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合集12篇

时间:2023-08-24 09:28:59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1

2016年8月30 日,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在北京建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再一次成为每个炎黄子孙的共识。春节前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党的十以来,深刻阐发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的重要意义,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大方针。可见,国家对传承传统文化非常重视。

的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的主要依据,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力量之一。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行进迫切需要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力量予以有力的支持与驱动,迫切需要坚定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为意识,用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丰厚滋养。而要想保护、传承、诠释、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应该从娃娃抓起,从下一代抓起,因此,学校是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阵地,因为学校教育承接着孩子的未来。如何做好接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学校该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呢?

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始终。以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充分用好中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

二、推动学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在语文、历史、政治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

三、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加强学校社团文化建设,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将传统吟诵引入校园,举办诵读和书写中华经典等交流活动,增强青年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感。

四、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五、开展富有深度的德育课教育。着重做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师生生活。活动中着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以强烈的仪式感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

2.深入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2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从传统习俗等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在这里,我想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方面对人产生的重要作用来探究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如何保护和传承好它,而不是从传统文化具体的某方面来阐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它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我们这里仅从宏观总体上揭示以下三点:

1.源远流长

华夏大地是人类起源地之一。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一个国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5000年之久,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同时具备这些条件。我国近年来的重要出土文物解答了许多历史之谜,证明以往的一些历史结论应当改写。

2.影响深远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升华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自立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维护独立统一的精神支柱。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鼓舞民族团结奋斗,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推动社会进步,都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物质经济力量贫弱,中华民族多遭磨难,甚至几临倾覆厄运,民族精神在民族凝聚力中的地位越发突出起来,民族精神的凝聚作用的覆盖面尤其广泛。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有着超时代的影响。而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即指导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

1.重视人格修养,强调重德精神

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是重要内涵之一。这可称为“崇德”思想。孔子高度重视道德价值。他主张,人们在寻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应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人生诸种需要中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

2.注重现实生活,强调务实精神

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封建文化中宗教色彩最淡,理想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最浓的文化,这有助于务实精神的发展。中国人历来重视实际,讲求实用,追求事功,而轻浮华,贬空谈,鄙玄虚,表现了黜玄想而务实际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的伦理政治,抑制了宗教的泛滥。中国人重视现世,要求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讲“来世”,不追求死后的“极乐世界”。儒家对厌弃人生追求来世的有鬼论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立发展,使之成为人类封建时展水平最高、贡献最大的文化。

3.提倡刚健有为,强调自强精神

刚健有为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时代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说,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集中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的顽强生命力,表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反抗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完善自我的进取精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勤劳节俭美德。

因此,我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做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必须坚持或做到:

3.1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党要领导并长期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建设。党要坚持并完善科学执政方式,健全民主集中制,推动党在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上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党要积极制定并颁行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意见和决定。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3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过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所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呢?

一、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遴选了若干诗、词、文、赋、曲、小说等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蕴藏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骚》《登高》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兼济天下积极用世的价值取向;《山居秋暝》《归园田居》蕴涵着宁静淡泊的隐士情怀,代表了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劝学》《师说》阐释了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陈情表》《项脊轩志》则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对亲情爱情的珍视……我们应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的契机,让学生在诵读中拓展文化视野,积累文化知识,吮吸优秀传统文化的甘霖,吸纳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为其精神奠基。

二、充分利用古代名著阅读

《史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是高中生必定会接触到的古代名著,我们应充分利用带领学生阅读古代名著的契机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下面以读《史记》为例,谈谈这个问题。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中包含着丰富的文言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出自《史记》的成语就有七百多个。《史记》中还蕴涵着作者独特的“历史观”“英雄观”“荣辱观”“生死观”等。就“生死观”而言,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作主题阅读。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一也。”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死观:“士为知己者死”,荆轲为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敢刺杀秦王,为“义”捐躯;项羽是个本色英雄,他兵败垓下后,本有逃生机会,但他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知“耻”自刎乌江;屈原,举世皆浊而其独清,众人皆醉而其独醒,在苦心经营希望君明国强而不得的情况下,自沉汨罗,以死明志;司马迁本人,一个正直的史官,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被处宫刑,本应自裁,但他“恨私心有所不尽”,隐忍苟活,发愤著书,用皇皇巨著洗刷前耻,以生践志。通过主题阅读,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生死观”的内涵,启发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价值和人生取向。

三、充分利用读与写

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读写结合。作家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功。”要写好文章首先需要大量积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积累素材,为其写作作准备。除了司马迁、苏轼、屈原,教材中还有大量的人与事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积累。如《劝学》可作为“借助外物,实现理想”的论据,亦可作为“成功在于持之以恒”的例证;《师说》可作为“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的论据;《烛之武退秦师》可作为“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的论据;《谏太宗十思疏》可作为“民安方能国泰”的论据;《逍遥游》可作为“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由”的论据等等。这样以读备写,以写促读。无论是读是写,都可以达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课外活动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应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作以下尝试。

1.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比赛,如优秀古诗文诵读比赛,国画、毛笔字比赛,讲传统故事比赛等。

2.充分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让学生挖掘和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自觉参与传统节日的各种实践,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加强与家庭内成员和家庭外成员的沟通交流,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家庭团结和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3.组织学生观看央视品牌栏目《文明之旅》,了解中华传统的文字、礼仪、服饰、功夫等方面的知识和文化。观看《百家讲坛》,听钱文忠教授讲《弟子规》,听于丹教授讲《〈论语〉心得》等,用大家和电视媒体激发学生对国学产生兴趣,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心向往之。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4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呢?

一、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遴选了若干诗、词、文、赋、曲、小说等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蕴藏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骚》《登高》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兼济天下积极用世的价值取向;《山居秋暝》《归园田居》蕴涵着宁静淡泊的隐士情怀,代表了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劝学》《师说》阐释了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陈情表》《项脊轩志》则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对亲情爱情的珍视……我们应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的契机,让学生在诵读中拓展文化视野,积累文化知识,吮吸优秀传统文化的甘霖,吸纳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为其精神奠基。

二、充分利用古代名著阅读

《史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是高中生必定会接触到的古代名著,我们应充分利用带领学生阅读古代名著的契机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下面以读《史记》为例,谈谈这个问题。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中包含着丰富的文言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出自《史记》的成语就有七百多个。《史记》中还蕴涵着作者独特的“历史观”“英雄观”“荣辱观”“生死观”等。就“生死观”而言,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作主题阅读。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一也。”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死观:“士为知己者死”,荆轲为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敢刺杀秦王,为“义”捐躯;项羽是个本色英雄,他兵败垓下后,本有逃生机会,但他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知“耻”自刎乌江;屈原,举世皆浊而其独清,众人皆醉而其独醒,在苦心经营希望君明国强而不得的情况下,自沉汨罗,以死明志;司马迁本人,一个正直的史官,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被处宫刑,本应自裁,但他“恨私心有所不尽”,隐忍苟活,发愤著书,用皇皇巨著洗刷前耻,以生践志。通过主题阅读,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生死观”的内涵,启发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价值和人生取向。

三、充分利用读与写

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读写结合。作家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功。”要写好文章首先需要大量积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积累素材,为其写作作准备。除了司马迁、苏轼、屈原,教材中还有大量的人与事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积累。如《劝学》可作为“借助外物,实现理想”的论据,亦可作为“成功在于持之以恒”的例证;《师说》可作为“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的论据;《烛之武退秦师》可作为“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的论据;《谏太宗十思疏》可作为“民安方能国泰”的论据;《逍遥游》可作为“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由”的论据等等。这样以读备写,以写促读。无论是读是写,都可以达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课外活动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应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作以下尝试。

1.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比赛,如优秀古诗文诵读比赛,国画、毛笔字比赛,讲传统故事比赛等。

2.充分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让学生挖掘和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自觉参与传统节日的各种实践,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加强与家庭内成员和家庭外成员的沟通交流,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家庭团结和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3.组织学生观看央视品牌栏目《文明之旅》,了解中华传统的文字、礼仪、服饰、功夫等方面的知识和文化。观看《百家讲坛》,听钱文忠教授讲《弟子规》,听于丹教授讲《〈论语〉心得》等,用大家和电视媒体激发学生对国学产生兴趣,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心向往之。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5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我国跳传统节日文化,特别是让成长于麦当劳、可口可乐、圣诞节等西方文化符号包围中的青少年学生能了解、喜欢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教师作为青少年接受系统教育的专业组织者,自然就成了点燃学生传统节日文化热情与兴趣的主要实践者和探索者。在学校的诸多课程中,语文由于与文化、人文有着“先天”的密切关系而成为了传承文化的主要“阵地”0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让语文课程更好地传递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

1以往语文课程中传统节日的缺失

t .t关注度不够

我国一直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除了耳熟能详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域或民族还有各自独特的节日,如傣族的拨水节等。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常的语文教材、教学对其关注度不够,往往是一语带过。人教版选文中传统节日教材占总编目的t . a}io,语文版占t }io,苏教版为i . 9}io。有些教师认为节日文化教育是社会的事情,学生会自然感知,语文教学无需涉及。再加上以往应试的压力也无暇顾及在课堂中让学生感知节日文化。

t.2学生对传统节日相对淡漠

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早已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而言,学生对上述西方节日的热情要超过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基本停留在“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吃饺子”,未体验到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

2新课标下传统节日回归语文课程的意义

2.t传统节日与新课标强调的语文人文性相契合

实际上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风俗习惯、历史故事,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传统节日文化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这与新课标强调的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相契合。语文相比其他学科的特点在于它的“文”、“人文”,应当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传统节日就成为了与语文课程相契合的教学资源。

2 .2能有效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

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也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这就必然要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学生对传统节日井不陌生,特别是风俗习惯、仪式等。如果传统节日能成为语文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从外在的风俗、礼仪升华到其中包含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则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节日是语文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其传承文化的精髓与语文的课程理念相契合。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文化呢?

3语文教学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的途径

31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现有教材中尽管传统节日的题材数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节日,往往节日是诱发作者情思、体验的导火索,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节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学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初中生对中秋节的吃月饼、团圆含义很熟悉。教学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热身”,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埋下伏笔,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绪。

3.2将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活动中

除了课堂教学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语文活动包括辩论会、演讲会、写作等。教师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或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既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所注重的。比如举办清明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清明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清明风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同学、老师的提问。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3,3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中增加传统节日的信息比重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58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流传的却很少,当代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知之甚少。为了让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能够传承下去,新课标规定,让语文教学来承担这一重任,因为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探索的话题。

一、学习传统文化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比于枯燥的学习,将传统文化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会使课堂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初中阶段是汲取知识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念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初中语文课程中,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语文教育中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语文课堂上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老师的引导学习传统文化,体会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策略

(一)汉语传承在诗词

初中生是承接小学和高中的纽带,初中阶段,既是对小学阶段知识的补充,又是为高中语文的学习打基础,更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阶段。因此,初中生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量不能少。这要求初中学生要在课外大量阅读古诗词,理解并背诵。学生可以在背诵熟记的情况下理解、感悟诗词大意。除了学生背诵理解之外,语文教师的教学也至关重要。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媒体教学,把诗转化成图片或动画,再播放朗诵声音,让学生在看、听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情感。比如:在《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送别友人的画面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再配以乐曲,让学生感悟作者和离别人的心情。这种相当于再现情境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同身受的体会作者感情,也更能体悟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在离别时的不舍。

教师还可以根据我国的传统节日教授古诗词。古人对传统节日非常重视,并且在节日期间,他们会作诗留念。对于九九重阳节,古人有相应的诗文记载,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千古名句,当今人们在节日期间也用这句话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除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活动,通过比赛,也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阅读教学紧密联系传统文化生活

阅读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熟悉,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内外读物,增加阅读量。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用板报的形式在“学生园地”规划一块,作为语文小知识的天地,让学生轮流布置,每隔三天换一次,要求不能重复。这样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那么为了不重复,学生会关注每一期的内容,这无形中让学生增加了知识量。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文言文阅读来讲解我国传统文化礼节和古代圣人的思想境界。比如:在《两小儿辩日》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意思,然后组织学生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在学生讲出这个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联系孔子的回答,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理解。让学生要有平和的心理,与先哲靠近。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有关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屏幕上,通过课件等形式将课文进行多色彩的处理和多元化的归纳。这种方式能通过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高效地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有力工具,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师可首先通过多媒体对岳阳楼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以介绍,让学生对该篇课文的背景知识有所认知。紧接着教师可以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以一种醒目的方式展现在屏幕上,给学生一种震撼,并且给出相关链接,将现代人学习这种为民、为苍生而尽心尽力精神的实例加以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范仲淹的这种精神。学生在这种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课堂氛围中,就能够对自己早已熟知的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深刻而良好的认知,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也提升了教学效率。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古代诗文的教学中能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差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人生态度,从而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立足课堂,拓展课外,以开展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大殿堂。

(四)文化在课外教学中传承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7

中学生应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民族意识,以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己任。 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8

前言

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阵地,不仅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而且要出研成果。现阶段。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试图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高校的人力与财力资源的作用,使得学科优势互补,做到教学、科研与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办事机构,提高工作效率。这是本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盛事。如果说这一重大举措使部分高校硬环境得以较大改善的话,那么建立高质量的高校软环境也应提到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充足的科研资金、良好的科学研究基础、优秀的科学研究队伍以及好的生源条件,但是高校所具有的科学文化传统则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中国这样出现过明显科学文化传统断层的国家来说,在高校,乃至全社会范围内重塑科学文化传统则显得更为迫切。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科学文化特征和国内外著名高校科学文化传统建设思路的对比分析,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科学文化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我国高校科学文化传统建设的可能的思路和相应的举措。

1、我国高校科学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学术权威性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冲突

自然科学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高唱“人定胜天”的时代已经过去。由于一个原始创新的科学命题或成果通常没有先例,有时还违反常规,尤其违反某些学术权威建立的学术观点和派别而遭到强烈反对。只有自由的学术氛围才能允许其存在与发展,所以,遵循科学规律应该成为高校教学科研中最根本的出发点。

但是,在目前在高校中,行政命令往往会代替科学规律。高校是创造知识与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在高校的科学研究中,更应提倡自的、独立的科学思维,允许某些“怪才”与“奇才”的存在,并在可能的条件下给予支持,这不仅需要管理者具有博大的胸怀及勇气,更需要在高校树立一切从科学出发的学术风气。因此,高校科研管理的学术权威性是高校科学文化发展的基础。

1.2 学术水平评价制度尚未健全

建立公正评价教师学术水平的制度是提高高校科研水平的有力措施。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学术成果,并在分配上得以充分地体现,这是高校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学术成果评价标准的要客观、公正,要排除非学术因素对学术成果评价的干扰。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及科研机构正在采用定量化的学术标准来评价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并用做职称晋升及奖励的参考,如对于从事基础研究人员考评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论文入选SCI及同行引用的情况。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的则主要看其成果的应用情况。如获取专利及成果转化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等。但是,由于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能否简单地使用定量化的标准仍然值得商榷。因为历史证明,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者在研究过程中许多年都没有或阶段性成果,但是并不能否认其研究的历史价值。因此,探究有效的评价体系是高校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发展规划的延续性需要加强

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在长时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确的办学理念。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加强宏观思考,加强战略研究,重视总体发展规划,并且需要长时间予以保持。朝令夕改的规划对于人才和大学自身的成长可以说是致命性的伤害。原创性的成果需要好奇、激情,要知识广阔,要有团队精神,最主要就是一批科学家能够长时间的埋头苦干,而有的课题甚至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例如,卡内基・梅隆大学规模并不大,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学,就是战略规划的结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该校把重点放在发展计算机科学上,并集中力量抓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由二流学校变成了一流学校,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而对于正在成长期间的中国高校,许多问题的解决更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如果没有长远的规划和政策的延续性,就难以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就不会培养出一支稳定的学术梯队。

1.4 办学思想缺乏开放性

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无所不能的。一所优秀大学,不一定拥有所有的学科,它必然会放弃一些东西。因此,对一个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特色。集中力量优先发展自己的强项,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大学快速提升水平的捷径。经济全球化也必然带来文化的多元化。这也更有利于大学吸收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有利于中西文化的贯通。高等教育要迅速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必须跟踪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特别要注意其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专业过窄、学校科类单一的状况,这与当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不相一致的。应该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并汲取不同学校的优势进行合理互补。

从国外经验来看。教师流动性比较大、强调师资“远缘杂交”是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国外大学校长们大都对教师的流动现象持肯定态度。国外许多大学甚至规定,本校毕业生即使再优秀也不允许留校任教,必须在其他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一段时间,接受不同文化氛围的熏陶。近年来,北大等重点院校陆续开始了类似的改革。它势必会推进我国优秀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从而促进高校开放的、多元化的、高度民主的科学文化氛围的形成。

2、建设的策略

2.1 形成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科学文化氛围。

自由的科学文化氛围是孕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创新思维的土壤。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孕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创新思维的土壤。因为。自然科学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世界科学的发展历史上,扼杀学术自由的例子并不鲜见。高校是创造知识与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在高校的科学研究中,更应提倡自南的,独立的科学思维,允许某些“怪才”与“奇才”的存在,并在可能的条件下给予支持。

2.2加强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

由于科研情况本身的复杂性,某些长期研究无法取得短期成效的成果更应该得到长期的支持。科研的管理不能简单等同于行政事务或企业管理,用简单的量化指标很难衡量科学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能具有极高学术权威和科学洞察力的管理队伍,这是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

2.3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梯队建设。

从我国国情出发,应该以人为本、优化学科建设环境。学科建设中软、硬环境的营造,是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行条件。是学科上规模、上水平的基本保障。除了学科的实验基地和必要的实验条件以及人员的生活条件等硬环境建设要大力加强外,由学术环境、学术风气、学术影响和声誉以及人际关系、协作精神等组成的软环境更值得我们重视。学科建设很重要的一点是选好年轻学科带头人,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不仅要从物质上,还要从思想上注重对年轻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关怀。关心青年科技人员的住房、婚姻和子女等问题,并给予合理的科研津贴。应该建立针对青年科技人员的激励制度,尽快完成科技人员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

2.4 重视团队精神的培育。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9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传统文化

“知识决定命运,文化决定国运”。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得到认可和延续,优秀的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本人认为有必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

1. 渗透和继承传统文化是当代美术教育发展的关键 高中美术教育要想在今后愈发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必须要以继承和渗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契机,充分结合高中美术教学特点大力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同时,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才能够把美术教育发扬光大。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艺术瑰宝,各类文化古物数不胜数,更有位列世界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一幅幅名画得到国内外名家一致好评。这些无疑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不仅为中国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辉煌也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穿插对这些优秀瑰宝的鉴赏,可以充分激发高中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培养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文化。同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上担负的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因此,高中美术课堂教育中渗透和继承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前时展的需要。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10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基层民族文化艺术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文试图以现时期基层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状况为基础,阐述一点个人就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认识及浅显观点。

一、少数民族基层民族文化艺术

中国正处于重要的发展变革时期,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面临着变革与发展的关键节点。在这一变革中民族地区少数基层文化艺术如何提高和发展则成为显性的、影响达及深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和时期。因为民族地区的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不仅同样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如何与飞速发展的经济形态并行并健康发展,同时也成为这时期各少数民族本体本质如何发展,与主体汉民族文化如何并行发展及如何适应世界多元文化相容发展等等重要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未来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等,在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和探索。

基层少数民族大多生活于偏远山区或边疆地区,因生存环境的恶劣和闭塞,使得他们接受知识教育的程度,接受现代文明的机遇远远落后。相比较,他们更多坚守的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是心灵深处文化认同与感受着具有民族风格特征和民族精神意志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性,这既是本民族安身立命之血脉生命相沿所在,也是维系民族精神灵魂的凭藉。简练地讲就是,守望的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少数“外人”的角度看,这些基层农人或牧民坚守的是一些落后的“土”文化,是一种愚昧生活状态;或个别所谓学者也认为“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前现代农业文明或草原文明的沉淀物,在现代制度文明中是必须淘汰的东西 。这些“外人”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既谈不上“美”,更不具有现代性,近乎是阻滞现代文明发展的障碍,是应该扬弃的“糟粕”。这类论调已不值一评,因为他们没能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真正的含义及其价值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多远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处于一种极其艰难的人文环境中。这几年国家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政府也着力地对一部分“非物文化”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但从目前的结果看,由于文字、录音或录像这些记载载体的局限性和记载人员的对所记载对象的了解程度的差异,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原因,所以其更多的意义在于文献和资料层面的搜集与整理,或是某种具有可简单操作性的记载。那么,在现实状态,如何传承和发展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笔者以为,传统文化与固有的地理环境、生存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基层民众自己,根据自己的意愿、审美旨趣、价值取向,以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自省和理解等,使他们自己自愿激发对基层民族文化的自身活力,发挥内因作用,促进基层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的内生先进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任何外力的强推也只能是虚有其表,并不会为他们认同。

政府和文化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在基层民众中,在鼓励和促进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基层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时要切合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基层民族群众,以引导和大力扶持作为手段,让基层民族群众自省、自觉地投入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行动中,并发挥个体和集体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和提高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城市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更主要的目的是由专业人员发展并艺术化 ,如各类文化机构、文化团体和组织,让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具专业性、艺术性,通过挖掘和扶持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使其高度艺术化,为活跃和提高民族地区群众传统文化品位和审美意识服务。要做到以上几点,持续性和坚持是基本前提,因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或数年就能达到目的的事物。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

二、传承与发展及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从数千年记载的历史经验表述来看,任何民族在任何时展文化,都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即强化民族特色和加强民族风格。反之,淡化民族特色和风格,就会背离有形的传统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传统;就意味着丢掉了民族象征以及民族精神之魂,继而会失去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一)传承与发展的意义。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提高少数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为振兴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石。

从民族地区基层很多社会现象反映出,当代许多崇尚淳朴善良、乐观豁达和坚韧顽强的年轻人,因社会环境、生存环境等的变化,价值观、人生观向过度利己化的现象变化,也因此产生出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这一方面显示出因经济快速发展,而经济本体的利益性和价值性,使得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当下不断弱化的“精神文明”,是一些人在精神信仰、价值观、是非观、善恶观、崇尚观、仁心观、文化理念和民族群体意识等等方面,在书面性语言和抽象概念的不明语境中逐渐失去了精神意识的方向。但更多的人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便利和趣意的同时,表现出对各种不正常、不合理现象的不满和指责。同时希望重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利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在精神方面健康发展。

(二)教育的意义。在人类历史中,文化、文明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来的,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教育。旧时代,以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等进行民间形态传统文化,其中民族民间技艺类艺术的传承是作为谋生手段,而统治阶层的传统文化则由相应的传承机构;现代,最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当然,众多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依然延续着固有的传承形式。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渠道,在现代社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和价值。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通过民族学校基础教育的方式进行选择、继承和发扬,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增进知识和技艺,并能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未来贮备基本的人文基础及民众资源。因此,在民族学校建立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传承的共生机制,是一项非常具有长远意义的举措。通过学校这一特殊平台对学生一代代的传承者们进行保持原生性和民族性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则成为某种最主要的渠道和途径之一。

(三)传承与发展的现实性内涵。

首先,一代代的传承是以选择合乎时代社会需求和民族发展主旨为基础的。即并不是毫无选择地全盘被后代人汲取,而是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于民族精神、民族风格特点、民族意趣等有益或有运用价值的才会被继承并传承,无用或没有价值意义的则会被逐渐废弃。

其次,传承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由各种客观环境条件和人文主观意识作用而造成,即受现实性内涵制约。发展是代代相沿传承的保障,没有发展性的文化是会随着不同历史的现实性发展而逐渐淹没在无尽的历史长河时空中的。只有与历史发展相适应的被发展的文化才能世代传承,所以传承与发展是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并受现实性影响的关系。由此可以认为,在现时期的当代,民族地区基层传统文化艺术需要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即融合现当代文化中一些有益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并具时代性的有益元素,以形成现实性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中更具传承性和发展的意义及应有的价值。

三、保持原生性和民族性

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体现着民族心理、民族情趣、民族审美和民族价值观,是民族意识形态的精髓。随着当前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基础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而且因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人员的“走出去”“请进来”与外界交流的增多,各种多样性文化与本地域、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交融性发展,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发展态势。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和现实状况而言,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是一种现实态的必然结果,但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视角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民族文化渐现缺乏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和传统性。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中,民族地区基层文化艺术受到的冲击可能最为显著。一方面,民族地区基层文化作为弱势文化它不可能受到更多关照甚或被淡化或边缘化,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原生性,即民族性没有了,有些勉强存在一些“地域性”特征,有些也只能从名称上或个别史料中循迹到一点线索。另一方面,因为受大众传播和主流主体汉文化的影响,以及有的少数民族本身对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在主观意识上重视不够或者说无能为力,在行动上没能很好的加以保护和宣传,加之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发展滞后影响和各种人才、物质资源等方面的制约无力为继。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大格局的背景下我们注意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独特性,必须关注到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和融合性问题,在现代社会急速的演进过程中,传统文化既不可能独善其身保持不变,更不可能成为静态的某种物质。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11

二、传承与发展

(一)传承的必要性

当前,戏曲舞蹈其与生俱来的、蕴藏于传统之内的变革能力只是被过于坚硬的程式、过于保守的观念暂时束缚住了,并未彻底丧失生命力。传统戏曲舞蹈都有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因子,只有参悟到这类传统文化因子的韵意,才能把握蕴含在不同戏曲舞蹈中的文化属性、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道德规范等核心理念。戏曲舞蹈若能传承了自己的文化内涵,就能保证它要表达的情感与个性不会消散,就能在保持本体传统文化特质的前提下发扬出现代性,进而昭示它存在的价值,获得比现在更佳的社会文化地位。戏曲舞蹈能够传递民族精神、文化精神、人文精神,能够在文化的复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传统戏曲舞蹈的传承工作意义重大。

(二)传承中的问题

文化传承首先要防止为传承而传承,简单地把传承仅仅理解为弥补和补救。传承本身要有感悟、选择、甄别、提取。传统文化是鲜活的、流动的,就是因为不同时代的人对传统文化有不同的感悟。传承是激活传统,在传统当中汲取资源,再创造并流传给下一代,把当代对传统的认识传达给后人,使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而发展的立足点是传承与创新。首先,传统戏曲舞蹈程式理念长期固化且很难改变,极大地限制了戏曲舞蹈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而如何突破保守性、变革程式,是戏曲舞蹈传承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原来舞台上演员对剧情的表达主要是靠简单道具、动作、身段、眼神的表演,而现代人的生活场景该如何去表现?传统舞蹈表演方式,用什么来替代、如何创新?其次,早期的舞美效果基本上没有什么外在手段可依傍,使得表演者只能靠手眼身法步、唱做念打功夫,这样不仅使表演艺术得到快速发展,还造就了一代代的优秀演员。如今,舞台导演、灯光、音响技术的发展使得演员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主体性、创造性。而传统戏曲舞蹈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不应该用舞美科技简单大量地堆砌现代化物质,不应该用现代题材、现代剧场来掩饰其现代意识的缺失。传统戏曲舞蹈的传承发展路径,就是形式领先,推内容创造与内容领先,促形式创新的过程。而这一切都必须在培养后备人才的基础上展开,传统戏曲舞蹈是“角”的艺术,没有好演员就排不出好剧目。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为了练成精妙绝伦的水袖工夫,每天看帖、临帖、练剑、打拳,所以,京剧与其他戏曲舞蹈相比,程式性更加鲜明、规范,有严格的动作技巧要求,这些绝活没有多年苦练是无法驾驭的。同时,传统戏曲舞蹈生成、传承、发展的诸多环境因素在本质上有着与生俱来的“草根”特征,如今自进入课堂起,其功能转换必然会脱离“民间艺术”从自然传衍的状态,而走上学院式、规范化训练的道路。而教学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审美意识会直接影响学生,由此造成一些作品存在雷同化、模式化的问题。而戏曲舞蹈艺术的创造发展,应该追求的是诗化、内在心灵化、内涵的深刻化和形式的多元化。

(三)传承与发展

传统戏曲舞蹈的发展既要传承传统也要具有时代性,要能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能与社会发展和大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相适应。在“草根文化”兴起,处于转型期的当今社会,大众已经普遍涉足曾经是精英文化统治的领域。因为只有民族的、大众的文化才是永久的文化,大众的艺术精神深藏在一种集体无意识之中,如果戏曲舞蹈文化只是依附于传统,不做创新就很难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所以,传统的戏曲舞蹈文化必须在转型中的社会里继续不断的社会化,使之与现代的社会政治、经济、主流文化相适应。因为任何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必然是社会生活体验。要使传统戏曲舞蹈传承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必须把握民族文化和戏曲舞蹈的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的特征、深入生活去获得创新的灵感,在继承传统上创新。因为有选择的继承、在创新意识引导下的继承才是艺术本质的传承。不是复制与克隆,而是传统艺术的创造精神的传承,是传统文化内在神韵的传承,这是本质的传承。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12

开幕式上,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在致辞中强调: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师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音乐学院愿意为少数民族音乐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搭建更好的平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在讲话中认为:强烈的人为性文化因素使我们面对传统时,常将之与封建落后迷信等同视之,在过往的历史上钉上封条。作为实现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是时候丢弃旧药方,在音乐教育的权威规范体系中为传统悠久的多元民间音乐、大众音乐生活开辟“去遗产化”和“去边缘化”的空间了。

在主题发言环节,五位教授针对本次会议的主题展开论述。樊祖荫认为:我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为建设和发展各民族音乐文化事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其总的培养目标。包括招生、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的方式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等均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设计与实施。田联韬从具体的实例切入,将自己多年带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最后落脚到音乐学分析角度进行展开。萧梅以《再谈二十世纪的两本书》作为隐喻,探讨如何通过对“两本书”的反思,来考虑在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界,探索突围与共建的问题。张欢以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实例,探讨音乐教育体系化的重建与双重乐感文化内涵及实践内容。他认为:音乐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其内容和文化土壤构成的关系,“植入式”的民族音乐教育难以解决音乐教育者该有的思维框架。谢嘉幸以实施“广西少数民族民歌教唱工程”为实践,探索在当下诸多的音乐文化已经失传,许多孩子再也不了解自己的音乐母语的背景下,他继“让每一个孩子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之后,又提出“教每一个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力求通过教唱,恢复自己的音乐文化传统。此项目以广西为试点,包括开展调查、师资培训、编写教材、建立网络平台与资源库以及提供咨询材料等五项内容。

二、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多位老师针对此环节,从实际出发,阐释自己的观点。郁正民对于课程视角下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培养现行政策,实施强基固本措施与建议。他认为应该“加强少数民族艺术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和出台“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政策”(特别是非地区的聚居地政策)等。他还提出要提倡“自助餐”式、多学科交叉、“订单式”的课程设置以及要打破班级制,提倡“导师制”培养的制度。徐寒梅结合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办学实例,分析在现存音乐教育体制一贯制带来的教学内容西化、少数民族师资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文化和技艺缺失、本土与外来音乐的>中突、现代社会对传统音乐的弱视等情况下,如何走出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养误区的问题。和云峰从中央音乐学院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材建设以及多年的实践出发,对开展教学工作提出实事求是、注重学生的兴趣点、全面采用多媒体手段等想法。金铁红认为萨满教与萨满调对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体现在审美意识、音乐形态、传承方式等几个方面。嘉雍群培从藏传佛教的古籍中挖掘音乐学方法,对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苏娟对青海省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做了调查研究,从如何建立符合本省师资培训机制,如何建设具有本省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如何开发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李槐子提出“高等音乐院校在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究竟该承担什么”的问题。

三、少数民铗音乐教学方泫探讨

杨民康结合他在中央音乐学院从事相关教学的经历,认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作为国内音乐艺术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和学科方向,应该按照学历层次的不同而分学习阶段与教学层次;同时结合田野考察和分析技能的学习,逐步开设研究方法论研讨课及专题讨论课。张应华针对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提出三对悖论:一是教育观念层面上的现代性“同一性”和后现代“差异性”的悖论;二是多元文化教育理想与“文化代际传播”之“封闭性”的悖论;三是行动策略“差异化”诉求和“同一性”实际操作的悖论。尹媛对云南红河北岸彝族歌唱声腔系统的教学进行了关注,通过田野调查,对地方性音乐文化知识体系进行了梳理、传承和应用的实践性研究。

四、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与教材建设

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与教材建设是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基础建设之一。蓝雪霏提出高校如何介入到少数民族音乐保护工程,对于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提出了增加培养指标、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生源、加强师资培训、实施资源整合等办法。王华根据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与课程建设做具体论述。黄凌飞以拉祜族葫芦笙舞“体化”传承作为切入点,提出在日益走向多样化的当今社会中,随着人们认识世界方式的改变,这种东方音乐身体运动的文化价值和传承生态是否能给以中国音乐文化为主体来建设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一种“中国经验”?陈蔚以“山花儿”校园传承之路,探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要并举研究。尚建科认为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建构,关键在于突破现代性音乐教育体制下普遍主义的音乐“语法”规范、本质主义的审美理性法则以及科学主义的技术规训手段,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视为多样性的符号文本,引导学生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所指内涵,突出课程的人文性、地域性和综合性,最终形成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文化建构模式。孙凡探讨了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专业音乐院校中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播问题。以其自身的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为研究、实践对象,在对相关师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有目的地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系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