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8 09:30:00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1

我国人均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建筑材料业以生产传统建筑材料居多,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至今尚未从根本上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资源、能源的高消耗来实现。我国资源、能源的不足和建筑材料的高消耗之间的矛盾突出,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更进一步强调,全面做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建筑材料业必须走科学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建筑材料业也还应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建筑材料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必然要求建筑材料业朝着节约能源、资源的方向发展。国务院21号文件布置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时明确指出:建筑材料工业是我国第三大耗能行业。2005年10月27日,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等六部委下发循环经济试点的通知,建筑材料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首批试点的七大重点行业。建筑材料业主要不足在于,能源、资源消耗很大,经济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资源、能源的有限和建筑材料消耗量巨大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建筑材料业必须面临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贫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建筑材料业是一个能耗高、矿产资源消耗很大的行业,在我国,主要建筑材料产品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洁具等对能源的消耗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20亿㎡,但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1,2].在我国,建筑材料的能源、资源需求与拥有,它们之间的矛盾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中显得尤为突出。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的还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外,只有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现有建筑材料业和建筑业的落后,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但这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二、科学技术是建筑材料业发展的内驱动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资源节约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有效手段,建筑材料业朝着节约能源、资源的方向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2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8)-35-0016-0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活跃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腾飞,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强盛一刻也离不开科学技术,事实充分昭示了科学技术是推动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有力杠杆。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竞争的背后,其实是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较量。科学技术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是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邓小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对于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马克思最早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的范畴,他在考察资本主义机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密切关系,进而得出生产力中包含科学技术的论断。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一般社会生产力。如果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过程,科学技术将成为生产过程中的因素,在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的情况下,科学技术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由此不难看出,马克思不仅科学地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还深入研究了这种特殊生产力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

二、邓小平同志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和实践最为丰富、深刻和卓有成效。他把握时代脉搏,最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体现了他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思想。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开幕式上作了长篇重要讲话,他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强调“中国的知识分子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技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和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产生的新事实重新阐明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的思想。

全国科技大会以后,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以来,邓小平同志对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讲的次数越来越多,份量越来越重。他反复强调科学技术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提醒全党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他认为:“实现人类的希望靠科学,第三世界要摆脱贫困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靠科学。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是不行的”。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学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并自信地说:“在高科技领域,中国也

要占有一席之地。”

三、科学技术是怎样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呢

(一)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邓小平指出:“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资资料生产的人”当人类掌握了石器技术以后,创造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人类掌握了青铜技术以后,创造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力;人类掌握了铁器技术以后,创造出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人类使用机器以后,创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近50年,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已融合、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中,使生产力发生了飞跃,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进入人类历史的新阶段。

劳动者是在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仅取决于体力的大小,更取决于智力的高低。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发展,随着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在机械化初级阶段,两者之比为1:9;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劳动者行列中,高级科研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以美国为例,1930~1968年期间,蓝领职工增加了60%,工程技术人员却增加了450%,科研人员增加了900%。1977年,美国脑力劳动者所占为50.1%,脑力劳动者人数已超过体力脑力劳动者。

劳动工具的改革和创新,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不同时代使用不同的劳动工具,这是由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的。人类历史上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以劳动工具的变革为标志的。

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和通过人们劳动加工过的原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不断发现、利用、改造、扩大劳动对象范围。劳动已不仅仅以自然物、半自然物为对象,更多的是用真正属于人类创造的全新材料、原料作为劳动对象。当代“炼金术”标志着现代技术使劳动对象进入了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另外,管理也是生产力。当生产力诸要素处于分散状态,还不能构成现时生产力时,只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把生产力各要素合理地组成一个整体,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现代科学为科学管理提供了一整套知识、理论和方法;同时,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也为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如果说现代生产管理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话,那么现代管理又极大地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些专家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从这一关系可以看出,由于科学技术具有乘法效应,它放大了生产力各要素,科学技术发展得越快,这个乘数的增大也越来越迅速。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上升到“第一地位”。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明显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依据

邓小平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技基础之上的。”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生产力发展经验时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科学技术超前于生产并对生产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当代社会生产的鲜明特点,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客观依据。

(三)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1992年春,邓小平有关科学技术工作视察南方时,不仅又一次地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而且做了精辟阐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里,邓小平有关科学技术工作的讲话,多集中在发展和我国高科技问题上。可见,他对我国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非常关注;也说明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是最能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高科技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可以使生产大幅度提高。据统计,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为2万元;高科技产业人均年产值可达10~20万元。1982年,美国使用电子计算机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4000亿脑力劳动者一年的工作量。

其次,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比如,激光技术不仅可用于军事工业,而且在激光加工、激光测量、激光通讯、激光唱片、医用激光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再次,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了传统产业技术的面貌,如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取代了电子管,提高了工业产品的产量、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能力。

除此之外,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军事装备的改进,同时也改变了作战方式和作战思想。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研制的各种新式武器和现代装备,使战争从陆地进入海洋,从地面升向空中,从地球表面扩展到整个大气层以致于宇宙太空,逐步形成立体战争。与武器装备、军事技术的变迁相适应,现代军队的指挥方式和战略思想也发生了变革。飞机、坦克、火炮性能的改进,提高了火力密集程度和作战的机动性,由此产生了“闪电战”;原子弹、氢弹等战略核武器的出现,便生产了“核威慑”战略;特别是洲际导弹的产生,便出现了“相互确保摧毁”的战略思想。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刷新了教育面貌。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和地位,不单纯是有多少财产和资源,而主要是看拥有多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看是否掌握新的科学知识。目前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因此,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各种陈旧观念,教育不在是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强大、昌盛的标志;不再是消费单位,而是具有重要经济、社会效益的宏伟事业。由此,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都出现新的观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在日益深入人心。

现代科技革命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极其深刻而广泛,它对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军事装备、科学和教育方面的影响显得比较清楚可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已成为一般世界潮流。高科技的作用从经济发展来讲,是生产力;从军事角度上讲,是威慑力;从政治上讲,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而论,是推动力。因此,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标志。因而,邓小平同志洞察到这一点,英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对现代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影响急剧加强的精辟概括和总结

现代科技革命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兴技术,其中有的技术不仅延伸了人的体力,而且延伸了人的脑力,可以越来越多地取代人的脑力劳动。这些技术进入生产过程,使社会的生产基本要素,尤其是劳动工具出现质的飞跃,形成了全新的生产力。与此同时,以新兴技术为基础,逐渐兴起了诸如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宇航等新兴产业部门。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带动了全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物资生产领域到精神领域的急剧变化。科学技术的生产功能充分显示出来了,它在生产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将其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历史的必然。

(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学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以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资生产资料出发,抓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科学地揭示了社会运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宝库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只是将其看作知识形态上(下转第37页)(上接第17页)的一般社会生产力。这与当时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作用水平是相应的。

现代科技革命以来,情况发现了显著变化,当代生产力的诸要素,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以及现实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一刻也不能离开科学技术。仅仅将科技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或一般社会生产力已经不够了,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学地概括并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状况,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向前推进一大步。

(三)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3

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马克思非常重视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巨大作用,在他看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无疑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巨大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科技观的含义及形成的背景

(一)马克思科学技术的含义

马克思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发展中的作用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忠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1]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生产力,马克思把科学技术划归于生产力范畴,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一种变革生产力和社会的革命力量。而现在,科学技术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总和,是指人类掌握、认识和应用客观自然规律的实际能力。科学技术已成为国家与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

(二)马克思科技观形成的背景

在古代社会,科学主要来作为解释自然的一种思辨的认识活动,主要来源于哲学家的思想以及人们的经验。而技术理论成分较少,主要来源于工匠的劳动技能,以经验为其显著特征。那时候的科学与技术还处于分离状态,还没有被联系到一起。到了中世纪,由于宗教神学的笼照,哲学和科学成为了神学的裨女,生产力也还很落后。

从13世纪中叶欧洲各国的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到16世纪世界的经济从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过渡再到十七世纪,科技在现实中几乎已经发展到了一种神圣的地步,被人们视为"神话"一般。在当时许多人都认为科学技术是万能的,可以帮助人们征服自然和解决一切困难。到了十八世纪,出现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开始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由此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得以确立。恩格斯曾这样描述:"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己经降伏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这样,我们就无限地增加了生产,使得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2]到十九世纪,天文学、机械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科学终于从神学的通知下得到了解放,并且开始了飞速发展,除了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影响以外,对天文学、解剖学、光学、力学、数学等学科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化学、地学、电学、磁学等基础学科的诞生。此时,在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作为一般生产力的实验科学,已开始向以直接生产力为表现形式的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转化,科学与技术开始结合在了一起,从此,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和现实运用,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在工业方面。以蒸汽机的发明和机器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即产业革命在英国己经完成;之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不仅使生产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且引起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的运用存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发展,造就了大量社会财富。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开始走上了历史的舞台。马克思恩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分析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形成了他独特的科技观,用来指导社会的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

二、马克思科技观的核心内容

从一开始,马克思就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他看来,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重点强调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和社会的变革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是工业大革命以及政治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的产生,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促进了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机器的广泛使用极大的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效率的,也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劳动方式,促使社会大分工出现。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在工业革命时代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越来越便显出它惊人的力量,人类要想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重视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极大地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二)自然科学是产生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自然科学的发展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起着重大的作用。在公元前7世纪到5世纪,中国、希腊、罗马都产生了原始的自发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但是,由于这种自然观缺乏自然科学基础,它只能是是朴素的、直观的,中世纪的自然观在神学的笼罩下,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堵塞了真理的河流,致使科学停滞不前。但是,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探索科学的斗争并没有中断。科学的发展终于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开始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从此以后,自然科学开始了飞速发展,除了对天文学、解剖学、光学、力学、数学等学科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化学、地学、电学、磁学等基础学科的诞生。尤其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科技思想中的最重要的观点就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认为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生产力是用固定资本来衡量的"[3],而固定资本"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4]因此,"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技术"。[5]此外,马克思还指出科技的发展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强调了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等,从各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想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重视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对当代的影响

(一)弘扬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的影响首先是对人类文明和精神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文化水平。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以军备竞赛为主,更多的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马克思就认为,科技进步为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科学技术与文化实际上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智力水平,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时,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认识能力和智力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我们要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就需要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科技思想,马克思很早就看到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而到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逐渐跃居第一位,各国都开始重视和加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又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6]1992年邓小平志南巡讲话时又重申了这一论点:"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深刻的认识到了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肯定马克思科技思想的同时结合当代社会实践提出了这一论断。当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毋庸置疑的第一生产力。

(三)依靠科技创新,保障工业化的实现

从工业革命时代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各国工业化的总体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工业化还处于中期的水平,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在工业化的不断实践中逐渐的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即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而新型工业化主要是以新技术革命为动力,由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因此要保障我国工业化的实现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强科技创新。

(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深入研究马克思科学技术观时,我们会发现科学技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人类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极大增强了人类消耗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的能力。现代社会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等日趋加重都是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因此,这几要求我们正确理解科学技术、应用科学技术,使它更好的发挥其有利作用,为我们人类服务,以促进我们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5.

[2]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77.

[3]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0.

[4]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9.

[5]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1.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4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169-02

中国共产党关于科技生产力的思想是总结了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而得出的科学论断,视之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科技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诚然,这是完全正确的,这些研究也是必要的,更是有益的。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仅将这一思想放在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小范围内来研究,不免疏于说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三者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的全貌,难免会影响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深刻理解,不利于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探索、创新的伟大意义,最终会妨碍发展科技生产力实践的深入。

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相关性的历史演进

1.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相关”阶段

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一些简单而粗糙的石器、木器和骨器等手工工具上,这时科学尚处于萌芽状态,科学知识几乎为零,而技术也微乎其微水平也极低,由于科学缺位,技术微小且水平极低,人类的谋生又鲜有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也就无所谓相互作用,即三者是一种“不相关”的关系。生产力系统中除三大实体性要素外,别无所有。若用公式表示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关系,则为纯粹的三要素和的形式即:生产力=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

2.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弱相关”关系

采集和渔猎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农具的制造和使用,使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部分“有闲阶层”可以专门从事所谓的“求知识”的科学活动,这时科学初步产生了。掌握科学知识的有闲阶级、贵族奴隶主、地主们鄙视掌握工艺技术的奴隶、农民等工匠劳动者,也鄙视技术。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相关联”阶段

工业社会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之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和新的研究手段,从而引发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第二次科学革命。电力机械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中后期的高级阶段――电气时代。这一时代里,科技和生产力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科学技术密切结合,以科学为先导,以技术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系统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科技对生产力诸要素的渗透明显,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各实体性要素起到极大的“放大”乘数作用,科技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的首位要素,突破了生产力中实体性要素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模式。这时,生产力公式就是一种倍乘关系;生产力=科学技术 (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是马克思的一大理论贡献。在总结了近代自然科学和产业革命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指出了科学是生产力,而且认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强相关”阶段

19世纪末20 世纪初,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整个自然科学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引发了新的科学革命。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为核心的现代科学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又为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显而易见,只有微观物理学的发展,原子能技术才得以产生;没有无线电电子学和数理逻辑的重要发展,就不会有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与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相联系,产业革命随之兴起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已达到一体化,科学技术――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显示了巨大的作用,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力。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悄然兴起,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成分已占其GDP的50%以上。标志着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转入知识社会,当代科学技术引起了生产力结构的变化,使科技在生产力系统中成为第一位的变革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探索与发展

1.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发展

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命题,但他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认识也是明确的。1956年在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要进行技术革命,并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而奋斗。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所以,“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ZW(DY]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59.[ZW)]并号召向“向科学技术进军”和进行“伟大的技术革命”。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科技生产力的思想和实践极为丰富、深刻和卓有成效。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8年,他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ZW(DY]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7-378.[ZW)]将科学技术上升到生产力系统的第一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里,科技革命不仅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对生产力本身的构成要素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与其他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已不是乘数增长的关系,而是指数增长的关系;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已变成为首要的第一位的生产力,现代科技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分不开的,不仅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而且“实现人类的希望依靠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要靠科学。”[ZW(DY]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8.[ZW)]

3.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科学技术信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内容和指标也在不断丰富和提高。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新的实践和形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高度重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思想,以此为基础结合时代特征,作出了新的判断。在中国共产党建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的科学论断和理论创新。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内在要求。高度重视创新,把它视为民族之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ZW(DY].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0.[ZW)]他的科技创新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系统地思考了科技创新体系,把科技创新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工程,都是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作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至此,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互不相关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从三者潜在的逻辑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演化到其现实相关性和外在统一性的历史进程,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中外生产力发展史所反复证明了的。生产力发展史大体经历了石器时代、金属工具时代、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和计算机时代。生产力历次划时代的飞跃,决定的因素和标志是劳动资料性能的巨大改进。而劳动资料的改进,又是通过科技进步实现的。

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所证明了的。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尺度可以把人类产业史划分为采集和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等四种社会技术形态。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往往会引起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

第三,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逻辑结论。科学技术从无到有,水平由低到高,力量从小到大,与生产力由不相关到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无不显示出科技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现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生产力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崭新的实践基础上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深刻揭示出科技在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性变化,是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最新概括。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陈章亮.新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5]曾德高.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观的创新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3,(4).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5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论述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等重要观点。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之后,我们党在总结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新科学技术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地强调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出关于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论点,进一步深刻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及其发展规律。

1 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1988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特点和时代精神,高度概括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作出的上述结论是有可靠根据的。首先,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要素,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现代意义上的生产力,是一个包含着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要素在内的大系统。科学技术作为这个系统中的要素之一,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从这个公式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其他各要素具有倍数放大效应。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显著特点是:科技型人员日益成为主体劳动者:由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型机器体系日益成为最重要的劳动工具:再生型和扩展型资源日益成为主要劳动对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管理,把生产力各要素合理地组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最佳状态的现实生产力。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表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以及科学技术一体化。正如哈贝马斯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一书中指出:(科学)研究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密切,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使得科学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系统中其他诸要素的主导和决定性作用,还表现在生产力系统中其他诸要素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

其次,科学技术研究是第一生产过程,并且正在成为未来社会的主导产业。这不仅是因为科学技术作为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些知识分子的智力劳动成果,正在愈来愈多地受到诸如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等国家法律承认和保护,这些智力劳动成果正在愈来愈多地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参与交换,而且还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日益与生产结合起来,成为生产过程内在的一部分。邓小平在1975年就曾说过,要“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这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工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当今世界上所谓现代企业都有自己独立的科研究机构研发中心。并投入了巨额资金,配备了大量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从事科学技术创新的研发工作。

此外,大量独立的科研机构及其活动也越来越企业化、产业化,所谓“硅谷”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兴起,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科学技术研究正在成为一大门类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突出,而且必然成为知识社会中社会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

再次,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新增长点。20世纪以前形成的生产―技术一科学三者之间的发展顺序。在当代已经逆转为科学―技术一生产,这就是说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的新增长点。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每一现代科学理论及其相关技术领域的突破,都会“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而且“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比如纳米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生产力的新增长点。

2 现代科学技术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支撑

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就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曾具体指出由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机器的制造和发展“是使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而“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还不仅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上的改变,“‘并且归根到底’引起‘工人的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强调俄国进行生产关系变革即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资本主义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他指出,例如。资本主义在管理方面的“最新成就泰罗制。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又包含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苏维埃共和国无论如何都要采用这方面一切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他还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论断。

在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代,出现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趋势。当代世界,科学技术不仅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和决定性要素,成为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政治、文化、军事、教育、道德、精神等各个方面。新科学技术革命孕育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以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为例。20世纪初时科学技术因素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的贡献率是5%~20%,50至60年代上升至50%,80年代后达到60%-80%以上。新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在微观经济构

成上通过提升生产力水平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改变,还在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层面引发了革命。早在20世纪80-9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从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向其他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等转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的日臻成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信息网络的建立,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而且使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现代交通、运输技术还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和全球范围的快速物流系统。与此同时,以现代机器生产体系的完善和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在生产中的应用为基础。目前生产的国际分工从先前的国民经济大部类如工业、农业、矿产业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到工业部门专业间的国际分工。乃至到产品分工和工艺分工。在这种深层次的国际分工形成的基础上,不仅国际贸易量有了空前增长,而且使国际贸易结构出现深刻的变化。新科学技术革命还促进了区域集团化的兴起,同时也是促使各类国际组织协调发展的有力推动因素。

邓小平认为,在当代社会不仅重大经济问题,包括其他重大社会问题。最终是要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早在1977年5月,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后来,他又说过。农业问题可能最终要依靠科学技术,如要靠生物工程来解决。他还说过,第三世界摆脱贫穷离不开科学技术。维护世界和平离不开科学技术,今后人类实现各种希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正因如此,1988年10月,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强调,“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20世纪90年代初,在为《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作序时又写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这里所说的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其联系愈来愈紧密。因此,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和发展,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真正发挥科学技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支撑作用。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许多重大问题需要科技支撑,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来解决。

3 知识分子特别是科学技术工作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随着新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变化。知识分子特别是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发展科学技术这第一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知识分子特别是科学技术工作者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体即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并且是使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脑力劳动者。因此,要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依靠知识分子。

早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就强调要发挥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专家学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他指出,要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目的,“除了进行长期的工作来教育群众和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还要立即广泛地和全面地利用资本主义遗留给我们的、在通常情况下必然浸透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习惯的科学技术专家”。“应当珍视任何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文化、资产阶级知识、资产阶级技术的人。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建成共产主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也非常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1956年1月,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到会并讲了话。他指出,搞技术革命,没有科技人员不行。中国要培养大批知识分子,要有计划地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水平,先接近,后超过,把中国建设得更好。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肯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进一步肯定了知识分子特别是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发展先进生产力中的作用。1977年5月,邓小平在同中央领导同志的一次谈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又指出,“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我们要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就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我们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大大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就不能不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大力发扬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动力的同时,还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知识分子在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他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1997年10月,在接见出席第三届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华人专家及会议代表时又指出,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既具有独立创新精神,又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智力支撑。在看来,科学技术人员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而且还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传播者。通过他们在全社会宣传科学技术知识。树立科学技术观念,可以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为科学技术发展造就更加协调的经济和社会心理环境;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方法,鼓励公众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4 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途径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6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6-0026-02

1邓小平系统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作用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邓小平从如下几方面的层次进行了阐述:

1.1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生产力是由各种因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其最基本的实体要素。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非实体性因素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中科学技术不仅是相对独立的因素,而且已经上升到了首要的地位,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来临的今天,经济的发展是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直接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事实上,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学技术进步因素的比重已经不断增加,如今已达到60%-80%。在一些部门甚至高达90%以上。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周期日益缩短,科学技术全面地渗透到生产力系统中的各种要素之中,促使其向积极的方向转化邓小平同志说过,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而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的迅速变更,也都是由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所引起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劳动力的结构和素质发生变化。”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科技型人员成为主要劳动者,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型机器体系成为主要的劳动工具,再生型和扩展型资源成为主要劳动对象。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管理、生产信息等非实体性因素同样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完全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与速度。邓小平同志为此强调:“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1.3科学技术不仅影响生产力诸要素的性质和水平,而且影响着其内在结构和结合方式,从而影响着整个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和形态就劳动工具的内在结构来看,它使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等粒子一类新材料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就劳动力的内在结构来看,它使直接从事宅产的人员减少,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减少,而从事科技研究和管理的人员比重下断增加,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员比例增大。同样的生产力要素,由于各自所占的比重不同,相瓦结合方式不同,生产的整体效能也不同。此外,现代科学技术还可以使生产力结构模式或形态发生变化,使其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由硬结构型(一二类产业占比重大)向结构型(第三产业占比重大)转变等等。

1.4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日益成为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以往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是分开的,人关注的是把某些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运用于生产过程中去。在今天,进行知识创新的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生产部门直接搞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科研部门直接进行生产,科研成果成为生产成果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并得到广泛的运用。科研与生产一体化倾向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直接成为巨大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首先如上所述,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历史已经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落后状态,问题在于怎么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使中国经济力争几年上一个台阶。像以往“大跃进”那样脱离客观实际、违反经济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发展,显然要重蹈辙;或者像已往苏联那样实行“赶超战略”,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失衡,显然也不足取;或者按照人们通常的思路,局限于用经济的办法发展经济,只是单纯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力争原有生产力的量的增加。对此,邓小平选择了一个最富有远见、最能充分发挥中国“后发优势”,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思路,就是发展科技和教育。他强调:“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在这里,邓小平很明确地指出他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意图,那就是要寄希望于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摆脱落后,追赶先进。换言之,在竞争激烈、挑战严峻的国际环境之下,中国要想不断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舍科学和教育,别无选择。这可以说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一个重要实践意义。其次,邓小平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科学技术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对于中国这个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低起点发展起来、经济文化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的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尤为迫切。当今世界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平与发展凸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缓和,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基本矛盾仍在继续和发展,国际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虽然变小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性增强了,这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机遇;然而,国际竞争的态势却日趋严峻,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经济发达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国家显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变换了策略,改变以往超经济的剥削方式,采取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剥削。同时,它们凭借其原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以维持其经济、军事乃至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在国际间推行其霸权主义,以强权政治为手段,不断侵犯他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尤其是要谋求“不战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生活上关心照顾,思想上教育提高,这是处理与宗教界关系的一些基本准则,也是同宗教界结成统一战线、争取宗教界上层应有的基本条件。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揭示经济规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一条共有的经济规律,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及其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大家知道,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之间普遍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恰恰具有经济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必然性。就其普遍性讲,可以说它适用于人类社’会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和各个国家。纵观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明和创造,即使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也是如此。比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发明了用金属制造工具,使生产力的发展从石器时代过渡到了金属时代。而且就世界范围来说,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能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发展,甚至出现跳跃式前进的奇迹。历史上的英国,后来的美国、日本以及亚洲出现的“四小龙”,无不雄辩地说明这一点。就其客观性讲,它是实实在在地客观存在着。生产力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界、利用自然界的一种能力是客观存在的,那么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当然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就其必然性讲,它揭示了现代生产力诸因素之间都是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作为纽带和支撑,呈现出一种必然的内在联系。正是这种必然的内在联系将把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向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时代。由此可见,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一条重要的经济规律,无疑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谱写的新篇章。它使我们加深了对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动因和趋势的理解,无论是认识当代世界的经济发展,还是探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或者是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展望,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7

1科技生产力与知识经济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时代的产物,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马克思十分重视科学,“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马恩全集》第19卷,第375页).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3分册).“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恩全集》第23卷,第664页).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的社会现实

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内部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生产力的要素主要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并不与这三要素相并列,而是渗透于三要素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效能大大提高,通过教育手段和途径,还可以使劳动者的技能大大提高.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n.这里的n就是科学技术.因此,在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的今天,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渗透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在推动生产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首位变革的作用.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50年代至70年代间)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50%,其中有的国家高达60%~80%,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1985年~1989年)为40%左右.当前,高科技的崛起及其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为愈来愈多的人士所认识,为新的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有力论据.据预测,未来农业新增产六分之五,未来工业经济增长的70%~80%都将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当今科学技术产生的前所未有的生产力,表现为:一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亦即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二是科学技术成果促进了劳动生产率成倍增长;三是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创造了丰硕的经济效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能够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现实生产力都是人类知识力量的物化产物,都是科技成果进入物质生产过程产生的结果.

1.2技术经济与知识经济

在科技立国、科教兴国已成为许多国家基本国策的今天,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正在演化成知识与经济的关系,技术经济正在进化成知识经济.现代经济要求用较少的投入来获取较多的产品,用较低的成本来获取较高的利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人们认识到,知识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只有知识劳动才能达到这一目的.现代社会是信息发达、知识激增的时代,以知识劳动为支柱的知识经济将逐渐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体.所谓知识经济,按照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一份《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的定义,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用以指当今世界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美国未来学家彼德•德拉克认为,世界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变时期,即将到来的社会中,真正有影响力的不再是资本、土地或人力资源,而是知识.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上首富者乃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办人比尔•盖茨.在20年前,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石油大享.在半个世纪前,是汽车商人,可是经过半个多世纪,不但财富转移了,而且致富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将不再倾心于如何巧取豪夺成为暴发阶层,而是转向通过高科技及知识集约型的企业获得发展.知识已成为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人类社会之所以能进步,就在于知识的不断生产和使用,在于知识的创造、储存、学习和使用方式的变更.科学研究制度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印刷技术的发明,改变了人类储存知识的方式;教育制度的革新,改变了人类学习的方式.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的经济增长方式由此发生了根本变革.在这样一种新型的经济社会中,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将成为人类的重要活动.

2现代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纵观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近代历史上的每一次产业革命、技术革命,都引起了相应的教育革命.在现代社会,教育与科学技术互相制约、共同发展,已成为促进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两大要素.同时,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内部结构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也必然地对教育和生产力的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要素的现代社会生产力,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日益雄厚、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又必然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提出日益迫切、多样化的要求,使现代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以科学技术为第一要素的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育也必然具有日益重要、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现代教育作为影响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将成为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杠杆和支柱.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日益明显.

2.1现代高等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人活动,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高等教育创造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提供了强大的认知手段,以及控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新方法和力量,增加劳动者的知识存量,进而以更高的效率、水平配置资源.有关资料表明,在现代产业更新的收益增长中,只有40%是由机器设备的变化,而60%则是新产业所要求的更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所造成的,而且在科技进步的影响下,劳动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尺度、行为方式和情感体验、综合素养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同时,科技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团体、个人的价值取向,它通过对社会价值观念的进步作用来影响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使人的个性自由和精神解放得到充分发展,使人格得到完善.高等学校的学生,通过在校期间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哺育,提高个体素养,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毕业后在用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服务社会、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将优秀的校园文化带向工作岗位,幅射整个社会,提高整个社会成员的需求层次,创造着社会的精神文明.这种影响是深刻的、广泛的、持久的.这是高等教育的科技专业知识教育所带来的效益.#p#分页标题#e#

2.2现代高等教育具有使科学技术传递、积累、发展、创新的功能

科学技术知识与成果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财富,是优秀文化的结晶,是科技进步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科技发展是一个不断传递、积累、发展、创新的历史过程.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高等教育的传统功能也有了新的拓展,现代高等教育日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知识与日俱增,高等教育对科学技术知识的选择、整理、储存的任务日益重要.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知识、交叉学科层出不穷,各专业学科界限淡化,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缤彩纷呈的格局,知识量激增,高等教育的传递、融合功能增强.三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缩短了国际交往的时空距离,科学无国界,从而使高等教育对国际间科学技术知识的吸收、传播功能增强.现代高等教育在科技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加强基础科学的传递,使人类优秀科技文化得以世世继承、代代相传,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发展、创造新的科学技术,开拓新的专业领域,来丰富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高等教育不仅再生产科学技术,而且还创造新的科学技术.

2.3现代高等教育具有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功能

科学理论只有转化为生产技术,才能直接形成生产力.高等教育是潜在的生产力.我国高等学校中学科门类齐全,专家学者荟萃,科研设备先进,信息灵敏,国内外学术交流渠道畅通,具备了进行跨学科、尖端学科、新兴学科研究的条件.正如现达国家中的著名高校一样,我国拥有一大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中心”的高校,高等学校在培养高层次建设人才的同时,也成为为社会创造新的科学技术的源泉和重要基地,具备了从科技到生产力所要经历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中间实验、定型生产等转化功能.同时通过利用高校的优越条件,成为创造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也就是高校不但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人才、再创造新的科学技术,而且还能研究试制新的生产工具、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因此,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现代高校可以创造生产力的全部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使科技第一生产力由潜在变为现实.同时,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必须有现代高等教育的参与——即通过教育使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学技术进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给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提供新的科学技术理论,丰富教育的内容,提供新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开辟新的教育途径,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增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

3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科技功能的对策

现代科学技术在客观上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而高等教育又客观地是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生产力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中介环节,那么,通过发展教育来发展科学技术,通过教育来发展生产力,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必然要走的历史道路.高等教育应当担负起这样一个历史重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应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探索高校与社会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

3.1在教育思想方面,要把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因此从办学的指导思想上说,要真正落实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以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来确定高教改革的思路,建立起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和协调的办学机制.我们对适应的理解,不能狭隘地看作高教与经济是“服从”和“对口”的关系,而应广义地理解为“应变”和“创新”,使高校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正常运行,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使“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一方针落到实处.同时,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实现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战略性转变,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科技功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劳动中出现智力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开发人力资源的同时,应十分注重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育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德育首位”的思想,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崇高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优秀的品格、健康的体魄,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我们不仅需要造就能获取诺贝尔奖的英才,更需要为祖国建设事业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将才.

3.2在教育结构方面,要逐步建立起培养各种人才的完善体系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结构和知识结构将不断变化.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必然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并集中体现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教育结构不仅影响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直接影响到教育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中的作用.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教育、职前教育、职后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目前高校比较重视研究型、传播型的人才培养,忽视应用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直接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对教育所面临的资源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社会服务市场的动态需求,加强教育预测,确定各级各类科技人才需求的合理比例,按需培养,因材施教.现代科学技术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各学科的知识体系趋于统一,表现在高等教育结构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上.为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人才规格要向通才方向发展,实施通才教育,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向应用型、开拓型、创新型方向发展.同时根据社会需要,适时地改造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增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相关的急需专业,扩大知识面,增加选修课,加强人文科学、经济科学等软科学与工程技术硬科学的相互渗透,将智能与技能培养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造就一代新人.

3.3在教育体制方面,要逐步建立起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办学运行机制#p#分页标题#e#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教育是潜在的生产力,通过发展教育来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这是走向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高校应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动社会积极参与教育,形成合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参与教育,教育面向社会,产学合作办学,产学共同繁荣.要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与社会企业中有一定理论素养的技术人员,可以互相兼职,建立高校教师学街双轨制,让具有“工程师-讲师”、“会计师-讲师”、“律师-讲师”职称的教师授课,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应用型、创造型人才.重视建立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高校要从以往相对封闭的学院制办学模式逐步走向与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科技、生产联合体的办学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教育是基本,科技是关键,生产是基础.现代许多国家积极发展以大学为依托的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科学园区(Sciencepark),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大学为核心,联合社会上的科技、生产力量,积极推动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这样一种三结合的联合体,使教育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4在教学方面,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8

【关 键 词】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邓小平理论/组成部分/发展机理

【 正 文】

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关心和密切注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具体、直接地指导和大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孕育和形成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现实作用,已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全面地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建设四个现代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迄今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中,并没有把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放在应有的高度。事实上,无论从内容、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看,科学技术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系统中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子系统,它应占有自己的位置,把它分散在邓小平理论的其他部分中进行研究和阐述是不恰当的,不利于更深刻地揭示它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一、丰富的内容和完整的体系

仅仅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看,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内容就已是非常丰富、深邃的了,涉及到相当广泛的领域,主要有下面6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政治斗争的意义;3.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4.双管齐下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5.国家要发展就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6.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在多种场合、多次对上述6方面作过深刻的说明和论证。例如: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谈话”及同年“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具体、系统地阐述和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1986年“会见李政道夫妇的谈话”、1988年“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的讲话”等文献,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政治斗争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1977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年“同中央两位同志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9年“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的报告”、1982年“陪同金日成去四川访问途中的谈话”、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献,非常透彻地分析和阐述了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的道理;1977年“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83年“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强调要抓住体制改革这一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用双管齐下的方法使科技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并提出了更具体、对现实更有指导意义的理论;1975年“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姆维尼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中外历史和现实说明国家要发展不引进先进的经验和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远的国策;在上述众多文献中,邓小平还多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论述过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述6个方面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简明、精辟地阐述了当代科学技术同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对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世界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意义。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结构、自成体系的系统,但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中,它又是一个与其他部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占有自己独特位置、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子系统。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在论述其他领域的问题时,往往都从科学技术的视角加以考虑,有时还从科学技术对所论述问题起的作用和具有的意义加以说明。在论述到科学技术的问题时,往往又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其他领域的实际,邓小平对当代科学技术的特性、作用、意义的认识是非常深邃的。如果我们考察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留下的理论宝库,除恩格斯之外,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可以说是最深刻、最全面、最自成体系的。

二、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缩影

邓小平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种发展首先是实践的发展,是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过人的智慧和胆略在对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准确、深刻的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大力创新而形成的。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它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实践。这是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机理。这一机理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反映。因此,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缩影。比如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及其后对此的一系列阐述,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很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但他没有把科学技术放在生产力的首位。在马克思之后,列宁和斯大林虽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深刻的论述,但是他们对科学技术、生产力问题也发表过一些不那么准确、起码是容易被人误解的言论。比如列宁讲过,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是工人、劳动者。列宁把生产力定义为物质力量,科学技术不是纯粹的物质力量,它就不是生产力要素了。斯大林也讲过,用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藉有一定的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之助发动着生产工具实现着物质资料之生产的人们……构成社会主义生产力。斯大林实际上把生产力要素定义为生产工具和劳动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前苏联有关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宣传和研究中,一直把科学技术摒于生产力要素之外,如果有所谓争议的话也仅仅局限于劳动对象属不属于生产力要素,即二要素还是三要素之争。新中国成立后,在这方面也承袭了苏联的理论,包括毛泽东都把科学技术摒于生产力要素之外。这样做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非常有害的,它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忽视了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压抑了他们的积极性。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拨乱反正,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第一个问题就开宗明义地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0年之后,即1988年又不失时机地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很明显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首先是实践的发展,即科学技术实践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及其推动作用的实践的发展。在20世纪以前,往往是生产实际的需要刺激了技术的发展,生产和技术的实践又为科学理论的概括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即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如16、17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对动力的需求促成了蒸汽机技术的发明,提高蒸汽机效率的实践促成了热力学理论的诞生。对此恩格斯作了十分精辟的概括:“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5页。)这与当时的实践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进入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来,生产、技术、科学这种关系开始逆转过来了。由于科学迅猛发展,科学理论往往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并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它们相互促进的时间越来越短,效果越来越大。如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关系式,后来哈恩的实验和梅特纳的分析,到最后原子能在军事上和工业上的应用,都表明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激光和半导体产业也是这样。实践表明科学技术的地位较之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已有新的飞跃,具有第一位的意义,实践已凸显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对此邓小平作了深刻而准确的总结和概括:“现代科学技术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当然,不论是现在或者今后,还会有许多理论研究,暂时人们还看不到它的应用前景。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技术和生产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地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4页。)

此外,从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其他因素的关系的实际来看,科学技术也凸现了其第一的地位。

从科学技术与劳动力的关系方面看,当今高科技对劳动者知识结构有特殊的、专门的要求,在高科技生产系统中人们用的主要是头脑而不是灵巧的双手,拼的是知识而不是体力。现代生产本质上已成为科学技术的物化,一个没有基本的、起码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当今的科学技术决定了劳动者的效率,科学技术带来的收益几乎是无限的。从科学技术与劳动资料的关系方面看,高科技使劳动资料从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朝着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方向转化,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将科技的新发展迅速融汇到劳动资料中已成为发展生产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一关系中,科学技术也凸显出第一位的作用。从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关系方面看,当今科学技术已不断改变着劳动对象的面貌,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种类,使劳动对象的品质、性能和用途发生明显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当代人们借助科学技术已创造出800多万种新材料,使劳动对象越来越丰富多样,大大发展了生产力。从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的关系方面看,现代管理广泛地应用最新的科技,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如果说现代生产管理对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话,那么现代管理又极大地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一些巨大的工程离开科学技术根本无法进行管理。

正是这些实践,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述说明可以看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马克思相应思想的发展的机理是非常清晰的。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它的机理,与邓小平理论中的其他部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机理是一致的。但是,其科学技术思想最清晰、最简明地凸现了这一机理。因此,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中,把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作为一完整部分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

三、巨大的现实作用

粉碎“四人帮”后不久,我国科学技术与文教事业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在极“左”思潮的桎梏中首先突围而出。我国科技工作者积极工作,不仅出了很多科技成果,“而且以主人翁的态度,为国家出了许多很好的主意。……科学技术专家这样广泛地参加经济、社会决策活动,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邓小平还高兴地指出:“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当时神州大地学科学、用科学的浪潮澎湃高涨,我国科技事业空前繁荣。

要发展科学技术,首先就要有人才。作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他揭示了当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深刻联系,指出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在发展教育,主张将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统一起来,使之构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邓小平当时非常明确地指出:“我国科学研究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一派繁荣,小学、中学、大学的规模和水平空前大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批人才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主力和骨干,成为支撑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原来令人十分担忧的人才断层已得到较好地弥补。为了加快发展科学技术,邓小平还主张“接受华裔学者回国”、“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派人出国留学”(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等措施。这些举措付诸实践后,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正是在邓小平“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要使科学技术与教育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和教育事业人才辈出,相得益彰,大大缩短了与先进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有个别领域甚至达到世界领先的地位。

发展科学技术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科学技术与经济互相结合、协调发展。但是,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不单我国没有解决好,连西方一些科技发达国家也没有解决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几年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之后,1985年初邓小平就明确提出:“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邓小平还主张:“生产部门的科研队伍恐怕是最大的。科学不是划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吗?生产部门也会有搞基础科学的,但要着重搞应用科学;科学院和大学可以多搞一些基础科学,但也要搞应用科学,特别是工科院校”。(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科研机构、大学主动和企业联系,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牵线搭桥。大量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又大量汇集到科研机构,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前学、研、产脱节的被动局面。随着技术贸易市场的开发,科技成果更迅速、更直接、更规范地融入企业生产之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可喜的是我国大、中、小企业按照邓小平的思路,“随着工业的发展,企业的科技人员应当越来越多,在全部职工中所占的比例应当越来越大。大厂要有自己独立的科研机构,小厂的科研可以由市里综合办,也可以由几个厂联合在一起搞”,(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纷纷办起了自己的科研机构,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机构的历史。这些科研机构一建立就为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到上世纪90年代,已成为支撑企业的中坚力量。由于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使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90年代后乃至21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珠江三角洲高技术企业,由于有了自己的科研机构,再加上与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紧密联系,即使是在最近几年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高技术新产品产值仍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由于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普遍达到45%,有些地方更达到50%多。

邓小平关于国家要发展就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思想对推动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页。)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8页。)“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一下子就把我们建设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起点提高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铺垫了一个较高的台阶,改变了我国工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的状况,为后来跨越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广东80年代引进价值10万美元以上的设备100多万台,5万美元到10万美元的设备60多万台,引进完整的生产装配线1000多条。在此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改革,使企业的综合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上世纪80年代广东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3%,国民收入年均递增11.5%,增幅比全国平均值高4.7和4.2个百分点,更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它们最高也仅有6%)。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所取得的跨越发展,不仅仅是邓小平科技思想指导的结果,而且是在整个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但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中,没有把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摆在应有的高度和恰当的位置上,这不利于全面、完整地领会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髓。为了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我们有必要加强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宣传和研究,这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9

一、江西省科技贡献率的现状

2010年,江西省科技贡献率为28.55%,比北京市、广东省科技贡献率分别低14.77%、14.22%,比湖北省低4.89%,甚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1%。但是,江西省还是超过了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科技贡献率(如表1所示)。

江西省科技贡献率偏低主要与其经济增长模式有关。江西省一直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忽略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速度偏慢、经济增长没有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等等。随着近年来江西经济不断发展,用于科学研究的费用在不断增加。根据江西省统计年鉴显示,仅2010年江西省科技创新费用就增长了43.3%。此外,江西省包括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与南昌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等在内的5个部级高科技产业化建设正在稳步前进。这些都显示了江西省科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贡献率的提高也指日可待。

江西省的教育工程建设比较薄弱,全省只有一所“211工程”大学——南昌大学。但是,近年来江西省有4所高校: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入围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此项工程旨在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和软硬件教育设施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实力。通过国家对中西部教育的投入和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教育问题有望逐步解决,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科学技术创新和进步都有望在现阶段基础上逐步提高。

二、江西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不能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科学技术的创新不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壮大。2010年江西省的GNP位列全国第24名,工业总产值位列25名,人均GNP更是排在第27名,这些数据都显示着江西省薄弱的经济发展基础。科学研究费用增加和科学技术创新并没有改变江西省落后的经济发展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没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促进经济的主观意识不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江西省的经济发展却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联系的深刻认识。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但是人们缺乏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不能将其与经济发展、生产进步联系起来,缺乏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和意识。这样就导致生产效率原地踏步,没有提高,生产过程中必然导致投入原材料、时间、精力等的浪费。投入原材料、时间、精力的增多必然引起生产成本的上升,运营利润的下降。这就使得江西省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得到迅猛发展,导致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步调不一致。此外,由于江西省在企业发展时没有引入竞争机制,整个企业的发展没有完全市场化,没有发展成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缺乏灵活应对、勇于面对挑战的能力,整个行业没有发展壮大,难以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机制。

(二)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

科学技术的有效持续发展需要一定的制度来保障。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特殊国情和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下,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制度保障应该以企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制度建设为基础。企业应该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力军。如今在我国,科学技术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国家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科学技术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针对江西省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步调不一致的现状,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改革,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江西省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步调不一致的问题。但是,这些制度的建立还不能够完全解决这两者之间步调不一致的问题,同时建立的制度本身也不完善,不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很多解决方案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等等。此外,江西省的科学技术发展很不均衡,不同的主体拥有的科技资源相差很大,比如:政府拥有的科研机构占江西省总数的绝大部分,而企业拥有的科研机构却很少。这样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企业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主力军,却缺少科学技术资源,这必然导致江西省科学技术发展的落后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能性的降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则是科技发展的源动力所在。江西省的科学技术发展保障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其科学技术创新机制却没有形成。近年来江西省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金、原材料、时间、精力等的大量投入来获得发展,没有意识到创新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意义,从而导致了江西省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相关研究表明:江西省的工业投入资金在上世纪80年代为98亿元,而在步入2l世纪以后增长了10倍;工业投入增长了10倍,但是工业产出却没有同步增长10倍。这种完全依靠资金、原料投入来拉动增长的方式可以认为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其完全忽略了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在推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从江西省的工业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工业的发展和进步没有贡献。统计年鉴显示,江西省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这10年间的科技贡献率只有20%左右。通过测算发现,如果这一数据提高40%,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大大增强,江西省的工业总产值也会有质的飞跃。

(三)科技发展的经费投入不足

发展科学技术的经费不够是江西省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步调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科技强国”的号召下,虽然逐步加大了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投入力度,但是这还远远不能满足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此外,与同时达国家的经费投入也存在很大差距,这仍然是江西省科学进步的制约。江西省每年用于科技支出的费用只占全省GDP的0.13%,远远没有达到全国每年的平均水平,其科技支出的费用也只占全省财政支出费用的1.05%,离我国规定的3-5%的比重相差甚远。而且,用于支持研发新科技的费用更是少之又少,只达到国家规定水平的50%。

(四)缺少有力的区域经济基础

科学技术创新会带来经济发展,同样科学技术的创新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后盾。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科技成果的问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最终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科学技术创新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科学创新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实验器材、劳动力等软硬件设施,而这些设施的投入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经济不发达地区和省份根本没有可能完成这些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此外,由于经济上不发达,江西省工业增长模式一直是粗放型的,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不仅会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工业增长率的不足,而且会造成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制约。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人们缺乏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淡薄科学技术对提高生产率的意识。所以,一定要加强人们对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联系的认识。只要有了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就能加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投入,这样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相应促进经济的进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五)实践科学所占比重不高

导致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步调不一致的原因还有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的比重比较小。如果科学技术的创新不能与实际的经济发展相联系,那么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江西省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率较低,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经济发展中指导思想上认识的不足。在经济发展中,指导者往往只重视经济发展项目的建设,譬如资源的投入、设施设备的引进、人员的调配等等,再加上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实践还存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周期,指导者往往忽略科学技术转化对于发展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其次,公司作为科学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却没有规范的相关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其他利益的驱使,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往往被扭曲,没有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用。

最后,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长期得不到重视,导致公司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落后的生产设备、软硬件设施根本无法满足先进科学研究成果应用的需要。

三、江西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把握科技开发的创新理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决定行动,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在思想上就要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还要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只有思想上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大力开发先进的、创新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技术,转化科学研究成果,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劳动生产成本,并最终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还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只有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才能在正确的观念指导下推出顺应时展的举措。

(二)建立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

要实现科学技术的持续创新,有了先进理念的指导之后,还需要充足的动力支持。过去科研机构的管理权主要在当地政府和相应的管理部门手上,管理程序复杂,沟通渠道不畅,人员冗余,容易出现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提高科学研究的创新效率必须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加强科学研究机构的自主管理,扩大科研机构自。同时,建立健全科研机构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严格控制工作人员的招聘、录用和岗位匹配,精简机构;加强科研部门与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发挥科研带头人的领导作用。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可以让科研机构持续、良好地运行,为科学技术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搭建科研经费的保障机制

科学技术的研发离不开费用的支持,无论是科学研究设备的引进、研发人员的聘任还是科学实验的检验与实践,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江西省近些年科学技术落后、科学研究停滞不前都与科研经费投入较少息息相关。此外,由于科学研究成果投入使用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周期,所以对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就得不到重视。综上所述,要改变科学研究经费长期不足的现状,就必须转变科研成果难以转化和应用于实践的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先导、公司投资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样化的科学研究投资体系。

首先,政府要增加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投资。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与其他省份相比较,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很低,甚至还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只略高于西部一些不发达地区。究其原因,除了江西省本身的历史、地理原因之外,政府对科学技术研究投资偏少也是很重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江西省对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5%,并且这一比例没有上升趋势。相比较其他重视科学研究的国家和地区,一般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都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6%左右。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始终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江西省要解决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进步之间的正相关问题,就必须增加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和支持。

其次,充分发挥公司科学技术创新主力军的作用,加大科技投资。公司作为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大幅度增加对科学技术的投入,才能从整体上改变科学技术投资偏少的现状。无规矩不成方圆,不同发展程度的公司应该按照自己的运营利润,抽取一定比例用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比如:小型企业按照运营利润抽取0.5%,中型企业的比例为1%,地区重点建设企业的比例为2.5%,等等。

(四)提高资本投资的有效性

江西省的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弱,一直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低下,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其中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体制不健全最为严重影响江西省经济发展。纵观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变革,无一不是建立在雄厚的物质积累之上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变革都离不开先进的生产机器和强硬的设施建设。因此,在经济腾飞过程中,物质资本积累是一条必经之路。首先,前期工业发展所积累的资金、经验、发展规模等都是下一阶段工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本阶段工业发展的规模和积累的资金、经验等也都是未来一个阶段工业发展的基础。每一个工业发展阶段都是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前一阶段总要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经济腾飞离不开物质资本的大量积累,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单靠生产要素的投资推动经济增长——依靠资本的不断累积推动经济增长”这样一个过程。近些年统计年鉴显示,虽然我国的资本投资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是江西省的资本投资效率却比较低下。因此,江西省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资本的投入效率和高质量的物质资本积累。只有建立在雄厚的物质资本积累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能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完善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

人才是一切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科学研究人员的选拔、调用、聘任和激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国际上激烈的竞争,人才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在21世纪,为了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国家、政府、企业都需要复合型的人才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为了引进大量优秀的科学研究人员,为了实现江西省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必须建立健全人才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管理机制,同时完善科研人员的激励措施。并且,为了促进科学技术创新,还可以建立科研创新的奖励办法、专项奖励基金、维护科研人员产权等等。同时,改革产权拥有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科研人员不同于一般的劳动者,其是高级知识分子,自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创造力,有渴望被人尊重的诉求等等,科学研究机构应该根据科研人员自身的特殊性,制定特殊的激励办法和管理措施。在分配方式上充分肯定科研人员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和对科技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将其知识资本、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等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高校对人才的培育是满足江西省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主要途径。高校作为积聚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重要纽带,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发展命脉。因此,应该建立以高校为基础、以地区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知识资本与资金资源紧密相连,为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存在劳动力质量低下、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因此,加强劳动力在职培训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研究表明,江西省劳动力的增加并没有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因为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所以劳动者进入工作岗位时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不能体现工作应有的价值和实现工作应有的产值。这样不仅使劳动生产率下降,还造成了对软硬件设施的浪费和利用率降低。所以,强化现有劳动力的在职培训,是获取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同时,由于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因此要为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高校就必须改革自己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为了使经济快速发展,高校要加强对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致力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和知识储备,为江西省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除了极力培养本土人才之外,吸引大批的外来人才也是重中之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外发达国家的迅速发展值得我们学习,因此,吸纳海外留学人才对江西省的经济发展也至关重要。为了吸引外来人才,江西省应该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通过薪酬、个人发展空间、职称待遇、精神慰藉、优厚物质条件等等来吸引外来人才,坚持“请进来”的吸纳人才方针。与此同时,为了与时俱进,时刻紧跟经济发展潮流,加强本土人才的海外教育也是一项重要措施。接受海外教育的本土人才有其核心竞争力,不仅谙熟本土文化,还吸收了海外先进的经济发展理念和先进技术,这两者的结合就是实事求是,按照江西省的实际情况给出最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

(六)健全科技发展的市场体系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10

科技战略是关于科学技术领域全局性、长远性发展的指导原则,是制定科技政策的指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住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趋势,在分析我国科学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将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战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科技进步。

一、科学技术立国兴国强国战略

把科学发展与创新作为立国兴国强国的先决条件,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

沉痛的历史教训不能忘记,现实的落后局面决不能延续,只有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才能在未来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的看法很明确:我们不仅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963年,在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同世界上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原因时指出:“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况,挨打是不可能避免的”。[1]刘少奇也指出,“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1956年1月,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指出:科学在涉及中国经济、文化以及国防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比此前任何时代的发展都需要进行重视科学技术。充分掌握了前沿科学技术,才能“不论在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竞赛中或者是敌人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战胜帝国主义”。[3]同时,主张新中国开展科技革命的战略思想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时并举,[4]把科技创新与制度改造并列为新中国前进的两大车轮。[5]总之,科技与党的中心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之后的科技规划、对科技知识分子的认识、颁布科学“宪法”等,都是这一战略的体现。

提出没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对科技发展与创新对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的认识。他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6]

科教兴国,科技立国是世人的共识,为此,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再次提出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

总书记在党的十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创新放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同时强调要到2020年时,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上任以来,多次强调要发展科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此,他深刻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这是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

可见,将科学技术置于国家、社会的高度优先发展,既是历史教训的总结,也是国家、社会的现实发展需要;既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压力,也是立国、兴国、强国的先决条件和必然保证。

二、优先发展高新科学技术战略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对历史上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力突飞猛进的深刻总结。对此有继承,认为科学技术对于促进生产力具有动力作用,能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在制定“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8]由此可见,进入计划经济后我国重视和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不但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还要造福普通民众。说明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上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

所以,党中央一直主张将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的尖端科技和高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如《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又叫《十二年科学规划》)提出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科技研究任务共57项,其中12项重点项目就包含有当时世界前沿科技课题、关系我国重工业建设的重大科技问题等。新中国科技发展这个最早宏伟蓝图就是这一科技战略思想的体现。“形成了我国科技规划模式的基本特色。之后,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1978―1985年全国科技发展规划》、《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制定的思路仍沿袭了第一个规划的模式。”[9]科学发展规划对中国此后的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邓小平也强调必须把高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在他亲自批准下,1986年3月,“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开始实施,以最优的科技队伍跟踪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7个重点领域。“火炬计划”和“973计划”也是这样思路的延续。1999年8月,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确立为中国科技跨世纪的战略目标。正是由于实施了高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从而缔造了载人航天、天河系列高性能计算机、超级水稻、深海机器人等一系列科技神话。

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任务,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10]他特别强调要实现科技成果与国家需要相结合,要围绕国家目标进行科技创新,把能够带动整体产业竞争力的科研项目,尤其是新能源、信息网络、大飞机等作为重大专项重点发展,争取早日实现突破,并填补国家战略空白。

三、积极主动的科技赶超战略

怎样快速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需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世界高新科技突飞猛进,大多数国家在二战后都在奋起直追,如果我国科技发展不打破常规,走别人的老路,就永远处于落后和被动挨打的地步。再加上,新中国刚刚建立,财力物力有限,科技人才不多,要发展科技就必须像战争年代一样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11]

于是,实施采取积极主动的、计划式的科技赶超战略;赶超战略,“跳跃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道路,在实践中就逐渐被认同。所谓的“跳跃发展”,就是打破常规;所谓的“重点突破”,就是迎头赶上代表世界科技尖端水平的新学科、新技术。

关于赶超的问题,论述得更为清楚,“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12]

总之,在“跳跃发展,重点突破”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之下,我国的科技事业在短时间内取得惊人的成就。我国不但在核技术、原子能技术和空间技术方面站在了世界前列,而且带动了我国基础学科的同步发展,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坚持科技自主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的战略

在科技发展的立足点问题上坚持自主发展、在科技发展的动力问题上坚持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

195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生产落后,要摆脱贫穷落后面貌,达到革命目的,就必须要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要建立起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以及高度现代化的国防。[13]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科技对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国家由此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将科技与现代化联系了起来。1963年l月29日,强调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4]在的建议下,在196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即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世界强国。科技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确立,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标的定位,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伟大目标。

邓小平多次强调发展科学技术要坚持自力更生,他在阐述自力更生与向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的辩证关系时指出:“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15]

强调要把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必须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坚持着力提高我国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提高我国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主要靠创新。“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16]

强调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上要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来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强调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中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他指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17]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乃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有理由相信,在的科技创新思想战略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定会取得更大的进展,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必定会早日实现。

五、科学技术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发展的支撑力量是人才,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在科技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倡导培养和造就大批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在1956年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强调,搞技术革命,没有科技人员不行,不能光靠我们这些老大粗。这一点要认识清楚,要向全体党员进行深入的教育。但遗憾的是他晚年在指导思想上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没有坚持知识分子政策,使我国的科技事业受到了一定的损失。

邓小平吸取教训,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彻底解决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使科技人才得到了重点培养。他认为各级领导都要为青年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做扎扎实实的工作。他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再不重视培养提拔年轻人就晚了,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就不行了。”[18]邓小平清楚地意识到:除了自己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外,还要有大批青年学子走出国门,因此在国家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改革开放之初,一批留学生走出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他又殷切希望所有留学生都能像老一代科学家那样归国,为加快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做贡献。

明确了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在发展和解放科技生产力中的主力军地位和作用,并从制度上确保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后继有人。为此,他十分重视和关心年轻一代科技人才的成长,主张将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推向第一线,鼓励和支持他们开拓创新。

强调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他强调“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19]“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20]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集聚人才、发展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他高度重视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主张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21]同时,他希望“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22]

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准确的科技战略定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综合国家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新时期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供了重要借鉴。

[注释]

[1]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1.

[2]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38.

[3]刘武生.在建设年代:1949-196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3.

[4]葛莉.建国以来党的科技思想的发展脉络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2(3):394.

[5]李明,刘松涛.从立国到兴国――试论的科技创新思想[J].思想研究,2010(4):50.

[6][1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6.

[7][10][12][17][19][20][21][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4.

[8]龚育之等.的读书生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03-104.

[9]李运祥.建国以来党的料技政策的沿革及伟大实践科技进步与对策[J].2003(7):37.

[11].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41.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76.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11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革命力量,科学技术发展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影响。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必然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参照国际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树立“全面科学技术观”。“全面科学技术观”既看到了科学技术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又看到了科学技术与价值判断的关系,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与职能的深刻把握,对于用科技革命力量发展社会主义有重要指导意义。

“全面科学技术观”突出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价值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全面科学技术观”思想。科学是人们认知事物、发现事物的真相和原理,当今世界发展主要有几大前沿科学领域,包含宇宙科学、基本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非线性科学等。技术是由科学转化而来的,如纳米新材料技术、农业技术、环保技术、电子和信息技术等。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科学技术与社会始终保持着互动,社会的发展也是科学技术社会化的过程。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的重要价值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科学技术所具有的真理和正义品格,是创新意识的体现,不仅对于提高生产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提高公众精神生活质量也十分有益。

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的理论阐释是以世界构成为原则的。总体来看,科学技术可被分为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三个基本类别。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科学是知识的基础,关于人的科学属于社会科学,世界历史是人类劳动的过程,经过人类劳动改造形成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自然界。由此,马克思对于“自然科学是唯一科学”的荒诞说法进行了批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的重要观点,人是具有创造性的,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参与劳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显示了人的本质特征,也正是基于科学技术这一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总体而言,马克思“全面科学技术观”认为,科学技术的作用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二是推动世界历史的演变,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就是改变世界的历史过程;三是促进人类社会的解放,当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减少,人的自由时间就会有所增加。

在“全面科学技术观”的指导下推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应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探寻科学技术的发展路径,推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唯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才能将科学技术的作用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之中,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当前,世界各国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更加强烈,技术成果转化成商品的周期不断缩短,科学技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高新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重要因素,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在创新驱动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一目标,应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我国经济的现代化需要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支撑,尊重知识与人才,发挥好科学技术的作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这也是马克思“全面科学技术观”的题中之义。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等压力,通过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而且L此以往还会引起更多的问题。当前我国制定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旨在增强民众的科学技术意识、提升劳动者素质、强调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攻方向。此外,还应从如下方面着手,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深入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营造良好的科学技术发展风尚;将科学技术与改革融合,在改革中促发展;将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与自力更生结合,探索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途径;普及科学知识,在人民群众中开展技术革新活动,提升劳动者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全面科学技术观”提出,科学技术推动世界历史的演变。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呈现出国际化趋向,科学技术的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人口、环境、资源、灾害等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马克思“全面科学技术观”认为,科学技术在扩大人类未知领域的同时,也会使人类面临更加尖锐的价值判断问题,这也是马克思“全面科学技术观”中“全面性”的体现。马克思“全面科学技术观”不仅关注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关注了科学技术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对于科学技术与价值判断的思考,对当今社会的发展颇具指导价值。马克思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从异化角度进行分析,将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因此,我们不能将马克思“全面科学技术观”片面理解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而是要深入探寻这一宝贵的精神资源,从人道主义视角出发,考量科学技术与人存在的价值之间的关系。对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暴露出的局限性和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必然选择,这也是马克思“全面科学技术观”给予我们的重要启迪。

当前,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任何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建设都不应是封闭的,而应是开放的,每一个国家都要清醒看待当前的形势,看到科学技术的有利因素,同时也要联合起来,共同推进科学技术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如此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能源环保技术为例,加强技术研发,使用无污染能源,注重环境保护,是我们未来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以促进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例,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加强对污染环境的治理,加大在地震、自然灾害、救灾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力度等,都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

除了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与科学化发展以外,“全面科学技术观”还指出,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结合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面对农业资源日益紧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我们必须认真贯彻科技兴农的方针政策,推进农业发展的集约化和精确化。此外,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同时,我们要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一个自由民主的环境,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学术交流,不断完善科技支撑体系。

现代化建设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并以此为目标,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和科学化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本文系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改立项重点课题“思政课内化意义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GZHD20150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秦书生、王旭、王宽:《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特征》,《科学经济社会》,2013年第2期。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12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042-03

一、从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看成人科技教育的必要性

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和刺激下进行的。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的作用更加明显。工业生产和技术的长足发展,已经超出了人们熟悉的范围,科学的任务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地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拓出新的途径。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科学在今天之所以超前于技术和生产的发展,是因为它以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如果缺少现代生产技术所提供的强有力的实验手段,科学理想的实现,以及科学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深入推进都是不可能的。而且,许多理论研究的内容也是来源于生产和技术实践之中。所以,人类的生产和技术活动仍然是科学发展进步的动力或根本原因。

技术与生产的关系跟科学与技术、生产的关系相类似。技术的第一条来源是生产实践:技术在目标方面往往直接指向生产实践,并始终围绕改进和发展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类生活而展开。生产实践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术源泉,许多技术是生产实践的产物。

科学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如此,科学与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也是如此。那种包括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的普通中、高等教育,就能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切教育问题的看法是片面的。学生在中学、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于历史的文化科技积累——书本。无论教学和教材怎样改革和改编,努力增加更多的实际例子或案例分析,对于学生本人来说都是间接经验而非直接经验;教学计划中增加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即使全部落实,与未来工作时的生产和技术实践相比,也是太少了。如果在生产和技术实践中的就业人员能得到相应的、更专业的科学技术的再教育,那么,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提高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人教育面向成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在职从业,学生来自生产技术、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第一线,是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又因为他们植根于“生产和技术实践之中”,所以他们也应该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经济生产、科技应用和社会发展需要有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劳动者,成人科技学习的需求因此增长。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区别于传统技术的高新技术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许多地区已形成了高科技产业群,需要高技能的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成人科技学习的需求增长。因此,成人教育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从科学技术的现展,看成人科技教育的紧迫性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论述,开创了科学技术进步在社会制度变化和经济发展中起革命性作用的理论分析的先河。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同志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科技进步不断突破人类认识的已有境界,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渗透,产生了众多新的跨学科领域。科学发现正为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以信息技术、生物科技为主要标志的高技术及其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科技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成为科技创新和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使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切实推进科技创新,同时推进科技教育,使经济发展真正从资源依赖、劳动依赖转移到知识依赖、教育依赖的轨道上来。这个“教育依赖”,理所当然地包括成人教育,因为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可以扩展到“全民”。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和学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的创新模型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发展模型。我们在实践中已经探索了一条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由产业界、科技界、教育界之间建立发展科学和技术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已经初步形成。企业决策者、科技人员、科教人员应继续书写大手笔,使企业真正成为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主体,促使科学与技术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新世纪要求公民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具有勇于进取、积极开拓、善于合作等良好素质,发掘人的潜能去克服物质极限,实现经济与社会以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协调发展。这就是成人科技教育紧迫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