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意识的培养合集12篇

时间:2023-12-11 09:50:59

法治意识的培养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1

引言: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治国守家的重中之重,对于我国青少年的培养来说更是基本常识。而高中是青少年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对于其法治意识观的教育必不可少。在政治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法治社会下的法律理念,更是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环节之一。

1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客观需求

1.1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想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大力推广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要先从教育领域开始,在教育中加入民主法治理念,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一定的教育基础。法治国家的主要人物就是公民,应该从小养成法治的理念,不仅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不断完善自家的行为举止,完善法律的行为。而且人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就是高中阶段,高中生作为我国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未来栋梁,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加入民主法治的理念[1]。

1.2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给高中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就需要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时,增加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重视起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把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而且在做课堂的教学设计时,也要紧紧围绕法治意识的理念,科学合理的把法治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达到树立高中生的法治意识,最终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努力。分析其他角度,大多数教材上都有法律知识,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些法律法规,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2]。

1.3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自学习高中政治课时,可以加入法治意识的学习,在日常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使学生能够不断了解现代的社会,在法治的社会下学习和成长。在高中生树立法治意识后,也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当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也能拿起法律的武器。

2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策略

2.1求真求实,在生活中渗透

当学生在学习法治课堂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生活进行法治内容的讲解,这样学生也能理解。例如,当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自己身边人的消费观念,根据学生的讨论在引出应该倡导的消费行为。最后做出正确的结论。教师也可以延伸课程,给学生讲解一些因过度消费而触犯法律的行为,树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让学生从感性升级到理性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还能认同法律[3]。

2.2教师努力提升自身法律素养

教师作为政治课堂上法治意识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先要保证自身法律知识的渊博,其次把握好整个课堂的走向。对于教师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比如,通过培训和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学习重温基础法律知识。由于教师作为法律和高中青少年二者之间的衔接者,所以必须做到对法律知识的熟悉和掌握,为学生树立榜样。此外,教师还要熟悉了解我国最基本的法律———《宪法》,以及其他基本法律。只有教师的基础扎实、法律素养足够浓厚,才有能力给学生解答关于法律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延伸,比如,在高中政治必修一的“经济生活”教学中,在讲解纸币知识时,就应该延伸涉及相关知识的基本法律[4]。在《刑法》当中就有对制作和贩卖假币的违法人员的处罚规定,数额大的按照伪造货币罪论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才能在恰当的时候将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讲给学生,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2.3合理运用多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很多教师都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高中政治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必然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了解宪法和有关部门法的基本规定。而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不仅可以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法律内容,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主动吸收法律知识,为提升其法治意识奠定了基础[5]。比如,教师上课之前给学生放映电影《秋菊打官司》,影片围绕20世纪90年代善良淳朴的农村妇女秋菊为了给丈夫讨回公道,在乡里、县里、市里层层上访,最后都失败转而去法院打官司的事情,在这过程中,秋菊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还是坚持到最后,用法律手段讨回了公道。由此可以看出20世纪我国基层法律的状况,教师上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借助多媒体的影音功能,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内化感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法治意识。

结束语:法治知识、法治修养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拥有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成长为国之栋梁。总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政治教师的重要任务,政治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法治知识,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庆录.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65-66.

[2]孙耀华.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5):130.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2

以往的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和教育目的,仅仅是从防止未成年人犯罪这个角度进行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政治法治文化日益丰富,法律和公民的生活越来越密切,高中生是进入社会的公民预备队,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性的法治意识培养,让他们不仅仅不能违法犯罪,还要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当享有的权力和要承担的义务,本文从法治意识和法治价值观进行分析,明确高中生应当有怎么样的法治观念和行为模式,为中国未来中学生法治教育提出相关建议。

一、高中生需要树立的三种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相对于完整的社会人来说,高中生最需要的是关注自己和外界,首要的就是要树立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这三种意识是法律社会中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的自我认知,以法定权利和法定义务为依据,把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融合在一起的自我认知。高中生在学习中基本都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但是这个角色可以使子女,也可以是兄弟姐妹,但是就“公民”一词,很多高中生还感到陌生,因为这种称谓在一般生活学习中不会存在和运用,它是法律社会和政治社会的特有名词,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中,高中生需要知道自己的公民身份的意识已经为法律所期待。因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角色,要求高中生必须要树立起国家主人的地位意识,把自己和国家联系起来,不论是建设经济还是体现民主,高中生都需要把“公民”身份强硬地表现出来。

责任意识不仅仅是公民的法律责任意识,也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责任人意识,这和政治学习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相通的。现阶段的中学教育往往对责任意识进行道德层面的教化,却忽视了法律层面的引导,对高中生应当灌输责任不仅仅在于道德的可遵守,也要进行法律责任的应遵守。法律责任不仅仅是承担犯罪刑事责任,还可能是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这样在下一代的立法中,法案才可能为我们下一代的法律人所理解和接受。当我们的未成年人懂得了法律并理解了法律,那么法律权威自然而生,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进行社会公正的自觉维护。

权利义务意识是高中生树立法律意识的关键问题,高中生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权利和义务的意识,就很难理解自己的权利是他人履行义务的结果,而他人的权利也需要自己作出相应的利益牺牲来维护的。这点上,可以加强学生的法制历史学习,从著名的法律著述和法制故事学习权利义务文化,最终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享受自己的法律权利,也要严肃对待自己需要履行的法律义务,这样才能在未成年人心目中形成和谐的权义观念。

二、高中法治教育应培养的价值追求

法律意识的树立是法律被认识的重要表现,但是认识法律和理解法律并不是一个相等的关系,知道法律形式和理解法律所代表的深层次含义,是法律学习和法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无论是公民意识还是权利义务意识,都在遵循一个合理的法律价值,这就是公平正义价值观。法治的公平正义,主要涉及到四个价值观的树立,即秩序、自由、公平和正义。

秩序价值是合理社会生存环境的基本保障,没有秩序,即使再民主再自由的国家,也可能变得混乱不堪,因为每个人的权利都需要得到保障和彰显,如果没有界限的张扬权利就可能使权利和义务突破平衡的临界。我们通过不同的法律调整和权利义务规制,就是为了给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秩序环境,因此高中政治常常讲习的和谐与稳定,就体现在这个秩序价值之上。因此,在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中,应当教育他们树立起社会秩序为首要的价值追求。

自由价值是法律的终极目标。从生理学和社会学来看,中学生又特别是高中生因为校园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双重影响,最渴望得到社会自由,往往就会选择脱离学校学习的正常轨道,那么高中法治教育就需要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自由观,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校园,要让学生明白自由是有限度地,学生的自由在于学习的边缘,那么社会的自由边缘就在于他人的权利。笔者认为这样的灌输可能更加形象地表示了自由价值的高中化展示。高中生在认识法律自由价值时,对于勤学和逃学之间可能会更加明白自由的真谛。

公平正义价值观是法律的核心追去,宣扬的是人类社会一切真善美的标准。通过对历史和政治题材的学习,让高中生去理解公平观念的发展历史,比如男女平等历史、奴隶等级历史和贵贱差异历史,结合到当前经济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更好地比较公平与非公平的优劣,形成内心自主的公平意识。对于正义,不能简单地看对与错,这个需要教育学生从同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让学生认知正义价值的相对性理论。比如,我们打击犯罪是在伤害犯罪嫌疑人,但是我们却保护了无辜的人,那么从惩恶扬善这个角度和人民的立场来看,这样的正义才是绝大多数支持和维护的正义。

三、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教育的相关建议

大力推行实用性法律教育。高中生法治意识提高的前提就是要知道法律,学习法律,对于实用性较强的法律,在高中学习阶段可以进行普及。对在校高中生开展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教育,从而具备法治意识,具备运用法律处理基本法律事务的能力和意识。

将基础法律学习纳入高考之中。主要是将比如法理学中关于权利义务和正义公平的通识性法律知识加入到政治理论课的教授中,把这部分学习设置到高考测试选拔当中,让学生和家长能够真正重视起对法律的学习和研究。

突显司法机关的宣传能量。主动邀请校区所在地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对高中生进行校园法制宣传,特别是关系未成年犯罪和违法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知晓什么行为可为,什么行为不可为的规范行为模式,用警示和激励的双重方式提高高中生的法律学习和遵守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等方式对高中生进行法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朱世媛.“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J].载《中国轻工教育》,2008年(4)期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3

二、中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

(一)中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

1、从整体上来看。中学生愿意学习法律知识。他们开始注意到现代社会对法制的需要和呼唤。绝大部分学生愿意接受法律教育,但是接受法律教育的方式单一,效果不佳。其次法律重要性得以肯定,九成学生不反感法律书籍,但过半人数不知道内容。仅有一些学生了解过《宪法》、《刑法》等法律。2、从中学生法律意识的结构分析。中学生的法律理念水平有待提高,中学生的法律理想及法律信仰度不高,对法不能表现出信服、尊崇,对我国的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信心不足,中学生必须树立起现代法律理念,实现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

3、从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来看。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比较广泛,社会、家庭、学校、新闻媒体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仍是学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学校的法制教育效果一般,有待完善。

(二)影响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

1、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受自身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年龄较小,多为独生子女,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中学生受应试教育及“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导致中学生法律意识低下。

2、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生理不成熟,思想不稳定,缺乏辩证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控制自身行为和抵制外来诱惑的能力。周边恶劣的学校环境及不健康、不适应青少年的影视、网络、音乐、录像等所形成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诱惑,致使青少年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3、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受不完善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中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家长、家庭有着密切联系,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结构残缺或破裂,无不在子女的心灵上打下烙印,父母的自身素质修养,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提高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客观必要性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必须从教育青少年入手,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持续推行依法治国方略需要提供人才保障和动力支持,因此要加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二)是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

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是中学生能够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前提,同时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制观念的培养,让广大青少年学生站在法律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内涵及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以此使青少年学生树立起对党和对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爱。

(三)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迫切需要

加强中学生的自身修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用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自控力,形成健康心理,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新时代观念,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提高中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一)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景目标、品德目标,在制定法律知识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四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应做到:

1、优化知识目标。在制定法律知识教学目标的同时,切实站在中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便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尽快理解法律、掌握法律、运用法律。真正改变以往教师及学生对待学习法律知识不重视的现状。

2、优化能力目标。在制定能力目标教学时应强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法律知识、以此来引导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3、优化情意、品德目标。情意、品德目标摆在教学目标的重要地位,从意识上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使法深入学生心中,逐步形成法律观念及信仰,实现法律意识的现代化。中学生在知法、懂法的同时应学会守法、用法、护法,形成较高的法律意识,做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法民。

(二)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求及学生实际,慎重选择重点、难点、热点等问题,精心设计专题,比如设置法律基础理论专题、宪法专题、部门法专题、程序法专题等。做到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学生系统的理解和整体的掌握法律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手段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4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26-02

一、新农村建设农民法治意识的现状

(一)法律知识的获取途径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低

在调查的对象中,对于了解法律知识主要途径的问卷中,超过50%的人选择了电视,选择政府宣传的占到15%,亲戚朋友介绍的占8.9%。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这方面,一方面表明现在电视媒体对于法律知识加大了普及力度,另一方面也说明老百姓的文化、精神生活相对贫乏,了解法律信息的途径有限。大部分被调查者不知道哪部法是调整什么社会关系的,至于通过法律维权就更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了。对于如何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先寻求法律帮助再采取其他途径解决的占20.6%,先想到法律,但先用其他途径的占40.8%,先采用其他途径,后采用法律途径的占35%,直接用其他途径,不通过或者没想到用法律手段的占3.6%。

(二)缺乏法律信仰,缺少维权意识

所调查的问卷显示,有21.53%的受访者认为司法可能不公平,对于执法机关持不太信任的占到40.28 %;认为司法机关人员素质一般的占60.22%;对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分辨不清,认为影响司法机关公平执法的因素的“人情关系”和“金钱贿赂”占到50%以上。这说明农民所具有的法律意识是比较模糊的、非规范化的,权利意识淡薄,对法律存在认识上的片面性,更注重利用道德的力量来调节和解决纠纷,人治意识强于法治意识。在被问及法律的作用时,35.6%的被调查者回答是政府用来管老百姓的,9.5%的人认为是老百姓用来限制政府的,认为既管老百姓也限制政府占到16%,认为保护老百姓的占10.5%,认为是保护每个人的占20%。不规范的法律意识,与长期受皇权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出现法律问题时,习惯性地把自己定位为义务人,而权利意识比较淡薄。而作为法治社会精神要素的法律信仰,对于农民来说更是缺乏,无诉意识根深蒂固、轻法意识浓厚,畏法意识广泛存在。

(三)农村法制不健全,风俗、宗教损害了法律的尊严

近几年,中国涉农问题立法的数量不断增加,立法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中国关于三农的法律仍然存在大量的盲区,有些条文的可操作性也不是很强,甚至有些立法没有把农民纳入到市场体系之内。另外,在所调查的青龙满族县,风俗习惯依然主导着大部分农民的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按照法律之外的宗教、风俗习惯规范着自己的行为。甚至在法院审理案件时,由于现行法律精神与农村的风俗习惯、相冲突,有时会引起农民集体上访、闹事阻碍法院审判案件等情形。

二、新农村法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欠发达,文化水平落后

青龙满族自治县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交通不便。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是部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低是农民法治意识落后的最根本的原因。由于经济文化水平的落后,人们不愿意也无力去了解和学习与他们生活相对较远的法律。在我们的调查中,超过半数的人的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看报纸的屈指可数。就是看电视也基本上是几个地方台,中央电视台的法制频道和农民频道能收到的寥寥无几。

(二)法律知识匮乏,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

通过调查显示,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非常突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更不知道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在解决问题时分不清道德、政策和法律的范畴。传统习俗和文化深深影响着农民的法律意识,成为农民法律意识落后的历史原因,主要表现在:重权轻法,人治观念;情义本位,人情观念;重刑轻民,刑罚观念,与新农村法治建设很不适应。

(三)法治环境差,政策安排不力

法治意识需要法律组织的普及、健全以及相应监督体系的完善,法治环境差,政策安排不力是农民法治意识落后的现实原因。在所调查的农村,法律资源极为缺乏,维权成本较高,“人治”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评价,把上访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使法治环境受到较大干扰。乡(镇)、村权责划分不清,甚至还有少数领导干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等不良社会现象,部分乡(镇)、村干部的素质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法律意识淡薄,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活动缺乏足够的支持,基层法律服务所政事不分,缺乏自我发展的机制和活力。

三、新农村建设培养农民法治意识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农村经济――培养农民法治意识的基础

青龙县满族自治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其农民法治意识提高的瓶颈。古语云“衣食足而知礼节,仓廪足而知荣辱。”只有经济得到发展,农村中的各种问题才好解决。而要发展青龙县的经济,必须将其融入到中国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农民法治意识的增强离不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培养农民法治意识,有着潜移默化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农村市场经济中,利益驱动和公平竞争机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法治、权利意识。

第一,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和有利资源,克服小农户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区域性农产品市场,政府要制定出有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规和办法,使其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协调好农村基层组织、合作组织、政府有关职能和技术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承载经济发展能力。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设施可以说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致富路。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等信息快、功能多、开放性等特点,了解、掌握市场信息和致富信息。第三,发展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首先要完善农村金融市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其次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建立土地的有偿使用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制度,促进土地的合理流动和集中,实现经营规模化。党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给农村土地市场带来新的动力。最后要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增强农民消费能力。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培养农民法治意识的关键

第一,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法治教育。农村干部处于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他们的言行直接代表和体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提高农村干部的法治素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他们的法治教育,能够树立依法管理的意识,提高依法管理的本领,可以对农村干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内容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与三农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第二,扩展法治宣传渠道。在农村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增加普法宣传栏、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的法律内容,像中央电视台的《大家看法》栏目,就很受农民的欢迎,各地方台也应安排一些这样的节目,使其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网络更是农民增加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的宣传平台,让大家学会利用电脑网络获取法律知识,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第三,送法下乡,创新农村法律服务形式。送法下乡要注重对农民的法治意识的教育,努力培育他们同现代法治文明相一致的“平等意识”、“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基层法律工作者要为村委会的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协助农村基层组织依法处理好本区域经济和社会事务,建立农村法律服务中心或法律服务所等,为农村的贫者、弱者和残者无偿提供法律帮助。还可以在各村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员,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简化申请手续,使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都能及时获得帮助。

(三)健全农村法治运行机制――培养农民法治意识的

保障

第一,制定和完善农民利益保护的法律体系。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健全村民自治的法律规定,落实农民各项民利。依法确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经济合作社及其成员的法律地位,保护农民的合法经济利益。在贫困的民族自治县,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地方性法规。第二,完善执法、司法体制。将执法、司法工作重心从县移至乡镇,可设立巡回法庭和检察工作,使更多纠纷和矛盾进入法律处理程序。提高基层司法、执法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制,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第三,健全法治维护机制。首先,建立政府权力约束机制,用来约束政府行为。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必须树立良好的守法者形象,带头维护法律的权威。其次,完善法律监督体系。监督包括司法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等,司法监督,主要是通过对执法者的检查、复议等方式来实现;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是对乡(镇)、村干部的公权行使过程中的监督,避免公权的腐败和对村民私权的侵占;社会监督主要来自行政、司法相对人、人民团体、社会舆论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5.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7-0010-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是继1997年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修正案之后的第三次法治建设高潮。法治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法律数量的增加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更在于形成一定的法治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法治的社会思想基础,要求公民崇尚法治的意识和观念的塑造与传播。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公民群体,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树立平等、正义、等法治意识,无论是基于现实性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还是着眼于培育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接班人,都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在当前法治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应当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治

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的一部分,是关于法律的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人们对法律的要求、态度、评价以及对行为的法律评价、法治观念等。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评价的总称,由法律知识性要素、意向性要素和决策性要素构成,分别解决“法律是什么”、“需要什么法律”和“选择何种行为方式”的问题。

作为一种内在的意识和精神,法律意识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巨大。法治的内涵之一就是法的普遍遵守,即法律之上,任何人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如何提高和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遵法的社会氛围,法律意识起到重要的作用。全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就能主动将现代法治的实质要求内化为自身对法的价值、秩序和精神的认同,就能将法的外在国家强制力转化为内在的自觉遵守,形成理性守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法治国家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容之一,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是重要的途径。

二、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生力军。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关系到我们国家社会、民族未来的发展和兴衰。尤其在新一轮依法治国建设进程中,大学生因其受教育程度高,文化知识素养水平有别于社会其他人群,其作为“国家培养的具有社会精英潜质”的四千万特定人群。他们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受法律文化影响水平的高低、法律信仰度的大小,与党员干部一样,对我国法治进程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应率先成为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治思维的先行者。

(二)群体法律意识对法治的作用决定了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群体法律意识是指某个社会群体中通行的共同的法律意识。如果说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一致的法治思想和法律意识,那么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个体,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个体法律意识必定受到群体法律意识的影响,对法律的认知和判断、对法治的追崇会有新的提高,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的提高;反之,个体法律意识也包含了某一群体的法律意识,公民个体的法律感、法律思想、法律信仰和信念如能按照法治的要求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必能很好地推动群体法律意识的发展。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无论是从个体或群体法律意识来讲,这无疑对中国法治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决定了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法治的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规则下产生的自由、平等、自主、责任等观念,构成了法治的精神与灵魂,因此法学界共识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其内在要求法律的至上权威、对公权力的限制、权利的充分保障,以市场对规范的渴求、以经济必然性的形式推动法治的生成。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未来生力军,体量庞大的大学生毕业后将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中去。其个体法律意识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依法治国建设。他们对市场规则的认识,对秩序、规范的遵守,对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想的追求,对法治的尊重,需要在大学教育阶段就加强培养。

三、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教育。法律知识是公民形成法律意识的知识和理性基础。法治的最低要求是任何主体要守法,而法律意识左右公民行为与法律一致性的程度。个体的法律知识较丰富,对法律情感较好,信任程度高,则行为的合法性程度高,反之则低。因此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根本途径之一是要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实施以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为教育目的法治理论系统教学,从而真正使大学生建立起对法律的信仰,对法治的崇尚。笔者认为,在国家再次强化依法治国,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今天,高校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应强化法律知识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制度化教学。法律教学应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独立出来,形成从法的一般原理、法的体系、法治理论到应用法学的完整法律知识体系的教育,这种法学教育要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这个过程,让大学生能动自主地反映掌握法律的过程,并且是以掌握的法律知识为前提的,他们只有在一定的法律知识结构中才能了解法律“是什么”,才能在内心形成对法律的认知、了解和评价,从而提高法律意识。

(二)加强大学生法律规范的实践。法律意识有着指导人们实践法律规范从而推动法律实现的践行功能,法律的功能和作用是通过司法实践来实现的。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大学生在实践中验证法律理论,更进一步地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因此高校在正常的法律理论教学安排之外,要尽可能多的让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活动,如组织参加旁听审判、参观监狱、法律援助中心等社会实践活动;要组织大学生对社会上出现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热点问题进行研讨、辩论等活动;要让大学生在假期积极参与跟劳动就业、婚姻家庭、环境保护等法律有关的民生问题社会调查。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加强大学生法律规范的实践,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三)提高高校法治文化环境的建设水平。在诸多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最深刻、最持久的便是文化。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法治思维或法律意识的培养,缺少不了特定的法治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高校应提高校园法治文化环境的建设水平,坚持章程治校,依法治校,完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自上而下优化高校法治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使得大学生在校园法治文化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并牢固树立法律至上、限制公权、公平正义、保障人权的基本法治理念,切实可行地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强化自身法律意识,树立现代法治思维。

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背景下加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高校责无旁贷,责任重大。大学生良好法律意识的养成,关键在于当前法治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旺洪.法律意识之结构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11).

[2]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6

关键词 :十八届四中全会 依法治国 法律意识 规则意识

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强烈的规则意识、良好的法律素养、全面的人文综合素质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卓越之才。其中大学生对法律和规则的认知、认同、尊重、信仰和自觉遵守即是合格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卓越人才的前提条件。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治国大幕全面拉开,《决定》指出依法治国不仅要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更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是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弘扬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必将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对大学生法律和规则意识的教育也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法律与规则的关系

本文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规则是指约束人们行为,要求人们普遍遵循的各种规范和准则。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的总称。一般来说,规则即可以表现为法律法规,也可以表现为制度、章程、纪律以及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部门文化”甚至“道德”等软约束。法律的执行由国家强制力保证,规则很大程度上则需要人们自觉遵从,有时甚至是一种道德上的自律和追求。法律是规则的上位概念,法律意识比规则意识具有更高要求,规则意识比法律意识的道德属性更强,因此将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有其内在合理性和必要性。

二、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现状

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状况不容乐观,校园中各类违法违纪现象层出不穷,学生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学生偷窃、打架时有发生,考试作弊严重,考场纪律问题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顽疾。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的私接电线、使用违章电器、晚归不归等屡禁不止,逃课、上课吃东西、玩手机等成为普遍现象。近期一张南开大学某法学课期末考卷在网上被热炒,因试卷第一题——要求辨认本学期任课老师照片,答对不得分,答错扣41分的“神出题”而被网友热议,学生逃课现象严重由此可见一斑。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抄袭之风盛行,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在图书馆、自习室大声喧哗、乱扔垃圾,在宿舍吸烟、乱扔烟头,在马路上随地吐痰,随意践踏草坪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不文明现象也比较突出,比如借钱不还、晚睡影响他人休息造成宿舍矛盾、人际交往缺乏诚信等。

三、全面依法治国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的提升作用

1.依法治国将推动法治教育改革与发展

进行法制基础教育,树立遵纪守法观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高校中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课,成为大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接收法制教育的首要途径。但是目前高校进行的法律基础教育,因课程所限,将庞杂的法律内容笼统的、碎片化的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时只蜻蜓点水的接触一些框架性的法律知识,很难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与精神,法律意识和理念也无从树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2014年11月13日,教育部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代表及专家学者与教育部领导就如何将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更好地发挥思政课普及法治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进行了研讨。随着高校思政理论课程中依法治国相关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讲授力度的加大,必然会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养,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

2.依法治国将推进立法的科学化,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法律是一门科学,法律体系本身包含的法律法规十分庞杂,虽然我国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还存在着立法不科学,下位法与上位法冲突,法律条文与宪法规定冲突,部门和地方法规、规章杂乱等情况,法律冲突时有发生,给法律的适用带来困难,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也给大学生学习法律、认知法律带来影响。

随着立法科学化的进一步落实,首先宪法地位将得到极大提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确立的许多基本原则如对于国家、社会的责任要求,平等自由、人民民主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因此宪法意识的提升,有助于法治文化的建设。2014年我国开始将每年的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随着宪法被严格遵守和执行,宪法的权威将得到维护,有助于大学生从内心遵从和敬畏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随着立法科学化的推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得到进一步梳理和完善,立法质量将会提高,完备、适当的法律将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和理解,从而增加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增强其法律认知。

3.依法治国将形成良好法治环境,促进大学生法律信仰提升

环境对人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环境具有塑造人的作用。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钻法律漏洞、违法乱纪、徇私枉法的乱象,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受到严重损害,也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认知和遵从。总书记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报告中指出要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必将改变人治大于法治的社会现状,随着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将会形成全社会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法治环境,促进大学生法律信仰和法律信心的提升。

4.法治文化建设对法律意识建设提出新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一环,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涵,是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的内在动力,也是全民守法的必要前提。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是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法律观念、具备法治思维、有法治信仰,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提供强大动力与精神保障。进行法治文化建设,必须首先推进法律意识建设。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法律意识培养对法治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至关重要,随着《决定》部署内容的实施,必将推动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工作。

5.德法相依协同建设促进大学生规则意识提升

规则意识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除法律法规具有国家强制力外,其他规则具有“软约束”性质,其遵守往往不具有社会强制力,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上的自我约束。遵守规则如果成为人的内在需要和第二天性,则外在的规则就会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成为一个人品德的一部分。因此规则意识比法律意识的道德属性更强。总书记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律与道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是道德的底线,而道德又是个人内心的法律。法律的规范作用对道德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道德力量对法治精神具有滋养功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应互为一体,共同提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协同推进必将对大学生规则意识提出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7

一、认知进展的现状

社会进展之中,若要构建最为优良的法规体系,并不是简单的。生成法治社会,社会之内的主体都应接纳这一认知,树立法规意识。我国拥有着庞大人口数目,培育出全民拥有的这种认识,会是更艰难的。社会在建设中,一直都应注重去创设适宜的法治氛围,培育公民意识。从现有状态看,法律意识的培育状态如下:

1.旧的认知仍占有位置

很长时段以来,法制建设凸显了快速进展的态势。依循社会主义特有的法制机理,塑造并培育优良的这种新认识。日常生活之中,也更为注重这样的培育。但现实生活中,非法律这样的认知仍占有偏大的比值,没能予以根除。公民拥有着的法治认知显现了片面的弊病,有着科学因素,也含有并不科学的多重成分。面对法律事件,很多人仍没能给出最为适宜的认知[2]。

法规是外在的,它显出了外在范畴的约束价值,归属外在规范。从客观视角看,外部范畴的这种助推力并非完全吻合了主体的认知。为此,传统观念仍没能被除去,仍旧占有地位。

2.认知逐渐被深化

从总体上看,公民倾向于肯定构建起来的现有法规体系,总体态度积极。精神文明延展的历程中,法治应被设定成必备的根基。观念渐渐深化,多数公民都接纳并认同了这一法规体系,持有肯定心态。公民的心目中,法律应能占有凸显的主导位置,平日行为都应依循法规予以进行。针对法律问题,设定出来的评价也融汇着理性要素。从概要来看,公民还是认同法治的。

3.部门法没能平衡进展

各个的部门法,它们关联着的法律认知并没能平衡进展。例如:宪法这一根本大法被设定成其他部门法依循的根基,是根本的法规。在法律体系内,宪法占有本源的位置,显现关键地位。然而,相比其他法规,公民并没能真正明晰宪法的一切内涵,认知反而较低。

从细分出来的部门法看,针对刑法类别,公民显现出来的认知更为强烈。一旦谈及刑法,则会联想到被判处某一刑罚,或者触犯刑律[3]。相比来看,民商法覆盖着的范畴更为广泛,但公民却没能完全去接纳它们;对于自身权益,没能充分予以保护。

二、摸索适宜的培养途径

生成法治社会,不仅要拟定最适宜的法规框架,还要培育出对应着的意识。唯有增加认识,公民才会守法、自觉运用法规。促进文明提升,就要侧重去培育更为根本的认知基础。从多视角来看,法治社会都紧密关联着公民的意识。培育法律意识,就要经由如下的途径:

1.尊重本源的市场规则

培育法治认知,不可脱离新时段内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态势下,公民才会延展固有的主体认识、权利及职责认识。市场经济密切衔接着法治,唯有自觉予以转变,法治才会被看成认知的根基,助推社会进步。在全社会范畴内,形成法治氛围。

例如:市场进展之中,促进政企分离。政府调配平日的经济,应采纳法规的途径来调整,不可直接干涉。与此同时,经济权力应被变更为法规。唯有在限度内,才可履行职权。这样做,延展了法治应有的内涵,弘扬法治精神。现代社会中,人们更为注重本体的权益,关心社会秩序。市场背景之下,法规扮演着的角色日渐重要,成分必要部分。自觉接纳法律,运用法规来维权,这种认知也应随之强化。

2.塑造更为平等的总氛围

法治意识不断递增,但若缺失了外在范畴的平等氛围,也很难去生成。创设出来的司法氛围凸显了必要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司法有着公开及权威这样的特性,公平即为灵魂。从生成根基看,司法调节了多样的平日纠纷,侧重维护权益,它被划归为最后防线。培育法治认知、提升这种意识,都要侧重去变更偏旧的教育机理,让公民快速去接纳现代时段内的新意识。适应法治氛围,接纳民主及文明[4]。

塑造平等氛围,协助公民来确认最适宜的心态,注重法规传授。这样做,增添了法律范畴的根本常识,锻炼法治思维。公民要明晰现有的法规架构、深入解析法规,拓展接纳教育的范畴。

3.民主政治的必要位置

完善民主政治、创设民主氛围,都影响着法律认知的提升。依循民主政治,公民拥有着参政、表述自身见解这样的必要机会。公民应被看成主体,自主参政议政。在参政过程中,公民应能明晰自身的职责,激发了责任心,激发创造热情。民主氛围之内,拟定任一决策都应经由参政,符合民主流程。培育这种认识,不可脱离更广范畴的法规保障。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8

所谓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性认识,是实际上支配人们法律活动的思维方式。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课程标准以及青少年的法律素质现状决定了该门课程的教育功能,那就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主旨目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自己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总结了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做好榜样示范,提高政治教师自身的法律素质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职业最重要、最典型的是其典范性。许多优秀教育的经验表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如果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进自己却不能守法,就会使不校的法制教育苍白无力。作为初中政治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自己就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权力机关在教育立法方面进展很大,陆续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重要教育法律,依法治教部题已经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教育法制观念,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成为知法、懂法、能够依法行教的新型教师。其次,教师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教师从事法律教育的巨大精神力量,也是法律教育活动本身是否具有社会价值的保证。教师的责任应该是真正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站在社会发展的立场对各种法律制度加以符合实际的评价与解释。推崇符合人民利益和意志的规范。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是中学生系统学习法律知识,进而培养法律意识的主阵地。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提高法律素质。教师应当将法律知识的学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学生的实际,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在坚持课堂主渠道教育的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法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报纸和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如中央电视台的法制频道,《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栏目,尽量多地搜集与法律条例相通的法律案例和时政大事,切实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中不应单纯讲解法律知识,更应注意法律意识的培养。要以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 以增强中学生道德法制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育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公民是组成现代社会的细胞,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及尊严,不依附于任何人。在法律面前,公民独立地完全平等地承担着法定义务,同时平等地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也平等地接受法律监督,不允许有任何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这种公民意识是现代法律意识的基础。

三、选取生活实例,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根据公安部门不完全的统计,在全国的犯罪案件中青少年犯罪占有相当的比例,并呈现逐年增加、年龄渐小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娇身惯养外,更重要的是法律意识的淡薄,有的甚至没有法律概念。思想政治课对于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法、懂法,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减少违法犯罪。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学以致用。比如我在跟学生研究“当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时,选取了这样一则案例:公民建俊霞曾被李自超打成重伤,一直怀恨在心。这天,她发现李自超5岁的女儿李敏敏独自一人在家门口玩,便哄着将她和自己9岁的女儿带到村里的蓄水池边,唆使女儿将李敏敏推入深达六米的水池,致李死亡。建俊霞想以3000元私下了结此事,但李自超夫妇没有同意,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案件很快被逮捕归案,最后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建俊霞死刑。我发动学生展开系列讨论:建俊霞没有亲自杀人,为何要判处他死刑?李自超夫妇依法报案的做法对不对?建俊霞当初被李自超打成重伤后,应该怎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李自超将人打伤,能不能因女儿已死而逃脱法律责任?学生兴趣盎然,讨论激烈,整个课堂形成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良好局面,在不知不觉中法律知识潜入脑海、深入心田。通过学习,他们能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一同学中午上学路上遭遇社会不三不四青年敲诈勒索,及时拨打110,闻讯赶来的警察及时截住了尚未离去的一名作案者,并最终将逃之夭夭的另一名青年捉拿归案。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9

关键词:中学生;法律意识;课堂教学

法制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法制课程不是中考和高考的科目,长期以来都没能进入主课堂,高中阶段的法制教育只能穿插在思想政治课本中或以主题活动方式进行。如何培养现代法治建设下的优秀公民,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贯彻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就尤为重要。

一、以人为本,学用结合,为法制教育工作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1)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校园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有一定法律知识的老师的引领。这就要求建立一支有一定法律知识和素养的优秀教师队伍。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法律知识储备和法律素质。老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其次教师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是现实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从而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2)制定校园法制管理队伍培训计划。通常用“以案说法”的形式讲述发生在校园和社会中的事件,通过互动讨论及案例评析,提高学校预防和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学校和师生的利益;教师要不断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使自己在教书育人,依法办事等各个方面都能为人师表,提高依法执教的水平。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这种阶梯式动态培训方式肯定会形成良性循环态势,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3)教师要利用好社会大课堂,教学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将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让学生结合社会调查采访,联系自身和同学的实际,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与社会法律环境的重要性。

二、拓宽渠道,创新形式,为中学校园法律教育提供有效载体

(1)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学校利用黑板报、校刊、宣传专栏,定期出版法律知识、文明守纪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与熏陶,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让学生们在愉悦中接受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利用校园广播及多媒体电教室等现代化教育设备进行生动、形象的法制宣传,提高普法教育的效果。

(2)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周”“全国法制宣传日”“公民道德宣传日”等纪念周、纪念日,学校举行“法纪伴我行”“法在我心中”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手抄报制作比赛、法制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聘请学校法制辅导员,邀请社会法律人员定期为结对班级学生上法制课,宣讲法纪知识。从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涉及和需要防范的法纪问题入手,把法律条文和具体案例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并解答学生提出的法律问题,让广大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法制教育。

三、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尤其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中学生学习法律知识,进而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应注意把法律意识的培养有机融汇到法律知识的传授中去,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头脑里牢固树立“法”的观念,将来才能以一个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的公民身份走向社会。多用生活中有影响力的案例与法律知识相结合,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开发适合学校特征的校本教材也很重要。法律知识本身较为枯燥,甚至对于中学生来讲晦涩难懂,而法律知识自成体系,在初高中的思想政治教材中,散落在不同的章节。现在浙江省正在进行教育新一轮改革,改革中鼓励各学校努力开设选修课,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乘此大好机会,深入研究开发校本法律读本。针对学生的实际,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法律课的实效性,要以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增强中学生道德法制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现代的法律意识。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10

政治课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效果。根据政治课的具体特点进行道德教育教学时,可以动员学生联系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实际,认真思考、提出和讨论社会焦点、 热点、疑点问题,发表解决问题的看法。在讨论中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h,让学生各抒己见,得出结论。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只进行隐性的控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是非、美丑、善恶、荣辱等道德评价标准,教育学生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提高道德意识,并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化为习惯,积淀为能量,锤炼为品质,使校园乃至整个社会充满正能量。

二、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加强政治课的活动性德育内容,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增强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应秉持信任学生、锻炼学生的理念,适度开展课堂及课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促进思想政治课课程实践性的实施。教师要革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探索高效、实效的道德教育方法。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比赛、办墙报、举办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实现认知性德育与活动性德育的有效结合。

3.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教师要注重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道德实际,灵活多样地开展适合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通过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学生去养老院慰问老人,让学生体验一种健康的、积极的道德生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加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三、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的瑰宝,在它的影响下,不仅出现了无数仁人志士和风流人物,而且凝结出爱国的思想和爱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这些可以成为我们今天社会的价值导向、行为规范。如孔子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表明每个人都要保持高尚的风格, 不做任何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国家的事, 为祖国做贡献, 这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也是高尚的价值;孟子的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还有“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品德;以及“受人滴水之恩必以涌泉相报”的感恩情怀……将这些名言警句有机地运用到政治课教学中, 渗透到所讲授的政治知识中, 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公民意识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思想保障。在当代,公民意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启蒙和发展公民意识的黄金时期。政治课作为中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主阵地,在公民意识培育中有其独特的先天性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存在着一些问题:轻视公民意识培育的重要性;缺乏对公民意识培育方法与内容的创新;唯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等。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同,养成坚定的国家认同,有益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认同。

五、采用多种方式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当前,我国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消极心理问题突出;家庭教育重知识轻德行;学校教育重应试轻素质;社会教育重形式轻成果;家庭、社会、学校缺乏合作等等。对学生法制意识的培育,必须改变观念和教学方式,以中学政治课为切入点,结合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可以采用主题演讲、讨论以及知识竞赛等方式,实施法制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并对各种形式开展的学生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和评比,对于提供法律素材以及对法律案件剖析细致的学生给予表扬,形成对学生的激励机制,鼓励其他同学在下次的教学中能够有良好的表现。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法律意识。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95-02

新世纪已经来临,重视自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成为摆在世人面前更加迫切的主题。政治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强调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进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自觉地去保护环境,热爱自然,无疑是一项富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重要内容。怎样引导学生结合教材,采用有效办法来适应形势,重视眼前与长远,避免掠夺性开发自然,强化环保和发展良性循环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意义

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环境观有着较为突出的政治和现实意义。因为它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性、统一性。人类活动必须与自然同步,符合客观规律,按客观事物本身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另外它还可以培养学生追求一种生态美、环境美的境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人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然,与自然共生共长。工业革命前的田园和工业革命后的废渣;江南园林的古今;丝绸之路的绵长和衰退;古代城市的荒墟和沙漠风尘的肆虐,无一不反映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的泪痕。同时还可培养学生多向大自然学习,把科技的发展借鉴在政治发展变化的扬弃上。政治的自然和自然的政治都折射着人类环保的智慧。山水画、民俗画、宗教画和石竹画、虫鸟画渗透出一种自然恬淡和政治的底蕴。无疑它又能形成学生的地球整体性认识,学会看护家园,激发他们爱自然、爱和平、爱祖国、爱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发掘教材关于环保意识的材料

政治教材内容丰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多彩丰富的政治文化,可谓绚丽多姿、雄奇壮美。可以说教材中许许多多的环保政治有待于我们教师用不同的角度、层次和敏锐的环保眼光去探寻、认知和发现。以古人类人工取火、打制石器、穴居洞窠的史实去激发学生认识生产力提高发展的重要作用。半坡氏族的人们栽培作物、饲养动物、制作陶器反映了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水平的日渐提高,从而在生存问题上取得了较大的自。 尧舜禹时期,大禹父子治水的经历使人们认识到洪水自身的规律。鲧取土堵水却被洪水夺去了生命,禹承继父志,辟山开石疏导洪水引水入海,人民最终得以安宁。大禹治水使人们朴素地感到人类对自然的活动终不能违背规律。

三、环保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浅探

如何将环保意识落实到政治课堂的实处,真正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确是任重而道远。

1、选择时机,适时引入

讲到相关的政治现象时,一定要选择好适当时机,结合好教材的内容,找准能体现环境意识的环节,适时引入把解决政治知识、能力和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做到重点、难点和焦点结合。例讲授“化运动”的结果时,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录相片断,除理解其政治性影响外,还可以提出它们在环境角度上造成的危害是什么?全民性的大炼钢铁活动必然会用滥砍乱伐,滥掘乱采方式来获取燃料、矿石、遍地垒起的小高炉造成土地荒芜、植被毁坏、乌烟滚滚,水体变黑。因此水土流失,气候恶化,河流含沙,自然环境恶化不可避免。掠夺自然的行为当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2、联系对比,全面认识

对一些造成环保影响的政治事物进行比较联系,通过实物、图片、数据和幻灯、投影、录音等形式进行对比说明,使学生对政治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刻,感受更加具体,使他们受到更加强烈的环境保护教育。如讲授二战造成的政治影响时,可以强调它对世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重大损失,这场战争造成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植被毁坏,资源掠夺加剧,还首次使用原子弹后留下了核辐射造成的生态灾难,它耗费的矿石、石油、钢铁及弹药和铝、铜等用于军事的资源达到空前未有的程度,仅仅以苏、美计就分别为1000万吨、696万吨,分别等于滑铁卢之战的26万倍、18万倍。同时有些战略性金属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剧毒类原料,因此使环境、生态系统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3、创设情景,理性思考

创设情景的方式主要是在某一政治事物或政治现象之外,教师用补充或引用一些能反映有关环保方面内容的形式进行相关的再现,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政治事物本身的设置,二是就相关内容的插入.无论哪种形式都要引导学生观察并深入思考,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再达到理性认识。例讲“美国经济发展”部分,我们通过补充的图片资料发现,美国经济在十九世纪末发展的同时,污染情况也十分突出。图片上排排烟囱高耸入云,股股浓烟翻滚不停,从中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作为跨世纪的青年学生我们将来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否提出自己的新思路?新对策?我国目前对此的出路何在?

总之,我们应该自觉的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穿插环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真正发挥政治课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12

宋慧宇1,2

(⒈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⒉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33)

摘要: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具有不同于一般公民的特殊功能,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把握及培养将对中国法治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据调查,大学生整体上对法律充满信心和信任,但对具体法律知识的掌握和关注度不够;对涉及自身的权利和利益比较关注,但缺乏维护权益的能力和手段;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但缺乏挺身而出护法的勇气和信心。因此,针对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现状,必须创新高校法制教育理念,充实高校法治意识教育内容,营造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形成以民主机制为核心的高校决策管理体制。

关键词 :大学生;法治意识;法制教育理念;法治文化氛围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9-0045-07

收稿日期:2015-05-20

作者简介:宋慧宇(1978—),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

法治的要义不仅在于完善的法治体系,更在于其蕴含的法治精神能否得到贯彻落实,而这必然依赖于公民个体共同参与的实践行为。因此,法治意识作为支配公民外在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就构成了法治实现的主观要件,或者说公民法治意识的高低将决定着法治国家的实现程度。我国目前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人数达2000多万,①作为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群体和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对他们法治意识的把握及培养将对我国法治建设产生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一、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实功能

公民法治意识构成了法治国家建设的评价尺度和精神支柱,它能够促成公民守法的行为模式进而形成良好的外在法律秩序,同时先进、理性的法治意识有助于法律制度的良性实施、运行和完善。但是,对大学生群体法治意识的培养又有着不同于一般公民的特殊功能。

(一)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是大学生未来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

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的教育和技能水平日益被看作是他们个人生活质量和强大社会实力的关键”。[1]随着我国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快速推进,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法律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法治意识和法律技能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在校时期的勤工俭学、毕业求职到日后步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诚实守信、平等交易、按章办事、合法维权等,无不与法律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说,基本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的优劣将关系到一个人能否顺利与人交往和稳固立足于社会。

(二)先进、理性的法治意识是大学生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必备条件

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其法治意识如何将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仅仅奉公守法、以法律来规范自身行为还远远不够,是否具备先进、理性的法治意识和法律信仰,能否以法治意识支配自己的外在行为,主动捍卫法律,在国家事务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动一般公民的行为,最终推动法治社会的发展,将是衡量大学生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重要指标。

(三)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是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家庭和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经济能力和社会阅历的欠缺使得大学生缺乏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勤工俭学和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不签订合同、收取押金、扣留证件、拖欠甚至拒发工资等。面对这些情况,很多大学生或者忍气吞声,或者过激对抗,维护自身权利的内在心理准备严重不足或手段欠妥,给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权利维护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等教育不能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而应当针对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其学会运用法律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当前有效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本课题组选取了吉林省长春市三所高等院校(包括部属“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省属重点大学以及省属公安高等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共发放学生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5份,有效问卷594份,有效回收率99%。本次调查题目设计包含大学生法治意识状况的三大方面:对法律的理解与认知、涉及自身具体法律行为的观点和看法、对学校法制教育及其他问题的看法和处理。

(一)大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与认知

本部分题目涵盖了大学生对我国法律的宏观理解和微观掌握,侧重个人的主观感受、评价和情感。

⒈大学生学习和了解法律的途径。对法律学习和了解的程度是正确运用法律的前提和基础。在多项选择中,大学生群体了解法律的途径接近和超过50%的前三位分别是: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77.4%),学校课程(63.58%)和网络(47.89%)。从中可以看出:⑴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了解法律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一特点与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在我国仍然是受众最广的渠道有关,这些方式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群体,同样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因为覆盖面广,也成为法律宣传的主要阵地。⑵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决定了他们的很大一部分知识来自于学校教育,特别是作为义务教育非重点内容的法律更多被安排在大学阶段讲授,这就使得大学课程成为大学生法律知识的主要来源。⑶网络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在青年人中更为盛行,其具有快捷、简便和丰富的特点,当然也会存在良莠相间的问题。尽管褒贬不一,但不能否认大学生们与网络的不可分性,除了学习、娱乐、社交等用途之外,通过网站了解法律也成为近一半大学生的选择。⑷在其他的较少选择中,仅有1/5的大学生选择通过书籍和论文的形式来深入学习和了解法律。这与当前通过购买图书获得信息资料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方式有关。另外,法律论文多为学术型,除了法学专业的学生之外,很少有人会选择这一方式来了解法律。

⒉大学生日常对法律的关注程度。社会的不断发展决定了法律经常处于变动之中,新法的实施、旧法的修改和废止,这些信息是否会受到大学生的关注?根据调查,近七成的大学生偶尔关注法律变更信息,仅有14%的大学生会经常关注并主动了解具体内容,有16.76%的大学生基本不关心这些法律信息。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今天,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是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更应该将法律知识、法治观念作为自身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先进、理性的法治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带动和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认同,推进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但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日常对法律信息的接受和认知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很多人若非涉及自身利益都不会关心,由此说明大学生自觉学法的意识不强,这也严重妨碍了大学生主动运用法律知识进行行为选择。

⒊大学生对当前法律的信任度和整体评价。公民对法律的感知和评价将会影响和支配公民的外在行为方式。根据调查,接近10%的大学生对法律有坚定的信心,相信法律能够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67.28%的大学生在认同法律正面功能的同时也看到了法律自身的局限性,能够辩证地看待法律的功效。这些正面评价代表了大学生对法律拥有信任和依赖的情感。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当前我国法治的整体现状不满意:有3.88%的大学生对法律完全持否定态度,根本不相信法律能够维护自身利益;19.06%的大学生对法律没有信心,认为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受金钱、权力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这种调查结果与当前我国社会的大环境相关,如很多立法存在缺陷,暴力执法,司法腐败,权大于法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对于这些消极思想如果不能予以正面引导,在他们步入社会遇到不公平待遇或权益受到侵害时,就可能做出比较极端和错误的行为选择。

⒋大学生对具体法律知识的掌握。劳动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对于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应当有所了解。试用期上限的规定是劳动合同中保护劳动者的重要条款。我国《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但根据调查,只有不到50%的学生回答正确,在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四学生中,回答正确的不足17%。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对于一些具体法律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准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些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工作不力。因此,高校除了关注大学生就业率之外,对大学生就业中的权益保护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成为重点关注的内容。

(二)大学生对涉及自身的具体法律行为的观点和看法

本部分题目涵盖大学生对具体公民权益的认知以及维权意识,侧重调查大学生具体的维权行为选择。

⒈大学生对隐私权所持的观点。隐私权是一项基本的人身权利,“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2]根据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对于本题目涉及的“私自拆看他人信件”和“偷偷尾随他人并私拍其生活照片”两项侵犯隐私权的内容都能正确认知,但也有8%的学生将“背后议论他人”错误地判断为侵犯他人隐私权。关于学校公开公布学生考试成绩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学生隐私权一直存在争议,但通常在法律上认为考试成绩属于学生隐私,不应当张榜公布,而且也有学生因此起诉学校并胜诉的先例。[3]所以,“学校在网上公开公布补考学生名单”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侵害了学生的隐私权,但在此次调查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侵犯了个人隐私权。可见,对这个问题而言,大学生的认识并不清晰,这与我国长期以来重管理权力、轻学生权利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

⒉大学生的护法意识。护法意识是公民自觉、主动维护国家法律,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心理和信念。根据调查,仅有36.58%的大学生在目睹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坚定地选择提供证言或出庭作证,接近40%的大学生只会匿名提供线索,22.74%的大学生不能确定如何选择,1.37%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会提供证言或出庭作证。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正义感,能够辨明是非曲直,愿意维护社会正义,但在具体行为选择时却有所退却,缺少维护法律权威的坚定意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所以,大学生应当认识到出庭作证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护法意识。

⒊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能靠单纯的想法,必须体现在具体行为之中。根据调查,44.09%的大学生在购物后能够保留消费凭证,以备日后出现问题留下有利证据。42.91%的大学生只会保留大件商品购物凭证,说明虽然他们意识到消费凭证的作用,但并不十分重视。13%的大学生完全忽视购物凭证的重要作用,也就是放弃了出现纠纷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证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相关证据的保存和收集,可以在出现纠纷时避免因举证不能造成不利于自身维权的法律后果,在这方面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维权意识。

⒋大学生遇到纠纷时的维权能力与手段。消费者在超市购物遭遇商场人员无理搜身或搜查随身携带物品而引起的纠纷屡见不鲜,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能够反映大学生的维权能力与手段。根据调查,绝大部分大学生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都会选择拒绝,但仍有4.81%的大学生选择忍让,缺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勇气。在对纠纷处理手段的选择上,由多至少依次为:报警、抗议、找商场领导、到消费者协会投诉、诉讼,极个别的大学生在选项之外填写了暴力、谩骂等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超市作为企业法人无权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即使怀疑消费者有盗窃行为也必须通过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否则就是侵害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权,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明确这一点,首先,大学生有权拒绝搜身或搜查随身携带物品,不应当选择忍让;其次,在处理方式上,报警、抗议、找商场领导、到消费者协会投诉、诉讼等方式都可以选择,并且可以同时进行。但一定要避免采取暴力、谩骂等不理智的方式,否则,不但会导致不应有的冲突,而且还会对自身维权产生不利影响。

(三)大学生对学校法制教育及其他问题的看法和处理

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范围主要在校园内,本部分题目重点调查大学生对学校法制教育及处理与学校相互关系时的态度和行为选择。

⒈大学生对学校法制教育的看法。“法律基础”是高校本科层次的必修课程。根据调查,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法律公共课或法制教育很有必要,对其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38.7%的大学生虽然认为有必要,却觉得作用不大,原因在于当前高校对法律公共课或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如专业课程,教育方式相对简单、松散、枯燥、僵化,没有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造成学生对这些课程失去了兴趣和学习动力。7.7%的大学生则完全不重视或者根本不关心学校的法律公共课或法制教育,反映了一部分学生对法律漠视和轻视的态度,或者针对学校法制教育持否定态度。

⒉大学生在处理与学校相互关系时的态度和行为选择。新时期大学与学生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学校在管理模式上也应当从传统的单一行政手段向民主化、法治化方向转变。根据调查,在多项选择中,大学生对学校的教学及服务不满时选择向学校和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占最多的两项,说明学生有积极的维权意识并能够选择正当、合理的渠道。但仍然有超过1/5的大学生选择沉默和忍受,甚至有大学生在选项之外填写“不满的地方太多,敢怒不敢言”。说明在与学校的关系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然没有摆脱传统附属、屈从于学校的心态,没有积极的维权意识。另外,还有少部分大学生选择网上发泄或采取一些消极行为表示抗议,这种非正常表达意见的方式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学校应当拓展和设立多种投诉渠道,主动关注和了解大学生消极的群体行为和网络信息,从中分析大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对合理的意见要积极予以解决,对不合理的意见要正面解释和引导,不能以简单的处分方式来阻止学生的维权行为。

三、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大学期间正是大学生法治意识逐步形成、稳定并且能够支配大学生行为的关键阶段,因此,如何改革和创新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先进、理性的法治意识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更新高校法制教育理念和目标

“人才培养既是大学功能的历史起点,也是大学功能的逻辑起点,而知识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都是围绕人才培养产生的辅助功能。所以大学功能是一个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综合体系。”[4]什么样才算是合格人才?相信仅仅是专业知识优秀而缺乏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绝对达不到当今时代和社会对大学生所要求的高度,而法律素质将是人才构成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根据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法制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法律教育的目标不外乎两个,一是为法律行业培养新人,一是为更广泛的社会成员提供法律知识与意识上的训练。”[5]实际上,长期以来,对大学生“法律知识与意识上的训练”都只是被当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当前高校教学实践中,“高校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自身并没有独立的地位”;[6]部分教师因法制教育课是基础课而产生轻视和应付的心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这些消极思想严重影响了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和完整性。

为此,高校应当充分重视法律基础课程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教育体系上,赋予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以并列、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独立地位,并合理设计教学计划和大纲,突出法制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师资结构上,配备专业出身、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人员授课。其次,充分发挥大学法制教育在培育法治文化和传播法治理念中的积极作用,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将平等、民主、公平、正义、自由、人权等法治精神融入其中,让大学生真正理解法治的精髓和意义所在。

(二)创新高校法治意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在内容上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教学和实践体系,偏重法律知识的笼统讲解和普及,忽视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使得法律之于大学生仅仅体现为外在的、疏离的存在,而缺乏对法律所蕴含的精神和价值的感悟和内化;在教学方式上侧重单方面知识的灌输和说教,忽视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无法帮助大学生运用法律思考和解决在社会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对此,高校应当注重法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丰富性、灵活性和实用性。首先,改变将法制课程仅仅作为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普及的做法,树立以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为中心的教学制度改革理念,使大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尊敬法律、信任法律、维护法律,而不仅仅因慑于法律而遵守法律。其次,脱离社会法治建设实际的法制教育是失败的,“高校法制教育,首先要遵循法制教育的特殊规律”,[7]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作为法制教育的评价标准,将课堂教学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运用法律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讲授之外,法律专题讲座或沙龙、校园法律知识辩论或竞赛、模拟法庭、社会调查、法庭庭审、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方式的宣传等,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法制教育媒介和手段。再次,在法制教育的内容上,应当更加贴近和针对当前大学生直接面对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力求让每个大学生学会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贯穿在日常行为中。比如:大学生勤工俭学、求职就业中合同如何拟定,应当警惕的陷阱;日常生活和交际中应当提防的诈骗手段;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即时采集证据,能够运用和求助的救济手段等。

(三)营造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要从自身日常生活场景开始,“使现实的人在其日常生活中通过对法治的近距离甚至面对面的直观感悟,逐步确立起对法治及其规范与制度的信任和耐心”,[8]直至建立起对法的神圣信仰。大学生最经常的生活场景就是大学校园,并且在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学校的管理,因此,学校的教育管理实践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笔者认为,学校应当坚持“依法治校”,充分发挥法治在学校组织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形成良好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首先,以法治精神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学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基本依据;其次,在学校组织运行管理中严格依法、依章办事,保障决策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决策过程的公开性、决策行为的程序性;[9]再次,维护学校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各项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减少决策管理中的随意性和违法违规做法;第四,提升以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并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始终。

(四)形成以民主机制为核心的高校决策管理体制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以民众的广泛接受和积极参与为基础”。[10]可以说,民主是法治的灵魂,而“法治的本旨在于实践性而非理论性,法治是直观的生活方式而非抽象的玄思妙想,每一个具有直观生活感受的民众都可以成为实践法治的主体”。[11]所以,实践法治和实践民主要从自身做起,民主参与学校决策管理是大学生培养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而大学生在校的实践经历必将与本科教育一起为其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作必要的准备。

对此,学校应当尊重大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其提供民主参与学校决策管理的渠道。首先,在允许大学生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决策方面,欧洲的大学显得更为民主和开放,如法国大学的理事会、英国大学的校务委员会、德国大学的学术评议会等都有大学生代表参加,其中,德国的“学生们要求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大学的决策。1967年以来,大多数学生组织都提出要求,主张所有决策机构中席位学生代表应占三分之一”。[12]而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对学生惯性的压制和专权管理使大学生少有这种“主人翁”意识,有“敢怒不敢言”的心理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只有以开放的态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比如建立校务公开制度、学代会制度,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从内心信服并遵守和维护学校的规章制度。其次,学校在处理有关学生学习考核、评奖评优、贫困资助、行为处罚等事务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表达权利,建立一个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允许利益相关者或其他大学生对处理决定和过程提出意见、疑义、辩解、申诉等,在双方充分博弈的基础上形成决策并予以实施,从而保证两者更为理性地进行选择。这样,既可以有效约束学校单方面的行为,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权利意识。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6.

[2]王利明.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J].法学家,2012,(01):116.

[3]臧文丽.考试分数是孩子的隐私[EB/OL].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BIG5/8216/61123/4292655.html,2006-04-12.

[4]顾海良.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5.

[5]贺卫方,吕亚萍.法律教育对话录[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6,(01).

[6]陈彬.大学生需要怎样的法制教育[N].中国科学报,2013-09-05(05).

[7]杨丽娟,覃翠玲.对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2):59.

[8]姚建宗.法治的生态环境[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41.

[9]崔卓兰.高校决策管理法制化研究——以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均衡配置为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12,(05):174.

[10]张文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言[J].法学家,2006,(05):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