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的利弊合集12篇

时间:2023-11-13 09:41:16

科学发展的利弊

科学发展的利弊篇1

人类的生存方式,20万年前与10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年前与20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600年前与5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今人与古人其实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现在与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样。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式?我说,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问,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毋庸置疑,当然是利大!作何解释?不用解释!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文明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利用或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弊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人类是渺小的,人类是脆弱的,他没有庞大的身躯,没有牛似的力气,没有乌龟的硬壳。但上天给予了人类一颗聪慧的大脑,一双勤劳的双手,人类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择了不断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让我们把今天的生活和十万年前相比,我们是至高无上的;把今天和几千年前相比,我们是居高临下的;把今天和几百年前相比,我们是幸福舒适的;把今天和明天相比,未来是美好光明的。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这不光光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我们今天的日子时有多少辛勤的科学家们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因为法拉第,我们生活的周围才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器;因为达尔文、因为孟德尔,我们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因为扁鹊,因为华佗,因为李时珍,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我们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他们给我们换来的吗?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惬意,生活如此美妙,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30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出家门,这不都是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所以说,科技改变历史,我们探讨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是不需要质疑的,因为就是利大!利大!利大!你说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你说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你说科技发展形成了气温变暖……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后面的阴影就越暗,但就凭这些你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世异则是事异”时代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再说大气污染,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预防预案;白色垃圾,统一处理;汽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科学家们也研发了太阳能汽车。看看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环保节约的太阳能已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这不是科技在发展吗?虽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类,环保家园的科技发展理念,无关痛痒,只要有弊端,科学家们同样会想办法去解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科技发展的步伐一刻也不会停止。科技发展,无可厚非,就是利大,这个辨题唯一的答案!就因为科技一直在进步,科学一直在发展,狡猾的诡辩,笼统的只言片语,无理的胡搅蛮缠都改变不了这个真理。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为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在请问,如果你给主席写信,说建议停止一切科研活动,大家是送给你鲜花,还是那板专拍你?科技改变历史,不错的,没有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技发展救了我们,是科学把我们从水生火热的年代拯救了出来。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尊敬他,怎能口是心非地说科技发展弊端累累?科技改变历史,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跨入了21世纪,跨入了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何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因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广东肇庆广宁县广宁县横山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与天才

科学发展的利弊篇2

我们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看上乐意个高科技得失代,高科技反展改变得我们得胜,开变了我们的命运.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惬意,生活如此每秒,这不都是科学发展带给我们的好处吗?

总管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收过去,看似打发名,读取鳌头;关天文立法,位置惊叹;揽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跳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

所以说,科技发展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是不需要质疑的,因为就是利大,利大,利大!

但如果站在反方这一边的话,那么弊大于利是一定的.

很多人认为利大于弊,科技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开始,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科技发展的利,而它的弊却根本没有注意到.

不管别人怎么想,握坚持认为弊大于利.因为从一些方面看,科技就是隐形杀手.

纵观千百年来的发展史,你们难道不会认为科学十分惨无人道吗?为了治好人类的病,有多少无辜的小白鼠牺牲了自己?为了找到更有疗效的药,多少动植物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多少动植物被灭绝?......

科学发展的利弊篇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23-02

考试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既能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发挥着检查评价、反馈调控、教育激励等功能。但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考试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违背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学校、教育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所以有效防止并进而根除这种现象,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急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

1.1 数量扩大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导致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而且90后的学生具有极大自由、享受的心理特点,所以很多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在考场作弊。据不完全统计,接近80%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种正常现象、普遍现象,考试作弊是应对考试做出的机会主义反应。通过网络、媒体或报纸报道高校学生作弊现象也呈现增长趋势。

1.2 动机复杂化

高校学生考试成绩与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留级、奖助学金的评定、“学生干部”的选拔、“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及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学生的入党、学位的获得、就业岗位的推荐等,所以考试作弊不仅发生在学业不良者身上,即使是优秀学生因为分分必争也存在作弊现象。

1.3 方式多样化

随着各高校对作弊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方式也由原来的带资料、偷看等向发展为更隐蔽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1)打手势;(2)夹带:将事先准备好的缩印纸条,藏在衣服口袋里、座椅上、文具盒、笔袋里或水杯里,或者写在手掌上、胳膊上、大腿上、衣服上或课桌隐蔽处;(3)抄袭、传递:偷窃邻座试卷答案或将写有答案的纸条传递给他人:(4)交换试卷;(5)找人替考;(6)利用手机短信、电子手表等现代通讯工具或具有存储功能的电子设备作弊;(7)运用隐形笔、微型耳机和无线电子接收设备等高科技产品作弊;(8)搞小恩小惠:考前求老师透题或考后提高分数以便过关。

1.4 手段高科技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的高速发展及网络和移动电信的普及,人们利用快速便利移动信息工具进行作弊,考试作弊的手段高科技化趋势日益明显。

2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危害

2.1 对学生的心理、思想及能力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首先,考试作弊成功的学生,心理上由开始的不安发展为依赖的心理,其他同学也会产生效仿、攀比的心理。其次考试作弊造成大学生是非观念、诚实守信等思想道德品质的缺失,影响健康的行为准则和人格的发展。最后,作弊学生虽然能蒙混毕业,但是影响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掌握,最终导致学历与能力不符。

2.2 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及声誉产生严重影响

首先,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反映教学效果、检查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业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考试作弊影响考试结果的真实性,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效果,最终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其次,学生考试作弊破坏了考试公平、公正原则,严重违反考风考纪,影响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形成,将严重损害学校办学声誉。

2.3 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但是高校学生考试作弊严重影响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培养,直接损害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同时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最终将摧毁整个教育事业。

2.4 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一方面,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危害社会公平和诚信,作弊学生走上社会后容易萌发作假造假念头,严重的会进行骗欺诈乃至走上犯罪道路,败坏社会风气。另一方面,高科技作弊助长不正之风,滋生贪图利益者利用假的高科技作弊工具骗取钱财,扰乱社会秩序,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3 “四位一体”加强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防治的具体措施

3.1 学校统筹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

3.1.1 建立考风督查组

该督查组由学校校长直接领导,成员从各个学院资深教授中竞选产生,但是每个学院必有至少一人参加,具体人数视学校规模灵活掌握。其主要职责是考前试卷内容的抽查及任课教师是否提前进行考试“特殊提醒”行为的监督、考试过程中的巡考、考试结束后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考试难易程度及是否存在违纪行为的调查,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小组内讨论解决。

3.1.2 建立监考教师激励机制

学校除了制定《监考制度》之外还要建立监考教师激励机制,把监考监视职责履行情况作为评职、评优、加薪、升迁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监考人员在监考过程中出现以下几种行为,取消一年的评职、评优、加薪及升迁等机会:(1)擅自离开考场、看书、看报、批卷子、接电话、玩手机、闲谈等的行为;(2)发现考生有作弊企图却不予管理者;(3)监考教师负责考场被其他巡考人员发现作弊者而监考教师未发现者。另外如果监考教师严格履行监考职责,并在监考过程中制止查处违纪作弊行为给予现金奖励,具体奖励数额视具体情况而定。

3.1.3 考试制度改革

改革考试内容、形式和方法,是防止学生考试作弊的关键。第一,学生的培养要有专业,但不以专业为本,而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所以考试内容应体现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三个基本要求,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第二,根据考核的内容灵活确定考试形式和方法,如采取辩论、无人监考考试、论文、阶段测试、试验和实地考察、专题讨论、演练、情景测验、网上考试、开卷或闭卷考试等多种手段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3.1.4 完善学校的评教机制

将学生考试作弊纳入教学评估体系,即每门课程考试作弊率与任课教师的评职、评优、升迁、加薪等联系起来,这不仅能督促任课教师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够形成专业教师之间共同监督的合力机制,能有效地预防学生考试作弊。

3.2 教务处科学管理 严格负责把关

教务处全面负责考试制度管理、考试计划管理、考试实施管理(组织考试班级、设置考场、统一时间等)、考试成绩管理和考试信息资源管理等,对每个环节都要科学管理,严格负责把关工作,才能有效的防范学生作弊行为的发生。

3.2.1 实行教考分离原则 严把命题关

教务处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命题的原则及监督不同科目考核内容、形式与质量;教研室(系)主任是命题质量第一责任人,对命题的形式和质量把关;本课程的任课教师不能作为命题者,同一学科命题者要进行年级之间的调换;强化形成性考试。

3.2.2 规范考场纪律 严把考试关

教务处负责制定严格的考场制度,并对每一个监考教师进行培训;考场学生的座次必须是随机安排的,教务处负责考前检查;教务处负责考试地点、考试科目、监考教师和考试时间的安排并告知相关教师,但具体科目的考试时间不向学生公布,学生们只知道考试时间和地点。

3.2.3 公平公正阅卷 严把成绩关

考试结束后,由教务处组织、教研室主任主持,安排统一时间、地点进行集中阅卷及流水作业,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公平公正批卷,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和评分误差,确保考试成绩的可信度。

3.3 学生处完善处理制度 加大处罚力度

第一,学生处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部门,按照合法、公正、公开、参与、效率的原则对考试作弊学生及时进行处理,根据作弊情节严重给予记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处分,将处分文件第一时间在学校、学院公示栏进行张贴,对其他同学切实发挥警示作用。第二,将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及处理文件放入学生综合表现档案袋,作为学生评优、入党的重要指标,多次作弊者将处分文件放入学生档案。

3.4 辅导员创新教育方式 多方位加强管理

3.4.1 科学正确引导 加强思想教育

第一,辅导员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分专业、班级进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学习,尤其是要认真学习考风考纪的相关制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严肃性及作弊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意识和观念。第二,通过召开优秀学生交流会,进行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利用学生们比较熟知的正、反事例,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开展诚信实践活动,强化诚信意识。第四,危机教育:对学业困难学生或作弊受处分的学生进行鼓励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制定学习计划,辅导员或班级干部监督。

3.4.2 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加强班风建设

第一,辅导员坚持人人参与的原则建立班级管理制度。第二,开展早晚自习活动,辅导员跟班督查,加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的巩固。第三,不定期的开展多种形式学习竞赛。

3.4.3 加强联系与沟通 形成教育合力

一方面辅导员要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形成对学生上课情况共同管理的合力,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及时教育引导,防止作弊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辅导员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将学业困难学生或者有作弊倾向学生的状况及时向其家长反映,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增强防止学生考试作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科学发展的利弊篇4

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及投入的不断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可支配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舞弊的机会和可能性也随之增多、增大,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2014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发生在高等学校的腐败等舞弊问题危害很大,必须坚持零容忍。所以,如何有效预防高等学校舞弊事件的发生,成为摆在高等学校教育事业发展面前的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学校舞弊概述

(一)高等学校舞弊的含义

国际审计准则ISA 240认为舞弊是一种故意的行为,它是由公司管理层、董事、员工或第三方的单个人或集体实施的,这种行为多采用欺骗、隐瞒的手段来进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1993年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该标准中对舞弊的定义是:“舞弊是指由组织内部或者组织外部的人故意实施的不正当和非法的欺骗行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对舞弊的定义是:“舞弊是指单位管理层、治理层、职工或外部人员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综上所述,高等学校舞弊是指高等学校内部职能部门、内外部人员通过欺骗、隐瞒等非法手段,侵害或者谋取高等学校经济利益的不正当行为。

(二)高等学校舞弊的表现形式

1.为他人提供便利,收受贿赂或者回扣。高等学校在招生、采购、基建等领域与社会联系较为紧密,容易滋生舞弊。从最近几年暴露出来的高等学校舞弊案件来看,招生、采购、基建是高等学校舞弊的重灾区,造成的损失也最大。在招生方面,高等学校负责招生的部门及人员,往往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录取提供帮助,进而收取他人的贿赂;采购方面,采购部门及人员,可能利用职务之便,为供应商采购中标提供帮助或者默认供应商不恰当的采购价格,收受供应商回扣或贿赂,损害高等学校利益;基建方面,为不符合资质的建筑公司提供便利,使其获得基建项目,或者在款项支付上违规、提前、超额支付,收受建筑方贿赂。

2.故意隐瞒经济业务,形成“小金库”。高校部分院系利用自身学科专业优势,与校外其他单位开展联合办学,对外承办培训等服务,隐瞒或少报收费项目和标准,私设“小金库”,从中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或者采取收入不入账,设立账外账等方式隐瞒相关收入,进行体外循环,少交或不交应该交给学校的相关收入。

3.泄露学校商业机密,谋取不正当利益。高等学校相关部门或者人员在学校大宗物资、仪器设备采购以及基建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将招投标过程中涉及到的与招投标相关的价格等商业机密信息泄露给有关的招投标单位,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学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虚构经济业务,套取科研资金。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一个主要职能,也是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载体。但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虚构经济业务,套取科研资金的情况较为突出。比如私人费用报销科研经费,私人旅游费用作为出差调研报销,等等。

二、高等学校舞弊现状

高等学校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学校舞弊与其他类型舞弊的不同。高等学校舞弊现状也较其他舞弊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舞弊实施者职务较高

根据披露出来的高等学校舞弊案件,我们发现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高等学校舞弊的涉案人员在高等学校的职务往往较高,其中高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副校长等比比皆是。正因为这些人在高等学校拥有较高的权力,在权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制约与监督的情况下,往往最有可能成为舞弊的实施者。

(二)舞弊领域较为集中

根据纪检监察部门的不完全统计,高等学校舞弊主要集中在招生、采购、基建、人事招聘、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等领域,其中,基建、采购领域更为突出。以上部门往往掌握高等学校人、财、物等资源,加之这些领域与高等学校外部交往、联系较为紧密。所以,高等学校这些相关领域容易滋生舞弊也不足为奇。

(三)舞弊涉案金额较大

舞弊金额较大也是高等学校舞弊的一大现状,由于高等学校舞弊主要集中在招生、采购、基建、人事招聘、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等领域,尤其是采购与基建,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金额较大。所以,发生在这些领域的舞弊案件,往往涉案金额也较大。如某高校校长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承包基建工程及工程款结算方面谋取利益,收受贿赂185万余元,给学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高等学校舞弊原因分析

(一)高等学校治理结构不完善

高等学校治理结构是指高等学校内部各种管理权力的结合,高等学校治理结构有其特殊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现行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根本特征。高等学校在管理体制上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导致了高等学校权力较为集中,权力缺乏制约,责任划分较不清,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不高,师生的参与度较低,民主监督弱化。高等学校治理结构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舞弊事件的发生。

(二)内部控制不健全

炔靠刂剖堑ノ换蜃橹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保证。内部控制最早应用于企业,主要针对企业,其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出来,其在预防行政事业单位舞弊和腐败中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起步较晚,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作为事业单位的高等学校亦是如此,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给高等学校舞弊事件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三)内部监督乏力

内部审计部门是高等学校内部监督的主要部门,但由于高等学校内部审计部门在设置上存在缺陷导致内部审计部门很难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监督乏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内部审计部门地位较低。在高等学校内部,审计部门往往与其他被监督部门级别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减小了部门审计的震慑力,导致内部审计无法有效发挥其内部监督的作用。

2.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清。内部审计长期以来以财务合理、合规性审查为主要职能,内部监督的观念还比较模糊,对舞弊风险的审查更是很少触及。

3.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作为高等学校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其人员、业务、经济上都缺乏独立性,独立性的缺失导致内部审计部门业务的开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内部监督的作用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

四、高等学校舞弊预防体系构建

(一)高等学校舞弊预防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1.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监督、全员参与。高等学校日常经济活动包括招生、基建、采购、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招聘等,经济活动范围较广,我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基建、采购、财务、资产管理这几个方面,覆盖面较小。而舞弊事件很有可能发生在被人们忽略的地方。基于此,高等学校舞弊预防应该覆盖高等学校的全部业务,做到经济活动全覆盖。

经济活动从开始到完成,需要经过决策、授权、批准、执行、监督、考核等过程,过程复杂、耗费的时间也较长,这其中也有发生舞弊事件的可能。所以,高等学校舞弊预防也应该做到全过程监督,不留死角。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内部监督的主要部门,应该在舞弊预防中发挥主要作用。但是,舞弊预防不仅仅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事情,更是高等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事情,也是广大师生员工的一项权力。舞弊预防需要高等学校广大的师生员工的全员参与,才能更好地预防舞弊的发生,保障学校的健康发展。

2.内部预防与外部预防相结合。内部预防的优势在于比较熟悉高等学校内部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劣势在于独立性较差;外部预防优势是独立性较强,不足之处是对高等学校经济活动不太熟悉。所以,内部预防与外部预防各有优劣,只有将外部预防与外部预防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更好地预防高等学校舞弊。

3.突出舞弊导向。舞弊以往很少和高等学校联系在一起,随着高等学校舞弊事件的不断发生,社会公众对高等学校舞弊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预防注重点在合规性、合理性上,缺乏对舞弊应有的关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并对舞弊预防的重要性做了明确要求。所以,高等学校舞弊预防应该突出舞弊导向,把预防舞弊放在重要位置。

(二)高等学校舞弊预防体系

高等学校舞弊预防体系的构建应该根据高等学校自身的特殊性、舞弊原因、预防的基本思路,高等学校治理现代化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预防体系的构建如下页图所示。

1.完善高等学校治理结构。高等学校治理结构对于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也是高等学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已成为高等教育界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工作抓手。高等学校通过完善治理结构破除高等学校权力过于集中、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民主监督形式化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高等学校舞弊事件的发生。

2.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2012年,财政部颁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作为事业单位的高等学校应该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通过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相互制约,严格授权、审批、经办、考核、监督等手段,能够很好地预防舞弊事件的发生。同时,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是高等学校落实反腐倡廉的有效抓手。

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内部控制,不仅需要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还需要采取措施确保内部控制运行有效。如果内部控制不能有效运行,再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也都是一纸空文,只有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才能发挥其在预防舞弊中的作用。

3.强化内部监督,扩展外部监督。通过赋予内部审计部门与其职能相匹配的地位、职能权限以及独立性,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以此来强化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监督,对舞弊行为进行震慑。此外,增强高等学校师生员工监督意识,扩展师生员工监督平台,使师生员工广泛参与到高等学校各个环节的监督中来。

积极扩展外部监督,外部监督由于自身的独立性较强,往往能起到内部审计不能起到的作用,比如:上级巡视、财政部门监督、审计部门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社会民众监督等。高等学校应积极扩展外部监督,构建外部监督机制,建立外部监督平台,确保外部监督形式多样,渠道丰富,为外部监督创造良好的条件,将高等学校置于社会监督与法定监督之下,防范高等学校舞弊的发生。

4.实施审计全覆盖,开展舞弊导向审计。首先,常规审计范围只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的审计,对其他管理领域触及较少。审计范围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常规审计对舞弊的忽视,无法有效发现舞弊并采取措施A防舞弊。所以,实现审计全覆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财务、采购、资产管理、基建、招生、人事、校办产业等所有方面都必须纳入审计范围,覆盖高等学校的各个方面,通过审计及时发现舞弊苗头,把舞弊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常规审计更多地关注合理性、合规性方面,对舞弊方面的关注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审计无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舞弊的审查上。为了更好地预防高等学校舞弊事件的发生,高等学校常规审计需要转变审计观念,实现舞弊导向审计,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高等学校舞弊风险,预防高等学校舞弊事件的发生。

总之,作为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高等学校舞弊事件的发生,把舞弊扼杀在摇篮里,为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此外,高等学校舞弊应当引起学术界、实务界的重视,加大高等学校舞弊相关课题研究,为预防高等学校舞弊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乔春霞,孙咏梅,唐建军.高校舞弊的表现形式及其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05,(10).

[2]伊微.高校舞弊防范和检查研究[J].财会通讯,1987,(11).

[3]赵毅.高等学校舞弊与舞弊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04(10).

[4]刘义军.常见的货币资金舞弊行为及审计对策[J]商业会计,2010,(19).

科学发展的利弊篇5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关于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个辨题,我方辨友一致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对方辩友,试问可以发展给了了我们多少好处。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我认为科技发展是推动人类进程的主要力量。没有了科技的进步,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所以,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对方辩友,你们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我也确定,是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些不好的影响。但你们不能光凭这一点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再说,之所以科技有发展,才能发明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这麽好的节能环保的产品。虽然有弊端,但是比起造福人类,那就无关痛痒。

对方辩友,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为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

所以,我方坚持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科学发展的利弊篇6

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天涯海角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利的一面,必有弊的一面,我们不能光定反定了利的一面。比如大气污染,专家早已推出了预防预案;白色垃圾,统一处理;汽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科学家们也研发了太阳能汽车。

科学发展的利弊篇7

二、法务会计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控制

(一)法务会计对财务舞弊案件的调查

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查找舞弊的事实证据。法务会计应该明白哪些是控制的薄弱环节,哪些环节易出现舞弊行为,合理估计舞弊出现的可能性,有重点地调查。接着要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查。由于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工作压力,他们出示的审计报告难免有失公允。法务会计不能完全信赖这些报告,要对审计报告进行分析,找出有粉饰的地方。最后就是分析性的程序。分析重要的比率或趋势,找出出现异常波动的地方,为舞弊行为找到初步的线索。

(二)法务会计财务舞弊案件中的诉讼支持

为了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加大舞弊行为的成本是必须的。在法务会计的帮助下能够加大赔偿力度,减少舞弊行为。法务会计在这类诉讼案件中的服务有:第一,对诉讼风险进行评估,并参与制定诉讼策略。法务会计能够帮助律师分析当事人在利用会计信息中的弱点,协助制定有效的策略,提高胜诉的概率。第二,负责收集、审查并进一步鉴定会计资料的证据。法务会计对会计记录的产生过程较熟悉,能帮助律师解释相关的会计问题,帮助创建提供给法庭的证据表以保护当事人的利益。第三,提供咨询并参与谈判。在案件的处理中,法务会计能够解答司法人员和律师有关会计的问题。第四,认定责任人在会计和审计准则方面的遵守情况。为法律人员提供有力的证据。第五,计算损失量。一方面法务会计可以参与考察相关人的损失范围,损失的具体内容以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可以对方专家的损失报告,分析其优势和劣势。第六,出庭作证和质证。法务会计可以作为专家证人或鉴定人的身份出庭作证,发表意见,接受询问和质疑,也可与对方专家进行对质,以查清真相。

科学发展的利弊篇8

2010年6月20日,央视《焦点访谈——四、六级考试舞弊调查》,记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多所大学发现,贩卖答案现象异常猖獗。2011年1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考研作弊调查》报道,吉林省四平市考区个别人员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在教育考试工作中,我倍感压力,如何还广大考生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考试呢? 

一、教育考试作弊现象客观存在,作弊手段多样 

国家教育考试是指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实施,由经批准的教育考试机构承办,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教育考试。 

《焦点访谈——四、六级考试舞弊调查》,记者在哈尔滨某高校教学楼附近发现,离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还有20分钟,有人就接到了贩卖答案人员发来的考前答案。a卷快速阅读1—7题答案分别是adcabca。再往下看,听力11—15题答案是abbcd,接下来陆续还有很多答案。记者在考前几天调查发现,通过贴在校园里的小广告购买考前答案,一份考前答案最低只要200元。考生购买答案通常分为考前答案和考中答案。目前由于监管加强,通过手机作弊很难。现在卖答案的不法分子会给作弊考生提供相应的器材,如格尺、手表、橡皮,这些作弊工具看起来很普通,但其中另有玄机。记者发现一种十分隐蔽的耳机作弊工具,竟然比绿豆还小。作弊考生只要把耳机放在耳朵里,戴上一副相当于接收器的眼镜,外面的作弊人员就可以把看到的答案发给考场里的考生。 

窥一斑而知全豹,作弊现象确实存在,而且作弊手段日益先进,有组织和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现象频繁发生,甚至出现考试作弊产业化的趋势。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对作弊惩罚的力度 

考试作弊的原因种种,主要还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倡导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诚信为主的社会氛围,帮助考生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是诚实应对考试、防止作弊的根本策略。社会诚信受到挑战,考生诚信意识受到冲击。市场经济发展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影响是双重的,其中唯利是图思想冲击了社会,如滥发和制假文凭使一些人轻松获利,而单位用人的高消费和人才市场学历的高门槛都给学生错误的信号。社会、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通过道德、行政和法律手段来杜绝考试作弊是需要的,而倡导诚信、诚实应考是抵制作弊的重要措施。 

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作弊惩罚力度。目前《考试法》还没有出台,《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部门规章,法律位阶很低。在规范考试方面的法律严重缺失,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不足,从而无法有效遏制或打击考试作弊行为。在工作中有些打击、报复、威胁等侵犯考试工作人员行为都不能得到有力的惩罚,严重打击了监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认为最好的惩罚应该是在全国建立诚信档案,把诚信档案和个人生活、工作的每个环节联系起来,把考试作弊记入诚信档案,只要社会高度重视诚信档案,中国就将不再是制假大国。 

三、多方面配合,发现、防止、打击作弊行为 

惩罚作弊行为的前提是发现作弊行为,考试作弊方式多样,我总结如下:替考、考前答案、传统抄袭作弊、考试期间高科技作弊等。根据考试作弊方式,应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发现、防止、打击作弊行为。 

替考行为分为考前报名时就替考和考试中替考两种,报名这种替考行为隐蔽行极强,但只要把考试和考试后联系在一起就可以解决问题。如a参加高考,b去上学,只要把高考时的相片、指纹等信息提供给大学比对就可以解决。当然,在实际中,相片的参考价值不大,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相貌,加之大批量图像采集,不可能清楚,个人感觉不能作为主要依据。考试中的替考行为也应主要采用指纹、计算机容貌识别等高科技且唯一性的技术手段来辨别。 

针对考前答案现象,应严格检查试卷各个环节,排除试卷外泄的可能。同时在制作试卷时不要只制一套试卷或ab卷,从技术角度完全可以一套题改变题号生成n套试卷,n应大于10,随机分发给考生,每套试卷配套对应的答题卡,答题卡上含有题序,阅卷时按照答题卡上的题序匹配正确答案,这样n套正确答案可以解决考前答案的问题。 

针对传统抄袭等作弊方式,需要从增强考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入手,做到“三不”:不接受条子、不传递信息、不参与作弊,要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责任感、积极性。 

高科技作弊方式日新月异,监考老师已经很难发现。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重视高科技作弊,在提高防作弊的科技手段的同时,精细化教育考试环节,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要针对无线耳机等设备,配备无线耳机探测器,并做到每考场一台;针对笔、橡皮、尺等常用作弊文具,可以禁止考生自带,由监考老师统一发放;手表禁止带入,考试有统一考试时间,由监考老师提醒或设置考场时钟等措施解决。 

此外,公安部门也要采用切实手段,打击作弊团伙的产业链,尤其是宣传渠道,主要从大学校园小广告、作弊宣传网站入手,净化校园和网络环境。 

维护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需要教育考试部门、纪检、公安、无线电监管等部门通力协作,全方位监督、检查、打击,重点是营造诚信为主的社会氛围与严惩作弊两手都要硬,共同为广大考生营造公平公正的和谐考试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宗曦,李日波,李峥.高考中的高科技作弊及治理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科学发展的利弊篇9

2010年6月20日,央视《焦点访谈――四、六级考试舞弊调查》,记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多所大学发现,贩卖答案现象异常猖獗。2011年1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考研作弊调查》报道,吉林省四平市考区个别人员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在教育考试工作中,我倍感压力,如何还广大考生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考试呢?

一、教育考试作弊现象客观存在,作弊手段多样

国家教育考试是指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实施,由经批准的教育考试机构承办,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教育考试。

《焦点访谈――四、六级考试舞弊调查》,记者在哈尔滨某高校教学楼附近发现,离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还有20分钟,有人就接到了贩卖答案人员发来的考前答案。A卷快速阅读1―7题答案分别是ADCABCA。再往下看,听力11―15题答案是ABBCD,接下来陆续还有很多答案。记者在考前几天调查发现,通过贴在校园里的小广告购买考前答案,一份考前答案最低只要200元。考生购买答案通常分为考前答案和考中答案。目前由于监管加强,通过手机作弊很难。现在卖答案的不法分子会给作弊考生提供相应的器材,如格尺、手表、橡皮,这些作弊工具看起来很普通,但其中另有玄机。记者发现一种十分隐蔽的耳机作弊工具,竟然比绿豆还小。作弊考生只要把耳机放在耳朵里,戴上一副相当于接收器的眼镜,外面的作弊人员就可以把看到的答案发给考场里的考生。

窥一斑而知全豹,作弊现象确实存在,而且作弊手段日益先进,有组织和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现象频繁发生,甚至出现考试作弊产业化的趋势。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对作弊惩罚的力度

考试作弊的原因种种,主要还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倡导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诚信为主的社会氛围,帮助考生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是诚实应对考试、防止作弊的根本策略。社会诚信受到挑战,考生诚信意识受到冲击。市场经济发展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影响是双重的,其中唯利是图思想冲击了社会,如滥发和制假文凭使一些人轻松获利,而单位用人的高消费和人才市场学历的高门槛都给学生错误的信号。社会、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通过道德、行政和法律手段来杜绝考试作弊是需要的,而倡导诚信、诚实应考是抵制作弊的重要措施。

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作弊惩罚力度。目前《考试法》还没有出台,《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部门规章,法律位阶很低。在规范考试方面的法律严重缺失,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不足,从而无法有效遏制或打击考试作弊行为。在工作中有些打击、报复、威胁等侵犯考试工作人员行为都不能得到有力的惩罚,严重打击了监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认为最好的惩罚应该是在全国建立诚信档案,把诚信档案和个人生活、工作的每个环节联系起来,把考试作弊记入诚信档案,只要社会高度重视诚信档案,中国就将不再是制假大国。

三、多方面配合,发现、防止、打击作弊行为

惩罚作弊行为的前提是发现作弊行为,考试作弊方式多样,我总结如下:替考、考前答案、传统抄袭作弊、考试期间高科技作弊等。根据考试作弊方式,应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发现、防止、打击作弊行为。

替考行为分为考前报名时就替考和考试中替考两种,报名这种替考行为隐蔽行极强,但只要把考试和考试后联系在一起就可以解决问题。如A参加高考,B去上学,只要把高考时的相片、指纹等信息提供给大学比对就可以解决。当然,在实际中,相片的参考价值不大,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相貌,加之大批量图像采集,不可能清楚,个人感觉不能作为主要依据。考试中的替考行为也应主要采用指纹、计算机容貌识别等高科技且唯一性的技术手段来辨别。

针对考前答案现象,应严格检查试卷各个环节,排除试卷外泄的可能。同时在制作试卷时不要只制一套试卷或AB卷,从技术角度完全可以一套题改变题号生成N套试卷,N应大于10,随机分发给考生,每套试卷配套对应的答题卡,答题卡上含有题序,阅卷时按照答题卡上的题序匹配正确答案,这样N套正确答案可以解决考前答案的问题。

针对传统抄袭等作弊方式,需要从增强考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入手,做到“三不”:不接受条子、不传递信息、不参与作弊,要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责任感、积极性。

高科技作弊方式日新月异,监考老师已经很难发现。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重视高科技作弊,在提高防作弊的科技手段的同时,精细化教育考试环节,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要针对无线耳机等设备,配备无线耳机探测器,并做到每考场一台;针对笔、橡皮、尺等常用作弊文具,可以禁止考生自带,由监考老师统一发放;手表禁止带入,考试有统一考试时间,由监考老师提醒或设置考场时钟等措施解决。

此外,公安部门也要采用切实手段,打击作弊团伙的产业链,尤其是宣传渠道,主要从大学校园小广告、作弊宣传网站入手,净化校园和网络环境。

维护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需要教育考试部门、纪检、公安、无线电监管等部门通力协作,全方位监督、检查、打击,重点是营造诚信为主的社会氛围与严惩作弊两手都要硬,共同为广大考生营造公平公正的和谐考试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宗曦,李日波,李峥.高考中的高科技作弊及治理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科学发展的利弊篇10

2010年6月20日,央视《焦点访谈——四、六级考试舞弊调查》,记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多所大学发现,贩卖答案现象异常猖獗。2011年1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考研作弊调查》报道,吉林省四平市考区个别人员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在教育考试工作中,我倍感压力,如何还广大考生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考试呢?

一、教育考试作弊现象客观存在,作弊手段多样

国家教育考试是指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实施,由经批准的教育考试机构承办,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教育考试。

《焦点访谈——四、六级考试舞弊调查》,记者在哈尔滨某高校教学楼附近发现,离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还有20分钟,有人就接到了贩卖答案人员发来的考前答案。a卷快速阅读1—7题答案分别是adcabca。再往下看,听力11—15题答案是abbcd,接下来陆续还有很多答案。记者在考前几天调查发现,通过贴在校园里的小广告购买考前答案,一份考前答案最低只要200元。考生购买答案通常分为考前答案和考中答案。目前由于监管加强,通过手机作弊很难。现在卖答案的不法分子会给作弊考生提供相应的器材,如格尺、手表、橡皮,这些作弊工具看起来很普通,但其中另有玄机。记者发现一种十分隐蔽的耳机作弊工具,竟然比绿豆还小。作弊考生只要把耳机放在耳朵里,戴上一副相当于接收器的眼镜,外面的作弊人员就可以把看到的答案发给考场里的考生。

窥一斑而知全豹,作弊现象确实存在,而且作弊手段日益先进,有组织和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现象频繁发生,甚至出现考试作弊产业化的趋势。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对作弊惩罚的力度

考试作弊的原因种种,主要还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倡导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诚信为主的社会氛围,帮助考生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是诚实应对考试、防止作弊的根本策略。社会诚信受到挑战,考生诚信意识受到冲击。市场经济发展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影响是双重的,其中唯利是图思想冲击了社会,如滥发和制假文凭使一些人轻松获利,而单位用人的高消费和人才市场学历的高门槛都给学生错误的信号。社会、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通过道德、行政和法律手段来杜绝考试作弊是需要的,而倡导诚信、诚实应考是抵制作弊的重要措施。

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作弊惩罚力度。目前《考试法》还没有出台,《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部门规章,法律位阶很低。在规范考试方面的法律严重缺失,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不足,从而无法有效遏制或打击考试作弊行为。在工作中有些打击、报复、威胁等侵犯考试工作人员行为都不能得到有力的惩罚,严重打击了监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认为最好的惩罚应该是在全国建立诚信档案,把诚信档案和个人生活、工作的每个环节联系起来,把考试作弊记入诚信档案,只要社会高度重视诚信档案,中国就将不再是制假大国。

三、多方面配合,发现、防止、打击作弊行为

惩罚作弊行为的前提是发现作弊行为,考试作弊方式多样,我总结如下:替考、考前答案、传统抄袭作弊、考试期间高科技作弊等。根据考试作弊方式,应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发现、防止、打击作弊行为。

替考行为分为考前报名时就替考和考试中替考两种,报名这种替考行为隐蔽行极强,但只要把考试和考试后联系在一起就可以解决问题。如a参加高考,b去上学,只要把高考时的相片、指纹等信息提供给大学比对就可以解决。当然,在实际中,相片的参考价值不大,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相貌,加之大批量图像采集,不可能清楚,个人感觉不能作为主要依据。考试中的替考行为也应主要采用指纹、计算机容貌识别等高科技且唯一性的技术手段来辨别。

针对考前答案现象,应严格检查试卷各个环节,排除试卷外泄的可能。同时在制作试卷时不要只制一套试卷或ab卷,从技术角度完全可以一套题改变题号生成n套试卷,n应大于10,随机分发给考生,每套试卷配套对应的答题卡,答题卡上含有题序,阅卷时按照答题卡上的题序匹配正确答案,这样n套正确答案可以解决考前答案的问题。

针对传统抄袭等作弊方式,需要从增强考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入手,做到“三不”:不接受条子、不传递信息、不参与作弊,要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责任感、积极性。

高科技作弊方式日新月异,监考老师已经很难发现。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重视高科技作弊,在提高防作弊的科技手段的同时,精细化教育考试环节,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要针对无线耳机等设备,配备无线耳机探测器,并做到每考场一台;针对笔、橡皮、尺等常用作弊文具,可以禁止考生自带,由监考老师统一发放;手表禁止带入,考试有统一考试时间,由监考老师提醒或设置考场时钟等措施解决。

此外,公安部门也要采用切实手段,打击作弊团伙的产业链,尤其是宣传渠道,主要从大学校园小广告、作弊宣传网站入手,净化校园和网络环境。

维护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需要教育考试部门、纪检、公安、无线电监管等部门通力协作,全方位监督、检查、打击,重点是营造诚信为主的社会氛围与严惩作弊两手都要硬,共同为广大考生营造公平公正的和谐考试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宗曦,李日波,李峥.高考中的高科技作弊及治理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科学发展的利弊篇11

二、法务会计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控制

(一)法务会计对财务舞弊案件的调查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查找舞弊的事实证据。法务会计应该明白哪些是控制的薄弱环节,哪些环节易出现舞弊行为,合理估计舞弊出现的可能性,有重点地调查。接着要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查。由于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工作压力,他们出示的审计报告难免有失公允。法务会计不能完全信赖这些报告,要对审计报告进行分析,找出有粉饰的地方。最后就是分析性的程序。分析重要的比率或趋势,找出出现异常波动的地方,为舞弊行为找到初步的线索。

(二)法务会计财务舞弊案件中的诉讼支持

为了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加大舞弊行为的成本是必须的。在法务会计的帮助下能够加大赔偿力度,减少舞弊行为。法务会计在这类诉讼案件中的服务有:

第一,对诉讼风险进行评估,并参与制定诉讼策略。法务会计能够帮助律师分析当事人在利用会计信息中的弱点,协助制定有效的策略,提高胜诉的概率。

第二,负责收集、审查并进一步鉴定会计资料的证据。法务会计对会计记录的产生过程较熟悉,能帮助律师解释相关的会计问题,帮助创建提供给法庭的证据表以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第三,提供咨询并参与谈判。在案件的处理中,法务会计能够解答司法人员和律师有关会计的问题。

第四,认定责任人在会计和审计准则方面的遵守情况。为法律人员提供有力的证据。

第五,计算损失量。一方面法务会计可以参与考察相关人的损失范围,损失的具体内容以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可以对方专家的损失报告,分析其优势和劣势。

第六,出庭作证和质证。法务会计可以作为专家证人或鉴定人的身份出庭作证,发表意见,接受询问和质疑,也可与对方专家进行对质,以查清真相。

科学发展的利弊篇12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1-0006-01

1 科学技术的“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它所蕴含的能量是巨大的,给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已经成为了人类创造财富和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使人类正步入一个以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

从人类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人类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都带来了人类社会一次又一次的繁荣,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改变,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电话、网络、电视是地球越来越小,变成了地球村。

这些我们现在看来习以为常的事物是我们的祖先想都不敢想象的,而这些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

同时,科学技术不仅仅创造者物质财富,它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它为多种文化的选择提供了可能性,对道德和法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文明社会。

2 科学技术的“弊”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给人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这些让我们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人类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这些危害都是不能够正确应用科学技术和人类当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所导致的。

1893年持续50年的日本足尾铜矿“三废”污染,造成大量森林毁坏和农田荒芜,几十万人流离失所。

1952年12月5日~8日期间,英国伦敦由于平时耗煤量巨大,导致当时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在短短的四天中,死亡人数较以往增加4 000多人,约是平时死亡人数的3倍。

此后一周内,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脏衰竭的死亡人数分别是平时同类病死亡人数9.3倍、2.4倍、5.5倍、2.8倍,因肺癌、流感、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有成倍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1945年将其中一颗原子弹在日本的广岛释放,它造成了广岛瞬间变成废墟,城市里面71 000人死亡和失踪,68 000人受伤,有60%的地区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虽然它造成了二战提前结束,但给广岛人民所带来的痛苦永远无法磨灭。

在这之后为了加强本国的军事实力和遏制其他国家的军事渗透许多国家都开始进行了原子弹的研发,使得现在人们都站在炸药上面,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虽然以上事例说明了科学技术对人类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但是科学技术的弊我们不应该单纯的认为是人类应用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后果。

1986年4月26日距前苏联切尔诺贝利14km的核电厂第4号反应堆发生核泄漏,导致前苏联10 000多km2的土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2 000多万人受到了放射性污染的影响。

这次事件对人类来说是一场灾难,但是这是由于技术系统工作中的不可控性造成的,不能说明是人类应用科学技术所造成的恶果。

实际上核电站的安全系数非常高,按照数据分析,平均300多年才发生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当然也不能排除发生事故的几率,所以这次事件也可以看做是必然中的偶然。

很多技术都要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因此出现事故也是在所难免,但是事故最终将怎样发展就属于偶然性的问题。

3 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共存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双面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所创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共存也体现出来:科学技术是人类的经济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却给环境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也威胁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产工具进行变革提高了生产效率,却造成了人类社会的过度消费和环境的压力等等,因此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普遍观点是: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又给人类带来了威胁和灾难。但是从本质上来看科学技术本身就是利与弊的矛盾统一体,它的利与弊都是相伴而生、相互依存的,例如医学的进步使新生婴儿的存活率提高、老年人的死亡率降低,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则造成了人口的增长和自然环境、资源等的问题。

前者是医学水平的自然结果,而后者则是这种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后果不管怎样始终会导致社会方面的影响,所以完全没有弊的科学技术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去选择科学技术,如果不去这样选择,则使得科学技术排除在社会应用之外,这不符合当代人类满足其利益的需求。因此说科学技术具有双面性。

参考文献

[1]茆诗珍,许俊华.消除科学技术负效应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