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合集12篇

时间:2024-03-13 14:38:44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1

教育内涵发展的概念

内涵是指事物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是事物的质的方面,它回答该事物“是什么”或“什么样”的问题,表示内容和实质。外延是指事物所反映的对象或对象范围,是事物的量的方面,它回答对象“有哪些”或“是哪些”的问题,表示数量和形式。内涵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质量优化、素质水平提高、综合实力增强等。教育内涵发展是指教育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在坚持硬件达标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新制度、改善管理、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校布局、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方法、开发和利用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共享率和使用率,从而增强学校效能、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特征

教育从外延扩张走向内涵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自然演进,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应。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

(一)教育需求的阶段特征

我国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告别了短缺教育阶段。但优质教育资源仍不充足,今后面临的是需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优质教育阶段”,质量问题成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人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即要达到“办好每一所学校,配好每一位校长,关心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积极作用,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放心”。

(二)教育投入的阶段特征

教育工作的重点过去着重抓硬件,经费投入、学校建设、仪器配备等等,解决了“缺保障”的问题,告别了“收费发展”阶段。但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个体享受教育机会仍不均衡,当前需要解决教育“保障均衡”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均衡、公平”阶段,教育投入和公平问题成为热点问题。

(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

解决了“少资源”的问题,告别了“规模扩张”阶段,但办学理念、体制机制、教学方法仍不先进,当前和今后需要解决的是“讲效益”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内涵发展”阶段,体制机制问题成为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要由继续保障硬件的同时,着重注重软件建设。即要注重教育思想的更新、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教学的改革以及学校的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上,硬件、软件都重要,并且软件更为重要。要提升教育发展的内涵,提高学校的软实力。

总之,进入新时期,要着重提高质量,转移教育工作重点。教育事业面临着中国崛起、低碳经济、民意社会、时空拉近、转变增长方式的时代特点。特别是在下一个十年,教育需求、教育投入、教育发展都将凸显阶段特征。

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

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有关人士强调“要以内涵发展为导向,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这说明教育的内涵发展,既是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也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内涵发展,当前就是要根据当地教育的发展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和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协调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内部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突出质量第一意识,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符合教育方针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学校不断提高内部“加工能力”,努力实现几个转变:即从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转变;从教育应试向提升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转变;从自上而下的垂直化管理向发挥每个主体积极主动性的扁平化管理转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人本

内涵发展就是要摆脱外在功利目标的束缚,逐渐向教育本质回归,即回归到发现人、发展人这个使命上来。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既包括员工,也包括学校管理者,还包括学生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而实现这种回归必须以认识人为基础,以尊重人为前提,认识人是为了发现人,尊重人是为了发展人。人本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目的,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充分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受教育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校教育而言,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服务于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进步,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具有自我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对于学校办学来说,就是要以人才为本, 确认并保证广大教职员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2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4-0034-06

一、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历史演进

所谓内涵发展,是指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资源和动力的发展模式,在发展形态上,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是其主要表现,如规模适度、质量提升、实力增强、结构协调及水平提高等。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高校并未充分重视内涵建设,教育部的一些重要文件也未出现“内涵建设”的字样。2006年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素质教育,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等。文件中虽然并没有提及内涵建设的概念,但已明确高职教育必须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把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首次明确使用“内涵建设”一词。《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连续三次提及“内涵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立足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内涵建设从2007年开始逐步成为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侧重点。

高职教育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90年代的扩张之后,高职教育在规模上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量到质的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的必然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教育部2010年在杭州召开的高职教育全国性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十年高职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实现内涵建设的历史性跨越。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发展重心应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注重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效的内涵建设上来。

如果说“十一五”期间高职教育是以规模为主、兼顾内涵发展的话,那么“十二五”期间高职教育是以内涵为主、兼顾规模发展,今后将由规模发展逐步过渡到向内涵发展转变。高职院校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及时调整思路,从规模数量扩张尽快转向办学质量提高,走以内涵式发展为标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概念及必然性

(一)内涵与外延

在逻辑学上,“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范畴,原指概念的两种基本属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概念的内涵指的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概念的外延指的是事物所指对象的范围。在高职教育实践中,外延指学校的办学规模、条件、设施等“硬件”,是显性指标,内涵建设则更关注办学的质量,要求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软件”上提高。

学校外延的不断扩展,如学生人数的增多、投资力度的加大、校园面积的扩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是学校发展的外在表现,也体现学校竞争力的增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更关注学校的长远发展、特色发展及创新发展,是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反映和物化,是在一定的办学理念下形成的。但外延发展需要内涵建设的匹配,如果只注重外延发展而不注重内涵建设,有可能使学校的发展步入文化缺失、人才培养质量低下的恶性循环,最终会威胁到学校的生存。因此,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应注重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的结合,使办学规模扩张与教学质量提高相得益彰。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然性

高职教育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已经成功完成 了外延扩张过程,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市至少有一所高职院校。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不少高职院校在办学中也暴露出办学思路模糊、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专业设置随意性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等问题。因此,从扩大规模转到注重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中涉及各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综合来看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密切关系。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存之本,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声誉,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内涵建设,促进高职教育办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这也是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和方针的体现。要实现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就必须注重教学能力和科技开发,注重教学管理和文化建设等全方位因素,这些正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加快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将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管理和发展创新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3.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使命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出现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就业形势堪忧。为缓解“用工荒”,同时也为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亟需加强内涵建设,这既是它的使命,也是它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前招生与就业的严峻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战略性的工程,是高职院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4.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高职院校起步时间较短,处于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如果定位不明确,核心竞争力不强,就有可能被淘汰,同时对每所高职院校而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办学内涵,经过多层次、分阶段、全方面的建设,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

5.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

作为高职教育的实践者,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不仅影响高职院校本身,也体现着高职教育的质量,而办学质量提高决定于内涵建设的成功与否。成功、高效的内涵建设必然会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进而带动整个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吸引力与社会影响力也会由此迈上新的台阶。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框架构成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体体现在系统要素上。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着认识、理解角度及层次的差异。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界定方面,有的学者认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改革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还有人认为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并且围绕各自的核心要素阐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理念、体系以及建设方法与措施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和大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纵深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全方位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加快,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显出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阐述了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必要性及要素构成,再结合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高职教育的发展实际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由四类要素构成,即核心要素、基本要素、提升要素及保障要素,这四类要素构成中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指标体系。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有关文件中都明确要求,教育发展观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任务;鼓励学校注重内涵建设,塑造名师、培育英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高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从人才培养来看,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端专门人才、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因此,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办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基础与前提,是影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

内涵是事物内部隐藏的实质,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内涵建设也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工程。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五年一次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在评估过程中要将“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职业素质养成、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顶岗实习落实情况等内容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这些内容实际上就是内涵建设所反映的精髓。只有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和发展方式转变、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满足人民大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要面向区域产业,要适应和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明确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构建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的专业发展格局,建立起以专业为纽带的产学研结合机制。要从市场的多元需要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和存在空间。

此外,信息化建设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拓展新视野,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职教育建设质上的突破和改变。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大致可以概括为:“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职业素质养成、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信息化水平等。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提升要素

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多数将走向社会,走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就业是评价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但需要注意的是,除就业外,也有一部分学生希望能够继续深造,追求更高的学历和学位。因此,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升学对接、完善的升学对接渠道和较高的升学对接成效将是评价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构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指标时也应考虑在内,可以将其归结为内涵建设的提升要素。

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可以发现加强国际合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期许。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国际影响。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形式各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以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要通过建立中外大学间的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和教师互派机制,吸引境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学或研究项目、机构等;要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做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注意的事项

内涵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依据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行政和专任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与长期工作,并着重处理好以下注意事项。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符合区域发展水平

高职教育服务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区域产业发展水平需要不同的高职教育培育适应的人才,并且不同的产业发展门类和区域文化、经济背景的不同需要不同形式和不同功能的高职教育。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合理地对内涵建设进行调整,突出特色,强调重点。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长期性

现代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复杂性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然是长期的。目前,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技能人才紧缺,一方面大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对口率较低的状态并存。现代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既要求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又要求有现代拼搏精神;既要求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又要求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人才培养综合、全面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比较困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需要在成长机制、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等方面建立一套严谨科学的制度,而制度建设必然是长期性的工作。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质是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所有高职院校都达到了内涵建设的高级阶段,自然而然会形成中国高职教育的特色文化,使高职教育被全社会所认同,全社会重视技能。因此,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实质是一种文化建设,要通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实践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使高职教育深入人心,扩大其社会影响,这是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正由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任务必然是十分艰巨的,既不能采取同一样板、同一模式,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更不能忽略不同区域、不同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必须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依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去建设。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从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入手,以人才培养及输出质量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推动中国高职教育大胆创新,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挥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象成,王红彬.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5-37.

[2]刘延隆.校企合作对高职院系内涵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6):24-27.

[3]卢俊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路径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0):138-140.

[4]王冲,刘锦翠.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职教通讯,2014(32):42-45.

[5]孙谅.高职院校亟需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J].新西部(理论版),2014(23):36-39.

[6]陈洪连.新形势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策略建构[J].职教论坛,2013(36):43-44.

[7]尹曦,杨放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9):15-16.

[8]钟秉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71-76.

[9]王勇.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1):45-47.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Measurement of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 Fu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3

[作者简介]徐令(1971- ),男,江苏盐城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史。(江苏 南京 21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3-3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27-03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继承和传播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源泉,是高职院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贯彻国家“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彰显“职教性与高教性相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为高职院校实现良性、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指引与精神保障,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建设、战略规划和特色创新的关键。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职业修养的培养。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质量与创新的力度,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先进文化精神和创新高职特色的文化体系,以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具有整合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实力、活力与竞争力。

一、传承与发展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观念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信仰、活动和制度等的综合,是高职院校继承、发扬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社会功能的体现。只有充分认识并积极继承、发扬校园文化,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才能够真正地自主创新,实现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广大高职院校以教学育人、思想政治、文化发展等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又再次强调高职院校“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那么,什么是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它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和理论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具有深刻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建设的发展理念。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主要看人才的培养质量”“更主要是看是否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这意味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旨在实现学校的科学、持续、和谐发展,为社会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职业人才。因此,推进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是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打造坚实的基础与提供有力的保证,契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继承、发扬和创新自身特色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力所在,也是构成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部驱动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承历史的同时发扬先进文化。

首先,校园文化是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不断沉淀、积累、提炼形成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文化模式。它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历史积累与选择获得的观念和价值,代表着高职院校的显著成就,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其次,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活动开展中,校园文化发挥示范功能、约束与熏陶功能、导向与凝聚功能、平衡与协调功能、扬弃与创造功能,指导规范校园师生主体行为。它强大的影响力与活力来自于从高职院校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积累的使命、传统、标准、价值观、物质环境、办学实践、信仰等。它们既是高职院校各项活动的产物,又是推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活动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培养高职人才的活动中,凝聚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外化为物化的校园环境,同时,又内化成整个高职院校的艺术情趣、学术氛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形成以人为本的积极乐观向上的院校精神与氛围。

最后,推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不仅要继承历史积累的价值与观念,还要发扬先进文化的思想理念。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要在先进文化引领下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内涵与功能。创新的校园文化具有科学、和谐的精神文化内涵,着重对知识、价值和职业道德等的追求,积极向上,是先进文化在校园环境中的积极体现。总之,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才”培养的“发动机”,先进文化的创新、培育和传播的主体,高职院校必然要继承、发展、引领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与观念,贯彻落实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力求从文化层面上全面发挥高职院校的各项功能。要深化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就要在继承优秀的历史传统基础上,以科学、批判、创造性的态度追求先进文化的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文化能够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高水平的体现。

二、批判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发展历史较短,缺少文化积淀,在文化建设中不同程度地效仿普通高校,造成许多高职院校从教室景观到校训等都是对普通高校的翻版,没有形成鲜明的职业特色。这种校园文化定位的失真使得高职教育丧失了与自身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导致内涵建设片面化、浅层化。再加上对文化教育的轻视,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缺少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性,没有准确的文化定位规范性,具体文化活动内容缺少核心的集合性,导致文化建设迟滞于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对建设工作中的客观不足,对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等进行批判创新是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作为精神文化现象,体现一定意识形态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园文化的内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引导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情操、职业观、制度等的和谐发展,“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创新型的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普及人文精神,培养职业道德观,将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科学精神、制度建设、人文关怀、舆论宣传等融为一体,积极构建科学理论指引下的和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境界。一方面,批判并继承传统高等职业文化教育的知识与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在先进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创新,通过引进行业文化等手段,凝练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品牌文化,以品牌文化建设带动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其次,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与职教性相统一”的典型代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普通高校一样,高职院校承担培养人才、教学技术研发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功能。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具有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追求科学、真理,强调以人为本等。但与普通高校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依托行业、企业和社会区域,为社会输送面向基层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服务于社会是高职院校的宗旨。“将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人文素质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是高职校园文化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亮点。”

最后,在吸纳人文理念的前提下改良高职教育的唯工具理性,实现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培养的文化内在的完善,并真正地落实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具体层面上。客观地批判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并在崇尚创新、勇于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下创新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能够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职业性,是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健康有序、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集中力量加强内涵和特色建设,在高等教育的平台上围绕职业教育的核心,突出职业教育的目标、重点、策略与手段,打造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创新的途径

许多高职院校在经过前些年的外延式发展后,面对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必然要转向内涵式发展,这意味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通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具体工作中,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对接,构建人文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都可以帮助实现高职院校以内涵发展为中心的建设目标。

(一)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

正如前文所说,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更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的质量是文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体现,衡量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是所培养的职业人才的质量。新时期知识经济发展和终身型学习社会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也从“能力本位”转向“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提倡“通过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新型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融入素质为本的文化内涵,强化包括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在提高人才培养的共同基础上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对接,不仅能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也能促使院校提升管理层次,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经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积累形成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标准、文化修养,以及孕育在企业规章、企业管理和企业生产之中的文化积淀,它的核心内容是经营策略和企业精神的价值标准。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中,意味着在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的功能、内容、方法和手段等的育人特性上,结合企业文化的针对性要求,引入资本经营观念与市场管理的制度,将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都纳入以行业导向性和应用性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中,实现高职的办学思想与服务企业核心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这种高职校园文化内涵的企业化建设,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有效对接,使文化体系的构建围绕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本质,使高职校园文化在亚文化的层面上与实践性的企业文化碰撞、融合与升华,构成具有强大内部驱动力的高职文化。

(三)构建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素质本位”只是近年来的事情,不少高职院校在内涵特色建设中忽略人文教育,导致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出现,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功能,校园文化工作常流于简单的任务完成。要改变这种文化载体工具化的倾向和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需要树立“职业性”的人文教育主义价值观,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能够紧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更好地服务。树立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需要采取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措施,从而建设推广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在内的职业价值体系。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对接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采取体现人文精神的文化举措,推广人文主义倾向的价值判断与基础性人文知识,改变过于重视实用性、专业性、技术性的活动标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爱国爱业情怀、职业素养等,完善人格,使学生的知识、情感、人性、道德等得到全面发展。

批判、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软实力的要求,也是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进步发展的动力源的必然结果。正如先进文化推动和引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一样,在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上沉淀的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密切联系,并在先进文化发展与自身创新的推动下,引领促进高职院校的内在发展,积极提升其内涵建设。然而,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关系着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冲击与推进。坚持以先进文化的指引,坚持批判与创新并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中心点,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必然会不断取得创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南冬,田乃清,孙俭.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新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

[2]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2007&filename=2007014161.nh&uid=&p=,2006-10-01.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4

目前高职院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职教育界普遍认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获得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核心竞争力是研究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地位的关键问题。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1、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内涵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是研究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问题的逻辑起点,迄今为止,研究者尚未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包括核心能力说、要素说、整合能力说。核心竞争力观点是高职院校在不断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要素说观点主要有单一要素说和要素集合说,单一要素说主要是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专业建设,而要素集合说观点是指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有价值的知识、技能、管理等要素的集合,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整合能力说观点是高职院校通过知识、技能、资源、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积累及创新,所形成的能为其在高职教育领域竞争力带来竞争优势和主动发展的综合实力。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进行剖析,基本上都能部分地揭示内涵的实质。核心竞争力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是各种能力相互作用的合力。虽然,已研究结论能从某个视角揭示内涵的本质,其实离内涵实质还有一定距离,并且不具有高职院校的特色,由此可知内涵研究没有明确针对性和独特性。2、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要素研究者一直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要素很关注,分歧意见也较大。例如,别敦荣等提出的一个系统说,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制度体系、能力体系和文化体系有机组合而成的系统;张卓等的“两个部分”说,即管理外壳和学术核心;罗红的“三个要素”说,即技术是关键,文化是基础,制度是保证;宋东霞的“四个要素”说,即学生素质、师资队伍、科研活动、学科建设等等。由此可知,形成支撑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不是唯一的,也可以从管理者、教育理念等不同侧面提出构成要素,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育理念、管理能力、职业技能培训等要素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共识。从目前研究来看,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几乎包含了发展高职院校的全部要素,即构成要素=全部要素,这与核心竞争力本质相背离的。我们选择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以核心竞争力内涵作为依据。另外,构成核心竞争力要素必须处于同一逻辑层次,不能相互交叉,或者总分关系,或者分总关系等。3、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是为了让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竞争中获取和拥有竞争优势。目前很难查找到提升高职院核心竞争力操作性很强的策略,更多是研究者都大声呼吁要培养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但仅限于停留在表明,泛泛而谈。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策略需要经历挖掘与获取核心竞争力专长和技能的阶段。例如,赖德胜等认为高职院校最关键的是制度创新,即通过建立学校制度,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方式,创建战略联盟,创造一个有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制度环境。罗红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竞争教育,建立竞争教育平台。传鸿从加强学科建设的角度提出,以学科建设促进发展,加快学科结构调整、分类指导、分层次建设、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学科建设,着重内涵发展。马士斌从人的因素出发,制订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行动路线,其实质就是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体制和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的过程。由此可知,有的研究者将核心竞争力归结为某一个要素或多个要素,提升核心竞争力策略也是以这一要素或多个要素为中心进行设计的。研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更多是提升学校整体实力,而不是针对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就成为纸上谈兵。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主要采用量身定做方式,每个学校根据办学基础和办学实际情况进行实施,才能有效避免提升策略的空洞。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前景

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目前研究者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内涵、要素、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也较少,理论体系初具规模,初步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相结合,从整体上讲,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研究。1、应加强理论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中,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主要源于其他学科或者其他理论的借鉴和嫁接,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本身也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因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在学术界还有很大的分歧,甚至混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竞争力,理论研究的滞后已成为制约研究水平的瓶颈。可以结合高职教育基本理论与规律、核心竞争力理论,界定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量化、操作性强的内涵和特征,从而提出评价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指标及其提升策略,即内涵是研究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根基。理论研究的深入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为相关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应加强研究深度目前研究成果数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是研究深度和研究水平都的确有待于加强,基本上没有突破性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也造成了研究数量上的“富有”和质量上的低水平研究并存的现象。例如,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基本上都是从某个侧面提出的,而非抓住内涵的实质;要素的合理性缺乏深入的剖析;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有待重新进行界定、评价体系的论证及合理权重分配等等;提升策略应依据不同要素现状的原因,对原因的深入剖析是提升解决策略有效性的根基,深入研究提升和运用核心竞争力,使高职院校获得和保持有竞争优势,这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仍然有许多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3、应调整研究方向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框架已基本形成,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有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这务必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对重点问题要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探讨,才能寻求到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某个“疑问”点进行研究远远比对全部问题的探讨会取得更佳效果。因此,以后的研究更要侧重一个“点”,解决了很多“点”的问题,“面”上的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也有利于该问题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另外,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重点也要转移到操作层面,根据每个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高职院校增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成长春.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研究[J].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08)

[2]简世德.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与前瞻[J].理工高教研究,2010(04)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5

近年来,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内涵建设作为学院工作的思想核心,并从制度和组织上落实到位,专门成立了内涵建设工作小组,由院长任组长,指导内涵建设具体工作。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为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学校在各院系中建立了以党员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工作小组。要求党员在内涵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尤其在利益问题上充分发扬谦让、友善的作风。对于干部党员,要主动承担起领导责任,并在思想上深刻剖析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带头参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积极推动内涵建设工作的进度。实际工作中,各院系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将内涵建设列为重要工作,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发展目标,真正将内涵建设落到了实处。

营造内涵文化氛围 在内涵建设过程中,学院充分重视文化教育的作用,运用各种媒体,全方位、全覆盖地宣传科学发展观思想,着力营造内涵建设的思想氛围与文化氛围。同时,将宣传力度深入到基层,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能够充分贯彻和落实学院倡导的内涵建设指导精神。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内涵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从而发动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全面投入内涵建设工作之中。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学校领导认为,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深入地推进内涵建设工作。为此,学校充分注意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同时紧密联系当前思想动态的实际情况,着力解决学校所属各部门、各单位之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在发展中逐步统一思想,不断进行经验交流,对于发现的问题,采取深挖的方式,逐步解决各类矛盾,从而确保内涵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内涵建设与师资建设相结合

学院在开展内涵建设的过程中,将教师队伍建设与内涵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及业务水平,从根本上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内涵发展水平。

成立教师工作小组。成立了教师工作作风建设小组,先后出台了《教师作风建设实施办法》,分步骤提高教师工作作风。动员广大教师开展工作作风自我剖析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征求工作作风建设意见。针对各种工作作风问题,进行全院监督,以及定期与不定期劳动纪律检查。制定年终考评制度,对于个别情节较为严重的个人给予相应的处分。

建立师德师风考评制度 内涵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内涵建设制度化。先后制定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暂行规定》《加强教风建设实施方案》以及《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等指导性规章制度。制定了严格的师风师德监督检查制度,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一次考评,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将考评与奖惩制度挂钩,对优秀教师公开表彰,并将师德师风考评档案计入人事档案中。

内涵建设与学生发展相结合

在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充分结合时代特点,从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出发,从学生干部建设的具体需求出发,从学生干部成长规律出发,充分把握与时俱进、普遍适应、继承与创新以及以人为本等科学发展基本原则,在传统培养方式的基础上大胆调整改进,着力于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培养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创新精神、实践精神的素质全面的学生干部。

制订系统培养计划 在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学院从学生组织的基本特点以及基本任务出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干部特点,制订了详细的培养规划。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步骤等几方面入手,将学生干部建设与内涵建设深入结合,为学生干部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想环境。同时,在具体工作中,积极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工作模式,避免培养目标空洞虚无和培养方法不科学、避免培养无前瞻性无延续性、避免干部重使用轻培养、避免不同组织不同年级不同职务学生培养笼统混乱、避免思想政治素质和基本能力培养顾此失彼。

提升思想教育水平 在具体工作中,学院充分重视内涵建设的思想教育工作,将内涵教育与学生干部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干部形成科学发展观思想。多次组织学生工作部门召开专门的学生干部思想教育工作会议,落实各级职能部门、教学单位以及分管领导的工作内容及责任。从思想上、任务上、工作上指导学生干部开展工作,创建出一个良好的学生干部培养氛围,从而深化内涵建设工作,提升校风、学风,促进学生干部的全面发展。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以及奉献意识,从而让学生干部能够成为学生中的表率,在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群体向前发展。

加强综合能力培训 学院在内涵建设过程中,充分意识到内涵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综合能力的基础之上,只有将内涵建设的目标内化为一种能力,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内涵建设活动之中。因此,学院组织学生干部参加各种综合能力培训。通过集中、系统培训,帮助学生干部培养基本的工作素质,掌握基本的工作能力,并且将内涵建设的基本要求内化为学生干部的工作理念。在学生干部内涵建设培训过程中,学院坚持从培训内容出发,利用全面丰富的培训内容,满足学生干部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从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及协作能力等几方面,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干部。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6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一带一路”视阈下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

一、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是党中央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做出的重要部署。而审核评估正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抓手。袁贵仁部长也曾讲,“评估是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基础性工作,评估工作非常非常重要,评估是天大的事,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我们党站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集中体现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①

二、深入开展实践活动,统领审核评估工作

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意识形态的阵地、知识创新的基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量输出地,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结合实际,找准定位,在彰显高校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开展多样化的丰富实践活动。地方本科院校要以办人民满意高度教育为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职责,不断深入思索并尽一切努力处理好“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与“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从而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审核评估要求高校根据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和审核评估内容及上一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自我评估,这本身就是一场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高校要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认真查找学校在办学定位与目标、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认真整改。做好审核评估工作,就是将学校发展的内功练好,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也就是贯彻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审核评估工作能否取得实效,自然成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统一思想,提振精神,积极落实审核评估的各项任务

评估工作事关地方本科院校的自身建设、整体发展和未来走向,与学校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此次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的总目标就是要通过迎评促建工作,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高效运行,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自我保障和监控体系,实现“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的达成度,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提高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提高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提高学生、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②为此,在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共同“迎评促建”的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应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1.统一思想,凝心聚力

评估是全校共同的大事,没有与评估无关的部门,没有与评估无关的人,迎评的主体是全校师生。围绕着审核评估工作的相关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必须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开展好评估的各项工作任务。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深刻领会审核评估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全校师生要端正态度,以“平常心、正常态”、“学习心、开放态”积极参与审核评估工作。

2.落实责任,真抓实干

在评建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这二十字工作方针,明确工作任务,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学校应严格执行“一把手”负责制和问责制,把评建工作纳入对各单位及其领导班子的年终考核。

3.顾览全局,通力合作

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全体师生员工都要时刻牢牢树立全局意识,服从学校的统一部署,讲大局,讲奉献,努力把迎评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实、做精、做细。学校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发挥管理、协调、服务的作用,树立“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理念,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及服务水平。教务部门要负责做好顶层设计,做好任务分解,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评估工作。学院作为专业办学的主体,要广泛动员,抽调专人,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教师和学生是评估工作最重要的主体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事关地方本科高校的长远发展、事关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学校全体师生都必须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精神面貌投身到迎接审核评估的工作中来,确保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在评估建设过程中实现新的发展跨越。

注释:

①袁贵仁. 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提高教育质量[J]. 上海教育, 2015(34):1-1.

②常连. 坚持内涵发展 坚定走应用性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安徽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综述[J]. 中国高等教育, 2012(Z2):48-49.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J].中国农村教育. 2013(12):8-11.

[2]刘文烈.如何突出高校特色[N].《中国教育报》. 2014-08-07.

[3]崔明德.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山东高等教育:原刊名, 2014(2):20-24.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7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并从灵魂、主题、精髓、基础等四个方面对其实质进行了阐述,它是以我国国情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情况而提出的,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党的理论思想与时俱进的又一伟大体现。

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复杂多元化,因此整个人类社会也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尽管价值体系有所不同,但任何国家、民族都必须有主导的价值体系作为支撑,从而有效地保证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开拓创新的缩影―对于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必须一如既往的坚持和发扬,对于新时期党和国家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以历史经验为依托,不断创新进取,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健发展的新篇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代表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它涉及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更是全民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①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党始终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积极地引导公民主人翁意识的养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巩固和发展人民内部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移风易俗,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蔚然成风。”之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社会新形势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新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则是实现这一主题的根本保证。

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成为公民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当“中国梦”成为国人奋进的强心剂之后,从核心价值体系中所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便成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思想保证。党的十用24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努力的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稳定的有力保证,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准则。上述三个层面也体现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内涵。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国家由集体构成,集体又是个体的集合,所以个体是国家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是个体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文化的快速传播,对社会价值体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给个体带来许多新的思想和观念,价值观念多元化无法避免。因此,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引领民众价值观的形成,并采取多种途径和举措,努力提升其人文内涵,关注公民个人生存环境,才能促使个体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才能使其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准则。也只有以个体为依托,展开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实现与时代主题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的里程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具体表现在于它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等四个方面都以个体为中心,始终坚持了对价值主体―个人的关爱与保护。它不仅强调了个体认知的主旋律,还强调了改善个体生活状况、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②对人文内涵的探究,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深入的把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人文内涵的具体体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人民幸福的保证。从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之中,形成了适合中国革命并改变中国人命运的思想。凭借着思想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国人民结束了持续一个多世纪的列强压迫,中华民族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20世纪末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时展主题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至此,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从此中国经济从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国社会体制从半封建向全面开放转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温饱转向了基本小康。

进入21世纪,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党、我国所面临的新形势而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不仅明确地指出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一如既往地将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发展的先进生产力以及不断前进的先进文化,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随后,“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的伟大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国情联系得更加紧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归根到底是将改善人民生活状况,提高人民生存尊严作为根本出发点。

所以说,正是因为我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不断结合中国国情的变化,中国革命才得以成功,改革开放才得以顺利开展,生产力才得以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才得以不断改善,中华民族才得以昂首挺胸傲立于世界的东方。如果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将毁于一旦,人民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人民幸福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党的十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炼,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

从理想的形成机制来看,共同理想归根到底是社会个体的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本身可以是一种社会理想、群体共同理想,也可以是一种个人理想,而社会由群体构成,群体再由个体组成,个体是社会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最终归结为个体理想的共同体现。个体理想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群体共同理想的形成有赖于构成社会的个体,只有能够代表大多数个体理想倾向才能成为群体的共同理想;社会共同理想的形成则是各群体理想博弈的结果,各个群体理想相互交流碰撞,最终形成代表大多数的社会共同理想。从理想的主客关系及其本质来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归根到底是由个体的属性决定的。理想反映的是客体(存在)与主体(个人)的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存在是理想的客体,个人是理想的主体。理想既不是理想客体所具有的属性,也不是理想主体所具有的属性,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理想是以主体个人的需要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如果个人不能在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中将自己转化为自己的对象,他就不可能成为自觉的认识主体。所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要从个体出发,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交流、采纳最终都要通过作为理想主体的个人来完成。

通过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机制与主客关系的本质我们不难看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地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努力奋进、开拓进取的动力源泉。共同理想是全体中国人奋斗的目标,它不仅是国家强大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国人争取自身幸福的有效手段,国富才能民强。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人民幸福的精神食粮。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更是人之为人的重要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得以解决,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人的精神追求放在首位,《论语》中孔子“去兵去食不可去信”之说,反映了人对诚信的追求;晋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最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了人对气节、自然的追求;宋代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反映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关注社会个体在物质充足之余,是否具有相应的精神生活,社会个体的精神诉求是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同时,为社会个体提供个人不断努力前进的精神动力、提供应对人生突发事件的精神支持、提供人生意义最终得到升华的精神追求,并且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以人性的充分展现为最终价值评判标准的社会价值导向。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是所有精神文明的根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个体精神文明的最高体现,它是我们最需汲取的精神食粮。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最根本的人文内涵是对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的关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民幸福的道德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在漫长的华夏历史中,无论历经怎样的沧海桑田,我们中华民族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从未改变过。在国家危亡的战争时代,我们追求不惧生死、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在人民生命财产遇到危难时刻,我们追求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我们追求爱岗敬业、勤奋进取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民族时刻坚持着反映时代主题与精神的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统一、日益强大的思想纽带和精神动力,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必须以此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才能保证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新方向,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没有强大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没有良好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动准则,和谐社会将无法实现。

人文内涵的新拓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反映了国家对人民的关爱与呵护,也是我党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新时期,受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我们必须不断加大人文内涵的拓展,以人文精神来引导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主体,以人文内涵对大学教育进行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不仅是人文内涵拓展的新方向,更是时代所赋予的新使命。③

一方面,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发展、实践的主阵地,大学教育环境、教育体制的完善与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践行的关键因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家弗吉里奥就曾提出,大学教育对人的培养应当使其参与到公共道德规范、意识形态问题的讨论之中,应当竭尽所能地去引导他们发掘自身的内在潜力与外在的创造力,使他们在追求自身幸福的过程中逐渐变得热情、理智、崇高,而不仅仅只是关注知识本身。教育家维多利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精神、身体、道德的全面发展;康帕内拉对理想大学教育的构想是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双翼齐飞。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就其终极目标而言,仍旧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努力发展自由、平等、友善的教育环境,形成努力探索、健康繁荣的学术风气;必须以思想道德教育为载体,将思想道德课程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必须以个体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思想道德规范为准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不同意识形态的讨论氛围中去。

另一方面,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培养是能否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因素。国外大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全球公民,如美国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参与个人思考和群体性讨论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本国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能理性地权衡本土的、国家的及国际的问题,认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存关系等。美国大学生学习的内容由低层次到高层次依次为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公民品行的主要内容包括传统道德品质的继承与个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蔡元培先生为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1916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就曾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以此来革新北大教育体制,培养自由之人才,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此形成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大家。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全球化的经济、文化体制的形成,在给大学生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价值观的冲突。另外,由于金钱的诱惑力、现实的残酷性、社会各种不健康价值观念的影响,也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极负面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会在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犹豫,在个体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价值观之间摇摆。因此,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正确引导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同时建立创新、完善的引领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变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接纳的道德标准,才能保证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才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注释】

①潘玉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选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②张娜:“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意蕴”,《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8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整个社会价值体系,发挥着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应该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核心。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它既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也反映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含四个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其基础。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庞跃辉教授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具有系统性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直接关系个人的进步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不但是系统的,而且是不断发展的,并且具有丰富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至少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任何个人的完整协调发展。第二,人的全面发展还要“多方面发展”。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内部也有各自丰富的内涵,还可以分为诸多的素质要素,各个素质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同时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多方面性。第三,人的全面发展要和自由发展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理想的平台,使任何个人能够自由地、自主地发展自己想要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形成自己的自由个性,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内在统一的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十分重视和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并把它确定为未来社会的终极目标。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最终从理想变成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既是历史作出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9

投稿邮箱:

俞立中:高校应从扩张转向内涵发展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我是2003年2月从华东师大副校长岗位调任上海师大校长的,2006年1月又调回华东师大任校长,2012年4月被聘为正在筹建的上海纽约大学校长,10年间经历了三个不同类型大学的校长职位。

我觉得,过去的10年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大调整的10年,这是与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紧密相关的。从一个校长的眼光来看,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硬件与世界高水平的差距已大为缩小,甚至可以说比较接近了。经历了持续多年的大学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26%,因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质量提升的问题就越来越凸显了。记得10年前我就任上海师大校长,和同事们讨论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中国大学扩张的高潮已经过去,学校应该把精力更集中在提升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社会服务的质量和能力上。

如今大家对教育的期望很高,这是件好事。但浮躁、急功近利等社会风气,也不免影响到教育。通过几年努力,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上海在编制《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组织了三个独立版本的调研和编写,最后定稿时吸纳了各版本之所长。由华东师大负责的版本,提出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也成为后来正式公布的上海纲要的核心理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忘记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回归到人的终身发展上,是为了人的成长和幸福,为了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现在许多家长都想把孩子送进“好”的大学。那么,什么才算是“好”的大学?怎么评价一所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我觉得,我们应该真正打开眼界,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

易红:必须辩证看待内涵式发展

东南大学校长

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也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其实在此之前,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讨论已经有了很多。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是国内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这包括很多内容,诸如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社会发展等。而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是由大学的核心任务决定的。

当然,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辩证地去看。当前,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并不意味着对高等教育前一阶段发展的否定,而是当前高等教育为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逐渐克服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的需要。

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开展各项教育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非常谨慎,进行改革之前,一定要广泛调研,请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详细、全面的论证。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做科学研究不同,一项科学实验失败了可以换种方式重新再做一次,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旦失败,则是以牺牲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以牺牲参与改革的一批学生的培养质量为代价,是无法走回头路的。

齐涛:大学的内涵体现在大学特色和大学地位上

曲阜师范大学原校长

我们曾提出要建设若干所世界知名大学。为什么提“知名大学”,而不提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我们认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提法只是一个角度,一所大学的真正价值还是体现在办学特色上,体现在学校的知名度上,所以“知名大学”也是比较恰当的提法,这应当是大学办学的一种追求。但是,知名大学靠什么来体现?要靠知名的教师、知名的课程、知名的教材和知名的学生。过去我们比较看重专业,今后我们应该把课程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点、重要单元来考虑,开出多少品牌课程、知名课程,这是大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专业是个不确定的因素,是学分和课程组合而来的,而课程是个确定因素,是比较稳定的一个单元。

知名学校要靠知名教师,知名教师要靠知名课程。核心是课程,而不是专业。其次是知名教材,要提供和使用知名教材。其三就是要培养出知名的学生。这几种因素最后合成,就是一所知名的大学了。有了知名度,学校的地位自然就得到社会的认可。高等学校是独立的法人办学实体。每一所大学既然是法人实体,就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只是在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办学知名度上存在差异。把大学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是不对的,对一所大学来讲,真正最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特色。所以,每一类学校都应当是在合适的办学层次上,扎扎实实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学历攀升。有了自己的知名教授、知名课程、知名教材、知名学生,就有了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知名点,自己的地位,知名大学的意义就在这里。

如何促进大学内涵的发展,一是高校要“依法自主办学”。《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办学自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总体上说落实得还不彻底、还不到位。《高等教育法》对高校的自主办学行为作了规定,主要包括: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订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等等。这些内容更多属于学校内涵发展。既然法律赋予了学校很大的自主性,作为一所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就应该认真研究可以行使的自主办学权力,根据自己的办学方向,在内涵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李元元:深入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吉林大学校长

党的十指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变革转型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10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1―0038―01

“赏美”意指对美的追求、欣赏,是要求学校全体师生具备赏自己之美、赏他人之美、赏世间万物之美(即美我之美、美他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心境和能力,进而追寻和体味生命的价值。“赏美教育”其精髓内涵是赏在发现、美在践行,意思是要学会发现美、体验美、践行美。这样,学校的教育过程才能由一种牵强的“内化”变成一种涵养的过程。只有保持“赏美”的心态和具备“赏美”的能力,师生才能在审美过程中表现出对生命美的关怀、珍视、向往与呵护。

一、赏美教育为师生的生命美奠基

学校核心价值即学校的教育哲学,赏美教育回答学校为什么办教育的问题,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以思想影响思想的过程。作为师生教学与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应该为师生生命质量负责。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师生的生命发展,促使师生不断追问人生意义,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珍爱生命,感悟生命的美好,形成核心价值取向,从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认识到,学校要为师生的生命美奠基,就要从学校的核心任务“教”与“学”的角度出发,具体来讲,应该是:教与学的统一即立美与审美的统一。教师的教的活动应该是立美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审美活动。但教师立美本身也包含了立美主体的审美活动;学生的审美活动本身也有审美主体的立美创造。因此,如果教育教学活动做到了“赏美”,则教学双方立美与审美活动就实现了统一和交融的效果。

二、以美立校,和谐育人

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也是一种具体的感受。有人讲,和谐就是美,和谐造就美,和谐与美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人的身心和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和根本保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虽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如果因身心矛盾尖锐,造成身心严重失调,甚至出现人格分裂,那么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能否全面发展关键就在于是否落实到了人的身心上,是否达到了人的身心和谐统一。那么怎样才能使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呢,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人的身心结构及其发展规律,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和完善人的身心;在人的主体性和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愉悦人的身心,实现从认知、意志到情感的升华;在人的情感体验过程中,达到美的境界,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里面也充满了各种各样复杂的因素,只有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整个课堂、校园、人际关系才会变的很和谐,那么所有学生和教师也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才能真正成为和谐的美的场所了。

三、至真、至善、至美的校风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只有遵循真善美的原则和规律,才能建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当今中国物质生活相对富足,需要精神文明与之相适应而发展。我们的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关照人的精神世界、关注人的生命优化、人的生存价值和人之为人的生活,更加呼唤人类文明的传承与进步,期待达到真善美统一的境界。

人类的活动中,教育是直接作用于人和人的发展的活动,是最应该而且是最能体现“真善美”的活动。我校长期形成并确立了“至真、至善、至美”的校风,其中“至真”“至善”“至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学校教育的本真价值追求。

四、以美静心、以美养涵、以美启智、以美导行

“静心、养涵、启智、导行”教风,其具体涵义是:静心指宁静心态,养涵指蓄养涵养,启智指启发智力,导行指指导行为。静心、养涵、启智、导行是一个逻辑的整体。

静心是前提。一个人只有静下心来,心态平和,才能专注,才能理性。教师只有做到静心,才能提升自身涵养,才能专注于教书育人,才能心思缜密,才能规范行为,做到为人师表。

养涵是指培养内涵、修身养性。对教师来讲,养涵主要是指培养增强自身的学识修养,具备积极乐观、温文尔雅的心境。教师只有善于养涵,才能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11

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具体任务体现在:

[找材料到文秘站 -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一是要“清醒”人。受市场经济大潮负面影响和多元文化及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不甘清贫,世俗浇漓,道德滑坡绝非个别人事。学校党组织必须旗帜鲜明地清除杂质,荡涤灵魂。

二是要“唤醒”人。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一部分中老年教师满足于高级职称评上,3工资到手的现状,进取精神减退,学校党组织应该理直气壮地“唤醒”他们,振奋其精神。

三是要“磨砺”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据学校一线人员中的大部份额,成为教育战线一支重要力量。但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文化功底和业务技能等综合素养,不是那么令人乐观。学校党组织必须配合行政加强师德师培养,迅速果断地打造队伍,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四是要“更新”人。新的课程改革正在整体全面推进,所有教师都处在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上,都得学会“面对”,学会“弄潮”。学校党组织应该与时俱进,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能力。

根据《》规定,与学校党组[,!]织相适的基本职能就应体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好凝聚和辐射、引导和支持、保证和监督等方面的政治核心作用。当前,教育局确立内涵发展理念,内涵发展依赖党组织激发人力资源,盘活各要素的内在活力;而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其落脚点又在于有效的推动内涵发展,两者之间高度统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基层党组织不仅大有可为,不仅是责任义务使然,而且是自身工作价值的真正体现。

一、提升党政主要领导综合素养的品位是内涵发展的前提

学校党政一把手是学校领导班子的核心,是学校的掌舵人。基层党组织书记在学校内涵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书记既是基层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又是党、政、工各方面工作的协调者;既是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在学校贯彻落实的执行者、保证者,又是对党员和干部进行监督的教育者、管理者;既是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重大问题决策的参与者、支持者,又是为全体教职工的利益而工作的服务者。校长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一个好校长带动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好一所好学校。学校党政主要领导的执政水平,道德修养,理论素养,综合素质的优劣高低决定着学校发展的进退快慢。正因如此,我校党政一把手在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打压和锻造从未懈怠,在个人素养不断提升改善的同时,努力提升工作品位。

一是统领全局,客观科学地给学校发展以准确的战略定位。“十一五”期间,我校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基于此,学校党总支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锁定在争创省级示范高中上,以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己任,紧牵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突破培养高层次学科骨干这个“口子”,整体推进、和谐发展。总支校长室据此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蓝图,让我校教职员工“跳起来摘桃子”,因而极大地振奋了员工的精神,鼓舞了员工的土气,增添了员工的干劲,在九届教代会一次会议上顺利通过。

二是以人格魅力赢得民意,以清廉勤政感召员工。学校党政一把手注重党性锻炼,官德修养。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其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和浩然的正气,凝聚人心,顺乎民意,为内涵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环境。

三是党政一把手不仅是上传下达的管理者,更应是理性思考的学者型领导。党员领导干部视学习为一种责任,注意及时捕捉时政热点和教育重点,谋划引领学校党务工作走在前列,促进教育教学朝着规范化方向前进。在党政一把手带动下,26中中心学习组联系实际加

强学习,以学习的成果促进观念转变,以新的教育观念推动管理实践。近两年中我们撰写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的哲学思考》被评为桥口区一等奖;《试论中小学党的作风建设的任务及措施》被评为市教育局党建思政论文一等奖;《办人民满意教育,努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再次评为市教育局党建思政论文一等奖。学校党组织坚持把对学校的政治领导体现在贯彻方针、规范办学行为上;把思想领导落实到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中,把组织建设强化到两支队伍建设中。把党建思政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让二十六中两翼齐飞。二、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养是内涵发展的关键

学校党员干部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在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上,党总支紧紧扣住了四个关键环节,既有“方”,讲求原则性,又有“圆”,讲求灵活性。

一是用学习净化灵魂,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我们将党员干部的学习时间用制度固定下来;学习内容则以《》为主兼顾其它。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有立身之本,站得高,视野远,心胸阔,在教职员中率先垂范地把教育事业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而不仅是赖以谋生的手段,把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融化为对事业的挚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

二是用制度“管住”脚手,引导党员干部树好形象。为密切干群关系,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党总支始终把住三道关口,管住脚手。一为制约关口,先后出台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干部不准用公款吃喝玩乐的规定》、《民主评议制度》、《关于收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关于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等等。二为运作关口,学校基建维修等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施工——招标;核算——透明;校务——公开;评先晋级,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招生、旅行社选择,严格操作程序。三为督查关口。年度考核干部,既述职又述廉,让全体员工评判优劣。

三是用实战锤炼才干,促进党员干部成长成才。党总支把年轻干部推到社会一线实践中去,让他们经受风雨洗礼和实战锤炼。扶贫支教,我们将中层干部余水平送往江夏法泗中学支教;社区共建,我们派青年党员干部熊明霞进入学苑社区。最近,我们又将政教主任黄爱军派往汉水桥街锻炼。艰苦而丰富的社会实践锻炼,提高了他们的思想境界,增长了他们的从政见识,锻造了他们的意志品质,提升了他们的谋事才干,不仅使他们终身受益,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校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

四是用典型引领队伍,塑造学校团队精神。校党总支始终注重发掘员工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身边典型去感召教职员工。我校优秀共产党员,青年教师杨军手持“爱心十耐心”两把钥匙,平等对待每名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灵奥秘,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实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所带班级高考终端质量处于同类班级前列;老教师、共产党员叶生柱同志不畏劳苦,耐于寂寞,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黄丰华老师不求功利,坚持长期扶助孤儿,用爱心和知识的力量将其送入湖南文理学院深造。我们及时捕捉员工的闪光点,用以感染和带动员工奋进前行。

三、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养是内涵发展的基础

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力量。关注他们的综合素养的现状,就是关注了学生现在的全面发展和将来的终身发展。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抓紧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是学校基层党组织的第一要务。我们依据校情、教情、学情,与行政领导一起统筹规划,周密安排,扎实推进教师整体素质的培训和提高。

一是树师德,培植高尚的职业情操。老百姓渴望享受优质教育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必须敬业爱岗,师德高尚。我们在20__年下半年召开的八届三次教代会上,通过了《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教工师德考核细则》,之后又在全校开展了“二次创业我争先,敬业爱岗作贡献”的岗位练兵主题教育活动、全校教工“大学习、大讨论,大总结”,把创“三无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作为讲评的主要内容,把“树师德、铸师魂、修师表”作为讲评的必备要素,提高了教职工依法治教,依规办学的自觉性,调动了教书育人,服务育工、管理育人的积极性,涌现了举不胜举的令人感动的育人典范。例如学校有位年轻班主任老师身患严重血液病,她一声不吭,每天到医院打完针又赶回学校下到班上。医药费已花了十几万,病情仍不见好。由于脸色苍白,被领导和同事发现,劝她住院休息,她说“躺在病床上,每天看到听到的都是受病魔折磨的痛苦和,让我离开学生,我就没有了精神支撑。”党总支在“八荣八耻”教育中推出了这位年轻教师的事迹,在全校引起了很大反响,老师们无不为之感动。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12

二、公安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给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一)引领能力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科学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期、破除矛盾问题的攻坚期,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任务繁重。同时,随着依法治国方略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群众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公安工作面临许多过去从未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公安本科教育紧密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警务理论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强民警教育训练,深入推动内涵式发展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引领学校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争取主动、率先发展,对党的领导职能、领导原则、领导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二)破解难题的挑战公安院校与其他高等教育共同经历了“大扩招”、“大建设”、“大提高”等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促进了公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内涵建设不足、教学水平不高、办学规模较大、多校区办学、经费保障不足、基建债务过重、毕业生就业压力明显等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凝聚共识,汇集力量,破解难题,全面突围,以党建工作促进内涵式发展。(三)自身建设的挑战公安本科院校一般都经历了中专、大专和本科院校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化,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校党建工作的方针、目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学校党的先进性、执政能力和群众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加强党建工作推动公安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热爱学生、热爱一切学生、热爱学生的一切”,“办学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不断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与氛围。(二)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要结合国情、省情、院情,充分考虑到区域环境、资源禀赋、社会需求、办学成果及学校自身优势,深入系统地开展各项工作的专题研究,准确、科学、合理地规划未来发展,形成整体推进、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三)坚持转型发展的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摆在了高等教育发展任务的首位。在服务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优势、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公安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四)坚持遵循规律的原则只有切实遵循发展趋势的规律、发展动力的规律、发展策略的规律、发展条件的规律,发挥市场和计划两个优势,挖掘校内和校外两个资源,协调争取公安本科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两个政策的支持,才能实现学校的全方位科学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