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感受合集12篇

时间:2024-03-20 08:57:04

劳动教育的感受

劳动教育的感受篇1

1. 劳动中的身体投入与心灵的宁静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与经济增长方式中的“虚拟”权重不断增加,刺激着人们以创意与冒险的方式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生产机制中的无处不在的竞争与分工消解了人际关系中的亲密感,越是人多的地方“孤独”感愈发强烈。在上层意识领域,“宏大力量”的召唤开始变弱,人群的离散性持续增强,公众目光从集体意识转移到个体利益和诉求之上,形成了光怪陆离的个体生活“怪象”。由生产和生活图景构成的认识局面随之发生根本改变:连续感、整体感、普世感、集中感、永恒感与崇高感被逐步解构,人们只能以片段化、局部化、本土化、分散化与庸俗化的视角诠释周围的世界。总之,当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机制、意识形态、认识范式与文化心理等现状不断地生成“驿动”的生活图景,浮躁与急功近利弥漫到各个领域,实在感、稳定感与充实感的“机会成本”不断加大。在马克思的世界观中,劳动创造了人与社会、是人与社会之本质体现,身体存在的本质就是自觉自愿地裹挟着自身“冲入”到劳动中去,以此区别动物的肉身存在———劳动的身体就是“人”的身体。当代人群浮躁感产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丧失了“劳动精神”,疏远了劳动而且体会不到劳动之德、劳动之美和劳动之愉悦。在布迪厄的身体研究中,社会划分以符号化形式作用于身体,引起身体资本而使其参与了社会阶层的区分。工厂、作坊、实验室、田间和地头等“生产性”场所常被理解为低端场所,其中的工作者被认为是身体资本化程度较低的“蓝领”或者“农民”。人群涌向能够促使身体高度资本化的工作场所,而这种场所往往镶嵌着巨大的压力与高度的控制,常常在制造紧张与胁迫感的同时炮制出漂浮与失落感。与这些场所盛行的心理困惑相比,低端劳动场所中身体的投入暂时终止了意识中的各种纠结,更容易让人们满足,内心更为踏实与平静。

2. 劳动中的身体投入与认识的转型

“如果没有拟人说,人类将难以在世上立足。假设人们彻底地抛弃拟人说,世界至于我们将变得比任何一位神祇更为陌生。因此拟人说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最根本的反应方式:它是人类在建构其自身、建构其世俗组织及神祇系谱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力量。”[7]“拟人说”的本质是以人的形象来描述人以外的宇宙与社会。在原初社会,人类无法忍受“未经勘定”的世界,因为那样只能让人们置于无尽的未知和黑暗,因而人们将世界和社会构想成为一个巨大的身体,从熟悉的身体结构组成推衍出陌生的世界、社会以及动物的种属类别———也就是所谓的“体现逻辑”。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知识观的变化,这种朴素的认识论开始逐渐被那些可计测之物,如数据、线条、符号、代码、指数等所取代,但“拟人论”并没有彻底退出认知领域,而是广泛存在于语言、文学、艺术之中,悄悄蜷缩在思维深处,默默发挥着作用。这种由奥尼尔所提出的身体摹状认知策略与我国学者提出的“体知”具有相同的意蕴。“体知”是杜维明先生在 1985 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建构儒家特色的知识论,即“默会之知”或“身体之知”———一种“无法用命题性语言来表达”的认知方式[8]。学校教育中的认识过程主要是模拟知识发现的过程,具有高度符号化与简约化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与抗拒。劳动教育增强了认识的自然性、生活性、实在性、鲜活性,赋予学生体知的机会:学生以自己所熟悉的身体形象、身体组织结构、身体的远端近端、身体功能等为认知中介,以联想、类比、隐喻、拟人的方式拉近陌生的世界并对其进行分类、组织与演绎。按照分析哲学的观点,在人文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很多领域,存在着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的地带。我们可以通过身体感觉的综合能力去把握它们,却无法充分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它们。劳动中的体知使学生有机会发现符号化知识中受“语言的界限”过滤的部分,从而获得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

3. 劳动中的身移与情感生成

赵立行教授在《忧思现代文明的另类视角———读理查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一文中,深刻分析了桑内特关于建筑与身体 / 文化之间的关系[9]。在桑内特剖析视角中,希腊以降的城市发展史和身体形象(器官)紧密联系,身体形象(器官)分别对应着人类历史上城市理念和类型。在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时代,人们以“声音”和“眼睛”来参与城市生活、塑造城市形象,并通过城市形象规训身体行为。希腊人注重声音,因而公共集市、公民大会场、普通居民的房顶,都是聆听和发出声音的地方。开放、易于沟通、便于声音传播是一切建筑的设计基础。在声音的召唤中,希腊人更加关注集体和城邦的利益,体现出一呼百应的公民精神。与希腊人相比,罗马人更注重眼睛,因而罗马建筑往往注重中心、一致与秩序。无论是万神殿、竞技场还是被罗马征服地区的城市,都体现出对眼睛的驯化,以此将威严、永恒、秩序的观念浸透到人们内心。查德•桑内特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劳动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物质空间与人类情感具有隐秘的联系:“置身”广阔空间中的人群渴望接近与交流“,置身”封闭拥挤空间中的人群感到疲劳与烦躁“;置身”公共空间的人群会倾向于开放与接受。劳动中的身移就是将身体置于不同的空间环境之中。在敞视的、封闭的、安静的、拥挤的、整齐的、凌乱的、神圣的、世俗的劳动空间中———极目远望、贴身观察、低头沉思、环顾四周、正襟危坐、挥汗如雨、诚心正意、自由穿行会在身体的空间抛入与空间信息的反作用中生发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p#分页标题#e#

4. 劳动中的身体投入与审美体验

“美是什么”一直是学术界孜孜以求的目标。除了传统的形式之美、心理感受与象征美之外,还有学者从其他的角度审视了美的本质。林赛•沃斯特认为,许多世纪以来,人的意识系统一直在建立自身的保护网络以回避那些不受欢迎的体验。美学冲动往往产生于人们回避令人烦恼的体验的过程中。人们允许自己为一些没有效应的行为所控制,从而把注意力从他的生活重心中转移开去。在真正的艺术体验中,人变得飘忽不定并且不再控制一切。艺术的感动对于接受者的作用力就是使他的精神世界出现某种程度上的神情涣散状态[10]。长期湮没在“符号化”空间中的学生,容易失去积极敏感鲜活的情感表达与感受力,进而失去感受美的动力与美学品味,也就容易被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劫持着走向浮华与颓废。青少年希望摆脱社会规范对身体的束缚,但却会在工业商业设计的美学标准中失去自我。“90 后”、“新人类”“、沙玛特”“、哥特式”等青少年群体把身体视为抗争与表达的地点,但却在身体的设计、装饰、修改、自然权利等方面走得太远。在奥尼尔的分析中人际关系、政治力量、社会伦理风俗、商业机构等都参与了身体的规训与设计。将身体投入劳动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让身体摆脱上述各种力量的控制而进入“无欲无念”状态,以此来建立自身的“保护网路”,回避那些令人不快的体验,从而体会劳动带来的“神情涣散”和让人激动不已的“美学冲动”。

二、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历史与现状看,劳动教育的定位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等人呼吁在学校中实施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视为教育内容;欧文和马克思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把劳动作为教育方式;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课程的分支。从劳动技术教育角度看,很多国家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我国劳动技术教育要求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点,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个别省市制定的劳动技术教育具体化到细枝末节,如《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要求“用各种布料设计制作各种新型小布艺、服饰作品,学习机缝的基本方法;学习刺绣、编织、服装裁剪的基本技能”。澳大利亚在初中开设商业原理、农村簿记、速记、普通商业研究、家政、木工、金工、制图技术、农工机械、畜牧业、农业等[11]。德国则为学生提供了分年级的机器的操作与工具使用、工业生产、经济方式、家政和职业等方面的技术[12]。在劳动教育定位不够稳定而劳动技术教育又越来越细化的情况下,就有必要梳理统领劳动教育的核心线索,寻找内在各种劳动形式中的统合精神。尽管我们习惯于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区分开来,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非是没有交集的两种劳动”[13]。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只不过是劳动的两种具体的“类”。统合劳动的精神就是蕴含在两种“类”之中的“共相”:包含着意识的身体或者说包含着身体的意识,一起创造出了价值,具有了主动性、积极性、生产性、生成性。中小学劳动教育不在于谋求劳动技能的提升,而在于通过劳动教育改善学生的认识结构、开发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灵魂。

三、身体视域中的劳动教育策略

从身体角度探讨中小学劳动教育策略,不是对当前劳动教育形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希望拓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组织视野,赋予中小学劳动教育新的内涵与外延。

1. 构建系统身体训练的谱系学

长期以来,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不断地发生矛盾。形式教育希望通过教育活动开发人类感觉器官功能,实质教育则强调对知识体系的把握。从形式教育的立场来看,中小学劳动教育是一种很好的身体开发途径。中小学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着不同的目的:职业技术旨在劳动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小学劳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动手能力”的关注不仅要放在“实际操作”之上,还应该关注“动手能力”背后的意蕴———“动手”以“动眼“”动耳”“动脚”“动身”为支撑平台。也就是说“动手能力”是建立在身体各部分功能的充分发挥基础之上,其他身体部分“动能”的缺失都会导致“笨手笨脚”状态。为促进学生身体与器官功能的平衡发展,中小学劳动教育不妨将身体训练图谱纳入视野,以不同语境下的身体规范为目标计划性地开发学生“眼睛”、“鼻子”“、耳朵”、“四肢”、“身躯”等身体部位的功能。

2. 丰富劳动教育的身体参与空间

劳动教育中身移是世界各国流行的做法,除了可以在教室内进行劳动教育外,还可以进入“家庭空间”,如美国、加拿大、丹麦、捷克、泰国、肯尼亚、芬兰、印度、阿曼、马来西亚、玻利维亚、伊拉克、新加坡、埃及、尼日利亚、苏丹、坦桑尼亚、冰岛、苏里南等国家实施的“家政”教育;“园林空间”,如加拿大、韩国、尼日利亚等国实施的“园林教育”;“山林空间”,如朝鲜、苏里南等国实施的“山林”与“林业”教育;“渔业空间”,如尼日利亚、苏里南等国的“渔业教育”;“农村空间”,如巴西、阿曼、伊拉克、以色列、津巴布韦、苏丹、苏丹、坦桑尼亚、苏里南等国实施的“农业”与“农业实践教育”;“饲养空间”,如印度要求学生“打扫农村鸡场与牛圈”的规定和尼日利亚的“家禽饲养”“;建筑空间”,如苏里南的“建房与木工”;“市场空间”,如德国要求学生在“附近市场”里进行劳作、马来西亚为培养学生“买卖态度”而进行的“商业实习”等[14]。

3. 减少劳动教育中的压迫性环境与因素#p#分页标题#e#

中小学劳动教育既有组织性又有非组织性的特点。组织性体现在劳动的目的、计划、过程、时间、地点、安全保障等,都需要教育者对其进行精心设计。非组织性指的是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时刻处在教师监控之下,而是有一定的自主性与自由度。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变换身体姿势、移动身置、补充身体能量、暂停或继续工作等。更为重要的是身体的投入会触发不同方向、不同纬度和不同程度的思考、追问、灵感与情感。这是一种发生在身体内部的自为的认识与情感过程,外界无法侦测,难以监管。不适当的外部干涉会扰乱、中断、终止这种思维与情感过程。消除压迫性工作环境、减少教师的过度指导并降低竞争性要求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生活、美学与伦理价值,还可以促进学生顺利舒畅地进入“体知”状态。

劳动教育的感受篇2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准确分析以及利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一些相关的劳动教育的资源,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前提基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显性”的劳动教育资源,例如整理房间、烙饼问题、合理安排时间、测量等;另一方面,更要善于挖掘“隐性”劳动教育资源。通过研究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上的一些内容,虽然并没有直接明确相关的劳动教育的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却是能够很好地进行劳动教育,使其认识到劳动的真正价值的内容。合理地利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相关“显性”和“隐性"的劳动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劳动教育,是每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担负的时代性教育任务。

一、借助数学文化,理解劳动的意义

马克思对于“劳动创造人”的伟大论断指明了劳动对于人所以为人以及劳动对于人的发展的重大价值,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也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总书记提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在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中,改版后本节内容的课题由原来的“捆小棒”更改为“古人计数”,并增加了“古人计数”的主题情境图。在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认识比10多1的数的时候,我们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鼓励学生一起读出11-20各数后,提出了如下问题:小朋友真了不起,会认、读这些数了。但是这些数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古人计数”说起。“古人计数”这一文化史的自然介入,让学生模仿古人用手指头来数羊,数到10后,手指头不够用了,由此思考:新计数单位是怎样产生的?不仅知道10的后面的数是11,体验到了“数(shù)源于数(shǔ)”,而且感受十进制的起源,渗透了数学文化。我们想,这传递的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认识11-20各数这一知识的结果,而且要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基本数觉数数阶段实物计数手指计数符号计数”这一过程看出,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文明。人类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劳动创造,在艰辛的劳动过程中彰显了人类智慧。

二、通过数学活动,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适应社会是每一位学生成长必然经历的过程和要求。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去才能切身体会劳动的辛苦、不易,才能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产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有助于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问题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一课中,教学目标首先是在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获得分类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其次是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分类,初步体会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寻找事物共同属性的过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分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为他们整理过自己的房间、整理过自己的书包等。但大多数学生在对物品分类时分得不完整,或不理解分类的标准,更有学生几乎没有感受过分类的作用,这就很难形成分类的意识,也就很难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这节课中,我们首先对比笑笑和淘气的房间图,体会到整理的必要性后,再观察笑笑房间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使学生得到整理房间的间接经验。再让小朋友动手操作,通过实物图整理自己的房间,在自主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整理的方法,积累分类活动的经验。对于低段的孩子,温馨的家庭充满着孩子做配对与分类游戏的机会。最后,我们在课堂中加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配对与分类的环节:1.让孩子在餐桌前准备吃饭的餐具。2.让小朋友把将要放入洗衣机清洗的衣物进行分类。3.书房的笔筒里可能有一大堆笔,不知道还能不能用,这时该怎么分?4.将零钱进行分类,或帮妈妈整理钱包。5.打开家里的工具箱认一认,再分类。“小劳动,大思考”,在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们适时地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将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劳动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升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利用数学之美,感悟劳动创造美的价值

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内在的优良品质。将数学特殊的自由的美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并取得成就,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肯定,在此过程中产生愉悦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正是劳动创造美的一种体现。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欣赏与设计”一课,要求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欣赏漂亮的图案来分析基本图形,使学生能用这些基本图形设计出漂亮的图案,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们首先通过让学生观察衣服图案及淘气家装修的各种漂亮的墙砖、地砖、地毯、窗帘等图案来引入教学。这个环节的教学是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然后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这些图案里有我们学习过的基本图形,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这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情境,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进行学习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欣赏各民族服饰的图案及各种刺绣、蜡染等,体会这些带给我们的震撼,让学生充分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坚韧的优良品格。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的特征时,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从各种图案中分析出基本图形,并能添加辅助线明晰基本图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使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基础上去表现美、创造美。最后,“小小设计师”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进入了角色。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涂色,创作出了许多独特的图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欲与表现欲。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在图案中独立地挑出所学的基本图形,再根据所学的基本图形去设计美丽的图案,发展了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感受到了平移、旋转、对称现象。总之,从引入教学开始分析所学的基本图形,到学生设计漂亮的图案和分析基本图形,始终没有离开“认识图形”这一条主线。同时,学生在观察、分析、设计的过程中,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感受劳动创造的美。

四、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发展学生的数学智慧

智慧的数学不应该只是一个由讲解到接受、再到熟练的程序性学习过程,启迪智慧需要紧密伴随积极的数学思考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关键是课程内容要提供好的素材,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数学教学应渗透劳动教育,努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鼓励学生通过交流,丰富数学思考,开启数学智慧。“重复的奥妙”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一课,本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这节课也是教材第一次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理解周期现象。在这节课中,为了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们从学生身边实际情境出发,首先设计了“美化校园”这一劳动情境:为了进一步美化我们的校园,后勤老师准备用彩旗装饰我们的校园,这串彩旗是由红、黄、蓝、绿四种不同颜色的旗子组成的,你们看,第一面是什么颜色?第二面呢?猜猜第六面呢?情境图中丰富的规律有助于帮助学生感受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体会劳动创造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第二个环节中,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规律。在用多种方式表示规律、创作规律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集体创造和表演的过程中,充分与他人交流,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第三个环节,让学生思考:照这样的规律,第39面应该挂什么颜色呢?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上。有的学生选择画图找到答案,而有的学生发现画图很慢,特别是当数量比较大时,于是联系到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4面为一组,39里面有9组,还剩3面,那么第3面就是蓝色了。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当总数比较多的时候,用除法比较方便。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劳动与智慧密不可分,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时,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增长了数学智慧。从人类的进化过程和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劳动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劳动帮助了人类认识世界。数学教师要合理地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改变过去劳动教育仅仅依靠劳动课的思维观念,真正将劳动教育融人日常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Z].2020-3-20.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劳动教育的感受篇3

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第一,劳动帮助儿童智力得到发展。通过学习和劳动相结合,使儿童更好地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第二,劳动教育也是人格教育。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师在校的所有行为对学生都是教育,其中也包括必要的体力劳动。学校应当教会学生懂得敬重劳动和劳动者,而不是鄙视劳动。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尊敬,任何一种劳动都值得尊重。第三,生活的真正幸福来源于劳动。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和领悟到一个人获得的生活和文化的财富是与他参加的劳动有直接联系的。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期盼不劳而获、少劳多得都是病态的劳动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去克服。

越溪乡中心小学以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为校训,让学生通过劳动提升品质,践行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综合提升,以“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使每一天更靠近梦想”为教育理念,通过劳动教育和品格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每一天都有所得、有所感悟。

一、学校概况

越溪乡中心小学坐落在宁海县越溪乡越溪村,创办于1919年,学校几经变迁,正式定名为“宁海县越溪乡中心小学”又名“宁波市金钥匙希望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0418平方米,建筑面积3974平方米,绿化面积1902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336人,教职34人。近年来,学校提倡科技教育、劳动教育、孝文化教育,在实现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校始终铭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政策方针,以品格教育和劳动教育为中心,辐射学生智力发展、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的提升。在县教育局、越溪乡教办的关心支持下,把劳动教育纳入本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为载体,认真实施劳动教育,通过建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组建校内专任教师+专业教师+老农民三方共同形成的师资团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精彩的劳动教育活动来提高学校劳动教育改革的初心。在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学校负责人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从错误中汲取经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发展之路,从而形成“科技教育+劳动教育”,“传统文化+劳动教育”的双向模式。近几年,我校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也有所收获,学校先后荣获宁波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宁波市小学科学教学优秀实践基地、宁海县文明学校、宁海县科技特色学校、宁海县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宁海县学校特色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

二、“格知园”劳动教育基地建设

学校在建设初期留有一片空地基,占地700多平方米,后因发展需要,学校开始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开始着手建设劳动场所。由学校老教师牵头,以社团的形式开展劳作活动,学生开始逐渐开始感受劳动的乐趣。2013年,越溪小学劳动社团开始正常运行,随着学校关于科技教育不断的深化,2018年,宁波市专家对于学校科普教育基地的考察和指导,学校开始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由原来每周社团开展活动到每班每周至少一节劳动课。2017-2019年,学校投入3万多元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对土质、环境进行施工建设,建设生命科学实践基地。2020年,学校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学校劳动教育活动,将素质教育改革核心转变为“科技+劳动教育”,学校投入5万余元打造“格知园”劳动教育基地,对入园门亭、基地区域规划、外部宣传栏、围栏等进行维修,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底,2020年底,学校获评宁波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极大程度鼓励学校发展劳动教育的初衷,因此学校对基地内的储藏室、基地周边的道路进行改造,学校计划投入2万元,建设工具展示墙和“格知教育”文化长廊。学校每年在工具增设,种子秧苗采办中投入0.5万元。另外,学校还对绿化进行分区域管理,真真切切做到每个班级都有田,每个学生都有地的劳动教育环境。

三、校园文化建设

自2018年以来,学校积极打造“科技教育+劳动教育”校园文化氛围,越溪小学始终围绕“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为核心理念,践行实践出真知的教育方针,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忘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打造格知实验室、无人机实践基地,为学生科学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同时,学校也对文化环境建设考虑其中,在基地内的外体墙面上是,日常劳动种植的植物介绍以及季节性植物名称,在基地内有毛主席书写的字体样本“劳动最光荣”,基地门庭上写有“体验劳动艰辛,收获劳动快乐”字样,基地南侧建设“格知·劳动教育”文化长廊,学生可以通过长廊认识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以及传统节日下的庆祝活动。此外,学校各中队以国内科学家姓名来命名,主要用以感谢科学家对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针对各个科学家的具体贡献来进行班级环境布置,并定期评选。2021年夏,我校将进行环境改造,学校将对学校门厅进行改造,到时将世界科学发展史进行沿廊设计。各个班级上还有班级展示栏用以记录各个班级在劳动教育中所展示的作品。学校希望通过处处有劳动,时时做劳动的氛围打造,提升学生劳动意识。

四、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一支具有凝聚力和创新力的师资队伍。我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由校长胡旭波领导组织,教导处负责具体落实,学校师资队伍主要由三方面人员组成,专兼职教师队伍,越溪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不仅仅局限于劳作务农,而是在劳动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身体素质、创新能力、艺术审美各方面的提升,因此,学校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就提倡各学科融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融合了语文、品德、科学、美术、体育以及科技等学科,在语文学科上需要诵读经典诗词,感受劳动的艰苦奋斗和感恩之心;在科学课上,教师要通过观察、记录、实验、求证的过程,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美术课上学生通过绘画、制作等方式发扬劳动艺术的价值;通过劳动强健自身的体魄。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劳动人民是学校教育及其缺失的部分,所以,学校通过外聘兼职教师来校指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或者体验不同职业的艰辛,学校在常规课程之外,还设有乡村青少年宫特色拓展课程,学生可以在拓展课程上学习剪纸、舞龙、太极、国学等内容,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感受传统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此外,学校还联合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每学年至少有一次校外研学活动,通过活动加深学生独立自主、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在职业体验方面,学校联合越溪乡派出所、越溪乡敬老院、越溪乡交警支队,定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加强学生对不同职业的认知。兼职老农名,农民是劳动教育课程至关重要的存在,有了专业老农民的加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就得心应手了,学校邀请了2位校外农民,每周定期半天展开种植、施肥、除草、除虫等教学,由助教进行转化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既有实践的体会,又有理论的指导,使得劳动教育生根发芽。我校这只由“学科教师+兼职专业人员+老农民”组建的师资团队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断向上,不断向前发展,在学校发展的同时,教师也得到了发展,学校现有高级教师2人,中级教师12人,初级教师8人,其中市骨干教师1人(科学),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县骨干教师4人(语文、音乐,科学,数学),县教坛新秀7人(语文3人、品德1人、科学1人、英语1人、数学1人)。

五、劳动教育特色活动

劳动教育的感受篇4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准确分析以及利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一些相关的劳动教育的资源,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前提基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显性”的劳动教育资源,例如整理房间、烙饼问题、合理安排时间、测量等;另一方面,更要善于挖掘“隐性”劳动教育资源。通过研究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上的一些内容,虽然并没有直接明确相关的劳动教育的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却是能够很好地进行劳动教育,使其认识到劳动的真正价值的内容。合理地利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相关“显性”和“隐性"的劳动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劳动教育,是每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担负的时代性教育任务。

一、借助数学文化,理解劳动的意义

马克思对于“劳动创造人”的伟大论断指明了劳动对于人所以为人以及劳动对于人的发展的重大价值,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也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在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中,改版后本节内容的课题由原来的“捆小棒”更改为“古人计数”,并增加了“古人计数”的主题情境图。在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认识比10多1的数的时候,我们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鼓励学生一起读出11-20各数后,提出了如下问题:小朋友真了不起,会认、读这些数了。但是这些数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古人计数”说起。“古人计数”这一文化史的自然介入,让学生模仿古人用手指头来数羊,数到10后,手指头不够用了,由此思考:新计数单位是怎样产生的?不仅知道10的后面的数是11,体验到了“数(shù)源于数(shǔ)”,而且感受十进制的起源,渗透了数学文化。我们想,这传递的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认识11-20各数这一知识的结果,而且要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基本数觉数数阶段实物计数手指计数符号计数”这一过程看出,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文明。人类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劳动创造,在艰辛的劳动过程中彰显了人类智慧。

二、通过数学活动,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适应社会是每一位学生成长必然经历的过程和要求。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去才能切身体会劳动的辛苦、不易,才能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产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有助于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问题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一课中,教学目标首先是在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获得分类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其次是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分类,初步体会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寻找事物共同属性的过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分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为他们整理过自己的房间、整理过自己的书包等。但大多数学生在对物品分类时分得不完整,或不理解分类的标准,更有学生几乎没有感受过分类的作用,这就很难形成分类的意识,也就很难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这节课中,我们首先对比笑笑和淘气的房间图,体会到整理的必要性后,再观察笑笑房间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使学生得到整理房间的间接经验。再让小朋友动手操作,通过实物图整理自己的房间,在自主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整理的方法,积累分类活动的经验。对于低段的孩子,温馨的家庭充满着孩子做配对与分类游戏的机会。最后,我们在课堂中加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配对与分类的环节:1.让孩子在餐桌前准备吃饭的餐具。2.让小朋友把将要放入洗衣机清洗的衣物进行分类。3.书房的笔筒里可能有一大堆笔,不知道还能不能用,这时该怎么分?4.将零钱进行分类,或帮妈妈整理钱包。5.打开家里的工具箱认一认,再分类。“小劳动,大思考”,在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们适时地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将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劳动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升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利用数学之美,感悟劳动创造美的价值

劳动教育的感受篇5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落实和实现素质教育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教育在德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含有这道德教育的内容,具有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艺术教育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一样,有着共同一致的教育目标,都是着眼于完善人的的伦理结构,而相对于道德素质教育的刚性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柔性教育,充分体现了人类的主体性,它的实行更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以艺术为思想道德的教育媒介,改变了思想道德教育讲授式的抽象说教形式。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化,成为令人欢喜的积极活跃的接受形式,更具有形象性和愉悦性,将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抽象概念和道理进行情感的形象化和生动化,更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唤起受教育者的共鸣感,促使他们受教育的自由和心理意向的明朗,更有益与促发受教育者的接受积极性,更有利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染力。 

 

二、艺术和教育在智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人的情感对人的认知具有着组织和瓦解的影响力,痛苦愤怒的情绪有损于人的智力操作,而高兴愉悦的情绪则更有利于人的智力发展。而艺术教育则重视形象性的感性体验,能够有效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受教育者认识和改造世界。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其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熏陶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受教育者从中获得非常多的美感,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刺激他们的感知,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使得美感成为受教育着进行智力活动的内部诱发因素,激发受教育者接受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强化受教育者的各项心理活动和大脑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智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为智育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情绪效能。而且,艺术教育还包含着异常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艺术教育通过艺术这种媒介,生动具体地将人类传承下来的知识经验最大程度地传授给受教育者,有效地提高了受教育者智力素质中对知识质量、水平层面的构造,并将其内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素质,经久不忘。 

同时,艺术教育对受教育者智力的开发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右脑智力的开发。人的左脑主要负责文字、语言、计算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算,偏重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人的右脑则主要负责空间、图形、雕塑等鉴赏工作,也就是所谓的形象思维。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还必须是创新型人才。人的右脑是想象创新的大本营,主宰着人类智慧的发挥,关乎着人是否才思敏捷。因此,重视艺术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右脑智力的开发,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接受主动性,更有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只有这样,培育出来的新世纪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更好的促进我国更高更远发展。 

 

三、艺术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和感官的增强,也有利于人的审美心理的构建。因此,受教育者的体质结构作为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能够直接影响教育的功效。而艺术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完善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的体质和体能。 

重视体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在于锻炼受教育者的体质体能,增强受教育者的体魄。而加强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他们按照美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自身塑造,而且可以将建立的美的形式应用于体育技能上,通过展现优美的动作和灵巧舒展的身姿,更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动作美、造型美和谐美,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发展。 

并且,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百折不挠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形象参考,能够激励受教育者进行自身身体素质的培养,达到艺术教育中所富含的审美自由、审美创造和审美超越,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康体魄的发展,进行活力四射的生命追求,将美感洋溢于坐立行走等所有的行为中,凸现个人的教养和精神。 

 

四、艺术教育在美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是落实和实现审美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形式。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艺术作品作为美的教育媒介,往往会激发受教育者对美的特殊感受。当美的客观对象对受教育者产生作用时,就会引发受教育者的美感,产生一种激动愉悦的情感反应,能够产生一股强烈的力量侵入人的心灵深处,升华为一种美化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通常情况下,艺术教育所包含的审美素质有两个层面:第一,心里层面。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受教育者通过对美的特殊感觉对事物的辨别形成一种自由把握的能力,进而运用其创新思维进行客观世界的形式创造;第二,精神层面。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艺术作用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运用其富有个性特色的艺术言语来告知受教育者对美丑的辨别,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超越,陶冶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怀。这两个层面关系到受教育者对审美性情的塑造和审美心灵的构建,在人的审美素质教育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艺术教育在劳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艺术教育中,艺术教育中包含着丰富的劳动精神品质和劳动技能知识。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自由创造和自由超越精神,促使受教育者从艺术教育中更好地接收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经验,为劳动素质的培养提供精神支持,有利于受教育者劳动素质的提高和劳动技能的掌握。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融合了多元化的教育因素,能够涉及每一项教育形式,起着一种支撑和融合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是其他教育形式所能够替代的。 

劳动教育的感受篇6

从理论上讲,劳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培养学生具有劳动意识,具有热爱劳动的感情;养成劳动习惯,爱惜劳动成果和尊重劳动者品质;对培养祖国的建设者有重要意义。从现实生活的角度谈,要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的需要,必须劳动,这是老少皆知的。但实际情况如何呢?自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直到21世纪的今天,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中国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条件改善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很多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越来越淡化。近几年学校教育又提出了“为了一切学生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思想,我们很多学生、家长、甚至有些教育工作者,曲解了这一思想,包揽了除学习以外的所有事务,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做,学习的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好,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女,失去了参加必要劳动的机会,随之而来的只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殊不知吃饭,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做饭,是人最起码的要求。作为一个人,如果不会洗衣做饭,怎能满足他的最基本的生物要求呢!

我曾经听到也见到诸如此类之事,一个学生,自从上了高中,父母希望她考一个名牌大学,母亲便辞去工作,陪女儿读书,给女儿洗衣做饭。还有一位考上了大学的学生,他在接到通知后的第一句话是上学后鞋带怎样系。还有一位在校大学生,自己不会洗衣,将脏衣服寄回家让父母洗……这就是我们的学生,令人惊叹。

人不可能一辈子在父母的身边,得到父母的呵护,人不可能一辈子走坦途,人不可能一辈子靠别人帮助。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奋斗不止的精神。些成功者的优秀品质都是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在逆境中得到锻炼,在青少年时代得到锻炼;古今中外那些有作为者有谁不是如此呢!

现在许多独生子女,特别是生活条件优越的独生子女,除了学习外,很少参加或参与其他劳动,在他们的意识中,劳动只是大人的事,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一切都是劳动换来的”面对困难,只能以泪水相迎,殊不知眼泪换不来饭吃,只有劳动才能换来饭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辛劳动,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学校承担着国家培养人才的任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尤其是育人。近几年很多人对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有很大偏见,其原因是这代人身上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比较模糊;“个体品德”与传统社会化的品德有点差异。单纯的强调“自我”和“个性”,过分地要求“条件”,过分地追求“超前享受”,不自觉地淡化了自我意志的磨炼,轻视了劳动的作用,总认为只要成绩优秀就能考取理想的大学,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面对如此单纯的理念,学校、老师怎么办?我从电视剧《名校》中得到启发,再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感受,谈谈在学校班级工作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一、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理念上正确理解“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含义。老师和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所以老师、家长要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留出一个学习生活的空间,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使学生逐步适应学习环境,逐步适应生活。

二、完善学校的各项学生活动,大力提倡并号召学生积极参加体育、军训、课外劳动、社会调查,尤其是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三、教育学生认真做自我性劳动。从洗衣、做饭做起,进一步明确,吃饭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做饭是人最起码的要求。彻底结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式的生活,引导学生亲自做饭、洗衣,在劳动中感受父母的不容易,从中获得对家庭的责任感,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信心和能力。

劳动教育的感受篇7

苏霍姆林斯基把“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基本原则贯穿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渗透了情感教育和理想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一封信是在儿子初上大学时写的,也是他给儿子写的第一封信。他由信中告知托人给儿子送面包一事教育儿子要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信中说:“儿子,你不要忘了,面包这个最起码的生活物资。我不相信上帝,但是我说面包是神圣的,愿面包的神圣永远伴随你一生吧!你要记住,你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要知道,获得这几片面包是多么来之不易!不要忘记你的爷爷奥梅里柯·苏霍姆林是一个农奴,他是受扶着篱笆死在庄稼地里的。任何时候都不要忘本,不要忘记,此时此刻当你学习的时候,有人正在劳动,正在为你提供生活资料。即使你学完了,当上了老师,也不能忘记这块面包。面包——这是人类的劳动,是未来的希望,它永远是衡量你和你的子女们的良心的一个尺度。”

这段话让我思考了很多。首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接受着科学的教育,知道要热爱劳动。但我所接受过的全部的劳动教育对我的影响,远远没有这一段话这么贴切,这么深刻。读过这些话,我立刻感到很惭愧。因为我想到学习的机会很珍贵,它是父母辛苦劳动,为我提供物资和生活资料而得来的。以前,每次收到父母打到卡里的钱,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去买早就想吃的美食或添置几件衣服。而没有像苏霍姆林斯基在信中写的那样,想到父母为了这些钱而付出的辛苦劳动。我把给我的钱和学习的机会,这些父母辛苦劳动的所得看作理所当然。因此,我没有好好利用大学时光。转眼大四毕业在即,面对招聘会上众多的竞争者,我没有自信能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取得成功。这个时候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封信,感慨自己忘了本,感慨如果早点读到这封信该多好。时刻怀着对父母的感激,怀着对大学时光的珍惜,这样度过大学四年的我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不是抱怨学校没有告诉我这些道理,而是感慨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养成如此重要,但它的重要性从没有被重视。在我的同学中,收老师喜爱的永远是学习成绩出众的同学,即使他们霸道、孤傲,即使他们在打扫除中对别的同学颐指气使,自己只在一旁观看。老师似乎在他们身上看不到缺点。成绩不好,劳动积极的同学只有在劳动时,老师才会想到他们。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他们的劳动不是打扫、植树,而是郊游、逛街、玩游戏。面对他们互相攀比,不爱学习,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考试,学习剥夺了他们童年的自由和快乐。老师们抱怨今天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封信中,我感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天的学生需要劳动教育,今天的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真正的劳动教育。不是对着课本讲解劳动知识,而是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体会到自己的幸福。让学生在感恩中成长,在快乐中成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五封信中所说:“什么是生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近的创造性劳动中,寓于熟练的技能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劳动,那么他就会努力使他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中包含某种美好的东西。”

在他的第五封信中,对于儿子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无线电物理学专业他表示祝贺。同时,他说:“人的志向不是某个人强加给他的。假如在中学时代,你不是从二年级就开始钻研收音机示意图,如果不付出劳动,那么你未必能形成这种志向。志向是成为天才的幼苗。经过勤劳的双手的精心培育,在肥沃的土地才能长成粗壮的大树。不付出辛勤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的幼苗也会连根枯死。”他通过这些话让儿子体会到过去的努力钻研造就了自己今天的兴趣和志向。同时激励儿子,选择了无线电物理学专业后还要继续努力,志向的幼苗才能成长为粗壮的大树。

我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劳动可以造就理想,理想是在劳动中实现的。2008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的播出掀起了一股“许三多”热。草根阶层许三多的成功受到人们如此强烈的关注,反映了人们对成功的渴望。剧中很多经典台词让观众警醒。“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一个做到”,这句台词强调要得到想要的,就要做到,要行动。但是很多人还没有到了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从小就学习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但是我们根本不理解这些与我们吃饭、穿衣、上学有什么关系。如果说我们有理想,那就是期末考试达到80分,那就是英语过四、六级。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是为了考试。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们愿意花一生的时间去做什么?这些问题不可能对着课本,听着讲解就解决。我们应该怎样寻找自己的理想?劳动,在劳动中寻找理想。让学生通过劳动找到理想。今天的学生应该参加劳动,今天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参加劳动。

(二)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具有共产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公民精神文明的首要特征。他指出,共产主义思想是激发儿童和青少年不断产生崇高的、纯洁的、美好的愿望的源泉。如果学生内心认识到共产主义的崇高目的,那么,他就会为社会的利益而投身与生活。

劳动教育的感受篇8

[作者简介]李会娟(1978- ),女,河南禹州人,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上海 201415)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62-02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但是目前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缺失,这只数量庞大的从业大军,其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都有待提升。劳模作为社会道德的先进典型,具有社会肯定性和主导性,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感人事迹承载着社会所倡导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在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中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

一、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专业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毕业生作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主体之一,其职业道德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明,这得到了大众的一致认同。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过于强调高职教育以岗位能力体系为主的培养定位,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倾向。比如在一些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中,没有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计划、大纲,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考核标准等。

2.重理论,轻实践。当前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职业需求相脱节,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着学科化和去职业化的问题,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实际、职业教育相脱节。在课程安排上,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为主;在教学方法上简单移植一般的德育理论体系,强调“道德性”,缺少对“职业性”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在教学主体上,以没有行业、职业背景的政治理论教师为主,难以把职业、行业中的道德原则与规范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二、劳模精神在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劳模精神明确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向性。劳动模范的产生是人类劳动活动和工作实践的结晶,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作为以党和国家为主体评选出来的劳模,其形象和思想形态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层面的同构,其变迁的动力在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演变。由此相对应的是在每个劳模背后都承载着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现实政治需要的革命新伦理观念。因此,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引入劳模精神,将使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向性更加明确。同时,劳模是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能手,不同企业、行业、产业中的劳模所体现的劳模精神具有不同的品格,对之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将进一步为高职各个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更明确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2.劳模精神彰显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职业性。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而且也表现在职业道德方面。调查显示,现代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甚至高于对于知识技能的要求,对毕业生最不满意的也是其职业道德素养,对此,高职院校必须保持足够的敏感性。而职业道德作为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基础,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不同企业、行业、产业中的劳模或劳模集体所体现的不同精神品格,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和形象性,能够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感染力、时效性和职业性,同时也可以警示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去职业化和过分学科化。事实证明,高职院校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应该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弘扬劳模精神,使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实际、职业教育相融合。

3.劳模精神能提升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情感性。职业道德品质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即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信念(情感、意识)和职业德行为。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掌握是提升职业道德品质的基础,但职业道德认知并不等于职业道德品性的养成。“关于道德的观念,关于诚实、纯洁或仁慈的见解,在性质上是不能自动地使这些观念变为好的品性或好的行为的。”职业道德情感和品性的培育仅靠理论知识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从社会、职业实际中提炼出来的道德规范理论体系与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思维能力和习惯,以及职业道德情感、意识、信念相结合。劳模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的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强烈的奉献精神、锲而不舍的开拓意识,很好地体现了职业实际中的道德规范、职业习惯以及职业信念或情感。因此,弘扬劳模精神、以劳模典型人格和动人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目睹榜样的行为中获得道德启迪,将劳模所承载的价值内化为自身价值、外化为道德实践。

三、发挥劳模精神育人的途径

1.开展劳模访谈,提升学生对劳模的理性认知。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根据劳模精神的相关特征,自写脚本,以视频拍摄等方式采访记录劳模在工作岗位上的一天,领悟提炼行业职业精神,并内化为自我发展的动力,外化为实际的职业行动,克服知行分离,做到知行统一。

2.开通劳模育人微博,及时弘扬劳模精神。建立劳模育人微博,以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劳模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如劳模们积极试水“红微博”,以“质朴”“平民”“时尚”的风格传递劳模精神。利用微博的巨大传播效力,使学生树立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基本理念;并利用劳模在一言一行中所表现出的主流价值观来引导、感染学生,让学生向劳模学习,争取进步。

3.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校园氛围。通过劳模导师讲座、劳模团支部和党支部活动,让每个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劳模,分享劳模的成功历程,感受劳模崇高的职业道德,促使学生去思考自己的职业选择、职业规划和行为,并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实际上正在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来决定自己未来的生活。专题活动后,通过学习劳模征文、集体讨论、辩论赛等活动让高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劳模精神及价值。与专题活动相匹配的是建立劳模育人手册,记录每次专题活动的过程、内容,学生的感悟、劳模寄语等。通过手册内容再现和反映学生在劳模影响下的成长变化,这也是对劳模育人效果的检验,并有利于对之前的工作进行反思,对后续工作加以改进。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设立宣传橱窗和劳模墙展示劳模的各种风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劳模语录等形式,积极营造以劳模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以劳模风采熏陶人、以劳模精神引领人、以劳模道德影响人、以劳模思想凝聚人,实现预期的育人效果。

4.建立劳模育人基地,促使职业道德教育现场化。建立劳模育人基地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同步思考、同步推进,进一步突出劳模在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层面对学生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为此,各专业首先要深入分析,把握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与相关特点,了解在相关产业、行业、企业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劳模及劳模集体情况,并分析劳模和劳模集体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产业、行业、企业劳模和劳模集体的精神品格。其次,学校要对专业核心能力、就业岗位与培养对象的职业素养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现实情况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而提炼出需要在劳模育人基地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再次,要研究学校、专业与劳模所在企业建立劳模育人基地的可行方案和操作路径,并且要在方案中突出社会、产业(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强化科学管理、倡导文化建设、注重团结协作等方面,实现劳模在上述各方面的引领作用,使学生体悟现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的成长经历,不断激发学生潜在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深刻感悟现代产业工人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深刻认识现阶段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前景。

在劳模育人基地可以通过以下具体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第一,建立劳模育人工作室,为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搭建平台。以专业劳模为基础,以劳模所在单位里其他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熟练掌握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拥有专技特艺或优秀技法的其他工作人员为主体,建立劳模育人工作室,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并通过让学生在劳模育人工作室开展参观、模仿工作等活动,提升学生对专业领域和劳模精神的认知。第二,开展劳模讲坛,弥补学生行业现实生活体验的不足。根据教学的阶段需要和学生年级的不同,请劳模在劳模育人基地给学生讲授关于职业技能或者职业精神方面的知识。通过倾听劳模自身的实际经历和故事,了解劳模成功的因素;使学生明白浓厚的职业兴趣和职业习惯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会处理自身现实与工作、职业要求之间的关系,学会处理作为职业人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第三,实地参观劳模工作实况,提升学生对劳模的感性认知。根据劳模工作场地的实际情况,分批次地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劳模工作实况,采访劳模,听劳模周围的人谈劳模的故事,在感受劳模的工作状态的同时,明确精湛的专业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勤学苦练、执著进取的精神才能获得;明白企业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对职业价值的认同感;全面地了解劳模和劳模精神对个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第四,开展“我与劳模同工作”活动,使学生明确职业标准。让学生与劳模在工作岗位一起工作一天,身临其境地感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劳模与普通人的不同,了解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纪律、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正确处理创新、竞争和团结协作的关系,使学生躬身自省,明确自我完善的目的和方法;让学生跟随劳模,服务社会一天,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索取与奉献、自我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通过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了解行业工作流程、工作艺术等。

[参考文献]

[1]陈少珍.工学结合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2(10).

[2]罗金彪.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6).

[3]马仁听.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4).

[4]钱康.关于加强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的思考――以铁路企业为例[J].工会理论研究,2012(2).

[5]孙永成,王显义.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J].当代劳模,2012(9).

劳动教育的感受篇9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187—02

高才生或许可以从书本中产生,但高素质人才只能生长在劳动的土壤里。加强劳动素质教育,切实可行。我国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劳动实践教育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独立内容,而且对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职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对职校学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

一 加强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实施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任务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提出了学校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青年学生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当代青年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中职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2.实施劳动素质教育是中职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一,劳动素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社会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课堂,要引导广大学生经常深入到工厂、农村参加各类生产劳动,通过亲身体验企业、农村的生活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他们投身改革,献身四化的热情。同时,在劳动中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及劳动人民,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艰苦奋斗,以及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优良品德。

第二,劳动素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知识素质的需要。中职生的文化知识素质包括知识、智力和技能三个方面,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而技能的培养更离不开劳动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只有指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进行大量的企业劳动实践,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服务社会的技能,否则只是“黑板上维修设计”,通过生产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经过理论联系实际,又可以加深对科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

第三,劳动素质教育是中职生增强身体素质的需要。中职生正处在身体成熟的重要时期,参加适度的劳动能使其肌肉、筋骨受到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提高其抗病能力,从而强健学生的体质和体力。中职生应在大学期间多参加劳动,锻炼健康的体魄,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二 加强中职生的劳动素质教育的若干对策

1.实施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应注意的“三个结合”

第一,集体劳动与自我劳动的结合。职校中,学校对集体劳动组织得比较好,因为在集体劳动中,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但对中职生的自我劳动重视的不够。其实,自我劳动对青年学生自我约束的劳动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大部分时间的劳动是自我劳动。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向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我劳动能力很差,大部分学生不会做饭,不会缝补衣物等家务活,就连宿舍卫生也懒得搞,于是有人提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担忧。

第二,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相结合。对中职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中,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要双管齐下,既要有一般劳动更要有专业劳动。一般劳动可以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参加专业劳动不但可以巩固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增长才干。

第三,义务劳动与有偿劳动相结合。参加校内的清洁卫生,绿化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服务的劳动,是大学生应尽的义务,这些劳动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适当的有酬劳动,有助于学生勤工俭学,培养自立的精神和很好的劳动习惯。对职校实施劳动素质教育,要注意义务劳动与有偿劳动相结合。

2.中职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的三条重要途径

劳动教育的感受篇10

一 以美辅德

半个世纪以前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是一种具有“感化”功能的情感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情操。审美教育的特点 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审美活动,激发兴趣、激励情感,使受教育者愉快的接受教育,达到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从而培养自尊、自强、谦虚、诚实、 勤劳、俭朴、正直、勇敢等优良品质。正如马克思所说“让美把丑与恶排挤出去”。

二 美以启智

科学和艺术具有相通性和互补性,这一点在著名科学家身上体现出尤为明显。达芬奇不仅是杰出的画家,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 师;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且擅长拉小提琴。美育是在熏陶和感化中培养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引导人由认识走向创造,达到以美促智的作用。

从生理角度说,美育能开发人的大脑潜能。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是有分工的,具有互补性。大脑左半球支配着人的逻辑思维,大脑右半球则主要是形象 思维,人们在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大脑右半球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美育可以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训练形象思维,丰富想象与创造,发展 智力。

三 美能健体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工作、学习的基础。美育则可以从身心两方面来促进体育,达到以美促健的作用。

1.促进心理健康

在当今社会,竞争激励,生活节奏快,许多人出现烦躁不安、紧张疲劳等心理现象,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尤为重要。美育可以起到解除紧张,陶冶性情的作用。如通过听音乐,看舞蹈、练书画等,可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保持情绪稳定。

2.促进生理健康

美育可使人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使人心情舒畅、肌肉放松、机能协调。如,欣赏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它所描绘的祖国山河的辽阔和壮美给人一种心情愉悦之感。

3.促进人的形体美和体育技巧的提高和完善

雕塑《大卫》、《维纳斯》等都表现了健与美的高度完美、和谐、统一,给人以巨大的审美感染。通过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美的生理结构,使学生按美的规律来塑造形体,完善运动技巧,向着和谐、均衡、健美的方向发展。

劳动教育的感受篇11

二、情感是联结感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纽带

长期以来,我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多注重学生的智育开发,而忽视做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也过多关注知性层面的理论灌输,注重较高精神境界的教育,忽视基本做人素质的教育,忽视对学生的同情心、关爱他人的情感等内心世界的塑造和意志、行为的日常培养,尤其是忽视了道德和理想信念对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实际作用的强调,从而使他们对道德和理想信念的追求缺乏内在需求的积极动因。“感恩”就是对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起码要心有所动、心存感激,且不说回不回报的问题。这是无须证明的人之常情。但是,现在不少大学生由于其独生子女的特殊经历,享受了太多的爱与给予“,为人处事皆以自我为中心”几乎成了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再加上生活相对富足优裕,所以对他人和社会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的付出,都觉得理所当然,更不要说感恩了。尤其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他们对物质利益越来越关注,人也越来越理性,甚至一些人的行为选择多是出于理性的利益原则,与感情无关。甚至认为对于人们给予的好处和恩惠,回报以金钱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有什么感激之心,而是“各取所需”。正是大学生这种过于理性甚至冷漠的认识,促使我们要特别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而以小见大,从点滴做起,培养牢固的道德情感,正是对人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形成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也是人类长期历史实践的经验总结。通过日常养成及其教育,基本的道德情感培养起来了,那么个人在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国家、世界时,就不仅伴随着活动境遇的自然扩展,也伴随着基本情感的扩展和提升,会把身边的人、陌生人,乃至社会、世界中的人,都当成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对此,列宁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只要你还“是一个只关心自己而不顾别人的人”,你就不可能具备共产主义道德,而共产主义教育就是要反对这种我做我的事、赚我的钱,其他一切都与我无关的心理和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情感是道德信念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正因为如此,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应该从充满着深刻情感的行为开始。”他曾断言,没有细腻的情感、缺乏同情心的人,是不可能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理想的。因为缺乏同情心就会对人漠不关心,并有可能从漠不关心、自私自利甚至发展到冷酷无情。而感恩的意识和情感其实比同情心更为基本,因为同情心总还表现为一种主动的情感投入,而感恩则是在别人对自己付出后的情感回应。对别人的施予和付出尚且不知感恩,何谈对他人的主动付出和同情!可见,对亲人、他人和社会的感恩情怀,可以增强个人的生命力,扩大和提升个人的生命价值。仅仅是为满足个人的生命理解,其人生价值却很难最大化。因为仅仅是为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价值很容易达到极限。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往往沉浸于享乐,名声达到一定程度就容易不思进取,甚至违法乱纪。而感恩回报他人、不只为自己活着的朴实信念,却可以把人引向崇高的理想信念追求。因为,不只为自己活着,就会有更多的牵挂、责任和担当,也必然在处理索取与奉献、享乐与创造、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等各种人生矛盾时不只想着自己,也想着别人,想着别人曾经给予的一切,从而自然会看淡和正确处理很多利益冲突,不会陷在患得患失的利益漩涡中不能自拔,会始终把奉献、付出作为人生的目的,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永恒意义。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要激发他们的情感系统,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从内心深处唤起对别人的兴趣,领悟关爱互助的真谛,而不只是囿于冷冰冰的利益关系的人际认知。因为说到底,人都是社会的人,每个人既要从社会和他人那里获得帮助和生存发展的资料,更要为他人和社会奉献付出,提供物质和精神财富。如果每个人对自己所得到的都心怀感恩,深刻感受到被恩情浸透时,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回报的愿望和行为,在付出奉献中竭尽全力。相反,每个人都觉得别人欠自己的,那他就自然不会也不愿去奉献。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体现的是奉献等人生价值取向。感恩的人正是在这种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并由这种外在感动激发的动力,逐渐转向主动的创造和付出,由对某些个人和行为的回报和付出,转向对于集体、社会和人类的整体付出,并使自己在付出中感受着快乐,而这也就达到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要求。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当然内在地包含个人的理想信念,是由无数个个人的理想信念及其奋斗汇集而成的。但我们以往单纯强调由上往下的共同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确实不符合人们一般的心理需求和思想成长规律,反而容易形成逆反心理,认为共同理想信念是社会的、政府的追求,与个人无关。而感恩教育作为一种共生共荣的教育,注重从生活入手由低到高的引导教育,则正好可以弥补理想信念教育的这一不足,实现由上到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腿走路,使人们在自觉不自觉的点滴行为中,逐渐铺就通向共同理想信念的道路,达到共同理想信念的要求。因为很明显,对共同理想信念认识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强烈的情感认可和长期的行动过程中,即所谓实践出真知。可见,正是情感把感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联结在一起,也正是这种情感会激发人生命本身的实现自我和大我的强烈的内在需求,逐渐树立起高远的共同理想信念追求,并为此奋斗不已。

劳动教育的感受篇12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20-01

品德教学需要情感的教育、情趣的引导以及文化的熏陶。小学教育属于启蒙教育,单纯的理性的说教与道理的灌输往往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更多的应该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以及思想方面的引导。教师要客观、准确地认识到目前小学生的思想认知特点、思维能力等等,从而带着一颗热心来积极引导学生,用情感教育鼓舞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一、实践引导,情感体验

情感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真正收获情感认知,也才能使学生真正修炼成一种品格,所谓情感体验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良好品格塑造的过程。教师必须善于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将课堂理论知识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去感受,从而丰富自我,塑造出一个充实的人生成长经历。例如,小学低年级“拉拉手,交朋友”这一课,就是一个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联的课题,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可以将课堂打造成一个交友课堂,让孩子学会交朋友,学会同他人相处。首先,可以让同桌两人一组,先以同桌为例展开“拉拉手、交朋友”的实践,教师在一边用和蔼、亲切的话语鼓舞学生:伸出你的小手,伸出我的小手,我们手牵手,你向我微笑,我朝你点头,从此便是好朋友。让同桌之间一组,一边学习教师的口号,一边操作,通过几轮的反复,同桌之间增进了友谊,在此基础上,展开同其他同学的合作,让学生学会交友,这样整个班级就结成一个大集体,成为其乐融融的一个大家庭。

二、讲述故事,宣泄情感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种美德需要从小培养,从基础阶段去塑造,小学时代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孝顺美德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孝顺、尊重等品德也需要情感的力量去塑造、教育和培养,因为品德教育并非通过说教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打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感动,出现一种共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品德教育的效果,也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父亲的疼爱”就为孝顺品德教学提供了有利素材,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素材,用情感的力量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在未正式学习这一课前,教师可以上网为学生寻找一些关于父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看这些资料获得一种主观体验,获得一种感悟,心灵受到触动。经过实际的播放可以看到,一些学生甚至流下了眼泪。学生的心灵与情感受到洗礼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针对所看的故事发表自己的感想,或者讲述一些关于自己和父亲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对父爱的理解,学生在感动之心的带动下开始思索,开始搜索记忆,一些学生讲出了生活中非常小的事,但是却表达出了对父爱的深刻理解。一名学生说道:“我爸爸每天早餐都为我剥鸡蛋,将煮熟的还烫手的鸡蛋用手颤颤地剥皮,再立刻放进我的碗里,说要趁热吃……”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对父爱的理解,一些学生说着说着还哭了,这就是对父爱的深刻理解。

三、亲身实践,表达感受

情感教学离不开实践的过程,因为只有经过实践、实际体验才能获得最真实的感受,才能收获一种思想认识。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实践,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得认知,获得一种感受,并将这种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教学,才能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生活。例如,在学习“我的劳动感受”这一课后,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劳动的感受,可以组织学生投入社会实践,为学生布置一些劳动任务。如组织学生打扫教室、去户外锄草、捡垃圾等等。让小学生在擦擦、扫扫之间体会到劳动的滋味,通过弯弯腰拾垃圾来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当劳动完成后,当学生静下来,再让学生表达一下自己的劳动感受,有的学生说:“劳动的滋味是累的,因为伴随着肢体活动,全身很累。”有的学生说:“劳动是美的,因为经过劳动,我们的班级、我们的生活环境都焕然一新、一尘不染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感到很舒适,很美好,因此,劳动应该是美的。”不同学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传达对劳动的感受和认知,最后教师进行集中总结,让学生意识到劳动是苦中有乐,让学生热爱劳动。

四、结束语

品德课是教学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科目,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与品德的教育。品德教育需要情感的带动和支持,需要依靠情感的熏陶,教师必须利用情感教学来感动学生,让学生真正从内心领悟到品德的高尚、思想的纯洁,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