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伦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8-30 09:15:37

基因工程伦理论文

基因工程伦理论文篇1

近年来随着商业伦理丑闻事件的频繁曝光,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己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们对此展开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日益涌现。非伦理行为是指违反了广为接受的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现有研究从个体特征(如道德认知发展水平、马基雅维利主义和控制点)、组织特征(如伦理氛围、伦埋文化和行为准则)和伦理事件特征(如道德强度)等兰方面分析了非伦理行为的诱发因素。尽管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人们为什么?会做出非伦理行为"提供了理论阐释,但是对于组织内普遍存在的非伦理行为传染现象研究的还不够充分。

在工作场所,个体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娱入于组织内部社会网络之中,组织成员之间往往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当前工作团队逐渐成为企业的重要组织结构形式的情形下,团队中成员间的人际交流和互动愈加频繁,团队成员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化越来越大。员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大多数处于习俗阶段,他们往往依赖于社会环境的预期做出道德判断。当组织中存在非伦理行为时,个体受其影响化可能参与非伦理行为,从而导致非伦理行为在组织成员间不断传递与扩散,最终导致组织诚信危机。

在现实工作环境中,同事非伦理行为对有些人极具传染效果,但对有些人的影响却非常有限。有些人不仅不会进行效仿,反而可能会揭发同事的非伦涅行为;甚至会对非伦理行为者进行惩罚。因此,同事非伦埋行为的传染效果是因人而异的,但就其原因我们尚不清晰。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个体的身份图式会影响其对社会信息的阐释。组织认同是个体组织成员的身余来定义自我,井将组织利益进行内化一种表现。组织认同促使组织成员做出符合组织利益的央策和行为,如组织公民行为、合作意愿和工作投入。

.......................

1.2论文结构安排

本论文共包含韦个章节,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提出本义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在对企业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总结和综述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并阐述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最后对论文的整体架构进行简要介绍。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通过文献综述为本文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奠定了基础。首先对非伦理行为的概念、测量和诱发因素进行了文献梳埋。接着对组织内非伦理行为传染效应进行了文献梳理和评述,再次对领导监管、组织认同、道德辩解和间接学习等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而切入本文的研究问题。

第三章非伦理行为传染效应莲论背景与研究假设。首先分析组织的非伦理行为传染的主效应,并提出非伦理反级织行为与非伦理亲组织行为在组织传染效应的研究假设。然后,分析两种类型非伦理行为传染过程的情景因素。提出了领导监管和姐织认同对两种非伦理行为传染过程所起的不同调节作用假设。再次,提出两种类型非伦理行为传染效应的中介机制。提出道德辩解和间接学习在非伦理行为传染过程中扮演的中介角色。最后提出非伦理行为传染效应的总体模型,提出了一些被中介的调节效应假设,并着重考察道德辩解和间接学习在同事非伦理行为与领导监管对个体非伦理行为的交互作用中起的中介作用,以及在同事非伦埋行为与组织认同对个体非伦理行为的交互作用中起的中介作用。

第四章研究设计与研究程序。为了更好化检验本文巧提出的研究假设,本章首先对研究方窠进行了巧计。本研究首先通过单问卷的企业问卷调查获得样本一,样本一包括非伦理反组织行为传染和非伦理亲组织行为传染所涉及的变量,通过对样本一获得的数据以对研究假设进行初步验证。然后在不同的企业运用时间间隔问卷调查方法获得样本二和样本王,样本二主要包括非伦理反组织行为传染效应所涉及的变量,样本王主要包括非伦理亲组织行为传染效应所涉及变量。接着介绍了王个样本的样本基本情况、调查程序和测量量表等内容。

.....................

2文献绿述

本章主要是围绕第一章所提出的研究问题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文献回顾与评述,从而厘清本研究与现有研究成果之间的脉络关系。首先通过对非伦理行为的概念内涵、测量和诱发因素等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其次对非伦理行为的传染效应进行了义献综述,然后,对非伦理巧为传染过程可能涉及到的领导披管、绝织认同、道德辩解和间接学习等相关内容进行文献综述。最后对现有研究进行评述,通过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而引入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2.1非理行为文献综述

本小节拟从非伦理行为的概念、测量量表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回顾。

2.1.1非伦理行为概念

伦理道德问题一直都属于哲学领域的研究范畴。近来一些学者将其引入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领域。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是指违反了广为接受的社会道德规范的员工行为。非伦理行为与越轨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不同。从所违反的规范来看,非伦理行为违反的是社会道德规范,而并不一定会违反组织规范。越轨行为和反生产行为则违反的是姐织规范,而非社会道德规范。因此,不是所有的越轨行为或者反生产行为都属于非伦理行为,化不是所有的非伦理行为都属于越轨行为和反生产行为,关键要看它违反的是道德规范还是组织规范。

回顾有关工作场所非化涅行为的研究,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研究者都强调非伦理行为对组织的破坏性特征,例如,破坏机器设备、偷窃公司财务和恶意怠工等。Zahra等人明确指出,职位犯罪就是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侵化公司的犯罪行为。然而,最近有研究者指出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也可能具有功能性效果,例如O型不端行为,建设性越轨和亲社会型违规,特别是Umphress和同事提出的"非伦理亲组织行为"这一概念进一步拓展了非伦理行为的概念内涵。他们将非伦理亲组织行为定义为"员工为了组织利益而违背核心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或行为堆则的行为"。从概念定又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行为虽

然违背了社会道德准则,属于非伦埋行为的范畴,但是为了组织利益而实施的行为,例如为了维护企业生存对消费者隐瞒产品缺陷,通过伪造财务报表或进行商业贿胳帮助企业获得不正当利益。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非伦理亲组织行为与相关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详见表2.1。 2.2组织内非伦理行为传染效应文献综述

2.1非伦理基行为传染效应的主效应

传染本意指的是"病原体从有病的生物体传到别的生物体",引申意义为"通过语言或行动引起他人相同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研究表示,组织员工的工作行为受到领导和同事的王作行为的影响。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美国成年人的道德认知水平大多数都处于习俗阶段,他们关于行为对错的判断容易受到组织重要他人的影响。Brown等(2005)的研究发现伦理型领导会影响下属的道德行为。Mayer等人实证检验了高层管望者的伦里行为通过影响基层管理者的伦理行为进而影响员工的伦理行为。Zey-Ferrell等(1979)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同事的非伦理行为是影响个体非伦理行为的重要因素。

非伦理行为(特别是腐败行为)的传染效应己经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例如,白锐(2010)从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适论出发,分析了腐败行为形成和扩散的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和文化特征。周董(2011)认为腐败就像是一种传染病,因此可以借用传染病流行必须的五个基本环节来考察个人腐败衍变成群体腐败的背后原因。个人腐败是群体腐败的传染源,意志薄弱、贪欲胚盛的个体构成易感人群。谭亚莉等(2011)从也、理社会微观视角出发,探讨了从管理者非伦理行为到集体不道德,最后导致组织腐败的衍变过程。她们认为从管理者非化埋行为到集体不道德的扩散机制实际上就是一种"害群之马"效应,从集体不遁德到组织腐败则是一种"法不责众"过程,而集体腐败向新员工的渗透则是一种"近墨者黑"过程。陈测(2013)对中国官员的腐败行为的研究也发现,腐败存在上行下效的现象,高级官员的腐败对基层干部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

3非伦理行为传染效应研究............31

3.1主效应研究假没............31

3.2调节效应假设............33

3.2.1调节效应模型概述................33

3.2.2领导监管的调节作用............34

4研究设计与研究程序..............49

4.1研究设计..............49

4.2样本一的总体概述...............50

4.2.1研究样本.............50

5非伦理反组织行为传染效应的实证检验...........59

5.1主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实证检验..............59

5.1.1样本一的实证枪验.............59

5.1.2样本二的实证检验..........65

6非伦望亲组织行为传染效应的实证栓验

6.1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实证检验

6.1.1样本一的实证检验

(一)各相关变量巧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最大变异法对非伦理行为传染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所涉及的各变量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

7研究结果与展望

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本文对组织内非伦理行为的传染现象及其边界条件和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澡入的分析,并比较了两种不同类型非伦理行为的传染效应。本章接下来按以下内容依次展开,首先对全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其次介绍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局限和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7.1主要研究结论和讨论

本研究围绕"组织内非伦理行为的传染效应"这一基本研究命题,通过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并在企业中收集了王个样本数据,最后运用SPSS20.0和AMOS17.0等数理统计工具对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采用了多种实证方法对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证检验,本文回答了四个具体的研究问题:非伦埋行为是否会在组织内进行传染非伦理行为的I染过程在不同领导监管和组织认同情境下是否会发生变化非伦理行为传染过程的内在机理是什么不同类型的非伦理行为传染效应是否具有差异性?我们将研究结果汇总在表7.1中,具体结论如下:

基因工程伦理论文篇2

随着企业界、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的诸多伦理道德事件曝光,中西方学者开始对企业伦理问题进行广泛关注。据研究统计,世界前500强中90%的企业制定了伦理守则,30%-40%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伦理强化培训。国内学者认为开展企业伦理学教育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培养既有社会责任感又有卓越才能的企业领导人的内在需要。我国对于企业伦理学教学的学科体系还不成熟,没有进行很好的吸收同化作用,制约了德行经济实践的展开。因此,加强对该门学科的中外研究与对话,形成一套适合我国企业伦理学教育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要。

一、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以及课程设置的特点

一个好的企业伦理学教育需要教师把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和课程设置特点,让学生在知识层面、技术层面以及价值观层面进行完善。

1、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中外学者对企业伦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做了大量研究:对企业伦理学的研究背景及内容的分析,企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学科的构建等问题的阐述,以及对企业伦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热点等进行了大胆的推断和讨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中的科技创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五过程,用经济学和企业伦理学的角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论证经济活动的价值及其合理性,使学科理论不断完善。经济学家们对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他们对斯密难题中经济与道德的矛盾展开研究,形成了各种观点。

2、课程设置的特点

中外对MBA的企业伦理教学使用频率较高的教材有:徐大建的《企业伦理学》、徐金发的《企业伦理学》、约瑟夫・W・韦斯在《商业伦理――利益相关者分析与问题管理方法》、(美)O・C・费雷尔、约翰・弗雷德里克和琳达・费雷尔的《商业伦理》。这四本教材基本采用了“4+X”模式。即每本教材的内容都包涵了四部分基本内容: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企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伦理决策。“X”是指每本教材自己所具有的特色:国内的企业伦理学主要突出企业管理中的信息、知识与公平竞争,国内外的伦理学比较,以及跨国经营中的伦理问题,主要采用“理论+案例”的模式。而国外的企业伦理学的特点在于更注重全球环境中与利益相关者之间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全球范围内用案例的形式讨论伦理决策等经济大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采用“案例+伦理+案例”的教学方式。

二、国外几所著名商学院的《企业伦理学》教学模式选择

1993年,美国90%以上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了企业伦理学,与此同时,商业伦理学扩展到整个西方,并兴起一股商业伦理热,欧洲还建立了欧洲企业伦理网络(简称EBEN)。1995年,国外商业伦理研究机构达到300多个,刊物14种,教材、专著1000多部。在国外,企业伦理学教学体系比较完善的高校有哈佛商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以及沃顿商学院等。

哈佛商学院主要对学生开设与伦理、道德和责任直接相关的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其他案例之中。同时,教师与工商界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很好地把握当前工商业活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趋势,不断地修订已有的案例。从现实案例中培养“经济人”与“道德人”有机统一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才。

斯隆管理学院主要采用理论教学、讨论以及通过故事教学来讨论“历史、环境与伦理”问题。教学大纲由经典短片小说,游戏,精选的电影以及其他方式组成。主要内容包括领导与权力、企业社会责任、伦理标准的应用、科学伦理关系问题等。通过对不同的职业与民族文化进行讨论,指导学生培养企业伦理观和德行领导方式。

沃顿商学院主要以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法律研究融入“伦理与责任教育”中,从而解释商业伦理现象。教师往往在课程中设计伦理冲突,并为这些冲突设计出导致企业成功或失败的合理框架。学生通过参与不同模块来对企业管理和企业伦理进行批判性的评价,从而提高个人或整个团队的鉴别能力与分析能力,锻炼和开发学生对企业伦理评价视角。

三、对我国MBA企业伦理学教育的展望

国外高校和大量企业伦理专业的学者对企业伦理学教育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这对我国的企业伦理学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我国在该学科的教学中应注重教育对象的把握,交叉运用多门学科来设置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在宏观环境下协调微观经济中经济与伦理的关系,开发学生的道德情操,为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培养既有社会责任感又有卓越才能的企业领导人。

1、教育群体的选择

由于MBA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对自己的需求有清晰的定位,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获取并有效筛选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他们深刻体会企业伦理道德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对社会企业发展的潜规则拥有自己的看法,能对企业的现实问题提出自己初步的解决措施。在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前提下,他们主动来高校学习,这意味着他们对企业的行为以及自己在工作中的决策是否符合道德标准非常关注。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张增田认为,对于MBA学生进行企业伦理学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因此对MBA学生进行伦理决策能力和伦理领导能力的培养,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2、基础理论知识的把握

企业伦理课程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内容,只有在正确的纲要指导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在企业决策中恰当处理伦理问题,对伦理道德水平进行创新。因此企业伦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关注伦理学相关背景及理论基础、企业利益相关者基础知识、伦理判断原则、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决策方法与工具等、及全球环境中的事务等等。

教师需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综合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将中外著名学者的观点进行整合,依据中外宏观社会环境,给MBA学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发展趋势,同时布置理论和案例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让学生认识伦理问题的重要性,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3、以案例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通过中外研究发现,国外采用的“案例+伦理+案例”的教学方法正适合我国MBA学生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对伦理基础的整体把握之前,有一定的实际案例操作的基础,因此他们会采用一定的出发点来考察问题,这样会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并运用于案例的实际操作中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把握现实问题的主动性,与MBA学生的教学需要相吻合。因此,对MBA企业伦理学教学主要采用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此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企业运作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或激励他们针对现代企业中普遍遇到的伦理的热点问题采用故事讨论、道德讨论等方式进行研究,并就其核心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畅所欲言,在业务中掌握企业伦理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了解他人对企业伦理与社会价值的见解,丰富自己的道德观。

教师还应采用管理咨询研究或与公司进行项目合作为实践应用为辅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寻找合作公司进行实习、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管理咨询项目、鼓励学生与企业进行伦理项目合作,或者鼓励学生争取在机构中就伦理道德问题申请资金支持,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培养伦理选择能力、伦理判断力、伦理推理能力以及伦理评价能力,并增强对现实伦理问题的敏感性,主动出击,防患于未然,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将学生引入讨论的重点中来,并最终作出点评。

4、协调经济与伦理的关系

企业处理各种关系,无论就其表面还是其本质来看,都是在扮演特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而满足相应的角色期望。因此,在关注企业活动领域内各种复杂关系的同时,企业伦理学还得思考和辨析企业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包括企业所有者、客户、员工、供应商、媒体、消费者、法院、政府、竞争对手、公众、社会等。分析企业应该何时、何地、在什么情况下进行何种伦理决策,为企业今后的伦理问题提供伦理判断原则。

5、道德情操的开发

一旦企业中的领导者实行德行领导,正直廉洁、关心下属成长、遵守社会规范和仁厚诚挚,那么这种领导方式将很明显地提高下属的满意度、下属对领导者的忠诚尽责及敬业度并且产生利他行为等效果。因此,MBA学生应该培养伦理道德能力:知晓如何以一种公开的伦理方式行事,对下属起模范带头作用;知晓如何在组织内有效地设立预警机制和伦理热线;知晓如何为员工建立切实可行的伦理准则;知晓如何开展有效的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培训;能够设立奖惩制度使员工遵从伦理规范;知晓如何有效地向下属灌输商业伦理价值观;认识到管理者在企业中的伦理责任,和对企业及员工伦理的影响,并有意识地进行伦理领导。在今后做一个“经济人”和“道德人”有机统一的德行领导者。

五、结论

根据罗宾斯等人的观点,管理其实就是用“正确的方法”来“做正确的事”,企业伦理学就是聚焦于企业如何来做“正确的事”,从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发展角度出发,进行价值观的思考、利益取舍的考虑,与利益相关者相互达成一致,最终达到利益平衡。

MBA学生的企业伦理学的教学就是要让MBA学生掌握企业伦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道德职业规范,从而培养自身的伦理意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使他们形成从企业伦理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行为习惯;能够正确判断复杂情境中的应然关系,及时响应,以便在工作过程中按伦理行事;正确处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维护各方利益,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背景下采取合适的伦理决策;协调经济与伦理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使他们在遭遇或面对伦理困境和道德悖论时,能够运用伦理价值和原则提出富有创见的应对方案和措施,体现企业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注:本文研究受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中外MBA教育比较研究中心2009年度招标课题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欧平、周祖成:全国MBA企业伦理学教学研讨会综述[J].伦理学研究,2008(1).

[2] 张志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9(1).

[3] 戚安邦、徐国振、姜卉、李静:中国MBA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评价方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1).

[4] 乔佳义:哈佛商学院MBA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6(4).

[5] 徐荃、甘全球:美国著名商学院MBA课程设置特点及其启示――以哈佛、沃顿与斯隆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2).

基因工程伦理论文篇3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工程伦理学,开创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迄今为止,美国工程伦理学在 理论框架的完善性和实践应用的有效性两方面均居于工程伦理学科的领先地位。美国工程伦 理学系统的理论框架是该学科独立性和成熟性的主要标志,它以增强工程职业的道德自主能 力为主要目标,针对工程伦理决策问题,依据西方伦理学基本理论、道德经验和法律体系所公 认的伦理原则进行理解和分析,并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形成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系。 相应地,美国工程伦理学在实践应用方面也非常有效,主要体现为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完善和 工程领域中伦理问题的有效解决。那么,为什么工程伦理学首先产生于美国,而不是在其他国 家?为什么工程伦理学在美国得以全面发展?美国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哪些方面对工程伦理学 科的确立和工程伦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 的工程伦理理论体系建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确立以及制定和推行工程伦理规范具有很大的 启发意义。本文试从一种社会学的视角来具体分析美国工程伦理学赖以确立和发展的文化历 史和社会认识背景。

一、 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承

1. 专家治国思想的延续

专家治国论(technocracy),来自于希腊文techne(技术)和kratos(权力),这一概念表示要建 立技术专家的政治,其特点是不以某一阶级的“私利”作为基础,而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基础来 管理社会,技术专家成为管理者[1]。专家治国思想在柏拉图时代就已经产生,柏拉 图认为,哲学家是最具理性和智慧的人,应该成为统治者,武士勇敢应成为管理者,而劳动者则 处于最低的生产者的地位。这种专家治国思想在此后的西方思想传承中逐渐明晰,并不断完 善。英国哲学家F.培根在他的《新大西岛》中阐述了技术活动兴旺发达、技术专家治国治民 的思想。圣西门则明确提出“专家治国论”思想。他认为,过去的社会是军事社会,其中主要 的人物是牧师、武士和封建主;而将来的社会则是一个工业社会,它是以有条理、有系统的方 式把技术知识应用于社会事务,所以治理新社会的将是生产者-工程师和企业家这些时代 的新秀们[2]。

工程领域专家治国思想的先驱是前苏联工程师、技术哲学的奠基人之一恩格迈尔,他的专家 治国思想与北美的专家治国运动相呼应,并在实践中为该运动搜罗人才。该运动的宗旨是:应 该根据技术原理改造和管理商业企业和社会。但是在美国的商业和工程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 对立[3]。因此,工程界要追求自身的独立,寻求政治上的地位,并明确表示工程理 想。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专家治国运动以一股明确的政治势力出现的计划落空了。但 是作为一种普遍的启示,专家治国思想将继续对全世界的政治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一次又一次 地尝试用管理能力和效率来取代或左或右的意识形态。在专家治国思想中孕育的工程理想也 在随后出现的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关注中延续下去。比如,曼泰尔(Mantell)在其工程伦理著作 《工程中的伦理与专业主义》(1964)中明确提出用工程方法解决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伦理 问题。曼泰尔认为,将调整了的工程方法应用于解决个体伦理问题将有助于扩大工程职业的 应用领域,使其能对更广义社会问题的解决施加更大的影响[4]。这种思想在美国工 程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确立后的著作中,没有体现得这么明显,但是,一直以来美国工程伦理 学对专业主义与伦理之间关系的强调就是对这种思想的隐含性继承。

2. 职业伦理传统的发展

何谓职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之所以成为职业,主要在于它是建立在严格的伦理规范之上,恰 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之于医学职业一般。因为唯有专业人员认同并接受专业伦理规范,他们才 会自我约束和正当地行使社会赋予他们的自治的权利,并履行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义务。最早 的职业伦理规范除了医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之外,还有对建筑师责任的规定,它最早出现于汉 穆拉比法典中:如果一位建造者为他人盖了一个房子但是没做好,那房子塌了并导致房主死亡 ,那么建造者应该被处死[5]。总之,一些古老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都有着 固定的行规,这些行规规定了职业所要担负的责任,有些比较简单,有些相对复杂。现代职业 也承袭了传统职业的一些要求,一些新兴职业,如律师、工程师等也与之类比,公开颁布一些 职业上的具体行为准则。

现代西方职业观念的确立,更主要是来自近代宗教对职业观念的发展。16世纪路德的宗教改 革,使人们对职业观念的认识发生了一些改变。同天主教的态度相比,宗教改革本身的后果是 ,有组织地从事一项职业的世俗劳动越来越受到道德重视和教会许可。而发端于加尔文教的 英国清教徒为职业观提供了最融贯系统的宗教依据。在他们看来,职业是上帝向人颁发的命 令,要他为神圣荣耀而劳动。他们认为正规的职业乃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一种职业是 否有用,也就是能否博得上帝的青睐,主要的衡量尺度是道德标准,换句话说,必须根据它为社 会所提供的财富的多寡来衡量。不过,另一条而且是最重要的标准乃是私人获利的程度。因 为,当财富意味着人履行其职业责任,则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和必须的。 ”[6]宗教“入世苦行”为世俗职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背景,即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 观念,因此,在西方社会,对伦理的重视成为职业的一种内在要求。

3. 现代西方文化价值的渗透

每一种人类文化形态都具有标志其某些种类的社会活动的一组文化价值、一组道德偏好,现 代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深深扎根于美国社会。这些价值不是官方的,甚至也不是经过正 式整理的,它们只是作为许多试图发现这些价值的学者与精神领袖的一致意见而提供出来。 这些价值对于现代西方社会中的科学与其他基本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它们也是工程伦理 学得以确立和发展的价值基础。借用美国科学社会学家伯纳德巴伯对影响科学发展的 现代西方五种核心文化价值的总结,可以说明它们对于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意义所在。

首先,是合理性价值。所谓合理性价值,是指对于遍及社会之广阔领域的科学实践给予道德上 、情感上、“建制化的”支持。这种支持在于它为试图把所有的人类存在现象都变成更一致 、更有序和更概括化的理解形式的尝试提供关键性途径。这种合理性价值更多地构成了美国 社会的基础。第二,“功利主义”也是现代世界重要的文化价值。功利主义价值是指现代人 的主要兴趣在于这个世界和这个自然界的事物。这种对于世俗活动的兴趣已经几乎变成完全 自主性的。第三,是普遍主义价值,它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寻找生活中的职业,以实现他 们的价值。第四,是个人主义文化价值,在这里,个人主义文化价值指的是受个人良心而不是 受有组织的权威的驱使这一道德偏好。这种自由主义信念认为,为所有以自己的良心行事的 行为寻找契机是我们的责任。第五,“进步”与社会改善主义价值,它认为,积极的合理性能 够并且应该改善人在这个世界中的许多境况。与此相伴随的是相信并赞同这个世界的“进步 ”,它是以一种积累的方式在进化[7]73。

这五种促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文化价值不是唯一产生于西方,也不是只作用于美国社会。同时 ,即使在同一个社会中,这五种文化价值之间有时也会产生冲突,比如,普遍主义价值与功利主 义价值之间、合理性价值与社会改善主义价值之间以及个人主义文化价值与普遍主义价值之 间都会存在一些不协调之处。但是,这五种文化价值在美国社会中的比较合理的组合,对于工 程伦理思想的传承和工程伦理学科的确立提供了比较坚实的文化基础。当然,仅靠这五种文 化价值并不会实质性地确立工程伦理学科,它还需要比较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的积极 支持。

二、 技术社会背景的支持

美国是世界上技术与工程发展比较先进和完善的发达国家之一。因此,美国社会也是最早应 对技术与工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国家之一。这些问题最初表现为工程专业人员与客户、工 程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冲突;随着技术工程能力的增强和工程应用范围的扩大,工程在造福社 会的同时,频繁的工程事故更是带来很多困扰。工程灾难一度成为美国工程伦理学关注的主 要问题。在对这些冲突、事故和灾难的切身体验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美国社会群体的工程 伦理意识不断增强。各种社会组织和工程团体积极投身于工程伦理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并在 大学工程教育中引入伦理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工程伦理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和对工程主要参 与者的伦理意识的培养与技能方面的训练。

1. 政府与企业的基金支持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和人文基金(NEH)较早地开始支持大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及其相关研 究。美国学者R.Baum承担了由NSF和NEH资助的“哲学与工程伦理”1978—1980年间的国家项 目,开始奠定了工程伦理学作为涉及哲学、工程学、社会科学、法律和管理科学的“跨学科 性学科”地位的基础。1990年,美国学者R.霍兰德和N.斯迪奈克对1976—1987年间NSF资助的 与工程伦理相关的研究课题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课题具体研究领域有[8]:① 科学与工程的道德方面;②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社会化问题;③科学与技术新发展的伦理学意义 ;④社会如何影响科学与工程的实施;⑤与技术的社会应用有关的问题。1992年NSF曾资助过 两项工程伦理研究[9]-“将伦理案例研究引入大学工程必修课程中”和“讲授 工程伦理:案例研究方法”。政府基金对工程伦理学研究的支持从制度上肯定了工程伦理学 研究的意义,对推动工程伦理教学与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带动了其他社 会力量对工程伦理研究的重视和给予更多的投入。

大企业或企业联盟通常垄断某种行业,或者与某些行业的关系密切,企业、行业或职业在具体 的工程实践中有时难以划分清楚。因此,工程伦理问题很早就被美国各种工程企业和行业所 关注。例如,作为一种行业协会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其建立之初,就意识到了 设立行业伦理规范的重要性,并且该协会非常重视对工程伦理相关问题的基础研究。它设立 基金,表彰在工程伦理实践和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创办《IEEE技术与社会》等刊物, 并资助出版了大量相关的学术著作。美国化学委员会(原为化学品制造商协会)[10] 设立“超级基金”来支持对由于化学工业污染所造成的工程伦理问题的处理和研究。此类 来自大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基金支持更强调对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的研究,但是为了使具体策 略更加强有力,也要求对工程伦理一般性问题的深入研究,比如将工程伦理置于技术与社会 的更为普遍和广泛的背景来考察等。

2. 工程协会的自觉发展

在美国,各种专业工程协会负责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它们代表了工程师对指导其专业活动的 标准的共同看法。尽管这些专业伦理规范有时并没有给出处理具体伦理问题的明确答案,但 它们毕竟提供了指导原则。此外,为了使伦理规范更适合于工程实践,工程协会还要就工程伦 理规范和原则进行有组织的专门研究,而制定和采用伦理规范已经成为工程协会章程的一个 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因此几乎所有美国工程协会或学会在其章程中都包含了伦理规范的要 求。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一直要求:凡欲通过认证 的工程教育计划,都必须包括伦理教育的内容。从1996年开始,美国注册工程师们的“工程基 础”考试也包括工程伦理科目的内容。这使最初的工程协会的伦理规范只适用于其成员的目 的得以扩展。

3. 大学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完善

美国工程伦理方面的专家学者以不同学科背景共同参与到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当中,他 们包括:工程背景的教授、哲学和人文学科背景的教授、社会科学背景的教授等。较早介入 工程伦理研究的人文学者包括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们应用哲学伦理学的框架来研究工程实 践中的具体伦理问题,应用历史方法来考察工程知识、工程职业的历史,以及它们与工程伦 理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的关系。这些工程师—人文学者团队共同参与美国国家工程伦理计划, 合作著书立说,讲授团队教学课程并为工程师和人文学者听众作演讲。

目前看来,美国几乎所有工科院校的哲学(伦理学)教授都是工程伦理学或相关课程的教学和 研究者,因此其研究成果数量可观。在美国,工程伦理学著作出版数量之多、更新频率之 快,是其他国家工程伦理研究学者们无法与之比肩的。这些出版物既是研究专著,同时也是 工程伦理学课程教材,一些著名的美国工程伦理学专著和教材在世界范围内通用,并经多次 重印和再版。目前那些著名的工程伦理学教材已有日文、韩文和中文等多种译本。这些教材 ,以不同的视角和侧重,以案例为核心,展现了美国工程伦理学关注的问题、分析的理论框 架、研究方法和策略等。此外,对工程伦理研究与教学方法的重视,也是美国工程伦理学得 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美国工科院校的伦理学教授们普遍认为,在伦理教育中,采用课堂 讲授的形式提出伦理问题是有必要的,但这对于学生们获得解决伦理问题的经验还很不够。 他们认为,将工程设计经验与伦理经验相结合是比较可取的教学方法。伦理问题与设计问题 的相似之处在于,它虽然没有唯一正确解,但有些解显然更合理。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针对 具体的工程设计案例,运用问题求解技术和方法,帮助学生识别和处理伦理问题,并着力提高 他们的道德认识能力。

三、 公众对科技认识水平的提高

对一个社会总体科技认识水平高低的评价,主要来自对公众两方面素质的考察:①对于科学 技术的概念、原理与方法的认知和应用能力;②对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全面反思能力。前者主 要通过科学普及和专业的科学教育来实现,后者主要是人文学科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常识 中通常将前者称为科学技术的继承者,后者被称为科学技术的批判者。在科学技术教育分科 比较严重的社会和发展阶段,对二者之间区分的强调通常会导致两种文化的割裂(科学文化 与人文文化)。在西方社会这种割裂被比较早地认识到,他们发现这种割裂所造成的危害是 巨大的。那么如何弥补这种割裂呢?

在西方社会中首先由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士来承担这项任务,其中科学家作为最初的 主导力量,他们主要以行动来抵制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后来,更多的科技实践者和科技政策制 定者参与到沟通两种文化的进程中,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学者开始以建设性的视 角,以一种更加理论化的形式对科学技术进行多方面的考察,现在将此类研究通称为科学技 术与社会研究或科学技术论(STS)。这一研究群体中包括科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政 治学家、管理学家等等,目前科学家与社会学家的合作,成为STS研究与教育的中间力量。S TS研究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深层关系,试图从社会视角探讨科学技术的本质;同时STS 研究在职业伦理和技术评估实践中也被广泛应用。随着工程和技术社会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 ,对技术和工程的社会研究被更广泛的研究者们所重视。这些共同努力的成果之一就是奠定 了美国工程伦理学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促进了整个文化和社会领域(公众)对于科学技术专 业人员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视。伴随美国工程伦理学发展的认识基础体现在STS的三个主要研 究阶段。

1. STS经典研究: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揭示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反对科学的倾向(如一些人文学者的反科 学思想和纳粹德国的反科学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科学与社会”研究以及知识社会学 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其1938年出版的《十七世纪 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为标志,开创了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其间虽有中断, 但是默顿对于科学社会学问题一直投以极大热情,他的学生B.巴伯1952年出版了《科学与社 会秩序》一书,在默顿科学社会学思想和框架基础上,将科学社会学系统化,为其成为一个社 会学的分支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科学社会学按照默顿开创的问题集合和框架体系 得以稳步发展,这一学派通常被称为科学社会学的默顿学派,它成为美国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主 流。默顿强调对科学的精神特质和社会规范的研究,他提出,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包括:普遍 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态度[11]。科学的社会规范主要是指社会 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结构为科学发展所提供的外部条件和氛围。默顿学派对于科学奖励系统和 科学共同体内在约束机制的研究,为包括工程伦理学在内的职业伦理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

2. STS应用研究:职业伦理与技术评估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典STS研究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其研究的核心是科学的社会结构问题。 他们通过科学奖励系统,揭示科学的社会运行机制;利用人际关系测量技术,对科学共同体成 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其他社会互动的情况进行调查,从而深入细致地刻画了科学的社会 结构,同时,他们还把这方面的研究与科学增长联系起来。总之,在这一阶段,STS研究的主流 是把科学视为一种社会亚系统,分析它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整个社会的关系[7]312。 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也强化了STS的应用研究,即职业伦理与技术评估实践方面的研究。

职业伦理研究在已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稳步发展,技术评估作为一种对技术理解和控制的 新概念被提出。技术评估(TA),是对一种技术过程、物质、项目或方法所产生影响的多学 科评价。其目的在于揭示和预测一些农业、生物、化学、电子产业或医药技术的后果和风 险,从而为制定与之相关的公共政策提供一种合理的基础。技术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该 项技术的社会、伦理和环境影响的评价[12]。职业伦理观念、商业的社会责任运动 与美国政府对技术评估实践的重视,共同强化了工程职业控制技术应用的社会责任。

3. STS理论研究:社会建构论及其他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科学社会学中的爱丁堡学派异军突起。该学派宣称,他们抛弃经典科 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他们主要分析各种社会因素对科学思想或概念之形成和演变的影响。 他们主要采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深入到科学研究的重地(实验室),通过观察科学家来了解科学 家制造知识的过程。这种对科学知识的微观研究,试图提出一种关于科学知识社会生产的普 遍解释,这种研究思路,被称为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或科学技术论(STS)。科学技术论的目 标是“提供有关科学的一种社会科学的解释”,它所“专注研究的是自然科学各学科所生产 的、被认为是被证明了的知识的社会过程”[13]。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集中研究有成 就或典型的历史和现实中的科学案例,其研究成果增强了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理解 。

这种研究思路,被认为是对默顿科学社会学研究传统的反叛,他们揭示了在科学神圣外衣保 护下,科学知识生产中的一些不为公众所知的内幕。对这些内幕的揭示似乎是削弱了人们对 科学和科学家的信任,但是,这种社会建构思想也强化了外部社会因素控制科学的观念。将 科学的局内人与局外人联系起来,使局外人了解科学和参与科学研究评价成为可能。在这里, 对于外部社会因素的理解范围更广了,它超出了单纯的科学技术共同体,还包括更大范围的 与科学技术利益相关的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控制科学技术的能力和范围在扩大,因此,传统 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职业群体的精神特质和伦理规范要受到更为一般性的审查。传统工程伦理 学研究的目标设定、问题指向和理论方法都要进行一些根本性的改变。这对于美国工程伦理 学自身的改进和应用范围的扩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 结语

工程伦理学产生于美国,有其深厚的文化思想渊源、社会背景支持和认识基础保障。这些外 部因素的协调与共生,促使美国工程伦理学在目标设定、问题选择、理论建构和方法体系方 面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在目标设定上,将工程师和工程协会视为工程伦理的主体,以培 养工程职业和从业人员处理工程中复杂道德问题的能力为工程伦理的主要目标。因此,它所 关注的工程伦理问题主要是工程职业的伦理建设和工程师的伦理责任等。它对此类问题的解 决主要依靠已有的西方伦理价值规范、法律和宗教经验以及专业标准的规定。此外,美国工 程伦理学以问题为核心,全面吸收STS研究成果,采用适合于问题解决的多种研究方法,包括伦 理的、工程的和社会科学的各种方法来解决工程伦理问题。

历史文化与社会和认识背景的差异是导致观念差异的基础,历史无法重写,但是带有不同历 史印迹的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不可避免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是现代社会的主流 话语和实践行为,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类似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彼此借 鉴对方已有的理论与方法。从伦理维度来探讨和解决一些棘手的工程问题也是现代社会多种 文化碰撞和交流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参与到与此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过程,是我们不 能回避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万长松. 俄罗斯技术哲学研究[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 4:48.

[2]陈凡,张明国. 解析技术[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62.

[3]卡尔米切姆. 技术哲学概论[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8.

[4]Mantell M I. Ethics and professionalism in engineering[M ].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1964:ⅶ.

[5]Martin M W, Schinzinger R. Ethics in engineering[M]. Ne w York: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5:101.

[6]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北京:三联书店,1987.

[7]巴伯 B. 科学与社会秩序[M]. 北京:三联书店, 1991.

[8]李世新. 工程伦理学及其若干主要问题的研究[D]. 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32-34.

[9]哈里斯 C E,普里查德 M S,雷宾斯 M J. 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 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311.

[10]牛顿 L H,迪林汉姆 C K. 分水岭:环境伦理学的10个案例[M]. 吴 晓东,翁端,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80-83.

基因工程伦理论文篇4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工程伦理学,开创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迄今为止,美国工程伦理学在 理论框架的完善性和实践应用的有效性两方面均居于工程伦理学科的领先地位。美国工程伦 理学系统的理论框架是该学科独立性和成熟性的主要标志,它以增强工程职业的道德自主能 力为主要目标,针对工程伦理决策问题,依据西方伦理学基本理论、道德经验和法律体系所公 认的伦理原则进行理解和分析,并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形成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系。 相应地,美国工程伦理学在实践应用方面也非常有效,主要体现为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完善和 工程领域中伦理问题的有效解决。那么,为什么工程伦理学首先产生于美国,而不是在其他国 家?为什么工程伦理学在美国得以全面发展?美国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哪些方面对工程伦理学 科的确立和工程伦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 的工程伦理理论体系建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确立以及制定和推行工程伦理规范具有很大的 启发意义。本文试从一种社会学的视角来具体分析美国工程伦理学赖以确立和发展的文化历 史和社会认识背景。

一、 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承

1. 专家治国思想的延续

专家治国论(technocracy),来自于希腊文techne(技术)和kratos(权力),这一概念表示要建 立技术专家的政治,其特点是不以某一阶级的“私利”作为基础,而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基础来 管理社会,技术专家成为管理者[1]。专家治国思想在柏拉图时代就已经产生,柏拉 图认为,哲学家是最具理性和智慧的人,应该成为统治者,武士勇敢应成为管理者,而劳动者则 处于最低的生产者的地位。这种专家治国思想在此后的西方思想传承中逐渐明晰,并不断完 善。英国哲学家f.培根在他的《新大西岛》中阐述了技术活动兴旺发达、技术专家治国治民 的思想。圣西门则明确提出“专家治国论”思想。他认为,过去的社会是会,其中主要 的人物是牧师、武士和封建主;而将来的社会则是一个工业社会,它是以有条理、有系统的方 式把技术知识应用于社会事务,所以治理新社会的将是生产者-工程师和企业家这些时代 的新秀们[2]。

工程领域专家治国思想的先驱是前苏联工程师、技术哲学的奠基人之一恩格迈尔,他的专家 治国思想与北美的专家治国运动相呼应,并在实践中为该运动搜罗人才。该运动的宗旨是:应 该根据技术原理改造和管理商业企业和社会。但是在美国的商业和工程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 对立[3]。因此,工程界要追求自身的独立,寻求政治上的地位,并明确表示工程理 想。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专家治国运动以一股明确的政治势力出现的计划落空了。但 是作为一种普遍的启示,专家治国思想将继续对全世界的政治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一次又一次 地尝试用管理能力和效率来取代或左或右的意识形态。在专家治国思想中孕育的工程理想也 在随后出现的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关注中延续下去。比如,曼泰尔(mantell)在其工程伦理著作 《工程中的伦理与专业主义》(1964)中明确提出用工程方法解决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伦理 问题。曼泰尔认为,将调整了的工程方法应用于解决个体伦理问题将有助于扩大工程职业的 应用领域,使其能对更广义社会问题的解决施加更大的影响[4]。这种思想在美国工 程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确立后的著作中,没有体现得这么明显,但是,一直以来美国工程伦理 学对专业主义与伦理之间关系的强调就是对这种思想的隐含性继承。

2. 职业伦理传统的发展

何谓职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之所以成为职业,主要在于它是建立在严格的伦理规范之上,恰 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之于医学职业一般。因为唯有专业人员认同并接受专业伦理规范,他们才 会自我约束和正当地行使社会赋予他们的自治的权利,并履行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义务。最早 的职业伦理规范除了医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之外,还有对建筑师责任的规定,它最早出现于汉 穆拉比法典中:如果一位建造者为他人盖了一个房子但是没做好,那房子塌了并导致房主死亡 ,那么建造者应该被处死[5]。总之,一些古老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都有着 固定的行规,这些行规规定了职业所要担负的责任,有些比较简单,有些相对复杂。现代职业 也承袭了传统职业的一些要求,一些新兴职业,如律师、工程师等也与之类比,公开颁布一些 职业上的具体行为准则。

现代西方职业观念的确立,更主要是来自近代宗教对职业观念的发展。16世纪路德的宗教改 革,使人们对职业观念的认识发生了一些改变。同天主教的态度相比,宗教改革本身的后果是 ,有组织地从事一项职业的世俗劳动越来越受到道德重视和教会许可。而发端于加尔文教的 英国清教徒为职业观提供了最融贯系统的宗教依据。在他们看来,职业是上帝向人颁发的命 令,要他为神圣荣耀而劳动。他们认为正规的职业乃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一种职业是 否有用,也就是能否博得上帝的青睐,主要的衡量尺度是道德标准,换句话说,必须根据它为社 会所提供的财富的多寡来衡量。不过,另一条而且是最重要的标准乃是私人获利的程度。因 为,当财富意味着人履行其职业责任,则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和必须的。 ”[6]宗教“入世苦行”为世俗职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背景,即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 观念,因此,在西方社会,对伦理的重视成为职业的一种内在要求。

3. 现代西方文化价值的渗透

每一种人类文化形态都具有标志其某些种类的社会活动的一组文化价值、一组道德偏好,现 代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深深扎根于美国社会。这些价值不是官方的,甚至也不是经过正 式整理的,它们只是作为许多试图发现这些价值的学者与精神领袖的一致意见而提供出来。 这些价值对于现代西方社会中的科学与其他基本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它们也是工程伦理 学得以确立和发展的价值基础。借用美国科学社会学家伯纳?德•巴伯?对影响科学发展的 现代西方五种核心文化价值的总结,可以说明它们对于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意义所在。

首先,是合理性价值。所谓合理性价值,是指对于遍及社会之广阔领域的科学实践给予道德上 、情感上、“建制化的”支持。这种支持在于它为试图把所有的人类存在现象都变成更一致 、更有序和更概括化的理解形式的尝试提供关键性途径。这种合理性价值更多地构成了美国 社会的基础。第二,“功利主义”也是现代世界重要的文化价值。功利主义价值是指现代人 的主要兴趣在于这个世界和这个自然界的事物。这种对于世俗活动的兴趣已经几乎变成完全 自主性的。第三,是普遍主义价值,它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寻找生活中的职业,以实现他 们的价值。第四,是个人主义文化价值,在这里,个人主义文化价值指的是受个人良心而不是 受有组织的权威的驱使这一道德偏好。这种自由主义信念认为,为所有以自己的良心行事的 行为寻找契机是我们的责任。第五,“进步”与社会改善主义价值,它认为,积极的合理性能 够并且应该改善人在这个世界中的许多境况。与此相伴随的是相信并赞同这个世界的“进步 ”,它是以一种积累的方式在进化[7]73?。

这五种促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文化价值不是唯一产生于西方,也不是只作用于美国社会。同时 ,即使在同一个社会中,这五种文化价值之间有时也会产生冲突,比如,普遍主义价值与功利主 义价值之间、合理性价值与社会改善主义价值之间以及个人主义文化价值与普遍主义价值之 间都会存在一些不协调之处。但是,这五种文化价值在美国社会中的比较合理的组合,对于工 程伦理思想的传承和工程伦理学科的确立提供了比较坚实的文化基础。当然,仅靠这五种文 化价值并不会实质性地确立工程伦理学科,它还需要比较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的积极 支持。

二、 技术社会背景的支持

美国是世界上技术与工程发展比较先进和完善的发达国家之一。因此,美国社会也是最早应 对技术与工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国家之一。这些问题最初表现为工程专业人员与客户、工 程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冲突;随着技术工程能力的增强和工程应用范围的扩大,工程在造福社 会的同时,频繁的工程事故更是带来很多困扰。工程灾难一度成为美国工程伦理学关注的主 要问题。在对这些冲突、事故和灾难的切身体验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美国社会群体的工程 伦理意识不断增强。各种社会组织和工程团体积极投身于工程伦理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并在 大学工程教育中引入伦理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工程伦理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和对工程主要参 与者的伦理意识的培养与技能方面的训练。

1. 政府与企业的基金支持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和人文基金(neh)较早地开始支持大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及其相关研 究。美国学者r.baum承担了由nsf和neh资助的“哲学与工程伦理”1978—1980年间的国家项 目,开始奠定了工程伦理学作为涉及哲学、工程学、社会科学、法律和管理科学的“跨学科 性学科”地位的基础。1990年,美国学者r.霍兰德和n.斯迪奈克对1976—1987年间nsf资助的 与工程伦理相关的研究课题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课题具体研究领域有[8]:① 科学与工程的道德方面;②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社会化问题;③科学与技术新发展的伦理学意义 ;④社会如何影响科学与工程的实施;⑤与技术的社会应用有关的问题。1992年nsf曾资助过 两项工程伦理研究[9]-“将伦理案例研究引入大学工程必修课程中”和“讲授 工程伦理:案例研究方法”。政府基金对工程伦理学研究的支持从制度上肯定了工程伦理学 研究的意义,对推动工程伦理教学与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带动了其他社 会力量对工程伦理研究的重视和给予更多的投入。

大企业或企业联盟通常垄断某种行业,或者与某些行业的关系密切,企业、行业或职业在具体 的工程实践中有时难以划分清楚。因此,工程伦理问题很早就被美国各种工程企业和行业所 关注。例如,作为一种行业协会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其建立之初,就意识到了 设立行业伦理规范的重要性,并且该协会非常重视对工程伦理相关问题的基础研究。它设立 基金,表彰在工程伦理实践和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创办《ieee技术与社会》等刊物, 并资助出版了大量相关的学术著作。美国化学委员会(原为化学品制造商协会)[10] 设立“超级基金”来支持对由于化学工业污染所造成的工程伦理问题的处理和研究。此类 来自大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基金支持更强调对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的研究,但是为了使具体策 略更加强有力,也要求对工程伦理一般性问题的深入研究,比如将工程伦理置于技术与社会 的更为普遍和广泛的背景来考察等。

2. 工程协会的自觉发展

在美国,各种专业工程协会负责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它们代表了工程师对指导其专业活动的 标准的共同看法。尽管这些专业伦理规范有时并没有给出处理具体伦理问题的明确答案,但 它们毕竟提供了指导原则。此外,为了使伦理规范更适合于工程实践,工程协会还要就工程伦 理规范和原则进行有组织的专门研究,而制定和采用伦理规范已经成为工程协会章程的一个 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因此几乎所有美国工程协会或学会在其章程中都包含了伦理规范的要 求。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一直要求:凡欲通过认证 的工程教育计划,都必须包括伦理教育的内容。从1996年开始,美国注册工程师们的“工程基 础”考试也包括工程伦理科目的内容。这使最初的工程协会的伦理规范只适用于其成员的目 的得以扩展。

3. 大学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完善

美国工程伦理方面的专家学者以不同学科背景共同参与到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当中,他 们包括:工程背景的教授、哲学和人文学科背景的教授、社会科学背景的教授等。较早介入 工程伦理研究的人文学者包括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们应用哲学伦理学的框架来研究工程实 践中的具体伦理问题,应用历史方法来考察工程知识、工程职业的历史,以及它们与工程伦 理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的关系。这些工程师—人文学者团队共同参与美国国家工程伦理计划, 合作著书立说,讲授团队教学课程并为工程师和人文学者听众作演讲。

目前看来,美国几乎所有工科院校的哲学(伦理学)教授都是工程伦理学或相关课程的教学和 研究者,因此其研究成果数量可观。在美国,工程伦理学著作出版数量之多、更新频率之 快,是其他国家工程伦理研究学者们无法与之比肩的。这些出版物既是研究专著,同时也是 工程伦理学课程教材,一些著名的美国工程伦理学专著和教材在世界范围内通用,并经多次 重印和再版。目前那些著名的工程伦理学教材已有日文、韩文和中文等多种译本。这些教材 ,以不同的视角和侧重,以案例为核心,展现了美国工程伦理学关注的问题、分析的理论框 架、研究方法和策略等。此外,对工程伦理研究与教学方法的重视,也是美国工程伦理学得 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美国工科院校的伦理学教授们普遍认为,在伦理教育中,采用课堂 讲授的形式提出伦理问题是有必要的,但这对于学生们获得解决伦理问题的经验还很不够。 他们认为,将工程设计经验与伦理经验相结合是比较可取的教学方法。伦理问题与设计问题 的相似之处在于,它虽然没有唯一正确解,但有些解显然更合理。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针对 具体的工程设计案例,运用问题求解技术和方法,帮助学生识别和处理伦理问题,并着力提高 他们的道德认识能力。

三、 公众对科技认识水平的提高

对一个社会总体科技认识水平高低的评价,主要来自对公众两方面素质的考察:①对于科学 技术的概念、原理与方法的认知和应用能力;②对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全面反思能力。前者主 要通过科学普及和专业的科学教育来实现,后者主要是人文学科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常识 中通常将前者称为科学技术的继承者,后者被称为科学技术的批判者。在科学技术教育分科 比较严重的社会和发展阶段,对二者之间区分的强调通常会导致两种文化的割裂(科学文化 与人文文化)。在西方社会这种割裂被比较早地认识到,他们发现这种割裂所造成的危害是 巨大的。那么如何弥补这种割裂呢?

在西方社会中首先由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士来承担这项任务,其中科学家作为最初的 主导力量,他们主要以行动来抵制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后来,更多的科技实践者和科技政策制 定者参与到沟通两种文化的进程中,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学者开始以建设性的视 角,以一种更加理论化的形式对科学技术进行多方面的考察,现在将此类研究通称为科学技 术与社会研究或科学技术论(sts)。这一研究群体中包括科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政 治学家、管理学家等等,目前科学家与社会学家的合作,成为sts研究与教育的中间力量。s ts研究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深层关系,试图从社会视角探讨科学技术的本质;同时sts 研究在职业伦理和技术评估实践中也被广泛应用。随着工程和技术社会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 ,对技术和工程的社会研究被更广泛的研究者们所重视。这些共同努力的成果之一就是奠定 了美国工程伦理学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促进了整个文化和社会领域(公众)对于科学技术专 业人员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视。伴随美国工程伦理学发展的认识基础体现在sts的三个主要研 究阶段。

1. sts经典研究: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揭示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反对科学的倾向(如一些人文学者的反科 学思想和纳粹德国的反科学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科学与社会”研究以及知识社会学 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其1938年出版的《十七世纪 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为标志,开创了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其间虽有中断, 但是默顿对于科学社会学问题一直投以极大热情,他的学生b.巴伯1952年出版了《科学与社 会秩序》一书,在默顿科学社会学思想和框架基础上,将科学社会学系统化,为其成为一个社 会学的分支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科学社会学按照默顿开创的问题集合和框架体系 得以稳步发展,这一学派通常被称为科学社会学的默顿学派,它成为美国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主 流。默顿强调对科学的精神特质和社会规范的研究,他提出,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包括:普遍 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态度[11]。科学的社会规范主要是指社会 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结构为科学发展所提供的外部条件和氛围。默顿学派对于科学奖励系统和 科学共同体内在约束机制的研究,为包括工程伦理学在内的职业伦理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

2. sts应用研究:职业伦理与技术评估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典sts研究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其研究的核心是科学的社会结构问题。 他们通过科学奖励系统,揭示科学的社会运行机制;利用人际关系测量技术,对科学共同体成 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其他社会互动的情况进行调查,从而深入细致地刻画了科学的社会 结构,同时,他们还把这方面的研究与科学增长联系起来。总之,在这一阶段,sts研究的主流 是把科学视为一种社会亚系统,分析它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整个社会的关系[7]312?。 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也强化了sts的应用研究,即职业伦理与技术评估实践方面的研究。

职业伦理研究在已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稳步发展,技术评估作为一种对技术理解和控制的 新概念被提出。技术评估(ta),是对一种技术过程、物质、项目或方法所产生影响的多学 科评价。其目的在于揭示和预测一些农业、生物、化学、电子产业或医药技术的后果和风 险,从而为制定与之相关的公共政策提供一种合理的基础。技术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该 项技术的社会、伦理和环境影响的评价[12]。职业伦理观念、商业的社会责任运动 与美国政府对技术评估实践的重视,共同强化了工程职业控制技术应用的社会责任。

3. sts理论研究:社会建构论及其他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科学社会学中的爱丁堡学派异军突起。该学派宣称,他们抛弃经典科 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他们主要分析各种社会因素对科学思想或概念之形成和演变的影响。 他们主要采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深入到科学研究的重地(实验室),通过观察科学家来了解科学 家制造知识的过程。这种对科学知识的微观研究,试图提出一种关于科学知识社会生产的普 遍解释,这种研究思路,被称为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或科学技术论(sts)。科学技术论的目 标是“提供有关科学的一种社会科学的解释”,它所“专注研究的是自然科学各学科所生产 的、被认为是被证明了的知识的社会过程”[13]。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集中研究有成 就或典型的历史和现实中的科学案例,其研究成果增强了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理解 。

这种研究思路,被认为是对默顿科学社会学研究传统的反叛,他们揭示了在科学神圣外衣保 护下,科学知识生产中的一些不为公众所知的内幕。对这些内幕的揭示似乎是削弱了人们对 科学和科学家的信任,但是,这种社会建构思想也强化了外部社会因素控制科学的观念。将 科学的局内人与局外人联系起来,使局外人了解科学和参与科学研究评价成为可能。在这里, 对于外部社会因素的理解范围更广了,它超出了单纯的科学技术共同体,还包括更大范围的 与科学技术利益相关的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控制科学技术的能力和范围在扩大,因此,传统 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职业群体的精神特质和伦理规范要受到更为一般性的审查。传统工程伦理 学研究的目标设定、问题指向和理论方法都要进行一些根本性的改变。这对于美国工程伦理 学自身的改进和应用范围的扩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 结语

工程伦理学产生于美国,有其深厚的文化思想渊源、社会背景支持和认识基础保障。这些外 部因素的协调与共生,促使美国工程伦理学在目标设定、问题选择、理论建构和方法体系方 面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在目标设定上,将工程师和工程协会视为工程伦理的主体,以培 养工程职业和从业人员处理工程中复杂道德问题的能力为工程伦理的主要目标。因此,它所 关注的工程伦理问题主要是工程职业的伦理建设和工程师的伦理责任等。它对此类问题的解 决主要依靠已有的西方伦理价值规范、法律和宗教经验以及专业标准的规定。此外,美国工 程伦理学以问题为核心,全面吸收sts研究成果,采用适合于问题解决的多种研究方法,包括伦 理的、工程的和社会科学的各种方法来解决工程伦理问题。

历史文化与社会和认识背景的差异是导致观念差异的基础,历史无法重写,但是带有不同历 史印迹的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不可避免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是现代社会的主流 话语和实践行为,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类似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彼此借 鉴对方已有的理论与方法。从伦理维度来探讨和解决一些棘手的工程问题也是现代社会多种 文化碰撞和交流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参与到与此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过程,是我们不 能回避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万长松. 俄罗斯技术哲学研究[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 4:48.

?[2]陈凡,张明国. 解析技术[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62.

?[3]卡尔•米切姆. 技术哲学概论[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8.

?[4]mantell m i. ethics and professionalism in engineering[m ].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1964:ⅶ.

?[5]martin m w, schinzinger r. ethics in engineering[m]. ne w york: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5:101.

?[6]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北京:三联书店,1987.

?[7]巴伯 b. 科学与社会秩序[m]. 北京:三联书店, 1991.

?[8]李世新. 工程伦理学及其若干主要问题的研究[d]. 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32-34.

?[9]哈里斯 c e,普里查德 m s,雷宾斯 m j. 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 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311.

?[10]牛顿 l h,迪林汉姆 c k. 分水岭:环境伦理学的10个案例[m]. 吴 晓东,翁端,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80-83.

基因工程伦理论文篇5

2.德国工程伦理教育与美国移民国家不同,德国自身历史悠久社会文化以严谨著称世界,因此其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均与注重工程伦理实践教育及一般工程原则的美式教育不同。德国工程伦理教育关注更多的是对工程技术和工程伦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更加深层次的角度上探讨工程伦理产生和发展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工程伦理教育的原则。德国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除了兼有美国课堂教授团队及学生互动情景式教育外,还重视社会环境对工程师的工程伦理教育和推广,其通过工程技术教育和技术伦理的相互推动来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伦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同时,工程师协会在工程伦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中也是相当重要,以其为主导推进的社会继续教育模式是德国工程伦理教育的一大显著特点。此外,德国工程师协会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主持编写了工程技术评估的指导方针,其中包括了对技术和经济的效益、公众利益、工程安全、环境生态及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内容,并在1991年政府将其作为工程师职业活动规范在全国范围推广。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浙江大学董晓燕以其《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兴起的背景及其发展现状》开启了国内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先河,随后国内各高等院校诸多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的本质、重要性和其在工程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对当代工程建设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国内现代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重大积极意义,尤其是国内工科大学长期以来重理轻文的教育理念,同时认为随着社会成员价值观念选择多元化的转变和多元化社会的形成,工程伦理教育必将不断向前发展。许多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适合于国内工科大学的教学模式和途径进行了研究,王进借鉴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实现模式,提出了适合国内教学的两种教育模式:

一是教师独立授课、有序有层次的系统教学;二是结合学生的横向贯通、深度结合。其第一种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认为工程伦理教育属于新型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传统工程类学科和人文学科均不能对其内容进行完全覆盖,因此必须建立国家统一标准,开设常规化、正规化的工程伦理教育课程;其第二种教育模式的具体形式是通过将工程伦理内容融入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人文素质类公共课程,和结合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生产实践环节植入工程伦理问题。刘建军以建筑类专业为例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下三种教育途径:纳入始业教育教学内容当中、开设工程伦理教育选修课、在专业课基础上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刘绍春还提出了另外两种途径:一是根据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引入工程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对工程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是学校提供条件安排学生到实际工程项目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使其获得工程伦理问题的第一感受,从而更加具体、生动地理解工程伦理教育当中的各个内容,和对其中问题进行切合实际的思考。还有一些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理论内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龙翔根据工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程伦理问题,提出当代工程师应该具备以下三种基本的伦理素质:伦理意识、伦理规范和伦理决策,其中伦理意识是伦理动机和行为的思想基础,伦理规范是伦理判断和去向的标准,伦理决策则是解决工程实际伦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与此相对应的其认为在工科类大学工程伦理教育当中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素质,加强其工程伦理意识、培养其工程伦理规范和提升其工程伦理决策能力。段新明认为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在价值标准上过于模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介此其提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谱系构成:自然伦理、商谈伦理和责任伦理,其中自然伦理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商谈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责任伦理则是指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

基因工程伦理论文篇6

二、工商管理学科商业伦理教学的国外经验

与国内不同,西方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历来比较重视商业伦理教育。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影响下,欧美高校教育者认为,企业应该对顾客、供应商、员工、社区、公众等各种利益相关者负责,培养有责任心的未来企业经营者是工商管理学科的基本目标,因而,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生应该将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以及研究设计等各方面纳入必要的伦理议题。美国的大型企业集团一般都有专门的伦理机构委员会,将商业伦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集中负责处理企业内外部的伦理道德事务,并有详细和规范的伦理道德培训计划。与此对应,欧美高校在课程设置、研究机构和评价机制方面均有比较健全的商业伦理教育体系。统计表明,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90%以上的商学院就都开设了“决策与伦理价值”等商业伦理学课程,西方商业伦理研究机构达到300多个,专业刊物达15种之多,相关教材和专著数千部。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商学院还专门组建了工商伦理系。美国的商业伦理教育以培育学生对工商管理的伦理议题敏感度为目标。未来的管理者事实上并非欠缺伦理精神,而是受传统“经济人”假设影响,往往在商业议题上对伦理问题缺乏认知和麻木不觉。商业伦理教学要帮助工商管理类学生认识到商业和社会需求、人类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对商业的是非曲直有清晰的价值判断,塑造有道德意识和责任心的商业管理人员;其次,在技能层面,提高学生在经济绩效和商业伦理的两难困境中合理进行决策的能力。最后,鼓励工商管理类教师参与商业伦理研究,进而对商业实践伦理水平的提升储备知识力量。美国商业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业伦理教学内容,一方面教授商业伦理学的基础理论,重点使学生认知到商业与伦理的本质联系,剖析市场与企业的伦理学基础;另一方面,讨论具体的商业伦理案例,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伦理决策水平,相关研究者将不断出现的商业丑闻和由于伦理问题引起的商业危机事件编进教材,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此开发学生处理商业伦理问题的技巧。在美国,商业伦理教学是一项倍受重视的系统工程,商业伦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专职教师或企业高级管理者提供的讲座,分组讨论的案例教学,灵活生动的故事,选择典型素材进行视频播放,围绕商业伦理认知而撰写的成长日记,以及走进现场的实践教学。这些方法从理论认知、实践观察、模拟体验、人生成长等各个层面强化学生对商业伦理的认识和学习。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和教育者探索商业伦理的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如采用合作学习法、现场调查法、经历分享法、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法、道德模型运行法等教学方法。在各种商业伦理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方法在美国商学院伦理教育中倍受青睐,该方面有利于借鉴各种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现实情境中塑造德能兼备的商业人才。如麻省理工的斯隆管理学院将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因素介绍到课堂案例的研讨之中,启发学生重点讨论“历史、环境与伦理”等商业伦理问题,提高学生们运用伦理进行商业判断的能力。

三、工商管理学科商业伦理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途径

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认为,知识不具有绝对的客观性、普适性和中立性,基于理性主义、中心主义、实用主义的教学过程事假定教师及其知识的权威性,将学生视为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行动者,而事实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一种重新诠释和创造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创造者和讲授者不可能完全做到客观中立,难以规避其自身的社会背景和特殊价值偏好,因而教师不可能是真理的代言人,也不应被视为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因而知识是动态的开放系统,需要在怀疑和批判中才能真正获得发展。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充分认识到知识的相对性特征以及知识传递和传授中主观诠释、体验的重构意义,这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带来革命性的冲击。工商管理学科的商业伦理教学更是具有强烈后现代主义色彩,需要进行一场基础性的教学模式改革。伦理的传授和传递与相对客观、中立的科学知识的传授截然不同,其价值色彩浓重,而价值和文化的传授不能强迫而只能是被认同,因而在商业伦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性更弱,只能扮演一种辅角色。依照这种理念,未来工商管理学科的商业伦理教学应该尝试探索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路径:其一,师生角色转换,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商业伦理教师在商业知识方面具有丰富的积累,但不表明他同时是一位卓越的商业伦理实践者,因而商业伦理教育要破解教师知识权威的代言人角色,主张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平等群体中的一员,教师只不过是这些平等者接触商业伦理理论与案例的首席解说者和故事讲述者,同时扮演参考者与协调者的角色。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是单方面的传授,而是通过协商对话启迪或提高学生对商业伦理议题的敏感性。其二,回归事件,还原情境,进行体验式教学。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教学的使命是让知识在回归事件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者应对生活事件的智慧与能力,教学本质上是师生基于生活事件的互动与交流。因此,商业伦理教育应该把教学视为“即兴创作”“、情境再现”和“社会交往”体验过程,激发学生身临其境、直面利润与伦理冲突的能力,将商业伦理教学视为关于师生关于伦理议题的一种特殊体验技术。其三,启动自主学习机制,商业伦理教学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建构的自组织过程。商业伦理学科知识需要学生在对商业情境的理解中建构伦理的意义以在两难的管理困境中合理进行决策,这本质上是学生对商业知识和伦理知识的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和综合的过程。这种教学过程的核心是教师提供启发性的故事和案例、情境,教学主要是学生通过自我理解、自主学习,对商业伦理的知识意义进行主动建构。商业伦理教学本质是教师参与的学生在真实性的任务驱动下进行操作性自我学习的过程,在其间,教师提供有关商业和管理目的的价值观冲突,使学生从各种选择困境中获得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创造性增长。

四、我国工商管理学科商业伦理教学改革的政策建议

1.建议各商科院校开设商业伦理方面的必修课程。

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反映在教学环节关键的就是开设什么课程,以及该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扭转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商业伦理教育薄弱的形势,首先要从课程设置上重视商业伦理。统计显示,在被调研的10所港澳台大学中,有7所大学将商业伦理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而且这些课程高达6个学分,在商业院学生课程体系中占有较高比例。加强我国商业伦理教学改革,必须要开设商业伦理课必修课,提高商业伦理在工商管理类学生培养课程中的地位。具体来说,这些课程的内容体系可以十分丰富和多样,如“商业的道德判断”、“管理伦理”、“会计伦理准则”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打造高水平的商业伦理师资队伍。

尽管在后现代教育观看来,教师仅仅是课堂的一个参与者而非权威控制者,但教师对于商业伦理教学效果的影响仍然是第一位的。商业伦理与普通工商管理课程的不同在于,商业伦理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既涉及到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知识,又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商科知识,这就对教师的水平有极高的要求。而目前国内尚没有商业伦理方面的专业师资,兼有商科和伦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很少。只有伦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可能缺乏对商业常识和企业经营的理解而使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只有商科知识背景的教师可能缺乏哲学、伦理学基础而使教学内容专注于表面问题而不能使学生真正接触伦理精神的本质和掌握伦理分析方法。其次,作为跨学科的新兴课程,是商业伦理从业教师付出与收获往往难成正比,无论是在课程申报还是上,商业伦理学都面临严重的困境,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功利主义的导向下,优质的师资力量很少会投入到商业伦理的教学和科研之中。由此,高校需要支持商业伦理科研研究,呼吁有相关基础的各学科学者加入到商业伦理的教学研究行列之中,组建相关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并提供各种资源保障,打造优质的商业伦理师资队伍。

3.创新多样化的商业伦理教学方法。

如前文所述,商业伦理与其他课程的重要不同在于,需要回归到事件之中,让学生作为参与者身临其境进行自我创造。因而商业伦理的教学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经济效用与伦理道德结合,面向商业伦理难题与行动的教学原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放弃原来以自我为主导和权威的讲座式教学方式,创造性地使用辩论、案例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与现场参观等多种教学方法,也可以邀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就伦理困境和教授座谈,与学生互动,启发和传递商业价值观,切实提高学生的伦理决策力。

基因工程伦理论文篇7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5.19

中图分类号:F272.92;C9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5-0085-05

Research on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of Ethical Leadership

ZHANG Xiaofeng1,2, ZHANG Xiaojuan2

(1.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2209;

2.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rickledown effect of ethical leadership based on the social exchange, social learning and regulatory focuses theory. By distinguishing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mechanism of ‘moral person’ and ‘moral manager’, it proposed a parallel path framework to explain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of ethical leadership. At last, this paper concluded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and the limitations and future studies are also discussed finally.

Key words:ethical leadership; trickledown effect; social exchange; social learning; regulatory focuses

现代管理学诞生以来,领导研究范式历经变革,积累的知识日渐庞大,尤其是实证研究范式的推动,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1]。但现有研究多是从领导和员工的配对数据入手,探讨领导特质、风格或行为与员工反应之间的关系,忽略了组织中不同层次领导力的整合效应,缺乏对领导作用过程的全景讨论。事实上,领导力的作用机制与组织的结构形式是分不开的。在一个层级结构中,员工的直接主管既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同时也作为组织更高层级领导的下属身份而存在①。在当前管理学界批评领导研究片段性特征显著、对完整组织管理过程视而不见,呼吁研究直面管理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背景下,关注领导力的作用就不能回避组织中不同层级领导对员工影响的整合效应。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企业伦理道德丑闻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回应,学术界亦加强了对企业领导者道德规范面向所承担责任的探讨,伦理型领导力(Ethical Leadership)成为了领导研究中的热点话题[2]。学者们关注了伦理型领导力的起源、定义、维度与独特性[3,4],构建了伦理型领导力的测量工具[5],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一系列关于伦理型领导力与其前因和结果变量间关系的研究。然而作为一种新出现的领导理论,伦理型领导力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少有研究对组织中不同层级伦理型领导力的整合效应进行探讨,制定组织伦理基调的高层领导如何向整个组织推动其伦理影响力是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却仍旧有待理论研究作出回答。

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解释组织中伦理型领导力自上而下传递的完整过程,研究既是对伦理型领导力影响机制理论探索的拓展,对于管理实践中领导者如何有效引导和管理组织内伦理道德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已有研究回顾

1.1 伦理型领导力

伦理型领导力被定义为“在个人行动以及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同时通过双向沟通、强化以及制定规范等方式向员工推广这些行为”[5]。根据定义,伦理型领导力包含了“道德个w”和“道德管理者”两种面向:首先,伦理型领导者应该是一个具备良好德行品质的“道德个体”,他们诚实、可信、有原则,在个人生活和职场工作中的行为都符合道德规范,对待他人和外部社会始终表现出持续性的关怀与责任感;其次,作为“道德管理者”,伦理型领导通过树立道德角色模范、积极地双向沟通以及对组织奖惩体系的运用来对员工的道德与非道德行为施加影响,而这也正是伦理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真实型领导等其他新领导理论的区别所在。

在辨析伦理型领导力定义的基础上,多位学者对其内涵维度和测量工具进行了探索,其中又以Brown等开发的10题项伦理型领导力量表[2](Ethical Leadership Scale,ELS)应用最为广泛,近十年来以此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取得了广泛进展。在伦理型领导力的前因方面,学者们关注社会距离、绩效压力、人际冲突等情境因素以及宜人性、尽责性、道德推理水平、心理控制源[2]等个人特质因素对伦理型领导力的影响。总体看来,关注伦理型领导力前因的文献数量较少,研究多聚焦在领导者个体层面,缺少从领导者所处组织结构出发系统地探讨伦理型领导力的获得与传递的研究。在作用机制方面,较多研究关注了伦理型领导力对员工的直接影响,发现伦理型领导力与员工伦理行为、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工作投入、组织认同、离职倾向、反生产行为、偏差行为、人际冲突、心理健康、工作压力等一系列员工态度与行为变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6,7]。结合伦理型领导力的定义,“道德个体”和“道德管理者”两种面向的内涵不同,其在组织中发挥作用的路径应有区别,现有伦理型领导力影响机制的研究中尚未对二者进行区分讨论。在伦理型领导力产出相关研究中,组织伦理氛围也得到了较多探讨,学者们或关注伦理型领导力对组织(团队)伦理氛围的塑造,或将组织伦理氛围作为调节(中介)变量探讨伦理型领导力的影响机制[8]。也有研究关注了伦理型领导力在多层级组织中的直瀑式影响,发现中层主管的伦理型领导行为在高层领导影响员工伦理行为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9]。此类研究关注到了伦理型领导力在组织中扩散的现象,然而对于伦理型领导力如何(作用路径)以及为何(动力来源)在组织中自上而下传递并未作细致分析和解释。

1.2 领导研究中的涓滴效应

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ffects)研究起源于西方经济学界1970年代兴起的涓滴理论,本意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优先发展起来的地区或群体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地区或群体,带动其发展进而走向富裕。近十年来,管理学者们将涓滴效应引入到领导研究领域,用以解释高层领导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依照组织层级结构自上而下向中层主管传递进而影响基层员工、顾客反应的过程。当前涓滴效应相关研究数量较少但已呈现上升趋势,学者们初步发现了涓滴效应在多个管理现象中的解释力[12]。譬如,Ambrose等发现,主管对于其是否被高层领导公正对待的感知,会显著影响员工感知到的互动公平氛围,进而影响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和偏差行为[10]。Mawritz等检验了领导辱虐管理的涓滴效应,发现高层领导的辱虐管理与中层主管的辱虐管理正相关,进而影响员工的人际异常行为[11]。Mayer等证实高层领导和直接主管的伦理型领导行为均与员工偏差行为负相关,而与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其中直接主管伦理型领导力中介了高层领导伦理型领导力对团队层面产出的影响[9]。还有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多层级组织中伦理型领导力与伦理文化共同自上而下传递的涓滴效应过程,发现组织中不同层级的伦理型领导力均会影响和塑造相应层级的伦理文化,而高层领导会通过伦理文化和伦理型领导力的涓滴效应对组织基层成员的行为产生间接影响[13]。

回顾已有文献,多个组织管理现象中涓滴效应得到检验,现有研究推进了对组织不同层次领导力整合效应的理解,吸引了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依然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已有研究虽然验证了多个组织管理现象中的涓滴效应的存在,但并未对涓滴效应的发生机制和具体过程作出理论解释。其次,学者们在探讨涓滴效应时往往只基于某一特定理论视角,研究的碎片化状态显著,缺乏对多维视角下涓滴效应过程的整合分析。因此,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入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区分“道德个体”和“道德管理者”的不同涓滴效应,并对层级组织中伦理型领导力的传递^程进行解释。

2 伦理型领导力的传递过程

伦理型领导力包含“道德个体”和“道德管理者”两种面向。“道德个体”是对领导者自身道德品质的要求,说明了“领导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个体”,关注的是领导者在自身特质、行为与决策制定等方面的自我修炼,这是领导者被认为是伦理型领导者的先决条件;“道德管理者”则指领导者将伦理规范和价值标准作为其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主题,强调将伦理信息和行为向其他组织成员传递。基于这两种不同面向,本文预期伦理型领导力的传递过程应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机制,一种是伦理型领导力“道德个体”角色所带来的对员工“自发性的积极承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种是伦理型领导力者“道德管理者”角色对道德决策与行为的主动推动而促使员工接受的过程。虽然二者均表现为伦理型领导力自上而下的传递,但二者的动力机制却存在显著区别。“道德个体”涓滴效应的动力是来自下一层级(员工)的,领导者在做好“更好自己”的同时,员工自发地接受组织的伦理基调,并向领导靠近;而“道德管理者”涓滴效应的动力是来自上一层级(领导)的,源于领导的主动管理推动,从而促使伦理行为不断向其他成员扩散。如图1所示,在区分伦理型领导力“道德个体”和“道德管理者”两个面向不同传递机制的基础上,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提出了一个伦理型领导力涓滴效应过程的并行路径框架。

2.1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义务感为中介

已有部分研究采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组织中的涓滴效应。社会交换理论将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视为一种互惠过程:一方的积极/消极行为会引发另一主体相应地采取报答/报复行为(积极和消极互惠)作为回应。需要说明的是,互惠原则可以是直接的,譬如存在良好社会交换经历的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同时也可以是间接的、更广义上的互惠,譬如中层主管会选择给予基层员工帮助,用以作为对自己从高层领导处所得帮助的间接回报。

社会交换理论有助于解释伦理型领导力对员工产出的影响机制[2]。作为伦理型领导力的实质基础,“道德个体”角色意味着领导者是一个具备正直、诚实、值得信赖等特质的个体,在个人生活和职场生涯中表现出高水准的个人道德品质,关心他人利益、倾听员工意见,并做出公平且遵循伦理准则的决策。对高层领导来说,“道德个体”角色有助于中层主管对其产生情感上的信任,乐于与之互动,产生更高的满意度,从而促进二者高质量的积极互惠关系的形成[7]。由于个体往往会对组织进行拟人化处理,并把领导者当成所在组织的代表,来自组织其他成员(尤其是领导者)的积极对待会提升个体感知到的组织支持[14]。中层主管会把来自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公平对待视作是组织对自己的正面定位,因此与高层领导存在积极互惠的主管会产生对组织的义务感[14],主动选择用伦理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工作决策中坚持伦理原则,诚实、公正并关心下属――自己也成为一个“道德个体”以此作为对高层伦理型领导的回报。而这进一步又会促进中层主管与员工之间的积极互惠关系,形成员工对组织(或员工所在团队)的义务感,进而影响组织承诺、满意度、亲社会行为、反生产行为等员工产出。以义务感为中介的伦理型领导力涓滴效应路径就此形成。

2.2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以角色模范为中介

也有研究基于社会学习理论视角解释组织中多个管理现象的涓滴效应过程。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会有意或无意地效仿角色模范的表现,进而学习其态度、价值观和行为[2]。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不仅追随者从角色模范处展开学习,领导者也会效仿角色模范的行为表现。Brown等在提出伦理型领导力的过程中即以社会学习理论为主要基础理论[5],指出道德角色模范是理解伦理型领导力前因与结果的关键要素。道德角色模范的核心特征是“可接近的”,是个体工作活动中存在密切交集、互动频繁的对象,其日常行为和待人方式对于效仿者来说应该是众所周知的[2]。由于在层级组织中,基层员工与高层领导的互动频次较低,且往往是正式而有中介的交流,即便高层领导可能在语言和行为上的表现符合道德规范并设定了组织的伦理基调,却很难说其在整个组织中起到了道德角色模范的作用。事实上,高层领导更多的是在面对与其存在频繁互动的中层主管时发挥了道德角色模范的作用,而这些中层主管在面对自己的直接下属时又发挥了同样的作用。因此,不仅高层领导应该成为组织的首席伦理官,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成为其所在组织结构上的首席伦理官。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伦理型领导力的“道德个体”和“道德管理者”两种面向在作用机制上应呈现出不同的涓滴效应动力过程。“道德个体”面向的涓滴效应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上级领导者自身的伦理素养和德行品质无形中吸引着下级员工的积极靠拢、学习和效仿;“道德管理者”面向的涓滴效应过程动力则来自领导者的主动推动,通过设立规范、奖罚措施以及沟通强化来“要求和促进”员工学习组织的伦理基调,进而影响员工的伦理行为。伦理型领导力的“道德个体”角色使得高层领导成为中层主管值得信赖的角色模范,同时高层领导的地位、权力和个人能力提高了其作为道德角色模范被组织成员关注的水平,中层主管会主动地观察、学习和效仿高层领导的这些特征,进而自己也成为这样的“道德个体”。同样地,作为与基层员工共同工作、互动频繁的领导者,中层主管自然地成为员工时刻观察的角色模范,其“道德个体”面向的特征又会向下引起员工的积极学习和效仿,进而影响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15]等态度与行为。“道德管理者”强调伦理型领导者会在组织成员中设立道德角色模范并通过一系列奖惩措施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主动管理[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几乎所有通过直接经验习得的知识都可以通过替代性经验,即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学习和获得[5]。层级组织中,高层领导主动在中层主管之中设立角色模范,通过对差异化的奖惩回应,向其他组织成员宣示哪些行为是被赞许和鼓励的,而哪些行为又是被惩罚和禁止的;同时,高层领导还会通过与中层主管就商业伦理和价值观问题展开持续性地双向沟通来强化角色模范的影响。“道德管理者”制定了组织的伦理基调,并促使中层主管认知和学习组织的伦理目标和原则。进一步地,在理解组织伦理规范的基础上,中层主管又通过在基层员工中设立道德角色模范,并利用奖惩措施和沟通强化来促进基层员工对组织伦理目标和原则的识别和学习,进而对员工的道德决策制定、亲社会行为、反生产行榈刃形产生影响[6]。

2.3 基于调节焦点理论――以道德调节焦点为中介

调节焦点理论解释了个体趋利避害的特性,并指出个体普遍存在促进型调节和防御型调节两套自我调节体系,二者分别促进获取奖励的行为和防御导致惩罚的行为[16]。值得注意的是,调节焦点不仅作为个体特质变量被关注,在该领域最新的研究中,调节焦点也被识别为一种可在即时情境中被激发和影响的个体工作状态变量得到广泛探讨。该视角下领导发挥作用的机制就在于通过语言框架、反馈和示范等措施主动管理和激发员工情境化的工作状态调节焦点,进而影响员工的后续行为。基于调节焦点理论,伦理型领导力的涓滴效应可以理解为:由于“道德管理者”面向的影响,不同层级组织成员情境化的“促进型/防御型”道德调节焦点自上而下不断被激发的过程。

对于层级组织中的伦理型领导者来说,高层领导以伦理方式安排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在积极追求成为具备更高道德品质的个体之外,也通过语言和符号在中层主管中呼吁对组织中道德行为的诉求,强调达成伦理目标的重要意义,有意识地将任务与作业背后的道德期许逐渐灌输给中层主管[17],从而激发了中层主管的促进型道德调节焦点。另一方面,高层领导不断沟通和澄清组织的伦理标准,监测和制止主管的偏差行为,做出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伦理意涵等[18]。尤其是伦理型领导使用奖惩手段来确保员工对伦理行为负责时,“道德管理者”面向的交易型特征就更加明显。交易型行为取向的领导者更容易唤起下属确保安全、避免损失以及履行义务的心态,因而中层主管的防御型道德调节焦点得以激发。进一步地,道德调节焦点被激发的中层主管关注各自所在部门伦理道德方面的绩效,为了满足或超越高层领导设定的伦理基调,中层主管通过不断与基层员工双向沟通、运用奖励和惩罚措施来对基层员工施加影响,从而自身也表现出伦理型领导力的“道德管理者”角色。促进型道德调节焦点被激发的中层主管倾向于向基层员工传递实现高标准伦理绩效的重要意义、并通过积极正向的激励措施作为反馈,从而激发基层员工的促进型道德调节焦点,进而影响员工的角色外建言行为、情感承诺等。相应地,防御型道德调节焦点被激发的中层主管倾向于让基层员工了解,在不能满足组织伦理基调的情况下需要为此承担的奖励和发展机会的丧失,以及出现偏差行为时所要承受的惩罚,从而激发基层员工的防御型道德调节焦点,进而对员工的规范承诺、角色外顺从[18]等行为产生影响。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社会学习和调节焦点理论三个视角,刻画了伦理型领导力的涓滴效应过程,并区分了伦理型领导力“道德个体”和“道德管理者”两个面向的不同传递机制,提出了一个伦理型领导力涓滴效应过程的并行路径框架。具体来说:首先,三种理论视角均可解释伦理型领导力的涓滴效应过程: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伦理型领导力的涓滴效应源自“中层主管―高层领导”和“基层员工―中层主管”之间积极互惠关系所带来的下属义务感自上而下的传递,这种互惠传递主要发生在“道德个体”面向;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伦理型领导力的涓滴效应表现为不同层级下属对上级伦理型领导行为的效仿和学习,这种学习机制既包括“道德个体”对下属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包含“道德管理者”对员工学习行为的主动管理;而基于调节焦点理论视角,伦理型领导通过自上而下不断唤起各层级组织成员情境化的“促进型/防御型”道德调节焦点实现涓滴效应过程,这种情境化调节焦点的激发机制主要发生在“道德管理者”面向。其次,伦理型领导力“道德个体”和“道德管理者”两个面向的涓滴效应的动力来源存在显著差异。“道德个体”面向,无论是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积极互惠还是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潜在学习,伦理型领导力向下传递的动力来自于上级领导追求公正、关怀、有原则等自身更高的德行品质而引起下级员工的主动靠近和积极反应;而“道德管理者”面向,包括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强制学习和调节焦点理论视角下的激发焦点,涓滴效应的动力来源是上级领导通过设立规范、双向沟通、奖惩反馈等手段和措施对下级员工伦理相关行为的主动管理。

本文研究的理贡献在于:首先分析了伦理型领导力的传递过程,探讨了组织中不同层级领导的整合效应,是对Brown等学者呼吁关注组织中不同层级伦理型领导力“势差”的回应[2]。其次,基于社会学习、社会交换和调节焦点理论视角提出的伦理型领导力涓滴效应并行路径,既是对传统的社会学习之外伦理型领导力潜在影响机制的探索,同时也丰富了涓滴效应领域的研究。最后,区分了“道德个体”和“道德管理者”两个面向的伦理型领导力涓滴效应的不同动力来源,并分别给出了不同视角下涓滴效应过程的核心中介因素――义务感、角色模范和情境调节焦点,有助于更深刻地解释涓滴效应发生的动因及其具体过程。本文对于组织管理实践也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当下道德丑闻事件影响愈加深远的信息时代,企业更需重视对伦理道德绩效的管理,而高层领导者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则,成为一个诚实、公正、关怀员工的“道德个体”――无论对于与下属形成积极互惠关系还是成为员工可信赖的道德角色模范都具有基础意义,而这也是高层领导可以通过双向沟通、奖惩反馈来管理员工伦理相关行为的前提。其次,应当关注中层主管在领导力整合效应中的核心作用,高层领导设定的组织伦理基调需要中层主管作为中介向员工传播和推广,应当强化中层主管的沟通、培训和选拔机制,保障伦理型领导力涓滴效应的路径通畅。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包括缺少对领导、员工个体特质因素以及组织、团队氛围等情境因素影响的关注,也缺乏经验数据对三种理论视角下涓滴效应并行路径的检验,未来研究可以从这些方面展开,进一步完善对伦理型领导力涓滴效应过程的全景讨论,提升对本文所提出观点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Day DV, Antonakis J. The Nature of Leadership[M].Sage, 2012.

[2]Brown ME, Trevio LK. Ethical Leadership: A 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J].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6, 17 (6): 595-616.

[3]Trevio LK, Brown M, Hartman LP.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Perceived Executive Ethical Leadership: Perceptions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the Executive Suite[J]. Human Relations, 2003, 56 (1): 5-37.

[4]Fehr R, Yam KCS, Dang C. Moralized Leadership: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equences of Ethical Leader Percep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5, 40 (2): 182-209.

[5]Brown ME, Trevio LK, Harrison DA. Ethical Leadership: A Social Learning Perspective for Construct Development and Testing[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5, 97 (2): 117-134.

[6]Bedi A, Alpaslan CM, Green 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Ethical Leadership Outcomes and Moderator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5: 10.1007/s10551-10015-12625-10551.

[7]Ng TW, Feldman DC. Ethical Leadership: Meta-analytic Evidence of Criterion-related and Incremental Validity[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5, 100 (3): 948-965.

[8]Wu L-Z, Kwan HK, Yim FH-k, et al. CEO Ethical Leadership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5, 130 (4): 819-831.

[9]Mayer DM, Kuenzi M, Greenbaum R, et al. How Low does Ethical Leadership Flow? Test of a Trickle-down Model[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9, 108 (1): 1-13.

[10]Ambrose ML, Schminke M, Mayer DM. Trickle-down Effects of Supervisor Perceptions of Interactional Justice: A Moderated Mediation Approach[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3, 98 (4): 678-689.

[11]Mawritz MB, Mayer DM, Hoobler JM, et al. A Trickle down Model of Abusive Supervision[J]. Personnel Psychology, 2012, 65 (2): 325-357.

[12]Ou AY, Tsui AS, Kinicki AJ, et al. Humbl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s’ Connections to Top Management Team Integration and Middle Managers’ Response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14, 59 (1): 34-72.

[13]Schaubroeck JM, Hannah ST, Avolio BJ, et al. Embedding Ethical Leadership within and across Organization Level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55 (5): 1053-1078.

[14]Kurtessis JN, Eisenberger R, Ford MT, et al.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 Meta-Analytic Evaluation of Organizational Support Theor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5:10.1177/ 0149206315575554.

[15]Ogunfowora B. It's All a Matter of Consensus: Leader Role Modeling Strength as a Moderator of the Links between Ethical Leadership and Employee Outcomes[J]. Human Relations, 2014, 67 (12): 1467-1490.

基因工程伦理论文篇8

2加强医院管理伦理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医院管理伦理建设、规范医院管理伦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院管理与医院管理伦理联系紧密。医院管理是为保证医院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依照各项工作的客观条件和规律,对医院内各相关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的过程。具有思想的人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技术如何发达,都无法取代人的地位,技术越发达,人越重要。医院管理伦理是以医院管理者为核心对象,涉及医院内各相关要素,重点研究管理过程中各相关要素之间的道德关系,特别是研究与医院有关的人际道德关系。医院管理伦理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引申出有关医院管理伦理的原则、规范、范畴等要求。现代医院是各种伦理关系交汇的场所,现代医院管理非常复杂、涉及面广。目前医院管理既要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对健康权的合理需要,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公平、公正、合理以及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医院管理伦理是医院管理领域中社会关系的直观反映,是医院管理者在医院管理中概括和提炼出的行为准则,是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医院管理的客观要求和主观认识的高度统一。医院管理中必备的规定、规范、规章,通过习惯、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经过总结、概括、升华到医院管理伦理上,成为医院管理人员调整医院内部道德关系的准则。现代医院和医院管理者只有正视医院管理与医院管理伦理的关系,才能明确医院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医院管理伦理遵循的伦理原则;医院管理者只有遵循符合现代医院自身特征的伦理管理,才有可能切实推动现代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医院管理伦理对于现代医院开展有序、高效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医院管理伦理是医院各项管理的基础: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对健康权的合理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公平、公正、合理以及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是保证现代医院一切工作向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2)医院管理伦理是医院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医院管理伦理认为现代医院各项改革和发展均应立足于充分调动医院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在制定改革政策、开发卫生资源、颁布医院发展战略和实施步骤、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利益、增减医疗卫生服务项目之前,首先应作出伦理学判断,即该项措施是否违背医院管理伦理的要求。(3)医院管理伦理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医院管理伦理涉及医院管理伦理的原则、规范,为医院管理人员确立行为准则,使医院管理人员约束自己的管理行为,促使医院管理者通过自身的品格修养和高效的管理,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医务工作者自觉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管理效率。(4)医院管理伦理为医院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现代医院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医院管理伦理也需要和社会伦理相适应。医院管理伦理与社会伦理一致,有利于医院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提高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医院管理者遵循医院管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公平对待职工,尊重职工的各项权利,可以增强员工对医院的信任感、责任感、归属感,调动工作积极性,形成互利、互助、和睦共处的亲密关系。

3当前医院管理面临的挑战

目前医院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体现在投入不足、人民对健康的需要日益增加,包括管理者的既有观念不能适应伦理思想发展需要、管理制度与人文关怀理念的不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以协调,也包括医院管理伦理缺失造成的医患矛盾。医院管理伦理是一项有别于医院管理道德、医院管理艺术的科学,有独特的属性、目标和内涵。长期以来,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医院管理者往往忽视了医院管理伦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更不可能自觉的将医院管理伦理的理念应用于医院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忽略了医院管理伦理对于加强医院管理的积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岗位的划分和行政级别的制约,医院管理者往往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即单纯的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置于对立面,忽略了两者之间紧密的相互关系。医院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除了有行政岗位和行政级别的不同之外,更多的是要如何配合,将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共同落实好,以便更好的提供医疗服务。在医院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管理制度与人文关怀理念的不协调源于医院管理者未能正确处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即认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仅仅是从属关系。管理者只有将被管理者置于合作者的地位,认为医院员工是实现医院有序管理的最重要因素,才能真正使管理制度与人文关怀理念协调统一起来。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政府对于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的大背景下,医院除了承担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之外,必须通过一定的收益来满足医院长期发展的需要,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两者不能偏废。在医院管理道德要求的层面之外,医院管理者必须在医院管理伦理的约束下协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忽略了经济效益,医院不能正常运行,长期发展受限,长远来说不利于实现社会效益;忽略了社会效益,医院立足社会的基础发生动摇,长远来说同样不利于实现经济效益。在现有的医疗卫生体制和监管体系中,医院做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特个体,有自发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因此,必须用医院管理伦理约束医院管理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倾向,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医院规范、有序、可持续的发展。目前我国医患矛盾频发,原因是复杂的,其中现行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医务工作者一方面缺乏人文精神,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对患者缺乏同情心,另一方面忽略患者的情感和心理需要,将患者置于被动接受治疗的位置,容易引发医患矛盾。医院管理伦理要求患者有自主选择医疗方案、建立平等医患关系的权利。医院管理伦理要求医务工作者尊重患者实现个人自主医疗的权利,将从根本上保证医患关系的正常发展和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改革的深入,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医院管理面临诸多挑战。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局面,医院管理者必须更新伦理观念,直面挑战,自觉的以先进伦理道德为指导,解决现代医院管理中的新问题,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先进的医院管理伦理理念和方法可以为医院管理变革做出充分准备,论证改革的合理性、科学性,从思想理论上阐明改革的重要意义。笔者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去除传统医学模式的束缚,摈弃医学伦理思想只有生命神圣论、美德论和义务论的旧观念,提倡生命价值论、生命质量论、公益论,以实际行动践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4“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践行医院管理伦理的核心

我国现代医学人文教育基础十分薄弱,表现为缺乏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医务工作者与医院管理者之间有效沟通。部分管理者在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同时,并未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未将医务工作者作为医院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医院管理者缺乏个性化管理及对被管理者心理过程的及时把握和分析,容易形成因事议事、治标难治本的管理局面,不利于医院管理的顺利进行。笔者在实践过程中,不仅重视经济、技术管理,更重视从伦理角度强化规章制度约束与情感投入、人文关怀与心理激励,弥补过去普遍存在的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两方面情感体验的缺乏。医疗卫生服务不同于一般商业服务,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对健康权的合理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公平、公正、合理以及社会效益优先的基本原则,因此现代医院的宗旨应该是首先满足社会效益。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立医院是独立的经营个体,在政府投入不能完全满足医院发展的情况下,医院承担筹集资金的职能,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趋利性和盈利性的弊端。医院要发展,既不能只顾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也不能只求社会效益而放弃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为医院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社会效益为医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医院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会加重患者的负担,造成社会公众的不满,将会因丧失社会效益而陷入经济困境。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将社会效益摆在医院管理的中心地位,兼顾经济效益,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对健康权的合理需要。由于现行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缺乏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知识,医务工作者一方面缺乏人文精神,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对患者缺乏同情心,另一方面忽略患者的情感和心理需要,将患者置于被动接受治疗的位置,容易引发医患矛盾。医院管理伦理要求患者有自主选择医疗方案、建立平等医患关系的权利,医务工作者有尊重患者实现个人自主医疗的义务。不能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会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不满,也容易造成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和紧张心理,影响医患关系的正常发展和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对医院管理工作带来困难。笔者在实践过程中,重视医务工作者毕业后人文修养和伦理学知识的教育,自觉用医院管理伦理指导医院各项制度、流程的制定,最大限度避免因医院管理伦理缺失造成的医患矛盾。

5医院管理伦理实践过程中的体会

在医院管理伦理实践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和提升医院管理者伦理素养、充分发挥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作用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坚持将医院管理伦理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医院管理的实践,才能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在医院管理伦理的实践过程中,笔者意识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仅是对患者的尊重,也是对医务工作者的尊重。医务工作者虽然是被管理者,但更为重要的角色是医院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和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在医院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只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员工—医院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要素的积极性,才能让医务工作者积极投入到医疗卫生改革的实践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医院管理者进行个性化管理,自觉抛弃因事议事、治标难治本的模式,及时掌握和分析被管理者心理过程;不仅重视经济、技术管理,更重视从伦理角度强化规章制度约束与情感投入、人文关怀与心理激励,弥补过去普遍存在的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两方面情感体验的缺乏。笔者在医院管理的实践中,自觉的运用医院管理伦理的基本理论,发挥医院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在医院管理中作用,设计医务工作者参与医院管理的有效制度,完善医务工作者参与医院管理的流程。只有充分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利于医院管理的顺利进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医院管理伦理的实践过程中,笔者意识到培养和提升医院管理者伦理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医院管理者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做到管理与人文关怀并重,自觉将医院管理与伦理有机结合,同时不断学习医院管理知识和医学伦理理论,加强自身修养和伦理实践,保证医院预期管理目标的实现。笔者在在医院管理的实践中,定期组织医院管理者参加伦理学集中学习,不断更新医院管理伦理的知识,了解医院管理伦理的进展,与兄弟医院交流医院管理伦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管理伦理渗透于医院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必须用制度体现管理伦理原则,让管理伦理原则来指导医院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实现依法行医和以德治院相统一、道德自律与他律的互补。

基因工程伦理论文篇9

一般不要求字数,只是会计算你的论文篇数。

关于医学的职称论文

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

[摘要]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之养成是当代医学发展所需,但在我国目前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文章探索了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养成的途径:在医学伦理教学上着重培养与提高医学生的伦理辨析能力;院校教育和医院继续教育相接合,建立终身医德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医学伦理素养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医学生 医学伦理 素养

[作者简介]傅伟韬(1973— ),女,吉林吉林人,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伦理法学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医学伦理、法学。(吉林 吉林 13201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79—02

素养就是一个人平素的品质、一贯的修养,而医学伦理素养则应表现在人们对医疗领域中自己和他人行为是与非、美与丑的判断和评价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贯的品质和修养。医学伦理素养之养成,就是一个人对医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理解,并将此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

一、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养成的现实价值

1.医学伦理素养是当代医学发展所需。医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它的发展中并不是独自前行的,它与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只有技术没有人文情怀的医学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的医学,因为它偏离了医学的本质和目的。现代医学模式更科学地概括了影响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因素,突出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许多复杂的医学伦理问题、多元价值的并存常使医学科研人员处于左右两难的境地。在临床科研、实践中,医务工作者要正确处理涉及多层次、多因素复杂的医学伦理问题,就必须具有较深厚的医学伦理素养。医学生是医学临床与科研的有生力量,他们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对于医学的发展更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

2.医学伦理素养是创造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元素。在全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构建和谐医院、和谐医患关系可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近几年,社会上对医疗服务的批评日益强烈,医患关系也成为众所瞩目的社会热点之一。客观地说,医疗临床实践与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除了法律法规适用、管理制度、政府投入、社会保障等诸多因素外,还有我们不能忽视的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素养没能经受住考验的事实。毋庸置疑,若想彻底改变现状,创造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着力培养和加强医务人员医学伦理素养是其中最能动、最速效的措施之一。

3.医学伦理素养是成为合格医生必备的素质之一。从医学传统及医学职业的本质看,医乃仁术,无恒德者不可以从医。医疗卫生工作的宗旨和医务人员的行为特征都显示出医学伦理素养的特殊重要性和内在必要性。缺少医学伦理素养的医务人员很难甚至不能完成医学职业本身的目的——维护病人的利益和福祉,而这恰恰是医学的根基。在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中也明确提到,“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是医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

二、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养成的误区

1.医学伦理学教学目标的偏差。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理念,逐步养成医学伦理素养。目前许多院校的医学伦理学的教学都把重点放在了医学伦理知识的传授上,而偏离了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真正目标。医学伦理素养虽然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伦理知识来体现,但不是说具备医学伦理知识就具备医学伦理素养。由于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的教学都将教学目标停留和局限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在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跟不上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造成医学生在对医学伦理知识的学习中只是死记硬背了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来应付考试,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仅局限于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不能融会贯通形成医学伦理理念,难以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作为未来医学科研与实践的主力军,很显然,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很难提高。

2.医学生学习认知的偏差。(1)重视医学专业学习,忽视医德素养养成。受长期以来只注重实用技术这个在社会上占主流地位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医学生往往更看重对医学实用层面的理论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忽视了医学本质是关爱生命,为人类服务的深层价值内涵,因此许多医学生都认为“专业课很重要”,而对医学以外的各种“非专业”课程则完全凭兴趣和心情来看待,甚至很多专业课的老师也在自觉不自觉中强化着他们的这种想法。许多院校医学生努力学习着专业课,而对所谓“非专业”课的医学伦理学等人文课程的学习则认为是在浪费时间,于是医学伦理教育的课堂上缺课、开小差的现象极为普遍。当然,在学生这种轻视松懈的态度下,很难谈及医德教育效果的实现。(2)将医学伦理素养局限于医者的仁爱之心。许多医学生甚至医务工作者对于医学职业所需的医学伦理素养的理解就是医务人员应具有仁爱之心。而实际上,仁爱之心仅仅是医德素养的一个方面而已,没有医学伦理理论作支撑的仁爱之心,有时反而会导致行为选择的失误而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伤害。医学院校的学生往往没有认识到这样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即只有在接受规范化、科学化的医德教育的基础上,才能理智地分析、解决医疗实践中的道德问题。(3)将医学伦理素养养成定位于未来职业任务。许多医学生只是将医学伦理学简单地看做是一门课程,没有把它作为医学职业生涯中医德素养养成的一个环节对待。把医学伦理学教学所要完成的医德教育及医学伦理素养培养看做是工作后的积累,而不是在校学习期间的任务。而医学伦理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在大学学习阶段如果缺失这一必要的素养养成过程,医学生在进入医疗实践后,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应对与学生时代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和情况,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3.医学伦理素养属性认知偏差。许多人将医学伦理素养养成等同于技能的学习,医学生在校期间对医学伦理知识的学习随着课程的结束和考核的合格而完成,并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已具备了医学伦理素养,对今后工作中需要的医学伦理判断一定可以手到擒来。而许多医院及医务工作者本人也认为既已在学校接受医学伦理相关方面的教育,就已具备相应的素质。事实上,医学伦理素养不是简单的技能的把握,而是知识和经验不断积淀后的理念的形成,是在一定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对医疗实践中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判断和评价,并有意识地不断学习和积累相关经验以提升自身的医学伦理修养。由于人的思想观念易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之不断变化的复杂的社会和医疗环境,尽管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在学校已学过医学伦理学课程,但是如果只局限于此,是无法抵御各种不良倾向的冲击和影响的,在医疗实践中也不能准确地作出伦理判断,有时可能会出现侵害患者利益的情况。

三、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养成的途径

1.在医学伦理教学上着重培养与提高医学生的伦理辨析能力。(1)医德理论储备是医学生具有伦理辨析能力的必备要件。医学伦理的理论讲授又是医学生增加医德理论储备的前提要件。针对目前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和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现状,医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医学伦理知识,面对以人为本的医学,仅仅在医疗技术上胜任则未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医疗目的,面对患者,技术完备的医学生可能会茫然不知所措。而具有必要的医学伦理知识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发挥和应用其所掌握的医学知识技术。因此医学院校除了有责任传授给医学生目前医疗实践所需要的医学知识外,也有责任培养医学生必要的医学伦理理念。对医学生而言,通过学习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各种规范,培养对众多医学伦理学问题或难题的分析能力,就是要形成医学伦理素养,即培养在医疗实践中对伦理问题的敏感力和把握解决伦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而医学伦理理念不可能在医学生的头脑中自发形成,只有依靠专业教育传授给医学生处理医疗实践所必需的医学伦理知识,才会促使医学生形成一定的医学伦理理念。(2)注重医德实践以拉近医学专业与医学伦理之间的距离。医德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如同理论知识需要经过临床实习才能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一样,医德的养成也需要密切结合实习,通过医德实践,医学生可以获得直观且真实的医学伦理辨析体验。因此,可以考虑进行一些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可以在课堂上采取情景模拟法教学,同时,适当增加一些实践环节。比如,请医学专家结合多年行医经验给学生作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组织有关医德医风方面的演讲比赛,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以了解我国医患关系的现实和医学发展的实际需求。

2.院校教育和医院继续教育相接合,建立终身医德教育体系。(1)院校医德教育应延续至医学生见习和实习期。医学的实践性特点使医学教育的见习、实习阶段,更应注重医学伦理素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医学生的见习、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对医学知识技能的见习、实习,也是对医学伦理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的见习、实习。在校学习期间,医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医学专业理论知识,也把握了基本的医疗道德要求。但社会环境是复杂的,受来自负面渠道和功利思想的影响,会使刚刚走上社会的医学生产生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和心态失衡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医德教育效果。因此,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不应以某一门课程的终结而终结,而是要延伸到见习、实习过程中,形成包括医德启蒙教育、医德系统教学、结合临床实践教学、临床实习医德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分阶段、连续性的校内医德教育体系。(2)医院应接过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接力棒。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通过在校的医学伦理素养的系列教育,医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已具备了一定的医学伦理素养,但在长期的日常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在校时不曾遇到的更实际更具体的问题,加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在医疗领域也会不断出现新的伦理问题,这都需要医务人员不断加强自身的医学伦理素养,防止在医疗实践过程中的任何环节、任何时期出现忽视、侵犯、伤害病人利益、违反医学伦理的情形。这就要求不仅医务人员自身要加强学习医学伦理理论的主动性,而且需要医院给医务人员提供继续医学伦理教育的平台。

3.逐步建立医学伦理素养的评价机制。医学伦理素养的评价是把医德理论、医德规范和医德实践三者统一起来,以独特的医学价值判断直接参与整个医学实践活动的形式和过程。它是医学伦理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杠杆,长期的道德教育及适当的引导、约束机制,可以使人在内心深处建章立法,并逐渐转化为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因此,医学伦理素养的评价机制能够以其特有的方式深刻影响医学生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在医院可以把医务人员的自我评议、医生同行之间的评议和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评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并把评议结果与职务晋升、年度考核和利益分配结合起来;也可以根据考核情况,对有违医学伦理行为的医务人员进行下岗培训,对违反医学伦理原则和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惩戒,形成一种外在的评价机制。长期的正面教育引导必将会在医务人员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有效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并逐渐转变为他们的内心信念,从而促使医务人员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医学伦理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博.浅谈新时期医学生的医德教育[J].药学教育,2008(2).

[2]廖浩.新时期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8).

[3]刘运喜.医学生医德素质形成过程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12).

[4]陈君.浅谈医学生的医德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

看了“职称论文字数统计”的人还看:

1.2017年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2.职称论文的字数要求

基因工程伦理论文篇10

大集团战略中重要的是对工程项目的合理分配和管理。工程项目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工程管理亦是如此。进行工程管理,不仅要有理工科的思维,还要有哲学性思维,这就构成了工程管理伦理学的基础。工程管理伦理在我国虽然不是一个最新的研究领域,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我们能对我国的工程伦理建设做出梳理,这将会促进工程管理的进步,使我国工程伦理研究迈向一个新台阶。

1、工程伦理研究现状

美国是最早研究工程伦理的国家,它的研究突出了个体价值取向。David(1998)认为,工程师应该在服务公共利益的同时,追求自己的理想,主张从专业权威来实现工程伦理规范。Charles E.Harris 等人(2000)主要从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工程管理伦理的必要性。

我国对工程伦理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外研究的分析为主。余谋昌(2002)主要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考虑了有关工程伦理的道德规范原则。李世新(2006)从两个进路着手,一是以伦理道德引导和约束工程实践的发展从伦理到工程,二十研究工程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影响。徐匡迪(2007)认为,在对新一代工程师的培养上,需要结合技术、文化传统、社会责任,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丛航青(2007)借鉴美国的经验,认为应当通过规范工程企业的章程和工科院校的伦理教育来促进我国工程伦理的发展。肖平(2009)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个案研究,不应只把工程伦理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

虽然我国学者对工程伦理的研究是在解决外国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1)定义及内容。什么是工程伦理,搞清楚概念是研究的基础。余谋昌(2002)认为,工程伦理是在工程活动中,对包含在其中的道德规则和行为规范的研究。宁先胜、胡岩(2007)认为,工程伦理研究的是工程师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他们在总结了工程技术实践和工程管理道德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伦理规范。

(2)伦理特征性。工程伦理是伦理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具有独特的性质。现场性。所有的工程项目都需要在现场实施下才能实现,对现场的把握可以检验工程师的职业和社会道德。协商性。规则都是灵活多变的,需要应对各种突发其情况。这就要求工程管理具有协商性。共同性。曹玉涛(2009)认为,应该构建一种行使共同责任的伦理决策策略。

(3)视角多元化。学者们对工程伦理研究的触角伸到了技术、环境、政治等方面。张秀华(2002)将工程伦理同时看作是一种境遇伦理。殷瑞珏(2008)认为,工程管理是技术要素和非技术要素的统一体。李三虎(2008)认为工程实践会带来一些“冲突与协调”的政治问题。

2、工程伦理的现实考量

工程伦理在规范上需要结合工程实践的特征来进行制定。六十年代以来,美国工程伦理研究从案例分析和职业教育的微观转变为向宏观研究,对工程实践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因此。结合我国当前的特殊国情和文化传统来发展我国的工程伦理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工程建设的现状是,依赖于实施大规模工程,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污染,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社会和政治问题。工程伦理建设是适应时代需要,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洪波、丰景春(2007)指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几个协调发展,无疑对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工程实施会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将工程伦理与这些工程实践相结合,是应对这种挑战的唯一出路。对我国工程伦理的建设,一定要结合实践,遵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来进行。

第一,工程伦理学科的价值。工程伦理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的自然伦理,处理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伦理,处理人与社会责任的伦理。既然工程实践包含了人对自然的改造,这也就意味着包含了认识论的自然图景和价值论的道德觉醒,囊括了存在论的自我理性批判和伦理反思。

第二,对工程伦理建设的现实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也政府大张旗鼓搞建设是分不开的。但是,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传统的工程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对社会、政治发展的矛盾。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使得我国成为工程建设第一大国,但由于工程伦理研究的滞后性也给我国工程建设带来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理论的产生是为了指导实践。由于我国工程伦理研究仍然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因此也必然决定了我国伦理研究对工程实践指导作用的微乎其微。

第三,兼收并蓄。研究我国的工程伦理,首先是要建立在尊重我国本土文化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然后要注意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我国工程伦理的研究本身就植根与美国成熟的研究,由于美国的学科发展已经实现了由微观向宏观的转变,这对我国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工程伦理的理性回归

当前,由于对金钱的崇拜和对经济利益的直接追求,导致许多工程管理人员冲破道德底线,发生道德沦丧。道德是他律的,为了实现工程管理的帕累托最优,要实现工程伦理的规范研究。工程建设是集专业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活动,从职业角度出发,工程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是影响工程实施的最直接因素。对于我国伦理规范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个案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美国哈里斯(2000)等人编写的《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就是通过案例的详尽研究,阐述了各个工程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伦理问题。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工程伦理的专著,关于案例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强我国工程伦理问题的经验教训总结是形成符合我国工程伦理规范的关键。肖平(2009)主编的《工程伦理导论》中涉及了一些具体案例,但是对于工程伦理规范的论述还是相对很少,因此要加强基于工程实践的伦理问题的案例研究。

然后,促进工程伦理规范建设。这在我国的工程伦理研究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美国,主要是围绕职业技术标准、伦理章程、伦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工程伦理教育四个方面来进行工业伦理的制度化建设。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差异,笔者认为建立一个公正客观的伦理规范对于工程实践是必要的,应当突出伦理章程。同时,这也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最后,加强伦理职业教育。伯茂雄(1985)认为,人类的活动是为了特定的目标,但是人类的工程活动并不能完全按照人类的意志去实现,这可能会威胁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那么,事前的对于工程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有了必要性。肖平(2009)认为,工程活动的内在价值在于工程活动是改变人类生活、影响生活环境、甚至决定人类前提命运的经济生产活动。发挥工程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工程实践可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在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伦理的目的就在于使人能够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实践。加强工程职业伦理教育,可以实现工程人员的自我价值,也有利于我国科学发展的持续走向。

4、结语

当前,我国的工程伦理研究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工程实践的实施,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工程伦理建设的继续梳理。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经验教训,再建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伦理章程,通过对工程人员的职业伦理教育,实现我国工程伦理的良好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大集团战略的实现。

基因工程伦理论文篇11

护理伦理学是一门研究护理道德科学的学科,是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和道德原则来解决和调整护理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护理伦理学开展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护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整体护理素质,让学生用冷静和成熟的理性思维去探索和审视护理实践中的道德问题、道德现象,从而在复杂的实际护理工作岗位上,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选择符合伦理道德的言行进行护理实践。在医学院开展护理伦理学课程,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护理道德情感、护理道德意识。护理道德是护理伦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整个社会道德的一部分,是推动护理学科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机,是护理人员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护理道德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尊重患者的生命,维护、履行护理职业的荣誉和责任。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医学院护理专业中,必须落实以工作岗位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学方针,必须做到护理课程设置于工作岗位、课程内容基于工作任务、课程教学基于教学一体化,要充分体现职业化、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护理伦理学的教学目标是用伦理学的原则、理论来指导护理实践,培养护理人员道德情感、道德素质,协调护理领域中的人际关系,对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医学院护理教学中开展护理伦理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情感,伦理道德素质,从而提高整个护理服务水平。

2现阶段医学院护理伦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来说,在医学院护理伦理学教学中仍存在着学时安排少、教材较少、教学内容混乱、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首先是重视程度低,学时安排少。在现阶段的高等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医术、轻医德、轻伦理等思想观念。没有将护理伦理学作为医学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没有具体明确护理伦理学的地位和性质;在学时安排上,一般仅安排24~36个学时。在有效的教学时限内,很多护理伦理学知识没有学习到位,更别谈实践了。其次是教材较少、教学内容混乱。目前很多高等医学教育护理伦理学教学中所用的教材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护理伦理学》,教材种类少,教学内容多且混乱,教学难度大,护士在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时候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重构教学内容,严重影响教学及护士学习的效率。此外,单一的教学模式也是制约护理伦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目前的护理伦理学教学中,很多都是由教师单纯的课堂讲授来完成,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很难激起学生学习伦理学的兴趣,从而也就影响了护理伦理学学习的效率[2]。

3基于岗位的护理伦理学教学改革

针对目前护理伦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医院护理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基于岗位的护理伦理学教学改革。

3.1以护理伦理学理论为基础进行改革

在进行高等医学护理伦理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下,有重点、有选择的向学生讲解护理伦理学理论知识。护理伦理学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伦理学学说、伦理原则、伦理分析方法、护患关系伦理决策、护理道德等。具体到实际的护理伦理学工作中又包括护患、护医、护护、护技、护专、护社等六大人际关系伦理道德,护理道德教育,护理道德修养,护理道德评价等。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要全面而重点的突出和反映基于岗位的当代护理伦理学内容。要强调护理伦理学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相结合,注重护士的创新思维,学会独立思考,能够运用护理伦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来指导护理实践,提高护理道德情感及护理服务水平。

3.2以工作岗位为主体进行护理伦理学教学改革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护理伦理学教学必须密切联系护理工作岗位来进行,要充分体现其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3]。护士的岗位分工一般是按照流水线的工作方法进行分工,以岗位为中心分段,将医生、护士搭配成一组,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等工作。就普通医院来说,具体可以分为门诊护士、病房护士、手术护士。门诊护士下面又可分为总台分诊护士、科室分诊护士、门诊注射护士等,病房护士又可分为责任护士、主班护士、治疗班护士、药疗护士等;手术护士可分为洗手护士、台下护士、助手护士等。护士的多维岗位要求护理伦理学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各岗位职责的要求,按照各岗位的特点、主要职责、涉及的人际关系、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等进行详细讲解,同时结合具体案例以及护理实践让学生深入学习护理伦理学。

3.3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贯通案例

护理伦理学教学中涉及很多特定规范具体的行为要求,而在实际中如何运用却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借助案例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伦理学问题[4]。例如案例1:产妇杨某,产次4次,患有习惯性流产史,第四次妊娠保胎至31周早产,新生儿体重1850g,出生后多次呼吸暂停,B超显示颅内出血,合并吸入性肺炎。医护人员向产妇及家属交代新生儿病情危重,抢救后可能存在智力问题,但产妇及家属决定施以抢救。这时护理人员应该采取哪种护理伦理对策。让学生分组讨论该案例:颅内出血新生儿该如何处置,该新生儿有没有生存的权利。然后结合国内外产科临床实践工作有关残疾新生儿处置问题,护理伦理学理论知识,最后讨论用什么标准衡量新生儿的生命价值,引导学生理解生命和生命质量相统一的伦理学理论。

4结语

综上所述,护理伦理学要结合护理岗位实际工作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患者生命健康、家庭幸福、社会所担负的责任,培养他们关爱患者、无私帮助患者的美德,以成为未来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李佳圣.基于护士工作岗位的高职护理伦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2,4(4):97-99.

[2]孙鸿燕,张青碧,黄华英,等.探索护理伦理学的教学改革对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1):102-103.

基因工程伦理论文篇12

第二,科技伦理学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或天人关系、科技与道德关系、事实与价值关系、科学与人文关系、自然权利、自然价值、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科学道德的基本原则与主要规范、责任与义务、选择与评价、理想人格等一系问題发表了黄万盛、尹继佐的《试论道德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余谋昌的《自然科学与伦理学》、王正平的《论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題》等不少有价值的论文二是对中西科技伦理思想史的进行了初步研究,出版了何兆雄主编的《中国医德史》、徐少锦主编的《西方科技伦理思想史》等著作,发表了不少评述科学家.、发明家的科技伦理思想及其道德品质的论文。这些都是从新的视角梳理历史资料所取得的成果,对科技伦理思想的历史轨迹与发展規律怍了初步的勾划与阐述。

第三,生态伦理或环境伦理的研究有较大进展。余谋昌在1980年就豳译发表了W.T,布拉克斯顿《生态学与伦理学》一文,他本人也主张,道德应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领域1培养人对自然界的道*态度是现代伦理学的研究课题。魏英敏的《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是我们的道德规范》、张云飞的《生态伦理初探》、杨通进的名要重视生态伦理学研究等论文,具体地论述了生态伦理的必要性与道德要求著作也不少,如余谋昌的《生态学哲学》《惩罚中的醒悟一走向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一认理论走向实践>、刘湘 溶的《生态伦学》,李春秋等的《生态伦理学叶小平》《生态伦理学》,王伟的《生存发展一地球伦理学》还出版了一些西方生态环境伦理学的著作,如环境伦理学创始人美国利奥波德的沙乡的沉思SU9921法国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等。杨通进译、梁治平校的《大自然的权利》.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环境伦理学发展的历史;杨通进译,许广明校的罗尔斯较(国际环境伦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与第一任会长)的《环埦伦理学》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著作.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此外,1994年S月召开了首次全国环埦伦理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了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

第四,生命伦理学或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绿。如杜治政等的4医学伦理学教程邱仁宗的《生命伦理学》、孙慕义的《后现代卫生经济伦理学》。前两书被公认为在我国具有开创意义和重要价值的著作,后一书被誉为“国内第一部卫生经济政策与生命道德哲学的学术专著”。孟继贤的《医学伦理学简论。》与石大璞,孙溥泉主编的《医学伦理学概论》也各具特色.反映了这一领域早期研究的成果近几年来,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十分活跃,如袁忠主编的《克隆人》、方德福的《人类基因组研究严峻伦理问題》、王延光的《人类基因组织研究及其伦理问越》。与《优生学与克隆技术研究的伦理争议,许启贤的《要克隆技术.不要克隆人等,都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如后者的后的反映更是如此。另外,中华医学会设立了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从1981年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医德学术会议起,到2001年已召开了12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医学制度伦理也正在建立,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地的有些医院成立了由伦理学者、法律工作者、宗教界人士,心理学者,医院领导、病人代表等组成的医学伦理委员会,结合医疗实践研究与处理各种医德问.

中国科技伦理学发展史上值得关注的一件大事是江泽民2000年8月5日《在北戴河会觅诺贝尔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他指出:“建立与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1是二十一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題广拫据这个讲话精神与我国科技伦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我认为今后科技伦理学研究总的目标应该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围绕高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关系这个中心.在-建立与完善髙尚的科技伦理"方面下功夫、作贡献。为此:

第一,建立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学体系?科技伦理学既要面向世界又要有中国特色;既要关注历史传统t更要“与时俱进”,重视当代拓展;既要面向未来,叉要关注现实,研究新的实际问题。对此.我认为有两>问題允应注意。一是要把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以辩证唯物的自然现、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现、伦理观和方法论作为研究的指导思想。那种企图用别的世界观来取代、摆脱或超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作甩的主张与做法是轻率的、不审慎的.因而是不可取的:二是科技伦理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有多种可能的选择:可U从人性需要、人的行为、人的利益、自然价值,自然权利出发*也可从科技与道德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出发。似乎后者更能孕育理论住后发展的众多萌芽。认与自然关系中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在其间的中介作用与人在自然界中地位,并引出诸多社会关系、伦理关系,从而成为科技伦理的原点,我国的科技伦理研究已取得许多成果,以此为基砘进行新的理论创造,完成这个重大任务是有现实可能性的,

第二?系统研究中,西科技伦理思想史,努力做好这一基础性工作。相对而言.前一时期我国对西方科学家,发明家的科技伦理思想、道德风皖与道徳人格的介绍与评述较多,而对我国科学家、发明家这方面的研究很不够。这种重西轻中甚至妄自菲薄的情况必须改变。我国古代虽然R有技术一词而无科学与科学家概念,但却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可以称道,有许多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发明家的科学思想与科技道德值得发搗,而散见于古籍中的对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的探索,以及对医药伦理、工匠伦理、生态环境伦理和用水治水伦理准則的制定等,也需要梳理。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的科学家、发明家,他们在追求救国救民真理,为改变中国落后面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所作出的种种艰苦探索与伟大创造,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理想追求与人格风貌,更值得我们去整理与推崇。因此.在继续研究西方科技伦理思想、跟踪其当前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題的同时,应该做一番扎扎实实的艰苦研究,写出中国科技伦理思想通史,揭示其本质与規律性的内容,作为建立具有中华民族特点与风格的科技伦理学体系的借鉴。

第三.进一步研究技术伦理或工程伦理。这将是今后科技伦理学研究的中心与热点。科技伦理学由科学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两大板块构成。前者研究的是在探索科学真理、揭示自然規律、“生产"科学知识过程中的道德问題,后者研究的是在应用科学知识调控自然、创造物质财富和影响社会生活过程中的道德冋?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各有极其丰富的内容,严耕等的彳网络伦理S(1卯8'1与肖平主编的《工程伦理学K1S99>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今后,生态环境伦理、网络伦理、生命伦理、建筑工程伦理仍应当是技术伦理研究的重心.而技术活动与生命神圣、技术活动与人性人道主义,技术应闬与社会责任、技术发明与知识产权、技术的功利取向与真善美追求.以及技术道徳与科学道徳的关系等.也是应该深究的问题。

第四,研究科技伦理与经济伦理之间互相渗透的问題,技术伦理与经济伦理同属应闬伦理两者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都要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眼务社会.处理好金钱与道德的矛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将越来越紧密,高新技术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咄,成几何级数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不断为高新技术提出新的研究课?.并给予财力物力的支持.为新发甩的采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科技将无孔不人地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与运行的众多环节。这样,经济知识化与知识经济化便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经济伦理带有科技伦理性与科技伦理带有经济伦理性也在所难免。孙慕义的《后现代卫生经济伦理学》在卫生伦理与经济伦理的结合方面作了很有价值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