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细化管理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7 09:20:22

科学精细化管理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1

一、科学管理是旧时代的散弹枪

泰勒的管理实践集中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那个时代整个世界仍处于农业时代,尚未完全步入工业社会。当时的美国,教育并不发达,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很少,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下,整个社会物质生活贫乏,各种生活用品总体来说是供不应求,社会对产品重“量”不重“质”。然而,正是这样的时代特点,注定只要有枪就能成功。泰勒本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工厂度过的,而且这些工厂大部分是钢铁厂,如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和著名的伯利恒钢铁公司等。当时的情况是,一边是市场对产品的强烈需求,一边是钢铁厂产品生产效率的低下,在这样一个时代,“散弹枪”的存在便是好莱坞电影里面王者归来的戏码。遗憾的是,泰勒却观察到这样的事实:几乎在各个行业中普遍存在着“磨洋工”现象。面对这一现象,泰勒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总结出导致该现象的三个原因:其一,工人间存在谬论,认为每当本行业中产量有所实质性增长时,就会造成一大批工人失业;其二,目前通行的管理体制缺陷甚多,工人认为“磨洋工”是保护自己利益的最佳方法;其三,各行各业普遍存在凭效率低下的经验法则行事的情况,最终浪费了工人的很大一部分努力。在总结完原因之后,泰勒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个体的劳动动作研究,设法通过提高对工人劳动力最大量的准确性来激发工人的积极性,并且鼓励管理者和劳动者合作,最终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来实现工人和企业的共同富裕。通过努力,“一组统计数据表明,如果按照一种指数(1958年为100来计算),每个工人每小时制造的产出从1890年的21.2增加到1929年的52.0。”由此可见,科学管理带来的效率在不到40年提升了1倍。毫无疑问,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正是旧时代的“散弹枪”。

二、精细化管理是新时代的狙击枪

精细化管理的时代特点是微利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产品的不可替代性下降,社会已经由需大于供转变为供大于求,顾客对产品重视的是“质”而不是“量”,整个社会处于产能过剩和企业库存压力增大的大环境下。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管理者只有推进全面精细化管理,才能够全面地了解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才能够正确地分析市场经济的形势,科学与精确地给予自己市场定位,研究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拟定出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并通过精细化管理、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完成自己的目标,改善自己的产品和提高自己的利润。这样的环境,决定单单靠“有枪”还不行,还需要高精准的“狙击枪”。有一个关于煮鸡蛋的趣事:通常,中国人把鸡蛋往锅里一放,然后去洗漱或干点别的,等再回来鸡蛋就煮好了;而日本人会把鸡蛋放入一个长宽高各4cm的特制容器,加入50mL水,1分钟左右水开,再过3分钟关火,然后利用余热煮3分钟,使鸡蛋达到营养价值最高的状态,最后用凉水泡3分钟,使鸡蛋很容易就能剥开。跟中国人相比,日本人节约了4/5的水,2/3的热量,同时还使鸡蛋达到了最佳的营养状态。中国人和日本人,同样是煮鸡蛋,虽然效果相同,但是能够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却不同。当下,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市场经济,市场竞争加剧,对于处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是否能够精细化管理资源决定了企业的命运。诚然,如果要获得持续、可观的企业收益,就有必要向小故事中的日本人学习精细化,拒绝让企业的利润流失在管理环节当中。中国精细化管理的首倡者汪中求先生曾经指出;“精细化是我国企业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不管是何种行业,不论是哪家企业,离开了精细化,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异于缘木求鱼。”精细化管理从其来源角度,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或许是最早提出精细化管理思想的人。泰勒通过对工人操作动作的研究和分析,消除和改正了不必要的动作,总结出来一套合理的操作方法,使大多数人都能达到超过定额。理论上,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技术,它强调标准化和可操作,而科学管理的实践研究就是将工作的步骤标准化和可操作化,正所谓,理论来自于实践正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常常认为在1911年泰勒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或许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本精细化管理著作。

作者:黄洪强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2

预算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学化管理实施,促使事业单位财政分配公开透明,各岗位人员权责明确,科学、公正的决策机制,完善单位内部管理,促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科学化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促进公众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意识增强,建立官员问责约束机制,形成事业单位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推动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2、必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化、精细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事业单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定位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社会目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从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角度着手推动,更能发挥预算精细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从长期来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也是财政管理高效的内在要求。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的认识

1、全员、全面、全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单位年度业务计划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单位要求各部门各岗位结合岗位职能编制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工作计划编制岗位的业务预算编制,最后结合各部门预算编制汇总得到单位的年度预算计划。一方面,这种自下而上、全员覆盖的预算编制办法,使全员参与到各岗位预算编制过程,从而对本岗位的职能定位、工作计划和工作经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单位的预算编制符合实际业务开展的需要,有利于预算执行力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求预算编制需要考虑单位全部业务计划,考核各业务量和财务数据的合理性,在进行预算编制的同时,充分分析和完善各部门的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时编制不同的预算数据供领导决策。

2、数据精准,符合实际需求

预算编制的每一个数据应力求精准,减少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偏差,预算编制时的数据得到要有充分的市场预算分析,包括业务量、市场单价、市场走势预测等因素的考量;通过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得到数据,尽量避免单一方法或历史经验来评估预算。确保预算数据尽可能准确,设立预算编制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

3、管理科学化、方式精细化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目设置细化,实现会计科目与预算科目的无缝对接;这种预算科目设计方式有利于预算编制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考核,预算执行的可追溯性强,从科目细化上保障了预算编制执行效率。预算模板中应着重增加对重点项目成本费用的专门预算,加强预算管理与业务的紧密性,细化预算管理方式,为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奠定基础。同时,预算编制的科目细化与各岗位人员的绩效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使得预算管理的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强化预算执行落实到实处。

三、编制精细化科学化预算的思路

1、财务工作理念的转变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预算管理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念,在单位中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流出和项目审计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意识,加大对创新项目资金的投入和扶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

2、预算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所涉及的各部门预算计划统一纳入到预算编制计划中,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细化预算所涉及的各个项目,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对于业务部门的预算经费,对各项目的开支设定限额标准,同时规范经费申请的审批标准流程,超过部门预算的款项,通常情况下不给予拨款。项目经费集中支付,便于日常业务往来收支的统一管理,细化项目资金拨款及支付程序,规范日常预算执行过程,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3、不断提升财务监督能力

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需要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有助于预算管理人员管控各职能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采购部门实施集中采购管理模式,促进物资采购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动态的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料,保障资产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职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控制,还需对企业的人员、资金、车辆等物资进行统一的编排和管理,加强对各项财务工作细节做到精细化;同时,还可以加强企业ERP系统的应用程度,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信息化。

四、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具体措施

1、深化内部控制,推动预算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降本增效、完善内部成本考核机制、建立成本费用与业务绩效结合的有效衔接。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为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更加详实、准确、全面的基础信息。事业单位应充分重视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结合,加强对收支情况的动态管理,部门预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财务经营情况,也涉及到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内控制度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有效节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预算支出制定定额标准,加强预算执行力

对于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标准,需要每一个项目的资金支出都严格审核。财务预算部门需要制定会议费、办公耗材费、培训费等费用支出定额标准及要求,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费用标准管理体系,进而强化预算执行力。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用制度约束岗位预算的执行落实;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职能,保证预算能够顺利实施。另外,预算管理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预算执行信息的实时反馈,在出现偏差时及时解决,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提高预算执行力度,严格管理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

3、项目经费精细化,强化预算监督

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经费精细化管理。在项目经费政策制定之后,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具体落实项目精细化,保证项目经费管理度落实到项目执行中的各个环节。加强预算监督,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财政部门、审计监察部门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要求事业单位进行整改,以达到预算管理的目标。事业单位的采购预算在未得到审批之前,严格禁止事业单位提前采购,否则不予报销。因此,只有建立起科学、精细化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执行。

4、推进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工作

要进行预算管理精细化,还需要优化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流程,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将预算评价结果有效地应用于组织绩效考核环境,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来评价预算执行效果,同时,便于掌握和了解后续业务开展所需的资金支持。预算绩效考核工作有利于岗位职责的细化和明确,加强财务成本费用与业务工作的挂钩,缩小预算编制与实际发生的费用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强对成本收支的管控。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编制资金优化预算方案,配合组织落实好资源优化配置审核工作,避免发生资金浪费、流失等现象。

5、加强工作人员预算管理意识,拓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思路

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全员共同参与和完成,预算执行效果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加强财务干部队伍的建设,推进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和条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学习预算管理培训,提高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实施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应该有专业素质较强的财务人才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预算管理者的职业责任心,确保预算管理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性。部门间人员预算工作的交流沟通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3

1引言

由于我国高校后勤管理起步比较晚,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但是却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后勤得不到保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出台了很多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政策和制度。近几年来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给高校后勤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应该是实施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2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面临的挑战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重要成就,比如:把高校后勤管理从高校中分离出来,对后勤部门私立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校的压力,改变了原来的思想观念。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学校后勤部门相当于事业单位一样,很多人愿意在高校后勤部门工作一辈子。但是随着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高校后勤部门面临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对后勤部门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虽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后勤管理的水平和服务水平。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后勤依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2.1服务意识较薄弱,服务质量偏低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不但深入,高校后勤部门从原来的高校中脱离出来,形成了社会化的管理机制,但是我国后勤管理体制起步比较晚,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导致后勤部门引进人才比较困难,很多高素质人才对后勤部门在认识上有偏见,不愿意从事后勤管理工作,导致很多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还是以前的管理人员,他们在管理过程中依然采用以前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标准,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跟不上时展的潮流,导致高校后勤发展和高校发展存在很大差异,严重影响和制约高校建设和发展。高校后勤管理比较落后,是导致高校后勤服务的满意度严重不足[1]。

2.2员工素质较低,缺乏人才双向流动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后勤服务人员,大多数都来自原来学校后勤管理。他们几乎都没有高学历,也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学习,而且转变思想比较困难,更加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和服务知识,加上人们对后勤部门管理存在偏见,认为后勤部门就是给学生、老师做饭的,而且薪资待遇也不是很高,导致很多高素质的人才不愿加入到后勤管理的工作中。长此以往下去,后勤人员的管理陷入了缺乏双向流动机制的恶性循环中,大大降低了后勤管理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同时也制约着高校设备管理、校园绿化、卫生整改等服务水平的提高。高校后勤人员素质较低使得在开辟新项目时,没有专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提高高校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目前高校后勤部门首要的任务之一,也是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走可持续发展到面临的主要问题。

2.3管理不够规范,总体工作效能较低

根据在高校后勤部门多年的工作经验,目前很多高校后勤部门的管理水平还能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但和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更加谈不上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高校后勤管理不够规范,导致很多后勤工作的效率比较低,根本适应不了当前的教育形势。比如:高校后勤服务对象是学校以及在校的师生,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使得后勤服务的经营利润非常少,所以提高后勤服务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来提高后勤服务的经济效益就显得非常重要,高校后勤部门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方式,就不能处理好后勤服务和学校服务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服务关系,导致后勤服务在收费成本上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后勤服务的发展和运营。除此之外,高校后勤服务在流程上缺乏操作的灵活性,导致后勤管理工作效率普遍很低。这些原因都是导致高校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对后勤服务印象不好的主要原因。高校后勤服务沟通和宣传不到位也是导致后勤部门被不理解的主要原因[2]。

2.4制度不够健全,监督评价不够到位

制度是高校后勤部门运行的灵魂,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很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就得不到良好的落实。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后勤服务从学校中剥离出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企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营体制,很多制度还不够健全,根本不能通过现代化制度和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比如:高校后勤服务部门还没有形成人事制度和激励制度。过度地强调工作内容,导致高校后勤部门以及后勤人员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形成统一的导向机制,导致后勤服务部门在工作中往往忽视了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实际的工作成效和经济利益严重脱节。虽然有的后勤服务部门实行了企业化管理,但是没有业务流程,工作分配上仍然采用原来的管理模式,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制度和方式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后勤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机构和有效的评价机制,学校对后勤服务实体存在不同程度的监督、管理不力情况,没有形成健全的监管和管理制度,资源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后勤服务与学校和师生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3]。

3对高校后勤进行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保证后勤服务工作能高效优质进行,就必须要通过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来实现,本人结合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文献的参考,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3.1加强后勤管理团队的团队素质,使高校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

高校后勤管理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章制度,如果一直延续着以前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进行及时的创新和完善,不但会影响后勤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会降低后勤部门在高校中的地位。所以,要加强后勤管理团队的团队素质,使高校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4,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后勤部门管理部门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根据后勤部门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培训体系,对刚入职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他们对后勤部门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都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并且定期对培训的知识进行考核,对考核没有通过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对表现好的员工进行资金上的奖励,提高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对后勤管理工作知识。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比如引进平衡计分卡法,将后勤部门的工作和和战略分解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平衡计分卡法具有目标明确,个人、部门和组织目标相联系,具有长远的战略导向性、简单明了,少而精,易于控制和管理。考核制度的成本较低,容易操作、减少考核误差,考核结果相对有效的优点能很好地适应到后勤管理绩效考核中,不但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后,对于后勤管理,在进行招聘的时候,要考虑到职业的特殊性质。比如学校的空调维修人员、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人员,在招聘时都要要求持证上岗,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以提升其专业素质。

3.2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使高校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

建立健全后勤部门制度能保证学校各项顺利进行,所以高校后勤要做好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除此之外,要完善后勤部门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比如: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制度。每个月都选择出工作态度和业绩良好人员评选为劳动模范进行口头表扬和资金上的奖励,对一些不遵守规章制度和的员工进行一定的惩罚,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增强责任心;另一方面,除了建立健全管理部门工作的相关制度与规范之外,对于一些突况,后勤部门也要考虑到并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并对工作做好后期的监督工作[5]。

3.3从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改革方面入手,使高校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

从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的角度,提高高校后勤工作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遵循当前的市场规则,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同时要改变原来的发展理念,使得后勤部门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后勤部门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其次,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使后勤管理更加专业化,使其更具独立性,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最后,学校也可以将后勤工作进行外包或者与一些企业进行合作,使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6]。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后勤部门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后勤进行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高校后勤进行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如加强后勤管理团队的团队素质、建立健全后勤管理部门工作的相关制度与规范、从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改革方面入手。希望对高校后勤进行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黄城武.论高校后勤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J].学周刊,2016(13):216-217.

[2]王伟,费占中,王昌龙,刘宝莹.精细化管理理论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借鉴与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3(1):22-24.

[3]吴振麟.高校后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9):169,171.

[4]陈祥南,何碰成.高校后勤实施精细化管理探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3):97-101.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4

一、引言

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激增,外经贸企业的外需不确定性更甚,劳动成本不断上升,人民币升值的脚步也在逐步加快,外经贸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其生存与发展前景堪忧。许多外经贸企业开始转变发展思路,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产品结构优化、树立自主品牌、强化企业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应对新经济形势下的巨大挑战。其中,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对外经贸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许多企业为了有效规避各种税务及财务风险,高效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开始在内部推行科学化与精细化财务管理。所谓科学化与精细化财务管理指的是企业保证每天的财务工作做到日清月结,及时检查当天情况,实施科学与精细管理,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持续提升企业管理绩效。该财务管理方式的顺利实施,可有效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本文将结合外经贸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外经贸企业的科学化与精细化财务管理作如下研究,以期对同行的财务科学与精细化管理工作有所启发。

二、科学化与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涵义

科学化与精细化财务管理以科学和精细为着眼点,针对企业的各项具体业务及所有岗位都建立起了相应的业务规范及标准适应流程,试图在经营实践中做到科学合理和入微细致,并将各项标准及规范加以落实,切实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科学化与精细化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将其工作范围延伸至企业所有生产经营领域,借由财务会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全面拓宽企业会计服务与财务管理的职能范畴,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科学化精细财务管理,全力挖掘企业财务有关活动的潜在价值。为企业经营管理层提供详细可靠的财务信息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而财务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则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切实降低财务风险、扩大发展空间并最终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通过财务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使企业财务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增加财务人员对企业运作流程的深入了解,使其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财务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强化沟通,便于各部门制定其相应的财务管理目标,最终促进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本质上看,科学化与精细化财务管理主要体现为确保投资收益、保证资金顺畅流转、促进财务管理手段的科学与细化、实现降本增效这四个方面的基础建设。只有做好这四个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才算是真正完成了企业科学化与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使命。科学化与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征如下:一是以拓宽财务管理领域为重点,以科学细化财务管理为内容;二是促进财务管理领域由事后静态核算转向全过程动态控制,促进财务管理职能由核算记账型转向经营管理型,促进财务管理作风从机关型转向服务型;三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潜在价值及经济效益为目标;四是以科学严格、细致可行的财务管理手段及监督机制为抓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三、科学进行目标预算精细化管理

作为企业年度必经程序,目标预算管理已日渐为企业领导层所重视,目标预算在指导外经贸企业全年工作及检查员工绩效方面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预算有助于外经贸企业在具体业务进行的过程中树立可切实对照的标准,帮助企业朝着既定的经营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前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果实际执行情况偏离预算目标,企业将进行相应调整,采取有效措施减缩目标预算执行偏差,使企业的运营与发展始终以目标预算为中心,最终实现企业的科学目标预算精细化管理。

当前外经贸企业面临的退税率变化较为频繁,汇率也由固定汇率转为浮动汇率,汇率的持续变动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多重影响因素左右着外经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为科学进行精细化目标预算管理,分析并控制企业财务成本,可引入报价直除系数和成本保利点的概念。例如,某企业在年初将其出口目标定为2亿美元,利润目标定为0.7亿元人民币,即其盈利水平被定为0.35元/美元(0.7/2),假设人民币汇率均值为6.56,出口退税率为13%,且依据历史数据可知该企业成本费用水平为0.55元/美元,那么该企业出口商品的保利点(成本)为5.66(收入6.56-费用0.55-利润0.35);报价直除系数(即工厂合同价或行业所谓的直除价)为6.37[(5.66?鄢(1+17%)/(1+(17%-13%)],即该企业每接单1美元,其支付给工厂的价格(价税合一)只有小于或等于6.37元时,才能实现盈利0.7亿元人民币和出口总额2亿美元的经营目标;行业换汇成本为6.21(成本5.66+费用0.55或汇率6.56-利润目标0.35)。即该企业每接单1美元,其行业换汇成本只有小于或等于6.21元时,才能实现盈利0.7亿元人民币和出口总额2亿美元的经营目标。

综上,企业在具体接单过程中可以参照6.21元的换汇成本保利点或6.37元的直除报价,为保证企业最终目标利润的顺利实现,不应有较大幅度的变动,应注意通盘考虑,利用上述两个概念指导企业的接单决策。应当注意的是,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成本费用水平及目标利润,应用上述方法计算后也会得出不同的直除价和成本保利点,这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加以运用。

四、科学选择时机锁定汇率确保企业预期收益

外经贸企业日常业务的进行自然避免不了要与汇率打交道,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由固定汇率转为浮动汇率以来,截至今日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超过30%,对汇率变动非常敏感的外经贸企业在人民币日益升值的大趋势下,选择合理时机锁定汇率以确保企业预期收益是企业实施科学化与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必要举措。

例如,假设目前是1美元兑人民币6.2923元,在人民币升值趋势下,外经贸企业要想推行科学化与精细化财务管理,可能会选择锁定这个6.2923∶1的兑换汇率以稳定生产经营活动。达成此目标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方面,当汇率超过6.2923时,企业可以通过福费廷、OA贴现、押汇等方式尽早收汇以实现收益,这其中有些方法由于成本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可能实施起来比较受限。如果此时依据企业的进出口计划运用远期锁汇选择合理时机(当远期汇率位于企业业务的汇率目标价位区间时)对特定份额进行汇率锁定,即可有效弥补上述方法所带来的高成本缺陷。

进行远期锁汇操作时要遵循特定的科学方法,首先做好有关调查,把握企业业务的汇率目标价位区间,其次要随时关注汇率变化,密切注视业务目标价位区间可能存在的进入机会,同时要多方比价,争取优势成交价格。此外,应尽量在全年范围内平均进行锁汇以分散风险。总之,远期锁汇可以有效消除汇率变化,分散并控制企业运营风险,帮助业务员顺利报价并保证企业预期收益及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当汇率并未升值,如汇率降为6.3423,此时企业进行的锁汇操作仅使得企业的利润减少了0.05元,预算利润也得以实现,所以并未造成亏损。当利润“如期”上升为6.2423时,那么企业就因此而多赚了0.05元的利润。

五、紧跟形势发展增强财务管理敏感性

顺势而为是外经贸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政策下的基本前提。企业财务部门在深入研究并合理运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具有特别优势,可以在这方面大做文章为企业降本增效作贡献。例如,自2009年下半年起,退税政策再次变更,以纺织行业为例,其大部分成本源于面料成本,面料退税率15%被提升至成品退税率16%,这时若面料需退税:税改前,要先将面料退税开给加工厂,而后由加工厂给外经贸企业开成衣发票后,外经贸企业才可获得16%的出口退税,这个过程一方面增加了加工厂的销售收入,但另一方面,所增加收入相应的应缴地方税费(有时甚至高达5%)最终落到了外经贸企业头上;税改后,面料加工厂可直接给外经贸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辅以委托加工协议就可以办理16%的出口退税,这时高额的地方税费就可以从外经贸企业成本费用中免去,长期来看,税改后利用新政所能节约的成本支出将非常可观。

再如,2009年为了缓解经济颓势促进出口增长,我国信贷政策有所放宽,曾一度出现银行借款利率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倒挂现象,部分外经贸企业紧跟经济形势,运用其强烈的财务管理敏感性,科学选择时机大力推行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方式,不仅使得加工厂能够通过票据贴现以较低的利息及时回收现金流,而且也促进了银行汇票业务的繁荣。可见,科学化与精细化财务管理还要求企业增加其财务管理敏感性,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危机中寻找生机,在挑战中寻找机遇。

六、对各项业务日清月结高效管理企业资产

一方面,财务管理中“今日账,今日毕”是保证企业月末无银行未达账项的必要条件,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实现日清月结,是保证业务得到准确及时记录、为利益相关者提供质量较高的财务会计有关信息的重要保证。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制定高标准严要求,并将月末无银行未达账项作为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绩效考评的指标之一,配以相应的奖惩措施,促进日清月结制的有效落实。如果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切不可一蹴而就,而应依据企业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着月末无未达账项这个目标一步步靠拢。如刚开始时允许有几笔未达账项,但随着制度循序渐进的展开,依靠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综合潜力,将这个问题逐步加以解决。即使执行起来存在诸多困难,也不能听之任之,而要迎难而上,大胆创新择机而动,尽早解决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为保证企业资产的及时流转和较高质量,企业有必要利用各种途径,发挥清产核资这项年度常规工作的最大效用。如每年可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企业长期未予结清的往来事项以及历年积压的库存及时进行清理,在限定时间内,财务部门可对业务部门的清理工作实施跟踪监督,对清理不力或不清理行为予以惩戒,由其自行承担成本损失。同时,财务部门应在业务部门接单后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后方资源及时进行整理,提示有关部门存在的现实及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各部门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共同努力以全面提升企业资源使用效率。

作为企业的两大日常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的日清月结与年度清产核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如果能够在企业中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将大大提升企业的科学化与精细化财务管理水平,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日常经营情况,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为管理层作出有关决策提供可靠支持。

【参考文献】

[1] 童文兵:刍议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J].企业导报,2012(15).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5

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内容

财政科学化管理是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财政管理的客观规律,按照财政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管理财政资金,使公共财政资金科学合理配置。

财政精细化管理,是指树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运用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管理财政资金,并建立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促进公共财政管理精细化,提高财政管理的效能。

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包括:财政预算管理,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银行账户管理,财政绩效评价,财政监督检查。

二、县级财政管理的现状

近些年来,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财政尤其是财政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收入总量轻收入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总量大幅度攀升,纵向看确实来之不易,令人欣慰,但收入结构很不合理,一方面是税收收入中中央税所占比重较大,地方新增可用财力较少,另一方面是非税收入(尤其是行政收费)占收入比重较大。

(二)对支出期望值高对收入关注度低。由于收入总量逐年增长,有些部门、乡镇以及少数财政干部,或多或少地认为财政收入盘子大,多支出没有关系,存在着浪费现象,至于收入那就是收入征管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三)财政管理法律意识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执行,且预算追加频繁,导致预算约束力不强,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不高。

(四)财政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专项资金切块管理较多,财政部门往往牵制于相关业务部门,财政性资金使用不够规范。

三、县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一)细化部门预算编制

一是在编制形式上,把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所有收支预算编在一本预算中,由财政统一审核和批复。二是在编制内容上,实行综合财政预算,改变过去预算内外资金管理“两张皮”的做法,将部门所有收支统一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实行综合预算。三是在编制方法上,实行“零基预算”。基本支出实行定员定额管理,专项支出实行项目管理。以各部门人员配备、履行的职责和发展目标等因素为依据,结合财力情况,分轻重缓急,测算安排各部门预算。四是在预算编制程序上,实行“二上二下”,即由财政局提出年度预算控制数下达各单位,各单位申报预算,预算科审核后提出建议,经局长办公会审核后,下发部门(单位)征求意见,各单位正式编列预算报财政局,财政预算经人代会批准后,由市财政局向各部门批复下达预算,并向社会公开预算情况。

(二)强化预算执行和资金拨付。预算经一经批准下达后,财政部门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下达资金,不能随意调整预算收支,做到无预算不拨款,并将预算执行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力度。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份,财政部门应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力度,严格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做到专人管票、统一领发、统一使用、统一保管、统一核销和集中监管,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全部缴入国库;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取消各单位所有银行账户,缴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四)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资金管理上,公用经费根据年初预算指标按月均分下达额度,专项资金根据国库存款下达额度。预算单位在支付资金时,要求在“用途栏”写明下达资金文号和项目名称,以便财政监督。国库科总会计按月与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核对预算科目和余额。

(五)强化银行账户管理。财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预算单位开设的账户进行清理,坚决取销未经批准设立的银行账户,财政资金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

(六)积极推行财政绩效评价体系。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财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问效;对专项资金、民生资金,从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方面进行评估;将财政资金评估作为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情况向社会,让公众知晓。

(七)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关注财政资金的安全。

四、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牢固树立六个现代管理观念

为使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落到实处,必须树立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理念、局观念、法治观念、创新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观念、责任观念。

(二)正确把握六条基本要求

1、突出依法理财。按照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程序合法、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2、注重流程设计。财政部门应逐步制定和完善诸如《财政工作运行规程》、《惠民资金管理流程》、《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流程》、《部门预算流程》等工作流程,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均依流程运行,提高财政政策透明度,从而形成从制度上规避财政管理风险,保障财政资金安全。

3、加强绩效考核。建立项目预评审制度,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努力构建制度完善、考评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绩效考评机制。

4、健全配套制度。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规范,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5、运用科技手段。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大力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效率。

6、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着力抓好五项管理

1、规范财政收入管理

按照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要求,必须坚持依法理财治税,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同时积极处理好结构性减税和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之间的关系,主动财政征收部门沟通,搞好协调和配合,及时解决收入中突出矛盾和问题,共同做好收入征管工作,尽力完善税源控管机制,加大依法征管力度,重点抓好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征收管理,努力作到应收尽收确保及时足额缴库

2、规范财政分配管理。

依法编制预算,规范预算编制程序。一要尽快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即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二要进一步完善“两上两下”预算编制程序,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将政府性基金和财力全部纳入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三要科学编制乡镇财政预算,实行“以乡镇为主体,县乡共编”的预算编制制度,不断提高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四要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健全支出定额标准体系,严格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五要规范预算追加,严格审批程序,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3、规范预算执行管理。

一要强化预算执行中资金分配的严肃性,合理分配资金,提高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的科学性;二要规范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切实提高资金支付率,建立健全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机制,防范和控制财政资金支付风险。三要规范政府采购,坚持“依法采购、应采尽采”原则,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强化采购运行管理,在充分节约财政性资金的前提下,提高采购执行力;四要强化支出进度管理,逐步构建财政支出的快速通道。在预算执行中从严控制公务购车及运行费、公务接待、出国(境)、会议等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五要强化财政自身管理职责,进一步规范惠民资金发放、家电下乡补贴发放管理。

4、规范财政监督管理。

一要规范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政行政审批、优化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二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群众监督;三要加强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完善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逐步扩大绩效考评范围,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四要加强财政资金跟踪问效,建立动态全程跟踪制度,纠正执行偏差,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6

随着中国工会工作的不断创新和深入,工会职能不断增强,工会经费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工会财务服务的对象不断拓宽,工会经费需求不断加大,工会财务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工会财务管理水平。对此,我们要在继续抓好上述有关工作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全面推进工会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工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工会经费使用绩效上。

 

坚持科学管理,就是要牢固树立现代工会财务管理观念,不断增强大局观念、法制观念、创新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观念、责任观念,有效指导工会财务工作。要从服务工会工作与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群众出发,努力发挥好工会财务职能作用。要积极探索和掌握工会财务管理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各级工会财务人员的积极作用,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全面深入地推进工会财务科学管理,努力实现工会经费收入逐年稳步增长,不断提高工会经费使用绩效,更好地为工会全局工作服务。

 

坚持科学管理,就是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做到完善制度、夯实基础与提高执行力并重。抓好预算执行管理是落实预算编制要求,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要在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好新的《工会会计制度》,全面实施好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切实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要建立工会经费收支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支出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保证工会资金安全。要探索建立工会经费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实现工会经费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今后,要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以后年度编制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

 

坚持科学管理,就是要加强工会经费预算编制的管理,努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好预算编制工作是加强工会财务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工会中心工作,按照“深化改革、广开财源;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精打细算,厉行节俭;优化结构,重点扶持;安排资金,发展事业;强化管理,讲求绩效”的要求编制好工会经费收支预算。当前,特别是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总体部署,细化经费收支预算: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努力提高收入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调整和优化工会经费支出结构,着力安排解决好工会重点工作所需的资金,加大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投入,把“为工会理财,为职工服务”的工会财务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7

随着与河北医科大学非隶属附属关系的建立,我院临床医生教学意识和技能也在逐年提高,虽然每学年开学前各教研室都进行了集体备课和师资培训,但无论是理论授课,还是见习带教,仍然存在对教学大纲理解程度和教材内容取舍不一,实践教学时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遴选和指导比较随意,见习带教教师每学年都由低年资主治医师轮流担任,造成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再提高的问题。因此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细分教学管理单元,加强临床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我院的教学工作重点。我院2011年以内科教研室为主开始研究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块的建立,逐渐形成教师易于掌握使用的教学素材型模块,2012年开始采用并鼓励教师使用,并在使用中进一步完善。

2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块的设计管理

2.1运用临床案例教学法(TBL),根据内科学教材和课程、见(实)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搜集、筛选、整理内科学各三级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病例,并按系统归类形成“案例模块”。

2.2运用问题教学法(PBL),对临床诊治过程分阶段编排并提出临床问题,编写“问题模块”。

2.3编写教师在撰写教案过程中,引导、补充、评价和总结应遵循的标准,形成“指导模块”。

2.4编写实践考核方案、教学评价体系。

2.5利用网页制作软件逐个生成上述模块的网页课件,其内容包括:典型病例分析、理论课教学讲义、问题解答、考试考核等单元。

2.6将网页课件按照疾病系统分类组合成内科学临床教学资料库,生成本地网站。

2.7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块与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有效对接;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化系统,在临床教学中动态实时调用病历资料,提高教学质量。

2.8在临床教学实践中采用网页课件教授,由教师和学生采用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在设计过程中,探寻精细化管理模式与内科学教学管理的关系,对临床案例教学法(TBL)和问题教学法(PBL)与规范临床教学过程和完善实践考核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对入选典型案(病)例的标准以及问题模块、指导模块、考核方案和教学评估的方法学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

3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块的评估与教学质量管理

3.1学生考核管理

见习阶段的结课考试试卷,基础知识客观题占70%,病例分析为主的主观题占30%;实习阶段的出科考核,问诊查体病历书写占50%,诊疗操作占10%,理论考核(以病例分析选择题为主)占30%,思想表现和出勤占10%。考试结束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对考核成绩、学习兴趣、自学能力、采集病史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程度等方面的自评结果形成考试总结。

3.2师资培训与备课管理

每学年对新担任内科学见习、实习带教教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相关职责制度规范、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各模块的使用、网页课件制作教案讲义的方法等。由内科教研室组织培训并考核,通过后方能担任本学年带教任务。为了避免受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个人临床经验、诊治水平和表述能力不同的影响,内科教研室要求各三级专业学科授课前要通过教师间的交流进行总体和单元备课,法和学法。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8

在陕煤化集团的科学领导下,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矿井像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塞北煤海熠熠闪光。

在陕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个“打造世界级标杆企业”的梦想正在扬帆起航。

神南红柳林矿业公司于2006年9月开工建设,2009年4月开始联合试运转,是目前国内单井生产能力较大的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其产品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热值的特点,是优质的动力用煤以及化工原料。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500万吨。

公司在“心·Xin”文化和打造“世界级标杆企业”愿景目标引领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131久安工程”,领导班子超前谋划,科学引领,全体员工凝心聚力,岗位创新,以过程控制、精细管理为抓手,按照“管理在于过程控制,思想在于文化影响”的理念,突出过程抓节点,闭环管理重预防,探索出了具有红柳林特色的过程节点控制精细管理模式。

一、过程节点控制精细管理,实现安全管理创新转型

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树立“过程控制决定结果”的管理理念,把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危”辨识法,即人的危害操作和物的危险状态,并以“双危”辨识安全管理法找节点,以8+6“三违”人员亲情处置法实现程序控制,按照工程心理学和人机工程优化实现系统控制,以安全智能化绩效考核实现机制控制,以管理艺术化和现场艺术化影响人,塑造人,以“心· Xin”文化提升安全管理境界,最终实现人、机、料、法、环、管的责任、流程、执行等控制到位,实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向艺术化转变,实现了从重视员工安全向重视员工健康转变,实现了安全管理从传统意义上的“三铁”精神抓安全向以心为本的刚柔并济控安全转型,实现了以事故预防的结果导向向隐患和“三违”预防的过程控制转型,真正实现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

创新理念,筑牢安全思想根基。公司始终把理念创新作为提升企业软实力的有效手段,把理念导入、宣贯、实践于安全生产的每个环节和全过程,持续推进人的思想、观念、思维、心智模式转变。提出了“零轻伤、零伤害”、“‘三违’和隐患就是事故”、“思想隐患是最大的隐患”、“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等一系列安全理念和质量标准化理念,并在理念践行中,把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根植于每个员工的心中,使广大员工逐步树立全新的安全观。同时,提出用30%的精力抓刚性制度落实,70%的精力抓员工的心理疏导、心理平衡、思想统一工作,有力地把员工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中来,使员工从重视安全向重视员工的健康转变,从“要我安全的他律”到“我要安全的自律”转变。

“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思想统一九法’,即:新旧观念比较、上级精神学习、主题教育、媒体宣传、关键事件分析、参与体验、讨论交流、事实证明、生活圈认同等思想统一法。方法实用,思想统一工作成效显著,为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公司一位管理人员如是说。

创新管理,提升安全管控能力。公司以“节点控制抓环节,重点难点关键点,盲点疑点薄弱点”的节点理念,把过程控制细分为五个关键节点控制。并以此为切入点,落实了安全责任,创新了安全管理。以强化“人因风险”为落脚点,强化节点精细控制,确定了“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的安全三维责任,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操作链条的关键点上,把“岗位就是责任,职务就是使命”的理念落到了实处。公司综采二队通过过程节点控制,设备故障率下降76%,材料消耗下降了13%,严重三违和隐患下降了84%,取得了实效,也见到了效益。

通过对现场物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节点进行罗列、统计、分析和辨识,创造性地出台了“双危”辨识安全管理法,即22条环境危险状态和63条人的危害操作标准,通过每月的背诵考核,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提升了员工的现场安全操作水平,不但杜绝了零敲碎打事故,还确保生产过程零“三违”和零隐患作业。公司把“三违”人员当亲人,通过责任追究、谈心、培训学习、再谈心、考试、座谈、上岗、回访和责任追究期间按照让座、倒水、拉家常、讲事故案例、分析当事人违章危害、做当事人思想工作的程序开展帮教,把刚性制度要求和柔性亲情疏导感化相结合,形成了8+6“三违”人员亲情感化法,让每一位“三违”人员感到公司人性化管理的同时,使其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达到渗透宣传的目的。

建立了以“双危”辨识、重大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和零星工程危险源辨识处置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安全管理过程控制预防系统,强化了超前预测、分析、评估和治理。全面实施685过程控制法,强化现场过程管理,工作前抓菜单式安全确认,工作中渗透三三整理,工作后进行总结,实现安全的闭环管理。以四项技术应用为主线,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使件件物品有户口。通过推行“五制”准军事化管理、“九定十五查五带五拓展”干部走动式管理、5E全生命周期管理,达到安全的全时空和全覆盖,实现了“零轻伤”目标。截止2013年11月底,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689天。

用心带情,创建艺术化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公司以创建“充满微笑关爱、严肃活泼、文明和谐、安全舒适、协调规范、精细化、精美化、艺术化”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狠抓基础管理、现场管理、动态管理,丰富安全质量标准化内涵,不断让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深入人心、收到实效、发挥作用。

公司提出了艺术化安全质量标准化思路,提出了“标准化也可以赋予情感,雕琢成艺术品”理念、“我的作品让您安全、舒适、愉悦、启发”理念,把人的智慧、情感、思想、四礼教育、全员岗位创新融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中来,把色彩、声音、气味、人文化环境治理、精细化管理、过程控制纳入其中,要求干部讲管理艺术,工人讲究带着感情,用心负责,使现场艺术品感染人、熏陶人,达到“安全、规范、协调、和谐、科学、宜人、舒适,愉悦、启发、美丽”的目的。

在工程质量检查验收中,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套人马,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三一、三公”检查验收制,现场打分,现场公布,做到了“谁检查、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把“毫米、秒、刻、厘”的精确作业法融入到现场的每个环节,严格管线吊挂、巷道成型、材料码放,创建了一批“艺术品”标杆工程。综采工作面人文生态休息室不仅能够喝上热腾腾的咖啡,还可以听到优美的音乐;连采队材料巷,摆放规范,材料架设计人性化,节约、浪费、冗余分析看板一目了然;机电队艺术化水仓充满了现代科技的元素;胶轮车运输队候车硐室环境优雅、温馨舒适,员工壁画、手工品、全家福,让员工体会到了家的感觉;通风队闭墙古典厚重、耳目一新;皮带运输队安全文化长廊艺术气息浓厚、整洁精美;金鑫现场工作室体现了现代矿工的精神风貌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煤矿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智慧用心雕琢的一处处艺术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员工的心智模式,处处体现了人文、关爱、尊重与和谐。

公司综采一队以“高、细、准、严、美、新”六字过程控制法,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高”就是标准高于部级标准,例如:采煤工作面的支架,国家标准检查验收规定10个点,而该队规定工作面支架逐台支架验收,共174个点,高出国家标准17倍。“细”就是在抓细节,求精细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四项”技术的应用,实行井下地面所有物品实行一物一码,定置管理。对工作面所有设备的重点部位结合面和紧固位置,通过移位辨识线,可以一目了然地及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准”就是全面推行5E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格落实机环双检制,设备检修维护做到精准、准时、准确。例如,对采煤机拖移链周期管理,从而有效避免了拖移链断裂现象的发生,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设备故障发生。“严”就是验收严、考核严。对300米长工作面,每一米,每一处,逐条逐项进行验收。并将质量标准化纳入员工绩效评优考核项目,增强了员工的责任心,提高了员工的执行力。“美”就是注重精品意识,由员工带着感情创作“艺术品”标杆工程,处处给人以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新”就是开展全员创新活动,截止2013年11月份,该队采煤机创新22项,支架15处改进,胶带机36处等等,创新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系列化、集成化。

二、过程节点控制精细管理,实现生产经营自主智能管理

公司建立生产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健全了生产秩序管理的有关规定,把实施流程再造、设备双检、科学生产准备等生产管理过程的责任落实及追究作为安全生产的重点,查找管理的弱点和盲点,提高了矿井生产管理水平。合理安排矿井接续;合理安排生产准备工作;合理安排检修工作;合理安排零星工程,确保安全生产协调发展。

机环双检管理,强化现场设备过程精细化管理。机环双检简单的说就是点检制和巡检制。点检制是利用一切检查手段,对设备进行早期检查、诊断和维修;巡检制是对全系统的环境、状态、点检情况进行巡查监督。对主要设备的常见故障进行汇总分析,包括故障频次、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并编制故障分析图,指导现场点检工人的作业。同时,该队“四清”点检、巡检法,即:设备状态“一看清”,设备声音“一听准”,设备温度“一摸清”,设备气味“一闻知”,确保了现场设备安全。

公司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载体,大力推进内部市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内部市场化管理行为,完善内部劳务市场、管理费用市场、管理指标市场三种费用结算市场,使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公司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司胶轮车运输队开展内部市场化管理以来,使每一个生产者都成为了经营者。该队规范市场运作,将全队分为区队、班组、岗位(个人)三级市场,每级作为一个独立的核算单元,充分利用市场的杠杆原理,调动班组和岗位的积极性。各级市场主体之间的管理及对外服务往来全部采用内部价格结算,结合价值规律、经济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使一方的付出必须由另一方买单,形成内部关联交易、相互制约机制,改变了过去只图工作方便,不计成本的现象。在内部市场化管理的运作下,该队相当于“汽车出租公司”,每辆车辆承包到了岗位上,员工就像“出租车”司机,员工当班的绩效分数掌握在自己手里,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力激发了全员工作热情。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效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每一个生产者就是经营者。

每一种生产要素都明码标价。结算价格是内部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没有价格就不能进行结算。每一次的服务和交易都使双方形成了买、卖关系,买方与卖方按照一定的价格形成了管理交易。为确保内部市场化管理有序运作,该队按照不同车型、车次、吨位制定了统一的运输服务价格。每个关联交易单位在使用车辆时都能根据自己的运输任务,清楚选用什么车型、趟次及价格,从而做到了买方和卖方都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杜绝了以前推诿扯皮的现象。

每一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自开始内部市场化以来,该队合理运用市场化的杠杆原理,使各班组和岗位狠抓成本控制, 强化“成本就是工资,工资就是成本”的意识,精打细算过日子,节能降耗,从一张纸抓起,使每名员工都形成了当家理财的意识,即先算后干,边算边干,算好再干。各项费用支出指标明显下降,形成了“人人为成本而算,人人为公司效益而干”的局面,并在实践中总结为“三大效益”和“四大转变”。三大效益为: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该队1—10月份,出车次数、燃油消耗、车辆维修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7.84%、7.23%、8.58%。员工收入较2012年同期增长了30%,2013年同期增长了3.7%。四大转变为:理念转变、观念转变、思维转变和行为转变。一是理念转变。该队树立了“节约一张纸”的理念,年初对纸张的考核由箱和包,变成了按张计算,现在把一张纸的管理变成了“一张纸”的理念。二是观念的转变。司机由“吃大锅饭”观念转变为“出租车司机”的观念;用车单位由免费用车观念转变为买票乘车观念。三是思维的转变。由计划经济思维转变为市场经济思维。四是行为的转变。司机由凑合着干转变为竞争着干,由要我出车转变为我要出车;用车单位由要车就走转变为拼车省钱。

三、过程节点控制精细管理,实现与员工素质素养双向提升

公司致力于建设具有思考力、研究力、总结力的“三力”学习型企业,把“一个优秀的企业首先是一所好的学校,一名优秀的员工首先是一名好学生”作为学习理念,组织全员开展了“责任、使命、担当”、“大气做人、小心做事、精细管企”、“沟通、包容”、“慎言、慎行、慎独” 和《西点军校22条军规》、《尽职尽责尽心》学习等“一年一本书”、 “一月一主题、一周一话题”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各个层面的研讨、交流等活动。各类活动共24次、112场,累计参与人数1.2万余人(次)。实施并推广“双向培训”制,即:管理干部培训员工理论知识,员工培训干部操作技能,搭建了员工大讲堂。全年在采、掘、机、运、通等专业共选拔员工老师51人。自工作开展以来,双向培训200余次,培训人员850余人次。把学习的目的作为学习的目标,把问题当老师,做到人人为师,天天学悟。开展了历时9天、 54场次、参与讲课人员458人的“四项功夫修炼”讲课比赛活动。积极开展“双述”达标考核活动,编写了《岗位航标》,指导员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所有员工都能熟练背诵2700余字的 “双危”辨识标准、3000字以上的岗位描述,掌握5—20个事故案例,实现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基本功训练,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汽车走钢丝、啤酒瓶”、“车床鸡蛋扩孔”、“叉车穿针引线”……眼前的这些场景,不是杂技表演,而是公司员工的基本功才艺展示,这些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各行各业参观者的喝彩和惊叹。目前,全员参与岗位练兵、基本功训练、技能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训练、听力、眼力、嗅觉、触觉训练,练规范字、讲普通话……

四、过程节点控制精细管理,实现“心·Xin”文化落地生根

公司通过大量调研、广泛讨论、反复论证,突出企业文化的管理职能,坚持以人为本,把心本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抓人心上下功夫,从“心”抓起,以“心”为心,以心换心,实现了由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再到心本管理的升华,逐步形成了红柳林“心·Xin”文化体系。同时,扎实推进安全文化、沟通文化、学习文化、创新文化、执行文化等五个“心·Xin”文化子文化,确保“心·Xin”文化落地生根。在实践中形成了人企有信、人岗创新、天人欣欣、馨香远播的矿区新局面。

从心出发,自我反省,实现了由监督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转变;从心出发,学习感悟,提升了全员整体素质;从心出发,动情动真,把务实做事、用情做事、用心做事、用爱做事落到了实处;从心出发,体现艺术,不仅实现了工作环境的精品化向艺术化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员工理念上的大提升,取得了显著成绩。

公司员工畅愿景、立格言,结合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用诗歌、杂谈抒情怀,用漫画、剪纸传真情,通过感想体会,把学习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省记录下来,同时把对506个含“心”词语的理解,撰写文章,编印了《心海放歌》、《心态感悟》、《心泪痛省》、《岗位航标》等5808篇和《心语涟漪》、《心驰楹联》、《心灵航标》等12000余条,共600余万字37本企业文化系列丛书。

公司坚持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建立和完善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与省内外多家科研机构联合,成立博士后工作站,重点解决制约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难题,加快了以智能化技术装备系统、人员精准操作智能化执行系统和过程控制智能化管理系统为框架的智能化矿井建设步伐,完成了部级科研项目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研究,和科研院所共同研究了目前世界上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的7米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研究,和相关院校、厂家共同研制综采工作面运输巷超前支架,填补了国家在这方面的空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安全保障。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9

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漏洞和弊端逐渐出现在我们面前,以前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在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了,要想让事业单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不断的稳步前进,事业单位就必须要改革旧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的水平不断的提高,制度日益规范,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推动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内涵

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管理思想,它使用现代化、信息化、还有专业化的管理技术,使财务系统的管理制度向系统化,健全化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以先进的科学的理念为指导,财务管理方式要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并将自身事业单位的特点还有性质与财务管理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适合于自身事业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而财务管理还要有精确的定位,要精益求精,求真务实,使财务管理的手段更加的系统化、专业化,使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还有考核机制不断的健全和完善,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

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财务管理的专业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基础主要是财务管理的专业化,一定要有专业化的财务管理制度,那样才能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第二,系统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化是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主要保障,因为财务管理是一个复杂而且庞大的工程,财务管理的内容十分多,因此对其的管理必须要科学化、精细化;第三,信息化,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手段就是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它可以有效地保障财务管理的实时化、高效化、条理化,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内容庞杂的数据,实现科学化和精细化;第四,财务管理的数据化,数据化是衡量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依据标准,对财务进行数据化的量化管理,可以使财务管理更加的科学化、精细化。

二、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是一个企事业单位必不可少的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它在一个事业单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必要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它是一个事业单位改革内部程序的客观要求;第二,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有助于规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工作,使事业单位的资金得到高效的利用,是提高效率的必然需要;第三,要想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事业的水平和工作的效率,那么就必须要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其科学化、精细化。

三、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途径和策略

(一)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观念

一定的观念决定一定的行为和态度,所以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树立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观念,让全体员工学习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物管理的要求,并且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与自己单位的财务管理结合起来,把它用到实处。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员工要明确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了解这是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内容,把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作为企业的一项重点抓的工作,推动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进程。

(二)要将内部的成本核算精细化

如果单从事业单位的支出体系的性质这方面来说,这种制度体系设计的还算合情合理,与财务管理的要求相符合。但是,如果我们以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发展的角度这方面为依据看的话,这种制度又与事业的财务管理和数据的归集不适应,因此我们在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时一定要注意:

(1)将各项业务的成本控制到最小,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这其中要归纳的内容主要有人员的支出费用、水电费、资料费、通信费以及办公费等等。

(2)对所有的成本进行核算,核算完成后要对成本核算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并要想办法调整成本的费用支出。

(三)制定完善的预算定额,实现预算编制的精细化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之中预算编制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重要活动,预算编制中有很多的内容,因此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在事业单位的预算之中一定要制定一个完善的预算制度,让预算可以有科学的依据和精细的执行标准,使预算人员的工作有据可依 ,使财务人员的工作更加的具体科学。

(四)推动收入管理的精细化

事业单位在改革的进程下,有些已经成为了自收自支的单位,国家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之中试图将事业单位改制成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没能成功 。所以,要把精细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改革的目标,将单位的收入范围明确的规定,完善单位的收入台账,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将事业单位的资金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管理和分配,事业单位自身并没有对资金的支配权,避免了财务管理与成本支出的不良影响。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实现科学化与精细化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必然需要,事业单位一定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实行下去。

参考文献:

[1]付春仙.关于新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缺陷及相关对策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0(09)

[2]杨国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07)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10

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这也使得在事业单位中对财务管理工作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事业单位中,传统的粗放式的财务管理仍然存在,导致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的不适应性和滞后性越来越突出。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其达到科学化、精细化已亟不可待。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基本概念

科学化是指在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及模式,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精细化是指精益求精、精确定位、明确职责、求真务实,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必须通过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来建立,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总的来说,财务管理精细化是科学化实现的手段,财务管理科学化是精细化的目的。

财务管理有三个特征是比较明显的,一是专业化,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和管理体制是财务管理精细化所需要的,只有专业了,才能够减小事业单位在管理工作中的阻力,才能够随机应变,让单位的利益尽量不受损;二是系统化,财务管理精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众多内容并且环环相扣,任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是整个管理工作出现偏颇,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将整个的工作分为一个个小的环节,提高整个管理工作的效率;三是信息化,它是财务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只有将大量的数据管理量化,才能保证其科学性,避免经验主义。要想实现实现管理的的高效化、实时化和条理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做到,因为它可以将海量的数据管理量化,提高管理要求,实现纸质管理向信息化的转变。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措施

(一)提高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意识

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对事物的看法以及做法,因此要对事业单位的领导及其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洗脑,消除他们政府大树下好乘凉的依赖心理,加强对他们灌输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想法,转变传统的粗放式和经验式的管理观念,让财务管理真正的发挥作用。领导要在财务管理中以身作则并对员工灌输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观念。对于那些没有把这些观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甚至破坏阻碍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员工,要进行严厉的批评,而对于那些促进了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员工给予奖励。同时,要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向他们灌输主人翁意识,自发的维护单位利益,做好监督工作,真正的提高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在事业单位中,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对进行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有巨大的帮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改善财务行为,使得每笔帐都清清楚楚。而且要让专门的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分析,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和完善。

实行业务流程精细化,对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尤其对于资金使用,更要严格按照规定来。明确各个工作环节的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管理,从而让各个环节相互协作 ,提高精细化管理。

(三)完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精细化

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中是财务管理精细化非常重要的一环。事业单位在对项目进行投资建设时,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让了解市场动态、调研市场、勘测施工场地等这样的变化因素都能在掌握之中,不打无准备之战。以此为依据进行成本预算并让专门的单位对预算结果进行审核,以确保得到一个精细、准确、科学的预算结果。

尽量让全员根据下年度的工作计划,结合业务的工作开展情况参与并共同讨论预算的编制,让预算深入基层,使预算体系能真正的反映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对日常公用费用按人员测算人均定额,确保预算与实际情况相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预算过程,让预算真正的发挥作用。还要制定相关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并让预算执行结果与部门年度考核挂钩,使预算能真正的贯彻落实。

(四)让信息技术来提高财务管理现代化程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更好的提高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如果事业单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预算的执行进行事后记录,更能增加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要想办法让单位的财务状况全程处于一种监督状态下,可以更高效合理的让单位财务运行。同时提高财务人员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能力,让他们及时的掌握经济方面的信息,使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结束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制度越来越为完善的形势下,让财务管理达到科学化、精细化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必走的轨道。只有科学化、精细化了,事业单位的资金才能被高效的利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才能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只有这样,事业单位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健全以及完善,促使我国事业单位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不断的转换。就目前而言,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逐渐的加大,清楚地划分盈利性事业单位性质以及公共性事业单位性质,事业单位在变化万千的时下社会,如果还使用传统形式的财务管理制度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展现出很强的滞后性以及不适应性。想要有效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速度以及推进财务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就需要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促使预算功能的有效发挥,不仅如此,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精细化管理还能够促进严格监控预算经费的运行情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以及改革,实现财务管理的进一步科学化以及精细化。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涵义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是指以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为指导,按照科学的财务管理方式,结合事业单位性质和特点构建现代财务管理体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是指树立精益求精、精确定位、求真务实的思想和理念,运用信息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考核评价机制,细致管理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活动,彻底转变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事业单位实施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客观需求;其二,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是规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必然要求;其三,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是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财务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的重要特征

首先是财务管理的专业化,需要派遣财务管理专人来负责财务管理工作。这是事业单位管理发展过程中分工的必然趋势。所以只要建立完善的专业化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才可以为精细化管理以及科学化管理的实施提供切实的保证以及基础。

其次是财务管理的系统化。通过相应的分析得到,财务管理实质上是一项较为系统复杂的管理活动类型,财务管理工作会直接涉及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各个方面。不仅如此,财务管理其本身的内容也非常的全面以及复杂,所以实现整个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以及科学化,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完成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

再次是财务管理的数据化,财务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依据以及最主要的对象就是财务数据,事业单位所有的管理活动均需要通过财务数据来完成的,同时也是财务管理量化最主要的途径。在上述的基础上,要求事业单位在实施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将数据当成根本的基础以及根据,最大程度的减少经验主义形成的不良影响。

最后是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管理以及精细化管理也需要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现代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事业,最后实现信息化转变,促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目标以及精细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实现的途径

1、坚持树立正确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事业单位的基本财务管理意识会对其态度以及行为起着非常重要决定作用。因此,事业单位领导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坚持树立科学化管理理念以及精细化管理观念。因此,事业单位领导需要将带头模仿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与此同时需要学习财政部有关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各项相关要求。将上述要求最大程度的跟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最大程度的明确财务管理科学化管理以及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含义。要深刻地意识到事业单位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已经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趋势,将其视为改革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所以,在事业单位努力转变自身,实现事业单位科学化、精细化的时候。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领导,需要把财务管理精细化以及科学化做为最主要的工作去做,在开展财务管理精细化以及科学化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原则,这样一来就可以为财务管理人员树立一个航标,指导他们工作,保持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稳定发展。

2、全面建立一支具备专业化技能和高素质的财会队伍

企业推进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应极大力度重点建立一支具备专业化技能和高素质财会队伍,以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岗位团队防范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管理高层,应定期组织相关财务、会计岗位的人员参加专门的培训与学习活动,让全体财会人员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增强岗位责任意识,积极贯彻和落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政策和方针。此外,事业单位还应努力构建有意义的交流机制,为各岗位的财会人员进行业务交流提供有效的平台,和谐岗位人员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最后,事业单位还应针对财会岗位的结构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岗位调整和优化方案,让财会岗位通过组合最大化发挥财务资源,为事业单位推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打造坚实的基础。

3、促使内部成本核算进一步科学化以及精细化

如果我们单纯的从事业单位支出分类体系性质分类分析的话,在完成体系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的满足财政部门的管理要求。但是我们从事业单位的改革以及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发现原有的形势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数据的有效归集以及有效的管理。在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的事业成本核算工具,借着成本核算工具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的细致性,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成本核算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需要严格的控制好各项成本,与此同时还要顺利的完成归集工作。其次是经过细致的严格的成本核算工作之后,还要有效的分析总结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对前段时间内的成本费用控制工作存在的几点问题,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 4、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业单位强化财务控制的有效手段。所以,事业单位应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调整等方面着手,实施精细化预算管理。首先,科学编制事业单位预算。在预算编制之前,编制人员要深入各部门进行调查,了解和预测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情况。在预算编制时,认真分析确定本单位的项目预算金额,对办公费、差旅费等日常公用费用按照人员测算人均定额,确保单位收支预算与实际情况相符。其次,强化预算执行控制。事业单位要以经批复的预算项目文本为依据,严格执行预算,重视预算事中、事后监督。再次,预算执行结果与部门年度考核挂钩,健全预算执行考核制度,明确考核指标、内容,并根据考核结果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12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紧扣当前财政管理的脉搏,深刻精辟地揭示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理财新方略,抓住了公共财政管理的灵魂和财政工作的活力源泉。我们必须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贯注到、落实到财政工作的全程运行之中,使之发挥出强劲而持久的重大作用。

一、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现实迫切性

首先是政府转型需要财政管理“转轨”。责任型、法制型、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履行离不开公共财政的高效精确运作来体现与实现。另一方面,也是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的紧迫要求,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的收支管理有权利、有意愿知晓其来龙去脉和效益如何。其次是应对财政收支矛盾尖锐的根本对策。县乡基层财政持续困难,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资金缺口持续扩大,迫使财政部门必须精打细算,分厘必较。即通过各项财政管理制度的细化完善,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好用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其三是确保资金安全有效和消除资金管理风险的必然路径。近年来各级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反复披露出一个“顽症”:资金紧张与铺张浪费并存现象较为突出,且屡查屡犯,屡禁不止,人、车、话、会、接待费等行政成本快速膨胀,这种粗放型管理被讽喻为“官油壮捻子,头比身子大”。加之资金运行过程中风险失控的隐患继续积累,骗套财政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现象日益突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套严密清晰、刚性系统的管理约束机制。其四是建设廉洁型财政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财政部门在管理分配资金的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利益诱惑,关键环节和核心岗位的权力过于集中,工作透明度不高,导致自由裁量权失范,索贿受贿现象时有发生,《财苑警示录》中的违纪违法案例启示我们,必须运用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机制缩短权力半径,强化监督制衡,从业务操作层面上有效化解和预防各种不廉洁行为。

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突破,点难点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以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人民群众期待的民生热点和社会公众不满的管理弱点为重点;以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为主线,敢于抓主要矛盾、抓源头控制、抓权力分解、抓程序制衡、抓机制透明,防止避重就轻,重表轻里,只说不做。

(一)尽快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

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预算编制的级次顺序,增加预算编制时间,提高预算的精确程度。二是建立健全预算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完善行政开支定员定额标准。构建部门机构编制、业务计划与经费预算衔接对应机制。三是预算编制终端必须数据化和具体化,提高预算的预测性、前瞻性和控制力,尽量减少“以基数定预算”的惯性方法。当前有必要实行“开门预算”,加强人大财经委员会的专门审核与监督,引入公众质询参与机制,增强预算的公开性和公信力,以真正解决预算报告“内行说不清,外行看不懂”。“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根本缺陷。四是要加快建立预算支出的绩效考评机制,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围绕重大资金项目、民生项目、行政成本项目推行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编制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逐步建立绩效考评结果公开制度,提高绩效考评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二)细化收费资金统管

以当前正在开展的“小金库”专项治理为契机,彻底清理预算外资金账户,严格规范各单位财务管理,建立 “零户”统管机制,取消各单位收入过渡户,实行票款分离,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全面推行综合财政预算,把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各类非税收人纳人预算管理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使各类收费资金在科学化精细化机制引导约束下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 (三)强化专项资金管理

由于缺乏系统严密的管理方法,相当一部分资金被挤占挪用充做公用经费,有些甚至被截留贪污。因此要从源头上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置,严格控制新增项目,规范现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一要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管理透明度。其设立要做到有合理明确的分配依据与标准,有操作程序,真正体现公开、公正、透明、效率原则,及时公布各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减少随意性。二要加强监督考核和问责力度,使各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有一个明显提高。

(四)要严格国有资产管理

切实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全面衔接和有机结合,制定操作性强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更新报废标准和相关配套制度,依法规范处置国有资产,切实加强新增资产配置专项审核和资产收费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完整安全,保值增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