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合集12篇

时间:2023-09-21 10:19:22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篇1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本质要求,就是要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践行执法为民宗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群众利益冲突,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公平正义诉求,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十一五”期间,广东检察机关共批捕黑恶势力犯罪、多发财犯罪等刑事案件363469件557919人,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共查处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征地拆迁等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案件8702件9609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

“十二五”期间,全省检察机关要始终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根本利益作为强化法律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的群众工作,切实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底、把为民执法落实到位。一是贯彻检察工作的群众标准。以监督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作为民生检察工作的重点突破口,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监督的满意度和检察机关的公信力。二是规范民意诉求的实现机制。全面开通12309举报电话和民生检察热线,建立和公开网络邮箱和检察“微博”,健全来信来访、下访巡访制度,建立健全人民群众诉求专人处理、限时办结、跟踪反馈、绩效评估制度。三是提高为民执法的能力素质。通过岗位练兵、集中培训、案例教学、下基层挂职锻炼特别是定期下基层、进社区等方式,确保做群众工作下得去、坐得住、谈得来、有成效。

服务和保障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幸福广东建设,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扩大国民经济总量,健全利益公平分配机制,促进改革发展成果转变为人民群众看得见、享受得到的实惠,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检察机关相继出台帮助企业解困和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保障“珠三角”规划纲要实施、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指导意见,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创造宽松环境的关系,切实做到支持改革者,宽容失误者,保护无辜者,打击犯罪者,对破解经济发展障碍、加快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十二五”期间,全省检察机关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变革,服务保障好“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制定并贯彻好《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关于促进和保障幸福广东建设的指导意见》,切实提高保中心、促发展、谋福祉水平。一是打击扰乱市场、破坏竞争犯罪,巩固公平市场秩序。严厉查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犯市场主体知识产权、妨害市场主体自主经营尤其是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实施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自主经营,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扫清妨碍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二是严惩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营造廉洁政务环境。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风险评估、预警和查惩机制,营造廉洁、高效、阳光的政务环境。三是整治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现象,夯实科学发展基础。依法追究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严厉打击环境监管过程中的怠于履行职责、造成严重污染事故的渎职犯罪,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基础。

加强和改进诉讼监督工作,维护司法公平正义,优化社会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就是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通过加大诉讼监督力度,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确保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转变成人民群众看得见的公平正义,不断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检察机关在完善诉讼监督机制、强化诉讼监督力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协助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与广东省委政法委联合《关于建立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衔接机制的意见》等,整合了监督资源,形成了监督合力,优化了监督环境。

“十二五”期间,全省检察机关要在建立健全诉讼监督机制上下功夫,在强化诉讼监督实效上求突破,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着力整治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现象并使之得到根本改观。一是突出诉讼监督重点。着力监督纠正刑事立案中的有案不立和违法立案,侦查活动中的久侦不结和刑讯逼供,审判活动中的和枉法裁判,刑罚执行中的体罚虐待和违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行政执法活动中有案不移和以罚代刑等问题。二是整合诉讼监督方式。综合运用调查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建议更换办案人、提出抗诉等诉讼监督方式和手段,严肃查处少数司法工作人员、、枉法裁判、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多管齐下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三是规范诉讼监督程序。围绕诉讼监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细化监督条件,优化监督程序,健全司法机关沟通协调和联席会商机制,增强诉讼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继承和发扬敢为人先精神,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强化社会和谐稳定的机制保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方法,就是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规律,不断更新社会管理观念,创新服务群众方式方法,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矛盾纠纷预警、评估和化解工作新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篇2

检察机关控申部门主要受理公民的控告、举报,案件当事人刑事、民事申诉、刑事赔偿要求。控告涉及的内容较广泛,其主要包括控告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民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及其他刑事犯罪以及控告一般违法、检察干警违法。举报主要包括举报贪污,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利的犯罪。申诉是指案件当事人对检察机关的处理决定和对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和裁定、民事判决和裁定不服的申诉。检察机关在受理属于本院管辖的控告、举报和申诉时,对于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举报、报案、控告,检察机关的控申部门也应当接受。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是检察机关对外宣传的窗口,是与广大群众联系的纽带,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希望所在,同时也是检察机关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获取腐败线索的重要途径。因此,接待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和政府及检察机关的形象,能否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检察机关工作与政府部门的工作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作为政府部门,面对所有部门和社会的问题,而检察机关则主要针对犯罪,因此只有更新理念,使每一个控申科干警都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每位同志的工作使命感,在干警中形成“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的共识,为检察机关工作提升奠定思想基础,明确目标和思路。

二、如何在现有的法律规定下开展好检察机关的工作机制

检察工作与民生司法问题密切相关,群众上访反映的司法问题都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能不能做好工作,关系到能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问题,关系到密切党和人民血肉联系这一核心问题。形成案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对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不满造成的,这其中虽包括当事人对执法行为的不理解和误解,但确实包括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不公、违法行政、枉法裁判的现象,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感受到,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解决好利益分配、利益调整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就要高度重视工作,强化责任,提高效率,落实问题。一方面,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建立、完善工作机制,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最大限度的避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逐步减少社会矛盾,减少群众上访,立足本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畅通诉访,建立矛盾调处化解机制

矛盾纠纷宜疏不宜堵,加强控申工作,认真接待申诉和,为群众提供一个交流感受,诉说委屈,发泄情绪,提出建议的司法诉求途径。妥善处理好案件。同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院领导再次强调在处理上访问题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一定要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我院对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皆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处理,并且要求对上访案件实行一案一方案,定时定人,领导包案、专题研究等方式,妥善予以解决,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2、在接待方式上,为方便群众上访,我院曾公开向社会推出“检察长首问约见制”,受到群众的好评和肯定,今后,我院仍将继续执行该制度,力求满足上访群众的需要。同时提出“贴近群众,耐心倾听,文明接待,热情服务”的工作要求,杜绝出现“冷、硬、横、推”等简单、粗暴的接待方式。3、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目前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防止出现冤、假、错案,我院制定多项内部监督机制,相互制约,同时纪检部门还专门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执法的公正性。

检察机关的工作应从疏通渠道开始,工作的“窗口”建设固然重要,但检察机关工作不应仅停留在“窗口”的点和面上,而是要结合检察机关的分布情况,主动收集信息,对老上访户、有可能酝酿成的集体上访不是压制,而是主动访上门,尽力把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的发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篇3

在社会管理中,承认各个利益阶层个性化、多元化的利益,通过社会组织,建立政府与各利益阶层的交流机制,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必然选择,也是在为建设和谐社会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是要真正形成国家与社会分工负责、共同管理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调的社会管理力量,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社会是一个自治体系,社会管理是以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协调和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活动,其前提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核心是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是公民社会的基础,是连结各个社会单元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基本方式,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作用发挥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特征。只有建立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因此,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工程就是要进行社会组织的创新。

二、社会组织在稳定社会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第一,社会组织的平台,有助于构建民主的表达机制。理想的公民政治参与以及理想的公民社会管理参与,是公民有组织的参与,而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是很重要的,不仅能实现公民的有序参与,代表一定的利益群体表达和集中他们的利益,而且,能够减少或者防止分散的利益表达或者政治活动引发的政治风险或者冲突。

第二,各种社会组织既是各种利益的主体,也是协调各主体冲突的渠道和手段。个体的社会成员出于不同的利益需求,被组织在不同的社会组织之中,不同的社会组织有不同的群体利益,政府可以通过各种社会组织传递政府的各种信息和主张,通过沟通、对话、谈判、协商、妥协、让步、合作,沟通政府与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平衡关系,使其有条不紊地进入政治系统,从而减少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成本。

三、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第一,观念创新,大力提倡并为建立和发展多元化社会组织创造条件,培育社会组织建立与发展的环境。要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加快社会组织投资主体和服务内容的多元化以及社会组织工作的专业化进程,尤其要大力发展、发挥其稳定社会的作用,积极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形成“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格局。

第二,正确认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性质,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良性的互动关系。从现代社会管理发展的趋势看,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二者是合作关系,在管理内容和方式上,政府要扮演引导者、培育者、合作者的角色,由此调整社会组织(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政策,在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同时,建立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积极引导和适当监督。广东省已将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其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第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及相关管理制度,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虽然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政部出台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但是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定位尚不符合社会组织的特性和发展规律,应尽快促成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完善,使之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形势的需要,使之走上自治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四,加强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社会组织自身实力,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应有意识地建立社会组织的公信度,包括政府信任和社会公众信任两个方面,即政府在培育社会组织成长的同时,还要促进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其能力,扩大服务面,提高服务质量。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篇4

从根本上来说,面对复杂多变的中国社会,首先必须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各种力量良性互动,才可能构建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稳定社会形态。

应对社会格局的新变化

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科学执政能力

在今天的中国,从经济体制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国有企业的改革进一步推进,国企一统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股份制、混合(合作)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多种多样的企业形式和所有制形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正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

从社会结构上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管理模式正在融解,“单位”的人正在变化为社会的人,单一的人正在变为多面的人。身份之间、地区之间、职业之间、阶层之间甚至所有制之间的社会流动空前加快,社会声望和收入水平变化无定,社会控制也从“统”向“分”的趋势转变。传统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概念,正在发生剧烈分化。新的职业、身份、声望、阶层还在不断产生和变化,尚未尘埃落定。

从文化形态上看,中国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时代。不仅国内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得到更大程度的张扬,而且西方文化也迎面扑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越来越加入世界共生圈。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道德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文化消费上也拥有更为宽泛和自由的选择。

应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党的先进性不仅要表现在高屋建瓴的理论构思上,更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中,提高党的科学执政能力。面对一个深刻变动的社会,党要集中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社会主体多元化,党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二是利益来源多样化,党如何协调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利益;三是社会关系复杂化,党如何保持和加强有效的社会管理;四是如何推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真正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教育化为先进性实践;五是构建以执政党为政治主导的、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党是全社会的领导核心。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科学执政能力,才能确保党的权威性,才能使中国社会实现长治久安和不断进步。

提升政府的公信度

促进社会力量良性互动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我们党重新开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引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深入。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二十六年的历程,是一个不断从“统”到“分”,从“管死”到“放活”的过程。中央向地方分权,政府向社会分权,群体向个体分权,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和进步。这一过程仍旧在博弈和互动中继续。在社会学意义上说,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人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换过程中,地方、基层、民间、社群和个人的利益要求和分化都越来越显性化。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以出身、身份、职业为特征的阶层划分比较明显,而目前的社会阶层却表现出“分而未划”的多元化趋势,社会关系前所未有地复杂化:

一是职业分化加快,旧的职业分解,传统职业衰落,新的职业方兴未艾。二是身份模糊化,传统的身份发生破裂和重组,其中以农民的身份变化最大,最穷最富的人都是农民,出现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三是收入与财产来源多样化,干部和职工从单一的工资收入到多元收入,农民的收入结构也越来越远离单一的农牧业;劳动力、资本、生产资料、智力等因素参与分配。四是新阶层的出现,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所有制经济都得到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若干新的社会阶层。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五是贫富差距拉大,我国的基尼系数在1990年为0.343,1995年为0.389,2000年为0.417,2004年甚至达到0.458。六是社会更为开放,流动性增强。七是权力格局发生变化,社会权力和权威分配也呈多元化趋势,文化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力增强。

总体上说,中国社会正处于群体本位向个人本位,单位人向社会人,身份人向多面人的转化。从中国阶层的分化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社会呈现出发展活力同时,也潜伏很多社会问题。

面对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无论从国际的发展经验来看,还是从中国的改革实践来看,政府的管理体制必然从“无限责任”改变为“有限责任”。目前中国的各级政府事实上也正从“全能型”变为“有限型”,但在许多事情上存在着“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状态。政府即使有心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许多应当由社会负责的事情,在没有相应的社会组织承办的情况下,政府也必须承担起来,造成政府管理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一方面是政府有心无力,本应政府负责的社会公共事务,反而无力顾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腿长一个腿短”;另一方面凡是有利可图的事情,政府、社会和个人争着一起上,无利可图则无人管理,一旦发生不良的后果,只能由政府负责收摊子。所谓的“缺位”、“越位”甚至“乱位”的现象,不仅使得政府管理成本、社会交易成本在不断加大,而且必然带来相当程度上的社会混乱。

即使在社会事务管理上,在利益分化和社会多元的状态下,政府既无必要也无可能管得太多太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还政于民”,鼓励和支持能够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具备各种良的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引导社区公民自治自助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政府只关注于运用制度化手段,对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进行协调、整合。

一个超脱的政府,才可能是公正公平的政府,才会拥有最大的公信力,也才可能有效整合社会关系,促使各种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从而形成政府和社会紧密配合的管理体制。正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激发社会财富创造力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给我们带来日益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也面临着相当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主要是进步中的矛盾,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只有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才能在发展和进步中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的物质财富越丰富,社会关系越容易调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越有坚实的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特别是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要防止将“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理解为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亲自办经济,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裁判员与运动员争夺进球;防止在业绩评判上形成“GDP”是硬道理,官出数据,数据出官。更重要的是防止造成“目标置换”现象,即为某一目标设置的社会子系统,逐渐演变成只为本子系统利益而运作,反而妨碍了社会整体系统的运转和效率。少数官员假公济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往往是权力参与市场交换的结果。这不仅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造成社会的失范和失信。

现代政府的功能定位,应当是以制度公正追求社会公平的社会整体管理体系,主要着力于公益性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和建设,政府必须逐渐和具体的经济事务脱钩。甚至可以说,政府离具体的经济利益越远,政府的公信力越强,社会的公平程度越高。政府的基本职责,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秩序和公平,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基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需要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法律与制度条件,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激发各种所有制、各个社会阶层的创业热情,“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并通过正常的社会流动,不断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稳定社会结构。

正视转型期社会矛盾

构建社会安全网

有效整合社会关系,促进各种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需要我们正视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和问题,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

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经济与社会的活力。但同时也凸显了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的“五个统筹”的重要性。当前群众对行业垄断、城乡差别、干部特权、收入差距拉大等现象十分不满。建设和谐社会,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制,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又要通过必要的调节,在二次分配中维护社会公平;既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各个地方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财政、信贷、就业、扶贫开发、法律援助等手段,逐步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篇5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树立新型的稳定观

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和谐是稳定的更高境界,一个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社会,很难有真正的“和谐”与“稳定”;只有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稳定,才是水融的稳定。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只是社会矛盾与冲突减少的社会,更是健康发展的社会。因此,抓维护稳定工作,不能简单地就稳定谈稳定,必须把稳定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更大更高的目标中去研究和部署,树立“和谐”背景下的新型稳定观。

新型稳定观是动态的稳定观。我们所要的“和谐”是创造中的和谐、发展中的和谐,是社会改革、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和谐。这种动态性的社会特征,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动态的稳定观念,以动态的眼光、动态的理念、动态的环境来看稳定,用动态的思路、动态的手段、动态的平衡来实现和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

新型稳定观是综合的稳定观。社会稳定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稳定、人心安定等,这些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政治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核心;经济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秩序稳定是政治、经济稳定的必要条件;人心安定是社会稳定的综合反映。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来思考维护稳定工作,要求我们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必须总揽全局,充分认识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稳定和人心安定的内在联系,善于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稳定问题。

新型稳定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稳定观。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动力。真正实现有机的、良性的、持续的、健康的社会稳定,最终要靠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不断协调关系、凝聚人心,创造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以新型稳定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调解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矛盾集中显现。二是发生的原因具有综合性、多元性、复杂性,利益原因、现实原因、政策原因、法律原因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同时,在工作中也出现了立法滞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法治意识之间的矛盾,法律与政策之间的矛盾,一定区域涉及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纠纷,单靠行政的或法律的手段刚性解决,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甚至酿成大的事端。必须转变单一化的纠纷解决思路,努力构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调解、和解、协调新机制。当前,应着力构建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为重点的社会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建立基层社会矛盾调解中心,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形成全社会参与、多手段并用的“大调解”格局。

开展平安创建,维护社会安定。要以中央部署的平安建设活动为载体,认真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综合治理方针,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大防控”格局,全面提升打击、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促进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篇6

人的生存离不开粮食,“手中有粮心里不慌”。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全党务必居安思危,切实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同时还强调: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因此,发展农业,保粮食安全生产是全党全民的头等大事。

1.要思想认识到位。各级党政组织要深化学习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要坚定不移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

2.要工作谋划到位。要在“十二五”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工作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创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新思路。

3.要保障举措到位。要研究制定保供给惠民生的具体措施,要在发展现代农业、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实招、有保障。

二、农业是发展之基

当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推进步伐加快,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之间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发展对农业支撑作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总理在201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同时还指出: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绝不可忽视农业现代化。尽管这些年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但生产能力仍不稳固,供求关系仍然偏紧,农业稍有闪失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毫不动摇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持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将来农业经营形式会多样化,但家庭经营任何时候都是最基本的形式。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事关农业长远发展,要作为一项基础性重大工程来抓。因此,强化农业的国民经济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尤为重要。要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应注重研究保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发挥农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支撑作用。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为农业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创造条件,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农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拓展农业开发渠道,推进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的浓厚氛围。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篇7

要切实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做好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就必须首先深入研究和分析当前农村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1.农村社会管理中的矛盾

农民收入偏低,贫富差距拉大与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之间的矛盾。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全体农民的共同富裕。而实践中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以后,由于农民群体中各自的素质能力差异,也就必然出现生产经营的差异及其所带来的贫富差距,另一方面,“三农”问题的出现,又使得农业、农村、农民成为当今中国最为突出的问题,因此,无论是总体上的“三农”问题,还是具体上的农村贫富差距拉大问题,都与实现农村共同富裕形成了明显的矛盾。

社会问题增多、干部压力增大与领导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农村中诸如农民看病难、就学难、养老难;收入差距拉大、成果分配不公、干群关系紧张;封建迷信抬头、黑恶势力猖獗、社会治安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处理,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和管理力量,但由于许多农村把为农减负偏面地理解为减负就是要减少干部职数,而实际上需要处理的事情没有减下来,却把处理事情的干部减下去,就必然形成社会问题增多、干部压力增大与领导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而目前我国农村绝大部分村组干部普遍存在着年龄老化、素质偏低的问题,这就加剧了与农村社会管理要求之间的矛盾。

2.农村社会管理中的问题

一些地方的党组织在弱化。譬如:有的村党组织出现了家族化现象,村党支部成为宗族或利益集团控制村庄的工具;有的村党组织涣散,战斗力、凝聚力不强,村党支部要开一个支部大会都很困难,开一个村群众大会就根本开不起来,其号召力甚至还不如当地的宗教组织。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完善。帮派斗争、家族斗争、黑恶势力渗透其中等一些不正常现象,一方面村委会在开展正常工作,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时候要受他们左右;另一方面,村委会选举成为利益争夺的角逐场,导致村民自治在一些地方并没有起到真正自治的作用,出现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止步不前的局面。

公共权力缺乏有力监督。 一些村干部之所以能够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为家庭、为亲朋好友,谋取私利和小集团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关键在于公共权力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督,农民群众应有的管理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不到行使。

农民利益诉求表达不畅通。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村庄内的信息是相对公开的,对于村务和自身利益,很多情况下,村民缺少的是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正是由于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才出现了一些农民在一忍再忍,实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越级上访、甚至进京“告御状”的问题,给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压力。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管理中行政命令的彩色依然很浓,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足。主要是乡镇政府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还往往习惯用计划经济的手段,部署任务、安排工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化解矛盾、调处纠纷,不能很好的在领导方法上创新,公共服务上创优,为民办事上创先。

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思路

社会管理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必须寻求科学的对策与措施。

1.深入调查研究,把握现实情况

社会问题十分复杂,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弄清产生社会问题的原因,社会管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当前,农村社会管理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从群众的角度来看。在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涉法涉诉、劳动社保、环境保护、水利资源等方面,群众的期望值往往远远高于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部分群众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从而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从干部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部分农村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方法欠缺,不会做群众工作。这就导致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缺乏代表性和凝聚力,公信力下降。干部在群众工作中不能发挥先锋作用,组织在处理社会问题的关键时候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从制度的角度来看。虽然农村基层党政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建立了民主决策监督、联系群众民意沟通、群众诉求反映,以及乡务、村务公开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但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还不够,干部执行的力度还不够,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还不够,尤其是缺乏对社会管理干部的激励考核机制和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等工作机制,导致社会管理工作和群众工作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社会管理工作推进的整体合力不强。

2.转变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社会管理工作既是一项崇高的政治使命,又是一门博大精深的领导艺术,必须开拓创新,不断探索与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相契合的有效途径,以增强社会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即领导艺术上,实现由行政命令向教育引导转变,更加注重用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管理方式上,实现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服务型、阳光型政府建设;工作重心上,实现由群众上访向干部下访转变,更加注重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工作方法上,实现由“堵”向“疏”转变,更加注重用合理引导和科学分析的方法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工作力量上,实现由少数部门负责向齐抓共管转变,更加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全员、全方位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格局。

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一是通畅沟通对话渠道,完善领导接访、干部下访、网络对话、基层夜话等制度,保障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二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完善群众合理诉求反映、矛盾预防调处等长效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三是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参政、智囊组织、民主决策等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利。

加强社会管理队伍。一是选好群众工作领袖,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农村各级领导岗位。二是配强社管工作干部,让那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并具有相当说服和协调能力的干部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大有作为。三是提升社管工作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专业培训、多岗锻炼,学习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增强社会管理合力。一是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把问题化解在本地区本部门、解决在基层,不能将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推向社会。二是坚持党政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处理问题等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三是切实加强领导,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格局,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责任、通力协作,形成社会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

3.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实际效果

联系实际,强化教育。第一,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给农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第二,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办实事、作好事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听民声,察民情,交民友,连民心,聚民智,惜民力,排民忧,解民难”,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第三,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做到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给老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第四,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打黑除恶,伸张正义,使老百姓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让老百姓有一个安定和谐的治安环境,安心生产、安全生活、安定发展。第五,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乡、村干部开展增强群众观念、政策法制观念和勤政廉政观念的教育,使广大基层干部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发挥广大农村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篇8

AbstractSince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question, has been relates the common people vital interest the question, the party 17 is big, a series of take improves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to construct the positive advancement as the key society, implements the more positive employment policy, promotes the employment to grow omni-directionally; Expands the indemnificatory housing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ion dynamics; Expands the doordinated and balanced program of development, improves the education quality, realizes the education to be fair; Construction human resources powerful nation; The deepening health organizational reform, lets the populace sickness have a medicine; All these have built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employment housing education medical service harmonious society

民生问题,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影响一个地方的改革发展,而且影响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党的十七大以来,一系列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推进实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历尽曲折的2008,并没有使中国政府放弃改善民生的政策,而是进一步加大: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逐步提高标准;较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及时果断,调整宏观政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成为2009年的主线。4万亿元投资“保增长”,1500万岗位“保就业”,社保大法“解后顾之忧”。被称为三大“兜底民生”的计划,使中国的老百姓,有信心、有底气,更安心、更开心。

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长三角、珠三角将近7万家企业倒闭,900万农民工因失业提前返乡;2009年即将毕业的600多万大学生再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人员,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另一股就业大军是城镇失业人员和适龄就业青年。能不能有效地促进就业,成为各级政府保障民生的最大考题。目前,针对高校毕业生、困难就业人员和农民工这三大就业群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宏观政策,各级政府纷纷响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已经启动了相应的就业服务,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一)就业最重要的是有业可就,经济发展才是就业之源

经济增长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岗位100万个。最近几年GDP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每年新增就业1000万人左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遗余力,在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中还要“保8”的真正原因。中央把保增长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增长就是保就业。同时,保就业又是保增长的基础,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障碍主要是最终消费需求不足,只有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人们有工作有收入,方可真正扩大消费需求,使增长建立在有效需求基础之上。

(二)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

中央出台4万亿投资,首重民生工程。随着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灾后重建等一系列建设工程的落实,大批农民工和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就有了就业岗位。

(三)就业还需要增强就业能力

对返乡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十分重要。经济工作会议后,国务院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农民工工作,提出广开就业门路、加强就业能力培训、扶持返乡就业、确保农民工工资、做好社会保障、落实土地承包权益等措施。培训本身就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范畴,就业培训要特别注意培养发展我国服务业需要的人才,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吸纳较多人就业,而且需要的投资少,见效快,我国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四)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但他们规模小,实力单薄,没有政府的支持禁不住金融危机的冲击。所以促进就业最直接的手段莫过于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从去年9月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信贷和税收等方面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9月初,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明确各银行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在年初规模的基础上增加10%,新增贷款必须主要用于中小企业、三农和灾后重建等领域;11月起,全面放开贷款规划限制,加大银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这一系列利好政策对稳定和增强中小企业的活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从资金、培训、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个人创业

①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允许创业者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并允许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适当放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②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将在注册登记3年内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②全面落实鼓励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解决创业融资问题。

二、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和建设力度

2009年,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从无房到有房,或者离开棚户区,离开危房,实现“住房有保障”。4万亿元的“保增长”计划里,摆在首位的就是“保住房”。为了让大家住有所居,并减轻居民购房负担,中央决定,今年至2011年的3年间投资9000亿元,通过每年3000多亿元的住房保障投入,基本解决全国130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这是一项真正惠民的安居工程。房地产业上下游几十个行业将受益于该计划,据专家测算,每年3000亿元的投资,将拉动上下游约6000亿元的投资,并创造200万-300万个就业机会。

好的政策必须落实执行好,才能真正惠民。保障性住房做为民生工程,政府良好的初衷无可挑剔,但如果操作不好,落实不好,必然会出现经适房受冷落,限价房被退购的状况。如去年,广州金沙洲廉租房社区,户型合理,但是不少特困户还是选择了放弃租住。统计显示,仅该社区就有800多户没有入住。早在2005年5月,就有媒体报道,成都各大楼盘销售处人满为患,可位于成都市南郊一处经济适用房的售楼处却是门庭冷落。一位销售员表示:“项目离城区较远,周边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加上户型偏大,本来够条件的人就少,当然来看来买的人就少了。”我们不应该忽视一个现实是,这些受到市民冷落的经适房,大多存在着“价格偏高、位置偏远、配套偏缺”的三偏现象。正是“三偏”的存在,导致了市民的购买欲望下降。

所以,为把保障性住房办成群众真得实惠的民心工程,各地政府做到以下两点:①摒弃谋利思想,转变“惜投”态度。下决心真正把它办成“惠济民生”的福利工程,加大财政配套力度,加强房屋质量监督,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合理规划布局,从而让经适房不被边缘化,具有比较优势。倘能如此,相信经适房必定会一改目前鲜有问津的尴尬,从而让弱势群体充分享受到国家福利,感受到发展温暖。②制定并严格执行合理的购买标准和合理退出的制度,并加大相关监管力度,保障住房分配的公平性。避免经济适用房内居住着一些开宝马车的人,甚至被大量出租的现象。

三、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教育关系到每个人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教育又是穷人改变自身命运的最佳途径。所以,教育理所应当就是当今最大的民生。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了这一既定目标,一项项惠及困难群体、落后地区、兼顾城乡的教育政策力度空前,温暖民心。2004年,启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几年来,中央投入100亿元建设8300多所寄宿制学校,截至2007年底,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2007年春,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农民种地不交税,娃娃上学不交费”;2007年秋,实施新的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这项政策每年由500亿元的各级财政资金保驾护航,惠及全国1800多所高校的400万大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600万学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安排助学资金数量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2008年秋,全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将与城里孩子一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浴义务教育普惠制的阳光……

政策是令人鼓舞的,成就是令人欣慰的。然而,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任重道远,打造教育大国需待破解的难题还有很多……总理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谈到了对中国教育的认识,总结为四句话:现在的教育发展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教育质量急待提高;教育投入急待增加;教育体制急待改革。

(一)要确确实实加大教育投入

投入偏低,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08年也未达到GDP的4%,而发达国家已达8%;4万亿的投资中教育医疗文化总共才400亿;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欠账更多,一些地方农村教育举步维艰,政府投入寥寥,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些地方政府未必没有足够的财力向农村教育倾斜,但对于这些领导来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投入见效慢,“回报低”,远比不上招商引资、美化城市等来得快,且更能塑造形象,显示政绩。于是,领导换车有钱、吃喝有钱,城建有钱,一谈到教育就没钱,致使发生陕西定边12名女孩煤气中毒的悲惨事件。“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尊师重教别只是停留在口号和标语上,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必须下决心舍得投入,真正投入;必须严格监管,防止挪用、挤占、贪污。

(二)改革教育体制,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条件的差异和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体现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学生群体之间,最大的问题是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城乡教育资源不公平,教师待遇差距大;城乡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不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不统一,倾斜农村教育的长效机制没建立,等等,这是真正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制度。逐渐取消这些不公平的制度和政策,才能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农村教育也才能具备持续的、长远的发展动力。

(三)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大国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基础教育进入了由“量”的普及到“质”的提高阶段,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核心就是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正在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人力资源强国进发。踏着公平的基石,为民族未来奠基的中国教育事业正孕育着新的希望。

(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让民众病有所医

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多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仍然差距较大,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看病难,难在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百姓若想挂上某些专家号需等上若干天,有的甚至需要等上半年;二级医院很多,硬件条件也很好,但缺少专家,以致门诊量不大,病床、设备闲置,造成巨大资源浪费;社区门诊技术力量差,几无设备,不被百姓信任,仅是“坐堂开药”,农村的卫生资源更是严重不足。此现状的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医疗资源约80%集中在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直接导致了大医院门庭若市,社区医院则门可罗雀。

看病贵,贵在政府投入不足,造成医院 “以药养医”。目前政府每年的投入约占公立医院经费的15%,其余部分自筹;贵在药价虚高,中间环节过多。还有所谓的独家产品,在地标升国标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科技含量并不高的独家产品。这些品种占据了医药市场的20%,但销售额却占了50%。比如“复方丹参片”与“复方丹参滴丸”在疗效上没有质的差异,可药价却相差甚大。前者2元/100粒,后者20元/100粒,可有关部门在制定基本用药目录时却让这些非基本药品进入目录,多出来的差价自然是老百姓买单。此外医院大楼越来越高,设备越来越先进,配备越来越高级,相应的运作成本越来越大,看病费用也越来越高。

令人欣慰的是,新的医改方案中的五项改革重点包括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措施,将有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缓解医患矛盾等问题。

“让人民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得病后看得上病、看的好病、看得起病,病有所医是中国卫生体制改革的两大最终目标。”卫生部部长陈竺对医改宗旨的通俗解释,使我们对未来医疗保障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 王素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生问题解读[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8,(3)24~25.

[2] 林巧健.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3)61~66.

[3] 陈媚林.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J].求实,2008,(8)60~62.

[4] 葛海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问题[J].理论学习,2007,(5)24~25.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篇9

认真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工作。把预防矛盾纠纷作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切实强化人民调解预防矛盾纠纷的功能。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准确了解掌握民间矛盾纠纷信息,对各类矛盾纠纷信息做出迅速反应、及时处置。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认真作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变事后调处为事先预防,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向基层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为党委、政府依法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提供依据。

切实强化人民调解的宣传教育功能。把法制宣传教育贯穿人民调解始终,结合个案调解,有针对性地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当事人和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广大群众遵纪守法,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反映诉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努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要坚持质量为本,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矛盾纠纷的调解率、调解的成功率和调解协议的履行率。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引导人民群众更多地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矛盾纠纷不断提高矛盾纠纷的调解率。进一步强化依法调解、规范调解的意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不断提高矛盾纠纷调解的成功率。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与诉讼的衔接,强化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提高人民调解协议的履行率。

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改革创新。积极推进人民调解理念创新,切实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的理念,把服务群众、促进民生问题解决,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价值追求。积极推进人民调解手段和方法创新,善于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调解工作,善于依靠人民群众开展调解工作,善于运用法、理、情结合的方法开展调解工作,善于依托司法行政资源和借助社会力量开展调解工作。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增强调解效力。

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法制化建设,推动人民调解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立足人民调解的性质和特点,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流程,明确受理、调解、履行等环节的具体要求,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程序。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岗位责任制等制度,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管理。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员行为规范,严格人民调解工作纪律。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篇10

2009年,省人大常委会共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8件,通过7件,批准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3件,对3个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听取审议“一府两院”15个专项工作报告,开展12次视察和调研活动,对7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6人次。

唐宪强说,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目标,省人大常委会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听取省政府有关部门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汇报,认真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建议省政府用活用足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加大投资拉动、项目建设力度,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结构调整升级,抓好企业技术改造。引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作为加强宏观经济调整的重要参考。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篇11

【关键词】警察权亲和力;民本思想;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民主文秘站版权所有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良性互动的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警察权是指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警察机关执行警察法规范,实施警务活动的权力。[1]亲和力,词典里的解释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水平和能力”。公安机关作为我国人民民主政权中具有武装特点的刑事司法和治安行政的专门机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国家为确保公安机关能完成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而赋予其公安权力,即警察权。如何增强警察权亲和力,通过发挥公安职能作用来促和谐保稳定,是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十分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笔者认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到公安工作中,就是牢固树立先进执法观和政绩观,以人为本,以法为度,实行亲民化、人性化、科学化和透明化执法,确保执法过程“严格、公正、文明”,通过增强警察权亲和力,从而实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

邓小平同志判断一切工作的得失成败,考虑一切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总是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为依据、为准绳、为标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民本意识。公安机关应注重向民警灌输民本思想,根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意识,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将为人民服务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始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不懈、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牢固树立“四种观念”,“夯实亲民之基,善谋便民之策,常怀爱民之心,恪尽为民之责”,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一、确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观念,夯实亲民之基。

在思想上,要明确公安工作的根基在群众、力量源泉来自群众的道理,坚持不懈地走专群结合的公安工作路线,深层次理解“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内涵,作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1、诚心接访暖民心,构建大工作格局。一是以人为本,提升民警素质,从源头上预防问题的发生;二是全警联动,多策并举,构筑大接访工作格局,实行归口负责制、疑难案件会诊制、督查督办制、定期通报制、“一包三定”制(即局领导包案、定办案单位、定办案人员、定息访期限)、跟踪息访制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制;三是强化意识,转变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不断扩展群众渠道;四是健全机构,真情接访,确保大接访工作取得实效。

2、挖掘民力资源,建立大情报体系。一是结合实际,由点及面,组建综治联络特派员队伍,形成县、乡(镇)、派出所、村四级情报信息网络;二是加强管理,落实情报信息工作责任,健全综治特派员、信息督导员工作机制;三是全面发挥综治特派员作用。通过选派干部到其生长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血缘、亲缘、地缘“三缘”优势,利用乡情、亲情、友情“三情”人力资源,开展超前式防范、家常式调查、互动式沟通、忠实式宣传、动真式帮助,化解农村矛盾,消除安全隐患,从而发挥其不可替代的“民力”作用。大情报体系的建立,使公安机关依靠群众力量切实解决“神不知鬼不觉”的问题成为现实。

二、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善谋便民之策。

县级公安机关应树立职能就是服务,职责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为群众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公共服务。

1、成立“两个中心”,换取“一片民心”。某某县某某镇某某村曾于20__年发生过多次影响恶劣的,镇政府被冲击,镇 党委书记被绑架,是当时全县党群关系和警民关系较为紧张的地方。20__年以来,某某县公安局以某某村为突破口,采取柔性的、缓和的方式,有效地沟通警民关系,在某某派出所成立了民事纠纷调解中心和急难救助中心。派出所协调乡镇综治办,成立纠纷调处中心,由民警负责,专门处理可以不立为治安案件的民间纠纷,把问题化解在初始阶段,不让民间纠纷上升为刑、治案件。凰岗派出所还成立了急难救助中心,设置了“危难急救热线”,承诺如果辖区内发现或发生火灾、水灾和其他险情时,群众可拨打热线,派出所将及时出警,做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民警。此外,派出所还与当地卫生部门沟通,达成共识,凡辖区内群众患急病,或因交通、意外事故造成人身伤害需要紧急救治的,也可拨打热线,派出所迅速派员带医生及急救药具赶到现场,做到专车专人24小时值班。真诚的付出,赢取了珍贵的民心,如今的某某村治安状况良好,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县红旗党支部。

2、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公安机关要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要把群众满意、答应和拥护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是当前的大局,树立大局意识,就是要服务经济促进发展。公安机关要围绕中心工作,以“零门槛、零距离、零投诉”为目标,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台便民利民或服务全民创业的措施,并全面落实上级公安机关制定的便民利民措施,引导各警种、各单位树立“保护民营企业就是保护生产力”、“公安工作也出生产力”、“良好的社会治安就是投资软环境”等新观念,为经济发文秘站版权所有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今年9月,某某县公安局结合该县实际,推出了《全县公安机关服务全民创业富民兴鄱的工作意见》,针对该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特点(约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强),选择某某籍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杭州和广州两座城市,主动登门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身份证,实行照相、发证一条龙服务,让全县群众,包括外出人员均感受到了公安机关提高服务水平,给他们带来的切身便利,将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

三、确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观念,常怀爱民之心。

如何做到亲民、爱民、为民,笔者以为可选准几个突破口:一是树爱民典型,使“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成为公安民警的自觉行动。要注重挖掘身边的爱民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用鲜活的事例教育民警要“视百姓如父母”,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增强公安机关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树立人民警察的新形象。某某县公安局将原柘港派出所所长某某一心为民、廉洁奉公,为群众利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终于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先进事迹整理出来,号召全局民警“远学任长霞,近学某某”,并举办了吴某某先进事迹报告会,广大干部群众聆听了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后,反响极大,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二是对民愤极大的黑恶势力予以坚决打击。打击邪恶与保护人民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一方面是对邪恶势力的憎恨,一方面是对人民大众无限的热爱。自20__年12月,全国公安机关风起云涌地开展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后,公安机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彻底改变一个地方的治安面貌,必须抓住要害,铲黑除恶。黑恶既除,势必会对当地的社会治安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20__年以来,某某县公安局先后打掉了“某氏兄弟”、“邓氏父子”黑恶势力团伙,为该县社会治安由乱到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关爱弱势群体,资助失学儿童。关爱弱势群体,体现关爱生命;关心儿童,等于关心未来。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去年10月份以来,某某县公安局开展了“百名失学儿童返校”活动,局领导、各单位、民警均对家境贫困的失学儿童进行了一对一挂钩资助,使祖国的花朵重沐温暖的阳光,实践证明:公安机关向弱势群体和失学儿童伸出援助之手,必能使全社会和谐相处、相互关爱之风蔚然。

四、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恪尽为民之责。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篇12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保健食品监管、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建设等不少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安全可控。

1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摆位更加突出。省委、省政府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作为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到了突出位置,列入了浙江省“十一五”发展规划。2004年以来,省政府年年出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文件:连续4年将食品药品安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省领导就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批示逐年增多,2006年达到90多次。2005、2006年,省政府将食品安全“千万工程”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今年,又将食品药品安全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许多市、县(市、区)。把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中心工作一起筹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台州等48个市、县(市、区)还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政府和部门责任目标考核体系,杭州市投入1000万元构建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宁波市每年拿出600万元用于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工作。目前,食品药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有了坚强保证。

2 监管力度不断加大,食品药品质量明显提高。近几年,我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本着整顿与规范并重、打击与建设同步、近期与长远结合的思路,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注意专项治理与联合整治、科学监管与严厉打击、行政监督与技术支撑相结合,严格食品安全监管“四个一律”、药品安全监管“四个不放过”,不断加大监管力度。2006年,全省各地各部门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8.91万家次,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案件6.37万起,取缔无证无照企业24929家,吊销证照1639家:检查药品经营企业901l家、基层医疗机构17131家,完成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122家、经营企业GSP认证8895家,清理注销批准文号3400个,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251件,为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去年,全省抽验8大类2640个食品样本,合格2133件,合格率80.8%;药品评价性抽验1167批,合格率97.5%,食品药品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3 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秩序日趋规范。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省食品安全综合监督体制基本理顺,信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信息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政府与相关部门的责任机制、市场质量预警机制、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基本建立。药品强制性市场准入机制、日常监管机制、联合打假机制、多方监督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截止去年底。全省乡镇连锁超市覆盖面、行政村放心店覆盖面和放心店配送面分别达到92.3%、96.3%和19.9%:农村药品基本实现连锁供应或配送,98.8%的村卫生室初步达到药品规范化管理要求。

4 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总体下降。省里先后出台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了142人的省级应急专家库,并分别编制了操作手册,组织了应急演练和相关培训,建立了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月报告制度。目前,全省101个市、县(市、区)中,有99个出台了食品应急预案,57个出台了药品应急预案,8个地级市开展了食品安全应急救援演练,各级政府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对突发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组织指挥、协调配合、快速反应等应急处置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去年,全省食物中毒事件和中毒人数分别比上年度减少12.28%和5.64%,没有发生药品安全事件。

5 社会宣传广泛深入,公众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氛围更加浓厚。按照“五进”、“三贴近”的原则,深入开展3・15广场活动、食品药品宣传月(宣传周)活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在广大农村、社区张贴食品药品宣传画,制作动漫宣传片在电影前放映,编印下发食品药品安全科普读本,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好新闻评比,在农村中小学开设食品药品安全教育课,与新闻媒体联合开设食品药品宣传专栏,召开食品药品安全新闻会、参加“厅长在线”访谈等,向社会广泛宣传食品药品基本常识和安全知识,社会各界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氛围更加浓厚。每年“两会”期间,食品药品安全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门话题,人大建议、政协提案逐年增加。2006年底问卷调查社会公众时,97.4%的受访者表示关注或比较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目前,省食品药品政务信息网每天访问量超过5万人次。

6 监管水平得到提高,公众安全满意度有所上升。近年来,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注重监管队伍思想、作风、能力和廉政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行阳光政务,加大监管设施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广大干部行业管理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科学监管能力得到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去年,省里组织食品安全综合评价时,随机抽样11个市7500人,87.6%的受访者表示当地食品质量基本安全,比2005年提高了8.3%。今年初,省统计局开展“社会公众对2006年度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项目’调查”时,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为64.7%,公众的安全满意度开始上升。

当前食品药品安全正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现期,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是: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依法行政困难较多;责任落实尚未到位,食品药品安全受到影响:监管力量明显不足,职能作用难以发挥:日常监管挑战增多,监管难度明显增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公众消费信心有所下降:各种制约因素日趋增多,食品药品质量难以有效保证。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进一步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二、提高我省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 进一步强化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责任意识。当前要强化三个方面的责任意识。一是强化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责任意识。要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列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体系,定期分析评估本地区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找准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督促检查,促进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参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安全生产的做法,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同时,要建立乡镇、街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突出抓好乡镇、街道、学校和村委会、居委会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落实。二是强化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意识。食品安全的各监管部门都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分兵把口,各负其责,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能。同时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完整的监管链,实现无缝衔接、全程监管。要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发挥现行监管体制的最大效能。涉及药品监管的相关部门,在诸如药品使用环节管理、广告监管和联合打假行动等相关工作上,也都要密切合作,齐抓共管。三是强化食品药品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要加强对食品药品企业的引导,大力推动食品药品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生产组织化、加工集约化程度,提升我省食品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我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出台企业社会责任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要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对生产经营伪劣食品药品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对守法经营的企业列入“红名单”。政府给予各种便利,促使企业真正成为食品药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2 继续强化食品药品整治和监管。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专项整治和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建设。继续深入实施全省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确保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从浙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地搞好食品药品各环节的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认真组织开展农村食品药品市场整顿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监管,下大力气解决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等问题,坚决防控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和“药害”事件的发生。认真开展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多员合一”试点,提升其在农村食品药品等公共安全中的功效和作用,努力提升食品安全总体水平。二是不断深化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我省首创、全国推广的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农村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要进一步巩固、提高、深化,突出重点,攻坚破难,提升水平,实现全覆盖,体现高质量。要大力推进连锁超市、放心店延伸工程建设,将超市、放心店开进社区、学校和厂矿单位。要把扩大连锁和配送作为提升“千万工程”质量的关键措施来抓,加强连锁龙头企业和配送中心建设。推动连锁超市向欠发达地区、山区和海岛发展,年底争取多种形式的食品统一配送面达到70%。要着重探索、解决6000多个“无店村”食品安全保障问题。三是继续推进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要按照“两网一规范”(农村药品供应网、药品监督网。农村药房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着力构建覆盖面广、便民惠民的药品供应网络,对直接配送基层涉药单位的药品批发企业、发展农村药品零售网点的药品经营企业,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补助:利用“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在边远地区设立乙类非处方药药柜,解决少数边远地区群众购药难的问题: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药品质量规范化管理工作,加大对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渠道等环节的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巩固药品质量规范化管理成果。要将“两网一规范”建设与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简称“新农合”)建设有机结合,借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做法,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药品零售网点购药纳入“新农合”的报销范围,发挥农村药品零售网点在“新农合”建设中的药品供应作用。

3 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地方立法。通过立法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健康权已成为新时期食品药品监管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监管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短期内国家尚不能改变食品药品监管法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立足自我,着眼当前,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优势显得非常重要。从我省实际和监管需要看,建议抓紧研究制定《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浙江省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取缔办法》、《浙江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浙江省保健品管理办法》、《浙江省化妆品管理办法》、《突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征用程序暨补偿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为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全面提升安全水平提供法制保障。

4 切实加强监管基础建设。根据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目标和浙江走在前列的要求,一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充实市、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的执法力量,在乡镇设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解决执法一线人员紧缺问题。加强省级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队伍和装备建设,并尽早解决市级有独立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的问题,保证我省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正常开展。二要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省级药品检验机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达到100%、市级药品检验机构达到80%,省级医疗器械检验机构检验能力达到95%以上,药品监督抽验覆盖面由现在的30%提高到80%。按此要求,我们应加快省药品检验所和医疗器械检验所迁扩建项目步伐,尽快落实医疗器械检验所4500万元国债配套资金,抓好省市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所实验室改造,更新检验检测设备,提高检验检测能力。要加大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抽检经费投入,争取提前实现国家抽检覆盖面要求。建议省级药品抽检经费由现在的每年300万元提高到600万元:从现在起到“十一五”末,省市级药品抽验经费每年递增10%~15%。要研究制定全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对全省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对分散在各部门的现有检验检测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有关部门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全社会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发挥整体功能和优势。三要努力加快食品标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