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慢性病管理合集12篇

时间:2023-10-30 10:19:56

数字化慢性病管理

数字化慢性病管理篇1

当今世界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随着信息化深入各行各业,信息系统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按照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相关要求,北海市应用“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和“肿瘤登记管理子系统”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的监测信息进行收集、管理,监测工作从传统的工作模式向信息化管理转变。现对信息系统在北海市慢性病监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 慢性病管理信息化

慢性病管理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建立涵盖广泛的慢性病监测信息网络,系统地开展规范、持续的常规监测并结合定期的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信息和管理的一种卫生服务模式[1]。信息系统的使用丰富和规范了慢性病监测信息网络,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促进慢性病管理信息化。

2 信息系统在慢性病监测中的应用[2-3]

目前北海市的慢性病专病监测信息系统都是基于互联网。各监测点只需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通过浏览器就能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访问系统,使用简单,易于掌握。

2.1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 “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业务子系统,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组织管理。收集人口死亡信息,为研究人口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提供数据依据。系统涵盖报告卡管理、漏报管理、统计分析、字典管理等内容,实现信息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利用-信息全过程管理。医疗机构对病例作出死亡诊断后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复核无误后录入系统。

数据录入:“死亡卡录入”界面由个人情况和死亡信息组成,死亡编码通过关键字查询字典生成。当有必填的数据项漏填或数据格式错误时,系统会自动弹出提醒。

数据查询和审核:在“浏览死亡卡”界面,可根据不同条件查询个案,支持随时调阅,若有内容更新可即时修改和保存。个案填写合格后审核通过,若不合格将返回原报告单位订正。

数据:系统根据一定条件设置功能,选择一定的查询范围后对已录入个案批量,避免一人多次登记,控制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分析:系统设有定时分析、实时分析、卫统报表统计和质量分析。其中定时分析能进行分地区、分年龄、分时间、分地区死因顺位等因素统计,模式多样,满足不同的数据需求。

2.2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 “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另一个业务子系统,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组织管理。2015年起,北海市应用该系统进行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高血压和糖尿病个案的信息收集。

系统包含数据录入、查询、审核、和批量导入导出数据等功能。查询管理界面按数据来源对报告卡进行分类,其中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传送过来的病例标红,提示需进一步补充完善心脑血管个案的死亡信息。系统支持数据批量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批量导入数据功能需下载模版按要求编辑好格式;批量导出数据能使信息在系统的约束外进行更多的灵活处理,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

2.3肿瘤登记管理子系统 “肿瘤登记管理子系统”由广西肿瘤防治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开发和组织管理,收集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的病例信息。

系统界面结构清晰,录入时解剖学部位和形态学编码由字典智能识别并通过确认填写,保存时自动检测数据逻辑性并跳出相应提示。查询管理界面按报卡完整性分为待整理卡、发病卡、死亡卡等,支持修改、删除、合并和,支持随访信息的后续跟进。

3 信息系统在慢性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4-5]

3.1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以人为主体,效率低、错误率高。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为环节,复杂的信息处理都交给计算机来做,控制了数据的逻辑性与指标的一致性,提高了数据质量。个案的快速查询和自动生成报表,避免了手工查找与统计的繁琐,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2实现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水平 慢性病经由系统报告,很快就能从网络传送到各级平台,反馈及时,信息灵敏。卫生行政部门和报告单位通过系统就能了解工作开展情况,掌握监测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改变了慢性病监测管理手段,提高了管理水平。

3.3整合资源,实现共享 系统会将不同地市报告的居民死亡个案信息、慢性病个案信息根据户籍地自动推送到个案属地,实现各地合作和资源共享。 “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平台能提供最完整的居民死亡信息,自动推送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信息到“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及补充肿瘤死亡病例,很大程度减少了另两个系统的漏报,能有效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重点慢性病报告工作,提高数据的科学性和完整性。2015年“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 、“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和“肿瘤登记管理子系统”分别登记报告个案8784例、5909例和2996例,推送心脑血管疾病等重点慢性病死亡信息416条,为“肿瘤登记管理子系统”补充肿瘤死亡病例307条。

4 结论

信息系统给慢性病监测工作带来很大便利,但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和持续性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深度上,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应根据国家关于信息化建设技术规范的统一要求,整体规划和制定信息平台的成长目标,逐步实现和完善系统功能,在各专病系统之间创建数据接口,支持数据共享,减少相同信息的重复录入,优化工作流程,降低人力成本;广度上,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应逐步与医院、社区的慢性病管理信息平台相对接,实现数据交流,将分布的人群疾病信息块有效地连接和整合起来,使监测信息更完整准确,为慢性病防控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龚怀宇.国内外慢病监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0,7(6):24-25.

[2]杨雷,贺媛,袁延楠,等.北京市癌症早诊早治信息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肿瘤,2015,24(7):535-538.

数字化慢性病管理篇2

【关键词】知已健康;慢性病;非药物干预

为探索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在社区内更好地管理慢性病患者,节省医疗费用,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相关上级单位的支持下,应用“知己健康”管理综合防治模式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强化管理。通过对初期管理的病患者62名慢病患者两年多的追踪,作了如下分析。

本次试点工作本着自愿原则,以糖尿病、高血压两类人群入选68例,应用“知己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对饮食、运动及各项指标等项目进行管理监测。在管理过程中有6例因各种原因未能坚持复诊而中途退出,完成全程管理的患者为62例,男性18人,女性44人;年龄最小者43岁,最大者79岁,平均年龄61岁。68例患者入组检查指标筛查,其中空腹血糖异常者28人,占45.2%;血压异常者19人,占30.6%;胆固醇异常者29人,占46.8%;甘油三脂异常者23人,占37.1%。该68例经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多数人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体重同时并存,符合代谢综合症为42人,占67.7%。

1 对象和方法

1.1 选择对象:对所管辖的丰汇园、宏汇园、丰融园、大院胡同、砖塔胡同等多个社区的居民,经过健康讲座宣传,自愿报名,选择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的68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知己健康管理”。

1.2 研究方法

1.2.1 健康教育:筛选病例时,分别进行三次《生活方式与健康》的讲座,内容包括:生活方式疾病的基本知识,生活方式与糖尿病、高血压的关系,干预过程饮食、运动量化管理和能量平衡的重要性,“知己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程序及具体应用。

1.2.2 适量运动采用UX-02能量监测仪测定患者每日的运动能量消耗,通过生活疾病综合防治软件分析,结合患者运动后感觉,制定个性化的、数字化的运动处方,指导患者每日运动持续的时间、强度、频次及方式等,以保证他们达到运动处方的有效运动量,形成规范的运动规律。

1.2.3 量化饮食通过患者记录膳食日记,使患者学会对食物进行重量的估计和食物交换份的知识,来控制摄入热量,并采用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软件计算分析膳食日记,本着量出为入的原则,开出个性化、量化的饮食处方,合理搭配三大营养素比例,三餐热能比,及食物种类,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保持动态平衡。

1.2.4 督导管理对强化管理期的患者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督导,定期复诊,依据病情对不同患者拟定个性化的管理监测方案,根据监测结果随时调整,就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及合理用药给予有针对性的、量化的、数字化的指导,并结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5 监测指标基本指标:体重、BMI、腰围、血压;化验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

1.2.6 资料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用t检验和X2检验。

2 效果分析

2.1 病情控制情况

2.1.1 各项指标控制情况:第一期参加“知己健康管理”的慢病患者,通过强化管理阶段基本上掌握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同时社区站医生定期督促复诊指导,以解决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以及病情变化而导致的药物调整等问题。

2.1.2 物理指标变化情况:通过统计可以看出管理两年后腰围、体重、体重指数与一年前统计数字基本持平,没有明显波动。

2.1.3 血压变化情况:收缩压与舒张压指标较一年时统计数字略有上升,但低于半年时统计指标。

2.1.4 血糖指标变化情况 :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一年时指标略有反弹。

2.1.5 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经过两年的健康管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指标与一年期比较持平,甘油三酯略有上升,高密度脂蛋白略有下降。

2.2 患者对健康意识明显提高,认识到优化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掌握了基本方法,对管理的整体效果比较满意。

首先,在饮食结构上,控制了盐和油脂的摄入,增加了蔬菜量,合理搭配每日营养与热能,调整了酸碱平衡;在适量运动上,通过规范运动时间、强度和频次,明显增加了有效运动量,养成了科学运动习惯。其次,在指标变化上,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相关检查指标均明显下降,管理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最后,对患者对该服务模式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门诊指导满意度为100%。

2.3 患者医疗支出下降,并发症发生几率下降:

第一批患者健康管理两年后加药的有17人,减药的有29人,不变的为19人。61位患者管理前每月平均药费151.37元,两年期统计平均每月药费124.79元,下降17.5%。还有3人以往到冬季应增加高血压药量,但今年不但没有增加,而且还减少了相关的其他用药量,如感冒药,心血管药物等。此次试点医药费用呈现降低趋势,若坚持长期管理,相信对降低医药费用会起到较好作用。此外,随着健康管理持续进行,会减少用药品种、剂量和费用,这样既减轻了药物对患者的毒副作用,也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几率。

2.4 “知己健康管理”综合防治模式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功

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知己健康管理”综合防治模式的内容符合社区卫生工作的健康促进职责范围,与全科医生的知识范围一致。它将社区卫生服务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疾病治疗康复结合到一起,发挥了社区卫生机构“六位一体”的功能。

3 讨论

通过几年的试点工作,我们参与管理的医务人员深刻地认识到:“知己健康管理”对于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紊乱综合症及亚健康等群体都有着较好的作用。我们在管理过程中看到,多数慢病患者参加健康管理能够学到健康知识,不断提高健康意识,掌握较为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并能持之以恒。慢性病干预健康管理能较好地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减少合并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社区卫生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连续、可及、便捷的服务正是健康管理模式最适宜的内容。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多方面支持,建立长效机制。

数字化慢性病管理篇3

前言

根尖周病(Periapical Disease)系指发病部位局限在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等尖周组织的炎症,临床上主要有畏寒、发热、根尖部瘘管、根尖周呈明显红肿和触痛等表现,可分为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1]。相对前者,慢性根尖周炎症状较为轻微,但治愈困难,具有病情发展慢、病程长等特点,极易形成瘘管,甚至诱发慢性根尖囊肿,造成脸部变形,尤其小儿若患上该病,面颌的发育将受到极大影响,严重不利于其今后成长,故如何有效治疗慢性根尖周病一直是牙科界探讨的课题。本文选取我院慢性根尖周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氢氧化钙封闭剂治疗法获得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到我院牙科就诊的慢性根尖周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22.42±5.16)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1.73±0.85)年。应用随机数字表将72例慢性根尖周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行氢氧化钙封闭剂治疗法;对照组30例,行传统治疗法。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资料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开髓、去腐、根管及髓腔清理等常规措施,利用生理盐水和3%双氧水交替冲洗根管。

观察组行氢氧化钙封闭剂治疗法。在根管处于湿润状态下,于根管内置入氢氧化钙糊剂,以氧化锌丁香油行暂时性封闭,7天后复诊,对于症状消失、体征正常者,将其根管内氢氧化钙去除,完成根管充填,而对于异常体征、症状未消者,则在充分冲洗根管后再次封入氢氧化钙糊剂,待7天后复诊,症状消失后即可根充。

对照组行传统治疗法。

根充后,两组患者分别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回院复查,应用X线片检查恢复情况。

1.3疗效评价

本次研究将慢性根尖周病临床疗效分为以下三个等级。治愈:瘘管于封药后15天内封闭,经X线检查,显示根尖孔处有硬组织封闭,根充物密实,根尖病完全消失,封药后6个月,患者无任何不适;有效:封药后15天,瘘管明显缩小,经X线检查,显示根尖病得到改善,患者无任何不适,多项临床指标提示正常;无效:与治疗前相比,瘘管无明显变化,经X线检查,显示根尖区病变情况无好转或呈加重趋势,患者有不适感。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组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

2.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行氢氧化钙封闭剂治疗法,总有效率95.23%,对照组行传统治疗法,总有效率83.33%。对比两组数据,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从解剖角度来看,慢性根尖周病的病理特征是肉牙组织和纤维的生成,以及牙周膜间隙形态的改变,即尖周组织增殖性炎症变化,因此,若不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慢性根尖周病将可并发根尖囊肿、骨质增生等疾病[2],尤其是根尖囊肿,若并发于小儿身上,将会影响小儿面颌的正常发育,致其面容畸形,而成年人并发该病,同样会使脸部变形,进而对工作与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严重降低生活质量。针对该种情况,本次研究采用近年来广受慢性根尖周病患者欢迎的氢氧化钙根管封闭治疗法,以对其治疗效果作进一步研究。

氢氧化钙[Ca(OH)2],又俗称为熟石灰,作为一种化学制剂,能够对硬组织的修复起到促进作用,并抑制牙根吸收[3],通过将其应用于慢性根尖周病的治疗,不仅有助于根尖孔的封闭,还可加强根尖周围组织的修复功能,使疗程缩短;而作为一种药物制剂,氢氧化钙具备较高的碱通性,能够显著提高根管内的pH值,将根管转化为碱性环境,令细菌无法继续生存,加之其可一直渗透至牙本质小管,将包含根管在内的多种细菌杀灭,因而杀菌作用极强。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42例,应用氢氧化钙封闭剂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氢氧化钙充分发挥其强碱、硬组织修复以及阻断牙根吸收等化学特性,总有效率达到95.23%,相较于对照组83.33%的总有效率,观察组在慢性根尖周病治疗上显然更具优势(P

【参考文献】

数字化慢性病管理篇4

【中图分类号】 R562.2+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05-01

慢性支气管炎又称“老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特征。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情多呈缓慢进展,在不进行任何干预或治疗情况下,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近年来,由于吸烟人群的增多,在世界范围内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1]。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结合社区护理在一部分病人中开展了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防治与健康教育,并进行相应的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某社区60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男性39人,女性21人,年龄56一72岁,大中专以上9人,中专以下45人,文盲6人。

1.2 方法

1.2.1 实验分组 将60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并使二组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当。任选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1.2.2 教育形式 对实验组30人在2008年11月份入冬前开展了健康教育,发给每个病人一份健康教育处方,并结合口头进行指导。教育内容[2]:(1)注意气温变化,防止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季节不到公共场所去,以免感染,一旦被感染,应及时治疗。(2)绝对要求戒烟,并动员亲属、同事戒烟,以减少烟雾的吸入。(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吸入煤烟、油烟等各种刺激性气体。(4)适当参加室外活动,如散步、做呼吸操(腹式呼吸和缩唇锻炼)等。(5)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及疲劳。(6)哮喘病人应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如吸入花粉、尘螨及进食鱼、虾、海鲜等。(7)加强营养,特别是多吃高蛋白饮食。疾病缓解期可用“扶正固体”的中药或核酪等药物,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2 结果

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6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中共发病33例,其中对照组发病24人,发病率为80%,而实验组(健康教育组)只有9人发病,发病率为30%。两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意义(P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数量多、病情重,冬季高发[3],常引发或加重其它疾病,甚至危协病人的生命。过去对此类疾病的处理,无论是卫生机构还是病人、重点主要在药物治疗上。但由于本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多数病人不能长期住院,且又与季节关系密切,所以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以往一些病人久病后逐渐摸索出一些自我保健办法,有一定的作用,但缺乏系统性,故而收效不佳。大多数病人还缺乏系统的有关自我保健方面的知识,不懂得如何才能减少发病和减缓病情。通过调查,对照组93%的病人不了解老慢支的发病原因与预防措施,86%的病人没有自我保健知识或只是一知半解,80%的病人在冬季发病,而两组中98%的病人渴望掌握有关老慢支的自我保健知识。控制老慢支的发生和发展,关键是预防。所以病人掌握自我护理、预防保健措施很重要。健康教育中,我们采取的是病人最能理解和接受的文字和语言教育形式,发一份短小精悍的健康教育处方,字不多却概括的具体、全面,形成了通俗易懂的文字,便于病人随身携带和随时复习。口头教育具有转达信息最直接的特点,教育中可视不同情况,做较详细的解释;与病人面对面易于交流,少受文化水平的限制;既经济又有效。通过健康教育,所有受教育的病人均理解该教育的意义,90%的病人能够掌握自我保健的知识。提高了自我保健水平后,78%的病人没有发病,实验组9人发病后多能一定程度的自我调控,恢复较快。

参考文献

数字化慢性病管理篇5

0 概述

不管是在企事业单位还是在政府工作部门,档案是各个单位都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档案中包含了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企业各项工作的资料管理都是通过档案的形式来实现的,并以档案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大多数是依靠工作人员手工地完成档案的记录与管理,通常通过纸质媒介进行保存。在对慢性肾脏病人档案的方式上,本单位工作人员只是机械地将档案资料的内容整理、录入到计算机中,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方式并未对档案管理工作达到明显的提升效果,整体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为了便于档案信息得到安全可靠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错误,因此,开发一套符合单位实际现状的慢性肾脏病人档案管理系统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1 系统分析

本单在对慢性肾脏病人的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能够清楚的掌握每个病人的情况,为每个慢性肾脏病人进行建立档案,并且不断的更新档案,以掌握病人的最新情况。

在β性肾脏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确定建档的对象,一般要求对所有的慢性肾脏病人建立档案,无论他的性别和年龄。本单位会定期对这些慢性肾脏病人进行走访,到他们的家中了解他们的病情。同时,还会开展定期的免费身体检查工作,这样能够掌握慢性肾脏病人的身体的整体情况。对所开展的这些工作都需要通过系统来进行处理,例如进行体检之后,需要将体检的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并保存,再由专门的医生对其身体的健康情况作出一定的判断。

在确定要建档的慢性肾脏病人之后,需要对他们进行建立档案,档案中需要包括两大类信息,一类是居民的基本信息,另一类是居民的健康状况信息包括所患慢性肾脏病的情况。

用户最主要的业务是对慢性肾脏病人健康档案进行管理,除此本单位还组织一些针对慢性肾脏病人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并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2 系统结构设计

本系统在软件架构自上而下分为表现层、业务层以及持久层。表现层主要是由HTML、页面等组成。而业务层主要是由通过接口来完成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系统中所有的控制类和实体类都被存储在该层中。持久层由各种框架以及数据库等组成,其基本功能是完成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各种操作。系统的软件架构如图1所示。

3 功能设计

本文根据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将系统功能划分为档案基本信息管理模块、慢性肾脏病管理,健康教育活动管理模块、查询统计分析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如图2所示。

1)档案基本信息管理,设计对慢性肾脏病人的基本信息和健康基本情况进行管理,掌握每个慢性肾脏病人的具体情况。

2)慢性肾脏病管理,对患慢性肾脏病人的病情建立详细的档案信息。包括慢性肾脏病人每次看病的诊断信息、检查信息和诊断信息。对本单位为病人所开展的病人随访情况进行维护管理。

3)体检管理,登记并维护对慢性肾脏病人开展的定期体检的基本信息以及每个参加健康体检的病人的检查结果。

4)健康教育活动管理,对本单位针对患有慢性肾脏病的并所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情况的维护和管理,同时记录慢性肾脏病人对每次所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的满意程度和建议。

5)查询统计分析,对慢性肾脏病人的信息及健康信息进行统计查询和统计分析

6)系统管理,对使用系统的用户及其角色信息进行管理,对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

4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其设计质量将直接对软件的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数据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要处理的现实世界与数据库原理知识相结合完成设计,本系统在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为:

1)处理的原始单据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在为数据库建立实体联系模型是,要将现实中处理的实际单据与实体之间进行对应,为系统建立实体并分析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就是现实中分析出来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一对一或一对多或多对多。

2)主键与外键

对每个实体都必须要有一个实体标识符,该实体标识符又来唯一识别每个实体,不同的实体之间要通过外键来发生联系。不仅如此,主键与外键还能够分别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3)基本表需满足原子性、原始性、演绎性和稳定性的性质。

4)范式标准

基本表中字段的相互依赖关系,应至少满足第三范式,最好能达到BCNF。更高一级别的范式可以更好的避免数据库中数据的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5)正确处理实体之间的多对多的关系

在将实体转换为表时,要注意必须为其联系也建立一张独立的表。该表中的主键是由两个实体的实体标识符共同组成,再加上联系本身的属性构成表的所有字段。

6)完整性约束的三个方面

数据库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分析并设计表之间如何联系,表中字段需要满足的条件。

数字化慢性病管理篇6

1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基于网络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架构支持[1],国家、省、市各级疾控都建设了相应的疾病控制信息平台和业务管理系统。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省疾控综合业务平台、健康体检系统、检验信息系统、预防接种管理系统、职业危害监测系统等[2-6]。这些系统和平台涉及疾病防控和应急管理等多个方面,提高了疾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公共卫生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大大提高[7-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新的防病控病形势,现有的一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亦暴露出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监测信息系统没有覆盖全部疾控业务,例如传染病的实验室监测;以食品安全、职业卫生为代表的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覆盖面小,信息欠准确,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以肿瘤、高血压等为代表的慢性病发生发展危险因素基础监测数据分散,信息反馈慢。己建成使用的信息系统主要功能集中在监测数据的收集,缺少分析利用。同时由于各类业务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各业务系统之间缺乏横向联系,造成各级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实现共享和整合利用,存在信息孤岛[9-14]。根据疾控自身业务工作的特点,以整体、标准、实用、安全和可扩展为原则,建立一个区域性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这个统一接口的数据采集与交换平台,使各级业务系统和平台能够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高效利用与数据共享[11-12]。

2建设思路

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体系为依托,通过对区域内各级相关医疗卫生机构正在运行的免疫规划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卫生检验检测系统、职业健康监护系统、医院诊疗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对国家和省系统的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将原先分散在各部门和机构的“信息孤岛”有机联合,加大数据的收集与共享,实现多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交流和利用分析,优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该信息平台使用标准化接口,不仅覆盖传统的传染病疫情,还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监测与评估,五大卫生领域的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免疫规划综合检测与评估,区域早期症状主动监测与评估等[15-18]。

3建设内容

3.1基础业务工作管理开发与集成

基于工作需要,开发疫苗冷链监测、生物制品管理、症状监测等新业务系统,对原有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和优化。通过开发通用、开放、标准化的接口,对基础业务工作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和集成,并可供相关部门方便接入,实现区域内防病信息的统一采集、存储、管理和利用。

3.2数据中心建设

以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房为核心,建设一个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配备综合通讯系统、高性能信息存储、处理等系统设备,研究建立一个具有多层体系结构,深度防御功能的硬件架构,将设备和应用表达为数据层,业务逻辑、表示层、用户层;设计涵盖重大传染病、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免疫规划、慢病管理等在内的多个数据库、知识库,建立数据交换、存储与认证平台。

3.3监测网络的覆盖与管理

采用局域网和广域网相结合的方式,扩充平台的范围和信息触角。以担负基层数据采集的监测哨点建设为重点,建立覆盖本地区监测哨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区域监测网络,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着重研究虚拟专网(VPN)技术,数字认证技术的应用,探讨监测点建立和长效管理的机制。采用病例监测和症状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强调主动监测,对各监测点如全市网络直报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校监测点等实行统一的监测管理,采用相同的数据内容采集和报告标准,并实施统一的质量控制。

3.险分析评估系统的研究

以重大传染病和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症状监测系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等系统的集成信息为基础,通过对影响人群生活、学习、工作等生存环境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监测,结合现代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做深入研究,提升对相应数据的挖据、分析和利用。

4平台建设与应用体会

4.1技术架构

平台建设采用B/S结构,以J2EE开发环境为基础。采用分层设计、面向服务的设计理念,按照传统设计方式总体分为:数据层、数据持久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数据层采用Oracle数据库,数据持久层采用Java标准的JPA2.0技术标准,并采用Hibernate3进行具体实现。业务逻辑层选用的是Java标准体系中的EJB3.1技术,表现层采用JSF2.1技术并通过第三方类库PrimeFaces进行技术展现。平台建设重点主要包括核心数据的存储、处理和集成、监测网络的覆盖与管理、各类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集成3部分。

4.2建设情况

对全市疾控相关业务系统进行了初步整合,依托全市免疫规划数据中心及数字化门诊系统,完成了儿童免疫接种溯源功能和全市预防接种工作分析与评估功能;通过汇聚全市各县市区疫苗冷链监测数据,实现疫苗存储安全及冷链设备风险分析、预警、及评估功能;实现了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数据的集成,并建立生活饮用水水质、公共场所等检测分析模型,进行日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对全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全市职业健康监护系统中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业务要求,建立了全市从业人员健康证实时查询(包括APP端应用)、职业危害因素相关数据分析模型;对全市各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病监测数据进行了统一采集,开发了相关分析模型;通过与上级部门协调实现了国家疾控信息系统中传染病疫情数据的本地化落地,完成了传染病的数据自动采集和监测分析评估功能。

4.3应用情况

通过对全市各级疾控部门相关业务系统的整合与集成,使之在一个平台上运行,建立了区域性疾控业务数据中心,改变了以往各个业务系统彼此独立、信息互不交换的弊端。以往有关部门和领导需要了解相关业务数据时,需要通过某个具体系统的使用人员登录系统获得,信息具有滞后性。通过该平台,根据预先分配的用户权限即可实时了解所需要的信息,实现了对传染病、慢性病、计划免疫、疫苗冷链、职业卫生、健康危害等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时、全程监管。各级业务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了数据交换和共享,实现了互联互通。如慢病系统与医院诊疗系统对接直接采集病例信息、健康体检数据与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交换共享、健康证信息与辖市区疾控、卫生监督所交换共享、预防接种系统与疫苗冷链系统对接实现疫苗溯源管理。建立以数据为导向的管理和评价体系,通过引入各种数据分析和评估模型,以直观的统计报表、数据分析图、地图等多种形式,对该市疾控工作在平台上进行集中分析展示和预测预警,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平台建设有效提高了该市公共卫生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在提高信息系统共享、数据深入挖据利用、扩大网络覆盖面等方面准备进一步深化建设。

5结语

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和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框架,按照立足规划、统一标准、以业务为根本、以需求为导向原则,进行了区域性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探索,初步实现了公共卫生各业务领域间、公共卫生与其它行业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使防病控病相关信息得到有效收集、快速传递和分析利用,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规范和提高该市各项疾病预防控制业务质量与工作效率。随着平台在全市范围内的推广与覆盖,将能够提高市区两级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协同能力,促进联动应急机制的形成,为地区级开展公共卫生监测与风险评估提供技术保障,对有效控制各类健康危害因素、降低各类疾病发病率、为政府提供决策辅助依据有重大意义。在该平台的建设中,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疾控业务本身有其特点涉及多部门、多用户、多地域,较为复杂,除了系统本身的建设,还涉及到相关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业务模式、业务规范、法律法规等内容。必须认识到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业务数据采集标准要统一,该平台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亦较大。文章结合该市区域公共卫生业务信息平台建设的实践,希望能为相关公共卫生业务平台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维,于中华.互联网技术对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影响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7(2):141-142.

[2]张业武,赵自雄,郭岩,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用系统建设、信息管理和服务现状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4):17-19.

[3]马家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体系规划与发展[J].中国数字医学,2011,6(6):11-14.

[4]蔡碧,张迟,赵明江,等.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架构与实施[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2(6):47-50.

[5]戴坤富,唐明亮,程小迎,等.职业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1):125-127.

[6]陈欣然,弓巧玲,程春荣,等.数字化卫生检验信息系统应用管理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16(9):1115-1130.

[7]杨洋,王松旺,张英杰,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2,6(4):45-47.

[8]吴冰冰,张玉玺,左志平.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效果评估[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6):1043-1043.

[9]简德友,陈言.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应急联动信息平台系统的建立与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8):1037-1038.

[10]陈林利,方红,赵燕萍,等.基于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疾控模式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10(5):411-413.

[11]赵一,李凤,毋丹丹,等.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4,16:197-198.

[12]潘淼,肖义萍.门诊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报告系统的使用效果评价[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1):94-95.

[13]夏寒,夏天,徐建时.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应用与数据共享[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6):1087-1089.

[14]马家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与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J].中国信息界(医疗),2014,10:36-38.

[15]张睿,杨永明,于萌,等.公共卫生数据统一采集交换平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12):6-10.

[16]吴亚,顾嘉奇,沈婷,等.苏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架构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14,9(12):60-62.

数字化慢性病管理篇7

在呼吸内科疾病中,慢性支气管炎属于比较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该病发病比较隐蔽,且初期临床症状比较轻微,待发病之后长时间出现咳嗽、咳痰、哮喘等临床症状且反复发作率比较高[1]。在我国中医理论中,慢性支气管炎归属于“喘证”、“痰饮”、“咳嗽”等范畴,病因主要为实则燥热伤肺、痰湿内聚、外寒内饮,虚侧肺脾肾虚[2]。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尝试对选取的72例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别给予小青龙汤加减和西药治疗,对照分析小青龙汤加减的临床应用优势,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临床研究中随机选取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卫生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72例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疾病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所有入选病例临床诊断结果均符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相关标准。病例中男性44例,女性28例,年龄区间为31~69(42.7±3.1)岁;患者的病程为8个月至20年,平均病程为(8.5±1.3)年;入选病例中单纯型支气管炎者51例,哮喘型支气管炎者21例。采取数字法将入选病例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3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0. 05),具备临床对照研究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中医组:本组患者给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方案,处方:半夏15g、桂枝10g、炙甘草10g、白芍l0g、炙麻黄l0g、干姜10g、五味子6g、细辛3g。根据患者病症加减治疗,若患者出现水肿,则添加炒白术10g、制附片15g、泽泻 15g、加茯苓20g;若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且有严重哮喘者,则添加炙百部、紫菀、葶苈子、紫苏子、款冬花各10g,桔梗 10g,杏仁8g;若患者咳嗽引发胸痛,则添加川芎、陈皮、柴胡各10g,玄胡20 g;若患者出现情绪烦躁、高热、咳黄痰,则添加杏仁8g,瓜蒌皮、黄芩、地骨皮、桑白皮各15g,石膏20g。上述处方用水煎,1剂/d,2次/d,每次取200ml在空腹状态下服用即可。一个疗程为10d,连续服用2个疗程。

西医组:①祛痰治疗,给予口服20 mg复方鲜竹沥液(福建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5020128),3次/d;②止咳治疗,给予口服复方甘草口服液(上海美优制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28),10 ml/次;③抗感染治疗,给予静脉滴注头抱吠辛钠(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1),1.5 g/次,2次/d;④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口服氨茶碱(山东鲁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945),1.0 g/次,2次/d;⑤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症状;⑥必要时可给予持续的低流量吸氧;⑦若有其他合并症均给予对症治疗。本组疗法一个疗程为10d,所有患者均治疗两个疗程。

1.3 疗效评判标准

本文两组患者在接受2个疗程治疗后经3个月随访,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相关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其中显效: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咳痰、哮喘等症状有明显改善或者完全消失;有效: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咳痰、哮喘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有所缓解;无效: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咳痰、哮喘等症状无任何改善或者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临床研究数据处理分析均采用SPSS11.0软件,研究中产生的计量资料均采用( ±s)表示及卡方检验,组间对照分析数据具有显著性采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经过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中可以看出,中医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统计[ ±s,n=36]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

中医组 14.1±3.5 5.5±2.7 0.017

西医组 13.9±3.8 7.3±2.6 0.012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在3个月随访中经综合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在显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方面中医组与西医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详细统计数据见表2所示。

表2 临床疗效统计分析结果[n(%),n=36]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中医组 29(80.56) 5(13.89) 2(5.56) 94.44

西医组 20(55.56) 6(16.67) 10(27.78) 72.22

3讨论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哮喘、咳嗽、多痰等特点,且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特性。若慢性支气管炎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则可能引发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我国中医学理论中,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喘证”、“痰饮”、“咳嗽”等范畴,多属本虚标实,诱发时多因感受外邪或天气骤变。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肺失宣降为常见的证型[3]。

近年来,临床运用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以祛痰止咳、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为主。目前,因抗生素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导致抗生素对多细菌的作用明显降低,故慢性支气管炎采用单纯西医抗炎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临床研究中,笔者发现小青龙汤具有外散风寒、发汗、抵御寒饮喘咳等功效,故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小青龙汤进行加减治疗。处方中桂枝、炙麻黄具有解表邪、散寒、发汗的作用;细辛、干姜具有温肺化饮之功效,辅助桂枝、炙麻黄起到解表祛邪之功效;五味子具有敛肺止咳的作用,芍药具有养血敛阴的作用,两者合用可提高止咳、平喘的效果;半夏具有和胃降逆、燥湿化痰之功效;炙甘草可起到益气和中的作用。上述诸药合用可起到良好的散寒止咳、除痰化饮之功效[4]。

从本文临床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中药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优于西医组,临床疗效方面中医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4.44%,而西医组总有效率仅为72.22%。由此可知,在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小青龙汤加减疗法具有明显优势,不仅能够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患者耐受性好,长期临床更为显著,因此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49-1453.

数字化慢性病管理篇8

近些年来,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由于此类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且需终身接受治疗,因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1]。因此,注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意义重大。现为了解健康管理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56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某社区的11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健康组。常规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66岁~78岁,平均年龄(66.8±6.9)岁;病程2年~12年,平均(8.9±1.3)年。健康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66岁~78岁,平均年龄(66.8±6.9)岁;病程2年~12年,平均(8.9±1.3)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1.2方法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日常护理,即日常护理、用药护理,且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健康组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具体内容为:①健康随访: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确定随访的主要目的、内容、形式及次数。随访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掌握其对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并为其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②饮食指导:慢性病患者应多吃新鲜的蔬果,尤其是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物等应尽量少吃;控制脂肪与盐的摄入量,戒烟限酒。③运动指导:引导患者参与体育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健身操等。依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项目、时间及频率等。④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从而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避免负性情绪的刺激。1.3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干预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性(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定期回院复查)、膳食结构优良率(合理饮食)等[2]。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健康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性、膳食结构优良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由于慢性疾病无法彻底治愈,需接受终身治疗,因而,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后,即可回家休养。但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回家后往往会懈怠,不遵医嘱用药,饮食方面过于随意,如此一来则无法达到疾病控制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导致病情加剧[3]。因此,强化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的护理,显得尤为关键。而健康管理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护理模式,其通过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展开健康宣教,如饮食、用药、运动等,以提高其对治疗的配合度与依从性,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4]。在本研究中,实施健康管理的健康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性以及膳食结构优良率均高于采用常规日常护理的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予以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光宇.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55-57.

[2]陈冬雅,钟雪花.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后的改善情况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8):192-194.

数字化慢性病管理篇9

题名应准确无误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客,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范围和深度,使读者理解到文章的主题思想、主要观点和结论;应避免过于抽象,使用含义笼统及一般化的词语,不可夸大其辞,以偏慨全,也不可缩小研究范围,以偏代全,以免在审稿过程中给审稿专家留下夸夸其谈的印象而影响稿件的录用。

例1: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模型嗜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白细胞有许多种,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只检测了白细胞介素4和6,用白细胞介素例题显然是标题过大,应改为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模型嗜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4和6的影响

例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纯疤疹病毒等感染的研究

文中述及的内容除以上两种病毒外,还有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单列2种病毒不全面,应改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病毒惑染的研究。

医学术语使用不规范

题名应适应学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需要,用词应严谨规范。病名、解剖生理名词、冶疗方法、检查方法等必须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题名中不应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

例如(括号内为不宜使用者):心肌梗死(心梗、心肌梗塞)、食管炎(食道炎)、反流性(返流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异位妊娠(宫外孕)、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综合征(综合症、症侯群)、同工酶(同功酶)、山莨若碱(654一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抗感染洽疗(抗炎治疗)等。

同时题名中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例如:结、直肠良、恶性疾病中细胞凋亡、bc1-2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此题名冗长且多处使用标点符号。而文章中主要内容为测定了结直肠腺瘤及癌的细胞凋亡指数及bc1-2基因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因此,题名应改为:大肠肿瘤细胞凋亡和bc1-2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就足以涵盖文章所研究的内容。

用字和用词不准确

题名应准确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因此用词应准确,贴切,不能含糊其词。

例:V型截骨股方肌骨瓣转移,应改为:V型截骨股方肌骨瓣转位。

题名过子冗长

GB7713一87规定,科技论文题名一般中文以20字以内为宜,英文以10个实词以内为宜。应将其视为上限,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力求字数越少越好,做故到言简意赅。当然如果内容需要(如疾病或药物的名称过长)确实不能简短,也可酌情处理。

例1:火器伤病人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变化与阿托品治疗的临床研究

文章内容只介绍了阿托品对火器伤病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因此题名应改为阿托品对火器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例2:谷光甘肽S转移酶Pl基因第5外显子多态性与北京地区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此题名虽然很长,但认真斟酌后,不能对其中的任何一个字进行删减,否则就会使题名的意义表达不确切。

药物名称使用不规范

药物的名称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应使用药物的化学名称,不得使用商品名。

例如:普米克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岍究

其中的“普米克”应改为化学名“布地奈德”。

研究对象不明确

数字化慢性病管理篇10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82-02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 的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新时期背景下,健康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人们才能更好的工作与学习。为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医院体检中心逐渐建立了健康管理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它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帮助人们克服许多医学上的难题,解决人们在疾病预防中的一些困扰,是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我院体检中心实施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实际情况,探讨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及其相关内容,现报道如下。

2 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及其相关内容

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是新时期新型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它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帮助人们克服许多医学上的难题,解决人们在疾病预防中的一些困扰,是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包括一系列的内容,主要有健康知识教育服务、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数字化体检服务、个人健康管理服务、个人疾病管理服务以及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等等。

2.1 健康知识教育服务:认识疾病是个人防治疾病的重要举措,只有在充分认识疾病的基础上,个人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地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或者不良的行为,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知识教育服务为个人疾病的认识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体检中心健康知识教育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个人体检前、体检中以及体检后创设相关的健康知识咨询的服务平台,同时以传单、短信以及互联网等方式大力宣传相关的健康知识,使人们能够充分的理解疾病,并自觉地采取行动去预防疾病[1]。

(2)在体检前,医院体检中心可以开设相关的健康知识的讲座,使人们加深对疾病的理解。

(3)在体检后,医院体检中心应该对单位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相关的评估防治讲座,并解答相关的健康知识问题。

2.2 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医院体检中心在体检工作中,应设置相关的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使体检中心重要的健康档案得以永久的保存,为日后的体检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实施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需要医学专家与健康管理人员的协调配合。首先,医学专家应该采取相关的系统软件,对一些具有典型性的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观察,并设置相关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若个人的健康状况出现不良的倾向,则可以及时地向系统软件发出预警,以便及时地进行对症治疗[2]。其次,健康管理人员应对个人动态电子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一些类似的疾病进行分类设置,使医学专家可以随时的解答患者相关的疑点、难点。医学专家在解答患者的疑点、难点时,可以选择电话与网络等形式,这样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地获取相关的医学指导,降低患者误诊、误服药以及误治的概率,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3]。

2.3数字化体检服务:健康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身体里隐藏的疾病,以便及时地治疗疾病,使患者身体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同时健康体检还是患者获取重要健康信息的主要方法与途径,是医院体检中心实施健康管理的基础。数字化体检服务的开展具有以下几个作用:①可以降低患者体检的出错率。②可以提高医院体检中心的工作效率。③有助于患者体检报告的完善。④数字化体检服务可以自动地完成各项工作的统计处理,如成体检、疾病、财务以及项目等等。

2.4 个人健康管理服务:个人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指个人未患病预防模式,包括健康干预服务与健康评估。健康干预服务在个人健康管理服务中处于关键的地位,它是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最主要的目标,健康干预服务主要有危险因素的控制方法与慢性病的预防方法, 其中包括整体控制原则、危险因素控制、整体控制计划、个性化饮食运动处方以及相关因素分析等等[4]。健康风险评估是医院体检中心健康干预的主要依据,主要研究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与致病危险因素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医院体检中心通常使用发病风险评估模型。

2.5 个人疾病管理服务:个人疾病管理服务主要指个人已患慢性病控制模式, 主要有疾病就医管理、整体防治指导以及状态预后评估等服务。疾病就医管理服务可以提醒患者进行定期的检查,并且进行定期的疾病治疗。整体防治服务主要指对患者慢性病实施有效控制的指导方案,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疾病饮食运动治疗以及预后分析等等[5]。预后评估服务主要研究患者出现重大慢性疾病或者出现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评估体系。

2.6 人群健康管理服务:人群健康管理服务主要以个体健康管理为基础,又称为企业健康管理,即对企业人群健康状况实施相关的统计处理,设置企业相关的健康体检计划、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服务计划以及健康干预计划,从整体上降低单位或者企业人群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单位或者企业人群的健康水平。企业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职员的身体素质, 使企业职员的工作精力处于充沛的状态, 减少企业职员因生病缺勤等造成的企业损失,提高企业职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企业的医疗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结语

新时期,在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是一切社会活动的重要保障。为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医院体检中心逐渐建立了健康管理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它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人们认识疾病与预防疾病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内容不仅仅有以上几点,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医疗实践中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淑康,李士雪,罗司军.慢性病健康管理必要性的实证性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0)

[2] 马戈,王德斌,洪倩,刘鹏程,周楚,俞发明.中年人群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0(01)

数字化慢性病管理篇11

1 慢病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基层疾控中,由于地区的特殊性,我区慢病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首先要加强慢病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积极地参加省、州级的慢病培训,同时,本中心定期组织慢病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慢病的防治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慢病综合防治专业水平,其次,提高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这是基层慢病管理、随访及病人发现工作开展的坚实基础。

主动发现慢病患者,逐步完善健康档案 首先医院门诊是慢病发现的主要方式,因而我中心加强了对本区医疗门诊的督导工作,要求患者在就诊时,对年龄在35 周岁以上的人群首诊必须免费测血压,对疑似糖尿病症状的患者查血糖,并查看门诊登记簿是否已登记;其次我中心通过对公职人员及个体户的体检发现慢病患者,三是通过与慢病患者的交谈,了解其所认识的人群中有无慢病患者,并进行核实;四是通过宣传,慢病患者的主动申报要求管理。通过以上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我区慢病患者的发现率,使慢病患者得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随后,我中心人员对慢病患者的资料进行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的录入工作,逐步完善了健康档案。

2 慢病管理的心理疏导

慢病患者以中、老年病人居多,部分患者因服药时间的长久性和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消极抵触情绪。因此,做好慢病人员的心理疏导也很至关重要,只有患者接纳管理人员的心理疏导,从实质上才能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使他们对我们产生信任,才能使慢病病人主动接受管理人员的帮助,使其对自身的疾病才能有进一步的认知,才能积极、主动、规律的配合治疗和强化自我保健意识。

数字化慢性病管理篇12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1例采用针对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21例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20例(95.2%)患者得以治愈, 1例(4.8%)高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未有明显改善,气胸症状也没有消失,没有出现死亡。对照组治愈率为76.2%,无效率为4.8%,和观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死亡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关键词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b)-0011-03

Nursing care of 42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emphysema combined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LIV WEI

Changde sixth people&acute;s Hospital ,Hunan 4151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thods and effect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emphysema combined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42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emphysema combined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as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2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ation group of 21 patients with nursing. Results21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20 cases (95.2%) were cured, 1 cases (4.8%) of elderly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neumothorax symptoms also disappeared, no deaths. The control group cure rate was 76.2%, no efficiency is 4.8%,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rough close observation, do a good job after closed drainage of pleural cavity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hronic obstructive emphysema combined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in clinic cure rate, promote the patient recover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emphysema;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Nursing

[作者简介] 刘伟(1976-),女,湖南常德人,本科,主管护师,常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科护理, 邮箱:442995268@qq.com。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临床呼吸科的常见病,自发性气胸则是该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患者心肺功能衰竭,死亡率高[1]。临床认为该病除了及时、准确的治疗外,精心、细致的护理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巩固治疗效果,也具有重要作用[2]。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了4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现将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胸部X 线和CT 检查确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45~74岁,平均61.7岁,病程6~21年,平均15.3年。所有患者均为单侧气胸,首次气胸13例,多次9例,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以及高张性气胸分别为9例,7例,5例。诱发因素上,无明显诱因8例,阵发性剧烈咳嗽6例,呼吸道感染以及用力屏气或打喷嚏分别为4例和3例;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40~77岁,平均62.3岁,病程7~24年,平均14.9年。所有患者均为单侧气胸,首次气胸14例,多次7例,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以及高张性气胸分别为10例,6例,5例。诱发因素上,无明显诱因9例,阵发性剧烈咳嗽6例,呼吸道感染以及用力屏气或打喷嚏各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气胸类型以及诱发因素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可以进行统计学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提醒患者卧床休息,禁止活动或搬动,以防止增加患者的耗氧,护理人员还应当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以半卧位为宜[3]。提醒患者保持吸氧,以避免由于气道干燥而造成的剧烈咳嗽,与此同时还应当给予镇咳剂、镇静剂,提供含有维生素、高蛋白质以及高纤维食物,有效提高机体抵抗力和组织的恢复能力,加快肠蠕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密切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应当不间断的观察患者胸痛、咳嗽以及喘息、呼吸急促、紫绀的程度等,注意做好肺部哮鸣音的观察,一旦发现哮鸣音不一致的呼吸困难加剧,同时还伴有嗜睡等症状,就应当高度警惕可能出现了气胸和肺性脑病[4]。护理人员此时应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来有效促进肺复张,如果出现痰液黏稠且不宜咳出的患者,则应当采取行雾化超声吸入布地奈德和硫酸特步他林,保持患者呼吸通畅。

1.2.2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现阶段临床上依然将胸腔闭式引流作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最主要处理手段,而术后护理则是避免并发症,巩固手术效果的重要手段。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引流管是否通畅,避免出现引流管滑脱现象,也可以在引流管近手术切口处做一个较为明显的记号,方便能够及时发现是否滑脱。如果引流管保持通畅时,也应当注意检查水封瓶水是否出现了波动,如果水柱没有出现波动,但呈负压,也提示肺已复张或者引流管出现阻塞,如果水柱内液平以及瓶内液平等高,则表明引流管漏气或者管子已经滑出胸膜腔,护理人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另外,还应当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以及性质,一般情况下如果呈淡黄色血性或者脓性,就提示引流液异常,此时应当及时报告医生并做相应的处理[5]。

1.2.3重视心理护理阻塞性肺气肿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病程较长,患者以老年人居多,经过长时间的疾病折磨,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所以护理人员应当主要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有效、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在治疗前,应当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治疗的相关知识,治疗的必要性,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通过和患者的真诚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消除其不良心理[6]。也可以介绍本院的成功案例,以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3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在护理后24 h内引流管水柱不再波动,同时没有气体液体排出。2 d内患者的咳嗽、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无效:患者在护理后24 h内引流管水柱出现波动,伴有气体液体排出,和治疗前相比,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或者恶化。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用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χ2和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21例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20例(95.2%)患者得以治愈,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基本消失,经胸部X 片显示患者气胸消失,还有1例(4.8%)高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未有明显改善,气胸症状也没有消失,没有出现死亡。对照组治愈率为76.2%,无效率为4.8%,和观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死亡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观察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住院时间对比

表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多见于老年人,病程长,临床病情复杂,加上病情变化快,极易引发呼吸衰竭,严重者危及生命。同时,老年患者由于身体重要器官已经发生物理变化,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多数患者还伴有基础性疾病,因而一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病时,极易合并自发性气胸,加大治疗和护理的风险[7]。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外,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病情恢复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也具有重要作用。在护理中,首先应当给予患者必要的营养支持、指导患者合理作息、镇咳剂、镇静剂等基础性护理,如果有基础性疾病的也应当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与此同时,针对性护理突出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这一带有普遍性特征的病症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心理情况、恢复情况等特殊性的关注。在本组研究中,密切观察病情以及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就是针对性护理的集中体现,我们要求责任护士必须对每位患者的情况进行不简单的观察和记录,一旦发现肺部哮鸣音、引流管不畅甚至滑落等应当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且报告给记录,根据患者病情适当采取氧疗或雾化吸入药物,也可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通过上述这些举措能够有效保证治疗效果,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另外,现代护理强调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通过进程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对于身体的快速恢复也具有重要作用。胡四娥认为阻塞性肺气肿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极易导致患者在治疗中发生焦虑、恐惧、抑郁以及悲观等不良情绪,并通过心理护理帮助其排除了不良心理,临床治愈率达到了93.0%,表明了心理护理的有效性[8]。和本研究(95.2%)相比略低,可能是由于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和病情观察护理中存在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参考文献]

[1]许畅,付东云,李东雅.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8(4):90-92.

[2]张瑞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及预防[J].中国医学创新,2012(7):69-70.

[3]郑小红,陈勇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35):86.

[4]张颖.2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

[5]黄菊华.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24).

[6]单以芳.3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6):96-97.

[7]王桂梅,秦雪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15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31):78-79.

[8]胡四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43 例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7):128-129.

(收稿日期:2014-03-13)

《科技资讯》期刊投稿要求及说明

稿件要求: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3、所有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

4、

参考文献应引自正式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段末上角标出。

5、

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格设计要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

7、图片要清晰,注明图号。

投稿说明:

1、稿件须以电子文档形式发送。如为打印稿,请附软盘,软盘采用Word格式。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2、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