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特征合集12篇

时间:2024-01-03 16:49:01

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的特征篇1

作为地理环境部分的体育旅游资源,其地域性特征尤为明显。我国幅员辽阔,受地理分布条件制约,造成区域、民族的差异,体育冰雪旅游资源呈现出地域差异性和地方特色。如青藏高原有冰川雪峰景观,东北地区有林海雪原景观等。东北三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适于滑雪旅游。滑雪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大区域: 哈尔滨市、伊春市、牡丹江和大兴安岭地区。冰灯和冰雪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以及吉林市、长春市、沈阳市、鞍山市等大中城市。体育冰雪旅游的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

二、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季节性特征

体育冰雪旅游资源依托于冰与雪这种物质基础,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季节性特征特别突出,冬季北方的冰雪资源丰富,这里到处银装素囊,玉树银花,一片冰雪世界,多开展滑雪、滑冰等项目。长期生活在温暖炎热地区的人们来这里赏冰雕、乘雪橇、堆雪人、嬉冰雪,可称得上是难得的享受。黑龙江省有效开发冰雪旅游资源,已经连续多年在春节旅游黄金周战胜海南省,成为中国最热的旅游省份。

三、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特征

旅游资源在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以单一的形式出现。冰雪旅游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旅游者即是游览娱乐者,他们活动的内容具有旅行、参观、游览、消遣、娱乐、疗养、登山、滑雪、滑冰、狩猎、访古等多样性。我国东北不仅有上述适合冬季运动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而且其冰雪服饰、冰雪饮食、冰雪建筑等冰雪物质文化;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冰雪规范文化;冰雪艺术、冰雪娱乐、冰雪运动等冰雪精神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冰雪综合旅游资源,可满足冰雪旅游者的参观、消遣、娱乐等的需要。

四、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健身性特征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环境的污染,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强,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让人身心疲惫,通过健身、娱乐、休闲等方式来调节身心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通过旅游者的参与,从体育旅游活动中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缓解和消除身心疲劳,防范“文明病”。健身性是体育活动本身固有的内涵本质,体育活动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体育冰雪旅游活动给参与者带来的强烈生理及心理感受。如登山、冬季游泳、滑雪、滑冰、狩猎等体育冰雪旅游方式,均显而易见地表现出较强的健身性。

五、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可重复使用性特征

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可重复使用性,是指体育冰雪旅游者对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多次或反复使用参与,以达到健身的效果。这是体育冰雪旅游者注重体验参与过程的结果。尤其是空间距离较近的一些体育冰雪旅游资源会被人们反复多次地使用,如体育冰雪游乐场所,体育冰雪主题公园,滑雪运动、滑冰运动等。

六、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观赏性特征

观赏性是指部分的体育旅游资源具有很强观赏性和视觉吸引力。在经济、体育发达的欧美,把重要的体育比赛活动作为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已收到很好的经济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比如奥运会、世界杯和欧洲杯足球赛,美国NBA 篮球赛等体育赛事,吸引大批异地球迷前往观看。在我国,观看体育比赛而形成的旅游活动已初步形成,并且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如2001年沈阳10强赛、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等吸引了大批球迷。冰雪运动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如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运动及各种惊险的雪上项目比赛,其艺术性和技巧性水平之高,动作难度、惊险之大,比赛竞争场面激烈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给人以强烈的美感、艺术感和刺激感,这对于旅游者来说是一种极其美好的艺术和精神享受,吸引着更多的旅游者参与体育冰雪旅游和观赏精彩冰雪运动比赛。1996年第3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的成功举行,有力促进了黑龙江省体育冰雪旅游的发展。2007年长春亚冬会、2008年齐齐哈尔全国冬季运动会、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对这些冰雪体育赛事观战旅游的有效开发,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冰雪旅游的开展。

旅游资源的特征篇2

2.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功能及其实践意义

对旅游者构成吸引是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城市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功能状况。作为一个系统,其功能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系统要素(子系统)的自身状况,而且取决于各系统要素之间的组合状况(系统结构)和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等输入、输出条件(系统环境)。城市内各旅游资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和为城市旅游业发展服务这个层面上,表现为特定的结构,同时需要与其开发利用的条件相协同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统计表明,我国50个主要旅游城市基本上占据全国旅游总量的90%以上,而且旅游业总体规模越大,旅游城市体现的作用就越充分,其主体性就越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日新月异,并开始摆脱了以桂林、西安为代表的旅游城市和为风景名胜区提供接待服务功能的旅游中心城市这两种发展模式。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更加依赖于其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综合环境,依赖于城市旅游整体功能在旅游者心目中的认知,依赖于在多种环境条件作用下的各种旅游资源要素在城市范围内的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综合吸引力。因此,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必须摆脱单一的旅游资源要素评价的弊端,深入研究形成城市旅游功能的多种因素的作用,相互关系及其有效发挥其功能所必须的环境条件,优化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整体功能,实现城市旅游产业的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笔者认为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应该是对城市旅游资源系统所作的分析过程。在这个分析过程中,首先要对形成城市旅游功能的全部吸引要素进行详尽地分析,把握其固有特征,以揭示其个性旅游价值;其次要对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的组合状况进行深入地研究,把握其结构特征,以揭示其整体旅游价值;最后还要对影响和制约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环境条件进行有效地分析,把握其环境特征,以揭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价值。

3.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

3.1 旅游资源的要素特征及其个性旅游价值

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由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要素(或称旅游城市的吸引要素)所构成。这些旅游吸引要素内容相当宽泛,它们在城市旅游功能的形成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子系统的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受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及其环境特征的制约与支配;另一方面,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旅游资源要素本身的、质的规定性。不论旅游资源要素怎样组合,也不论其所处的环境和开发条件的优劣,这种独立性都不会改变。

城市旅游资源要素的评价是对旅游资源要素自身属性和特征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在假定排除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在满足旅游者需求这个层面上去研究各项资源的美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其它旅游价值。城市旅游资源的要素评价要从对其资源属性、状态、形成、演化的分析入手,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得出各自的旅游价值。

旅游资源的要素特征是形成城市整体旅游特征的基础,多数旅游资源要素都是在自然界的长期作用与人类社会文化的不断积累下形成的,在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深刻认识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本质属性,注意挖掘和弥补其有用成分,依据目标市场的需要并结合对开发条件的认识,按照旅游开发的针对性原则,实现旅游功能的最大化。

3.2 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及其整体价值

城市内各项旅游资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否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要,在何等程度上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不仅取决于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本身特征和价值,而且还取决于各项旅游资源组合后所形成的综合属性和整体价值。因此,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及其价值的评价是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质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合特征及其价值影响城市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因而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把握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和策略。

旅游资源组合特征又可称之为旅游资源结构特征,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城市范围内全部旅游资源要素的类型组合、地域组合和级别配置关系等。类型组合是指城市内各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功能互补性。如果在一个城市内(或包含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要素之间关系密切并形成体系,资源在为旅游者服务的功能上相互补充,则可称之为城市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整体功能更强。如我国最著名的深圳华侨城旅游区,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功能互补、服务内容各异、巧妙配置组合,加上华侨城优美、舒适的周边环境,形成极佳的旅游效果,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之相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许多地方,照抄深圳人造景观的建设经验,缺乏合理规划,大兴人造景观热,相互雷同的旅游项目和设施近距离重复建设,教训则十分惨痛。

地域组合是指城市各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空间分布格局和配置关系。如各旅游资源要素的空间集中性、分散性和同交通联系的便捷程度等。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表明:内容各异、相互补充、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要素相对集中分布,可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形成整体优势,因此组合价值更高;而内容与形式大体雷同的旅游项目(特别是各种现代人造景观)则宜在详尽而科学的目标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分散布局;同样条件下,靠近交通主干线或枢纽地带的各旅游资源要素具有相对空间配置优势。

级别配置关系是指城市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等级结构、资源产品的消费档次结构等关系。不同等级和消费档次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在一个地域范围内有机组合,可以充分发挥其不同作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旅游需要,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特别是高等级、高消费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如世界遗产项目)在一个城市内的分布,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在国内外的旅游形象,并以此带动周边乃至整个城市相关行业或部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和综合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认为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存在一定的等级结构,各等级旅游资源要素联结成城市旅游资源等级系统,城市整体旅游功能的发挥自然也离不开对城市旅游资源等级系统的优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注意研究各细分市场的等级消费需要,坚持系统开发原则,挖掘旅游资源的综合优势,实现功能最大化。

3.3 旅游资源的环境特征及其开发条件价值

城市旅游资源系统是一个与其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等联系的开放系统。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根本目的在于对其开发和利用。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功能的发挥不仅在于系统本身的状况,也在于系统所依存的环境特征。因此,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评价应该是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特征、旅游资源组合特征、旅游资源环境特征及其质量评价所构成的体系。

旅游资源的特征篇3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旅游资源的特征篇4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1-5361-04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Resource System:Taking Jinan Surroundings for Example

CAI Lei

(Department of Common Course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nan 25003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areas around the cities in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resource system were analyzed. Taking Jinan surroundings as an example,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tourism,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resource system func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Key words: rural areas; leisure touris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Jinan city

随着城市人群对乡村休闲生活方式的体验需求,以休闲、养生、健身为目的、以回归自然为导向的乡村休闲旅游逐步占据了旅游市场的重要地位,出现了民俗游、采摘游、登山游、垂钓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方式,逐步构建了交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全方位的旅游资源功能系统。依据美国学者Gunn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旅游功能系统理论(简称TFST[1],即系统要素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分析与研究了中国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系统的结构特征、功能特征及优化措施等,对于完善与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提高农村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力及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乡村休闲旅游相关研究综述

近年来,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较为活跃,与区域休闲旅游研究相关的主要有区域界定、资源含义、系统功能等。美国学者Gunn提出“都市旅游环带模式”的模型,是划分都市旅游区位功能的重要研究成果[2]。中国学者对于城市周边功能区域划分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顾琛琛[3]提出城市边缘区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即城乡结合部说。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中对城乡接合的地域称之为“城市边缘区”。200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中将此地域确定为建设用地交错带。方修琦[4]提出城乡过渡带说,即此地域为城市的主城区核心地带与农业用地中间的地域实体。对于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局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5]。学者杨振之则将旅游资源定义为一种单向吸引功能的系统。李华辰[6]借鉴TFST理论,发展性地把旅游系统细分为客源市场(需求)系统、目的地(供给)系统、出游系统和支持系统四要素。

2 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发展特点

2.1 乡土性

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使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过各种行为排解心理压力,愉悦身心已成为现代人不断自我完善的重要技能,乡村休闲旅游的固有特征“乡土性”正是迎合了城市人群的这种需求。“乡土性”既是与各种旅游相关联的资源营造的氛围,同时也是在乡村形成发展的历史中形成的,即具有历史文化特征,能够吸引城市人群到乡村进行休闲娱乐的特有资源特征。

2.2 广泛性与多样性

乡村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是中国城市周边乡村地域的重要特征。从地理条件来看,中国地域特征表现为幅员辽阔,地形地貌特征较为复杂,各种自然地理条件都有所表现。同时,中国的乡村旅游资源类型较为广泛且种类繁多:以资源的传统观来看,有自然、民俗风情,人文,传统饮食,工艺品,都市、田园风光等;以资源的现代观来看,有观光型、生态旅游型、休闲娱乐型、度假型、养生保健型等;以资源的基本属性来看,有自然、社会、人文等;以资源级别分类,既有按照“A”来定性的旅游景点级别,也有按照“一、二、三、四”级别划分的标准。

2.3 系统性

依据系统理论,中国目前的乡村旅游资源无论从其资源的组成、种类以及各资源的功能来看,都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特征。乡村旅游资源既是系统的因子,同时也是一个相互依托、相互制约、开放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由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等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同时也是自然与人文条件构成的旅游系统整体[7]。系统资源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部分对于系统的运行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某一因子发生变化就会造成整个系统运行出现偏差甚至于出现运行障碍。

2.4 季节性

中国乡村休闲旅游从其地域特征来看主要是在乡村这个特定的环境进行。因此,众多的旅游项目都要根据其季节性特点来进行,还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以及气候条件的发展变化来确定。中国的乡村旅游资源主要以大自然风貌与农业生产规律相适应的旅游项目为主,而这些旅游项目要遵循季节变化的总体规律,要受到地域、地理纬度、气候变化等条件影响,季节性特征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

2.5 民族性

中国的乡村生活方式一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广大的农村地区是民族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根据地,其中各种民间的习俗、特定的节日、重要时刻的人的行为规范、各种生产与生活的活动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泰山的东岳庙会、菏泽的牡丹花会、潍坊的风筝节、临淄齐文化旅游节、平阴玫瑰节等多项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

3 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系统特征分析

3.1 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概况

济南市位于中纬度地带,其位置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城市南部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山峰,地势南高北低。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较为清爽,冬季气温低,但无严寒。济南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历史名胜古迹如龙山文化发祥地、齐长城遗址、四门塔、罗庄汉墓等众多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又有五峰山、跑马岭、金象山、波罗峪、九如山、红叶谷等山地旅游资源。同时还有众多充满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长清万亩杏花园休闲观赏项目;商河县鼓乡神韵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历城区柳埠镇大樱桃采摘、乡村体验项目;民俗风情线项目(市区高家庄彩石三王峪山水风景园明水百脉泉锦屏山旅游度假区朱家峪)等。济南城市周边有黄河、小清河、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为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旅游资源系统结构分析

3.2.1 空间结构 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资源特色,同时也会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以及规模效益的时空安排[8]。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地域分布特点。城市南部主要是依托以山地为主的特色旅游资源,也是主要的乡村休闲旅游的重点发展区域,是集山地、瀑布、植被、园林、峡谷等为一体的风景休闲旅游地域。城市的北部主要是依托黄河、小清河等水系发达的自然资源而形成的垂钓、水上娱乐、温泉等形式的旅游资源。城市的东部主要是依托历史文物形成的辅旅游资源,如龙山文化发祥地、罗庄汉墓等。城市的西部主要是依托农作物种植、花卉养殖形成的主题旅游文化资源。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来分析,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结构态势。南部山区旅游资源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可观的经济利益驱动下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并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旅游经营联合体形式。济南的东部、西部、北部与南部相比,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配套设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经营联合体(表1)。

3.2.2 行业结构 旅游行业结构是指旅游产业相关部门提供并为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各种需要而形成的综合性产业,以及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旅游业的特点以及旅游资源系统的行业结构特征,可将乡村休闲旅游资源行业结构划分为餐饮、旅馆、景点、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娱乐消费等行业。通过对济南市周边休闲旅游发展状况的研究与分析,得出济南市乡村休闲旅游行业结构特征具有以下特点:济南市周边乡村旅游更注重餐饮的乡土化、景点的自然化以及旅游娱乐与消费的特色服务,并非追求现代化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星级服务;旅游交通对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会对旅游项目的推广与吸引众多旅游消费者产生重大影响;旅行社作为旅游消费者与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的重要桥梁与媒介,在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起到的旅游引导作用逐渐弱化(利益驱动),见表2。

3.2.3 市场结构 依据济南市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其旅游的市场结构可分为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和旅游目的地市场结构。旅游客源市场即旅游需求市场[9],其特点是距离对于旅游客源市场的市场结构存在相关关系,距离越近则游客出游概率越大,客流量越大;距离越远则客流量越小,出游概率越低。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主体主要有当地的城市人群、附近地市的旅游消费人群、以济南为旅游目的地的外地旅游消费人群。乡村休闲旅游的主要消费人群以当地旅游消费人群与附近地市消费人群为主,旅游出行的方式以自驾、公交为主,旅游出行的时间多在2日以内,属于短途短时间的休闲娱乐旅游模式。同时,旅游消费能力也是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能力强的客源市场会促进产业的发展,反之则会产生副作用。旅游目的地市场结构主要依据史密斯提出的中心地标准距离公式:

AR=■

把每个客源地在目的地客源中所占的份额作为权重,公式中结果AR为济南市的客源吸引半径,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比重, di为第i个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n为客源地总数[10]。通过计算得出济南市周边客源目的地的吸引半径为173.52 km,可以辐射到泰安、德州、聊城、莱芜、济宁、淄博等地市。

3.3 旅游资源系统功能分析

依据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系统组成以及功能划分,可以将系统分为需求、供给、出游、支持四个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主要包括客源市场与产品市场。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有本地及周边的近距离客源需求市场(主导)以及国内远距离的旅游中转客源市场,同时还包括部分国际客源市场,其旅游产品主要以休闲、娱乐、康体、健身、乡村体验为主。供给系统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与劳务、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大量的名胜古迹、民俗活动(地方节日)、收获性主题活动(采摘等)、旅游服务、人造景观与娱乐中心项目等,是吸引旅游消费者参与旅游活动的主要原动力。出游系统是指旅游交通设施及相关措施;需求与供给两系统中间的交流媒介(市场营销);与出游相关的各种服务等。支持系统包含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法律制度保障、行政管理监督、自然环境的保护等措施,其主要体现在政府管理者层面(图1)。

4 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系统优化

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讲,要优化外部管理体制。旅游资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构成系统的诸多方面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对于其复杂的系统性,监督与管理往往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同时也会出现某类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动才能解决的现象。要实现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高效服务,就要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优化,使地方政府与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与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多方面协调统一。要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形成产品结构的合理化配置。旅游产品结构既有空间结构,同时也有行业结构,还存在产品结构。因此,要合理地配置资源结构,要使旅游资源产生“正近邻效应”,使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与共同性协调统一,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要以旅游项目为中心配套协调发展,实现布局合理。旅游的吸引力是以旅游项目来带动并发展的,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布局要始终坚持以项目为中心,以项目促进配套设施,以项目促进服务。

其次,从微观上要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提高管理的效率。要解决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各种瓶颈问题,就要处理好农民个人、农村集体以及地方政府等各自的利益问题。要建立适应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高效管理体制,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监督与管理的效率。要促进产业的内部重组,淘汰落后的发展方式。乡村休闲旅游多以松散的家庭为基本单位,存在规模小、项目单一、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标准低等问题。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思路,促进小规模的家庭式经营模式转变,使之走向联合经营、股份制经营模式,将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合理有效地优化整合,提高经营的效率,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处理好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协调统一。旅游资源是一个有机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整体,在进行旅游开发、项目构建时,要时刻注意处理好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乡村旅游资源反映的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逆的,一旦破坏就会对整个旅游资源系统产生灾难性影响,因此处理好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杨新军,窦文章.旅游功能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J].人文地理,1998,13(2):33-37.

[2] 魏 伟,周 婕.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辨析及其划分[J].人文地理,2006,21(4):29-33.

[3] 顾琛琛.城市边缘区旅游规划模式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

[4] 方修琦.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与城乡过渡带演变[J].城市规划,2002,26(4):56-60.

[5] GB/T 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S].

[6] 李华辰.边缘旅游区理论体系构建研究[D].河南开封:河南大学,2008.

[7] 佟玉权. 区域旅游系统结构优化的理论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15(2):28-30.

旅游资源的特征篇5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19001

引言

从20世纪末开始,生态旅游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凭借自身的旅游资源,创造相应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和条件,通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来为国家和政府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对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为国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本文尝试着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了能更好地说明问题,本文选取了张家界为实例,对张家界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实际分析和评价。

1 研究区域概况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川边界的武陵山脉腹地,北临鄂西山地,东望洞庭湖滨,西接云贵高原,南眺雪峰山脉。张家界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其中山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76%,而最具特色的莫过于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

张家界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几大自然保护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1%,植被覆盖率达到97.9%,植物有93科517种,珍贵树种有珙桐、银杏、金钱柳、香果树等。鸟类有6目13科41种,畜类有28种,昆虫有14目69科208种。其中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猕猴、穿山甲、麝、等,简直是大自然的基因库。各种景观也是引人入胜。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16峰、16洞更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天门山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80%,动植物资源种类相比之下,比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还多,是一座储量极为丰富的天然植物园、动物园和药材库。再加之几大国家自然保护区,让张家界的旅游资源更为丰富。

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是指通过某些标准来衡量某一旅游资源在同类旅游资源或全部旅游资源中的地位,以此来确定该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重要程度[1]。对旅游资源的评价要立足于对整体价值的评估,但单一的评价方法基本上达不到科学、合理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来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通过对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比较评价指标两两间的重要程度,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每一层次因子的权重,并通过权重组合,计算所有指标因子相对于目标的权重。

2.1 构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因子[2]的选取,对于整个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选取合理的评价因子的时候,既不能太主观,也不能完全采用单纯的定量指标。因为单纯的定量指标不能完全适用于旅游评价,如涉及文化背景、美学观赏价值的评价只能是基于评价者的主观感知。为此,本文在遵循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前提下,参考国家和一些行业标准,结合相关文献和专家的问卷调查,将张家界生态旅游资源分为旅游资源要素价值、旅游资源影响力和旅游资源开发价值3大类[3],在此基础上,又向下分了14个具体的指标,形成了一个递阶层次的评价体系(表1)。

2.2 确定评价体系中因子权重

2.2.1 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然后参考标度对照表[4](表2),用数值1、3、5、7、9分别代表两两比较,前者较后者的重要程度相同、稍强、强、明显强、非常的强,2,4,6,8代表两因素的重要性之比在上述2个相邻等级之间,倒数代表两因素的重要性之比为上面的互反数。通过向专家咨询,得出各因素间的标度值,据此来构造判断矩阵(表3)。

2、4、6、8 两因素的重要性之比在上述2个相邻等级之间

2.2.2 求判断矩阵各因子权重

根据上述判断矩阵,可以求出每一个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然后将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5],即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配。具体的过程如下:

本文4个判断矩阵计算出的结果如下:

对于矩阵A,最大特征值λmax=3.0940,特征向量WA=[0.7172,0.1947,0.0881]

对于矩阵B1,最大特征值λmax=7.3525,特征向量WB1=[0.4516,0.1395,0.1395,0.1395,0.0318,0.0318,0.0662]

对于矩阵B2,最大特征值λmax=4.1170,特征向量WB2=[0.1175,0.0553,0.5650,0.2622]

对于矩阵B3,最大特征值λmax=3.0000,特征向量WB3=[0.4286,0.4286,0.1429]

2.2.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检验其一致性。当一致性指标时,说明矩阵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其中,平均一致性指标RI可以查表(表4)确定。

对于矩阵A来说,计算得CI=0.0470,CR=0.0904

2.3 各因子权重排序及分析

将计算得到的张家界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6]各层因子进行总排序[7],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知,旅游资源的要素价值的权重最大为0.7172,说明了在张家界生态旅游开发中,资源要素价值应该是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也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是旅游发展的最基础的的支撑。在各评价因子层中,资源的奇特度和动植物资源的权重最高,依次为0.3239、0.1100,说明吸引游客的主要是当地奇特的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然而,基础服务设施权重最低为0.0108,说明其对当地的旅游发展有所制约,今后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服务的建设。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在张家界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结论

3.1 基于层次分析法

对张家界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的结果与张家界的生态旅游资源基本一致,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方面的可行性。

3.2 通过层次分析法

本文从定量和定性2个方面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科学合理地阐述了旅游资源中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和开发价值,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彭立圣,牟瑞芳.层次分析法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3):177-180.

[2]余敏.层次分析法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4(6):100-102.

[3]吕建树,刘洋等.鲁北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策略[J].资源科学,2011,33(9):1788-1798.

[4]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25(3):507-516.

[5]王力峰,王协斌,张翠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以广西金秀县为例[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26(3):435-439.

旅游资源的特征篇6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

    

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年国内游客为万人次,旅游收入.亿元,国际游客人,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旅游资源的特征篇7

如今,旅游业发展迅猛,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与此同时,旅游业由于受到自然、突发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所谓季节性,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现象或者人类活动以年为一个周期,不断重复出现相同或者相似状态的现象,可以说是以年为周期的周期性。旅游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体现在旅游资源、活动及整个旅游业中,是旅游业中最容易理解的问题,同时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旅游的季节性特征,是在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季节性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西南地区地域宽广、地形比较复杂、气候多样、民族较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一,使得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不平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

二、旅游季节性的特征

(一)具有显著的单峰季节性特征

通过对西南地区近几年来游客人数的分析发现,游客人数的峰值均出现在每年的五月份,相比较而言,其他月份的游客数量差距并不大,因此我们说西南地区具有显著的单峰季节性特征。

(二)旅游季节性类型多样

对西南地区近几年来游客人数分月进行淡旺季分析,我们发现可以把西南地区分为自然季节主导型、社会季节主导型和无主导型。所谓自然主导型,是指旅游的季节性特征符合自然季节的变换,高峰或者低估集中出现在某个或者某些季节中;所谓社会季节主导型,是指在高峰出现在节假日的月份;所谓无主导型,是指高峰或者低谷并没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下面以西南地区的云南省来简要说明一下:

1、自然主导型

云南省的迪庆、普洱、西双版纳等都属于自然主导型。迪庆的游客高峰在夏秋,6-11月份是旺季,其余月份是淡季;普洱的游客高峰在冬季,12月份是旺季;西双版纳的游客高峰在冬春季,当年10月份至次年五月份是旺季。

2、社会季节主导型

云南省的大理、临沧、玉溪等属于社会季节主导型。大理属于五月旺季型,旅游旺季一般在五月;玉溪属于五月和十月双重旺季型,旅游旺季一般在五月和十月;临沧属于十月旺季型,旅游旺季一般在十月。

3、无主导型

比如昆明、丽江、保山等,旅游淡旺季游客人数差距不大,一般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变化。

(三)旅游季节性强度分异明显

所谓旅游季节性强度,是指一个反映旅游旺季和淡季的差异大小的指标,本文采用的计算方式是西南地区以年里游客最多月份和游客最少月份的比值。通过对西南地区近几年来游客人数的分析,可以按旅游季节性强度分成三个等级:强季节性、中季节性和弱季节性。

三、旅游季节性特征形成的原因

(一)自然条件及旅游资源的影响

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生物及矿产资源等自然要素构成了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各种自然要素组合而成的旅游资源的优劣程度对旅游业有着较大的影响。

1、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中的气候舒适度,对旅游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游客出行依据的一项重要指标参数之一。目前普遍运用的气候舒适性评价指标是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从西南地区近几年的游客数据分析来看,天气比较冷的月份(一月和二月)游客人数是最少的。

2、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

西南地区属于低纬度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高原型疾风气候,没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但是部分地区有温带气候,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人文旅游资源有历史文物古迹、传统民族文化以及乡村、城镇、园林等旅游资源。气候条件对人文资源的影响不大,然而民族节日等时间性强的事件,会影响旅游的季节性。

3、季节更替会引起自然景观变化

自然景观会受季节更替的影响,尤其是植物景观,景观的美感随季节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五六月份的杜鹃花和十月份的狼毒花,是高山草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瀑布、湖泊以及河流等,会随着季节的更替展现出不同的壮观现象;而阴雨天气会影响游客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但是会使温泉受到游客们的青睐等等。

(二)人文条件的影响

1、休假制度对旅游季节性特征的影响

我国的休假制度,为人们提更了较多的出行游玩的机会。每年的“五一”和“十一”小长假,旅游业的收入几乎可以占到全年总收入的一半,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由于受到休假制度的影响,旅游高峰大多集中在长假期间。

2、游客类型组合情况对旅游季节性特征的影响

在客源地,可以根据游客们外出游玩的目的以及带薪假期等多个方面,观察并总结对旅游业季节性特征的影响。旅游者基本上有以下三种类型:消遣型、差旅型和家庭及个人事务型。其中,对旅游业季节性影响最大的是消遣型。

3、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对旅游季节性特征的影响

一般来讲,知名度较高的城市,旅游业的季节性较弱;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的城市的旅游业的季节性较强。这是因为知名度较低的城市的游客来源主要是路途较近的游客,所以高峰期就会出现在黄金周和景色适宜的时期,而在其他时间段的人数就会相对较少。

4、旅游产品的组成、构成对旅游季节性特征的影响

旅游资源的特征篇8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旅游资源的特征篇9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旅游资源的特点,可将目前旅游城镇的旅游资源开发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风景名胜区。这一类型是建立在旅游城镇有可开发的风景旅游资源、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该类小城镇自然景观质量高,环境条件优越,人为破坏因素极少,布局和谐,气候迷人,借景空间范围广阔。如大邑县西岭镇的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和都江堰市龙池镇的龙池国家森林公园,都以绝妙的雪景吸引游客。这类旅游城镇都视自然旅游资源为其宝藏,在建设中充分体现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以此带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2)旅游古镇。小城镇必须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是有保存完整且独具特色的古式建筑,有淳朴的民风民俗,有可供开发的传统手工艺品的充满地方风味的传统小吃,展示历史文化风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从而对游客产生特有的吸引力。如龙泉驿区的洛带镇定位为距离大都市最近的古镇,以“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的地位展现“湖广填四川”这一客家移民史。这类旅游小城镇旅游资源一般具有独特性,开发中必须找准古镇旅游产品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定位,避免盲目开发。

(3)城郊“乡村旅游”基地。这类乡村旅游活动在四川表现为“农家乐”的形式,区位条件优越,其所属的乡村田园风光优美,是城市居民对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还有各种农副产品的采摘体验,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节庆活动,乡村旅游开发形式灵活,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旅游产品开发粗放,有待进一步提高,形成精品特色。

(4)旅游观光点或民俗村寨。其旅游特色集民族生活习俗、民族文化和民族建筑于一体,极具诗情画意。开发这类小城镇旅游,既有利于外界了解民族生活状况,又有利于小城镇增强开放思想和意识,促进经济发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如阿坝州理县米亚罗镇的米亚罗民族风情区,不仅能让游客沐浴在优美的山水风景中,而且还能目睹极富艺术价值的传统风格建筑和体验当地神奇的藏羌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令人流连忘返。

二、城镇旅游的特征

一般认为,旅游小城镇是指以开发当地具有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或在此基础上开展旅游服务的小城镇。旅游小城镇具有一般小城镇所不具备的特征:

(1)经济特征――旅游是支撑产业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旅游小城镇以旅游业为支柱型产业,旅游业对于小镇经济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通过“住、购、食、娱”等元素的建设,来促进小镇经济的发展。

(2)规模特征――精致是一种美

“精致是一种美”主要是体现在旅游小城镇的规模特征上。旅游小城镇由于其面积有限,并不追求规模宏伟或者建筑华丽,而是专注于在合宜的尺度内构建旅游吸引物。

(3)文化特征――文化是形象符号

旅游小城镇所拥有的特殊文化,能转化为旅游小城镇独特的形象特征。徽州地区的众多古村落就是文化生成小镇形象符号的典型代表。徽州当地徽文化所特有的谨慎、保守,体现在建筑上就转化为“高墙小窗”、“马头墙”等特征,而这些建筑特征最终成为代表徽州地区众多古村落的形象符号,让游客产生一种“见到小窗、马头墙就是到了徽州”的感受,“小窗”、“马头墙”也就成为徽州古村落的形象符号。

(4)商业特征――消费是经济业态

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依靠的就是游客在当地的消费。不论是古镇游,还是生态小镇游,都鼓励人们慢下来、住下来、轻松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所起到的都是引导消费的过程,吸引人们通过消费去释放、去体会一种和平时不同的生活方式。

三、基于资源的旅游小城镇开发

目前,许多小城镇具有古镇、风景、生态环境、民族风情旅游和革命胜地等优势资源,无论哪种都依托于存在长久吸引力的资源禀赋,自然、人文景观引人入胜,直接吸引游客参观和游览的兴趣。对于这种资源型小城镇开发利用的方式应当:开发利用特色旅游资源要有新的理念;要突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推出精品;要突出重点,在旅游整体布局上合理整合;要挖掘资源特色内涵,加强整体促销,扩大旅游市场份额;瞄准目标市场,确定开发重点,优化产业结构;要强化旅游商品意识,提高旅游商品档次。但不同类型的旅游小城镇,其支撑小城镇的外部环境和资源不同,因此出现了不同的资源和环境组合,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历史文化型小城镇:或是保存了一些文物古迹,或是能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但都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是不可复制的历史瑰宝。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放在区域大背景中,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工作,从各个层次加强对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遵循保留式开发原则,加强对古镇保护措施的落实,有效调控古镇环境承载力。

(2)风景型小城镇:名副其实的山水城镇,自然景观质量高,环境条件优越,人为破坏因素少,气候宜人,布局和谐,借景空间广阔。协调好风景资源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有效保护风景资源和旅游环境,深度开发风景旅游产品。如广西桂林阳朔就是城在山光水色中。

(3)生态型小城镇:生态类小城镇应当加强对自然生态、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原生性、连续性、生物多样性,推进传统社区向生态型社区的转型。如浙江省著名的海岛渔业集镇――大陈镇就是优美的海上森林公园。

(4)乡村度假型小城镇:生态环境良好,有一定的旅游资源基础,客源市场较大,主要有民俗旅游、采摘旅游、乡俗节庆旅游等形式。度假设施开发充分尊重和利用原有资源和环境,加强对城镇旅游景观和环境的保护力度,深度开发度假旅游资源,增加文化内涵,提高游客参与性。如江苏省无锡市的阳山镇就是都市边的世外桃源。

(5)名人圣地型小城镇:小城镇因历史上名人的诞生成长、学习工作或其他联系闻名于世,逐渐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如之于韶山冲、孙中山之于中山翠亭村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旅游小城镇。

四、基于周边旅游依托的小城镇开发

该类小城镇通常为远离旅游中心城市的著名风景区重要门户和游客主通道,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开展旅游接待工作,主要分为接待基地型小城镇、会议会展型小城镇。小城镇本身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但它具有优美整洁的城镇环境景观和得体的建筑景观,往往成为旅游接待地。

然而,在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大多数旅游服务类小城镇旅游要素的开发缺乏系列化、深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小城镇旅游服务功能还不完善,交通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完备、旅游购物和订票等设施不完善、旅游接待体系的等级结构不合理;城镇景观杂乱,远不能满足旅游的需求。

因此,为了实现依托型旅游小城镇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宜采取以下几点:

(1)充分开发各种特色要素。包括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特色旅游商品和特色交通。旅游要素的特色化开发、系列化开发、深层次开发和品牌化开发;

(2)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体系。主要提高旅游商品购物、旅游订票、旅游住宿、等服务设施的便捷性;完善交通体系,形成快速而便捷的交通体系网络;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3)加强城镇景观建设,形成良好的景观风貌。包括开展城镇的绿化、美化活动,形成良好的城市风貌;保护城镇环境,控制污染;全面整治不合理、不和谐的建筑和景观。

(4)提高旅游从业者素质。提高旅游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小城镇与外界以及小城镇与所服务的景区之间的交通联系的便捷性,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和服务网络体系。

(5)加强小城镇中居民的旅游观念教育。

五、综合型旅游小城镇的开发模式

旅游资源的特征篇10

关键词:红色旅游 旅游 长征精神

一、红色旅游的含义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为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旅游,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愉悦身心、增加知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形式。

红色旅游活动所凭借的旅游吸引物是历史上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时期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作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二、甘肃会宁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会宁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主要由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会师园)、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桃花山)组成。为了开发保护这些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必须对红色旅游环境存在的破坏因素进行分析,实现甘肃会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资金来源有限,旅游基础设施落后

会宁为部级贫困县,属西部欠发达地区。红色景区除财政拨款之外,收入主要以门票为主。由于没有门票之外的其他资金来源,且门票价格普遍较低,所以景区多以被动发展为主,从整体上削弱了景区的竞争力。红色旅游景区都是高投入、低收益。一个较严重的问题是,一些地方的红色旅游变成了“红色接待”,一类是通过各种非正当途径想方设法免去门票;一类是一些“特殊人物”,不仅免票,还要景区或地方政府安排吃住行。这样下去,非但不会给处于老少边区的红色旅游区增加经济收益,反而会增加财政负担。

会宁的可进入性较差,进入会宁方式单一,且交通不便。交通问题成为影响会宁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进入会宁旅游的交通方式仅限于公路交通,而铁路等其他交通方式并未得到发展。

(二)游客单一,旅游消费水平低

会宁是个小地方,整个旅游产业没有形成规模。通常情况下,红色景区的游览安排以半日游或一日游为主,最多两日游。游客所购旅游商品多是书籍、光盘、像章、伟人像,以及当地的土特产品等,对景区及周边经济意义影响有限。目前的红色旅游活动多与政治学习相关,因而客源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区域结构有一定的局限,在文化程度上多大专以上的知识分子,少普通群众;在年龄上,多青壮年,少中老年及少年;在职业上,多事业单位的学生、教师、公务员、军人,少工人、农民和自由职业者;在区域上,多省内,少省外,多城市,少农村。

(三)不重视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

会宁旅游资源本来匮乏,在很多旅游景区,特别是对景区的一些重要景点,政府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以致于一些急功近利的人们利用这些景区客流量大的优势,在这些景点及其周围保护地带大力兴建招待所、饭店、娱乐场所、医疗机构、购物商店等,严重降低了游客参观游览的积极性,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四)会宁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低

会宁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肤浅,未能将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深度发掘,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凸显其政治色彩,旅游活动面狭窄、活动内容浅表。因此,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目前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项目中缺乏“精品项目”和“亮点项目”,难以“留住”游客。例如,会宁长征会师景园的“红色”特点不明显,旅游景区内或周边被一些大型现代化建筑物环绕,破坏了“红色”景观,使旅游景区整体风格不协调。

三、发展甘肃会宁红色旅游的对策

(一)科学开发与保护会宁红色旅游资源

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处理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平衡关系。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必定是一种跨行业、跨地区、跨年度的中长期计划。旅游规划实际上就是以旅游发展为中心,对资源、人力、财力等进行合理的配置。要规划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强资源开发保护,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核心,运用一定的经济手段,有组织的创建和开发旅游资源,使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系统工程。

(二)宣传长征精神,强化红色旅游主线

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加强长征历史长征精神的宣传,重温长征历史,讴歌和弘扬长征精神,努力在社会上形成人人崇尚革命精神、人人学习革命精神,为会宁红色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客源市场的拓展 。可以利用旅游图片、平面广告及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宣传,以会宁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真正把会宁红色旅游做大做强,吸引国内外旅游者。

(三)创造其个性化的服务,将不利硬件条件转变为新型的旅游资源加以引导和开发。

游客选择来到会宁革命圣地,就是冲着长征精神而来的,并非是来奢侈享受的,那么我们可以为游客们提供类似于当年红军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吃住都充分体验会宁的特色,展现会宁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同时可以增加一些街头文化元素,比如说街头塑像,让游人进入会师园之前就能感觉得到“红色”的气息,让游客拥有一次与常规旅游所不同的旅游经历。

(四)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会宁应该抓住国家或甘肃省支持发展的机遇,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会宁旅游的承载力和可进入性。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 在交通、餐饮、住宿及其它各项配套服务中凸显优势,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带动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总结

红色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他有自己独特的涵义,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和开发规律,面对甘肃会宁红色旅游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其必然选择。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科学的规划红色旅游资源,设计红色旅游线路,甘肃会宁的红色旅游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参考文献

[1]师守祥,李朝阳.甘肃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兰州学刊,2005(6):230-232

旅游资源的特征篇11

现代社会是一个品牌无处不在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已认识到,要想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上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走品牌化经营之路,因为品牌意味着良好的质量和信誉,也意味着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作为一项能带给人们多方位享受的服务产品,旅游是一种异地消费活动,其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转移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步性及一般较少重复消费的特征,这决定了它更需要通过品牌形象来向消费者传达积极的、实实在在的感受。因此,旅游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创造出消费者认可的旅游品牌,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

一、旅游景区的基本概念

(一)旅游景区的定义

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激励旅游者出游的最主要目的和因素,是一个国家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精华。关于旅游景区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过不同的阐述,外延也不尽相同,但都没有严格的定义。本文认为,旅游景区是由旅游吸引物、配套设施和各种服务组成的地域综合体。

(二)旅游景区的分类

对于旅游景区类型的划分,目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尚无定制,人们根据需要建立了几种分类方法,本文按照对景区资源的主要利用目的不同,将旅游景区分为两个大类: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和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

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其开发经营主体来源多样化,即可以是国有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而且其资金来源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

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主要依托旅游资源,特别是“二老(老天爷、老祖宗)型”的旅游资源,该类景区的目标具有多重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社会文化和环境价值往往超过了经济价值,同时由于旅游资源的公共性,在经营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垄断性,政府对其干预程度较高。主要包括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

图1 旅游景区的分类

二、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品牌特征

旅游景区品牌和普通产品品牌一样是企业产品的象征,企业形象的体现。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品牌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普通产品品牌特征一样,而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由于其自身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其品牌特征与普通商品的品牌特征有显著不同:

1.排它性的程度不同。通常的品牌具有绝对的排它性。而旅游品牌尤其是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品牌只具有有限的排它性,即一个企业对旅游景区品牌的使用,无法完全阻止其它企业对有关品牌的“搭便车”行为,除非政府有特别的法律限制。

2.主体的不同。通常的品牌的注册主体与运作主体均是企业,但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品牌的注册主体可以是旅游企业、旅游协会,经营主体可是旅游企业、旅游协会、旅游城市、国家相关旅游部门。

3.作用不同。品牌除了有商品区别、开展有效竞争、法律保护、质量保证、广告宣传、建立品牌忠诚与树立企业形象等经济功能之外,还具有社会与文化功能。这是指品牌对地区经济乃至国家经济以及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促进作用。通常的品牌其经济功能占重要地位,社会与文化功能较弱,而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品牌的社会、文化功能与经济功能同等重要。

4.延伸的可能性不同。通常的品牌在理论上有着较强的可延伸性。在品牌价值较高的情况下,一个品牌可以延伸至同行业的其他产品甚至其他行业的产品上。对于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品牌,除了景区企业品牌有较强的可延伸性之外,其它旅游品牌或者无法延伸或者只有有限的可延伸性。

三、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品牌定位

任何一个产品或服务品牌的塑造,品牌定位是关键。创立旅游景区品牌首先要进行景区品牌定位,即确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形象的过程与结果,将品牌的功能、特征与消费者心理上的需要联接起来,以过到消费者需求情感化的水平。旅游景区的品牌定位就是景区拥有者希望人们如何看待品牌。品牌定位是任何品牌建立的基础。

(一)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品牌定位的影响因素

1.景区资源基础

旅游资源是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品牌形成和定位的基础,尤其是具有唯一性、垄断性、排他性的旅游资源,更是旅游景区品牌定位的根本。通常情况下,景区的形象是千百年积淀所形成的,其定位受当地资源条件的制约。因此,必须把握市场开发潜力大且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垄断性、规模性的特殊旅游资源,这是旅游景区品牌定位之根本。

2.区域背景

在定位资源保护型景区旅游品牌时,应将其融入上一级或更大旅游区域之中,使之能够利用上一级旅游区域对外的旅游形象优势,参与上一级旅游区域的旅游产品组织网络。将景区旅游品牌形象融入区域旅游形象中,在突出本地特色立足的同时共享区域旅游市场。

3.竞争对手

旅游景区在进行品牌定位时要突出自身特色,须将竞争性分析置于重要位置。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品牌塑造过程有时会受更高一级区域己有形象屏蔽的影响,或是面对形象类似的其他旅游地的竞争,这时就需在全面了解自身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找到具有鲜明的而且不可替代的资源或产品特性,并以此为市场卖点进行品牌定位。

4.客源市场

依据旅游资源特征的多样性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层次性,景区品牌定位也应该是多侧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结合体。定位不能太具体狭隘,在整体定位基础上,还应有多个支撑定位来深化和完善。基于旅游景区总体的品牌定位,针对不同等级的客源市场,提出与之对应的旅游品牌,构建可供不同旅游开发与营销阶段作选择的多层次、多侧面的景区品牌定位体系,而这一体系是针对不同客源市场、不同发展阶段开发旅游产品的导向性依据。

5.相关利益者

一个旅游景区品牌的建立,不只是创造一个品牌出来,更重要的是要有对品牌的维持、保护和扩展能力,这种能力源于持续的品牌承诺兑现。而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品牌承诺主要是由景区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实施兑现的(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景区的管理企业、景区所在地政府、景区周围的居民等),得不到这些利益相关者认可的品牌战略肯定会失败。因此,资源保护型景区的品牌定位,必须综合考虑景区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赢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二)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品牌定位的流程

旅游景区品牌定位是一个系统的有序的工程,必须按科学流程细致地开展这项工作(4)。

1.景区资源评价

(1)景区地脉分析

地脉是风景区及区域地理环境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河流水系、土壤气候、生态系统等自然环境特征,是旅游风景区的硬质环境基础。

(2)景区文脉分析

文脉是风景区及区域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民风民俗等人文环境背景,是旅游风景区的软质环境支撑。

2.目标市场调查

对旅游景区的潜在客源、旅游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旅游消费方式和消费能力、旅游支付意愿、旅游方式和目标、旅游行为、目的地选择等因素进行调查,总结出景区客源市场的需求特征,并测算出景区的市场规模。

3.提出备选方案

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旅游景区可提出一种或多种品牌定位方案,对这些方案的取舍需要专家与公众的共同参与决定。在评定中有一个品牌再定位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方能形成景区品牌的核心价值。

4.确定核心价值

旅游景区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景区区别于其他同行的、具有无法替代或相对优势的个性或能力,是旅游者认为景区最能吸引他(她)的利益点与个性。旅游景区品牌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于其品牌形象的核心理念,而这种理念就是景区所蕴涵的文化及精神价值。首先,文化及精神价值是旅游者的最高需求。景区产品为旅游者提供的核心利益当然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应该使他们产生愉悦感、满足感、丰富感和成就感;或者有他们所追求的新鲜体验。

5.设计品牌形象

设计品牌形象就是通过设计景区品牌要素,将景区的核心价值传播出去。景区的品牌要素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

参考文献:

[1]曹新向.我国旅游品牌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6-89.

[2]王庆国.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M].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3-7.

旅游资源的特征篇12

[2]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3]曹凯,江南,吕恒,等.面向对象的SPOT5影像城区水体信息提取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7,(2):27-29.

[4] 余绍华,杨世瑜.澳大利亚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经验与启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1):1-6.

[5]郭威,丁华.论地质旅游资源[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1,23(3):60-63.

[6]马铭嘉,张兵,赵晶晶.丘北普者黑岩溶地貌景观特征[J].四川地质学报,2010,30(3).

[7]王锡魁,王德主编.现代地貌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126-127.

[8]高抒,张捷.现代地貌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6-27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