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的需求合集12篇

时间:2023-12-19 10:10:57

精神文化的需求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1

Abstrac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describ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followed by outlines the impac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to the building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last important development for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direction.

Key words: market economy, cultural industry,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我们沉浸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繁荣昌盛、硕果累累的时候,是否也对看似繁花似锦、光鲜亮丽的文化产业激动不已。当“非主流”、蚁族、裸婚、富二代等新名词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是否有曾对这些市场化下文化产业发展的衍生物产生一丝迷惘,是否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横行于世而忧心忡忡。在经济社会高度市场化的今天,文化渠道建设及文化产品供给迫切需要在因势利导的前提下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精神文化需求拉动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

由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增长率,社会财富急剧膨胀,人民群众的物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人民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奔小康,这一历史性的跨越足以让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傲视全球。在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文化产业同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条件迅速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正在被迅速释放;另一方面,各种新型文化产业门类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根据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文化产业增加值从4000亿至4300亿元,提升到8000亿至9000亿元。

文化产业化作用于精神文明建设

不可否认的是,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刺激着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在国家大力投入文化渠道建设的前提下,在传播技术传播媒介快速更新的前提下,我国文化产业化趋势明显,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文化产业也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市场经济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以利润的多寡作为价值取向;由于市场交换的需要,金钱的作用和地位被大大抬高。如果不加正确引导,就会在社会上滋生金钱万能,一些人会见利忘义,唯利是图,陷入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泥坑。个别目无法纪又急于求富的人, 可能会利用我们政策和制度的漏洞,采取违法手段谋取私利,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走向犯罪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两种行为可能增多:一是追逐个人利益的行为增多;一是经济犯罪和以追逐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刑事犯罪增多。这些都影响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上的健康发展。

其二,信念淡化,道德滑坡。集体主义思想、无私奉献精神、助人为乐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将受到挑战。

其三,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有可能被引用到市场经济范畴以外使用。其侵入人际关系,使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原则受到破坏,变成金钱关系或交换关系;侵入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某些领域,出现权钱交易、贪污腐化,使一部分人受到腐蚀,并蜕化变质。

其四,由于缺乏思想文化的充分准备,一些人富起来后,追逐享乐主义。一些落后、愚昧、丑恶的东西沉渣泛起。

因此,正确认知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2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236-03

城市困难群体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不仅处于明显的经济弱势、政治弱势、心理弱势,而且还处于明显的文化弱势。如何满足他们精神文化需求,给予他们相应的文化关怀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问题,在倡导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立足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需要,从漳州市区在职职工中的困难人员、失业人员、三无人员、60周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中的困难人员中选取200个作为访问对象,通过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形式,对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实地走访社区基层公益性文化设施,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了解社区群众文化事业情况,梳理出这一群体精神文化生活基本概况、突出特点及当前该群体最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城市困难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现状分析

精神文化需求是一种超越物质需要和功利需要的人类需要,主要表现在精神状态、人际交往、文化娱乐、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当前,城市困难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现状总体健康向上,但也存在着不足亟待改善。

(一)能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精神状态总体健康向上

从调查中发现,当前漳州城市困难群体在精神状态上虽然注重现实,但并不唯物质、金钱为上,更看重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处世德行,从主流上说其精神状态是健康向上的。调查显示,在人生价值方面,有72%的被访者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最主要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而认为应该用“占有的财富”、“拥有的权力”和“名气的大小”来衡量人生价值的分别仅占18%、1.5%、1%,另有7.5%的被访者选择“不知道”。由此可见,大部分被访者具有比较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衡量标准。在人生意义方面,有81%的被访者认为“身心健康最重要”,有63%认为人生意义在于“家庭美满和谐”,44.5%认为在于“做人做事要问心无愧”,而认为在于“物质富裕”和“事业成功”的分别仅占10.5%、10%。在他们心目中,富裕暂时还不可及,因此更珍惜自己可以把握的幸福要素,如健康、家庭、为人处世的德行等。这说明,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城市困难群体日趋务实,物质财富的追求似乎并没有被大多数被访者视为最重要的人生追求。

(二)既有存在精神寄托,又能正确认识命运

在被访的200个调查对象中,在信仰取向方面,有76%的被访者有,且信仰多样化;不信教的只占24%。在信教的最主要原因方面,有61.8%的被访者认为是“告知做人道理,与人为善”;有19.1%认为,可以“保佑顺利”、“精神充实”、“消除灾祸”,“宗教文化感人”,“感兴趣”等。由此可见,是困难群体寻求精神安慰、调节心态、提升安全感、克服消极心理的重要途径。对于命运的认识,被访者认为影响命运的前五位要素(30%以上)均基于比较现实的判断,这五个要素是个人努力、个人能力、家庭背景、机遇、教育。说明城市困难群体人生态度还是比较积极正面的。

(三)社会交往空间较为狭窄,精神压力来自多方面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社会交往是人获得精神满足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社会交往,人在获得情感满足的同时,实现了其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漳州城市困难群体社会交往范围和遇到困难求助对象选择都较为狭窄。调查显示,有50.5%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最主要交流对象是“亲戚或亲属”,选择“朋友”占22%,选择“邻里”、“同学”、“有共同爱好的人”、“同事”、“网友”加总仅占23.5%,另有4%的人选择“无交流对象”。影响社会交往方面,有52%的被访者表明自身的经济能力制约着社会交往,有18.5%的是因“疾病”,有15.5%的是因“个人性格原因”,有14%的是因“时间限制”及其他制约因素。在精神压力方面,被访者反映他们的精神压力来自于经济困难、疾病、下岗失业、子女受教育、工作压力、人情世故等多方面,其中56.5%的人提到“经济困难”是他们的主要压力。

二、城市困难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特点

(一)对精神文化需求相当重视,文化生活参与意愿增强

城市困难群体对自身精神文化需求还是很重视的,多数人把精神文化需求看成是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问及“您如何看待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时,回答“非常重要,很看重”、“比较重要”的共占56%,回答“一般”的占27.5%,回答“不重要、无所谓”的仅占6.5%,“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占10%。在过去的一年里,多数被访者参加过元宵灯会、游园活动,看过戏曲、电影、体育比赛。问到“如果举办的周末广场公益性晚会,您是否愿意去观看和参加”,96%的人表示会去参加。可见,漳州困难群众还是有较高的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的意愿。

(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高,文化生活单调性突出

当前,困难群众对自身精神文化生活总体评价表示“非常满意”的占2.5%,表示“比较满意”的占22%,满意度仅为24.5%;认为“一般”的比例高达占67.5%;“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占7.5%和0.5%,以百分制计算相当于63.7分。改善和提升的空间还相当大。从前面对文化娱乐需求状况所作的分析来看,城市困难群体休闲活动的内容不太丰富,比较单调,偏向娱乐休闲型,其文化娱乐方式多集中在看电视等接触大众传媒等活动中度过。由于经济、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与其他社会阶层相比具有低质性的特点,商业性文化消费能力弱,同个性发展相关的创造性强的休闲方式少。

(三)精神文化生活依赖传媒,新兴媒体使用频率不高

调查显示,传统的大众传媒完全渗入到城市困难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大众传媒占据着这类群体文化生活的主要位置。对于网络、手机等新型互动传媒认知度不高,使用率极低。在回答“目前您最常接触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是什么”的问题时,有88%的被访者选择“电视节目”,41.5%的被访者选择“报刊杂志”,26%的被访者选择“书籍”;另有15%的被访者选择“地方戏剧”,9%的被访者选择“电影”,8%的被访者选择“流行歌曲”。而近年来一些新兴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如“网络音乐”、 “网络游戏”、 “手机报纸”和“电子书刊”等,被困难群众选择的比重较低,分别只占3.5%、0.5%、6.5%和0.5%。可见,他们的精神文化消费大多数停留在电视、报刊杂志的单一、低水平的层次上,新兴媒体的影响力还未有显现。

三、不断满足城市困难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对策与建议

能否满足困难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各级政府应把满足困难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推动。

(一)加强思想引导,努力促进困难群体树立积极健康的精神价值取向

城市困难群体的精神状态虽然总体是健康向上的,但他们大部分都有,且又很注重经济现实。为此,要加强思想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帮助他们树立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开展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坚定信心的教育,以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去面对现实,去追求幸福。要充分利用社区的图书阅览室、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多注入健康的文化产品,尤其是科学理论知识产品,方便广大困难群众借阅,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要在电视、广播等媒体开辟关注困难群体的栏目,多宣传困难群众事迹典型案例,引起他们共鸣,培育和谐社会风尚。要在社区教育中,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展科学理论知识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头脑。

(二)加大资金投入,努力保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

由于各级财政每年投入到文化建设的费用有限,直接影响到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善与服务的跟进,满足不了广大社区困难群体的需求。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改变这种现状。一是应建立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资金投入为主、民营企业和致富居民支持为辅的资金投入体系。二是把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单列专项资金用于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支出,加大社区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中心户、宣传栏、露天戏台、 活动场地、健身器材等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三是免费向社区困难群体开放各类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要减免有线电视及宽带费、看电影等各种费用。四是发动社区企业支持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三)丰富文化活动,努力满足困难群体多元化的文化娱乐需求

要充分运用社区文体场所,广泛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群众性文体活动,使社区文化呈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高潮”的生动局面,从而不断满足困难群体对精神文化的多样化需求。一是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文化活动,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文艺汇演、朗诵演讲、知识竞赛、书画展览、健身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引导人们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二是积极开展道德、法律、文体、卫生、科教、治安“六进社区”活动。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传播先进文化,普及法律知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推动社区群众体育活动,为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三是举办“和睦邻里”等系列活动。通过开展邻里厨艺展、趣味赛及好邻居评比等活动,拓宽困难群体的社会交往面,让他们与邻里熟悉起来、亲近起来,增进与邻里间的密切联系,促进大家和睦相处、守望相助。

(四)开展教育培训,努力提升困难群体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要充分利用社区大学等各类教育资源的特有作用,建设完善社区教育的服务中心、教学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等,为困难群体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平台和机会。要重点抓好各类短期教育培训,积极开展以科学文化、职业技能、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环境保护、健康保健、人口教育、社会生活、休闲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最大限度满足困难群体的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社会文化培训、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需求。要努力拓展和丰富教育培训内容。要根据形势发展和社区困难群体自身的发展需求,不断更新培训课程和教材,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升困难群体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五)强化机制保障,努力确保各项具体措施的有效推进

要建立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工作联动机制,整合力量,齐抓共管,形成推进满足城市困难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合力。要制定资金投入比例浮动机制,资金的投入要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随着困难群众的增多而增长,切实提供经费保障。要加强宣传推动,尤其是要加强宣传困难群体中的道德模范等典型案例,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弱势群体,积极伸出援助之手。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体系,在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组织中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考核目标,并且把困难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满意度”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制订有关《考核细则》,把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与区、街道和居委会的工作、干部的政绩考核挂钩,兑现奖惩,从制度上保障满足困难群体精神文化需求各项措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漳州市统计局.漳州统计年鉴,2011.

[2] 童世骏,等.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3

包装设计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的策划和整体元素之间的整合。“由于社会的发展,包装设计从重视功能性转变为关注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这要求包装设计要给人们带来更多审美的、艺术的、情感的和精神文化的含义。”正如美国设计师金斯―贝尔森所言:“产品成功的关键不在技术方面,产品成功的关键是在设计要与使用者的内心和情感的非常一致,以失败而告终的产品是由于不能将技术与使用者的内心相合”。丹麦设计师凯・博杰金说:“我们所制造的东西应该是有生命的,有心脏在其中跳动,它们应该是符合人们精神文化的有生机的和温暖的。”达到在消费过程中使消费者在精神文化上得到满足。

一、 精神文化对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流芳百世的文化圣人、哲人、文人等。人们崇尚的不是他们生前的具体生活,而是被升华了的精神遗产―这个遗产的核心是“身心的自由度”。物质生活非常富有的精英阶层生活是百姓普遍向往的。可人们一般不易了解他们内心的孤独、恐惧和紧张,需要有更多的精神调节,所以,他们并不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平民因没有充足的生活保障,追求稳定的生活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享受,但是,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物质追求的就逐渐降低,随之开始加大对精神享受的追求。

“幸福感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和谐互构成的,物质生活只有上升到精神层面才会产生幸福感。得到需要会有的满足感,获得成功会有胜利感,体会创造会有成就感,内心淡定会有平稳感,临危不惧会有轻松感,主动审美会有愉悦感……包装设计就是要以人的精神愉悦为本,从而达到商品的销售。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达到让消费者在高高兴兴的状态下购买商品。”最新的《日本包装辞典》对包装设计提出了解释:“为了使企业和商品在社会上有一个好的印象所进行的活动。”我们今天的包装设计必须开发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地体现出企业和包装行业对消费者的感召力,给消费者一个诚信、亲切、愉悦和时尚的“好印象”。

二、继承和发扬传统包装中的精神文化内涵

传统包装的造型和装潢要重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等因素,从而使其包装具有实用的合理性与注重心理体悟的情感性相结合的特征。“中国传统包装特别善于借自然万物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精神文化,他们把自然万物同自己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创作过程中无形中注入了人们的精神文化因素,当发现精神文化因素与包装法则发生冲突时,他们不惜舍去包装法则,从而在设计中显露出一种非常和谐的人情味和朴实自然的亲切感,达到了设计者与使用者精神文化间的交流。”中国传统包装表达人们共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设计者选择最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动植物形象:如象征爱情的鱼和莲,象征长寿的桃子,象征多子的石榴,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吉祥的龙凤等等。把人视为主体,以物相补助,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从而使包装在注重实用功能时也注重对人的精神文化热切关注。如,坛装的绍兴老酒,坛盖就是一个小碗,可以当酒杯使用,一些传统商品包装容器,如坛、罐、篓、筐等,用完之后这些包装物还可以当装饰物或做生活容器继续使用。传统包装的精神性和情感性体现出对消费者浓厚的人情味,这也正是它能打动人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包装更多指向“朴素”、“平淡”,如:一些地方土产品的包装,酱菜用柳编的或竹编的小篓一装,外面糊有油纸防止渗漏,贴上红纸并标明商品名称、产地、字号、不失为一种经济合理的包装。尤其是我国南方的竹编、那蓝、筐、篓、笼、箱、罐、盒用做包装物更具有特色,即经济又实惠,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的传统包装在过去虽不算发达,但其包装样式都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并融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情感,即经济又实惠,深受人们的喜爱。

人们常说:“包装源于生活。”包装同艺术、哲学、宗教等一样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个优秀的包装设计必须有“根”。这个“根”就是本民族文化的“根”,要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对包装的影响。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一个命脉将其进行贯穿,这就是文化的脉络,如果将脉络断开,这种文化就不会传承下去,那么这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文化,这个民族还有生存、发展的前题了吗?包装设计做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必须顺应本民族文化,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我们来看,当今许多商品包装都是以牺牲传统文化作为代价的,这种做法,那只是一时的焰火五彩斑斓,辉煌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包装设计应是一个顺应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发扬传统文化基础上学习外来先进的包装技术,取其精华,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达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目的。

三、 全球经济一体化需要转变文化观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我们人类社会是由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民族和不同历史环境所构成的整体。因此,各民族所遵循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各不相同,所形成的文化也就各有特色。“从价值观的角度来探讨文化差异,主要是指以价值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往往表现出文化上的冲突。”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的制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语言、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审美观,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包装设计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必然会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征,并将这种文化观念和民族性格表现在包装设计的创造活动中。如德国人在包装中体现出的科学性、逻辑性、严谨而理性的风格;意大利的优雅和浪漫情调;日本人则体现出的灵巧、新颖和细腻的特点,这些都是民族特性和文化观念的直观表露。中国的包装设计则追求平稳、圆满、喜庆、完整,也是我国人民长期形成的民族心理特征的直观反映。

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在与时代的发展对立统一中,同时也在自身的对立统一中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以固定不变的眼光看待民族文化必然会使对民族文化的表述陷于表面而失去生动性。一个民族在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时代特征。我们应该认清包装设计文化在民族性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之间的关系,应为包装设计文化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与民族文化的各个时代的发展是叠合的统一的发展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不断的积淀和发展的结果。

“21世纪将是一个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一种文化不会吃掉另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不会取代另一种生活方式,而是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各种文化将在全球意识的关照下得到发展。不同文化传统将在确认自身文化内在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其他文化的养分,推动自身文化实现新的飞跃。”本世纪也将是包装设计更加发展的时代。包装设计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将完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到城市包装,小到一颗衣服纽扣的包装,都将始于设计。人们将主要生活在一个设计的环境中,包装设计文化成为现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必须。

【参考文献】

[1]王安霞著.《产品包装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4

一、数据统计与分析

根据课题的设计思路,本次调研在廊坊域内共发出调查问卷150份,实际收回145份,回收比96.67%,其中有效问卷117份,有效比80.69%;无效问卷28份,无效比19.31%。其中,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对本课题有较强研究价值的62份,价值比52.99%,是本调查研究报告的主要的立足点和着眼点,调研分析也是围绕着这62份主要问卷展开;研究价值不大的55份,价值比47.01%不作为具体分析的研究对象,仅供粗略参考。统计图如下:

客观选择题第一至第三题为单项选择题,第四题为多项选择题,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业余生活,情况统计及分析图如下:

按年龄段统计:18岁以下4份;18―30岁份28份;31―40岁15份;41―50岁8份;51―60岁5份;61―70岁1份;71岁以上1份。主要调研对象集中在18-40岁中间。

按文化程度统计:小学 1 份;初中5份;高中(包括中专及技术类学校)21份;本科(包括大专)30份;大学本科以上(包括硕士、博士)5份。

按职业统计:学生9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11份;工、商业工作人员12份;农、林、牧、渔业劳动者3份;其他27份。

按“业余时间做什么”统计:参加各种社交活动17份;看书21份;看光盘、听讲座9份;上图书馆3份;上书店6份;看电视或上网45份;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如:书画、音乐、舞蹈等7份;其他(请列举)7份。

二、结语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5

中图分类号: D422.7;G2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2-0126-03

Analysis of Farmer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GUO Wen-qiang , ZHUANG Tian-hui , ZHANG Zhuang-li

(Sichu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Ya’an 625014, China)

Abstract: Human beings are social, not only material needs, but also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farmers’ material standard of living,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farmers are increasingly strong. It is important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reate new productive way of life,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 besides,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lso stands out over other things. From government, the level of social and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peasants’ levels, what is essential is to meet and enhance farmer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 farmer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困扰我们的最大问题。农民是三农中最核心问题,而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是农民问题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一次专门以文化建设为主题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1]

一、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大意义

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反映的是农民的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农村文明开放程度,是农民精神状态的展示,也是农民综合素质的体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满足和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为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化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关键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我国农村要实现小康目标,既包括物质生活条件的实现,又包涵精神文化生活的现代化,可谓任重道远。目前,以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和新的生产关系为特色的生产方式的生成,以新的理念和新的行动为特色的生活方式的生成,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与农民紧跟社会前进步伐,不断接受新文化、提升自身精神文化需求有关。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活方式的生成,离不开集现代科技、教育、卫生以及法律制度、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等新文化这个大背景,以及以它为内容的文明成果的支撑。[2]因此,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状况关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否能够完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二)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提高的需要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状况不但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观念和传统“小农”意识的消除,而且关乎封建主义残留思想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移除及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有些基层干部不愿意花费精力去搞文化建设,不注重听取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呼声,导致部分农民出现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理念动摇等。要想使农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自觉摒弃乡村陋习,树立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必须要不断满足和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唯有如此,方可实现精神生活和精神文明的双向现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贫乏不可能孕育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如果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会造成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畸形发展,容易犯方向性的错误[3],只有用新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武装广大农民,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让农民活得有尊严,过得舒心,满足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才能保证使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三)和谐新农村构建的保障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而新型农民是重中之重。他们是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繁荣昌盛、保证农村安定有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并且呈现多样性,只有不断满足和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培养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农民自身的思想、文化、道德、科技、市场、法律水平和综合素养,减少其精神空虚、麻木、堕落,文化自卑感,使得乡风更加文明,村规更加合理化,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新农村的构建。

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特征

不同地区、收入、理念的农民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因为主体的人与客体的对象之间的互动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关乎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农民的全面自由发展。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需求差异性、需求无限性、需求可指导性、需求多元化等特点。

(一)需求差异性

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总是由不同时代具体的社会环境唤起的,随着社会的前进发展和相应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现实性。但是,由于地区不同、收入差别、理念各异、教育程度不一导致了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内容及实现形式的异质性和差异性。经济发达的村落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强烈,年收入、受教育程度较高和思想理念较崇高的农民更加注重提升精神文化需求,这也刺激着另一部分农民向着更高雅的精神文化生活出发。

(二)需求无限性

与物质需求相比,精神文化需求具有无限制性的特性。物质需求由于受到个人的物质状况制约,物质条件对人们的需求又具有一种恒定的有效性,从而不能无穷无尽或者永远使用。精神文化需求的无限制性发展是由“思维的至上性”所决定的。因此,从理论上、思维视觉上讲,任何人的精神文化追求都不会得到限制,人具有想什么、不想什么的思想自由和需求无限制性。同时,精神文化需求又是一个不断变化、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虽然,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在社会阶层中属于基层状况,在通过货币购买力来满足某些需求时会受到牵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广泛宣传和建设,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已经深深感染了新时期的农民,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不满足于目前的现状,正逐渐向城市化水平迈进,而且他们始终拥有一种追求卓越、永无止境的需求。

(三)需求多元性

就同一需求主体而言,在同一时期或不同的历史阶段可以拥有众多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对同一个需求客体而言,不同的主体从中所体会和感受到的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当前农民不仅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思想道德的需求,追求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需求,还有扩充文化知识和交往范围的需求,增加日常消遣娱乐的需求,以及掌握先进农业科技和加强自我发展的需求等等。文化娱乐需求多样化多层次化趋势明显,有从高雅到普及和通俗等不同等级层次,高雅文化不仅仅是少数上流社会人专有,而是日益呈现大众化。对娱乐文化需求有些农民是追求高品位、高格调、科学合理,个别农民当然也会产生一些低品位、低层次、低趣味、不健康、不合理的文化娱乐需求。在思想道德、价值取向、信仰需求、人际交往、科技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现象,不再是单一化的。不同收入、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农民在同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所带来的感受上也是不尽相同的。

(四)需求可诱导性

物质需求是指向实体的、可见的有形的占有物满足为目标,而精神文化需求要倾向于无形的、意识层面的期望与所得,并不以实物的直接占有为目标。当前农民在精神文化需求不存在有无之别,只有程度水平之差。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的农民,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会受到客观条件、交往人士、环境氛围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有的会不断提高自身需求,有的会向着不健康低级的需求出发。同时,有些农民面临着精神文化需求方向和方面的困惑,需要他人对其进行指导。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可以引导和调节的,通过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影响,可以发生变化。

三、满足和提升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路径分析

(一)政府层面

1. 加强对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引导。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不断满足与提升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阵地意识、服务意识,经常性、长期性地与农民进行交流,把握农民的思想动态,引导农民进入高雅、发展型的精神文化生活。完整、准确、及时把关于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方针向广大农民做宣传,让农民切实看到国家对三农的重视程度,对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远大战略,实现城乡文化共同发展繁荣的决心,由此可增强农民满足和提升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信心。

2. 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为主的投融资渠道。各级政府应该提高预算总量,保证重点倾斜。按照政府层级,区分富裕和贫困农村、平原和山区、村级人口密度以及民族区域、边远地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算投资标准。设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重点用于扶持农村各项文化事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无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村优秀节目创作演出等。

3. 加强和完善农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机制。坚持以城市辐射带动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将城市的先进文化资源逐渐引向农村,积极引导城市居民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进行援助,加快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由一名副职领导主抓文化工作,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建立表彰和政绩考核机制,把干部在任期内文化建设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干部考核与提升的重要依据;建立农村吸引人才机制。应制定政策吸引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年轻人参与到文化专管和协管队伍中来[4]。加强在高校宣传和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服务于基层,动员有一定文艺特长的青年学子投身于农村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到基层录取计划中,保证每个乡镇至少录取一名专职文化工作者,负责组织本乡镇开展一系列的精神文化活动。

(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层面

1. 扩大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覆盖范围。建设一批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专门机构。在乡镇一级设立综合文化服务站,在村设文化活动室,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每年实行工作绩效考核;广泛开展适合农村本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各级政府和村委会,既可定期举办才艺展示、体育竞技、对战、农活手艺等成本低、易于操作的比赛活动,又可开展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精神文化活动,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快乐、幸福、充实感,同时还可以增强农民间的交流与感情;积极培养农村的民间艺术传承人。生活在农村中的原生态民间工艺家、杂技人、歌舞者、表演人、摄影者等,除了在生活上资助他们外,还要帮助他们培养传承人,以保护弘扬当地的精神文化特色产品。

2. 增加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大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量。在农村打造“十公里文化圈”,保证农民出门十公里范围内,能享受到文化设施。大力实施“全民读书”工程,可采取流动服务车下乡,以“车载文化”方式实现偏远山区、贫困家庭、老年人等人人都能有书读、读好书、好读书。鼓励市级、县级和高校文艺演出团体到农村参加演出,满足农民娱乐文化需求。积极打造“专家大院”,邀请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为农民传授科技、指导农业生产,满足农民科技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推进电影放映工程,保证农村居民每月集体观看一场电影,陶冶自身情操。通过多层次、多样化、多形式供给文化服务,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有了内生力的驱动,农村文化才有旺盛的生命力[5]。当前农村文化自生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支持和帮助。因此,在当下时兴“文化下乡”活动同时,要积极探索文化扶贫、文化低保新方式,让“送”文化变成“种”文化,如同经济扶贫方式把“输血”变成“造血”。

(三)农民自身层面

1. 培养正确的精神文化消费观。自觉增加精神文化消费时间的总量和提高利用率。每天在农活忙完后,从有限的时间中挤出部分用于精神文化消费,要尽量用在高雅的而不仅是低端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用在提高思想理念、掌握先进科技、纯粹情感交往、适度消遣娱乐中;学会正确分享精神文化消费资源。对于各级政府部门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要充分利用,对“三下乡”带来的一些活动要积极参与,加强与外界人员在农业、科技、艺术、健康、心理等方面的交流;树立正确的精神文化消费支出观念。一个发展型、高雅型、智力型的精神文化消费支出观念是提升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标志,农民不但要注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也要相应增加对自身的投入力度。

2. 提高农民主观思想状态。注重接受社会主义理论的灌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应自觉抵制国外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排斥低级、庸俗的文化垃圾,把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精神文化需求扼杀在摇篮之中,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保证自身精神文化需求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为把本地建设成“和谐、文明、整洁、团结”的新农村贡献力量;提振农民的精神状态。邓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6]可见精神状态对一个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农民要主动多关注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新成绩,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的生活面貌,只有横向与纵向对比,认识到优势与不足,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更加鞭策自己奋马前进,实现美好新生活和自身的尊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 七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1-10-18.

[2]占家礼.合肥市农村文化建设调查和思考[D].合肥:安徽大学,2007.

[3]黄向阳,王菊华.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状况调查——以湖南省石 门县雁池乡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1):115.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6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开放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等,复杂社会关系的形成正是建立在社会交往基础上。在交往中,人不仅获得了物质利益上的帮助与支持,还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实现了情感的满足与精神的追求。现代科技的发展深刻影响了社会交往的方式。手机与网络的普及使人们在交往时更多地倾向于打电话、发短信或通过各种网络工具联系。在日常生活中,表示主要通过“登门拜访”“饭馆聚餐”等“面对面”的传统方式进行交往的占30.05%,通过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的占50.51%,基于“MSN”“邮件”“微博”等网络工具的占19.44%,而对理想中的交往方式调查后发现,希望“面对面”交往的占49.74%,利用手机和网络工具进行交往的分别占39.64%、10.62%。可见,虽然通过现代交往方式同样可以分享信息、交流思想与感情,但其虚拟性难免使交往双方产生距离感,真实性互动的缺乏会影响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社区成员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交流中没有了太多的障碍,风俗习惯也能得到彼此的尊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交往程度会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多而加深,很多时候人际交往仅限于因生活、工作或经济等需求发生的浅层次接触上,只有当社会交往发展到交情层次,即朋友关系时,才能涉及深层情感交流。表示在社区中仅有“1~2”个朋友的被访者占15.98%,“3~5”个朋友的占45.53%,“6~10”个朋友的占24.68%,“10”个以上朋友的占12.66%,还有1.15%的人表示没有朋友。朋友关系是人际关系中质量最高的,是否愿意交更多的朋友可以反映出个人的情感需要与精神追求。“愿意主动交新朋友”的被访者占45.02%,“不主动,但愿意交新朋友”的占39.51%。这表明人们有较强烈的交友愿望,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在情感与精神层面的空虚。当社会交往深入到一定程度,会形成新的社会关系或加深已有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在形成与加深的过程中,使人对各种社会群体产生精神上的归属感,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社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人们形成了多层次交叉的自我身份认同,比如某人既有民族身份认同,也会有社区身份认同。当询问“生活中首要的自我身份认同”时,有67.65%的被访者将民族身份认同排在首位,而仅有20.33%的人首先想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分子。对于“作为该社区的一员,你感到骄傲吗”的提问,仅有14.58%的人作肯定回答,70.07%的人表示没有明显感觉。人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中,但缺乏社区主体意识,更多的是将社区作为一个居住场所,而不是精神家园。

(二)精神文化消费的情况

物质生活的富足已促进人们生活需求层次在不断提高,实现了由过去注重物质消费向物质与精神文化消费并重的转变。精神文化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消费精神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的行为[1]。曹俊文曾对精神文化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做了系统探讨,本文结合这一指标体系,从精神文化消费时间、消费产品、消费场所和消费支出四个方面展现宁夏城市回族社区大众精神文化消费情况。时间是精神文化消费的基本前提。已有研究多以人的闲暇时间代替精神文化消费时间,但“处理家务”“教育孩子”等诸多活动并不属于精神文化消费范畴。本调查以“学习进修”“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参加社会/社区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考察一星期内精神文化消费时间的总和。结果表明,每星期精神文化消费时间在“1~7”个小时的被访者占11.25%,“8~14”个小时的占49.23%,“15~21”个小时的占15.35%,“21”个小时以上的占17.26%,还有6.91%的被访者表示“忙于工作,基本没有精神文化消费时间”。当问及“您是否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用于精神文化消费”时,67.14%的被访者明确表示“需要”。关于被访者主要采用何种消费方式,有45.52%的人选择“休闲娱乐”,其次分别是“健身锻炼”(24.04%)、“参加社会/社区文化活动”(17.65%)、“学习进修”(12.79%)。从精神文化消费产品①的拥有量可以看出人的精神文化消费物质条件的丰富程度。数据显示,多数人拥有多种耐用的消费品,其中电视的拥有率最高,达到了97.06%,其余依次是音响(49.36%)、影碟机(49.23%)、电脑(33.89%)、mp3等便携式影音设备(30.31%)和收音机(9.59%)。这表明电脑、电视及其附属设备已成为人们享受生活、获取知识的主要媒介。另外,对各种影音制品和出版物拥有情况的调查显示,拥有“51~75”册/张的被访者比例最高,占41.68%,其次分别是“26~50”册/张(27.62%)、“76~100”册/张(15.22%)、“100”册/张以上(8.06%)、“1~25”册/张(7.42%)。虽然人们拥有较多的书刊杂志等消费品,但用于学习进修的发展性消费品比重较小。现阶段宁夏城市中以休闲娱乐型场所数量居多,体育锻炼型场所次之。通过对人们最常去的精神文化消费场所的调查显示,49.23%的被访者选择酒吧、KTV、电影院、室等休闲娱乐型场所,其次是体育馆、社区健身室等体育锻炼型场所(28.65%),再次是展览馆、社区文化室等文化活动型场所(14.19%)和图书馆(室)、学习班等学习进修型场所(7.93%)。被访者对精神文化消费场所的选择与其对精神文化消费时间的分配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当问及“您觉得目前急需增加哪类精神文化消费场所”时,42.07%的被访者认为是体育锻炼型场所,其余分别是文化活动型场所(27.24%)、休闲娱乐型场所(20.46%)和学习进修型场所(10.23%)。可见,精神文化消费场所的需求与供给仍有一定差距。精神文化消费支出是指人们购买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①所付出的费用。调查数据表明,2011年个人精神文化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比例基本在50%以下,其中选择“1%~25%”的被访者占66.88%,“26%~50%”的占28.13%。可见,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而且精神消费支出中各种类型消费支出差别较大,72.63%的被访者将这一支出主要用于“休闲娱乐”,其次是“学习进修”(15.85%)。“健身锻炼”和“参加社会/社区文化活动”的部分花费已被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中,所以,现阶段“休闲娱乐”和“学习进修”成为人们精神文化消费支出的两大方面。

(三)价值观念与理想追求

价值观念是一个人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总体评价和看法,它决定了人的言行、习惯、性格,也是影响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心理基础。调查中我们设定“知识和真理”“权力和地位”“”“为他人服务”“物质和金钱”五个人生追求的目标,以被访者对这些目标在他们心中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考察决定他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价值观念。选择“”的被访者比例最高,占28.39%,其余依次是“知识和真理”(25.32%)、“物质和金钱”(18.03%)、“权力和地位”(15.73%)和“为他人服务”(12.53%)。“”作为信教群众的精神支柱,是劝人向善的,它与“知识和真理”和“为他人服务”同样是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提升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层次,然而仍有33.76%的被访者为金钱和权力所支配,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引导。理想是支配人前进的精神动力。调查显示,选择“身体健康”“事业进步”“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繁荣”的被访者分别占23.66%、30.05%、15.73%、16.37%和14.19%。人要获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突破个人的局限,将理想上升到更高层次。从调查数据可见,69.44%的被访者的理想仍未突破较低层次的束缚,无法获得自身的超越和生命的精神。

(四)社会公德与责任

社区是各种社会群体的集合,虽然每个人都以某种方式在某一社会关系下生活,但他们与所属社会群体外的人基本上不是结合在一起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社会公德能否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成为社区成员个人道德修养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我们从被访者角度考察社区成员的整体社会公德素质,认为社区居民能够做到“文明礼貌”的被访者占75.32%、“助人为乐”的占45.01%、“爱护公物”的占79.41%、“保护环境”的占67.14%、“遵纪守法”的占96.16%。总体看来,社区成员个人道德修养和社区整体精神文明程度较高。当询问“您是否愿意帮助社区内的陌生人”时,71.74%的人表示“愿意”。对有需求的陌生人进行帮助不仅体现了施助者的人文关怀,还满足了他们对社会责任感的精神追求。

(五)精神信仰方面

信仰是人们在对某种思想或事物的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坚信不疑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指导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观点和终极追求。调查显示,城市回族社区中有52.69%的人有,3.32%的人信仰马克思主义,7.16%的人有民间信仰(如拜关公),还有36.83%的人表示没有任何信仰,可见已成为城市回族社区大众精神信仰的最主要形式。通过对有的人的深入调查发现,回族被访者全部信仰伊斯兰教,还有东乡族和极少数汉族被访者也信仰伊斯兰教,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占信教被访者总数的85.68%,信仰其他宗教的分别有基督教3.64%、佛教8.25%、道教2.43%。当问及信教原因时,虽然仅有13.59%的人选择“精神寄托”,但因回族是与生俱来的,不可否认在80.58%选择“与生俱来”的被访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信仰伊斯兰教也是“精神寄托”。即使有,也不代表人们能够通过宗教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还要看他是否身体力行尽到宗教的义务。对于参加宗教活动的频繁程度,表示“每天至少一次”的被访者占14.08%,“每星期至少一次”的占52.18%,“每月至少一次”的占23.79%,“每年至少一次”的占8.74%,还有1.21%的人表示未参加过任何宗教活动。除了参与宗教活动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宗教书籍/观看影像资料”来弥补参与宗教活动的不足,以此来丰富精神信仰。表示“经常阅读宗教书籍/观看影像资料”的有37.86%,相比参加宗教活动,被访者自我进行宗教知识学习和信仰巩固的力度还不够。信仰意愿预示着人对精神信仰和宗教文化的需求,对没有信仰的被访者,我们考察了他们的信仰意愿。当问到:“您认为信仰在您的生活中重要吗?”做肯定回答的仅占30.54%;“您将来会寻求某种信仰吗?”多达78.65%的被访者表示“绝不会”,表示“肯定会”的仅占6.76%。对于绝大部分汉族人而言,他们一贯追求的是务实的生活作风,而现实中又缺乏一种可以深入人心的简单可行的信仰作为选择,这是人们信仰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以上对宁夏城市回族社区大众精神文化生活与需求现状的分析,从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现代化”科技手段深刻影响了人的交往方式,人与人的交往更加方便、快捷,但传统交往方式依然在社会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2.多数人缺乏社区归属感,社区主体意识不强。3.人的精神文化消费方式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消费支出比例逐渐提高,但消费结构不合理,重休闲娱乐型消费,轻学习进修型消费,人们在满足基本性消费后,偏爱享受性消费,忽视发展性消费。4.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需求对象与供给手段日益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品味、层次和质量不断提升,但极少数人也有“灰色”“黄色”等低级趣味的消费。5.多数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但理想多局限于个人和家庭层面,没有形成共同的社会理想。6.多数人社会公德素质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7.各种精神信仰普遍存在,但多流于表面,未能深入人心。在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伊斯兰教在回族民众心目中不可或缺。

二、影响宁夏城市回族社区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的因素

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客观现象,它的发展不仅受到需求受众自身条件的制约,还受到他们居住社区文化建设情况及周边社会发展现状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给出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影响因素,询问被访者“您认为以下14个因素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影响如何”,并将影响程度划分为重要、一般和不太重要三个层次。在原始问卷结果基础上,对影响程度的三个层次进行赋值,重要的是3分,一般的是2分,不太重要的是1分,最终计算出每个影响因素得分的均值。如表2所示,得分在2.5以上的依次有经济收入(2.77)和消费观念(2.68),我们称之为非常显著的影响因素,得分在2~2.5的依次有文化素质(2.44)、闲暇时间(2.41),文娱设施(2.39),精神文明导向(2.36)、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2.25),我们称之为比较显著的影响因素。需求受众自身条件是影响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其中经济收入对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这表明,当经济收入有限时,满足物质需求仍是相当部分需求受众首要考虑的问题,这也促使“节俭”消费观念的形成。另一种消费观念的形成也与经济收入密切相关,但与“节俭”消费观念不同,丰厚的经济收入在满足人的基本物质消费需求后,被用于奢侈品的消费,这同样不利于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所以,要促进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同时满足较丰厚的经济收入和正确的消费观念。调查表明,当精神文化消费的费用及场所条件都满足时,“忙于工作、没有闲暇时间”是阻碍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原因。闲暇时间虽不能完全用于精神文化消费,但它是精神文化消费的必要前提之一。文化素质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关系一直为学界关注。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人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力,较高的文化素质有助于消费者扩大消费领域,提升消费层次和质量;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精神文化消费过程,也是人的文化素质提升的过程,通过精神文化消费,消费者可以成为高素质的人。被访者普遍认为,文化素质对精神文化消费产生了较大影响,反过来,精神文化消费又促进了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在这一过程中,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观念起着关键作用。文化建设一直是宁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议题。随着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文化组织体系的健全和文化娱乐设施的普及,在全社会范围内已形成了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但在调查中,被访者认为,文娱设施结构不合理、某些文娱设施严重缺乏仍是当前社区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休闲娱乐型场所与学习进修型场所比例的严重失衡。“供求理论”表明,有需求才会有供给,众多休闲娱乐场所的出现,是享受型发展需求的推动,也是经济利益驱使的结果。但这一理论同样告诉我们,需求也能靠供给来引导,特别是这种供给作为一种国家行为。这又导致另一现象的产生,我们称之为“需求自立”。即当精神文化需求无法从外界得到有效满足时,人们会通过各种手段自我解决。这一过程的关键问题在于缺乏外界正确的消费引导,精神文化需求导向可能会发生偏离。虽然在表2中没有明显表现,但社区文化组织建设也存在上述问题,这也表明大部分精神文化消费行为是缺乏组织的、自发的。精神文明作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动力和智力支持,历来受到宁夏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方面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广泛宣传,对提高人的文化道德素质,引导人们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自觉改造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商人以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为契机,假借精神文化消费的合法方式,做着低级庸俗的勾当。如茶馆里的“黄色交易”、室里的“聚赌”、还有披着民间信仰外衣的“封建迷信”等,诸如此类的文化垃圾和精神糟粕,变相地存在于大众精神文化生活里,多数人对此深恶痛绝,但也有极少数人乐在其中。究其原因,是一些人对精神文明缺乏认知能力,对一些诱惑缺乏抵抗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不法商人为社会生产提供了大量不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不健康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能够侵入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以隐蔽的形式长期存在,其根本在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单一性,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而一些有强烈精神文化需求却找不到适合项目的人,极容易被不法商人引入歧途。

三、有关宁夏城市回族社区大众精神文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宁夏要实现文化强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有效发挥大众精神文化的作用,从政府层面、需求受众和生产供给者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提供优良的精神文化消费条件,树立正确的精神文化消费观念,培育良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供给环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大众精神文化需求。

(一)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主体,在引导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中起主导作用。首先,针对社会分化导致的民众收入差距,政府需深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提高普通民众收入,增强民众精神文化消费能力;同时,加大财政投入,降低消费门槛,以政府公共供给的形式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一高一低”的措施提供更多精神文化消费的机会。第二,在国家文化政策允许范围内,鼓励社会力量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实现文化建设资金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大众精神文化建设格局。第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重视文化产品经济效益,通过建立文化基金,提供税收优惠、产业扶持等文化经济政策,满足商人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为更多优秀的、积极的、高雅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供给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政策支持。第四,将各类精神文化消费场所规划纳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容,适当控制此类场所的数量与规模,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安排。此外,强化各种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监督,对涉及“黄”“赌”“毒”等低级、不健康的产品和服务予以坚决打击,培育良好的精神文化消费环境。

(二)需求受众

对城市需求受众而言,关键在于树立“合理、健康、有节”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念与消费方式。首先,要根据需求受众自身条件,合理安排精神文化消费的时间和结构,促进多种消费方式全面发展,通过多元化消费方式,既提高自身的素养,又获得身心的放松;其次,精神文化消费要区分健康消费与不健康或病态消费,后者如“灰色消费”“黄色消费”等,不仅无益,实则有害[2]。通过抵制这些低级下流的、危害身心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提升自身消费层次和质量。再次,不管是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文化消费,都要秉着“节制”的消费态度,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和真实需求进行消费,避免“盲目消费”和“大款式消费”。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区公共文化活动,节省消费开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7

(一)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

近年来,煤炭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竞争机制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职工自身素质的提升,同时大量的技校生、专科生开始不断地充实煤炭企业,职工中本科生、研究生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可以说煤炭企业职工的整体文化素质已有了较大的提升。例如,临矿集团王楼煤矿就率先于2011年8月成立大学生采煤队。在现有成员26人中,研究生学历的二人,本科学历四人,大专学历的20人,平均年龄25岁,在采煤一线他们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一面旗帜,曾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多项集体荣誉,其先进事迹获得多家媒体报道。煤炭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与外界联系的加强,导致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显著增强,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二)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性与现代化

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日益增强,基于多元的主体、不同的层次产生不同的需求偏好,其精神文化需求已由单纯的兴趣爱好转变为“求知、求乐、求美”的多元化需求。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样性,既有强调个体文化享受,又有要求彰显个体个性文化素养的;既有追求传统大众文化,又有崇尚高雅文化的;既有积极参与,又有爱好广泛展示的人群等等。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实现个人价值、力争成才和成功已成为当代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文化生活的主流[1]。传统的精神生活内容,如文学、艺术、戏剧、电影、电视等越来越受到以电脑和网络为载体的活动方式的冲击,这一点在年轻职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精神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工精神文化方式和内容相对滞后

职工的精神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企业在追逐利润的时候往往对职工文化建设的本质属性缺乏深刻理解,担心组织文化活动影响正常生产,没有把职工精神文化建设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提高员工素质能力有机联系起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工会主席苏玲就曾说过:“追逐利润最大化不应成为企业的唯一目标。把企业建成家园,让工作‘甜蜜蜜’,才是一个企业管理者最大的成功。”在她看来,那些恪守“我出钱、你干活”的旧模式,对员工精神文化需求漠不关心的企业,失去的不仅是员工的忠诚,更是未来发展的原动力。煤炭企业自身的特殊性,诸如地理位置偏僻、相对封闭等则更容易让企业忽视或淡化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认为职工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是硬指标,因而紧迫感和主动性不强,缺乏规划和部署,工作局限于少数人员,没有形成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和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从而造成职工文化建设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文化活动内容枯燥、方式单一、缺乏新意、表面化等问题。职工精神文化方式和内容相对滞后,以致职工认可度不高,更多时候职工视文化活动为摊派任务,缺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职工精神文化需要多样性缺乏对应供给

需求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需求的多样性。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从技校生、专科生到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多元化明显,加之年龄、性别、类型、层次的不同,精神文化需求自然朝着多样性发展。在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性的同时,有的企业则浑然不觉,更多的企业选择了逃避,在实际面临选择时,往往会倾向于更节省成本的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就必然要求能被广泛接受的活动形式,例如年庆、节假等大型活动[2]。因此,职工精神文化多样化的需要很难得到对应的供给。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滞后的职工精神文化建设必将给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新时期,面对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内在渴求的不断增强、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现有的文化活动方式和内容已明显滞后,很难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煤炭企业必须不断创新职工文化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满足职工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职工的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8

图书馆在长期的精神文化建设实践中,要吸取以往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继承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优点。图书馆进行精神文化建设需要继承的优点有: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要始终把用户放在首位,坚持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图书馆理念,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要本着独特性、人文性和服务性原则加以实施,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要注重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等等。图书馆在进行精神文化建设时充分继承这些优点,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图书馆精神文化,推进图书馆工作不断取得进展。

二、图书馆领导大力支持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

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图书馆领导给予大力的支持,这样对图书馆精神文化的发展起到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图书馆领导给予精神文化建设以支持,有利于在图书馆内部营造一个精神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与氛围,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热情。图书馆领导对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图书馆领导要为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有资金保障;第二,图书馆领导要对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及其效果发挥监督作用。第三,图书馆领导要建立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鼓励机制,鼓励创新,对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作出贡献的馆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全体图书馆工作者建设图书馆文化积极性,推动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

三、对馆员开展教育培训

通过对图书馆进行培训与教育才能使得图书馆的精神文化深入图书馆员的内心,他们才能取得对本馆精神文化的认同感。在培训过程中加强对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图书馆的管理理论、馆训、图书馆规章制度以及本馆所取得的成就荣誉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使馆员产生荣誉感与自豪感,从而主动投身于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实践。图书馆对馆员开展培训教育的方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举办有关图书馆精神文化的讲座,通过讲座将精神文化进行阐释,使其变得容易被广大图书馆员所理解,使得图书馆精神文化深入图书馆员内心;在图书馆员内部开展有关图书馆精神文化讨论,也是进行图书馆精神文化培训教育的重要方式。各图书馆员聚集在一起,对图书馆的精神文化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彼此的观点看法,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对图书馆精神文化的内涵理解更加深刻透彻,增强广大图书馆员对图书馆精神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图书馆精神文化,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此外,举办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对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表现突出者进行表彰、参观培训等也是对图书馆员进行精神文化培训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将精神文化融入到对读者服务的各个环节

1.开展人性化服务。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要确立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开展人性化服务,这是图书馆社会价值的体现。图书馆必须注重用户的需求,把用户的信息需求放在首位,全心全意服务用户,尽最大努力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满足用户的信息文化需求。核心是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

2.加强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就是图书馆对用户信息需求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符合其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图书馆进行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日益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同时也使用户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定制自己所需要的服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主要包括定题服务、主动推送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

3.提供一站式服务。一站式服务就是图书馆通过服务集成使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在图书馆一个站点获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每个用户可以在图书馆服务系统中定义自己所需要的服务,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这种服务方式,将不同的图书馆服务系统集成,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水平,使用户多样的信息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有效避免了用户在不同的图书馆服务系统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效率不高的情况出现。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物质财富得到迅速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丰富。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质量上的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抓住发展机遇,应对现实挑战,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10

二、科学精神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根本起点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精髓,是人们在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伴随着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理念,逐渐与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科学精神和科技活动、科学理论密不可分,科学精神由科技发展而产生,又能动地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中国人民认识到科学是推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动力,但是对于科学精神却越来越忽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情社会,事事懂个七八分,不琢磨透彻,官本位思想严重,人们习惯利用关系和背景来谋求利益和出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但精神不断缺失,人们越来越找不到方向,变得浮躁。在科学技术推进物质基础时,需要不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只有提高中国大众的科学水平,使其拥有科学精神,勇于求真,敢于怀疑,坚持批判,保持理性,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和高速发展。科学精神是全民科学素养的基础部分,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普及科学知识,不倡导和引领人民拥有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那这种科学知识的普及只是灌输式的,不能让人们自主探索,在面对新兴事物时茫然不知所措,这是一种对科学知识停留在表面的了解,人们没有自我探索、自我批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仍然带有麻木性。这样人们的精神世界仍然缺少科学精神的支撑,易被外界事物干扰,不能较好地明辨是非,没有独立完善的自我思辨能力。科学精神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根本起点,能摒除迷信和愚昧,提高社会的创新精神和理性程度,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

三、科学精神是推进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需要外界条件的满足和外界力量的推动,最为重要的是自身内在的精神和毅力。人的思想和精神出现了问题,当然应当从思想和精神领域来进行治疗。现在有一部分中国人在精神上越来越迷茫:理想空泛、价值迷途、道德缺失、思想保守、情感缺失等等。科学精神正是追求真理、崇尚创新、注重实践、弘扬理性的集合,在人的认识、道德、思想和智力方面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人的认识方面,科学精神提醒人们客观地面对事物,并且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对于人的道德,科学精神引领着人们求真至善,保持公正、无私、理性,尊重自然、不作假、不迷信、不自私,追求理想。在思想方面,科学精神将人们从迷信、恐惧、封建等深渊中解救出来,给予人们新思想、新动力。对人的智力而言,科学精神带给人们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的内在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激发人们不断探索,勤于思考,乐于创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自主探索精神。科学精神不断鞭策着人们,乐于探索和冒险,勇于实践,积极创新,不断思考,能冲破封建、教条的禁锢,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科学精神给予人们理性的视角能辩证地看待事物和事件,这正是中国这种人情大国所欠缺的。因此积极弘扬科学精神,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发展的要求,是国家进步的要求,是社会前进的要求。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11

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京津冀区域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603120414);“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602120405);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京津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区域差异及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6011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1日

京津冀区域人口老龄化压力和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物质需求和生活照料得到满足后,老年人更需要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老年人源于衰老和社会环境条件变化而产生的主观心态失衡以及为维持和恢复心态平衡而引发的一种渴求。本文重点探讨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现状,分析京津冀地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京津冀养老事业及文化服务业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及相关政策

联合国大会1991年通过的《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强调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利、保证老年人享用社会文化、教育、精神和文娱资源等基本原则,同时强调老年人应享有家庭和社区的照顾和保护。2002年,《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再次强调了要考虑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让老年人过上有尊严生活的权利。国外一些专家还采用引导性政策鼓励子女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赡养。如新加坡专门制定了《赡养父母法》,对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鼓励子女与父母合住,以便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赡养。韩国、日本等国也出台了相应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慰藉政策。在鼓励家庭成员提供精神文化赡养的基础上,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可以通过这一体系获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二、国内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及政策现状

国内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包括求知需求、教育需求、交往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老年人希望跟上社会日新月异变迁的步伐,据某网站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现在最关心的事包括自身健康、国家大事等。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应促其达到自我实现,使其与所处的时代相适应。老年人同样需要友情,交往一些志向道合的朋友交流所见所闻、所学所得。同时,老年人也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目前,京津冀三地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具体政策安排上,首先是由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需求条件;其次是养老服务业。京津冀三地中北京、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关注较好。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但具有承接京津地区的地缘优势和政策支持,因此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关注也在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资源的互补性为京津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京津冀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京津冀三地相关扶持政策未实现统一化。除了子女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关注外,从养老服务机构上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构建中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普遍较少。且京津冀三地养老扶持政策也不一致,以河北省为例,2012年河北省制定的《关于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奖补的意见(试行)》中规定:对连续运营1年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实际入住河北籍老年人占用的床位数量,给予每月每张床位不低于50元标准的补贴,对于入住的京津地区的老年人的扶持政策则相对较弱。这种扶持政策的区别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三地养老服务业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协同发展。

(二)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协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而在老年人迁移流动中,必然涉及到养老、医疗等社会服务,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就突显出来。从河北省来看,关于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方面,主要是政府调控和支持。目前,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远不如京津地区,政府用于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设的财税补贴有限,养老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较差,同时,河北省少有机构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培训,导致具有专业知识的医疗、护理、服务人员匮乏,且现有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也普遍较低。而京津两地由于经济条件较好,这些问题相对较少。京津冀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最终阻碍了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的协同发展。

四、京津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协同发展对策

(一)统一京津冀三地老年精神文化服务标准。首先政府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保C京津冀地区的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等方面政策的一致性,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养老市场准入和监管规则,制定统一的养老服务业运营管理标准;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增加养老服务的供给,增加老年人的养老的选择性。京津冀三地异地养老时,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养老服务业的流动性,逐步缩小京津冀三地在社会保险费缴纳和社会保障待遇享受方面的差距,减少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的困难。可设立统一的机构对三地的养老服务业实行一致的管理和监督,为京津冀三地精神文化服务标准制定提供社会保障。京津冀地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协同发展中,应鼓励家庭成员中子女承担养老服务责任,构筑养老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的第一道防线。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京津冀地区也会通过一定的方式使老年人实现家庭养老服务的社会化,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应该首先出台一系列鼓励家庭成员赡养老年人的激励措施,在政策性制度方面鼓励年轻一代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慰藉。

(二)加强京津冀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水平。京津冀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设,除了家庭成员的参与照顾外,还应建设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承担起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管理职能。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负责管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和精神文化需求信息;进行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文化服务;建立起老年人和其他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当老年人提出某种精神文化服务时,便于联系专业服务机构;当老年人与服务供应商之间出现矛盾时进行协调;组织和协调志愿者在本社区的养老社会服务机构服务。每个社区开通老年人服务热线,方便老人通过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获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慰藉等养老服务。由于京津冀三地的经济水平相差较大,应充分考虑三地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财政支持和补贴。同时,应对现存的养老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促进京津冀三地的人才交流、经验共享,培养为老年人服务的养老人才,满足京津冀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精神文化的需求篇12

精神文化需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以构建其思维模式、规范其社会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意识要素、观念形式,和追求、拥有精神文化成果的需求。“精神文化需求是人们维持、满足自我精神世界存在与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主观欲望和实践冲动。”[1]深入了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现状,研究其精神文化需求特点,有助于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塑造健康的人格,获得全面发展。

一、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

针对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状况,作者对大学生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个人理想信仰、人生价值观念、心理健康素质、校园文化生活、人际交往状况、个人文化娱乐等方面。在此基础上, 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归纳。

(一)在价值取向上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大部分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一部分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功利主义倾向明显,还有极少数的学生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扭曲的人生观。从总体看,当代大学生推崇合理的利己主义,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在个人发展需求获得满足的基础上兼顾社会需求,正视金钱的价值,注重感官的享受。

(二)在政治理想方面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整体上是良好的,其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大学生有政治理想信仰的追求,对党和社会主义有较强的信念,积极要求向党组织靠拢,关心民主政治,心系天下,爱国热情高涨,国家、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对社会热点问题较为关注,对国家的前途普遍有信心。但当代大学生在政治理想的追求上表现出明显的现实性,入党动机多元化、功利化倾向呈现出了追求实用与实效的心态。还有极小一部分大学生思想极端,没有信仰,对国家大事缺乏关注和了解,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劲头不高。

(三)在道德判断方面

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整体上是良好的,主流道德舆论和主流道德观念积极、进步、向善。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处于一个较高层次,他们普遍富有爱心,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正确的道德伦理观,行为规范自律。但也有小部分学生评价社会道德状况是时有悲观、消极情绪,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脱节现象,道德行为方面也存在偏差。

(四)在人际交往和心理素质方面

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心理素质健康。大多数大学生善于交往,能很好地处理和同学之间产生的矛盾,能够正确看待大学生自杀现象,并能较好地调节心理问题,抗压能力较强。但大学生心理发育正面临着从不完全成熟快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受经济、就业、求学等问题影响,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存在一定问题,有待于改进。

(五)在自我发展需求方面

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期待实现自我价值。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需求,对学习要求更高,不仅要求自己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希望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还积极寻求实践机会,拓展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

(六)在文化消费方面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巨大,但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文化消费支出较低。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处于较低的水平,精神文化消费主要集中在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看电影电视节目,阅读书籍、报刊、杂志,唱卡拉OK,和朋友聚餐方面,精神文化消费品简单、通俗、易懂。享乐主义商业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审美和鉴赏能力有待提升,高雅文学、高雅音乐、美术、艺术、雕塑等文化难以在当代大学生中广泛流行。

二、采取各种措施,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

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说,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满足人民基本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

(一)政府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创造良性的精神文化环境和氛围

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物化和有效载体,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通过规模化的文化产业的运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能渗透到人的生活实践中去。政府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市场优势,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足额、便捷、周到的公共文化服务,使人能享受现成的精神文化成果。进一步加强文化监管,运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形式广泛宣传符合社会需要的文化产品,宣传社会正义、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风尚,维护和建设良好的文化生态,减少文化垃圾。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方式的创新,创造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产品。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已故的当代著名哲学家任继愈教授曾说:“文化有继承性,不能白手起家,传统文化是抛不掉、打不烂的。”传统文化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民族身份和灵魂,是中华文明数千年发展的根基所在,其中很多宝贵的资源是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丰富营养和文化根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对青年一代进行教化、培养和塑造。

(二)高校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利用精神文化资源进行校园文化服务,用高雅文化熏陶人

环境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塑造了环境,但同时又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约束作用”。[3]因此,在校园建设上,高校要科学规划校园建筑布局,使校园的建筑、设施和环境之间达到有机融合,精心设计宣传栏、阅报栏、标牌、雕塑等人文景点,使校园充满浓郁文化气息,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在校园文化活动上要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精心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发挥其导向、辐射作用,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可以举办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宣传先进典型的光荣事迹,用先进典型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给学生以精神震撼。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开展活动,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场所,是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织形式。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工作,加强对校园社团的指导,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向上的高品位文化。完善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传播学校文化的新阵地。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建立起有特色的校园主页网站、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等一系列汇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站,拓展网络传播学校文化的渠道和空间,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营建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满足其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掌握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个阵地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进一步加强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教育内容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用正确的理论引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的国情和世界形势,增强对国家大政方针的了解。在教育方式方法和途径上,针对大学生心理、思维特点,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政治理论水平和对党、国家、社会主义的认识,促进大学生自觉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和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