行平均摊销。

 

低价战略备件在设计寿期内无预计更换,是基于假定的设备故障考虑,为避免后续年度出现意想不到损坏或失效导致电厂长期停堆而采购的整体设备或部件。将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战略备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通过对比分析,核电站持有低价战略备件从实际形态上是采购了备件,但实质是为避免以后年度发生小概率事件引起重大损失而进行的专项投入,后续年度期间持续受益,根据成本收益配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将购买低价战略备件所发生的支出在受益期间进行摊销更符合核电站持有备件的目的。

 

2.对低价战略备件核算的建议

 

为更符合核电站企业持有战略备件的目的,应将购买低价战略备件所发生的支出在受益期间进行摊销。低价战略备件一般都是机械、仪表类设备,设备本身的寿期都超过20年,但通过对大亚湾电站战略备件存储情况分析,库龄大于15年的战略备件显著减少,因此建议将15年作为低价战略备件摊销的期限。

 

财务处理方面,可以将原材料—材料科目与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结合,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下建立二级科目长期待摊费用—原材料摊销,在摊销期15年(180个月)内平均计入制造费用,实际领用时将摊余价值计入维修费用。具体方式如下:

 

在每月进行摊销时,会计处理方式如下:

 

借:长期待摊费用—原材料摊销

 

贷:原材料—材料

 

借:制造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原材料摊销

 

在领用低价战略备件时,会计处理方式如下:

 

借:维修费用

 

贷:原材料—材料(摊余成本)

 

四、对成本影响及分析

 

对低价战略备件按月进行摊销会增加电站运营成本,并且后续后影响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下面将分析低价战略备件摊销对运营成本、存货跌价计提的影响进行分析。

 

1.对运营成本影响

 

以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当前时点的低价战略备件数据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根据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备品备件的库龄结构,低价战略备件按照15年(180个月)平均摊销的方法进行测算。

 

假设备品备件库龄为Si(i),低价战略备件对应库龄的当前价值为Qi(i),应摊销金额为Ci(i),总摊销金额为C,按照公式应计提摊销金额如下:

 

=+

 

通过进行计算,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应摊销的总金额约为3000万美元,按照15年摊销计算,平均每年摊销200万美元,折合到每个电站约为100万美元,与核电站的全年总运营成本相比,不对总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2.对存货跌价计提影响

 

核电站机组在建设期就会采购大量备件(包含大批战略备件),在电站运营初期,核电站对异常品库、冻结采购备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电站运行15年左右时,基建期采购的备件库龄已经超过15年,除低价战略备件外,其他备件都极可能不再使用,此时会对基建期备件计提95%存货跌价。

 

假设备品备件库龄为Si(i),低价战略备件对应库龄的当前价值为Qi(i),备件库龄已经超过15年应计提摊销金额C’,计算公式如下:

 

经对大亚湾电站的备品备件进行计算,按照15年(180个月)平均摊销的方法进行测算,将产生500万美元的摊销成本。如果不对战略备件进行摊销,在初次对基建期备件计提存货跌价时,500万美元的金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对当年运营成本产生重大冲击。

 

五、结论与建议

 

为确保核电站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核电企业会储备一定量的备品备件,根据分类可以分为战略备件、常规备件,各类备件的特点不同,使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更符合实际目的。

 

高价战略备件是指采购周期长,价值非常高,用于周转使用的大部件,如发电机内定子、汽轮机转子、变压器等,此部分建议按固定资产管理,比较均衡地分摊高价战略备件的成本,同时作为固定资产可以实施更严格有效的管理。

 

低价战略备件在设计寿期内无预计更换,是基于假定的设备故障考虑,为避免后续年度出现意想不到损坏或失效导致电厂长期停堆而采购的整体设备或部件。鉴于上述备件特点及持有目的,建议对低价战略备件购入后的次月起按15年期(180个月)平均摊销计入制造费用(摊销费),领用时将摊余价值计入修理费,此处理方法不仅对电站运营成本影响极小,而且可以减小对基建期备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对当期成本的影响,同时更符合持有战略备件的目的。

 

固定资产的摊销篇8

一、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新准则规定,“待摊费用”科目中一些内容已不在该科目中核算。

1.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2.固定资产修理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方式,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预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用,应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核算。

4.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贷记“周转材料(在库)”;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

(二)除上述几项业务外,还有一些需要在“待摊费用”科目中核算的业务。

比如: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但是新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待摊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待摊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一次记入损益

这种观点认为,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费用,支出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与分期摊销计入损益对全年的损益影响是一样的。但这里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没有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不能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不能体现“谁受益,谁负担费用”。比如:2007年12月支付2008年的报刊杂志费,是不能计入2007年损益的。

观点二、设置“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因此,企业如有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等业务,可以增设“待摊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中反映。

【例1】假定某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26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6900元,辅助生产车间1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2700元,专设的销售机构1200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预付保险费12600

贷:银行存款12600

10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略),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保险费2900

管理费用—保险费900

营业费用—保险费400

贷: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4200

该企业11、12月份再做与10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观点三、不增设“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时,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中反映。

二、预提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照新准则,预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预提短期借款利息。按照新准则,企业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预提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贷记“银行存款”。

2.预付固定资产租金。按照新准则,企业应付租入固定资产租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例2】甲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每月租金8000元,按季支付。3月3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租金。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1月31日计提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借:管理费用8000

贷:其他应付款8000

2月底会计处理同上。

(2)3月31日支付租金:

借:管理费用8000

其他应付款16000

贷:银行存款24000

(二)除上述两项业务外,还有一些业务需要在“预提费用”科目核算。

比如:预提保险费等。但是新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预提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也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一次记入损益

比如:6月末支付前半年的保险费,全部计入6月份的成本费用中。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

观点二、设置“预提费用”科目

核算时,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中反映。

固定资产的摊销篇9

一、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新准则规定,“待摊费用”科目中一些内容已不在该科目中核算。

1.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2.固定资产修理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方式,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预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用,应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核算。

4.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贷记“周转材料(在库)”;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

(二)除上述几项业务外,还有一些需要在“待摊费用”科目中核算的业务。

比如: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但是新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待摊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待摊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一次记入损益

这种观点认为,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费用,支出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与分期摊销计入损益对全年的损益影响是一样的。但这里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没有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不能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不能体现“谁受益,谁负担费用”。比如:2007年12月支付2008年的报刊杂志费,是不能计入2007年损益的。

观点二、设置“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因此,企业如有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等业务,可以增设“待摊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中反映。

【例1】假定某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26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6900元,辅助生产车间1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2700元,专设的销售机构1200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预付保险费12600

贷:银行存款12600

10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略),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保险费2900

管理费用—保险费900

营业费用—保险费400

贷: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4200

该企业11、12月份再做与10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观点三、不增设“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时,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中反映。

二、预提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照新准则,预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预提短期借款利息。按照新准则,企业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预提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贷记“银行存款”。

2.预付固定资产租金。按照新准则,企业应付租入固定资产租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例2】 甲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每月租金8000元,按季支付。3月3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租金。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1月31日计提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借:管理费用8000

贷:其他应付款8000

2月底会计处理同上。

(2)3月31日支付租金:

借:管理费用8000

其他应付款16000

贷:银行存款24000

(二)除上述两项业务外,还有一些业务需要在“预提费用”科目核算。

比如:预提保险费等。但是新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预提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也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一次记入损益

比如:6月末支付前半年的保险费,全部计入6月份的成本费用中。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

观点二、设置“预提费用”科目

核算时,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中反映。

固定资产的摊销篇10

一、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新准则规定,“待摊费用”科目中一些内容已不在该科目中核算。

1.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2.固定资产修理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方式,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预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用,应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核算。

4.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贷记“周转材料(在库)”;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

(二)除上述几项业务外,还有一些需要在“待摊费用”科目中核算的业务。

比如: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但是新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待摊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待摊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一次记入损益

这种观点认为,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费用,支出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与分期摊销计入损益对全年的损益影响是一样的。但这里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没有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不能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不能体现“谁受益,谁负担费用”。比如:2007年12月支付2008年的报刊杂志费,是不能计入2007年损益的。

观点二、设置“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因此,企业如有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等业务,可以增设“待摊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中反映。

【例1】假定某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26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6900元,辅助生产车间1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2700元,专设的销售机构1200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预付保险费12600

贷:银行存款12600

10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略),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保险费2900

管理费用—保险费900

营业费用—保险费400

贷: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4200

该企业11、12月份再做与10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观点三、不增设“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时,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中反映。

二、预提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照新准则,预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预提短期借款利息。按照新准则,企业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预提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贷记“银行存款”。

2.预付固定资产租金。按照新准则,企业应付租入固定资产租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例2】甲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每月租金8000元,按季支付。3月3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租金。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1月31日计提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借:管理费用8000

贷:其他应付款8000

2月底会计处理同上。

(2)3月31日支付租金:

借:管理费用8000

其他应付款16000

贷:银行存款24000

(二)除上述两项业务外,还有一些业务需要在“预提费用”科目核算。

比如:预提保险费等。但是新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预提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也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一次记入损益

比如:6月末支付前半年的保险费,全部计入6月份的成本费用中。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

观点二、设置“预提费用”科目

核算时,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中反映。

固定资产的摊销篇11

1.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2.固定资产修理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方式,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预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用,应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核算。

4.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贷记“周转材料(在库)”;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

(二)除上述几项业务外,还有一些需要在“待摊费用”科目中核算的业务。

比如: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但是新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待摊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待摊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一次记入损益

这种观点认为,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费用,支出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与分期摊销计入损益对全年的损益影响是一样的。但这里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没有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不能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不能体现“谁受益,谁负担费用”。比如:2007年12月支付2008年的报刊杂志费,是不能计入2007年损益的。

观点二、设置“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因此,企业如有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等业务,可以增设“待摊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中反映。

[例1]假定某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26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6900元,辅助生产车间1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2700元,专设的销售机构1200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预付保险费12600

贷:银行存款12600

10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略),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保险费2900

管理费用—保险费900

营业费用—保险费400

贷: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4200

该企业11、12月份再做与10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观点三、不增设“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时,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中反映。

二、预提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照新准则,预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预提短期借款利息。按照新准则,企业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预提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贷记“银行存款”。

2.预付固定资产租金。按照新准则,企业应付租入固定资产租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例2]甲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每月租金8000元,按季支付。3月3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租金。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1月31日计提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借:管理费用8000

贷:其他应付款8000

2月底会计处理同上。

(2)3月31日支付租金:

借:管理费用8000

其他应付款16000

贷:银行存款24000

(二)除上述两项业务外,还有一些业务需要在“预提费用”科目核算。

比如:预提保险费等。但是新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预提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也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一次记入损益

比如:6月末支付前半年的保险费,全部计入6月份的成本费用中。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

观点二、设置“预提费用”科目

核算时,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中反映。

固定资产的摊销篇12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得不到准确的反映净资产反映了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拥有的、可以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资源的能力,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指标。净资产由两部分组成:固定基金与结余。固定基金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固定基金科目的会计核算总是与固定资产科目成对出现,账面金额也始终保持相等。由于收付实现制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的计量,因此,固定基金也无法被准确反映。结余反映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达,即为收入-支出=结余。在支出不能被准确描述的前提下,账面结余金额自然也不能作为实际情况的精确反映。作为净资产的两个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基金和结余,都不能被准确计量,即单位的净资产无法得到准确的反映。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设想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能够有效地解决收付实现制下产生的多种问题,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更加准确,成本核算变得具有可操作性。这里笔者简要论述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具体改革方法。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调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原有五个要素,分别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在今后具体改革中,建议将“支出”要素调整为“支出与费用”要素,以便符合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要求。“支出与费用”要素分为“经费支出”和“摊销费用”两方面。其中“经费支出”与原有“支出”要素的区别在于其将支出又分为资本性支出和权益性支出两方面;“摊销费用”用来反映单位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折旧和领用摊销。改革后的“支出与费用”要素既有利于进行传统的收支预算管理,又能够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调整1.资产类科目调整首先,“固定资产”科目下设两个子科目:“原值”、“累计折旧”,用于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其次,设立“应收款”科目,用于核算采取权责发制带来的应收事项。原“暂付款”科目专门用来核算涉及货币资金流出的挂账事项。2.负债类科目调整应在负债类科目中设“应付款”科目,用于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带来的应付事项。原“暂存款”科目专门用来核算涉及货币资金流入的挂账事项。3.净资产类科目调整首先,设立“存货基余”科目,用于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存货所形成的净资产。其次,设立“固定基金”科目与“固定资产”科目相对应,下设三个子科目:“原值”、“累计折旧”和“损失”,用于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净资产。第三,设立“当年可用经费”科目,用于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当年可用资金形成的净资产,年末结转至结余,属于过渡科目。4.收入类科目调整在“拨入经费”科目下设两个子科目:“拨入资本性支出经费”和“拨入权益性支出经费”,用于将资本性支出与权益性支出分开核算。在“拨入资本性支出经费”和“拨入权益性支出经费”下各自设立两个子科目“拨入基本支出经费”和“拨入项目支出经费”,“拨入基本支出经费”和“拨入项目支出经费”的下级科目与现行会计制度下的下级科目相同。5.支出与费用类科目调整首先,在一级科目“经费支出”科目下设立两个子科目:“资本性支出”和“权益性支出”,用于将资本性支出与权益性支出分开核算。在“资本性支出”和“权益性支出”下各自设立两个子科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资本性支出—基本支出”科目下设两个子科目:“存货购买”和“固定资产购置”。“资本性支出—项目支出”科目下设子科目“固定资产购置”。“权益性支出—基本支出”和“权益性支出—项目支出”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置明细科目,即与现行会计制度下的子科目大体相同。其次,另设一级科目“摊销费用”。“摊销费用”科目下设立两个子科目:“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和“存货领用摊销”。“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和“存货领用摊销”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置明细科目。经费支出类科目,最终结转至结余科目;摊销费用类科目,最终结转至基金类科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