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社会合集12篇

时间:2023-09-18 17:04:14

知识经济社会

知识经济社会篇1

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知识与经济结合起来的时候,无疑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力量。而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正在转向知识经济。新的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资源,成为我们新的消费基础。

一、 知识经济概述

知识经济也叫“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非常依赖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播以及使用。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直接支柱,依托智力资源来进行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世界经合组织对知识经济的定义是:以现代科技为核心,建立在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存储以及消费使用之上的经济。

当讲到知识经济时,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物质、资本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来说的。传统的经济模式主要是依靠物资和资本这些生产要素的投入,而现代的知识经济的增长则主要依赖于知识和技术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在的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甚至已远超人力、资本这些传统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

知识经济突出了知识的实践性和智慧的创造,最主要特征是以知识为基础,网络为载体,并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为经济发展核心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跟传统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实现了四方面的转变:

(1)从获取知识向开发求知能力的转变。

(2)资产从有形到无形的转变。

(3)从技术创新转变为知识生产能力创新。

(4)从重视引进模仿转变为重视创新。

从而形成了知识经济独有的特点:

(1)资产投入无形化。(2)决策科学化。(3)经济结构高能化。(4)产业结构信息化。(5)经济发展持续化。(6)信息传递网络化。(7)知识资本化。(8)世界经济全球化,实现区别于传统经济的转变。

二、 知识经济对社会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知识和技术。社会的各个方面将在知识和技术的作用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3]。

在经济方面,由于知识和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大大扩展、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效率也大大提高,使人类的潜力得到进一步地发挥;由于电脑的普及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将形成规模宏大的全球网络,每一个家庭都成为世界信息网的终端,网络经济将飞速发展,厂家的生产不再是盲目的,而是通过快速准确的网络订货,依据定单,按需生产,送货上门。从而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和资源的浪费,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政治方面,随着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全民的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权力的要求越来也强烈,他们不再满足于把自己的权力交给少数议员或代表,每一个公民都希望自己亲自参政议政,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表明自己的意愿。它将加速社会的多元化,促进国家的法治架构建设;由于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更重视科学、民主、平等,这就能推动政府行为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在技术条件满足,全民的心理和文化素质成熟的情况下,实现全民管理国家将有可能成为现实。国家政治将高度透明,清政廉政蔚然成风。这不仅仅是由于实现了全民管理国家,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还是因为网络的普及,一切信息都可以从任何一个角落迅速传遍全国乃至全世界。官员的一举一动都在人民的监督之下,他们的政绩和劣迹,都将在网上一目了然。在这种严厉的监督机制下,政治将走向透明,官员不得不保持清廉。

在社会生活方面,学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理念。在这样一个时代,多数人将去生产和传播知识产品。知识的更新也将进一步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并走向多元化。由于社会的高度现代化,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人们的劳动时间不断缩短,可支配的时间将越来越多,每个人真正获得自身个性的解放,自由地干一切自己想干的事。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财富、权力、地位的状况与知识拥有的多少成正比。在一般工薪阶层中,白领的绝对数要大大超过蓝领,并形成新的产业主体。

在教育方面,知识经济提升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社会拥有知识,才能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个人拥有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这就加强了社会主体与个体主体对知识的需求。知识经济对人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这也需要我们每个个体加强自身学习。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非常重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主要选择,教育战略地位观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与知识生产、知识创新相适应,教育将更加专门化。这就要求不断地更新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更新表现教育内容的载体和方式。教育内容的选择、课程的改革仍将是教育改革中的关键和难题。

在社会思维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是以理性和科学为主导。一日千里的知识潮,在思维方式领域形成了颇具力度的冲浪。脑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大脑的认识和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研究,又促进了人类创造思维的发达;认识科学的探索强化了人类思维的根基。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文明的时代,人类的价值观念更趋向科学理性与非理性、统一与多样化新的综合,即表现为理性与非理性、绝对与相对结合的开放选择系统,并在多样化的统一基础上进行新的综合。

三、 结语

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发展知识经济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保护生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等都有重大意义,可以极大地促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的环境,推进知识、技术和体制的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建设。知识经济的兴起,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革命性的。虽然不排除知识经济社会与工业社会一样会给人类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从总的方面来看,知识经济对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进步的。可以预言,当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时候,人类社会将更加完善,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知识经济社会篇2

2游牧化社会

随着牧群逐水草迁移,原始人走出洞穴,开始居无定所,过着以牧养牲畜为主的游牧生活,并形成游牧部落。在部落之间出现了以牲畜为主的交换。随后,在部落内部发生了牲畜私有和私人交换,公有制逐渐解体。后来耕作、播种技术飞跃发展,人们开始建造草屋,集体开拓耕地,出现了以耕作为主的居住在固定场所的农业部落。由于耕作技术的大发展和私有制的建立,农业部落逐渐转化为村社,形成了种族群体并从牧养牲畜转向发展农业。

3农业化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到农业化阶段,是以农业生产(农作物的栽培、育种、耕作、灌溉等)为主。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主要是自然界有生命的植物,人们利用植物的固有功能生产自身所需的产品,后来,由于农业技术的改进,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出现了剩余的农业产品。于是,一些人以剩余的农业产品交换土地和雇佣出卖劳动力的农民或苦力,从而形成了奴隶主和奴隶阶层,以及后来的地主和雇农阶层。这些奴隶主和地主,作为上层统治阶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的洪流滚滚向前,历法的制定,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蓬勃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继出现,形成了比较发达的知识系统,将经验、技艺、技术知识与直接劳动融为一体。但是,在农业化社会,“范围有限的知识并没有发展成为同劳动相分离的独立力量”。

4工业化社会

人类工业化社会是以机器大工业为主的社会。这个阶段主要有三个特征:———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早在一百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知识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的著名论断。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的伟大成就开创了科学史上的牛顿时代,自然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产业革命提供了知识储备。1764年纺纱机的发明,点燃了产业革命的火花。1768年,瓦特发明了比较完善的蒸汽机,它很快地应用于采矿、纺织、冶金、机器制造等各个行业,促进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迅速过渡,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全球进入工业化社会。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自然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为电学和磁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1867年,西门子发明了电机;1881年,爱迪生建造了大型火力发电站;1884年,内燃机应用于汽车,以电力工业为开端,其它工业诸如化学、汽车、飞机、农业机器等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广泛发展起来,标志着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自由资本主义也随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工业化社会发展进程表明,科学革命引发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导致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引起社会形态的改变。———资本家和产业工人的出现,形成了残酷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在农业化社会末期,小生产者自发产生分化,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被剥夺,沦为“自由”劳动者。而一些生产资料占有者则积累大量货币资本,雇佣“自由”劳动者,开办工厂,经营商店,残酷剥削劳动者,捞取巨额利润,成为资本家。资本家用延长劳动日、提高劳动强度和改进技术等方法强化剥削工人。社会财富愈来愈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手中,形成垄断资本家,他们统治和主导社会的进程,加深了资本家和产业工人以及其他社会阶层的矛盾。———社会发展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从石器化社会到农业化社会,人们主要依赖土地,种植作物,采用的农业工具基本上变化不大,镰刀、斧头、刀具等延续使用数千年,只在灌溉和植物品种方面有所改进。但在18世纪工业革命中涌现出大批发明和新技术,这些发明和新技术导致了大量工厂和企业的诞生,人类社会的结构开始从农业模式转变为工业模式。社会发展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

5信息化社会

这是人类目前正处在的一个独特的社会。说它独特是因为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事物的认识逐渐深化,将目光从农业化社会的物质、工业化社会的能量转向信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人们的意识中信息地位的提升是与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分不开的,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人类的信息活动,自古有之,那时,人们通过眼神、手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来相互传递信息。后来人类创造了语言文字,使信息的传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印刷术的发明,便于文字和绘画记载和迅速传播。但是,信息用自然语言文字表述、处理和传播速度都不能满足当时人类生产活动的需求,严重制约了信息在提高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只有到了20世纪中叶,许多重大科技发明才使信息成为生产中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的主导力量。计算机的发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是20世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表明了计算机时代的到来。那时,计算机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和事务处理。后来,计算机向大容量、超高速运算和微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巨型机、PC机和智能计算机,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大量信息快速处理的问题,为信息化社会奠定了技术基础。二进制的诞生二进制是逢二进位,只采用0和1两个符号,便于物理状态的表述,简化了四则运算,节省了存储空间。

二进制是继人类发明阿拉伯数字之后又一次伟大的创举,世界上任何信息、知识都可以用0和1表述,成功地解决了大量信息表述简化、存储占有空间大幅缩小的问题,为全球实现数字化铺平了道路。信息通信的革命1837年,莫尔斯首次公开试验电报信号,7年后开通了电报业务。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次年开始了电话业务。1895年,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促进了电视广播和手机的普及。1958年,美国将通信与计算机结合起来,首创了数据通信方式,这种新的数据通信方式迅速被推广开来,在预测、预报、市场调查和经济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此,通信直接介入生产,实现了信息通信的革命。这次信息通信的革命的主要特点是:———各类工业实现信息化;———办公室和家庭实现自动化;———信息通信手段多样化。

网络技术的问世在21世纪前夜———20世纪90年代,人类打开了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的女神)的魔盒,一个科技怪物———互联网降世了。互联网出现在人类社会舞台,显示了无比的威力。有些科学家认为,互联网的发明比飞机、汽车、原子弹的发明,对人类的冲击更广泛、更深远。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加入国际互联网,全球网民接近20亿,我国网民已达5.58亿(2011年底统计的数据),就在20多年前,我们不敢想象,通过一个小小的电脑,可以漫游全世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梦想实现了,如今,我们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通过网络与朋友聊天,谈生意,互通有无,了解全球动向。INTERNET的出现,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发明,它对人类各个方面的影响,怎么超值估计,也不过分。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INTERNET将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使人类进入网络时代。

信息论的创立1948年,申农和维纳创立了信息论。信息论主要有三种类型:

1)狭义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量的测度、信息量的统计结构、信道容量和信息编码的问题。

2)一般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通信的问题,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调制和信息处理等问题。

3)广义信息论,主要研究所有与信息有关的问题。

信息论的创立,为信息化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必须指出,信息论只从语法的角度解决了信息测度问题,而如何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测度信息,有待继续探索。今天,信息已与物质、能量并列成为人类社会三大基础资源之一。农业化社会主要以一种物质资源进行手工生产。两次产业革命使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物质和能源两种资源,依靠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创造了极其灿烂的物质精神文明的工业化社会。随着以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沿着信息化社会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人们有效地开发、利用物质、能源、信息三种资源,创造出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社会技术系统,造就出前所未有的丰富的人类财富。

6知识化社会

知识化社会是主要依靠知识和以知识工作者为主的未来社会。其基本特征为:———知识价值、地位和作用大大提升,它将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和关键的生产要素。在信息化社会,人们逐渐发现,信息具有两面性,它是一个双刃剑,像水一样,既能灌溉农田,又能泛滥成灾。当前,人们普遍感觉:信息混杂、真假难辨、信息过量、不堪重负,必须对其加以分析、筛选,从中抽取有用的知识,而知识才是真正的基本生产要素,但这并不排斥信息的重要作用,知识和信息都是知识化社会中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而知识则占主导地位。———知识工作者和知识产业工人出现,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生活在知识社区,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和交流科技发展动向,从而萌发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技术,并使之变成生产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知识产业的独立形成,促使社会原有的产业部门转型和重组。高科技产业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与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新能源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和环境科学技术。知识产业主要包括软件产业、教育产业、研究开发产业和情报咨询服务产业。

两者强力互动,构成知识化社会经济基础。———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领先,提倡人人终身学习,大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人是最宝贵的资源,这句话并不准确。应该修正为:有学识、有才干、有技能的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在知识化社会中,教育和人才的培训不仅是一项消费,而更是一种高效益的投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确保知识化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以专利制度和著作版权、商标为主的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知识化社会知识活动有序运行提供法律保证。在知识化社会中,知识的共享性与独占性的矛盾更为突出。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时调整知识创造者和发明者与使用者和推广者之间的关系,适时修改或补充现有的法律条文,确保知识活动有序平稳开展。———现代知识科学理论的产生与完善。频繁的知识活动和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促使现代知识科学理论诞生。现代知识科学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的生产、传播、利用、测度、增值,法律保护,以及知识的产业化和社会化。它的诞生与发展为知识化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7智能化社会

在知识化社会之后,人类将进入智能化社会。智能化社会是主要依靠人类和人工的智能并以智能产业为核心的未来社会,它是人类社会最高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为:———智能的价值、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它将成为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和关键的不可取代的资源。知识虽然非常重要,但其作用有一定阈值。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时,知识的弱点将凸显出来,静态的知识呆板、分散,脱离纷繁现实,只有活学活用,变成智能,方可解决具体问题,进行创造活动。因此,知识并不等于智能。智能是指运用信息、知识和经验等解决问题并进行开发、创造、发明的能力。随着生产力高度发展和认知的深入,人们逐渐感觉到,解决大量高层次、高难度的生产难题,需要将信息、知识转换成智能。另一方面,推进社会生产力高度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力开展创造发明活动,而创造发明活动更需要将信息、知识转换成智能。智能则成为生产中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和关键的不可替代的资源。———创造发明人员和人工智能科学家、技术专家大量涌现,他们将构成智能化社会的主体,成为推进社会生产力高度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智能化社会中,人人创造发明,时时创造发明,事事创造发明,处处创造发明。

知识经济社会篇3

论文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在知识创新下的驱动下,当电子商务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交易模式,因应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要扩充、期限将缩短、力度须加强。诞生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须做较大调整,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的制度需求。 论文关键词:知识产权法;知识经济社会;作用 前言 人类社会继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即将进入一个新的社会主导型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即将成为这个新经济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利形态。知识经济社会仍然是商品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和知识产权等取代了土地、资本等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最主要的致富手段。1虽然知识经济一词现在仍有争议,但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的确发生了远远不同于以往的变动趋势。知识产权法对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否更好地保驾护航,取决于其能否因应新的制度需求而做出适时和有效的调整。 与以往社会形态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权利形态一样,知识经济时代也有适合其发展需要的权利形态。因此,必须重新审视知识产权法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作用(1):知识产权在工业经济时代既已出现,随着科技(特别是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其保护范围在不断扩大,新的社会形态提出了新的制度需求。如果说物权是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的主导权利形态的话,知识产权无疑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主导权利形态。 一、知识产权法对社会的作用 知识产权法是确认、保护和利用著作权、工业产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专有权利的一种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作为法律制度的一种,它当然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作用:首先是鼓励和保护智力创造活动的作用。知识产权法明确规定和保护智力成果的创造者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确立智力成果的创造者的权利主体地位,对侵犯创造者权益的侵权行为人予以法律制裁。其次是促进智力成果推广应用的作用。知识产权法确定智力成果可以有偿使用和转让,鼓励智力成果的创造者推广应用其成果,确定保护智力成果传播者的权益,规定智力成果的合理使用和强制使用。2若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知识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可以断定的是人类现在绝不可能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为解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成果的权属问题而设立的,是保护人类智力成果的法律制度,它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调节因智力创造而产生的相应关系,以激励知识的创造、推动社会进步、知识产权制度在工业经济时代已经出现,为人类社会可能走到知识经济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制度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继续发挥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知识产权制度具有规范作用,可调节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秩序。其次是知识产权制度具有保障作用,可保证知识产业财富的实现。再次是知识产权制度具有激励作用,可促进知识技术的创新。3知识经济的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逐渐扩大,其保护难度在增大,保护期限应缩短。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占有如同财产的占有,需要得到产权的确认。知识产权与物权等一样是法律所确认和保障 的独占权、垄断权。知识的不可替代性、不可逆性、非磨损性、不可分性、可共享性、无限增值性等使得其保护较之物权等的保护更依赖法律制度。许多知识产权的内容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主体将一无所有。4可以想见,若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无法得到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则这个时代的整个经济基础都无法得到保障。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知识的生产环节就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的推动力源于知识的不断创新,知识的生产是创新的源头,而知识的创新,要承担高风险的成本,唯有激励才有创新的动力。知识产权制度就是用法律的形式确认智力成果的创造者对其所创造的智力成果享有专有权,而且用法律保护这种专有权的实现。5 人类对知识是一种权利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第一个在理论上明确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发明技术具有价值的是英国古典政治学家亚当·斯密。知识之所以被赋予权利的地位,并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出现是基于以下的考虑:6首先,知识产权大都是智力劳动的成果,主要是由复杂的脑力劳动创造的。其次,知识产权是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归根到底在于是先获得更多的价值。再次,知识产权在发明过程中,它的生产成本构成存在着极强的不完整性、弱对应性和虚幻性,因此知识产权的市场价格即使在市场经济充分发育的经济环境中,仍然是可能带来的超额垄断利益上。最后,知识产权的价值量有很大的例外性,直接与他们的获利能力相关,并非与凝结其中的人类一般劳动成正比。 二、保护知识产权与发展知识经济的关系 知识经济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是在知识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时代趋势下应运而生的。尽管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但无可否认的确出现了一种远远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根据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1996年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专题报告中提出的知识经济的定义是:一种建立在知识与住处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说的知识包括了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7 知识经济时代高度发达的信息和高新技术提供了知识成为有价商品的良好环境,使知识成为现代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每个人对知识的拥有权实际上就是对财富的拥有权。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拥有权和知识财富自身的权利特征一般也是通过知识产权来得以体现的。知识产权的出现是人类对知识价值认识的深化,是人类在经历了以金钱为权利主体的社会形态之后,迈向以知识为权利主体的更高级的文明社会的开端。 20世纪末,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孕育和催生了知识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态,而到了21世纪,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诉求就更为迫切。知识产权与知识经济的关系是互动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制度也因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制度需求而表现出新的变动趋势:首先,知识产权制度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加,主要是保护范围应扩大和保护期限应缩短的问题。其次,产生了知识产权的 地域性与国际性的冲突。虽然工业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地域性,但随着网络的发达,国界和地域的概念已经逐渐模糊,知识产权固有的地域性特点也逐渐丧失。再次,知识产 权的私权实质也受到了质疑。8当然这个特点的丧失与整个法律制度的变动趋势是相关的,是私法公法化趋势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具体体现。 & nbsp;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多边制裁挂钩,极大地强化了知识产权的执法力量。 第二,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地域性的趋弱和国际化的进一步加强。 第三,高新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9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了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则完善了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作用,促进了知识创新,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障作用,保证了知识产业财富的实现,知识产权制度的规范作用,调节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秩序。对于这一问题的考察,主要有以下一些归纳方法: 首先,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的源头。知识产权制度是在知识成为商品的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都以保护各项智力创造的无形财富为核心。知识成为商品交换的标的在工业经济时代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正是为知识提供保护的法律制度的充分发展,才催生了知识产权制度。其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法律环境。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内法律制度体系,而已经签订了二十多个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协议,也为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网络化、数据化发展铺平了道路。10, 也有人认为,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的密切关系表现在:首先,知识经济的发展,决定、影响着知识产权要素的具体内容,知识产权的主体、客体、内容必须依赖于产生它的经济基础,反映经济的要求,不可能脱离经济而独立存在,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投资模式、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形成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带来知识产权有关要素的变化。其次,知识产权作为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一种权利,通过法律对其加以保护,可以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维护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再次,知识产权对知识经济的发展起着很明显的推动、促进作用。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系,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知识产权孕育和催生了知识经济这种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主要是从生产力角度去定位的。如果它从生产关系角度去定位,就不可能适用于世界各国的不同制度。但是,要发展知识经济,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因此,知识经济形态可以说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前提下,也有一些因国情不同而出现的不同发展策略的情况。我国经济理论界目前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是我国是否必须在全面完成工业经济建设之后,才能向知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的“ 知识创新”课题得出初步结论,在填补我国尚欠的“ 工业经济”的缺失的同时,战略的重点应该转向发展“ 知识经济”或为发展知识经济“做好相应的准备。11 我国目前虽已建立起各项知识产权的专门立法,但是其水平和内容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在工业经济中前期的立法,远远无法适应“ 知识经济”的需要,更不要说推动“ 知识经济”的发展了。而且我国的知识产权法立法也远远跟不上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更无法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因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是将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研究重点,而且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一个国家的知识生产水平越高,扩散的速度越快,运用的水平越高,这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就越强。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12 有人认为,知识产权制度是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配置的外部保障体系。而知识产权制度是实现技术创新最有效的动力机制。13这样的判断非常准确。要发展知识经济这一新型经济形态,需要有三个条件加以配合:技术的 创新、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其中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和生命力所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随着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而产生的,而知识经济的发展更是依仗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来维系和保障,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可促进生产技术的创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则会带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因此,要迎接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挑战,必须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体系。因为知识经济使得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需要激励知识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知识经济提供了知识商品化更加成熟的社会环境,需要尊重知识成果、实行知识有偿使用的知识产权制度。知识经济使知识的可共享性程度提高,需要更完备的保护知识成果,防止侵权的知识产权制度。14 三、知识产权保护在知识经济社会的作用 无论是营造维护知识创新者利益的氛围,还是有效地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利用,都离不开切实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上文已经讨论过知识产权对所有社会形态产生的一些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起到相当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有人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5 第一,对知识创造的激励作用,这是知识产权法律程度的基本主旨所在,无论在哪一种经济形态下,它都是首选的价值目标和评价标准。 第二,知识产权制度具有调节公共利益的作用。这是与知识产权私法公法化的变动相适应而表现出来的作用。无论是怎样的法律制度,都要维持社会整体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单纯的缺乏合作的私人利益追逐在复杂的现代经济社会越来越难如愿以偿。 第三,知识产权制度具有保护投资的作用,知识成为一种生产要素,可以作为资本因素投入生产,若无知识产权法的制度保护,则无形投资的保护无从谈起。 第四,有利于促进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制度需要突破其传统的地域性的限制因应知识经济时代国界和地域逐渐模糊的发展趋势,加强对跨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法律保障。这种概括较好地反映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和产生的特征性作用。 也有人对知识产权保护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作用作如下概括:16 第一,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调动人们从事创作和技术研究的积极性。 第二,知识产权制度是繁荣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法律武器。这种说法就不太像是作用的表现,而像是立法目标的陈述。 第三,知识产权的量化程度是衡量一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一点就更不像作用了,便像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一个评价标准。第四,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这一点承前所述,是可以 成立的。 以上两种分析是在法学学者视野里知识产权保护对发表知识经济作用,而在经济学者眼里,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有作用亦无根本差别,只是着眼点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略有不同。 第一,鼓励发明创造的作用。在知识产权出现之前,发明创造是无偿使用的。这就使得发明创造的完成人或持有人无法从中获益。知识产权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发明创造的完成人或持有人在一定时期内拥有排他性的专利 权,抑制了他人的擅自实施,任何要生产、销售由知识所创造的成果的使用都必须得到有关的知识产权拥有人的许可并支付实施费。这就使得发明创造的完成人或持有人的劳动消耗或资金消耗能够得以收回或获利,并使专门从事发明创造工作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谋生职业,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从事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定点在不同的学界都是已经取得共识的。 第二,科技成果及时而广泛应用的作用。在知识产权出现之前,由于竞争的需要,人们总是倾向于对自己的发明创造特别是关于某种产品的制造技术严加保密。从而导致科技信息传播的迟滞,极不利于发明创造的及时推广应用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知识产权确立之后,发明创造的完成人或持有人要取得对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就必须将其发明创造的内容向社会公开,这使得科技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任何需要采用该项发明创造的人,都可以及时以合适的代价取得实施许可。 第三,促进科研开发专业队伍形成的作用。在知识产权出现之前,没有形成发明创造成果实行有偿使用、许可或有偿转让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的机制,发明创造工作只能依附于实际生产才能成为谋生手段。知识产权制度产生之后,发明创造成果的有偿许可实施。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有偿转让的机制的形成,使得从事发明创造工作成为一种能够赖以谋生的职业。 第四,节省科技研究开发的人力、财力、物力,缩短科技进步周期的作用。知识产权出现之前,发明创造成果的完成人或持有人的保密倾向,导致科技信息传播迟滞和许多家传秘方、家传绝技失传的消极后果,致使许多科技成果需要人们重新研究开发,从而造成科技研究开发方面的重复劳动,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专利制度产生之后,人们为了取得专利权必须公开发明创造的内容,这就一方面避免了他人在同样的发明创造方面的重复劳动,节省了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另一方面又使得他人可以及早地在已公开的发明创造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发明创造,从而极大地加速了科技进步的周期。1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理论也有了新发展,由传统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扩展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而技术创新则是主要内容。它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将科技潜力转化为技术和经济优势的活动,是科技与经济的有权融合。要推动技术创新,最根本的路径就是要为技术创新提供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和一个保护技术创新、维护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就是这样一种机制或曰制度选择。 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要求和知识经济发展的生命。所谓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认为知识经济以知识创新为基础,围绕知识的生产、传播、转移和应用组织起来的经济形态。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创新,因此可以说知识经济的产生是知识创新的当然结果。知识创新决定知识经济发展的成败,而知识经济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反过来也要求知识创新。 人类的知识可以分为科学知识和经验知识。知识创新主要指科学知识的创新。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实质上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一般认为科学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关于自然、社会与思维的理论体系。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其根本职能在于认识世界,研究未知世界的规律。而技术则是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的中介。18相比较而言,科学知识是根本性。技术进步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制度因素决定了自然因素的开发状况。因为,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人类知识都面对着无数个可能的前进方向,只有那些最适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方 向才可能成为技术进步的现实方向。因此,有人主张“ 制度决定论”,即什么样的制度,决定什么样的技术。这是依赖于一定的道德基础的演进的制度论。19它的启示是虽然知识创新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难题,但它要受到知识经济发展目标和标准的限制。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的调节作用对稳定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和信息的流通秩序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构造维护知识创新者利益的氛围,还是有效地促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都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知识经济不仅要靠国家的政策加以维护和保障。知识产权法作为以无形资产为保护对象的法律制度必将发挥其更加积极和有效的保障作用。知识的发展需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以激励和推进。而知识经济的知识流通秩序需要知识产权法律加以规范。知识经济引发的社会关系需要知识产权法律加以调控。20 要使知识产权真正起到促进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作用,就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之间的关系。第二,创造公用知识的激励与限制垄断之间的关系。第三,不同的行业之间专利保护期限之间的关系。第四,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保护期限的关系。第五,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利益关系。21知识产权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价值,只有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建立起创新体系,才可赋予知识经济时代真正的内涵。 1.4.7倪振锋。知识经济和知识产权475.上海大学学报2000.(3)80.81.82。 2.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知识产权48 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17。 3.高映:李天霞。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的保护475.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51。 5.古祖雪3郑蓉妮2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制度;知识经济的法律制度[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35。 6.17.21李京文。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91.188.195-197.212-213。 8-.刘华。戚昌文:直面知识经济:知识产权制度的冲突:高调整与发展走向,[J]2000(5)119-120。 9.李红。知识产权制度: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法则,[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87-88。 10.满群。知识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产权,[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4)91。 11.郑成思。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为第一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而作,[J]中国商标201(4)4。 12.敖亚非。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 [J]平原大学学报1999(10)32。 13.李东梅。知识产权制度——知识经济的法律保障,[J]行政与法2001(20.25)。 14.罗宗毅。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J]理论研究2000(24)13-14。 15.朱江岭。候钰。知识产权制度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信息导报1999(6)31-32。 16.方明月。浅议知识经济中的产权保护问题,[J]学术交流1999129。 18.吴江。知识尝新运行论,[J]新华出版社,2000.276。 19.汪丁丁2记住“ 未来”——经济学家的知识社会学,[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82。 20.于正河,隋臻玮。简论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J]东主论坛1999(3)89-90。 叶 姗

知识经济社会篇4

1、会计假设方面的理论冲突

会计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在接受传统会计假设的同时,又兼具了一些特殊的前提假设。①人是人力资源的载体;②人力资源是有价值的组织资源;③人力资源效用的发挥在不同的管理方式下产生不同的经济价值,也即其价值受组织管理方式的影响;④人力资源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⑤信息重要性假设。因此,传统会计假设应当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以便推进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创新。

2、会计目的与对象方面的理论冲突

不同的会计假设使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目的与传统会计产生了差异。人力资源会计具体目的,一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人力资源的信息,例如人员的编制数量、雇佣渠道以及企业人力资源应具备的“质”与“量”等,这是传统会计无法解决的。二是为投资者,债权人提供正确的决策信息。三是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建立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合理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在企业内形成一种爱才、重才、惜才的良好氛围,可激发职工的活力和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四是向社会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又占有使用人力资源,不可避免地肩负着履行社会责任的职责。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的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提供详实的人力资源数据,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者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由此可见,人力资源会计目的突破了传统会计目的的限定,构成了其独特的目的。

而传统会计提供的只是财务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状况和变动情况,核算目标是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对象是人力资源会计中人力资源的价值运动,包括作为价值运动起点的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和作为价值运动终点的与投入相对应的人力资源的产出两方面。传统会计则以企业的物流,资金和信息为会计研究对象,将人力资源投资计入当期费用,这不仅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而且将人力资源支出费用化,必然使各期盈亏报告不实,导致决策失误。因而,人力资源会计弥补了传统会计关于会计对象不完整的缺陷。

3、会计核算原则的理论冲突

人力资源既具有商品的共性,又具有商品的特殊性。将人力资源列为会计核算的对象,在核算过程中除了遵循会计的一般原则外,又赋予了一般核算原则新的内涵,同时还兼有特殊性的核算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人力资源会计需正确反映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及其受益情况并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对于支出情况应按其受益期合理摊销,属当期或以后各期应予以确认或采取其他方式在受益期确认,以此避免信息失真。

(2)谨慎性原则。为了有效规避风险,对人力资源评估处理时,不能少计可能发生的费用与损失,置换正在使用的职工所估算的支出,在适当范围内可多计,但不得多计可能实现的收入,使企业能够有一定的备抵准备,减少职工因突然离职而带来的损失。

(3)效益成本原则。在使用人力资源过程中,不仅能实现自身价值,而且能实现价值增殖。基于效益成本考虑,在核算时对决策意义不大且核算成本较高的项目可不予以揭示。

(4)有形资产核算原则。作为人力资源的载体的人是有形的,人的劳动也是有形的,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是通过对人实施提高生活质量、医疗保健、健身娱乐等维护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应遵循有形资产核算原则。

(5)原始价值核算原则。人力资源原始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取得的招聘费、教育费等一次性费用支出;二是使用过程中支付的维护支出。

(6)成本区分核算原则。人力资源成本构成,一是平均成本与个别成本,将人力资源的一次性投资作为平均成本,分期投资作为个别成本;二是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政策保障性成本和人为损失性成本。

4、会计报告方面的理论冲突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有80%-90%来源于知识及经济创新的贡献,因此,作为对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人力资源会计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主流。人力资源会计报告所要解决的是企业如何将有关人力资源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供他们作出相关决策。但传统会计报告既不反映人力资源信息,又不反映人力资产的价值,也不反映人力资本,忽视了劳动者对企业的经济贡献,低估了企业资产价值,歪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显然是不完整,不充分的。

二、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完善的对策建议

1、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

现阶段,我国尚未就人力资源核算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或会计法规,实务中也没得到广泛应用,其关键问题就在于人力资源会计赖以构建的基本理论缺乏足够的支持。因此,迫切需要有关部门结合人力资源自身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会计准则,利用“企业理论”的最新成果来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寻求理论支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加强理论研究,对当前理论上存在争议的方面加以修正、补充,并借鉴、吸收西方先进的会计理论来发展、完善我国的会计理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

2、建立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

将人力资源的计量属性与计量单位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人力资源的计量单位,主要是用货币或其他非货币量度单位计算与反映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属性,可以分为人力资源成本计量和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前者是企业根据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即为了取得、开发和保全人力资源使用价值所付出代价作为人力资源成本的依据,后者是以产出价值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工作。

由于人力资源会计确认、计量中带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可将上述两种计量模式结合使用,相互弥补不足,力求完善;另一方面,也可参照西方在此问题上的解决方法,如职工持股计划或干股的方法。从现行的所有者权益中让出一定的比例,供劳动者分享,员工可参与分利。

3、修正权益理论,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模式

传统会计理论将决定知识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排除在会计核算之外,但在完全意义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才是最稀缺的生产要素,因为正是由于富有一定创造力的人力资本的参与,非人力资本的增值才呈现几何增长,成为现实。所以,最先进的知识载体——人力资本所有者也应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一样成为企业剩余权益的索取者。因此,我们不能停留在忽略人力资本,突出财务资本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应纳入权益理论”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从法律上保障人力资源权益并加以确认,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模式。在人力资本获取一定固定收入的基础上,将净利润扣除财务资本必要报酬后的余额在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同时,修正权益理论,将人力资源这一因素包含在权益理论当中。为此,权益理论应该拓展为“财务资产+人力资产=财务负债+人力负债+财务资本所有者权益+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

4、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系统,规范财务报告

人力资源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产,因此,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都是财务会计的重要内容。将人力资源纳入传统的财务会计系统,将财务对象由财务资源扩大到能够导致企业价值增值的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资产及其有关的权益和负债在现行资产负债表上予以充分揭示和披露。在利润表中将“未分配利润”分为“未分配职工利润”和“未分配投资者利润”两个明细科目,利润表将增设“人力资源成本费用”项目,反映未资本化的人力资源的其他费用及人力资产的摊销。在利润分配表的“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项目下增设“应付人力资本所有者收益”项目,由此反映人力资本投资者对企业利润的分享情况。在现金流量表中,对为取得、开发、培训人力资源而发生的现金流出和企业人力资源带来的现金流入,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下单独列项反映。

知识经济社会篇5

1.系统上的风险。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人类利用科学使这个星球的“自然正一步一步的融入社会”,“当人类的社会化入侵了自然,或者甚至终结了自然时,传统终结了,新型的不可计算性出现了”。科学知识取得的极大进步,使得某一方面风险在降低,如饥荒、瘟疫、自然灾害等威胁人类生存的风险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但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也衍生出一些新的风险类型,比如说,核风险、化学风险、生物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大小与科学系统自身紧密相关,依附于科学知识的发展水平。科学发展的更新速度越快,科学系统越复杂,科学知识系统自身的严密准确与否,对规律的掌控程度与认识深度,种种不当都增加了不确定性,都是新风险产生的温床。

2.认识上的风险。知识经济社会中,科学知识进入市场,“市场统治在人性的需求和个体的欲望之间划了一道裂痕,同时,两者的分裂也是市场诱发产生的。”市场造成了分裂的人格,使微观层面上个人的合理行为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非理性,个体对私人利益的关注,对公共安全的漠视,在科学上一部分人片面追求科学的“效用”,而不顾及它的可能危害后果,从而导致对科学的认知活动发生了分化,也就是对利益与安全的认识不再统一,使效用性认知与危险性认知的判断出现了差异化,最终是目前与未来的认识模糊不清,在科学活动和科学研究中追求即成效果,对科学未来的认识不足,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远望的眼睛。

3.行为上的风险。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科学知识不仅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成为了消费对象。消费即对科学成果、产品的应用,对这种消费品的使用过程中,如何安全地应用,对应用是否具有责任心,“谁应当对(无论是个人、国家、还是其他组织所采取的)当前行为的将来后果承担责任,……如同在情况恶化的时候,由谁、怎样、以及利用什么资源提供安全保障的问题一样”。在消费过程中应用的科学研究成果及其应用者是否有足够能力处理技术与工程中的各类问题,是否被合理地、正确地、恰当地、负责任地用于改造自然,是否能够真正地增进社会大众的幸福指数。在这个消费知识的时代,消费者、消费品和消费三者是统一的,消费者与消费对象不融洽的融合,在消费中消费者对自身规制的不严肃,可能导致科学知识的畸形应用,加大了科学的不确定性,滋生科学风险,最终使实践误入歧途。

二、知识经济社会中科学风险的特征

1.科学风险的两重性。知识经济社会中科学风险具有两重性,风险既是威胁也是动力,科学的高速发展为风险的出现提供了阵地,同时也在克服这种不利因素中积极进步。一方面,在今天发展的庞大的科学中,系统的复杂性导致不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随处可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一时很难准确预测或判断科学成果所带来的后果是否有潜在的危害并转化为灾难。另一方面,科学风险给人们提供了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可能和机会,人们通过各种工具和手段摒弃含有风险因素的科学研究,选择一种最佳的模式,在创新中求生存,从束缚中解放出新的机遇。因此“风险既是我们生活的动力机制,也是我们面临的新两难困境的中心难题……在机遇和风险之间,能否达到有效的平衡,就取决于我们自己了”。

2.无形性与隐蔽性。知识经济社会中科学风险具有更强的无形性与隐蔽性。“它们是人类知觉系统感觉不到的。尽管现代科学技术承诺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和安全,但是它们仍然产生了大量风险……风险是无形的,不能被嗅到、听到、尝到和接触到。”风险不像一般的事物或实体,能够准确地描绘和刻画出来,它是面向未来的,是在各种形式的载体中流动、传播的,它有可能躲避开我们的各种筛查而转化为危害。从横向上看,现代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及环节像网络一样错综交织,科学的发现与发展不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多层次的链网通力合作的结果。因此,结构中的不协调、矛盾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科学风险极有可能在某一个环节被制造出来,它的无形性又使其不能完全的或及时被分析、预测和评估出来,风险在结构的网络中传递,直至不利的事件或危害发生。从纵向上看,某项科学研究成果的发展或应用,它的负效应可能很长时期才会显现,也许几十年、也许上百年,这使科学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科学发展的结构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将越来越复杂,风险的无形性使其难以测度,隐蔽性使其难以察觉。

3.范围广泛性。现代社会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科学知识成果的享用全球化。通过网络世界各地的人某种程度上可以获得他想要的科学知识,学者们注意到“风险不是源自无知,而是来自知识”,“我们如今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是由于人类知识的增加引起的”。科学知识增加,接触科学知识的人员增加,那么使用科学知识的方式、过程是否合理、正确,应用科学知识的人是否安全可靠,这些都是不确定性因素,如果向着非正当方向发展,就会广泛地种植风险因素。这种风险的后果将“不同于19世纪的与工厂相关的和职业有关的危害,……危害不可能再被限制一定的地方和群体,而是展现为一种跨越生产和再生产领域以及国家界限的全球化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新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形式产生出‘超国家和非阶级的特殊全球灾害’。”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信息技术、工具的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学知识的交流活动空前繁荣,期间所蕴含的科学风险不再受地域和时空的局限而广泛存在。

4.后果的难以预测性。知识经济社会科学风险的后果已经不是目前理论所能计量和预测的,“蝴蝶效应”的逻辑现身于世界社会生活中,人们还不能从南美洲蝴蝶翅膀的煽动中推断出北美洲的风暴。我们似乎是已知、似乎是未知、似乎是无知,无法预测的结果似乎纠缠在察觉到的和未被察觉到的矛盾中,系统的复杂性似乎破坏了一切。未来不能依据历史经验和现存的状况来准确预测,普里高津就提出“系统的未来不能被确定,因为它受随机性、涨落和放大的支配,未来不再由过去所确定,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对称性被打破”。核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最新式、最干净、较廉价的能源,但我们的计量和预测不能得出何时、何原因能保证它不发生事故。就基因科技而言,谁又能估算出它在人身上的运用和在人类食品上的使用会给人类带来一种怎样的风险。对于风险的后果我们的已知不再发生绝对作用,对于目前的科技,风险的后果可能将“毁灭性”投放人间。

三、知识经济时代科学风险的嬗变

知识经济社会中的科学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学风险以隐形的袭击给未来带来了的无法估量与预计的后果,它以在时空内传递和蔓延的隐蔽模式模糊于科学成就的进程中,它或多或少地将不幸释放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身上,人类在饮用从果实中榨出的甜美果汁的同时,也品尝着带毒的青涩的残余物,知识经济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民主化,然而科学风险也在“民主化”。

1.不确定性。知识经济社会是各种不确定性空前放大的社会,其结果也是人们始料不及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科学知识极大发展,人类获得巨大的成就,但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高度发达,人们认识到了眼前的成功不应再隐匿可怕的风险,它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上,科学风险表现为对社会公正和决策风险提出的挑战;在经济上,在大科学的时代背景下,一个科研项目动辄几百亿,上千亿,一旦失败将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不可想象的风险;在伦理上,科学更是一再冲击人们传统的道德观,生命科学研究的底线,等等;在文化上,风险的冲击使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文化断裂。近代科学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外来的,本土文化会对它产生一定的拒斥性,但现代科学以强大的力量使得我们无法抗拒,拉动了断裂。所有这些,无不像汹涌的波涛向我们袭来,一浪高过一浪。科学风险似乎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知识经济社会篇6

中图分类号:O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24-01

目前,数理统计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在国际上也受到相当的重视。由于数理统计的应用十分广泛,统计学专业也因此而成为西方国家的热门专业,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十分热衷。数理统计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工程、环境保护、金融、经济、科学计算、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都会进行涉猎与交叉。甚至,对于众多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而言,其主要贡献也都与数理统计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数理统计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也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1.1 数理统计的学科特点

数理统计,主要是针对随机现象进行有限次的观测或试验的结果进行数量研究的一门学科,具有非常强烈的学科特点,能够依靠对数量规律的总体性来做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推断,属于应用数学学科。所以可以认为,统计学的基础就是数理统计学,通过对怎样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带有随机性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用以来推断或预测出想要考察的问题,甚至对于将要进行的决策和行动来提供合理的依据和建议。通过数理统计学的角度可以看出,数理统计是一门非常活跃但又十分重要的学科。从学科划分角度来讲,数理统计应归属于数学学科,但它的研究重点又不是纯的数学理论或方法,而是这种理论或方法的应用。因此通常用归纳法来进行研究,而不是数学的演绎法。

1.2 数理统计基本概念

数理统计的最基本概念是总体和样本,它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对样本信息的分析来推断出总体的进行情况。所以我们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在数理统计上,通常用研究对象的一个或多个指标的随机变量来刻画出总体,所以统计问题以及统计模型都是针对总体而提出来的。统计方法的产生是出于对总体推断的需要, 通过总体进行推断的相关统计处理过程中,统计思想也应运而生。

2 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优势和作用

2.1 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优势

数理统计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它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使投资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同时也能够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加合理的决策,进而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数理统计的另一关键作用就是对经济领域中的损失进行评估。现代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由事故类的意外伤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种经济损失,越多越多的单位及个人都选择了保险。运用数理统计的知识,既能够对意外事故做出有效评估,同时也能够分析出事故发生后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由此得出的有效结果对于减少事故发生以及提高人们对事故性灾难的重视,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利用数理统计知识分析企业销售的经济状况,可帮助企业从中获取最大利润。怎么使利润最大化,一直以来是商界人士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采用数理统计中随机变量函数期望值,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在经济预测方面,数理统计方法也有重要运用。依据统计原理,根据市场获得的信息资料,分析推测各种经济现象,可以得出经济中未来数据的出入情况,这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运用。数理统计在企业经济中的运用,可以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把握经济发展命脉,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能不断减少资金损耗。

2.2 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作用

数理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随机现象中的统计规律,所以在经济飞速发速的新形式下,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数理统计学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得到认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抽样调查的方式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在社会与经济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近代数学研究的重点。无论在工农业发展还是在军事科学技术方面以及在社会经济上,数理统计学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个人以及个人组成的家庭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从宏观角度看,可以按地区区域划分我们的组成,而且与自然界的事物间存在的差异不同,这种区域差异无法通过直观观察而得到明显差异。因此,我们对于社会的经济活动的研究,可以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我们以大部分人的利益或价值为关注点,根据数理统计数据分析及调查结果,从而得到相应结论。特别是在商品销售中,商品在某个城市中某种商品未来销售情况预测,或者国家国民经济状况估计,经济发展计划制定,都与数理统计知识密切相关。除此之外,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的其它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经济领域,数理统计方法已经是一个普适方法,广为采用。社会经济中还经常用到随机统计过程、人口发展动态模拟、抽样调查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因其实用性便捷性等特征,社会经济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运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数理统计学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它对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也搜集整理过很多资料,因此数理统计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们应当善于运用数理统计学的知识来解决经济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首先应当明确数理统计在经济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管理中的任务重要决策都需要一定的基础依据,而经济中的各种不同数据就是依据的根本。由于经济中有许多不确定性的随机因素存在,所以任务重要决策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只有通过数理统计知识的合理应用,才能够使决策的风险降到最低,获得最大可能的安全保障。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影响经济决策的各类因素都在不断改变,这对于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作用。所以,在面对各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问题上,应当利用数理统计的知识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相龙.论数理统计在客观现实中的意义与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2(2).

知识经济社会篇7

1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1.1 数理统计的学科特点

数理统计,主要是针对随机现象进行有限次的观测或试验的结果进行数量研究的一门学科,具有非常强烈的学科特点,能够依靠对数量规律的总体性来做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推断,属于应用数学学科。所以可以认为,统计学的基础就是数理统计学,通过对怎样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带有随机性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用以来推断或预测出想要考察的问题,甚至对于将要进行的决策和行动来提供合理的依据和建议。通过数理统计学的角度可以看出,数理统计是一门非常活跃但又十分重要的学科。从学科划分角度来讲,数理统计应归属于数学学科,但它的研究重点又不是纯的数学理论或方法,而是这种理论或方法的应用。因此通常用归纳法来进行研究,而不是数学的演绎法。

1.2 数理统计基本概念

数理统计的最基本概念是总体和样本,它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对样本信息的分析来推断出总体的进行情况。所以我们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在数理统计上,通常用研究对象的一个或多个指标的随机变量来刻画出总体,所以统计问题以及统计模型都是针对总体而提出来的。统计方法的产生是出于对总体推断的需要, 通过总体进行推断的相关统计处理过程中,统计思想也应运而生。

2 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优势和作用

2.1 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优势

数理统计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它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使投资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同时也能够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加合理的决策,进而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数理统计的另一关键作用就是对经济领域中的损失进行评估。现代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由事故类的意外伤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种经济损失,越多越多的单位及个人都选择了保险。运用数理统计的知识,既能够对意外事故做出有效评估,同时也能够分析出事故发生后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由此得出的有效结果对于减少事故发生以及提高人们对事故性灾难的重视,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利用数理统计知识分析企业销售的经济状况,可帮助企业从中获取最大利润。怎么使利润最大化,一直以来是商界人士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采用数理统计中随机变量函数期望值,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在经济预测方面,数理统计方法也有重要运用。依据统计原理,根据市场获得的信息资料,分析推测各种经济现象,可以得出经济中未来数据的出入情况,这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运用。数理统计在企业经济中的运用,可以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把握经济发展命脉,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能不断减少资金损耗。

2.2 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作用

数理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随机现象中的统计规律,所以在经济飞速发速的新形式下,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数理统计学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得到认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抽样调查的方式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在社会与经济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近代数学研究的重点。无论在工农业发展还是在军事科学技术方面以及在社会经济上,数理统计学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个人以及个人组成的家庭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从宏观角度看,可以按地区区域划分我们的组成,而且与自然界的事物间存在的差异不同,这种区域差异无法通过直观观察而得到明显差异。因此,我们对于社会的经济活动的研究,可以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我们以大部分人的利益或价值为关注点,根据数理统计数据分析及调查结果,从而得到相应结论。特别是在商品销售中,商品在某个城市中某种商品未来销售情况预测,或者国家国民经济状况估计,经济发展计划制定,都与数理统计知识密切相关。除此之外,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的其它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经济领域,数理统计方法已经是一个普适方法,广为采用。社会经济中还经常用到随机统计过程、人口发展动态模拟、抽样调查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因其实用性便捷性等特征,社会经济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运用

知识经济社会篇8

职业教育处于社会经济系统和教育系统的交联部位,也就是在文化体系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交界处。因此它对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引起的环境变化等较之普通教育更为敏感。它一方面受到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深远影响,诸如“读书不必种田,种田无须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另一方面也有力地冲击文化体系的深层结构,使其内核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综观近几十年世界各国教育的改革,经济上的需求往往成为教育改革的原动力。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是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另一方面则是经济改革和发展给职业教育不断地注入动力和活力,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促使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调整内部结构,并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运行机制。

然而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发生的摩擦也使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趋于突出和明显。

诸如,国营大、中型企业不景气,农业基础地位不稳,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流动……,这些问题都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城市的企校联合办学出现波折,农村职校农类专业滑波等都是体制转轨中出现的新问题。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得到社会改革系统工程的支持和推动,另一方面也受到它的制约。职业教育在改革大潮中的社会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动态变化。虽然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经济建设正在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但在具体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方针时,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在选择正确合理的社会价值取向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和对待。

二、个人(学员)的价值取向

个人(学员)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求职谋生;二是个体发展。“谋生”常随时代、地域和对象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需求。譬如,经济落后地区的农家子弟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学得一技之长。走上致富之路;经济发达地区的职工、干部子弟则希望能获得一个报酬丰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岗位。职业教育的专业门类繁多,为发展个人天赋才华提供了广泛选择的天地,因而能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发挥个性特长等需求,但求职谋生与个体发展有时是相矛盾的。在目前人们的物质需求未得到较大满足的情况下,往往会舍弃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去谋求高报酬的职业,在选择职业时,家长所起的作用很大,而家长的价值取向又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目前社会上,人们通常把科学家、企业家、高干、工程师、教授、医生称为“人才”,而把普通工人、农民、营业员称为“劳动力”;用人单位也常以学历、文凭作为选拔、聘用人才的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当然,个人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也会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发生变化。尤其是高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需要大批智能与体能相结合的新型职业人才,“学历社会”将逐渐转向“职业资格社会”,用人单位将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和职业资格。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个人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能实现求职谋生和个体发展的统一,届时职业指导将成为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广泛地开展起来。

三、企业的价值取向

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随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计划经济下,企业依附于政府,重在完成计划下达的生产任务,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侧重于完成眼前的生产任务和职工子弟的入学和就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由依赖型转为自我发展型,成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和利益主体。企业要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就会自觉地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不断地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企业也会越来越重视职工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将转到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质和经济效益方面来。

四、职业学校的价值取向

学校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一方面随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学校作为以育人为核心的办学实体,无论在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下,都基本上服从于社会价值取向。这是由职业学校教育属社会准公益性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经济体制转轨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确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劳动力市场、生源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使职业教育逐渐转入市场和计划双重调节的运行机制。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导致生源市场(各类专业劳动者需求)的涨落,迫使职业学校频频更换专业。但是职业学校不是生产物质商品的企业;培养职业人才不能商品化、市场化,更换专业也不象企业更新产品那样简捷,故职业学校教育偏转到纯经济功利的价值取向不仅有碍于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五、优化调节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优化调节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目的是为了较大程度地满足多元价值主体各种合理的需求,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生活的幸福。

(一)职业教育导向性价值目标的确定确定导向性价值目标必须要有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是判断改革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当然也适用于职业教育的价值判断。在教育界,人们曾对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素质教育)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服务教育)进行过长时间的争论。实际上社会主义的“功利”和“人本”是辩证统一的。从“功利”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各种职业人才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从“人本”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人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实现人的解放。表面上两者的目的不同,然而辩证地思考,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发展生产力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又是为了提高人民(社会的主人)的生活水平。因此社会主义的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我们确定职业教育的导向性价值目标,既要满足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造就一支数以亿计的各行各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大军;又要满足个人求职谋生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使每个劳动者的特长、潜能和创造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科学、合理地投入、配置、使用职教资源,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调节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必须科学、合理地投入、配置、使用职教资源,因为职业教育资源是整个教育资源的一部分,教育资源又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教育经费的投入要与国民经济的总收入保持恰当的比例,职教资源的投入也要与整个教育资源的投入保持恰当的比例。更重要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以及培养造就的劳动力的层次和结构要与经济建设所需的劳动力以及生产部门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相一一致,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

为此,投入配置职教资源须注意如下几点:

1.投入渠道多元化职业教育属非义务教育范畴。大多数专业教育和培训是经济活动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计入生产成本。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因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可增加劳动收入,故职业教育的经费应由国家、企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职业教育除了培养造就各类职业人才外,还在实践教学中生产物质商品,故“以教养教”也是职教的一条投入渠道。

2.市场和计划双重调节,合理配置资源用市场调节配置职教资源有利于培养造就的劳动力在层次、结构方面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然而职业教育的专业门类繁多,某些专业培养的是企业所需的劳动者,某些专业培养的是社会公益性和准公益性事业的劳动者。故前者要靠市场调节,双向选择;后者仍须计划调配。

3.构建符合国情的职教体系构建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教体系是合理配置、使用职教资源的关键。所谓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就是职业教育培养造就的人才要与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相同,层次相当,专业对口,质量规格相符,在劳动力市场上适销对路。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按地区构建职教体系,以适应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域经济各具特色的实际;二是要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适时调整职教体系的结构;三是正确选择符合城乡不同经济、社会特点的职教基本模式。在农村宜采用农科教结合的模式,在城市宜采用企校合作的模式;四是一手抓重点示范性职业学校的建设,一个抓社会办学,努力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

(三)把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创业型职业人才面对21世纪,职业教育将迎接高新科技生产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挑战。原先偏重于培养一技之长和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己不能适应时展和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故就业与创业复合,一技之长与综合能力复合是跨世纪职业教育的导向性价值取向。

就业和创业都有一个“业”字。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创新能力。把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实施二种新的职业教育方式是努力的方向。要实现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必须调整现行的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

知识经济社会篇9

什么是知识经济?现有相关的阐述大同小异,多是引用“国际经济合作与组织”(OECD)所下的定义。

我个人的认识是:“知识经济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它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从而使经济的发展不再属于资源依赖型,而转化为知识依赖型(依赖于人的知识的发展程度)。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头脑中的知识却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因而知以经济作为知识依赖型的经济,就可保待长期持续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上述关于知识经济的界定中,广义理解的创造性知识怎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呢?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胄先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即涉及到“非人性化”(dehumanized)与“人性化”humanized)的问题,如果知识经济只涉及到非人性化的技术问题,那就只能称之为技术经济,而不是知识经济;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创造性知识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人的大脑的产物。但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人,而是作为“社会人”以至“文化人”而存在,总是生活在定的社会关系中。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人的大脑能个能独立自主、精神焕发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相应地产生创造性知识,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它首先同人们所处的大环境、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条件有着直接的联系。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它有个性(独出心裁)、富有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而要使真正具有上述特征的创造性思维得以自由驰骋,从加使异彩纷呈的创造性知识得以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又有赖于与此相适应的催人奋进的社会大环境的激发和孕育才有可能实现。这也正是至今仍有许多人总是带着极其美好和仰慕的心情,追思我国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和西欧14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这是中、西文化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都是真正的“思想大解放,、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创造的时代,也是科学、艺术上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这两个中、西文化史上黄金时代所产生的订多出类拔萃的大师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闪耀的思想光辉,可以看作是他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反映,至今仍熠熠生辉,令人无限敬仰。

关于创造性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辈出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我国晚清大学者龚自珍对此也有极为深切的感受。从他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九州生气情风雷,万马齐暗诚可哀。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可以看到,其中的前两句充分反映了他对封建社会末期的思想禁锢压抑了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无限惋惜和哀叹。而后两句则充分表达了”他强烈要求进行社会变革,为创造性人才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热切追求和无限向往,因而他的这一寓意极为深刻的诗篇,就是今天读来,也足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从以上可以看到,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由于知识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同每个人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的,因而它就决不可能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问题,而应首先看作是社会文化问题。发展知识经济,使它真正为人民造福,首先要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格的独立和人的尊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技术为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为促进知识经济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提供无穷尽的精神和智慧的源泉。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同宏观与微观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一)从宏观上看

首先要明确,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要形成和发展知识经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如果没有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以加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扑面而来的以创造性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将无法在我国生根、发芽和结果,从而使我国又将失去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即导致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无法融入世界性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而陷入步履维艰的困境。

那么,知识为什么必然会同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水火不容呢?

从文化观看,须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谈起。

关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正如“毛泽东在其所著《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当时,根据毛泽东提出的‘一边倒’的国策,在经济上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国家所有制,所有除极少数属于集体所有外,都属于以国家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国家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进行‘大统一’的直接管理;在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企业没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经济体制上的‘大统一’,要求文化上的‘大统一’与之相适应。‘大统一’的文化,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出一元性、依附性和驯服性的显著特点。

一元性是指强调‘社会本位论’,个人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不应有独具‘个性’的自我追求,个人的人格独立和正当利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要求每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否则,就会被诬为‘个人主义’严重而受到批判。

依附性与一元性相联系,强调任何人不能游离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之外,其工作和生活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组织,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层层依附于上级的金字塔式的依附。

驯服性是指强调个人对组织必须绝对服从,不容任何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任何‘越轨’之处。要求人们以做组织的‘驯服工具’为荣。

这种‘大统一’的文化,一方面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社会成员中极少数先进英雄模范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相等同,严重脱离社会客观实际,势必导致‘假、大、空’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它对人的‘个性’的扼杀,也对社会成员主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起到严重的窒息作用。”由此而形成的知识界“万马齐暗”的局面,怎么有可能为知识经济的形成与提供无限生机的精神动力与智慧源泉呢?

市场经济体制则与此不同。它是建立在自由而普遍的商品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的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其基础是确认交换双方地位的平等,并不因金钱或权力、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又有利于调动人类可贵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即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第一》)和“止于至善”(《大学·孔经》)的精神,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表现为力求达到永无止境的更加完美境界的精神。经济生活中这种精神的发扬,有助于促进人的人本立场、主体意识和人性智慧的回归。从而可以为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文基础。

从以上关于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宏观基础的,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所涉及到的首先是社会文化,而不是技术问题。对有关问题如果不从社会文化的大视野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就有可能使人们的认识陷入机械论或工具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二)从微观上看

再从微观上看,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权力结构,实行真正民主的、人性化的管理,借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奠定微观基础,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本来西欧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Renaissance)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所倡导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已经促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公民(citicens)至少从上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如可参与议员和总统的直接选举等等。可是,在企业内部,长期以来,所实行的仍然是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集权化管理,广大员工仍处于无权的状态,他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为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所控制。从而使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主人翁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智慧和创造力,因受到种种压制而无法充分发挥。

当进一步向知识经济转变,的组成是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他们已经达到‘文化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企业作为由文化人组成的集体,它们的生产经营当然不会以工业经济后期“企业本位”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更不会以工业经济前期所采用的“单一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而会适应“文化人”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以服务于“本位”的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这种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从根本动力上看,必然是以非功利性因素作为主导。这是因为以“文化人”为主体组成的知识经济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根植于这种大环境的企业,会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恢宏的气度,力求它所拥有的巨大优势,不断为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新价值,借以为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如资源、环境、等众多,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尽时能大的贡献。

总括地说,企业的经营目标,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到“企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样化”,到“社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元化”,反映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其中,财务能最直接有效地为实现较低层次的

企业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服务,而管理会计则有更广的活动空间,即可为实现较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目标--“企业本位的多样化的经营目标”和“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服务。特别是能更有效地为较高层次的根植于知识经济社会的“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服务。

(二)“决策支持系统”从为“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转变为同时为“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

我们曾较早地撰文论述管理会计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首要职能是从事决策的工作。问题在于:我们原来在这一方面所作的论述,是以纵向的金字塔式的集权化管理模式为基点的。因而对“决策支持系统”如何进行决策研究,是把重点放在如何为企业最高领导人进行最终决策的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提供信息与智力支持。这种认识显然是很不全面的。因为它既不符合“产业民主运动”的要求,也同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总趋势不相适应。因为知识经济既然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生产要素,而知识又是深藏于广大员工大脑中的精神财富,是不可能依靠外力的强制(如通过上级的发号施令)把它挖掘出来的。唯一的办法,是形成一种新的有效的机制,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自身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动力,使他们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宝库都能转化为企业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企业管理原来的权力结构,即从纵向的集权化、控制性的管理转变为横向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以基层作为管理权力的基点,真正确立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知情权和参与权,即坚持员工本位的原则,使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权依据他们直接了解的情况,善于审时度势,适应情况的变化自行进行决策,形成“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系,并在其运作中形成一种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自行调节”、“自行控制”、“自行适应”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客观环境、条件变化的灵活反应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在集权化管理模式下凡事要层层请示汇报才能采取行动、势必贻误稍纵即逝的时机而造成损失的严重缺陷。

在建立了“倒金字塔”决策体制以后,企业的高层领导应怎样实现其领导职能呢?我认为,宜实行较为超脱的、富有感情色彩的“鼓舞性领导方式”(Inspirational leadership)或称“支持性的领导方式”(Supporting leadership),进而收到“官闲民乐”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官闲”,并不是指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制”,企业的高层领导可以无所事事,而是指他们应尽量避免去直接干预其所属各层次、各单位广大员工所从事的日常具体事务,而应集中主要精力去研究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大问题,从宏观上对企业整体性的发展进行高屋建瓴式的谋划;而“民乐”,则指广大员工在遵循企业总的经营规范的前提下,可以独立自主。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而不致于经常受到外来的种种无谓的干扰。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一种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条件,有助于促进广大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尽所能,才思泉涌,从而创造出尽可能优良的业绩,为企业整体的健康发展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

管理,作为决策支持系统,应怎样做才能同上述新的决策体制的要求相适应呢?我认为,上述新的决策体制对“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因为前者要求后者:

既眼睛向下——为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广大员工提供动态追踪式的瞬时信息沟通,为他们进行日常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又眼睛向上——为企业高阶层领导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这样上下结合,使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战略与战术互相贯通,就可收到最优的整体效果。

(三)管理会计将从“财务会计”的“二维结构”向“三维结构”转变,走上自己独立的道路

知识经济社会篇10

什么是知识经济?现有相关文献的阐述大同小异,多是引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下的定义。 

我个人的认识是:“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它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从而使经济的发展不再属于资源依赖型,而转化为知识依赖型(依赖于人的知识的发展程度)。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头脑中的知识却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因而知以经济作为知识依赖型的经济,自然就可保待长期持续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上述关于知识经济的界定中,广义理解的创造性知识怎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呢?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胄先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即涉及到“非人性化”(dehumanized)与“人性化”humanized)的问题,如果知识经济只涉及到非人性化的技术问题,那就只能称之为技术经济,而不是知识经济;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创造性知识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人的大脑的产物。但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人,而是作为“社会人”以至“文化人”而存在,总是生活在定的社会关系中。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人的大脑能个能独立自主、精神焕发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相应地产生创造性知识,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它首先同人们所处的大环境、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条件有着直接的联系。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它有个性(独出心裁)、富有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而要使真正具有上述特征的创造性思维得以自由驰骋,从加使异彩纷呈的创造性知识得以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又有赖于与此相适应的催人奋进的社会大环境的激发和孕育才有可能实现。这也正是至今仍有许多人总是带着极其美好和仰慕的心情,追思我国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和西欧14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这是中、西文化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都是真正的“思想大解放,科学、艺术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创造的时代,也是科学、艺术上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这两个中、西文化史上黄金时代所产生的订多出类拔萃的大师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闪耀的思想光辉,可以看作是他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反映,至今仍熠熠生辉,令人无限敬仰。 

关于创造性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辈出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我国晚清大学者龚自珍对此也有极为深切的感受。从他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九州生气情风雷,万马齐暗诚可哀。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可以看到,其中的前两句充分反映了他对封建社会末期的思想禁锢压抑了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无限惋惜和哀叹。而后两句则充分表达了”他强烈要求进行社会变革,为创造性人才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热切追求和无限向往,因而他的这一寓意极为深刻的诗篇,就是今天读来,也足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由于知识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同每个人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的,因而它就决不可能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问题,而应首先看作是社会文化问题。发展知识经济,使它真正为人民造福,首先要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格的独立和人的尊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技术为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为促进知识经济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提供无穷尽的精神和智慧的源泉。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同宏观与微观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一)从宏观上看 

首先要明确,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要形成和发展知识经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如果没有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以加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扑面而来的以创造性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将无法在我国生根、发芽和结果,从而使我国又将失去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即导致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无法融入世界性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而陷入步履维艰的困境。 

那么,知识经济为什么必然会同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水火不容呢? 

从社会文化观看,须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谈起。 

关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正如“毛泽东在其所著《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当时,根据毛泽东提出的‘一边倒’的国策,在经济上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国家所有制,所有企业除极少数属于集体所有外,都属于以国家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国家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进行‘大统一’的直接管理;在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企业没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经济体制上的‘大统一’,要求文化上的‘大统一’与之相适应。‘大统一’的文化,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出一元性、依附性和驯服性的显著特点。 

一元性是指强调‘社会本位论’,个人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不应有独具‘个性’的自我追求,个人的人格独立和正当利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要求每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否则,就会被诬为‘个人主义’严重而受到批判。 

依附性与一元性相联系,强调任何人不能游离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之外,其工作和生活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组织,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层层依附于上级的金字塔式的依附网络。 

驯服性是指强调个人对组织必须绝对服从,不容任何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任何‘越轨’之处。要求人们以做组织的‘驯服工具’为荣。 

这种‘大统一’的文化,一方面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社会成员中极少数先进英雄模范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相等同,严重脱离社会客观实际,势必导致‘假、大、空’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它对人的‘个性’的扼杀,也对社会成员主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起到严重的窒息作用。”由此而形成的知识界“万马齐暗”的局面,怎么有可能为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无限生机的精神动力与智慧源泉呢? 

市场经济体制则与此不同。它是建立在自由而普遍的商品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的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其基础是确认交换双方地位的平等,并不因金钱或权力、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又有利于调动人类可贵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即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第一》)和“止于至善”(《大学·孔经》)的精神,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表现为力求达到永无止境的更加完美境界的精神。经济生活中这种精神的发扬,有助于促进人的人本立场、主体意识和人性智慧的回归。从而可以为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文基础。 

从以上关于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宏观基础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所涉及到的首先是社会文化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对有关问题如果不从社会文化的大视野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就有可能使人们的认识陷入机械论或工具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二)从微观上看 

再从微观上看,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权力结构,实行真正民主的、人性化的管理,借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奠定微观基础,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本来西欧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The Renaissance)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所倡导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已经促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公民(citicens)至少从理论上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如可参与议员和总统的直接选举等等。可是,在企业内部,长期以来,所实行的仍然是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集权化管理,广大员工仍处于无权的状态,他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为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所控制。从而使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主人翁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智慧和创造力,因受到种种压制而无法充分发挥。 

如不彻底改变这种情况,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的落实自然无从谈起。 

本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企业内部兴起的“产业民主运动”(Industrial Democracy Movement)正是以彻底改变上述违反历史进步潮流的情况,作为其基本出发点。“‘产业民主运动’认为,企业内部传统的专制独裁式的管理等级制度所形成的管理权力结构,必须作重大的、带根本性的变革,使之与反映历史进步潮流的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相适应。即认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所提出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不仅要体现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同时也应体现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处于无权的状况必须根本改变,要在企业内部实行‘产业民主’,将原来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管理转变为横向(扁平式)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借以使员工和经理人员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样的参与权力,把人本主义、民主管理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的始终。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人性化的组织(Humanized Organization)。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出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生根、发芽、结果形成广泛的人文基础。 

三、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将对现行管理会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一)企业经营目标的多元化问题 

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会计,作为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的“决策支持系统”,其一切活动,也应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中心,力求能卓有成效地促进和服务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应怎样界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国内外各相关学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我认为,其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又同人们对人性(personality)怎样认识有着直接的联系。 

大家知道,美国学者 Abraham H. Maslow是研究行为科学的先驱者之一,他在本世纪4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5个等级,依次是:①生理的需要:是指衣、食、住等人的基本生活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的生活及其生命、财产能得到安全保障的需要。③友好与归属的需要:是指人进入组织后,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友好相处,成员对所在组织形成归属感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应受到尊重,在组织中形成自重、互敬的良好气氛,进而激发人们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自豪感的需要。⑤自我实现(Self-actuality)的需要:是指人对完成自己矢志献身的创造性事业,可从中得到最大自我满足的需要。这种自我实现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以上5个层次的需要,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 

我感到,对 A H.Maslow的理论.也可从另一角度来领会,据以把人依次分成三种类型,即经济人(Economic man)、社会人(Social man)和文化人(Cultural man)。意思是可粗略地认为:侧重于第1、2层次的人属于“经济人”;侧重于第3层次的人属于“社会人”;而侧重于第5层次的人属于“文化人”;而第4层次则介乎第3层次与第5层次之间,既同“社会人”有关,也同“文化人”有关。 

对人的类型作这样一种分类,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认为可以作为确定企业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作为由员工组合而成的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客观依据。 

具体地说,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期,本世纪初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家认为,企业的组成人员,都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活动的“经济人”。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也遵循“经济人”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对员工的激励也主要运用经济激励机制。 

当工业经济发展到较高级的阶段,行为科学家则认为,不能把企业的“组成人员看作是只寻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应把他们看作是具有感情、思想、需求。爱好和主动性、能动性的‘社会人’。因而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位,是一种社会的有机联合体。在这种社会有机联合体中,不存在像‘利润最大化’这样一个单一的可以普遍适用的经营目标。从长远的观点看,应把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看作是它的总体目标。……必须努力消除以‘利润最大化’为单一目标可能导致企业侧重短期行为的种种消极因素。除利润之外,还必须同时在科技开发、产品开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才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生活福利设施等各个方面同时下功夫,才有可能为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奠定牢固的基础。与此相联系,企业的员工作为‘社会人’,不是单纯‘经济人’,他们的个人目标也是多样化的,应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需要等各个方面,并不会以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作为其唯一目标。因而,对人们的激励因素也不能局限于经济因素,而应同时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各个方面。” 

当工业经济进一步向知识经济转变,企业的组成是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他们已经达到‘文化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企业作为由文化人组成的集体,它们的生产经营当然不会以工业经济后期“企业本位”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更不会以工业经济前期所采用的“单一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而会适应“文化人”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以服务于“社会本位”的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这种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从根本动力上看,必然是以非功利性因素作为主导。这是因为以“文化人”为主体组成的知识经济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根植于这种大环境的企业,自然会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恢宏的气度,力求应用它所拥有的巨大优势,不断为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新价值,借以为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如资源、环境、教育等众多问题,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尽时能大的贡献。 

总括地说,企业的经营目标,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到“企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样化”,到“社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元化”,反映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其中,财务会计能最直接有效地为实现较低层次的 

企业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服务,而管理会计则有更广的活动空间,即可为实现较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目标--“企业本位的多样化的经营目标”和“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服务。特别是能更有效地为较高层次的根植于知识经济社会的“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服务。 

(二)“决策支持系统”从为“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转变为同时为“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 

我们曾较早地撰文论述管理会计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首要职能是从事决策的研究工作。问题在于:我们原来在这一方面所作的论述,是以纵向的金字塔式的集权化管理模式为基点的。因而对“决策支持系统”如何进行决策研究,是把重点放在如何为企业最高领导人进行最终决策的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提供信息与智力支持。这种认识显然是很不全面的。因为它既不符合“产业民主运动”的要求,也同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总趋势不相适应。因为知识经济既然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生产要素,而知识又是深藏于广大员工大脑中的精神财富,是不可能依靠外力的强制(如通过上级的发号施令)把它挖掘出来的。唯一的办法,是形成一种新的有效的机制,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自身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动力,使他们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宝库都能转化为企业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企业管理原来的权力结构,即从纵向的集权化、控制性的管理转变为横向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以基层作为管理权力的基点,真正确立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知情权和参与权,即坚持员工本位的原则,使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权依据他们直接了解的情况,善于审时度势,适应情况的变化自行进行决策,形成“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系,并在其运作中形成一种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自行调节”、“自行控制”、“自行适应”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客观环境、条件变化的灵活反应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在集权化管理模式下凡事要层层请示汇报才能采取行动、势必贻误稍纵即逝的时机而造成损失的严重缺陷。 

在建立了“倒金字塔”决策体制以后,企业的高层领导应怎样实现其领导职能呢?我认为,宜实行较为超脱的、富有感情色彩的“鼓舞性领导方式”(Inspirational leadership)或称“支持性的领导方式”(Supporting leadership),进而收到“官闲民乐”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官闲”,并不是指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制”,企业的高层领导可以无所事事,而是指他们应尽量避免去直接干预其所属各层次、各单位广大员工所从事的日常具体事务,而应集中主要精力去研究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大问题,从宏观上对企业整体性的发展进行高屋建瓴式的谋划;而“民乐”,则指广大员工在遵循企业总的经营规范的前提下,可以独立自主。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而不致于经常受到外来的种种无谓的干扰。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一种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条件,有助于促进广大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尽所能,才思泉涌,从而创造出尽可能优良的业绩,为企业整体的健康发展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 

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应怎样做才能同上述新的决策体制的要求相适应呢?我认为,上述新的决策体制对“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因为前者要求后者: 

既眼睛向下——为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广大员工提供动态追踪式的瞬时信息沟通网络,为他们进行日常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又眼睛向上——为企业高阶层领导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这样上下结合,使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战略与战术互相贯通,就可收到最优的整体效果。 

知识经济社会篇11

2行为形式的社会资本增进

结构的形式、关系的形式和认知的形式之外,笔者提出社会资本的行为形式,原因在于组织领导力的发挥不仅依赖于组织是否形成共同语言和意义,还取决于是否具备有效的集体行动能力以履行领导职责。形成和发展团队或组织的集体行动能力,可以使社会资本得以增强。Palus等学者提出团队或组织应该具备一种“导航(navigate)”能力,所指就是一种集体行动的能力。根据他们的界定,导航能力是团队或组织通过不确定和变化状态中的实践进行学习的有效方式;一方面,指出图景中可能发生的事需要想象,另一方面,在受到各种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工作需要创造力和严格的试验;导航就是在这幅共同图景中灵活地但明智地旅行,思考如何采取下一步骤,如何朝着想要的方向前进。Palus认为,理想的航程不是由某个领导者设计的,而是由整个集体检验前进方向形成的;他们可以应用各种导航技能:实验、即兴发挥、塑造典型、发明实用工具、制图、修改图纸以及利用常识。导航能力既需要分析能力又需要综合能力,且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张力:一方面,导航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因此需要分析,即把整体缩减为部分、浓缩成符号和准则,但另一方面,导航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因此也是主观的、直观的,这就需要综合,即能够看到并且制造各种相互联系、情境及更大的整体。他们还介绍了几种能够有机整合分析与综合,培养团队导航能力的方法:创造性解决问题、尝试性学习和行动学习。这些培养团队导航能力的方法均可被视为社会资本的行为形式。

3情境层次的组织资本增进

组织中的社会网络不是任意形成的,而是有一些力量促使它们形成的。这些力量就是团队或组织中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信念系统和工作系统,它们通常体现在组织文化和各种组织设计,如组织战略、组织结构与流程、组织的各种政策和制度安排当中。变革组织文化,改善组织结构、组织流程,调整组织政策和制度都将增进蕴含在这些组织情境因素中的组织资本,从而进一步促进团队或组织领导力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工作系统的运行受到组织文化和各种组织设计影响,而信念系统源自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观,是一种比工作系统更深层次的组织方式,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信念系统常常会影响工作系统的运行,但组织战略、组织结构与流程、组织制度安排一旦确立,又会制约组织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这些组织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组织资本的变动。

3.1优化组织情景因素

Hughes认为,应该将领导力注入到组织中,而不是个人身上,应该把领导力看成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组织能够从人们身上提取出来的东西。他强调组织文化和组织系统是被有意识地设计出来支持和辅助领导任务完成的。他认为这种视角能促使人们去思考组织文化和系统怎样建设性地支持领导任务的完成。Alimo-Metcalfe等人在2000年对一些英国公司的领导力发展进行调查后指出,如果能考虑到组织战略和情境,恰当地设计和执行领导力发展项目,那么将会使组织领导力发展达到最佳效果。Berke等对设在美国的东芝金融服务公司(ToyotaFi-nancialServices)进行案例研究,指出TFS的领导力发展项目致力于培育、理解和创造观念转变,该项目设计和实施的特征体现在三个要素上:战略(组织走向哪里)、文化(组织珍视的是什么,针对它是如何行动的)和准备状态(拥抱和领导变化的意愿)。Barriere等人对一家纽约地区医院进行研究,发现这家医院的领导力发展是不完整的,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实施几个支持性人力资源项目,包括建立更正式的绩效评估流程、修改甄选程序(特别是那些为管理职位进行的甄选)、把人际绩效和技术绩效都与报酬挂钩,目的是使这些机制与期望领导行为匹配,并强化这些行为,例如,使绩效评估流程成为一种工具,支持更低级别的人员采取领导行为。以上事例均体现出通过优化组织情景因素发展组织领导力的路径选择。

3.2改善工作系统和信念系统

组织的工作系统和信念系统的转变最终将推动领导力的发展。来自RDU研发部门的案例例证了这个观点。RDU研发部涉及五种工作系统:生产、控制、报酬、教育和沟通。生产系统反映了这个组织主要的工作———药品研发,该系统规定了工作任务以及与组织其他领域进行整合的机会,所以它能够影响成员之间的相对联系。如果这个系统的设计让研发部门的科学家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参与解决满足不同利益需要的两难问题,那就可以增强RDU工作系统内的联系。控制系统关系到组织内影响和权力发挥作用的方式,该系统决定要测量或评价的内容,从而(有时是无心的)决定什么是有意义的。如果该团队能从最初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进行排序,转向采取一种集体视角,那么他们就会把以主管人员权力和影响为特征的控制系统转变为以(共同)观念的影响力量为特征。这种对共同观念的强调,有助于团队更强烈地把工作与个人身份认同联系起来。得到增强的身份认同可以创造出更深刻的联系。报酬系统传递着与组织规范和价值观相关的信息。RDU的一种惯例是奖励领导者在棘手情况下做出决策,但不一定是集体决策。为了让他人参与决策而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不被认可的。这就使现任主管忽略了让其他人参与决策工作的可能性。教育系统反映了谁能够获得发展的机会以及这些机会是什么样的。如果该团队以集体的形式来面对挑战,那么获得的机会就不是针对个人的正式教育机会,而是工作中内含的机会。与参加正式培训项目收集信息相比,科学家在从事具体工作时受到的如何面对复杂挑战的教育更有意义。沟通系统反映了领导过程中个人获得信息的数量和类型。该团队探索出一种内置于团队成员社会网络的沟通系统,外部教练鼓励他们根据某些正式惯例来核查该组织共享(或不共享)信息的方式。信念系统比工作系统更深地嵌入组织当中,更难以改变。要改变RDU的科学家对科学知识所持有的价值观是很难的,但组织可以帮助科学家更深刻地理解这些价值观怎样促进或阻碍了组织解决利益相关的两难问题。对于既重视股东经济利益又重视突破性科学研究价值的RDU来说,有效地协调股东所期望的短期回报与科学研究所需要的长期投入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靠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发挥作用。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调整后的新价值观帮助RDU做到了这一点。

3.3形成分担式领导与实现质变学习

知识经济社会篇12

马克思和思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铁器和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生产工具的最伟大革命,曾造成了生产关系的革命。铁器的发明造就了农业经济和农业社会的兴起,使人类从采摘和狩猎进入真正的经济生产时代。蒸汽机的发明造就了 工业 经济和工业社会的兴起,使人类从手工劳动时代进人机器大工业时代,并使人类开始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电力的运用加快了这一步伐,人类逐渐步入自动化时代。随着 计算 机发明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人类又迎来了新的生产工具革命。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越来越便利了,知识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了。知识创新不断加快,知识对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大,知识创新最终将从工业和农业中独立出来成为知识产业,并对社会生产起主导作用。以知识生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造成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革,也必然要引起全部社会关系的变革,人类从而将步人知识社会。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来临意味着人类进一步摆脱体力劳动,逐步步人脑力劳动时代。

一、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知识经济来临的必然性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曾指出,机器的改进“由于竞争而变成每个厂主必须遵守的强制性法令”。究其原因,机器的改进和生产工具的革命化为资产阶级带来高额垄断利润,而利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目的。为此,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甚至只把技术进步带来的垄断定性为“资本主义”,他说:“对我来说,在经济领域内,高层次运营的特点就是从一种垄断转向另一种垄断的本领。……你失去了一种垄断?没关系,再掌握另一种垄断便是了!……资本主义的方便之处和它的优越性便是选择的可能性。经济学家熊彼特则把资本主义描述成一个由技术革新驱动的“创造性的破坏过程”。他认为,新产品的发明、现有产品生产技术的改进,必然意味着现有产品和现存工艺技术的贬值;但是那些因此而遭受的财产损失其实变成配置到更有效地利用它们的人手中的资源。总之,正是由于工业生产追逐高额利润的需要,人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追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千方百计争夺生产工具的技术优势;而那些技术落后的 企业 将在市场竞争中破产、被吞并,成为“更有效的利用它们的人手中的资源”。当前,资本主义跨国公司进行的r&d(研究与发展)估计占全球r&d总量的75%—80 % 。事实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工业生产中的竞争越来越剧烈,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在内的一切企业,都必须特别重视机器的改进。

不仅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快技术革新,个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同样必须把知识的积累放在第一位。以我国这个新近的市场经济国家为例来说。改革开放前是 政治 成份决定一个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改革开放初期则一度出现了“脑体倒挂”的现象,但今天,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己经和个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基本成正相关联。据

其次,人们的生活改善也将主要不是对更多产品的占有,而是产品的“技术的升级”,这为人摆脱资本主义条件下“物的依赖”走向自由 发展 提供了条件。人的生理需求总是有限度的,当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使温饱得到解决以后,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更多的食品,而是要需要更多的关于饮食的知识,了解如何才会使食物更加 科学 地满足人体机能的需要,如何让人们更健康、更长寿。也许还是 计算 机软件最能说明问题。我们知道,我们并不需要两个或更多w indows98操作系统,我们只需一个windows xp。复制一个w indows98的价格很低廉,甚至不要钱就能办到,但是,它对我们没有任何更多的使用价值。w indows xp却要比windows98方便得多、先进得多。人类生产不了足够的书籍、收音机、电视机、电脑这些物质产品的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都将要成为 历史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像更新我们的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让我们的书籍内容更好,让我们的音响设备、冰箱、空调、住房、汽车、机器人使用起来更方便、更安全。显然,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首要的是人的自主发展,人的知识利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再次,人们精神上的幸福感受、社会地位感受也将主要不是获得更多的钱财和权势,而是“知识充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系统 哲学 家e·拉兹洛在他的《决定命运的选择》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规定世界上权力与财富性质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权力不再以诸如某个办公室或某个组织的权威之类的传统标准为基础,财富的涵义正在从诸如黄金、货币和土地等有形的东西转移开去。一个比黄金、货币和土地更灵活的无形的财富和权力基础正在形成。这个新基础以思想、技术和通讯占优势为标志,一句话,以信息为标志。”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则将他的新著取名为《力量的转移》。到那时候,“知识就是力量”,而且是比金钱和权力更强大的力量。因为,更多、更先进的知识意味着掌握了更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必需的资源和手段。人们要实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要生活地更好,需要的是更多的知识—掌握了知识也就掌握了财富。奴隶主和封建主可以强制奴隶和农民劳动,资本家可以靠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强劳动强度赚取更多的钱财。但是,知识利用和创新能力却紧紧依附于人本身,依赖于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强力和金钱本身并不足以搜取它。没有独裁者能强迫人民发明最先进的武器,没有资本家能迫使员工发明最先进的新技术。可以想象,资本和权力不再成为奴役人们的力量是可能的。人们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将是决定人的生活状况的根本因素。

总之,生产力的发展将使人类摆脱有形产品的匾乏,甚至普遍出现”生产过剩”,“无形产品”—知识创新,将成为人类生产的主要内容,这就是知识 经济 与农业经济和 工业 经济的本质区别。同时,因为知识生产的本质是发挥人的创造力,所以,与农业经济以土地为本、工业经济以资本为本不同,知识经济以人为本,以人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为本。以人为本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点,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三、社会关系的变革与知识社会的曙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历史唯物主义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依据,因为它将导致全部社会关系的变革。知识经济的来临预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进人知识社会。

1996年d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报告中,把“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看来,知识和信息是知识经济的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和消费对象。那么,可否说信息产业就是代替工业经济、改变生产关系的知识经济呢?不能。马克思指出,“机器正像拖犁的牛一样,并不是一个经济范畴。机器只是一种生产力。以应用机器为基础的 现代 工厂才是生产上的社会关系,才是经济范畴。”同样,计算机和互联网也像机器和牛一样,也只是一种生产力,并不是一个经济范畴。只有以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知识运用和创新才是生产上的社会关系,才是经济范畴。认为“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崛起使世界经济开始进人一个不同于工业社会的新时代”,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本身不会成为改变社会性质的新的社会生产方式,信息技术(it)产业仍然是物质生产,仍然是工业经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