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的思考合集12篇

时间:2023-08-29 09:20:19

人生观的思考

人生观的思考篇1

一、从人生目的看,当代中学生有理想、有追求,但羡慕实惠

人生观,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构成了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

当代中学生大部分能根据社会的需要确立自己的理想,但在确立理想时。主要集中在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上。“讲实惠”的思想在中学生中有一定市场,甚至有同学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在对未来职业工作类别的选择中,大部分同学一方面希望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一方面又希望工作比较轻松,收入比较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个人生活方面追求考虑得比较多,但对做^标准和道德境界的向往追求考虑得比较少。”一个人不一定要有高贵的气质。但一定要有高尚的品质。”作为当代中学生,既要有正确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更应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和远大的社会理想。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中学生形成了公私兼顾、贡献与索取并重,又比较重视自我的多种形式并存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是指人们对各种人生目的和社会行为所具有的意义的认识,人生价值也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而人生价值观则是人们在认识和评价人生目的、人生意义后所持的基本观点。人生价值观既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关系中形成的,又是在人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人生活动的认识和评价中逐步形成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学生处在发展商品经济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交织点上,处在个人成才与社会需要、正确的理性认识与社会上出现的消极现象的矛盾冲突中。一方面,由于社会的进步发展对中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自我意识增强,促进了他们奋发向上;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使得他们对个体现实功利价值的追求超过了对道德、社会理想价值的追求,导致了某些中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倾向。

在人生价值取向上,极端的利己主义观念,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金钱就是一切”以及摆脱社会、脱离现实、盲目自我奋斗的观点并不为多数中学生接受;另一方面,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等观点的,也不是很多;而“自我与社会融合”、“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也在于索取”、“既要为人民服务,也要为自己谋利益”等带有融合色彩的观点,成为相当多中学生价值取向的主导。而且这种“公私兼顾”、“索取与奉献”并重的人生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追求个人幸福、满足个人需要、实现自我价值为出发点的。

三、从人生态度上看。中学生注重效益。勇于参加竞争,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着眼高手低、不能脚踏实地、耐挫折能力差、自律品质弱等缺点

人生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经过个人的生活体验,表现出的对人生问题的行为倾向,它是人生观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人生观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一个人明确人生理想、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之后,并不付诸于实践,那是毫无意义的。人生既要有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更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

当代中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大部分学生在各方面都不甘示弱、争做强者,但同时也存在着集体观念淡薄、协调能力差等弱点。有的学生只抓自己的学习、不关心集体、不热爱劳动、嫉妒心强,有时甚至采取损人利己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学生虽然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但缺乏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精神,缺乏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具体表现为:存在着一定的投机心理,不知刻苦学习,而希望靠耍小聪明、考试作弊等行为来取得好成绩;自律品质弱。对自己要求不严,对别人要求不低,“严以律人。宽以待已”;耐挫折能力差,摆不正顺境与逆境、荣与辱、名与利的关系。昕得进表扬。听不了批评,心理承受力差,碰到挫折就灰心失望等。

针对以上特点,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呢?

一、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

个人理想要服从社会理想,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一个人只有竭诚地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和才能得到完善和提高,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二、强化自我教育。加强实践教育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社会学校特别是学校的系统教育,但是离开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外界影响。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最终将流于形式。中学生自我意识、自主意识部不断增强,接下来应启发自觉意识,如在人生目标上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在人生价值上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在人生态度上脚踏实地、奋斗进取、乐观向上等。

针对中学生接受理论较多,而社会实践较少的特点,还应加强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验证所学知识、陶冶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的思考篇2

 中学、中学教师也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指责为无能,不负责任等,使中学和中学教师感到困惑,更为严峻的是现在的学校基本上是由独生子女学生、独生子女教师、和独生子女家长组成,教育的难度可想而知,学校和教师在方方面面面临各种挑战,因此,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社会瞬息万变,中学生人生观教育也应该因时而变,要进一步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形势下中学人生观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求中学教师在包括人生观教育等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不断创新上下功夫。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必须改进和完善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紧迫课题。探索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

 一、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中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际效果之所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主体未能应时代要求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因此,我们要深化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研究,积极探讨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

 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是适应教育环境变化的需要,是适应教育内容变化的需要,是适应新的教育理论的需要,是消除传统中学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局限的需要。

 二、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在新的形势下进行中学生人生观教育,应有方法上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并不是主观随意性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那么,在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性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整体性原则,即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它有特定的方法要素、结构方式和运行机制。

 第三,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相结合的原则;第四,与时俱进原则。

 三、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设想

 第一,教育方法理念的创新。

 教育方法理念的转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单纯强调经验应用向经验运用和理论提升相结合的转变。二是从教育方法上的权力压制性向教育方法上的平等性要求与权威性引导相结合的转变。三是从注重单独的方法要素功能的优化向注重要素结构整体功能的优化转变。

第二,教育方法结构体系的创新。

 依据对人生观具有系统的结构分析,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结构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宏观结构体系。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宏观结构体系是指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部门如何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方法体系,它包括确立人生观教育目标的方法、确定人生观教育内容的方法、制定人生观教育计划的方法、实施并监督计划执行的方法、人生观教育效果评估的方法等。如调查研究的方法、借鉴比较的方法等。

 第二个层次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中观结构体系。如学校教育应注意方法的系统性;家庭教育可通过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强化受教育者的认知行为和行为践行的自觉性;社会教育应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对新闻、影视、广告等都应严格把关,当好“守门人”,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人生观的教育。

 第三个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微观结构体系,即人生观教育活动的方法体系。这有两个方面:

 一是具体的人生观教育活动都包含的价值认知、情感激发、意志磨练和行为养成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他方法也应有自己的特殊性;

 二是对某一特定的教育对象而言,人生观教育是“终生教育”,而人的一生有不同的阶段,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在身心、生活环境以及人生际遇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这两种情况决定了人生观教育的活动的具体环节中以及人生观教育的不同阶段中,都应有相关的方法。

 第三,方法运用的创新。

 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体系中的每一方法要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方法运用的创新首先是要强调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协调。

人生观的思考篇3

叔本华是意志论哲学的开创者,一生致力于人生问题的哲学思考,其人生美学以悲观主义人生观为外壳,以意志和表象理论为哲学基础,其人生痛苦观标志着叔本华的思想倾向同德国古典哲学主流的分野。

一、痛苦观的内容

叔本华认为意志的欲求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动力。人要满足自身的欲求以便自身得以生存,在满足欲求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复杂的意志活动。意志形而上学是他痛苦论的理论基础。

(一)人是痛苦的

人是意志发展的最高产物,是意志客体化最高等级。理智使人们认识到,人是注定要死亡的。而人的本质就是生命意志,具有盲目性和不可遏制的冲动性,这就使意志和理智产生了矛盾。

人的意志是求生存,而人最终要死亡。尽管人们努力为了生存而斗争,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一死。叔本华认为,认识到这一点是人生真正的痛苦。“生物愈高等,意志现象愈完全,智力愈发达,烦恼痛苦也就愈显著”。

(二)人生是痛苦、无聊的人生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悲剧,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意味。“除以受苦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没有什么目的可言。”“我们观察世界,见事事处处,都充满痛苦,都源于生活本身之需要,且不可分离。”造成这种人生痛苦的原因就是欲望的生成。人类产生欲求,欲求期望着满足,而其满足都具有相对性,这就导致了人生的痛苦。欲望得不到满足,人就要痛苦,并且满足又不是恒久的,当一个欲求满足之后,很快就会有新的欲求出现,这样人就无止境地陷入“欲求―满足―新的欲求”这种恶性循环所带来的痛苦中。但如若没有欲求或者易于满足,那么随之袭来的便是空虚和无聊,这将更加痛苦。人生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这就是叔本华著名的的“钟摆理论”。

(三)人生是彻头彻尾的悲观绝望

“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在吞噬自己的捕获品之前,如猫戏鼠逗着它玩耍一会儿罢了”。在叔本华看来,幸福与快乐只是人的一种愿望,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只能改变痛苦的形态,并不会真正得到快乐。人们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断地制造出痛苦,而痛苦也会随着种族延续下来,代代相传。

二、痛苦观的积极意义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对西方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唯意志主义哲学为尼采的“超人学说”、弗洛伊德的“泛观”、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尔库塞的“过剩压抑”等提供了理论准备。叔本华的痛苦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渴望改变现实却又无能为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悲观的思想情绪,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打破了西方哲学只对抽象概念进行研究,对人的问题不屑一顾的局面,以全新的方式对人的问题加以研究。这种倡导贴近生活的哲学研究,给当时沉闷的哲学界带来徐徐清风。叔本华把人的生存作为哲学问题的第一要义,哲学开始由纯粹的理性思辩转向了感性个体本身。叔本华的痛苦论有助于哲学研究不断向人的内心要求演进,不断揭示人的本性中深藏着的东西,拓宽了哲学研究的领域,开启了哲学家的思路,掀起了现代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潮。弗洛伊德就曾直言宣告:“我们公开地沿着叔本华哲学足迹走自己的路。”

三、痛苦观的消极影响

首先,痛苦观中贬低科学和理性,抬高直觉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叔本华把人看成了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把意志看作是人的活动基础,否认人是社会性的产物,认为只有直觉才能看到真实的东西,抹杀了科学和理性的积极作用。

其次,痛苦观否定挫折和失败的认识论意义,极力的渲染人生受波折的痛苦,从而也否定了人生奋斗的意义。哲学家罗素就称叔本华的哲学是一种“倦怠病弱的看法”。这对人的自我发展与超越造成了很大阻碍。

再者,叔本华的痛苦观把痛苦的根源归结为欲望和人自私的本性,并且由此走向了极端的虚无主义。他否定一切现实的社会生活,否定一切乐观主义,把拯救人类的希望寄托于人的欲望的泯灭。

叔本华的痛苦观实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消极悲观的利已主义人生观,他认为人的欲望并不能在社会中实现。否认了当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就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就是人生的快乐幸福。在社会实践中即使遭受了挫折,但努力拼搏也会有奋斗的快乐。这种痛苦论很可能造成个人的利己主义欲望与群体社会的尖锐冲突,导致人们陷入悲观绝望的境地。从而可能摧毁人的生活意志,扼杀人的开拓精神,把人推入逃避现实趋于颓废毁灭的泥潭。

四、痛苦论的人生启示

叔本华认为人生整体是痛苦的,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幸福。那么要拥有幸福,就必须保持平和的心境。我们只有排除一切虚荣炫耀,置身于简朴无华的生活中,才能做到心境平静,也就是到达人生幸福的坚实基础之上。因此,保持心境的平静,人生便不是痛苦的,而是由许多细节编织成的幸福。

此外,我们对痛苦的认识,应该基于对人生负责的态度上。首先不能否认痛苦的存在,这样才不致于陷入过分乐观的虚妄中。同时在面对挫折时,不要将痛苦过分夸大,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战胜人生的痛苦,这才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叔本华的痛苦论,了解到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人们有欲望、有追求。而这种痛苦正是人们获取幸福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苦与乐是辩证的统一,人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幸福就必须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成功的果实总是包含着失败的眼泪和辛苦的汗水,因而才令人们倍加珍惜。我们应当秉持科学的苦乐观,将痛苦看作个人意志的磨炼。伟大的幸福正是战胜了巨大的痛苦产生的,追求幸福始终是人类永恒的意志,也永远是人类充满勃勃生机的源泉。

参考文献:

[1]叔本华.生存空虚说.作家出版社,第235页

[2]叔本华,王成译悲观论集,第78页

人生观的思考篇4

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力量。”[1]青年学生是我国社会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时代的先锋,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生航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2]因此,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并把它融入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对于帮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优良品德,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矢志奋斗拼搏,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是揭示人的本质及人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一定历史阶段的人生实践为基础,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从根本上揭示人的本质及人生发展规律的最彻底、最进步、最科学的人生观。

马克思着眼于人自身研究人,揭示了人的“自然质”。马克思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必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3]“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揭示了人的本质只能从深藏于人的内在的总体特性中去探求,而不是从神圣理性、绝对精神、宗教神学中去寻找。自然、精神、理性、上帝或是审美都不可能成为人的最高本质的“居所”,正如“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4]“人的最高本质”即人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实体,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回答了“人的本质在哪里?”,划清了人与外部精神实体的界限。

马克思着眼于人的实践活动研究人,揭示了人的“功能质”。马克思主张劳动是人的本质,是推动人自身发展的动力。“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5]人类“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6]劳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尺度。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是能动的、有意识的,因而是自由的,所以人的“类特性”、“类生活”、“类意识”等都源于实践。马克思以此揭示了人的活动的特殊性,回答了“人的本质怎么样?”,划清了人与动物的界限。

马克思着眼于通过社会关系研究人,揭示了人的“系统质”。人既是社会存在物,又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7]“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8]它“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现实性”的人就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实际劳动的生活着的人,而不是纯粹孤立、抽象的理想意义上的个体,是具体的、发展变化着的人。在这里,马克思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现实化了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回答了“人的本质是什么?”,划清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二、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以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是坚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思想保证。马克思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而且揭示了个人与社会关系发展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辩证法。并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最高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作为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境界。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0]“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同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是相统一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内外各种思潮、思想相互摩擦,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更加激烈,导致广大青年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容易偏离轨道,少数青年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根基不稳、徘徊不定,甚至面临被腐蚀的危机。诸如“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等错误现象仍阴魂不散。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以集体主义、服务人民为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是青年学生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强调的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并自愿为之奋斗的人生观,是真正“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2]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以人民的利益为言行和宗旨,从根本上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3]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把“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的关键之一;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之一;把人民是否“拥护”、“赞成”、“高兴”、“答应”作为压倒一切的标准。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最高人生目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先进性要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14]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中,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和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动力,因而是统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理论精髓。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5]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最根本、最高层次的,具有统治功能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邓小平指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16]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具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群体,大学生有了理想,才能有前进的方向,有了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的步伐。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多样多变多元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挑战硝烟弥漫;各种“反马”、“非马”的思想谬论相互激荡更加突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用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扰乱中国青年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因此,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武装学生头脑,使之坚信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显得任重而道远。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目的与归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本质和精髓,凝聚着整个社会的向心力、战斗力、和谐力和创造力,统领着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理想、价值精神和价值观念。人生价值观在整个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对现实人生具有根本性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认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人生的社会价值才是人生价值的本质所在。对当代中国而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这一核心价值追求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使青年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把个人理想内化为行为动力,外化为人生实践,还能使他们把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社会的舞台上定位自己,超越自我,真正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奋斗目标。

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成才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支撑和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激发人民锐意革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17]“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18]把“两种精神”融入青年学生的成才教育,帮助青年树立强烈的成才意识和志向,既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21世纪的世界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用民族精神引导青年把自我锻炼同国家、社会、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凝聚力。用时代精神引导青年认识成才的意义,树立成才的志向,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积极、乐观、务实的人生态度。把“两种精神”结合起来融入青年成才教育,引导青年赤诚爱国、锐意进取、奉献社会,力求实现光荣、闪光的一生。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纽带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纽带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奋斗观、进取观、生活观,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应有之义和时代呼唤。艰苦奋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和光荣传统,而且是抵御各种腐朽、错误、颓废思想的尖锐武器,更是个人自立、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从精神层面彻底清除“骄奢淫逸”的歪风邪气,从物质层面坚决抵制“铺张浪费”的失范之举,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民族才能生生不息,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四、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方法

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的当今时代,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各环节、各领域和各方面,其方法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讲求实效。

第一,坚持正面引导与理论灌输相结合,在营造舆论氛围中力求生动活泼。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要依托高校,特别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接受者、传播者、创造者,又是推动其发展的生力军。对于大学生而言,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端正人生态度,坚定人生理想,确定人生方向;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基本内容要真学、真懂、真信、真行,并以此为“灯塔”,指引自己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对于教师而言,要用历史和现实教育大学生,使之明确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让大学生更深层次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领会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科学性、正确性。要在实际教学中,坚持渗透教育与情境感染相结合,与时俱进,善于发现新题材,开拓新领域,并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塑造新人物。于校园文化而言,要切实营造生动活泼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宣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通过新闻报道、学生讨论、教师评论等形式,开展榜样示范、先进典型等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舆论氛围,推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在青年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实。

第二,坚持“三进”与“三贴近”相统一,在深入普及中力求通俗易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由于大学生年龄有别,出生背景相异,知识水平不等,认知能力不同,因而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的学习、理解、领会、接受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使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更加生动具体、简单明确、“喜闻乐见”,从而被广大青年学生所了解、所认可、所接受、所践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人生观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满足其成长需要,真正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启发学生的良知、良心、良能和意志,“使他们成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修养,对国家有情感、对社会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19]

第三,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目标性与层次性相协调,在知行统一中讲求实效。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要始终与党的宗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始终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一致,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坚持“一元主导”的价值取向。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人生观教育不可能在一元、单一的价值关系中进行,而是在尊重差异、多样的现实条件下,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目标是追求人生的整体和谐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由于个体与个体在心理、生理、智力、体力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具体条件,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青年学生不仅要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更要融入社会,深入实践,深入生活。在社会中增长才干,培育崇高品格;在实践中磨炼毅力,铸就健康人格;在生活中严于律己,端正人生态度,切实把马克思主义人生观落到实处。

总之,大学生要为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而充分自觉。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是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标杆,是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和永恒的议题。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11-10-26.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0-461,452.

[5][6][7][8][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91,122,24,120.

[9][11][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294,98.

[12][13]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5,1096.

人生观的思考篇5

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载体,不仅有利于广泛传播思想领域的“精神旗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而且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覆盖面,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所以,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积极影响。

(一)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提供了新载体

当代社会,网络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它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他们时时处处关注的重要媒介。当前,网络以其海量的信息和特殊的“数字符号”丰富了网络文化的内容,扩展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了大学生的自由活动空间。网络中的“红色文化”不仅可为广大青年学生所共享,而且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为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提供了新载体。其二,为大学生认识人的本质,了解现实人生拓展了新空间。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网络文化从根本上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日趋淡化,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对大学生而言,网络空间有利于他们在“虚拟世界”中领悟人的“类特性”“类生活”等,从而有利于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真正领会人的本质是现实化了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最终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是科学人生观。另外,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也为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判断创造了新条件。

但从根本上说,网络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内外各种思潮、思想在相互摩擦、碰撞的过程中,逐步与网络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面临“西化”风险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它融图、文、声、像于一炉,集报刊、广播、影视、动画为一体,以其极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吸引了广大青年学生。由于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民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文化产品,它往往会充当西方国家瓦解中国青年学生意志和价值的“工具”。某些西方媒体本着“摧毁一个民族,从舆论开始”的企图,假借“民主”“自由”“人权”的外衣,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以此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弱化大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文化帝国主义”“网络文化霸权主义”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极大冲击,导致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根基不稳、徘徊不定,甚至面临被腐蚀的危机。

(三)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面临“多元化”侵蚀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思想活跃、观念更新、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西方文化殖民主义者利用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公开性、全球性特征,大肆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论”向我国推行,这些形形、千差万别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创造,使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面临“多元价值”的腐蚀。呈现出多元多变多样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

(四)大学生道德人格面临“虚无化”可能

网络文化的公开性、平等性既满足了大学生独立行为、平等相处的向往,也满足了大学生自由表达意愿的心理需求,然而,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包罗万象、异彩纷呈、形式多样,既有主流、高雅、正确的信息,也有边缘、低俗、错误的,甚至灰色、黄色、暴力的信息。大学生既是网络文化的消费者、接受者、传播者,又是推动其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青少年“网络犯罪”“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网上交友”“网上色情”“网络游戏”引发的社会问题比比皆是。诸如此类的问题会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人际关系疏远、交往能力下降、道德判断力削弱,直接造成部分大学生网民道德人格的滑坡,甚至有缺失迹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网民树立科学人生观的价值导向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是坚定大学生网民理想信念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最根本、最高层次的,具有统治功能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3]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的国际环境中,大学生成为了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要战胜这种“无烟战争”,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化,推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网上传播,进学生头脑。历史与实践证明:“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4]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彻底划清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将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入网络文化各领域,是引领大学生网民有效抵御多元价值侵蚀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对当代中国而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这一核心价值追求帮助大学生抵御多元价值的侵蚀显得尤为重要。它既可以从根源上强化大学生网民的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使他们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个人理想内化为行为动力外化为人生实践,还能使他们把自我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人生奋斗目标。

坚持以“两种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生动活泼的网络舆论氛围,是健全大学生网民道德人格的动力和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激发人民锐意革新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抵御各种腐朽、错误、颓废思想的尖锐武器。以“两种精神”和荣辱观为动力和基础,塑造高尚的“网络民族精神”“网络时代精神”和“网络道德品行”,是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应有之义。利用报刊、广播、影视等媒介,开展网上榜样示范、先进典型等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网络舆论氛围,唱响网络文化主旋律,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网民树立自觉意识,远离垃圾信息,走进“红色网站”,更有利于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网络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健全人格。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网络文化的思想根基,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的理论精髓,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网络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应对挑战,化解矛盾,是时代的呼唤和永恒的议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11-10-2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人生观的思考篇6

总体而言,这次调查为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人生观教育及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对人生目的的思考缺乏明确性,提醒我们应正视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与我国现行的职业生涯教育。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允许人生目的选择更趋于个性化,家庭、学校和社会理应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育给予适时适度的引导。在功利主义势风日涨的今天,对大学生人生目的的教育尤为迫切,要使他们认清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权力至上等人生观的本质,培育他们树立科学合理,又适合个体发展的人生目的。

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MarLand博士正式提出了“生涯教育”观念,我国台湾地区也在1998年将职业生涯的概念引入基础教育领域,而大陆地区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目前多数高校都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类的选修课程,但实际达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们的大学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学生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质等尽早对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做打算,这样,他们才会形成相对成熟的人生观,即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也可以看清方向,有所把握。

二、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性别观

关于性别的认知从小就向我们昭示了性别的不同,而且还严格地规范着两性各自的行为。社会文化与学校教育的长期熏染已经将传统性别观念注入女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她们也不自觉的陷入“男权话语”的窠臼之中。女大学生在认知层面认可男女之间应遵循平等与和谐发展,但在潜意识和实际行为中则表露出对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现实生活中的碰壁,使女大学生对男女平等观念产生疑虑,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女大学生性别观念向传统的复归。如80%以上的应届毕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中国青年报,2008-3-21),择偶时以“男高女低”为标准等现象屡见不鲜。

上海市妇联2008年对青年女性价值取向的调查显示,在“如何看待全职太太”的问题上,近半女性的首选是“很正常”(新民晚报,2008-4-22),2008年初,重庆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几位学生完成了一份“女大学生就业调查”发现,在面对“职业和婚育”关系问题上,有三成女生害怕激烈的竞争,如有条件想做全职太太(重庆晚报,2008-2-28)。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了就业的压力,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年轻女性亦已出现此类状况。这一方面表明女大学生独立意识渐弱,自信自强精神不足,开始倾向于躲回家庭堡垒,重温“相夫教子”的旧梦;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她们对男性强势地位及自我弱势的潜在认同。

三、女性价值观的转变与矛盾

现代高等教育无疑使女大学生较普通女性更具有理性思辩精神。面对社会变革与文化动荡,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加大,价值观发生变化,使她们在心理上产生了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的冲撞,影响着她们对自我的认知。女大学生优先选择了“自立、自尊和平淡”来描述自我特质,表明具有现代意识的女大学生追求生存独立性的同时要求人格的尊严与完整,这暗示了她们渴求自我认同,希望得到社会肯定与他人尊重。而对“平淡”的选择则是她们内心传统观念的体现,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中庸思想,使人们追求自然平和、安逸淡泊,同时不喜欢用激烈的词语自我标榜。此次调查中没有人选择“自强”一词,这是否向我们发出了这样的讯息:当前女大学生思想心理状态极其复杂矛盾,她们心灵的幽闭处依然存在着对个人能力或性别方面的不自信。

目前,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趋于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社会环境潜在压力的影响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危机感的加重,使女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也偏爱较稳定、风险小的工作,不愿问津竞争性强、挑战性大的职业,甚至出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行为

导向。然而,女大学生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向传统角色的回归是不可取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才是可取之道,这不仅需要社会观念的再次变革,关键还要靠女大学生自身不懈的努力。因此在现阶段改变观念、重识自我、提高自我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对年轻女性来说仍十分关键。

四、正视外部因素对人生观的影响

依据调查统计,重庆高校女大学生对人生的迷茫与性别观念和自我特质认识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充分表明了目前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念与自身内部环境关联性不高,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于社会外部环境。

人生观的思考篇7

敬爱的党组织:

第二次党课——***员的人生价值观,余四川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引导我忙呢对价值和人生价值观展开思考。在学习党课之前,虽然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一个大概的方向——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现在逐渐清晰。从进入党课开始学习,就多了一份使命感,这份使命感让自己感受到了责任,也感受到在向***人一步步靠近的那份心灵的踏实;同时还有期望,期望一天天进步,一天天对自己对他人更有意义。

价值观,是人们对什么最重要、最贵重、最值得追求的一种观点和评价标准。对不同的人看重的东西和追求的不同。比如商人中有只看重利益的人,而有的人思想觉悟高,一直都在向***靠近,在发展企业的同时还不忘为国家为人民做点实事。其中湖南三一集团的董事长梁稳根的****信念就打动了我。在教师的行业里,有只关注学生成绩的老师,也有同时关注学习和思想、生活点点滴滴的成长的老师。在政客里,有只关注自己的仕途、钱途的官员,也有真真切切为人民干实事的父母官。不同的价值观就能引导走向不同的方向,达到不同的高度。正如毛主席说的“生命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同样是活着,意义却大不相同。《***文选》中说到,“一个***员,第一,他是普通人,第二,他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先进份子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呢?一个***员的人生价值观又会是什么呢?只有心中有人民有群众才能做到为他们说话、做实事。***人最重要同时也是最高的价值主体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创造一名***人应有的人生价值。“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对人民负责。”在社会中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很多但真正做到了的并不容易。“全心全意,诚心诚意。”只有全心全意了,才能真心的为他人着想,只有全心全意了,才会千方百计的为他人服务。

把李瑞环的话“为人民办事,必须真心实意地办,尽心竭力地办,坚持不懈地办。”融入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在心里播种一份****信念。

人生观的思考篇8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93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90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比较弱,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往往会过多地重视外部管控,对学生内在潜力、心智的开发等方面不够重视。此外,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管理也日趋粗放。所以,必须要探索出一种新的学生管理模式,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一)管理方法的机械化

目前,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管理方法趋于机械化的现象,出现机械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具有惰性,机械化的管理方法往往操作比较方便,也比较容易见效;第二,管理人员缺乏整体的、系统的管理理念,在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往往采取应急式的管理方法;第三,受传统的管理理念的影响,认为学生管理工作可以预先掌控、规划,能够通过分解、重组的传统方式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被管理者与管理者间的不平等

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下,被管理者处于管理者的下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使用的行政管理体系是直线式的,形成了线性管理链条,直接导致了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困难的现象。学生只能与基层辅导教师直接接触,与学校其他的管理者无法沟通,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向管理者反馈,并获得帮助。此外,信息交流、沟通困难逐渐导致了管理理念、管理态度的转变,长此以往,极易形成,人本主义教育观不可能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下得到贯彻与落实。

(三)管理中心的偏离

第一,部分高职院校目前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权力中心”现象,即强调学生必须要绝对服从。此种管理模式下,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所用的词汇多为禁止、不准、不允许等,学校的权利无限膨胀,肆意剥夺学生的权利,苛刻要求学生的义务。第二,部分高职院校目前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教师中心”现象。教师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者,扮演着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主宰者角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而作为被管教者、被动接受管理的学生,面对教师的指令,只能安分守己地行动。第三,部分高职院校目前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管理中心”现象。管理只是一种方法、手段,实施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目的,“管理”的存在价值具体体现在其是否可以达成所要实现的目标、目的。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为了“管理”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管理”已经从一种方法、手段转变成了目的、目标本身。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在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应该是尊重学生,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其指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管理制度应以引导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作为依据,应该是不可侵犯、严格奉行的硬性规定。第二,学生管理制度应该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第三,学生管理制度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人格自由、人格尊严的基础上进行构建。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为目标,并与院校的实际学情相结合,建立符合学生特点与教育规律的学生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尊重学生的价值与尊严

学生具有个人价值与尊严,高职院校应该对学生的个人价值与尊严进行无条件的尊重与维护。无论学生的行为对错、情绪表达是否合理,高职院校都应该以关注的态度维护、接纳学生。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从而获得学生的认同,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职责。管理者可以采取法理交融、情理交融的沟通方式,重视说服教育,也可以借助深度交谈、心理咨询等专业手段实现教育提升、解决问题的目标。

(三)正确认识人本主义教育观

在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心。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遵循人本主义教育观下的“学校以领导为本、领导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操作模式。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构筑合理的学生管理平台,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氛围,从而给学校领导构建能够施展自己构想的平台;学校领导应该对教师予以帮助、服务,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支持条件与和谐的工作环境;教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四)重视学生的认同感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90后,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比较弱,叛逆心理比较强,因此传统命令式、强制式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高职学生群体的独特性,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该关心、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内心需要与合理要求,并通过换位思考、法理交融、情理交融的方式,获得学生的认同,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生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在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做到尊重学生的价值与尊严,重视学生的认同感,正确认识人本主义教育观,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从而实现有序、高效的学生管理工作。

人生观的思考篇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一个旗帜鲜明、立意深远、大气磅礴、内涵丰富的报告,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加强老龄工作,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等,对人口计生工作的要求更高。

我们人口计生系统要迅速行动起来,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好落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去,以中央《决定》为指导,瞄准“十一五”全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创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现代化新宜兴提供更加良好的人口环境支撑。

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口计生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指导,在“四个紧紧把握上”着力,努力谋求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实现新突破,促进全市人口计生事业实现新发展。一是紧紧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在创新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发展上求突破。人口计生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属于社会建设的范畴,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切实加强人口计生工作。要不断深化认识,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推动机制和落实举措,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重点工作的推进力度、质量和成效,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维权保障和依法行政的强势推进,确保人口计生事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二是紧紧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在促进和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上求突破。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和奖励扶助制度,全面开展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全面深化人人享有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全面推进面向计划生育弱势人群的生育关怀行动,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计划生育家庭,进一步提高社会各方和广大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三是紧紧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在增强人口计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力上求突破。大力加强以促进低生育水平稳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重点的人口计生工作调控机制建设,大力加强以世代服务全覆盖、增强服务机构可持续发展力为重点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以提升综合发展能力、管理服务水平为重点的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四是紧紧把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在统筹落实好各项人口计生工作上求突破。以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为重点,统筹落实好本地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和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以社区计划生育基础管理为重点,统筹发展好新农村人口计生工作和城镇社区人口计生工作;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统筹解决好低生育水平稳定问题和出生人口素质提升工作;以维护计划生育合法权益为重点,统筹促进好群众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引导和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的落实;以优质服务为重点,统筹兼顾好依法高效行政、依法规范管理和依法优质服务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开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局面。

人生观的思考篇10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坐落于北京市中轴北端、北四环中路北部,总用地11.59平方公里,由南往北分为:南区1.64平方公里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用地及其南部预留地、中华民族园部分及北中轴路用地;中心区3.15平方公里,“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奥运村等建筑散布在中心区的四周;北区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分为南北两园,南园是山、水相间的生态森林公园,北园是以自然、生态绿色景观为主的自然密林,面积共6.8平方公里。笔者于2011年11月中旬再度探访了这座集中展现近年来城市水环境生态治理理念和技术的大型城市水系作品。

2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展现的是一个多元性的综合生态水利规划设计,有雨洪收集、再生水利用、循环过滤净化、湿地净化等各种工程设施,总水系面积84.2公顷,总蓄水量130万立方米,这些工程设施的外在形式表现为公园内的景观路面、休闲绿地、下沉花园、龙形水系、森林公园等,既做到了节水养水,同时还营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带。

龙形水系

龙形水系是奥林匹克公园一条完整的水系总称,从鸟巢的南面出发一直往北走,一路之上都有一条河流在身旁,岸边柳荫护道,水面映衬着现代建筑群。在看到园区的整体导游图后,才知道这段河水就是著名的龙形水系中的“龙尾”和“龙身子”。

龙形水系分布在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心区,位于公园的东侧、中国科技馆的西侧,是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龙头”昂首于最北段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海,“龙尾”盘着国家体育馆――鸟巢,整个水系龙头朝南、龙尾向北,南北走向,活灵活现,非常像一条龙的形象,显的壮观而雄伟,龙形水系也因此而得名。参观游览时,可以沿这水系从鸟巢一直走进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一路上感受这蜿蜒水系的生动气韵和宏大气势。

龙形水系构成了全园的脉络和纽带,兼具水景、娱乐、生态、交通和消防等功能。奥林匹克公园的水系是流动、循环的,园内有两个循环体系:“龙身”建有过滤净化处理体系,水体经过处理,强化去除水体中的磷、氮等营养物质后,再流回“龙身”,循环不断;“龙头”之水来自附近的清河再生水厂,先流入森林公园内的人工湿地净化,再流入湖区,再流入循环净化湿地,再进入湖区,如此循环往复。奥林匹克公园每日排放污水25000立方米,全部都会收集进入清河、北小河再生水厂,再生水质可达到地表水三到四类标准,全部返回用于公园的冲厕、绿化和景观用水。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走在奥林匹克公园中,我们发现了各式各样的路面:中轴大道上的花岗石铺装路面、鸟巢广场上的青砖透水路面、国家体育馆前的风积砂透水路面、龙形水系旁小道上的木塑地面、森林公园中的嵌草石板路、停车场上的碎石底草格路面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透水性好,能够减少地面积水、提高地区的防洪能力、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当年奥运会举办时正值北京汛期,能保证赛期的防汛安全,它们应该功不可没。

由于时间仓促,我们没有找到专业人士带领我们参观并进行讲解,但拿着《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系及雨洪利用系统研究、设计与规范》按图索骥,仔细观察中,还是发现了不少细节的奥秘,比如在中轴大道的两侧,各设置了一条透水性雨洪集水沟,以便能够更好的收集雨水;公园内的绿地部分均比周围的路面或广场下凹50~100毫米,路面和广场的雨水可经过绿地入渗或外排;还有一种我们从没见过的雨水渗透井,它可以去除降雨过程中初期较脏的雨水,据说一旦安装,不易损坏,只需定期清掏即可,但是我们寻找到的两三个雨水渗透井,上面已经覆盖了一层落叶和垃圾。如果没有很好的维护和保持,再高级的设施也难发挥其长久功效的。

在这些地面设施的下方,安装有我们看不见的过滤膜、渗滤沟、雨水收集池以及泵站等地下设备,这样组成了一套整体性的公园雨水利用系统,能够将雨水就地过滤、净化、回用,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的洪水可全部蓄积园内,每年可下渗、收集回用雨水150万立方米以上。

下沉花园

下沉花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中轴线东侧,低于地面9米,两侧是大型购物中心和地铁出入口,它独特的风貌与钢结构的“鸟巢”、膜结构的“水立方”的现代风格形成了明显对比,“中国传统元素”在这里体现得更为突出。远远望去,下沉花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一面用红色的钢构支起上百面“响鼓”的红墙,鼓面可敲,鼓内藏灯,白天是鼓晚上是灯,称为礼乐重门。走进下沉花园中心,古木花亭、镂空瓦墙、倒影水池、立瓦铺地等元素,给传统空间注入了新的表达语言,院内种植白玉兰、丁香以及龙爪槐、寿星桃等代表性地方树木,仿佛步入老北京的四合院。

下沉花园低于地面九米,且地下水位较高,所以设计的排水标准很高,为50年一遇排水标准,相应的雨水利用标准也较高,为5年一遇24小时降雨。地上大面积采用透水铺装,雨水下来时通过设置的水平疏水层、竖向疏水层,将雨水引流到两侧的雨水收集沟,然后汇集到达地下的蓄水池,用于灌溉。超过雨洪利用设计标准的雨水,通过排水系统向另一个蓄洪沟暂蓄,减小外排水量及市政排水的压力。下沉花园的绿地部分,低于周边的铺装地表,绿地下的钢筋混凝土底板上设置蓄排水层,滞留在绿地内的雨水可以在其底部及时排走。

人生观的思考篇11

有关调查数据证明。我国当代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大多生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后,改革开放的年代中。他们从父辈那里,从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伟大,正确,因此。他们拥护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能够认识到个人的命运必须要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没有国家就没有自己的小家,他们爱国,大都能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生活态度上,大都能积极主动,开拓进取,相互竞争,希望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有所成就。不少学生在政治上要求进步,入党已成为很多在校学生在政治上的选择。因此,我们不必紧张,应该乐观的对待这一问题。当然“另类现象”的出现已向我们拉响了警钟,部分大学生在思想品德上、心理上,确实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1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1.1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金钱的诱惑是他们只想挣钱而不择手段。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一些人把大学文凭作为出人头地,谋取金钱地位的跳板,学习上缺乏动力,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价值观上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倾向。

1.2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

由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膨胀,导致部分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它们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选择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纯粹的等价交换关系,从利己出发,不关心他人,对集体缺乏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

1.3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

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取决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现象,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不讲精神文明,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甚至打架,斗殴,偷窃,赌博,三陪,个别人还走上抢劫杀人等犯罪道路。

1.4重奢侈轻享乐艰苦奋斗

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中的很多现象,导致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盲目追求奢侈享受,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霍,一掷千金,讲虚荣,摆阔气,穿名牌,互相攀比,不安心学习,不择手段的挣钱,为此,有的人走上堕落犯罪的道路。

1.5思想脆弱,承受能力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涉世不深,思想脆弱,而又跃跃欲试的大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处处争强好胜,自命不凡,一遇挫折就垂头丧气,萎靡不振,丧失斗志。他们不是把困难当作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经历了失败之后,没有勇气正视现实,导致了有些人精神抑郁,心理变态,走向轻生之路。

2出现问题的原因

2.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有促进的一面,如: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竞争机制,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强化竞争拼搏意识,树立求真务实精神,以及维护正当权利的行为,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如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对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把人的价值追求按等价交换原则仅仅归结为具体功用,归结为垂手可得的利益,那就必然使人陷入实用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沼泽,这种物欲横流的价值观最终把人变成金钱的奴隶。

2.2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西方的思想文化艺术、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随之而来西方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个体本位的基础之上的,追求个人成就和个人利益,自由、平等、幸福、正义、责任等是其基本价值观范畴。由于当代大学生还不够成熟,不能理性地、客观地对待西方文化价值观念,断章取义。所以,西方价值观的侵入,一方面唤醒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选择、自我奋斗的观念得到加强,自由、平等、民主意识得到强化。但是一方面也导致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两种文化的碰撞,从而滋生了个人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极端自由主义和极刘己主义等现象的产生。

2.3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

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严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也给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不良影响。如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挥霍国家财产,腐化堕落等现象对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带来种种干扰,在现实面前,理想、信念上产生了困惑的动摇,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意志薄弱者厌恶政治,玩世不恭,游戏人生。

2.4教育体制的不健全

传统的,单调的,僵化的教育手段已不能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缺乏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

3根据以上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对当代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在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社会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和重组,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因此,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人们的头脑就显得尤其的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2学校教育必须适合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加强社会实践,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3.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人生观的思考篇12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提出加强价值观教育问题的背景

1.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学生的头脑,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看待社会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提出了职业教育必须在教育教学中强化价值观教育,人生以及自己的生活,从而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强化价值观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2.学生不仅应该习得知识与技能,更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去武装头脑

现代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一个人所持的价值观,对其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不仅能胜任某项工作,更能帮助学生“多元文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下社会中学会正确判断、选择和行动,理解劳动和生活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这过程中获得作为劳动者尊严和信服感,真正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强化价值观教育,是培育中职学生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统一的需求。

3.学生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结合《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今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我国的国情,认识个人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也必须以这个客观实际为依据,帮助学生理解正确把握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化职校价值观教育,是《哲学与人生》课程培育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求。

二、《哲学与人生》课程加强价值观教育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

1.《哲学与人生》课程

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发挥哲学指导和解决人生问题作用,是中等职业学校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该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2.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本课题中的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指十中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强化价值观教育

以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通过综合发挥职业学校各种德育渠道的作用,借鉴国内外价值观教育的先进经验,创新价值观教育形式,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4.实践研究教学

实践研究是指本课题的基本定位。本课题着重在操作层面,在课堂实践教学中研究《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强化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三、《哲学与人生》课程加强价值观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1.借助南京市职教德育教研平台,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研组育德功能

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构建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强化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方法,提升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2.梳理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下的职业教育《哲学与人生》课程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具有理论的创新性和实践的指导性。

3.以教师为主体的行动研究

基于教育教学一线的实际需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实践工作,能加快教师的专业化进程,提升教育质量。

4.以“教学做合一”为基本理念

吸取先进的价值观教学经验,开发具有职教特色的《哲学与人生》价值观教育案例,能促进教学改革,丰富职教课程体系。

5.《哲学与人生》课程加强价值观教育研究

通过文献法、调研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进行,依托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平台、南京市职教德育教研员为引领,南京市德育中心组成员为指导,在《哲学与人生》课程实践教学中进行行动研究。

四、《哲学与人生》课程加强价值观教育研究的实践探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