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的重要性合集12篇

时间:2023-12-25 10:30:10

渔业的重要性

渔业的重要性篇1

从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的请示》和《辽宁省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看,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连续出台的4个1号文件的决心很大,政策性保险试点总体目标、组织机构、试点地区、实施办法已形成,涉足农业的各方面的行业政策性保险。在学习讨论中,大家认为除试点地区外,应先在农业生产比重大、面宽、人员较多、风险大的海洋渔业进行试点。

(一)我省海洋渔业的自然情况

我省是一个渔业大省,海洋渔业涉足于六个沿海市,20个县(市、区),111个渔业乡(镇),373个渔业村,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海岸线长2920公里。全省拥有大小各类渔港(包括自然港湾)360余座,各类渔业船舶3.6万余艘,总功率达120万余千瓦。其中捕捞渔船2.2万余艘,功率100多万千瓦,从事渔业捕捞渔民30多万人,从事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的渔业人员有10多万人。

(二)海洋渔业是高风险行业,需要强有的保障体系支持

海洋渔业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危性产业之一。根据统计,世界渔船船员的失踪、死亡率为80/10万人/年,根据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综合我国1993-2005年共12年的渔船船员死亡人数的数据分析,我国渔船船员死亡率约为140/10万人/年,与公众熟悉和公认的高危行业煤炭工业作业工人的死亡率107/10万人/年相比,尚要高出33/10万人/年;与另一高危行业建筑作业工人的死亡率4/10万人/年相比,更是高出35倍。我省地处北方,冬季生产时间长,气候异常、风浪大、寒冷气温低,渔民落水救助不及时就会死亡,所以,每年的事故多,死亡、失踪渔民年均160人左右、沉没渔船85艘,养殖业遭受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年均5000―1亿元。每年渔业海损事故频发、损失惨重、渔民由于市场化经营政策,大多分散作业、海域不定、时间与作业方式各不相同,管理十分困难,渔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渔民是“多年致富、一灾返贫”,有的家破人亡,特别是今年3月初的风暴潮给我省广大渔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海洋渔业经济损失达10多亿元。

这些重大事故经济损失迫切需要政府制定法律来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建立完善的渔业防灾减灾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渔民增收,有利于农业可持续稳定地增长,因此农业政策性保险迫在眉睫,渔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因先行。

二、渔业保险应列入政策性保险试点,渔民享受国家财政补贴

因为各种原因,海洋渔业安全事故和渔业高风险没有引起各级领导和核心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对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和财政补贴未将渔业列入第一批,这让本来就困难的广大渔民失去了安全保障机会,我国沿海省、市十分重视渔业经济发展,非常关心渔业安全与渔民保险问题,几年前南方各省、市就组织实施渔业行业互助保险政策,并由省、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渔业管理条例》明文规定渔民保险:“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必要资金,建立渔船海上救助专项资金,用于渔业船舶海上救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扶持当地渔业生产者建立非商业性渔业互助保障组织,鼓励渔业生产者对船舶、船员或者养殖水产品进行非商业性互保;渔业船舶所有者或经营者应当为海上从业人员办理人身保险”。确保渔民生命财产保险政策得以落实,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渔业保险,并强制渔民保险,成立渔业互保协会,让辖区渔民必须参加渔业互保,使渔业保险统一管理,规范化运作,《渔业管理条例》强调只有参加渔业互助保险的渔民才可享受政策性保险财政补贴费。我省这次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应将渔业互助保险工作纳入政策性保险试点计划,在省海洋与渔业厅领导的支持下,辽宁渔港监督局对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进行了长时间的调研并实施渔业互助保险工作达13年,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省渔港监督局对渔业保险进行了可行性实践,对我省渔业安全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解决了渔业安全事故困扰各级政府的难题,补偿参保渔民海损事故中的经济损失,所以农业政策性保险补贴应增加渔业试点,渔业风险大,事故率高,渔民所拥有渔船是他们所有的家庭财产,渔民应该享受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性保险财政补贴。

三、渔业互保实施多年,盼政府给政策支持、财政补贴

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作出了“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决议,这为全国海洋渔业互助保险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2004年起,省海洋与渔业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议》精神,着手开展农业保险试点调研工作,与各市海洋与渔业局一起进行实践和探索,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起草了《关于探索建立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的研究报告》。《报告》对建立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可行性进行了探研,对建立和试行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发展模式、法规政策和实施方案进行了规划,对建立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的措施提出了建议,为我省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工作的开展作准备。

(一)我省渔业互保机构设置

我省渔业互保机构也不同于兄弟省市,1995年在省渔港监督局设立渔业互保办事处,沿海六市设立渔业互保代办处,各市县区设立渔业互保营业部,全省共有36个渔业互保机构,业务上统属于中国渔业互助保险协会管理。省互保办事处工作人员有7名同志,分担互保业务工作的有5名,有2名同志专管互保财务,各市设互保代办处主任、副主任和互保业务专干各1名,各县、市、区设互保营业部主任和互保专干,各渔港督站设互保业务员1―2名。各级互保组织、机构健全,制定了完整的渔业互保操作规程,展业与理赔业务开展的比较顺利,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渔民的认同和支持。

(二)我省渔业互保实际工作请况

1995年我省开展渔业互保工作步履艰难,因没有将渔业保险纳入法律保障,政策性支持,渔民对自身所从事的渔业生产发生的渔业安全事故不足以引起重视,认为从事渔业生产,风险高,事故多是正常的现象。省渔业互保工作始于1995年,当年做几百万元保费,参保渔民几百人,渔船100多艘,发展到现在每年收取保费2500多万元,承保渔船2000多艘,吸收入保渔民40000多名,开展险种主要有:雇主责任险、雇主意外伤残险、意外医疗险、渔船全损和综合险等。互保业务网点遍布全省沿海市县区各重要渔业港口,实施24小时为渔民群众提供渔业互助保险服务。

1995年―1999年是我省互保工作起步摸索时期,从2000年始渔业互助保险工作才进入发展阶段,但来自渔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压力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阻力较大。小型的、木质的、陈旧的渔船事故率高,而且无人问及保险,这部分渔民占我省渔船总数的75%,发生沉没渔船与死亡渔民比例高;商业保险公司抛弃事故率高、赔偿损失大的业务,抢占大马力的、钢质的、新造渔船保险市场。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是直属于农业部领导的全国范围内渔船船东自愿组成,实施渔业互助保险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全国各省都组建了渔业互助保险协会,专门从事渔业及与渔业相关的保险业务,协会为渔业安全事故中受损渔民提供互助保险赔偿,提高会员的防灾、抗灾能力,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渔业生产健康发展。

(三)省海洋与渔业厅是政策性渔业互保试点的组织和实施者

我省渔业互保工作成绩足以证明,渔业互助保险利国利民。辽宁渔船船东互保成立13年来,组织了40多万渔民,2万多艘渔船参加渔业互保,互保展业总额达1.5亿多元,为渔民提供100多亿元的风险保障,共赔付会员8500多万元的风险保障金,及时帮助受损渔民恢复生产,组织渔民进行安全驾驶、海上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提高会员的防灾抗灾能力,促进全省渔业生产健康发展,现在中央1号文件明示农业政策性保险,国家给予农民保险以财政补贴,广大渔民多年盼望省政府给渔民政策性渔业保险支持,并以财政补贴,希望以渔业保险有专门机构来做。渔业生是一个特殊行业,由渔业管理部门专职做有利于渔业安全管理。渔业互助保险是有效地改变当前广大个体渔民在自然灾害面前势单力薄状况的一个有力举措,减轻了各级政府的负担,做到了“为广大渔民解难,为地方政府分忧”。“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要坚持从我省实情出发,近期应立足于开展以补偿自然灾害损失、提高渔民灾后恢复生产能力为主的“渔业互助”保险试点,保险模式选择应因地制宜。在试点基础上,选择适合辽宁省的“渔业互助”保险经营模式,进行区域性或全省性推广,逐步构建完善的“渔业互助”保险体系。

(1)成立由省厅以上分管领导挂帅的专职协调小组

建立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制度,实现对“渔业互助”保险风险长期有效防范,靠单一部门难以有所作为的防灾减灾目标。因此,建议成立“渔业互助”保险工作协调小组,由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和财政金融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政府各相关单位等参加。

(2)省厅及渔港监督局进行渔业互保事务性工作

“渔业互助”保险是专业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具体业务的地域性较强,充分发挥专业职能部门作用,让有经验的渔业互保协会组织协助政府来完成事务性工作,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强实施“渔业互助”保险措施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省海洋与渔业厅及所属渔港监督机构是政策性渔业互保试点的组织和实施者,由渔业主管机关组织实施渔业互助保险。在开展试点时,可以请有能力、有经验、有意愿参与我省“渔业互助”保险工作的保险中介机构为我省渔业互助保险工作服务,渔业保险事务性工作仍由辽宁渔监局及渔船船东互保办事处负责。

渔业的重要性篇2

一、引言不确定性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以不同方式影响着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行为。统计决策理论将不确定性定义为决策制定过程所处的环境背景,如果个体决策者不能完全知道其自身行动的后果,决策制定过程就会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富兰克·H·奈特(FrankHynemanKnight,1921)将不可概率化的不确定性与可概率化的风险进行了严格划分,并认为二者有着本质区别:不可概率化的不确定性即真正的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人面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外生和内生因素,无法准确地加以观察、分析和预见,而风险是概率估计的可靠性121。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hnMaynardKeyne,,1936)则将经济系统看作是一个拥有未来不确定性的过程,否定了不可概率的不确定性与可概率的风险之分,其不确定性总是不可概率化的’3,。对不确定性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目前已成为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新兴理论,以及现代金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理论、劳动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在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影响深远。无论是奈特的“不确定性一风险二分法”还是凯恩斯完全不可概率化的不确定性,乃至之后诸多经济学家(哈耶克,1945;威廉姆森,1975;等)川对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都表明了不确定性问题在经济活动中的普遍性和影响的广泛性。作为环境和资源高度依赖型产业,渔业生产,无论是海洋捕捞业还是养殖业,都受到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鉴于此,对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梳理和分类,分析其作用效果,提出防范不确定性损失的措施,对渔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二、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及其分类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是指渔业生产者难以预见和掌控的,使渔业生产偏离原有成本收益预期,进而影响生产者生产决策的诸多因素的总称。根据我国渔业发展环境和渔业产业特性,可以将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分为自然环境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和政策环境不确定性。

(一)自然环境不确定性

渔业是以一定的养殖水域和养殖设施为基础进行的水产养殖活动和以公共水域内的生物资源为对象进行的捕捞活动的总和,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极大。自然环境不确定性是由于所依赖的环境要素发生突变,致使渔业生产产生重大损失,而生产者无法对其进行事前预测和规避的现象,灾害性天气、养殖病害以及渔业生产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是自然环境不确定性的主要成因和表现形式。

灾害性天气是渔业生产面临的巨大难题。诸如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等,其危害不仅表现为渔业产量上的严重损失,还表现为对渔业生产资料的严重破坏。2009年,风暴潮(含近岸浪)造成我国海水养殖受灾面积达99.85千公顷,3047艘船只损毁;海浪灾害造成海水养殖受灾面积16.48千公顷,337艘船只损毁;海冰、海啸等也使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2009年8月9日登陆我国的“莫拉克”台风,仅福建省就有7460公顷海洋水产养殖受损,其中池塘养殖受损4600公顷,网箱损坏62654个;船只损毁 1152艘[sjo养殖病害构成渔业安全生产的挑战。养殖病害的致病因子很多,其发生和流行与养殖对象的生活环境、病原体孽生以及生物体自身的抵抗力密切相关,由于其潜伏性、病理研究的滞后性,难以攻克的疾病频发,而生产者盲目追求高密度、高产量的粗放式养殖方式更加剧了病害的产生和传播,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水域污染和生态破坏危及渔业安全生产。良好的水域环境是健康养殖以及可捕捞鱼群聚居和繁衍的基本前提,而由于石油泄漏、“三废”不合理排放、外来物种人侵等渔业污染事故频发,损坏了渔业水体使用功能,影响到渔业水域内的水生生物繁殖和生长,造成该生物死亡、数量骤减,或者在该生物体内积累大量有毒物质,质量不断下降,严重危害着渔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赤潮灾害在我国沿海地区频繁出现,2009年,我国共发生赤潮68次,累计面积14102平方千米,对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损失。以福建省为例,莆田市南日岛周边海域赤潮造成海洋水产养殖损失0.6亿元,平潭县龙王头海水浴场及流水码头海域赤潮造成海洋水产养殖损失0.05亿元[5]。

(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

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水产品贸易、流通和消费领域的需求的不确定性,包括水产品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和国内消费市场上的出现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等。

水产品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发达国家以保护其国民健康为借口,对水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制定较高的限制标准,以此减少或禁止某种水产品进人本国布场的手段。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水产品养殖、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技术水平有限,很难达到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强制而苛刻的技术标准,水产品出口形势日益严峻I6]川。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这其中固然有我国部分水产品质量不过关、药物或其它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主观因素,但也难以排除某些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水产品行业而刻意刁难的事实。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营养水平的追求也不断提高,而目前渔业生产标准化程度远远满足不了这种需求。过分追求高密度、高产量,滥用违禁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2006年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大菱坪产品中检验出药物严重超标的消息披露后,引起全国消费者的恐慌,各省市销售点大菱坪纷纷下架,无任何质量问题的产品也受到牵连,价格一跌再跌,养殖户损失严重。

(三)政策环境不确定性

国家或地区渔业相关政策处于不断的变动和逐步完善之中,带来了渔业生产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渔业生产者而言,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短期内对国家或地方渔业相关政策的适应性难题。一般来说,连续性的渔业政策由于沿袭了故有政策的思路和方针,渔业生产者能够在短期内调整其生产经营活动以适应新政策的变化,因此其不确定性影响较小;而非连续性的渔业政策则可能改变生产者的成本收益预期,使渔业生产者难以适从,造成其生产和经营决策成本增加。

建国以来,我国渔业政策方针几经变迁。从建国初期的以促进海洋捕捞业发展作为渔业政策的重点,到向“以养为主,积极发展捕捞”方针的过渡,我国渔业生产实现了“以捕为主”到“以养为主”的转变。伴随着2000年修订后的新《渔业法》的出台,规范养殖业健康发展,实行捕捞限额制度,促进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期我国渔业政策的主线〔8]。在这条主线之下,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和实施了涉及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保护、渔业安全生产、浅海滩涂养殖管理、沿海水域渔船渔港安全监督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渔业及相关政策、法规,组成了我国渔业生产面临的宏观政策环境。

二、渔业生产中不确定性的影响分析(一)不确定性成本化,渔业生产短期供给波动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生产者为适应这种不确定性而产生了额外的生产成本,无论是不确定性损失,还是增加的额外成本,渔业生产者都将其计人当期的生产成本之中,从而改变原有成本收益预期,进而影响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即通过转变投资规模和方向,改变养殖品种的选择而造成渔业生产短期内产量和养殖结构的波动。

(二)促进渔业生产走向生态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现代渔业生产是在商品化、社会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活动,面对日益严峻的绿色贸易壁垒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等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以及频繁发生的养殖病害和趋于严重的水域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等自然环境不确定性,渔业生产者必须由粗放式经营向生态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经营转变,实施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规范用药,积极发展生态渔业,提高水产品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三)诱发渔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在现有的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渔业基本经营制度下,小规模渔户受到资金、知识和技术水平限制,在灾害性天气、养殖病害和水域环境污染面前往往束手无策,靠天吃饭的现象在一定地域内广泛存在。另一方面,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渔户单一面对市场,缺乏及时和准确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并迅速做出生产决策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基于上述背景,渔业合作社、渔业协会等合作组织以及大型水产品企业集团应运而生,形成了“公司+渔户”、“公司+合作社+渔户”、“公司+基地十渔户”等渔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渔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对于将渔业生产者组织起来共同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实施风险和损失共担,广泛开展技术合作与推广,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产生适应性难题

在渔业相关政策缺乏连续性,渔业生产者无法对其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式的情况下,政策适应性难题随即产生,给渔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以捕捞业为例,出于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渔业生物资源的目的,我国对水域进行了可捕区、限捕区和禁捕区的划分,.并实行严格的休渔政策、渔船双控政策等。短期内,这些政策的实施大为限制了捕捞渔民的捕捞量和捕捞时间,捕捞收人受到影响,部分渔民甚至不得不退出捕捞作业。在无法迅速实现转产转业,寻找到其它收人获取途径的情况下,对政策环境的适应性难题使得渔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受到了较大影响,部分渔民甚至陷人生存困境。但从长远来看,各种调控政策的出台改变了渔业生产决策和生产方式,扭转了渔民渔业发展理念,对于修复和保护渔业生物资源,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渔业生产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一)创新渔业保险制度大力发展渔业保险,实现风险共担,是应对渔业生产不确定性的首要选择。1994年7月,我国成立了由农业部主管的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①,开展渔业非盈利性互助保险业务。但目前其险种仅限于渔船、渔民两大类。渔业设施(包括养殖设施和渔具设施)、养殖水产动植物的保险还是空白‘9,。显然,当前我国渔业保险供给很不充分,难以满足渔业生产发展要求。应积极推进渔业保险制度创新,探索适应渔业产业发展要求、险种丰富、形式多样、参保面广的新型渔业保险制度,更好地应对渔业生产不确定性,实现不确定性风险共担。

(二)完善渔业生产应急管理体制

完善以渔业管理部门为主导,以渔业生产者为主体,其它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广泛参与的渔业生产应急管理体系。首先,做好海域环境监测、养殖病害监管以及市场需求预测等不确定性发生前的监测服务,及时掌握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潜伏的传染性病源,以及水产品出口中可能遭遇的新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实施严格的渔业生产全过程管理,对现有水产养殖技术特别是消毒、防病和饲料添加等环节进行安全性审核,清理并废止使用有害物质的养殖技术方案和方法,从源头上防范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其次,提高渔业生产不确定性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水平,在不确定性发生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拿出解决方案,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三是做好渔业生产不确定性事后处理和恢复重建工作,对不确定性损失产生的原因和损失程度进行评估,对各相关部门应急处置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深人总结,迅速启动渔业基础设施重建,尽快恢复渔业生产。

(三)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渔业政策的制定要建立在大量调研和科学研究基础上,使政策内容符合国内外渔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同时,要做好政策前的宣传和舆论造势,使渔业生产者有充足的时间转变成本收益预期,做好生产内容和生产方式的及时调整,避免政策突变造成的渔业生产供给波动。另外,渔业管理部门在对政策可能产生的结果做出充分估计的基础上,要辅之以互补性的政策措施,如在实施减船政策以及整顿和兼并小型育苗场、养殖场等政策的同时,要对促进渔民实现转产转业做好充分安排,有效降低新政策实施对渔业生产以及渔民生活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四、结语

渔业生产受到自然环境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以及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对渔业生产产生双重作用效果,一方面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和增加不确定性处理成本,从而改变生产者成本收益预期,进而通过生产者生产行为选择的变动带来渔业生产短期供给波动;另一方面,不确定性的存在激发渔业生产者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客观上促进了渔业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在渔业生产活动中,不确定性客观存在,在充分利用不确定性产生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改进激励的同时,需要通过创新渔业保险制度、完善渔业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并努力保持渔业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措施,尽可能降低渔业生产不确定性损失,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l]汪浩瀚.不确定性理论: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石IJ].财经研究, 2002(l2):30一36.

l2]富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奥利弗·E·威廉姆森著,段毅才等译.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国家海洋局.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fEBloL].

[6]孙志敏.中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渔业的重要性篇3

中图分类号: S931.1 文献标识码:A

1 渔业资源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个性

1.1 自律更新性

渔业资源是自律更新资源,即是能自身繁殖、增长、补充或增重的资源,渔业资源有再生产的能力,它通过自身的繁殖、生长、死亡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一定数量和质量水平,只要水域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一般鱼类种群只需3、5a便可恢复如初。如果采取人工扶繁措施,其恢复更快。根据渔业资源的这一特性,在捕捞生产上,就要使捕捞强度和鱼类的再生能力达到平衡,以使渔业资源得到持续稳定地利用。

1.2 渔业资源的移动洄游性

鱼类的移动洄游性,是由鱼类的生物特点和生理要求所决定的。渔业资源虽然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但多数鱼类又各有一定幅度的移动习性。它们沿着一定的洄游路线在不同的季节进行洄游。如产卵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等。鱼类的移动洄游这一规律,就可以有目的地去捕捞和保护资源,以免造成资源衰竭。

1.3 渔业资源的共有财富性

鱼是游的,水是流的,所以海洋渔业是以共有性质的渔业资源为基础的。所谓共有性资源,是指一种资源不是或不能由私人或企业在排它性的情况下所占有或使用时,这种资源就具有共有性,在共同水域,捕捞作业具有高度的国际性,由于这一特性,任何一个渔业企业的活动都影响到所有其它开发同一鱼群者的利益。

1.4 渔业资源的自然变动性

水生动物生活的水文条件和生物条件对鱼群再生产能产生重大的有时是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渔获量的自然变动。另外人为的影响,也促使鱼群发生量的变动。渔业资源的变动性还反映在渔业生产的季节性上,由渔业生产出现的淡季、旺季,对捕捞的技术设备和组织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季节性的波动必然发生捕捞生产、运输、商品周转在1a内起几伏,所以必须采取措施使季节性变动带来的影响缩小到最低限度。

2 渔业资源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2.1 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等

为了保护一些重要的经济鱼、虾或其他水生经济动植物,在其他卵、繁殖、幼体生长、索饵、越冬或洄游的水域用法令规定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一种或几种作业方式,这个规定的水域称为禁渔区。禁止或限制捕捞时间的界限叫禁渔期。禁鱼区和禁鱼期是传统的渔业资源管理方法,这些都能降低捕捞死亡率,从而减少或消除鱼群被过度开发的危险。

2.2 实行渔业许可证制度

所谓渔业许可证制度,是指对渔业中使用的总投入量加以限制,故又称限制性开发管理。实行渔业许可证制度,进行渔船登记,核定渔船、渔具的数量和作业类型,加强监督检查,是控制捕捞能力盲目增加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渔业的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实施渔业许可制度,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自由造船”、“自由买船”、“自由捕捞”等盲目生产的混乱状态,促使渔民更加自觉遵守渔业法规,逐步做到计划生产、限额捕捞,以达到与捕捞对象的资源状况相适应。

2.3 确定合理的捕捞界限,控制捕捞强度

对渔群的合理捕捞是保护和提高水产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捕捞要根据渔业资源的蕴藏量,探求最大的持续可捕量界限,有计划地安排捕捞,要注意保护经济鱼类的幼鱼,规定渔获物中幼鱼的限额,以使鱼类资源不断地得到补充,应根据不同经济鱼类的生长率、肥满度、繁殖率、摄食强度等生物学特点和指标,确定捕捞强度,使之不超过自然增殖率,以便做到既能使捕捞生产稳定增长,又能使渔业资源得以恢复与增殖。

2.4 禁止采用有害的渔具、渔法

采捕鱼、虾及其他水产经济动、植物所用的工具,称为渔具。其采捕的方法称为渔法。因为渔具渔法使用不当,对水产资源危害极大,所以国家对一些以采捕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幼体为主或对资源有严重杀伤力的渔具渔法,用法令加以限制或禁止,在我国渔业法规中已明确规定严格禁止炸鱼、毒鱼、滥用电力捕鱼等严重损害资源的渔具、渔法。近年来,我国有些经济鱼类产量下降,采用不适当的渔具渔法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渔具中最普遍的是采用小网眼鱼网。渔法上则是较单一地采用底拖网作业,从而造成了主要经济鱼类的亲鱼、幼鱼过捕。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改变。

渔业的重要性篇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目前,人们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视野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主要用于解决工业高排放、高能耗引发的环境问题,而忽视了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农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渔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和机械化效率,是农业中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领域之一。渔业生产对能源的消耗、资源的依赖以及环境的影响相对较高,能源与资源的利用效率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因此,降低渔业生产能耗、改善生态环境成为我国渔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发展渔业,实现渔业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

二、渔业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渔业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现状

1.渔业经济问题研究现状研究渔业经济问题是有效管理渔业生产实践的前提,同时也是制定促进渔业产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工作,因此,长期以来渔业经济问题一直都受到众多学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从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结果来看,渔业经济问题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渔业资源经济学和渔业权、渔船管理、渔业补贴、渔民转产转业、国外渔业经济管理成功案例、三渔问题及渔业政策、渔业增长方式转变、海淡水养殖效益评估、体闲渔业、远洋渔业、渔业中介组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品国际贸易、渔业金融等方面,上述内容涉及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关系,基本包括了渔业经济的核心内容。上述关于渔业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概念的辨析、实践问题分析与可能的解决对策、国外渔业经济管理经验介绍、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不仅可以为化解部分渔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见解,同时还能为未来渔业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指引。

2.渔业发展战略研究现状与渔业经济问题研究相比,渔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涉及的面更为宏观,内容更为丰富,兼具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等特点。己有关于渔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可以梳理为以下两个方面。①政府部门制定的渔业发展战略规划。具体可分为常规性和非常规性渔业发展规划。前者根据渔业产业发展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如农业部渔业局每五年制定的渔业发展规划,相关省(市)按照规定,以此为基础,也制定了各自省份的五年发展规划,甚至部分渔业大市也制定了渔业发展规划等。后者在常规性渔业发展规划基础上,根据国家、渔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制定其他战略规划。②渔业问题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探讨。部分高校或科研院所学者根据我国渔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开展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具体可分为:围绕具体问题开展的战略研究工作,如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关键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战略研究等;围绕具体省(市)开展的综合性战略研究,如浙江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政府部门制定的渔业发展规划是渔业行政部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目的是各级政府部门按照规划编制的内容与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规划期内目标任务能够顺利实现,从而起到指导任务期内渔业发展的目的。高校与科研院所根据渔业产业现状问题开展的发展战略研究,不仅能够起到学术研究交流的作用,同时还能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为其制定相应的渔业发展战略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服务。

(二)低碳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渔业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方面己取得较大成绩,但与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平台相比,渔业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存在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1.资源整合优势不明显。从对渔业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机构和平台的梳理情况来看,虽然涉及机构范围较大,但各机构的研究力量却较为薄弱且参差不齐,这种情形不仅不利于对研究力量资源的整合,还会严重影响到渔业经济发展战略学科水平层次的提升。

2.专职研究人员较少。随着近年来我国渔业产业经济地位的不断下降,研究渔业经济发展战略的人员大量流失、不断减少,近年来情况虽有所改变,但人才缺乏和断层现象仍然制约该研究领域发展。

3.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由于受到研究人员偏少、基础条件薄弱等限制,目前大部分渔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离真正能够起指导性作用的发展战略还存在较大差距。

4.缺乏系统性工作。从目前开展的渔业发展战略研究相关工作来看,大部分工作都是应急性研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缺乏系统性积累,对渔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工作非常不利。在上述问题中,渔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缺乏系统性问题的影响最为严重需采取措施给予改善。

三、发展低碳渔业的措施

(一)制定发展低碳渔业的规范

发展低碳渔业是一项比较大的工程,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加强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切实使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深入贯彻到群众的潜意识里,表明其具备一定的法律约束力指标。同时也要求水产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总体规划,渔业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规划与目标进行编制与确认,切实使其形成节能减排的共识。

(二)实施项目合同管理

企业是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渔业的主体,所以必须苦练内功,积极申报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建设项目,建立全新的渔业经济发展模式;二要改造旧的渔业经济经营模式,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能源管理,是新的产业,受到国家财政扶持,水产企事业单位可委托节能服务公司管理本单位的用能,服务公司可提供资金与设备,从节约能源中获取利润。三是与大中型畜禽养殖场为邻的渔业单位,应考虑与畜禽养殖场共同开发利用沼气。

(三)科研先行,推广示范,规范发展

渔业的重要性篇5

据了解,福建省渔业保险工作自2008年取得历史性突破以来,签单保费收入三年三大步,工作业绩在全国位居第四,在全省政策性“五大”农险业绩位居第二。2010年,全省渔工责任险参保人数近11.9万人,参保率91.53%:有9681艘渔船参加了渔船保险,参保率94.97%;签单保费突破6000万元,超额完成了全省年初的预定目标,圆满完成了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下达的任务目标。

2010年福建渔业保险与往年相比呈现“四升一降”的特点。四升指:一是保费财政补贴提高。2010年沿海渔船全损险、一切险、渔工责任险保费补贴达到40%,比2009年提高了10%。二是渔船保险保额提高。渔船保险保额由往年船舶价值的50%至70%提高到60%至80%。三是保险险种增加。增加了内陆渔船上渔工、龙岩市养殖渔工渔工责任险或渔工人身意外伤害险。四是保险试点范围继续扩大。一降是指继续降低保费费率。目前,政策性渔业保险费率已低于同类商业保险费率。

渔民的风险防范和保险意识提高是福建渔业保险取得的最大成效。2010年台风频频造访福建,致使渔业事故多发。漳州市东山县2010年保费收入近600万,理赔金额达到1000多万。保险为当地受灾渔民有效化解了渔业生产风险,减轻了各级政府减灾救灾压力,有力维护了渔区社会的安定稳定。

“大家看到或切身感受到了风险转嫁带来的好处,深刻体会到了保险的重要性,渔民纷纷由‘要我参保’转变为‘我要参保’。以前渔工保额10万,渔民觉得太高,现在一些地区渔民主动要求将投保标准提高到20万、30万……”

近年来,经过不断努力,福建省渔业保险工作可谓亮点纷呈:一是渔业保险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实施政策性渔业保险成为渔业保险工作的主要内容。2006年,漳州市东山县开展政策性渔工责任险试点;2007年,扩大到宁德市福鼎市的渔船和渔工责任险……省委省政府已连续多年将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逐年扩大试点范围。省海洋与渔业厅每年都召开会议、下发文件部署渔业保险工作,厅领导亲自抓,并亲自带队督查渔业保险工作。农业部渔业局还在福州市开展渔船互助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试点。二是渔业保险得到各级财政的扶持。5年来,省、市、县财政对渔业保险的补贴达到3775.64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贴2851.84万元),补贴比例从2009年以前的30%提高到40%。此外,2008-2010年,中央财政补贴福建省60马力以上渔船的保费补贴共406.6万元。三是渔业保险成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抓手。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渔业执法机构把渔业保险当作渔业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将渔业保险列入渔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并结合渔业管理各项工作认真把关、切实推进。四是政策性渔业保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广大渔民群众的拥护。

渔业的重要性篇6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休闲渔业在发展渔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休闲渔业的发展关系到渔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渔业产业水平的提升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国休闲渔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渔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1 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管理问题 休闲渔业虽是国家鼓励扶持的朝阳产业,但也具有其弱质性,需要凭借旅游资源优势和社会各方面合作。由于观念上的原因,导致目前在编制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标准、规范经营和管理行为等方面比较薄弱,产业发展还未走上有序的轨道。

1.2 规模和效益问题 严格意义上讲,上海的休闲渔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由于一些场所投入较少,项目内容单一,设施和功能配套也不完善,至今未能成为普通百姓项目。因此,参与竞争的能力总体讲还不够强。

1.3 文化的融入和从业人员素质问题 休闲渔业还只是简单的“观巨网捕鱼、品有机鱼宴”,缺少让游客体验渔民生活,感受渔家文化方面的内容。同时,从传统渔业转移而来农民,他们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偏低,缺乏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与休闲渔业的发展要求还有差距。

2 休闲渔业发展趋势

我国的休闲渔业正在从仅仅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开发各种休闲渔业项目的单一型,逐步走向整合当地的渔业资源、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发综合性休闲项目的综合型,直至以休闲渔业为核心创造产业联动优势,带动相关生产和服务业,实现渔业产业升级的产业联动型方向发展。

2.1 重视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休闲渔业的发展是渔业产业功能的拓展,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其规划设计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规划和城市产业布局等相结合,还必须与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性适应。休闲渔业的发展要有前瞻性,对人们的休闲消费起到引领作用。

2.2 注重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 休闲渔业的发展必须因地治宜,各地根据自然资源和渔业资源的优势,选择有特色的休闲渔业项目进行深度开发,形成品牌,避免项目形式单一内容雷同、盲目竞争的状态。

2.3 与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 休闲渔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相关行业的结合,尤其是观光旅游业。把休闲渔业与当地的旅游线路结合,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设计旅游线路,借外力发展休闲渔业,这样才能迅速成长。

3 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对策借鉴

3.1 重新定位,做好休闲渔业的长期规划 要形成国家、省、市、区发展规划体系,内容包括开发的范围、内容,开发的时间、方式,开发的投入和产出,管理体系等。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循序渐进,进行选择性、滚动式开发,切实避免近距离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与旅游规划开发相结合,与餐饮等服务业的建设相结合,科学合理布局,形成集聚效用,充分吸引客源。政策的制定要有整体性和长期性,综合考虑实施政策所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为休闲渔业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3.2 广辟融资渠道,实现投资多元化 发展休闲渔业,必须首先解决好资金问题。同美、日相比,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低,需要支持的项目多,因此不可能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来发展休闲渔业,应该在政府的扶持下,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多元化投资格局。(1)财政扶持。建立渔区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的一种投入方式,即对纯渔村、渔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建立鼓励休闲渔业发展的发展基金、专项基金、补助基金等。(2)银行贷款。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和规范渔村的融资环境,协调好渔区的商业保险和互助保险,为休闲渔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3.3 加强对鱼文化的研究 鱼类是一种吉祥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吃鱼找健康,观赏鱼找和谐,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时尚。在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长河中,鱼类在人们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鱼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加强对鱼文化的研究与融合,开发多种文化表现形式,例如开渔节、捕鱼节、钓鱼节、渔人节、渔饰节、螃蟹节、海鲜节……全方位提升渔业文化层次。

参考文献

渔业的重要性篇7

1.1基于权利的海洋渔业管理理念政府集权管理会带来效率损失,并不是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公地悲剧”的唯一办法。随着海洋渔业资源衰退,世界各国从19世纪末开始逐步引入产出控制措施,其理念是基于权利的渔业管理理念,主张依靠市场机制,通过权利的买卖来确定谁有权参与渔业、分配总可捕量(TAC),主要包括总可捕量(TAC)、个别渔获配额(IQ)、个别可转让渔获配额(ITQ)及渔船渔获量限制(VCQ)。实施个别可转让配额(ITQ)制度就被认为是确立个人财产权的第一步且是重要的一步,将有助于利用市场机制克服政府集权的渔业管理模式所遇到的问题。个别可转让配额的理论本质就是在政府管辖权范围内对海洋共有资源所实施的“私有化运动”。TAC制度是指在一定时期、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对特定的鱼类品种和资源设定所允许的捕捞努力量的最大值。ITQ是在TAC的基础之上,为避免渔业生产的过度投资和渔业资的过度捕捞,将渔业资源总可捕量(TAC)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捕捞配额分配给个别渔业生产单位,包括渔民、渔船、渔业公司等,渔业生产单位可在获得的捕捞配额内自由捕捞,并且这些配额可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买卖、交换与转让,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这种制度下,每个渔业生产单位获得了特定的渔获份额,而且只能在自己所获得的捕捞配额范围内进行捕捞,减少了渔民或渔业公司之间的捕捞竞争;这种制度还可以使配额拥有者自行决策捕捞多少与如何捕捞,他们把自己当做资源拥有者,会主动与渔业管理部门合作并同一些渔业违法行为作斗争,渔民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励;另外,由于配额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使配额转向生产效益好的渔民或渔业公司,从而有助于调整渔业生产结构。作为一种产出控制制度,ITQ制度在渔业发达国家也得到广泛应用。ITQ制度在许多国家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引发渔业生产单位的不正当经营,副渔获物的丢弃、谎报渔获量都将降低渔获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从而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养护效果;其次,可能会出现一些投机行为以及高效益的渔业生产单位大量购买捕捞配额,控制市场,形成行业垄断,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进而引发一些社会公平问题;再次,这一制度实施成本高,执行起来较复杂,并且主要适用于捕捞单一种类的鱼类,对多种鱼类的混栖性资源管理有相当难度。

1.2基于社区的海洋渔业管理理念无论是基于政府还是权利的方式来管理公共资源都无法阻止“公地悲剧”的广泛发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政府集中管理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私人管理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理念出现并发展起来。社区是一个社会功能相对完整,能够满足居民生活基本需要的一种介于政府与家庭之间的组织形式。社区居民往往有相似的价值观和生活习俗等,渔民社区组织也是如此。社区渔民作为渔业资源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在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与资源养护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基于社区的渔业管理是指,渔业资源的使用者积极主动参与渔业资源管理,同政府渔业管理部门共同承担渔业资源管理的权利与责任的一种渔业管理理念和制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基于社区的渔业管理理念:首先,该理念主张政府把权力下放到社区和使用者团体,使其能获准参与渔业资源管理,渔民作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资源管理与养护,有效弥补了政府资源管理的局限性,并且渔业资源使用者可参与当地渔业政策的制定,对政策制定过程比较了解,又能增强渔民对政策的认同感,这种赋权化的管理方式能节约渔业管理成本,调动渔民积极性,增强其为改进渔业资源系统这一共同利益而作出努力的责任感;其次,由于渔业资源使用者长期从事渔业生产活动,掌握了当地渔业资源比较全面和详细的信息资料,能给研究者带来启发并产生解决当地渔业资源管理问题切合实际的方法,社区成员共享信息、相互监督,社区的各种条件、技术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也能增强社区渔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基于社区的海洋渔业管理理念及其衍生的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政府官僚机构不愿向当地社区转移资源的控制权,即使进行了权力的转移,社区公共机构也不一定拥有政治权威性、社会合法性、管制资源利用的行政水平和技术能力;其次,地方性社区具有在抵抗外部风险上的脆弱性(如投机性投资,渔业资源退化等)和较小社区所拥有的管理资源的有限性(如科学的研究、监督、服从及强制等);再次,渔民社区组织对产权制度和政府管理制度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组织的过度自治化及对组织内成员的行为产生的“软约束”,会削弱制度实施的综合效果。这些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与研究,激发专家学者们不断进行理念创新与制度创新。

2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渔业管理理念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经过修正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都坚持人类主体地位。虽然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表面看已开始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但这仍是人类为了长期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而作出的选择,这种价值观主导的海洋渔业管理理念必然会存在前文所述的种种局限性。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全面,人类越来越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中心论起源于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主张把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生命系统,承认自然有其“内在价值”,其关注的则是生态系统本身的完整与和谐。它把生态系统当作一个整体,强调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以及由各物种组成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这样,自然资源利用伦理观由“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伦理”转变,带来渔业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渔业管理是基于科学的生态系统知识,强调人类行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渔民知识、渔民权益、生态科学知识等因素进行综合治理。

2.1背景与内涵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随着生态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以及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新审视,在传统的环境管理中逐步引入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大量研究著作问世,该理念开始在国外一些国家得到认可。直到20世纪90年代,关于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新的热点。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发首脑会议,对生态系统给予充分重视,自此,考虑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渔业国际文书陆续颁布,一些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开始采用生态系统方法来管理海洋渔业。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渔业管理,联合国粮农组织(2003)给出的定义是:为了平衡不同的社会目标,渔业生态系统方法通过考虑生态系统内生物的、非生物的以及人类的知识和不确定性,并同时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在生态学范围内所采取的一种综合渔业管理方法。虽然学界关于该理念的定义不同,但大多是在生态系统理念基础上阐释,主张环境背景下的渔业资源管理。笔者认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是基于对海洋渔业生态系统及其结构和功能可靠的科学知识以及对海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和生态过程了解基础之上,为恢复和维持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而采取的对人类的渔业活动的一体化综合管理。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管理的概念为开展渔业管理提供了最佳视野,其目的在于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同时使其能够为人类提供可持续利用的产品和服务。

2.2优势与缺陷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渔业管理理念有诸多优势:多层次的合作;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信息共享;科学和政策之间的弥合,克服单学科的局限性;基于共识的决策。该管理理念不仅重视海洋科学所提供的海洋物理、生物等知识在科学决策过程中作用,也同样重视利益相关者、地方政府等社会因素的作用。该理念力求在掌握海洋渔业生态系统各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保持生态系统的活力与健康发展,并同时获得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但这种管理理念在具体的实践中并不理想,很大原因在于海洋渔业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社会、经济和体制给渔业管理、渔业资源以及水生环境自身带来许多复杂问题,如:存在多个相互冲突的目标;渔民和捕捞船队多个捕捞单元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复杂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的影响;经济体制结构、渔民和政策法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冲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由于生态系统存在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容易降低外界因素对其有益的影响,降低管理效率。

3对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的启示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之一,渔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近海资源过度开发,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为了更好地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加强海洋渔业管理理念研究,创新海洋渔业管理体制迫在眉睫。前文论述的世界海洋渔业管理理念的发展与演变对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理念研究和制度构建有着丰富的启示,具体如下。

3.1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海洋生态伦理价值观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及此起彼伏的环保运动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仅仅从技术层面并不能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转变人类的价值观。海洋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海洋渔业管理方面,我们应该强调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人类行为与海洋系统的相互影响,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海洋生态伦理价值观,加强对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渔业管理的必要性认识,追求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网络新媒体等传播媒介,组织科普宣传,对渔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努力宣传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理论和制度。

3.2加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渔业管理措施研究,先试点探索后推广实施目前,一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已经开始应用生态系统方法来管理海洋渔业,中国仍采用传统的海洋渔业管理措施。在传统渔业管理措施中,海洋伏季休渔以及海洋自然保护区制度在客观上属于生态系统方法的范畴,但是这与生态系统的海洋渔业管理理念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应当积极组织力量,在加强生态系统渔业管理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根据我国近海渔业和远洋渔业现状加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渔业管理措施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试点,及时反馈,汲取经验,然后再根据各地实情组织推广实施。

3.3近海渔业发展社区管理,远洋渔业加强行业协会管理我国现行的海洋渔业管理体制主要由政府来制定政策,具有明显的“控制与命令”式特点。这种管理方式容易导致政府和渔民之间的二元博弈,渔民千方百计规避政府约束,增强捕捞强度,最终导致政府管理成本增加,离最初的目的相去甚远。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借鉴世界海洋渔业管理理念研究和实践经验,由单一政府管理转向政府、渔民、渔业合作组织、科学家等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对近海渔业实施社区管理,充分发挥社区管理的优势,改善渔民和政府的关系,使渔民有权参与政策制定过程,增强渔民的政策认同感;我国渔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还应当加强渔民和渔业研究专家之间的合作,提高渔民的劳动技能。对远洋渔业可大力发展渔业合作组织,分担政府职责,加强远洋渔业的行业协会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政府和渔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降低渔业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通过以上渔业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创设新的管理模式。

3.4积极跟踪国际海洋渔业管理理念研究前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国际海洋渔业管理研究的热点包括社区管理、共同管理、生态系统方法等。我国应加强对这些新的理念和方向的跟踪研究,把握发达国家和专家机构渔业管理研究的新动向,为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理念研究和实践探索注入新的生机。另外,由于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的研究相较于世界而言起步较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国际性会议和重大研究项目,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共同应对海洋渔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5完善相应的渔业法规,保障渔民权益目前关于渔业的相关规定,大部分是从农业的视角加以规定,缺乏特殊性。另外,关于渔业管理的法规意见制定年代久远,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管理需要。由于渔业法律法规的缺失和不健全,渔业管理缺乏依据,渔民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为此,应当适时修订《渔业法》,确立渔民的渔业权,使之更好地保障广大渔民的合法权益,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这其中,要准确界定和区分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捕捞群体和以捕捞为谋生手段的传统渔民的身份,从立法上确立传统生计渔民的渔业基本经营制度,通过立法程序使其持有的捕捞许可证可以继承和流转。

渔业的重要性篇8

一、 我国渔业及渔业保险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我国渔业现状概括

我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广博海岸线,20多平方公里的淡水海域,辽阔的大陆架及滩涂,为畜牧业带来了精饲料,为种植业提供了优质肥料,为化工、医疗业供应着重要原料,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发展条件。高蛋白含量的水产品也为世界提供了多样化食品。渔业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0年以来,我国渔业产量也一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还将持续主导水产养殖生产,预计2020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将达到世界产量的61%。经过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渔业不仅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提高渔农收入和扩大出口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十二五”规划针对渔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完善产业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渔民持续稳定增收。作为渔业支撑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渔业保险势必为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渔业保险发展沿革

自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开始办理涵盖渔业保险在内的农业保险以来,人保在渔业保险行业一直独挡一面,直到1985年平安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外资保险公司代表处的相继成立才打破了人保的垄断局面。总的来说,我国渔业保险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完全垄断到寡头垄断,由混业到分业等几个阶段而逐渐演化、发展,并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深入推进,并先后进行了商业性保险机构、渔业互保协会、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等多种形式的探索。

1. 商业性保险公司。作为我国渔业保险发展进程中的开拓者,商业保险公司最早开办了隶属于农业保险的水产养殖保险。但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渔业保险风险巨大等原因,使得众多商业性保险公司接连宣告停办此类保险。目前,虽然它们的身影犹存,却只占市场份额的极小部分,业务范围狭小,通常仅限于渔船船东雇主责任险和大型渔船保险。

2.渔业互保协会。20世纪90年代,为解决小型渔船投保无门,增强渔船船东的抗灾风险,农业部主导设立了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其宗旨是通过组织会员互助共济,为会员生命财产损失提供经济补偿,并向会员提供安全生产服务,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渔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此后,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宁波市渔业互保协会等机构逐渐发展壮大。自渔业互助保险开展18年来,已累计承保渔民557万人(次),承保渔船35万艘(次),提供风险保障3850亿元,共支付经济补偿金近11.5亿元,并已在24个省市区设立办事机构开展渔业互保工作,业务范围还涉及到香港、澳门。渔业互保协会已经成为我国渔业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体系,为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扶持发展渔业互助保险”。

3. 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2004年3月2日,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专业性的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它是由11家参股企业依法共同认购,股东主要是上海市各区县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此后,保监会先后批设了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和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等不同经营模式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而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费收入在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总收入中约占30%。相信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它们必将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农业保险全面化、多样化、专业化。

二、 现阶段我国渔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补贴优惠政策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渔业的重要性篇9

对于海洋管理工作,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抓好国家海洋局《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措施,提高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水平。具体就不展开了。下面,着重围绕现代渔业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现代渔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渔业对于××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渔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建国以来很长一个时期的支柱产业;现在来看,依然是重要的优势产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不可替代的民生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新的趋势,一是海洋开发全面推进,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船舶工业迅速崛起,其经济规模超越渔业,成为全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二是渔业经济受到作业空间、渔业资源、海洋环境、宏观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进入了产量“零增长”的发展新阶段,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在出现两大趋势的同时,在具体工作思路上,我们也经历了从“渔港景”到“港景渔”的变化。当然,这是我们对海洋资源优势的认识和价值取向的判断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向前的必然趋势。但这绝不是我们忽视和放弃渔业工作和渔业发展的理由,更不能说明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下降和作用的弱化。虽然,我们已经告别了单纯依赖渔业资源的“渔兴则兴、渔衰则衰”的历史,但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渔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渔业在全国的独特优势和影响力。

首先,从文化力上看,渔业是××城市对外形象的金字招牌。××是一块福地,大自然赋予了××独特的地理位置,把××造化成了世界著名的“海上鱼仓”。××5000年的渔业史积淀了深厚的渔业文化,孕育了世界三大群众渔港之一的沈家门渔港,铸就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渔都”和“中国海鲜之都”。渔业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具有不可估量的无形价值,成为推动××发展进步的文化力量。可以说,××就是这个城市,就是“城因渔名、渔因城兴”,渔业和岛城交互辉映、相得益彰。××渔业的历史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中止,××渔业的美誉必须再继续发扬光大。

其次,从民生观上说,渔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支撑。全市现有渔业人口××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仍在20%以上。现有的渔业规模创造了××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了近××万渔民的生产就业问题,目前全市的渔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渔业,仅捕捞收入占渔民总收入的比例就高达××以上。因此说,渔业仍然是渔民最主要的就业门路,是渔民最可靠的生计产业。渔业还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是“菜蓝子”不可或缺的特色品种,对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动物蛋白供应、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渔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没有渔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市的稳定,渔业是稳社会、安天下的基础产业。

第三,从经济学上论,渔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渔业已经从过去一种纯粹的生产方式,逐步演化为一种消费方式、运动方式、休闲方式,甚至文化方式。现在的渔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它已经逐步衍生出了许多新的产业类型,如休闲渔业、游钓渔业、观赏渔业、美食渔业、渔家乐等,这些衍生出的新兴产业成为了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渔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渔业与全市二、三产业的融合性、关联度也更加凸现,对水产加工和出口贸易、海洋休闲旅游、港口发展、城镇建设、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带动和贡献也更加突出。渔业不仅是一个传统产业门类,而且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现代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

第四,从生态论上讲,渔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对于××城市建设,我们提出了××××目标,这都有赖于拥有一个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由于××地处长江入海口的特殊区位,再加上这几年我们自身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市海洋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渔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实施增殖放流,建设海上牧场等手段,科学利用和合理养护渔业资源,不仅有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提高海洋净化功能,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总之,渔业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可以借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扩大市内需求,最大潜力在渔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渔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渔民。今年的市“两会”上,一些代表和委员对进一步重视××渔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代表、委员的呼声,就是群众的心声。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角度、长远的深度重新审视和认识渔业,坚持渔业在××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发展现代渔业的信心不动摇,坚持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不动摇。

二、进一步把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渔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刚才,××同志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渔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想,××渔业发展必须明确一个总的目标,这就是要继续巩固和提升××渔业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坚持发挥优势、错位竞争,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里,我就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几项重点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全面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

“十百千万”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根据新阶段××渔业发展的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渔业工作的总抓手。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就是要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创建十个渔业特色强镇(乡),培育百名渔业发展领头人,打造千艘捕捞示范带头船,建设万亩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市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对于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充分认识实施这项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力量凝聚到工程建设的目标上来,认真组织实施,努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为全面推动“十百千万”工程的组织实施,市里将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成立渔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等工作。市里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办公室挂靠在市海洋与渔业局。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办事机构。二是建立领导专家联系制度,每个渔业强镇(乡)要有一名市、县(区)领导和渔业部门领导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渔业发展领头人有一名市、县(区)的渔业部门和乡镇干部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养殖示范基地有一名市、县(区)渔业部门的科技专家作为直接联系人。三是加强资金、政策重点扶持,市渔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各类资源要素要向“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倾斜,并实行“一乡一策”、“一镇一策”。四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从今年起,市里将建立“十百千万”工程建设目标责任制,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渔业特色强镇(乡)、养殖示范基地、渔业发展领头人、捕捞示范带头船,以及其他作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希望通过多措并举、上下努力,在本届政府任期结束后,渔业“十百千万”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初显成效,为我市现代渔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渔业三大安全建设

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态安全是渔业工作基本的保障,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渔业生产安全事关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海岛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和谐。水产品质量安全是群众关心、领导关注、进口国关切的重大敏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渔业生态安全是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我们打造港口宜居城市、海上花园城市的重要基础。对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有反映、代表委员有建议提案,市里还要专门召开会议强调部署,这里不展开了,就讲一句话,水产品质量安全决不能出问题,哪里出问题追究哪里的责任。今天着重强调渔业生产安全问题。

渔业是高风险产业,是安全事故易发多发领域,是全市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全市上下一直都是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工作成效尤为明显,我市渔业安全主要指标已连续多年控制在省控渔业安全指标内。但是也不可否认,我市的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类渔业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渔业安全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渔业安全生产的警钟要始终长鸣,抓渔业安全生产的弦要始终绷紧,安全生产作为渔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始终长抓不懈。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2008〕113号),各级政府和渔业部门要根据各地渔业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真正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特别要重点围绕“三基”抓好落实。去年,衢山镇接二连三发生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其中有很多的因素,但主要的原因是“三基”工作没有抓到位。一要抓基层,就是要健全基层管理网络。渔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困难和问题也主要在基层。今年要大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基层建设年”活动,全面推广嵊泗黄龙渔业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经验,重点在完善乡镇、村级渔业管理机构和强化管理责任下功夫,做到“人员、经费、设备、责任”四到位,争取通过1—2年的努力,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运转协调、管理高效的基层渔业安全管理组织和运行体系。二要抓基础,就是要提高渔民船员的整体素质。渔业安全生产关键在渔船“老大”。衢山发生事故多,事实证明对“老大”教育管理不到位,不良的社会氛围又助长了“老大”违规作业的风气。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渔船“老大”队伍建设,围绕渔船“老大”抓安全,把对渔船“老大”的教育、培训、管理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真正坚持好针对渔船“老大”的面对面安全教育制度。要严格落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触犯刑法,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要研究制定外来劳力培训、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外来劳力技能素质,规范外来劳力用工管理。三是抓基本,就是要完善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制度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渔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必须继续抓紧抓实抓好。比如,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渔船动态报告制度、渔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渔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渔政船巡航护渔制度、渔船自救互救制度等等,这些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我们要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此外,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涉外渔船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我们要不断完善,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对于渔船签证制度、渔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等,我们要逐步建立并全面实施。要通过建立健全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切实提升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加快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去年的渔港建设工作会议上,我作过强调,在我们××,渔港是最重要的渔业基础设施,要把加快渔港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重点加以推进。近年来,我市渔港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渔业防灾减灾、服务渔业发展、促进渔民增收、繁荣渔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渔港设施薄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与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当前一个阶段是渔港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中央和省政府对渔港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加快渔港建设步伐,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全面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内渔港建设规划任务,初步建立起与现代渔业发展相适应的渔港保障体系。一是要进一步落实渔港建设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各县(区)政府要把渔港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和相关部门,细化任务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实行考核奖惩,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二是要切实抓好渔港建设要素保障。要优先保障建设资金,重点保障建设用地,科学保障技术力量,确保渔港建设进度。同时要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坚决杜绝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生产事故。三是要积极探索渔港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渔港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对一些配套设施项目尝试实行市场化运作,吸纳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建设,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

(四)进一步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

生产经营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渔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渔业现行的生产经营制度是在渔船股份合作基础上的家庭分散经营,是上世纪90年代初对集体渔业经济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重大成果。经过近20年的发展,渔船股份合作制在有效解决效率问题后,逐步出现了公平的矛盾,主要是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问题呈普遍化、严重化趋势,若任其发展下去将反过来影响效率问题,从而丧失渔船股份合作的制度优势。家庭分散经营则愈来愈显现出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渔业发展、渔民增收的瓶颈制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因此,推进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是摆在我

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在思想上切实加以重视,在政策上强化支持力度,在工作上把握正确方向,努力推动建立适应新阶段渔业发展新要求的新型渔业经营体制。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渔船股份合作制。要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出台渔船股份合作规范化意见,强化渔船内部的分配结构、财务支出、民主决策等制度,着力解决效率与公平矛盾,保持并焕发渔船股份合作制的生命力。渔船股份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今年我们一定要有突破,切实予以解决。二是大力支持发展渔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以产品或服务为纽带,以相同作业方式为对象或以社区(村社)为单位,联合渔运船只,组建渔业专业合作社。鼓励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与专业合作社的紧密联结,形成“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专业合作社+渔船”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要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构建一体化经营模式,大力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业和水产加工是渔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托、共荣共衰,但现在分属不同口子管理,要多加强沟通衔接和统筹协调。我个人考虑,也可以在管理体制上作一些探索。三是积极引导培育公司制渔业企业。要根据渔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市场竞争的外部需要,对有条件有愿望的,要引导组建公司制渔业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要加大对公司制渔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之逐步成为我市渔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要加强渔业行业协会建设,支持、鼓励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产业发展、行业自律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五)不断规范渔业基础管理

加强渔业管理是政府及渔业部门的基本职责。规划是宏观的管理和引领,当前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抓紧调整、完善渔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结合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按照“有保有弃、助强削弱”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聚要素、整合资源”要求,重新明确渔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要加强捕捞主体地位,突出海水养殖特色,做大休闲渔业产业,提高海洋渔业综合发展能力。在具体的渔业管理工作中,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要加强“渔船双控”管理。“渔船双控”是渔业的基本政策,自实施以来,我市一直实行市级统筹调控。实践证明是有效果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县以下没有自,缺乏积极性。为了进一步形成合力,提高双控效果,适应“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实际需要,今年起“渔船双控”指标下达到县(区)政府,由县(区)政府直接实施管理,市里负责调剂平衡和监督考核。与此同时,要以换发新版捕捞许可证为契机,探索建立渔船规范管理新制度,如建立渔船即时申报制度,及时掌握渔船变化动态。二是要加强渔业信息化管理。要尽快完成渔业安全监控、渔船防碰撞、渔港实时监控、渔业视频会商、渔业环境预报、海上应急救助系统和渔业信息库的“一库六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渔业规范管理和“平安渔业”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三是要加强执法监督管理。要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渔业安全生产、渔场生产秩序、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强化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保障渔业健康发展。

三、切实加强领导,把渔业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级各部门重视渔业、关心渔业、支持渔业,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渔业发展的重要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确保渔业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促进渔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加大对渔业工作的领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渔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体现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各县(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渔业工作,经常听取渔业工作汇报,定期研究渔业发展问题;分管领导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渔业工作上。重点渔业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抓渔业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渔业工作,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合力兴渔”的良好氛围。要完善政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将有关渔业重点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实行渔业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要建立各级领导定点联系渔业制度,经常深入渔区基层调查研究,破解难题,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发展。

渔业的重要性篇10

对于海洋管理工作,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抓好国家海洋局《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措施,提高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水平。具体就不展开了。下面,着重围绕现代渔业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现代渔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渔业对于××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渔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建国以来很长一个时期的支柱产业;现在来看,依然是重要的优势产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不可替代的民生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新的趋势,一是海洋开发全面推进,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船舶工业迅速崛起,其经济规模超越渔业,成为全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二是渔业经济受到作业空间、渔业资源、海洋环境、宏观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进入了产量“零增长”的发展新阶段,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在出现两大趋势的同时,在具体工作思路上,我们也经历了从“渔港景”到“港景渔”的变化。当然,这是我们对海洋资源优势的认识和价值取向的判断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向前的必然趋势。但这绝不是我们忽视和放弃渔业工作和渔业发展的理由,更不能说明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下降和作用的弱化。虽然,我们已经告别了单纯依赖渔业资源的“渔兴则兴、渔衰则衰”的历史,但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渔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渔业在全国的独特优势和影响力。

首先,从文化力上看,渔业是××城市对外形象的金字招牌。××是一块福地,大自然赋予了××独特的地理位置,把××造化成了世界著名的“海上鱼仓”。××5000年的渔业史积淀了深厚的渔业文化,孕育了世界三大群众渔港之一的沈家门渔港,铸就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渔都”和“中国海鲜之都”。渔业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具有不可估量的无形价值,成为推动××发展进步的文化力量。可以说,××就是这个城市,就是“城因渔名、渔因城兴”,渔业和岛城交互辉映、相得益彰。××渔业的历史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中止,××渔业的美誉必须再继续发扬光大。

其次,从民生观上说,渔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支撑。全市现有渔业人口××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仍在20%以上。现有的渔业规模创造了××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了近××万渔民的生产就业问题,目前全市的渔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渔业,仅捕捞收入占渔民总收入的比例就高达××以上。因此说,渔业仍然是渔民最主要的就业门路,是渔民最可靠的生计产业。渔业还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是“菜蓝子”不可或缺的特色品种,对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动物蛋白供应、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渔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没有渔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市的稳定,渔业是稳社会、安天下的基础产业。

第三,从经济学上论,渔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渔业已经从过去一种纯粹的生产方式,逐步演化为一种消费方式、运动方式、休闲方式,甚至文化方式。现在的渔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它已经逐步衍生出了许多新的产业类型,如休闲渔业、游钓渔业、观赏渔业、美食渔业、渔家乐等,这些衍生出的新兴产业成为了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渔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渔业与全市二、三产业的融合性、关联度也更加凸现,对水产加工和出口贸易、海洋休闲旅游、港口发展、城镇建设、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带动和贡献也更加突出。渔业不仅是一个传统产业门类,而且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现代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

第四,从生态论上讲,渔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对于××城市建设,我们提出了××××目标,这都有赖于拥有一个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由于××地处长江入海口的特殊区位,再加上这几年我们自身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市海洋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渔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实施增殖放流,建设海上牧场等手段,科学利用和合理养护渔业资源,不仅有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提高海洋净化功能,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总之,渔业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可以借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扩大市内需求,最大潜力在渔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渔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渔民。今年的市“两会”上,一些代表和委员对进一步重视××渔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代表、委员的呼声,就是群众的心声。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角度、长远的深度重新审视和认识渔业,坚持渔业在××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发展现代渔业的信心不动摇,坚持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不动摇。

二、进一步把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渔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刚才,××同志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渔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想,××渔业发展必须明确一个总的目标,这就是要继续巩固和提升××渔业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坚持发挥优势、错位竞争,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里,我就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几项重点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全面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

“十百千万”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根据新阶段××渔业发展的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渔业工作的总抓手。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就是要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创建十个渔业特色强镇(乡),培育百名渔业发展领头人,打造千艘捕捞示范带头船,建设万亩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市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对于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充分认识实施这项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力量凝聚到工程建设的目标上来,认真组织实施,努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为全面推动“十百千万”工程的组织实施,市里将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成立渔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等工作。市里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办公室挂靠在市海洋与渔业局。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办事机构。二是建立领导专家联系制度,每个渔业强镇(乡)要有一名市、县(区)领导和渔业部门领导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渔业发展领头人有一名市、县(区)的渔业部门和乡镇干部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养殖示范基地有一名市、县(区)渔业部门的科技专家作为直接联系人。三是加强资金、政策重点扶持,市渔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各类资源要素要向“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倾斜,并实行“一乡一策”、“一镇一策”。四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从今年起,市里将建立“十百千万”工程建设目标责任制,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渔业特色强镇(乡)、养殖示范基地、渔业发展领头人、捕捞示范带头船,以及其他作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希望通过多措并举、上下努力,在本届政府任期结束后,渔业“十百千万”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初显成效,为我市现代渔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渔业三大安全建设

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态安全是渔业工作基本的保障,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渔业生产安全事关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海岛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和谐。水产品质量安全是群众关心、领导关注、进口国关切的重大敏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渔业生态安全是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我们打造港口宜居城市、海上花园城市的重要基础。对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有反映、代表委员有建议提案,市里还要专门召开会议强调部署,这里不展开了,就讲一句话,水产品质量安全决不能出问题,哪里出问题追究哪里的责任。今天着重强调渔业生产安全问题。

渔业是高风险产业,是安全事故易发多发领域,是全市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全市上下一直都是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工作成效尤为明显,我市渔业安全主要指标已连续多年控制在省控渔业安全指标内。但是也不可否认,我市的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类渔业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渔业安全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渔业安全生产的警钟要始终长鸣,抓渔业安全生产的弦要始终绷紧,安全生产作为渔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始终长抓不懈。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2008〕113号),各级政府和渔业部门要根据各地渔业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真正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特别要重点围绕“三基”抓好落实。去年,衢山镇接二连三发生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其中有很多的因素,但主要的原因是“三基”工作没有抓到位。一要抓基层,就是要健全基层管理网络。渔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困难和问题也主要在基层。今年要大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基层建设年”活动,全面推广嵊泗黄龙渔业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经验,重点在完善乡镇、村级渔业管理机构和强化管理责任下功夫,做到“人员、经费、设备、责任”四到位,争取通过1—2年的努力,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运转协调、管理高效的基层渔业安全管理组织和运行体系。二要抓基础,就是要提高渔民船员的整体素质。渔业安全生产关键在渔船“老大”。衢山发生事故多,事实证明对“老大”教育管理不到位,不良的社会氛围又助长了“老大”违规作业的风气。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渔船“老大”队伍建设,围绕渔船“老大”抓安全,把对渔船“老大”的教育、培训、管理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真正坚持好针对渔船“老大”的面对面安全教育制度。要严格落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触犯刑法,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要研究制定外来劳力培训、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外来劳力技能素质,规范外来劳力用工管理。三是抓基本,就是要完善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制度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渔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必须继续抓紧抓实抓好。比如,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渔船动态报告制度、渔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渔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渔政船巡航护渔制度、渔船自救互救制度等等,这些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我们要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此外,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涉外渔船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我们要不断完善,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对于渔船签证制度、渔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等,我们要逐步建立并全面实施。要通过建立健全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切实提升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加快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去年的渔港建设工作会议上,我作过强调,在我们××,渔港是最重要的渔业基础设施,要把加快渔港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重点加以推进。近年来,我市渔港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渔业防灾减灾、服务渔业发展、促进渔民增收、繁荣渔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渔港设施薄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与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当前一个阶段是渔港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中央和省政府对渔港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加快渔港建设步伐,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全面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内渔港建设规划任务,初步建立起与现代渔业发展相适应的渔港保障体系。一是要进一步落实渔港建设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各县(区)政府要把渔港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和相关部门,细化任务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实行考核奖惩,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二是要切实抓好渔港建设要素保障。要优先保障建设资金,重点保障建设用地,科学保障技术力量,确保渔港建设进度。同时要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坚决杜绝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生产事故。三是要积极探索渔港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渔港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对一些配套设施项目尝试实行市场化运作,吸纳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建设,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

(四)进一步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

生产经营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渔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渔业现行的生产经营制度是在渔船股份合作基础上的家庭分散经营,是上世纪90年代初对集体渔业经济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重大成果。经过近20年的发展,渔船股份合作制在有效解决效率问题后,逐步出现了公平的矛盾,主要是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问题呈普遍化、严重化趋势,若任其发展下去将反过来影响效率问题,从而丧失渔船股份合作的制度优势。家庭分散经营则愈来愈显现出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渔业发展、渔民增收的瓶颈制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因此,推进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是摆在我

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在思想上切实加以重视,在政策上强化支持力度,在工作上把握正确方向,努力推动建立适应新阶段渔业发展新要求的新型渔业经营体制。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渔船股份合作制。要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出台渔船股份合作规范化意见,强化渔船内部的分配结构、财务支出、民主决策等制度,着力解决效率与公平矛盾,保持并焕发渔船股份合作制的生命力。渔船股份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今年我们一定要有突破,切实予以解决。二是大力支持发展渔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以产品或服务为纽带,以相同作业方式为对象或以社区(村社)为单位,联合渔运船只,组建渔业专业合作社。鼓励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与专业合作社的紧密联结,形成“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专业合作社+渔船”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要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构建一体化经营模式,大力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业和水产加工是渔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托、共荣共衰,但现在分属不同口子管理,要多加强沟通衔接和统筹协调。我个人考虑,也可以在管理体制上作一些探索。三是积极引导培育公司制渔业企业。要根据渔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市场竞争的外部需要,对有条件有愿望的,要引导组建公司制渔业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要加大对公司制渔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之逐步成为我市渔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要加强渔业行业协会建设,支持、鼓励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产业发展、行业自律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五)不断规范渔业基础管理

加强渔业管理是政府及渔业部门的基本职责。规划是宏观的管理和引领,当前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抓紧调整、完善渔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结合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按照“有保有弃、助强削弱”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聚要素、整合资源”要求,重新明确渔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要加强捕捞主体地位,突出海水养殖特色,做大休闲渔业产业,提高海洋渔业综合发展能力。在具体的渔业管理工作中,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要加强“渔船双控”管理。“渔船双控”是渔业的基本政策,自实施以来,我市一直实行市级统筹调控。实践证明是有效果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县以下没有自,缺乏积极性。为了进一步形成合力,提高双控效果,适应“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实际需要,今年起“渔船双控”指标下达到县(区)政府,由县(区)政府直接实施管理,市里负责调剂平衡和监督考核。与此同时,要以换发新版捕捞许可证为契机,探索建立渔船规范管理新制度,如建立渔船即时申报制度,及时掌握渔船变化动态。二是要加强渔业信息化管理。要尽快完成渔业安全监控、渔船防碰撞、渔港实时监控、渔业视频会商、渔业环境预报、海上应急救助系统和渔业信息库的“一库六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渔业规范管理和“平安渔业”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三是要加强执法监督管理。要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渔业安全生产、渔场生产秩序、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强化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保障渔业健康发展。

三、切实加强领导,把渔业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级各部门重视渔业、关心渔业、支持渔业,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渔业发展的重要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确保渔业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促进渔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加大对渔业工作的领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渔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体现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各县(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渔业工作,经常听取渔业工作汇报,定期研究渔业发展问题;分管领导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渔业工作上。重点渔业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抓渔业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渔业工作,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合力兴渔”的良好氛围。要完善政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将有关渔业重点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实行渔业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要建立各级领导定点联系渔业制度,经常深入渔区基层调查研究,破解难题,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发展。

渔业的重要性篇11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自然条件优越,江河湖泊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拥有海洋和内陆水域面积约340万km2;其中,内陆水域面积约40万km2,江河、湖泊和水库面积分别约占内陆水域面积的39.0%、42.2%和18.8%;海域面积约300万km2,其中,200m水深大陆架渔场面积20多万km2,大小岛屿6536个,海岸线总长1.8万多km[2],淡水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有利于海洋和淡水生物的大量繁殖与生长,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休闲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休闲渔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郊区游钓业兴起以来,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2009年我国休闲渔业总产值215.8亿元,比2008年增长23.7%,分别占渔业第三产业和渔业经济总产值的7.6%和1.9%;观赏鱼出口贸易额506.5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11.0%,占观赏鱼进出口总额的87.6%[3]。休闲渔业产业的发展,可从资源利用、经营模式以及供给角度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从资源利用看,休闲渔业可分为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和水域渔业资源利用两大类型。海洋渔业资源利用是指以海岸岛屿和渔业生物资源为主,以出海捕鱼、海岛垂钓、渔区风俗、海鲜品尝等为主要内容而展开的休闲活动;水域渔业资源利用是指以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和渔业生物资源为主,以田园风光、垂钓、“农家乐”“农家菜”等为主要内容而展开的休闲活动[4]。

从经营模式看,休闲渔业可分为生产型、度假型、垂钓型和科普型4种类型。生产型是指经营者以渔业生产为主,在生产水域中划出一定面积,供游客垂钓以弥补和增加生产收入的一种经营方式;度假型是指经营者投入一定资本,兴建一批等级较高的鱼池、客屋、餐厅以及娱乐等专门设施,供游客“观景、戏水、住水、食鱼”的一种经营方式;垂钓型是指经营者新建专门垂钓渔场(园),供游客垂钓、郊游和餐饮的一种经营方式;科普型是指经营者以渔船博物馆、渔业展览馆等渔业主题为背景,供游客观赏娱乐和丰富知识的一种经营方式。从供给角度和产业结构看,休闲渔业产值虽仅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左右,但休闲渔业的产业链开发、产品及品牌营销、渔文化普及、设施景点建设等扩展到城市和乡村,带动渔船渔机、渔钓具、渔用饲料、渔用机械、城乡建筑、交通运输、文化传媒、餐饮服务等产业发展,解决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出路,特别是休闲渔业由于含有渔业经济的要素,与渔业经济具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产业发展最终将加速渔业经济的发展。休闲渔业基本形成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体系不仅为休闲渔业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而且正快速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5]。同时,休闲渔业是渔业文化含量最大的经济产业,是其它渔业行业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对渔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并成为我国渔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2休闲渔业的主要问题

2.1认识不到位,管理不规范

2.1.1行业自身对休闲渔业缺乏足够的认识

经营方式雷同,差异化不明显,产业特色和产业文化体现不够,地域休闲品牌和渔业特色难以体现,多数地区渔民靠自主发展,习惯于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对发展中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观望、等待,未能大胆尝试和探索,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经营状态。

2.1.2管理部门缺乏对休闲渔业产业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对当地资源、环境、市场和发展潜力缺乏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可行性研究,在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管理理念等方面重视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经营开发竞争无序,约束经营行为比较薄弱,产业支持力度不足;同时,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职责不清,缺乏针对性的宣传、示范和引导机制,国民对休闲渔业产业及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较低。

2.2产业不协调,资源环境遭破坏

2.2.1产业之间缺乏协调和合作机制

休闲渔业与旅游业、交通业和餐饮业等服务业之间缺乏互动,各自为阵,条块分割,难以形成整体的综合优势,造成休闲渔业资源和设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渔业产业的发展;同时,休闲产业布局不合理,由于休闲渔业“投资少、门槛低、效益高”,相邻区域集中大量休闲企业和设施,致使“规划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休闲娱乐项目重复化、单一化、雷同化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经营特色危机,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色的休闲渔业凤毛麟角。

2.2.2资源保护难度增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区域渔业资源禀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产业布局和经营方式等方面应有所不同。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型休闲渔业设施和活动集中在近海和岛屿,而这些区域是鱼类栖息和生长的地方,休闲渔船排放的污染物,海钓人数、渔获物数量、规格和种类的无限制指标,渔钓具以及一定数量生活废弃物的随意丢弃,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并造成渔业资源衰退;水域渔业资源利用型休闲渔业设施和活动集中在池塘和水体,新鲜饵料、鱼药的投放和使用,使得饲料和鱼药残留物存于池塘和水体,加之清塘、消毒不彻底,导致淤积烂泥污染水体,造成鱼类死亡和病害增加,并通过排放水体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外来物种如福寿螺、凤眼莲等,威胁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对经济和环境造成影响。

2.3经营规模小,人员素质差

2.3.1经营规模小、效益差、科技含量低

相对于其它产业,国家对渔业产业发展特别是金融方面的支持相对不足,畅通的融资体系难以形成,休闲渔业的发展资金投资主体单一,主要来源和依赖于经营者的生产积累和自我投入以及民间的融资渠道,规模经营休闲设施数量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经营活动以池塘和常规鱼类为主,经营方式原始,处于简单购鱼、钓鱼、再购鱼、再钓鱼的恶性循环,生产管理松懈,养殖方法不科学,新品种开发少,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得经营效益难以得到较好体现。

2.3.2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从事休闲渔业产业的人员基本上处于四五十岁,其中,男性从业人员以专业渔民(原从事捕捞业和养殖业)为主,女性从业人员则以家庭主妇为主,人员参差不齐,文化程度低,专业培训少,缺乏对休闲旅游行业的了解,缺少休闲服务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仅凭借生活经验和自身习惯,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差,服务不规范,随意性大,难以满足和符合休闲者的消费需求,影响休闲渔业的服务质量和发展。3休闲渔业的对策建议寻求享受和发展是休闲渔业利用者的基本动因所在,因此唯有提高休闲渔业环境、休闲渔业产品和休闲渔业服务的文化含量,才能不断适应休闲渔业市场的需求变化,确保休闲渔业发展始终居于时代进步的前列。

3.1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

休闲渔业产业是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产业发展不仅需要部门和行业的努力,而且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3.1.1提高对休闲渔业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攻势,宣讲发展休闲渔业的重要意义,在“统一规划、各司其责”的原则下,提高相关部门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强化休闲渔业企业的利益主体意识,共同开发休闲渔业资源,实现利益共享。

3.1.2尽快成立国家、省市区、地市和县区四级休闲渔业行业协会

积极探索“渔业相关利益者参与休闲渔业管理”模式,制定产业发展行规行章,加强休闲渔业行业管理,规范休闲渔业市场机制,提升休闲产品结构,促进休闲渔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3.1.3进一步明确休闲渔业管理部门

改变目前权责不清、多方管理、信息不畅的被动局面,尽快制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休闲渔业的法律法规。休闲渔业功能区的确定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渔业资源利用实行定性和定量管理,在海水和淡水区域分别设立禁渔期、休渔期以及渔具、渔获物和规格的限制;同时,加大休闲渔业投入力度,改善渔村、渔港基础设施,为休闲渔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2加强产业间合作,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

在产业间合作方面,休闲渔业产业涉及面广,产业效应大,能带动渔船、渔机、渔钓具、渔用饲料、渔用机械、城乡建筑、交通运输、文化传媒和餐饮服务等产业发展,解决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出路,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休闲渔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产业之间的合作,积极培育休闲渔业相关优势产业和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扩大国际市场的出口份额,协同考虑休闲渔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最大限度地带动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及产业群的形成。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一是加强渔业法制法规宣传,强化全社会的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二是以优化渔业资源利用和保护为目标,严厉打击休闲渔业违法经营活动,遏制违法经营活动的蔓延,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严肃查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素质、能力和水平。

渔业的重要性篇12

0 前言

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海洋渔业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海洋经济才可能持续发展。通过对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其合理发展的建议。

1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1972 年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了“零增长”理论,开始了可持续性内涵的萌芽,自此引发人类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忧虑。在我国,可持续性的概念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思想家孔子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行为,认为对生物的获取要有度[1]。皮尔斯(Pearce)和特纳(Turner)(1990)提出了,所谓可持续性就是:“在维持动态服务和自然质量的约束条件下,它使经济发展净收益的最大化”[2]。直到《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的出版,把可持续性言简意赅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要求的能力能成危害的发展。综上所述,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要求;二是不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2 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阶段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和管理面临诸多问题。第一,海洋渔业资源产权缺乏有效地机制及相关法令;第二,过度捕捞使海洋渔业资源遭到较严重的破坏;第三,近海污染使渔业经济促使严重;第四,海洋灾害对资源危害日趋严重等。

2.1 海洋渔业资源产权缺乏有效地机制及相关法令

从我国现行的关于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的制度来看,产权制度对其具有决定性作用。依据我国法律,海洋资源一般属于国有,国家拥有海洋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归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海洋渔业实施监督管理。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海洋资源公有,导致的结果却是无人所有,海洋渔业资源所有权产权主体缺位,从而使海洋资源的产权不明晰。

2.2 过度捕捞使海洋渔业资源匮乏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渔业技术也突飞猛进的发展,例如,拖网捕捞方法的应用,使得捕鱼量显著提升,直接导致海洋渔业资源总体的过度利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下降趋势显著,主要经济鱼虾类难以形成汛期产量。尽管有关部门提出了汛期封海,禁止打捞。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渔民长时间经济作业的停顿后的首次出海捕捞,呈现出“掠夺性”的捕捞,直接表现为许多种类主要是幼鱼,低质化、小型化、低龄化现象明显。

2.3 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山东省在渔政体制上是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采用条块结合的做法,有利于调动省及市(县)积极性,但这种做法不利于公共资源的管理。针对滥捕的非法行为,虽然山东省政府已采取了严格控制渔船数量和渔船马力增加的“双控”措施,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目前海洋与海洋渔业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可操作性差,监督上权属不清。管理机构重叠,形不成合力,造成海洋资源的极大浪费。

2.4 近海污染使渔业经济损失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导致了一系列威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的重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山东近岸海域污染物浓度明显上升,海洋渔业资源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由于水域污染等原因,山东近海和内陆水域中主要经济水生生物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功能明显退化,海洋渔业资源得不到有效补充,水生生物总量减少。

3 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对策建议

3.1 加强法制建设,抓好管理工作

依法治海,把海洋开发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是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据了解,山东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例如:《山东省实施〈渔业法〉办法》、《山东省渔业资源保护办法》、及《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山东省涉外渔业管理暂行办法》等。建议进一步完善细节的规章制度,避免政策出多部门,意见不统一的现象。将渔业立法逐步由简单的单项规定向综合性的各项规定发展,使得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

3.2 加强渔业执法队伍建设

据调查,山东省渔业执法队伍结构比较复杂,存在正式、合同和聘用多种形式。不论聘任方式如何,一定要保证员工较高的责任心和执法能力。伴随着蓝色经济区的建立,渔业行政执法人员更频繁的与外籍渔船交涉,这就对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熟悉我国的渔业政策还要掌握国际法律法规。因此,为了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要对他们进行法律、专业知识的培训、教育,以适应渔业执法的需求。军事化的培训不能再流于形式,使渔业执法队伍重拾军人硬朗作风。

3.3 针对过度捕捞的建议

由于海洋渔业生产活动中的外部性和海洋渔业资源的公有性质,市场自由竞争只能导致资源的恶化。建议:第一,建立健全渔民合作组织和制度,避免渔民之间的为了提高产量而造成的“博弈”。第二,积极探索个人可转让配额制度。确定渔业资源总可捕量的基础上,为避免捕捞能力的增加、过度捕捞的出现,而将总可捕量分成若干份渔获配额,分给渔业生产者,允许他在渔获量配额范围之内自由捕捞,当其渔获量达到配额后,禁止该生产者在该年度内从事该鱼种的捕捞,配额作为财产,可以和其他财产一样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第三,对渔具、捕捞方式严格监管。避免出现幼鱼,低质化、小型化、低龄化现象。

3.4 加强奖罚制度建设

渔民违规的成本是渔民决策的关键因素。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渔民违规的成本,使渔民违规的期望收益较低。地方政府应该对发现的不法行为要严惩不殆,可以采取没收其不法渔具和非法渔获物,并执行罚款,对于屡教不改或者违法情节严重的可以直接吊销其捕捞许可证。渔民们自然会自觉遵守规定采取正常的捕捞行为决策。

3.5 切实改善近海污染问题

加大力度严管近海养殖区,保证近海水质达到一定的标准。近海水域中主要经济水生生物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水质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水生物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关系到海洋资源的补给情况。建议可以有效的联合当地的环保部门,在海洋污染处罚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可以参考当地环保部门的规章制度,对近海存在的污染问题进行较全面的整治。保证水质达标,推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张天飞.天人合一[J].儒学与生态环境,四川人们出版社,1995:20.

[2]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从概念到行动[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9-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