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子女教育问题合集12篇

时间:2023-11-03 10:06:25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70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

QIN Gaoyuan

(Tianlin Country Jiuzhou Middle School, Baise, Guangxi 533308)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of the city,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is accelerating, the number of young people from the countryside to the city to work is gradually growing, most of them can not live with their childr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of the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and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ir education.

Key words 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 problems

r村留守子女也就是“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离开家乡外出工作,而他们却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或者其中一方一起生活的0~17岁的儿童。[1]“留守儿童”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而这一问题成为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是从2004年开始的,进入2005年后,不管是学术界还是新闻界,都对农村留守子女的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2]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农村留守子女群体形成的原因以及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问题,并且也给出了许多关于农村留守子女问题的建议。从表面上看,农村留守子女群体形成的原因似乎是由于民工潮带动大量的家长外出打工,放弃了对子女的照顾责任,使子女孤独无依。如果从“三农”角度来看,[3]农村留守子女形成的原因好像并不是那么简单,农村留守子女问题是城市和农村之间发展不协调的必然结果:从农村社会学方面来说,农村留守子女问题是由于农村经济落后、缺少法律法规、思想道德认识不足、人口膨胀并且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农村的良性运行受到阻碍这一现象的反映;从社会性别方面来说,农村“留守子女”问题是因为农村的男性劳动力大量外出,形成“父亲缺席”的局面,还有农村农业劳动力逐渐女性化,导致母亲对于自己的职责力不从心;从家庭社会学方面来说,农村留守子女问题是社会的不断变化,从而造成家庭结构断裂、关系淡化、生活方式改变等现象的综合体现,清晰地反映出农村家庭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失调现象。

1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分析

1.1 监护职责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新型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而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使得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家庭的幸福生活选择了继续留在城市奋斗。[4]尤其是一些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力但是土壤和水资源却不丰富的农村,打工似乎是当地的一种潮流,除了一些在农村有体面工作的或者是在家做生意搞养殖的之外,大多数的年轻夫妻都把家里的田地交给老人耕种,子女留给老人或亲戚帮忙照看,而他们外出打工,以此来满足家庭生活的开销。例如,小红是一名九年级的学生,她的父母在她出生前就一直在外地打工,在外打工时母亲生下了她,跟着父母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在她九岁时,父母把她送回了家乡由爷爷奶奶照顾,之后她又有了一个弟弟,为了养活他们姐弟俩,她的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

小红的母亲也去学校问过小红在学校的表现,让班主任多管管小红,因为自己为了承担起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给家庭创造相对优质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在外打工,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贪玩,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但却不能对其进行监督,不能亲自教育。所以在现阶段中,农村留守子女教育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监护职责的缺失。这一问题存在也是必然的,人一般都是先满足低级需求,再满足高级需求,而生理需求是最基础的,就是说人们要先生存下来,才可以去追求更高的需求。[5]这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就是这样,他们纵然知道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但相比于生存,这些父母选择了让自己的子女吃饱穿暖,所以,就只能将对子女的监护、教育放在相对靠后的位置上。

1.2 心理关怀匮乏

对留守子女心理关怀的匮乏也是现阶段农村留守子女教育中较突出的问题。如果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那么子女就会留给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自然爷爷奶奶或亲戚就会成为子女的监护人;如果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家长就是子女的监护人。不管是监护人还是监护人,他们大多数将照顾好家人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没有人会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加以大力关怀,大多数人都认为照顾好留守子女的生活起居是最重要的。

农村留守子女上初中后大部分都是住校生活,基本上是每周回一次家,能休息两天,每次回家也就是带一些换洗的衣物,还有下一周的生活费。在短短的两天内,这些留守子女虽然想休息,但是如果家里有年龄大的老人,他们还需要帮助老人干活,而老人也不会询问留守子女在学校的情况,留守子女有什么事情或想法也不会告诉老人,他们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久而久之这些农村留守子女很容易产生抑郁、自闭的情况。[6]如果是农忙时期,这些年龄不大的留守子女还要帮着亲戚分担家里的农活,而这些亲戚也只是负责给他们做饭、洗衣,再加上农活又多又重,根本没有精力去关心留守子女的心理状况。

1.3 学校教育滞后

说到教育问题,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自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学校的。但是这些农村留守子女所在的学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育非常落后。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在上课时,基本上都是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教学生怎样能考出好成绩。例如,教学生记英语单词,就是让学生一遍遍地读,直到记住为止,这让许多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的留守子女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而且他们认为学生就应该听话,做事符合规矩,但这恰恰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7]

2 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子女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导致他们存在一些情感上的缺失,从而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另外,隔代人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再加上他们对农村留守子女的溺爱,造成农村留守子女的学习成绩和行为活动上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引起了许多教育问题。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要对农村留守子女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但是如果只靠学校的力量实现对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者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是解决农村留守子女问题的必要途径。

2.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的问题,首先就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一方面,强化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保护这些未成年的留守子女的生存权,促使留守子女的父母切实履行其监护职责。另一方面,强化政府职能,进一步健全农村教育运行机制,完善外砻窆ぷ优随父母异地入学的相关规定,从政策法规上为农村留守子女实现受教育权铺平道路。各级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并严格落实。

2.2 构建农村教育新模式

构建农村教育新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学校建立心理咨询机制,以便及时弥补留守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的父母关爱和家庭教育,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解决留守子女情感脆弱、焦虑自卑甚至是自暴自弃的消极态度。第二,学校为留守子女举办关爱活动,这种活动也需要当地的政府和教育机构给予支持,这不仅仅是关系到留守子女,也关系到他们的家庭。例如,在寒暑假时,学校组织教师去留守子女的家里慰问,给他们带去学习用品等,[8]了解留守子女在家里的表现,同时也与监护人沟通交流关于留守子女的教育管理方法,以这样的方式让留守子女感受到温暖,摆正心态,投入到学习中。第三,学校进行宿舍集中管理,这样一方面解决了留守子女上学路途遥远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代替了留守子女的家庭教育,在学校里班主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留守子女找到家的感觉,喜欢集体活动,走出父母长期不在家的孤独心态。

2.3 完善教育监护体系

完善教育监护体系就是要建立起家长机制,让教师代替父母与留守子女进行沟通,不仅仅负责留守子女的学习,还要重视与他们的情感沟通。要定期去留守子女的家里了解情况,熟悉每一位留守子女的性格和家庭情况。创建家长机制就是为了提高留守子女的自制能力,弥补他们缺少的家庭教育和关怀,不断完善教育监护体系,及时避免留守子女由于任何家庭教育的疏忽而导致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

3 结束语

随着民工潮出现的一个个空巢家庭,形成了我国目前数量庞大的农村留守子女群体,他们与那些跟随父母到城市读书和生活的孩子们相比,往往会产生一种失落感,所以关注留守子女的成长情况以及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情况中,现阶段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重视,努力为农村留守子女搭建起爱的港湾。

参考文献

[1] 邢春平.浅议农村留守子女监护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亚太教育,2015(9):291-291.

[2] 李婷.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7):91-92,111.

[3] 翟庆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 卢鸿发.给心灵安个家让灵魂不再留守――农村留守少年教育工作对策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5):23-23.

[5] 司马懿茹.教育公平视域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64-69.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2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07-0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不仅满足了城市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推动了当地城市进步,加快实现当地现代化。一方面,农民工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功劳不小,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产生。据全国妇联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留守儿童人数约为5800万人。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所引发的各种现象层出不穷,对留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不容忽视。

从家庭层面看,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关心子女,无法营造出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家庭氛围,农民工仅关心子女的身体和学习成绩的好坏,不知道应关心其心理需求,一旦子女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们不是主动与子女沟通,分析失败的原由,而是一味地喝斥埋怨子女。另一方面,多数农民工子女是被托付给祖辈照顾,形成隔代教育。隔代监护主客体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在监护和施教时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只保证物质和生活的满足,缺少精神和道德的管束与引导,导致很多子女从小娇惯、任性,产生厌学、心理和生理发育失衡等问题。

从学校层面看,众多学校没有根据农民工子女的特点施以人性化的管理。农民工子女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感觉到没有尊严、没有价值,内心产生不良的自我评价信息和消极情绪,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由此萌生厌学的念头。

从国家教育制度层面看,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就形成了“村办小学、乡办初中、县办高中”的格局。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县、乡两级政府财力薄弱,财政投入的教育事业费严重不足。这种状况产生两个严重后果:一方面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水平偏低,造成相当一部分优秀教师从农村学校流失;另一方面,由于财政投入不足,造成农村地区学校基础设施陈旧落后,进而造成教学质量严重下滑。那些留守的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存在严重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针对上述情况,文章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

首先,父母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许多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自己花了钱,学校就要把子女教育好。其实,父母是子女人生中的重要启蒙老师,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家长不能仅满足于子女的物质需求,应重视子女心理的教育和学习。对此,外出的父母注意离家时间不要相距太大,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尽可能多地掌握子女的最新动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的微妙变化,发现孩子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给予及时的关爱和疏导,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让子女真正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并应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3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018-02

教育专家指出,农民工子女进城后,如何让他们在全新的环境里适应城乡差距,如何帮助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是摆在教育面前更大的难题。

我校是沾益区直属小学。2015年秋季,我校在册学生人数2046人,其中农村户口学生1506人,占学生总数的73.6%,接纳外省外县务工人员女人数368人,占学生总数近18%。从数字看出:农家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在我校教育的比重逐年增加。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殊就在于他们生活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缝隙中,是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这个群体的教育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教育工作成绩。如何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这对我们学校来说必须研究课题。

一、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农民工子女一般生活在乡村,接受的是相对不完善的基础教育,形成了能适应当地风俗生活习惯、道德文化水平的性格特点。这种早期性格一经形成,将来很难改变。他们的父母进城,面对的是生活习惯、风俗习惯迥异的社会,他们在情感上产生了较大的落差,心理上的失落感和不适应也就在所难免。农民工由于地区差异,来到城市后,受到当地居民的歧视和排挤,人们用有色的眼镜来看待他们,把他们当作特殊的群体,这样,这些农民工的孩子自然也无法融入当地的社区,孩子就有着“我要回家”“我要报复”等强烈的思想意识,有意无意间都有所流露。而且,农民工及其孩子把本土落后的风俗习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带到现居地,甚至还在当地的社区里有一些犯罪行为,加深了当地的居民对他们的歧视。这样,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更是把孩子推向社会的对立面。同时农民工子女的居住环境拥挤、狭小、不卫生,特别是学生缺乏可以静心学习的必要环境和条件。这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是不利的。

2.农民工子女的前期教育相对落后

由于农民工原住地经济相对落后,加上所就读学校绝大部分规模偏小,学生又散落各地。因此,不管是办学条件,还是学校管理、师资水平,与市区学校存在较大的差距,体现在教育质量上是非常明显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在教学中,发现插班中、高年级的却不会汉语拼音、不会拼读,写的字不成形,作文无从下手,有的作文交上来也不过三五句;在数学上,连笔算都过不了关,更不要说什么应用题的审题、列式,几何知识的学习掌握了。在教育质量上,农民工子女与当地的学生相比,差距悬殊,给了学校非常沉重的难题。

3.家庭教育的缺失

有专家曾经说过,没有亲情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而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农民工子女的父母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又忙于生计,既没有闲暇时间有意识地、系统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没有多少能力全面地塑造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父母日出而出、夜深而归,或者一日三餐,来去匆匆,和自己的孩子说不上几句话。这些孩子瘦弱的肩膀不但要挑起料理自己生活的担子,还要照顾比自己年幼的弟妹,“上学背书包、放学背弟妹”,对他们而言是家常便饭。农民工忽视了他们的孩子还是需要引导、需要教管的渴望关爱的未成年人!

结合调查和班主任的家访,我们了解到农民工大多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没有固定场所,多数临时租房居住。有的租住地离学校较远,学生上学不方便,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也不方便。这些均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结合。

二、有针对性地对务工人员子女进行心理辅导

(一)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1.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是教育的前提,作为教师,首先要端正思想,“脱下有色眼镜”,努力走进农民工子女的心灵世界,对他们“多关爱一点,多理解一点,多帮助一点,多宽容一点”,用真诚的心去和他们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当我们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同他们共享喜怒哀乐,以真诚善良的心灵为其示范领航时,他们自然就会消除恐惧、自卑的心理,主动地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亲近我们,从而接受我们的教育。实施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关爱行动,让农民工子女也享受学籍管理政策,减少繁琐的学籍入籍手续,在学生干部竞选等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到教学公平,用同样的态度和期望来看待农民工子女,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农民工子女,对他们充满信心和希望。在对学生的评价、评选优秀学生、参与竞赛选拔等活动中,将民工子女与当地学生同等看待。同时,教育本地学生与他们交朋友,真诚对待这些外地同学,在言语、行为上不歧视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

2.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农民工子女心理教育内容。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农民工子女的一般情况,而且应当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心理归属感,把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校还可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我们知道,在学校教师是解决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主力军,教师可以通过谈心法、情境再现法、榜样示范法、讲座辅导法等方法,对农民工子女进行科学的心理辅导。如对不自信的学生,我们首先采用激励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学校开展每月创五星活动,让学生自已推选你认为表现优秀的同学,可以是学习、行为、文明礼貌等方面,然后在掌声中通过,优秀事迹展示在校橱窗内,这可以使许多学生渐渐地由原来的不自信无言转化为自信。在课堂提问时,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可以让全班同学给他们热烈掌声,增强学生当众发言的勇气。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4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农村到了一个繁华的都市,因为经济不宽裕,父母的处境艰难,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虽能与城里的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但心理上自卑。

有个小女生,十分瘦弱,刚从老家来这边一年,不怎么会说普通话,经常独来独往。有一次,在她感冒期间,我发现她经常不去食堂吃饭。那天我上第四节课,下课铃声一响,同学们都奔向食堂,她仍坐在位置上不动,我随意地说:“快去吃饭,这样感冒才会快点好!”看她拿了餐具,我就回了办公室。等我吃完饭回教室转一圈,发现她早已在教室,我有点疑惑,她的速度怎会快过我呢?“饭吃了吗?”我问,“人太多了。”她轻声说。周围的女生说:“她总是不去吃饭,或是去得很晚。”我说:“去吃饭。”她说:“我不饿。”我坚持说:“我陪你去,要是你妈妈知道你经常这样要心疼的!”……

“老师,我不想当课代表了。”此话出自一位湖南的小姑娘之口。班级组建之初,我想通过树立外地优秀学生榜样来感染他们中的后进生,特地选她当课代表。虽然对他们的成绩一无参考,凭着直觉,凭着她脸上的正气,我选择了她。我知道她觉得每次单元测试总是离80分近在咫尺,却可望而不可及,有些灰心;因为作业布置时有些同学故意说她没布置而伤心。我说:“你不做,就是在逃避,你能做的就是努力在期末考到80分以上,其实你离它只一步之遥,名著读了没?以后课间一有空就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她果然信守约定,一有空就来读书,即使有时我在辅导其他学生,她也会在一旁读完她选的那段。这次期末考试,她终于考了81分。

亲情失落、心理失衡、行为失控、学习失教、安全失保、监护失助已成为他们中的普遍现象,由于生活环境比较复杂,他们很难保持心理平衡,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解决学习困难

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烦恼,学习基础不好,难以接受老师教的知识,虽然没有老师偏心现象和同学排斥情况,但没人辅导作业以致成绩普遍落后。

单说交作业一项,班里有个新来的学生就没有概念,看着他桀骜不驯的脸,我说:“是学生就应该交作业,有机会享受与本地生同等的待遇,为何不好好珍惜?再说,原来的学校已经撤并了,你忍心离开父母回老家去念书,就为了你所谓的自由?”他低下了头,答应正常交作业。

从这三年情况来看,他们的英语学习问题,是影响他们进步的最大障碍。在公办的小学从低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师资力量强,都是正规师范学校毕业;反观民办学校教学,语文数学等都不比公办差,但英语方面相对落后,成绩较好的同学也考不及格,因为基础上有很大欠缺。

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加大,他们很快就成为英语学习的弱势群体。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心,遇到困难挫折时,总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材料。其实,他们缺乏的是意志。意志在心理认识转化为心理行为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有心理认识,也有心理行为的愿望,但意志薄弱,不能做出相应的行为或虽有行为但缺乏毅力,而不能持久。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各具特点的学生,因此教师既要考虑他们的共同规律,又要考虑个别差异。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点,发挥其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以满足的不同心理需要,强化其英语学习的心理机制,发展其个性的目的。

曾经我对课代表(语文)说,“你语数成绩都好,英语上拖后腿实在可惜。”她也很苦恼,不知如何下手。她说以前在民办学校,老师会把英语答案写在黑板上,让他们自己抄写。我让她用复读机学习音标并把基础夯实。后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英语老师的帮助,她的英语成绩慢慢有了起色。但大多数学生英语都不及格甚至一二十分。这在大面积上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即使其他学得再好也被英语拖得失去信心,所以很多人干脆放弃,上课趴在桌子上。

针对以上问题,英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锻炼每个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意志,帮他们补上基础,促使他们克服各种干扰,养成能调整学习行为习惯,逐步强化和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应付各种各样困难的忍受力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建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力和成就感,有机会升入高中,考入大学。

三、杜绝早恋现象

初中正是学生情窦初开,情感懵懂之时,个别学生容易陷入早恋怪圈。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心理意识的发展,青少年对异性的言行举止过分敏感。他们常会把异性对自己的好感当作对自己的“倾心”,而把自己对异性的好感当作“爱情”,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苦恼。青春期学生因不同程度困惑、忧虑而得不到家庭、学校的关心和理解,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反叛心理。

因为部分父母忙于工作,孩子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他们很容易被同龄异性的关心所打动,陷入早恋。他们学习成绩落后,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有不少学生受个别文艺作品中那些风花雪月、缠绵悱恻的浪漫爱情影响,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很容易丧失学习动力,受到青春期成长困惑的冲击。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5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6-0213-04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达1167万人,农村留守儿童达5800万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也是学界研究的焦点。20世纪头十年的前半期侧重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后半期侧重于农村流动儿童教育研究,近年来则侧重于农村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教育的比较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要有所创新、突破和推进,后续的相关研究在研究立场、假设和目标这三方面应进行转向。研究立场规范着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研究假设制约着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范畴定位:研究目标决定着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方向路径。研究立场、假设和目标的转向意味着重新构建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体系框架,并以此体系框架来重新审视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

一、研究立场:从学科立场转向实践立场

研究立场是“研究者站在什么样的位置来看待研究对象,研究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研究对象向研究者所呈现的内容也不一样,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研究立场事实上规范着整个研究过程的价值取向。研究立场不同,对于同一对象的研究甚至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立场。

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教育学立场侧重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是基于教育学的理论与知识来解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象与问题,主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卫生、营养、道德、学习和安全等方面的状况,倾向于从教育层面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心理学立场侧重于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研究,是基于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来解释他们的心理现象与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人的分离和处于留守状态会产生心理问题:农村流动儿童由于环境的变迁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心理学的学科研究立场倾向于提供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来探究农民工子女在留守或流动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揭示农民工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因果机制,服务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社会学立场侧重于农村流动儿童的适应和融合研究,是基于社会学的理论与知识来解释农村流动儿童在城市学习与生活的适应问题,为农村流动儿童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融合提供理论支撑。社会学研究立场是以社会学的理论和知识为解释框架,构建农民工子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路径,提出农村流动儿童适应城市学习与生活的措施方法,建立农村流动儿童适应与融合的家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社会保障机制。

学科研究立场为深刻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专业理论与知识,为深入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学科背景的解释框架,有助于深化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但并不能全面认识农民工子女及其教育现象与问题。学科研究立场为我们提供的是学科视野中的人。即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子女。但这种学科视野中的人却是对农民工子女整体人格的分割。虽然各个学科都在研究农民工子女。但并没有提供有关农民工子女的完整知识,我们具有关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但对于农民工子女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和全面的认识,并不能形成农民工子女整体人的形象。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应转变研究立场。

学科研究立场为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背景知识,为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解释框架,有助于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但无助于全面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事实上,学科只能为研究者提供研究背景,它本身并不能作为研究立场,研究立场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因此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应由学科的研究立场转向实践的研究立场。基于实践的研究立场才能真实了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教育需求是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切入点,因为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是由于他们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要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需求。不能来自于学科研究,只能来源于实际调查。只有基于实践的研究立场才能深入农村留守儿童中间。在田野调查中呈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真实情况,反映他们的教育诉求;只有基于实践的研究立场才能深入农村流动儿童中去开展相关研究。在问卷与访谈中反映农村流动儿童教育的实际状况,全方位地呈现他们的教育现状与问题。基于实践的研究立场,各学科中的理论与知识应成为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工具和方法,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方法,它们能极大地拓展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路径,为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专业知识与方法。

二、研究假设:从问题儿童转向特殊群体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在从事某项研究之前对于研究对象的假定,然后收集有关的资料与数据去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研究假设的预设大致确定了整个研究的范围和结论,它制约着整个研究的范畴、过程、进程和结果。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是建立在农民工子女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之上的。

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教育学立场是建立在农村留守儿童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之上的。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表现在学习、品德、生活、安全和卫生等方面,围绕着农村留守儿童具有教育问题的研究假设来开展研究活动,通过收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资料来验证研究假设。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心理学立场是建立在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具有心理问题的研究假设之上的,认为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表现在自卑、孤独、封闭、逆反甚至反抗等方面。围绕着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具有心理问题的研究假设来开展研究工作,收集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资料和数据来验证研究假设,通过实证研究来得出有关结论。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社会学立场是建立在农村流动儿童具有社会问题的研究假设之上的,认为农村流动儿童的社会问题表现在学习适应、学校适应、社交适应、城市生活适应、城市文化融合和城市融入等方面,围绕着农村流动儿童具有社会问题的研究假设来开展研究工作,通过收集农村流动儿童适应性资料与数据来验证研究假设。得出研究结论。

把农民工子女看作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是站不住脚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农民工子女处于留守或流动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并不等于是农民工子女本身的问题,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农民工子女在教育、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是由于农民外出务工而造成其子女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所引发的问题,是由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得不到切实满足而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农民工子女本身所具有的问题,两者之间要作出严格的区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农民工子女在教育、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因此农民工子女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是不能成立的,研究假设应进行转向,即确立农民工子女不是问题儿童。而是特殊群体的研究假设。

由于农民外出务工,其子女处于留守或流动状态而成为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具有与非留守儿童及城市当地儿童相异的教育需求。这种教育需求表现在学习、生活、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而表现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因此,农民工子女是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特殊群体,并不是问题儿童。基于农民工子女是特殊群体的研究假设,有必要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中挖掘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特殊性,提供具有学科背景的相关资料与数据。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完整,学校应承担本应属于家庭教育的部分职责与功能,要在亲情关爱、心理咨询、安全监督、学习辅导、品德教育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同时要相应地改革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对于教育的特殊需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教育服务。对于农村流动儿童而言,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由于环境的变迁而造成了他们的适应问题和心理问题,学校教育应承担起更多的本应属于社会教育的职责与功能,要在心理关爱、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城市融入和文化融合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教育服务;同时,要在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满足农村流动儿童对于城市学校教育的特殊需求,为农村流动儿童的适应与融合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

三、研究目标:从干预措施转向关爱服务

基于学科研究立场和农民工子女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研究目标方面侧重于建构相应的干预措施。即建构教育、心理与社会干预措施来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和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象与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向于建构教育干预措施,即主要是从教育层面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通过发挥社会教育的帮扶作用来形成化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教育网络,旨在解决由于亲人分离而造成的各种问题;通过现代媒体技术来加强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发挥家庭教育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亲情关爱作用;增强农村学校的教育功能,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建立学校、班级与教师等多渠道和多层面的教育干预措施。针对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心理现象与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向于提供心理解释模型和心理矫正机制来建构心理干预措施,目的在于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促进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流动儿童所出现的社会适应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向于建构社会干预措施,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力量来解决农村流动儿童的学习与生活适应问题、文化融合问题和城市融入问题,克服阻碍农村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和机制障碍。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6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06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目标包括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等。国家为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这使得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大大提高。然而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同时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农村家庭教育的滞后现状影响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成了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全面发展的“硬伤”。只有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水平,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家庭教育薄弱主要源自农村家长这一教育主体自身存在诸多问题而产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知识学习,也忽略了对子女的德育培养。重视子女知识学习的家长往往将子女的学习教育寄托于学校老师,自己却很少与老师沟通交流,对子女的学习情况并不了解。其次,农村家长教育经验不足。农村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对子女的教育遵从传统的方式或来自自身儿时的受教育经验,对养育子女并无科学规划。农村家长教育经验多是以惩罚不良行为为主,对子女的良好行为的积极培养却无多大意识。最后,农村家长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对子女的负面影响。由于生活环境和自身知识水平等综合原因使得农村家长在某些方面比如语言、行为习惯、娱乐爱好等缺乏素养,这些在无形中传授给了子女,形成了子女的语言、行为习惯、娱乐爱好。

随着学校教育的逐步提高,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配合的要求不断增强,这与农村家庭教育的薄弱形成了矛盾。不少家长意识到知识对子女发展的重要性,却认识不到或很少认识到家长在子女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学校教育乃至以后社会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农村家庭教育被凸显的一系列问题困住了。

二、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农村家庭教育的诸多问题源于农村家长自身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心理学提出意识主导行为的科学定律,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实行家庭教育意识的不足,使得农村家庭教育变得滞后薄弱。改变农村家长家庭教育不合理行为,首先要唤醒农村家长家庭教育意识,使得家庭教育行为的普遍形成,家庭教育水平才能得到普遍提高。意识层面的原因是深层的,透过行为现在可以窥探之。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层原因主要有四个缺乏:缺乏教育意识、缺乏言传身教意识、缺乏主观能动性、缺乏终身学习意识。这四个缺乏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影响着农村家长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是家庭教育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源。

1.缺乏教育意识

新学期开学,家长带着子女报名,教师办公室能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就交给老师了。”“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一方面由于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另一方面反映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够或几乎没有。这也有着深层的原因。首先,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知识”“教育”这些远离农活、生活的精神层面的事物有着自我本能的自卑和回避倾向,子女的学习活动主要都在学校开展,大部分家长就直接将自己所不擅长的教育责任转移给了学校老师。认为老师比自己文化高,更专业更有能力教好子女。其次,部分家长缺乏教育子女的自信心。最后,普遍存在认识观的问题。农村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会给子女带来的巨大影响;没有意识到自己从拥有子女的那一刻起就有着不可推卸的教育子女的义务和责任,是天生的教育者;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子女有着不同于学校和社会的独特的优势和影响力。

2.缺乏言传身教意识

农村家长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在无形中影响子女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子女与父母的各方面的相像不仅是遗传还有日益强化的效仿,这是“与之化矣”的现象。农村家长自身有许多不利于子女学习成长的负面言行和态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子女的学习和态度。如果说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有意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实践和精力是有限的,父母以自己实际行动去塑造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时间则是无限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中曾说:“家庭集体、父亲、母亲以及其他长辈们成熟的智慧世界就是幼儿思维的基础。”农村家长对待子女的不良学习成绩或是不良习性时,往往只着眼于子女的错误,却忽视造成子女此类状况的原因也有来源于自身的部分。

3.缺乏教育的积极主动性

农村家长对自身的知识缺乏和教育能力不足的认识导致对子女教育的懈怠。缺乏积极主动性的父母往往对子女的学习缺乏积极关注,并将教育的责任转嫁给学校、老师。家长没有自信心去面对子女的学习内容,不能给子女解答学习上的疑惑,也没有发现自身言行早已经是子女学习做人做事的行为榜样和参照模式。家长们没有意识到发挥自身的家庭教育优势,在生活中长期对子女形成榜样示范的行为对子女优良品德形成,学习能力提高有着老师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在家庭环境里,家长天然是老师,子女天然是学生。家长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天然性,自然就缺乏积极主动性。对子女的教育往往被动且无积极的身心投入。

4.缺乏终身学习意识

如果说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意识和教育主观能动性都得到提高,却对子女的教育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是缺乏科学教育方法的表现。对子女只爱不管成了溺爱,只管不爱成了专制,不爱不管成了放任。如何把握这个尺度,掌握民主的科学教育方式,需要科学教育方法,能贯通与生活的方法,以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方式的科学民主体现于科学的教育方法中。要建立科学教育的观念和行为,必须要让家长明确持有终身学习观念。现在的农村家长大多以直觉和传统经验对子女进行教育,而这些直觉和传统经验与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相差甚远,极易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父母应该对自己的不科学不合理教育方式进行全面正确的认识和反思,无需逃避自责,或是持有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子女从出生开始学着做人,父母从子女出生开始学着为人父母。这是个双向学习的过程。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贯穿子女的一生。父母理应不断学习教育子女的知识,调整教育子女的方式,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不断的结合实际情况学习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知识才是科学的,正确的。

三、改善农村家庭教育问题路径

农村家庭教育的提高过程是首先从意识层面发展到行为层面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由此提高农村家庭教育可从唤醒农村家长教育意识出发,转变其对子女的态度和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这一基础性工作开展。

1.意识层面的基础导向

首先,情、爱意识的唤醒。这是基础性工作。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往往不够。不重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自然对子女在品德形成,个性养成等方面的教育投入不够。有了爱,才能激发家长的教育意识。才能让家长认识到自身对子女家庭教育上所能发挥的巨大能动作用,才能促使家长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作出必要的努力。这需要对农村家长对良好亲子关系知识的普及。其次,言传身教意识的唤醒。这是第二项基础性工作,目的是强调农村家长认识到自身在生活中对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人格品质的形成的无意识影响。使得农村家长发现子女的某些不良行为品德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激发农村家长对自身的反思和寻求改变的动机。最后,终身教育观念的树立。让农村家长认识到两点:一是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教育是终身的,而且,家长教育方式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改变的。让农村家长树立学习的信心,接受学习,主动学习。

2.以志愿者队伍为主力的学校、社会帮扶机制

改善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不仅仅靠农村家长自身学习、提高,由于农村家长自身知识的局限,认识的不足,需要学校、社会对农村家长进行教育帮扶,增强农村家长的家教知识,提高农村家长的家教质量,进而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老师承担着学校的教学工作和相关工作,占用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再分派到家长学校进行家长教育培训往往力不从心。政府通过广大媒介如报纸、广播等传播家教教育知识,对忙时干农活,闲时沉迷娱乐的农村家长来说收效甚微。由此,要针对性强化农村家庭教育知识,学校和政府应当发展一支长期的志愿者队伍,号召各类有能力参与帮扶提高农村家长家教能力的成员参加。如在校老师、退休老师、大学生、优秀家长、政府人员等,多角度多层次综合队伍进行支援农村家庭教育建设。既减缓农村学校一身挑两担的压力,又能切实提高农村家长家庭教育能力。

农村家庭教育全面影响子女的成长和发展。针对现在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从最基本的根源切入家庭教育系统,促进家庭教育单方面的改善,再一步步扩展到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逐步全面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将是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周四梅.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文教资料,2010,(35).

[2]孟宪玉.农村家庭教育现在面临的问题[J].科技信息,2012,(10).

[3]杨宏.试论农村家庭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5).

[4]周华东.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2,(9).

[5]徐中海.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11).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7

一、引言

所谓“留守子女”,是指农村中父母双方进城务工,在家与祖辈、其他亲邻或者独自一人生活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群体。目前,一大批学者、媒体工作者、政府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探讨农村“留守子女”问题:王东宇、林宏(2003),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课题组(2004),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2005)等,认为农村“留守子女”存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李庆丰(2002)、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课题组(2004)等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从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湖南作为全国劳务输出大省之一,尽管其省际、省内各地、县级市之间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但农民流动并没有带动其子女的相应流动,大部分的家庭选择将子女留在家中,成为“留守子女”。现阶段湖南存在庞大的“留守子女”队伍:段成荣、周福林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抽样数据,分析得出湖南留守儿童占湖南省儿童总数的12.53%;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留守子女”占子女总数的比例更大,2004年攸县在校中小学生中“留守子女”达3.38万人,占其在校学生总数高达35%。更不容忽视的是,农民工外出给湖南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智力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范方、桑标(2005)对邵阳市两县的调研发现“留守子女”亲子教育的替代导致了家庭环境的恶化,不良的家庭环境进而引起或诱发儿童不良人格因素,最终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刘文艳(2005)通过对衡阳市12个县市的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鉴于当前农村一方面存在规模大的“留守子女”群体,另一方面“留守子女”的身心发展受到了不利的影响,各级政府对该群体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留守子女”问题。本文从湖南“留守子女”问题现状出发,探讨其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二、湖南农村“留守子女”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一)“留守子女”群体形成原因的成本收益分析

1、农民行动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为深入研究湖南省农民不携带子女外出打工,从而最终导致规模巨大的“留守子女”群体的原因,本文从农民工成本收益角度分析,假设如下:(1)农民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农民携带子女外出,第二种是农民不携带子女外出,第三种是农民在家务农;(2)第一种情况下的成本:农民本人在城市的所有费用Lp1、子女在城市的教育费用Ec1、子女在城市生活除教育费用外的所有费用Lc1;第一种情况下的收益:城市工资收入Wp1、子女未来工资收入Wc1。第二种情况下的成本:农民本人在城市的所有费用Lp2、子女在农村的教育费用Ec2、子女在农村生活除教育费用外的所有费用Lc2;第二种情况下的收益:城市工资收入Wp2、子女未来工资收入Wc2。第三种情况下的成本:农民本人在农村的所有费用Lp3、子女在农村的教育费用Ec3、子女在农村生活除教育费用外的所有费用Lc3;第三种情况下的收益:农民务农收入Wp3、子女未来工资收入Wc3。(3)子女未来工资收入与子女将来受教育程度有关,而受教育程度取决于孩子的身心、智力发展情况,上述Wc1、Wc2、Wc3皆为子女未来工资收入的贴现值。(4)鉴于农民收入过低、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原因,农民决策是一种短期行为,决策目标只是当期收入最大化,即收入仅考虑农民本人工资收入,而成本则考虑农民本人跟子女。在第一种情况下,农民的收入Yp1=Wp1-(Lp1+Ec1+Lc1),第二种情况下,农民的收入Yp2=Wp2-(Lp2+ Ec2+Lc2),第三种情况下,农民的收入是Yp3=Wp3-(Lp3+Ec3+Lc3)。农民的最终决策取决于三种情况下的收入Yp1、Yp2、Yp3值的大小。若Yp1最大,则农民携带子女外出,子女在城市接收教育;若Yp2最大,则农民不携带子女外出,子女成为“留守子女”;若Yp3最大,则农民在家务农,子女在农村接受教育。

2、湖南农村“留守子女”群体形成原因的成本收益分析。湖南农村存在规模巨大的“留守子女”群体,这是农民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具有深刻的现实原因:(1)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农民务农收入远低于城市工资收入:农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远低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不同职业工资之间、城乡收入之间差距明显:如2004年,湖南农、林、牧、渔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961元,而湖南的平均工资数是13928元,城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8617.48元,而农村纯收入仅2837.76元,即Wp3<<Wp1=Wp2。(2)城乡之间存在“壁垒”,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生活的成本过大: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的成本过高,即Ec1>>Ec2=Ec3;同时,城市物价水平相对农村要高,子女在城市生活需要交付房租、水费等农村并不要支付的成本,生活成本较高,即Lp1=Lp2>>Lp3,Lc1>Lc2=Lc3。通过比较可知,在现阶段,Yp2=Wp2-(Lp2+Ec2+Lc2)>Yp1=Wp1-(Lp1+Ec1+Lc1),Wp3-(Lp3+Ec3+Lc3),故湖南农民的“最优决策”是第二种,即不携带子女外出。

(二)“留守子女”在农村身心发展受到影响的原因分析

农民不携带子女外出务工,一方面导致湖南农村存在规模巨大的“留守子女”群体,另一方面也对“留守子女”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影响,这归因于“留守子女”既不能受到有效的学校教育,又不能享受完善的家庭教育,最终的结果,是Wc2<Wc1,Wc3:

1、农村学校缺乏发挥有效学校教育作用的办学条件。学校是孩子接受知识和成长的主要场所,有效的学校教育,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人格健全作用重大,可是,目前,湖南绝大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欠缺:一方面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师资水平较低。办学条件的限制,使农村学校对“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心有余力不足。

2、代养人、农民工未能起到有效的家庭教育作用。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子女”不能受到有效的家庭教育:代养人主要是祖辈,对孩子的照顾往往局限在生活上,忽视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心理需求与发展。

三、湖南农村“留守子女”问题解决途径探索

湖南农村“留守子女”问题形势严峻,而“留守子女”问题又与湖南的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关系到湖南的长远、稳定发展,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或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外出务工,减少“留守子女”数量;另一方面,在既存规模巨大的“留守子女”群体下,采取措施,将农民工外出对“留守子女”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减少“留守子女”数量

1、继续加大城市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的支持力度。为了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湖南省政府于2004年制定了《湖南省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2005年又实行了《湖南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标准》,这对于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发挥民办学校在吸收农民工子女就学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应该拓宽教育经费收入来源,加大政府对城市教育的转移支付;另一方面,应该降低民间资本的办学门槛,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缓解由于农民工子女的大幅涌入造成的城市教育资源紧张问题,同时,加强对民办学校的宏观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

3、加快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等具体制度的改革进程,保证进城农民工利益。

4、大力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农民携带子女外出创造条件。湖南省于2004年开始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广泛开展引导性培训、技能性培训、转移后培训,为尽可能多的农民提供培训的机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增加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及务工收入。

5、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外出务工农民数量。一方面,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全面落实“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面推行粮食直补工作,实施良种补贴,落实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财税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经济作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改变农民的行动决策,减少外出务工,源头上避免“留守子女”群体的出现。

(二)发挥农村学校、农村基层、农民本人作用,降低对“留守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

1、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发挥农村学校的学校教育作用。一方面,逐步增加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比例,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保证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另一方面,对贫困县市增加转移支付,以保障贫困县市的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投入,同时,呼吁全社会对农村教育的支持,通过希望工程、大学生支教等方式获取社会力量的帮助。

2、建立“留守子女”教育监督体系,发挥代养人的教育作用。代养人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对“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在现实情况下,可以考虑由村委、妇联等部门构成的一个农村“留守子女”监督教育体系,像邵阳市新宁县白沙镇由镇计生办联合教育、妇联等部门推行的“代管家长制”,效果比较好。

3、农民本人应慎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子女的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作用重大,外出务工之前,农民应权衡利弊,考虑自身外出对子女学习、心理上的影响。若因为自己的外出,对子女的影响太大,则应该选择少外出务工。外出农民工将子女留在家中,应该采取措施将对子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一方面,农民工应该选好代养人,嘱咐其对子女的生活、学习等多方面进行关照;另一方面,鉴于家庭教育的难以替代性,农民工应该经常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多与子女沟通,条件允许的话,常回家看看,长假期间与子女相聚,弥补亲情缺陷。

参考文献:

1、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10).

2、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3、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5、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6、贺国胜.来自攸县农村的“留守学生”调查[EB/OL].news.省略,2005-12-10.

7、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习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4).

8、刘文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子女”教育现状及对策[J].湖南教育,2005(17).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8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是一个需要人才而且人才辈出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子女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地域的限制,经济的制约,政策的偏向,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出现不均等的现象。这既不利于农村子女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更与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吻合。因此,探析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原因及其对策,对于促使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造就大批的高层次合格人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原因分析

(一)基础教育失衡发展,是造成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原因。现行的高考制度虽然从形式上看具备了“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由于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的差异,使农村子女难以与城市子女在一条起跑线上赛跑。这势必为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埋下伏笔,造成了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难的现象发生。与城市基础教育相比,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

1.师资数量不足。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为解决农村师资短缺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口支援,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轮流任教,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等。但由于城乡之间的生活环境和办学条件的差异、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交通不便等原因,致使许多农村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其结果最终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滑。2005年甘肃省全省有公办中小学教师12.6万人,代课教师2.6万人,而这些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农村中小学。据笔者近期到陕西省宝鸡市某农村高中统计,近三年就有10多名优秀教师流向城市,但县政府因财政不足,又拒绝大学生回县工作,这就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严重缺编。而解决教师紧缺的唯一办法就是逐级上拔,初中在小学选拔教师,高中到初中选拔教师,或聘请代理教师任教。这样,农村中学教育质量何以保证?

2.教师素质不高。教师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直接因素。近几年来,虽然我国中小学教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学历达标率有所增长,但城乡差距悬殊,农村教师素质整体上说还不高。这主要表现在:(1)教师学历不高。从甘肃省6个县的1482所学校中的7856名教师的学历调查来看,教师的学历以中师为主,占到42.6%,约一半,其次是大专。特别要注意的是,还有3%的教师只有小学、初中学历。湖北省监利县尺八镇初中教师中直接从大专院校专科毕业的仅有3人,占教师总数的1.4%。经过在职进修后学历合格率也只有80%左右。小学教师339人,其中226名代课教师,113名公办教师。直接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公办教师只有23人,占公办教师数的20.4%,仅占总教师数的6.8%。而且绝大多数师范毕业生都在镇中心小学任教,在下面的村级小学几乎没有正规的师范毕业生。(2)教师职称偏低。农村教师由于数量不足,任务繁重,整天忙于事务,很难抽出时间进修学习、搞科研,又由于学历不高,学校又限制出去进修,所以教学、科研水平和城市中小学教师相比相差甚远,大多数处于中、初级职称。从甘肃6个县的1482所农村学校中的7856名教师的职称调查来看,初级职称是西北地区农村中比例最大的。湖北省监利县尺八镇所有教师的职称合格率仅为83.4%。(3)缺少必要的进修。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紧缺,县政府、学校都限制教师脱产进修学习,让其在职进修,而在职教师的任务重,工作忙,加之还要操持家务、干农活,所以很少抽出时间来学习,只凭以前的经验从事教学,输出多,输入少,知识的更新换代慢而跟不上形势,所以教师的素质就显得低。

3.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贫乏。农村经济本来就不富足,加之人门多,基础教育规模庞大,很难以较多的资金投入教育。因此,除了维持正常的教师工资发放外(有些地方连教师的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就无能为力给教育投资。投资不足就造成学校的硬件跟不上,设施落后。据调查,近几年,甘肃靠国家援助,贫困县的县级中小学有了1—2间微机房,乡中心小学添置了两台计算机和一台DVD影碟机及电视机,但周边村级小学连一台计算机也没有。网络对于相当多的教师来说,讳莫如深,更谈不上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收集信息了。教师自学没有资料可学,自研没有资料可查。这样教师的质量何以提高?教学质量何以提高?

总之,尽管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农村基础教育在师资力量、办学经费、硬件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使农村子女与城市子女就很难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地接受考试制度的选拔。

(二)农村居民素质不高,观念落后,是滋生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土壤。相比之下,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知识素养不高,看不到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和长期效益,加之思想观念落后,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看不清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因此,在思想上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重视不够,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也缺乏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只从眼前的利益出发过早地让子女放弃学业,出去打工挣钱,结婚生子,期盼着早享儿女福。这种落后的观念对儿女的灌输和熏陶,直接影响和减少了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积极性。

(三)农村经济相对滞后,是造成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经济原因。随着国家高校收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经济状况成为制约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因。1995-2000年普通高校年均收费标准依次是800元、

1200元、2000元、3500元、4200元、4500元。教育部2002年下发的《关于调整普通学校学费标准的通知》表明,一般专业一般学校学生学费的上限是4200元,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重点高校的收费标准上限为5000元,理工科专业一般学费上限为4600元,重点学校学费上限为6000元。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人均收入:2001年农民年均收入为2300元,贫困家庭更低。然而,在我国农村子女是教育的主体,大学生中有60%来自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从1999年底1.4万亿农村居民储蓄额来看,平均每位农民的储蓄额为1500元,三口人家不过是4500元左右,勉强够交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而学生的生活费和家庭的其他费用无处着落。如果是多子女上学,困难就更大了。因此,经济拮据是农村子女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一堵难以逾越的屏障。

(四)大学生就业困难,给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造成负面影响。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是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最直接的目标之一。但当今时代,人才济济,竞争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好多大学生在全家人节衣缩食、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完成学业,想找到工作以回报家庭,但面临的现实是就不了业,找不到工作,这种情况很容易使一部分农民及其子女产生上学无用的想法,从而挫伤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

(五)国家招生政策不切实际,导致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出现实际上的不均等。近几年,国家在招生政策上虽然一直强调“公平竞争,择优录入”。但由于城乡之别,农村子女和城市子女接受初、中等教育的程度不同。因此,让这些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挤在一起竞争,受挫折的必然是农村子女,更何况国家在招生政策上不实行统一协调,由各省划线,而部分城市的分数线要低于农村的分数线,这就更为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雪上加霜,造成障碍。这种状况最终导致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实际不均等。转贴于

二、解决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的对策

(一)加速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努力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增强竞争力。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不高是导致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直接原因。现在要提高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为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和质量保证。

1.增加农村教师数量,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需要。从上述情况看,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合格教师缺额很大,很多学校教师超载负重,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有些学校个别科目由于缺人甚至连课都开不了,聘请代理教师顶替,而这些代理教师大多数学历不达标,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教育经验。因此,由他们任教怎能保证教育质量。现在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增强竞争力,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教师数量,充实教师队伍。(1)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办公条件,满足教师需要,使农村优秀教师稳定下来,安心任教。(2)解放思想,开足资源,招引大专院校学生来农村任教。目前,好多县由于经费紧张,领导干部思想不解放,把教育看作是“投入不见效”的事情,所以宁愿把资金投到“立竿见影”的企业上去,也不愿给教育投资或多投资,宁愿少花钱聘请代理教师或由低层学校上拔教师任教,也不愿招聘对口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来校任教,导致高校毕业生回到县上长期得不到安置。解决师资短缺问题,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对教育的认识,开足资源,招引高校师范类毕业生。这样不但解决了教师欠缺问题,也解决了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还可以鼓励基层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3)平衡城乡教师资源,把城镇超编的教师下放到农村学校任教,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解决农村教师短缺的问题。

2.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靠职前的培养,另一方面靠职后的培训。职前的培养在高校,职后的培训在任职单位,而且在岗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职后培训,可以满足教师的实际需要,弥补教师的知识、技能缺陷,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减少其盲目性,从而提高教师的素质。在职培训的形式有:(1)在职学历教育。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参加各种类型的在职学习。如刊授学习、函授学习、自学、研究生学习。通过学习,一方面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2)在职校本培训。在职校本培训是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为目的的校内在职培训。通过在职校本培训可以解决教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增强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其培训模式有:①集体办班模式。这是校本培训中相对集中的培训活动。各校可以每月举行一次,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带共性的突出问题。学校也可以利用节假日,聘请一些教育专家为教师“充电”,传经送宝,指导教师工作。②师徒结对模式。对初级阶段的教师,可指定有经验的教师与其结对,通过“传、帮、带”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③案例教学模式。“案例”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含有问题情景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富有典型性的事件。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目标的“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应用“案例”作为教师校本培训的范例,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④教研活动模式。教研活动模式是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组织形式而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把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在教研组活动时通过讨论、交流予以解决,以促使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⑤个别指导模式。

(二)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农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认识。接受高等教育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也是社会发展对每个公民提出的更高要求和社会需求。如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谁知识水平愈高,谁将愈能多得竞争的主动权,获得最佳的发展和效益。据日本企划厅的报告,从1982年到1986年的5年间,每年实际经济增长的大约60%是由技术进步作出的贡献。美国从1900年到1959年,由“人力资源”(即在教育上的投资)获得的利润增长了17.5倍,而由物质资本获得的利润只增长了3.5倍。又据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的计算,前苏联国民收入增加部分,大约有30%是由学历构成高度化造成的。受过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其功效或生产率分别是文盲劳动者的1.5倍、2倍和4倍。由此可见,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教育农村居民提高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认识,转变“早日工作早挣钱,早生子女早幸福”的传统落后观念,解放思想,减少阻力,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为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机会。

(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困难。农村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收入相对较少。这在目前高等院校收费制的情况下,成了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好多农村子女就是因为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大学。因此,要解决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难的问题,就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第一,国家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力度,实行一些倾斜政策,支持农村发展;第二,要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送技下乡,科学种田,提高农业的收入;第三,要鼓励农民多种经营,优势互补,改变产业结构,多种渠道增加收入;第四,要鼓励农民劳务输出,出外打工,经商从工,增加收入;第五,要鼓励农民发展乡镇企业,从事手工业、加工业等。通过这些途径来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经费保障。

(四)适当调整招生政策,扩大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保证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也是制约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实行的招生政策看起来是公平的,不论农村还是城市都是一条分数线。但是,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存在很大差距,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远远落后于城市基础教育的质量。这样让两个素质完全不同的孩子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赛跑,农村孩子咋能比过城市孩子。因此,要体现出真正的公平,就得适当调整招生政策,给农村和城市画出两个分数线,或增加农村子女的招收比例,以体现出真正的公平,增加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9

在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农村流动人口数量就一直呈递增的趋势,随之所带来的留守子女数量也是逐年递增。由于农民工子女的“留守”,外出打工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缺失,农村留守子女在思想品德、学业、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探索出适应农村留守子女现状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日益突出的留守子女及教育问题要求构建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一)留守子女概念及其现状

留守子女,从其内涵上讲,学术界一般将其界定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生活和学习、需要他人照顾的16周岁以下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中国已有2200万的留守子女,占到农村同龄人口的20%左右。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部分随父母到工作地就学的子女也陆续返回家乡学校学习。所以,中国留守子女的数量近几年都将一直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

(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基本分析

青少年阶段的教育不仅是个人接受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期,更是一个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综合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青少年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教育大部分由父母承担。而家庭教育一旦形成缺失,子女教育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国留守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相对于非留守子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留守子女的学业、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状态和兴趣爱好的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见表1)。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子女还存在逆反、偏执、厌学、沾染不良嗜好等问题。

(三)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亟需构建切实可行的解决模式

对于解决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专家学者们从很多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多种解决模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政府为主导的解决模式,即由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辖区内留守子女进行相应的管理;二是学校为主体的解决模式,即学校建立监测体系,加强教师对留守子女的关爱与引导;三是社会介入型的解决模式,即利用群团和民间力量来解决留守子女的学习、身心健康发展等问题。这些模式在实践中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些模式过于宏观,甚至有的只停留在文件上,难以切实地解决问题。

二、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解决留守子女教育的必然选择

寄宿制学校可追溯到斯巴达克时代的学校和英国的14世纪英国公学,“公学”(publicschool)是不折不扣的私立学校、贵族学校。20世纪50年代以来,俄罗斯、欧美陆续开办了寄宿制学校。从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必然选择。

(一)建设寄宿制学校是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寄宿制学校是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义务制阶段教育质量的“民心工程”。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中,建设寄宿制学校是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从而真正实现“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变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未来贫困人口的发生”的目标。

(二)寄宿制学校是推广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是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途径

寄宿制学校实行全日制、封闭式管理,学生每天24小时在校。校园是寄宿学生的家园,教室、学生公寓、课外活动场所都是他们接受教育的课堂。由于寄宿制学校这些的特点,它成为当前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通过学生寄宿的方式,有利于真正在农村地区将素质教育全面推广开去。调查中发现,有的山区学校教师的住宿条件差,老师来匆匆,去匆匆。除了基础科目,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培养是无暇顾及的。从教育的目标要求出发,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更应在德、体、美、劳等多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发展。而寄宿则保障了学生在校的时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

2、寄宿制学校是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较好方式。寄宿学校实现24小时全天候封闭式管理,学生与老师、同学交流的机会多,且他们处在同一年龄段,相互学习与彼此促进的意识强,有利于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爱好兴趣的培养,从而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寄宿学校为留守子女提供了最可依赖的亲人。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子女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孤独。当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上遇到困难,最为苦恼的就是没有可依赖的人。比较于非留守子女,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留守子女都更多地依赖于他们的老师。

三、当前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中面临的问题

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国家“两基”攻坚计划的主要措施之一。自2004年起,国家拿出近百亿的资金建设西部地区的农村寄宿学校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于解决越来越突出的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而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仍面临很多问题:

(一)社会对小学阶段实行寄宿制认识不充分,思想上准备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寄宿制学校在初高中以上阶段发展。在小学阶段发展缓慢,甚至没有得到发展。对如何在农村办寄宿制小学这个问题,社会对之关注不够,理论探讨与研究不足。以至于在留守子女早已不是一个新生事物的今天,对寄宿制学校这一途径,社会认识不足,思想准备不够。

(二)硬件设施严重缺乏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缓慢,为学生提供寄宿的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在调查的地区,有近80%以上的学校没有学生寄宿的基本设施。而有的一部分,条件非常有限,学生住宿、生活、课外活动等场所及设施严重不足。在部分山区的农村学校,不仅没有学生的寄宿设施,也没有老师的住宿设施。

(三)师资力量不能适应寄宿制学校的要求

从现有农村学校来看,师资力量更多地集中在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上。而寄宿制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基础上,更多地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发展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等。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小学的师资以大专和师范为主体。他们大多以语文、数学的教学为主要工作,而艺体类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空白。不得不说,目前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难以达到的寄宿制学校的要求。

(四)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亟待改善和提高

一般寄宿学校实行“三段管理”,即把学生一天24小时分成三段,由班主任、兴趣指导老师和生活老师分别负责。但从现有农村学校管理内容来看,除了“学”的指导以外,“住”、“行”、“食”方面的管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没有相应的制度,也没有相应的工作机制。所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业余生活管理、行为习惯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以及相关管理方面的水平和能力都亟待改善和提高。

四、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对策与建议

(一)国家应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

在推行《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的基础上,应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放在首位,加大国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起国家投入义务制阶段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硬、软件建设上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硬件建设

近年来,各级政府也在加大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多所。但相对于我国农村上千万的留守子女来讲,只是杯水车薪。按照《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履行好布局、规划及配置的职责,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所需的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进行认真规划和建设,以保障学生寄宿所需的硬件设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资队伍体系

寄宿制学校不仅要有教学质量过得硬的老师,还需要教师对留守子女学生有爱心,能进行生理和心理健康、文化艺术、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社会交往等方的教育与培养,所以应形成文化课教师、课余辅导教师和生活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可以利用大学师范生的实习、支教等方式进行一定的弥补。对现有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之适应当前寄宿制学校的要求。

(四)提升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和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义务制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比教学更为重要。一是应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一位好校长,一个好的管理机构,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关键。应有对实施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人员进行培养的机制,使之适应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要求。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学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要从日常生活、学习、课外活动、食品卫生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以实现寄宿制学校发展的要求。三是完善监督体系。寄宿制学校是一项“民心工程”,学校建设、管理、收费等问题将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以保障好事做好,实事做实。

参考文献:

1、陈建平.寄宿制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影响的调查与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4(12).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10

在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农村流动人口数量就一直呈递增的趋势,随之所带来的留守子女数量也是逐年递增。由于农民工子女的“留守”,外出打工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缺失,农村留守子女在思想品德、学业、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探索出适应农村留守子女现状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日益突出的留守子女及教育问题要求构建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一)留守子女概念及其现状

留守子女,从其内涵上讲,学术界一般将其界定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生活和学习、需要他人照顾的16周岁以下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中国已有2200万的留守子女,占到农村同龄人口的20%左右。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部分随父母到工作地就学的子女也陆续返回家乡学校学习。所以,中国留守子女的数量近几年都将一直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

(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基本分析

青少年阶段的教育不仅是个人接受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期,更是一个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综合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青少年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教育大部分由父母承担。而家庭教育一旦形成缺失,子女教育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国留守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相对于非留守子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留守子女的学业、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状态和兴趣爱好的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见表1)。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子女还存在逆反、偏执、厌学、沾染不良嗜好等问题。

(三)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亟需构建切实可行的解决模式

对于解决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专家学者们从很多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多种解决模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政府为主导的解决模式,即由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辖区内留守子女进行相应的管理;二是学校为主体的解决模式,即学校建立监测体系,加强教师对留守子女的关爱与引导;三是社会介入型的解决模式,即利用群团和民间力量来解决留守子女的学习、身心健康发展等问题。这些模式在实践中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些模式过于宏观,甚至有的只停留在文件上,难以切实地解决问题。

二、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解决留守子女教育的必然选择

寄宿制学校可追溯到斯巴达克时代的学校和英国的14世纪英国公学,“公学”(publicschool)是不折不扣的私立学校、贵族学校。20世纪50年代以来,俄罗斯、欧美陆续开办了寄宿制学校。从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必然选择。

(一)建设寄宿制学校是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寄宿制学校是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义务制阶段教育质量的“民心工程”。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中,建设寄宿制学校是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从而真正实现“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变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未来贫困人口的发生”的目标。

(二)寄宿制学校是推广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是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途径

寄宿制学校实行全日制、封闭式管理,学生每天24小时在校。校园是寄宿学生的家园,教室、学生公寓、课外活动场所都是他们接受教育的课堂。由于寄宿制学校这些的特点,它成为当前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通过学生寄宿的方式,有利于真正在农村地区将素质教育全面推广开去。调查中发现,有的山区学校教师的住宿条件差,老师来匆匆,去匆匆。除了基础科目,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培养是无暇顾及的。从教育的目标要求出发,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更应在德、体、美、劳等多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发展。而寄宿则保障了学生在校的时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

2、寄宿制学校是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较好方式。寄宿学校实现24小时全天候封闭式管理,学生与老师、同学交流的机会多,且他们处在同一年龄段,相互学习与彼此促进的意识强,有利于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爱好兴趣的培养,从而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寄宿学校为留守子女提供了最可依赖的亲人。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子女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孤独。当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上遇到困难,最为苦恼的就是没有可依赖的人。比较于非留守子女,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留守子女都更多地依赖于他们的老师。

三、当前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中面临的问题

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国家“两基”攻坚计划的主要措施之一。自2004年起,国家拿出近百亿的资金建设西部地区的农村寄宿学校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于解决越来越突出的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而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仍面临很多问题:

(一)社会对小学阶段实行寄宿制认识不充分,思想上准备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寄宿制学校在初高中以上阶段发展。在小学阶段发展缓慢,甚至没有得到发展。对如何在农村办寄宿制小学这个问题,社会对之关注不够,理论探讨与研究不足。以至于在留守子女早已不是一个新生事物的今天,对寄宿制学校这一途径,社会认识不足,思想准备不够。

(二)硬件设施严重缺乏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缓慢,为学生提供寄宿的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在调查的地区,有近80%以上的学校没有学生寄宿的基本设施。而有的一部分,条件非常有限,学生住宿、生活、课外活动等场所及设施严重不足。在部分山区的农村学校,不仅没有学生的寄宿设施,也没有老师的住宿设施。

(三)师资力量不能适应寄宿制学校的要求

从现有农村学校来看,师资力量更多地集中在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上。而寄宿制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基础上,更多地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发展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等。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小学的师资以大专和师范为主体。他们大多以语文、数学的教学为主要工作,而艺体类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空白。不得不说,目前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难以达到的寄宿制学校的要求。

(四)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亟待改善和提高

一般寄宿学校实行“三段管理”,即把学生一天24小时分成三段,由班主任、兴趣指导老师和生活老师分别负责。但从现有农村学校管理内容来看,除了“学”的指导以外,“住”、“行”、“食”方面的管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没有相应的制度,也没有相应的工作机制。所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业余生活管理、行为习惯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以及相关管理方面的水平和能力都亟待改善和提高。

四、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对策与建议

(一)国家应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

在推行《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的基础上,应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放在首位,加大国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起国家投入义务制阶段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硬、软件建设上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硬件建设

近年来,各级政府也在加大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多所。但相对于我国农村上千万的留守子女来讲,只是杯水车薪。按照《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履行好布局、规划及配置的职责,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所需的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进行认真规划和建设,以保障学生寄宿所需的硬件设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资队伍体系

寄宿制学校不仅要有教学质量过得硬的老师,还需要教师对留守子女学生有爱心,能进行生理和心理健康、文化艺术、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社会交往等方的教育与培养,所以应形成文化课教师、课余辅导教师和生活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可以利用大学师范生的实习、支教等方式进行一定的弥补。对现有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之适应当前寄宿制学校的要求。

(四)提升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和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义务制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比教学更为重要。一是应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一位好校长,一个好的管理机构,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关键。应有对实施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人员进行培养的机制,使之适应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要求。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学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要从日常生活、学习、课外活动、食品卫生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以实现寄宿制学校发展的要求。三是完善监督体系。寄宿制学校是一项“民心工程”,学校建设、管理、收费等问题将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以保障好事做好,实事做实。

参考文献:

1、陈建平.寄宿制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影响的调查与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4(12).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11

从调查情况看,__镇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主要呈以下特点:

实地调查反映,95%的农村女性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很重要,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都给予一致肯定。71%的农村妇女表明愿意不惜一切投入,培养子女成才。问卷调查中显示,67.61%的农村女性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业问题(成绩差、听课困难、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重视孩子情绪问题(暴躁易怒、焦虑、抑郁、自卑等)、交际问题(内向冷漠、不善交际、经常与人发生矛盾等)以及行为问题(违反校规等)的比例分别为11.83%、13.80%和6.76%。很多农村家庭父亲和母亲分头负责儿童的生活、学习和教育。而且父母共同管理儿童学习教育比例最高达77.55%,说明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以及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 “为国教子、以德育人” 为主题与核心的“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所认同,多数家庭民主和谐,父母协力、协商共同承担家庭教育责任。

但实地调查也发现,农村学生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农村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农村家庭只占15%。85%的农村家庭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在老师、在学校,与己无关,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孩子出了问题就怪学校和老师,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有的家长和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更有一部分父母或监护人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些观念势必影响孩子,产生学习无用的情绪;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问卷调查中,52.6%和32.3%的农村女性家长选择“私下赞赏”、“公开表扬”方式鼓励儿童的进步。孩子做错事时,61.5%的农村女性家长选择心平气和的方式指出孩子的错误。与孩子沟通交流上,60.5%和30.4%的被调查者觉得自己与儿女的关系非常好或比较好;64.5%的女性家长表示自己能够很好或较好地与孩子沟通;47.94%和47.17%女性家长明确自己的孩子经常或偶尔告诉父母他(她)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走访调查发现,孩子有事瞒着家长时,多数家长采取引导而不是强迫孩子“交待”的方法。孩子与家长意见相悖,一时难以确定对错,45%的家长会采取“冷处理”。孩子有吸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等不良行为,部分家长能按照问题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纠正措施。这说明,广大农村家庭教育方法逐渐在改善,但调查也反映,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传统简单,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

一是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部分农村家长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信奉棍棒教育,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问卷调查显示,在教育孩子做错事情的方式上,有32.41%的被调查者选择教育方式是责骂或打孩子;3.77%的被调查者采取禁止孩子参加喜欢的活动或拿走孩子喜欢的物品等惩罚方式,甚至有2.76%农村家长认为,小孩子都会犯错误,做错就做错了,由他去。被调查的家长中,对孩子采取物质奖励的占8.86%。而且,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直接用金钱奖赏的家长占2.08%。在与小孩之间的沟通问题上,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 24.21%的农村女性家长表示沟通的时间很少,6.49%的农村妇女反映自己与孩子双方虽有沟通的想法,但沟通过程中,总是因无法克制的情绪而中断与孩子交谈;有2.91%的农村妇女直接表态自己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或很难与孩子沟通。农村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变得胆小、退缩、冷漠,或以攻击和敌意对待他人。

二是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实地调查反映,大部分家长整天忙于农活或打工挣钱,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教育孩子,更谈不上有闲暇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基本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有些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不管不问,甚至有些家长连孩子的确切年龄和所在年级都不知道。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特别是留守儿童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由此可见,教育方式传统简单,缺乏先进家教理念和科学家教知识,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仍是我镇广大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提高广大农村家庭科学育儿的家庭教育水平任重道远。

一方面,农村家长素质普遍偏低。被调查的农村妇女中,小学及以下的48人,占40% ;初中的66人,占55%;高中(

职高、中专、技校)的6人,占5 %;大专的0人,;本科以上的0人。农村妇女承担社会、家庭“双重角色”,大部分时间被挤占,很少有时间来充实提高自己,有部分小学文化的人渐渐退化到了半文盲的状态。“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是农村家长普遍存在的现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镇广大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另一方面,农村家庭缺乏教育氛围。目前,由于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大部分农村家庭条件差,家庭收入只能是解决衣食问题,家长们根本无能力投资家庭教育设施建设,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虽然广大农民的住房及经济条件提高很快,但有书房或书桌的学生并不算很多。同时,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农村女性家长农闲时大多用于聊天,或沉迷搓麻将、打扑克,很少看得见书籍,父母亲平时不看书读报的占绝大多数。

教育孩子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农村家长认识不到知识和文化对子女成长的意义,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义务,忽视家庭教育。许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无法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还有一些家长采取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甚至在无意识中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教育和导向,直接影响了农村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为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根据自己的条件,扬长避短,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农村家庭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要认真做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督查工作,使家庭教育工作管理规范化。

政府应该适当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投入,设立农村家庭教育基金,应付必要的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确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正常运行。政府要尽最大可能挖掘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创建有益孩子身心的娱乐活动场所。尽最大努力发挥农村的家庭教育功能,使农村家庭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家长要想方设法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创设丰富的信息环境来帮助孩子扩大视野,培养其探索的兴趣和习惯以及陶冶情操。家长可以利用电视机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节目,指导孩子收看;可以带孩子到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可以为孩子选购有关书籍,订阅报刊杂志,并坚持与孩子一起阅读、欣赏。

农村中小学应注重宣传发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学校章程,规划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农村学生家长整体素质。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12

一、引言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显现,已经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热点之一。我们必须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出发点,做到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协调社会的发展,确保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得到最为妥善的解决。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陪伴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享受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不公平的教育。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公平性,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造成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的因素;既有个人素质的问题,更有制度的限制。

2.就读学校困难。

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无论是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还是进入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都面临着就读困难的问题。据全国妇联2010年最新统计,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目前,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1个留守儿童。就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来讲,这部分孩子基本上可以在农村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然而现行的教育体制却抬高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门槛。由于现行户籍制度和学校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农民工子女在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需要支付较高的借读费或者赞助费。这使得本身工资水平就不高的农民工负担着更大的压力,有些家长甚至放弃了让孩子就读。

3.农民工子女失学严重。

导致农民工子女失学严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主动失学和被动失学。主动失学主要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得不到重视,有的是因为居无定所,有的则是由于经常流动所造成的。被动失学主要是当地政府的不够重视和高昂的赞助费所致。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初中辍学率达到3.55%,其中西部地区农村高达4.64%。

4.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对于大部分的农民工子女而言,他们根本进不了当地重点的学校,而只能进入一些民工子弟学校。而这些学校由于本身收费低,没有资金来源,办学的条件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学校教育设施落后,教学环境恶劣,卫生条件更不用说了。最让人担忧的还是师资水平,除了极少数是专业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大部分都是从其它工作岗位转岗而来的,他们没有教学经验,自身的素质也比较低。可见,农民工子女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很好的保障。

综观农民工子女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不得不深思:如何才能提高这些孩子们的受教育水平,为社会造福。

三、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要从根源上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就读困难、失学严重、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就必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变化,可采取以下相关措施。

1.发挥政府职能,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城市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子女同样也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因此政府必须负起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应该取消户籍制度对受教育的限制,更应该取消所谓的赞助费、借读费等高昂和不合理的费用,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同样的受教育权利。而且要对困难农民工家庭子女作适当的补贴或者赞助。2010年12月24日,中国教育部公布《教育部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删除了《小学管理规程》第十二条中的“并可按有关规定收取借读费”。

2.加大宣传,提高农民工对教育的认知度。

农民工子女能否接受教育,最主观的因素在于家长本身。有些农民工由于本身文化素质低,在对子女教育问题上存在着随意性,并不是十分重视孩子受教育的程度。更有部分家长受封建思想影响重男轻女,认为只有男孩子才应该受到好的教育,而女孩子可以不用受教育。也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着期望,并且用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让孩子接受教育。因此,在要改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强化农民工重视孩子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父母自身在教育上保持积极的态度,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

3.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加强对农村及本地区的开发,可以给当地农民在家乡工作提供很好的平台,不需要不远千里到外地打工,这样农民工子女也就不用随父母进城就学,可以在家乡继续读书,不用再为高昂的赞助费发愁,他们受教育的权利也可以得到更大的保障。

4.深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从几方面入手。首先,正确引导民工子弟学校。民工子弟学校作为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主要机构,其在民工子女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一些办学条件比较好、管理比较规范的学校,当地政府部门要作积极而且正确的引导。办好民工子弟学校,可以有效地缓解公办学校的压力。其次,挖掘公办学校的潜力。由于近些年来计划生育的落实,城市学生已经出现负增长的趋势,有些学校的当地生源并不是十分充足。

四、结语

城市化的不断深化,引发了农民工大量的流入,伴随而来的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更要把这个问题放在更高更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因此,我们必须公平并重视农民工教育和谐的发展,使他们平等地享受社会提供的各类教育资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