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技术合集12篇

时间:2023-12-13 17:41:54

最新医学技术

最新医学技术篇1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9-2122-04

1 背景知识介绍

图像融合是指综合两个或多个源图像的信息,以获取对同一场景的更为精确、全面和可靠的图像描述。它将不同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关于同一目标的多幅图像,或同一传感器在不同时间采集到的关于同一目标的多幅图像,经过一定的图像处理算法,提取各自的有用信息,生成一幅能够更加有效地表示目标信息的新图像。从信息论的角度讲,融合后的图像将比组成它的各个子图像具有更优越的性能,综合信息大于各部分信息之和,也就是说,融合的结果应该比任何一个输入信息源包含更多的有用信息[1]。

图像融合通过多幅图像间的冗余数据处理,提高图像的可靠性;通过对多幅图像间的处理,提高图像的清晰度。与单一、孤立的原始图像相比,经融合得到的图像更适合人或饥器的视觉特性,可以提供更多的目标信息。比如,由于受到云、烟雾、照明环境以及传感器固有特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单一传感器所获得的图像信息不足以用来对目标和场景进行更好的检测、分析和理解.将一些成像条件相同、镜头聚焦目标不同的多个图像,通过图像融合技术处理可以得到一幅目标清晰的融合图像[2]。

图像信息融合按信息抽象程度的不同(也对应完成不同级别的功能)可分为3个从低到高的层次:像素级(原始数据)融合、特征级(或目标级)融合、决策级融合。

图像融合从配准的图像出发,经过特征提取、属性判决而得到融合结果。上述三个层次与图像工程的三个层次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实际中要根据需要选择和结合不同层次融合的特点,获得全局最优的效果。

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国内外在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医学图像融合则是指对医学影像信息如CT、MRI、SPECT和PET所得的图像,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它们综合在一起,实现多信息可视化,对各种医学影像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2 多模医学图像融合技术

2.1 多模医学图像融合的主要步骤

多模医学图像的融合是建立在两种或多种不同模态医学图像配准基础之上的,它可归纳为三步,如图1所示。

第一步是预处理。对获取的两种或多种图像数据分别进行去噪、增强以及分割图像特征的提取等处理,统一两种数据格式、图像大小和分辨率,对序列断层图像做三维重建和显示;第二步是配准。配准是指对图像寻求一种或一系列空间变换,使它与另一图像上的对应点达到空间上的一致。配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两幅图像之间的几何位置差别,包括平移、旋转和比例缩放等基于对特征空间、相似性准则和搜索策略的不同选择,配准方法可分为基于全局域准则的方法、频域傅立叶法、基于特征的匹配法和基于弹性模型的匹配法;第三步是融合。图像在空间域配准后便可选择不同的融合算子和融合规则进行融合。本文主要讨论第三步融合,以下介绍的各种融合技术都是在配准之后的基础上进行的。

2.2 医学图像融合算法

目前常用的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包括:加权平均法、多分辨金字塔法、小波变换法、基于假彩色技术的融合算法及基于调制技术的融合算法等。下面就其中几种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由于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在图像融合技术中的重要性,将在下一节详细介绍。

2.2.1 简单图像融合方法

像素灰度值极大(小)法:设g1(x, y), g2(x, y)为两幅输人图像,f(x, y)是融合图像。则像素灰度值极大法为f(x, y) = max{g1(x, y), g2(x, y)}

此方法只需要对两幅配准图像取对应点的极大值即可。像素灰度值极小法思想相同,只须取原图像对应点的极小值即可。这些方法简单,效果一般,应用有限。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同是一种最简单的多幅图像融合方法,也就是对多幅图像的对应象素点进行加权处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适合实时处理,但实现效果及效率较差,其难点主要在于如何选择权重系数。

基于图像分割的融合方法:这种方法是以一幅待融合的图像为基准,从另一幅图像中分割出感兴趣的部分(通常是病灶),然后对两幅图像进行配准,建立空间映射关系,将一幅图像上的特征映射到另一幅图像上。比如我们可以利用CT图像空间分辨率好的特性,以它为基准,再利用MRI图像对软组织成像清晰的特性,从中分割出病灶,经过配准、融合得到新图像。该方法的特点是图像的融合效果好,难点在于如何自动准确地分割出ROI。医学图像由于其对比度低、细节丰富、边缘模糊等特点,分割更为困难。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有Roberts、Sobel、Canny等。其中Canny算子因其有良好的信噪比而使用较多。文献[7]提出一种用改进的Canny算子对病灶轮廓提取的方法。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小波或神经网络等智能方法进行病灶特征的提取。

2.2.2 多分辨金字塔形分解融合法

这是一种多尺度、多分辨率的图像融合方法,其融合过程是在不同尺度、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分解层次上进行的。高斯金字塔、拉普拉斯金字塔、梯度金字塔、比率低通金字塔及形态学金字塔被统称为多分辨金字塔。多分辨金字塔方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图像融合方法。在这类算法中,原图像不断地被滤波,形成一个塔状结构。在塔的每一层都用一种算法对这一层的数据进行融合,从而得到一个合成的塔式结构。然后对合成的塔式结构进行重构,最后得到合成的图像,合成图像包含了原图像的所有重要信息。

2.2.3 智能图像融合

2.2.3.1 神经网络方法

自1986年BP神经网络模型诞生以来,神经网络在各种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神经网络适合于非线性建模,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能力。在进行图像融合时,神经网络经过训练后把每一幅图像的像素点分割成几类,使每幅图像的像素都有一个隶属度函数矢量组,通过对其提取特征,将其特征表示作为输人来参加融合。文献[11]给出一种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神经网络融合算法,文献[12]是一种基于知识的神经网络(KBNNF)融合算法。

2.2.3.2 演化方法

演化方法模拟自然界生物演化过程,具有自适应、自学习和鲁棒性强等特点。另外,演化计算对于刻画问题特性的条件要求较少,效率高且易于操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中。文献[13]给出了基于进化策略和HIS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其效果优于传统算法。

2.3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

2.3.1 图像的二维小波分解

图像是二维离散信号,对它的分析和处理需要使用离散二维小波变换。Mallat提出了小波变换的快速分解与重构算法,利用两个一维滤波器实现对二维图像的快速小波分解,再利用两个一维重构滤波器实现图像的重构。

二维小波分解和重构各使用一组滤波器,分解使用一维分解低通滤波器L和高通滤波器H;重构使用一维重构低通滤波器L'和高通滤波器H'。在分解阶段,首先使用低通滤波器L和高通滤波器H对图像的每一行进行滤波得到两组矩阵系数。然后,使用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对两组系数矩阵的每一列滤波。这样,1副图像经过第1级小波分解,产生4副子图像LL、LH、HL和HH。3幅细节子图像LH、HL和HH分别包含原图像在水平、垂直和对角线3个方向上的高频信息,而近似子图像LL是原图像低通滤波版本。另外,这副子图像还是下一级分解的输入。因此,一幅图像经过N级小波分解产生3N+1副子图像。在同一分解级上的子图像尺寸相同。合成运算首先对子图像的每一列使用低通滤波器L'和高通滤波器H'滤波,然后对得到的图像的每一行滤波。

图像经二维分解之后,分别得到图像的低频分量、水平高频分量、垂直高频分量和对角方向的高频分量,下图是图像经三层小波分解的结果。

上述过程即金宇塔形小波分析,另外对图像的分解还有树状小波分析、多小波分析、提升小波分析,它们较之于金宇塔形小波分析,具有更多优点,在试验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现今大部分对小波图像融合的研究重点一般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使用不同的小波基函数和不同的小波分析方法;二是后面讨论的在进行系数融合过程中对融合策略的改进及融合算子的选择研究。

2.3.2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过程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就是将待融合的原始图像经过特定的小波变换得到小波图像序列,在不同的特征域(如高频和低频图像)上的图像序列采用不同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以得到小波图像序列,最后将融合后的小波图像序列经过小波逆变换(重构),得到多传感器图像的融合图像。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过程(如图3所示)。

两幅图像融合的基本步骤如下:

1) 对A、B两幅图像分别进行小波变换,建立各待融合图像的小波金子塔图像序列;

2) 分别使用不同的融合算子作用于各个分解层的不同高频子图像以及最高层的低频子图像,从而得到融合后的小波金子塔图像序列;

3) 对各分解层进行小波反变换,最终所得到的图像就是融合图像。

2.3.3 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规则

基于小波变换进行图像融合的关键是系数组合,即为获得质量尽可能好的融合图像,以适当的方式合并系数的过程.合并系数的方式称为融合法(Fusion Rule).融合法则由活动水平测度(Activity-Level Measurement)、系数分组方法(coefficient Grouping Method)和系数组合方法(Coefficient Combining Method)组成,对这三者的不同选择形成不同的融合法则[17]。

目前小波域的融合规则主要分为两种:基于单个像素的和基于区域特征的融合规则。前者主要包括:(1)小波系数的直接替换或追加;(2)最大值选取;(3)加权平均等。后者主要包括:(1)基于梯度的方法;(2)基于局域方差的方法;(3)基于局域能量的方法等。

基于像素的融合规则在融合处理时表现出对边缘的高度敏感性,使得在预处理时要求图像是严格对准的,否则处理结果将不尽人意,这就加大了预处理的难度。基于区域的融合规则由于考虑了与相邻像素间的相关性,降低了对边缘的敏感性[18],所以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

2.4 不同融合算法的评估

由于图像融合技术所面向的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至今尚未找到普适的参量能对所有的图像融合结果作标准量测。不同融合方法的结果,可用目视判别:优点是直接、简单,可直接根据图像处理前后的对比做出定性评价,缺点是主观性较强。

为了进一步客观定量评价融合效果,从融合图像包含的信息进行分析,对不同类的图像融合结果所采用的定量评价参量有熵、交叉熵、平均梯度、标准偏差、光谱扭曲程度、互信息量等,且不同的文献资料对这些参量的具体定义存在差异。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定量评价指标。

1) 信息熵

图像的熵值是衡量图像信息丰富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融合前后的图像其信息量必然会发生变化,计算信息熵可以客观地评价图像在融合前后信息量的变化。根据Shannon信息论的原理,一幅图像的信息熵为。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如果融合图像的熵越大,表示融合图像的信息量越大,融合图像所含的信息越丰富,融合质量越好。

2) 交叉熵

交叉熵(Cross entropy)亦称相对熵(Relative entropy),交叉熵直接反映了两幅图像对应像素的差异,可用来度量两幅图像间的差异,确定各种融合效果的优劣。交叉熵越小,说明融合后图像与标准参考图像问的差异越小,即融合效果越好。若标准参考图像为尺、融合后图像为F,则参考图像尺与融合图像F的交叉熵为:,式中pRi表示参考图像尺中灰度级i出现的相对频率;pFi表示融合图像F中灰度级i出现的相对频率。

3) 平均梯度值

平均梯度是敏感反映图像对微小细节反差和纹理变化特征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图像的清晰度,一般平均梯度越大,图像层次越多,融合后图像纹理越清晰,融合达到了提高空间分辨率的目的。

这里,M和N分别是图像的行数与列数。

Ix=g(i+1,j) - g(i,j)

Iy=g(i,j+1) - g(i,j)

式中g(i,j)为(i,j)像素点的灰度值。

3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

作为当今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技术的研究及其研究成果,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医学图像融合经过近些年的研究,已经应用在影像诊断、临床治疗中,国外已经有了产品化的融合软件系统。

3.1 图像融合在颅脑成像的应用

由于脑组织有颅骨的限制与界定,相对较为固定,容易确定标志进行准确配准。目前,临床主要进行颅脑的图像融合。融合图像精确定位颅内病变,提高诊断准确性:形态学成像与功能成像的图像融合,可精确定位功能图像所示异常改变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丁里等研究认为,SPECT与MRI融合可精确判断rCBF减少的范围及部位,为脑变性疾病和脑血管病的诊断提供标准化方法。例如:融合图像可精确确定脑变性疾病rCBF减少及消失区,尤其当其位于额叶、颞顶枕交界等与神经心理功能有关区域时,融合图像研究结构和功能改变与临床神经心理改变之问关系更佳。

原发癫痫病灶的准确定位一直是困扰影像界的一大难题,许多学者利用融合技术对此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例如:于发作期和发作间期,对癫痫患者分别进行SPECT检查,将二者的图像相减,再分别与MRI图像融合,可使功能损伤的解剖学标记更准确,以SPECT所示的局部脑血流定位大脑新皮质的癫痫灶进行准确定位,从而为立体定向外科手术提供重要依据。

3.2图像融合在体部成像的应用

感兴趣区在图像采集中无变形和失真是图像融合的前提。由于多数体部脏器的形状不规则,又易受呼吸运动影响,较难做到准确匹配,故图像融合应用于体部成像的报道还比较少,主要从受呼吸运动影响相对较小的颈部和盆腔开展研究工作,但是对受呼吸运动影响较大的肝、胰和肺等脏器也尝试进行融合。Magnani等证实,CT/PET对非小细胞肺癌侵犯纵隔淋巴结的分期诊断,融合图像比单纯应用CT或PET更为准确。

4 多模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前景

4.1 图像融合技术新进展

在图像融合技术研究中,不断有新的方法出现。像素级图像融合的最新进展[22],主要有图像融合理论框架、实时融合系统集成、统计学方法、新的图像分解方法、神经视觉生理学方法图像融合与图像处理算法的互相结合、基于成像物理模型的融合方法、自适应优化图像融合研究、基于图像融合的目标识别和跟踪算法研究等。

其中新的分解方法有:

1) 矩阵分解法:文献[23]认为从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图像,可以看作是融合图像乘以不同的权重,故可以使用非负矩阵分解技术来进行图像融合。

2) 易操纵金字塔分解:易操纵金字塔是一种多尺度、多方向、并具有自转换能力的图像分解方法,它把图像分解成不同尺度、多方向。与小波变换不同,它不止三个方向的子带系列,不仅保持了紧支集正交小波的特点,而且具有平移不变性及方向可操纵等优点。使用基于拉普拉斯变换、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即使待融合的图像间存在较小的配准误差,也会引起融合图像的严重退化,出现双边缘以及虚假成分,而基于易操纵金字塔的融合方法能够克服这些缺点。

3)Hermite变换:由于Hermite变换基于高斯梯度算子,所以对图像融合来说,具有更好的图像表示模型。

4.2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难点与存在的问题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难点与存在的问题目前,医学图像融合技术中还存在许多困难与不足。首先,基本的理论框架和有效的广义融合模型尚未形成。以至现有的技术方法还只是针对具体病症、具体问题发挥作用,通用性相对较弱。研究的图像以CT、MRI、核医学图像为主,超声等成本较低的图像研究较少且研究主要集中于大脑,肿瘤成像等;其次,由于成像系统的成像原理的差异,其图像采集方式、格式以及图像的大小、质量、空间与时间特性等差异大,因此研究稳定且精度较高的全自动医学图像配准与融合方法是图像融合技术的难点之一;最后,缺乏能够客观评价不同方法融合方法融合效果优劣的标准,通常用目测的方法比较融合效果,有时还需要利用到医生的经验。

4.3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前景

在图像融合技术研究中,不断有新的方法出现,其中小波变换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非线性配准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将是今后图像融合研究的热点与方向[25]。目前,图像融合主要应用于体层成像。随融合技术不断进步,其在非体层成像方法(例如:x线平片、超声等二维图像)的应用逐渐增多,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随着三维重建显示技术的发展,三维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三维图像的融合和信息表达,也将是图像融合研究的一个重点。另外,在医学图像的压缩、计算机辅助科学、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远程医学等方面,图像融合技术,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医学图像融合可综合各种影像学技术的优势,提供丰富信息,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和观察疗效均有重要意义。医学图像融合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各个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是发展的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医学图像融合技术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图像融合可能成为临床常规应用的方法之一。

5 结束语

近十几年来,图像融合技术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很多领域得到成功应用,但是由于其自身理论仍然不够成熟,因此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 缺乏完备、系统的理论。目前,对数据融合的方法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许多新技术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糊理论等在数据融合方面的应用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整套完备、系统的理论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此外,还需要研究建立相应的融合标准和评价方法。2) 快速实时算法。由于图像的特殊性,在设计图像融合算法时一定要考虑到计算速度和所需的存储量,如何得到实时、可靠、稳定、实用的融合算法和硬件电路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3) 对于像素级融合而言,作为一个广义上的图像预处理,对目标探测识别的贡献很有限,而且应用也很受限。要想从图像融合中获得目标的更多信息,就需要特征级融合乃至决策级融合。而研究特征级和决策级图像信息融合的文献没有研究像素级融合问题的文献多,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重要研究领域,图像序列以及视频信息的融合问题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小波变换用于图像融合有不少优点:图像经小波分解后,不同分辨率的细节信息互不相关,这样可以将不同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分别组合,产生多种具有不同特征的融合图像;图像在不同分辨率水平上的能量和噪声不会互相干扰;融合图像的块状伪影亦容易消除。图4为使用Dabechies小波进行分解并进行融合的例子。

基于小波变换图像融合的优点,小波变换在医学图像融合中的应用已经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是融合研究的一个新热点,而且目前多分辨小波分析技术已经成为多分辨图像融合的一种主流技术。由于小波分解的快速算法能实现图像的实时融合,我们相信采用基于小波分析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Hall D I, Llinas J.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sensor data fusion[J]. Proc IEEE,1997,85(1):6223.

[2] Pohjonen H. Image fusion in open-architecture PACS environment[J]. 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 2001(66):69-74.

[3] 郭利明. 图像处理及图像融合[D].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 2006.

[4] Vaquero JJ, Pascau J. PET, CT, and MR image registration of the rat brain and skull [J]. IEEE Trans Nucl Sci, 2001,48(4):1440-1445.

[5] Aiazzi B, Alparone L, Baronti S, et a1.Context-driven fusion of high spatial and spectral resolution images based on over sampled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J]. IEEE Trans Geosci Remote Sens, 2002,40(10):2300-2312.

[6] Hill DL.Medical image registration. Phys Med Biol, 2001,4(1):6.

[7] 曲桂红,张大力,阎平凡.一种基于图像分割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3,22(1):1-4.

[8] Burr PJ, Adelson EH. Merging images through pattern decomposition [A]. In: Proe SPIE Appl Digit Imag Proe VIII[C]. San Diego, 1985:173-181.

[9] Poh IC. Van Genderen J L. Multi-sensor image fusion in remote sensing: concept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J]. Int J Remote Sens, 1998,19(5):823-854.

最新医学技术篇2

形考任务1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题目1

下列叙述中,(

)是数控编程的基本步骤之一。

选择一项:

d.

程序校验与首件试切

题目2

程序字由地址码+数字构成,在下列各字中,属于尺寸字的是(

)。

选择一项:

c.

U-18.25

题目3

在下列代码中,属于非模态代码的是(

)。

选择一项:

b.

G04

题目4

程序校验与首件试切的作用是(

)。

选择一项:

b.

检验程序是否正确及零件的加工精度是否满足图纸要求

题目5

在数控系统中,用于控制机床或系统开关功能的指令是(

)。

选择一项:

a.

M代码

题目6

程序段G00

G01

G03

G02

X20.0

Y40.0

R12.0

F160;最终执行(

)指令。

选择一项:

b.

G02

题目7

图1为孔系加工的两种刀具路径,对加工路线描述不正确的是(

)。

图1

孔系加工路线方案比较

选择一项:

b.

定位误差a

题目8

在编程时,当选定了刀具及切削速度以后,应根据(

)确定主轴转速。

选择一项:

a.

n=1000vC/πD

题目9

采用恒线速度进行车削控制,已知工件的直径是Φ80

mm,若切削时的线速度为200

m/min,则这时的主轴转速约为(

)r/min。

选择一项:

b.

796

题目10

若在某实体钢质材料加工4-Φ12H7的孔系,孔深18

mm,较好的用刀方案是(

)。

选择一项:

d.

中心钻、Φ11.8钻头、Φ12铰刀

题目11

在螺纹加工中,设定引入距离δ1和超越距离δ2的目的是(

)。

选择一项:

c.

保证螺距精度

题目12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确定加工路线原则的是(

)。

选择一项:

d.

尽量采用工序集中,先孔后面的顺序

题目13

下列数学处理中,用手工方法编制加工程序时,不需要做的工作是(

)。

选择一项:

b.

计算节点坐标

题目14

若在一个厚度为20mm的钢质实体材料上,加工2个Φ10H7的通孔,下列刀具中用不上的是(

)。

选择一项:

c.

微调镗刀

题目15

通过控制刀具的刀位点来形成刀具轨迹,下列对刀位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d.

柄铣刀的底面外圆切点

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目16

当某一续效代码在多个程序段连续使用时,第2个程序段后该代码可以省略。

选择一项:

题目17

非模态代码只在当前程序段中有效,如G04、M02等。

选择一项:

题目18

数控机床旋转轴之一的B轴是绕Z轴旋转的轴。

选择一项:

题目19

在FANUC数控系统的代码表中,00组的代码为非续效代码。

选择一项:

题目20

G53、G54、G55属于同组G代码。

选择一项:

题目21

在允许误差不变的情况下,若非圆曲线的长度一定,则曲率越大逼近线段的数量越多。

选择一项:

题目22

无论数控车床的刀具类型如何变化,刀具的刀位点总是不变的。

选择一项:

题目23

当孔系间位置精度要求较高时,应采取单向趋近的工艺路线安排各孔的加工顺序,这样可以保证孔的定位精度。

选择一项:

题目24

用若干直线段或圆弧来逼近给定的非圆曲线,逼近线段的交点称为基点。

选择一项:

题目25

在手工编程时,有些基点的坐标值是无法计算的,必须用计算机完成。

选择一项:

形考任务2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题目1

只有当操作面板上的“选择停”按钮按下时,才能生效的M代码是(

)。

选择一项:

a.

M01

题目2

下列M指令中,不能对程序进行控制的是(

)。

选择一项:

a.

M08

题目3

对程序段:…;N40

G96

S200

M03;N45

G50

S1200;…

解释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c.

主轴恒线速度控制,以线速度200

m/min正转,最高主轴转速限制为1200

r/min

题目4

若主轴采用v

=

215

m/min恒线速度控制,最高主轴转速小于1300r/min,正确的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a.

G96

S215

M03;

G50

S1300;

题目5

在FANUC数控系统中,程序段G04

X3.0

表示的含义是(

)。

选择一项:

a.

进给轴暂停3s

题目6

采用半径编程方法编写圆弧插补程序时,当其圆弧所对圆心角(

)180°时,该半径R取负值。

选择一项:

d.

大于

题目7

刀具在X、Y平面从点(50,100)快速移动到(50,60),下列用增量坐标表示正确的语句是(

)。

选择一项:

c.

G00

U0

V-40.0

题目8

在卧式车床中,刀具的运动平面为XZ平面,若用向量表示圆弧插补时的圆心坐标,应采用的向量是(

)。

选择一项:

c.

I、K

题目9

切一个Φ40mm的整圆工件,刀具起点在(-40,0),法向切入(-20,0)点,并法向切出返回(-40,0)点。根据图2.1所示的刀具轨迹,加工圆弧的程序段为(

)。

图2

圆弧加工刀具轨迹

选择一项:

a.

G02

X-20.0

Y0

I20.0

J0

题目10

设H02=2

mm,则执行G91

G44

G01

Z-20.0

H02

F150后,刀具的实际移动距离是(

)。

选择一项:

c.

22

mm

题目11

执行程序段“G90

G03

X60.0

Y50.0

I-30.0

J40.0

F120.0”时,被加工圆弧的半径R是(

)mm。

选择一项:

a.

50.0

题目12

执行程序段“G91

G03

X60.0

Y80.0

I-30.0

J40.0

F120.0”时,刀具的加工轨迹是(

)。

选择一项:

a.

半径为50.0的二分之一圆弧

题目13

某加工中心执行程序段:

G90

G56

G00

X20.0

Y0

S2200

M03

T03,不能完成的工作是(

)。

选择一项:

d.

换3号刀

题目14

若X轴与Y轴的快速移动速度均设定为3000mm/min,若一指令G91

G00

X50.0

Y10.0,则其路径为

(

)进刀。

选择一项:

b.

先沿45度方向,再沿水平方向

题目15

在编程时,建立刀具偏置(补偿)时,必须指定刀具参数寄存器号,下列语句中刀具补偿无效的是(

)。

选择一项:

a.

G01

G42

X35.0

Y22.0

D0

F120.0

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目16

刀具功能称为T功能,它是进行刀具路径选择和进行换刀操作的功能。

选择一项:

题目17

换刀指令M06可以和T指令编程在同一程序段,也可以在不同的程序段编程。

选择一项:

题目18

若某数控车床的刀架为8工位,编程刀具功能时,T后面表示刀号的数字应小于8。

选择一项:

题目19

当用向量表示圆弧圆心坐标时,定义向量的方向为圆弧圆心指向圆弧终点。

选择一项:

题目20

在进行内轮廓铣削时,若采用顺铣,则用G42指令进行刀具半径左补偿编程。

选择一项:

题目21

在使用G54~G59指令建立工件坐标系时,就不再用G92/G50指令了。

选择一项:

题目22

在FANUC数控系统中,G04

P2000语句的含义是暂停进给2S。

选择一项:

题目23

在用G00进行快速定位时,刀具的路线一定为直线,不仅移动速度快,而且定位准确,安全、高效。

选择一项:

题目24

对于同一G代码而言,不同的数控系统所代表的含义不完全一样;但对于同一功能指令(如公制/英制尺寸转换、直线/旋转进给转换等),则与数控系统无关。

选择一项:

题目25

车削加工时,刀具在工件坐标系中(X130,Z80)位置,若以此点建立工件坐标系,FANUC系统正确的编程语句是G50

X130.0

Z80.0。

选择一项:

形考任务3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题目1

在现代数控系统中都有子程序功能,并且子程序(

)嵌套。

选择一项:

a.

可以有限层

题目2

在使用子程序时,(

)的用法不正确。

选择一项:

a.

交叉嵌套

题目3

FANUC数控系统中,能够正确调用子程序的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a.

M98

P2001

题目4

有些零件需要在不同的位置上重复加工同样的轮廓形状,可采用(

)。

选择一项:

d.

子程序调用

题目5

对盘类零件进行车削加工时,通常其径向尺寸大于轴向尺寸,若车床采用FANUC

0i数控系统,应选用(

)固定循环指令进行粗车加工。

选择一项:

c.

G72

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题目6

FANUC车削固定循环的G73指令,用于径向吃刀、轴向走刀的粗加工编程。

选择一项:

题目7

程序段N30

G33

X23.2

Z-34.0

F1.5,与程序段N30

G92

X23.2

Z-34.0

F1.5的功能是一样的,都是螺纹加工固定循环,应用时没有什么差别。

选择一项:

题目8

在选择车削加工刀具时,若用一把刀既能加工台阶轴的外圆又能加工端面,则车刀的主偏角应大于90º。

选择一项:

题目9

在车削加工盘类零件中,特别是加工端面时,选用恒线速度控制功能进行编程。

选择一项:

三、综合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被加工零件如图3.1所示。毛坯为60×80mm的45#钢棒料,56尺寸及左端各尺寸已加工完毕。现二次装夹工件左端,径向以40外圆定位,轴向以B面定位,加工零件的右端各要素,加工内容包括外轮廓粗车和精车、切槽、螺纹切削。工件坐标系原点设定在零件右端面的回转中心处。

请仔细阅读图纸和给定的程序,完成下列试题。其中10至19题为单选题、20至25题为判断题。

题目10

若粗加工时的工艺条件是:吃刀深度2mm,单边余量为0.25

mm,进給速度为0.3mm/r。采用FANUC数控系统的双行编程格式,则程序段N10(1)的正确语句为(

)。

选择一项:

b.

G71

P12

Q30

U0.5

W0.25

F0.3

题目11

程序段N12

G00

G42

X16.0

Z2.0准确的解释是(

)。

选择一项:

c.

快速移动到精加工起刀点位置(螺纹倒角的延长线上),同时建立刀具半径右补偿

题目12

程序段N16(3)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c.

Z-19.0

题目13

程序段N20(4)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d.

X55.833

Z-39.0

题目14

程序段N24(5)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d.

G03

X46.0

Z-41.0

I-2.0,K0

题目15

程序段N30

X58.0

Z-54.0

的加工内容是(

)。

选择一项:

a.

直径为56mm的轴肩右侧倒角,延长至(58.0,-54.0)位置

题目16

程序段N32(7)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a.

G70

P12

Q30

题目17

程序段N48(8)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c.

G04

P1200

题目18

程序段N62(9)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b.

X22.6

题目19

仔细阅读了该零件的加工程序,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b.

轮廓粗精加工使用同一把刀,只是刀具路径不同

题目20

在上述加工程序中,执行程序段N6

G54

G00

X65.0

Z5.0

M08后,刀具快速移动到粗车固定循环的起点位置。

选择一项:

题目21

从切槽的加工程序可以判断,切槽刀的宽度为3mm,且切槽刀的刀位点在远离机床卡盘一侧的刀尖圆弧中心。

选择一项:

题目22

加工M24×1.5的螺纹时,螺纹的牙型深度应为0.975

mm。

选择一项:

题目23

在零件图3.1中,注明未注圆角小于等于0.5,若使用刀具圆弧半径为0.8的精车刀加工,零件就不合格了。

选择一项:

题目24

若零件3.1

的螺纹改成M24×1.0,只需要将N60

G92

X23.2

Z-17.5

F1.5修改成N60

G92

X23.2

Z-17.5

F1.0即可,其他语句都不用变了。

选择一项:

题目25

就数控车削加工而言,

对图3.1所示零件的结构稍作修改,就可以省去用切槽刀加工退刀槽了。

选择一项:

形考任务4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题目1

加工中心编程与数控铣床编程的主要区别(

)。

选择一项:

b.

换刀程序

题目2

用配置FANUC数控系统的数控铣床进行孔加工,当被加工材料不易排屑(如铸铁)时,应选择(

)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进行编程。

选择一项:

d.

G83

题目3

在FANUC数控系统中,下列代码可以实现宏程序非模态调用的是(

)。

选择一项:

b.

G65

题目4

FANUC数控系统中,#25属于(

)。

选择一项:

d.

系统变量

题目5

FANUC数控系统中,#110属于(

)。

选择一项:

b.

公共变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目6

程序段:G21

G17

G40

G80

G49的作用是对机床(程序)初始化,刀具没有移动。

选择一项:

题目7

在轮廓铣削加工中,若采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编程,刀补的建立与取消应在轮廓上进行,这样的程序才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选择一项:

题目8

执行程序段G98

G83

X4.0

Y5.0

Z-20.0

R3.0

Q5.0

F200后,刀具返回刀初始平面。

选择一项:

题目9

在铣削固定循环中,如果孔系加工需要越障,须在参考平面中进行。

选择一项:

题目10

用面铣刀加工平面时,约按铣刀直径的80%编排实际切削宽度,加工效果好。

选择一项:

题目11

用配置FANUC数控系统的数控铣床进行锪孔加工时,应选择G82

固定循环指令进行编程。

选择一项:

题目12

欲加工Φ6H7深20mm的孔,用刀顺序应该是中心钻、Φ6.0麻花钻、Φ6H7铰刀。

选择一项:

题目13

在铣削加工编程时,通常把从快进转为工进的平面称为R平面。

选择一项:

题目14

指令G73

用于不易断屑的深孔加工,指令G83

用于不易排屑的深孔加工。

选择一项:

题目15

利用IF[

]

,GOTO语句可以实现无条件转移功能。

选择一项:

三、综合题1(每小题4分,共20分)

被加工零件如图4.1,零件外形四周的60×80尺寸、上下表面已加工完毕。现使用配置FANUC数控系统的立式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用平口精密台钳装夹工件,加工凸台外轮廓。工件坐标系原点X0、Y0定义在零件的左下角,Z0在工件的上表面。

仔细阅读图纸及给定条件,完成下列试题(均为单选题)。

题目16

对程序段G43

Z3.0

H02解释全面的是(

)。

选择一项:

c.

快速下刀到Z

3.0位置,移动中建立刀具长度正补偿,补偿参数放在H02寄存器

题目17

程序段(2)处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c.

G01

Z-6.0

F500

M08

题目18

补齐

(3)

处的空缺程序,完整的程序段为(

)。

选择一项:

d.

G41

Y0

D01

F200

题目19

程序段(4)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b.

X20.0

Y54.0

题目20

程序段(5)的正确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c.

G01

X74.0

四、综合题2(每小题4分,共20分)

被加工零件如图4.2所示。零件外形四周的60×80尺寸、上下表面已加工完毕,准备加工孔,采用f10钻头和f16锪钻,工件坐标系原点X0、Y0定义在零件的左下角,Z0在工件的上表面。

仔细阅读图纸及给定程序,完成下列试题(均为单选题)。

题目21

加工Φ10孔1时,在程序段G99

G81

(1)

处需要补齐的语句是(

)。

选择一项:

d.

Z-22.0

R3.0

F150.0

题目22

紧接着加工Φ10孔2,正确的编程语句是(

)。

选择一项:

c.

G98

Y60.0

题目23

在程序段所缺的语句(3)应为(

)。

选择一项:

c.

G90

G00

X35.0

Y20.0

题目24

程序段G99

G82

(4)

R3.0

P500

F150.0中;应补齐的语句是(

)。

选择一项:

a.

Z-4.0

题目25

对程序段G00

G49

Z100.0

M09解释全面的是(

)。

选择一项:

b.

刀具从安全平面沿Z向快速移动到Z100位置,取消刀具长度补偿,冷却液关闭

《医护心理学》网络课答案

形考任务1

最早提出心理护理的护理科学的先驱是( )。

选择一项:

B.

南丁格尔

题目2

提出构造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是( )。

选择一项:

E.

冯特

题目3

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心、身常常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观点称为( )。

选择一项:

A.

心身统一的观点

题目4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W.)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年代为( )。

选择一项:

A.

1879年

题目5

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不包括( )。

选择一项:

E.

运用心理学加强医院管理

题目6

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学流派是( )。

选择一项:

E.

精神分析

题目7

提出行为主义学派的学者是( )。

选择一项:

C.

华生

题目8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是知觉的

选择一项:

A.

理解性

题目9

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称为

选择一项:

E.

被害妄想

题目10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指的是一种现象为

选择一项:

E.

适应

题目11

人的外部感觉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机体觉

题目12

人脑对当时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称为

选择一项:

A.

知觉

题目13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称为

选择一项:

E.

思维

题目14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不包括

选择一项:

B.

整理问题

题目15

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感受性改变的现象称为

选择一项:

E.

适应

题目16

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等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称为

选择一项:

E.

记忆

题目17

吃完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现象称为

选择一项:

C.

感觉对比

题目18

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称为

选择一项:

E.

迁移

题目19

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称为

选择一项:

D.

感觉

题目20

在人际交往中,与彼此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 )。

选择一项:

E.

人际情感

题目21

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下降的可能诊断为( )。

选择一项:

D.

抑郁障碍

题目22

对于复杂的工作要提高学习效率应保持的情绪状态一般为( )。

选择一项:

C.

较低焦虑

题目23

情绪带有的特点不包括( )。

选择一项:

B.

社会性

题目24

一种迅猛爆发、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称为( )。

选择一项:

A.

激情

题目25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称为( )。

选择一项:

E.

情绪

题目26

一般说来,能发挥人的最高学习效率的焦虑状态为( )。

选择一项:

B.

适度的焦虑

题目27

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人们遇到突如其来的紧急事故时就会出现应激状态称为( )。

选择一项:

B.

应激

题目28

人在动物园中看到狮子,丝毫不会有害怕的感觉,但看到迎面跑来一头狮子时会惊恐万分,引起这种情绪反应的因素是( )。

选择一项:

C.

认知

题目29

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称为( )。

选择一项:

E.

情绪

题目30

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的体验称为( )。

选择一项:

D.

情绪

题目31

一种使人的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轻微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称为( )。

选择一项:

D.

心境

题目32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高层次为( )。

选择一项:

E.

自我实现

题目33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指的是( )。

选择一项:

E.

人格的稳定性

题目34

人格形成的标志为( )。

选择一项:

B.

自我意识与社会化

题目35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低层次为( )。

选择一项:

A.

生理需要

题目36

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称为( )。

选择一项:

D.

人格

题目37

食、色,性也

指的是人的需要类型为( )。

选择一项:

A.

生理需要

题目38

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意念活动指的是( )。

选择一项:

E.

动机

题目39

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并使人格染上独特的色彩指的是( )。

选择一项:

E.

气质

题目40

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己、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指的是( )。

选择一项:

B.

性格

题目1

认为万物以人为贵,也就是

“人为万物之灵、人定胜天”的理论称为( )。

选择一项:

D.

人贵论

题目2

提出人本主义学派的学者是( )。

选择一项:

B.

罗杰斯

题目3

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运用心理学加强医院管理

题目4

提出行为主义学派的学者是( )。

选择一项:

E.

华生

题目5

提出构造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是( )。

选择一项:

C.

冯特

题目6

最早提出心理护理的护理科学的先驱是( )。

选择一项:

D.

南丁格尔

题目7

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心、身常常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观点称为( )。

选择一项:

E.

心身统一的观点

题目8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

选择一项:

C.

感觉对比

题目9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

选择一项:

E.

感受性

题目10

根据内容,记忆的种类不包括

选择一项:

D.

机械记忆

题目11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是知觉的

选择一项:

B.

理解性

题目12

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称为

选择一项:

E.

迁移

题目13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称为

选择一项:

A.

思维

题目14

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称为

选择一项:

E.

被害妄想

题目15

人脑对当时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称为

选择一项:

E.

知觉

题目16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不包括

选择一项:

B.

整理问题

题目17

吃完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现象称为

选择一项:

A.

感觉对比

题目18

人的外部感觉不包括

选择一项:

E.

机体觉

题目19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指的是一种现象为

选择一项:

D.

适应

题目20

情绪出现问题后的调节方法不应采取的为( )。

选择一项:

E.

不停宣泄

题目21

情绪与情感均具有的特性为( )。

选择一项:

E.

两极性

题目22

对于简单的工作要提高学习效率应保持的情绪状态一般为( )。

选择一项:

A.

较高焦虑

题目23

人在动物园中看到狮子,丝毫不会有害怕的感觉,但看到迎面跑来一头狮子时会惊恐万分,引起这种情绪反应的因素是( )。

选择一项:

B.

认知

题目24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称为( )。

选择一项:

D.

情绪

题目25

一种使人的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轻微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称为( )。

选择一项:

D.

心境

题目26

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下降的可能诊断为( )。

选择一项:

E.

抑郁障碍

题目27

情绪带有的特点不包括( )。

选择一项:

B.

社会性

题目28

一般说来,能发挥人的最高学习效率的焦虑状态为( )。

选择一项:

E.

适度的焦虑

题目29

一种迅猛爆发、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称为( )。

选择一项:

A.

激情

题目30

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的体验称为( )。

选择一项:

C.

情绪

题目31

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人们遇到突如其来的紧急事故时就会出现应激状态称为( )。

选择一项:

D.

应激

题目32

人格的特性不包括( )。

选择一项:

C.

外倾性

题目33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 )。

选择一项:

C.

能力

题目34

食、色,性也

指的是人的需要类型为( )。

选择一项:

D.

生理需要

题目35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低层次为( )。

选择一项:

B.

生理需要

题目36

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称为( )。

选择一项:

D.

人格

题目37

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己、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指的是( )。

选择一项:

B.

性格

题目38

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并使人格染上独特的色彩指的是( )。

选择一项:

E.

气质

题目39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指的是( )。

选择一项:

C.

人格的稳定性

题目40

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意念活动指的是( )。

选择一项:

B.

动机

形考任务2

与心身疾病发病相关的生物学因素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生活变故

题目2

心理社会因素作为重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是指(

)。

选择一项:

E.

心身疾病

题目3

以下疾病属于心身疾病的是(

)。

选择一项:

E.

冠心病

题目4

因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改变而引起心理应激的刺激或情景,该因素称为(

)。

选择一项:

A.

文化性应激源

题目5

个体觉察到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的概念指的是(

)。

选择一项:

C.

应激

题目6

心身疾病的心理学诊断包括(

)。

选择一项:

C.

病人的人格特点

题目7

塞里对应激的研究提出了包含三个反应阶段的一般适应综合征指的是(

)。

选择一项:

C.

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

题目8

心身疾病的治疗特别应重视的是(

)。

选择一项:

A.

心理治疗

题目9

与心身疾病发病相关的心理学因素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性别年龄

题目10

应激的调节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不间断的宣泄

题目11

直接作用于人的躯体、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在应激现象称为(

)。

选择一项:

E.

躯体性应激源

题目12

以心身疾病下不作为的疾病是(

)。

选择一项:

E.

肺结核

题目13

高温、低温,辐射、电击,强噪声,损伤、微生物和疾病等对人造成损害时属于(

)。

选择一项:

B.

躯体性应激源

题目14

社会动荡、战争、灾难、重大事故、社会经济制度的重大变化,该因素称为(

)。

选择一项:

A.

社会性应激源

题目15

下列反应中常见的急性应激反应是(

)。

选择一项:

B.

急性焦虑反应

题目16

借助各种问卷、调查表和晤谈等方式,向了解被评估者的人了解情况,据此评估被评估者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评估方法是(

)。

选择一项:

B.

调查法

题目17

评估者通过对被评估者的可观察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这种心理评估方法是(

)。

选择一项:

D.

观察法

题目18

可以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称为(

)。

选择一项:

C.

效度

题目19

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测验指导语因人而异

题目20

患者将过去的情感转移到治疗师身上指的是(

)。

选择一项:

C.

移情

题目21

心理治疗的发生作用的机制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社会环境

题目22

告诉患者很多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是一种发展阶段常见的暂时的困境的技术称为(

)。

选择一项:

B.

一般化

题目23

心理治疗的原则不包括(

)。

选择一项:

B.

长期原则

题目24

关于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来给患者一些东西

D.

支持性的关系就是支持性心理治疗

题目25

心理治疗中往往要涉及个人的隐私,不宜在熟人之间做此项工作的原则为(

)。

选择一项:

E.

回避原则

题目26

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称为(

)。

选择一项:

C.

心理咨询

题目27

让患者打消--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治疗师承诺对谈话内容保密,鼓励患者按自己原始的想法讲出来,不要有意加以修改的心理治疗方法称为(

)。

选择一项:

E.

自由联想

题目28

那些在患者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当问题可以合理地期待发生,但不知为何没有发生的情景的提问方式称为(

)。

选择一项:

B.

例外提问

题目29

治疗师使用一些暗示性语言,试图影响、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向,引导患者向正向的、积极地解决方法思考的提问方式称为(

)。

选择一项:

E.

预设性提问

题目30

目前我国常用的心理咨询的方式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微信心理咨询

题目1

过度换气综合征可能是下列问题的反应形式(

)。

选择一项:

E.

急性应激反应

题目2

血管迷走反应可能是下列问题的反应形式(

)。

选择一项:

C.

急性应激反应

题目3

导致个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各种情绪反应的冲突和挫折等应激的生活事件,该因素称为(

)。

选择一项:

B.

心理性应激源

题目4

个体觉察到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的概念指的是(

)。

选择一项:

B.

应激

题目5

心理社会因素作为重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是指(

)。

选择一项:

C.

心身疾病

题目6

心身疾病的心理学诊断包括(

)。

选择一项:

B.

病人的人格特点

题目7

高温、低温,辐射、电击,强噪声,损伤、微生物和疾病等对人造成损害时属于(

)。

选择一项:

D.

躯体性应激源

题目8

以下疾病属于心身疾病的是(

)。

选择一项:

E.

冠心病

题目9

应激的调节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不间断的宣泄

题目10

社会动荡、战争、灾难、重大事故、社会经济制度的重大变化,该因素称为(

)。

选择一项:

D.

社会性应激源

题目11

塞里对应激的研究提出了包含三个反应阶段的一般适应综合征指的是(

)。

选择一项:

D.

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

题目12

以心身疾病下不作为的疾病是(

)。

选择一项:

C.

肺结核

题目13

与心身疾病发病相关的生物学因素不包括(

)。

选择一项:

E.

生活变故

题目14

与心身疾病发病相关的心理学因素不包括(

)。

选择一项:

C.

性别年龄

题目15

因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改变而引起心理应激的刺激或情景,该因素称为(

)。

选择一项:

C.

文化性应激源

题目16

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实验法

题目17

对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估计称为(

)。

选择一项:

B.

信度

题目18

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包括(

)。

选择一项:

A.

标准化原则

题目19

关于心理测验选择原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D.

可以直接使用国外的测验工具

题目20

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患者的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指的是(

)。

选择一项:

D.

心理治疗

题目21

治疗师采用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请患者想象,他寻求帮助的问题解决了,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的提问方式称为(

)。

选择一项:

A.

奇迹提问

题目22

关于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D.

支持性的关系就是支持性心理治疗

题目23

告诉患者很多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是一种发展阶段常见的暂时的困境的技术称为(

)。

选择一项:

B.

一般化

题目24

心理治疗的原则不包括(

)。

选择一项:

C.

长期原则

题目25

心理治疗的发生作用的机制不包括(

)。

选择一项:

E.

社会环境

题目26

那些在患者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当问题可以合理地期待发生,但不知为何没有发生的情景的提问方式称为(

)。

选择一项:

C.

例外提问

题目27

让患者打消--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治疗师承诺对谈话内容保密,鼓励患者按自己原始的想法讲出来,不要有意加以修改的心理治疗方法称为(

)。

选择一项:

C.

自由联想

题目28

目前我国常用的心理咨询的方式不包括(

)。

选择一项:

B.

微信心理咨询

题目29

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称为(

)。

选择一项:

A.

心理咨询

题目30

治疗师使用一些暗示性语言,试图影响、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向,引导患者向正向的、积极地解决方法思考的提问方式称为(

)。

选择一项:

D.

预设性提问

形考任务3

题目1

护患冲突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选择一项:

D.

护士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目标存在冲突

题目2

为患者做某事的护患关系类型为(

)。

选择一项:

B.

主动—被动型

题目3

护患关系的特点包括(

)。

选择一项:

A.

具有一定时效性

题目4

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在于(

)。

选择一项:

E.

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

题目5

护理人员与休克患者的护患关系为(

)。

选择一项:

E.

主动—被动型

题目6

护士不恰当的自我定位会常常会导致的结果是(

)。

选择一项:

C.

护患关系中的交往障碍

题目7

护患交往的两个水平包括(

)。

选择一项:

E.

技术与非技术水平

题目8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称为(

)。

选择一项:

D.

护患关系

题目9

护患交往的两种形式包括(

)。

选择一项:

A.

语言与非语言形式

题目10

社交距离的大小为(

)。

选择一项:

C.

1.2~3.5m

题目11

沟通双方不断地将自己对接受到的信息的反应提供给对方,这个回馈的过程称为(

)。

选择一项:

E.

反馈

题目12

在人所获得的信息总量中,面部语言的信息大约占了(

)。

选择一项:

C.

55%左右

题目13

信息源试图传递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称为(

)。

选择一项:

E.

信息

题目14

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称为(

)。

选择一项:

C.

信息源

题目15

非语言沟通技巧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多进行身体接触

题目16

仪表、动作、手势与表情属于(

)。

选择一项:

A.

非语言形式交往

题目17

护患冲突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A.

医疗纠纷的一种形式

题目18

护士要求扎实的专业素质不包括(

)。

选择一项:

C.

高度的同情心

题目19

心理护理的方法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自由联想

题目20

儿童期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不包括( )。

选择一项:

E.

用冲击法缓解患儿恐惧

题目21

老年期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一般不包括( )。

选择一项:

E.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题目22

心理护理的程序不包括( )。

选择一项:

B.

挖掘病人潜意识

题目23

临终关怀的实质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积极治疗

题目24

青年期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挫折感不强

题目25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包括( )。

选择一项:

E.

不易绝望

题目26

青年期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持续采用认知调整

题目27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不包括( )。

选择一项:

E.

持续提供认知治疗

题目28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易生幻觉

题目29

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包括( )。

选择一项:

C.

偏执期

题目30

中年期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一般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治疗抑郁的情绪障碍

题目1

患者的执行医嘱率又称为(

)。

选择一项:

D.

依从性

题目2

护士要求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包括(

)。

选择一项:

B.

艺术美感

题目3

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包括(

)。

选择一项:

B.

政治敏感

题目4

指导--合作型护患关系模式常见于的疾病为(

)。

选择一项:

A.

急危重症

题目5

护患间的信息不对等的原因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经验太缺乏

题目6

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常见于的疾病为(

)。

选择一项:

A.

慢性躯体疾病

题目7

护患交往中护士基本素质的要求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明确的政治方向

题目8

告诉患者做什么的护患关系类型为(

)。

选择一项:

D.

指导—合作型

题目9

护士不恰当的自我定位会常常会导致的结果是(

)。

选择一项:

B.

护患关系中的交往障碍

题目10

言语沟通技巧不包括(

)。

选择一项:

C.

多使用专业术语

题目11

公众距离的大小为(

)。

选择一项:

A.

3.5~7m

题目12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称为(

)。

选择一项:

D.

人际距离

题目13

正确的沟通态度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与患者紧密目光接触

题目14

沟通信息的传送方式称为(

)。

选择一项:

E.

通道

题目15

非语言沟通技巧不包括(

)。

选择一项:

B.

多进行身体接触

题目16

为患者做某事的护患关系类型为(

)。

选择一项:

A.

主动—被动型

题目17

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在于(

)。

选择一项:

B.

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

题目18

护患冲突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选择一项:

E.

护士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目标存在冲突

题目19

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包括( )。

选择一项:

C.

不易产生焦虑

题目20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一般不包括( )。

选择一项:

B.

不易激惹

题目21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不孕不育知识的系统教育

E.

帮助患者调节负性情绪

题目22

临终关怀的护理目标不包括( )。

选择一项:

E.

采取一切措施消除患者的疼痛

题目23

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改变护理对象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或保持健康的护理方法称为( )。

选择一项:

C.

心理护理

题目24

心理护理的基本目标不包括( )。

选择一项:

B.

治疗抑郁等消极情绪

题目25

儿童期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用冲击法缓解患儿恐惧

题目26

中年期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一般不包括( )。

选择一项:

B.

治疗抑郁的情绪障碍

题目27

青年期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包括( )。

选择一项:

E.

挫折感不强

题目28

心理护理的程序不包括( )。

选择一项:

B.

挖掘病人潜意识

题目29

临终关怀的实质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积极治疗

题目30

心理护理的方法不包括( )。

最新医学技术篇3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19-01

引言:医疗影像技术的进步是离不开现代科学经济的进步,网络时代的革新掀起了各行各业在技术上的突破,医学影像学是医疗领域重要的医疗技术,通常应用于放射科、B超,彩超、CT、核磁共振等科室。而现阶段很多医院仍处于使用最多的常规X线机,只是医学影像技术的模拟方式,除了部分使用了影像电视X线机外,绝大多数都只能用胶片记录,对拍摄的图像处理、存储传输都受到极大的限制,给医生诊断病例上也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在医学领域中,医院应该在医学影像技术方面有所突破,把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让医学影像以数字方式输出,使这些影像数据可直接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传输和存储,从而导致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1医学影像技术的实际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领域里有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方面也可分为三类分析:一是,医学影像技术室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农村医疗条件差的地方,也可远处医疗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及时传患者的信息、医学图像和诊疗信息等,实现了远程医疗的发展。二是,用在医院放射科部门。医院的放射医疗室最需要有足够的图像显示技术,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在高速通信网络的辅助下,实现把影像和静止图像同传的能力。三是应用在医院内部的图像分发系统里,特别是在急诊室和特护房。随着网络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的引入,医学影像技术将信息集成在操作模式中,在信息提取中更为便捷。无论医学影像技术在那个方面的实际应用都能起到它关键的作用。

2医学影像技术方面的技术改进

X射线是医学发展技术中最早的图像装置,应用中可以让医生顺利观察到人体内部结构,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重要的信息。但影像技术也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改进,超声、磁共振、单光子等断层成像技术和系统的大量涌现,在医学影像技术上也有所突破,让医生在出示诊断中提供更为详细、精确的信息依据。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字成像技术越来越广泛,正逐步替换传统的屏片摄影,医学影像技术的得到了全新的突破和发展,实现将数据远距离传输,远程诊断,提高了患者诊断病例的效率,而现阶段,医学影像技术的改进还是需要的,新型的分子影像技术,正在一点点渗入到医学影像技术革新中,分子成像的出现,为新的医学影像时代到来带来了曙光,为治疗彻底治愈某种疾病提供了可能;同时磁源成像技术也是医学影像技术的一个改进,用于检测心脏或脑,从而得到心磁图,脑磁图;单光子发射成像和正电子成像也是核医学的两种技术,也是根据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原来景象体内诊断;对人体加电压,检测电极间流动的电流,得到阻丝电导率变化的图像,也叫阻抗成像,因其分辨率高,对人无害的特点,开始实现其实际应用;还要光学成像等等,以上的几种技术都是医学影像技术的研究热点,是要以最安全、最大经济效益出发点,将医学影像技术达到更为先进的技术,造福人们。

3结语

通过对以上医学影像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出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仍需要一个渐进的推广过程,近年来,临床手术和治疗方面正在朝着微创或无创的方向发展,这种技术的实施是离不开医学影像技术的辅助的,为,微创、无创手术或治疗的精准定位打下了基础,通过接下来的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完善、改进,一系列的如磁共振谱(MRS)、正看电子发射成(PET)、单光子发射成像(SPECT)等等技术的发展,将会对医学治疗技术有更大的突破,对脑、肺等各个部位的成像都能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不仅给医生一个很大的治疗帮助,同时还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省时省力,减少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提供了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最新医学技术篇4

1.1编制情况

(1)床位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比例:最高为1:0.023,最低为1:0.008,平均为1:0.012。(2)卫生技术人员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最高为1:0.014,最低为1:0.007,平均为1:0.0086。

1.2人员素质情况

12所医院医学工程部门总人数为245人。(1)学历:受高等教育的184人(75.1%),中等教育的49人(20%),初等教育的12人(4.9%)。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5.33:4.08:1。(2)技术职称:高级技术职称32人(13%),中级技术职称70人(28.6%),初级技术职称143人(58.4%)。(3)年龄分布:年龄<30岁的53人(21.6%),30~49岁的170人(69.4%),50岁以上的22人(9%)。从事医学工程技术工作多在10年以上。1.3业务工作量(1)医疗设备价值:医院医疗设备总值最高的近9.8亿元,最低的也达到了1.5亿元,平均3.3亿元。(2)维修情况:医疗设备修理率最高为99.12%,最低为89.86%,平均为96.02%。医疗设备修复率最高为99.55%,最低为85.00%,平均为94.01%。

2分析讨论

2.1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地位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一切高科技领域都猛烈地冲击着医学领域,医学上每一个重大成果,都与工程技术信息相关,X-CT、核磁共振就是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图像处理技术发展的结果。医学不再是与理工类分开的独立学科,相当部分高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用于医学,造福人类,正确把握工程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是我们面临的课题。一个现代化医院,不但要有一支技术过硬的医生和素质良好的护理人员队伍,也要有一支掌握现代高科技技术、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才能创造出高的医疗水平。因此,重视医疗设备管理,摆正工程技术人员的位置至关重要。

2.2现状分析从统计结果来看,近些年医学工程技术队伍从人员素质、年龄结构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但从发展的眼光看,仍存在不少问题。(1)各级领导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关心重视不够。(2)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人机比例过低。(3)人员素质偏低,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缺少高学历和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3几点建议

3.1各级领导加强对医工科工作的重视各级领导对医学工程科室工作的重视是提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地位的关键。要做好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对以下几个问题必须要有正确认识。(1)把医生与工程技术人员人为的分为主角和配角是不恰当的。在发达国家一所现代化医院中,医务部、护理部、临床工程部已成为鼎足而立的3大支柱。所以一定要正确认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作用。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正确引进、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密不可分的。(2)要求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什么都会是不现实的。因为医学工程专业是一个边缘学科,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医学等多学科。维修设备与给人看病不同,人体解剖基本差异不大,但仪器设备结构却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功能的仪器,也会因型号、生产厂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工程技术人员必需依靠图纸进行交流。因此,要求某个人什么都掌握是不现实的。通过重点培养,个人刻苦钻研,有侧重地掌握1~2项技术是可行的。(3)维修是能直接创造价值的劳动。1台价值昂贵的医疗设备,很可能只有1个或几个器件损坏而不能运转,可维修的过程却尤如大海捞针,但只要找到故障所在,往往可能不用太大的经济代价,就可以修复。因此,维修工作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轻视的。医学工程技术队伍的发展之路是曲折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初步形成规模,总的来说,发展相对缓慢,且极不平衡。重医疗轻设备的思想还存在一定的比例,有些单位看似重视,积极引进先进设备,但在日后的管理、开发却用功太少,造成设备闲置、浪费、功能开发不出来。医学工程专业在我国起步晚,与其他医学专业相比,基础薄弱,队伍也不够整齐,正因为如此,更需各级领导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怀。

3.2增加编制,明确职责,建立科学的人机比例国家卫生部有关规定的床位与药剂人员之比为1:0.06~1:0.10,药学人员宜占卫生技术人员的8%~9%。但与医学工作相平行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其人员比例明显偏低。卫生主管部门应根据医院的等级、床位、医疗设备的总价值等因素来配备各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数目,面对现实,给予编制,明确职责,逐步趋向合理。而对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层次(水平、专业、年龄)结构应搭配合理、衔接自然。专业结构要多样化,由检修人才、计算机、医学工程技术人才和组织管理人才组成的医疗设备管理队伍,才是合理的专业群体结构,才能建立一支适应高科技发展的、科学化管理体系的医学工程技术队伍。

3.3整合资源,丰富和扩展临床工程学科内涵临床工程部包含了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维修、医学计量、计算机网络、配电等保障部门。应该把涉及医学工程的各学科整合成一个合理有效的技术平台,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总医院的医学保障部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范例。

3.4依靠自身努力提高医学工程学科地位

最新医学技术篇5

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处理好医学影像传统技术与医学影像高新技术的关系

最新医学技术篇6

1医学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含义

1.1医学技术创新的定义自1912年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首先提出技术创新定义以来,厄特巴克、缪尔塞等经济学家不断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完善和发展。所谓技术创新,即“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应用到医学中,引进、改进或创造现有的医学理论或技术,并付诸于医疗技术活动,从而提升医疗质量的过程即医学技术创新。

1.2医学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依据创新活动中创新对象的不同,把创新分为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作为人类创新活动的主要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技术创新理论既是技术创新也是理论创新。医学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指在医学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实际医疗活动的过程。

2医学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对于医疗质量的作用

2.1引进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能够保证医疗质量引进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就是将院外成熟的技术创新理论成果引入到本院中,并应用于实践。优点在于可以快速缩短与先进医院的技术差距,医疗质量能够得到保证。缺点是缺乏超前能力,不能够进行改进和完善,依赖性较强,医疗质量很难得到进一步提高。

2.2改进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能够提升医疗质量改进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是指引入成熟的技术创新理论后能够结合医院实际,进行再创新,再应用,是目前大多数医院采取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缩短技术差距,而且还能够与医院实际紧密结合,有的放矢,提升医疗质量,缺点是依赖性强,自主性不够。

2.3自主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能够跃升医疗质量这种模式对于医疗质量的作用是颠覆性的,通过自主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创造出一种优于先前的全新的技术方式,突出表现在不能治疗的疾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或者治疗方式变得更简单有效,这是医院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经过30年的创新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肠功能障碍”理论体系,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2010年,该研究成果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对于医疗质量的作用效果

3.1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要避免因为出现差错和事故等因素而给患者造成医源性伤害和不必要的身心痛苦,同时更要避免因为医疗措施采取不当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或者延缓了疾病的转归。创伤是34岁以下人群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如何有效控制原发损伤,并最低限度减少手术带来的继发损伤已成为创伤救治的关键。我院普通外科在国内首次提出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并成功应用到创伤救治、危重疾病的手术治疗等临床实践中,有效降低了创伤救治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了创伤救治的成功率[3]。

3.2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有效性有效性是医疗服务的核心特性,即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应当对疾病具有治疗效果。我院率先在国内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到临床中,对患者疾病做出准确、全面的诊断,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优化措施,实行有效、彻底的治疗,减少手术病人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应激[4],以达到病人快速康复的目的,不断提高显效率、治愈率。例如,在腹部外科中,早期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患者结肠切除术后2~3d就可以康复出院[5]。

3.3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必须及时,以尽快消除或减轻患者痛苦。对医疗服务的时间要求,客观上由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急迫性所决定,具有紧急需求的患者应得到及时救治。医疗服务及时性的实现同时也为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障。我院通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创新急救模式,设立脑卒中、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时间要求紧迫的疾病绿色通道,病人随到随诊,介入治疗及时参与,有效降低疾病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创新了ICU协作模式,全院ICU统一规范,统一管理,危重病人能够及时收住,得到规范、有效治疗。创新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模式,血液净化随时随地能够实现,在救治批量重度中暑病员中,因及时应用连续性血液进化技术,所有病员全部康复并无一留有后遗症[6]。

4几点体会

最新医学技术篇7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生物学、自然科学与工程学、医学等多专业结合的典型的交叉性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研究组织器官病变机理,并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对疾病提供诊断、治疗、预防的有效方法。不久的将来,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现有技术的不断演变、改进,新技术的发明、医疗整合及精准医疗的出现会更好的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未来医学对于操作的微创性、精准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越来越精,生物医学的发展无疑会对医学的发展展现其巨大的创造力和推动力。

1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发展

1.1微创技术

“微创技术”始终贯穿于整个医学发展,是医学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1985年由英国Payne和Wickham等最早提出了“微创操作”的概念[1]。而“微创外科”的概念是在微创概念的基础上出现的,其本质是腔镜技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实则就是对患者采用最小创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方法都归“微创技术”,如介入超声、介入放射、内镜、腔镜及微创化手术等。而这些微创技术创造、发明,都是在生物学、工程学及医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下完成的。

1.2内镜技术

我国内镜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国内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是纤维内镜。伴随科学技术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和腔镜技术都不同程度的得到进一步发展及完善,诊疗过程也越来简便、微创化,是微创技术发展中最为全面和成熟的,如目前有更轻便的胶囊内镜等,无处不体现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

1.3腔镜技术

腔镜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有了质的飞跃,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自1992年我国荀祖武首次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之后,腔镜技术在国内发展迅猛,直到今天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外科领域[2],目前国际及国内更流行的有3D腹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2生物医学工程在影像及介入医学的应用

2.1影像介入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影像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透视引导下的微创技术更是发展迅猛。根据透视设备的不同,透视微创技术主要包括在X光/CT引导、超声引导和MRI引导下开展的透视微创治疗技术。而介入超声因其设备轻便、操作简便、无辐射等优点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青睐。

2.2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技术是在1895年由Haschek和Lindenthal两位教授在行血管造影后首次提出并应用的,此技术出现后就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此,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和应用的热潮。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介入放射学因其创伤小、效果好等特点,世界范围内绝大部分医疗机构都成立有不同规模的、单独的介入科,介入治疗在国内外已成为部分疾病的常规诊治措施,甚至取代了外科手术。

2.3CT引导下的微创-数字技术与医学的融合

生物医学不仅在诊疗设备、三围图像重建及数字医学等方面取得跨越式的进步,而且在诊疗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成果的取得恰恰是在计算机辅助下完成的[3]。主要体现为CT辅助的立体定位技术,例如CT定位引导下组织穿刺活检、脑血肿清除及腰间盘突出的定位。

2.4超声引导微创技术

我国在半个多世纪前超声学已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相对于其他医学影像学,超声有其诸多优势(如无放射性、无创伤、费用低廉、设备简单、报告迅速、便于多次随访等),而且还可以动态观察机体或脏器情况,对体内病理改变比较直观,故在超声引导下对甲状腺、乳腺、肝脏及肾脏等疾病进行微创治疗也得到良好效果。目前介入超声治疗在临床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尤其在小肿瘤的治疗优势更明显,其不仅代表了21世纪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而且还展现了其定位精准、疗效显著、微创安全的医学发展模式。介入超声学在临床的应用使其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和学术活力的医学科学体系。近10余年,由超声科、医学工程学科专家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这门新型学科技术,正在被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及骨科等更多的临床医师所应用,这不仅使得介入超声学得到更迅速的传播和承认、在肿瘤及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同时也体现了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中的重要地位。超声引导下肿瘤的射频消融术对探针的要求比较高,而目前对金纳米材料的研究成了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金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热学、化学等性质,在疾病的诊断、食品检测、肿瘤的显像与放射治疗、靶向载药、药物控释、以及对有机物的选择性催化反应等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4~7]。面对学科发展之迅速。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发展新技术、开展新业务,同时也要求我们技术操作更科学、合理、规范、个体化[8],而这些恰恰需要有生物医学工程的参与,才能创造出更多、更精、更无创的医疗设备。

3生物医学工程展望

3.1生物医学工程学与其他学科的多学科合作

微创技术需要永无止境的追求。个人觉得相比于“能治病”,“会治病”更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要要培养一种临床思维模式,这正如我们需要通过“微创”在客观上建立另一种临床思维模式,即微创技术的创新-微创医学的长远发展[9];在微观上,借国家医改大好政策,展望未来5~10年微创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及普及,如现有各种微创技术的全面、系统提升,以及不同技术间的融合及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但是,微创医学发展到今天仍挑战巨大,特别是学科之间竞争激烈,这些可以在医疗资源及专业主导地位的分配反映出来,故使我们不仅要更进一步加快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而且要促使基础、临床及预防医学和其他多个学科之间的合作,更进一步加快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中创造新方法、制造新设备的步伐,最终使各个学科受益,各个患者、医生受益。

3.2医疗整合

近些年临床各亚专科、亚专业的进一步细化,国内医学的发展模式也是以“能分则分、能细则细”为主,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疗水平,同时伴随的是医学知识及诊疗实践出现碎片化、机械化的问题。那么如何可以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以及未来医学到底该如何发展?樊代明、郎景和等多名院士及著名医学专家在2016年中国整合医学大会的发言称:实现医学模式转变不仅要进行医学整合,而且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更需要我们为保障人类健康而具备新的临床思维模式和新的医学观念,而不是像目前仅具备的单纯“能看病”。所谓整合医学,前提必须是以人的整体为基础,根据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现实将各医学专业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知识和各专科最有效的治疗加以有机整合,使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更符合、更适合的新的医学体系,医疗服务不仅使得心身并举、防治结合,而且要达到医养共进、人病同治的目的。国民全面健康,医学发展必须要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及预防医学等多学科整合,医学又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所以凡是涉及和人或人类健康有关的学科或科学都应该用来更好的为医学服务,为人类健康服务。而生物医学工程正是这样一门学科。同时把各种先进知识、有效实践经验进行合理、不同程度的整合,使其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形成生命医学高度融合的乘法效应。

3.3精准医疗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5年1月30日在国情咨文演讲,宣布美国正式启动“精准医学”研究计划[10]。早在2011年,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国立卫生研究院及美国科学委员会就共同发出了“精准医学”的倡议[11~13]。其最高规模4大研究机构的联手倡议,为未来的医学指明方向,代表精准医学就是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医学发展史上发展的3个里程碑分别是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和循证医学。而过去的研究模式以试验为主导的[14,15],这不仅和临床距离大,而且根本无法达到临床需求。而以临床为主导的新研究模式恰恰是目前所提出的精准医学,精准医疗的发展必然要应用更精准的医疗仪器及设备,而精准设备及仪器的研发恰恰需要生物医学工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16]。展望未来,所有疾病的治疗最终都将走向精准医学,医学的发展一定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同呼吸、共命运”。

参考文献:

[3]罗长坤.当前生物医学发展特征及其对科技创新方式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4,35(1A):1-4.

[4]张磊,刘晓燕,沈晶晶,等.纳米颗粒在抗癌药物可控靶向释放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3,25:1375-1382.

[5]曹丰晶,胡玉才,王卓,等.金纳米颗粒在疾病诊断和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2,31:31-35.

[6]凌萍,张旭光,涂或.纳米金在肿瘤显像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1,35:59-62.

[7]王亮,孟祥举,肖丰收.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0,39:827-833.

[8]马和平.微创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实践与展望[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6):489-491.

最新医学技术篇8

在医学影像领域出现了用于动态观察的照相机,红外成像也开始用于临床。1958年自动生化分析仪研制成功。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问世,不久激光也进入了生物医学领域并被广泛应用[1]。然而,由于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在令人倍感振奋之时,也使人们陷入了对技术盲目追求的误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新的医学技术迅速而不加任何限制地广为传播[2,3]。而另一些人又对医学技术持有怀疑看法。早在1816年听诊器刚刚发明不久,一些使用它的医务人员即对其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1827年一位评论家写道:“听诊器的应用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对这项技术本身的了解。”1850年甚至有怀疑者将“新的诊断辅助器械描述成危险仪器”[4]。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肯定医学技术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好处,然而还存在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包括技术本身的特性,以及该技术是否应该使用,使用的程度,使用的成本效益等[5]。在技术的广泛应用中,人们还发现由它带来的众多未预料到的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尤其是新的或不成熟的技术的应用,更是如此。这些不良后果涉及医疗、经济、社会、伦理、法律及政治等等相关领域,例如对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威胁、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调、生态的失衡、环境的污染、医疗费用的过度上涨、医患关系的淡漠等等。在此历史背景下,人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对医学技术进行科学地控制和管理,而其基础即是要对医学技术及其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全面性的评估。医学技术评估也就随之应运而生了。技术评估(TechnologyAssessment)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从对技术的重要作用和未知后果的评价开始的。技术评估这个术语是在1965年由美国的EmilioDaddario议员正式提出的。最初技术评估多集中在工、农业等技术领域,评估的题目有海底石油钻探、农药、汽车污染、核电站、超音速飞机等。1972年,美国国会颁布了技术评估法案,并据此建立了技术评估办公室(OTA)[22]。在正式的医学技术评估出现之前,即曾对医学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成本和其它的影响开展过评估性研究。在早期的技术评估中也曾涉及到医学技术,如对人工心脏及多阶段健康筛查的评估等。

于是,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要求下,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将技术评估的概念进一步扩展到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实施了体外受精等技术的评估。1974年,OTA提交了一份有关药物生物平衡的报告,1976年OTA卫生计划提交了第一份正式的卫生评估报告,这标志着医学技术评估的诞生[7]。目前,技术创新和医疗费用问题,从正反两方面推动了医学技术评估的发展。首先,在最近的30年中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生物技术、生物材料、手术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的突破带动了医学领域的进步。据报道,每年就有50种新药推出,新的器械、新的医疗方法和新的卫生保健的提供方式每时每刻都在增加[8]。面对这些众多的已经广泛使用的技术和新兴的技术,医生们、卫生系统的管理者们不知如何选择,才能最大地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而医学技术评估恰恰是为这些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其次,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部分地造成了卫生保健费用的过度增长。

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卫生保健费用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速度,国家卫生总费用已超出了社会经济所能承受的负担。如美、法等发达国家,50、60年代国家卫生总费用占GNP的3%-5%,90年代初增长到10%-14%[6]。据有关报道,美国每年卫生保健费用增长的1/2是用于技术的引入和使用[9]。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控制卫生保健费用的增长,但是与此同时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却越来越高,通过对医疗技术进行评估选择适宜的技术,可较好地解决这种矛盾[5]。正因为如此,医学技术评估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并迅速传播。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国际性的医学技术评估机构。诸如,1985年国际卫生保健技术评估协会(theInternationalSocietyofTechnologyAs-sessmentinHealthCare,ISTAHC)正式成立,截止1998年,已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1200个成员单位[23]。1993年又建立了国际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网络(theInter-nationalNetworkofAgenciesforHealthTechnologyAssessment,INAHTA),目前有35个成员机构[11],而且还相继建立了其它的国际组织,包括卫生技术评估加拿大协调办公室(theCanadianCoordi-natingOfficeforHealthTechnologyAs-sessment,CCOHTA),该组织包含10个国家的技术评估办事处,还有为加强欧洲各国医学技术评估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的欧洲评估计划(EUR-AssessProject)[12]。在我国医学技术评估起步较晚。80年代引入技术评估的概念,90年代医学技术评估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1992年4月和9月,卫生部先后在上海、杭州召开了“全国医药科技成果推广研讨会”和“医学技术评估高级研讨会”[6]。1994年1月,在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医学技术评估中心,并同时出版了首期《医学技术评估》内部专刊。目前我国共有4家相关的医学技术评估机构,即医学技术评估中心(复旦大学医学院),生物工程技术评估中心(浙江大学),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华西医科大学)[10]。

2医学技术评估的定义

医学技术(国外又称卫生技术,HealthTechnology),是指应用于卫生保健领域和医疗服务系统的特定知识体系,包括用于疾病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的药物、器械设备、医疗方案、手术方法、后勤支持系统和行政管理组织[10]。这里的医学技术是广义的,它不仅涉及到所有卫生专职人员应用的全部方法,还包括那些使卫生保健服务提供更加有效的后勤支持系统和行政管理组织。技术的用途也不限于诊断和治疗领域,在疾病的预防、筛查和康复中使用的技术也在其内。医学技术评估有多种定义,随着这个学科的不断发展,其定义也在逐步完善。1981年,美国国家医学技术中心将医学技术评估定义为“对医学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成本、成本-效益、伦理和法律方面的影响进行细致的评估,评估既包括对技术本身的评估也包含与其它竞争性技术的比较”[13]。1994年,英国国家卫生署(NationalHealthService,NHS)的卫生处进一步扩展了医学技术的内涵,定义为“医学技术评估是用来描述对各种卫生专职人员所应用的全部方法,包括促进健康的,预防、治疗疾病的,以及促进康复的和长期保健所涉及的方法的成本、效益和其它广泛影响的评估”。

同年,美国国会的技术评估办公室又提出另外一种定义,主要强调了技术评估的目的,即“医学技术评估是对一种医学技术、一组相关技术或与技术相关问题的结构化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所需的决策依据”。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定义为:医学技术评估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的决策分析领域,它评估医学技术在开发、传播和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社会、伦理和经济影响[11]。医学技术评估定义的不断完善,恰恰反映了这一新兴学科尚在发展中。

3医学技术评估的目的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HTA是一个决策分析领域,它通过多种途径辅助决策。

3.1为协调机构就药物、治疗方案或手术方法及其它技术能否进入市场,提供决策提据。例如为FDA提供药品和设备批准进入市场的证据。

3.2帮助医学技术的提供者和支付者,决定纳入卫生福利政策的医学技术,并确定合理的费用报销制度。

3.3协助临床医务工作者、医学技术提供者和消费者,做出卫生保健设施合理选择的决策。

3.4为医院、卫生保健网络和机构的管理人员,获得和管理医学技术提供帮助。

3.5协助政府卫生部门的官员,制订公共卫生计划。

3.6支持卫生保健产品生产者,进行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

3.7制定医学技术生产、使用、维护和再利用等方面的标准。

3.8为政府官员制定医学技术创新、研究、开发、调控、支付和推广等方面的政策提供依据[7,10]。

总之,医学技术评估可为不同层次的决策者提供所需的信息,例如为单位、地区、国家甚至国际间提供决策依据。通过为各种决策提供信息,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影响医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协助医学技术的选择,提高卫生保健系统的效率,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达到在最佳成本效益比的情况下提高卫生保健质量的目的。目前,循证医学发展十分迅猛,实际上循证医学也可视为是医学技术评估在临床领域的应用。

4医学技术评估的内容及类型

4.1医学技术评估的内容技术特性;临床安全性;有效性(效能、效果和生存质量);经济学特性(成本-效果、成本-效益、成本-效用和宏观经济学效应);社会适应性(社会、法律、伦理、政治方面的影响)[7,10]。

4.2医学技术评估的类型

4.2.1按照评估的内容范围可分为:全面评估和部分评估。前者是指一项技术按以上各方面均进行评估;后者是指对技术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评估。最常做的医学技术评估是部分评估。医学技术评估现状的调查发现,全世界的HTA组织均进行技术的安全性、效能、效果和成本的评估,最多的是对技术效果、效能,其次是成本、安全性的评估。

4.2.2按所评估技术的物理特性可分为:对药品,对医疗器械和设备,对医疗方案和手术方法,对支持系统,以及对行政管理机构的评估。调查发现在美国89%HTA组织评估器械和设备,85%评估医疗方案,74%评估药物。

4.2.3根据所评估技术的用途可将评估分为:治疗性技术的评估、诊断性技术的评估、预防性技术的评估、康复性技术的评估和公共卫生技术的评估。调查显示,全球89%HTA组织进行治疗性技术的评估,84%评估诊断性技术,63%评估预防性技术,53%评估康复性技术,27%评估公共卫生技术[9,10]。

4.2.4按照所评估技术的不同阶段来分类:新型技术的评估,已普遍接受的或标准医疗技术的评估,陈旧技术的评估。全世界93%的HTA组织评估新型技术,83%的组织评价已普遍接受的或标准医疗技术,仅有44%评估陈旧技术[9,10]。

4.3衡量健康结局的指标

要对一种技术的安全性、效能、效果等进行评估,首先要对这项技术所产生的患者健康结局进行研究,通过综合患者健康结局的改变来得出对技术的安全性、效能和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健康结局的衡量指标存在一个发展的过程。首先应用的是患病率和死亡率,是传统的结局衡量指标。之后,应用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指标(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Mea-sures,HRQL),其特点是反映了技术对患者及其他相关人群的多方面影响,常用于••慢性病治疗性技术的评估。最后出现了生存质量调节年(Quality-AdjustedLifeYears,QALY),它是一种结合了所获得(失去)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的健康结局单位,其特点是可直接进行技术之间的成本-效益比较。以上是评价除诊断性技术以外的技术的健康结局衡量指标。诊断技术的评价更加复杂,原因是诊断性技术与患者的健康结局之间是间接关系,无法直接应用现有的健康结局指标来衡量诊断性技术的效果,其衡量指标包括技术能力、诊断准确性、对最终诊断的影响、对治疗的影响、成本-效益等[7]。健康结局的衡量指标还在不断发展,这也代表了技术评估的发展。衡量指标越全面,越能更好地对多种竞争性技术进行比较,从而挑选出最为适宜的技术。

5医学技术评估的步骤医学技术评估的基本步骤包括:

5.1确定评估的题目

5.1.1确定备选题目

备选题目的确定在较大程度上是由机构的任务或目的决定的。不过也有机构通过对机构成员进行调查来获取题目,还有的公司或组织通过对各种技术信息资源(新药和新设备数据库、医学/技术期刊以及其它出版物)的广泛查找确定备选题目。

5.1.2设定评估优先级这一步是对评估的备选题目进行挑选的过程,以定出最终评估题目。在设定优先级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对技术及其针对的健康问题、项目本身的一些限制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最常用的是定性的方法,目前也有应用定量的方法来确定优先级的。

5.2明确评估问题

明确要评估的问题是技术评估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它对以后的一系列步骤都有影响。开展一项评估要清楚地理解评估的目的和评估服务的对象,这需要评估小组不断地论证、讨论和澄清。明确评估问题要对所评估的健康问题、技术、评估所涉及的患者人群、医务工作者和卫生保健环境和评估内容进行说明。

5.3确定评估的机构

这一步主要是决定评估项目实施的机构。有3种情况:第1种完全由发起评估的机构本身来实施,这主要见于大型医院、主要的保险公司等。第2种情况是完全依赖专业医学技术评估机构,可免费或交纳一定费用获得评估结果。第3种情况是本身实施一部分,从其它专业机构购买另外一部分的评估结果。在决策时,要考虑所评估的问题、可支配的资金、可获得的专家资源、时间的限制以及其它因素,权衡本身实施和购买的比例。

5.4搜集可获得的证据

证据的收集是进行医学技术评估的重大挑战之一。证据包括涉及特殊评估问题的数据、文献和其它信息。文献的检索和相关信息的搜集,是一项成功的医学技术评估所不可或缺的。对HTA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期刊数据库、临床和管理数据的数据库、印刷版的索引和目录、政府报告和专题研究、专业目录/登记报告、公司报告和信息、研究/综述/Meta分析的参考文献、有关的国际互联网网站以及同事和其他专家。要做到对一项技术的客观评价就必须获得广泛全面的资料,而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不能从经典的信息资源中获得,我们称其为灰色文献。有关文章介绍,灰色文献可以通过查找行业和政府专题研究、专业机构报告和指南、市场研究报告、政策研究机构研究报告、专业委员会的即时出版物、会议记录等等来获取。在利用灰色文献时,一定要仔细地阅读、筛选,注意其权威性和准确性。资料证据收集的越全面,就越能避免出现片面性,这样评估的结果才能越客观、越全面、越有价值。

5.5新的原始数据的获取

通常情况下,收集的现存的各种信息可能对于评价一项技术还不够充分,需要一些新的数据来补充不足的证据,这时就需要进行新的原始数据的收集。但是目前大多数的HTA并不涉及原始数据的收集。新的原始数据可通过临床试验、流行病研究等方法获取。通过在评估中将新的原始数据和搜集的现有的证据结合,来更全面、有效地评价医学技术。

5.6证据解析

从不同质量、类型各异的科学证据中演绎出实质性的结论,这对于任何的HTA都是一种挑战。评估人员需要一种系统的方法,来慎重地评价每一条搜集到的证据的质量。总体上说,证据的解析需要3步。

5.6.1研究分类

原始数据的收集方法种类繁多,但是用不同方法收集的证据其价值也不同,例如前瞻性研究优于回顾性研究,对照性研究优于非对照性研究等。根据研究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将所收集的原始资料整理成一个表明证据的表格,表格的项目涉及研究的设计(是否随机、是否是盲法、有无对照等)、患者健康结局衡量指标(患病率、死亡率、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等)和推论的统计学指标(P值、可信区间等)。评估者通过它可以了解所搜集的不同研究的类型分布。

5.6.2证据评分

对证据的评分已经成为目前HTA的标准步骤之一了,但是不同的专业评估机构所用的证据评分体系不同。例如,美国的AHCPR认为对设计较好的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中获取的证据最可信,证据的可信度最低的是病例报告和临床实例。评估成员可通过这些层次来对不同的研究分类,且对所得的证据进行分级。例如,AHCRP规定存在从Meta分析中得出的数据,定为一级(最强);而缺乏证据和只有病例报告、临床实例汇报的数据,定为四级(最弱)。通过对证据的评分可以使评估成员对证据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5.6.3选择证据

在证据评分之后,评估成员可以选择证据来应用于评估。在证据的选择上评估专家们尚未达成一致,有的专家认为除随机试验以外的证据都不可取,有些专家却认为那些可靠性较差的试验可以使用,可以通过给不同的权重来体现证据的级别。

5.7综合证据

由于证据收集的研究类型各异,而且每项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就要求评估人员综合有价值的信息。综合证据的方法有:非定量的文献评述、Meta分析及其它定量的文献分析方法、决策分析、小组决策或专家咨询(consensusdevelopment)。传统定性的文献评述存在许多片面性,目前评估人员更加青睐应用结构化强、定量的、经充分证实的方法。

5.8形成结论和建议

结论是评估的结果,建议是在评估以后得出的意见、观点。建议比结论的操作性更强,它可直接用于临床和政策制定。由于证据的价值不同,结论的可靠性也就有相应的差异存在。目前,评估的用户对于明确结论强弱有确切的要求,所以评估人员可以利用以前对证据的评分来确定结论的强弱。结论的强弱也分为一定的层次,但是它是双向的,支持的结论由强到弱,反对的结论由弱到强。

5.9传播结论和建议

评估的目的是为决策服务的,如何将评估的结论和建议传播给需要的各种决策者,对于HTA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传播的计划主要涉及3个层面:目标人群、采用的中介和实施的策略。例如,AHCRP采用小册子向患者传播评估结论,用快速的参考指南、临床相关手册的形式向医生宣传结论,通过全面的报告传播结论给研究者和政策分析者。据1995年调查,全球95%的HTA组织通过在公开出版的杂志上发表文献传播结果,美国还通过研究所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如In-ternet传播[9,10]。

5.10监督HTA的影响

HTA的影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正像它评估的技术一样,技术评估也会产生预期的影响和未预料的结果。它受许多因素制约,包括评估的目标组织及该组织的法律性、契约性或行政性的义务,环境因素,评估结论、建议本身,评估结果的传播等。例如,AHCPR进行的绝大多数HTA,其结果直接应用于HCFA的卫生保险覆盖的决策。而有些设计良好或有权威性的随机临床试验的结论和建议却没有被采纳[7]。以上介绍了HTA的10项基本步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次HTA都要进行所有步骤,它们可以实施其中的部分内容,且进行的顺序也无严格的要求,美国和中国都有一些评估实例可以证明这一点。[18,23]

6医学技术评估的方法

HTA方法可根据评估的内容来分类:

6.1功效与安全性的常用评估方法有,临床前期评价法、非正规的临床评价法、流行病学与统计学评价法、临床对照试验法与正规综合法等。

6.2生存质量的评估方法有,心理测试的健康指标测量和健康效用评价的方法。

6.3经济学评价方法有:成本分析、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敏感性分析。

6.4社会适应性的评价方法有,无结构、半结构和全结构访问法、小组访谈法以及观察法等[14]。目前,评估的方法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原因是评估的用户要求基于证据的评价、所得的结论要尽量减少片面性、要求尽量使用正规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同时还要求尽量缩短评估的时间、提高评估自身的成本效益,这些要求对评估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最近,由于技术评估国际化的发展,各国需要交流评估经验和结果。在这种背景下,由EUR-ASSESS的方法学项目分组(ProjectSubgrouponmethodology),于1997年提出要建立一种为产生透明的、有力和有效的HTA所需的各种逻辑方法的经典结构。INAH-TA在2000年提出要统一和规范评估方法的议题。可见国际上的组织机构正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尝试[11]。

7医学技术评估的实施

7.1实施机构

医学技术评估的实施或发起机构种类很多,包括:调控机构,政府和私人支付机构,卫生职业组织,标准制定机构,医院、管理保健组织和其它卫生保健提供者,患者和消费者组织,政府政策研究机构,私人评估/政策研究结构,学术中心,生物医学研究机构,卫生产品公司,风险投资商和其它投资者。这些机构所进行的评估的目的、内容、方法各不相同。政府的政策研究机构进行的评价,是与国家层次上的技术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的;而卫生产品公司的评估可能是为公司的产品营销、公司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

7.2实施所需的人力资源

在定义别强调医学技术评估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的政策分析领域,而且在评估中使用的方法也涉及许多学科,所以就需要各种类型的专家来共同合作实施HTA。所需的专家有:包括放射、化验等在内的临床各科医生,医院、卫生组织的管理者,生物医学和临床工程师,药理学专家,患者,流行病学家,生物统计学家,经济学家,律师,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决策科学专家,计算机专家/程序号,图书/信息专业人员。对于一项确定的HTA,专家的选择要考虑到评估的目的、所评估的内容、可利用的资源等因素。

7.3实施的时机

实施HTA的时机很难把握,对于一项新技术越早发现它的不利影响,越早控制其传播和误用是评估人员所希望的,但是由于技术本身在发展、临床使用者的技术使用熟练程度在改变,使技术使用早期的评估结论可能产生偏差或错误。要避免这一点,就要对技术进行多次的HTA,不能只靠进行一次的HTA就盖棺定论[7]。

8医学技术评估的意义

HTA开展以来,是否促进了医学技术的合理使用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呢?答案是肯定的。在临床方面,1995年加拿大魁北克的医学技术评估委员会就21份HTA报告对卫生政策和医疗费用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除3份报告外,其它的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90年建议使用高渗造影剂来替代低渗造影剂,使医疗费用明显降低,净节约近1200万美元。对心导管再利用的建议节约医疗费用约600万美元,而取消术前常规胸片则节约了700万美元,并且,有关高档技术如器官移植、MRI等的HTA报告,对制定卫生政策和临床指南,以及合理配置资源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16]。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分析了4种医疗方案,10年中:内皮细胞显影检查节约为1.3亿美元,精神分裂症的隔离节约为2.46亿美元,癌症病人的热疗节约为2.72亿美元,近视眼的角膜手术节约为4.77亿美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对另外3种治疗方法进行的评估表明,10年节省为:家用氧气600-2000万美元,心脏起搏器的电化监测为0.87-0.97亿美元,风湿性关节炎的血浆提取疗法为100-150亿美元[6]。而且,有些HTA本身就可以产生直接的临床作用,即通过参与评估所进行的临床试验,直接使患者受益[17]。例如某些癌症和艾滋病患者,通过参与HTA的临床试验尝试先进的治疗方法,即可能会直接受益。在预防医学领域,HTA也起着明显的作用。例如加拿大一项有关乳腺癌普查的HTA结果显示,对于50-70岁的妇女进行普查其成本-效果最佳,这使政府改变了过去对所有育龄妇女进行普查的政策,节约了相当的卫生保健经费,优化了卫生保健系统[10]。1978年美国对肺炎球菌疫苗的成本-效果评价,发现成本-效果比最佳的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国会据此修改了老年保健法,规定从1981年开始给老年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1988年OTA发表关于在老年人口中进行青光眼筛查的报告。报告中指出,这种筛查成本高,效益不确定。分析结果表明,识别和证实1例青光眼患者的成本在2000-1600美元。通过对技术评估结果的应用,减少一些没有效果的或不必要的医学技术的支出。据报道,美国国家卫生保健技术中心对老人保健项目覆盖政策的咨询工作,使项目开支每年节省几亿美元[6]。总之,在选择适宜卫生技术、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上医学技术评估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9医学技术评估的障碍

虽然总的趋势是鼓励广泛开展HTA,但是仍然有一些因素和情况不利于HTA,其中包括:

1)技术方面:存在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尤其在美国一些人认为“技术是迫切的”,只要是新的就是好的,不管技术是否有效。还有一些技术权威人士在没有可信的证据情况下控制技术的使用。更有些人认为,技术评估的目的是阻止技术的创新和传播[7]。

2)医学方面:医生对于医学实践的惯性,他们习惯了长期形成的实践常规,其医学知识也已过时,且接受科学咨询的机会甚少,同时也缺乏对临床知识的批判态度,故产生了他们对旧的作法的惯性,这对于HTA结论的传播和利用是一种障碍[7]。再者,一些医生希望自己有选择技术的自由,不希望HTA来干涉他们的自由[19]。

3)商业方面:一些生物医学领域的企业认为,HTA限制了他们的医学创新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自由。他们一般通过法律程序来限制HTA。1997年加拿大的BMS(BristolMyers-SquibbCanadaInc.)药品公司CCOHTA来阻止其对该公司药品的技术评估报告的发表。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美国的Merck公司。目前国际的经济条例也对HTA是一种威胁,在经济条例中给予商业机构过多的权利。1998年WHO表示要关注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heAgreementonTrade-RelatedAspects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TRIPs)的有关问题。这些由商业目的引发的法律威胁,对HTA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包括评估人员在评估中将会过多考虑技术以外的社会因素,研究者、研究机构、出版商和基金组织不愿进行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的评估等不利影响[20]。

4)资金方面:HTA的资金不足。一些医学研究人员不愿意将资金从基础研究转向HTA,还有一方面HTA要花费一定的经费用于应付技术生产商的[19,20]。总之,HTA的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并且这些困难正在扩大且还会出现新的障碍,HTA能否在未来顺利地发展,将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最新医学技术篇9

[中图分类号]R4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09)20-25-02

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病理科研与病理诊断的需要和推动促进病理新技术不断产生㈣。病理新技术普及应用是推动病理学前进的动力已成为业界共识。病理学新技术从专业技术角度分,有关于诊断方面的新技术和关于技术方面的新技术。

开展病理新技术成功与否、效果如何体现单位诊断医生和技术人员整体综合水平。开展诊断方面新技术决定于医生水平,开展技术方面新技术取决于技术人员水平,受医生水平制约。单位性质及条件对新技术构成限制。借助单位诊断优势,区域技术优势是技术人员开展新技术最佳、最有利条件。技术人员职业精神、职业习惯是顺利开展新技术的坚实基础。病理技术人员要重视把开展新技术作为知识更新,提高病理技术质量的重要保障目,使新技术成为本单位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病理医生关注的是新技术结果,病理技术人员作为新技术开展和应用过程中主要承担者和实际操作者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作用和任务。

1 新技术项目的立项

目前情况下病理学新技术几乎都是由诊断医生确定。什么时候病理新技术以诊断医生为导向,技术人员真正成为新技术另一个主动性轮子,则新技术效应对病理学科发展的动力作用才会真正充分显示出来。病理学新技术先进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新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等技术性实质内容和开展新技术关键技术问题是病理技术人员首先必须要考虑的。以新技术加强本单位特色技术优势,提高技术学术影响力及技术影响力,创建一流技术水平是有事业心的病理技术人员应追求目标。

1.1诊断方面新技术

基本上都是由诊断医生提出。这时病理技术人员主要是认真学习新技术原理,了解文献情况,充分认识新技术开展必须具备的技术条件和自身知识和能力,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从技术角度对新技术开展的可行性提出意见和建议。当然,理论基础扎实,诊断与技术融会贯通,有能力技术人员不妨在发挥本单位技术优势,地区特殊疾病优势新技术项目上适时、谨慎地提出恰当建议。

1.2技术方面新技术

如先进设备、仪器更新,新技术操作方法引进,新试剂使用,则最好是技术人员自我提出,并在对新项目充分论证情况下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科室。这是提高病理技术人员理论水平,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最有效的手段。同时技术人员要格外重视和听取那些对病理技术有深切了解的诊断医生对新技术项目看法,因为他们对新技术洞察力几乎都是方向性的,方向比项目更重要。

1.3技术人员的选择

针对新技术要求,以业务能力较强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小组是新技术成功开展关键。特别是病理诊断依赖性较大的现代分子病理学新技术,客观上技术人员资历条件一定要高,业务素质一定要好,要求要严格,具备病理学诊断基础知识或者组织学知识是最起码的条件。在体现单位技术优势新技术上也是如此。技术人员要认真体察,病理诊断依赖性越大的新技术病理医生面临的风险会越大,技术人员千万不要以自己的不足甚至是低劣技术去误导,去帮助诊断医生犯错误,去增加疑难病例,这也是技术人员最起码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1.4公司和产品的选择

强调新技术项目开展所需要的设备、仪器、试剂必须选择信誉度高、质量好、售后服务佳的著名公司和产品,以确保新技术顺利开展和质量稳定㈣。这是高素质技术人员经验之谈。

1.5实地学习和考察

技术人员应该争取选择开展新技术或相关项目较好,科研能力较强,病理技术在业界有影响力的单位实地参观学习。

2 新技术的实验

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观念在新技术工作一开始就必须潜入技术人员意识中,以保证实验操作认真严谨,才能有效排除新技术开展中的问题,即技术人员操作的问题这个最普遍现象。

2.1新技术实验条件的专业化

对新技术开展必备的设备、仪器、试剂等必须做到专用。争取先进设备及仪器对做好新技术,确保新技术质量稳定有重要意义。对新技术要求的环境条件要以专业标准去衡量,不使用替代品。

2.2新技术操作方法的规范化

严格按照新技术标准及操作方法规范性进行实际操作,可以确保新技术结果准确性和质量稳定性,防止因技术操作问题对新技术结果造成影响,尽快摸索出本单位实验室达到最佳结果的最佳条件。

2.3实验资料的准确记录

实验资料记录要详细、客观、准确,包括实验失败的记录,解决实验失败的方法改进和改进后的效果。结果最好数据化。依照记录对照结果,及时整理总结和进行阶段性总结。对实验资料要妥善保存,以利于回顾性总结,查找问题和对新技术应用特性的认识,以及其他技术工作方面的借鉴。

2.4对新技术效果正确评价和结果科学判定

新技术开展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病理科研和诊断水平,只有高质量新技术才有高质量病理科研和病理诊断。因此新技术结果出来后,要认真听取诊断医生意见,取得诊断医生认可,必要时新技术结果可以请外单位有经验诊断医生或技术人员、公司技术人员加以判定。单位与单位实验室之间结果对比有助于找出差距,推动标准化管理和质量监控。同时,要充分意识到对新技术结果的判定需要丰富经验,也充分体现了科室诊断医生和技术人员整体业务技术水平。不同时具备优秀的诊断医生和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往往是目前新技术流于形式的根本原因。

2.5新技术存在问题的处理

对新技术出现的问题,要主动与所属公司提出积极沟通,听取公司技术人员意见,争取帮助,共同努力查找原因。新技术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在不影响病理诊断质量原则下可以在应用中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3 新技术的应用

新技术在诊断医生认可情况下,技术人员在确认新技术质量基本稳定条件下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转为常规技术使用。

3.1操作人员的相对固定与分工合作

根据新技术要求和技术人员个人能力情况选择胜任,合适人员相对固定。让每一个技术人员都有专长,既分工又合作。

3.2新技术工作与现有技术工作的有机结合

配合诊断,合理安排好新技术时间,重点推进,使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互配合,相互印证,互为促进,成为一个技术整体。其既满足诊断需要,又保证科室技术工作有序进行。

3.3新技术应用特性的总结归纳

在新技术应用中要重视把新技术应用特性及时总结为宝贵的工作经验,并且最好找到理论上的依据。新技术应用特性是认识和把握新技术的关键。

3.4充分有效的利用好新技术

与诊断医生携手,探索拓展新技术应用的空间和范围,试图在新技术应用中有自己的创新领域。这是视野开阔、经验丰富技术人员经常采用的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独树一帜的创新效果。

4 新技术的改进和完善

无论是发展中新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新技术,在所有技术程序上都有标准化规定和质量控制似乎不可能,这就给新技术改进和完善留下了空间。因为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是通过新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表现出来的。

4.1新技术开展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是技术人员攻关方向

针对新技术存在问题,可以根据科室实验室的优势,诊断和技术力量以及个人经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2运用成功技术经验对新技术进行针对性的完善

成功技术经验是技术人员不可多得的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针对性强,受到干扰比较少,成功率会比较高,容易把握。

4.3加强沟通

关注新技术进展情况,多与同行交流,虚心向同行学习,从中获得灵感与启迪,找到发现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多与诊断医生交流,学会从诊断角度看新技术,依照诊断要求做好新技术。

[参考文献]

[1]陈杰,掌握新技术,迎接新挑战[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7):433。

[2]丁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病理技术员[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1):69-70。

[3]李甘地,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7。

[4]张乃鑫,医院临床病理科工作质量控制的一些战略性思考[J],中国肿瘤,2007,16(6):394-395。

[5]王翠菊,试论强化病理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23):3258。

[6]李向红,技术人员在病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7):501-502。

[7]马恒辉,周晓军关于病理技术室质量保证的讨论[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3):239-240。

[8]王建东,浅谈医疗新技术的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6):409。

[9]陈剑伟,黄伟灿,医院开展新技术管理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7):422。

[10]陈磊,分子肿瘤病理学的新进展[J],癌症,2007,26(1):106-112。

[11]王琼书,杜鹃,刘宏,等因病理诊断而引发医疗纠纷的成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8):532―535。

最新医学技术篇10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083-02

大连医科大学杜治政教授是我国医学哲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先后出版了《医学伦理学纲要》《医学伦理学探新》《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教程》《医学伦理学辞典》等专业著作,在国内外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0余篇。杜治政教授认为,医学哲学的灵魂是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建构又要围绕美德伦理、技术伦理、利益伦理三个基本维度。他的医学伦理观对于探讨我国当代医学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谋求其合理解决途径以及当前医学科学的研究和临床医学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

一、美德伦理:杜治政医学伦理观的核心

杜治政教授医学伦理观的基础性前提在于他对医学和医学伦理学基本关系的思考。他认为医学是“躯壳”,医学伦理学是躯壳之“魂”;医学伦理学与医学亦步亦趋,相伴而行。首先,“医学伦理学的起点是医学,终点也是医学。一个医生运用某种技术医治病人,救人性命,本身就是一种善行,就是一种伦理行为。”[1]其次,“医生的美德(德性)伦理和医疗技术伦理是医学伦理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不能互相取代,亦缺一不可。”[2]当代医学一方面使人类在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手段上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突现了许多医学伦理的新问题,譬如生与死的道德问题、卫生保健政策的制定在道德上的可允许性问题、生命质量与医学道德问题等诸多道德难题。杜治政认为,解决这些伦理难题的关键在于重塑美德伦理。基于此,他明确地提出了“美德”乃是“医学伦理原德”的医学伦理学核心命题。

美德伦理是基于我们“是什么”而断定我们要去“做什么”的一种伦理。美德伦理为塑造医生必须具备的职业伦理提供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杜治政提出的将病人利益置于首位的医患关系模式,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美德要求。他指出:“医生的美德,是医学伦理学的起点,是医学伦理的原德。医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医生做什么样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德具有医学伦理学母德的性质。”[2]

杜治政认为,美德是医学伦理学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医学主体群的内在要求。美德可以调节社会人群的各种关系,可以有效地净化社会。在医学伦理学中,美德伦理首先应当是医生的美德伦理。医生的美德是有效处理医学中具体伦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医学科学的精神支柱。在医患冲突升级的当今社会,医生美德显得尤为重要。杜治政认为,一个医生对身患疾病的患者表示同情,深切地想为患者解除痛苦,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无关技术高低的仁爱之心构成了医生的美德;高尚的医德是提供最佳医疗服务的保证。首先,医生对自己职业生活的崇尚和向往是美德的内在表现,具体体现在对各种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规则、法规、标准的坚决执行力上;其次,医生的美德不仅表现在其对患者生死抉择的关注和责任上,更表现在其对病患的人道理解和支持上。正是这种稳定的、持久的医生美德才构成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永恒的保护伞。

显然,在当今社会,单一的医生美德已很难适应医学科学的飞速进步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传统的美德伦理需有新的改造、补充和完善。对此,杜治政剖析了现代医学道德伦理的几个特点,其一,“医务人员的伦理道德观念由面向单个病人扩大到面向整个社会。”[3]即医生不仅要面对病人个体,而且需面对社会各种不同的群体。其二,医学道德主体与医学道德客体的扩大。即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亦成为重要的道德主体,道德客体也亦有亚健康和健康的加入。其三,医疗保健服务项目是传统的医学道德伦理的新进路。其四,现代医学道德伦理需补充公益论的原则。

美德伦理是医学道德评判的核心视角。杜治政认为,美德需内化为所有医学道德主体的思想理念,外化为实际的医学行为。医生的美德无疑是医学伦理学的归宿和目的,是当代医务人T道德修养的方向和目标,应成为医院和其他医疗建制决策的理论基础。

二、技术伦理:杜治政医学伦理观的基底

医学技术作为医学科学的工具化和实践化的延伸,是医学活动尤其是临床医疗活动的主体,是医学科学的现实存在形态。杜治政首先肯定了当代医学技术的重要性,指出医生如果没有医疗技术的支撑,其美德伦理就无法实现,就是空谈。在此基础上,他全方位地剖析了现代医学技术伦理的特征,尤其对于医学技术主体化问题、技术-资本结合等问题进行了反思,试图为现代医学技术伦理的实践应用提供新的参考模式。

杜治政认为,医学技术就是医生在医学实践中的工具,医学技术伦理就是决定医生在应用技术时“该如何做”的问题。这是医生在应用医学技术时的道德向导,美德伦理最后必须通过医生运用医疗技术这一工具性的方法来实现。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生用于治疗疾病的技术工具和技术手段愈来愈多,这就引发了该如何应用这些现代化设备和方法的伦理决策问题。这是医学伦理从医生自身的美德伦理延伸到以器械、手术等为主的技术伦理的阶段。

当代医学技术已在医学实践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技术主体化已成为医学中的一种突出现象[4]。也就是说,当代医学的某些技术,已经开始脱离医学目的自身的需要,开始基于其自身的发展潜能去决定能够实现的目标。其结果是: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疗活动目的不再是为了人类健康服务,而是为实现医学技术的自身价值。这一问题在实践中表现为医生大量依赖检查数据、过度使用高新设备,诊疗受制于医学技术的科学性,而忽略了医生自身的经验性和病人的特殊性。此外,技术主体化实质上体现了技术与资本结合所呈现的特征,造成了医学宗旨的异化,甚至有可能造成技术对美德乃至人性的奴役。

杜治政指出:首先,技术伦理具有群体性特征。医学技术的主体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医生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包括医疗保健服务的管理者、药商以及政府,使得技术伦理的责任分散化。其次,技术伦理具有多维性特征。医生的医疗行为内在于信念伦理,外在于制度伦理和责任伦理,其中以信念伦理作为一种道德的最高指示,也是医学技术伦理的最基本要求。再次,技术伦理具有过程性特征。从技术的创想到临床的实践应用,都应寓于一种必要的伦理学思考。最后,技术伦理具有或然性特征。也就是说,现代医学技术应用的不确定性,促使要对其有一种预测和防范的伦理警觉。

三、利益伦理:杜治政医学伦理观的边界

在现代经济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医学科学的诸多实践行为尤其是临床医疗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经济行为,不可避免地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问题。利益伦理即医学活动中展现的利益差别、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利益矛盾和冲突是基于利益差别而产生变化的。”这使得利益问题日益成为医学界面临的新危机[5]。医学伦理要在医生、患者以及相关社会各方利益博弈以及调和中产生、存在和发展,不能离开利益的语境而孤立存在。

然而,利益伦理这一重要维度往往被传统医学伦理学的研究者所忽略。而这种忽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医学伦理学的研究缺失了其时代性特征,也缺失了一个能够作为其新的研究框架和条件的重要边界性参数。为了矫正这种缺失,杜治政明确指出:当今应把利益纳入道德范畴一并考虑;利益伦理不仅是当代医学伦理学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美德伦理和技术伦理的必要补充。“医学伦理学……只要我们精心思考一下,揭开其外层的种种面纱,便不难发现这些关系的背后正是利益的纠葛;而伦理学所寻求的也正是利益的合理调节和配置。实际上,我们对当代许多医学伦理问题的争论和研究,都没有绕过利益这个门槛。”[6]这样,杜治政从我国当前医学伦理学若干纯粹思辨性的争论漩涡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利益伦理的重要性。

杜治政认为,当今的卫生保健争论、以药养医问题、医患关系其实质都是利益使然。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应当将病人利益放在医务人员个人利益和其他利益之前,在这个前提下处理医疗服务的一切问题。这是杜治政利益伦理观的核心议题。他指出: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经济利益成为一些医学主体从事医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和内在驱动力,这不仅导致了美德伦理的丧失,也导致了技术伦理的迷失。为有效协调医学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杜治政教授强调,我们要设置利益的道德界限,也就是让道德成为利益的内在保证,恪守利益的边界原则。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强卫生法制建设,使得从外部环境到医院集团以及医生患者都能够将各自的利益置于合理的道德限度内,从而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中找到恰当的利益平衡点。在此过程中,当然也要支持并强调医务人员的合理利益。总之,只有我国的医学伦理学研究正视利益伦理的存在感,才能使利益伦理有效引导医学实践,规范医疗行为,也才能使美德伦理和技术伦理得以真正的实现。杜治政所主张的利益伦理本质上是一种人道功利主义。这是解决利益伦理问题的一种全新视角和向度。首先,人道功利主义强调利益的本质应当是人道的。也就是说,经济利益必须以整个社会人群的健康利益为出发点,人的价值和人的生命的神圣性是人类最大的利益。其次,利益的博弈应具备合理的法制外部环境。最后,利益分配应当向社会弱势群体适当倾斜。这就是杜治政所提倡的以病人利益为导向的人道功利主义的利益伦理观的内核。

四、结束语

杜治政教授对t学伦理学的三重基本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极大地拓展了传统医学伦理学的视域和理论深度。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框架,他明确指出,支撑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道德前提有三点:一是医生应忠诚于病人;二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爱;三是将病人利益放在首位。所有这些方面归结到一点就是,医学伦理学的最终旨归在于推动医学成为人道的医学、人文的医学、公平的医学,成为人人可及的医学。杜治政的医学伦理观是内容丰富、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内在于医学的医学伦理学,它不仅为我国医学伦理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处理当前医学临床实践中面临的伦理难题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为我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杜治政.医学伦理学魂归何处[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0):1-4.

[2]杜治政.美德:医学伦理学的重要基础[J].医学与哲学,2014,36(9):1-5.

[3]杜治政.医学伦理学探新[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0.

最新医学技术篇11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143-02

医院图书馆在实际发展的时候,能够满足医院对信息与知识的需求,主要因为医院图书馆中包含各类医学信息,此时,医院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医学科技创新手段提升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好服务。

1 医学科技创新对医院图书馆发展的意义

在创新医学科技的时候,创新目的就是对生命本质、过程等进行探索,是医院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在研究人员不断创新医学技术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医院图书馆向着更好方向发展。对于医学科技创新工作而言,与其他科学技术创新不同的是,虽然不能直接显现出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图书馆的发展,具有较为良好的科学意义与社会效益,对医院图书馆长远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在每一次创新医学科技成功的时候,医院图书馆都能形成一个新的管理体系,引进新医学理论与技术指导,不仅能够推动医院的发展,还能为医疗人员提供较多学习知识,使其在发展的同时,得到有效支持[1]。

2 医学科技创新的特殊性

即使医学科技在迅速发展,并且具有与数学、物理学等相似的程序,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与自然科学或是其他学科是有所不同的,是较为特殊的一门学科。在医学科技创新的时候,其最大特征就是: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能够对最复杂的生命进行研究。在人体生命发展阶段,不仅不能利用物理学科对其进行研究,还无法利用化学科学对人体规律加以解释,更不可以应用生物学的规律说明,这就显现出医学科技技术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医学科技能够对未知、曲折的生命规律等进行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多,例如:民族健康工程、人类身体健康水平研究等,在不断经历失败的同时,也会总结经验教训,使其能够向着更好方向发展。医学科技在创新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医学信息资源的应用,保证能够利用医学科技提升医院的发展水平[2]。

3 医院图书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图书馆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包含着医疗知识,融入了较多医学科技内容,对医院的发展产生较为有利的影响。首先,图书馆是医院文献信息的核心,无论是临床知识,还是论文撰写内容,都在医院图书馆中,同时,还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在临床实践中,医院图书馆可以为其提供医学知识,在提高医务人员医学水平的基础上,增强医院核心竞争能力。再次,医院在对医疗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会在图书馆中搜集较多知识,在此过程中,图书馆中的电子阅览室以及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并且能够制定系统性以及完整性的授课内容,使医疗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以有效提升。最后,医院图书馆在发展的同时,不仅受到医学科技的影响,还能促进医学科技的创新,因此,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要大力创新医学科技,不断改善医学科技,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使医院图书馆向着更好方向发展[3]。

4 医院图书馆发展医学科技创新策略

在医院图书馆与医学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医学科技的创新,不断完善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制度,进而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

4.1 争取医院的全方位支持

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必须要争取医院各方面的大力支持,o论是经济上,还是人力上。首先,医院图书馆要积极引进先进医学科技,为医疗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并且要取得良好认可。其次,医院领导在实际工作的时候,必须要重视与支持医学科技的应用,重视支持医院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同时,医院图书馆要积极汇报工作,向其他领导请示,争取发展创新的支持。最后,为了医院图书馆能够向着更好方向发展,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要不断引进资金,加大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保证医院图书馆的发展质量[4]。

4.2 发挥医院学科作用

医院学科主任与各个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图书馆建设工作加以重视,充分利用好这一知识化,信息化的平台,积极开展医学科技创新交流会议,到其他先进性较强的医院学习,在医院与医院之间资源信息共享的前提下,提升医学科技在医院图书馆发展中的应用效率。

4.3 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由于医学科技是较为特殊的,信息量很大,仅仅依靠医院图书馆自身的信息资源是难以满足医疗人员需求的,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与邻近的图书馆相互联系,建立共享体系,在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提升医学科技创新效率。

4.4 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在医院图书馆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较为重要 ,不仅需要及时对医学科技进行创新,还要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保证医疗人员可以利用数字化图书阅读设备搜索想要的信息,服务于临床科研与教学。

5 结语

医院图书馆的发展与医学科技之间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各类先进技术的引进,不断完善图书馆管理体系,使其得以较为良好的进步。同时,要重视各类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技能,不断创新医学科技,达到促进医院图书馆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迟明.医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在医院学科建设中的职能作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7):13-15.

最新医学技术篇12

为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继续医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效率,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继续医学教育的概念、目的、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来说明现代教育技术对医学继续教育的意义,同时针对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作一探讨。现代教育技术是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资源,为继续医学教育构造各种教学环境,在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技术是继续医学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并最终导致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学习的目的。显然,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体,强调的不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同时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完全改变了传统模式学生的被动地位[4]。

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继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较好的解决了医学继续教育内容广泛、专业对象多、教育层次多等矛盾,为医学继续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和技术保证。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对医学继续教育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5]。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医学继续教育的一种工具,它不仅可以形象生动的再现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和记录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正确示范各种医疗操作,还能同时通过网络,能够积极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急救、远程影像医学及远程病例讨论等活动。现代教育兼顾知识与能力,不再片面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在这种基于“学”的环境系统中,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而且互联网本身就是巨大的教学资源库。PubMed、WebSit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都是医疗技术人员常常运用的医学资源,可以通过它们,随时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的重要医疗信息[6]。医学教育技术中的远程医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使教学信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远距离传播,供大面积使用,大大缩短了医疗技术推广的时间,加速了医疗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为个人的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使以前只有在动物和患者身上实现的医学技术操作演示和体会练习,在计算机虚拟手术台上完成,较好的解决了手术教学演练这一难题。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现代教学,直观生动、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综合能力强、教学内容规范、节约资源是它的优点。但是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法。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扬长避短,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相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远程医学等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是医学继续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范围的共享,才能医学继续教育获得更好的效果。

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目前继续医学教育较前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较多问题,如:集中培训项目内容层次偏低,跟不上医学发展的步伐,有些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反映科学新进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在教学目标上,对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能力和素质重视不够,有的科室领导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认识不足,不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有的直接不安排本科室人员外出进修或参加学术学习班,以致科室技术停滞不前;部分卫生技术人员根本没有继续医学教育意识,更不清楚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只是为了片面追求学分,这些想法或做法违背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初衷和目的,更阻碍了继续医学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发展;有的培训由于费时费力,培训时间与科室工作相冲突,有些占据了医学人员的休息时间,导致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目前培训方式大多采用订阅固定期刊或集中培训,内容大多比较滞后,知识量少,影响了卫生技术人员的参与积极性。而现代医学教育技术通过因特网、数据库、图书馆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方式进行实时交互的远程教育,不受人数、时间限制的优点,卫生技术人员可以自己掌握学习进度,自由选择符合工作需要的学习内容,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主地学习,不仅解决了医院自身师资力量外出学习导致的科室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相当多的在职在岗人员如护理专业、青年医师等人员因种种原因无法离职离岗学习的难题。因此,今后的继续医学教育重点应重视向计算机网络教育方面发展,通过网络视频点播、光盘自学等教育方式,解决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工作繁忙、工作时间不固定的矛盾。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不断提高医学继续教育质量提供更好、更高的平台,扎实做好医学继续教育工作,落实医学继续教育目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综合实力,更好地为群众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志,徐酉华,陈琼.迎接挑战加速发展继续医学教育[J].重庆医学,2004,33(1):118-120

2 陈九龙.高技术条件下医学科技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医学与哲学,2000,21(7):60-61.

3 方华,宋咏堂.从医学目的转变看医学继续教育的现代要求[J].中国现代医学杂,2009,19(20):3192-319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