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1 09:20:33

集团公司投资管理

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篇1

集团公司治理结构比一般的公司治理结构还要复杂。集团公司内部与一般公司的治理是相同的,但集团公司除此之外还要控制和协调好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且由于在股权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构成、经营者的激励方式等方面,集团公司与一般公司有较大区别;再者由于集团公司存在着资本、技术、人事、组织等方面的联结纽带,使企业间出现了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从而同样的治理机制在集团公司和一般公司的作用力度和方式上出现差异。

公司治理结构下有关投资的管理模式有集权式、分权式以及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等方式,本文综合考虑集团投资环境、集团投资特征、集团投资目标以及投资决策的责、权、利的划分等因素,提出集团公司进行“归核化”投资管理。

一、集团公司“归核化”投资管理体制

集团公司投资管理体制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制的一部分,是指集团公司组织和管理集团公司对内直接投资的制度、方式和方法的总称。集团公司“归核化”投资管理体制,就是借鉴“归核化”理念,将集团公司投资中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划分放到集团投资管理的核心位置,遵循一定的管理法则,形成集团公司投资的核心目标、核心主体、核心管理对象和核心管理方式,突出投资中核心产业的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核心方向,通过激励、奖惩等核心制度的规范,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以实现集团公司投资的核心目标,最终形成和增强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归核化”(Refocusing)一词最早是在1990年由英国学者C.C.Markides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并使用的。其原意是摄影术语:重新聚焦或再聚焦。“归核化”一词主要用于企业归核化经营战略中,其理论思想的形成过程源于对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研究之中。至于“归核化”的内涵至今依然是众说纷纭,这个词汇只是近几年才在理论界得到公认并普遍使用。所谓“归核化”经营战略,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围绕价值创造这个核心目标体系,对处于过度多业务经营状态下的企业,重新确定其内部规模和业务范围的一种经营战略。这种战略主要采用企业组织重构的方式,或通过资产剥离、分立以及集中、撤退等多种战略手段,以“回归主业”和主业重构的表现形式,降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程度,将企业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到主营(核心)业务上来,并重新恢复企业活力,提高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的战略操作过程。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市场的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管理的创新。集团公司的投资活动关系着整个集团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发展态势,关系到整个集团公司的方方面面。对投资活动的有效管理标志着整个集团公司的管理水平,也是各个集团公司所面临的一个难以解决又不得不解决的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形势,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必须要找到一种创新的管理体制,以适应集团公司的发展和投资管理的要求,切实有效地进行有关投资的决策、实施和评价,满足集团公司竞争优势形成的需要。“归核化”的提出,源于人们对企业多元化战略实施的结果与原因的分析。当人们意识到过多的经营业务不仅不能分散企业经营的风险,反而会影响企业的竞争态势时,人们通过各种实证分析,提出采用各种战略手段缩小多元化经营的范围,回归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对于经营战略来讲,“归核化”的核在于核心业务。而在本文中,将“归核化”用于集团公司的投资管理,主要是借鉴“归核化”的思想,创新性地提出“归核管理”的概念,将“归核化”的理念用在集团公司的整个投资活动的管理中,定位于以各种“核”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以有效提升整个集团公司的价值,形成整个集团公司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

(一)随着经济的发展,集团公司的经营规模、范围、领域以及产业等,都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势头。而对于投资的管理模式,无论是集权化的管理,还是分权化的管理,以及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都已无法满足集团公司的投资活动的要求,无法对集团投资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

(二)自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提出以来,人们都意识到一个企业的存亡关键在于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而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企业投资取向的确定。对于集团公司来讲,也是如此。因此,如何在集团公司的投资管理中体现出“核”的要求,是投资管理中的重要方面。而这一点是集权或分权所无法解决的。

(三)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的关键在于投资的权、责、利的划分,原来的集权或分权的重点体现在投资权利的划分上,至于为什么集权、为什么分权、以什么标准来划分权利等问题,无法提供给人们一个明确的说法。如果用“核”来解释,就会使事情明了、简单。

(四)从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从集权到分权,或从分权到集权,或者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这其中体现着一个权变的过程。到如今的经济形势下,已不是仅仅靠决策权的划分来达到决策目标的时代,是该“归核”的时代,只有“归核化”才能满足现代化集团公司对投资的管理要求。无论是投资的目标、决策权的划分,还是投资的实施与评价,以及投资中核心技术的创新、核心人才的培养,都体现着“归核”的特征。

借助于“归核化”的理念,建立集团公司投资的归核管理体制,对集团公司投资的管理核心要素依据核心法则实施核心管理。“归核化”的投资管理要素包括竞争力、效益、产业、产品、技术、人员,以及投资战略、战术等。而这些管理要素的核,即管理核,包括核心竞争力、核心效益、核心产业、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人员,以及核心战略、核心战术等。实施投资的“归核”管理的核心法则是以绝对优势力量集中管理少数有关投资的核心部分;少数核心部分在整体中形成绝对优势地位,创造和驾御绝大部分集团公司资源。

二、集团公司“归核化”投资管理体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

(一)股权控制结构

股权控制结构的优化是集团公司建立有效治理结构的前提,股权控制结构影响着集团内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衡机制。股权控制结构的核心问题是股权的多元化和分散化,而投资是优化股权结构的必要手段。

集团公司作为投资的核心主体,欲对所属子公司实施有效地控制,必须要通过投资来保证集团公司在子公司的位置,这取决于子公司在整个集团中的重要程度,是一个归核的问题。在集团中处于重要战略地位、对整个集团核心竞争力影响重大的子公司,是集团公司的核心子公司,按照归核管理的思想,集团公司必须是核心子公司的绝对第一大股东。因为股权比例不同,控制权的稳定性、权利制衡程度以及资本杠杆效应也就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子公司等集团所属单位在整个集团公司中核心位置的不同,决定着集团公司对他们的投资倾向。越是对集团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影响重大的子公司,集团公司借助于投资对其股权控制比例也就越高,反之则相反。

集团公司作为股东在子公司中的位置与子公司的规模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子公司资本规模的扩大,股权集中程度变小,股权比例分散,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也就相应降低,这就需要集团公司按照归核管理的理念,以投资手段根据子公司在集团中核心位置的不同,取得相应的股东地位并保证不予丧失。但是如果子公司的股权过多地集中于集团公司手中时,会影响集团的有效治理。因为股权过度集中,缺乏其他股权的有效制衡,极易导致集团公司作为母公司投资权利的滥用,而这势必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引起彼此间矛盾的冲突,从而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甚至扰乱集团的运行秩序,造成集团公司整体效益的降低和竞争能力的下降。因此,按照归核管理的相对性要求,集团公司一方面要保证对核心子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另一方面要根据各个子公司在集团公司中核心位置的不同建立具有内在制衡约束机制的“相对归核”的股权控制结构,以实现集团治理的高效率性。这就需要借助于投资来调整股权控制结构,实现股权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同时也要实现对核心子公司股权的绝对化控制。

(二)投资决策权结构

在集团公司投资管理中,投资的决策权历来是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关注的焦点,因为投资决策权是投资利益的保障。投资决策权是决定投资项目的取舍、投资区域的选择、投资方向的确定、投资数额大小等的权利,它关系着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股权结构的优化和公司政策的制定等。因此,关于投资决策权的集权管理还是分权管理始终是集团公司投资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由于集团公司是具有一定层次的投资决策权结构,处于这个层次结构中最高位置的应是股东大会的投资决策权。由于股东权利的分散化,往往是以所拥有股份的份额选举的董事会来具体执行,这是由股权结构所确定的。至于投资决策权的集权与分权之差别,并不是简单地权利集中或分散,而主要在于决策权界限的划分及其所体现的层次结构特征。笔者认为由于最高投资决策权的位置――即决策权层次结构中的最高层次――不存在分权的问题,必须要集权。只是按照归核管理的要求,这种集权并不是完全的集权,是一种相对归核的集权。

相对归核集权化的投资决策结构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集团投资中的核心部分是集权管理,而对于非核心部分,投资决策权划分到比较接近信息源的各层次的成员企业或组织机构。而核心投资与非核心投资的划分遵循二八法则,往往以各个子公司所上报项目投资额的大小来决定。例如,2000万元以下的投资项目具体由母公司本身、各个子公司来决策,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将决策权归由董事会。二是对于纳入集团投资决策权范围的子公司等集团内所属的单位,要按照集团公司相应的股权来划分。对于该范围内的各个单位的投资决策权集中于董事会,而对于没有进入该范围的集团内的一些单位的投资决策权则分散到相应的单位。根据集团公司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应纳入集团公司投资决策权集权管理的单位包括:事业部、分公司和子公司中的全资子公司、绝对控股子公司和一般控股子公司。在此基础上,再按照投资项目的核心与非核心部分划分的标准进行归核管理。

(三)董事会与监事会职能

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篇2

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肥矿公司)为国有大型一类企业、国家重点扶持的512家国有重点企业和山东省200户重点工业企业集团之一。

一、投资管理的重要性

充分运用资金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资金与物资、人力一样都是宝贵而稀缺的经济资源。企业应当合理利用闲置资金,提高企业资金的运用效率,以免浪费资源。

增加企业收益的有效措施。在现代企业中,投资收益往往是十分可观的。在国外,有些集团公司的投资收益占其利润总额的比例达到30%以上。

企业分散风险的有效方法。集团公司通过投资活动,不仅可以扩大集团的生产经营,还可以用比较少的产权控制被投资公司的巨大资产,进而发展壮大。

二、肥矿公司投资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过于重视原经营主业。肥矿公司过去一直以来以煤矿为发展重点,大量资金投放在各个煤矿,煤炭开采难度逐渐加大,煤层变薄,煤炭质量下降,外地以及进口优质煤的市场份额加大。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总利润开始大幅度下滑。

对投资项目的管理较为薄弱。肥矿公司在投资管理方面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对投资项目各方面的控制与管理都十分薄弱。如:投资兴建的电解铝厂,初期已经显现出盲目投资所导致的不良后果,而项目管理部门并没有对此情况及资金运转等情况及时进行上报,导致集团公司盲目乐观,错失了对铝厂进行调整的最佳时机。目前,电解铝厂的状况一直处于较大亏损状态,如果关闭铝厂,预计将会有更大的损失,所以在目前的状态下,只能继续亏损经营,等待后续设备技术及管理。

缺乏优秀的投资管理人才。缺乏掌握先进投资管理知识的人才,导致肥矿公司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不能顺利采用。例如,查庄煤矿投资的彗目牌洗衣粉厂,最初兴建时,定位于使用先进生产技术,采用先进管理,并且启用了先进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肥城矿业集团公司忽略了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导致管理人员对先进设备的操作不熟练,后续虽然加紧了培训,但是还是影响了生产,对生产的慧目牌洗衣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进一步加强肥矿公司投资管理的措施

针对单一经营的问题,可以采取多元化经营的策略。集团公司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其内部闲置的财力或其他竞争能力使其产生涉足其他领域;面临的是销售额增长缓慢或竞争激烈等局面;属于市场风险非常大的行业,企业的命运极易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冲击;置身于夕阳产业中,为使集团寿命与产品生命周期相分离,集团需要进行产业转移,当集团公司面临以上诸情况时,多元化将是合理的考虑。

遵循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对投资项目进行控制。要解决投资经营不善的状况,必须要加强投资管理工作。集团内部的投资管理是集团重要的管理问题,应遵循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事前定目标、定制度、定操作程序;事中严格遵循制度、程序的要求进行;事后进行跟踪、考核,并反馈结果、意见,以利于改进财务控制。加强财务控制,保证集团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率性。

建立健全各项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在对项目执行人的考评中,要有执行人定期汇报项目的执行情况,并对其有风险奖惩措施制度,例如实行风险抵押的办法;后处理项目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可忽视,所谓后处理项目风险就是在处理时被隐藏、被瞒骗,或者钻政策的漏洞所造成的损失,事后被发现或被揭露的项目;充分利用有关的金融资本市场,投资于短期证券等项目要建立相关的规范制度。

加强对集团项目资金的控制。资金管理贯穿了投资中心业务的全过程,集团公司必须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动员资金并控制资金的使用。资金控制需要从流入、流出二方面着手。集团公司内部各成员或投资项目都有自身的财务部门,在结算中心设立独立的账号(通常是二级账号)进行独立核算,拥有经营权和决策权。

加强参与投资管理的相关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财会基础工作管理,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搞好财会基础工作是发挥财务管理作用的保证。近年来,部分煤炭企业财会信息失真,财务管理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加强财会基础工作,首先要求集团公司的经营者和财务人员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法律、法规,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在集团内部建立一整套财会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程序;其次是健全会计内部监督机制,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培养财会人员爱岗敬业、敢于管理的精神,并注重财会人员知识的更新。

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篇3

第一条 为保证XXXX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的严格执行和落实,实现规范化管理,提升集团公司各部门、下属公司运作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体现内部公平,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主人翁意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监察部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受处分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及下属公司所有员工(包括企业合同制、派遣人员等)。

第三条 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以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第二章 奖惩的原则

第四条 奖惩的原则

(一)奖惩有据的原则:奖惩的依据是国家党政机关及、集团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员工的岗位说明书及工作目标等。

(二)奖惩及时的原则:为及时的鼓励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和正确行为以及纠正员工的错误行为,使奖惩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奖惩必须及时。

(三)有功必奖,有过必惩的原则:严防公司员工特权的产生,在制度面前公司所有员工应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第五条 员工的表现只有较大地超过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才能够给予奖励,达到或稍稍超出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应视为员工应尽的责任,不应得到正常待遇之外的奖励。

第六条 员工的表现应达到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当员工的表现达不到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应给予相应惩戒。处罚的原则是从轻不从重,目的是:防微杜渐、惩前毖后。

第七条 为奖励员工因突出贡献或超额完成任务为而填写的表单为《正面清单》;为处理员工因违纪过失或责任过失行为而填写的表单为《负面清单》。正、负面单必须知达本人,对于不合理、不公平的奖励和惩罚,员工有申诉的权利。

第八条 正、负面清单参照《XXXX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绩效管理考核办法》之规定,正、负面清单管理权限为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签批、副职签批和部门负责人签批,受集团公司目标领导小组监督。

第二章奖励

第八条 奖励的目的在于既要使员工得到心理及物质上的满足,又要达到激励员工勤恳工作,奋发向上,争取更好业绩的目的。

第九条 奖励分为记正面清单、授予“年度优秀员工”荣誉称号、向上级推荐表彰。对于受奖励的员工予以表彰,奖励材料载入个人档案。

第十条 给予员工嘉奖,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决定或者审批。

第十一条 员工有下列事件之一给予嘉奖,按照管理权限记正面清单一次。全公司通报表扬。

(一)工作努力、业务纯熟,能适时完成重大或特殊交办任务;

(二)品行端正,恪尽职守,堪为全体员工楷模者;

(三)其他对公司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具有事实证明者;

(四)全年满勤,无迟到、早退、病、事假者;

第十二条 员工有下列事件之一予以审核授予“年度优秀员工”荣誉称号,全公司通报表扬并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宣布。

(一)全年能超额(10%—30%)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者。

(二)遇有灾变或意外事故,能够奋不顾身,不避危难,极力抢救并减少公司损失者。

(三)检举揭发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为公司挽回形象或财产损失者。

(四)通过自身努力,避免了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和设备设施事故者。

(五)全年累计获正面清单3次者。

(六)对维护公司荣誉、塑造企业形象方面有较大贡献的,因个人行为受到社会赞同和舆论表扬者。

第十三条 员工有下列事件之一者予以向上级推荐表彰,并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宣布表扬。

(一)全年累计获正面清单5次以上且未受到惩戒处理者。

(二)全年能超额(>30%)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者。

(三)承担巨大风险,挽救公司财产,较十二条(二)款表现更为突出者。

(四)连续3年,年终考核列为优等者。

(五)对维护公司荣誉、塑造企业形象方面有重大贡献者。

(六)通过自身的努力,避免了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和设备设施事故者。

对为公司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者,公开通报奖励。任用与提升员工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受过奖励的员工,对德、才兼备者还可破格提升。凡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奖励,由其直接上级提出,凡与本职工作无关的,由见证人提出,均需填写《正面清单》。奖励的核实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奖励实施的办理见《员工奖励程序》。

第十四条 员工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奖励,并全公司通报批评:

(一)工作达不到奖励标准的;

(二)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

(三)申报奖励时隐瞒严重错误或者严重违反规定程序的;

(四)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撤销奖励的其他情形的。

第三章惩罚

第十五条 惩戒的目的在于促使员工必须和应该达到并保持应有的工作水准,惩前毖后,从而保障公司和员工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

第十六条 按照规定的标准(规章制度、岗位描述、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等)检查员工的表现,对达不到标准的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十七条 检查员工遵守公司的各项工作纪律、规章制度的情况,一切违反有关纪律、规章制度的行为构成违纪过失,填《负面清单》。

第十八条 考查员工岗位描述以及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凡对本人负有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的工作造成损失的情节视为责任过失,填《负面清单》。

第十九条 对员工给予政务处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法律法规执行:

(一)对有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员工,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及管理权限,进行约谈(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

(二)对违法的员工依照上级相关规定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处分影响期分别为:

1.警告,6个月;

2.记过,12个月;

3.记大过,18个月;

4.降级、撤职,24个月。

(三)员工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不得晋升薪酬待遇等级。被撤职的,降低职务、岗位或者职员等级,同时应当降低薪酬待遇。

第二十条员工受开除以外的政务处分,在政务处分期内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应当给予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政务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晋升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薪酬待遇不再受原政务处分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的,不恢复原职务职级、岗位级别和相对应的薪酬待遇。

第二十一条 给予员工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二十二条 共产党员受到党纪处分及涉嫌违反党纪立案调查期间,其职务、级别、工资等待遇参照中共贵州省纪委文件《关于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共产党员受党纪处分后年度考核和职务、级别、工资处理办法》执行。调查结果未出之前,当年度绩效薪酬暂不予发放;调查结果出来后,根据处分决定,对当年度绩效薪酬按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执行。

公司员工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参照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

第二十三条 员工受到通报批评、责令检查的,处分决定机关为集团公司党委的,当年度扣发绩效薪酬的5%;处分决定机关为六盘水高新区及以上的,当年度扣发绩效薪酬的10%。员工受到诫勉的,处分决定机关为集团公司党委的,当年度扣发绩效薪酬的10%;处分决定机关为六盘水高新区及以上的,当年度扣发绩效薪酬的20%。

第二十四条 员工受到警告,处分决定机关为集团公司党委的,处分下达的当年度扣发绩效薪酬的20%;处分决定机关为高新区及以上的,处分下达的当年度扣发绩效薪酬的50%。员工受到记过,处分决定机关为集团公司党委的,处分下达的当年度扣发绩效薪酬的50%;处分(记过及以上)决定为高新区及以上的,处分下达的当年度扣发绩效薪酬的100%;员工受到记大过,处分决定机关为集团公司党委的当年度扣发绩效薪酬的100%。

第二十五条员工违反公司规定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

(一)员工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情节轻重予以50-200元及以下的经济处罚,一个月内违反三次及以上者,违规周期内视情形,绩效考核周期内扣1-5分:

1.3次以下无故迟到或早退(包括开会时),每次予以50元经济处罚,3次以上无故迟到每次予以绩效考核周期内扣1分;

2.工作时间离开岗位不请假者;

3.未经批准提前就餐、上班时间在食堂就餐者;

4.说脏话、粗话者;

5.培训无故旷课者;

6.培训补考不合格者;

7.工作时间在工作场所喧哗、打闹影响工作秩序者;

8.工作时间不服从主管人员的合理指挥,情节轻微者;

不认真工作、上滑班,工作态度散漫,教育不改者;

9.工作时间做与工作无关事情者;

10.乱扔杂物,破坏环境卫生者;

11.未完成本职工作或因工作质量,造成影响者;

12.在所管辖区域内,有长明灯、长流水、下班后所辖区域或窗户未关,所用设备(灯、电脑、空调等)电源未切断者;

13.本部门所辖区域环境卫生脏乱差者;

14.本部门(公司)内发生重大事情,如重要固定资产、档案丢失等,未能及时上报有关部室或主管领导者。

15.一个月内违反三次及以上者,纪律部门谈话。

(二)员工一个月内违反上述所列行为三次及以上者(五次及以上迟到或早退)、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经查证属实,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处分并予以200元以上500元及以下的经济处罚,违规周期内视情形,绩效考核扣10-20分:

1.未经批准擅自离职怠慢工作者;

2.妨害现场工作秩序经劝告不改正者;

3.工作时间饮酒、酒后上岗者;

4.工作时间进行非公司组织的文体娱乐活动者;

5.在工作场所喧哗、嘻戏、吵闹,妨碍他人工作而不听主管人员劝告三次及以上者;

6.服务态度差,一个月内被客户投诉三次以内并造成不良影响者;

7.因指挥、监督不力造成事故情节较轻者;

8.因操作不当,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者;

9.私自移动消防设施者;

10.未按要求及时完成工作任务,造成停工、影响生产或经济损失在20000元以下者;

11.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个人利益,获利在500元以内者。

(三)员工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经查证属实,视情节轻重予以记过及以下行政处分,并予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经济处罚,违规周期内视情形,绩效考核扣20-30分:

1.由于工作失职,遗失重要文件(物品)或故意泄露企业秘密,造成企业损失在2万元以内者;

2.无理取闹、打骂领导或同事,扰乱正常工作秩序者;

3.携带危险或违禁物品进入工作场所者;

4.不服从公司工作安排或由于个人原因不能胜任原岗位要求者;

5.培训无故旷考者;

6.经领导说服教育、指正后拒不执行工作安排,造成公司损失在10000(不含)元以内者;

7.年度内累计警告三次者。

(四)员工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经查证属实,视情节轻重予以记过处分,并予以1000元以上1500元以下的经济处罚,违规周期内视情形,绩效考核扣20-30分:

1.工作时间酗酒、在公司期间聚众者;

2.各种漫骂和相互漫骂者;

3.拒不听从主管人员合理指挥监督,明知有错故意与主管发生冲突者;

4.对能够预防的事故不与和不积极采取措施致使公司利益受到2000元以内经济损失者;

5经领导说服教育、指正后拒不执行工作安排,造成公司损失在10000(含)至20000(含)元者;

6.泄露公司秘密事项,已对公司利益造成损害但情节较轻者;

7.有事实证明,未构成刑事责任的违法乱纪行为者;

8.年度内累计严重警告三次者。

(五)员工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经查证属实,视情节轻重予以记过及以上处分,并予以1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经济处罚,违规周期内视情形,绩效考核一次扣30-35分:

1.对下属正常申诉打击报复经查属实但情节轻微者;

2.故意损坏公司重要文件或公物者;

3.在职期间受治安拘留,经查确有违法行为者;

4.伪造病假单证明或无病谎开病假证明者;

5.殴打同事或相互殴打者;

6.虚报业绩、瞒报事故者而蓄意妄取成绩、荣誉和个人私利者;

7.故意造成同事失和或造成领导失察责任或致使他人工作受阻,公司利益直接或间接接受受到损害者;

8.对能够预防的事故不与和不积极采取措施,致使公司受到2万元及以上的经济损失者;

9.对同事恶意攻击或诬害、伪证、制造事端者。由于个人违章操作或管理不善造成重伤事故、责任事故直接责任者;

10.经领导说服教育、指正后拒不执行工作安排,造成公司损失在20000(不含)元以上者;

11.不服从主管人员合理指导,屡劝不听三次以上者;

12.犯错员工不服从公司处罚决定、态度恶劣者;

13.连续旷工3天以内,或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5天以内者;

(六)员工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经查证属实,视情节轻重予以记大过处分或辞退,违规周期内绩效考核成绩为不合格;对公司造成损失的,对其予以损失额10%的经济处罚:

1.带头无理取闹、打骂领导或同事,说服教育与规劝不听并严重扰乱工作秩序者;

2.由于违章操作或管理不善造成工亡事故、重大责任事故,损失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直接责任者;

3.工作散漫,来去自由,不听劝阻,连续旷工超过3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5天及以上者;

4.违反财经纪律,故意泄露企业机密,致使公司蒙受100000元以上经济损失者;

5.违法,营私舞弊,贪污受贿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者;

6.违反劳动合同和国家法律法规者;

7.严重违反公司管理规定者;

8.偷盗、故意破坏企业财产,金额在10000元以上者;

9.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心人员,连续两次出现年度考核基本合格或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者。

第二十六条员工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予以直接开除,同时通报全公司,并视情节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订立劳动合同时使用虚假证件,或用虚伪意思表示,使公司遭受损失者。

2.连续旷工十天(含)以上,或一年内累计旷工十五天(含)以上者。

3.玩忽职守,致公司蒙受200000元(含)以上经济损失者,并负赔偿责任。

4.对下属正常申诉打击报复经查事实情节严重者。

5.对同事暴力威胁、恐吓、妨害团体秩序者。

6.泄露公司秘密事项,已对公司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7.滥用职权,恣意挥霍公司财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8.损公肥私、泄露公司机密给公司造成较大损害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9.偷盗、侵占同事或公司财物经查事实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0.在执行公务和对外交往中索贿、受贿,收取回扣数额较大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1.在公司内煽动怠工或罢工者。

12.造谣惑众诋毁公司形象者。

13.未经许可兼任其他职务或兼营与本公司同类业务者。

14.在职期间刑事犯罪者。

15.伪造或变造或盗用公司印信严重损害公司权益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6.参加非法组织,经劝告不改者。

17.年度内累计记大过三次者。

第二十七条 员工在处分决定机关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退休或退休后有违法违纪行为,其待遇处理办法按国家有关养老保险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处罚的权限与审批

员工违规受到经济处罚的,须由员工所在部门提出处分意见,征得公司主要领导的意见后,由集团党委会议决定后由人事部书面通知本人。

第四章 员工申诉

第十九条 在批准员工的处分以后,如果受处分者不服,应在公布处分后十日内,按管理权限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诉,在上级主管部门做出改变原处分的决定前,仍按原处分决定执行。

第二十条 员工认为受到不公正待遇,可在通报送达三日内书面向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提请处理。人力资源部在接到申诉之日起十日内,进行调研取证,形成书面意见报公司领导或党委会议研究后,对申诉者的请求予以答复。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如需修改,由集团公司行政部和人力资源部提出,经集团公司党委会议研究确定后修改。

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篇4

当前采取的主要投资战略,是指“走出去”的方针,这是很多公司之前的指导方针,其基本内涵是基于我们国家工业在早些时候比较落后,因此这样的战略目标,是符合几年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通过对相关的投资资料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采取的对外开放的基本策略,主要的应对方法就是“换技术,换资金,换管理”。这部分理念的运用,已经对有关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发现对外投资资金,可以促进本公司的经济发展。对外投资,主要包括的内容,就是通过投资母国的企业,来进一步扩展对外国公司的投资,获得一定比例的外国资源,从而带动本国对外的贸易输出量。

集团公司对外投资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1.当前缺乏正确的投资管理理念

从我们公司当前的具体经营形式,我们可以发现,公司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销售业绩,以及公司的盈利额方面,从而忽略了销售过程中,资金的流向管理问题,尽管有的部门已经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也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但是当前的企业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这样在于资金的管理以及监督方面,就会出现相关的漏洞,同时对企业资金的利用率没有实行有效的监督,对于公司目前的业务处理能力,有的人员能力欠佳。

2.当前的对外投资资金管理制度有待强化

当前在公司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没有相对比较完善的费用开支跟报销制度。很多的企业都制定了相关的费用开支标准,同时对于报账制度的相关规定,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相关的漏洞。而此时的报账制度简直就是形同虚设,简直就是一纸空文。还有的业务人员,夸大费用,这就造成了资金的流失,同时还不利于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也给财政的审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3.相关的财务考核指标不完备

根据当前的具体营销策略,以及相关制度,我公司实行了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叫做经营责任制,但是其考核标准往往只涉及到几个方面:利润,创汇,总结等相关的硬性指标,公司的内部对于财政的管理主要涉及的是资金的周转率,资金的利润率,以及相关资金的流动率,而这些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这些方面在资金的审核中,没有被全面涵盖到。这就使得很多的业务人员将任务目标简单地定格在利润,创汇等硬性指标问题,没有对整个投资方案进行有效的审核,就盲目地与客户签订相关的合同,财务部门没有得到相关的审核证明,就将款项拨出,这就造成了我们公司的经济亏损。

4.当前的投资资金使用不合理,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

从当前的相关资金使用登记表中可以发现,资金的使用没有规划,在对外贸易中,我公司的主要发展目标就是提升当前的进出口量,增进公司的经济效益。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用于贸易业务的资金,跟投资的资金,两者的使用用途有很大的区别。公司在相关外贸资金的使用上就有一定的不当之处,很多的资金一旦到位,很多的部分就开始大手大脚,盲目进行相关的业务投资,结果时机不对,市场也不成熟,很多情况下,容易给企业带来亏损。从这些问题背后,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的相关部分,没有对财务实行有效的监督,对资金的预算以及利用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用模式,进而影响了公司的投资效益。

对当前的投资资金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有关部门要提升对资金管理的掌控意识

对于当前我们公司的具体形式,我们要切记树立“务管理为公司管理的核心”,同时相关的企业领导人要考虑到这一点。在公司运营生产过程中,要尤其注重资金的流动过程,减少对资金的不合理使用。采取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方法,合理分配资金的使用,节约资金的使用量。资金管理不仅仅是企业领导的分内事情,还涉及到很多财务人员对资金的处理问题,因此整个公司对于资金应该有相关的节约意识,同时全体职工都应该转变相关思想,能深刻地意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公司对于资金的整体管理水平。

2.当前公司要健全对外的投资财务制度

该方面就要求公司应该建立相关的财务结算部门,对该部门的资金进行统筹规划,这一点的基础就是要建立相关的结算部门来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力度,实行科学有效的运行手段,这样才能减低公司对相关项目的投资风险,同时对有关投资资金的就是起到了很好的防范作用。最基本的做法,就是来健全并且完善相关的各种财务规章制度,同时要符合当前公司的规模,以及公司自身发展的条件特点。真正地做到科学化,合理化,使资金更够贝被规划,有效的利用。

3.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加强对当前资金的使用管理

正确利用资金,就是要确保资金的主要流向,使其更够以规范,合理的方式被使用。从企业对外投资的相关经营特点出发,使其按照进出口贸易为主要策略的方式,来对有投资价值的项目进行相关的投资,在这之后,还应该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使其最终的投资会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篇5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集团公司得到飞速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提高综合国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各类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其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其发展模式已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因而资金投资越来越广泛,加强对集团公司资金投资风险的管理显得至关重要。

一、信息时代集团公司资金投资风险因素分析

(一)信息时代使国际经济形势更加复杂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关系已经突破了空间的距离和限制,任何社会组织包括集团公司都不可能进行封闭化和孤立化发展,必须将集团公司的发展置于全国乃至便于经济一体化发展当中,必须时刻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行高度关注和重视,同时也必须加强与集团公司外部的协作和联系,因而集团公司的资金投资与整个社会密不可分,这也就成为集团公司资金投资的风险因素。信息时代使国际经济形势更加变幻莫测,随时都有可能发展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可能,而集团公司在进行资金投资过程中,如果对信息时代对世界经济形势带来的影响分析不足,极易导致资金投资失败,特别是当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集团公司的投资就难以获得利润,甚至出现亏本,对集团公司投资造成重大影响。

(二)信息时代使集团公司投资风险更高

信息时代使信息资源更加海量性、便捷性、传导性、互动性、共享性等诸多特点,使集团公司投资与科技信息化具有高度的融合性,一方面信息化为集团公司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使集团公司充分运用科技信息化来提高投资质量、投资效率和投资效益,能够使投资通过电子商务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集团公司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类市场进行投资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但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时代具有透明度高的特点,使集团公司的资金投资需要更加公开和透明,否则根本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这种投资的公开和透明,极易使集团公司的商业秘密被泄露,进而对集团公司造成重要影响。

(三)信息时代对投资管理人员提出挑战

要想提高集团公司资金投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能力强、具有较强职业道德的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无论是行政管理、财务管理还是人力资源管理,都必须由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来进行。在信息时代,集团公司资金缺乏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现代管理素质、财务专业素质、信息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研究分析能力,特别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能力。但从目前看,我国很多集团公司资金投资管理人员尽管都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但真正具备能够将专业素质与信息化管理结合起来的人才还比较少,很多管理人员还不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能力,因而也就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这也就形成了一种挑战。

二、强化信息时代集团公司资金投资风险管控的措施

(一)强化信息时代资金投资风险意识

集团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特别是资金投资决策层和管理层,必须充分认识信息时代对集团公司资金投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对信息时代集团公司资金投资风险因素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资金投资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和提高管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信息时代资金投资风险意识,就必须大力加强对信息时代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全面深入分析,将集团公司资金投资工作置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将资金投资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来提高资金投资质量和效益,又要最大限度的规避信息化对资金投资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二)提高资金投资的信息化管控能力

集团公司无论是对资金投资的前期评估,还是对资金投资的过程管理,以及对资金投资的后期评价,都必须着眼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信息化接轨。首先集团公司必须建立资金投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制度,积极推动信息化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要在资金投资前期评估、过程管理、后期评价中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辅助评估、管理、评价系统,特别是要将建立集团公司资金、人力资源、战略发展等数据库,并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分析和预测,切实提高资金投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能力。

(三)加强资金投资管理专业人才建设

党的十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表明我国已经把人才建设放在了战略高度。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强集团公司资金投资风险管理和控制、提高资金投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建设一支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要牢固树立“人才意识”,把“不惜血本”引进和培养人才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引进具有投资管理和信息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加强集团公司资金投资风险管理和控制奠定人才基础。集团公司还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发挥人才在资金投资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资金投资收到预期效果。

三、结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给集团公司资金投资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集团公司必须着眼于加强资金投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深刻认识信息时代对集团公司资金投资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特别是要在强化信息时代资金投资风险意识、提高资金投资的信息化管控能力、加强资金投资管理专业人才建设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努力适应信息时代对集团公司资金投资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严伟.企业投资风险管控问题研究[J].人民论坛,2013(02)

[2]曾莹.浅析投资风险识别与衡量[J].经济研究导刊,2013(20)

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篇6

一、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全程管理与控制的背景

过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分散,效率低下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子公司资金分散占用的矛盾已成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这一方面使得集团总部缺乏对现金的统一管理和筹划,导致各子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量闲置;同时集团内部资金配置不平衡,形成存、贷两高,反映在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中,就是资产方的货币资金项目有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存量资金,而负债方却有大量的银行贷款,从而形成损益表财务费用项目下大量的利息支出。

2.资金监控不力,资产流失

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约束机制,特别是缺乏有效的资金监控手段,使得集团公司无法对下属企业的资金质量及其运行状况实施有效监管,容易产生资金账外循环和资金管理失控等现象。

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全程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

1.发挥财务资源的聚合优势

目前张矿集团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有利于保障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能够获得广泛而通畅的融资渠道和手段。集团企业集合各成员企业的融资渠道,并通过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灵活分配,可以在成员企业需要资金时以较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及时融入资金。

(2)能够获得广泛而通畅的投资渠道和手段。集团可以集合整体的市场空间,在发现有利的投资机会时,发挥整体资金优势,有效利用各种投资渠道,并取得理想的收益回报。

(3)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整体资金成本。对集团内企业的资金进行适度的统一调配和集中管理,能够降低集团公司的现金资产存量,减少银行贷款总量,从而提高集团公司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2.强化财务监控力度,确保资金安全

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强化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力度。集团公司通过对资金流入、流出的总控制,首先可以获得成员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的知情权;其次是通过对成员企业收支行为的有效监督,在投资等重大事项上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动态控制,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三、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全程管理与控制的运用

(一)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筹措管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没有血液无法生存,固定资产投资没有资金就无从谈起。因此资金是投资的血液,更是固定资产投资中项目能否立项的关键。

煤矿企业的项目资金从哪里来?首先是从企业生产成本中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井巷维简费和安全费;其次是由国家补助资金或上级公司补助资金;三是闲置资产变现收入、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等;四是银行贷款;五是增资扩股、发行企业债券、投融资等。其中折旧费、井巷维简费、安全费及国家补助资金是煤矿企业的主要项目资金。

为了规范资金的使用,张矿集团公司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了自己的资金使用权限

1、折旧资金:

各单位按规定构成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支出,但属于煤矿专用的12种小型设备,即7.5千瓦以下电动机、10千伏安以下变压器、7.5千瓦及以下水泵、PW系列200A以下低压防爆开关、综合保护装置、瓦斯鉴定器、局扇、矿车(包括平板车和坑木车)、各种钻眼机械(包括电钻、风钻、风锤、风镐和锚杆打眼机)、矿灯、自救器、单体液压支柱等,应作为低值易耗品由生产成本列支,不得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用于设备大修的主要配件尽管单价较高(如减速器等),也只能作为材料列入生产成本,不得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井巷维简费:

生产矿井向下一水平延深所开凿的主体工程,包括:(1)主、副井筒、井底车场及峒室;(2)延深水平的两翼运输大巷算至井底车场以外100m为止;(3)总回(入)风道;(4)矿井延深后所做的通地面的风井、交通井、管子井;(5)开拓延深工程中的主要设备及安装、管、线工程和土建工程;(6)其他主体工程;(7)矿井的技术改造;(8)重大项目建设支出;(9)矿井补充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勘探支出。

3、安全费用:

(1)根据财建[2005]168号文规定的十项支出范围,包括: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与抽放系统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灭火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运输(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支出,其他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2)经集团公司确定的矿井安全改造项目支出。

(3)煤矿安全改造国债项目支出。

(4)矿井应急抢险救灾支出。

4、国债资金、上级补助资金和其他资金的列支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同时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挪用专项资金。

(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管理与控制

为达到“项目计划明确、资金存储清楚、资金用途明晰、决算审计符合要求”的标准,我公司对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全部实行集中管理,其资金按照年度下达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使用,集团公司企划部负责投资计划及资金的管理,具体管理控制如下:

集团公司在公司内部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含固定资产投资),首先,各单位根据年度投资计划编制年度投资预算,报集团公司审批,其次,各单位每月上报月度投资计划和资金预算,经集团公司审定后下达投资计划;在次,各单位按工程进度申请资金,并填报《张矿集团拨付款申请表》,同时附有关工程招标资料、预决算、合同书、验收单等资料,经企划发展部审查确认后报送财务部审查办理。

1、基建项目(含国债项目)

(1)项目招标后施工,需付进度款时由集团公司基建管理部组织验收;但国债项目中不构成工程的零星设备、材料等由集团公司企划发展部牵头组织基建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等部门进行验收;(2)项目单位编制工程月度形象进度预算表并报集团公司基建部审查;(3)项目单位填报《张矿集团拨付款申请表》,并附预决算书、合同书、验收单、形象进度预算等资料;(4)集团公司企划发展部对照投资计划,对项目单位的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审查;(5)集团公司财务部对照资金预算,对项目单位的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审查;(6)集团公司董事长审批;(7)集团公司财务部办理拨付手续。

2、井巷工程(含国债项目中井巷工程)

(1)由项目单位编制工程技术设计方案或作业规程报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进行审批;(2)项目单位根据已审批的方案或规程编制工程预决算等资料并报集团公司基建管理部审查;(3)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根据审批的方案(规程)、预决算等资料进行验收;(4)项目单位填报《张矿集团拨付款申请表》,并附有关工程预算、合同书、验收单等资料;(5)集团公司企划发展部对照投资计划,对项目单位的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审查;(6)集团公司财务部对照资金预算进行审查;(7)集团公司董事长审批;(8)集团公司财务部办理拨付手续。

3、设备购置(含国债)

(1)已列入投资计划内的设备,通过招标办进行招标采购后,由物资贸易公司统一签订设备采购合同。(2)每月底由物资贸易公司提供需付款的设备的相应明细及相关资料(设备采购合同、及设备验收单等资料),并填报《张矿集团拨付款申请表》(3)验收单需生产技术部进行审查并对设备进行验收。(4)集团公司企划发展部对照投资计划对以上资料进行审查;(5)集团公司财务部对照资金预算进行审查;(6)集团公司董事长审批;(7)集团公司财务部办理拨付手续。

4、土建工程(含国债)

(1)已列入投资计划内的项目,其工程预算由项目单位编制并报集团公司基建管理部审查。(2)土建工程由集团公司基建管理部组织验收;(3)项目单位填报《张矿集团拨付款申请表》,同时将工程决算书、合同书、验收单等资料报集团公司企划发展部审查;(4)集团公司财务部对照资金预算进行审查;(5)集团公司董事长审批;(6)集团公司财务部根据资金预算办理拨付手续。

5、预付款的拨付程序

(1)项目单位填报《张矿集团拨付款申请表》,并附有关招议标文件、预(决)算书、合同书等资料;(2)集团公司基建部对工程是否开工进行审查。(3)集团公司企划发展部对项目单位的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审查;(4)集团公司财务部对照资金预算,对项目单位的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审查;(5)集团公司董事长审批;(6)集团公司财务部办理拨付资金手续。

四、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全程管理的效果

我公司通过以上的规范管理与控制,使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管理逐步驶入“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有序化”的发展轨道,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篇7

一、集团公司的概念

在很多时候,集团公司和企业集团两个概念没有被明确的区分,被人们混淆使用。在这里,为了明确研究主体的概念,本文对二者进行一下区分:应该说,广义上的企业集团在概念上包含集团公司,二者都是一系列企业事业单位的联合,都是为了形成规模效应形成的经济联合体。集团公司和企业集团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集团公司当中经济体之间的联合主要是以产权、股权为纽带形成的母子公司体系,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而对于企业集团来讲,经济体之间的联合并不仅仅局限于产权、股权的纽带,企业集团是以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产权联合为主要纽带,并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将多个企业、事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

二、我国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

在我国,当前集团公司采用的资金管理模式主要有四种:报账中心模式、结算中心模式、内部银行模式、财务公司模式。

1、报账中心模式

这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模式,集团公司资金收支的各种权利都集中在母公司的财务部门,各个子公司通过保障中心向母公司提交子公司的财务状况报告,提出资金需求。这种模式又分为统收统支模式和伯父备用金模式两种。这种资金管理模式主要优势是可以对企业资金管理有一个整体性认识,对于提高资金运作的宏观战略性,提高对子公司沉淀资金的使用效率,控制整个集团公司的资金流量及其流向,最终实现企业收支平衡有着积极作用;但这种模式影响各子公司财务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对于集团公司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2、结算中心模式

结算中心模式是在集团公司内部设置专门的机构――结算中心,处理各个子公司现金收支和资金结算业务,一般结算中心都设置在母公司财务部门当中,作为独立的机构行使职能。结算中心的运作原理如下:由结算中心开设一级账户,各子公司开设一级账户下的二级账户;子公司的收入都存入结算中的一级账户,不可私自挪用;有结算中心代表集团公司对外筹集资金,以保证集团公司的资金需求;依照集团公司的战略,统一计划,对各子公司拨付所需资金;办理各分公司之间的往来结算, 计算各分公司在结算中心的现金流入净额和相关的利息成本或利息收入;核定各分公司日常留用的现金余额。

3、内部银行模式

内部银行是集团公司内部的,管理集团公司内部日常资金结算,资金筹集、调拨和运作的资金管理机构,其设置原理的指导思想是社会银行部分功能内部化,将社会银行的基本职能和管理方式引入企业的管理当中。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各子公司设立内部结算账户;发行集团公司内部支票和货币;发放内部贷款;对内统一调度资金,对外统一筹集资金;制定内部结算制度,监督资金运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建立信息反馈系统;银行化管理。

4、财务公司模式

在我国,财务公司一般是集团公司发展到较大规模后,由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财务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它经营部分银行业务,除抵押放款以外, 还经营外汇、联合贷款、包销债券、不动产抵押、财务及投资咨询等业务,作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财务公司还担负着集团公司的理财任务。财务公司可以通过其经营业务的便利为集团内部各公司提供专业的资信服务,为企业寻求高质量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投资机会提供信息;另外,对于扩大融资范围,拓宽融资渠道,财务公司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财务公司还可以将沉淀的闲置资金投放于其他项目,以提高集团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

三、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及管理模式的选择

1、集团公司资金管理

(1)筹资管理方面

企业资金的来源无非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个方面,集团公司也不例外。但集团资金的融资于一般企业有很多不同。单个企业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的选择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经营业绩来确定的,在企业发展初期或者经营业绩受到影响而低落的时期,企业难以通过内部资金积累来获得资金,需要通过外部融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对于集团公司来讲,其资金需求规模和融资方式的选择不是某个企业决定的,而是综合了集团内部各个公司财务状况后做出的决策,集团公司需要根据内部各个公司的发展阶段和经营业绩来确定资金的需求规模来最终确定整个集团的资金缺口。

如果在经过综合分析之后,集团公司的资金需求仅仅存在于某几个子公司,通过内部调度可以满足,根据融资顺序理论,便没有必要通过外源性融资筹集资金。但如果资金缺口通过集团内部各公司之间的资金调度难以满足,便需要考虑外部筹资的方式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各子公司财务管理独立性较强,在发生资金短缺时在筹资的选择上各自为政,那么一方面集团公司的内部资金调度的整体性和筹资信度高于一般企业的优势便得不到发挥,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各子公司之间为获取贷款而交叉担保的混乱局面,这对于降低集团公司资金成本,把握整体性资本结构,以及降低财务风险等方面都是不利的。

(2)投资管理方面

集团公司的投资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投资,一般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如果该项目能够给企业带来正的现金流量,而该流量的大小和流入时间都符合企业的需要就可以实施,但对于集团公司并不是这样。

集团公司的投资包括两个方面,母公司收购新子公司的选择和各个子公司投资项目的选择。对于母公司收购新的子公司的选择,集团公司需要根据整个集团发展的需求来决定,其发展战略有专业化和多元化两个,专业化要求集团公司考察收购的子公司对于集团专业经营的相关业务的发展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而多元化则主要是为了分散集团公司风险,要求集团公司考察欲收购子公司的行业前景和运行状况。在对各个子公司投资项目进行选择时,集团公司应该站在集团整体的高度上对各项目进行分析,分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投资项目本身质量和各投资项目之间的关系,其中后者设分析的重点;如果项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那么项目实施与否的取舍就决定于项目本身的质量;如果项目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可能某些项目单独分析的时候对子公司来讲并不能带来多大的收益,对其发展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但如果和其他子公司的投资项目结合,可能能够产生效益,对于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此时该项目便是可取的;如果项目之间是互斥的关系,那么即使某个项目单独来看能够取得收益,对于整个集团公司来讲,也是不足取的。另外,集团公司还可发挥整体性优势,将集团资金集中起来投资于那些但各企业难以完成,而效益较高,对于集团发展更为有利的项目。

(3)盈余分配方面

在盈余分配方面,集团公司和一般单个企业的决策过程和原则也有很大不同。作为一般企业来讲,影响其盈余分配政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企业的业绩,最终表现为企业的盈余金额的大小,另一个就是分配政策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最终表现为投资者行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简单的说,如果企业盈余充足,可以选择较高的股利分配水平,留有较少的资金进行再投资。但是如果考虑企业当前的发展阶段,如果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而又有较好的投资机会,那么较高的股利水平是不足取得,反之亦然。

对于集团公司来讲,它是一个母子公司体系,在选择盈余分配政策时,依然需要站在战略决策的高度上,在对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的科学分析之后再进行决策。一方面,集团公司从全局考虑,维护整个集团和各个子公司的声誉,在一些子公司盈余不足,投资者信心下降的时候,集团公司可以发挥其规模优势,从其他子公司的盈余中调度资金保证一个较高的股利分配,保持公司良好发展的形象;另一方面,在某些子公司进入成熟发展阶段之后,盈余有一个稳定的流入,那么便可以将股利分配维持在一个中等的水平上,将多余的资金汇集到一起,充分发挥资金的整合效应,选择好的投资机会,最大限度的使资金得到增值。

2、资金管理模式的选择

集团公司的筹资活动应该努力做到母公司统一规划,灵活调度内部资金,战略性规划对外筹资,从上述资金管理模式来看,结算中心和内部银行在筹资方面能够较好的做到这一点;集团公司的投资管理是需要集团公司进行集中管理的,即统一决策资金的流向,统一决策资金的投放方式等,一切投资活动以集团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结算中心和内部银行的资金管理模式也可以很好的达到这样的目的,可以作为我们的首选方式;在收益分配的过程中,集团公司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尽力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集中优势力量,将资金使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去,体现集团内的互补、协同效应。

那么,集团公司应该如何选择资金管理模式?上述各种资金管理模式各有其优缺点,我们通过对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分析基本了解了集团公司和一般企业在资金管理上的区别,集团公司应该结合自身发展阶段,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特点和自身财务状况进行选择,在发展初期,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报账中心可能是较好的选择;而在具备多元化投资实力之前的初级成熟阶段,结算中心是较好的选择;考虑到信息化的发展在企业管理上的融入,结算中心和内部银行模式是首选,而在集团公司发展的较高阶段,为了最大范围的发挥集团公司的规模效应,财务公司模式是较为合适的。

【参考文献】

[1] 华忠:现代企业集团集中管理刍议[J].煤炭经济研究,2009(1).

[2] 赵建军: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2009(3).

[3] 李争浩:优化财务结算模式,提升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效率[J]. 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2).

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篇8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的集团,财权绝大部分集中在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采取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集权式特点是财务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只享有少部分的财务决策权,其人财物及销统一由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资本筹集、投资、资产重组、贷款、利润分配、费用开支、工资及奖金分配、财务人员任免等重大财务事项都由母公司统一管理。母公司通常下达生产经营任务,并以直接管理的方式控制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子公司只相当于母公司的一个直属分厂或分公司,投资功能完全集中于母公司。

集权式模式的财务管理优点:一便于指挥和安排统一的财务政策,降低行政管理成本;二有利于母公司发挥财务调控功能,完成集团统一财务目标;三有利于发挥母公司财务专家的作用,降低了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四有利于统一调剂集团资金,保证资金头寸,降低资金成本。其缺陷,一是财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母公司,易挫伤子公司的积极性,抑制子公司灵活性和创造性;二是决策压力集中于母公司。

“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下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决策权,而母公司的管理以间接为主。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财权上子公司在资本融入及投出和运用,财务收支费用开支,财务人员选聘和解聘,职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方面均有充分决策权,并实际情况做出更大的财务决策;管理上母公司不采用指令性方式来干预,而以间接管理为主;业务上,鼓励子公司积极参与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利益上母公司往往把利益倾向于子公司。

财务管理权限集中与分散互为反正,由此产生的利弊也大致相反。分权式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优点:一是子公司有充分的积极性,决策快捷,易于捕捉商业机会;二是母公司决策压力减轻,减少直接干预子公司的负面效应。该模式的缺陷:一是难以统一指挥协调;二是弱化母公司财务调控功能,不能及时发现子公司面临的风险和重大问题;三是难以有效约束经营者,从而造成子公司“内部控制人”问题。

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绝对集权和绝对分权是没有的,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模式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是一种集资金筹集、运用、回收与分配于一体,参与市场竞争,自下而上的多层决策的集权模式。此模式既能发挥集团母公司财务调控功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风险,有利于克服过分集权或分权的缺陷,有利于综合集权与分权的优势,是很多企业集团追求的相对理想模式。

选择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三种模式各有千秋,一般而言,企业集团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应主要考虑股权集中度、子公司性质、集团规模、母公司经营者风格等因素。

针对一个具体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如何把握集权与分权适度,如何加以权衡,在解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选择以及企业集团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寻找突破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强力集权:首先是现金管理。这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如何把母子公司分散的现金集中起来,降低现金持有水平,保证集团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是集团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几个方面,一是银行账户管理;二是现金预测;三是筹资管理。

其次是预算管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集权管理还体现在,母公司对制定用于指导各子公司的预算拥有最终决定权。母公司根据集团规划,提出一定的总目标,据以编制公司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各项指标分解下达给各子公司。子公司根据母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和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年度预算,上报母公司审批。母公司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查和平衡各子公司的预算,并汇总编制集团预算。经批准后的预算下达给各子公司,据以指导其经营活动。预算执行过程中,母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偏差,保证预算完成。

集权与分权的适度结合:首先是投资管理。集团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集团的发展方向,因此集团投资管理倾向予采用集中管理。在母公司对子公司资金加以集中管理之后,投资管理可以适度分权,即子公司根据具体情况有权制定一个限度金额以下的投资项目,总体来讲子公司投资项目的总投资额占集团总投资额的比例较小,通常情况下以不超过10%为妥,如果投资额总额或比例超过上限时,集团公司将项目纳入集团公司投资项目下统一权衡。总之,母公司应建立健全子公司对外投资立项、审批、控制、检查和监督制度,并重视对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防止出现只投资不管理的现象,规范子公司投资行为。

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篇9

战略管理就是指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和控制过程,包括确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实施战略部署和评价战略管理业绩四个方面。一个企业能否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集团公司应该从整个集团的角度出发,在对国家产业政策、市场状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集团的宏观规划,掌握好集团的发展方向,使各子公司都能围绕集团的战略管理目标开展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应以资金管理为核心,以发展方向为指导,通过筹资约束和控制,实现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它只有在充分有效的运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企业集团的资金从数量到结构都比单一企业更加雄厚和复杂,企业集团各单位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均应纳入集团公司的统一管理和统一安排,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使用效果。从企业集团的资金筹措、投放和调配到资金收益的产生,集团公司要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同时要把集团公司的财务部门转变为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中心、筹措和调配中心,以及投资中心,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资金融通方面。企业集团因其规模大、实力强、声誉好,在资金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而且在向银行借款时,企业集团采用集中借贷方式在资金市场上寻求资金,通常会取得较为优惠的条件,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所以,集团公司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资金市场上通过各种融资渠道筹措、融通资金,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资金条件。

2、资金使用方面。企业集团由于所属企业众多,资金的需求、余缺各不相同,但内部的有偿融通可以起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在集团内部,暂时闲置的资金可以优先调剂给那些需要借入资金的企业使用,不仅可以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还可以提高集团的整体经济效益。目前许多企业集团由集团公司发起成立了财务公司、内部银行和内部结算中心等内部资金融通管理机构,这不仅可使集团内部的资金充分流动起来,避免资金的闲置浪费,而且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管理水平,增强集团的对外筹资能力。

3、资金控制方面。财务部门除了管理和协调集团资金调度和融通外,还应对集团资金正常运转进行控制和监督。资金控制的实质是理财权限的划分,一般应根据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及企业规模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各子公司距离集团公司的远近、集团公司所持子公司股份比重的大小、子公司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等因素来确定。一般对于大额的资金支付,集团公司应规定一定的批准权限,以避免巨额资金轻率付出而造成失误。集团公司还应对一些诸如对外投资、外汇买卖、境外付款、贷款担保和财产抵押等特殊业务作出规定,加以限制或明确审批权限。

三、投资管理

企业集团应高度重视对长期投资的控制和管理,加强集团公司在投资决策方面的职能作用,从决策程序上进行监督,力争以有限的资本形成高效益的资本回报结构,应着重管好以下方面:

1、投资方向的引导。作为集团公司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应充分发挥财务的诊断、预测和参与决策的作用,研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根据自身的行业优势和市场状况,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通过对产业结构效益的分析,及时提出资本结构的调整方案和转移措施,引导成员企业的资金流向,使其达到良好的资产经营状态。

2.投资规模的控制。投资规模的大小因为投资成本、管理能力、负债比率以及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约束和控制。由于集团的各成员企业常会为了短期、局部的利益而追求企业外延的盲目扩大,因此,集团公司必须从企业集团的整体出发,对投资规模进行全面而长远的规划,将各子公司的投资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3、投资项目的审定。对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及其决策程序,应由集团公司统一规定;而对于具体投资项目,应通过规定不同的审批权限进行审定。一般,规模较大的项目由集团公司审批,规模较小的项目由于公司按投资决策程序自行规定。

四、预算管理

集团公司的基本职能是管理和运用资产产权,因此,加强集团公司的资产管理就成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资产的预算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1、资产投资支出的预算管理。集团公司应根据上年度的资产投资收益和集团的发展规划,做好本年度的投资支出预算,并在对市场和投资项目效益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增量资产的支出结构和支出规模;同时对存量资产的调整做出预算,确定其调整方向和规模。通过投资支出的预算管理,实行对集团资产存量和增量的分类管理,规范集团的资产投资行为,控制集团的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生产性资产与非生产性资产的比例,确保集团的资产营运与集团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篇10

当前,随着我国股份制的推进发展,以资产为纽带建立的企业集团公司越来越多。在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作为子公司的出资者,必然关注子公司的投资行为,而子公司由于“内部人利益”的存在,其投资可能偏离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甚至严重侵害集团利益。为解决母子公司之间的矛盾,实现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必须理清母公司投资控制的原因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从法人治理结构、投资资金管理和投资指标的设定三方面优化投资控制管理对策。

一、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行为控制管理的原因和目标

(一)原因

在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为子公司的出资者,为确保自己的资产用于有效而正确的项目上,母公司必须对子公司投资行为进行控制,以保障企业集团的利益。

1.作为子公司的出资人,母公司需要对其投资行为进行控制

从法律意义上讲,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子公司均是独立的法人,它们不仅拥有独立的经营自主权,而且还拥有独立的理财自主权,而从产权关系上讲,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是出资人,子公司是被投资方。正是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子公司不能脱离母公司的核心领导去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投资活动,而是需要遵循企业集团总部(母公司)统一的财务战略安排。母公司为了充分发挥资本杠杆效应和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势必会以最大股东的身份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投资活动的管理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2.“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存在,要求母公司监控子公司的投资行为

在多级法人治理结构下,集团总部难以对众多的子公司实施有效的监督,而且这些子公司经营情况的反馈和财务信息传递渠道长、传递速度慢,使集团难以及时准确地把握集团内外的环境变化,导致信息失真,由此造成决策不当,集团内部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配置,致使公司蒙受损失。另一方面,多级法人治理结构还会导致“内部人利益”强化效应。由于子公司的法人地位,其局部利益往往与子公司员工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因而子公司的管理层会过分关注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当与母公司的利益取向相悖时,不惜以损害企业集团的利益为代价。为追求子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子公司管理层甚至通过高负债的财务杠杆进行高速扩张,高负债意味着高风险,若子公司无力偿还负债,母公司的财务危机一触即发。因此,母公司必须对子公司的投资行为加以控制监管。

3.子公司过多设立孙公司累积投资风险,需要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投资行为

母公司大量设立子公司需要巨额资本金,为达到少出资而控股的目的,企业集团一般由子公司出资设立孙公司。这样,母子公司链条就会延伸更深,更长,有可能达到十几甚至二十级次。如此一来,一个规模稍大、实力稍强的子公司就又成了其属下众多子孙公司的股东了。由于正反馈效应——集团可控制的子公司数量与集团可控制的金融资源成正比,集团的财务杠杆系数就会随着子公司数目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增大,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也会随之迅速攀升,经营风险急速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此类子公司经营不善发生亏损,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链断裂,陷入财务困境。由此可知,由于子公司过多设立子孙公司,而使得子公司自身的经营风险向母公司转移,且增加集团总部的财务风险。因此,母公司有必要对子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控制。

(二)目标

母公司通过对子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控制,能够规范企业集团内部各个成员单位的投资行为,处理好集团利益与各个成员单位利益之间的矛盾,使各个成员单位的投资行为符合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为集团赢取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通过控制,降低投资风险,实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二、母公司应如何有效地控制、管理子公司的投资行为

母公司要加强对子公司投资行为的控制管理,可以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投资资金管理和投资指标的合理设定这三方面着手。

(一)立足于根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集团公司的多级法人治理结构,不仅弱化了企业集团总部对各子公司的控制力,降低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还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利益”强化等不利于企业集团发展的局面。所以,企业集团总部(母公司)要对子公司的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善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为有效的管理提供坚实基础。

1.建立母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

在集团公司母子公司体系中,母公司是最高级次的法人,只有从母公司级次建立与完善法人治理,才能真正做到权力制衡,实现集团的正确决策,为提高集团集中配置资源效率和投资管理奠定制度基础。

2.弱化子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

在母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完善的同时,还需逐步弱化子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因为,子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发挥作用越大,就越不利于集中配置母子公司体系中的资源。产权多元化的子公司是一级独立法人,存在自己的独立利益或是内部人利益,它们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与企业集团利益相一致。因此,在建立母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后,就需要通过尽可能减少子公司级次或关闭重组一些子公司来进行子公司股权结构的调整,实现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绝对控制。

(二)立足于财务,全方位控制子公司投资资金管理

1.建立健全预算控制体制

全面预算是现代公司的基本制度,通过预算可以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方式加以量化,是财务控制的有效手段。实行全面预算,有助于明确目标,使下属各成员企业清楚地了解各自的任务,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控制业务的执行。预算的编制、执行、报告,能够解决集团总部与子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预算的考核与奖惩,能够解决集团总部和子公司之间效用不一致的问题。

2.建立统一的财务结算中心

财务结算中心是实现集中配置资源、控制财务风险、强化成本管理的载体,它能集中集团总部和各成员的资金,统一调拨和结算,实现内部资金的调剂,有助于企业集团总部对集团内部各成员公司的投资活动从资金运用上进行监控,对防范投资风险、规范投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集团总部建立统一的财务结算中心,由中心进行全面的资金筹措和分配,有利于降低集团总体的投资风险和运作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立足于投资项目,建立一套投资管理指标

在母子公司体系下,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活动需要进行评价,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相关的投资财务标准。投资财务标准是管理总部基于谋求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资本保值目标而对投资回报所确立的必要基准指标,是从价值角度决定投资项目可行与否的基本标准。集团和各分公司根据财务标准就能做出是否投资的选择,这样,保证了各分公司投资项目的质量,也保障了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同时,企业集团总部也可以利用这些财务指标,评价各分公司已发生的投资项目质量,质量越高,该分公司以后可获得的投资额度就越高,以此来控制和促进各成员公司投资活动的水平。

母公司在制定投资财务标准时,必须同时关注收益的数量和质量,具体可订立如下的投资收益数量标准和投资收益质量标准。

1.投资收益数量标准

(1)经营性资产销售率

经营性资产销售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经营性资产。此比率代表着公司市场竞争能力,反映出其营运能力,包括营运规模与营运效率的总体水平,以及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状态,是投资收益目标实现的基础。

(2)经营性资产收益率

经营性资产收益率=息税前营业利润/平均经营性资产。此比率从息税前利润角度揭示了与公司核心能力相关的各项投资活动对价值增值的贡献能力,通过与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可以看出其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3)主导业务经营性资产收益率

主导业务经营性资产收益率=主导业务息税前经营利润/主导业务平均经营性资产。此比率从公司主导业务的角度,对其获利能力进行判断。

(4)主导业务净资产收益率

主导业务净资产收益率=主导业务的税后利润/平均净资产总额。此比率反映公司的核心主导业务对资本保值增值目标的贡献能力,它与主导业务经营性资产收益指标一起构成了投资收益目标实现的核心基础。

(5)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平均净资产总额。此比率反映了公司投资活动的终极结果,是股东或母公司最为关注的一项指标。

上述指标分别从营运能力与总体地位、优势保障与贡献基础等方面反映了子公司的投资业绩水平。总部管理层必须结合竞争强制与股东期望的考虑,遵循平均先进原则,分别厘定出不同投资收益率指标的必要值,作为规范与指导集团各层成员(子公司)进行投资活动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凡达不到上述要求的投资项目,均不予考虑。

2.投资收益质量标准

分析投资收益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收益来源的稳定可靠性;收益时间的分布;收益的现金支持能力。

(1)收益来源的稳定可靠性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此比率反映了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利润在整体利润来源结构中的地位。该比率越高,证明公司利润来源的基础越是稳固,收益的质量也就越高。

核心主导利润占商品经营利润的比重=核心主导业务利润/利润总额。此比率反映的是公司收益基础的稳定性与可靠程度,因为核心主导业务获利能力的强弱对于整个企业集团市场竞争能力和未来发展前途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此比率越高,证明核心主导利润占利润总额越多,企业的收益基础有更好的保证。

(2)收益时间的分布

收益期限结构=不同时间段的收益额/相关分析期内收益总额。此比率揭示了公司实现收益的时间分布,通过与预计损益表比较,可以发现实际收益的时间分布偏离预算的程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收益期限系数比率=∑(不同时段收益额×折现系数或期限系数)/分析期收益总额。此比率即为不同时间段收益对期初的折现系数。

(3)收益的现金支持能力

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营业现金流入量/销售收入净额。此比率主要用于衡量公司销售收入与营业现金流入量的对称关系,一般来说,该比率越高,表明公司有效现金流入量的转化能力越强,从而收入的质量越高;反之,则说明公司收入存在着质量问题。

应收账款收现率=应收账款平均收现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此比率反映了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水平的高低。

赊销收现折现系数比率=∑(各时间段应收账款收现额×折现系数或期间系数)/期间应收账款累计发生净额。此比率是从时间价值角度去评价赊销收入或应收账款的收现质量,该比率对于提高公司相关责任人在赊销管理活动中的风险意识,增强时间价值观念,加快应收账款的收现速度,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净营业利润现金比率=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此比率是从经营活动的结果/目标上对公司收益的现金保障水平进行评价。该比率越高,证明公司实现的税后利润的有效性越大,公司经营管理状态良好;反之,则说明需要对当前的经营管理作出调整改进。

投资收益数量标准和投资收益质量标准的厘定,要求企业各成员的各项投资活动的实际收益水平决不能低于市场或行业的平均值,否则意味着投资活动的结果是入不敷出。根据财务标准,企业集团总部应该要求子公司将那些没有盈利价值的项目剔除在有效的投资范畴之外。

三、结语

作为子公司的出资人,出于企业集团利益和“内部人利益”因素的考虑,母公司需要对子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控制和监管。作为监控主体的母公司,需要对母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为有效的投资控制奠定可靠的制度基础;需要强化对子公司投资资金的管理,更有效地控制子公司的投资行为;需要立足于项目,建立一套投资管理指标,以考核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子公司投资赢利能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控制和监管,以确保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投资行为没有偏离集团的整体目标,保障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1] 王俊敏.加强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的措施[J].财会通讯,2006(8):18.

[2] 程宝玉,张东伟.企业集团控制子公司投资行为的理性思考[J].当代财经,2003(9):72-74.

[3] 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管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1-261.

[4] 阎同柱,李鹏,詹正茂.全方位透视母子公司管理[J].企业管理,2001(9):5-26.

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篇11

【关键词】母公司;子公司;投资行为;控制管理;投资指标

当前,随着我国股份制的推进发展,以资产为纽带建立的企业集团公司越来越多。在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作为子公司的出资者,必然关注子公司的投资行为,而子公司由于“内部人利益”的存在,其投资可能偏离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甚至严重侵害集团利益。为解决母子公司之间的矛盾,实现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必须理清母公司投资控制的原因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从法人治理结构、投资资金管理和投资指标的设定三方面优化投资控制管理对策。

一、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行为控制管理的原因和目标

(一)原因

在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为子公司的出资者,为确保自己的资产用于有效而正确的项目上,母公司必须对子公司投资行为进行控制,以保障企业集团的利益。

1.作为子公司的出资人,母公司需要对其投资行为进行控制

从法律意义上讲,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子公司均是独立的法人,它们不仅拥有独立的经营自,而且还拥有独立的理财自,而从产权关系上讲,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是出资人,子公司是被投资方。正是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子公司不能脱离母公司的核心领导去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投资活动,而是需要遵循企业集团总部(母公司)统一的财务战略安排。母公司为了充分发挥资本杠杆效应和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势必会以最大股东的身份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投资活动的管理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2.“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存在,要求母公司监控子公司的投资行为

在多级法人治理结构下,集团总部难以对众多的子公司实施有效的监督,而且这些子公司经营情况的反馈和财务信息传递渠道长、传递速度慢,使集团难以及时准确地把握集团内外的环境变化,导致信息失真,由此造成决策不当,集团内部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配置,致使公司蒙受损失。另一方面,多级法人治理结构还会导致“内部人利益”强化效应。由于子公司的法人地位,其局部利益往往与子公司员工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因而子公司的管理层会过分关注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当与母公司的利益取向相悖时,不惜以损害企业集团的利益为代价。为追求子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子公司管理层甚至通过高负债的财务杠杆进行高速扩张,高负债意味着高风险,若子公司无力偿还负债,母公司的财务危机一触即发。因此,母公司必须对子公司的投资行为加以控制监管。

3.子公司过多设立孙公司累积投资风险,需要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投资行为

母公司大量设立子公司需要巨额资本金,为达到少出资而控股的目的,企业集团一般由子公司出资设立孙公司。这样,母子公司链条就会延伸更深,更长,有可能达到十几甚至二十级次。如此一来,一个规模稍大、实力稍强的子公司就又成了其属下众多子孙公司的股东了。由于正反馈效应——集团可控制的子公司数量与集团可控制的金融资源成正比,集团的财务杠杆系数就会随着子公司数目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增大,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也会随之迅速攀升,经营风险急速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此类子公司经营不善发生亏损,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链断裂,陷入财务困境。由此可知,由于子公司过多设立子孙公司,而使得子公司自身的经营风险向母公司转移,且增加集团总部的财务风险。因此,母公司有必要对子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控制。

(二)目标

母公司通过对子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控制,能够规范企业集团内部各个成员单位的投资行为,处理好集团利益与各个成员单位利益之间的矛盾,使各个成员单位的投资行为符合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为集团赢取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通过控制,降低投资风险,实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二、母公司应如何有效地控制、管理子公司的投资行为

母公司要加强对子公司投资行为的控制管理,可以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投资资金管理和投资指标的合理设定这三方面着手。

(一)立足于根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集团公司的多级法人治理结构,不仅弱化了企业集团总部对各子公司的控制力,降低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还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利益”强化等不利于企业集团发展的局面。所以,企业集团总部(母公司)要对子公司的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善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为有效的管理提供坚实基础。

1.建立母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

在集团公司母子公司体系中,母公司是最高级次的法人,只有从母公司级次建立与完善法人治理,才能真正做到权力制衡,实现集团的正确决策,为提高集团集中配置资源效率和投资管理奠定制度基础。

2.弱化子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

在母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完善的同时,还需逐步弱化子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因为,子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发挥作用越大,就越不利于集中配置母子公司体系中的资源。产权多元化的子公司是一级独立法人,存在自己的独立利益或是内部人利益,它们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与企业集团利益相一致。因此,在建立母公司级次的法人治理结构后,就需要通过尽可能减少子公司级次或关闭重组一些子公司来进行子公司股权结构的调整,实现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绝对控制。

(二)立足于财务,全方位控制子公司投资资金管理

1.建立健全预算控制体制

全面预算是现代公司的基本制度,通过预算可以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方式加以量化,是财务控制的有效手段。实行全面预算,有助于明确目标,使下属各成员企业清楚地了解各自的任务,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控制业务的执行。预算的编制、执行、报告,能够解决集团总部与子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预算的考核与奖惩,能够解决集团总部和子公司之间效用不一致的问题。

2.建立统一的财务结算中心

财务结算中心是实现集中配置资源、控制财务风险、强化成本管理的载体,它能集中集团总部和各成员的资金,统一调拨和结算,实现内部资金的调剂,有助于企业集团总部对集团内部各成员公司的投资活动从资金运用上进行监控,对防范投资风险、规范投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集团总部建立统一的财务结算中心,由中心进行全面的资金筹措和分配,有利于降低集团总体的投资风险和运作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立足于投资项目,建立一套投资管理指标

在母子公司体系下,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活动需要进行评价,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相关的投资财务标准。投资财务标准是管理总部基于谋求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资本保值目标而对投资回报所确立的必要基准指标,是从价值角度决定投资项目可行与否的基本标准。集团和各分公司根据财务标准就能做出是否投资的选择,这样,保证了各分公司投资项目的质量,也保障了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同时,企业集团总部也可以利用这些财务指标,评价各分公司已发生的投资项目质量,质量越高,该分公司以后可获得的投资额度就越高,以此来控制和促进各成员公司投资活动的水平。

母公司在制定投资财务标准时,必须同时关注收益的数量和质量,具体可订立如下的投资收益数量标准和投资收益质量标准。

1.投资收益数量标准

(1)经营性资产销售率

经营性资产销售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经营性资产。此比率代表着公司市场竞争能力,反映出其营运能力,包括营运规模与营运效率的总体水平,以及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状态,是投资收益目标实现的基础。

(2)经营性资产收益率

经营性资产收益率=息税前营业利润/平均经营性资产。此比率从息税前利润角度揭示了与公司核心能力相关的各项投资活动对价值增值的贡献能力,通过与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可以看出其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3)主导业务经营性资产收益率

主导业务经营性资产收益率=主导业务息税前经营利润/主导业务平均经营性资产。此比率从公司主导业务的角度,对其获利能力进行判断。

(4)主导业务净资产收益率

主导业务净资产收益率=主导业务的税后利润/平均净资产总额。此比率反映公司的核心主导业务对资本保值增值目标的贡献能力,它与主导业务经营性资产收益指标一起构成了投资收益目标实现的核心基础。

(5)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平均净资产总额。此比率反映了公司投资活动的终极结果,是股东或母公司最为关注的一项指标。

上述指标分别从营运能力与总体地位、优势保障与贡献基础等方面反映了子公司的投资业绩水平。总部管理层必须结合竞争强制与股东期望的考虑,遵循平均先进原则,分别厘定出不同投资收益率指标的必要值,作为规范与指导集团各层成员(子公司)进行投资活动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凡达不到上述要求的投资项目,均不予考虑。

2.投资收益质量标准

分析投资收益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收益来源的稳定可靠性;收益时间的分布;收益的现金支持能力。

(1)收益来源的稳定可靠性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此比率反映了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利润在整体利润来源结构中的地位。该比率越高,证明公司利润来源的基础越是稳固,收益的质量也就越高。

核心主导利润占商品经营利润的比重=核心主导业务利润/利润总额。此比率反映的是公司收益基础的稳定性与可靠程度,因为核心主导业务获利能力的强弱对于整个企业集团市场竞争能力和未来发展前途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此比率越高,证明核心主导利润占利润总额越多,企业的收益基础有更好的保证。

(2)收益时间的分布

收益期限结构=不同时间段的收益额/相关分析期内收益总额。此比率揭示了公司实现收益的时间分布,通过与预计损益表比较,可以发现实际收益的时间分布偏离预算的程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收益期限系数比率=∑(不同时段收益额×折现系数或期限系数)/分析期收益总额。此比率即为不同时间段收益对期初的折现系数。

(3)收益的现金支持能力

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营业现金流入量/销售收入净额。此比率主要用于衡量公司销售收入与营业现金流入量的对称关系,一般来说,该比率越高,表明公司有效现金流入量的转化能力越强,从而收入的质量越高;反之,则说明公司收入存在着质量问题。

应收账款收现率=应收账款平均收现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此比率反映了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水平的高低。

赊销收现折现系数比率=∑(各时间段应收账款收现额×折现系数或期间系数)/期间应收账款累计发生净额。此比率是从时间价值角度去评价赊销收入或应收账款的收现质量,该比率对于提高公司相关责任人在赊销管理活动中的风险意识,增强时间价值观念,加快应收账款的收现速度,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净营业利润现金比率=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此比率是从经营活动的结果/目标上对公司收益的现金保障水平进行评价。该比率越高,证明公司实现的税后利润的有效性越大,公司经营管理状态良好;反之,则说明需要对当前的经营管理作出调整改进。

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篇12

战略管理就是指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和控制过程,包括确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实施战略部署和评价战略管理业绩四个方面。一个企业能否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集团公司应该从整个集团的角度出发,在对国家产业政策、市场状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集团的宏观规划,掌握好集团的发展方向,使各子公司都能围绕集团的战略管理目标开展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应以资金管理为核心,以发展方向为指导,通过筹资约束和控制,实现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它只有在充分有效的运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企业集团的资金从数量到结构都比单一企业更加雄厚和复杂,企业集团各单位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均应纳入集团公司的统一管理和统一安排,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使用效果。从企业集团的资金筹措、投放和调配到资金收益的产生,集团公司要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同时要把集团公司的财务部门转变为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中心、筹措和调配中心,以及投资中心,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资金融通方面。企业集团因其规模大、实力强、声誉好,在资金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而且在向银行借款时,企业集团采用集中借贷方式在资金市场上寻求资金,通常会取得较为优惠的条件,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所以,集团公司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资金市场上通过各种融资渠道筹措、融通资金,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资金条件。

2、资金使用方面。企业集团由于所属企业众多,资金的需求、余缺各不相同,但内部的有偿融通可以起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在集团内部,暂时闲置的资金可以优先调剂给那些需要借入资金的企业使用,不仅可以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还可以提高集团的整体经济效益。目前许多企业集团由集团公司发起成立了财务公司、内部银行和内部结算中心等内部资金融通管理机构,这不仅可使集团内部的资金充分流动起来,避免资金的闲置浪费,而且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管理水平,增强集团的对外筹资能力。

3、资金控制方面。财务部门除了管理和协调集团资金调度和融通外,还应对集团资金正常运转进行控制和监督。资金控制的实质是理财权限的划分,一般应根据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及企业规模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各子公司距离集团公司的远近、集团公司所持子公司股份比重的大小、子公司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等因素来确定。一般对于大额的资金支付,集团公司应规定一定的批准权限,以避免巨额资金轻率付出而造成失误。集团公司还应对一些诸如对外投资、外汇买卖、境外付款、贷款担保和财产抵押等特殊业务作出规定,加以限制或明确审批权限。

三、投资管理

企业集团应高度重视对长期投资的控制和管理,加强集团公司在投资决策方面的职能作用,从决策程序上进行监督,力争以有限的资本形成高效益的资本回报结构,应着重管好以下方面:

1、投资方向的引导。作为集团公司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应充分发挥财务的诊断、预测和参与决策的作用,研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根据自身的行业优势和市场状况,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通过对产业结构效益的分析,及时提出资本结构的调整方案和转移措施,引导成员企业的资金流向,使其达到良好的资产经营状态。

2.投资规模的控制。投资规模的大小因为投资成本、管理能力、负债比率以及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约束和控制。由于集团的各成员企业常会为了短期、局部的利益而追求企业外延的盲目扩大,因此,集团公司必须从企业集团的整体出发,对投资规模进行全面而长远的规划,将各子公司的投资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3、投资项目的审定。对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及其决策程序,应由集团公司统一规定;而对于具体投资项目,应通过规定不同的审批权限进行审定。一般,规模较大的项目由集团公司审批,规模较小的项目由于公司按投资决策程序自行规定。

四、预算管理

集团公司的基本职能是管理和运用资产产权,因此,加强集团公司的资产管理就成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资产的预算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1、资产投资支出的预算管理。集团公司应根据上年度的资产投资收益和集团的发展规划,做好本年度的投资支出预算,并在对市场和投资项目效益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增量资产的支出结构和支出规模;同时对存量资产的调整做出预算,确定其调整方向和规模。通过投资支出的预算管理,实行对集团资产存量和增量的分类管理,规范集团的资产投资行为,控制集团的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生产性资产与非生产性资产的比例,确保集团的资产营运与集团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